防雷防静电装置

2024-09-25

防雷防静电装置(共9篇)

防雷防静电装置 篇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加油 (气) 站、天然气门站等场所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往那种仅仅依靠直击雷防护的设施, 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工作的需要, 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 每年因雷击或静电所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加油 (气) 站的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与保护十分重要。文章就加油 (气) 站防雷防静电检测及检测时的注意事项作一简要介绍。

1 概况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加油 (气) 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建设越来越快, 易燃易爆场所的油气储存、采集、运输等设备, 在工艺上大量采用了高性能的先进控制设备, 这些设备对雷电更加敏感、防护也更加严格,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重大事故, 但人们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普遍认为我们北方地区雷电少, 遭雷击的概率小, 对防雷防静电这项工作重视不够,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防雷工程不按规范建设

加油 (气) 站不少建筑物防雷设施不完备, 尤其是弱电设备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防护, 导致雷击事故时有发生。

1.2 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施工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质量不能保证, 未经正规设计先开工的情况普遍存在, 为后期投入使用后埋下了隐患。

1.3 定期检测制度未得到落实

有些单位即使安装了防雷装置, 但存在侥幸心理不愿做定期检测, 或者防雷装置经检测不合格提出整改建议后, 为了省钱拖着不整改。

1.4 防雷工程和产品未做到有序管理

防雷工程和产品市场还未完全步入有序状态, 滥用假冒伪劣或无证生产的防雷产品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样不仅不能起到防雷作用, 反而会造成严重后果。

2 防雷电装置检测内容

一般加油 (气) 站检测的范围包括:储罐区、设备区、装卸区、工艺管道、供配电系统、通信 (控制) 系统等六大部分。防雷装置检测专业人员防雷装置有关设备进行逐项检测。要求各组成部分都处在同一电位, 目的为雷电流和静电提供低阻泄放入地的通道。

2.1 确定场站的防雷类别

加油 (气) 站的防雷等级根据上述的标准一般均应确定为一类、二类防雷建筑物, 要求场内所有建筑, 均应在直击雷防护区 (LPZOB区) 内, 特别是放散管、通风孔、储存罐呼吸阀均应在独立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2.2 防直击雷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接闪器的高度、规格尺寸、防护范围、接地电阻值、引下线的材料及规格 (直径、截面积、厚度) 焊接处是否脱焊连接是否良好;引下线的数量 (不少于2根) 、布局 (对称分布) 、规格尺寸 (圆钢Ф8-12、扁铁截面积大于48平方毫米、引下线间距 (一类12米、二类18米、三类25米) 以及必须弯曲处是否符合要求和各检测点的腐蚀情况。

检测储罐防雷:当储存易燃、易爆油品的装有阻火器的露天钢储罐顶板厚度<4毫米时, 应装避雷针 (线) , 它的保护范围, 包括整个储罐。当顶板厚度≥4毫米, 装有阻火器的埋地金属储罐或地上卧式储罐罐壁厚度≥4毫米时, 可不装防直击雷设施, 储罐自身可作接闪器, 只要作好防雷接地即可, 但储罐必须作环行防雷接地, 其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其间弧形距离不应>30米, 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3米。

2.3 接地装置的检测

该场所原则上采用共用接地方式, 即场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 接地电阻值≤4欧姆, 如果有的接地不能直接相连, 可通过地电位均衡仪 (SPD) 达到等电位目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独立避雷针接地与其它地相隔20米远) 可以允许独立避雷针接地与其它接地分开设置。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10欧姆。其它联合接地电阻≤4欧姆。

2.4 防雷电感应、防静电和等电位连接检测

2.4.1 电源防雷的检测:首先检查电源制式和引入方式。一般加油加气站的电源应采取三级防护, 在总配电室安装通流容量不小于15k A (10/350μs) 开关型的SPD为第一级防护;在分配电箱安装通流容量不小于40k A (8/20μs) 限压型的SPD为第二级防护;在重要设备的前端安装通流容量为20k A (8/20μs) 的SPD为第三极防护。SPD应选用符合爆炸危险环境使用要求的产品。

2.4.2 检测金属储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口、排气管、放散管、管线、鹤管等金属附件的等电位连接情况, 要求以上金属附件与储罐的接地形成等电位。

2.4.3 检测输油管道中阀门、法兰盘等电位连接处的金属线跨接 (>6mm2铜编织线) , 当法兰盘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 在非腐蚀环境下, 可不跨接, 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2.4.4 检测易燃易爆场所装、卸场地旁, 供槽车装、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该装置与防雷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 电阻值≤4欧姆。若接地不共用, 其防静电接地电阻<100欧姆。

2.5 防雷电波侵入检测

雷电波侵入是雷电袭击到远离建筑物的架空输电线路、通信线、各种金属管道或电视天线等高出建筑物的金属突出物上, 从而产生高电位、大电流的雷电冲击波, 冲击波沿着这些金属导体侵入建筑物内。

防止雷电波侵入的重要手段除了接地, 就是在电源, 网络、电话等线路上安装浪涌抑制器 (SPD) 。检查时应重点注意以下事项:SPD是否已明显损坏;SPD与接地线和被保护线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有无锈蚀;测试SPD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SPD漏电流多次测量值应保持稳定。

3 防雷技术安全检测注意事项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检测时, 应当严禁携带火种和使用防爆对讲机、手机等无线电通信设备, 不得穿戴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和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检测配电设施时, 首先应确认检测位置是否带电, 同时应使用绝缘鞋、绝缘手套, 绝缘垫;检测SPD时切断电源并将SPD两端连接线拆开;高空检测应有充分的安全措施, 如需高空放线检测, 则应避开电力线路、通信线路以及其他架空线路。防雷装置检测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 最大限度杜绝检测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破坏力大, 危害程度高, 首先要求加油 (气) 站业主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更要求我们气象部门防雷工作者切实肩负起责任, 定期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安全检测工作, 把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最低程度。

防雷防静电装置 篇2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部门的重要指导精神,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和静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防雷电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关防雷防静电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3、各二级单位应针对分管工作特点进行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培训。

4、对防雷防静电装置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分管企业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明火、特种作业的项目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雷防静电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防雷电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3、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各单位各部门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针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五、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各企业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六、电气设备安全隐患的防静电检查和管理制度

1、公司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化工企业防雷防静电安全浅析 篇3

1 防雷防静电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1.1 防雷防静电制度比较健全

化工企业重视防雷防静电工作, 都把这项工作编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 在每年的春季防雷检查和秋季防静电检查中, 能做到台帐建立齐全有序, 成立了防雷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 具有防雷电安全应急制度, 设置防雷电安全常识宣传专栏。

1.2 有防雷防静电措施

化工企业在防雷防静电方面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和I E C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例如:生产装置的管道都采取了接地措施, 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从而防止了感应雷的侵入和杂散电流的侵入;装置区内的各种塔、容器、罐、电机等设备均按标准规定进行接地, 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为雷电流、杂散电流、静电电荷等提供了安全泄放通道;各种法兰、阀门设有跨接线, 跨接接触电阻值均小于0.03Ω, 消除了法兰间和阀门处的放电可能。

1.3 防雷防静电措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绝大部分企业的外浮顶罐浮顶接地连接设计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用两根大于25m m2的软铜线连接, 接点的接触电阻小于0、03Ω。有些企业把接线焊的连接方式改为断接卡的连接方式, 能够在检测中及时发现接地体存在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

2 防雷防静电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2.1 防雷防静电标准尚待统一

有些化工企业采用的防雷防静电标准规范还不完全统一。我们发现有些企业采用的相关标准不尽相同, 有的采用电力部的标准, 有的采用中石化或中石油的标准, 有的企业甚至采用地方标准, 在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有的是试行本、有的是征求意见稿甚至有的早已被废弃的。

2.2 生产装置防雷防静电措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例如, 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部分塔、罐、容器等设备未接地, 或者只有一点接地。有的接地线断裂, 有的接地引下线水平敷设在地面上, 进出生产装置管线无接地设施;装置区内的部分电机没有进行重复保护接地;检测中还发现聚烯烃料仓在静电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 反应器有结块料;2) 粉体挥发份有意外偏高;3) 反应器程控阀有内漏;4) 脱气仓工艺控制指标有时不在控制范围内;5) 料仓过滤器材质有的不是防静电的, 有的过滤器上的卡箍是孤立导体, 另外过滤器经常出现堵塞现象;6) 料仓粉尘粘壁厚度大于2mm, 超过指标控制值;7) 料仓内可燃气体浓度经常超过工艺设计指标值。种种问题的存在, 是直接或间接诱发料仓发生爆炸着火事故的原因;粉体下料口的静电电位超标:聚乙烯包装线下料口、聚丙烯包装线下料口、小苯体法聚丙烯装置下料口、A B S包装线下料口、聚酯包装下料口等包装料袋的静电电位基本上都大于30kV, 而安全界限是10kV。料袋包装完毕成垛后的料垛的静电电位达50kV, 已经远远超过规定的指标值标准。

2.3 油罐、液化气球罐存在的问题

罐的接地体距罐体不足3m, 未达到标准规定的安全距离;接地引下线无断接卡, 是焊接方式, 不利于安全检测;引下线在地面上裸露太长, 容易造成雷电事故;检测断接卡时, 发现有些油罐接地电阻值大于10Ω, 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油罐上所设置的避雷针保护范围没有覆盖整个罐顶;用于油罐的梯子入口处没有安装人体静电泄放器;少数油罐呼吸阀未安装设置阻火器, 也没有避雷针对呼吸阀安全保护。

2.4 DCS控制系统及常规仪器仪表存在的问题

用于安全生产装置的D C S控制系统及常规的仪器仪表系统均属于微电子设备, 很容易遭到雷击而损坏。存在两方面原因:首先由感应雷造成的, 其次是由地电位反击所造成的。为安全运行,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与IEC标准规定了DCS控制系统及常规的仪器仪表系统, 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和安装SPD过电压保护器。为检查检测DCS控制系统及常规的仪器仪表系统, 应设有一套进行等电位连接和安装S P D过电压保护器。

2.5 接地电阻测试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自行对油罐和其它设备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时, 一般都不打开断接卡, 而是直接进行测试的, 这种测试接地电阻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应该禁止使用。

3 化工企业在防雷防静电方面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技术规定。

(2) 注重对防雷防静电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3) 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工作。1) 检查生产装置、重点生产部位的防雷防静电接地情况。2) 检查检测浮顶油罐的浮盘接地连线。3) 检查汽车槽车灌装形式和接地情况以及静置时间, 槽车内是否有接地导体、孤立导体和绝缘物。4) 检查液化气装车管的金属头的泄漏电阻。5) 聚烯烃粉体料仓静电方面的各种情况。6) 检测粉体出口处的静电电位。7) 检测采样绳的电阻值。8) 检查加油站加油枪的泄漏电阻值, 以及呼吸阀的接地电阻和法兰接触电阻。9) 检查避雷针的保护范围。10) 防雷接地体与构筑物以及其它接地体的安全距离。11) 检查独立避雷针与构筑物间的距离是否安全。

我们通过对化工企业在防雷防静电方面的检测, 发现了某些企业在防雷防静电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真诚地希望有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 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对防雷防静电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最大限度防止雷电或静电对化工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参考文献

[1]计珩、周叶良、马金福.化工企业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探析[J].浙江气象, 2010, (04) .

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篇4

第二条 严禁在罐区内灌装化工液体料。

第三条 防静电接地不得与防雷接地极共用,其间距应符合防雷规范。防雷、防静电接地极每年必须进行检查,并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大于10欧姆、防静电接地电阻大于100欧姆的接地极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做好检测维修记录,加强防雷、防静电管理工作。

第四条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域内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检测方法 篇5

由于加油站是易燃易爆环境, 空气中可能存在挥发出可燃性气体, 所以进入现场不得带打火机等能产生明火或火花的器件及设备;检测点处不能带铁锉刀去锉;不能穿有铁器底的鞋;检测前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被检方提供的有关图纸、数据资料, 制订出检测方案;准备好所有能正常运行并且有效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2 检测程序

一般是先简单后复杂、先室外后室内、先直击雷后感应雷。先检测检查直击雷防护、其次检查感应雷防护、最后检查检测等电位及静电导除。

3 检测项目及方法

首先确定加油站的防雷的分类, 因为规范没有明确直接地对它们进行分类, 因此, 我们应根据规范的分类规定内容及加油站的特性来确定防雷分类, 汽油罐是贮有高危的易燃易爆物, 应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防雷, 其建 (构) 筑物按规范所划分的内容来确定, 一般是按二类防雷来设计检测, 储有或汽油类易燃易爆类物体的建 (构) 筑物应按第一类或第二类防雷来设计检测。

3.1 建筑物及加油棚等直击雷防护检测

加油棚、办公用房及其他附属用建筑物的防雷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规定;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 (或网) , 其直径不小于8mm镀锌圆钢;采用扁钢时, 截面不应小于48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或者用避雷网。如果采用避雷针时, 其高度应保护到建筑物的四角或按规范规定应保护到的地方, 避雷针、避雷带应保证建筑主体免遭直接雷击;接地引下线宜采用圆钢, 直径不小于8mm, 暗辅时直径不小于10mm;采用扁钢时, 截面不小于48mm2, 其厚度不小于4mm;可利用柱内两根钢筋焊通作引下线, 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其间距不应大于18m。

接闪器或引下线金属被腐蚀时应按规范的标准改正;避雷带或引下线转弯处不能做成直角, 做成钝角状的弧形。

3.2 汽油罐直击雷防护的检测

金属油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地上钢油罐接地点之间弧形距离不大于30m, 接地体距罐壁应不小于1m。油罐顶板厚度小于4mm时, 应装直击雷防护设施;当顶板厚度达4mm或以上时, 可用金属罐体作接闪器。若采用独立避雷针时, 避雷针与被保护油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3m, 保护范围应高于呼吸阀2m以上;当铁板厚度不小于4mm且有阻火器时, 呼吸阀可直接作为接闪器。

各种量油孔、通气管、放散管及阻火器等金属附件, 有可能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侵害的, 都应相互做良好的电气连接, 最好与储罐的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网, 使雷电流有一个良好泄流通路, 防止雷电反击产生火花而造成雷灾。

非金属油罐要在防直击雷装置装保护下, 装设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和法兰盘等金属必须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且在防直击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内,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

4 防感应雷与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4.1 电源防雷检测

首先采用的电源220/380V的供电应为TN-S或在总配电箱之前采用TN-C、之后采用TN-S的方式。其次为防止雷电从电源线侵入, 将电源线穿金属管埋地引入, 穿管长度不宜小于2ρ。然后电源防雷应采取三级保护, 在总配电室安装通流量为大于20k A开关型的SPD为第一级防护;在分配电箱, 安装通流量为40~60k A限压型的SPD为第二级防护;在每一个重要的设备前安装通流量为20~40k A的SPD为第三级防护。SPD应按照安装处与爆炸危险环境或其他环境相适应选用其产品类型。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电源线要加电源SPD。

4.2 信号防雷

如果站内建有通迅网络设备, 如计算机网络、双绞线、X25、DDN、PSTN专用线、同轴电缆 (包括视频线) 的线路和设备或联网时, 进出线处都要进行防雷措施;采用信号SPD进行防雷保护;有天馈线时, 天线要在防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天馈信号入口处要安装SPD。

电话传真设备, 是最容易引入雷电波, 也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地方, 通过电话线引入雷电波而击毁设备和传播雷电波的例子很多, 因此有必要做好电话线的防雷。最好的办法是在电话线进入室内前, 穿金属管埋地, 金属管首尾端接地, 并安装专用的电话、电话程控交换机或传真机等设备配套的SPD。

4.3 防感应雷、防静电及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有一起接地。距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还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 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输油 (气) 管的法兰、阀门等连接处应有铜片或多股铜丝跨接, 过渡电阻不大于0.03Ω;管道平行或交错净距小于100mm时, 交错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平行段应每隔20m用金属片 (线) 跨接;门窗及外墙栏杆屋顶的金属广告牌等金属物都要同引下线接成电气通路。

5 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的检查检测

5.1 接地装置

根据施工记录、图纸或可见部分检查接地体的使用材料及规格或布置情况;建筑 (构筑) 物或钢制油罐应有两处接地;近地面部分的金属腐蚀最快, 特别是引下线等接地线外露部分入地附近的腐蚀检查非常重要;油罐的均压环设置要符合规范规定;并注意气罐采用阳极保护法或采用强制电流法时, 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小于16mm2。

5.2 合式接地

目前新建的加油站接地装置都采用合式接地网方式, 其合式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4Ω;即将加油 (加气) 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电子系统的接地等连接到一个接地体中;合式接地体一般是采用自然接地体加人工接地体的联合接地体组成;人工接地体由水平接地带和垂直接极组成, 一般用40×4镀锌扁钢做水平接地带, 埋深0.6m以上, 每隔5m用L50×50×5×2500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极共同组成人工接地体。

5.3 独立接地

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 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钢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 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埋地油罐的罐体、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 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卸油场地, 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各接地体之间的地下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与被保护物距离不小于3m;独立避雷针和油罐的两组接地装置的地中距离Se≥0.4Ri, 但不得小于3m。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SPD接地、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这是早期所建站使用的独立接地装置, 检测时注意其防雷反击距离, 现在都使用合式接地装置。

6 检测的注意事项

注意连接处尽可能地进行焊接或熔接, 焊接处都要进行防腐处理;埋地油罐要进行相应接地和防腐处理, 特别注意埋地管道的等电位连接与管线的布置及间距;检测时穿绝缘鞋以及穿棉制衣服, 这样绝缘工作不会产生电火花或防止有静电产生;.雨后三天内或雨雪天气不能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当然不能吸烟, 不能打手机等等其他安全措施;注意检测用表及其他设备的检测方式与方法, 正确使用仪器;检查检测当中如发现不符合要求, 应及时整改修复。

参考文献

探讨原油浮顶罐的防雷、防静电 篇6

1 原油浮顶罐的事故分析

我国大型储油罐主要以外浮顶罐为主, 在强雷电的影响下, 原油浮顶罐内的静电得不到释放, 所以会引发火灾, 这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

雷电流的用时比较少, 但是瞬时的电流强度较高, 所以会给油罐本身和油罐上的电子设备带来威胁。浮顶油罐在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 其密封的特性留下安全隐患。浮顶罐在恶劣的环境中, 如果受到雷击, 或是在运输中出现震荡, 就会导致罐内壁相互摩擦, 产生静电[1]。工作人员要将这些静电及时排出。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静电, 采取防雷、放静电措施, 那么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 就会与浮顶油罐上面的电子设备发生电子碰撞并产生火花, 与罐内的原油气体接触, 从而出现火灾。原油罐内的油品闪点比较低, 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流动、容易扩散, 所以在制定相应的防雷和放静电措施中, 应详细掌握这些内容。

2 原油浮顶罐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 大型浮顶罐在实际使用中, 罐顶边缘的密封机构的间隙处经常出现火灾, 虽然能够燃烧的面积比较小, 但是这种情况仍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油管中的液体易燃易爆, 一旦出现火灾, 就可能导致爆炸。这种情况不仅对油罐的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安全, 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导致浮顶罐起火的因素主要有雷击和静电, 所以工作人员应制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并总结这些措施。

2.1 防雷措施

2.1.1 主动式原油浮顶罐防雷措施

我国针对主动式原油浮顶罐的防雷技术, 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工业化的生产量有加大, 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多, 所以要改善原有的储存技术, 避免出现危险, 影响存储的效果。现针对主动式浮顶罐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 其主要方法如下:

(1) 在浮顶油罐上面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

我国在原油的储备中, 已经普遍应用了可燃性气体探测器, 从而降低事故出现的几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这种设备, 降低雷击对原有浮顶罐的影响。可燃性油气气体探测器, 主要安装在可能发生油气泄露的位置, 一般在油管的结合处, 或是油泵站的出口处, 在实际应用中, 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燃性油气气体探测器能够实时监测整个油罐区的油气浓度, 从而针对一些危险信号做好防范工作, 避免出现油罐起火, 或出现爆炸等情况, 为原油的存储奠定了安全保障[2]。

(2) 在浮顶罐上安装雷电预警系统

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浮顶罐上安装雷电预警系统, 对浮顶罐内部及周围的情况, 进行24小时监测, 及时发现不良情况, 及时处理。工作人员需要准备一套精准度高、全自动的预警装置, 辅助预定预警系统的工作。

(3) 对浮顶罐内的油气进行惰化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浮顶罐内的油气进行惰化的方式, 改变浮顶罐中一、二次密封间隙的油气浓度, 降低其受到雷击的影响, 降低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3]。

2.1.2 现阶段国内被动式原油浮顶罐防雷技术

被动式主要是针对接闪器、呼吸阀、阻火器、导电片以及伸缩式接地装置等一些浮顶罐上面最常见金属附件与整个浮顶罐罐体等电位连接的问题进行讨论的。主要的防雷促使是伸缩式接地装置, 这种方法能够将雷电迅速的导入大地, 降低其对油管的影响。

2.2 浮顶罐防静电措施

在浮顶罐中采取防静电措施, 需要重视等电位连接带的区别, 浮顶油罐的浮顶会随着油量的不断增加而有所提升, 油量下降, 浮顶也会随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 浮顶与罐壁不断摩擦, 会产生静电。所以工作人员应采取等电位连接带的形式, 控制浮顶在不断浮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一般情况下, 可以选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cm的软铜绞线, 进行电气连接, 从而避免浮顶罐中因静电出现不良的事故[4]。

3 结语

通过上文对原有浮顶罐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分析, 工作人员应最使用原油浮顶罐中,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应用防雷和防静电措施, 并将预防为主当作工作目标。我国在被动防雷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但是主动式的防雷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 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主动式防雷技术, 并做好防静电的处理, 在复杂、多功能的情况下, 更好处理危险因素, 保证油罐可以安全运行。

摘要:本文主要对原油浮顶罐的防雷和防静电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了原油浮顶罐的事故原因, 然后详细论述了其防雷和防静电措施, 其主要内容为:在浮顶油罐上面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浮顶罐上安装雷电预警系统、对浮顶罐内的油气进行惰化、设置伸缩式接地装置、安装等电位连接带。通过这些方式保证原油浮顶罐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原油浮顶罐,防雷措施,防静电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玉堂.原油浮顶罐的防雷, 防静电的探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01:34-35.

[2]曾显锋.大型原油浮顶罐的防雷接地设施探讨及RGF接地装置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07:172-173.

防雷防静电装置 篇7

关键词:电梯,雷击,干扰途径,防雷,防静电

1 电梯的基本结构和雷击原因

电梯基本组成部分:机械部分, 电气部分。从空间上划分为:机房, 井道, 轿厢, 层站。电梯各部分分布于不同的雷电防护分区, 如机房和动力系统设在建筑顶部, 电梯轨道和各类线路贯穿于整个建筑每一层。电梯遭受雷击损坏器件主要集中在电气控制部分。主要原因:一是电气控制部分微电子程度很高, 内受能力比较差, 几十伏上百伏过电压就能摧毁;二是电梯机房均设置于电磁环境较差的楼顶, 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损坏几率较大。

2 电梯遭受雷击的可能干扰途径

1) 落雷点为电源高电压侧, 雷电沿供电线路侵入到电梯系统供电部分, 产生过电流与过电压造成电梯电源损坏、断电, 致使整个系统瘫痪;

2) 回路感应过电压, 当建筑物遭雷击或邻近地区雷电放电时, 将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脉冲暂态磁场, 这种快速变化的磁场交链在电梯控制回路后, 将在电梯控制回路中感应出暂态过电压, 危及与电梯控制回路相连接的电子设备;

3) 当雷电直接击在避雷针或避雷带上时, 由于雷电流幅值大, 波头陡度高, 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产生一个很强的瞬变磁场。这强大的磁场将直接在电源线路上感应出过电压, 侵入到电梯系统中, 损坏电梯设备。高强度 (30k A雷电流) 雷电放电可以对距离雷击点1km范围内对电梯系统产生影响, 甚至造成电梯系统设备损坏[1];

4) 雷击地电位抬高入侵, 建筑物在遭受直接雷击时, 雷电流将沿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各引下线和接地体入地, 在此过程中, 雷电流将在防雷系统中产生暂态高电压。如果引下线与电梯设备绝缘距离不够, 且设备与避雷系统不共地, 将在两者之间出现很高的电压, 并会发生放电击穿, 导致电梯设备严重损坏, 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3 电梯的综合防雷措施

3.1 电梯的防直击雷和侧击雷措施

雷电入侵电梯系统途径呈多样性, 要使雷电危害降低到最低, 应采取整体综合雷电保护措施。

电梯的外部防雷也就是指建筑物的防雷, 如装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等外部防护措施, 一般主要是防直击雷。因为, 电梯机房一般设在楼顶独立高出屋面内, 直击雷首当其冲, 直击雷防护为防雷第一要素, 现代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措施已较为有效和完善, 一般能够满足防雷要求。一般来说安装有电梯的建筑物多为高层建筑, 受雷击风险较大, 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侧击雷措施, 除了建筑物本身的防侧击雷措施外, 还应将电梯机房的金属门窗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如果电梯是室外观光电梯, 建筑物外墙上安装的观光电梯, 都应将其轨道、轿厢、厅门等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连接, 做好防侧击雷保护措施。

3.2 电梯的共用接地系统

由于各接地系统的功能要求不尽相同, 其接地问题多样及复杂, 如处理不当将留下严重隐患。高层建筑由于受周围建筑限制, 防雷接地与其他接地一般较难分开, 一般利用大楼基础钢筋网作为共用接地装置。应将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但防雷接地在环形接地体上的接地点与其他几种接地的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宜大于5m。接地电阻值要求小于等于4Ω或或小于等于1Ω[2]。

3.3 电梯机房防静电接地系统

电梯机房所有可导电装置或设施必须直接接地。防静电接地与其他接地 (如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等) 共用接地装置时, 接地电阻值必须按照要求最严格项目的接地电阻值来考虑。防静电的接地干线不得与一类建筑物直接雷击防雷保护的接地极共用。即使是防雷系统的雷电流引下线, 也不得被借用于静电接地。这是因为雷电流是一种幅值很大的冲击性电流, 这时接地系统会呈现出冲击电阻的性质, 不仅会使静电接地系统损坏, 甚至人员和设备也会受到危害。电梯机房中两个及以上可产生静电或易受静电危害的电子设备, 除分别接地外, 其相互间还应进行等电位联结, 以防止相互间存在电位差而放电。

3.4 屏蔽及布线

屏蔽是指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一般利用建筑物本身钢筋、金属构架、金属板等相互连接在一起, 形成法拉第笼以达到屏蔽效果。电梯机房一般位于建筑物顶部, 这恰好是雷击建筑物电磁环境恶劣的地方, 电梯机房采取有效屏蔽对减少电磁干扰是很有帮助的。

1) 做好防侧击雷工作, 金属门窗应与引下线焊接, 以提高法拉第笼的屏蔽效果;

2) 所有线路应穿金属线槽或钢管布设, 连接处作好跨接处理时, 并在两端就近接地;

3) 电梯井道宜设于建筑物中间位置, 电梯控制系统应布设于机房中间位置, 以最大限度减低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4) 电梯机房内连接各部件的电线和电缆要在线槽内布线。从配电板主开关输出端开始布线, 把电梯的动力线路和控制线路分开敷设, 从进入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即采用三相五线制[2]。

3.5 等电位连接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连接。等电位体连接在正常工作时不通过电流, 只传递电位, 仅仅在雷击或过电压出现时才通过电流。等电位连接是减小在防雷空间内发生火灾、爆炸、生命危险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对电梯系统来说, 等电位连接也是减少雷击事故的一个基本措施。

3.6 安装SPD保护

通过合理的接地、屏蔽等措施, 侵入弱电系统的过电压幅值大幅降低, 但可能超过设备耐受水平, 因此, 须装设必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将侵入的浪涌过电压钳制到允许程度。电梯控制系统使用电涌保护器 (SPD) 能对防止雷击灾害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电梯控制系统内部存在大量低压控制线路, 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并联或串联于线路处, 平时呈高阻态, 当有瞬态电涌时候, 就会导通将浪涌泄放到大地上, 将线路两端的残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一级电源SPD可以安装在建筑物总配电柜, 现在的建筑物一般在总配线处都安装SPD, 故电梯设计时可以不予考虑;第二级电源SPD安装在顶层的电梯机房。如果有必要, 还可以引入三级电涌保护器对电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电子板进行保护, 以防止因电子板损坏而造成的电梯瞬时故障[1]。第一级电涌保护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12.5k A (10/350μs) 或50k A (8/20μs) , 第二级电涌保护器不应小于10k A (8/20μs) 。具体的电涌保护器参数选择应参考电梯所在建筑物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和当地雷电流监测值。SPD连接导线应平直, 其长度不宜大于0.5m。当电压开关型SPD至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于10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 在两级SPD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SPD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 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3]。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和电子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防雷已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电梯作为建筑物中的重要载体, 且由于受电气控制, 如果遭受雷击, 后果不堪设想。电梯系统应当采用接闪器保护、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SPD等综合防雷措施进行保护, 通过层层保护以有效减少雷电灾害。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以确保防雷设计的安全性, 竣工前也应当进行防雷装置检测, 竣工完成后定期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防雷防静电装置 篇8

1) 生产厂房及装置区域内的各种塔、罐、泵、釜等设备一般都能按标准或规范要求进行接地, 并且接地电阻值也都在要求的指标范围内, 很好的起到了防雷防静电作用。

2) 生产厂房及装置区域内各种法兰、阀门等连接和控制件等基本都有跨接线, 跨接接触电阻值均在指标要求的范围内, 且开关性能良好, 杜绝了放电现象, 也基本消除了泄漏隐患。

3) 进出生产厂房及装置区的各种管道也采取了接地措施, 接地电阻值在指标要求的范围内, 很好地起到了防止感应雷和杂散电流侵入的作用。

4) 对于储油罐, 其外浮顶罐浮顶接地连接能够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计, 接地线材质及其直径符合规范要求, 接地点的接触电阻值在规范要求的范围。

5) 调研也发现部分企业将接地线连接方式改为断接卡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检测中及时发现接地体出现的问题, 及时解决, 杜绝隐患。

2 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采用问题

调研发现, 石油化工企业针对防雷防静电措施, 采用的标准很不规范, 各行业的, 各部门的都有。比如有的企业采用的是原水利部或电力部的标准, 有的采用了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颁布的标准, 还有很多企业则采用了地方标准。这些都不好轻易判断其做法正确与否, 因为这些标准都是针对防雷和防静电而制定的。调研还发现, 在企业所采用的标准规范中, 有的是“试行本”, 有的是“征求意见稿”, 甚至有的是已被废弃的标准或规范。如果说“试行本”、“征求意见稿”等尚可参照执行的话, 那么废弃版本则绝对不得使用。

2.2 装置问题

2.2.1 接地系统问题

调研发现, 仍有少部分企业装置区域内的塔、罐、泵、釜等设备无接地, 有的虽然接地, 但接地措施和方法不当, 几乎起不到泄电作用。有的装置接地虽然很规范, 但平时的维护不到位, 有的引下线断裂, 同样存在隐患。还有的接地引下线无保护设施, 直接暴露在地面, 极易被人为破坏, 且存在安全隐患。其他问题还包括进出装置区域的管线无接地, 部分电机设备外壳无接地, 或采用的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间接接地方式等等。

2.2.2 粉体料仓问题

调研发现, 很多石化企业对粉体料仓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在防静电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料仓粉尘粘壁厚度大于2mm, 超过指标控制值; (2) 反应器有结块料;

(3) 有的料仓过滤器采用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质, 有的过滤器卡箍是孤立导体, 且维护不到位, 这些问题都很容易使料仓堵塞, 造成静电累积;

(4) 粉体挥发分含量有意外偏高现象发生;

(5) 操作不当, 易造成料仓内可燃气体累积, 时有浓度超标现象发生, 可能直接诱发料仓着火爆炸;

(6) 脱气仓工艺指标控制不当, 时有超标现象发生。

2.3 储罐问题

(1) 接地引下线在地面敷设过长, 极易造成人员雷击事故; (2) 接地体距罐体的距离不够, 达不到标准要求值;

(3) 接地引下线采用了焊接方式, 无断接卡, 对检测作业不利;

(4) 油罐梯子入口处没有人体静电泄放器 (球) ;

(5) 打开断接卡检测, 发现部分油罐接地电阻值大于10Ω;

(6) 有的油罐呼吸阀没有设置阻火器, 且没有安装避雷设施保护呼吸阀;

(7) 有的油罐虽然也设置了避雷针, 但其保护范围不能覆盖整个罐顶。

2.4 仪器仪表控制系统问题

本次调研了石化企业的21套DCS及常规的仪器仪表系统, 结果发现没有1套系统实施了等电位连接, 也没有1套系统安装SPD过电压保护器, 如此现象令调研人员吃惊。

2.5 其他问题

调研发现, 部分企业在测试油罐和其它设备的接地电阻时, 为了图省事而不打开断接卡就直接测试。这种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测出的接地电阻值是错误的。

3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 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生产区域的防雷防静电接地情况进行常规巡检, 加强对浮顶油罐的浮盘、铁路槽车、汽车槽车、液化气装车管金属头、铁路钢轨、聚烯烃粉体料仓、油罐采样绳、加油站加油枪、呼吸阀等常规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 尤其是它们的接地电阻值的检测;要对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与构筑物以及其它接地体的安全距离等进行核查校正。

2) 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规程规范, 不得采用过期作废和淘汰的标准。

3) 加强职工对防雷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工作。

4 结束语

石化企业防雷防静电工作总体做得较好,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在贯标和执行规定方面下功夫, 加强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主动落实防范措施, 积极治理隐患, 杜绝雷电或静电事故。

摘要:近几年, 通过对石化企业厂房、生产装置、原料及产品仓库、液体原料及产品储罐、液化气球罐、原料及产品运输设备、DCS系统、防雷避雷设施、仪器仪表控制分析系统、加油站、劳保用品、通讯设施等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测与检查, 以及对上述设备设施工作台帐记录情况的调研, 对当前石化企业防雷防静电现状、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主要介绍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情况, 对石化企业防雷防静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防雷防静电装置 篇9

(1) 由于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 当进入场区必须严格遵守汽车加油站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 不得带打火机等能产生明火或火花的器件及设备。

(2) 卸油或加油时必须暂停对油罐区和加油区的检测。

(3) 检测点处不能带铁锉刀去挫;检测人员需穿防静电服装;不能穿有铁器底的鞋。

(4) 若原来有检测记录, 需一并携带。

(5) 首次检测应该根据被检方提供的有关图纸、数据资料制订出检测方案。

(6) 检测前应该对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其在计量合格有效期内且能正常使用。

2检测项目及方法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第3.0.3条第六款的规定和《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附录A的规定, 结合汽车加油站的实际情况确定防雷类别。汽车加油站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

2.1 直击雷防护的检测

2.1.1 建筑物及加油棚等直击雷防护检测

加油站的站房和罩棚防直击雷时, 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 (或网) , 其直径不小于8mm镀锌圆钢;采用扁钢时, 截面不应小于48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或者用接闪网 (网格尺寸不大10m×10m或不大于12m×8m) 。金属罩棚可利用其本身做接闪器。金属板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 铜板不应小于5mm, 铝板不应小于7mm。

检查接闪器的焊接工艺, 接闪带有无生锈, 断裂等现象, 是否锈蚀1/3以上。检查支持卡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0.5m~1.5m的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每个支持卡能否承受49N (5kgf) 的垂直拉力。

检查加油站站房、罩棚等建构筑物的引下线的敷设方式、材料规格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加油区屋面旗杆、金属广告牌、灯具、钢结构等金属构件应与接闪器做等电位连接, 并测试其过渡电阻, 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

2.1.2 油罐区直击雷防护的检测

首次检测应检查油罐区防直击雷措施, 并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 其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或管口。接闪器的材质、规格应符合GB 50057-2010中第5章第1节的要求。

金属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与其他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时,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埋地金属油罐罐壁厚度大于4mm时, 可不设防直击雷装置, 但油罐必须作环形防雷接地, 其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两接地点之间弧形距离不宜大于30m。

2.2 防闪电感应、防静电和等电位连接的检测

(1) 检测站内所有大件金属物体, 如油罐 (阴极保护除外) 、加油机、管道、加油枪、排气管、电缆屏蔽层、金属门窗等接地是否可靠。

(2) 检查罐体与呼吸阀、放散管、量油孔、泄油管、油气回收管、金属盖板、线缆屏蔽层、保护钢管等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情况, 并测试其过渡电阻值, 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

(3) 检查输油管道中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金属线跨接, 当法兰盘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 在非腐蚀环境下, 可不跨接, 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 检查卸油场地的防静电接地及静电接地报警仪, 测试防静电夹的接地电阻独立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0。

2.3 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检测

(1) 检查进入加油站的低压配电线路是采用何种敷设方式, 以及它的接地情况和连接质量。

(2) 加油站电源是架空线引入时, 第一级应选用带间隙10/350波形的SPD, 加油站电源是埋地引入时, 第一级应选用8/20波形的SPD。

(3) 检查配电房宜采用电压为380/220V的外接低压电源, 其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宜采用TN-S制式。

(4) 检查加油站总配电盘处应选用符合Ⅰ级分类实验的电涌保护器。在分配电处或UPS前端宜安装第二级SPD。电源电涌保护器应为防爆型。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 宜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

(5) 检查加油站内SPD的安装情况:电涌保护器SPD应安装牢固, 其位置和布线要正确。电源SPD相线、地线截面积应符合规范要求, 无论电源线路还是信号线路的电涌保护器, 其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导线要短而直, 其长度是否超过0.5m。

2.4 接地阻值的要求

(1) 加油站内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2) 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 金属罐和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管道防闪电感应和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 卸油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不应大于4。

3 结语

汽车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 近年来加油站的雷电灾害事故频繁发生, 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与损失, 因此做好防雷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我认为对加油站的检测必须充分理解相关防雷技术标准规范, 熟知加油站内各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从点到面全方位对防雷装置和设施进行测试、查看, 一丝不苟地按程序进行工作, 找出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才能全面地做好加油站防雷检测工作, 确保加油站防雷安全。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 加油站也逐渐增多起来。加油站属于危险性设施, 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 一旦发生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做好防雷的安全措施, 预防加油站因为雷击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技术,检测,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上一篇:国内研究企业节能下一篇:看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