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机房(通用3篇)
新建机房 篇1
由市级人民医院代管的某传染病医院是“非典”后由国债投入资金75%、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5%新建的综合性医院, 其业务建设项目有普通X射线机房。为确保X射线机房防护设计满足国家标准规定, 在建设的过程中代管单位委托本中心对其进行放射防护设施评价。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本中心对该项目原始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通过与设计单位协商更改了原始设计, 满足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屏蔽要求, 同时大幅降低了机房的成本。因此, 笔者认为放射性建设项目应重视放射防护评价。现将该院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分析与评价过程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
1.1 原始设计
该传染病医院新建X射线机房, 由省某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在规划设计图上, 整体布局采取随意分布。机房 (包括曝光室、控制室、暗室、缓冲间) 建筑面积为100 m2, 其中曝光室55 m2, 控制室20 m2, 暗室15 m2, 缓冲间10 m2。防护墙设计为20 cm空心砖, 外包防护铅板。两个附窗设计为1 500 mm×1 2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观察窗设计为1 500 mm×1 5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机房大门设计为2 100 mm×1 500 mm, 控制室门设计为2 100 mm×1 000 mm, 采用木质材料加2 mm铅皮包门和边框处理。地面设计为地砖, 室内高度设计为4.2 m, 在2.8~3.0 m处装饰吊顶。通风设计采用送、排风系统。机房屋顶设计为混泥土现浇12 cm。
1.2 设计中的不足
该传染病院新建X射线机房的设计, 从机房的位置、曝光室面积、空间高度以及采用含铅材料作为辐射屏蔽防护, 原则上均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屏蔽防护设置上有几个方面不足。
1.2.1 布局
在设计图上, 放射操作人员进入控制室和曝光机房内工作的出入口只有机房大门, 暗室与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必须经过一脱 (更衣间) 和医护人员出入通道, 放射工作人员拟定在污染区内工作, 暗室工作人员在清洁区内工作。但放射医师无阅片室;控制室与暗室之间无连接门;没有设计传片箱, 放射工作人员若要参加暗室工作, 将带着从污染区取出的摄影片盒绕道进入暗室;设计意图经过更衣间通过更衣减少污染, 但不能严格区分控制区和非限制区。
1.2.2 屏蔽防护墙
设计防护墙为20 cm空心砖, 外包防护铅板。但采用空心砖防护墙有可能泄漏放射线导致周围环境人员受到辐射损伤;采用防护墙外包防护铅板, 不仅造价太高, 而且大量的铅还会因电离作用激发铅导致铅的污染。
1.2.3 附窗
设置两个附窗为1 500 mm×1 2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但在附窗设计时防护材料不确定, 有可能出现屏蔽防护质量问题;窗台台缘过低, 不符合X射线机房附窗设置不低于2 m以上的防护要求。
1.2.4 观察窗
观察窗设计为1 500 mm×1 500 mm的塑钢窗。观察窗设置过大, 即使用普通铅玻璃, 市场价也约在2万元人民币。观察窗设置大小, 应以观察机房全貌为原则。因此, 观察窗设置过大不符合防护最优化原则。
2拟定采取的屏蔽防护措施
按照国家放射卫生标准及相关要求[1,2], 经与院方建设负责人、建设项目主管和放射科负责人一起讨论并达成共识, 对其原始设计存在的几处不足, 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 进行了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设置修改:①控制室与暗室之间设置连接门;②缓冲间改为洗片机房;③设置曝光机房与暗室间的传片箱;④控制室作为控制、阅片室;⑤观察窗设置为1 200 mm×800 mm×18 mm铅玻璃;⑥四周防护墙已经按设计砌成了20 cm空心红砖墙。在此基础墙上, 北面更衣间主防护墙增加6 cm实心砖 (约0.5 mm 铅当量) , 采用钡水泥沙浆涂抹, 硫酸钡、水泥、沙的比例为2.5∶1∶1 (建设方拟定) , 内外两层涂抹厚度2~3 cm (约1~2 mm 铅当量) , 以保证主防护墙达到2 mm铅当量以上、副防护墙达到1 mm铅当量以上的防护能力;⑦附窗设置两个为1 200 mm×550 mm的开启式塑钢窗框, 防护材料拟用普通玻璃, 窗台缘离地2 m。
3放射防护措施综合评价
新建X射线机房定位于门诊大楼南面相对独立的区域, 平顶式结构, 机房设计有足够的使用面积, 曝光室有效面积36 m2以上。该新建X射线机房的位置和面积设计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防护设施技术要求[1]。
机房采取随意布局的方式设置曝光室、暗室、控制室、候诊通道。在设置机房大门、机房小门的基础上, 新拟定设置控制室与暗室之间连接门, 满足传染病院的特点, 也便于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分隔, 符合放射防护控制区和非限制区的划分原则。机房附窗设置考虑到窗外过道连接本院库房墙壁, 改进了两个附窗和观察窗尺寸的设置, 重新拟定了屏蔽材料, 不仅保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而且大大降低了机房造价。机房防护墙屏蔽设置原始设计为20 cm空心砖砌成的基础墙, 考虑到有可能造成泄漏射线, 因此拟定北面主防护墙增加6 cm实心砖 (相当于0.5 mm 铅当量) , 并采取四周防护墙用钡水泥沙浆涂抹2~3 cm厚 (达到2 mm铅当量以上) , 满足电压为125 kV的X射线机机房, 其墙壁应有相当于2 mm铅当量的防护能力。对防护墙屏蔽厚度的不足采取弥补措施, 做好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符合辐射防护基本要求。机房屋顶设计为混凝土现浇12 cm以上, 加防水隔热层, 机房上方不再进行特殊处理 (因为不涉及对环境公众的影响) 。机房防护门设计用木质材料加2 mm铅皮包门制作, 包括门边框及缝隙的处理, 达到侧墙壁1 mm以上的屏蔽厚度要求。机房观察窗设计为18 mm以上普通铅玻璃, 相当于3 mm铅当量的防护能力。
经上述综合分析, 该新建项目所拟定设置的防护厚度达到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厚度要求, 放射防护设施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和机房周围公众所受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年剂量当量管理约束目标值。
4放射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在机房修建完工后, 按照GBZ 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检测规范》, 正常工作状态下布点对X射线机房进行了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监测, 各测点结果均为环境本底水平, 放射工作场所剂量率和机房外公众剂量率分别在10 μSv/h和0.5 μSv/h的控制水平以下。
5讨论
放射防护预评价的目的主要针对具有放射性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施工前对其辐射防护措施、辐射监测计划、辐射危害、放射防护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 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使辐射防护达到最优化, 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职业卫生审查提供技术依据。在基层小型放射性建设项目预评价的全面实施仍存在一定难度, 表现在两个极端, 不重视屏蔽防护或是过度屏蔽。
该项目在建设中进行放射防护评价, 重新修订了屏蔽设计, 做到合理屏蔽防护并减少了机房造价, 满足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之规定。
参考文献
(1)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S) .
(2) 张丹枫, 赵兰才.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 (第1卷)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81-299.
新建机房 篇2
施工及机房设备供货、安装工程资格预审公告
招标机构:西北(陕西)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新建办公楼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及机房设备供货、安装工程
业主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工程地点: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地电广场A座
项目概况:
1、本工程新机房工程区域总面积约1340平米,其中主机房约753.8平米,支持区约415.2平米(不含应急发电机房和机房专用变压器区),辅助区171平米。
2、新机房区域分别位于四层、五层、六层及地下二层。
投标资质及条件:
1、投标人:同时具备: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1500万元;②具备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资质(或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资质);③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
2、项目经理:具有相关专业壹级注册建造师资质。
3、《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相关业绩要求等其它条件。
其它信息:本项目于2011年12月5日至 12月9日(每天9:00时至17:00时,节假日除外)接受投标报名。报名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及单位介绍信、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等原件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一套购买《资格预审文件》。
《资格预审文件》售价:每本8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
资格预审申请资料提交时间:2011年12月12日9:00时~9:30时
联 系 人:朱玉丹、田凯
联系电话:029-85398604、85217247传真:029-85398604
通信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陕西省政务大厅三层/710061
来源:本网站
新建机房 篇3
为了解某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健康的影响, 确定其危害程度, 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 对某医院新建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控制效果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范围
该医院是某市中心医疗机构, 属于三级医院, 此次评价区域是该院新建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中心的监督区和控制区。涉及的人群为放射工作人员和进入该区域的公众。
1.2 评价内容
评价放射工作场所平面布局、警示标识的设置是否合理, 放射工作人员和涉及进入该区人员的有效剂量是否达到评价目标值 (放射工作人员5mSv/a和公众1mSv/a) ;评价放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分析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和评估应急救援措施的可行性;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编写的《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评价培训教材》评价建立有效的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1]。
1.3 评价方法
依据有关检测规范和有关标准重点监测方法对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测量时随机布点, 检测条件为最大工作条件。根据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的检测结果, 推断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综合分析现场调查内容和检测结果, 对建设项目做出相应评价结论。
1.4 评价依据
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电离辐射事故控制效果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进行评价[1,2,3,4]。
1.5 检测仪器与测量条件
本次评价使用的仪器为FJ347A-Xr剂量仪, 仪器定期到计量部门进行校准, 其测量值可以溯源国家基准。
2 结果
2.1 选址
该医院XHA600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拟设置于医院一独立建筑内, 机房所在位置上方没有建筑物, 下方地面, 西侧外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楼 (相距15m) , 南侧外为控制室和操作室, 东侧外为医院影像中心CT室的配电室 (通常没人工作) , 北侧外为空地, 不与任何非本医院单位房间相邻。该机房选址布局合理, 利于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护, 对周围环境辐射影响较小。
2.2 辐射防护屏蔽厚度的核实
根据医院提供的加速器机房建筑数据 (表1) , 各防护墙的屏蔽厚度见表1中实际值一栏。混凝土的密度为2.35g/cm3。
各防护墙和门的屏蔽厚度和尺寸, 符合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混凝土的密度为2.35g/cm3, 加速器门与墙的重叠10cm, 满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
2.3 工作场所和周围辐射水平监测, 结果见表1。
监测用仪器:FJ-347AΧγ剂量仪, 量程:0~1000μGy/h, 响应时间:≤8s。能量响应:40~10MeV, 校准因子:1.003。
监测条件:加速器最大照射野40cm×40cm, 最大照射剂量:2Gy/min, 测量东墙、西墙、屋顶外空气比释动能率时。机头出束方向为所监测墙和屋顶方向。测量南墙、北墙外空气比释动能率时, 机头出束方向为地面。测量铅门外空气比释动能率时, 机头出束方向为东墙 (迷宫墙) 。开机时间每次2min。
注:表中数据均没扣除本底剂量
监测内容:测量机房墙外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监测方法:当加速器关闭时, 在每面墙、门、屋顶中心点, 距表面5cm处, 测量天然本底, 测量5次取平均值。当加速器出束时, 首先对所监测墙、屋顶或门进行巡测, 给出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然后对墙、铅门和屋顶给出距外表面5cm上、下、左、中、右五点空气比释动能率。
监测结果:见表2。
监测结果讨论:北墙外、控制室、配电室、铅门外空气比释动能率为天然本底, 对人员不产生辐射危害。
西墙外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46μGy/h, 如加速器每天照射100例患者, 平均每例患者用1min计算, 墙外人员居留因子为1, 那么人员所受剂量为0.46μGy/h×100÷60×365天=279.8μGy=0.2798mGy≈0.3m Sv。小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中规定的公众取年剂量限值1mSv。
屋顶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43μGy/h, 如加速器每天照射100例患者, 平均每例患者用1min计算, 墙外人员居留因子为1, 那么人员所受剂量为0.43μGy/h×100÷60×365天=261μGy=0.261mGy≈0.261mSv。也小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中规定的公众取年剂量限值1mSv。况且屋顶无人员居留。
总之, 机房外各点的年剂量限值均小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中规定的公众取年剂量限值1mSv。辐射防护屏蔽效果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中的规定。
2.4 个人计量检测
国家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个人剂量检测, 在工作时必须配带个人剂量计, 并将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存入档案。个人剂量检测应由具有个人剂量检测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该医院一直对其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并将检测结果存入档案。
2.5 职业健康体检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每年1次, 由取得国际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季候承担。该医院每年都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并将体检结果存入档案。
2.6 控制潜在的照射危险
该医院加速器机房外防护门均没有电动防护门。该医院影像中心的射线装置均没有紧急停机开关, 一旦发生问题, 可通过按紧急停机开关而停止射线的发射, 防止受到过量的照射。医学影像中心各机房外均设有工作指示灯和警示标识。该医院针对射线装置可能发生的事故, 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2.7 放射防护用品的配置
该医院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为放射性工作人员配置了铅衣、个人剂量报警仪、铅手套防护帽并为患者配备了防护用品。
2.8 放射卫生管理
该医院根据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该医院放射工作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放射防护管理机构;设有专职人员负责放射卫生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收发个人剂量计、健康体检和配合上级审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GBZ 126-2002) 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对某医院放疗中心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项目进行了控制效果评价, 现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 XHA600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效果, XHA600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防护性能均符合《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GBZ126-2002) 。 (2) 医院已设置辐射防护管理机构, 建立了辐射防护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 制定了辐射防护应急方案。强化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为医院放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 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比较全面, 符合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监护、工作场所、周围环境和防护性能监测的要求, 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 避免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的发生。
3.2 建议
(1) 为了确保医院医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医院在辐射防护管理上下功夫,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并真正地把防护措施和制度落实到位, 执行彻底。 (2) 要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 切实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热释光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工作, 加强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治疗质量的控制和保证, 有效地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参考文献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GB18871-2002) .
[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S]. (GBZ126-2002) .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S]. (卫生部令55号, 2007年1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