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八分哲学

2024-07-25

人生的八分哲学(精选9篇)

人生的八分哲学 篇1

2009年5月9日~10日, 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培训班。作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 我参加了德育五门课程的培训, 听取了各门课程主编对课程的解读, 收获很大。在我开讲《哲学与人生》这门新课程之前, 在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设计之前, 我认为很有必要再一次走进新课程, 对课程做一次认真地梳理, 以求进一步理解并更好地驾驭这门新课程, 真正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

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 我只是注重向学生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体系, 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意愿, 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 使得德育课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感, 也失去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而现在的新教材去掉了“基础知识”, 避免了受哲学理论体系的制约, 并且加上了“人生”, 把讲哲学的目标指向人生, 而这人生问题恰恰是中职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材的主编王霁教授说:德育课要关注人, 必须把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不是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 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紧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这门课、安排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因此, 本门课程确定为《哲学与人生》。

那么, 《哲学与人生》是什么样的新课程?

新课程思路

———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以哲学基础知识为知识载体和基本线索 (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顺序把这些人生问题组织起来) 。

———体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用哲学引导人生, 用人生体验哲学) 。

———5个单元共15课, 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

具体来说每课有四大块即四个框题:一、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如第三课第一个框题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如第三课第二个框题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人生问题的分析, 如第三课第三个框题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怎么做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解决中职生人生问题) , 如第三课第四个框题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总体上有两大步:由人生的具体问题引出与人生问题相关的哲学知识 (学哲学) ;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反思人生, 解决与人生密切关联的人生问题 (用哲学) 。

《哲学与人生》有哪些新变化?

1.课程性质和任务上的变化。

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2.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 解决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得更近, 针对性更强。突出了哲学的功能。

3.教学目标及评价的变化。

本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重大变化:

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 增加了“情感态度观念”。由二维 (认知、能力) 评价标准转变为三维 (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评价标准。

“态度决定一切”, “观念一改天地宽”。另外这种变化也更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的性质。

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材的基石, 而且是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就的支撑。从个人角度看: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 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体验式学习机会的减少, 使得年轻一代 (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 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 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角度看:近期国内外企业界的相关调查表明: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 已经向素质取向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哲学与人生》?

1.要相信学生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

哲学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 但是, 哲学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换句话说, 哲学也是来自于最具体的生活, 而学生本身就有生活的实际基础。

中职生的确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人生道路上发展也不顺利, 但是, 并非他们就没有希望了, 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快乐人生和成功人生了。相反, 只要自己努力, 他们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幸福的、快乐的。他们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需要解决人生的困惑, 需要发现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困难, 努力去适应德育课的新要求。

2.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1) 情境设计 (导入) ; (2) 体验思考; (3) 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 (4) 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5) 归纳评价 (我们应该怎样做) 。

作为《哲学与人生》课教师, 不仅需要哲理, 更需要人生的真情和感悟,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人生的导师。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以学哲学, 用哲学, 学会做人为目标。

哲学课教学绝不能把核心放在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上, 而应该使哲学回归生活,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追求。哲学是智慧之学, 但《哲学与人生》教学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起点不能过高, 否则会适得其反。要想让学生接受哲学观点, 首先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哲学无处不在。而后,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人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人生有困惑, 有不完美。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那么, 人怎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呢?人怎样才能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呢?人怎样才能获得发展的能力呢?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的智慧。教育就是在学生心中播种下一粒种子, 当环境适宜的时候, 就会生根发芽, 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让我们以《哲学与人生》为载体, 用哲学智慧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指导他们走向美好。

人生的八分哲学 篇2

1、人生要有爱心,有爱心的人,就不会伤害别人。他们待人热情,关爱别人,广交朋友,有奉献精神!由于常付出爱,所以他们也会得到爱,生活得快乐与幸福!

2、人生低谷时,要敢于振翅一搏,跌倒了有勇气站起来的人,才具有抗打击潜力,与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精神。也是成功人士有异于常人的素质!

3、人生不要留恋过去,过去无论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痛苦还是欢乐,都只能代表过去,成了历史。因为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过去,但都能够从此刻起改变未来!留恋过去,只能徒增烦恼与痛苦;或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对人生并没有好处。

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5、一个人的思想和眼界往往决定着他作品的厚度,而本性则支撑着其作品的纯度。窃以为这一点在所有艺术领域都适用!

6、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9、万事随缘,不可强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方能有个好情绪。诸事,能为之则为,不能为之则不为。不苛求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苛求于己,勿施不欲之事,任其天然。

10、在人家伤口上撒一把盐,不如,给别人心里放一点糖。真心的快乐远比病态的快感要长久得多!

11、人生在低谷与不幸时,要心态乐观,相信困难与挫折是暂时的,一切要往好的方面想。

12、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1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向想改变他,那样貌你会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4、人必须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个女孩子见识很重要,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会影响到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对女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它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不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方向。

15、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6、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分的缺点。

17、我们骄傲地对父母表现我们的任性,我们对他们发脾气,轻易地伤害他们。我们凭什么呢?凭的但是是一种信心:就算我们再怎样任性,他们依旧守在我们身旁,不离不弃。

1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野兽,同时又有一只兔子。有时是兔子走出来,有时是野兽。我们既希望自己强大,也希望自己一次又一次回到弱小的童年。没有野兽,也就没有兔子。爱,便是意味着同时接纳自己和对方的兔子与野兽。

19、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去满足欲望的过程,满足不了就会痛苦,满足了又会无聊。人的欲望就像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欲望其实是一个无底洞,我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填满,只有适当削减自己的欲望,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更多的幸福。少一分欲望,就多一分简单,多一分自在。

2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1、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2、神说,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

23、如果真爱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他而改变。一个人在你面前我行素,置你不喜欢的行为而不顾,那么他就是不爱你。所以如果你不够关心他或是他不够关心你,那么你就不爱他或他不爱你,而不要以为是自己本来就很粗心或相信他是一个粗心的人。遇见自己真爱的人,懦夫也会变勇敢,同理,粗心鬼也会变得细心。

24、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25、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貌日子会好过一点。

26、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27、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8、吃了就必须要拉,人必须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29、女人毕生的功课,不是让自己如何变得优雅有品位,而是历经各种沧桑或者世事变迁之后,你是否还能持续一颗纯净良善的灵魂。

30、人生要诚信待人,以诚待人,是传统美德!没有诚信将寸步难行!

3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的方向。人生最痛苦的不是爱,而是爱错了一个人;生命最害怕的是等待,由于你不知道你能够等到哪一天,等来怎样的一个结果,你以为你的等待是值得的,但是你却不知道你的等待让自己变得很卑微。

32、人生要心态年青,有了年青的心态,人生才会充满活力与激情,才能战胜疾病与挫折,健康而长寿。

33、人活得之所以累,是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34、人苦苦追寻的只是一个完美的梦,接近时就意味破碎。

35、不给自己留退路,就会有出路。

36、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对不爱自己的人,最需要的是理解放弃和祝福。过多的自作多情是在乞求对方的施舍。爱与被爱,都是让人幸福的事情。不要让这些变成痛苦。

37、人的情绪实在复杂,犹如天气时好时坏时阴时晴,不能预测,难以把握。情绪好的时候,看花花开,看天天蓝。情绪不好的时候,看柳柳不绿,看云云不白。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其实,事物没有改变,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态。

38、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9、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却一生都感觉被禁锢。其实,真正让自己不自由的,正是自己想要出逃的灵魂,被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所制约。

40、人生也像坐火车一样,过去的景色那样美,让你流连不舍,但是你总是需要前进,会离开,然后你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以后必须还会再来看,可其实,往往你再也不会回去。流逝的时间,退后的风景,邂逅的人,终究是渐行渐远。

41、人生不是得到,而是学到:你不是得到一份圆满的姻缘,就是学到怎样更靠近幸福。你不是得到胜利,就是学到如何避免失败。你不是得到最终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是学到世事总不会尽如人意。

4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3、且试着,把一朵花看成一首诗,把一首诗看成一段禅理,然后想着它,在仓央嘉措的情诗中老去,在释迦牟尼的经卷中重生。

44、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45、人不要坐等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

46、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此刻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此刻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才会来。

47、再平凡的人生,都是悲喜交融,哭笑掺杂,上帝不会过分眷顾谁,没人一向笑,没人老是哭。哭过了才知道笑的不易,再笑时方懂得哭的艰辛。若嚎哭能够疗养心伤,那就尽情宣泄,哭过再站起来,勇敢走自己的路。别把哭泣当成一种矫情与演饰,有时不哭也是一种选择,毕竟哭与不哭,我们都要追逐。

48、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9、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的人在脚下播种幸福。

50、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51、人生就是不断地找别扭,够不着的拼命去够,够得着的却连手都懒得伸。

52、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53、必须要留意挑选敌人,因为你会发现,你自己和敌人变得越来越像。

54、你必须像橄榄球选手一样,抓住每一个飞到你眼前的机会,然后立即拼命抱球冲向对方的球门。

55、知识是勤奋的影子,汗珠是勤奋的镜子。

56、我们必须不要当三等公民: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57、不要惧怕压力,它能够垫高你的人生;不要躲避忙碌,它能够燃烧你的希望;不要拒绝寒冷,它能够积蓄你的能量;不要一味惬意,这往往是挫败的开始;不要眷念诱惑,这常常是堕落的前奏。许多时刻的成长,靠的不仅仅仅仅是时间,而是勤奋与努力;那些虚度的光阴,熄灭的是梦想之火,拼凑的是支离破碎的命运。

58、你的内心有多宁静,你与自我交谈的潜力就有多强!

59、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此刻就乐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0、带着目标上路:目标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属于你的生命;目标是一个路牌,在迷路时为你指明方向;目标是一支火把,它能燃烧每个人的潜能。人生的道路难以一帆风顺,也固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你就会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即使前方的风浪再大,也会执着追求,无怨无悔。

6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2、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坏的是,我往往失去了他。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好的是,不管是谁他必须记住了我。

63、当眼角的皱纹又加一道的时候,不必惊慌。读一读叶芝的诗: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告诉自己,他能够不是叶芝,你却能够是叶芝诗中的情人!

64、目标决定高度,远大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人生。

65、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但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但是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66、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67、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68、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69、这个世界上你认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人和你有关,你再怎样改变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还不如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人生都太短暂,去疯去爱去浪费,去追去梦去后悔。

70、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71、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然,饱受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尘事看轻些,生活沟壑纵横,学会舍得与放下,轻装才可疾行;是把人际看浅些,少些倾轧与争斗,最大的珍惜莫过珍惜易逝的时光;是把得失看淡些,宠辱不惊来去无意,如此心宁静,优雅随之。

72、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此刻;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

73、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74、要让爱情简单,最好就是精选适合自己的对象。一个真正值得去爱也懂得回爱的人,自然会让爱情变得简单。这样,两人之间平时不需要猜测心意,不用担心行踪;不害怕在无意之间激怒,不怀疑做任何事情的动机。两人之间,有一点牵挂,却不会纠缠;两人之间,有一点想念,却不会悲哀。

75、爱情终究是经营不来的。我们唯一能够经营的,只有自己,唯一能够做的,是好好经营自己。懂得珍惜和拥抱眼前人,懂得欣赏他对你的好,不要吝啬以微笑来回报他对你的每一个微笑。当拥有的时候,不要让爱荒芜,就是最深情的经营。

76、我们今日的生活是三年前抉择的,我们三年以后的生活就是今日抉择的。

77、人生有时得不到也是一种幸运。少了居高的自得与荣耀,亦少了暗处飞来的冷箭与不测;平缓处好行船,激流中易沉舟;欲壑太多,身心常倾斜,平淡度日,多颐养神经;狂饮攫食病变至,粗茶淡饭疾患远;深爱之人伤处深,随遇而安痛时浅。得到时,要持续平常心,失去后,要维系平常心,人生方可少些颠簸。

78、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79、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80、诗人,有时候并不是某一个异性的情人,更多的时候,他(她)是很多诗歌爱好者的情人。而他(她)的情人,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诗歌。所以,别指望他(她)一生只对你专情。

81、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就应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工作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争强好胜的心太强,生活太无规律,时间不长,精神和体力就会崩溃。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完美的生命就应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82、我们常常安慰自己,大不了只是回到原点,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没有什么能回到原点。记忆作祟,时光荏苒,看似从孑然一身又回到孑然一身,但我们再也不是原点的那个自己。

83、人生最可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此刻所拥有。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有,才是最可惜的。因为拥有的总会失去,与其变成已失去而懊悔,不若拥有时学会珍惜。

84、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85、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86、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87、留住的叫幸福,流逝的叫遗憾:幸福的滋味是甜甜的,偶尔酸酸的;遗憾的感觉是苦苦的,偶尔辣辣的。好好对待你身边的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弃。怯懦,可能使你一辈子后悔。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

88、一点温暖传开,会变成星星燎原之势。而冷漠,冰冻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89、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9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1、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92、人生,原来就是一个懂字。世界很大,个人很小,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看得那么重要,痛疼,悲哀,谁都会有,生活的过程中,总有不幸,也总有悲哀,就像日落花衰,有些事,你越是在乎,痛的就越厉害,放开了,看淡了,慢慢就淡化了。只是,我们总是事后才明白,懂生活,很难,会生活,更难。

93、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4、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95、人生不要去想着改变别人,但能够随时改变自己,因为想改变别人只是自己的完美愿望!这是幼稚与不可能的事情。即使透过你的权威掌控改变了别人,一般只是表面现象,那只能属于服从范畴,或许心会越来越远。只有透过自己的情感言行,启发引导鼓励支持别人,让他自己改变自己才是最佳的方法。

96、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97、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9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99、虽然你厌恶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貌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100、生活,其实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板着脸给它看。我们就应感谢它,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一路走来,经历过风和雨的洗礼,收获了很多,历经磨难,发现自己成长了,这就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101、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102、勇敢地应对现实,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103、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104、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情绪。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日今日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完美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情绪。以前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更加珍惜。

105、性格可能不会改变,但习惯是能够培养的。

106、前往伟大的颠峰之路,必定崎岖。

107、我们的祖国是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真犯贱。

108、关于生命:这依然忙碌的生命,一拨一拨的忙着去,一拨一拨的又忙着来。“我”被裹在其中,从一拨里匆匆而来,又将从另一拨里悄然而去,像一颗尘埃!

109、活着的目的不在于永远活着,而在于永远活出自己。

110、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到达某种程度而已。

111、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微笑是一种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更容易取得成功。

112、潜力永远和以前的付出成正比。

113、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14、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115、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16、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17、人生在世,要助人为乐,付出不期待回报,以助人为乐,让自己感觉活着有好处,有价值就会感觉到快乐。别人给你偶尔的赞赏与回报,会给你带来惊喜与无穷无尽的快乐!

118、只要应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19、永远不要后悔。我们无法选择回去的路程。但是要清晰地应对已经造成的挑战。努力去调整,并相信自己会成功。无论你深处绝境,还是罹患重疾,你对过去无能为力,但在当下,你的未来并不那么渺茫,只要你努力,坚信自己,人生往往柳暗花明。

120、人生就像乘坐一辆公交车:有的人行程长,有的人行程短;有的人很从容,能够欣赏窗外的景色;有的人很幸运,一上车就能落座;有的人不走运,即使全车的人都坐下,他还站着;有时别处的座位不断空出来,唯独身边的这个毫无动静;而当你下定决心走向别处,刚才那个座位的人却正好离开。

121、诽谤别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22、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23、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2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25、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之后,那些受伤的地方必须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126、我们看错了这个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127、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

12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必须会后悔的地方上。

12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30、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一经打击就心灰意冷,从此消沉下去;一种人在和挫败挣扎一番之后,他总会找到一条更平坦更光明的路,使自己更坚强,无论是在精神上或在事实上,他都有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再度活跃起来。

131、人生要有自信与目标,没有自信,怕字当头,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你也将碌碌无为,平庸一生!有了自信,你就能千方百计地战胜挫折与失败,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乐观的心态,去实现你的理想与目标。

132、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33、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

134、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135、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十分重要的哲学名言,你必须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136、一个人一眼能够望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简单,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简单,太纯净。这样的简单和纯净,让人敬仰;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深度,并不是灵魂的深度,而是城府太深;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

13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38、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139、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0、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靠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141、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142、有智慧的人总是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里。

143、当你被人栽赃诬陷的时候,那个对你说“我相信你”的人,是你这辈子值得用心交的朋友。

144、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潜力去爱别人的。

145、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4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47、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够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8、何必让那微小的尘埃,淹没我匆促的人生。

149、成功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而是做你就应做的事。

15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貌你会很痛苦。

151、为人应贵乎沉默寡言,不能言不由衷,言不及义,更不能胡言乱语,因为言多必失,失必伤人。

152、关于自省:感觉浮躁的时候,能及时地拉住自己,你便成功了。遗憾的是,我们总不肯正面承认自己浮躁,或者根本缺少这种自我感受的潜力!

153、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54、人生,似一杯茶,似一杯苦涩的茶,品尝苦涩的味道,而回感却是甘甜的微笑。就似在努力中默默所承受的煎熬,历经磨难之后却是无比灿烂的微笑。人生,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用最真的微笑去应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其实,我们会发现,世界并非那么残酷,只要有微笑的心,世界的一切依然完美。

155、人生要学会储蓄。你若耕耘,就储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忙;没有储存学识,就无法支取潜力;没有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功。想要有取之不尽的幸福,就要每一天储蓄感恩和付出。

156、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57、在你往上爬的时候,必须要持续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158、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59、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

160、勇于理解别人的批评,正好能够调整自己的缺点。

161、一觉醒来,开始憧憬爱情,而爱情刚好做了场诡异的梦。

16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样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63、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164、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

165、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潜力改变自己。

166、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67、珍惜就是幸福: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了自己的挚爱,莫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失去了自己!感情不能贪心,也不是梦想。所以,我们就应用心来守候属于自己的,并不惊天动地的爱情。没有一份爱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份感情是毫无瑕疵的;爱情与爱人,只能是真真切切的。你不是最好的,但我只爱你!

168、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69、恣意的抒情会加速情感细胞的死亡。谁说过,也许是我自己!

17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71、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172、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73、幸福不是被致命的错误扼杀的,而是被不断重复出现的小错误一点点分解掉的。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74、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75、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176、人生因等待而优雅。等待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哲学。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人,才能收获最满意的人生。一个心浮气躁缺乏耐性的人,往往会因小失大,因贪图眼前而错失未来,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优雅而闲适的人。人生总是充满了无数的等待,有的人在等待中枯萎,有的人在等待中绽放。

177、在最容易迷失的岁月,要时刻记着――工作不只为了糊口,还要有抱负。

178、你不要一向不满人家,你就应一向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79、除了爱情之外,还必须找到能够使自己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

180、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别以为今日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明天还有机会弥补,只要是做了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哪怕是几辈子都无法弥补的,因此,多想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少做缺德和伤天害理的事情,才是无愧于人生的最好答卷。

181、千万别和小人计较,时间久了,你的格局就会被拉低到泥潭里。

18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83、据说,一个健全的人一生中要走的路加起来能够绕地球七十多圈,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只有五十亿分之一。如果我们把很多看似平凡的事物都看成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便会备加珍惜。

184、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85、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8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87、女人缺少了浪漫的情怀,就像花儿没有了露珠的点缀一样,会失去神韵!

188、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89、很多时候,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190、人生在世,不要去掌控别人,想掌控别人,其实是自找麻烦。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

191、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92、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理解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93、要知道月有圆缺,黑暗过后是黎明,雷雨过后有彩虹,寒冬来临春还会远吗?只要能乐观应对挫折,遇事往好的方面想,从不幸中找到值得庆幸的事情,从失败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变废为宝,加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必须会好运相伴,还怕走不出困惑与低谷吗?

194、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

19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96、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97、你厌恶的人,让你学会了容忍与退让,进步与成熟。

198、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日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日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日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日已经家破人亡。

199、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深处。

200、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理解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01、脾气不是天生的,是好是坏,一切由己,要求心灵的安宁,必须自己培养好脾气,让暴戾之气化于无形,你就不至于闻谤痛心,受辱耿耿于怀了。

20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向以为他是完美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203、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的之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往彼端去是危险的,停在半途是危险的,向后瞧望是危险的,战栗或不前进,都是危险的。人类之伟大处,正在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

204、没有目标,盲目行动,今日干完事,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分不请主次与当前哪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有长远规划,这样的人如无头苍蝇,甚至处处碰壁,会有什么成就与出息!只有设立了人生追求目标,集中人力物力,用行动并坚持不懈地去进取,目标就会一天一天地向你靠近,就必须能到达目标获得成功!

205、人生要珍惜此刻,只有此刻才是我们的新起点,欣赏眼前的美景,珍惜当前的友谊,情爱,工作与事业,不让机遇从当前失去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把握此刻,创造未来!

20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207、我们都不是随便的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我们都是经过跋山涉水,慢慢长路才找到彼此,在我们的人生长河里,这因缘际会的短暂的一瞬,那不是偶然,那是我们的选择。

208、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日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实现。

209、愚痴的人,一向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210、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1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1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理解。

213、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必须非得吹灭别人的灯才能证明自己的光明。

214、人生的辉煌,不在于你在风口浪尖,有无数的献花掌声向你涌来的.那一时;而在于,当你繁华褪尽,甚至身体残缺,你自己偶尔都感到卑微,但还有人对你表示敬意的那一刻。

215、人生本是一场奇异的旅行,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有愿才会有缘,如果无愿,即使有缘的人,也会擦身而过。缘是天意,份在人为。无论缘深缘浅,缘长缘短,得到即是造化。人生苦短,缘来不易,我们都就应好好珍惜,并用宽容与豁达,去对待生命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21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1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18、固执己见的人,一般心胸狭窄,听不进不一样意见,为人固执,自以为是,脾气多暴躁,爱钻牛角尖。即使知道是自己错了,也不会低头认错。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黑就是白的两极化观念。代表性人物如楚霸王。

219、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220、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221、人生要将心比心,只有能将心比心的人,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超越道德的底线!守住良心灵魂。

222、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223、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224、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的接纳,净化了别人,慢慢的也净化了自己。

225、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

226、诚实的应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227、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28、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能够独自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能够放在家里;但如果是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人分享。

229、我们的生活是美是妞,是平凡是出色,都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23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31、幸福不在得的多,而在计较的少。

23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一样罢了。只要他有向善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33、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能够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能够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能够改变此刻;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能够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能够把握今日;你不能够样样顺利,但你能够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能够决定生命的宽度。

234、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不要因为命运坎坷,就迷失了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命运,拴到了别人的裤腰带上。命运永远不会向你承诺什么,尤其是不会承诺给你幸福,一切都得靠自己争取。

235、穿一双合脚的鞋,走一条自己的路。

236、爱情就象天花,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那么一次,而且正如天花那样,我们一生只会得一次,你永远不用担心会得到第二次。

237、心里狭小,则多烦恼;心里广大,智慧丰饶。

238、关于剽窃:你能够走别人走过的路,但是别一边踏着别人的脚印一边对之后者说,这路是你走出来的!

239、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40、人生的每个抉择都像是一个赌局,输赢都是自己的。

241、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爱你的人不介意,恨你的人不会信。

24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43、所谓爱情婚姻但是是五个字:珍惜眼前人。只有一条路走到底,才知道究竟是姻缘还是孽缘。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俩个人能共同在一起应对困难,而不是互相给彼此制造困难。

244、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45、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圣经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246、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能够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247、每个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一本圣经,记载世界的生成和未来。

248、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但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249、你理解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理解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50、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251、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252、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25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254、人生其实也就是选择,有所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255、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岔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如果只是选择吃炒面或炒饭,影响似乎不大,但选择做什么工作结婚或不结婚,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深远,而不一样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256、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57、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25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59、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6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61、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事。

262、人要对自己诚实,爱情没有红绿灯,不会告诉你何时该走,何时该停,只能凭直觉勇敢的走下去。

263、人生在世,就应在芬芳别人的同时美丽自己。

26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6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66、一个今日胜过两个明天。

267、幸福原来很简单,左手牵你,右手写爱。我们的幸福在彼此凝视的眼眸中,在相聚离别的思念中,在倚窗观澜的月光下,在闻香吟咏的诗词里,在默默无语的牵挂中,在滚滚红尘的牵手处,在你我相拥的日子里……

268、我们不妨学会―――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情绪,沉淀自己!让生命在运动中得以沉静,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一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的灵魂兴许会变得更加纯净,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269、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270、人生要有主见,但不固执己见,有主见,做事才不会犹豫不决,才能掌控自己的言行,做自己的主人。但不固执己见,就是能听得进不一样意见与推荐,能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己所用。但又不为他人所左右,能作出自己人的正确选择。

27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此刻。

272、情绪其实更像一个弹簧,越往内压,弹力越大,压至它所能承受的极限,芯都会一起弹出来,最后还不是自己捡起,慢慢拼凑。最好的方法,压一下,松一点,张弛有度,方能简单自如。

273、做事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74、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记性太好。

275、人生要知错能改,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犯了错不要紧,要敢于承担职责。只有改过自新,尽量减少因错造成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正确应对方法。知错不解,是固执己见的恶劣行为。

276、每一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77、王子喜欢公主,青蛙王子也一样,灰姑娘只是偶然。

278、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279、人在自己做错过事情,走过弯路之后得来的教训往往要比任何人的忠告都要深刻得多。

28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81、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282、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28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84、忘掉你的一次次失败,但不要忘记你获得的胜利;忘掉你遭遇的不幸,但不要忘记你的时来运转。

285、输了,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差;输了,也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成功。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泣,你也要拿出一万个理由笑对人生。“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一个平衡的心态,才能凭着自己破釜沉舟的斗志风雨兼程,才能凭着“可上九天揽明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勇往直前。

286、牵挂是一种忧伤的幸福,当你牵挂一个人时,你就会想他是不是也在牵挂你。因为喜欢才牵挂,因为牵挂而忧伤,用心去感受对方的牵挂。牵挂是一份烂漫,一份深沉,一份纯美,一份质朴。

287、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要是大海,才能理解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288、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8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90、人生要孝敬父母长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女们应当尽的职责!如果一个人,对生他养他的人都不负职责,他还能对别人与社会作贡献吗?这样的人,必须会被众人唾弃,受到道德的遣责!遗弃父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291、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同事之间,兄弟姐妹儿女之间,或长或短,或好或坏,都是互相陪一程而已,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应相互珍惜维护。对同事相互理解补台,构成整体强大的合力,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要相互关心帮忙,对儿女要呵护。所以,人生苦短,理应相互宽容,互相陪一程。

292、谁都有潜力让自己骄傲,却不是谁都有潜力,让父母跟着骄傲!

293、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94、人为什么会熬夜,因为一天的光阴又虚度,我们总想利用最后的时光来填补空虚的内心。

295、我们之后怨的,常是最初爱的。东西没变环境变了,景色没变眼睛变了,别人没变自己变了。只是当我们怨的时候,如果能回头想想当初为什么选他爱他欣赏他。他如果依然是当初的那个他,就让我们用年轻时的眼睛,试着再看看吧。

296、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

297、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良师,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298、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99、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300、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随缘”,常常被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其实,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去应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能够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

人生的八分哲学 篇3

一、重视引入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进而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系统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既注重哲学基础知识和人生哲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 又注重贴近学生, 面向学生的人生实际问题。哲学基础知识涵盖了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人生哲学涵盖了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关系、人生价值等。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 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评析和讨论, 学生在研究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哲学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 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向学生介绍案例, 做好启发、引导工作, 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了解案例的过程中,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允许发表不同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 而且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哲学基本原理和人生理论, 只能靠理性思维来把握, 所以它往往给学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因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认识论还未建立, 很难直接接受抽象的哲学原理。

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的抽象和枯燥, 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感性化, 使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 从而提高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媒体综合为一体来辅助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将搜集到的教学素材经过电脑制作、加工之后, 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多媒体课件, 把教材中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画面, 就可以克服“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 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 开展电化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当然运用多媒体授课要把握好“度”。教学进度的节奏既不能太快, 又不能太慢。课堂容量也要做到适度,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

三、重视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 “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课堂讨论要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利用哲学原理展开思维活动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前利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 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即指导人生。三是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 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从不同层面用所学知识辩证认识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而且可以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由教师进行讨论总结。讨论总结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总结过程中, 既要肯定学生发言中的创新思想, 又要指出不足之处, 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养成用哲学思维来探索现实问题的习惯。

四、开展课堂演讲教学活动

在每次课结束前3分钟都给同学自由演讲,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安排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一环节, 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讲清楚, 演讲的内容, 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这在平时成绩中占20%,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 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 因此就要按照学生自愿报名的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这项活动, 后来到结束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报名晚, 而没有机会演讲, 他们觉得很遗憾, 这项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通过学生演讲, 大多数学生包括教师获益匪浅,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有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 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给大家制作了一个视频, 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些遇难同胞的图片, 展现身边老师和同学对四川的遇难的同胞所展现的爱心活动, 当时将所有同学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大屏幕上, 激发了学生的爱心。而且我还发现通过课堂演讲, 虽然每个同学的时间非常短暂, 但是他们确实得到了锻炼, 主要是一些学生站在讲台上特别紧张, 甚至忘记原本准备非常充分的演讲材料, 这时我就会让其他同学给他们以掌声鼓励, 缓解他们这种紧张的情绪, 我相信通过演讲学生得到了一次心理上的锻炼。对那些没有机会演讲的学生要求他们交作业, 但是交作业的成绩不可能高于演讲的同学的最低成绩, 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报名演讲的热情, 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交作业的同学,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到网络上随意抄袭, 失去作业的意义, 所以就让他们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写《丛飞其人》的观后感, 或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在演讲过程中,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 这样的教学实践, 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真正实现树立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人生发展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学生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9.

[2]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009.

人生的哲学意义 篇4

高配人生

人生的哲学意义

2017/10 读人类简史有感

人死后,有两件东西可能留世:思想和基因。

人们生儿育女为的后者,著书立说是为的前者。其实,这两者是统一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思想能传世。因为,基因延续是为了思想的发扬光大。

科学家本身并不一定会觉察到各种控制金钱流动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利益,许多科学家确实只是纯粹为了求知而研究。然而,真正控制科学发展进度表的,也很少是科学家。

总之,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消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且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

这说明,领导控制科学研究的是政治家!

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历史正式启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相当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缓慢的道路上。走上这条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

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农业革命后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总结为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基因里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所有的合作网络究竟如何维系?简单的讲法,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建构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两者补足我们基因中的不足。而到了大约4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人类语言真正独特的功能时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据我们所知,只有智能能够表达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虚构故事(神灵、宗教、法令和理想信念等)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智人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智人创造出数百万居民的城市、上亿人口的帝国,秘密在于虚构的故事。人类大规模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文化就是精神感染或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寄生虫或病毒就是这样住在宿主体内,繁殖、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夺取养分,让宿主衰弱,有时甚至丧命。只要宿主能够活着让寄生虫继续繁衍,寄生虫就很少关心宿。

任何一个文化概念,都能让某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这种想法,甚至为此牺牲生命,如基督教、共产主义等。

迷因学假设,就像是生物深化是基于“基因”这种文化信息单位复制。而所谓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别善于复制其迷因,而丝毫不论这对于其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农业革命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农业革命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人类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

有的人认为农业革命这条路终将导灭亡,是个转折点,让自然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由想象所构建的秩序:靠着农民多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人可以住在一起,先形成村落,在形成城镇,最后成为都市,再由王国或商业网络把他们仅仅相连。这些上百万人生活的秩序如何建立?这是由集体想象所构建的。

真正的坚信者:我们说《汉莫拉比法典》是虚构的故事,并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说到人权也只是虚构的故事,就觉得不可接受。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的,例如重力不会因为是否有人相信而是否存在,而人类社会的秩序不是那么稳定的。那么必定需要有大部分人坚信并维护这些秩序。即使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也不一定相信这些秩序,真正的坚信者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例如大多数中国人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才可持续两千多年,大多数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才可持续了250多年。

监狱的高墙: 不管是基督宗教、民主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由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些秩序呢?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他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永远要强调,这种维持的社会稳定的秩序是个客观事实,是由伟大的神或自然的法则所创造的。第二,在教育上也要贯彻同一套原则。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这套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如何让人类不会觉得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不是想象:

1.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虽然这些想象建构的秩序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但是它可以与真实的世界仅仅结合、密不可分。像是今天大多数人都相信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价值,而不受他人看法的影响。在现代西方学校里,老师和家长会告诉小孩,受到同学嘲笑并不用太在意,因为只有他们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别人不见得了解。

而中世纪的贵族就没有个人主义这一套。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由社会阶级、由他人的看法决定。在这种情形下,“被别人嘲笑”就成了莫大的侮辱。而当时的贵族也会告诉孩子,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名声。2.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多数人很难接受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是虚构的想象,但事实是我们从出生就置身于这种想象之中,而且连我们的欲望也深受其影响。于是,个人欲望也成为虚构秩序最强大的守护者。例如现代西方人最重视的那些欲望,都是构建在已经为时数百年的虚构故事,包括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甚至那些人们以为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欲望,通常也是受了想象秩序的影响。例如,许多人很想去国外度假,这件事并没有什么自然或者明显的道理。而想古埃及的法老王,也是把所有财富拿来建造金字塔,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而不会有人想要去巴比伦瞎拼或是去腓尼基滑雪。

3.想象建构秩序的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如果要改变这个秩序,那还得说服数百万的陌生人都和我合作才行。原因在于:想象建构的秩序不并非是个人的主观的想象,而是存在于主体间(inter-subjective),存在于千千万万人共同的想象之中。

“客观”事物的存在,不受人类意识及新年影响。例如“放射线”,就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主观”事物的存在,靠的是某个单一个人的意识和信念。

“主体间”事物的存在,靠的是许多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接网络。就算有某个人改变了想法,甚至过世,对这项事物的影响并不大。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驱动因素,都是存在于主体间的概念想法:法律、金钱、神、国家。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知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微加以扩大。文字的发明:一个帝国要运作,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除法律之外,还必须记录各种交易、税收、军用物质和商品的库存量,还有各种节庆及打胜仗的日期,而人类大脑的记忆有局限性。采集者从前不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农业革命之后,社会开始变得格外复杂,这驱动了文字的发明。文字是用实体符号来存储信息的方式。语言不断发展得复杂、细化。相物理和工程方面,几乎整个知识领域都快要和人类的口语语言脱节,而由数学符号独挑大梁。数学符号已经带来更革命性的文字系统,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程序语言,只有0和1两个符号。人工智能的淋浴还希望能够在计算机二进制程序语言上创造一种新的智能。

历史从无正义:农业革命后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总结为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基因里没有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所有的合作网络究竟如何维系?简单的讲法,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建构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两者补足我们基因中的不足。不管是自由人/奴隶、白人/黑人、富人/穷人,都只是虚构的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然而铁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种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处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阶级区别不过是人类想象的产品罢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只有自己社会阶级是自然的,而其他社会的阶级分法都是虚假又荒谬的。但不幸的是,复杂的人类社会似乎就是需要这些由想象建构出来的阶级制度和歧视。

多数社会政治制度和歧视都没有逻辑或生物学的基础,不过是有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虚构的故事延续壮大。

人类的融合统一

历史的方向: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额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接,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历史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进展;而原因在于“利益”并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不同的文化对于“善”的定义不同,而且咩有客观标准可以决定何者为佳。当让,胜利者永远相信自己的定义才正确。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他们呢?

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信仰、规范和价值,但也会不断流动改变。只要环境或邻近的文化变化,文化就会有所改变及因应。除此之外,文化内部也会形成一股改变的动力。就算是环境完全与外界隔绝,生态也十分稳定,还是无法避免改变。想观察历史的大方向,要用几千年的跨度,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公元前的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全球性宗教,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金钱的影响: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1)万物可换;(2)万众相信。这两大原则让数百万的陌生人能够合作各种贸易和产业。虽然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通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只是金钱本身及背后那套没人性的系统。金钱就像水,不断渗入社会、宗教和国家所筑成的大坝的裂缝。原本成千上万的独立文化逐渐相连,形成今天的地球村,黄金和白银对于全球化影响深远。帝国的影响:

帝国是一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第一,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领土。第二,帝国的特征是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现代对于帝国的批评通常有两种:(1)帝国制度就是行不通。长远来看,征服许多不同的民族,统治起来一定难有效率。(2)就算能够有效统治,这种做法也不道德,因为帝国正是造成各种毁灭和剥削的邪恶引擎。每个民族都有自决的权利,不该受到其他民族控制。

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点完全没有道理,第二点也满是问题。

到了2014年,世界政治基本仍是各行其政,但国家的独立性正在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独立决定。对于全球市场,各个国家也只能逐渐开放,组件面对全球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干扰,还得面对全球舆论的监督和国际司法的干涉。各国也得遵守全球在财政、环保和法律上的标准。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构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潮流,翻转并形塑着现在的世界,国家本身的疆域和意见已经逐渐失利。

我们眼下正形成的全球帝国,并不受任何特定的国家或族群管辖。就像古罗马帝国晚期,它是有多民族的精英共同统治,并且是由共同文化和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企业家、工程师、专家、学者、律师和经理人得到召唤,一起加入这个帝国,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投入了帝国的一方。宗教的影响:

我们今天常认为宗教造成的是歧视、争端、分裂。但是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在历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想象秩序的架构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宗教要成为“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有两个基本要素:(1)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协议。(2)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例如,虽然现在许多西方人相信鬼魂、精灵、重生,但这些新年并未构成什么道德和行为的标准,所以也就不算是宗教。宗教想要幅员广阔、族群各异的人群收归旗下,就必须具备“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

我们的自由政治和司法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圣、无法分割、无法改变的内在本质,这点让世界有了意义。这也是一切道德和政治正当性的来源。但这个概念的前身真实传统的基督教信念:相信每个个人体内都有一个自由而不朽的灵魂。然而,过去两百年间,生命科学已经彻底破坏了这个信念。科学家研究人类这个有机体的内部运作,并未找到灵魂的存在。越来越多科学家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自由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我们和黑猩猩、狼和蚂蚁并无不同。我们的司法和政治制度碰上这些发现,多半是视而不见、不愿面对。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后终于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发展、一帆风顺。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科学革命

发现自己的无知: 在过去500年间,人类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惊人成长。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而且这不只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经过了反复的证明。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2)取得新能力,科学与科技紧密结合。现代科学大幅提升了人类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科技的能力。对于那些数百万人得以有效合作的虚构故事,如果证据显示这些故事都大有问题,社会岂不是要崩溃?要怎样才能让社会、国家和国际体系继续维持运作?只能靠着着这两种不科学的方法:

1.虽然采用科学理论,但必须违反一般科学做法:宣称这就是绝对的真理。纳粹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声称他们的种族政策是来自生物事实的推论。

2.不要采取科学方法,而诉诸“非科学的绝对真理”。这一直是自由人文主义的策略。自由人文主义的基础在于坚持主张人类的特殊价值和权利,但很尴尬的是,对智人的科学研究并不认同这种看法。

因为科学为人类带来太多的新能力,也就享有崇高的地位。许多人也开始相信,只要取得应用新知,人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从政府和企业流进实验室和大学,这一切都不是为了纯粹的科学学术。科学研究之所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科学家本身并不一定会觉察到各种控制金钱流动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利益,许多科学家确实只是纯粹为了求知而研究。然而,真正控制科学发展进度表的,也很少是科学家。

总之,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消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且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科学也被帝国主义者用于某些邪恶的用途。不论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甚至语言学家都提出了某些科学证据,证明欧洲人优于其他所有民族,因而有权利或责任统治他人。

科学家为帝国提供了各种实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要是没有他们,欧洲人能否征服世界实在仍是未定之数。如果没有帝国的支持,科学能否发展如此蓬勃,也仍是未定之天。但是欧洲各个帝国能蓬勃兴盛,原因不仅仅是科学而已,不论是科学还是帝国,它们能够崛起,背后都还潜藏着一股特别重要的力量: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教条

在新的资本主义教条里,最神圣的开宗名义的第一条就是:“生产的利润,必须在投资于提高产量。” 所谓的“资本主义”,认为“资本(capital)”与“财富(wealth)”有所不同。资本指的是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物品和资源。而财富指的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是浪费在非生产性获得的金钱、物品和资源。

资本和政治这两者的紧密相拥,对信贷市场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市场究竟能得到多少信贷,不能只看经济因素(例如发现新的油田、发明新的机器),而也得考虑政治事件的影响,例如政权更迭或是采取了更积极的外交政策。

一种观点认为最明智的经济政策就是让政治不要干预经济,将税收和征服管制都减到最低,将一切交给市场力量,让其自由发挥。相信自由市场的概念是天真的,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完全不受政治影响的市场。工业革命的巨轮: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能源市场几乎完全只能靠植物,植物吸收太阳能,为动物提供能量,人类从动植物中获得能量,不管是牲畜还是人,都使用肌肉获得力量。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的革命。人类学习如何有效驾驭和转换能量之后,也解决了另一个阻碍经济成长的问题:原谅短缺。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种种能源和原料,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结果就是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爆炸性的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和市场的权利不断扩大,也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过去对成员的紧密连接。如果组成国家和市场的是一个又一个孤单的个人,而不是关系紧密的家庭或社群,要干预个人生活也就容易得多。现代高楼公寓,所有人各自锁在自己家里,连每户该付多少清洁费都无法达成共识,有怎么可能一起站出来抵抗国家机器? 什么是快乐?

目前大多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纲领,虽然都所追求人类幸福,但对于幸福快乐的真正来源为何却还是不明就里。民族主义会说正字自决能够带来快乐。共产主义者会说无偿阶级专政能够带来快乐。资本主义者会说自由市场能够创造经济成长,能够教导人类自立自强、积极进取,所以能够为最多人带来快乐。

从历史来看,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期望/欲望也越高,今天的人不一定比远古的人快乐。

一种观点认为快乐在于感受快感,要想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里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由经过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形塑。所有的心里状态(包括主观幸福感)并不是由外因素(如工资、社会关系或政治权利)来决定,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我们能够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但是大多数生物学家也不是完全只看生物这一套,也同意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同样有其影响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快乐是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的更彻底。快乐不只是“愉快的时刻多于痛苦的时刻”这么简单,快乐是要看某人生命的整体;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假设: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不管是感官的快感还是生命有意义),而想要判断快不快乐,靠的就是直接问他们的感受。这是自由主义者的主要观点。

大多数宗教和哲学看待快乐的方式,都与自由主义非常不同。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按照佛教的观点,事实上,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如果我们太看重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每次碰上不快,就觉得受苦。而且就算已经得到快感,因为我们还希望快感能够增强或是害怕快感将会减弱,所以心里还是不能感到满足。追求这些主观感受十分耗费心神,而且终是徒劳,只是让我们受制于追求本身。苦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在追求外在之外,同时也别追求呢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了。智人末日:

就在21世纪之初,智人开始打破生物因素的限制,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败,转而由智慧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法则取而代之。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与无机生命工程。

在7万年前,智人还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一次又一次,虽然整体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却不一定能改善个别人类的福祉,而且常常还让其他动物深受其害。虽然现在人类拥有血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是我们仍然对目标感到迷茫,几乎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力量。而且似乎仍然总是感到不满,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凶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历史,也是关于哲学和人生的探讨。它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讲述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论述得很精彩,让人信服。智人如何从普通的动物的演化中脱颖而出,从“基因演化”的慢车道到”文化演化”的快车道,如何建构大规模合作的秩序,关于这些内容的论述很深刻,逻辑性很强,而且是从生物学、政治学和心里学等学科的角度做出全方位的考察。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看完这本书,使我对现在宗教、国家、文化和法律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思考方式都有新的启发,有种顿悟的感觉,原来是这么回事。书中对什么是快乐的探讨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原来快乐可以有这么多种理解。而我自己一直认为的快乐只不过是现代自由主义的一种主流观点而已,这样的一种观念在自己心中根深蒂固,未曾去深入了解过其他对什么是快乐的一些理解。例如佛教对快乐的理解,也是令我赞叹不已。这才发觉宗教在我的潜意识里是一种迷信,未曾想到过有如此深刻的哲学思考。

第一章楔子

关羽的混沌人生

作者:铁皮石斛[全文阅读]

只是为了拥有高配的人生

用什么笔名 2017-03-08 13:30:59

整整20天,从一个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到一个商人的角色,多少有点不在状态。其实自己心里很明白,如今选择的道路,多少都是因为自己的野心,然而现今的自己可能能力并不能完全支撑起自己的野心,毕竟人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是怀揣着恐惧的心理,过不了这个坎,那就永远只是在一个只能照着别人画的人生规划图在走的loser,而我是一个追求人生自由的人,这都是自己的选择,那就该自己一力承担,努力坚强的先做自己的Super hero。

人生的八分哲学 篇5

一、苏轼人生哲学观形成历程

苏轼, 祖籍在四川梅州,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一起号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苏轼8岁入私塾, 师从眉山道人张易简, 他天生聪颖, 才能超凡, 兴趣广泛, 在琴棋书画等多方面具有卓越的成就。苏轼21岁进京赶考, 获得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赏识, 并在皇帝御试中高中状元, 考中进士, 从此名震天下。

苏轼几经宦海沉浮。曾任凤翔府签判。熙宁四年由于新党的打压, 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从而远离京师。熙宁八年, 苏轼升迁为密州太守, 此时朝廷内新旧两派斗争很激烈。熙宁十年, 苏轼被调任为徐州太守, 此时爆发十分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湖州入狱。元丰三年, 苏轼被贬黄州, 在这段时间苏轼历经人间沧桑, 其哲学思想逐渐走向了成熟, 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元丰七年, 苏轼的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 被任命为汝州团练副使。元祐八年, 苏轼回到京师, 出任翰林学士, 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峰。由于苏轼反对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完全废除新法, 又被排挤出京师出任地方官。其后, 苏轼两次被短暂召回京师, 出任太子侍读和礼部尚书, 但是因为其政见与当权者不和, 很快离开了京师。元祐八年, 新党重新掌权, 苏轼先后被贬黄州与惠州等地, 苏轼66岁病逝于常州。苏轼在被贬期间, 迎来了第二创作高峰, 对人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体现出了超然自适的精神状态。

二、苏轼对人生的理解

1. 人生的本质———悲剧。

苏轼天纵英才, 仕途坎坷, 出仕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受排挤或者外任贬谪中度过的, 出仕30多年迁徙贬谪的地方多达20处, 经常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1]。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 苏轼更加关注人生的悲剧意义, 从个体推之于普遍人生, 伴随着人类永恒的忧患意识。因此苏轼对人生的第一个理解是人生就是悲剧。首先, 苏轼认为人生短暂本来就是悲剧。人类始终都有对人生短暂, 命途多舛的无奈与感慨。在苏轼的诗文中, 经常可以看到人生悲剧的观点, 例如“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2]。苏轼从宏观上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生命现象, 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显得理性而深刻。其次, 苏轼认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充满各种苦难。人生短暂已经是一种悲剧了, 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苦难, 使人生又添加了悲剧性的色彩。苏轼这种人生就是悲剧的思想与佛家的思想是一致的, 佛教的智慧正是以人生为悲剧作为起点的, 佛教创始人在菩提树下冥想七天, 思索人生痛苦的来源以及怎样摆脱痛苦,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痛苦就是人生的本质, 人生痛苦的表现有八个。苏轼对生的理解既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 也吸收了佛家的思想, 是十分深刻而准确的。

2. 摆脱悲剧的途径———超然自适。

苏轼人生哲学的精髓在于超然自适。他认为虽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痛苦地过完一生。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 改变对悲剧人生的看法, 以理智调节情感。苏轼将儒释道三家的观点结合起来, 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系, 即以佛教观点解释人生的本质, 以儒家的观点指导生活实践, 以道家的思想来形成人生态度。因此苏轼认为, 人想要获得幸福人生, 在悲剧人生中得到解脱,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必须要学会超然自适。苏轼在官场中的大起大落, 使他形成了超然自适的人生观, 他超越了佛教中的出世与入世, 超越物质需要的束缚, 甚至超越了精神的束缚, 而得到了快乐和尊严。苏轼曾在《东坡易传》中从理论的高度探讨了这种超然自适的人生观, 他认为人生活的智慧应该是遵循万物的规律, 这样才能使自己与天地万物相融合, 持有开放的心态, 才能容纳和接受人生中不断出现的变故, 人的心灵也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苏轼认为:“所贵于圣人者, 非贵其静而不交于物, 贵其与物皆入于吉凶之域而不乱也。”[3]苏轼一直用这样的人生态度指导生活, 这种人生观直接体现人生的美好, 完全摆脱了世俗束缚, 精神达到了绝对的自由。苏轼这种旷达的人生观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欢迎, 他们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 借用苏轼的人生观来引领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三、苏轼超然自适人生哲学观的内涵

苏轼所倡导的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乐观理性。

首先, 乐观理性是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的内涵之一。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与佛家摆脱红尘不同, 与道家追求成仙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佛家主张人们想要摆脱人生的痛苦, 就应该“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以涅槃的境界回归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 归隐山林, 顺应自然而达到长生的目的。这两种观念对待人生都是消极避世。苏轼一生虽然历经磨难, 但是却没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而是乐观理性地对待生活。他与和尚道士交往, 却不向往海上仙山与西方乐土, 他总是以一副愉快、乐观的形象出现在朋友身边。儒家学派倡导以“固穷”的态度来对待困顿的生活, 例如孔子就曾称赞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苏轼继承了这种精神, 他在被贬蛮荒之地期间, 仍然以愉悦的态度对待困苦的生活, 对简朴的生活充满了热情。苏轼这种乐观理性的超越悲剧人生, 显得更加真切, 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苏轼在贫穷时能够安平乐道, 在显赫时也反对奢华的生活, 尽量过着简朴的生活。苏轼的乐观理性是其超然自适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苏轼脚踏实地地对待人生, 用清醒而理性的精神来对待人生。

2. 超然旷达。

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强调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对物质财富无限地索取, 无法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对此, 苏轼主张以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应对物质的诱惑, 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苏轼认为:“彼游于物之内, 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 自其内而视之, 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 则我常眩乱反复, 如隙中之观斗, 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 而优乐出焉。可不大哀乎!”[5]苏轼的旷达超然, 实质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外物, 尽量摆脱个体与外物之间的功利关系, 从外物的蒙蔽中挣脱出来, 因此减少功利得失的烦恼。虽然苏轼仕途不平坦,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实在太多, 但他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充满了生活情趣, 具有文人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苏轼超然旷达的人生哲学为人们摆脱悲剧性的人生指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3. 任性逍遥。

很多人认为苏轼对待人生具有审美的心态, 苏轼的人生境界是具有审美性质的。这种审美的人生哲学观在于苏轼真正做到了任性逍遥, 这种态度使苏轼不再仅仅关注事物的消极面, 而是不断地给消极事物添加积极的色彩, 任性逍遥是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苏轼才智过人,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却屡遭贬谪, 甚至性命堪忧, 苏轼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因此他无法在政治斗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的关注点因此由外部转向了内部, 去深刻地思索人生体验人生。苏轼任性逍遥但又不脱离生活, 将佛道超越世俗与儒家积极入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了审美性的人生哲学。苏轼既超然物外, 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生活中的艰难, 苏轼并非一味向外求索, 而是向内寻找精神的家园, 在精神上与天地相融合。苏轼把人生也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待, 善于把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意义, 不断美化悲剧的人生, 因此对于苏轼来说,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依然美好。

苏轼是我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官场不如意的士大夫, 在其出仕的几十年时间中, 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南部地区, 经历了许多生活上的艰难。但是失败并没有让苏轼一蹶不振, 他依然积极乐观的生活, 并发展出一套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观。苏轼对人生的理解深受佛家的影响, 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并不意味着人就无法摆脱痛苦, 人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形成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 从而收获幸福的人生。苏轼的人生哲学荣辱得失不记于心, 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哲学观, 形成了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哲学立足于生活现实, 乐观理性;他的人生哲学是不囿于外物的, 超然旷达;他的人生哲学带有审美的性质, 任性逍遥。苏轼的这种人生哲学使其能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参考文献

[1]马银华.浅论苏轼的人生哲学及其渊源[J].镇江师专学报, 1998 (1) .

[2]薛亚康.从苏轼赋看其人生哲学的内部构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 (18-4) .

[3]赵桂君.一蓑烟雨任平生[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4-3) .

[4]张强.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7-9)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尝试 篇6

一、挖掘教材中的哲理与生活中哲理的联系, 选好“玩”的项目, 通过激趣, 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 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造恰当的情景。”所以, 我在教学中, 十分重视关注中职生的兴趣爱好, 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需求, 探索生活中蕴涵的哲理, 挖掘教材中的哲理与生活中哲理的联系, 选好学生“玩”的项目, 创设教学情景, 为学生搭建由生活中的“感”到教材中哲理的“悟”的平台, 以这个思路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 不仅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为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哲理提供探讨、体会的平台。例如:我在教学“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课时, 我从学生玩游戏比赛“三局两胜”的活动中, 挖掘出游戏比赛蕴涵着教材中的哲理: (1) 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 (2) 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为此, 我选取:“节奏1、2拍手﹢节奏3、4拍膝盖﹢节奏3、4拍膝盖时要求词语接龙” (如阳光—光辉—辉煌—黄色—色彩—彩带等) 的“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 将司空见惯的“成功与失败现象”植入课堂, 并设计比赛结束后, 要求学生依据教材接受老师的采访。这样不仅可以达成学生广泛参与, 使教学极具新鲜感, 还可以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 使后面的教学可以更加顺畅。

二、精心设计生活中“玩”所蕴涵的知识问题、搭建教材中“学”的知识, 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哲学来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 指导生活;哲学智慧印证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全过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升华哲理意识, 内化哲理品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生活中“玩”所蕴涵的哲理、搭建教材中“学”的哲理, 活化教材内容, 才能让学生把在“玩”中体验到的哲理感受, 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 实现学生情感生成和意义建构。达成“领悟”课堂的目标。例如, 把“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 势必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到胜者和败者的行为过程和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过程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感悟“玩”中所蕴涵的哲理问题。比如:

(1) 请问败者某某同学:你赢了第一回合的比赛, 为什么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转败呢?

(2) 请问胜者某某同学:你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输了, 为什么能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取胜呢?你是怎样取胜的?教师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性回答, 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即: (1) 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 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 (2) 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还可以填充学生已有知识和未有知识间的空白, 即哲学可以指导游戏比赛, 增强比赛斗志, 能教会我们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从而达成“领悟”课堂的创生, 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三、督促学生运用哲理指导和解决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达成“自悟”课堂的生成

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 这些中职生按学制要求都要经过面试求职, 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的考评决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将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不同层面的打击、不同人物的指责批评。如:面试求职屡次失败, 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诉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 却又是十分脆弱的, 一不小心, 露珠滚落, 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渴望向社会迈步的中职生, 他们尚缺乏承受挫折、打击、指责批评的坚强翅膀, 他们尚缺乏抗击挫折、打击、指责批评的坚强意志。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智慧,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 督促学生自悟教材中的哲理在实习就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用哲学智慧指导自己走出困惑, 把心灵的视窗调到快乐频道。例如, 在“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教学中, 当教师经过指导学生生活中的“玩” (词语接龙比赛) 和教材中的“学” (对待失败的方法) 这两个环节时, 学生已经具备由“感悟哲理”到“领悟哲理”的跨越, 那么, 教师必须指导和督促学生学会把课堂上学到的哲理知识转变成为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的金钥匙, 开启困惑的大门, 寻找出对付实习就业中挫折、打击和指责批评的哲学法宝, 使自己战胜失败, 迈向成功!如学生遇到面试求职屡次失败, 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等问题时, 可以督促学生运用“正视、承认、分析和排除失败;量变到质变的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帮助指导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健康发展, 愉快从事顶岗实习工作。

教师在尝试《哲学与人生》教学中, 通过“玩、学、用”的教学主线, 把哲学原理与生活中的“玩”、教材中的“学”、实习就业中的“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设计“玩”的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对司空见惯, 似乎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注意, 然后, 设置哲理问题, 将“玩”中的“感”提炼到教材中的“学”;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督促学生将“学”推进到实习就业生涯中的“用”, 使教学任务最终落实到学生主体的尝试与践行上, 使“玩”的教学情境成为“学”的互动和生成的载体, 成为教学推进到“用”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 不仅可以让教学课堂回归常态, 上得自然平实, 让人有亲切感、新鲜感和实用感;还可以使学生在“玩、学、用”的碰撞中豁然开朗, 心领神会, 有实实在在的哲理收获和发展;从而升华哲理意识, 内化哲理品质, 并能学会运用哲学智慧指导和解决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使学生能顺畅地实习就业, 成为和谐社会的劳动者。

摘要:哲学来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 指导生活, 尝试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 通过“玩、学、用”的教学主线, 即把哲学与生活中的“玩”、教材中的“学”、实习就业中的“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 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帮助学生运用哲学指导解决就业中问题。

论中国哲学对人生的价值 篇7

一、中国哲学的道德意义

首先, 中国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一般认为,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 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 调节社会关系, 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道德哲学中的道德是否就是狭义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判断善恶的学问呢?

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哲学是以人们的道德生活为主要的思考对象与范围的, 如果说, 中国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的话, 那么道德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应该说是不排除其最基本的伦理学含义的。

比如说,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两次提到过“崇德辨惑”, 那么什么是“崇德”呢?他对子张说, “崇德”为“主忠信, 徙义”, 即推崇道德要以忠信之道为主干, 而以遵循礼制作为其外在的表现。那什么是“辨惑”呢?他说:“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是惑也。”[1]这就是说, 孔子认为使人生陷入困惑的原因是我们人所具有的无理性的好恶等的情绪体验, 这往往使得我们的人生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当我们陷入这种自相矛盾的情绪状况时, 往往无法摆脱, 就会一方面使自我陷入尴尬的情绪困境而产生迷惑, 另一方面让他人感觉此人行无定则, 无法依赖。所以说, 他是不主张人们服从这种无理性的情绪状态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与状况的, 而应该超越于种种好恶的情绪状态, 一切以“仁”与“义”的准则来行为。所以他认为:“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2]《集释》《反身录》对此解释得很经典, 即:“士若在身心上打点, 世道上留心, 自不屑区区耽怀于居处。一有系恋, 则心为所累。”孔子还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3]这也同样证明了在孔子哲学中, 人的道德意义的实现, 在孔子的理论中、在孔子所透视的人生中永远是不可逾越的第一位的。

然而, 中国哲学所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理性的约束那么简单, 虽然仅就这一点而言, 其作用在当今社会其意义也可能是十分巨大的。在建构中国哲学的在当下社会情境下的新的道德意义系统时, 要注意冯友兰先生所谓的中国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与具体意义, 有一些哲学命题需在其一般意义的深刻的理解与认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的新的文化形态与时代要求给予新的变形。

二、中国哲学的超道德意义

中国哲学所能提供的除了冯友兰先生所谓的道德境界, 还能提供天地境界, 即超道德境界, 首先, 它努力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的平淡的生活以无限的价值与意义。如冯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不过是将人生当作一个自然的事实, 努力在精神上改进它, 以求使之尽量地好。这里并非简单的是一套道德说教或宗教教条……这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尝试, 要改变日常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使之具有在最好意义上的最高价值。”[4]并且, 冯先生是这样理解圣人的, 他说:“圣人并不能作出奇迹, 也无须试作。他做的事不多于常人, 但是具有较高的理解, 他所做的就有不同的意义。”[5]依上所述, 中国哲学的价值体系的建构的指向性是内在的, 从中国哲学的价值观念而言, 人内在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从某种层面而言, 要远比外在的具体行为与其后果更具有意义。

亦即, 中国哲学看到的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在人面对世界的时候, 人的脆弱与孤独, 但是人的力量在于, 人有心灵, 人有意识, 人有一个可以通过塑造即变得无比强大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这个可以通过此让人类变得无比强大与智慧的精神世界对渺小的人的转换, 那么, 人在这个宇宙将如何自处呢?当这种有力的、智慧的、无限广大的精神世界被塑造出来之后———这个精神世界的成功建构是由于其符合整个宇宙的最基本的秩序的———人就与宇宙一体, 获得了一种大的胸怀, 人就有能量来面对社会人生的纷纭复杂与错综变化。人的其他愿望的满足, 甚至于国家的富强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所以, 用以达到超越境界的方式方法差不多总是具有内在的指向性。这代表了中国哲学的生命文化姿态, 亦或是它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习惯性传统, 即个体的生命体会或者捕捉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方式依赖的是人当下的现实的内心呈现的路向, 以达到独立不倚的人生状态。例如, 为了表示超越世界的获得的内在性, 儒家就会说“深造自得”、“归而求之有余师”, [6]它们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哲学内向超越的修养方法。

简而言之, 用中国哲学的方式修持的人相信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潜在的强大的心理能量与巨大的心理空间可供自由支配, 而当其面对外部世界或自己的现实人生的有限性与缺陷时, 这些心理能量与心理空间立刻就会发挥作用。我们可以说, 中国哲学文化视野下的人在拥有一切现实人生的压力与问题的同时也拥有了自由、独立与自我人格完成及价值感获得的完整的生命体验。因而, 中国哲学在人心安顿问题上的特点只能够这样来描写, 即在中国哲学的文化意象中, 人被赋予的意义与价值及其追求具有当下性与超越性。所以, 余英时在《从价值体系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一文中告诉我们:“中国的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则是互相交涉, 离中有合, 合中有离的。而离与合则又视个人而异……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向上的, 不是等待上帝来启示的, 所以‘心源’……这个观念十分重要。”[7]

在这一方面, 即在中国哲学给我们详细描述出的对自我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的超越, 心灵归属意识的获取, 快乐的体验, 价值感包括道德价值的实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种哲学中, 这些实在的、最重要的体验与境界的获取不是寄希望于个人的未来, 如同价值感的获取一样, 也不是寄希望于人类的未来, 而是在个体的当下状态中的一种呈现。中国哲学的文化意义在于它面对的是个体, 面对的是个体人的当下状态的超越。例如, 禅宗普愿和尚说:“平常心是道。”[8]“担水砍柴无非妙道。”[9]不但能表现对以“道”指称的超越世界的存在的确认, 而且能表现超越世界与现实的人伦世界的统一的观念, 或者表现此二者在中国哲学中的不可分割的观念。宋明理学中理世界与气世界的关系问题也表达了中国哲学的这一文化特点, 理不离气、气不离理、理气不即不离的理论设定再次论证了之前的论述。

中国哲学不仅能赋予普通人生以价值感, 而且让我们在精神层面超越一个人自身的狭隘与局限, 超越现实社会的有限性与一个人面对整体性的社会现实的无奈感与孤立感, 体验无限的快乐, 从而产生心灵的归属意识, 也就是说, 中国哲学还给人以幸福感与归属感, 这靠的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亦即天地境界的建构与完成。

我国古代的哲学们就是在此一方面一直进行着努力与文化上的建构的。他们基本上都有如下的认识:“其一, 天地万物, 本来一体;其二, 人以其私, 故本来之一体, 乃有间隔而生出物我之对待;其三, 吾人须克己去私, 以复天地万物一体之境界。”[10]所以, 无论是张载的“大心体物”, 还是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都是做的这方面的修养功夫与理论建构, 虽然着手的方式与路向的指向性是不同的———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但最终的要达到的目的是共同的, 即获得精神上的“大我”, 亦即“天心”, 即浩浩然的天人合一之境建构完成。比如张载在《正蒙·大心篇》中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物有未体, 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 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 不以见闻梏其心, 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又比如, 陆九渊也曾说过:“此理天之所以与我, 非由外铄。明得此理, 即是主宰。” (《象山全集》卷三十五) 又如《二程语录》所言:“万物皆备于我, 不独人尔, 物皆然, 都自这里出支。只是物不能推, 人则能推之。纵能推之, 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 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着。” (《二程语录》卷二) 这样的一种精神体验可以帮助我们与大宇宙、大自然, 与原本外在的、相互隔膜的世界、社会与他人相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一种境界的体验之下, 人将不再孤独、不再相互的设立屏障, 甚至在它的极致状态, 人会被尽可能地减少由此而产生的负面的情绪体验而找到温暖与最终的精神家园。这一切, 对救治现代人的精神问题都会产生特别有益的帮助。

同时, 这种文化建构的可贵之处在于, 如果以外在现实的功名利禄作为我们取得价值感的唯一的依据与来源, 那么,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而言, 就不会获得此价值感与成就感, 就会始终为一小的存在。但是如果以精神上的修养与超越为我们获得价值感的真正的来源, 并且这样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又是不必要以外界的丰厚的现实条件作为资源与支撑的, 孔子曰:“我欲仁, 斯仁至矣。”[11]只要我们有此心意, 有此“志”, 如颜回“当乱世, 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回不改其乐”。[12]可见, 只要最低的物质条件保障, 就可以此修养而获得的精神体验而获得无限的人生快乐。这样的文化资源, 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总之, 中国哲学是面对人内在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并对此加以塑造的。它以内在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人道德意义与人心的安顿与价值, 这在人心浮动、只求物质利益的当今的社会环境下, 有补益时弊的功能。

摘要:中国哲学是面对人内在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并对此加以塑造的。它以内在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人道德意义与人心的安顿与价值, 这在人心浮动、只求物质利益的当今的社会环境下, 有补益时弊的功能。

关键词:中国哲学,道德意义,超道德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13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148.

[4][5][10]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355, 355, 335.

[6]孟子.孟子.离娄章句.孟子.告子下.

[7]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 2004:452.

[8]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9][宋]道原禅师纂.传灯录 (卷八) .

[3][11]杨伯峻.论语释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6.

谈《人啊, 人》的人生哲学 篇8

我想戴厚英是以同样的心情来写她的《人啊,人》的。时代虽然变了,但她向我们展现的真理却是永恒的。

一、大地上的生灵都各自有各自的存在价值而人是一切的主宰

生活道路造就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走出不同的道路,路有曲折迂回,任由升沉进退。路与路会交错,人与人会相撞。这就是生活。任何人都可能走错路,路不能重走,心可以回头。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大地上的生灵都各自有各自的存在价值!

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颗露珠水,个人有个人的福。人正如天上的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权力。没有人托着捧着,星星也能挂在天上。没有人拉扯扶掖,人也能活在世上。天上的星星发光,地上的露水也发亮。

然而,生活中充满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既有美与善的精灵,又有丑与恶的怪物。而最伟大的创造则是那支配自然和人间的一切的魔术师,他是完美的人的象征。他在对美与丑的驾驭中显示了人的力量和信心。他能掀起狂风巨浪,颠覆载着王公贵族的大船;也能在顷刻间命令风平浪静,讲自然界一切美好事物聚集在自己身边;他掌握历史,操纵现在,创造未来;他扬善惩恶,消弭仇恨,播种爱情。而这一切告诉我们,人是一切的主宰,而非其他神灵亦或是所谓的命运。

二、生活中,因为选择,我们各自有了各自不同的路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有着坚定的信仰,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憧憬,旺盛的精力的孙悦,也可以成为一个安于无色无味无风无浪的生活、从不做不切实际幻想的李宜宁亦或是一个丧失自尊、变成他人玩偶的陈玉立;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对生活、对事物有主见独立的见解,独特的态度;对自己认定是正确的、美好的目标,一个劲地去追求,锲而不舍;懂得什么是人,尊重人的价值,有着强烈的自尊、自爱、自信的何荆夫,也可以成为由一个共产党员堕落成一个趣味低级、思想僵化、心胸狭窄之人的溪流亦或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的“赵振环。

生活中,因为选择,我们各自有了各自不同的路。

我们常常会喜欢她人,羡慕她人,可我们就是学不了她人,因为我们终归是我们自己。我们都拥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维。身为血肉之躯的我们,拥有一颗会跳动的心,脑壳里装着脑髓,因此可以思维,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感觉所提供的材料,形成我们的思想,做出我们的判断,我们有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而不做学舌的鹦鹉。

记得二三百年前,法国的哲学家狄德罗曾说:“什么时候产生诗人?那是在经历了大灾难和大忧患以后,当困乏的人民开始喘息的时候。”数学家巴斯噶则说,“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如果跌倒后想再爬起,就要从这思想爬起,而不是从我们所无法填塞的空间和时间爬起。所以我们应努力好好地思想。”《人啊,人!》提出并试图回答的,大概就是这一类的问题:人们在沉思后要站立起来昂首前进了,就像赵振环面对生活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应该失去的,找回了应该找回的……旧的已经结束,新的已经开始!”的确,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憎,有七情六欲和思维能力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人的价值!

“我一直在以喜剧的形式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一个已经被剥夺了思想自由却又自以为是最自由的人;一个把精神的枷锁当作美丽的项圈去炫耀的人;一个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我走出角色,发现了自己。原来,我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憎,有七情六欲和思维能力的人。我应该有自己的人的价值,而不应该被贬抑为或自甘堕落为‘驯服的工具’。”戴厚英曾在《人啊,人!·后记》中如是说。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想,无论生活怎样艰苦,精神都是安宁的。

三、结束语

花开花落,一年一次;人少人老,一生一次。宁可做一个跛足而有心的人,不愿做一匹只知道奔跑而无头脑的千里马。

摘要:花开花落, 一年一次;人少人老, 一生一次。走出角色, 发现自己。宁可做一个跛足而有心的人, 不愿做一匹只知道奔跑而无头脑的千里马。

关键词:人,主宰,思想

参考文献

关于现代西方人生哲学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叔本华,尼采,形而上学,人生哲学

在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中, 尼采起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集中体现在:他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 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全新解释。

促使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检讨的动机是他试图框正虚无主义的时弊, 所谓虚无主义, 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其典型表现是“上帝死了”, 使欧洲陷入普遍的无信仰状态。尼采追根溯源, 发现导致虚无主义的根源就是始自柏拉图的传统形而上学。传统行而上学用逻辑手段虚构一个道德化的世界本体, 并奉为最高价值, 以之否定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最高价值的这种虚构性质和反对生命的性质的本身蕴含着它日后丧失价值的必然性。虚无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 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为了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提倡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 把虚无主义推至极端, 否定一切最高价值即一切形而上学有立足的理由, 藉此为一切价值的重估和形而上学的重建扫清了道路。

逻辑和道德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两块基石。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特色在于, 他精辟地分析了逻辑和道德的发生以及被实体化为形而上学的心理过程, 他称此种分析为"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就逻辑而言, 尼采着重分析了同一律和因果律如何因内心世界现象的误释和语言的迷惑而形成, 又如何导致虚构一个持存不变的、作为终极原因的本体世界。在揭示语言对于哲学思维的支配作用时, 尼采把语言作为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提了出来, 预示了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透视主义是尼采从反形而上学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 这种理论把一切认识包括逻辑和形而上学都看作由强力意志 (实践需要) 所发动的对世界的解释。透视的产物是外观。从不同的透视中心出发, 对世界便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 也就是可以用不同方式构成外观世界。在外观世界背后并不存在一个作为"自在之物"的本体世界。世界无非是从一切可能的透视中心出发所获得的外观的总和, 即"关系世界"。尼采用透视主义否决了任何形而上学体系充当绝对真理的权利, 为多元化的世界解释开拓了广阔的可能性

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 尼采试图重建形而上学。重建的途径之一是价值的翻转, 针对传统形而上学把知性透视绝对化而强调的"存在"观念, 高扬诉诸感官证据的"生成"观念。重建的途径之二是由生命和人类现象类推世界整体, 把生命特有的透视泛化, 而以强力意志为透视的原动力, 由此得出世界是强力意志的结论。"强力意志"观念是对"生成"原因的说明, 因而是对"生成着的世界"所作的一个具体规定。如果说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那么, 这一本质的展开方式便是永恒轮回。世界是永恒轮回着的强力意志。尼采自觉地把强力意志说视为他对世界的新解释, 即他用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战胜虚无主义的新价值设置。他在重建一种作为世界总体解释的形而上学的同时, 扬弃了那种作为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

尼采对宗教及哲学的批评, 完全是因为伦理上的动机。他赞美贵族人物的个人品质, 认为多数人只是极少数人完成人生“优越性”的手段, 他们自身没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独立权利。他说, 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人”, 如果他们受苦受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须的他认为就不应该反对。他的伦理思想不是通常的自我放纵, 他信仰斯巴达式的纪律, 赞赏意志的力量胜甚于一切。尼采的伦理观是贵族式的, 他认为平常人的幸福不是善的一部分善与恶只存在少数优越者方面, 其余人的遭遇是无足轻重的。

个人认为尼采的很多言论都会让读者震惊, 他的狂妄也是世人皆知的, 他自认是叔本华的后继者, 其实他在很多方面胜过叔本华, 但是他对于前人的否定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可谓一位文化进程上的勇士。

在哲学家中, 叔本华与众不同。从某个意义上讲, 哲学家几乎都是乐观主义, 而他却是个悲观主义者。

在叔本华看来, 人生充满痛苦。宇宙意志是邪恶的, 他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知识每增加一点, 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我达到了就会满足”的固定目的。人类永远在追求“无益的目的”。他认为幸福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因为:一个人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痛苦, 达到之后他就餍足。人的本能驱使着人类孕育后代, 后代又产生出苦难和死亡。这就是性行为和羞耻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面对这一切怎么办?叔本华在印度宗教中找到了出路。他认为“涅槃”可以引导人类走出痛苦的阴影。佛教认为, 苦难的原因是人的意志太强烈, 人们越少运用意志, 就越少受苦难。他认为佛教是最高宗教, 佛教的理论学说全亚洲都认同。

西方的人生哲学家, 主张人类中心论为主的人生哲学的思想。谈论西方现实现实社会下的快与痛苦。如何实现个体“灵魂”的解脱与轮回。主张活在当下, 活在现实当中, 今天的快乐应该今天来享受。现实的西方人活着是为了来世的救赎。在宗教的世界里救赎自己的“原罪”。从尼采与叔本华位哲学家的人生哲学思想当中。可以把握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哲学之轨迹。从面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最进一步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人生智慧》,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2]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商务出版社, 1982年。

[3]萨弗兰斯基:《尼采的思想传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更新技术下一篇:促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