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2024-10-26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精选11篇)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篇1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及名言(组图)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肺炎恶化去世。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叔本华故居

撤离儿童雕塑

在法兰克福的叔本华雕像

自由之路 防御者纪念碑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是一位德国哲学家,代表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出版于1819年,叔本华才30岁出头。遗憾的是,这本“自费出版的名著”当时很少有人问津,更甭提给作者带来任何声誉了。

可是,叔本华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在孤独中默默耕耘。又过了30多年后的1851年,叔本华又出版了一本著作,名为《附录与补遗》。这本书是叔本华的封笔之作,是用来补充说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但谁也没料到,这本书却使已经63岁的叔本华一夜成名,享誉欧洲。后来,王国维把他介绍到中国,叔本华的名字在中国也变得响当当了。知足常乐的智慧

1859年,去世的前一年,风光得意了8年的叔本华已经70多岁。这一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3版,轰动一时。叔本华在该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1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3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但我总算在彼德拉克(意大利诗人)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少年得志的中国女作家张爱玲曾说:“大器晚成,幸福减半。”但大器晚成总比一辈子不成器好,叔本华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感到很幸福。这就是叔本华知足常乐的智慧。《附录与补遗》是一部用格言体写成的著作。其中的一部分,是写普通人的人生感悟的,可以单独成册。2001年,韦启昌将这一部分翻译成中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取名《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在这书中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的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之为“幸福论”。

但泽还是格但斯克

叔本华出生的地方很特殊,波兰语为Gdańsk,译成汉语为格但斯克;而德语是Danzig,译成汉语是但泽。

格但斯克是公元980年由波兰国王下令兴建的,起初只是个防御性城堡。叔本华1788年出生时,该地由波兰立陶宛联邦管辖。但该地的绝大多数居民为德意志人(叔本华也是),而且1793年~194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又属于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管辖。

根据《雅尔塔协议》,这个地方1945年才被重新划归波兰。而且,这里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被强迫迁走,迁来的则全是波兰人。从此,格但斯克重新变成名副其实的波兰城市。叔本华的祖上一直在但泽经商,是当地的知名富商。1716年,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和皇后访问格但斯克,据说就是在叔本华祖父家过的夜。

回顾这段历史,至少一个问题弄清楚了:为什么格但斯克现在是波兰的城市,而出生在这里的叔本华却是德国哲学家。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1945年德意志人被强行逐出后,叔本华家族在格但斯克留下的痕迹已经很少了。如果你现在去这里旅游,而且还想寻访叔本华遗迹的话,你恐怕只能看到这所红砖砌成的5层建筑,这就是叔本华故居。二战和东欧剧变关键词

若是徜徉在格但斯克市中心,教堂、集市等古建筑比比皆是。但来到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与二战和东欧剧变有关的地点。

1939年,但泽是一座自由市,行政上不属于德国,也不属于波兰,而属于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但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于波兰。9月1日,佯装访问该市的纳粹德国军舰突然向波兰守军开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站在格但斯克街头,随便问一位当地居民:“我有两个小时时间,应该去格但斯克的什么地方?”你很可能得到的答复是:“西盘(Westerplatte)。”

西盘是一个半岛,揭开二战序幕的战斗就在这里打响。沿着狭长的半岛漫步,一座座防御工事残骸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好像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战况。在半岛尽头,为了纪念抵抗纳粹而献身的英雄们,一座高耸入云的防御者纪念碑拔地而起,又像是死亡者在集体呐喊:“战争再也不要发生了”。在位于市中心的格但斯克火车站站前广场,一组铜雕塑吸引着往来旅客驻足观看。这组雕塑是为5位儿童塑造的。在纳粹德国侵占格但斯克前,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已在欧洲引起了恐慌。为保护犹太儿童,波兰慈善组织没来得及告知其父母,便将这5个孩子送上火车,帮助他们逃到英国伦敦。

从火车站正前方穿过一条宽阔的主马路,紧接着再左拐穿过另两条不宽的马路,你的双脚会踏上一条用各种文字写成的“自由之路”。沿着“自由之路”前行几百米,跃入眼帘的是工人运动纪念碑和格但斯克造船厂。

在苏联对东欧各国极具影响力的时期,这家造船厂叫“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非常有名,几乎成了格但斯克的代名词。1980年,船厂工人瓦文萨领导成立了当年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个独立工会,名为“团结工会”。上世纪80年代,“团结工会”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最终导致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共产党政权的垮台。瓦文萨因此当上了波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喜欢是幸福的源泉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是生活哲学家。从现实生活出发,人人都有对幸福生活的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感悟可能并不比叔本华差多少。

作为《中国好声音》的粉丝,我想用歌手汪峰做个例子。平心而论,在看《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之前,4位导师中的那英、张惠妹和哈林我都知道,唯独不知道的是汪峰。一天,女儿对我说:“汪峰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演唱,是位不错的实力派歌手。”所以,我认真倾听了一下,觉得他唱歌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歌词朴实动人,听者容易产生共鸣。不禁内心也嘀咕了一句:“汪峰真不错。”

又一天,我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杨澜访谈汪峰的一段视频。汪峰大意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年轻未成名时,他可以买几瓶啤酒坐在北京木樨地的街边上,一边喝酒一边看路上的人流和车流,那时是自由幸福的。但后来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中有了24小时热水,每年出场费还要涨个五万十万的;名声越来越大了,某年获得了所有演唱奖项,照片还不止一次地登在了著名杂志的封面上。但这时,他却感到痛苦不幸福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他没有创作出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

“这时,我特瞧不起自己。”汪峰真诚地说。他的意思很明白,艺术创作是他最喜欢的,是他欢乐幸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物质和声誉等外在的东西。

汪峰说出了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喜欢是幸福的源泉。知足常乐与欲壑难填

汪峰说的是个人感受,既真诚又智慧。如果把他的这些话推而广之,从一个一个的个人联想到由一个一个的个人组成的全体,个人感悟也就变成适合更多人的普遍性道理,那可就有点哲学的味道了。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幸福和快乐就是能长久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否则,就是个人的不幸,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不幸。

自从诺贝尔奖1901年颁发以来,100多年中竟然很少有中国人获奖,以至于有人调侃,如果诺贝尔奖3000多年前设立就好了,获奖者肯定大多数是中国人。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迂回地解释了中国人难获诺奖的原因。他说,他认识很多获诺贝尔奖的朋友,这些人给他的最深印象之一是,“他们都是长期默默无闻地潜心研究,得一个诺贝尔奖可能要用毕生的精力,三四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投身科研”。

叔本华曾说:“对于绝大数学者来说,他们的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知识领域里取得非凡成就,因为要有所建树的话,那他们所做的学问或者学问就必须是他们的目的,而非其他别的一切,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也只是手段而已。能够获得新颖、伟大的基本观点的人,也只是把求知视为自己学习的直接目的,而对此外别的目的无动于衷的人。”

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生命力。它适合于150多年前的德国,也适合于21世纪的中国。叔本华说了无数如何获得幸福的名言警句,其中关于财富对幸福的影响颇具现实意义。他说过,穷人不会因为得不到巨大财富而焦躁不安,而富人却会因为赚钱计划落空而忧心忡忡;他也说过,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越多,他就会越渴;他还说过,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为欲望不会永远得到满足。在开口谈经济增长、闭口讲增加人民收入的今天,财富似乎变成多数人的唯一追求。但事实证明,财富和幸福并不是一回事儿。

循着叔本华的思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等式中的效用,在经济学上表示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道理说得很简单,幸福和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如果拿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解释,就是“知足常乐,欲壑难填”。1860年,叔本华在德国法兰克福去世。去世前,他捐献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根据叔本华的遗言,他的墓碑上只简单地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没有其他文字。

叔本华似乎在利用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警示世人:财产再多死后也带不走,简简单单才是幸福人生。

叔本华名言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造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夹别人食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脱下的旧衣衫。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1]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1]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以及满足中的。健康的乞丐比病笃的国王更幸福。

既不屈从爱,也不屈从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篇2

关键词:人生的智慧,幸福哲学,幸福的来源,人格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一部关于人生观点的选集, 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的他告诉世人, 幸福是没有办法去追求的,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在避免痛苦的发生, 但是人本身存在于内心的欲望又会不断驱使人们寻求新的满足, 随之而来的也只会是新的痛苦而又疲倦的人生。

一、悲观主义者的“悲观”

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 提到叔本华似乎就是悲观主义的代名词, 这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研究价值。作为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 叔本华认为人生来就伴随着痛苦, 痛苦是人生无法摆脱的状态并贯穿于人们的一生, 即便死亡也无法使人们逃脱痛苦的折磨。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无法企及的东西, 人对幸福的追求永远无法超越痛苦存在的程度。痛苦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范围, 以至于快乐和幸福在它面前显得极其的渺小、短暂和微不足道, 痛苦是人生的主要特征。

人类的行为分为两类:对意志的肯定和对意志的否定, 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 希望他人痛苦, 希望别人快乐。基于这些动机, 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 获取幸福和快乐, 唯一的一条途径就是摆脱欲望。然而我们知道摆脱欲望并非易事, 并且摆脱欲望的过程也是由各种痛苦的模块构成的。当我们的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 我们会感觉到痛苦, 叔本华在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阐述幸福, 他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在痛苦之中的, 并没有持久的幸福。在他看来, 幸福的本质是消极的, 幸福只是摆脱痛苦的一瞬间, 人们追求的这种暂时性的幸福将人们的一生都困于痛苦之中, 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是痛苦的。叔本华的对于幸福的阐述都是建立在悲观主义上的, 幸福是个枷锁, 将人们都困于痛苦之中。

二、困在“钟摆”中的幸福

叔本华认为的幸福是建立在悲观主义上的, 他认为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进一步说, 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 我们便靠近厌倦, 若侥幸远离了厌倦, 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人一旦有了欲望, 为了让这个欲望实现, 就会一直迫使理性为自己进行分析及规划, 于是, 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 幸福就是人的欲望被满足的那一个刹那。但是如果第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 而第二个欲望还没被设想出来, 那人就陷入了“厌倦”的状态。一旦这个人设想除了第二个欲望, 他的理性又忙于实现他的第二个欲望而筹划, 重新陷入精神的痛苦之中。所以, 叔本华说, 人生就像是一个钟摆, 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摆动。假设说痛苦和厌倦在钟摆的两边, 那么钟摆的正中央就是所谓的“幸福点”。如果要增加幸福的比重, 就要增加这个生命摆钟的频率, 同时还要减少钟摆经过痛苦和无聊的范围。

这一理论也体现了他悲观主义的思想。他的话并不能说没有道理,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一个体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比如说买房买车, 往往会一个人不停地日思夜想, 每天让自己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 欲望完成不了的时候是痛苦的, 而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 这时候就会慢慢感到生活又变得平淡, 好像说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人的一生似乎总是在追求无止境的欲望, 追求到最后只会感叹, 当各种欲望都满足的时候发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成就感。

三、幸福源自“人格”

幸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自己拥有了巨多的财富, 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的名誉和地位。对于这个问题, 叔本华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认为幸福取决于自身, 也就是人格, 人格对人的幸福的影响远远超过他外在所拥有的以及他人评价对幸福的影响。每个人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伴随着他并且影响他处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方式, 所以人格就是人本生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是我们获得幸福的直接来源。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人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格”。在人生所有的经历中, 人本身的意识素质占据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 其他一切的影响都依赖于机遇。机遇变幻莫测, 稍纵即逝, 但是每个人人格所具有的特性却在人生中始终如一。一个人自出生就带着地位财富的不平等, 这是由先天决定的, 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获得幸福。一个亿万富翁的幸福感并不一定比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幸福感强, 能够促进心情愉悦的不是财富, 而是人格。

四、思考是对人类自身的补充, 是追求幸福的主要途径

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 求之于他人的就越少, 他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人在孤独时, 只能和自己的心灵交流, 于是一个人内心的充实程度就会立刻显露出来。普通人常把幸福生活的源泉认作是外界的事物, 一旦没有了这些外界的事物, 他们就会觉得空虚, 也就没有了幸福的根本。只有那些具有高智慧的人的生活才是充实的, 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并占据了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思考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思考, 思考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补充, 是追求幸福的主要途径。

图书馆里不论藏书多么丰富, 但如果杂乱无章没有条理的话, 那么它还不如那些仅仅有条分类清晰的小图书馆更能让人获益。同理, 即便你的知识学问再深厚广博, 如果你不会自己去消化吸收的话, 你的知识的价值, 也远远不如那些知识虽少但是懂得自己思考的人。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吸收利用成为自己的知识, 融会贯通, 不然脑里面存着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枉然。

五、叔本华“幸福论”的当代价值审视

叔本华是一位伟大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家, 他一生都致力于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基于悲观主义的思想上, 他在书中阐述了对幸福这一问题的思考。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尽管看似令人绝望, 但其中也蕴含着克服悲观主义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这些理论对当代的我们追求幸福有一定的价值。

叔本华认为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满足感, 所以如果想要获取幸福, 人们就必须要在本性上改变这种对于他人看法过度重视的习性。当然要做到这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这种冲动来自于人的本性, 而这种本性是固执且又深切的。虽然我们知道做到这件事情并非易事, 但是它的确是可行的。既然我们不能从别人的评价中得到什么切实的好处, 也改变不了现状, 所以聪明人是不会过分在意别人说的内容的, 更何况有许多内容只会误导自己的人生。

我们改变不了外在的事物,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一个人的内在力量越强大, 越不会去依靠他人, 不会想着从他人那里获得什么, 因为自身的力量的已经足够。实质上, 只有能够进行思考的人, 才是能把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我们要把书本当做是一种媒介, 通过读书来进行思考, 而不是跟着书本中的思想走, 阅读实质上就是用来代替自己来思考的。

我觉得淡泊名利, 充实自我是叔本华给我们对于如何通向幸福人生道路的指引, 但是人生的智慧并非是这仅仅八个字能够概括, 因此人生的道路还需我们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体会。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 亦非.人生的智慧[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6: 1-177.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浅议 篇3

一、关于快乐

叔本华认为快乐是痛苦的否定。

快乐是具有否定性质的,其本身并不存在,是人类幻想出来的虚无。因此,人若想要获得快乐与幸福,并不是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奋斗,那样只是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充满苦痛的道路,并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幸福的目标。

正由于快乐是痛苦的否定,亚里斯多德命令我们不要把获得生活得舒适愉快作为追求的对象,而要尽量避免生活中的不幸,直驱我们的真正目标。“幸福地生活”仅仅意味着“少一点不幸地生活”——亦即过着一种坚韧的生活。

叔本华关于快乐的诠释带给我全新的启示,由此解开了从前许多的纠结,其结症在于选择道路的根本错误。如果充分的理解快乐的否定性质,认清能做的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避免痛苦,势必将会免遭许多苦难。生活中许多的苦痛往往是伴随在前期的享乐之后,而人类总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欢乐却在灾难苦痛降临时备受煎熬。不要痛苦的方式是同时拒绝快乐。犬儒学派的一贯做法。只可惜世人常常被幸福的纱蒙住眼睛,看不进下面深埋的苦痛。应该是但后悔无益,这与叔本华提倡享受每个此刻的思想相悖。

人生中是不存在快乐的,对快乐本身的追求就是一场对虚幻猎物的追捕。只有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生活要做的只是逃避痛苦,享受摆脱痛苦的折磨,没有令人厌烦的事的平缓精神状态。没有快乐,唯一的方式和应该做的只是摆脱痛苦。这个世界具有彻头彻尾的虚伪性,若认不清,只会被愚弄,到头一场空。因为快乐本身并不存在,对虚幻的追逐徒增痛苦。

二、关于痛苦

叔本华的“痛苦论”具体内容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和渴望,欲望本身就是欠缺,欠缺带来痛苦与烦恼.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是痛苦,愿望满足、实现了也是痛苦。因为愿望的实现只是满足了眼前的利益,摆脱了短暂的痛苦,但随之而来的是无聊和空虚,使人更加痛苦。他在其代表作《意志与观念世界》中说“假若世界真是被意志所驱策,那必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第一个理由,因为意志本身即是欲望,而所欲常超过其所能达到之范围。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留下来的是十个未满足的欲望。欲望无穷,满足却有限。只要我们听任我们的意愿驱驶,我们就永不能享有永恒的幸福或安宁。”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本身是向前挣扎的,这是生命意志的本质.这个意志没有一个最后的目标,只要遇到障碍,生命意志才停止下来。如,自然现象中的重力下降,如果没有遇到障碍,就会向前挣扎。若是遇到阻碍,就会产生痛苦,达到目标,就是幸福,而幸福从本质上说,只是短暂的,唯有痛苦才是永存的。因为达成目的,只是获得了短暂的幸福。因为你总是趋向前,你的内心总是对自我不满。这样,贪得无厌的人类就只能是在满足了愿望痛苦,愿望得不到满足更痛苦的苦海里沉浮。

显然,叔本华的这种认识,这种对生活的评价是纯粹主观的。在这里,他混淆了“痛苦”与“幸福”的界限。如果说愿望不能满足实现,会有‘痛苦”的体验。那么,愿望的实现,目标的达到,也会使我们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可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那里,人生却无幸福可言。因为他不仅认为痛苦是痛苦,就是幸福也是痛苦。其实在奋斗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甚至是失败了,可只要是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努力奋斗了,那么在他前进的实践中,也会有自豪的体验和奋斗的幸福。而叔本华却要人们把成功与幸福当作痛苦与无聊来嚼尝。

第二、他提出人是最痛苦的。人越是发展完善就愈痛苦。他说:“意志现象愈完全,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没有感觉,所以也没有痛苦。最低等动物的生命中经验到最小程度的痛苦……并且智力愈发达,感觉痛苦的程度也愈高……所以一个人知道得愈清楚一一他愈聪明一一他的痛苦也愈多。”在叔本华看来,低等动物的痛苦少,人的痛苦多,知识分子的痛苦最多。他认为知识越多的人,越深思熟虑,越祀人忧天;知识发达的人往往不是为现实而痛苦,而是为过去或将来而痛苦。

不可否认,作为有着丰富知觉、感情的人类,在其漫漫人生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幸与痛苦,但這绝不与个体知识的多寡成正比。丰富的知识,主要在完善我们的人格,增长我们的才能。它可以提高人感受痛苦的敏锐度,也可以促人找到迅速摆脱痛苦的途径,但绝不是造成痛苦的原因。理性的思考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更深刻而非使我们的意志更痛苦。况且,就以一个仅具有一般理性和情感的普通人来说,多数仍以生之快乐为慰藉。正是如此,他们才始终憧憬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明天。

而叔本华的“痛苦论”却渗透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生存的痛苦、失败的痛苦、婚恋的痛苦,成功后仍是百无聊赖的痛苦。总之人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痛苦的世界”。叔本华从其悲观的“痛苦论”出发,必使其解决痛苦的方法也是消极、悲观的。他说:“疯狂是避免痛苦回忆的一种手段。”这是他开的第一个药方。还有其他三个药方:自杀、放弃对人生的追求;或是干脆变更生命的状态,达到无欲无求,即佛的超越。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叔本华对待“痛苦”的方法更表现出其哲学的消极性。哲学本是以寻求人生的意义为使命,结果却被叔本华用来全然否定人生。“疯狂与自杀”,会立即断送人的生命价值,轮回涅祭,是教诲人去消极承受现世的痛苦,这些都不符合积极进取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更违背了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生命意志。它只能是少数意志薄弱者面对失败时或想采取的“饮鸽止渴”的解脱方法。实质上这些主张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完全是一种宗教的欺骗。

叔本华感悟人生名言 篇4

2.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3.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4.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5.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6.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名人名言)

7.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8.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9.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10. 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11.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12. 种族的事务,即受精一旦完成,对每个动物而言,接踵而来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对大多数昆虫而言,甚至继之以迅速的死亡。

13. 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14.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15.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16. 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17.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名人名言),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18. 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19. 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20.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21.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22. 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23.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24. 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25. 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26.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骗术必然消失。个体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种族欺骗的对象。

27.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28.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29. 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名人名言)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名言叔本华名言 篇5

2. 荣誉并没有绝对的目的,并不能超过生命的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3.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4.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5.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6.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

7. 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8.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9.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叔本华经典名言 篇6

1.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2.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3.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4.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5.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6.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7.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8.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9.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10.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11.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12.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13.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14.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15.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16.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17.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18.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19.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20.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21.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篇7

关键词:财富,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一书所选的诸篇文章, 是根据叔本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辑而成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 这本书一些观点中的唯心主义表现得比较明显, 有些观点和论述颇有偏差, 但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沐浴在阳光下, 思考我们的财富人生。

一、我的财富观

叔本华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人生及人生得失问题, 而谈到“财富与人生”时, 我的目光停留在那里了。一般人可能对“财富”都是有意无意在自己心中占有很重的地位, 说不在乎的可能是带有自欺欺人的感觉。虽然有人说人生在世, 不要总是计较得失, 特别是一些物质上的得失。但是不论怎样, 财富在现实中是衡量人的地位和权力的重要因素, 人们逃避不了财富对他们的引诱。而叔本华论述的“财富与人生”,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财富观。如果我们有了一笔颇足自给的财富, 我们应该把这笔财富当作抵御他可能遭遇的祸患和不幸的保障, 而不应该把这笔财富当作在世上寻欢作乐的许可证, 或以为钱财本当如此花用。这是叔本华谈财富与人生给我的启示。

伊壁鸠鲁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需要, 这位伟大的幸福论者所做的分类是很正确的。第一类是自然而必需的要求, 诸如食物和衣着。这些需要易于满足, 一旦匮乏, 便会产生痛苦。第二类是自然却不必需的要求, 诸如一些感官上的满足。但是第二种的需要比较难以满足。第三类是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要求, 诸如对奢侈、挥霍、炫耀以及光彩的渴望。这种需要像无底的深渊一样, 是很难满足的。虽然用理性定出财富欲的界限, 这并非不可能, 但也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因为我们找不出能够满足人的绝对肯定的财富量究竟要多大, 这种数量总是相对的。叔本华说“这正如意志在他所求和所得间维持着一定的比例, 仅以人之所得来衡量他的幸福, 而不顾他希望得到的究竟有多少, 这种方法无效”, 其实用他的说法我做了个比喻, 就是好比仅有分子没有分母无法写成分数一样, 因为人们不会对他不希冀的东西有失落感, 因为没有那些, 他依旧可以快乐;同时, 另一类人虽然有千百倍的财富, 依然为了无法得到他希望得到的而困恼。在人们所能见及的范围以内的东西, 若他有信心获得, 他便很快乐, 但是一旦阻碍重重, 难以得手, 他便苦恼万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地平面, 在这范围以外之物能够得到与否, 对他不会有影响。但叔本华认为“富人的千万家产不会使穷人眼红”, 这种说法我就不太同意了, 因为跟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有出入的, 不然也不会出现仇富心理膨胀。穷人因为自己的贫穷, 看到富人起码可以用他们丰厚的财产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 而自己却过得穷困潦倒, 说不眼红富人是假的, 心理肯定有很大的不满和落差。然而, 穷人并没有认识到, 其实富人也无法以其财产弥补希望的落空, 不然穷人心里可能会舒服一点。想想看, 我们可以将财富比作海水, 喝得越多, 越是口渴, 声名也是如此。我们真的可以不必把财富看得过重, 因为我们的肚子也装不了多少海水, 即使你一直往身体里灌海水, 除了我们的身体有它最大容量外, 装进去的海水终有要流出我们身体的时候。这个简单的自然生理反应可以让我们知道财富也有丧失的时候, 那又何必一直对它耿耿于怀, 过于在乎呢?

二、财富与金钱

不过如果要人们马上丢掉财富, 把重心放在追求别的东西, 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如果考虑到人类的需要是何等的多, 人类的生存如何建筑在这些需要上, 我们便不会觉得惊讶财富为何比世上的其他东西更为尊贵, 为何财富占着极为荣耀的位置;我们也不会对有些人把谋利当成生命的唯一目标, 并且把其他不属此途的——如哲学, 推至一旁或抛弃于外而感到惊奇了。叔本华描述“奥德赛”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当我们无力增加财富, 又不断企图增长权利时, 不满之情便油然而生了”。那人们为了平复这种不满之情, 即使无力增加财富, 他也要付出一切去追求财富, 哪怕得到的只是一点点。所以人们为了追求金钱和热爱金钱超过一切而受斥责, 这是很自然和不可避免的事。叔本华认为, 它就像多变和永不疲乏的海神一样, 不断追求各种食物, 随时企图满足自己的欲求和希望;每一件其他的事都可成为满足的事物, 但一个事物只能满足一个希望和一个需要。这个我可以理解, 就像食物是好的, 但只有饥饿时才是好的;有病时药才是好的;在冬天火炉是好的;年轻时爱情是好的。但是, 所有的好都是相对的吧。可能人们会认为只有钱才是绝对的好, 觉得钱不但能具体地满足一个特殊的需要, 而且能抽象地满足一切。这个我是有点怀疑的, 但又不敢说不对。毕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真的多少存在着“有钱使得鬼推磨”。“钱是万能的, 没钱是万万不能”, 虽然这个不能说完全对, 但是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对待金钱, 我只能采取淡化的心态, 不想把自己变得过于庸俗。

三、财富与幸福

对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来说, 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财富吗?我说不是。在一切幸福中, 人的健康超过任何其他幸福, 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而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 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快乐地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 理智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 这些都不是身份和财富所能作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我自己是什么, 当我们独处的时候, 也就是自己伴随自己, 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 也没有人能拿走, 这些性质就比我们所能占有任何其他事物重要, 甚至比别人如何看我们来得重要。财富代表幸福, 这是个假命题。因为在人格项目下所描述的幸福, 大大超过其他项目所描述的幸福, 懂得维护健康和培育心灵, 就比只知聚集财富要聪明得多。许多富人常感不快乐, 是因为他们缺少真正的精神文化或知识, 结果就没有理智活动的兴趣。事实上, 我觉得有时财富反而妨碍人们获得幸福, 因为保存财富常给人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悬念。但是人乐于使自己富有是远超乎获得文化的兴趣, 虽然人的文化对幸福的影响远超过财富对幸福的影响,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感受到, 所以他们还是不断地追求财富。我们看到许多人像蚂蚁一样, 整天忙碌, 忙着不停地聚集财产, 除了知道搞钱外, 其他便一无所知。这种人的心灵一片空白, 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麻木不仁。难道你想成为这种人吗?我可不想!即使你有很多很多的钱, 很多很多物质上的财富, 但是如果我们的精神是贫乏的, 那即使你有多少钱多少财产都不能满足心灵的富足。所以财富不代表幸福, 也不代表快乐!

四、结语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谈了生命、幸福、人格、财富、名誉荣誉、人性道德……而我也从中思考了一些问题。我们如何面对人生, 如何看待人生的得失, 就在于自己的心态。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指导我们积极地生活。人生在世,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值得追求, 怎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而我自己觉得活得快乐和幸福不是因为拥有了财富, 而是我们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这不是说我要去成为一个完美的圣人, 但是我有追求成为有健康体魄和和好的人格的愿望。财富与人生, 就看自己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里给财富定位,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不要因为财富而忙碌一生, 回头一看却后悔没有享受过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叔本华, 著.叔本华谈人生得失[M].石磊编, 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

[2]叔本华, 著.人性的得失与智慧[M].文良文化编译.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叔本华的误解式贡献 篇8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这是叔本华的经典名言,也是他一生命运的精彩写照。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始终以一种有异于常人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并且在充满主观、偏执、狭隘与自私的角度中,发现了世界另一面的真实。

叔本华的所思所为,深受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佛学的影响,但事实上,他从未理解真正的佛学。

佛学的真义,是超越理性与非理性的自然解脱之道,那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本知智慧,可以在感觉中显现,但超越感觉;可以通过逻辑体现,但同样超越逻辑。面对痛苦与快乐、感觉与逻辑、情感与思维、自我与他人、个体与整体等等矛盾对立的东西,佛学完全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是,叔本华没有理解这种超越性的思维智慧。他掉进了矛盾对立之中,只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举两个例子——

佛学说,万法唯心造。他说,生命的本体是意志。看起来一样,实际上不一样。佛学的万法唯心,讲的是心与万物是一体的,平等的,即“不二”。但是,叔本华所论述的生命意志,是唯一的,第一性的,完全凌驾于世界与他人之上。佛学说,人生皆苦。他说,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看起来也一样,实际上,还是不一样。佛说人生皆苦,但顿悟成佛,即可解脱,获得极乐。痛苦与快乐也是一体的,可以互相转化,可以超越。但是,叔本华所讲的生命痛苦,则是不能转换的,不可能有终结,也不可能超越。

叔本华一生的痛苦与无聊,根源正在于此。他背叛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像康德与黑格尔那样,用纯粹的理性建构一种崭新的完美生活。他走进佛学,却又误解了佛学,无法像佛佗那样,把痛苦转化为快乐,把爱己变成爱人,把自私、自大与狭隘变成平等、慈悲、宽容与博大。

不过,在片面化、极端化的思考中,叔本华也不乏真知灼见。在长达27年的独居时间里,他陆续出版了不少著作,如《论自然中的意志》《论意志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等。在音乐、绘画、诗歌、歌剧、美学等诸多领域,他都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其独特的灵感与思路,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包括很多世界一流的文化巨匠,如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萧伯纳、博尔赫斯,科学家爱因斯坦、达尔文,还有中国的作家鲁迅和国学大师王国维等。

在孤独、痛苦、倦怠与矛盾的徘徊之中,叔本华静悄悄地开辟了一条通往艺术与心灵的现代哲学之路。偏执与极端,也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叔本华名人名言 篇9

2、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3、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4、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5、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6、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7、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8、结婚就意味着平分个人权益,承担双份义务。

9、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10、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11、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12、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

13、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14、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15、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16、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17、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18、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19、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20、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21、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22、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23、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24、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25、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26、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27、宗教如萤火虫,为了发亮,非要有黑暗不可。

28、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29、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30、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句子大全Www.1juzI.coM/,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31、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32、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33、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34、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35、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36、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37、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38、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39、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40、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41、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42、人在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

43、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不是无聊,就是痛苦。

44、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45、因此,第一个忠告是”生活先于书籍“,第二个忠告是”正文先于注解“,即经验先于思考和认识。

46、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47、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48、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49、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叔本华人生价值观 篇10

2·意志使人走向悲观、痛苦。在意志本体论的基 础上,叔本华强调意志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它是一种 非理性的、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是永远不能满足 的欲求。叔本华说:“意志是没有一切目的、无一切止 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1]235所以,叔本华把意志 归结为一种欲求,而欲求就是痛苦。他说:“欲求和挣 扎是人的全部本质„„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 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 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1]427“一切追求挣 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 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 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追求 和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 有终止的。”[1]424。“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 在原有意义上和本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 是积极的”,幸福“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 足,亦即缺陷”“缺陷即痛苦”[1]25-564。因此,世界本原 是意志,意志的表现形式却是欲求,人作为意志的表象 从来都是挣扎于欲求之中。人彻头彻尾都是欲求的化 身,人就是这样带着如此多的欲求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人的一生在推陈出新的严苛要求之下维持自己的 生存通常都是充满忧虑的。同时,为避免来自四面八 方的各种危险,还需时时刻刻警戒着、小心翼翼迈出人 生之步,因为世界到处都是灾难、敌人和恐慌。人,从 来都是可悲的。人生就是在无止境的欲望和暂时的快 感之间不断流转。偶尔的欲望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 种满足的快感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欲望满足之后又 会带来新的欲望,引发新的痛苦。所以,叔本华说“任 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1]429 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人生也因此而 痛苦。

(二)悲观人生的解脱———否定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生虽然是痛苦、悲惨和不幸的,但 人们仍然可以寻找自我解脱的方法。在他看来,解脱 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二是意 志的绝对否定———禁欲。

1·艺术。叔本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超越自我意 志的,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者还是欣赏者都是怀着一种 超意志的理念去看待艺术的,而艺术却又能使人享受 短暂的愉悦、获得短暂的解脱,尤其是作为诗的顶峰的 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悲剧的目的就是 “表现巨大的不幸”,这种不幸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 人类生存最无法抗拒的本质。而音乐使我们抛开了主 观的意志,从充满不幸、痛苦、悲伤的日常生活中,获得 美的愉悦、恬静的快感。艺术使人忘我、让人舍欲,正 所谓:“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 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2]172正是如 此,才能所求生命中暂时的快乐和安慰。

2·禁欲。叔本华认为艺术只能使人暂时解脱痛 苦,而禁欲却能使痛苦的人生获得彻底的解脱,因为禁 欲是对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认为禁欲可表现 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 意志最强烈的表现,性欲能使一个个生命诞生,这终究 又是延长了个体的痛苦。因此应该放弃性欲,这样才 能断绝痛苦的延续。二是甘于默认痛苦。叔本华认为 一切诱惑都是恶魔的化身,因此人们在品尝无比痛苦 之前,必须先力争毁坏意志,渐进地经过各种痛苦阶 段。在人们体验到痛苦及乃至绝望之后,能够悄然返 回自我的人,即可认清自己和世界,进而改变自己所有 的本质,超越自身和一切痛苦,进入无比崇高、平静和 幸福的境域。最后一种是死亡。叔本华认为死亡代表 着一种极乐,因为人死了,因我而存在的世界也就消失 了,意志也就泯灭了。他说“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 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 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或主体和客体也都取消了。没 有意愿,没有表象,没有世界。”[1]25-564

三、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价值向度

尽管叔本华对人生与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但我

们还是要用理性的、辩证的思维与态度去评价其悲观 主义人生观。

(一)科学定位“悲观主义”,探寻积极价值

1·直击现实、反思人性。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 义,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毕竟他这种悲观主义是基于自 己身处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无情、贪婪狂妄 的本性,更是基于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反思。他这种人 生反思直击人类的现实处境,是对普世的实实在在的 困惑,而并不是无缘无故空洞的感伤。因此,尽管叔本 ·44·

思想表现得那么庸俗和陈腐,但在现实生活中所 浮现出的形态各异的人生困惑向世人证明,叔本华的 悲观主义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有相当的启发意义。纵观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为名为利、争强好胜、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精神空虚等等人性的蛀虫。许多人因这 些人性蛀虫而一生烦恼痛苦不堪、欲望难以满足,处于 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处于空虚和无聊之 中。这些人性蛀虫从哪而来?说到底是滋生于人的无 止境的欲求。很明显,这就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叔本 华对人生悲观痛苦的揭示,无疑是告诫人们在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中不要为物所惑、为人所恨、为情所困, 而要擦亮眼睛、清洗头脑、反思人性、鼓起勇气、敢于直 面与挑战人生。

2·立足现实、关爱人生。现实是物欲横流、争名 夺利,人生是虚无痛苦、空虚无聊。叔本华的这种揭示 告诉人们: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寻求解脱。如上 文所述,叔本华寻求人生解脱主要是依附于艺术和禁 欲。他认为艺术是超意志的,能使人忘却所有,能使人 生得到暂时的快乐和解脱。艺术的境界是这样的: “对内忘却生活之欲,成为纯粹的认识主体;对外忘记 一切物质关系,体悟永恒之生命,物我为

一、物我相

忘”[3]129而禁欲却要求永远否定人一切无止境的不当 欲求,以达到对意志完全否定,最终达到身心的健康、心灵的安宁、人生的平静。这里隐含着这样的思想:人 应该敢于面对痛苦的人生,勇于寻求痛苦的解脱之道, 要关爱自己、关爱人生。它给我们如下启发:面对人生 中的痛苦要敢于寻求解脱、要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用智 慧战胜意志和痛苦以寻求人生的解脱。(二)理性看待“悲观主义”,避免消极价值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的本质是生 命意志,生命意志的主要特征就是无意识、无止境、盲 目的欲求和冲动。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都是为生命而 进行挣扎和奋斗,这整个过程因受意志的主宰而凸显 得如此痛苦,所以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 恼,每个人一生的痛苦远远多于快乐。他说:“我们的 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 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和想方设法的 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 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 些。”[1]426-427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无限欲求造成了人 生的痛苦。人的欲求皆出于需要,也就是出于缺乏,即 便是人的全部愿望都得到了满足,那么随之而来的又 是困乏和空虚无聊。“困乏是平民群众的日常灾难, 与此相似,空虚无聊就是上层社会的日常灾难。”[1]429 “一切满足或人们一般所谓幸福,在原有意义上和本 质上都只是消极的,无论如何决不是积极的”,幸福

“永远是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满足,亦即缺陷”,“缺 陷即痛苦”[1]25-564叔本华就此论断,人生是痛苦,人生 无幸福、人生无快乐。他说:“人生原来就是这么一场 悲惨的梦。”[4]155 叔本华的如上论述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们

浅议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实质 篇11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实质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奠定了人本主义思想,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先河,其悲观主义哲学以表象和意志为基础,通过将其运用于人本身而得出人生本质是痛苦与无聊的结论。《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现已得到世界各地的赞誉与研究,其悲观主义哲学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一)表象

在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开篇即说到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有效真理,只有人能够将其纳入到抽象的意识当中。这反映出叔本华一开始就将表象和意志作为其悲观哲学的理论基础,作为世界的两面。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整个客体的世界是表象,脱离了人的主体去谈论实在没有任何意义,离开了人所意识的对象也没有客观世界可言[1]。即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人的意志才是表象的真实基础,而人所作出的一切认识活动仅仅是意志的产物。

(二)意志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提出物自体与现象界两种哲学思想,他认为物自体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畴与理性的界限,是无法知晓的。叔本华受这种思想影响,将现象的世界变成了表象,将物自体变为意志,从而将客观世界全盘否定,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意志。他还认为人身的存在有意志和服从根据律的表象两种形式,人的意志表现在人身体的活动上,如肠道蠕动等,而世界万物既是表象也是意志,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这说明意志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核心,其悲观主义哲学就建立在意志的基础之上。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实质

(一)人生是悲观的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一切生命欲求的根源,包括维持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但这种欲求是非理性的、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也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在人欲求得到满足之前,人们焦躁不安,而欲求得到满足后人又开始感到空虚与无聊,直至新的欲求产生,就这样往复循环[2]。所以,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中,人始终都是痛苦的、空虚的、无聊的,而人生自始至终也是悲观绝望的,每个生命都无法逃脱死亡的魔咒,有限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黑暗的深渊,将人类一切梦想与愿望化为乌有。事实上,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人类追求的一切满足也只是一种空幻,所以当人类遭受痛苦与挫折后,往往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由此,叔本华得出人生是悲观绝望的结论。

(二)人生是痛苦空虚的

痛苦和空虚是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最具代表、最为关键的两个词汇,其对人生痛苦的谈论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所创立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所必然推导出的结论。因为意志与伟大神圣的真理不同,它是支配人的一种赤裸的、丑陋的力量,人类在这样的力量下被吞噬,被命运摆布,被生活困苦所折磨[3]。生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存在,只有摆脱那压倒一切的意志,人类才有可能得到幸福,而幸福不过是人痛苦的短暂消失。叔本华用痛苦与空虚来形容人生,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其哲学思想所传达出的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而痛苦与空虚也成为其悲观主义哲学的核心与关键。他认为,受意志驱动,人类会无休止的产生并追求欲望,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就会开始追求下一个欲望,在这样往复循环、没有尽头的环境下生活,是导致人生痛苦和空虚的直接根源。

三、叔本华悲观主义的解脱方式

(一)意志的暂时否定——短暂解脱

叔本华悲观主义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与无聊,而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的忘记欲望,摆脱意志,从痛苦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即艺术是人类获得精神痛苦暂时解脱的最好办法与最有效途径。他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超功利性的,只有艺术的创造者与欣赏者挣脱生存意志与功利主义的束缚,没有欲望与追求,人类才会忘却那永无休止的人生搏斗,获得短暂的清净与安宁,进而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在各种艺术当中,悲剧通过表现巨大的不幸来唤醒人们放弃对生命意志的渴求,唤醒人们不再珍爱生命的意识,促使人们开始抵抗意志本身,从而帮助人们摆脱欲念,以寻求生命的解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解脱工具[4]。当人们观看悲剧时,就会被剧中的痛苦悲观思想所感染,从而潜意识的想要逃离尘世、逃离这样的痛苦人生,进而忘却自我,逐渐成为一个认识的纯粹主体,没有意志、没有痛苦、没有欲念、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幸与不幸、痛苦与无聊都烟消云散。所以,在叔本华看来,悲剧就是为了让人类舍弃欲念、忘却自我、寻求生命暂时解脱而存在的。

(二)意志的彻底否定——永久解脱

虽然艺术能够给人类带来短暂的解脱,但一旦曲终人散,人们还会回到痛苦、无聊的世界中去,回到严肃的现实生活中去。要想彻底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就必须将人的意志本身彻底摆脱、永久摆脱。因为叔本华认为人类一切痛苦和悲观的产生都来源于对意志的肯定,所以彻底否定意志,人类便能够得到真正的、永久的解脱,从痛苦无聊的人生中走出来[5]。意志的彻底否定,就是要将人类一切的本能、激情、欲念、情感进行压制、磨灭、摒除、与淡化,让身心得到绝对的宁静,最终达到一种无欲无求、无悲无喜、全然忘我的境界。无欲作为一切美德的最内在本质,当人类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也就意味着从尘世中得到了永久的解脱。

四、总结

纵观叔本华整个悲观主义哲学体系,其以表象和意志為理论基础,得出人生实质是痛苦与无聊,是悲观的。虽然叔本华所提出的忘却欲望、摆脱意志的哲学思想无法解决生活在一个艰难、充斥着大量痛苦与不幸世界中我们的痛苦,但其看待问题与众不同的方式却给我们对人生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其给世界各地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总之,他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智慧的悲观主义,其本身及其作品对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玉琴.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浅议叔本华的悲观哲学[J].甘肃理论学刊,2012,03:81-84.

[2]杨玉昌.重新认识和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J].现代哲学,2010,02:96-102+115.

[3]刘建辉.论哈代抒情诗中悲观主义的双重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6-68.

[4]邱君国.浅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改革与开放,2011,12:196-197.

上一篇:外国语小学语文测试下一篇:英语个人简历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