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的方法

2024-07-05

学习哲学的方法(精选10篇)

学习哲学的方法 篇1

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英语词汇, 他们就很难用英语自如地进行理解和表达。英语词汇学习非常重要, 而我国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麻烦, 特别是记忆单词的困难和运用单词的困难。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形成合理的认识[1]。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英语词汇学习。

英国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跨世纪性影响的思想家, 其过程哲学思想具有睿智性、深刻性、广泛性、原创性和兼容性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哲学、科学和宗教等) ,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在我国学术界特别是英语词汇学习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我国关于词汇学习的许多论著很少提及怀特海。所以, 本文结合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探索英语词汇学习方法。

一、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又称机体哲学) 意境高远, 博大精深。要全面地概括怀特海哲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仅从与教育相关的角度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 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怀特海认为过程是根本的, 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过程的。过程承继的是过去, 立足的是现在, 面向的是未来。怀特海所理解的过程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它既是内在的, 又是外在的;既是主观的, 又是客观的;既是宏观的, 又是微观的;但所有这些方面又都是统一的, 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

第二, 一切都是内在相关的。“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机体是世界藉以构成的终极的现实事物”[2]。“机体”和“过程”密不可分, 它们以双重方式相关:现实事物的共同体是一个机体, 但它又不是一个静止的机体, 它是生成过程中的一种不甚完善的状态。

第三, 过程和机体是历险的和创造的。怀特海认为宇宙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都必须有历险。“纯保守的力量是和宇宙的本质相抵触的”[3]。怀特海所说的历险, 主要是指观念的历险, 是某些先进观念在加速人类文明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是对新的完美的追求”[4]。他指出没有历险, 文明就必然会衰败。怀特海所说的创造表示“多”和“一”的关系。一切事件都包含了无数可能性的实现。创造性和真正的潜力密切相关, “创造性就是潜力的实现”[3]。

第四, 过程和机体是享受的和艺术的。怀特海认为过程里的所有单位都是以享受为特征的, 都具有内在的价值。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享受的, 缺乏享受乃是纯客体的标志。与此同时, 享受还是一个丰富的意义母体, 具有更广泛的意蕴, “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 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2]。享受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 因而享受和真、善、美、历险、艺术、平和一样, 也是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属于一个和谐的家族, 不是乱七八糟、一盘散沙的;英语词汇的词形、读音、词义及其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均有其自身的顺序和规则可循;英语词语也是故事, 每个词语有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故事, 它随身携带着它已成为过去的历史, 这一历史也是它现在的词义的一部分, 包括故事和它在实际使用时的语言环境:每一个词均与另一个词或与许多其他的词相关联;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一个词可以转变成另一个词或好几个其他的词;英语词汇仍在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展、变化, 旧词在消失, 新词在产生。学习词汇既要研究词的含义和形成, 而且研究其途径和方式、其个体命运的起伏以及它们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方式等[4]。

总之, 英语词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不是孤立的, 不能孤立地、机械地学习。如果孤立地记忆单词、逐个字母地拼写每一个单词、脱离上下文联系为记单词而记单词常会导致在英语词汇记忆方面的失败。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孤岛, 没有什么是孤立存在的, 英语词汇也不例外, 这符合怀特海的“一切都是内在相关的”的观点。

三、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

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来看, 词汇学习者是一个有其自身创造性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学习不是一个个填满或被填满的孤立的行为, 而是一种追求新知和探索新的学习方式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它要求学习者的创造性和探险精神;一个人学得一门语言的词汇的过程会持续其一生, 因为有那么多的词语, 又没有完美无缺的词典。

1. 利用语音规则、构词规则、背景知识等之间的联系学习英语词汇

从怀特海哲学视角下看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共处于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之中, 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利用这一观点学习者可从机械记忆单词的苦难中解脱出来。因为语音规则非常有助于单词记忆:只要知道了这些规则, 便可以根据读音拼写出一个个不熟悉的单词。构词规则也有助于构筑学习者的词汇库, 通过利用这些构词规则, 词汇量会大幅度地增加, 因为只要设法记住一个词, 一组相关的词语便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5], 甚至连那些曾经记过但似乎已经从记忆中逃掉、无法回忆起的单词也开始成批地回到记忆中。

在怀特海看来,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看到材料出现时的背景时, 学习或教育才会变得对这个人来说丰富而相关。离开其出现的背景、离开其上下文和语言环境, 词语不过是纸上的声音和符号标记。而在上下文中, 单个的词语, 或词汇总体, 就会变得更像音乐作品:词汇总体或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汇就像一部大的交响乐, 而每一个单个的词语就像其中的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组成悠扬乐章的音符。

了解英语单词的发展过程把英语词汇放进了有趣的故事和实际的语言环境之中, 使它们看起来更鲜活、更亲切、更吸引人, 同时也解释和例证了它们在实际交际情境中的用法。

2. 建立多种意义联系学习英语词汇

怀特海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又相互联系的。词汇学习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应建立多种意义联系。

每个单词都有音、形、义, 学会一个单词就是要建立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我们常说要音形同时记, 事实上“同时”只能是相对的, 因为人的注意力有限。在记忆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力的分配应有侧重点, 三者会有主有从, 常见的联系模式有三种:一种是音形先联系, 由音而形, 音形联系起来, 再联系词义;另一种是音义先联系, 听音会义后, 再联系词形。第三种是形义联系, 由形到义。三种模式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采用第一种方法, 学习者遇到新单词时, 要先读, 一边读, 一边试着拼出该词, 然后再记词义。采用第二种方法, 先读出声, 一边读一边想其意思, 等音形关系基本建立后, 再记词汇的拼写。采用第三种方法, 先看词汇的字母构成, 一边说字母, 一边写, 一边想意思, 然后再记读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时间内“抓一个主要矛盾”。初学时, 学习者可能感到音形的联系最困难, 但随着单词量的扩大, 对读音规则的熟悉程度不断增加, 音形之间建立联系将变得更容易。

音义和形义之间的联系则是记词汇的真正难点。初级阶段, 所学的词汇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抽象词汇比较少。因此记忆时可和图像联系起来。抽象词汇可通过与其它词建立联系, 比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部分整体关系等等[6]。

3. 创造性地学习英语词汇

从怀特海过程哲学看, 英语词汇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和探险的过程。英语词汇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有其自身创造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学习不是被动的行为, 而是一种追求和探索新知和新的学习方法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是一种快乐学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 应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卡片法、缩记法、归纳法、篇章法等, 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章法指在阅读各种资料和文献时, 更多地关注材料的整个语篇, 欣赏各种阅读材料中丰富、生动、幽默、深刻或实用的内容的同时学习词汇的方法。学习时不为了追求细节或个别生词的意思而中途停止阅读去查词典, 而是在阅读时把陌生的地方做上记号, 等整篇文章阅读完后, 再回过头来处理这些细节问题, 学习者会渐渐认识到, 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对自己来说是生词或难词的词语, 大部分的词义都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构词法、相关信息或一般知识等推测出来的, 改变单一的通过查词典识记单词的习惯, 学会了从语篇的角度来理解阅读材料中生词的词义和语义。用这种方法, 学生既可理解语篇内容又能学习词汇, 可以从机械记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事实上, 并非一篇阅读材料中所有的生词都会影响对篇章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也可将这类生词跳过去, 不去细究, 只是在遇到非知其意不可的关键性词语, 而根据上下文、构词法或其他线索又都没法猜测词义的情况下, 才去查词典。

在利用词典查词义时, 在众多的词义解释条目中, 应根据生词所在的句子中的上下文来分析、确定某词在某一句或某种上下文中的具体词义。

4. 快乐地学习英语词汇

很多人认为学习英语词汇单调、乏味, 甚至痛苦。怀特海认为词汇学习是既是创造和探险的过程, 也是享受和审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能享受到了解规律、发现联系、探知良方、改善效果和日有所获的满足和喜悦。带着愉快的心情创造性地学习英语词汇, 一个个英语单词、短语、惯用法就会鲜活起来, 变成学习者的朋友。所以, 如果学习者对某个词感兴趣, 就可以查看其来源、文化意义等, 或采用词根记忆法和联想记忆等方法, 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这样学习的词汇就不容易混淆、也不容易忘记。

在快乐地学习英语词汇的同时, 应学会和“健忘”作斗争。有人觉得记单词其实并不难, 主要是忘得快,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遗忘是很正常的。有了这样的心理, 学词汇就不觉得痛苦而是快乐了。

5. 根据语境学习英语词汇

怀特海认为一切是内在相关的, 语境与词汇是密不可分的, 根据语境学习词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境决定词义, 能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词汇知识。从语境中获取的词汇知识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质量也很高, 能大大超过传统的、定义讲解式的词汇教学方法所获得的词汇知识, 因为传统词汇教学的一个重大局限就是覆盖面小, 学习者从中获得的词义通常是抽象的、脱离语境的。由于词义的理解是情景化的, 词的定义和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之间不一致, 语言理解就更加依赖语境。研究表明词义讲授并不能提高对文本的理解, 在语境中学习可以有助于准确把握词汇含义, 学习者无须每次遇到一个词都要从零开始去查字典, 可利用各种语境线索和背景知识获得词义。由此可见, 把词汇放在句子里、语篇里学习, 不仅能从句子、语篇中了解到词的用法, 还可把词义和学习者熟悉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词义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零散的东西, 这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综上所述, 英语词汇浩瀚无边, 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是要变苦学为乐学, 正确理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有助于学生乐学。怀特海认为词汇学习过程既是创造和探险的过程, 也是享受和审美的过程。如果学习者根据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的启示, 对英语词汇学习形成合理的认识, 变机械记忆词汇为积极探索词汇, 那在英语词汇学习的乐园中就能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良环.指导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形成合理的认识.中小学教学与研究, 2010 (8) .

[2]怀特海.过程与实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 1929.

[3]怀特海.观念的历险.纽约:弗里出版社, 1967.

[4]汪榕培, 王之江.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读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袁淑娟.语境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东岳论丛, 2012 (2) .

学习哲学的方法 篇2

回顾李维武教授的哲学史研究历程,此前已围绕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从总体上突破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以哲学范畴的逻辑演进为重心的研究范式,尝试开展以哲学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史研究,这一哲学史方法的转变集中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中。该书以本体论问题为中心,通过探讨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思潮,开辟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新的思维空间。二是对湖北籍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的个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把文化历史方法与哲学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展示了徐复观独特的生命历程及鄂东地域文化对其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探讨了徐复观对熊十力学派的继承与批评,揭示了徐复观思想中的哲学意蕴及其对现代新儒家哲学的价值。三是从中国哲学的视域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探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联系,而且强调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而超越了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内容的合理性。至此,李维武教授的独特的哲学史研究方法与哲学史研究风格已基本形成。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李维武教授写出了《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体现了他在哲学史研究方法及研究风格上的新拓展:全面贯彻“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原则,把哲学转型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放在一个统一的历史场景中思考,并于其中凸显全球化与民族化、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张力,通过地域文化与哲学转型的联系,对“近代中国哲学”作一种整体性的具体的历史阐释。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现代化及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再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可以说,现代化、中国哲学转型是长江流域对中华民族的现代赠礼。然而,长期以来,以长江流域为地域文化框架来研究中国哲学转型还是空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风格也同样是长江流域的现代赠礼。这种研究方法与研究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以“近代中国哲学”为题进行研究,说明中国哲学近代形态与现代形态的发生发展的合理性。

最近十余年中,学术界不仅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而且有些学者对中国哲学近代形态与现代形态的合理性发难,借以否认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的合理性。李维武教授对此指出:“对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合理性的否定,是在‘反激进主义’与‘反全盘西化’的两面旗帜下进行的。”“近年来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对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的否认。”他认为:“以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作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出发点,需要对这一传统作具体的了解和深刻的把握,需要有历史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看法是与他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深入探讨分不开的。在《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中,就以长江流域文化与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联系为背景,对“近代中国哲学”,即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再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历程及思想成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发,指出:“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哲学家崛起于长江两岸,求索于长江两岸,活跃于长江两岸,成为中国思想世界的弄潮儿,在这以后的百年之间的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文字。”由之而对20世纪中国哲学传统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哲学史说明。

第二,寓“思”于“史”,以“史”论“思”,多层面全方位发掘哲学思想研究的素材或资源,对一个地域中的一个长时段内的几代哲学家或一群哲学家进行整体性的具体的历史考察。

李维武教授为了让哲学史研究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于近年来提出了“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在他看来,这种方法也就是把哲学史研究重视的“思”与思想史研究强调的“史”结合起来,寓“思”于“史”,以“史”论“思”。《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即是李维武教授运用这一新的哲学史方法的力作。书中不仅就长江流域文化,特别是上海、南京、湖北、湖南、昆明的地域文化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十分关注有关地域文化史料的搜集,特别对有关地方史、大学史、哲学系史的历史文献作了尽力的搜集,并将这些史料引入哲学史的研究,从而揭示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结”,而且“把所要反思的近代中国哲学问题,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分为三个大的层面,一是本体论、认识论问题;二是历史观、文化观问题;三是政治哲学问题。其中,历史观、文化观的主要问题,就是来自近代中国历史的提问;政治哲学问题,更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的直接探讨与回答。这就大大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视域”。通过这些努力,使哲学史研究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形态维度、哲学的历史观念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联维度、世界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等发展维度方面,实现了对哲学史的更真实的再现。

第三,以全球性现代化运动及中西古今文化碰撞交流为研究背景,既观照西方哲学形态的尺度意义,把中国哲学形态纳入世界哲学视域考察,又紧扣中国哲学自身的形态特征,揭示“近代中国哲学”的形态学意义。

李维武教授特别强调,在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被卷入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为标本的全球性现代化进程,发生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大规模传入以及中西古今文化的大碰撞大交流,中国哲学才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及哲学的强烈影响下,由传统形态转为近代形态并继而转为现代形态。但他同时认为,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现代性因素对中国哲学转型的影响,看到这些传统因素对中国哲学转型的积极作用,看到中国哲学转型实是中国哲学家综合汲取中西古今哲学资源进行的新的创造。这样,一般的“西化”尺度或“传统”尺度被改铸为中西古今的统一尺度,哲学的形态学意义被彰显出来。在《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中,李维武教授不仅通过“哲学传统”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来凸显中国哲学的形态学意义,而且对这一关系在长江流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细致的发掘。如论南京文化的影响时凸显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特色;论湖北文化的影响时论述了“鄂东之地与近代中国哲学发展”;论湖南文化的影响时阐明了“湖湘学风的传统在近代的发扬”。同时,书中还通过长江流域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了长江流域文化的内在差异所造成的地域哲学特征。如发生于上海的“海派风格的近代中国哲学”,以南京为基地的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以湖北为摇篮的现代新儒家哲学,延续于湖南的政治哲学,诞生于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哲学本体论体系。应该说,这种关注哲学形态的研究风格,是李维武教授近十余年的哲学史研究用力最勤的领域。

总之,《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一书,充分体现了李维武教授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及哲学史研究风格,让人感觉到一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博大,领悟到一种哲学之道为“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求之愈坚,则得之愈真”的深刻。因此,本文所及未免以偏概全,如该书中所反映的严谨的治学风格,对民间文化与精英思想关系的分梳等,都应作为他的治学风格加以研究,限于篇幅,此不述录。

语文课堂的哲学方法 篇3

课堂中的“动”指朗读、交流、讨论、解答、操作、表演等外观的言语、肢体行为;“静”指学生的默读、倾听、思考、写作、想象、观察、体悟等内隐的思维、情感状态。课堂需要“有声有色”的“动感地带”, 也需要“无声无息”的“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向“动态式”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等教学环节上, 唯独缺少的便是静下心来体味文本。由此, 文本中鲜活的知识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哲理, 都在这些所谓的互动中显得苍白和浅薄。

一位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 在“文意理解”板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 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 “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 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 让学生静静地看书, 课堂静悄悄的, 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 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 听课的教师们都为此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 教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 这位教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辩论。一时间, 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二、简和繁的关系

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 花样越多, 头绪越复杂, 目的越不明确,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 学者迷迷糊糊, 闹到毕业, 还是不懂。”课堂中的“简”, 就是把课讲简单些, 把课上得精练一些, 去掉一些本不属于教学的东西。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 为实施“简约”教学、“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其一、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 文质兼美, 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师要从文本中, 发现并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 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然后理出一条“线”, 化成一个“圆”。

其二、教学环节要减少花样, 简化环节, 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如今, 我们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课堂, 使原本简单而快乐的学习, 却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 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 设计了以下九个环节: (1) 聊一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 (2) 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 (3) 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 (4) 评一评高邮的端午明星。 (5) 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 (6) 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 (7) 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声。 (8) 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 (9) 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本节课九个环节明显偏多, 教师在拖堂的情况下仍没有完成最后两个环节。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以二至三个为宜”。一堂课只有45分钟, 如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理解、鉴赏, 去独立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就教师所设计的九个环节而言, 除第一个环节, 其余八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 需要经过分析、提取、概括、表述, 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善, 这样的过程, 不是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假如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 倒不如删繁就简, 突出要害, 追求实在。

三、浅和深的关系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深浅相济, 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浅”的课堂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 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深”的课堂超出学习起点, 难以找到突破口, 学生信心懈怠。“深浅相济”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 站在学生的立场, 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教学;是放下教师的权威, 呼唤自由与智慧的教学。

四、张和弛的关系

古人云: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拉得太紧, 弓弦就会断;太松, 箭射不出, 更不可能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张”是指教学节奏快, 思维强度大;“弛”是指教学节奏相对舒缓, 思维强度小。对初中生来说, 要45分钟全神贯注, 实为难事;如果自始至终松散, 学生的积极性不可能得到调动, 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有效的课堂应该张弛结合, 有节奏地合理安排。

教学, 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前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删减繁枝繁叶, 使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略取舍的处理, 就难以摆脱平板呆滞的气氛, 难以形成节奏。教学时, 对凝聚重点的内容, 要精心策划, 放慢节奏, 方法多样, 指导扎实;对重点以外的内容, 要言简意赅, 加速推进。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又要阅读, 又要说话, 又要探讨, 还要想象的阅读活动课”。围绕这一重点, 设计了以下板块:活动一:进入录音棚———要求“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先泛读, 速度较快;接着精读, 请学生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 这个环节推进较慢。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先请学生讨论几个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共计18名学生发言。话题一使学生明确“写风写雨, 笔无虚设”;话题二让学生懂得“一波三折, 尺水不兴”;话题三启发学生理解“美好穿插, 诗意烘托”;话题四启迪学生感悟“结而不尽, 耐人寻味”。接着, 推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话题五主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共有11个学生发言。活动三:来到创作室。余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 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 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以上内容占用课堂2/3的时间, 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重点。最后, 余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尾。这样张弛有度的课, 堪称语文节奏控制艺术的精品。

五、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预测与设计, 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地设想与安排;生成是课堂教学主体本身的进行状态。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 制约着课堂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提高, 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接触到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教学中, 预设的生成提前到来时, 教师要做的不是抑制这种行为, 而应客观地承认, 正确地面对, 并能以此作为教学的可利用资源, 灵活地调换教学环节, 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预设的生成迟迟未来时, 教师应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铺设一条连接的台阶, 沿着学生的思路, 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 有意识地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当出现预设之外的事情时, 教师或调整教学计划, 或因势利导, 或抛砖引玉, 实现意外的生成。

钱梦龙老师教学《故乡》一文时, 是这样处理预设之外事情的: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 你们谁见过?

生: (齐) 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偏离了原来的预设,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 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一问, 使学生加深了对闰土的认识, 然后回到预设环节, 自然而然。

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和“主体”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听。”

教学中, 教师既不能“一言堂”, 阻碍“主体”的发展, 也不能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不管学生如何感悟, 如何想象, 如何表达, 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走, 也不能完全被动地跟着学生走。而要想方设法地发挥教师设疑、解惑、启发、引导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问惑、探究、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相互交流。

七、合作和独思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适合较为复杂或有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 常常蕴涵着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等因素。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状况、语言表达、家庭背景等差异, 帮助他们进行异质结组, 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独立思考为基础。时下不少教师常常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还不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只有在学生经过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才能使他们取长补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八、拓展和文本的关系

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篇4

关键词:高中哲学 教学 生活化 意义 方法

当前的高考的旗帜下,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传统高中哲学课教学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课堂教学成了考试知识点的教学,于是教学完全脱离生活,这完全违背了新课改强调的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让哲学课回归生活。

一、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体现了《思想政治》该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特点理论性与社会性并存。教材的编写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的,尤其是新课改后教材有了很大的创新,将经济、政治、哲学、生活、文化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有了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目标是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生活化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可以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容易认为哲学过于理论化,偏重于对马克思注意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节。生活化教学则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可以意义到生活中去,可以学有所用,找到知识的运用价值。

(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生活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生活化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同时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出了社会所必须的哲学道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各种生活现象,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有差异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避免把哲学教学神秘化。哲学中的许多概念,许多观点都很抽象,谈到哲学人们都普遍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太深奥,太晦涩,太抽象,作为一个哲学教师如何防止哲学教学的神秘化,抽象化呢?我认为生活化教学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选举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来进行教学可以避免吧哲学生活神秘化。

二、高中哲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方法

(一)立足于社会生活,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使得教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二)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时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贴近生活实际,形式要是形式喜闻乐见的,如提高视频、新闻、小品、表演等形式导入。

(三)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新时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还要求教师随时更新“素材”。

总之,哲学生活化,让课堂洋溢着说气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一种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应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构建教师、学生与教材相和谐的课堂,增强哲学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凤喜.高中政治科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2]丁丽霞.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0).

[3]周振东.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07).

[4]郑香兰,孙作礼.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01).

老子哲学中关于治国的方法论 篇5

《老子》又名《道德经》, 是一部具有很强思辨性的哲学著作, 一共有八十一章。《老子》的八十一章内容可以用前三章来概括总结:第一章为“体道”,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一部分内容即以“道”来解释万物的演变;第二章为“养身”,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二部分内容即论述如何养身, 如何达到圣人之道, 达到能够担当治国大任的圣人所具有的品质;第三章为“安民”, 也是《老子》主要论述的第三部分内容即论述治国之道, 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老子》对于如何治国的方法谈论颇多, 对今天治国方法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于治国, 老子重视领导人对自己修身的重视, 并且领导人需做到推己及人直到用到治国的方法上去。本文将从《老子》中选取对现在社会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观点, 并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进行阐述。

一、生态环境:“道法自然”

老子的学说有“君人南面术”之称, 被认作是君王统治、治国的重要方略。这种治国方略是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立论基础的。《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将地作为依据, 地将天作为依据, 天将道作为依据, 道之法则是自然, 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运动的。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自然, 而是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在老子看来, 最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是顺从“道”, 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生态文明是一切政治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行动准则,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看其是否符合“道”、符合“自然”。“道法自然”的“法”是效仿的、遵循的意思。因此遵循自然的规律, 辅助万物保持自己本来的天性, 不妄自干涉, 减少人的活动痕迹和活动影响, 使万物自在得生长发展灭亡而不人为干涉, 这便是老子的生态观。因为只有人类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才能让大自然和“道”来作为, 不然就将干扰“自然”和“道”的正常运行。于是自古便有“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的说法,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旺程度与其顺应自然的程度成正比。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如在交通上的快捷、食品的丰富和保质期延长, 但是由于大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如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破坏、森林和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这些都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没有遵从自然规律导致的。为了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我们应当学习老子的“道法自然”, 遵循生态的自然规律, 合理地利用资源, 不过度砍伐和排放。在自然界能够自我恢复、自我平衡的限度内进行开发利用, 争取恢复到曾今的青山绿水。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一章对资源节约提出了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府不过分追求政绩和名利, 使官员更重视人们生态财富的增加, 将地区生态财富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样才能上行下效, 百姓也开始重视生态保护, 回归内心的善良纯真的天性。

道法自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生态文明为第一性的思想观念,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无为而治。这一点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做了进一步解释:“所谓无为者, 私志不得入公道, 私欲不得枉正术, 循礼而举事, 因资而立功, 推自然之势, 而曲故不得容者, 事成而身弗伐, 功立而名弗有。”用“无为”来治理国家, 人们的所欲所求是不能损害天下人的利益的, 应当按照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这样也就不需要治理严苛的法律和规则来管理, 人民各得其乐, 社会秩序也安定, 统治者看似无为而治, 实际上正是顺应了天道, 道法自然, 根据自然的规则来治理国家。

二、民本思想:“高以下为基”

老子认为圣人的治国思想是以“关注民生”为基点的, 圣人治国应当以身作则, 以圣人的人格来师范天下。这一思想在《老子》二十二章中有详细叙述: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见, 故明;不自是, 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治国者应当有正确的自我认识, 有圣人般自谦的德性。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这些都是圣人自我谦卑的德性, 以曲成全直, 一弯腰实现鼎立, 是“大道”的表现, 也是老子民生思想的重要体现。并且老子认为居君位不能骄纵, 治国者应该自称孤、寡表示谦逊。百姓虽然地位更低, 但是君王应该不与民相争, 至于百姓之后, 这才是与民相处的正确方式。《老子》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处于高处的君主应该将平民作为自己的根基, 高位是以低位作为基础的, 如同江海一样, 善处低下的地位, 反能成百川众流之王。《老子》四十九章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君主对百姓态度谦恭、不自恃英明高贵, 老百姓才不会因此有压迫感和厌恶感, 才会心悦诚服地拥戴政权。谈治国之道, 自然是为了维护执政的权利的。

对于位居高位者的的谦恭态度, 至今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公务员不再像之前那样火热, 但是每年希望加入公务员行列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即使面对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工资不再具有优势这一些事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自古便有行政傲慢这一问题, 行政傲慢指拥有国家行政资源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狂妄、冷漠、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对于这些政府服务, 百姓常常有“门难进, 面难看, 事难办”的说法, 甚至“官府衙门八字开, 有理无钱莫进来”之类的嘲讽。对于这一点, 近年政府也有意识去调整修改, 提出服务型政府, 微笑服务等口号。对于这点, 其实公职人员应该多学习老子提出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不自我抬高身价, 而本应就是群众中的一份子, 为群众献出一份力。中国共产党很早便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 提出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但是真正地实现群众路线, 做到服务型政府仍需较多的思想观念的转换, 强调公职人员的谦卑心态。

三、精神文明建设:“无”之用

重视拥有是人之常情, 但是老子更重视无。在《老子》第一章便说道:“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根据河上公的解释, 无名便是道, 因为道是无形的, 因此无名。道是根本, 生成万物。天地有形位、阴阳、柔刚, 所以叫做“有名”。天地孕育万物, 是万物得以成长, 就像母亲养育子女一样, 所以说“有名”是万物志母。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更重视无的地位, 认为无才是最根本的。

在《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车是因为插轴的孔才有用, 器皿是因为内里的空才有用, 房子也是因为门窗和室内的中空才有室的作用。从而得出结论, 实有的部分只是借利, 虚无的部分才是真正有大用的。由小及大, 从物质层面来窥探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这对治国方法也有很大的启示。

正如有只是一时之利, 物质文明也只是表象和借利罢了, 真正可以长久振兴国家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重视无形的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康的社会价值体系才是真正的兴旺发达的良策。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但是国民素质却一直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 认为虽然大多数人都早已摆脱贫困问题, 甚至教育的文化层次不断提高, 但是真正的国民素养却并未得到提升。今年国家逐渐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有充分认识, 但是真正地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四、结语

在我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中, 老子的治国方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谨遵自然规律, 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最好的治国方式。在治国方式中, 我们多想到的是儒家的“德治”、“礼治”, 法家的“法治”, 其实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少私寡欲、“高以下为基”的民本方式、无之用等无为而治的方法对现代社会的治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应当去粗取精, 吸收其中对现在有实践价值的方法来运用在治国的实践当中去。只要我们不把它绝对化———不把它视为唯一的实践方式, 而把它与能动主义方法结合起来, 就可以正确地处理各种实践问题。

摘要:谈及老子, 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无为而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非常消极, 根本不值得用于治国这样的大业上, 因此老子哲学中有很多关于治国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受到重视, 但实际上老子的很多治国思想和方法对于当今的社会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下文将选取老子哲学中的一些方法进行论说, 将其与治国相结合, 并联系当今的社会现状阐释老子治国方法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特点 篇6

医学哲学方法论是受本门学科特殊性所制约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方法论的特点就是学科的专门性。要揭示研究方法的规律,就要从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方法中进行概括,更要从现有的医学哲学研究中探索,而不是简单地将哲学或逻辑学的方法强加于医学哲学。医学哲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医学哲学方法的特殊性,在于人类医学实践的矛盾及其运动的特殊性中。笔者认为,医学哲学方法论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历史性。医学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如何千差万别,错综复杂,都是作为一个运动过程而存在和展开的。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医学实践都表现为一个产生、发展和终结的历史进程。医学哲学所研究的,就是对这种历史地发展着的医学实践及其矛盾进行哲学反思与理论表达。医学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存在于这种历史地发展着的研究过程中。医学哲学方法论所要揭示的,就是医学哲学方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存在于其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医学哲学方法的历史过程,是多种方法相互矛盾、制约、淘汰、演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方法的出现,既有其主观的条件,更有其时代的特征。只要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医学学者或思想家的方法,都是医学哲学方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其方法的主体,也都以其特点而成为总的方法中的一部分或要素。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必须注意方法的历史性,从历史的演进中来比较、归纳、分析各种方法形式,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出合乎历史规律的方法,以此为方法论研究的主要依据,进而批判地吸收其他各种方法形式,综合成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相适应的医学哲学方法论体系。

(2)系统性。医学哲学方法论是对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总体探讨,这样,系统性就成为其必备的要求和内在的性质。其系统性的要求和表现主要是:(1)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使方法论的研究与人们认识医学实践和医学矛盾的过程相统一,揭示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进而是理性认识过程的各个必要阶段、步骤和环节。对这个过程的概括,不仅要体现出研究者的思维逻辑的系统性,也要充分考虑读者思维逻辑在接受研究者结论时的系统性;不仅要说明全部研究过程方法的系统,也要突出地说明作为研究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过程的系统。(2)方法的系统与医学矛盾的系统相统一,医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的主观条件,但它并非任意而孤行的,研究方法的每一个环节、要素,都受其作用对象的医学矛盾的制约。而现实存在并按其规律发展的医学矛盾,是有内在系统性的,当我们探讨医学哲学方法论的系统性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医学矛盾的系统性,揭示医学矛盾对研究方法的制约,以及研究方法的系统在认识医学矛盾时的能动性。

(3)辩证性。辩证法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它对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行为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方法的一般,一般的方法。具体到医学哲学的研究,辩证法无疑是前提和原则,但这个前提和原则必须具体化。要在医学哲学的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指导,并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与本学科相应的方法,并在对具体医学问题和矛盾的研究中,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法。

(4)实证性。医学哲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方法上更要注重实证性。医学哲学的实证性,也就要求它的研究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实际医学矛盾为对象,研究的过程和思维的程序必须适应医学矛盾的实际,同时进行对大量医学现象材料的收集和占有,实事求是。在论证医学矛盾时,要以必要的实际医学材料来进行典型说明。科学的医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实证,并不反对辩证法,而是辩证法的必要内容,它与系统的抽象思维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实证和实证的抽象,正是医学哲学方法论所要揭示和说明的。

分析哲学的当代方法论意义探索 篇7

分析哲学曾一度成为英美甚至整个英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研究方式的, 它主要时期可划分为二战前的逻辑实证主义和二战后的语言分析阶段。第一阶段, 哲人们倾向于研究人工语言和符号逻辑。第二阶段他们更注重日常语言哲学。

不论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 分析哲学都把语言研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语言的意义理论研究。从一定意义上, 分析哲学家们在促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使这些研究从认识的内容转向了认识的表达、从心理概念转向了语言的形式。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描述和解释是分析哲学的首要任务, 也是分析哲学的重要标志。

弗雷格强调语言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时谈到, 哲学首先必须是一种逻辑, 对逻辑的探讨首先是对语言意义的探讨, 而对语言意义的分析就是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弗雷格认为“始终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 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的区分开来。” (1) 并且还提出“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 而不是孤立的语词中, 才能找到语句的意义。” (2) 值得一提的是, 弗雷格尽管提到了主观与客观、与语境等概念, 但这仅仅限于他所理解的语言意义上的。

罗素和摩尓则更是把一切哲学问题都归结为语言问题, 如罗素认为“每一个哲学问题, 当我们给必要的分析和提炼时, 就会发现, 它或者实际上根本不是哲学问题, 或者在我们使用逻辑一词的意义上说是逻辑问题。”并提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3) 的著名命题。而维特根斯坦则把思想的界限也划定在语言的范围之内, 他提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只能在语言中来划分” (4) , 并且提出“凡是能够说的, 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 就应该保持沉默”。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正是在于试图说出不可说的东西。

分析哲学家们重视语言研究, 主要使用意义和指称等哲学术语, 给哲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这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 脱离人类实践, 只是询问人的的语言是否准确地表达的认识, 分析哲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 “哲学家们只要把自己的语言还原为它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通语言, 就可以认清他们的语言是被歪曲了的现实世界的语言, 就可以懂得, 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立组成特殊的王国, 他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5) 既然语言和思维一样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理性认识的产物, 那么语言研究也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人类的实践来进行, 决不能脱离主体的实践活动来空谈意义。

二、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反对形而上学

分析哲学的一个代表人物石里克提出:“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 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 也就是陈述证实 (或否证) 这个句子的方式, 一个命题的意义, 就是证实它的方法。” (6) 这就是说, 维也那学派是把可证实性原则当成判定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进而反对形而上学。把语言的意义的判定标准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 是因为石里克并没有意识到哲学的问题并不仅仅就是语言的意义问题。而且, 语言意义问题的解决也并不意味着哲学问题的解决。可证实原则在科学领域有其独到的价值, 然而对于哲学, 它并不适用。

由于意识到可证实原则的狭隘性, 分析哲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卡尔纳普提出以“可验证性原则”来取代可证实性原则, 并进一步提出“在许多情况下, 有了数量不多的肯定的例子, 我们就达到了实际上足够的确实性, 于是我们便停止实验。但理论上永远存在着把检验观察的序列继续下去的可能性。所以在这里任何完全的证实都是不可能的, 却只是一个逐渐增强确证的过程。” (7) 显然, 卡尔纳普的解释并没有解决分析哲学的难题。

根据可证实性原则或可验证性原则, 形而上学命题都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其实, 语言是人类的语言, 语言研究仅仅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部分, 用逻辑分析来反对形而上学是没有多大力量的。西方分析哲学家们可证实性原则的多种解释, 反形而上学多种观点, 本身就说明了分析哲学就有很多无法克服矛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它是解决一切与人类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与核心, 语言问题自然也不例外。一定语言表达式的意义, 总是相对于实践着的人类而言, 语言意义问题的复杂性与人类社会交往实践的复杂多样性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意义所显现的诸多特性也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复杂特性所导致。分析哲学陷于语言的泥潭而找不到出路的客观事实表明, 他们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意义与实践的内在关系问题。

三、分析哲学的当代方法论意义

从总体上来说, 分析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不成功的。依据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的意义标准, 分析哲学来反对形而上学是站不住脚的。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只能适用于经验科学, 不能用来检验非经验科学的认识活动的哲学。笔者认为, 由于其本身陷在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之中, 分析哲学家并没有没有找到传统形而上学错误的真正原因。其实, 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个根本错误, 就是它脱离了现实世界, 又虚构了一个超感性的“本体”世界, 并把这种“本体”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尽管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成功, 但分析哲学所发起的“语言运动”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哲学的主要表现是运用逻辑分析得方法对哲学概念进行研究, 是哲学命题的意义标准更为清晰, 从而达到对世界和人类思维的科学认识。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首先, 分析哲学追求语言的明晰性与确定性, 并用来反对形而上学, 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分析哲学家们不相信所谓的终极真理, 不相信先天综合判断, 他们企图以语言分析的方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哲学方法对人类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分析的方法并不只是批判别人的工具, 而是可以与其他哲学方法和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

其次, 分析哲学探索语言的意义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发展也有启迪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 也存在着概念不清、意义含混的现象。概念不清、意义含混必然影响哲学的研究和发展。由此, 澄清哲学概念的意义, 是分析哲学的任务, 一定程度上说,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需要的基本研究方法。

再次, 分析哲学主张的“科学理性”是一种开放、对话的思维,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非常需要这样的开放和交流对话精神。人类实践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人类所创造的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哲学之所以富有魅力, 正是因为它处于不断变化和创新中。如果大多数哲学研究工作都闭门造车, 使用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私人语言”, 那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无法与其他研究者之间展开讨论与交流, 这不符合哲学包容开放的精神。

总之, 尽管分析哲学有其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局限性, 但研究分析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弗雷格:《算术的基础》, 牛津1953年英德对照版, 第7页。

[2]罗素:《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逻辑与语言》第166页, 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九州出版社, 2007年版。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第525页。

[5]石里克:《意义和证实》, 《逻辑与语言》, 东方出版社, 第218页。

创业者要学习的营销“蚂蚁”哲学 篇8

第一部:蚂蚁从不放弃。如果它们奔向某个地方, 而你想设法阻止它们, 它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从不放弃, 一直寻找一条路线奔向它们想去的地方。

第二部:蚂蚁在夏天就为冬天作打算。多么深刻的洞察力!不能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 所以即使在盛夏, 蚂蚁也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

第三部:蚂蚁在冬天里想着夏天。在气温变暖的第一天, 蚂蚁就会出去活动;如果气温变冷, 它们再返回洞里。不一味地等待, 这样蚂蚁永远会在气温变暖的第一天出去。

蚂蚁哲学的最后一部: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多么令人叹服的哲学———全力以赴!

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从不放弃, 深谋远虑, 积极进取, 全力以赴。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而创业者的“蚂蚁哲学”, 则是给创业者以智慧, 指导创业者将营销过程修炼得更好的艺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营销界的“蚂蚁”, 都和“小”关联在一起。

小而高。爆破营销能够得以爆破的前提是有全局观, 能够系统地看待问题, 能够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高处着眼, 小处着手”, 这就是“小而高”。

小而大。爆破营销的要义在于爆破点要小, 要准, 要狠, 在于一点爆破, 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赢得大局。千里之堤够大吧, 一个蚁穴能够摧毁它, 这即是“小而大”。

小而精。营销的精准, 在于确立细分市场里的细分顾客, 这就是定位的过程, 也是懂得舍弃的智慧与艺术。营销的一个基本理念, 每一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 只有以市场上的部分特定顾客为其服务对象, 这即是“小而精”。

小而美。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 所需资源巨大, 而资源短缺又是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多点爆破、全面开花”的丰满理想会被现实的骨感击破,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集小胜为大胜, 方为上策, 此即“小而美”。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评述 篇9

关键字: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人地关系

引言:一种学术的所有参与人员,都在由特定学科的某种哲学所提供的框架内从事研究。这样的哲学可以是确切的,参与者在工作开展前就已经建立了某些规则;这种哲学可以是含蓄的,存在一些规则,但并没有得到公认。在哲学明确的情况下,这一哲学也为其他参与人员所共享。但在哲学含蓄时风格则可能很不相同,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既和自然科学有关又和社会科学有关,所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人为地理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擅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科学、哲学思潮的优良传统。历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论述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发展以来,有多种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其中很多只不过是哲学的变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四种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经验主义一词原本意指古希腊医生的经验,拒绝一味接受当代的宗教教条,而是依照所观察到的现象为分析依据。先由感受而得到经验,然后经过适当归纳或演绎,才形成知识。在哲学发展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

人文地理学像绝大多数学科一样,都起源于经验主义的实践。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古典地理学发展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想法设法获取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构成的地理环境系统非常复杂;地球表面和抽象的人地关系又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观察是重点,调查及实地研究紧随其后,然后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人文地理学家时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寻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科学是建立在证实原理上的。人们认为事物是真实的,是因为人们认为建立起真实性的方法是合理的。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一种科学理论由一特定的演绎系统构成,该系统包括两组因素:一组初始命题(或者假设),一组由系统内规律。

人文地理学是最后广泛采纳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之一。实证主义方法论被引入人文地理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晚期的美国。从那个时候它就迅速的传播开来,到60年代末实证主义就已经支配着整个北美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原因是,现在方法的并不合理,再一就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中实行的科学的社会学具有巨大引力。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其具有的数量化性质:以数学或者统计学的形式,以一种精确的、可重复性以及确定性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3人本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他们关注于有思想的生命,关注的是人类,而不是关注以机械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非人类。人本主义目标是认识人类活动的真实性,这个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设想的手段就代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人本主义方法主要有三种:理念论、实用主义、现象学及其亲属。

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这种哲学中引入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悠人的地位的观点。

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领域,突出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成,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纪本嵩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结构主义者具有的基本原则。这基本的原则展现为五个主要特征:整体、关系、消解主体、自调、转换。

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

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特征相比,关系的涵盖面更广,其内容更丰富。它不仅紧密相关某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而且统摄宇宙万物间的各种系统。

消解主体:其意是人失去了他是万物中心的位置;人不再是测量万物的主人,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

自调:自调是结构主义者在解释系统之所以存在时所认定的根本原因。

转换:结构主义者所提倡的转换,其性质则是强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变化的动态性。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最主要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性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千差万别的人文地理现象是表层结构,而要真正解释则需要把握人地关系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参考文献:

[1]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学习哲学的方法 篇10

企业人才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和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保障企业这个复杂系统能平稳高效运行。从外部环境看, 人才的引进或输出形成了一个良好有序的机制, 从而使企业发挥出最佳绩效;从企业内部来看, 各子系统之间不因人才因素干扰企业的运行。那么, 企业管理者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企业人才的管理原则呢?

一、从全局出发, 抓主要矛盾

首先,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定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目标群。每个企业因其性质、发展规模、所属行业, 发展阶段、所处地域等方面的不同, 在人才需求上各有其特殊性, 因而企业不可以盲目地或简单地与其他知名企业类比, 亦步亦趋地照搬照抄, 而是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明确自身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否则人才虽然引进了, 引进的也确实是人才, 但却不是企业适用的人才, 结果人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也无法获得人才效能。

其次, 明确所引进人才的职责。只有职责分明, 人才才能发挥出其积极性。如果职责不明, 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企业就无法做到高效率。

再次, 因才适用, 各得其所。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人才, 只有没有用好的人才。解雇一名员工要比用好一名员工简单容易得多。但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不应随意解雇所聘员工, 而是应设法用好现有的员工, 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岗位, 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为企业, 同时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企业领导者应设法为员工才华的施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 (C.Northcote parkinson) 在其所著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坚称: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各司其职, 而不只是专注于生产活动。

二、把握好人才管理的“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规定性的量的幅度, 而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 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企业人才管理必须适度, 过犹不及。

1. 在企业外部关系方面, 可以采用人才资源外包的方式, 减

轻企业人才管理的压力。所谓人力资源外包, 是指企业依据需要, 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招标等方式, 委托给专业从事相关服务的外包服务商的做法。

实行企业人才外包, 一是有利于企业人才管理角色的转换, 企业人才的管理者可以从繁琐的、低层次的人事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 专注于企业人才的宏观及长远规划, 致力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现有员工绩效的发挥;二是可以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 降低人才管理成本, 避免人才管理过程中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

2. 在企业内部关系方面, 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下级人员的人数。一个人的精力、体力有限, 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总是有限的。管理必须是有效管理。如果管理幅度过窄, 易导致管理层人浮于事, 形成将多兵少的局面, 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如果管理幅度过宽、过大, 则会造成管理人员工作负荷过大, 导致无人管理、无序管理或管理失控。只有适度管理或有效管理才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才能确保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提升。企业人才的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提供优秀适用人才。他必须明瞭: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引进, 什么样的人才不必引进, 什么样的人才必须引进;什么时候引进才是最合适的。他一定要懂得人才的科学搭配, 人才结构学是他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科学。人才结构科学与否, 是人才能否发挥出应有绩效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使用人才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盲目攀高。一些企业不依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招聘人才时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 错误的认为人才标准越高越好。如有的企业招聘保安或门卫也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这不仅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对被聘用者也不是好事, 因为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 他会感到压抑, 痛苦, 最终导致工作无积极性, 消极被动, 责任心下降, 工作绩效差;对企业来说, 增加了人力成本, 加大了管理难度。二是拔苗助长, 小材大用。其结果是员工干了其力不从心的工作, 难以胜任, 而企业不能达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因而, 企业的管理者一定掌握因才适用原则, 因才委任, 科学搭配,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企业才能充满活力,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 哲学方法是最具一般意义的方法, 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不可以生搬硬套, 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实践中寻找到最佳方案。只要运用得当, 哲学方法完全可以为企业人才管理助上一臂之力。

摘要:21世纪各国、各企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重视人才管理。人才管理是一门科学, 哲学方法在人才管理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哲学方法在人才管理过程中如果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良好效益, 这些方法包括:抓主要矛盾;把握好管理的“度”;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等。

关键词:人才管理,哲学方法,运用

参考文献

[1]约翰.C.马克斯韦尔 (美) .所向披靡-打造优秀团队的17条法则[M].新华出版社, 2003.3

[2]赫伯特.A.西蒙 (HerbertAsimon) (美) .管理行为[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3

[3]郭朝先:获得核心竞争力[M].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2003.1

[4]方军:新管理人必备的9大成功资本[M].中国华侨出版, 2003.1

[5]蒂姆.汉纳根 (英) .掌握战略管理[M].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3

[6]王成:私营公司必备管理制度[M].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1.10

[7]刘光启:A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9

上一篇: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下一篇:永久性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