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2024-09-17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共9篇)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篇1

荀子(约前 325-前 236)姓荀,名况,字卿。中国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当时的赵国度过的。他从小勤奋学习儒家经典,也学习其他各家学说。他乐于求师,善于综合各家之长。荀子 50 岁时离开赵国,赴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在那里,一边讲学,一边探讨各家学说,并进行系统的批评和总结,终于成为先秦各派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的主要著作有《劝学》,《天论》,《解蔽》,《性恶》等 20 余篇。后来被西汉的刘向整理成《孙卿书》,即流传千古的《荀子》一书。

《荀子·正名》论述了正名的问题,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理论,强调正名的目的与作用。荀子认为,人们确定的各类名称是有所依据和有所遵从的,刑法的名称仿照上周,爵位的名称依照周代,礼仪的名称依据《礼经》,一般事物的各种名称遵从已有的风俗习惯共同约定。由此看来,共同约定的名称浩如烟海,制定此类名称的艰巨任务是世世代代完成的。

关于一般事物的名称,荀子首先提到用在人自身的各种名称:生来就如此的叫做“性”或本性,它不是后天形成的;本性的好恶喜怒叫做“情”;对“情”的选择叫做“虑”;思虑长期积累,官能反复运用,而后形成一定的规范,就叫做“人为”;符合功利而办的事叫做“实业”;符合礼义的事叫做“德行”;人自身固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知”与外界事物相接触所产生的能力叫做“智慧”;人身所固有的掌握才能的能力叫做“能”;本性受到损伤,叫做“病”;偶然的遭遇,叫做“命”。荀子认为名称有重要的作用,他说,名称一经制定,各种事物的实质就可以分辨清楚,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一经实施,思想意志就能相互沟通,所以百姓就一致遵循这些名称,他们认识到扰乱正确的名称是一种犯罪行为。遵循正确的名称就能够专一于根本的法度,谨慎的遵守法令,这样事业就会长久,事业长久了,功业就会成就,天下的治理就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荀子论述了名称的同与异的问题。他说,不同人的不同认识要相互交流,不同的事物与其实质是互相维系的。世上的事物千姿百态,必须有确定的名称,不能同异不分,贵贱不明。同与异没有区别,就是无名,他反对无名说,无名就会思想混乱,就会产生种种弊病。所以有智慧的人对各种事物加以区别,制定名称来指明他们的实质。实质相异的事物应该有不同的名称,因此,人们对实质相异的事物无不给予不同的名称,这是不能混乱的,就像实质相同的事物无不给予相同的名称一样。制定名称是第一要务,名称是对事物的概括,万物众多,对它们全面地加以概括,就称它们为“物”,“物”就是一个大的统称,以此类推,再给予更高的统称,统称之上还有统称,直到无法再推为止。有时要对事物加以部分的概括,于是就把它们称为“鸟”“兽”之类,它们也是一些比较大的区别名称,以此类推,往下再给予区别的名称,区别之下还有区别,直到无法再推为止。

荀子论证说,名称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的名称与事物是适宜的,与大家约定的名称不同就是不适宜的。名称没有自然生成就代表某种实物的,而是大家共同约定一个名称来称呼某种实物,约定俗成,也就称之为某种实物的名称。荀子特别指出,名称要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主要表现事物的实体而不是外部形态。事物有形状相同而实体不同的,有形状不同而实体相同的,这些都可以区别。形状相同而实体不同的,虽然可以合用一个名称,其实是两种实物。外形变了,实体未变的还是同一个事物,只是外形有了区别。我们可以用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证明荀子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荀子看来,名称是用来认识事物的,是论辩和说明的工具。他说,事物弄不清楚,就给它命个名;命名了还不清楚,就仔细的体会;仔细体会了仍然不甚了了,就加以说明;说明了还是不明白,就论辩;这些都是实际运用中的重要形式,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名称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人们听到名称,就明白了它所代表的事物,这就是名称的用途。名称积累起来成为文章,这就是名称的联结。使用和联结都很得当,就叫做懂得了名称。名称,是人们约定用来表现各种事物的;言辞(相当于一个命题-笔者)是人们兼容各种不同实物的名称来表现一个意思的;论辩和说明,是人们用同一个概念和事物来说明是非之理的。仔细体会和命名,是论辩和说明必要的条件,而论辩和说明是心对道的表现与反映。归根到底,道是名称的根本原则。因此,荀子指出,心要符合道,说明要符合心,言辞要符合说明的要求,订正名称要符合共同的约定。由此看来,荀子的正名理论已超越了孔子的正名说。他的正名是一种语言活动,正名的几个环节——命名-体会-说明-论辩——构成语言活动的基本内容。依据他的观点,语言不是正名的工具,相反,正名是服从于语言的,是为了语言的正确使用,因为语言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的社会活动。荀子认为,君子的言辞浅显而精当,贴切中肯而妥善,参差变化而有致。他能正确的选择那些名称,恰当的使用那些词藻,力求表明他的思想。那些名辞与辞藻是思想的使者,足以沟通人们的思想。所以,名称足以表明事物的实质,言辞足以表现本质的思想。荀子这里实际上是用君子的典范提出了命名和论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不能背离的。名称一旦约定俗成了,就不能随意改动。名称有确定性,相对稳定性,不能以一个名称扰乱另一个名称,不能以实际扰乱名称,也不能以名称扰乱实际。不能混淆那些正确的名称,不能炫耀那些词藻,说明和论辩不要杂乱无章,不着边际,废话连篇,毫无功效。

荀子认为,名称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他在论述人的言行和名声要符合实际的道理时引述过《诗经》中的诗句:物其有矣,唯其时矣(《荀子·不苟》)。意思是说,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对它要实事求是,人的行为言论和名声要反映客观实际。荀子指出,“……言论不因明白清晰为贵,名声不因广泛流传为贵,只有它们符合礼仪时才是可贵的。”<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荀子说的名声也是一种名称,是道德方面的名称。在荀子看来,言论和名称要与实际相符合,相一致。

《荀子·非相》专题讨论了言语问题。荀子主张人们要喜欢言谈和善于言谈,但是言谈要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真理。他说,凡是言论,不符合先王意思的,不懂得礼法的,都叫做奸邪的言论,虽然讲得很有条理。对于言谈,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一定是心里喜欢它,行动上信守它,嘴里乐于谈论它。他指出,用美好的语言赠送人,比用金石珠玉更重要;用美好的语言勉励人,比赠送艳丽的服饰更美好;让人听到美好的语言,比让人听动人的音乐更欢乐。他认为,语言在重视实际的基础上,也要兼顾外在形式。他指出,庸俗的人与此相反,他们对言谈只重实际而不顾及文采。

荀子认为,言语应该服务于思想教化和现实政治的需要,这是很难的事情。他说,说话的困难,在于用崇高的道理来劝说那些卑劣的人,用治国安邦的道理来触及社会现实。这是不可能直接达到目的的。因此,对于言谈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正确处理和对待。在荀子看来,一般人常犯的弊病是:列举远古的事容易荒谬,列举近时的事又容易平庸。他指出,善于言谈的人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到列举远古的事而不荒谬,列举近时的事而不平庸,随着时代的变迁,顺应世道的高下,缓急适当,屈伸有节,约束和控制自己,以实现自己说话的目的。

荀子论述了说话的方法:即用严肃庄重的态度去接近人,用正值坦诚的态度去对待人,用坚强的信心去帮助人,用比喻的方法去启迪人,用分析的方法使人明白,欢欣温和的引导人,还要重视和确信自己所说的。如果做到这样,那么你的言论不会不被接受的。

有教养或修养的人一定要辩说,运用语言是他们的人生乐趣。任何人都喜欢谈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有教养的人尤其突出。小人辩说总是宣扬邪恶,君子辩说总是谈论仁道。所说的如果不符合仁道,不如保持沉默。所说的符合仁道,那么喜欢谈论的就是高尚的,而不喜欢谈论的就是卑下的。所以仁道的谈论是伟大的。

荀子对辩说进行了分类:有小人的辩说,有君子的辩说,有圣人的辩说。不预先思考,不提前谋划,话说出来就很恰当,有条理而且能分清不同类别的事物,不论是静处还是迁徙,都能随机应变,这就是圣人的辩说,这是说话的最高境界。需要预先思考,提前谋划,片刻的言谈却能使人明白,既有条理又符合实际,知识渊博而又敢于正直直言,这便是君子的辩说。那些说的话夸夸其谈而不得要领,办事奸邪毫无成就,所说的的确动听也很恰当,满心以为自己了不起,是可以骄傲的一类人,这类人的辩说即是奸人或小人的辩说。

《荀子·非十二子》对各种辩说特别是小人的辩说作了进一步的具体描述。荀子认为,辩说或者言论的根本原则和标准是符合礼仪和法度。他说,说话很恰当,是智慧的表现;沉默的恰当,也是智慧的表现。所以,懂得怎样沉没与懂得怎样说话是一样的。所以话说得很多而且都符合礼仪的是圣人,圣人不是神人,而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话说得少而符合法度的是君子。话说得多却不符合法度,反而沉醉其间,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也还是小人或奸人或邪人。小人的说与做是背离的,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说是说,做是做。他们费尽力气做不符合百姓要求的事叫做邪事;他们费尽心思而不尊行法度叫做邪心;他们善于比喻辩说,言辞敏捷而不顺从礼仪,叫做邪说。这三邪,是圣人所禁止的。聪明而险恶,为非作歹而神通广大,欺诈而十分巧妙,说话不讲效用却头头是道,谈吐不合于急需却十分精细,这是治理国家最大的祸患。这种人行为邪僻而顽固不化,掩饰罪过而十分巧妙,玩弄权术而非长圆滑,说话头头是道而违背常理,是古

代严格禁止的。

《荀子·儒效》明确指出:君子说话有一定的界限,行为有一定的标准,言论与行动的根本原则是有所推崇的。在荀子看来,言行的根本原则是三代规定的,不能违背和超过,超过了夏商周三代就叫做渺茫。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篇2

语言哲学因为有“哲学”二字让许多学者望而生畏。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语言哲学呢?首先, 我们要分开来理解。“语言”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标志。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来进行思维或者与他人交流。而“哲学”是什么呢?哲学就是探求世界的本质、起源等。那么, 语言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的使用方法, 并且把语言问题当成哲学问题来看待。在语言哲学领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 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贝特兰·罗素、约翰·奥斯丁、约翰·赛尔、戈特洛布·弗雷格等等。他们都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四个基本问题出发, 帮助读者对语言哲学有个基本认识。

1. 语言哲学的起源

从广义上来讲, 语言哲学在西方经历了两大阶段, 一个是对语言意义深刻关注的形式哲学分析阶段;另一个是反对数理逻辑分析, 认为要研究丰富的日常语言的日常语言分析阶段。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过度是从语义向语用的过度, 是语言学界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而在国内语言哲学已经进入了第三各阶段, 这就是由钱冠连先生倡导的后语言哲学, 即体验哲学。这个理论重在“体验”二字, 认为对语言的研究不能单纯地研究语言的意义或者语言的使用, 而是应该关注语言的体验。从狭义上来讲, 语言哲学又被等同于分析哲学, 他们都是以数理逻辑为理论基础的。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哲学的四个阶段, 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语言哲学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那么, 语言哲学主要来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

2. 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粗略地了解了语言哲学的研究问题。现在, 我们来介绍些细节。当我们谈论到语言的时候, 我们会想到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符号学、语用学等等。但是,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语言哲学, 就不会注意到以上所有学科。这是因为这些学科都是研究语言形式的, 而不是语言的本质。在西方, 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意义。当他们探究语言本质的时候, 他们发现了语言意义的公理。例如, “男孩”这个词的意义就等于“人类+男性+年少+未婚”。于是, 语义学就诞生了。学者们针对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许多学说。真值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渐渐地, 一些学者们意识到根据不同的语境, 一个完全相同的句子可以根据语音、语调的不同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意义。语言常常充满着晦涩和歧义。单纯地依靠语义学, 学者们已经远远不能掌握语言的本质。于是, 他们开始将词语的组合方式和语言的使用也纳入探究意义的因素之中。

至此, 我们不再只是利用语义学去理解语言的意义, 而是可以结合语言使用中的多个因素去分析语言的意义, 例如:对话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 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及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等等。因此, 语用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了。

从那以后, 钱冠连先生又提出了体验哲学。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只是一个有限的范畴。这是因为许多词语的组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对于某些语言的使用情况, 我们不会将其列出诸多规则, 而是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遵从着。因为每一种语言都会使其使用者理所当然地接受一些非本族语言使用者并不理解的表达方式或者内容。就好像, 每种文化熏陶都会使人潜意识地接受和拒绝些什么。所以, 钱冠连先生验, 也就是他倡导的体验哲学。

由此可以看出, 语言哲学的三个阶段都在围绕这同一个问题——意义。所以意义就是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当然, 语言哲学的研究问题并不局限于意义。目前的研究对象越来越走向多元化, 例如:社会文化、心智等等。对于研究本身来说, 问题的多元化趋势应该是一种良性的研究现象。

3. 语言哲学的范畴

语言哲学的研究范畴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意义、语言与思维、语言与存在、语言与心智、语言与社会 (文化) 、语言的进化及语言与人类行为等。这里的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并且掌握其中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的影响对语言哲学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学说的应用方面, 例如:语言与教育。学以致用是自古以来研究的宗旨。

语言哲学为什么会包含如此多的范畴呢?这就要考虑到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了。曾有哲人说过,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是因为我们拥有语言。语言无处不在, 所以当我们在探求语言的本质时, 自然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此, 我们的研究范畴也就包罗万象。也就是说, 语言哲学的范畴广泛是情理之中的了。

4. 学习语言哲学的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语言的使用者来说, 语言也许只是一种传递信息或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如果真是这样, 语言就变成了一个封闭的集合, 不再存在创新。所以, 语言并不单纯是交流的工具, 它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研究领域。

首先, 学习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 但是正是因为语言也分为若干种类, 所以, 语言也成了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障碍。既然统称为语言, 就一定有其本质的联系。因此, 探求语言的本质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活动。它不仅仅有益于国际间的交流, 即使是对同一语言使用者来说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其次, 学习语言哲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会使用语言, 所以我们区别与一般的动物。我们可以借助语言思考问题, 通过语言去假设不曾发生的事情、甚至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去说谎。语言已经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而正是这样, 我们才更要去探求语言的奥秘, 那也正是我们自己的奥秘。所以, 语言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是谁。

第三, 学习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随着科学的进步, 文化的发展, 语言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语言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倘若语言不发展, 那么其他一切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想想最近十年来语言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 正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语言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 我们又怎么可以避而不谈呢?

第四, 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任何一门科学的存在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文中我们介绍了语言哲学的范畴之广。在我们研究语言哲学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科学。这在无形之中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不仅如此, 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语言哲学就是在哲学的不断发展中诞生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结论

语言哲学的发展势不可挡, 研究语言哲学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毫无疑问, 对语言哲学的探究无论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是, 这并不代表语言哲学的发展就不存在问题。比如:想要研究语言哲学, 我们是否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和哲学基础?语言哲学究竟是属于哲学范畴还是语言学范畴?通过对语言的探究, 我们是否能够达成认识世界本质这一初衷呢?面对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我们要更加清楚, 在语言哲学发展的热浪中, 需要的不仅是研究的热情, 还要有冷静的头脑。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 尤其是通过语言学界与哲学界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把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一一解答, 从而推动语言哲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怡.分析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语语言中的哲学 篇3

一、川流不息的长河——英语的与时俱进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编第一章写道,语言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他说“如果语言的演化都可以归结为语音的演化,那么语言学的两个部分各自应该研究什么就非常明白了。”这句话很显然的说出了英语语音在不断的演化。其实,随着时间的变化的不仅是语音,词的意义、语法形式也改变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由此,语言是一个不但演化发展的过程,也不足为奇。在中古英语时期,英语历经了剧烈变化。随着众多的法语借词被吸收进英语,一些法语和拉丁语的词缀也被英语化了。如前缀dis-, en-, inter-, mal-, non-,后缀如-able, -acy, -age, -al。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好像一件袍子,缝满了补丁,补丁所用的布是从衣服本身剪下来的”,不断演化的语言,如何比作一件满是补丁的旧大褂呢?许国璋便补充道“语言的演化,也有借助外来的词语和外来的手段,历史上不乏这样子的例子,即使把这种演化比作打补丁,所用之布也未必都取自褂子的襟里。” 不管如何,英语总是以一个谦虚的姿态,与时代同步发展着。

正是英语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我们才看见这种语言以绝对优势风靡全球。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要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英语知识。

二、军官士兵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外语学习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英语八年,我发现英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就像是军官和士兵:实践应用就像是士兵,而理论就是军官。战场上军官指导正确有力,士兵打仗才会赢。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决定理论,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仗打得好坏最终决定于士兵真枪实弹的战场发挥,而军官的命令则是给士兵指引方向。

在英语学习这一社会活动中,实践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而理论则是语法、语音、阅读和词汇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来源于语言活动的实践,但它继而又发挥其对进一步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实践达到更高一个层次。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大学一二年级的外教课,让我体会到“军官”和“士兵”真正的统一。课堂上,你完全是交流的主角,就如战场上的战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练习Group exercises and games的课,外教要我们五六个人围成一圈,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组中一人开始,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我当时说I am an optimistic girl,听到的第二个人要同样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还要重复上一个同学说过的话。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就要说出全组人的英文名和自我评价。

(二)从一个人开始,站在圈子中间,坐着的其他人要说一句对站着人的评价;乍看简单却很有效,每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加入,整个环节才可以进行,而且是个完全交流的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学到新的单词语句,比如我就记得一个男生说,他是一个run-forever (永远奔跑)的人,一个女孩希望自己变成vulture(秃鹰),我就很深地记得run-forever和vulture,自己在以后交流中也可运用。

由此可见,英语学习中的理论结合实际,不亚于战场上军官士兵很好的配合作战。

三、简单变化带来的——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英语单词的变化非常符合。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

ring(环)girn (咆哮,吼叫)

bed (床)deb (初上舞台的人, 初进社交界的女孩)

这种情况就是事物在排列次序上的不同导致的性质的改变。虽然是很简单的变化,却带来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这就是哲学,思辩中的快乐。

语言中并不缺少哲学,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发现其中奥妙的心。叔本华说,世界上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得不到玫瑰的芬芳。就好像哲学,不要让表面的刺成为你的借口,要想得到那份芳香,就努力大胆地去采摘吧!

参考文献:

[1]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

[2]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M].1999.

[4]约奇姆.伊斯雷尔.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篇4

论文摘要: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语言学也提出了新的哲学观点,本文综合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旨在进一步强调哲学对认知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性及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

0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成熟的标志是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杜伊斯堡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都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客观主义哲学观与人类对范畴的认识不相符合,也无法建立起一个有效地解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意义的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要提出自己的新的哲学观点——经验现实主义。

1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

客观主义认为,人的语言和思维中所运用的符号对应于外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符号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事物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获取意义。这样形成的符号体系是外部世界的再现(representation),是客观现实的映射。客观主义这还将人的心理活动中包含想象色彩的成分全部剔除在外,比如隐喻、借代、主观意象(mental imagery)等都不应该进入人的概念领域(realm of concepts)。总之,客观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虽然来自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约,人的思维和推理是大脑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间的关系运算,是绝对抽象的,无形体的(disembodied)。他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识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对“概念范畴”(conceptual categories)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关于范畴、意义、思维和推理与以前不同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的观点。他们称之为经验现实主义或简称经验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 experientialism)。这里的经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向图式。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向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不是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向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意义与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4)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而不是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

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里,意义被视为是最关键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词语(linguistic expression)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经验现实主义认为,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我们作为生物体的特殊身体构造决定了有些经验是先于概念的产生就有自己的内在结构的。概念之先结构主要包括两类:一为基本层次结构,一为意向图式结构。认知模式与这两种概念之先结构相映衬,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意义。

这种映衬构成人类知识的基础。经验现实主义还认为,我们通过理想认知模式ICMs(Idealised Cognitive Models)来构建知识,ICMs是一个有内在结构的复合体,其内在结构可以是命题性的,意向图式性的,也可以通过隐喻投射和借代投射建立起来。在那些没有清晰可辨的概念之先结构的域,尤其是抽象域,我们通过隐喻借来此种结构。这样一来,隐喻就为我们理解那些抽象域提供了途径。经验主义因此特别重视隐喻对人类认知体系和语言形成的作用,因为隐喻将理性(reason)和想象结合起来。

2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语言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哲学基础的影响。语言教学是一种调动学习者主观思维的活动,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经验、想象、脑海中已构成的图式模式。如上所诉,语言教学者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词语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而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各种生活经验中。语言教学因此更要重视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运用,以获得语言内容的最大吸收和语言意义的最深理解。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认知语言学把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哲学观。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于外界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 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人的身体构造、身体经验及社会经验会对人的人之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F. 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Janssen T. & G. Redeker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C].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And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6]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Langacker, R Assess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s[J].In Janssen, T & G. Redeker (eds),1999.

[8]Tomasello, M.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9]张辉、祝良 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1999(2).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篇5

Frege( 弗雷格) ,Strawson ( 斯特劳森) ,Wittgenstein( 维特根斯坦) ,Quine( 奎因) 等都提到过要从语言使用的环境来研究语言的意义。Firth( 弗斯) 和 Halliday( 韩礼德) 等更强调这种观点,极力主张应从社会功能和使用情景角度来考察语言,语言具有情景意义和形式意义,并认为语言的意义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确定。语境的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 B. 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着重探讨“文化语境”。

一、教育语言学文化语境观管窥

当我们谈到语言教育的文化语境,我们不得不超越仅仅由民族起源所界定的流行的文化观念。按照 Halliday 的观点,语言教育中的文化语境不仅指传统的生活风格,信仰和语言社区的价值系统,而且也指现代科学的文化。教育不仅牵涉特别的阶层如种族和性别,各种各样的更高层次的系统例如有声艺术的符号学的语言学建构,也牵涉整套文化实践的社会意义的制造。

在 Halliday 的《语言与教育》一书中,文化被叫做“更高”的阶层,或者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力量与语法和词汇一起限制着我们能说什么和怎样说。张国扬和朱亚夫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两种基本特征之一,掌握选词和造句的规律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在交际的语言语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英国著名教授 Firth 强烈主张语言研究应该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水平上展开。要成功地教一门语言,就必须面对面地处理隐含在语言和语言学习中的社会语境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文化不是可以抛弃的第五技巧,可以说是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上所有这些观点都致力于强调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文化语境因素的重要性,文化语境识别能力的培养是服务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最终的语言教学目的服务的。

二、“文化语境”的哲学根源

(一) 二分法到多元哲学的转变

以索绪尔为首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的语境化意义分析。这源于索绪尔的二元哲学观,他把语言本身被分为两面,即音响形象和概念,前者被称为能指,后者被称为所指。同时把语言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的价值体现于交换( 语言系统中的比较) 之中,意味着关系等,意义则是符号的所指。现代语言哲学观则打破了“关门打语言”的传统,从多层面研究语言,这些层面包括除了语音,语法之外的语义,语用,语篇,社会,认知等等。

(二) 文化批判思维的作用

文化批判主义哲学是对文化二分法的一种挑战。批判思维并不意味着定位一个客体的弱点并且引发对它有声的攻击,而是一种能够对客体同时进行积极和消极评估的能力。最早对语言文化进行批判的要数语言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本人前期与后期的语言哲学观的巨大转变深刻地体现了他对语言本质的巨大批判。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意义即使用”的命题,认为语言的价值是在于它的运用,认为只有命题才有意义,只有在命题的联系中名称才有指谓。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工具,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现象。这些复杂的语言游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人和人的世界,同时也折射出语言自身的某些特质,对语言自身的特质研究不能脱离语境,语言无本质,存在的都是各种不同的语言游戏。

( 三) “文化模因论”的指导作用

“模因”这一术语首先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把它作为文化的.进化单位提出。他把“模因”界定为文化的传播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大脑传播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这个定义总结了模因的重要功能: 复制和传递文化信息。为什么文化能像人类基因那样复制和传播?首先,那些权威文化信息容易被模因,因为权威文化信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生活和其他良好的方面,这些都是人们倾向于模仿的。第二,如果一定种类的文化信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它将被模仿,那么文化模因就会发生。第三,那些时髦的文化因素倾向于引起人们的模仿。这些文化模因现象给外语教师很大的启示。当一个语言老师教文化因素的时候,就应该重视那些权威的,实用的和时髦的文化。另一方面,外语老师应该发扬和广泛传播自己的本族文化。尤其是在当今外语教育出现“文化失语”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以便于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优先地位。笔者认为,虽然许多学生感觉他们能毫不费力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那些外国人通常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话,至少不是全部理解。

三、“文化语境”对现代外语教学的指导

( 一) 对外语教育大纲的指导

根据一些学者和专家的研究,通过笔者的最终综合吸收,英语文化认知策略培养的目标及其测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具体文化。

( 1) 文化知识: 了解相关历史、地理、政治、社会和其他来自目的语言的宏观层次的知识。

( 2) 文化功能: 理解在各种各样社会情境下的目的语文化的功能,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呈现,文化在个人生活和其他文化微观层面的功能。

( 3) 深层次文化: 理解目标文化价值观念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价值观念是系统的。

( 4) 文化差异: 了解和掌握目的语与本族语文化之间的不同。

( 5) 交际能力: 能运用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来自目的文化的人合适地有效地进行交际。

2. 抽象文化。

( 1) 文化意识: 拥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来解释文化差异。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够和包括目的语文化在内的其他不同文化群体自由交流。

( 3) 文化学习能力: 掌握探索,学习和文化研究的方法。

( 二) 对外语教材建设的指导

真实的教学材料指的是在真实生活中运用,但不是为教学特别设计的,它依赖周围的社会环境来传递信息。英语阅读,对话,课堂活动和课下练习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那些被选择的材料必须反映目的语国家真实的社会生活。真实的教学材料能刺激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过程的认知,心理,观点和行为的反应。最终,学习者能通过亲自体验真正的交际情境和反思交际过程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 对外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中,文化因素被作为背景知识并且与语言教学相分离。尤其在直接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的控制下,文化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位置。文化解释在英语教学中只作为一种点缀。这些解释是极度稀少和零碎的。这些解释的特征是静止的,缺少活力和过时的,没有趣味性和意义而言。现代英语教学主张交际教学法,聚焦于学习者的交际,而不是语法形式的机构系统; 传统教学法只聚焦于语言学标准,然而现代教学法聚焦于内容,意义和学习者的兴趣; 前者强调教师为中心,而后者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前者用正式的书面化的语言,而后者运用自然的日常语言;前者仅强调阅读和写作技巧,而后者除了重视阅读和写作之外,还重视口语互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总之,教育语言学学科内容广泛而丰富,其中无不蕴含着深刻的语言哲学思想; 语言哲学思想中的语境观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建设,语言课堂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南,同时开拓了广大语言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

★ 试论地理教育哲学

★ 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

★ 从酒神精神浅析尼采的哲学观

★ 审视18岁随笔

★ 语文 -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 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 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回眸

★ 正确审视学生质疑提升语文教学品味

★ 《别告诉她》观影评价,《别告诉她》影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东方哲学观 篇6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这一倡议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观是一大挑战.本文在阐释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后提出任务型教学所蕴涵的教育哲学观是对人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全面关注,是一种基于全人视野下的新的英语教学途径.

作 者:张军广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B0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全人教育   教育哲学观  

语言哲学的意义观识解 篇7

关键词: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维特根斯坦,识解

1 引言

阿佩尔主张:“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概念思辨主要是在语言分析层面上进行的,当概念思辨明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语言哲学就自然应运而生(陈嘉映,2003:14-17)。语言哲学是分解句子就要相应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这样一来,弄明白一个思想结构就得弄明白相应句子成分的语义上的相互关系(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其中“语言分析”是手段、过程,而“揭示人及人的世界”却是这门学科的目的(王伟,2009:10-12)。

外语教学流派依附在语言哲学上,语言哲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1)语言和世界的关系;(2)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认识:就是给词语具有意义,例如,要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我们就得看实际情况[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但仅仅察看实际还不够,还得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语句的意义问题]。那么,语句怎么才有意义?从何处获得意义呢?有些哲学家提出了意义的成真条件理论: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知道它在何种情况下为真;语句为真与否,这就把分析和综合(经验)引入讨论。分析句子大致可以理解为逻辑句子,逻辑的中心问题是推理:我们不必每一步都去察看现实,只要前提经验为真,推理程序有效,就可以达到真结论。经验句子为真在于符合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对“事实”进行思考。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意义即使用”思想成为语用学的基本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维特根斯坦的语用意义观对阅读、翻译理论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借鉴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探讨意义使用论指导下的语境及其语词意义摄取路径。

2 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纵览

纵观语言哲学史,一些西方近代和现代语言哲学家曾经对意义进行过多维度剖析,提出了各种意义理论:意义的指称论、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意义的途径论、意义的行为论、意义的可证实理论、意义的成真条件论等。我们不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就先了解其意义。“意义”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语言意义来自于词跟物的关系,古典哲学对意义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词意义来自于感官的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心理意象。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经验,一定是我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经验;语词意义来自于经验,来自于外部事物给我们感觉器官留下的印迹或心理意象。这就为当代哲学奠定了基础。

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意义是词与词所指称的对象,来自于外界事物(指称)通过指称外界事物使自己具有意义。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向。意义的途径论提出者弗雷格区分意义和指称:一个词有指称也有意义,指称是词语所代表的对象,意义是通达这一对象的途径。意义的行为论认为意义不能用内在的意识、观念等等来说明,而必须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意义的同一和差别不在于头脑里的观念的同一和差别,而是体现在行为中的同一和差别。该理论采用外部刺激和机体对刺激的外部反应的模式来说明语词意义。意义的可证实理论认为一句话是否有意义在于这句话是否可以得到证实。意义的成真条件论认为:给出一个语句的成真条件就给出了这个语句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包括:内涵和外延(指称意),内涵:是作词项的定义解释(相当于语词的意义),外延:是用实物解释(相当于语词所指的东西)。语句意义也有内涵和外延,它的真假值来自于句子所描写的事态;一个句子跟它所描写的事态是否对应,条件满足就是真,真值就是句子有意义。句子体现一个完整的单位:体现一个命题,讨论句子有意义是通过命题来考虑、来描写句子的意义;命题:包括句子的内涵义(体现为命题的思想内容)和外延义(真假值);命题:由主项+谓项+个体词构成;要解决句子的意义需用形式逻辑:命题逻辑、谓子逻辑;命题逻辑涉及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命题演算涉及复杂命题的真值计算,逻辑常项有:合取、否定、析取与条件。谓词逻辑:是研究一个命题结构的逻辑关系,对简单命题的分析(主项和谓项分析)。

20世纪以来,语言哲学深入研究语言的“意义”。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言游戏说”,即“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维特根斯坦自己举的例子有: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这些语词来行动;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但“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制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语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陈嘉映,2003:184)。语言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一种活动。

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在此基础上维特根斯坦提出“意义即使用”的哲学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维特根斯坦,2001:33)。这一语用意义观有两层含义:(1)把语词意义理解为人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2)语词的功能是在编织生活场景时起作用。“使用”这个概念提示工具性,这正是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在于像使用工具那样对世界作出应对(陈嘉映,2003:188)。语言不是直接改变现实的工具,而是述说现实的、理解现实的工具。学会一个表达式就是能用它来指挥、请求、描述、传达;能听懂一个表达式就是能服从、援助、寻找对象、理解事物;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理解它在各种语境中发挥何种作用。“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

就二语阅读、翻译而言,要解决怎样获得准确的语词意义,可依据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意义取决于用法,意义“肯定必须属于某一语言的某一语境”(刘宓庆,2003:35)。维特根斯坦把用法、语境、意义三者之间的互为条件联系起来,为语篇理解、翻译活动发掘出基本的规则。意义受制于语境,而使用蕴含着意向,意向也含蕴并受制于语境(刘宓庆,2003:37)。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为二语阅读理解、翻译理论提供了方法论。语词意义的研究对提高语篇理解的能力有帮助。后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论意义观揭示了语词意义的复杂性,为阅读、翻译中的意义把握和理解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3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语境识解

语言学、语言哲学对语词的意义的讨论一直无法回避语境这一基础性问题。语词的意义总是受到各种语境层面的影响与牵制。由于意义研究的切入点及对意义和关系的视角不同,对语境概念的解读也呈现多样化。对语境的界定出现多种多样,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显性语境与隐性语境、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等等。这体现了语境研究的多种视角。语境在阅读、翻译中对语词意义的把握起决定作用。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的语境可理解为以下方面:

(1)“语言游戏说”强调在实际生活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生活形式”揭示“语言游戏”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它涉及到文本所处的时空范围、阶段和领域。因为任何生活形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以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前提。“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社会文化”。因此,目标语的语词意义不能离开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去理解和摄取。这可以把它识解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解读语词的意义需将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进行整合,构成特定的总体言语语境。

(2)维特根斯坦认为“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某种原始语言”、“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语言游戏”就是指语言和人类行动的交织和结合,人们说出某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种生活行为。语言游戏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命令、请求,感谢,问候唱歌,报导一件事件,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等等”(维特根斯坦,2001:18)。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把语言的原始形式和人类生活活动编制在一起,展示语言的场景和语言语境。这可以把它识解为在语言学中常说的“百科知识”或“常识”,显然与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相吻合(对应关系)。维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语词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形式”,在于社会活动中应用。生活形式是无限的,这决定了语用游戏规则的无限性,也必然意味着语境的无限性。维特根斯坦为我们展现出无限变化的语境组成的广阔视野。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观认为语言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活动,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词具有何种意义,取决于人们所处语言共同体的特定的风俗、(下转第44页)(上接第99页)习惯、制度、传统生活。任何语言活动都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而语言规则以生活形式的一致性为基础。语词意义是在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得到交流。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事物本身没有意义,是通过人在社会、文化中使之具有意义,语词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获得意义。意义的产生依赖于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则源于语句的使用。语词的意义确立于语言游戏中,语言始终是一种活动,因为只有在动态的日常语言中,人们才能通过语言传达意义,而意义的过程依靠语言中的词和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自身。研究人自身的人就是研究说话人的理性与哲思。对语词意义的研究,是为了从语词的意义中反推出人的理性和哲思。研究言语行为就是研究语词意义,研究语词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即便是对最为斯空见惯的现象也需要哲学的眼光”(卢梭)。我们做科研要用哲学的眼观来思考问题,用哲学知识的来看材料,用演绎的方法:找一个主要的概念推出次要概念(从内往外推)。记住知识是可以推出来的。用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思路,以事实(观察)作为基础来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论证问题、弄清问题,丰富或修正研究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艾军.“语言游戏”思维关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2010,(04).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盖晓兰.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在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2009,(06).

[4]金明姬.语言哲学视域内的语言、表征与意义[J].外语学刊,2010,(06).

[5]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6]王伟.语言哲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与区别[J].外语学刊,2009,(02).

论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篇8

【关键词】语言学 哲学 语言哲学

引言

从表面上来看,语言学与哲学分属于不同的两学科,两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所以哲学的研究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完成,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进一步思考,因此,二者的关系又是难舍难分。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加深要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从语言哲学的转向到现代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着语言与哲学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

索绪尔曾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基础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所有表现形式所构成的,不管是开化的民族还是未开化的民族,不管是上古时代、古典时代还是衰微时代。在任何一个时期,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语言,而且要注意一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语言学家的任务就应该更多的关注书面文献,因为只有书面文献才能让人类认识过去的语言和远方的语言。语言学的任务是首先对所有能接触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和整理,尽可能的重塑这些语系的母语;其次在这些语言中寻找永恒的并且可以起作用的元素,整理并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和定义。”。一些人曾质疑索绪尔的观点,他们甚至认为语言不算一门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学科,他们只把语言认为是一种日常交际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看来,这些言论显然是错误的。语言虽然只是交际媒介,但是却可以作为一条途径,人类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大脑的运转规律;了解儿童如何学习语言;认识到不同地域语言差异的原因。所以,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于中心位置,语言学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此之后,索绪尔又提出了许多语言学观点,如: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以及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和研究方法。虽然这些观点的提出并不十分完善或者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完全成熟,但是它既然有了自己的系统范畴,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被人们所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广义上说研究的是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狭义上说研究的包括语音、词汇与语法,语义、语用、语言生成和转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也不是一件易事。

哲学的定义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哲学家们纷纷各执一词。黑格尔说对事物的思维和考察是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信仰,而是人类的思考;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也是社会最内在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最笼统和普遍的定义便是哲学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独的世界观或者单独的方法论都不足以构成哲学,只有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是哲学的特征。一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不同于神学,神学更多的侧重于宗教神学的诸多学说,以宗教信仰为主,而哲学所坚持的是彻底的怀疑态度;它也不同于一般学科,研究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实际领域,它所研究的是一般规律,是凌驾于其他所有学科之上的普遍规则,所以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整个世界。虽然这时的哲学还未与语言学正式的结合研究,但是当时的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遵循语言内部的规则与定律,而这些规则和定律正在悄无声息的左右着哲学家的思想,就像德里达所说,人们无奈的用一种语言来批判另一种语言。与此同时,哲学对语言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拓宽了语言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语料支持。它使得语言学的研究不再是封闭自我的内部研究,而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兴趣。虽然这时语言哲学这一专有名词还未被提起,但是语言学与哲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对于哲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信奉的是本体论,即研究世界的本源和基质的社会学理论。从广义上说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狭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本体论又有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研究。虽说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但是这一理论却从未离开过认识论的范畴,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错误的认识得出错误的结论。人们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过程中才能探索出世界的本源,所以,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一次转向,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这也开始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时代。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的理论。在认识论盛行的时期,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一致认为日常语言太过不完善,概念大多模棱两可,导致哲学的研究也变得混乱不堪。他们主张改造自然语言,替换成精密完善的理想语言;另一方日常语言流派却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丰富的,哲学的研究之所以出现混乱,究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家们不了解日常语言中众多概念的细微差别,从而歪曲了日常语言的作用。日常语言学派认为只要弄清了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哲学研究中的困难便可以迎刃而解,不需要建立人工的理想语言。虽然这两大派系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哲学的混乱产生于语言的混乱。正因如此,哲学家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语言哲学的领域。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二次转向,由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哲学。同时,现代西方哲学便开始了。

三、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

虽然现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流派与语言相关。例如维特根斯坦森代表的语言学派。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基础,所以,哲学的本质必须要在语言中寻找。与其说维特根斯坦森是在研究语言,倒不如说他在以语言为桥梁,解决哲学家们留下的难题。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表示,哲学必须要直面语言,要让哲学成为语言学的问题。早期,维特根斯坦森想建立一套理想语言,从而去规范的认识整个世界。但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又没有经验可循,况且,如果真的有一套理想语言,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再没有创新可言,那么哲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后期,维特根斯坦森将着重点放在了日常语言上,因为日常语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自然就成为了哲学研究的源泉,所以,哲学问题应该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提到维特根斯坦森,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哲学家,那就是海德格尔。他认为,从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学就一直在误解存在的含义,人们更多的去研究存在的个体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误把前者当成了后者。他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意义。而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中,语言自始至终都是主题。后期的海德格尔表示,世界用语言向人类展示,人类也可以用语言来了解世界。

除此之外,说起现代西方哲学,还有一位哲学家不得不提,那就是索绪尔。他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历史上一次大革命,在他之后,人们对语言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语言不再是一件交流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个体,成为哲学的第一要素。他提出直面自然语言,我们运用语言来与世界接触,运用语言来阐述思想。它有别于人工语言,人工语言舍弃了自然语言的感性成分,以客观的逻辑观点为基础,成为一套理想语言,虽然理想,但也失去了人类的本然存在。所以,索绪尔立足于自然语言,对语言内部结构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使人们看到了哲学问题中语言问题的存在价值。其次,他提出了语言本体论的研究,深度探索语言的本质。他从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了两个概念,即“语言”和“言语”。从概念上区分了言语活动和语言内容的差别,最后,他提出了共时性语言学研究方法,让哲学家们意识到,语言不仅只有表层结构,还有深层结构。

虽然语言学一直贯穿在哲学的历史研究中,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哲学的主要问题还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依旧存在着差异。维特根斯塔森强调的是日常语言对于研究的重要性;而海德格尔却更多的关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分。所以,只有我们更细致地研究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流派差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四、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哲学顾名思义,是一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解释为方法的学科。那么它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只有准确的分析和使用语言,才能有效的解决哲学上所产生的问题。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英里斯倡导的语形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所组成的符号学深受哲学家的重视,它们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释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形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词性与语法之间的关系,更注重语言语法和形式的规则;语义学研究的是符号的意义问题,即通过使用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问题;而语用学则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了语境之中,侧重于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特定情境下,有些在其他语境中说不通的语言也可以变成合理。例如:“鹤顶红”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符合语形学也符合语义学,但是“鹤红顶”是否符合规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研究了。如果是描述一只鹤头顶的颜色时,便是合理的了。这就看出了情景的重要。

但是,随着语言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之后,约翰舍尔等美国哲学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说话者的意图、想法、动机上来,说话者的心理因素又成为了新的关注对象,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便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形为与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通过句法等组成规则形成的字面意义;言外形为指的是隐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说话者真正的意图;而言后行为则是话语行为完成后对听话者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五、结语

语言在人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单单是沟通的媒介,而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它是一个话语行为,是认识论的主要功能。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一种行为,执行一个动作,言语行为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语言在语言哲学的研究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l963.

[3]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A].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8.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 篇9

摘 要:“线”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表现语言和重要表现形式。“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特征,具有辨证性表现形式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线性艺术的表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线语言;哲学美学思想;中国山水画

自从南齐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种提出“骨法用笔”并确立了线的重要意义之后,画家们一直把线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他们通过对线法和皴法进行深入探究,并逐渐把线语言视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画家们不仅通过线来表达对象的形体,而且还用线来传递他们的个人情感。更重要的是因为线语言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精神的代表,它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哲学审美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符号的代表。

线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说明他把中国绘画的归结为以线造型的艺术特点,古人把线语言作为体现一个画家精神气韵的衡量标准,也是充分体现画家个人面貌和画家独特绘画特色的主要标志之一。画家通过不同的线去体现笔墨的韵律,并以此传达个人内心思想、哲学观点。多年以来,中国古代画家们不断深入研究线的笔法与皴法,利用不同的笔法勾划出虚实、干枯、等质感各不相同的线,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从这些精彩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体会到了线的凝重、沉淀,感受到了线的活脱、灵动、飘洒、清新、奔放……这些妙法自然的线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画家们内心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线语言在中国山水画中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中国山水画中线的主观概括和个性情感

线不仅仅是对物像的简单描画与勾写,而且是画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物体的结构特征后,把其内在的特征主观的表现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变化多端的线式和线语言,同时通过线性艺术表达出画家个人思想意识情感和哲学审美思想。

二、中国山水画中线的含蓄性

中国山水画中的线语言是具有隐性、内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宛如一首含蓄的诗歌、一条清澈的河流、一位优雅的古典美女,对观众倾诉衷肠,其内在的深厚意蕴让人充满无限想象,让人回味无穷。现代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说:“太极图就是书画秘诀”,这句至理名言说明了线性艺术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具有内敛之美,讲究包藏、和谐性,画家用线时注重气运收放、浑然一体,即线的含蓄美感。这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哲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山水画中线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

在中国山水画中,画家们通过线语言表现物体结构特点之外,最重要的是用线表现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它的表现过程就是主观情感升华的过程,因而,线语言具有同一性。

另外,线语言也具有统一性,这是两种矛盾、对立力量的对比与均衡,在运笔过程中,我们感到自己的手臂有一种推力,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向反方向的拉力,这正如我们平时写书法时用线讲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道理是一样的,此两种力量的均衡与对比是中国山水画行笔用的线的主要方式和特征,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这两种力一直贯穿于创作始终,中国山水画中线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充分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审美精神。

四、中国山水画中线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中国山水画中的线具有造型、笔墨、个性情感、空间营造等功能与特点,同时线语言也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画家对物象的观察方式以及个人思想情感直接通过线式表现在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上,画面中的主观思想内容往往是通过线的客观形式展现出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总的来说,中国山水画线性艺术的表现来源于画家的主观审美思想和心境的表达。例如:由于广东与北京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貌特点的差异,气候的不同,所以南北两个地区树木的造型、山脉的形质都有非常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用符合当地的物体结构特征的特定的线式来进行创作,并且通过线的表现来表达画家当时的心境以及审美感受,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思想。

五、中国山水画中的线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是画家们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笔法与皴法,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验中创造新的线式。古往今来,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栩栩如生的“线”充分表现了画家超人的想象与智慧。如我们常用“锥画沙”“屋漏痕”“惊蛇入草”“高山坠石”“绵里藏针”,还有我们熟知的“牛毛皴”、“披麻皴”、“解索皴”、“斧劈皴”等皴法既形象生动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此外,画家们行笔用墨的干枯、迟涩、流畅、灵动、疾缓、疏密等对比都能让观者产生更丰富的想象空间。纵观传统山水画中的线性表现形式,无不具有以上艺术特点,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东方审美内涵和民族艺术精神。由于学道参禅的古代文人非常多,哲学精神深入画家们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创作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线语言的表现产生影响。中国山水中线语言的审美观点深受道家“自然”学说的影响,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平淡、自然是山水画家们绘画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山水画中线性表现的最高艺术形式。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勾画,而是指作品具有一种平静、祥和、典雅的自然之美,这是画面的整体特征和意境。例如:荆浩、范宽的作品给人以静穆之感,他们用沉稳、内敛的线表现庄重、雄伟气势的全景山水,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线的做作、漂浮。倪瓒的作品追求平淡自然,他用枯淡、疏朗的线表现恬淡、静谧的意境,画面中的树木用线的表现正是画家自己精神境界和内心世界的艺术写照,弘仁用灵动、虚空的线表现无限宽广、空灵的山水情境。此外,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集中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线语言尚“简”的审美特征,画家用线注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众多古代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无一不是把“线”的简约用到极致。还有老庄“九九归一”的哲学思想对线性艺术的表现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中线语言的隐性哲学思想使其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辨证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线语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中国山水画是主体心理对客体的认识,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也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是外在的形式语言(技法)与内在涵养(个人精神气质)的统一。中国山水画的线性艺术也是技法表现与作者的人格品质和思想道德相统一。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就表明了他在描绘对象基本形的同时,还强调要更多的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唐.张躁亦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郭熙提出:“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意度见矣。”又说“必神与俱成之。”这是对主客相融境界的进一步阐述。石涛在《画语录》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于大涤也。”这些画论也都深刻表明中国山水画既不只是外向的客观模仿,也不只是内向的自我表现,而是应该既尽可能地观察和再现自然之美,同时又要尽量地表现自我内在的精神性情,也说明了线性艺术表现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中国山水画是线性艺术形式与画家思想情感的有机结合,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都诠释了主、客合二为一的美学思想。文人画家主要是以笔墨状物、写心,强调客观对象必服从于主观精神,以艺术形象反映内心的主观感受。比如:我们熟悉的宋代画家米芾借笔墨描绘江上云山出没、林木掩映的自然景观,抒写出自己洒脱自如的精神境界。马远、夏圭借“马一角”、“夏半边”式的山水来抒发对神州沉沦、江山半壁的担忧,倪瓒的几棵零零落落的小树或半枝风竹,隐隐的远山,显得是那么空寂、消沉,这就是他闲适、无奈、沉寂的思想表现,这就是当时的封建文人面对个人与社会、民族与外敌、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失意和对抗之时,所表现出的“聊以写胸中逸气”的审美观。八大山人以独特的山石造型、构图表现景物,毫无疑问,画家冷峻的个性和孤傲不拘的叛逆精神也得以充分展现……

(二)中国山水画中的线语言是理性与非理性辨证统一

中国山水画的线性艺术是规律与非规律两极发展的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情感的合而为一。中国山水画的线最讲究“理”,也就是“法”,所谓“法”也就是规律法则、理性的概括总结,它包括笔法、勾法、描法、皴法,对不同对象,线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如:树法、水法等等,同时中国山水画的线又讲究“无法”,用笔要抒发情感,讲究随意性。中国山水画的线性艺术有法体现着规律和高度的理性,无法则体现着非规律和非理性。《论语》云:“从心所欲而不逾距。”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了“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绘画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中国山水画用线的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我们在创作中既要发挥理性因素,又不要抑制非理性的情感,既要较高的绘画理论知识,也要有真性情的体现,正是由于理性和非理性的线性艺术在作品中充分表现,才使得无数经典山水画流传下来。

(三)中国山水画中的线语言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中国山水画中的线语言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结合体。一般来说,在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评论、说明都具有真实、平易近人的特征,这种艺术的再现性被广大读者接受和喜爱。而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夸张、寓意等艺术表现方法来渲染其主体对象和中心思想,这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审美思想的体现。中国山水画中的线性艺术也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画家在写生时对物象的描摹是对自然景物的一般化的总结与概括,这是再现事物本身,而画家在创作时通过对线的艺术加工,从感性到理性,再提升到艺术表现,这是对物象的艺术改造和拟人化加工,这是表现事物。中国山水画的线性艺术是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正如唐.著名绘画理论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非常注重把自然万物融入主观思想之中,强调要把画家个人的主体精神与客观物象紧密结合,两者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此外,气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中国画理论家和画家始终把“气韵生动”放在首要位置,这对中国山水画线性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弘仁几何造型的作品中能看到他内心的“平淡”之气,从倪瓒疏朗的线中能感受到画家的“静穆”之气。总之,中国山水画中的线性艺术,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审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之所在。我们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要深入研究中国山水画中的哲学艺术审美观,这对我们在今后的山水画创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梦周.中国书法与线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德仁.道与书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从业资格证转出证明下一篇:与星星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