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2024-08-03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精选7篇)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篇1

Meaning is the center topic of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ecause the philosophers think that the study of meaning is the key to know oneself and the objective world.Meaning is in everywhere and refers to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 such as the tone, the form of a word and the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and even the same word can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ntexts.Meaning of a word relates to its use.

1、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

In the latter part of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Austin made a fresh start on the problem and considered it again that in what sense 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In his opinion there are three senses in which saying something may be understood as doing something.They are the 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and perlocutionary act.The locutionary act is, an ordinary one what is said the form of utterance, the act of saying something, for example:if someone says“Open the door!”the locutionary ac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eaker’s utterance.The illocutionary ac is what is done in uttering the word, the function of the word, the specific purpose that speaker’s have in mind, for example:the utterance“I promise to give it back tomorrow”is used to perform the illocutionary act of promising.The perlocutionary act is what is done by uttering the word.It is the effect on listener or the listener’s reaction, for example:the utterance“There is something in your back!”may cause the listener to panic and to look back his back.The perlocutionary of that utterance is to cause these emotion and action One knows the force of an utterance if one knows what point the speaker had in making the utterance, and that is a matter of knowing something about what the speaker did or what she was up to.It is obvious that the use of a sentence would be specified when both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produced were specified and the force attaching to those words were specified.When one learns ab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force, it seems like that a sentence’s meaning is one thing and the force is another thing.This opinion is also the center matter that many philosophers think about.

2、What words do by saying what speakers do

William P.Alston thinks that a sentence’s having a certain meaning consists in its being usabl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communication, and that a sentence’s having such a role is a matter of the illocutionary acts that could be performed in using the sentence (Alston:2000) .There is a certain conviction that somehow the concept of the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is to be elucidated in terms of the use of that expression, in terms of the way it is employed by the users of the language.It is possible for somebody to tell you that two expressions have the same use (or the same meaning) without thereby telling you what either them means.There is an example, someone, who is a native speaker of Japanese, might tell you that two expressions in that language have the same use without telling you what either of them means.Similarly you could know that two expressions have the same use without knowing what either of them means.It seems that when one tells someone what an expression means, he is in effect telling him that two expressions have the same use;but he uses the meaning formulation only when he supposes that his hears already know how to use the second expression (Alston:72) .Speech act theory is the first major of pragmatics which is a comparatively young branch of linguistic.There are three conditions:firstly, it is the utterance of the perlocutionary not the illocutionary act has a certain sort of result.Secondly, a perlocutionary act can be performed without the use of language, or any other conventional device.Thirdly, illocutionary acts are more fundamental than perlocutionary acts in the meansend hierarchy.The examples given above shows that sameness of meaning cannot hang on sameness of perlocutionary act but hang on the illocutionary act.

3、Implicature between meaning and use:

Besides the above two statements about the meaning and use, there are another theory which can well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and use.It is the theory of implicature.

In our daily conversations people do not usually say things directly but to imply them.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when A asks B about their mutual friend C, who is now working in a bank, that how is C getting on, B might answer“Oh quite well, I think;he likes his colleagues, and he has not been to prison yet.”Here B certainly implied something, though he did not say it explicitly.Here B’s words do answer A’s question.The answer is in a right place and in a right use.But the meaning of B’s answer is not the original meaning but something else.It depends on what the B want to imply to A.In order to avoid the logical use of“implication”, Grice coined the term implicature.Implicature is defined as either the act meaning, implying, and suggesting one thing by saying another, or as the object of that act.Implicature can be part of sentence meaning, and can be dependent on conversational context, and can be conventional or unconventional.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have become one important subject of meaning and use.

There is an oversimplification that each expression has only one meaning and only one use, which is not exactly.A case in point is that“Can you reach the salt?”sometimes means please pass the salt, sometimes means are you able to reach as far as the salt?, and perhaps sometimes means I challenge you to try to reach as far as the salt.It is rarely a case that two sentences are used alike in every context without changing their linguistic act potentials.Although these sentences can have the same use, they do not have the same meaning, because of each implies different cont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a common summary that meaning is use, which means words are not defined by reference to the objects they designate nor by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ne might associate with them but by how they are used.Meaning and use are related but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both of them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respectively.Not only the tone, the form of a word、the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and context can influence the meaning and use, but also the speech act theory、the force、the implicature and some cognitive aspects can influence the meaning and use.

摘要: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成为语义学, 如今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对意义的研究多种多样, 与此相关的, 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关系的谈论也随处可见。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意义和用法进行过研究, 比如从音位学方面, 逻辑学方面, 符号学方面等等。本文将主要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言语意义和用法关系之间进行分析。

关键词:意义,用法,会话含义

参考文献

[1]、Jean Stilwell Peccei.Pragmatics.[M]Routledge PublisherLtd.2000.

[2]、Jennifer Hornsby and Guy Longworth.Reading philosophyof language[M].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3]、John I.Saeed.Semantics.[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4]、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篇2

一、按语言习惯来划分

1.地区

在不同地区,同一种语言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存在。如“外地”一词,在中国东北地区,它的意思是与主屋相连的偏房,通常是指“厨房”,而在东北以外各省,它是指离开居住地的其他地方;又如对于标准英语“I saw it”这句话,新英格兰人会说“I see it”,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方言会说 “I seen it”,在弗吉尼亚州又会说成“I seed it”。

2.社群

社群在中国古代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语言的使用上,中国古代的文人社群与普通群众是严重分离的。在现代社群中也存在着使用不同语言的特点,如威虎山的土匪黑话就与普通大众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3.民族

以英语语言为例,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爱尔兰、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民族虽然都说英语,但语言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4.目的

运用语言,是为了能准确表达思想,表达目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如诗歌、科技文献、说明文、新闻标题、口号、相声等就经常使用与标准语法不一致的语言习惯。

5.交流载体

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语言,会产生不同的表达习惯。如口头语通过不同的声波频率和音量能起到强调作用,书面语则使用着重号、斜体字、引号,甚至改变句子结构(如英语中的It is…that…),来起到强调的作用。

6.态度

不同的说话态度(如冷酷、淡漠、热情、严肃、轻松、礼貌、奚落等),能在语言中表达出来,并形成习惯。这些由不同态度形成的语言习惯,没有统一的语法标准,一个人完全可以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口吻。如:

“您吃饭了没有?” (非常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饭了没有?” (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了没有?” (非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没?” (非常非正式的礼貌表达)

7.语言背景

现代流行语通常与过去的语言背景相关。据专家统计,与1400年前的英语相比,现代英语改变了大约75%。如“horse”一词, 现代英语至少演变出了22个与它同义的单词:steed, charger, mount, nag, plug, dobbin, hack, jade, pony, filly, colt, stud, gelding, mare, stallion, trotter, pacer, Arab, bronco, mustang, cayuse, palfrey;又如“Looks it (the ghost) not like the king?”在莎士比亚时代是标准英语,但按照现代英语的标准来看,这个句子已经不那么地道了,它应该表述为“Doesn’t it look like the king?”

二、英语语法研究的意义

语言习惯的多变都能通过语法研究来加以规范,语法学家应该承认它的变化,并尊重这种变化,通过分析找出蕴含在变化里的规律和常规的语义逻辑。换句话说,语法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整合不同语言习惯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使不容易交流的语言习惯变成可交流的语义逻辑,包括各个习惯性语言词项的指称,从而完成不同语言习惯之间的演绎,这就是语法研究的意义。

1.跟踪统计不同语言习惯的变化

由于语言习惯存在上述七种划分,所以对于某项具体的语言习惯来说,它呈概率分布。英语语法学家曾经做过“英语用法调查”(The Survey of English Usage),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数据。1984年,他们从说英语的人群中抽样了75000个语料单词。其中,书面语35000个,即兴口语单词40000个。语法学家发现,在这些单词中,有10981个单词起状语作用,使用介词短语做状语的频度最高,达到了4456个单词,而用名词短语做状语的只有224个单词。另一个统计数据显示,79%书面语句习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末,而在口语中,这种语言习惯更为常见。进行这项统计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更好地把语法建立在群众性语言的基础上,让人们摆脱“贵族语言”习惯的羁绊。

2.根据语义逻辑建立语言的形式化框架

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有的语法学家企图改变这种多样性,使语言变成一种规范性的社会习惯。然而,这样的企图从未获得过成功。如果把语法研究定位在不同语言习惯的有效理解基础之上,那么,语法研究的目标就要现实得多。

只要能够针对某种语言建立起一种形式化的框架,那么不管它多么复杂,我们都能从语义逻辑的角度来理解,从而使不同的语言习惯在语义逻辑方面变成一种清晰可辨、没有歧义的信息载体。

语言哲学的意义观识解 篇3

关键词: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维特根斯坦,识解

1 引言

阿佩尔主张:“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概念思辨主要是在语言分析层面上进行的,当概念思辨明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语言哲学就自然应运而生(陈嘉映,2003:14-17)。语言哲学是分解句子就要相应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这样一来,弄明白一个思想结构就得弄明白相应句子成分的语义上的相互关系(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其中“语言分析”是手段、过程,而“揭示人及人的世界”却是这门学科的目的(王伟,2009:10-12)。

外语教学流派依附在语言哲学上,语言哲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1)语言和世界的关系;(2)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认识:就是给词语具有意义,例如,要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我们就得看实际情况[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但仅仅察看实际还不够,还得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语句的意义问题]。那么,语句怎么才有意义?从何处获得意义呢?有些哲学家提出了意义的成真条件理论: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知道它在何种情况下为真;语句为真与否,这就把分析和综合(经验)引入讨论。分析句子大致可以理解为逻辑句子,逻辑的中心问题是推理:我们不必每一步都去察看现实,只要前提经验为真,推理程序有效,就可以达到真结论。经验句子为真在于符合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对“事实”进行思考。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意义即使用”思想成为语用学的基本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维特根斯坦的语用意义观对阅读、翻译理论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借鉴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探讨意义使用论指导下的语境及其语词意义摄取路径。

2 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纵览

纵观语言哲学史,一些西方近代和现代语言哲学家曾经对意义进行过多维度剖析,提出了各种意义理论:意义的指称论、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意义的途径论、意义的行为论、意义的可证实理论、意义的成真条件论等。我们不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就先了解其意义。“意义”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语言意义来自于词跟物的关系,古典哲学对意义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词意义来自于感官的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心理意象。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经验,一定是我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经验;语词意义来自于经验,来自于外部事物给我们感觉器官留下的印迹或心理意象。这就为当代哲学奠定了基础。

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意义是词与词所指称的对象,来自于外界事物(指称)通过指称外界事物使自己具有意义。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向。意义的途径论提出者弗雷格区分意义和指称:一个词有指称也有意义,指称是词语所代表的对象,意义是通达这一对象的途径。意义的行为论认为意义不能用内在的意识、观念等等来说明,而必须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意义的同一和差别不在于头脑里的观念的同一和差别,而是体现在行为中的同一和差别。该理论采用外部刺激和机体对刺激的外部反应的模式来说明语词意义。意义的可证实理论认为一句话是否有意义在于这句话是否可以得到证实。意义的成真条件论认为:给出一个语句的成真条件就给出了这个语句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包括:内涵和外延(指称意),内涵:是作词项的定义解释(相当于语词的意义),外延:是用实物解释(相当于语词所指的东西)。语句意义也有内涵和外延,它的真假值来自于句子所描写的事态;一个句子跟它所描写的事态是否对应,条件满足就是真,真值就是句子有意义。句子体现一个完整的单位:体现一个命题,讨论句子有意义是通过命题来考虑、来描写句子的意义;命题:包括句子的内涵义(体现为命题的思想内容)和外延义(真假值);命题:由主项+谓项+个体词构成;要解决句子的意义需用形式逻辑:命题逻辑、谓子逻辑;命题逻辑涉及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命题演算涉及复杂命题的真值计算,逻辑常项有:合取、否定、析取与条件。谓词逻辑:是研究一个命题结构的逻辑关系,对简单命题的分析(主项和谓项分析)。

20世纪以来,语言哲学深入研究语言的“意义”。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言游戏说”,即“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维特根斯坦自己举的例子有: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这些语词来行动;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但“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制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语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陈嘉映,2003:184)。语言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一种活动。

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在此基础上维特根斯坦提出“意义即使用”的哲学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维特根斯坦,2001:33)。这一语用意义观有两层含义:(1)把语词意义理解为人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2)语词的功能是在编织生活场景时起作用。“使用”这个概念提示工具性,这正是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在于像使用工具那样对世界作出应对(陈嘉映,2003:188)。语言不是直接改变现实的工具,而是述说现实的、理解现实的工具。学会一个表达式就是能用它来指挥、请求、描述、传达;能听懂一个表达式就是能服从、援助、寻找对象、理解事物;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理解它在各种语境中发挥何种作用。“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

就二语阅读、翻译而言,要解决怎样获得准确的语词意义,可依据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意义取决于用法,意义“肯定必须属于某一语言的某一语境”(刘宓庆,2003:35)。维特根斯坦把用法、语境、意义三者之间的互为条件联系起来,为语篇理解、翻译活动发掘出基本的规则。意义受制于语境,而使用蕴含着意向,意向也含蕴并受制于语境(刘宓庆,2003:37)。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为二语阅读理解、翻译理论提供了方法论。语词意义的研究对提高语篇理解的能力有帮助。后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论意义观揭示了语词意义的复杂性,为阅读、翻译中的意义把握和理解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3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语境识解

语言学、语言哲学对语词的意义的讨论一直无法回避语境这一基础性问题。语词的意义总是受到各种语境层面的影响与牵制。由于意义研究的切入点及对意义和关系的视角不同,对语境概念的解读也呈现多样化。对语境的界定出现多种多样,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显性语境与隐性语境、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等等。这体现了语境研究的多种视角。语境在阅读、翻译中对语词意义的把握起决定作用。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的语境可理解为以下方面:

(1)“语言游戏说”强调在实际生活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生活形式”揭示“语言游戏”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它涉及到文本所处的时空范围、阶段和领域。因为任何生活形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以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前提。“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社会文化”。因此,目标语的语词意义不能离开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去理解和摄取。这可以把它识解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解读语词的意义需将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进行整合,构成特定的总体言语语境。

(2)维特根斯坦认为“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某种原始语言”、“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语言游戏”就是指语言和人类行动的交织和结合,人们说出某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种生活行为。语言游戏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命令、请求,感谢,问候唱歌,报导一件事件,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等等”(维特根斯坦,2001:18)。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把语言的原始形式和人类生活活动编制在一起,展示语言的场景和语言语境。这可以把它识解为在语言学中常说的“百科知识”或“常识”,显然与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相吻合(对应关系)。维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语词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形式”,在于社会活动中应用。生活形式是无限的,这决定了语用游戏规则的无限性,也必然意味着语境的无限性。维特根斯坦为我们展现出无限变化的语境组成的广阔视野。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观认为语言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活动,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词具有何种意义,取决于人们所处语言共同体的特定的风俗、(下转第44页)(上接第99页)习惯、制度、传统生活。任何语言活动都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而语言规则以生活形式的一致性为基础。语词意义是在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得到交流。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事物本身没有意义,是通过人在社会、文化中使之具有意义,语词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获得意义。意义的产生依赖于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则源于语句的使用。语词的意义确立于语言游戏中,语言始终是一种活动,因为只有在动态的日常语言中,人们才能通过语言传达意义,而意义的过程依靠语言中的词和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自身。研究人自身的人就是研究说话人的理性与哲思。对语词意义的研究,是为了从语词的意义中反推出人的理性和哲思。研究言语行为就是研究语词意义,研究语词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即便是对最为斯空见惯的现象也需要哲学的眼光”(卢梭)。我们做科研要用哲学的眼观来思考问题,用哲学知识的来看材料,用演绎的方法:找一个主要的概念推出次要概念(从内往外推)。记住知识是可以推出来的。用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思路,以事实(观察)作为基础来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论证问题、弄清问题,丰富或修正研究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艾军.“语言游戏”思维关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2010,(04).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盖晓兰.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在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2009,(06).

[4]金明姬.语言哲学视域内的语言、表征与意义[J].外语学刊,2010,(06).

[5]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6]王伟.语言哲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与区别[J].外语学刊,2009,(02).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篇4

我们以译学的眼光考察哲学阐释学就会发现。阐释学 (Hermeneutics) 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赫尔默斯 (Hermes) 的名字。赫尔默斯作为往来于奥林匹亚山与人间之间信史, 为了实现神的意旨, 他以理解、转化和传达的方法来传递神和人之间的沟通。因此可以说, 阐释学研究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

阐释学经历了古希腊的前阐释学、十九世纪经典阐释学、二十世纪现代阐释学三个发展阶段。经典阐释学奠基人之一阿斯特 (生卒) 用精神的阐释统领了语法阐释和历史阐释;另一位奠基人施莱马赫确立了心理阐释的方法:“必须自觉地脱离自己的意识而进入作者的意识。”两位大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展示了阐释对象的能动性以及阐释学的操作手段。

针对下列四种错误的意义理论,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意义即是用法”的理论, 用“意义即是用法”说明语义用法原则。1) 意义是词的所指。维特根斯坦前期认为名称和对象是直接的对应关系:名称意指对象, 对象就是名称的指谓。[1]后其他修正自己的理论, 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是名称。否则将一些本是虚词的词实词化, 会造成表达和思想上的混乱。维特根斯坦将他的表述修正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2]2) 名称的意义是名称本身的承担者。维特根斯坦后期认为名称以外存在许多有意义而无指称的词。主张不把名称与其承担者绑定。因为即便一些承担者消失, 但是它的意义仍然存在。例如放在桌上里面的苹果可以因为腐烂而消失, 但是作为水果的一个种类, “苹果”的名称意义并不随着某个苹果的腐烂消失而消失。这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如果把衣衣这个词用来表示与这个词相对的东西, 那就是把它用错了。就是把名称的意义同名称的承担着混为一谈了。[3]3) 意义是心理内容。维特根斯坦说:思想并不是一种负于演说以生命和意义的非实体的过程, 它不可能像魔鬼从地上拾起时刻米尔的影子那样。这句话表明说话与意思不可分离, 无意思的说话没有意义并不是话语本身没有意义, 而是用法导致。4) 意义并不一定是理解中产生的。维特根斯坦指出:也许, 我看到在我面前的一个表明投影方法的图示:例如, 用投影线将两个立方体连接起来的一幅图画。但是, 难道这样一来就真的使我有所进展吗?——是的, 那么能不能在我心中浮现一种应用呢?可能的:只是我们需要把我们对这个表达的应用弄得更清楚些。假定我向某人说明各种投影的方法, 从而使他能够自己来应用这些方法, 让我问问我自己,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说我所想的那种方法浮现在他心目中。[4]用法本身赋予了语言以意义。他用这个“意义的用法”说明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使用中, 意义要在整体中进行把握, 此刻语句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够获得意义。[5]所以, 维特根斯坦将自己的意义理论超越为后期的意义整体论, 主张与原始与人有关的一种生活形式, 要治愈生活的环境中去研究。[6]

二、文本

时间的指针指向20世纪。哲学阐释学派添上了人文气息和历史历史性, 狄尔泰从认为阐释哲学应该用一种历史性的眼光看待文本, 历史即文本;

与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相似, 利科也立足于“意义”, 而且把“意义”架构在“文本”这个平台上进行理解。首先, 在他看来, 意义同时是意向性活动和句子本身的意义。另外, 他承接了另一位与维特根斯坦齐名的语言哲学家弗雷格的观点:只有句子才有意义和指称问题。他认为在句子中, 语言的内核或者精粹是意义, 意义在句子内部把识别功能与表达功能连接起来, 指称则把语言与世界连接起来。语言在使用时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利科进一步指出了意义与指称之间关系, 说话人以意义的观念结构为基础, 并通过这种结构指称某种事物, 在这种方式中, 意义与指称的辩证法发展了事件与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提出, 即便是小说、戏剧中虚构的实在, 语言中的指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如不指称事物则无意义。这可能也正是从他所一向看重的交往、沟通的方便有效的目的考虑的, 与其言语行为理论相关联。利科将沟通的目标和有效性融入于言语行为理论中, 以话语交往为基础和出发点, 肯定了话语本身的独立价值。

有了对“意义”的精准理解和把握之后, 利科构建了承载意义的“文本”。对此, 我们可以回顾他给诠释学下的定义:“诠释学是关于文本相关联的理解过程的理论。”[7]1) 他认为文本是由”事件言说”构成的书写作品。2) 利科构建了文本和读者的“对话机制”。书写文本标志着读者、译者的主体性出场。利科诠释学所追求的“不再是藏在文本背后的意图, 而是在它面前展开的世界。”利科认为符号引起思维, 符号背后的剩余意义激发起诠释的空间。至此, 翻译不是忽略主体的机械性语言转换, 也不是无限放大主体性的操纵改写, 而是一种以文本为基础, 译者与文本对话为主线的诠释模式。诠释的作用是“集合”, “使平等”, “使同时相似”[8]

利科的翻译哲学将文本置于核心地位, 不是传统的“语言”, 也不是“言语”。与结构主义不同, 利科认为, 说话行为实则话语主体的表达的创造;结构主义抛弃语言的原初目的或者说言语者主观能动性。将翻译引向了:长久以来统治着翻译是和翻译理论的贫瘠的直译、意译和释义的三分模式。[9]

文本是话语构成的书写作品, 而书写是书面固定了的言说。所以文本既包含了言语, 也包含了语言。在此意义上, 利科将翻译的客体从传统译学视角认为的语言, 超越为译者对文本整体的诠释。 (而不是简单对语言的诠释) 此时译者是在文本的上方, 而不是在文本中苦心孤诣的寻找言语意义。

三、视域

作为承上启下者, 海德格尔将阐释哲学引入入本体论, 伽达默尔进而实现了这一转向。他说:“理解不再是他人背后的人类思想行为, 而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激动。”阐释学的任务不是为人文科学提供方法论基础, 不再是去问“我们如何知道?”。而是去问“以理解而存在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伽达默尔提出视界融合 (Horizontaler-Schmelzung) 。他认为理解的过程是在文本的作者原初视界和解释者现有视界的交织融合, 达到一种既包容, 又超出文本与读者原有视野的新的视界, 造成了一个理解有赖于前理解, 前理解又有赖于理解的循环, 这就是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der hermeneutische Kreis) 。正当的解释学应当在理解中显示历史的真实, 历史不是纯然客观的事件, 也不是纯然主观的意识, 而是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理解, 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历史总是含着意识, 不是客观的。他的理论强调艺术真理的本体论地位, 审美理解就是对艺术真理的理解, 以就是对世界本体存在的理解,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理解的对象, 实际上就是存在的敞开, 一方面艺术最直接地对我们说话, 同我们有一种神秘的亲近, 使我们觉得同艺术融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断从艺术品中看到自身的存在, 仿佛同自己照面。艺术品本体意义的发现是无止境的, 审美理解实质上就是艺术品和解释者、观赏者间不断的对话, 是存在意义的不断揭示。

迦达默尔从本体论的角度把“游戏”从主体论的传统中跳脱出来, 把它看做是艺术品本身的存在方式, 就是游戏。游戏总是有一种来回重复的运动, 具有“自我同一性”, 它无目的又含目的, 具有“无目的的理性”这个重要特质, 艺术品的欣赏者, 亦即“同戏者”始终主动以真实的经验在理解著艺术品的内涵。迦达默尔的美学是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辩护, 具有全面反传统性质, 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结语:

阐释学的“意义”、“文本”、“视域”三个核心问题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解决源语以及译语之间的非语言文化以及思维差异。阐释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追求文字意义清晰准确的情况下注意非语言方面因素对文本的翻译和理解。阐释学同这三个因素帮助译者从更高的层面审视语言表达和理解、作品但是的社会背景甚至是作者意图进行解读和阐释。

摘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哲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而作为从翻译活动中发源起来的一门哲学—阐释学, 它更应该从众多哲学流派中得到译者的重视。本文提取出“意义”、“文本”、“视域”这三个翻译活动的核心因素, 以阐释学的视角对他们进行分析, 力求探寻阐释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张力以及理解视域。

关键词:阐释学,意义,文本,视域

参考文献

[1]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田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2页

[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田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XX页

[3]车铭洲主编:《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第230页

[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李步楼,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83-84页

[5]参见车铭洲主编:《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第233页

[6]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研究》, 李步楼译,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17页

[7]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第41页

[8]同上.第163页

[9]Steiner, G.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page319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时代意义 篇5

“主体性”一词是 (subjectivity) , 是主体的属性, 是处于主客体关系中的人的属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立、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先天确定的, 也就是说人不是先天就具有主体性的, 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所说的主体的“人的本性”的实现是人沿着合理的方向, 运用特定的手段, 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效地改造外部世界, 实现自己的意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到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时提到“人是以自己主体性的活动成为主体的”。并且认为主体性即使不是人的现实本质, 也是人的现实本质的直接反映,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志。主体性的发展和深化, 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二、理论意义

1. 主体性哲学路径对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的引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是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类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实践哲学”。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原则理解实践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主体与客体互为对象化的、能动的、现实的、整体的、社会物质运动形态。实践是一种原创性的活动, 存在具有“为我而存在”的性质;人通过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 在物质实践基础上重建世界。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继承下来的一份重要遗产, 最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实现唯物主义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 则更多的关注人类世界, 将重点放在现实的人及人的发展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把人的世界和人关系还给人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以人类的发展来安排周围的世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类的主体性, 凸显人类的自我塑造过程。

2.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径与批判吸收其他哲学流派的观点

(1) 倡导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思维。海德格尔指出, 哲学之思将放弃从前的对所思的事物的规定的思。应“按照存在和时间在自身中包含的丰富多样的事实内容……能有助于推动那些简单的东西的丰富多样性的思, 从而能有助于推动把还处于遮蔽中的思的丰富多样性开动起来。”

(2) 在哲学风格和内容上更具有包容性。倡导开放、无定式, 允许不同的语话和表达、及新概念的问世, 坚持不同言说风格和方法的流派纷纷出现。

(3) 不同学科和派别趋向融合。近代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互借鉴和融通的迹象日趋明显。

(4) 不同学派和思潮所研究的理论问题开始趋同。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反人类中心论的转向、语言的转向等发展趋向, 是一种整体的趋向。

3.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径与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

金岳霖先生把“天人合一”当作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台湾学者钱穆先生, 认为“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冯友兰认为天地境界乃人生之最高境界。近年一些学者认为“回归到天人合一;不但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准确起点, 也将为世界开辟新的文化走向!”

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似或相通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征, 这也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交融, 思与诗的交融。借用中国哲学的术语称之为“天人合一”, 这一特征是西方人充分认识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的弊端之后出现的。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使人一味向自然索取, 与自然作战, 最终还是得不到心灵上的安宁和自由, 这就使西方人逐渐悟道了类似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体会到人与物, 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

没有主客二分和主体性, 就没有科学的、进取的精神, 因此, 超越主客二分的后“天人合一”给中国人带来的好处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高远境界和诗意境界。

三、实践意义

1. 主体性哲学路向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 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虽然中国传统哲学有主体性的初步萌芽。但是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造成导致人们情感的枯竭、理性的萎缩, 只信奉规则而无信念, 导致思想上的惰性和行动上的盲从, 严重禁锢人的精神的充分发展。十年文革, 人的精神和主体性遭到极大的摧残。人的个性意识, 人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的确立。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过“自由人联合体”未来的和谐社会模式, 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记载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 二者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由凭借经验、传统、习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发的传统主体, 转向凭借理性、规则、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

2.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向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全世界文明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世界多元文化的逐渐趋同成为潮流, 世界多极化发展在不断地冲破阻碍文化交流的各种屏障, 其主要表现为:第一, 更加超越政治文化的成见, 逐渐淡化的学派文化的对垒, 日益模糊地文化界限等。在观念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由群己矛盾接近群己和谐, 由世界的物我分离逐渐走向物我一体, 东西文化由天人相分逐渐趋向天人合一。第二,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下, 民族文化都在逐渐形成自我否定或自我批判的内在机制, 即完成对自己的超越。值得一提的是, 人与自然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系统都无法单独地面对他,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我们就更不能求助于某种已经逝去的文化传统作为协调或解决矛盾的方法。人们恣意掠夺自然, 破坏生态平衡, 是违背天人合一精神而造成的恶果。人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诚如老子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2]人没有资格狂妄自大, 而应效法不自利的天地自然, 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导致人的物化与单相度等人类生存困境, 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法律手段的干预, 政治上的宣传, 需要真正独立人格的培养, 更需要不同民族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不断与世界接轨, 才能超越并修改自己的立场, 在“对话、交流、超越中达成共识。在不断超越, 不断创造历史性实践中体现对自然、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推动全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曾写到: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 凡有诘问, 惟举一指。后有童子, 因外人问;‘和尚说法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 遂以刃断其指, 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 童子回首, 胝却竖其指, 童子字忽然领悟。”[3]它暗示这样一个真理: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 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主体性哲学的未来发展无不遵循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 王玖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4]康德.历史理性的批判文集[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局, 1990.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篇6

关键词:语言哲学,二维论,语境论,语义学,语用学

20世纪的语言哲学虽然流派众多, 论域广泛, 但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句法学、语义学到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句法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这样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用纯形式的术语描述一个合式语句或语法语句是什么。”[1]2作为关于语言的元理论研究, 句法学为语言学提供一种形而上的基础。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对语言结构的分析, 可以看作是句法研究的典范。句法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早期, 此后, 哲学家的真正兴趣点转向语义学的研究, 即对语词和语句的意义研究。正如马蒂尼奇 (A.P.Martinich) 所说, 尽管句法学在某些关于语言的哲学讨论中 (特别是在那些与语义学有关的哲学讨论中) 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但它的作用是次要的。当前对句法学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由语言学家进行的。很多语言哲学家感兴趣的是语义学[1]8。语义学研究是20世纪语言哲学发展的一根主线, 其全盛期是上世纪60-7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有奎因、达米特、普特南、克里普克、戴维森等人。这一时期的内在语义论和外在语义论之争影响较大, 争论的焦点是语言的意义到底是由内在于我们思想中的要素, 还是由外在于我们思想的要素所决定的。语用学是“对说话者用语言所做的事情的研究”, 因为我们“所交流的东西并非完全通过所说出的话来传递, 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被蕴含着的”[1]3。语用学的工作正是处理这些蕴含的东西。当然, 语用学和语义学不是完全割裂的, 它们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其间的界限也并非判然分明, 而且语用学的研究可以为语义学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路径。

一 2007年国外语言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2007年英语世界出版语言哲学的著作30本左右, 发表语言哲学的论文将近60篇, 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 二维论之争

二维论 (Two-Dimensionalism) 之争被索姆斯 (S. Soames) 称为持反描述论的革命者与持描述论的反革命者之间的较量。索姆斯认为, 以查默斯 (David J. Chalmers) 为代表的极端二维论者从三个方面对克里普克的理论发起了挑战: (1) 它把专名和自然种类词项都看作固定指示描述语; (2) 把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概念的可能性视为同一; (3) 它为克里普克的那些被视为真实的后天必然性命题例句提供了一种代替性的语言陈述, 反对克里普克对之给出的本质主义解释[2]34-49。索姆斯的工作正是要批驳二维论者所持的上述观点。

一些哲学家对二维论者和反二维论者之间的争论是否具有哲学意义提出了质疑。例如洛维 (E.J. Lowe) 就质问:二维论和反二维论的争论只是关于语义学的讨论, 为什么要在超语义学之外寻找它的哲学意义呢?索姆斯对洛维的质疑做出了回应, 他认为洛维质疑的前提是荒谬可笑的, 即语义学讨论的解答不能建立有意义的哲学原则的预设。索姆斯的工作不是要从非形而上学的前提中得出形而上学的理论, 而是要以本质主义的假定来解释可证实的语言命题。

斯塔纳克 (Robert Stalnaker) 为争论双方提供了一条折中的办法。在他看来, 二维论构架不应具有极端二维论所具有的哲学意味, 而应作为中立的描述性使用, 帮助澄清克里普克的指称论和可能世界理论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斯塔纳克的论证是否能得到哲学家们的一致认可, 他的思路对解决克里普克问题和二维论的方法架构都有重要的意义。索姆斯也承认, “在定义时, 如果二维论不是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 而是被看作一种在允许给单维的和多维的算子下定义时, 包含不同的语义赋值维度的抽象语义架构, 那么二维论应该被支持和发展, 而不是阻碍。”[2]34-49

(二) 韦斯坦 (Howard Wettstein) 的指称论

语词和它所指称的对象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始终是语言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哲学史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弗雷格主义和反弗雷格主义。弗雷格主义者认为, 每一正确的表达式都有其意义和指称, 意义提供了识别指称的标准, 也就是说, 语词和它指称的对象是依靠思想对语词意义的认知或掌握被调解物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内在主义, 因为意义是以思想的表象模式存在的, 并且依赖于主体的内在要素。反弗雷格主义者认为, 语词和对象之间没有作为“意义”的调解物, 它们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它们的联系依赖于外在的因果链条,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外在主义。

韦斯坦为指称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他把弗雷格主义者的意义称为“由认知状态而确定的必要条件” (the cognitive fix requirement) , 认为我们对此不能作出什么解释, 它是一种神秘的东西。韦斯坦采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 认为应该消解意义的神秘性问题, 让其存在但不给出解释——“在这些选择中, 我的偏好是放弃解释这些所谓的神秘性;我不介意称它们为神秘物, 它们确实可以产生惊奇, 但是哲学家正忙于给出的这类解释可能在此恰恰是错误的观念。”[3]这种路径为指称问题提供了一种人类学解答。

(三) 语境论和语义的最低纲领论

近年来, 语境论 (Contextualism) 与语义的最低纲领论 (Semantic Minimalism, 或译反语境主义) 的讨论也引起了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这场争论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哲学或语言学的范围而且渗透到了诸如伦理学、认识论、形而上学、心灵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辛克莱 (N. Sinclair) 在“命题外衣和信念”一文中驳斥了最低纲领论。他认为, 元伦理学中针对道德判断的作用, 以及描述主义和表达主义的争论的焦点是“道德判断是否表达关于心灵的信念。”[4]342不管是描述主义者还是表达主义者都承认道德交流语句具有诸如“这是真的……”和“A知道……”这样的命题外衣。表达主义者认为, 虽然道德语句具有这样的命题外衣, 但它们并不表达道德信念, 而是表达非认知的态度,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准实在论” (Quasi-Realism) 。可是, 最低纲领论者认为, “表达具有道德表象内容状态的道德语句和那些具有道德命题外衣的语句是一样的”[4]346。如果按照最低纲领论者的观点, 那么上述准实在论者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 自我驳斥。辛克莱认为最低纲领主义是错误的, 以三个论证来反驳最低纲领论者的观点, 并驳斥了支持最低纲领论的两个论证。这样, 辛克莱就通过对最低纲领论的批判得出了他的伦理学命题:“表达主义者和他们的对手之间的问题不能通过仅有的事实‘道德言谈具有命题外衣’来解决。”[4]342

语境论和语义的最低纲领论也被运用于认识论的研究之中。蒙特米尼 (M. Montminy) 认为, 语境论和语义的最低纲领主义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 承认一方不意味着要放弃另一方。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语境论:“不管怎样, 我要强调的是, 支持语义的最低纲领主义不是强迫我们放弃解决怀疑论悖论的语境论途径。我会提出一种新的语境论, 它既忠于标准语境论的精神, 又对语义的最低纲领主义和他们的反对者之间的争论持中立态度。”[5]这种新语境论被称为“非宗派的语境论” (Non-Denominational Contextualism) , 基本观点是:说出“S知道P”意味着根据识别标准E, S知道P, E的真值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蒙特米尼据此批驳了德·罗斯 (K. De Rose) 以“得到保证的可断言性策略” (warranted assertibility maneuver, 简称WAM) 反对语境论的观点, 消解了它们之间的争论, 同时又在真值条件语义学和语义的最低纲领论之间保持中立。

(四) 被围攻的布兰顿 (R. Brandom)

福多 (J. Fodor) 、莱波雷 (E. LePore) 和克里斯腾森 (C. B. Christensen) 对布兰顿的推理主义 (inferentialism) 进行了围攻。福多和莱波雷认为, 布兰顿的推理主义不能解决诸如语言和思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在布兰顿看来, 原初意向性 (original Intentionality) 存在于公共语言中。“如果原初意向性存在于公共语言中, 那么它必然能够充分描述这种程序, 小孩子通过它掌握了他的第一语言而不会调用其意向状态。”[6]对此, 福多和莱波雷认为, 布兰顿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挑战并回答这个问题的。

此外, 意义的整体论 (holism) 对语言交流可能性的破坏和如何解释自然语言的构成性 (compositionality) 等问题都对推理主义构成了挑战。布兰顿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应。孰是孰非还没有定论,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布兰顿分析了对逝去的哲学巨人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弗雷格、海德格尔、塞拉斯) 的意向性概念, 这是其理论架构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意向性概念的语用性解读更是其推理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范畴》一文中, 布兰顿认为:“海德格尔, 特别是在‘上手’ (Zuhandenheit) 概念中, 事先使用了他自己的规范性的实用主义意向性概念[7]。克里斯腾森对此解读产生了质疑。他认为, 布兰顿这样解读海德格尔的概念有断章取义之嫌, 如果在其整个语境中逐字逐句解读‘上手’概念, 不见得会得出与布兰顿一致的结论。

(五) 意义的自然主义 (Meaning Naturalism)

德兰塞 (Craig S. Delancey) 对语言和意义给出一种自然主义解读。他认为, “意义的生成和理解是一种操作, 生成和识别有意义话语的有机体倾向于运用较简单的程序, 并且应该运用最简单的程序来生成和识别那些言说。”[8]这是意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既然语言的理解是一种操作, 那么它们的完成就需要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空间、时间、和算法信息 (Algorithmic Information) 。它们是意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限定因素。德兰塞关注的是运算信息成本在意义的自然主义理论中的作用。运算信息不仅为话语提供一种约束, 而且在为理解一个问题提供答案时, 它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解释工具。德兰塞认为, 对运算信息理论的考察可以解决克里普克对维特根斯坦提出的怀疑论挑战, 而如果忽略了它的作用, 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意义的非实在论论 (Irrealism) 或非自然主义论。

(六) 含糊性 (Vagueness)

自1994年牛津大学教授威廉姆森 (Timothy Williamson) 发表《含糊性》一书以来, 这一问题深受关注, 相关著作有10余部, 如基夫 (Rosanna Keefe) 的《含糊性的各种理论》 (2000) 、夏皮洛 (Stewart Shapiro) 的《语境中的含糊性》 (2006) 和海德 (Dominic Hyde) 的《含糊性、逻辑与存在论》 (2008) 等等。

对于含糊性来说, 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认识的, 一种是本体的。维尔奇 (J. R. Welch) 持一种折中观点。他认为, 对于含糊性谓词来说, 本体论的观点和认识论的观点都可以是正确的。“不存在这样的事实, 即头上有229根头发的男人是不是秃子。……在一些语境中可以被清晰使用的一个谓词, 能够被合理地沿用到另一种语境, 在那儿它起初是含糊的。”[9]维尔奇的观点受启发于冯·怀特 (von Wright) 对“塑造概念” (molding concepts) 的思考。在冯·怀特看来, 哲学的目的就是进行概念研究, 它的工作不是去寻找令人迷惑的含糊性词汇背后的东西, 而是对“语言的真正使用或表达式的意义的经验性探求。”[9]148维尔奇的研究是要在概念研究中塑造概念并且通过归纳推理的过程来减少模糊性。

含糊性谓词语义学和科学的经验研究有没有关系呢?按照通常的观点, 我们在讨论含糊谓词的语义学时, 不需要考虑经验的研究。维纳 (J. Weiner) 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之所以得出上述推断是依靠直觉, 这里不需要考虑经验的研究, 但当一个能说会道的讲话者面对一个符合三段论序列时, 他就得求助于经验的研究。例如, 要想知道氨基酸是否能防止秃发, 秃发的人是否易得心脏病时, 我们就必须对秃发有个经验的理解。此外, 含糊性谓词语义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观点是:在其中, 一些句子没有真值。维纳认为, “这种观点是含糊性语言的超赋值语义学 (Supervaluationist Semantics) 的基础, 而且也是福多和莱波雷批判超值主义的基础……是与经验研究的结果相冲突的。”[10]356 (在逻辑学中, 超赋值论 (supervaluationism) 是处理无指称的单称词项和模糊性的语义学理论。) 维纳称这种推断是错误的和无意义的:“我主张在没有放弃易接受的, 无懈可击的科学方法学的情况下, 人们不能接受超值语义学或由福多和莱波雷提供的对超值语义学的批判。”[10]355

二 2008年国外语言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2008年语言哲学研究的总体面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在语言哲学的研究内容上, 传统的指称论、语义学、语境论和语用学仍然是哲学家们热烈讨论的主题, 但研究视角更趋多样。 (2) 对既有理论的辩护与修正多于批判性的创新。随着研究与讨论的日趋深入, 流行的理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之处, 遭到许多语言学家与语言哲学家的质疑与批判。近年来语言哲学家的研究工作更多在积极回应这些理论, 力图使之更加清晰, 臻于完善。 (3)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交叉渗透得到深入研究。语义学自身的困难逐步凸现, 而语用学的发展势头迅猛, 逐渐渗透到语言哲学的各个领域。同时, 区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界限也日益模糊, 区分的标准也受到质疑。

2008年英语世界出版的语言哲学著作不少于60部, A&HCI收录的语言哲学专题论文不少于80篇, 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指称论

确定专名指称的条件是什么?近年来索姆斯 (Scott Soames) 和杰申 (Robin Jeshion) 等人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论证。继确定专名指称的“描述性方式”和“亲知必要性” (acquaintance requirement) 争论之后, 爱普斯坦 (Brian Epstein) 勾画出一种新的实用主义思路来讨论“确定专名指称的必要条件”。在他看来, 指称只是一种由引入关系 (initiated relations) 构成的更加一般的组合;解决指称的确定问题, 就是去思考通常的生成关系的某些特征。关系的“引入程序” (initiation procedure) 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 因此专名指称确定的程序除依赖于其独立于语境的特征外, 实际上还扎根于社会和环境的规律之中[11]。

巴韦 (Arvid Bave) 提出了一种新的指称紧缩论 (a deflationary theory of reference) 。指称紧缩论是真之紧缩论的一种类比使用。根据真之紧缩论, 等式“‘p’是真的当且仅当p”或者“ (命题) p是真的当且仅当p”, 已穷尽了对真的说明。“这一等式穷尽了对真的说明, 指的是它与那些与真的论断一起, 能够说明一种真之理论应该解释的所有东西。”[12]52与之类似, 指称紧缩论应该将如“a指称a”一样的普通等式可视为穷尽了对指称的说明。巴韦将指称的紧缩论区分为了三种不同的形式, 分别为去引号论 (disquotationalism) 、命题论 (propositionalism) 和回指理论 (anaphoric theory) 。在他看来, 这三种指称紧缩论和与之类似的真之紧缩论高度一致, 并且谁要是接受这三种指称论, 也会倾向于接受与之类似的真之理论。巴韦的新理论有别于通常的指称紧缩论, 强调“关于” (aboutness) 概念的有用性:“等式‘S (t) 相关于 (about) t’和双条件句‘S指称x当且仅当S所说的相关于x’穷尽了对相关和指称概念的说明”[12]51。

克里普克对弗雷格的间接语境理论和意义与指称在间接语境中的相互转变理论作出了新的解读。在他看来, 解读弗雷格理论的关键在于这样的事实:“不管一个指称何时被说明 (即使许多种意义决定着一个单独的指称) , 它都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说明的, 所以给出一种指称意味着给出了一种意义;并且说明者必须‘亲知’这种意义。”[13]与罗素在《论指称》中的著名口号“不存在从指称到意义的相反的路”相反, 克里普克认为从指称到意义有相反的路径, 这是因为对指称的说明总是以一种方式来进行的, 而意义就是指称被说明的方式, 因而对指称的说明意味着对意义的说明。最后, 克里普克得出弗雷格的理论中暗含着一种相似于罗素的亲知理论。

(二) 成真条件最大论 (truthmaker maximalism)

成真条件最大论主张每种真理都有一个成真条件。然而由于否定性真理 (negative truth) 的存在, 许多哲学家对此理论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14]412甚至动摇了成真条件理论 (Truthmaker Theory) 本身——即关于什么使一个真理成为真的理论。因为前者是以后者为前提的, 是后者的进一步理论延伸。梅勒 (Hugh Mellor) 、多德 (Julian Dodd) 等哲学家都明确反对真理背后有成真条件。面对这些诘难, 索姆斯、卡莫荣 (Ross Cameron) 、韦伯 (Michael Veber) 和曼瑞克斯 (Trenton Merricks) 等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成真条件和成真条件的最大论作出了辩护。卡莫荣认为, “如果确有成真条件存在, 则否定性真理的成真条件也存在”[14]412。他强调, 我们应该相信有一种东西, 它使一切具有“x不存在”这种形式的真命题为真, 而且当它进入我们的存在论时, 不应使我们感到羞愧。这种东西是世界 (world) [14]412。概言之, 他的观点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成真条件作为构成成分组成了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不以成真条件, 而以其他某种东西作为构成成分, 组成为现实世界的对应物。因此, 世界也是否定性真理的成真条件。由于如此这般被给予的世界和构成世界的成真条件, 我们就具有了为每一个真理奠基的存在论基础, 无论该真理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韦伯认为, 肯定的事实可以使否定性真理为真, 因而不用假定否定性事态的存在来说明否定性真理, 由此, 成真条件极大论得以保全。[15]韦伯将此称为“否定性真理的不相容性辩护” (a defense of the incompatibility view of negative truth) 。索玛斯也坚持成真条件论, 但是他认为, 真理的承担者应该是命题, 而不是事实。[16]317在《真理与本体论》一书中, 曼瑞克斯虽然与索玛斯都维护命题作为真理承担者的作用, 但是索玛斯认为, 曼瑞克斯著作的目的不是为命题辩护, 而是意欲摧毁如下论断:使真理的承担者 (不管它们可能是什么) 为真的事实是必须的[16]318。

(三) 语义学

语义学的探讨呈现出多种进路。斯坦利 (Jason Stanley) 曾为语义学的主流方法, 即理论性真理 (truth-theoretic) 语义学, 作了五点辩护, 郝维奇 (Paul Horwich) 对此逐一加以批判。郝维奇主张, 应当用“真之紧缩论” (deflationism) 或意义的使用论 (use-theory of meaning) 取代理论性真之语义学。[17]

莱特特布 (Hannes Leitgeb) 对“语义相似性” (semantic resemblence) 概念进行了考察。在他看来, 语义相似性联系表面上看是可行的, 实际上是不合逻辑的。基于这一点, 有两种理论选择, 或者承认理论上根本没有语义相似性概念, 或者传统的意义的语义合成性概念必须做出改进。[18]

斯迪尔顿 (William Stirton) 探讨了理论性证明语义学 (proof-theoretic semantics)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理论性证明语义学是逻辑语义学的一种方法。它奠基于以下两点: (1) 通过说明某种推论方法是被允许的, 逻辑联结词的意义可以从中获得解释; (2) 某种理论性证明的论证可完全规定了的规则的性质中推出未被完全规定的规则的可靠性。斯迪尔顿仔细考察了第一种观点, 认为这种观点所具有的问题比通常意识到的要多, 必须作出更多的讨论。[19]

科佐 (Cesare Cozzo) 分析了科法 (Alberto Coffa) 所谓“语义学中哥白尼式转向”所产生的“哥白尼式观点” (the Copernican view) , 提出了自己的“哥白尼式观点”。哥白尼式观点指“词语的意义由其使用规则构成。这种观点常被连结于后面两种论断: (A) 意义构成规则的实例是分析性的和先验为真或有效的; (B) 理解一种意义也就是去接受它的规则。”[20]295科佐的新版本既不暗含 (A) 也不暗含 (B) 。他的无分析性的哥白尼观点可以概括为: (1) 对于某个词语S, 它的意义由规则R构成, 当且仅当R的全部使用对于S来说都是基本用法。 (2) 根据在特定的认识状态中如何有成效地组织日常经验, 一套构成规则可以被合理地批判或拒斥。因此规则不产生分析的有效性。[20]314此外, 我们可以了解一套构成规则而不用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们。

(四) 语境论

语境论的讨论可以分为三个子部分:含糊性、模态和语境论。首先, 含糊性得到了不少哲学家的关注。基菲 (Rosanna Keefe) 概述了含糊性的超赋值论 (supervaluationism) , 阐发了它的理论优点。根据超赋值论者的观点, 一个句子是真的, 当且仅当在使它精确化的所有方式中, 它都是真的。模糊性谓词, 如“高的”、“富有的”, 都是典型的模糊例子, 缺乏明显的界限, 因而对经典逻辑构成了威胁。在基菲看来, 超赋值论可以为经典逻辑所遭受到的威胁提供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21]

索伦森 (Roy sorensen) 则细致分析了部分赋值论 (semivaluationism) , 即将语境中的含糊性放入语境中的观点。部分赋值论的代表人物是夏皮罗 (Shapiro) 。与超赋值论相反, 他认为真不是超级的 (supertruth) 。含糊性逻辑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级评估。[22]登内尔 (Maureen Donnelly) 考察了整分论的含糊性 (mereological vagueness) 与实存性含糊性 (Existential Vagueness) 之间的联系, 在他看来, 二者之间的联系“远非所想的那样清晰”[23]。他分析整分论含糊性的方式与法因 (Kit Fine) 的超赋值论有许多共同之处。

斯万森 (Eric Swanson) 探讨了自然语言中的模态, 即自然语言表达模态信息的多种方式。他以克拉策 (Angelika Kratzer) 的模态助动词理论 (theory of modal auxiliaries) 为出发点, 试图引入一种讨论模态、传信性 (evidentiality) 、语境变换和祈使语力 (imperative force) 之间关系的新方法。[24]

鲍曼 (Peter Baumann) 、卢德娄 (Peter Ludlow) 等哲学家为语境论遭受到的诘难进行了辩护。卢德娄曾提出一种语境论, 其中包含充当知识标准的隐含L-Marking (词汇语类标记) 立场。[25]这种语境论受到反语境论者斯坦利和霍桑 (John Hawthorne) 等人的批判。面对斯坦利用习语“by standards of x”对隐含L-Marking的语境论构成的批评, 卢德娄认为, 也许他们是正确的, 然而, 对于廉价语境论 (cheap or inexpensive contextualism) 来说, 他们的反对是不起效用的。[26]鲍曼还为认识论的语义学受到的“叙实性问题” (the factivity problem) 诘难进行了辩护。在具体分析了叙实性诘难的几种形式之后, 他认为, 可以为语境论者找到一条出路, 条件是他们必须接受一种联系主义的 (relationalist) 语境论。[27]布洛加德 (Berit Brogaard) 和萨勒诺 (Joe Salerno) 通过对语境论的修正, 解决了反事实句不能遵守虚拟条件句规则的理论难题。[28]

(五)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分

语言意义哲学研究 篇7

关键词:语言哲学,语境敏感性,内在言语,直觉

语言、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构成了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发展的主旋律,语言哲学聚焦于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探究。近年来,随着语言哲学与哲学其他分支领域的交叉越来越深入,甚至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也不能从对语言的研究中剥离出来,这一趋向体现在2014-2015年国外语言哲学的发展中。2014-2015年国外主要哲学期刊对语言哲学问题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语境敏感性、内在言语活动、模糊性问题、专名问题和直觉问题。

一语境敏感性:激进主义、温和主义与最小论之争

语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ity)是指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具有语境敏感性的词、短语、句子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语义值,这个问题关涉到知识确证、类的悖论、语义学与语用学之界限问题。通常认为,具有语境敏感性的语词包括:“代词(我、你、他、我的、你的、他的等);指示词(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表示时间状态的形容词(现在的,目前的等);副词(今天、明天、这里、那里等)[1]这类词被称为卡普兰集(Kaplan Set)或者基本集(Basic Set),除此之外其他的表达式是否具有语境敏感性则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以特拉维斯(Charles Travis)和塞尔为代表的激进的语境主义者认为,所有语词都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并且都具有敏感性。而温和语境主义者认为基本集中的语词应该得到扩充,也就是说,尽管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是语境敏感的但基本集中的语词也并非恒定不变的,但是他们对扩充进去的语词却无法给出合理而有效的论证。最小论(minimalism)的代表人物是卡珀朗(Herman Cappelen),勒波尔(Ernest Lepore)和博格(Emma Borg),他们认为除了基本集中的语词具有语境敏感性,其他语词都不具有语境敏感性。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立场不同,但都共同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否可以为自然语言发展一种合成语义学?第二,确定语义值时我们是否要考虑说话者的意向?也就是说,除了卡普兰在“论指示词”一文中所论的“窄”语境外,语义学是否需要考虑“宽”语境?[2]

近年来,不完整性论证(incompleteness arguments)对语境敏感性问题的证明是语言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之一。语境主义者认为,一个句子S所表达的命题在语义上是不完整的,即这个命题没有真值。在对缺失的这些成分进行补全时,他们成功地将语境因素纳入了形式语义学中,由此导致了句子所言说的话语是语境敏感的,从而扩大了语境敏感表达式的范围。如此一来,激进的语境主义者认为英语中所有句子都是语境敏感的。于是,对于如何区分完整句子和不完整句子,以及是否存在最小命题的问题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卡珀朗和勒波尔在《不敏感的语义学》(Insensitive Semantics,Blackwell,2005)中对语境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不完整性论证犯了不当结论的错误,其结论和前提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不完整论证的结论是对构成命题的实体之存在的形而上学断言,而其前提则关涉言谈者的心理材料。因此,最小论者认为语境主义者的这种补全策略是一种心理学的解释路径,并且还指出这些所谓的不完整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是完整的,这个句子在语义上表达的命题是此类句子在语言交际中的最小命题。例如,“天下雨了”表达了命题“天下雨了”,这句话只在天下雨了的情况下为真。在维尼奥洛(Massimiliano Vignolo)看来,“卡珀朗和勒波尔的批评是无效的,因为他们误解了不完整论证的实质,这使得他们忽视了语义学和语言能力之间的联系。”[3]

那么,如何表征不完整句子中的语境敏感性现象呢?勒波尔和塞内特(Adam Sennet)认为可以通过证明对两种现象的传统处理方式是不相容的,由此说明语境敏感性和预设触发(presupposition triggering)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从而更好地阐明语境敏感性。例如,句子(1)“蒂珀没有准备好。”是语境敏感性句子,句子(2)“蒂珀戒烟了。”是一个预设触发式句子。在句子(1)中,当我们用这样一个命题形式进行交流时会对该形式进行补充,例如没有准备好什么,由此通过交流获得的信息会随着语境发生变化。当我们看到句子(2)时,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预设即蒂珀曾经吸烟。目前对(1)这类不完整性句子的语境敏感性处理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语义学方式、语用学方式和词汇学方式。语义学家认为(1)的语境敏感性在句法结构上要么是由不发音的变量(unvoiced variable)表征的,要么就是“准备”这个表达式自身是语境敏感的。语用学家认为(1)表达的是一个不完整命题,或者是一种非常荒谬的命题,所以只有当听话者把它置入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使其“有意义”。词汇学家认为对(1)的合理使用可以决定不发音的词项,因此(1)言说的句子符号是随语境变化的。对于(2)这类预设触发的现象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此类预设触发中,预设是被语言学项目触发而不是被预设的语义值触发,也就是说把预设视为一些特定语词和结构的性质,而不是这些语词和结构表达了什么内容。例如(2)中“戒”这个词条自身的性质就预设了曾经吸烟的事实。[4]614-615勒波尔和塞内特从不充分决定论、语境蕴含和指示词指称(demonstrative reference)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证后得出结论:首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反词汇主义(Anti-Lexicalism),这种观点坚持认为并不能通过假定缺失的词项而接受语境敏感性;其次,与不完全性相关的语境敏感性不应该简单地被看作是被消除的词项材料,大多数语义学中的语境敏感性也不应该被接受。”[4]625

二内在言语(inner speech):与元认知和自我觉知的关系

通常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包括内部独白(internal monologues)、内向评论(inward remarks)、无声的自我提醒(self-reminders)、不显现的言语复述(covert speech rehearsals)以及“头脑中的小声音”(“little voice in the head”)等,使用内在言语可以对“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加以描述。不过,内在言语活动是否以及如何扮演认知角色呢?通过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在言语活动,我们能够“把想法带入意识中”,从而以一些新的方式使我们自身的想法客观化,那么内在言语活动就促成了元认知的形成。当命题思想发生在内在言语活动中或者被言语活动所表达时,内在言语的因果特性可以使我们觉知自己的思想,否则我们将对其一无所知。[5]511-512一些哲学家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和元认知之间的联结非常重要,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内在言语活动具有感觉特性,并且包含着听觉的言语意象(auditory verbal imagery),进行内在言语活动就相当于听见言语。第二,内在言语情景是对有意识的命题思想的唯一真正清楚的表达。第三,自然语言的符号和语句具有独特的特征,比如拒斥语境和超越模态的语句。[5]512

汉森(Peter Langland-Hassan)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和元认知密切相关的立场有问题,因为这些观点错误地理解了内在言语活动的表征内容和结构,汉森对以上三种观点分别予以回应:“针对第一种观点,就其为真而言,它无法使内在言语活动传递命题内容,而这是其发挥元认知功能所必需的。针对第二种观点,一旦我们正确地理解了内在言语活动的感觉内容和命题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理由坚持认为,在内在言语活动中只有命题思想是唯一有意识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内在语言活动具有自然语言中表征的重要结构性特征。但是,这些被质疑的理论家们并不能给出理由来说明,自然语言中也具有和内在言语活动本身相关联的命题内容。”[5]513汉森没有遵循大多数人的普遍认识即内在言语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认知角色,而是认为我们面临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包含一种简单的听觉音韵学内容,那么对这种理解的反应只能依赖于对声音的表征。另一方面,有人可能坚持认为内在言语活动在听觉音韵学之外还有充裕的语义和命题内容,那么这只能承认内在言语活动是一种由语义内容和与语词声音相关的内容合成的状态。但是我们不能仅凭假定的语言结构、感觉特性或意识趋向就认为内在言语在元认知中承担着作用。

如何理解内在言语活动和自我知识之间的关系?罗斯勒(Johannes Roessler)质疑了通行的新赖尔式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偷听我们自己沉默的独白”(overhearing our own silent monologues)的方式知道我们自己的思想。也就是通过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想什么来确定一种渊源,由此使我们“注意到”自己那些未经考究的内在言语活动,即使这种渊源包含“偷听”在内。罗斯勒反对这种阐释方式,他认为这种方法没有明确地指出“偷听”究竟指的是什么,“偷听”指的是一种听觉经历吗?或者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在此,罗斯勒更认同另一种阐释方式,这种方式源自赖尔的“系列操作”这一观点。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参与“系列操作”就是意识到和知道他自己正在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某人可以说他知道他“在那一刻正在想什么”。罗斯勒把这种方式称为“基于能力”(abilitybased)的解释,例如,假设我们问:“她如何知道她正在进行79乘以45的乘法运算?”,在此给出的解释是,她正在参与一个系列操作,因此她可以意识到她正在做什么,反过来就是说她有这样的能力清晰地阐释她正在做什么,因此可以表达她正在进行乘法运算的事实。[6]

三模糊性问题: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作用

模糊性(Ambiguity)是长久以来困扰着语言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一个问题,他们关注语词的模糊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意义模糊性,这又关涉到真理问题、知识的确证问题以及类的悖论等。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新进展,视觉认知神经的研究是否可以从语言哲学中受益成为模糊性问题研究的新课题。

在视觉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通常对“内克尔立方体”(The Necker cube)及其相关刺激物(related stimuli)的阐释多用模糊性路径进行处理,因为视觉对透视的立方体可以产生出不同的图形效果,因此很难对看到的是什么做出清晰的界定。卡罗拉斯(P.Koralus)认为刺激物是否是模糊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引发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内广泛存在的多稳态知觉模型(multistable perception models)问题,而语言哲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提出多稳态知觉的研究将会从语言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中受益,这些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模糊性和非特异性(non-specificity)概念的区分。例如:“英语中的‘bank’一词可以指银行,也可以指河岸,只有将其置于句子中时,才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bank’这个词是模糊性问题的代表。与之相对的是非特异性概念:“制作人开始了脚本工作”,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制作人开始了读脚本的工作”,或者“制作人开始了写脚本的工作”,或者“制作人开始了制作脚本的工作”。由此我们不能断定这是否因为模糊性而导致的,因为脚本这个词本身没有模糊性,因此采用非特异性阐释路径来解释这种多义性句子,也就是对我们背景知识进行补充,而不是从大量的非模糊性词条中选出符合心理需要的那个词条。[7]卡罗拉斯认为已有的模型对不同感知的表征本质存在着未经审查的和无根据的假设,以这样的假设为出发点必定会得出产生不同感知的原因就是模糊性。然而,大量类似于内克尔立方体的多稳态物之所以能产生出不同的感知并不是因为模糊性,因此他提出为了解决这种视觉科学的问题应该关注语义学维度的研究,如语义学在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所进行的语义分析。[7]

人类的大脑神经如何处理包含有语义模糊性语词的句子?机读信息(MRI)的研究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1)左前下脑回(the inferior frontal gyrus,以下简称LIFG)和(2)左颞叶的后部区域(posterior regions of the left temporal lobe)处理高模糊性句子。每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些语义上模糊的语词时,我们就会迅速检索这个语词的意义,同时还会忽视其他意义。同样,如果这个语词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借助所有可选择项的解释很快地选择出一个最合适匹配的语词意义。维泰洛(Sylvia Vitello)和罗德(Jennifer M.Rodd)再次回顾了近期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著并将它们与心理语言学理论和一般的神经认知解释联系起来。一般的认知过程是,当听众或读者遇到模糊性语词时,他们会快速地和自动地同时检索出多种意义之后迅速地选择最正确的一个。然而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直觉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直觉是这样的:当我们听到一个语词或短语时,不会对它的意义进行全部的检索之后才选择出最合适的那个意义。[8]391-392罗德开发了一个实验,其中的参与者听到的句子中每一句都含有多个模糊性语词。对模糊性语词的激活作用(activation)在LIFG和左后颞叶的皮层区域(the left posterior temporal cortex)远高于有固定意义的非模糊性语词,尽管事实上参与者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些模糊性语词并且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这一研究为全部脑神经确定高模糊语句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路径。然而,激活作用在后颞叶(the posterior temporal lobe)区域的作用还是神秘的,虽然目前这种激活作用可以被高度复制,但是这种活动的作用还面临着挑战。维泰洛和罗德认为LIFG在认知控制的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模糊性语词进行筛选,选择的是和语境相关的意义以及重新解释起初被误解的句子,但是左颞叶的后部区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理解,尤其是需要澄清它在句子合成中的作用。[8]401

四指称问题:对专名问题的讨论

自克里普克发表《命名与必然性》以来,对于专名问题的讨论就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摹状词主义者(descriptivist),他们支持罗素提出的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的意义是通过一系列的摹状词确定的;二是源自弗雷格的非摹状词主义者(non-descriptivist),他们认为x的专名和满足x的摹状词不能在没有改变模态句真值的情况下相互替换。在此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指称理论,主张一个名词的指称由使用该词的社会历史链条确定。关于专名的争论因为克里普克的观点而更加激烈了,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专名的语义学意义就会因为它的指称观点而失去其意义。因此,如何解决克里普克理论中的问题,更好地推进理解专名的哲学进程?特克斯特(Mark Textor)和拉米(Dolf Rami)的论文《专名:从哲学和语言学的视角》从哲学和语言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他们认为“克里普克提出了一个关于指称的‘图景’,根据这一图景,他认为专名的指称是由因果链决定的,但并没有详细地阐释这一图景”。[9]对于这一问题,塞恩斯伯里(Mark Sainsbury)在其著作《没有指示物的指称》(Reference without Referents)中对空名进行了阐释,填补了克里普克没有详细阐释的内容。而巴克尔(Stephen Barker)在“指称的表达主义与去除迈农式形而上学的非存在的量化”中质疑塞恩斯伯里的观点,他认为空名指称的是非存在物并且可以对这种物体进行量化,无需承认迈农提出的关于非存在物在本体论上的概念,他提出的空名也是可以成立的,表达主义者提出的指称概念就正是这一观点所需要的。[10]在“作为清晰的共同指称手段的名称”中,泰勒(Kenneth Taylor)对于克里普克的交往链(communicative chains)的解释与塞恩斯伯里一致,他认为这些链条对个体的名称发挥着作用。与塞恩斯伯里不同,泰勒认为“这些链条也决定着名称的指称。此外,他还认为这些链条应该被理解为是保留了指称的指代链条,因此,这些链条不仅决定了名称的指称,还对解决弗雷格难题起到重要的作用”。[11]

值得一提的是,坎普和迈尔(Hans Kamp and Emar Maier)把克里普克的观点运用到会话表征理论的形式语义学框架中。坎普利用了外在和内在基点的概念,以及所谓的被命名的实体表征来把握专名的一些重要的语义和认知特征。与克里普克不同,坎普不再将专名在不同意义下的使用和因果链条联系起来,相反,坎普提出了一个心理系统来解释基础性的被命名的实体表征,就此说明关涉到具体对象的专名的有意义的交往。这种心理系统可以通过寄生于他人的实体表征的存在来确定一个名称的指称物,但是它们也准许一个有资质的说话者获得专家身份,因此以一种非延异的方式确定名称的指称物。迈尔认为有三种视角可以从语义学维度对专名进行解释,分别是指称、约束(binding)和预设(presupposition),这三种路径对专名的意义在概念解释上有着明显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专名的语义学是由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决定。根据这种观点,专名以指示词(demonstrative)和指代词(indexical)的形式出现(这个、我、明天),但和摹状词(这位总统、他最好的朋友)明显不同。第二种是生成语言学家观点,他们认为专名就是全部指称的名词短语,就其本身而论与代词相反,它是由逻辑形式中的自由或者约束变量进行表征的。根据这种观点,专名以摹状词的形式出现,但是与人称代词(包括像“我”这样的人称指代词)不同。第三种观点把专名作为预设进行一种动态处理,根据这种观点,所有的限定词(包括专名、代词和摹状词)集中在一起与非限定词(例如:一个男人)做比较。[12]通过这三种路径的比较,迈尔提出了一种动态混合和固定指示词的观点,认为专名和其他限定词一样是可以进行预设的,他把话语表征理论中的动态结构与固定指示词的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为专名的语义学阐释提出了一种新观点。

五直觉问题: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

从元哲学的视角来看,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在于,它作为判断可以支持或者反对某种哲学理论,在语言哲学中,直觉是对我们解释和形成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输出,或者是说话者或听众对这种输出的报告。语言哲学家们通过考察在一个假定的交往情境中我们说了或者理解了什么来研究直觉问题。在克尼茨(Daniel Cohnitz)和豪克加(Jussi Haukioja)看来,直觉的作用可以被划分为“证据式作用”和“建构式作用”,在语言哲学中,尤其是在指称理论中直觉发挥着一种建构式作用。[13]618-619

而实验哲学家迈查瑞(Edouard Machery)和迈克尔·德维特(Michael Devitt)则认为直觉在哲学中的作用是证据式的,无论是用于捍卫还是驳斥哲学的各种理论。为此,他们在语言哲学范围内用“实验主义者的挑战”(“Experimentalist Challenge”)反驳“案例式方法”(“method of cases”)的论证。迈查瑞在语言哲学中使用了思想实验之后认为,非专业的普通说话者在关于案例的直觉判断中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和相同文化中的非常重大的差异性,由此质疑我们可以对所讨论的特性做出可靠的辨识。然而德维特质疑这种观点,虽然他同意迈查瑞关于直觉在哲学中所承担作用的观点,但是他认为非专业说话者多样和多变的直觉会破坏知觉的证据式作用。对此结论德维特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专家从观察中可以知道更多的语言事实;二是专家比非专业人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13]620

然而,在克尼茨和豪克加看来,迈查瑞和德维特的这场讨论所采用的方式完全是错误的,因此为了阐明直觉在哲学论证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认为必须对证据式的直觉作用和构成式的直觉作用做出明确的区分。为此他们主张考虑两个领域:物理学和朴素物理学。“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对世界是如何运行的问题感兴趣。例如当你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向空中扔石头时,你可能想知道或者获悉是什么决定了石头运行的轨迹,哪一种力将会作用于石头等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建立在这样的直觉基础上:人们可能会问其他人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直觉。这些直觉可能或多或少的准确解答了问题,毕竟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一些直觉是先天的。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会怀疑日常直觉的可信赖性。”[13]621如果人们还是要坚持使用直觉去学习物理学,那么更多关注专家的直觉可能会产生好的效果。然而,当用朴素物理学的观点去处理这一问题时,更多关注的不是这些直觉为朴素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哪种程度的可信赖证据,而是关注是否所有的人类都共享了朴素物理学。

上一篇:光电二极管特性研究论文下一篇:遥感影像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