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观

2024-08-03

语言哲学观(共12篇)

语言哲学观 篇1

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马赫(E.Mach)哲学讲座是第一个真正的、科学的哲学讲座形式,也是形成当前国际间的逻辑实证论的历史基础。玻耳兹曼(L.E.Boltzmann,1844~1906)作为马赫哲学讲座的直接继任者,专注物理学家层面,以自身“哲学病”患者的实践和体会,开展了创造性的形而上学语言研究和语言哲学教学实践,他的语言哲学观体现了一位苦思力索、特立独行、幽默机智、纯真善美、仗义执言的语言哲学启蒙者的形象。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对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作一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二,其一是指出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是一种在语言的基点上探索相对独立的科学发展与哲学保持一致张力的见解,说明他科学研究的苦心孤诣,更加耐读的科学心路历程及其以教研治学参与时代的科学关怀,绽放出科学研究中孤独之美。其二是说明他科学活动中善于在对立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表明科学本质问题的争论存在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的认知,体现了科学的深层哲学本质和文化内涵。

一语言哲学观形成的背景

马赫哲学讲座作为19世纪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母校维也纳大学特为他设立的一个名为“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是继奥地利哲学的创建者布伦坦诺(C.Brentano)的哲学讲座之后,历史地产生出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科学哲学教研形式。它一出现便在19世纪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中显示了自身独特的意义和影响,并为尔后的科学或哲学发展奠定了一种鲜明的怀疑和批判的思维风格。

玻耳兹曼晚年作为马赫哲学讲座的继任者,是玻耳兹曼成长和发展的确定社会环境给定他在自己最深刻的理论物理方向发展的极限,给出他在科学研究前沿的哲学价值基础的职业道路。

玻耳兹曼基本上是在奥匈帝国度过了他的一生。奥匈帝国的系统和正规的科学或哲学教育对玻耳兹曼的学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玻耳兹曼在晚年回忆哲学研究的心路时讲到:他曾在中学时代根据英文词典学习休谟(D.Hume)思想,与弟弟开始激烈讨论不同语言的语词所表达的概念问题,这是他哲学研究皓首当年的头等事件。

特别是玻耳兹曼在维也纳大学物理学院学习物理和数学专业时,学习了十门哲学课,并与他主要的哲学老师、当时十分流行的形式主义美学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的信徒齐黙尔曼(R.Zimmermann)经常从课堂的学习进行到课后的恳谈,共同的音乐和艺术知趣彼此常常产生对美学的共鸣。齐黙尔曼的美学当时被人们称为“形式科学”。这些是玻耳兹曼改任哲学教授的直接知识背景。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与其说玻耳兹曼所受的哲学教育本身中不断地萌发出哲学精神,不如说他的哲学精神是19世纪德国科学传统的具体再现。在德国,当时一代心志和才情的德国科学传统代表当数著名生理学家、自然哲学家、柏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及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长赫尔姆霍兹(H.V.Helmholtz)。开始走上教学研究两年后的1871年,玻耳兹曼就追随赫尔姆霍兹在柏林大学学习工作,正是赫尔姆霍兹的“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介电常数和单周期系统等研究)留下了玻耳兹曼与赫尔姆霍兹进行电磁学、热力学和力学解释等智识交锋的空间。

玻耳兹曼追随赫尔姆霍兹学习,但并没有使之绝对化。数学方面的精通和理论研究的天赋给玻耳兹曼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语言工具和便利,使他有能力学习和了解困扰许多欧洲物理学家关注的哲人科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l)的电磁学论文和动力学模拟,跟随像赫尔姆霍兹一样的克尼斯伯格(L.Konigsberger)、基尔霍夫(G.R.Kirchhoff)、本生(R.W.Bunsen)等这些具有数学蕴涵的哲人科学家学习,进行系统研读哲学的经典著作,以及玻耳兹曼晚年从“哲学病”患者的角度寻求医疗专家布伦坦诺。玻耳兹曼的学习是理解、领悟和思维,他的思想从诗歌、数学、哲学、逻辑的综合地带或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作家那里,也许比纯粹科学家或纯粹哲学家那里获益更多。这些作家主要有席勒(F.Schiller)、歌德(W.Goethe)、麦克斯韦、康德(L.K.ant)、赫尔姆霍兹、赫兹(R.Hertz)、达尔文(R.Darwin)等。遣词用典看,这种文化的影响更是表露无遗。

玻耳兹曼的教学也表现出语言乐趣品质。他常用一些不寻常的话活跃课堂,比如“非常巨大的小”等。言谈应用范例的加深研究,也同样推动了语用论的研究。讲稿的概念速记方法和理论物理教学中主要方程式的板书特点保留了讲稿的形式,漏掉了一些细节,反映了他的讲稿内容以他的想象方式存在,根据这些形式可重构全部的内容。实际上,这些是玻耳兹曼脱稿讲授的语言品质,是显示他超强的记忆力的基础。

玻耳兹曼最好的工作幽默和热情是一回事。理论是玻耳兹曼科学研究的伦理信念,理论物理学教授是玻耳兹曼最期盼的教职。如1900年,玻耳兹曼改任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在格拉茨大学校长组织的专门告别会上,他作了“论理论的意义”的答辞,情绪激动地慷慨陈词:理论就是他毕生所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的理念。

玻耳兹曼对物理学基本问题的兴趣包含着哲学,正式进入哲学领域的理由,只是反对马赫现象论的观点,为原子本体的实在论辩护。1900年转向哲学研究后的玻耳兹曼把电磁学理论重新论述、力学分析和统计物理阐述作为考察、概括和提炼理论体系所存在的语言翻译问题的对象和范围。面对批判学派马赫、奥斯特瓦尔德(F.W.Ostwald)等和力学学派赫尔姆霍兹、赫兹、洛伦兹(H.A.Lorentz)等形成的波澜壮阔或汹涌澎湃的关于物理理论的“语言翻译”言说史,玻耳兹曼需要很多精心的辑佚、钩沉与阐释。电磁学、力学、热力学等科际整合研究的推动下,玻耳兹曼进一步在言语使用的层面和领域中更全面地展示其特有的性质及功能。

对于玻耳兹曼的哲学研究转向,初而被动、继而劝诱,最后甚而高谈阔论。正如他1903年在维也纳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就职演讲中谈到自己最有任职资格的理由:不是因为我曾是否写过逻辑,而是我属于这门科学,在实践上它提供了从事严格逻辑的最好机会。[1]311

玻耳兹曼的哲学讲座第一次开花结果是1904年,维也纳大学最大的礼堂坐满了人,甚至有人站在台阶上、实验室里和房前。听众中不仅包括固定的学生,而且还包括许多慕名而来的社会各界人士甚至政府上层官员。听者的赞许和皇帝的邀请使玻耳兹曼满怀信心。

那是一次最好同时也是走向失落开始的讲座。1904年至1905年期间,玻耳兹曼从自然哲学讲座走向语言哲学讲座,超凡出尘。他的讲座讲了两三次后,听众的减少导致他郁郁寡欢。1904年到1906年的接二连三因抑郁导致偏头痛的哲学问题中断哲学讲授,随后又流连往返。这也正是他矛盾个性的真实体现,是他独创语言哲学观并趋向成熟的环节。

从布伦坦诺到马赫和玻耳兹曼,节节进迫,维也纳大学一直处于哲学讨论的前沿,延伸到了维也纳学派。自1902年玻耳兹曼担任维也纳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及哲学教授后,吸引了聪颖出众、特立独行的学生。使他成为薛定谔(E.Schrodinger)和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等科学青年关注的大学者。捍卫了奥匈帝国时期维也纳大学的科学“麦加”尊严。

二语言哲学观的内容

玻耳兹曼对自身科学的研究实践体会:一是物理家思想创造过程中那些形而上学信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二是科学理论本身所包含的形而上学成分,科学理论概念与形而上学范畴之间的关联。使他在以后的哲学发展中特别关注人类创立自然科学历程的分析,理解自然科学实际形成的过程以及它与它那个时代的精神气氛和哲学思想风貌的关联,形成了他晚年的语言哲学观内容。

玻耳兹曼重新定义哲学为一种语言学理路,即哲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意旨为科学进步哲学要抛弃不适当的形而上学语言问题,目的是把物理学家从受困扰的形而上学问题的精神症状(“哲学病”)中解放出来。[2]92语言哲学观的含义:从事哲学最简单和最经验的方法就是语言和数学分析,这也就是治疗物理认识的途径。这与玻耳兹曼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的理想化问题的简单性原则相似,也与大自然的最小量思想不矛盾。

玻耳兹曼对哲学的语言本质定义意味了理解形而上学的由来和演变。形而上学是多义词,传统意义上是本体或实在的理论,康德和实证论者指形而上学超越感觉的不合逻辑的研究。原子的先验思辨方法中,泰勒斯(Thales)、留基伯(Leucippus 或 Leukippos)、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等的物理主义原子是实在的;经验主义传统中,形式是实在的,即毕达哥拉斯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是实在的;在反对传统哲学中,康德的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哲学研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与休谟的怀疑主义的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成为最系统的关于科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的经典。由此演绎出“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与“科学划界”这两个对立论题。前者指科学是置于哲学之下的形而上学体系。后者如同孔德的实证哲学强调的:科学不依赖神学和形而上学自成一体。

这两个对立论题成为玻耳兹曼语言哲学观的具有摇摆的两个支柱。这种摇摆的症结在于沟通先验或超验的原理和经验的具体之间、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研究结果之间、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证主义潮流之间、康德与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与孔德(A.Comte)与马赫为核心的实证主义之间、扎根在古老的学术传统倾向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时代思潮之间对立的两级。

在以上基础上,玻耳兹曼建立了理解形而上学的新框架,即形而上学与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密切关联。在这个时期以前,牛顿的物理学基本上支配了整个的自然科学,而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自然观则支配了当时的世界观。原子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玻耳兹曼的实在论[3]和统计决定论[4]中却被强调得热情激烈。玻耳兹曼的原子模型,无非是气体动力论的总体概念框架的硬核。这种理论模型中形而上学的精致原则得到了最为清楚的表达,即把经验事实与精致原则连接在一起,在科学上说明了经验事实,找到经验规律的“类似物’。

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物理学家的玻耳兹曼体现着自然一致性原则、因果相邻原则和实体永恒性原则。在科学的经验方面,玻耳兹曼强调自然一致性原则和实体原则在形成其方法论中所起的作用。玻耳兹曼指出每一个牢固确定的事实是永远不变的;它至少不可能完全被抛弃,更多得到新事实的扩展或补充。这就是实验物理学的发展总是没有跳跃式过程的缘由,从来没有发生过革命或骚动的理由,某个被看成是经验事实的东西很少发生后来是错误的情形,甚至即使发生了错误,这个错误随时被清除掉,以致不会让它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大厦产生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形下,玻耳兹曼指出了语言哲学观是摆脱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与科学划界二律背反的出路。玻耳兹曼认为在科学的发现阶段科学中形而上学具有协调力量的价值。正是由于形而上学的范畴框架具有组织信念的功能,在旧理论的追随者与全新概念的倡导者之间斗争的科学革命中,当科学事实不能明确支持新观念或新概念或新思想时,哲学家活跃在这种科学争论中问一些深受科学家困扰的形而上学问题,即“哲学病”,实证哲学中就存在许多对科学发展的危害;进一步倡导了科学与哲学的协作需要,用语言拒斥过分的不适当的形而上学问题。

玻耳兹曼用最小量的思维,认为解决语言问题最简单和最经验的东西就是在感觉中确定意义和指称,即指确定语词的口头与书面表达和数学符号。玻耳兹曼把形而上学语言问题划分为康德和实证论者所指的超越经验的研究问题、传统上自然哲学所指的本体或存在问题。只要能以正确的方式去做,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方式就是进化论。

从科学描述的语言形式看,玻耳兹曼认为对科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必须采取客观的立场。从1903年,玻耳兹曼在维也纳的自然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着用数学和语言来反思哲学、用语言分析代替传统哲学。玻耳兹曼的语言逻辑为:首先是言有所为,即语言使用要适合一种科学思想的表达的意图;其次言之所果,即避免接受者在情感上或认知上等受到影响的反应因素;第三是言有所述,最后言外之意(什么是正确的或真的或对的)的修正;第四,科学语言有益于科学交流和科学进步;第五,模型或类比说明数学是科学的语言;第六,自然诗的作用在于造就规范,在于揭示语词的意义。[2]98体现的语言实在框架为:知识的限度由语言内涵和语言与物理实在的关系所决定,语言反映实在要求词之间的连接尽可能符合实在要素之间的连接。[3][4]从中不难找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念的影子。

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玻耳兹曼的语言逻辑中,有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意义。数学就是描述的最简单形式;理论结构是心理图像、想象、概念框架、方程、检验或实践的语言翻译;微分方程本身看成是一个数学-物理理论的起点时,这些方程式不过是代数符号中完全相同的推理过程的简化表示式而已;百科全书是以一种有序的和易于理解的形式,收集和呈现所有有用的文献,并把所有信息以一种清晰简单的方式排列以利于读者阅读,从而突出科学语言或理想语言。玻耳兹曼1904年百科全书式的“物质分子运动论”的论文标志了他最后的气体动力论论文,1905年有了为克莱茵的《百科全书》撰写“统计力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论文的腹稿,成为他在这个论题上最后的思考标志。从百科全书看出,玻耳兹曼对语言构造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他选择的语言是统计力学语言。

玻耳兹曼认为自然哲学达到为科学的目的所拒斥的本体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是真的?或什么是存在的?反过来说,哲学问题应该易于科学家接近,并同时建起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沟通的桥梁。语词限定了科学家不能回答的形而上学问题和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命题。对原子来讲,首先区分原子的一意多词和一词多义。正如,道尔顿(J.Dalton)的原子,麦克斯韦的分子,门捷列夫(D.I.Mendeleev)的元素是一意多词;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道尔顿的原子和汤姆逊的电子展示了原子概念的意义演变。上帝是一个接近包含了万物的最高概念。

在自然哲学的问题基础上,玻耳兹曼指出康德和实证论者所指的超越经验的研究问题主要是:是否存在概念的精确度量问题,即存在这样的问题与什么样的概念相联系。玻耳兹曼认为马赫所言的我不相信原子的存在就是个无意义的存在命题的典例;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康德和实证主义的感觉界限的方法论有同一道理,即相对真理。玻耳兹曼对业已存在的客观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形式的研究推进到对意义的研究。玻耳兹曼指出新概念与记忆图像的观念组非常相似时,去问相应的对象是否存在就成为有意义的问题。换句话说,概念产生于判断的分析中,不能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只在命题的关系中询问词的意义。通过含义的表达方式,告诉了指称的对象。如谁都知道希腊神话中的鹰头狮身带翅膀的怪兽,传说中的独角兽,我的一个兄弟是否存在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究竟何以存在?世界何以存在?为什么空间、时间、原子、灵魂或上帝这些概念的存在的问题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玻耳兹曼的这些分析与卡尔纳普的语言系统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极为相似。

在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中,科学的相对独立发展与科学得自哲学的论断并不矛盾,哲学家们应当激发处在发现思想过程中的物理学家们。

三与语言哲学观相关的范例考察

玻耳兹曼认为康德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科学的知识论的研究基础,奠定了以准确的数学和物理学作为依据进行知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休谟的贡献在于使经验论系统化和贯彻到底,使现代哲学有可能彻底摆脱形而上学传统的影响,集中地探讨了“意义的经验证实”的基本问题。

玻耳兹曼的这种肯定孕育了对哲学的语言问题的史评。概略为对观念论或唯我论、唯心论和叔本华哲学的批评。玻耳兹曼首先提出了对观念论的语言批评。鉴于观念论者囿于表征描述自我的意识或唯我论者是一种只对某些人而非人类的整体作为世界图像,玻耳兹曼指出:观念论者的语言起初就采取了主观的立场,把自己作为说话者主体与其他人作为受众客体区别开来;唯我论者根本不利于进一步构建世界图像的未来感觉;纠正观念论者或唯我论者的语言描述错误的最捷径途径是用公共语言(人工语言或科学语言)表达,公共语言就是感觉复合体或意志复合体的符号。

与玻耳兹曼用常识的方法批评观念论的错误相比,玻耳兹曼用进化论的方法批评了唯心论的表达方式的不恰当。针对唯心论用各种观念或自我说明物质的表达方式,玻耳兹曼用进化论确立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即人类所有的观念都要归功于进化,逻辑中的思维规律是继承下来的思维习惯。这种继承力与教育、培养和自身经验相关,就像歌德所言的“经验的一半曾经是经验”。

玻耳兹曼认为逻辑中的思维规律是继承下来的思维习惯。人们逐渐习惯词的某种组合方式,成为交流的基础,体现为行动的规则,它以可交流的形式表示出一些干预现象界的指示,为那种需要通过模仿或习惯形成并经过长期学习或实践才能回答的复杂活动的行为指明方向,通过语言的使用言谈词语和记忆得到极大增加,在概念框架中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这种概念框架促进了对现象的干预,这种促进就是真理的创造。

玻耳兹曼也认为思维规律的遗传习性与思维规律僵化是一回事。思维规律就是遗传下来的观念;遗传下来的观念和学得的东西(思想、观念和概念)适应自然而得到发展;进化的观念也不是绝对完美的。思维习惯上做得过分的不适当,成为遗传习性,就要排除它。就像人们曾经认为耳朵和眼睛是绝对完美的一样。非欧几何或四维空间的出现,人们日益承认了反对非欧几何只相信三内角之和为180度就是一习惯性观念。明显矛盾的根源是思维习惯上做得过分的不适当性。过度相信思维规律,问一些未经证明的不能问的问题,哲学就不能成为科学的皇后,如什么是生命的价值?生命自身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

玻耳兹曼不仅根据达尔文理论论述了逻辑中思维规律的地位,而且论述了达尔文理论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推出了幸福的概念和意志的定义。玻耳兹曼强调达尔文理论的遗传和继承性中,意志是经遗传而得的力求某种对我们有用的方式干预现象世界的努力。这种努力促使思想和观念的完善。玻耳兹曼认为细胞的分裂和繁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达到了拥有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有快乐和痛苦,能够进行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形成伦理价值的发展和进步。

玻耳兹曼的幸福感与意志紧密相关,这与奥斯特瓦尔德的幸福公式(幸福将由E2-W2,E表示情愿地和成果地付出的能量,W代表不愿意付出的能量。)区别开来。正如玻耳兹曼在一个德国教授的黄金国之旅中写到:踏上美国的土地,有哥伦布的感觉。哥伦布的“向前,向着西方前进”代表者他们的不屈不挠,他的“陆地,陆地”代表着成功的欢乐;而他的全部辉煌都来自他确信——生命本身并不是最大的拥有。反过来说,不以自己全部的生命为投入,你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最高的回报。[1]386

玻耳兹曼声称达尔文理论是解决哲学问题的出路,但玻耳兹曼并没真正用到变异、生存斗争、竞争和自然选择等达尔文理论的关键思想。

玻耳兹曼担任马赫的维也纳哲学讲座两年后的1905年1月,在维也纳哲学学会作了“论叔本华的一个论题”的讲演。玻耳兹曼首先讲到他讲演的原来论题是 “证明叔本华是一个愚笨无知的假哲学家,只会乱写一些根本上搅乱人们思想的废话和空话”,这个原本的论题从叔本华的一篇文章的论题引来的,只是更换了哲学家的名字而已,这个题目听起来太愤怒被他否定。同样地,玻耳兹曼也不想写成“关于叔本华的论文”,因为他不是提供一个完整的叔本华思想的评论,他仅仅表达关于“论叔本华的一个论题”的粗略思想,熟悉的名词-意志、存在、经验、感觉、观念、形式 类比、假说、无意义 废话等成为这一粗略思想的概念之网。玻耳兹曼借此说明他在会议上的论题是非常严格的。

玻耳兹曼把叔本华的胡言乱语的影响或后果比喻为小孩急切地吮吸空洞的橡皮,然后是偏头痛引起的恶心。玻耳兹曼认为叔本华把生活和科学中最简单的事情看成最困惑的问题。例如,叔本华特别反感男人的胡须,因为它是不好的东西。叔本华试图寻找其观点的审美基础的哲学推论如下:首先,毛的特征提醒我们是动物,因此男人必须放弃少于半个脸的覆盖;其次,胡须延伸到代表动物特征和包括咀嚼器官的脸的部分,脸的部分是受到限制的;第三,胡须被认为是真正不起作用的,它没有神经和肌肉,并且它引起味觉的不舒服。[5]189同样,玻耳兹曼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哲学中意愿的作用、提出的自由概念、艺术和音乐的表现形式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玻耳兹曼提出对叔本华意志论推导出的生活痛苦结论的质疑。

综上所述的案例分析中,玻耳兹曼得出结论:一个想进行哲学思考的科学人好像患有幻觉、偏头痛;哲学家听到科学人的话语,却给以不适当的和错误的重构使用,引导出矛盾的存在物;实际上,无需回答幻觉问题,只需面向给定的数据资料调整思想、观念和概念,致力于语用和语义的恰当表达,一系列疑惑就消失了。[5]196-198

四结语

玻耳兹曼晚年是马赫哲学讲座的继任者,以自身深受哲学困扰的统计物理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即把自己作为“哲学病”患者,生发出了他的语言哲学观。玻耳兹曼专注物理学家层面,对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与不适当的形而上学语言的划分,指出哲学本质上是语言的,倡导科学与哲学的协作,或多或少涉及科学语言和语用分析。此外,通过唯心论或唯我论、康德的思维规律及叔本华的意志论等哲学案例对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进行了一定的印证。

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表明他个人的声音在时代潮流中往往显得过于微弱,分散于各种笔记、信件和演讲和讨论等中,但唯其如此它才显示了真正值得历史关注的特征。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缺乏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论证,不乏通俗的描绘、格言、警句形式的隐喻来表达他头脑中所涌现的种种思绪,这种思维模式正是他的文化背景的体现,也是物理学家符号思维的延伸。

哲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本质是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争取认识的斗争。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中,首先意识到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以什么样的哲学来指导问题,特别给哲学家规定,他们必须问什么及不能问什么,本身蕴涵了物理学家必须获得哪些研究成果。通过以哲学方式研究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来创造能尽快地从世界观上概括彻底变革着的物理学认识的有利前提。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以什么样的哲学来指导仍会存在着剧烈的争论。这是个永远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摘要:考察了玻耳兹曼的语言哲学观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观点。玻耳兹曼晚年改任为哲学教授,这个机会使他从自然哲学讲座转向语言哲学讲座。他认为,从事哲学研究最简单和最经验的方法是语言分析和数学分析,解决语言问题最简单和最经验的东西是确定数学符号和表达的意义和指称,语言使用要与科学思想的表达相一致。

关键词:玻耳兹曼,语言,哲学病

参考文献

[1]卡罗.切尔奇纳尼.玻尔兹曼——笃信原子的人[M].胡新和,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Blackmore J.Ludwig Boltzmann His Later Life and Philoso-phy,1900-1906.Book Two:The Philosopher[M].Dor-drech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95.

[3]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统计决定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6):49-54.

[4]钟海琴.玻耳兹曼的实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58-62.

[5]Boltzmann L.Theoretical Physics and Philosophical Prob-lems[M].Dordrecht Boston:Reidel Pub,1974.

语言哲学观 篇2

一、概念澄清

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不同。它不是逻辑,而是研究由逻辑所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哈克对逻辑哲学的研究内容曾作出分析并经陈波总结为两条:第一,研究逻辑学自身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第二,研究怎么样才能在哲学研究中引入现代逻辑的工具,去解决一些传统的哲学难题。【4】具体来说,逻辑哲学的内容主要有:逻辑与非逻辑、蕴含和推理有效性、关于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关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哲学问题、关于多值逻辑的哲学问题、逻辑悖论、意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自然语言逻辑、逻辑和本体论、专名和通名等主要内容。

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的共通之处

首先,三者的产生具有共同的根源。它们都是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的产物,即都以现代数理逻辑的产生为历史前提,不管是分析哲学家,还是语言哲学家,抑或者是逻辑哲学家,绝大部分人有现代逻辑基础。其次,三者有许多相同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者。它们具有一批共同的研究课题,如意义理论、真理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现代许多著名哲学家如弗雷格、维持根斯坦、奎因、克里普克等,既是逻辑哲学家,也是分析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最后,三者都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语言哲学家从句子出发,应用现代逻辑方法,使句法分析达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结果。威廉姆森建议逻辑哲学也应该专注于现代的科学逻辑学。他指的“科学逻辑学”是指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严格性的观念所统辖的那些论证。【5】分析哲学的目的就是建立人工语言,同样也是现代逻辑方法的体现。

三、三者的区别

论英语语法教学的语言美学观 篇3

【关键词】语言美学 英语语法教学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高技术、综合能力强且能熟练运用外语的人才,各个高校正在大力改革外语教学,进而强化外语运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事实上,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于教学方式及理念,而外语教学的关键之处又在于熟练掌握其语言规则,现行外语语言规则教学耗时长,效果浅,无法达到预期的让学习者熟练掌握的目标,因此,简化英语语法教学内容及模式势在必行。然而,纵观现行英语语法教学活动,大多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路,语法讲述过于繁琐,过于细致,使初学者无法提纲契领般掌握英语语法的要领与精髓。基于此,笔者在具体的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其中结合语言美学所遵循的原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地整合与简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教学对象普遍认为新的语法教学模式及思路新颖,内容简单易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由此,写这篇文章来与大家共勉,若有不到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一、语言美学的内涵

语言的研究,一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真”的角度揭示语言各层次、各单位运作的规律;二是研究如何善用语言,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本文拟从语言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挖掘英语语法教学内容上的突破。具体地来说,语言美学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美学理论分析讨论语言和言语过程中的审美现象和规律。英语语法教学纷繁复杂的内容在语言美学理论的引导下,达到精炼,奇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语言美学观

英文单词的词性及英文句式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下面就以英文单词词性及英文句式为例,运用语言美学理论对其讲解进行新的尝试。

1.英语的词性。纵观英语语法教学内容,无论是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还是单词的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英语语言与汉语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再细细观察,会发现英语句子成分的命名原来来源于汉语语言规则,在这,为了让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总体认识上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就可以直接对学生讲解——英语的语法规则是根据中文的语法规则来命名的。在已知的知识与信息基础上,学习与之相似的语言,认可度要高很多。另外,英语单词词性也可与语法统一讲述,简而言之,“英语的语法就是在讲词性”。接下来就从英语中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着手,将语法与英语单词词性结合,联系起来统一阐述。

(1)名词:“主、宾、表、定、同位语。”

名词在两个主要英语句型——“①主语+谓语+宾语.”与“②主语+谓语+表语.”中,可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同位语。

A.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如 The baby needs me.(宝宝需要我。) 句中名词“baby” 置于句首,作主语。

B.名词在句中作宾语,如 I need a baby.(我想要个宝宝。)句中名词“baby”置于实意动词“need”之后,作宾语。

C.名词在句中作表语,如 This is my baby.(这是我的宝宝。)句中名词“baby”置于系动词“is ”之后,作表语。

D.名词在句中作定语,如 She is a baby girl.(她是个女婴。)句中名词“baby ”置于另外一个名词“girl”之前,作其的定语,修饰限定“girl”的状态。

E.名词在句中作同位语,如 I love my son, a baby. (我爱我的儿子,他还是个婴儿。)句中名词“baby”就是对句中“my son”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共指同一个人。

五个例句中,同一个名词“baby”在句中所放置位置的不同,导致其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动词:“谓语只能是动词,动词只能做谓语。”在上文提到的英语两个主要句型①与②中,英文中的动词在这两个句型中只能充当谓语,并且每一个谓语都必须具有时态,以具体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如

A. He is loving me.(他正热恋着我。)

B. He loves me. (他一直爱我。)

C. He loved me. (他曾爱过我。)

D. He will love me.(他会爱上我的。)

四个例句中的主语与宾语都一致,但是谓语动词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句子所表达的涵义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简而言之,英文中句子的谓语必须是由具有时态的实意动词或系动词来充当。动词只能用来充当谓语,其他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则由动词的两种变化形式来充当,即doing & to do,也是大家熟悉的非谓语。

(3)形容词:“表定补。”首先,形容词在上文中提到的英文主要句型②中,可充当表语。如

The baby is cute.(宝宝很可爱。)

句中“cute”放在系动词“is”之后,充当句子的表语。

其次,形容词在上文提到的英文两个主要句型①与②中,充当名词的定语,形容修饰名词。如

I need a cute baby.(我想要个可爱的宝宝。)

句中形容词“cute”对名词“baby ”起到了修饰形容的作用。

最后,形容词还可放在宾语后面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称之为宾语补足语。如

The baby makes me happy. (宝宝使我感到幸福。)

句中形容词“happy”就是放在宾语“me”之后,补充说明“baby”对于“me”的影响。

(4)副词:“修饰动词、副词、形容词。”英文中的副词主要是用来修饰动词、副词、形容词,以表达状态或程度。如

A. He is fast. (他快。)

B. He is very fast.(他很快。)

C. He runs fast.(他跑得快。)

D. He runs very fast.(他跑得非常快。)

A句中的形容词“fast”无任何其他词来对它进行修饰限定。B句中的fast则由副词very来修饰,就构成副词“very”修饰形容词“fast”。C句中的“fast”是个副词,用来修饰动词“run”,就构成副词“fast”修饰动词“run”。D句中的副词“fast”则由副词“very”来修饰,就构成副词“very”修饰另外一个副词“fast”。

(5)代词:“主、宾、表、同位语。”英文中的代词与名词有许多共同之处,除了定语之外,其他名词所能做的成分代词都可以做。

2.英语的句式。

(1)简单句:一个英文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的句子就可称之为简单句。如

A. The baby needs me.

B. She is a baby girl.

两个例句中的谓语都只有一个,分别是“needs”与“is”,所以都属于简单句。

(2)并列句:由并列连词连接的两个简单句就称之为并列句。

A. This is my baby and he needs me.(这是我的孩子,他需要我。)

B. He is always right,while I am always wrong.(他总是对而我却总是错。)

两个例句中的并列连词and 与while各分别连接了两个简单句,前者表示两个简单句是平行关系,后者则表达了两个简单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3)复合句:英文的复合句中,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从句的引导词。简而言之,凡出现引导词的句子都可直接归类为复合句,除了特殊疑问句之外。

为了更好的区别及辨识复合句类型,本人特根据语言美学理论要求简洁明了的标准重新归纳总结,现以复合句引导词的分类为例逐一介绍。

1)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引导词的使用分类是按照从句的类型分为三类:其一,当从句属于陈述句时,使用引导词that引导从句;其二,当从句属于一般疑问句时,使用引导词whether引导从句,表达“是否”的含义;其三,当从句是特殊疑问句时,使用特殊疑问词本身来引导从句。

我能够认出他就是我的孩子。I can identify that he is my son.

我想知道他是我的孩子吗? I am wondering whether he is my son.

我想知道谁能拯救我的孩子?I am wondering who can save my son.

2)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是按照所修饰名词或代词的种类分为五类:其一,名词指人时,选用that, who, whose其中一个;其二,名词指物时,选用that, which, whose其中一个;其三,名词指地点时,选用where 或that其中一个;其四,名词指时间时,选用when 或that其中一个;其五,名词指原因时,选用why或that其中一个。如此进行分类,使英语学习者一目了然,在选用引导词时就会胸有成竹。

这些引导词中,that、who、which指代先行词,在从句中可充当主语或宾语;whose也可指代先行词,在从句中可作定语;where在从句中充当状语,表“在哪里”;when在从句中充当状语,表“在……什么时候”;why在从句中充当状语,表“为什么”。

3)状语从句。状语从句引导词是按照状语从句引导词的意思分成九类。如表1所示。

三、实践及思考

多年来,英语教育在中国都是以语法教学为主,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每个阶段的重点都放在英语语法教学上,极大地耗费了英语学习者的时间及精力。从时间跨度及效率来讲,付出如此多的努力,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却也不尽人意。最后的现象就变成这样:学习英语的人很多,但学精、学通的人很少。现在,通过笔者针对英语语法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之后,发现在语言美学理论基础上经过全新整合的英语语法教学有如下几个优势,下面将逐一论述。

1.缩短语法教学周期——简洁。多数英语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到与他人及外界的沟通,目的是提高沟通的质量。作为语言沟通的工具,在传授英文时,英文语法就无须讲解的讳莫如深,生涩难懂,而应让学习者感觉到微风拂面般,轻松舒适,畅快淋漓。若让学习者能更好地领悟英语这门语言,可鼓励他们大量的阅读,以阅读量的积累来体会“书读百遍,其理自通”的真谛。与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内容与模式相比,新的整合大大缩短了英语语法教学周期,更多的是让学习者对其不断地巩固与记忆。

2.语法内容深入浅出,高度概括——凝练。每一门语言的语法教学在传统观念上来看,都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如何突破庞杂并从纷繁中找寻简练,是语言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与生命于无意义的重复中。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文中所采用的语法讲解方式与传统语法教学方式相比,该教学内容及形式更容易听得懂,更容易理解。

3.语言生动形象,易于识记——奇趣。在讲述英文动词的功能及作用时,本人采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凸显动词的特殊性——谓语只能是动词,动词只能做谓语。该句采用对称、排比的方式强化了英文中动词在英文句式中的核心功能,形象,有趣,更利于使用和识记,达到了语言美来助推学习进程的效果。

四、展望

作为语言教学工作的核心,语法教学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如何将庞杂的语法内容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语言学习者,各方都在积极努力地尝试与创新。笔者在文中的小试牛刀在实践中起到了引路点拨之效,但愿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寿永明.语言美学与汉语的美学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5, (10).

[2]骆小所.论语言美学的萌生和破土而出[J].云南师大学报, 1995,(3).

柏拉图与庄子语言哲学观比较 篇4

作为中西诗学的滥觞, 庄子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对诗学的思考, 对后世的诗学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构成两者诗学中的重要部分。庄子认为道不可言, 而道又必须通过言表达出来。在柏拉图那里, 理念世界固然遥不可及, 可为了解释理念也要付诸文字。这就形成了明知不可言而言之的悖论。尤其自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 语言问题显得愈加重要。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庄子和柏拉图语言哲学中两个关键词“荃蹄”与“药”, 对两者的语言哲学观进行比较, 以期发现两者的异同之处, 并试图发现这些差异对中西两种诗学传统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药”与“荃蹄”———大相径庭的语言悖论

柏拉图的语言论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在柏拉图那里, 在现实的感性世界之外, 还有一个理念世界。感性世界是纷繁芜杂、变动不居的, 只有理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正如现实感性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一样, 书写文字也是口说的言语的摹本。言语是直接的, 透明的, 能反映讲话者当下的思想, 书写文字不过是对语音的转录、摹仿, 是一种对言语的重复, 是言语的替身。思想一旦用文字固定下来, 就失去了与语音、语境的活生生的联系, 也就暴露给了误解和歪曲。因而言语是在场的, 第一位的, 而书写文字可以存在于说话者的不在场、言语的不在场, 只能是对言语的一种扭曲的再现, 因而是不在场的、第二位的。

这就是德里达所批判的“语音中心主义。”他在《柏拉图的药》一文中, 通过对作为文字的“药”这个意象的分析, 对柏拉图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关于扬语音、贬文字的“语音中心主义”进行了分析和鞭挞。在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中, 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文字的神话:埃及有个神叫图提, 他发明了数目、算术、几何、天文、文字等许多东西。有一天图提想把他的这些发明献给国王, 国王收下了数字、几何、天文、地理, 却坚决谢绝了文字。尽管图提把自己发明的文字当作医治教育和记忆力一剂良药来看待, 但国王却认为“你所发明的这剂药, 只能医再认, 不能医记忆。”文字的发明并没有帮助我们记忆, 相反却威胁和损害着我们的记忆。“如果人们学习书写, 它就会在灵魂中助长遗忘。灵魂将不再回忆, 因为它将依靠那写成文字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再从灵魂之内, 相反却借助外在的标记来唤起对事物的记忆。”而记忆在柏拉图那里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因为作为真理的理念只存在于彼岸世界, 人们是无法靠认知抓住理念的。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 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前, 他的灵魂已经经历了无数个轮回, 已经掌握了真理, 一旦转生为人, 就把真理遗忘了。因此, 要重新获得真理, 就必须努力去回忆自己的灵魂原来对于理念世界的认识。因而, 通过助长遗忘, 文字切断了通往真知的道路。所以,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虽然睿智, 但述而不作。而柏拉图为了转述老师的思想, 使用对话体形式, 以尽可能透明和忠实的方式转述老师所说的话。

而庄子的言意观是由其道无本体论所推导出来的。庄子的道是“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 它不是神灵的产物, 而是自然的产物, 所谓“道法自然”, “天道自然无为”。“自然”即自然而然, 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庄子眼中的“道”是宇宙之本体, 万物之源头, 无形无色, 无始无终, 是不可言说的, 所谓“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 (庄子·知北游) 。就在《天道》篇中, 庄子又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成玄英疏:“随, 从也。意之所出, 从道而来, 道既非色非声, 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中轮扁对桓公说:“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书写文字的不信任, 也看到一个道———意———书的层级解构, 因此, 在庄子和柏拉图之间似乎有了相似性, 但这是否意味如张隆溪先生所说的, “思想、言说和文字的形而上等级制度不仅存在于西方, 同样也存在于东方;同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一样, 中国也有一个类似“书、言、意”的形上等级制, 也存在着理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事实上, 庄子的有关言意关系的讨论的实质是“言”和“道”的关系, 他意在说明作为表意工具的人为语言在“不期精粗”、超越了“形色声名”的最高层次的混沌之“道”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道既然是虚无、混沌的状态, 那么任何人为的通过语言或思辨来悟道的努力都将是南辕北辙。他否定的是作为整个语言文字的“言”, 其中也包括“书”, 而并没有刻意地将作为口头言说的“言”和书写的“书”区分开来。在其他地方, 庄子也同样使用了“言”字, 如“道昭而不道, 言辨而不及” (《齐物论》) , “言者所以在意” (《外物》) , “可以言论者, 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 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致, 意之所不能察致者, 不期精粗焉。” (《秋水》) ,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言”和“意”是用来表达语言和思想的一对范畴。“言”并不对应于英语中的“speech”, 而是代表包括言辞、名称、书、文等在内的语言的总体。如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就是围绕着“言”能否尽“意”展开的, 又如老子的“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孔子的“吾欲无言”, 或者陆机所云“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刘勰的“意翻空而易奇, 言证实而难巧”, 其中的言都没有仅指口头言说的意思。

尽管庄子反复强调道不可言, 然不可不言。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言, 《庄子》一书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即是明证, 这就是所谓的“道”与“言”的悖论。只不过他主张不可执著于日常人为语言的拘囿, 所谓“不落言荃”, 因为世人往往满足于浮华之词, 执着于形名声色, “道”反而因为“言”而被遮蔽。所谓“道隐于小成, 言隐于荣华”。所以, 他主张“无言”、“忘言”。“荃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 语言本身不是目的, 终极目的是体悟道, 达至与道合一的大美境界。在这个意义上说, 庄子的语言观带有强烈的工具论的色彩。“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论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魏晋的“言意之辩”将其引入文学理论, 成为诗学“意在言外”的源头, 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标准的原则, 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 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 庄子的这种“自然”哲学也形成了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在文学创作上, 庄子强调不要受语言文字的局限, 而要“得意忘言”, 求之于言意之表, 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尽管庄子和柏拉图都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表示了怀疑, 但在柏拉图这里, 语言被分割为口说的语言和书写的文字, 他否定的是后者, 而非前者, 恰恰相反, 作为声音和意义结合体的口语在他看来是最完美的直接表达意义的理想语言。德里达在《书写学》中指出, 这种语音中心主义从柏拉图开始, 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卢梭直到索绪尔, 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传统。在柏拉图看来, 诗人只是肤浅的轻率的模仿者, 对摹仿的对象一无所知, 不可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而只有睿智的哲学家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达致真知, 步入绝对美的殿堂。因此哲学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文学, 文学需要哲学的指导、制约, 文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婢女。而庄子否定的是整个语言系统, 无所谓口说的言语和书写的文字之分。柏拉图贬抑文字是出于对文字自身缺陷的考虑, 在拼音文字中, 书面语不能单独承载意义, 而只是语音的转录、摹本。庄子对语言的否定, 是基于道“虚无”“混沌”的本性之考虑。汉语作为一种由图像演化而来的表意文字, 并不被视为声音的符号, 是一种直接表意的自足的语言, 正因如此, 德里达从汉语中发现了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据, “我们已经拥有在所有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发展起来的文明的强大运动的证据。文字并不削减言语, 它是将言语纳入到某个系统。”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柏拉图基于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分, 认为书写语言是对口说的语言的摹仿, 不能直接反映人的思想。而庄子的“道”则是一个以虚无、混沌为根本特征的本体, 它“自本自根”, 超越了“形色声名”的形下之域, 但并不与感性世界截然分开, 所谓“道不离器”;它不可言说, 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 也不能被人的理性思维所认识, 所以只能体悟。人们只有通过心斋、坐忘才能达至“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大明境界。所以与柏拉图的理性思辨哲学相比, 庄子的哲学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哲学,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的“诗意地栖居”。它关乎一个人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上如何安顿自己。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柏拉图和庄子语言观中的两个关键词“药”与“荃蹄”, 对两者的语言哲学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尽管两者都主张语言难以尽意, 但庄子的“道言悖论”和柏拉图的“语音中心主义”还是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两者诗学本体“道”和“理念”决定的, 并对中西诗学传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语言哲学 篇5

Description:

This introductory course will have two parts in content: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proper and its relevance to other areas of philosophical inquiry.The central challenge that will occupy us in this course is to give a philosophical account of how language works.We will deal with such topics as proper names, definite descriptions, natural kind terms,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speech acts, implicatures, metaphors, and various issues concerning meaning.Requirements:

(1)You must finish the weekly reading assignments prior to each of our class meeting.(2)There are homework assignments on a bi-weekly basis.(3)Each student is required to do a no-less-than 15 minute class presentation.(4)Midterm exam consists of a short paper(1000 words, double spaced)due on the day of our

week 10 meeting.Final exam will be in classroom.Grading Policy:

Your grade for this course will depend on your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class presentation(10%), homework(20%), midterm paper(30%), and final exam(40%).Texts:

(1)William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2nd Edition), Routledge,2000

(2)Michael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Copies of original works listed below in the schedule to be distributed.Schedule(subject to adjustment):

Week 1 Introduction

Lycan 1;some preliminaries(metalanguage and object language, use and mention, types and tokens)

Locke’s conception of language: Morris 1

Week 2 Definite descriptions

Lycan 2, Russell, “On Denoting”

Week 3 Proper names I: The Description Theory

Lycan 3, Searle, “Proper Names”

Week 4 Proper names II

Lycan 4;Kripke, “Name and Necessity”

Week 5 Natural Kind terms

Morris 5

Week 6 de re and de dicto modality

Morris 6

Week 7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Morris 7

Week 8Theories of meaning I

Lycan 5, 6

Week 9 Theories of meaning II

Lycan 7,8

Week 10 Theories of meaning III

Lycan 9;Davidson, “Truth and Meaning”

Week 11 Theories of meaning IV

Lycan 10

Week 12 Speech acts

Lycan 11, 12;Morris 12

Week 13 Implicatures

Lycan 13

Week 14 Metaphors

Lycan 14;Davidson, “What Metaphors Mean”

Week 15 Private Language

Kripke, “O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e”;Morris 14

Week 16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orris 10, 11

Week 17 Two-dimensional semantics(if possible)Chalmers

Week 18 Mind, Language, and World

论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篇6

【关键词】语言学 哲学 语言哲学

引言

从表面上来看,语言学与哲学分属于不同的两学科,两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所以哲学的研究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完成,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进一步思考,因此,二者的关系又是难舍难分。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加深要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从语言哲学的转向到现代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着语言与哲学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

索绪尔曾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基础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所有表现形式所构成的,不管是开化的民族还是未开化的民族,不管是上古时代、古典时代还是衰微时代。在任何一个时期,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语言,而且要注意一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语言学家的任务就应该更多的关注书面文献,因为只有书面文献才能让人类认识过去的语言和远方的语言。语言学的任务是首先对所有能接触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和整理,尽可能的重塑这些语系的母语;其次在这些语言中寻找永恒的并且可以起作用的元素,整理并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和定义。”。一些人曾质疑索绪尔的观点,他们甚至认为语言不算一门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学科,他们只把语言认为是一种日常交际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看来,这些言论显然是错误的。语言虽然只是交际媒介,但是却可以作为一条途径,人类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大脑的运转规律;了解儿童如何学习语言;认识到不同地域语言差异的原因。所以,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于中心位置,语言学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此之后,索绪尔又提出了许多语言学观点,如: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以及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和研究方法。虽然这些观点的提出并不十分完善或者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完全成熟,但是它既然有了自己的系统范畴,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被人们所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广义上说研究的是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狭义上说研究的包括语音、词汇与语法,语义、语用、语言生成和转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也不是一件易事。

哲学的定义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哲学家们纷纷各执一词。黑格尔说对事物的思维和考察是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信仰,而是人类的思考;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也是社会最内在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最笼统和普遍的定义便是哲学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独的世界观或者单独的方法论都不足以构成哲学,只有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是哲学的特征。一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不同于神学,神学更多的侧重于宗教神学的诸多学说,以宗教信仰为主,而哲学所坚持的是彻底的怀疑态度;它也不同于一般学科,研究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实际领域,它所研究的是一般规律,是凌驾于其他所有学科之上的普遍规则,所以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整个世界。虽然这时的哲学还未与语言学正式的结合研究,但是当时的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遵循语言内部的规则与定律,而这些规则和定律正在悄无声息的左右着哲学家的思想,就像德里达所说,人们无奈的用一种语言来批判另一种语言。与此同时,哲学对语言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拓宽了语言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语料支持。它使得语言学的研究不再是封闭自我的内部研究,而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兴趣。虽然这时语言哲学这一专有名词还未被提起,但是语言学与哲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对于哲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信奉的是本体论,即研究世界的本源和基质的社会学理论。从广义上说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狭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本体论又有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研究。虽说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但是这一理论却从未离开过认识论的范畴,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错误的认识得出错误的结论。人们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过程中才能探索出世界的本源,所以,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一次转向,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这也开始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时代。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的理论。在认识论盛行的时期,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一致认为日常语言太过不完善,概念大多模棱两可,导致哲学的研究也变得混乱不堪。他们主张改造自然语言,替换成精密完善的理想语言;另一方日常语言流派却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丰富的,哲学的研究之所以出现混乱,究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家们不了解日常语言中众多概念的细微差别,从而歪曲了日常语言的作用。日常语言学派认为只要弄清了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哲学研究中的困难便可以迎刃而解,不需要建立人工的理想语言。虽然这两大派系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哲学的混乱产生于语言的混乱。正因如此,哲学家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语言哲学的领域。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二次转向,由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哲学。同时,现代西方哲学便开始了。

三、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

虽然现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流派与语言相关。例如维特根斯坦森代表的语言学派。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基础,所以,哲学的本质必须要在语言中寻找。与其说维特根斯坦森是在研究语言,倒不如说他在以语言为桥梁,解决哲学家们留下的难题。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表示,哲学必须要直面语言,要让哲学成为语言学的问题。早期,维特根斯坦森想建立一套理想语言,从而去规范的认识整个世界。但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又没有经验可循,况且,如果真的有一套理想语言,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再没有创新可言,那么哲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后期,维特根斯坦森将着重点放在了日常语言上,因为日常语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自然就成为了哲学研究的源泉,所以,哲学问题应该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提到维特根斯坦森,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哲学家,那就是海德格尔。他认为,从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学就一直在误解存在的含义,人们更多的去研究存在的个体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误把前者当成了后者。他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意义。而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中,语言自始至终都是主题。后期的海德格尔表示,世界用语言向人类展示,人类也可以用语言来了解世界。

除此之外,说起现代西方哲学,还有一位哲学家不得不提,那就是索绪尔。他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历史上一次大革命,在他之后,人们对语言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语言不再是一件交流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个体,成为哲学的第一要素。他提出直面自然语言,我们运用语言来与世界接触,运用语言来阐述思想。它有别于人工语言,人工语言舍弃了自然语言的感性成分,以客观的逻辑观点为基础,成为一套理想语言,虽然理想,但也失去了人类的本然存在。所以,索绪尔立足于自然语言,对语言内部结构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使人们看到了哲学问题中语言问题的存在价值。其次,他提出了语言本体论的研究,深度探索语言的本质。他从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了两个概念,即“语言”和“言语”。从概念上区分了言语活动和语言内容的差别,最后,他提出了共时性语言学研究方法,让哲学家们意识到,语言不仅只有表层结构,还有深层结构。

虽然语言学一直贯穿在哲学的历史研究中,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哲学的主要问题还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依旧存在着差异。维特根斯塔森强调的是日常语言对于研究的重要性;而海德格尔却更多的关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分。所以,只有我们更细致地研究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流派差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四、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哲学顾名思义,是一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解释为方法的学科。那么它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只有准确的分析和使用语言,才能有效的解决哲学上所产生的问题。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英里斯倡导的语形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所组成的符号学深受哲学家的重视,它们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释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形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词性与语法之间的关系,更注重语言语法和形式的规则;语义学研究的是符号的意义问题,即通过使用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问题;而语用学则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了语境之中,侧重于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特定情境下,有些在其他语境中说不通的语言也可以变成合理。例如:“鹤顶红”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符合语形学也符合语义学,但是“鹤红顶”是否符合规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研究了。如果是描述一只鹤头顶的颜色时,便是合理的了。这就看出了情景的重要。

但是,随着语言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之后,约翰舍尔等美国哲学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说话者的意图、想法、动机上来,说话者的心理因素又成为了新的关注对象,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便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形为与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通过句法等组成规则形成的字面意义;言外形为指的是隐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说话者真正的意图;而言后行为则是话语行为完成后对听话者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五、结语

语言在人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单单是沟通的媒介,而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它是一个话语行为,是认识论的主要功能。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一种行为,执行一个动作,言语行为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语言在语言哲学的研究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l963.

[3]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A].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8.

浅谈语言哲学 篇7

语言哲学因为有“哲学”二字让许多学者望而生畏。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语言哲学呢?首先, 我们要分开来理解。“语言”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标志。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来进行思维或者与他人交流。而“哲学”是什么呢?哲学就是探求世界的本质、起源等。那么, 语言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的使用方法, 并且把语言问题当成哲学问题来看待。在语言哲学领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 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贝特兰·罗素、约翰·奥斯丁、约翰·赛尔、戈特洛布·弗雷格等等。他们都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四个基本问题出发, 帮助读者对语言哲学有个基本认识。

1. 语言哲学的起源

从广义上来讲, 语言哲学在西方经历了两大阶段, 一个是对语言意义深刻关注的形式哲学分析阶段;另一个是反对数理逻辑分析, 认为要研究丰富的日常语言的日常语言分析阶段。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过度是从语义向语用的过度, 是语言学界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而在国内语言哲学已经进入了第三各阶段, 这就是由钱冠连先生倡导的后语言哲学, 即体验哲学。这个理论重在“体验”二字, 认为对语言的研究不能单纯地研究语言的意义或者语言的使用, 而是应该关注语言的体验。从狭义上来讲, 语言哲学又被等同于分析哲学, 他们都是以数理逻辑为理论基础的。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哲学的四个阶段, 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语言哲学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那么, 语言哲学主要来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

2. 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粗略地了解了语言哲学的研究问题。现在, 我们来介绍些细节。当我们谈论到语言的时候, 我们会想到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符号学、语用学等等。但是,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语言哲学, 就不会注意到以上所有学科。这是因为这些学科都是研究语言形式的, 而不是语言的本质。在西方, 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意义。当他们探究语言本质的时候, 他们发现了语言意义的公理。例如, “男孩”这个词的意义就等于“人类+男性+年少+未婚”。于是, 语义学就诞生了。学者们针对语言意义的本质提出了许多学说。真值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渐渐地, 一些学者们意识到根据不同的语境, 一个完全相同的句子可以根据语音、语调的不同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意义。语言常常充满着晦涩和歧义。单纯地依靠语义学, 学者们已经远远不能掌握语言的本质。于是, 他们开始将词语的组合方式和语言的使用也纳入探究意义的因素之中。

至此, 我们不再只是利用语义学去理解语言的意义, 而是可以结合语言使用中的多个因素去分析语言的意义, 例如:对话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 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及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等等。因此, 语用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了。

从那以后, 钱冠连先生又提出了体验哲学。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只是一个有限的范畴。这是因为许多词语的组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对于某些语言的使用情况, 我们不会将其列出诸多规则, 而是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遵从着。因为每一种语言都会使其使用者理所当然地接受一些非本族语言使用者并不理解的表达方式或者内容。就好像, 每种文化熏陶都会使人潜意识地接受和拒绝些什么。所以, 钱冠连先生验, 也就是他倡导的体验哲学。

由此可以看出, 语言哲学的三个阶段都在围绕这同一个问题——意义。所以意义就是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当然, 语言哲学的研究问题并不局限于意义。目前的研究对象越来越走向多元化, 例如:社会文化、心智等等。对于研究本身来说, 问题的多元化趋势应该是一种良性的研究现象。

3. 语言哲学的范畴

语言哲学的研究范畴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意义、语言与思维、语言与存在、语言与心智、语言与社会 (文化) 、语言的进化及语言与人类行为等。这里的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并且掌握其中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的影响对语言哲学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学说的应用方面, 例如:语言与教育。学以致用是自古以来研究的宗旨。

语言哲学为什么会包含如此多的范畴呢?这就要考虑到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了。曾有哲人说过,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是因为我们拥有语言。语言无处不在, 所以当我们在探求语言的本质时, 自然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此, 我们的研究范畴也就包罗万象。也就是说, 语言哲学的范畴广泛是情理之中的了。

4. 学习语言哲学的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语言的使用者来说, 语言也许只是一种传递信息或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如果真是这样, 语言就变成了一个封闭的集合, 不再存在创新。所以, 语言并不单纯是交流的工具, 它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研究领域。

首先, 学习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 但是正是因为语言也分为若干种类, 所以, 语言也成了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障碍。既然统称为语言, 就一定有其本质的联系。因此, 探求语言的本质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活动。它不仅仅有益于国际间的交流, 即使是对同一语言使用者来说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其次, 学习语言哲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会使用语言, 所以我们区别与一般的动物。我们可以借助语言思考问题, 通过语言去假设不曾发生的事情、甚至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去说谎。语言已经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而正是这样, 我们才更要去探求语言的奥秘, 那也正是我们自己的奥秘。所以, 语言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是谁。

第三, 学习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随着科学的进步, 文化的发展, 语言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语言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倘若语言不发展, 那么其他一切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想想最近十年来语言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 正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语言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 我们又怎么可以避而不谈呢?

第四, 语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任何一门科学的存在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文中我们介绍了语言哲学的范畴之广。在我们研究语言哲学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科学。这在无形之中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不仅如此, 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语言哲学就是在哲学的不断发展中诞生的,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结论

语言哲学的发展势不可挡, 研究语言哲学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毫无疑问, 对语言哲学的探究无论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是, 这并不代表语言哲学的发展就不存在问题。比如:想要研究语言哲学, 我们是否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和哲学基础?语言哲学究竟是属于哲学范畴还是语言学范畴?通过对语言的探究, 我们是否能够达成认识世界本质这一初衷呢?面对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我们要更加清楚, 在语言哲学发展的热浪中, 需要的不仅是研究的热情, 还要有冷静的头脑。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 尤其是通过语言学界与哲学界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把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一一解答, 从而推动语言哲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怡.分析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语言哲学观 篇8

一、词源

“道”字最先出现在金文当中, 有道路的意思。而且《易经》道字四见, 都是在这个原始意义上使用的, 直到老子提出“道”的概念, “道”才升华到一种哲学范畴。千百年来, 随着许多学者对《老子》以及其中的“道”字进行不断的研究, 古书中将“道”字的含义与用法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1、“道”即道路。《说文解字》就有“道, 所行道也”。在《易经》里, “道”字出现过四次, 都是道路之意;《诗经》里“道”字出现过二十九次, 其中表示道路的有:“行道迟迟”;“道之云远, 曷云能来”;“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等等。

2、“道”字翻译为“顺”:“九河既道。”

3、“道”字翻译为“从”:“风道北来。”有指示方向的隐义。”

4、“道”字翻译为“道理”:“众妙皆道也。”

5、“道”理解为抽象的“规律、法则”:“天道远, 人道迩。”“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兵者, 诡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6、“道”指形而上的道:“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7、“道”与“导”同, 引导之道:“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8、言说之道:“道可道, 非常道”中第二个“道”便是指言说。

“logos”出自古希腊语 (λoyos)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最早把“logos”作为哲学范畴提出并加以论述的,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 万物虽然是运动变化的, 但在它们之中却有一种永恒的必然性, 规律性在支配着万物的变化过程, “logos”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最普通的规律。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 一切物质都是在火的基础上不断生成与拓展。他也在自己的一些文献典籍中提到:“世界一切客观存在的物质都具有同一性, 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可见, 他把这种变化看成是又“分寸”的, 而这个“分寸”就是规律, 他称之为“logos”。著名哲学史家格斯里在《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中也详细的分析了公元前五世纪及之前那段时间“logos”这个词在哲学、文学、历史等相关方面文献中的用法, 总结出十种含义:

1、任何讲出的或者写出的东西;

2、所提到的和与价值有关的东西, 如评价、声望;

3、灵魂内在的考虑, 如思想、推理;

4、从所讲或者所写发展为原因、理性或论证;

5、与“空话”、“借口”相反, “真正的logos”是事物的真理;

6、尺度, 分寸;

7、对应关系, 比例;

8、一般原则或规律, 这是比较晚出的用法;

9、逻辑思维能力, 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原因;

10、定义或公式, 表达事物的本质。

二、“道”与“logos”各自的特征

1、“道”的特征

“道”的根本含义在于它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本原。老子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故强字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同时“道”又具有创造性。《道德经》四十二章提到:“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因而“道”的创造性使“道”可以主宰万物。老子还提出“道法自然”, 也就是“道则唯以自己为法, 更别无所法。”即“道”是自然而然的, 不把万物据为己有, 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不主宰和支配万物, 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由此可见, 此处老子所提之“道”指的是自然规律。

以下几个关于“道”的观点是当今学术界的主流, 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同:

A、“道, 本无可名言者, 然不得不藉名言以说道。”这种解释如果将首句两个对仗融合为一, 很接近“道”的意蕴。

B、“‘道’, 可以称道的, 就不是常‘道’了。‘名’, 可以称名的, 就不是常‘名’了。”译文中, 将第两个“道”字译为“称道”, 第二个“名”字译为“称名”, 尽管如此, 却对“常道”、“常名”的解释不太明了。

C、“可以说出来的道, 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名出来的名, 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这种观点将第二个“道”字理解为“言说”, 第二个“名”字理解为“命名”, “常”理解为“固定不变”, 将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整合起来理解为“道”的本体。笔者认为这种译法有一定的根据, 却没有真正的指出“道”的主体地位。

尽管当今学术界对“道”的理解各执己见, 却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 即把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言说”或“称道”, 也就是“用语言表达”的意思。

2、“logos”的特征

“Logos”的词根本义为“清楚明确、有条不紊地陈述”, 因此该词的基本词义为“言语”, 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解释、说明、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等含义。

而赫拉克利特又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 但火的运动遵循某种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燃烧, 或在一定程度上熄灭, 从而使万物生成变化, 而这种规律即为“logos”。他认为“logos”主宰一切, 世界万物都根据它来发展。“logos”是永恒存在的, 同时又是普遍的, 对于所有物质是共同的。可见“logos”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理性、公理、原理和规律。

三、“道”与“logos”的异同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 “道”与“logos”是中西方不同哲学文化背景下, 具有共同特性的两个词语,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老子跟赫拉克利特都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年代, 历史背景也大致相同, 即都处于古代社会阶级分化、政治动荡不安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 提出了相似的哲学理念。

“道”本意指路。“道, 所行道也”, 即沿着既定的路走下去, 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了是遵照一定规律做事, “道”由此便可以引申而指规律、法则、事理、思想、学说等含义。这也是“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出现的语意基础。这与西方“logos”的含义是有所对应的。

“道”又有言说、说话的意思。“道可道, 非常道”中第二个“道”便是指言说。这与西方的“logos”也是有所对应的。“logos”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 但却有所暗示:“logos”是可以言说的, 正如“道”, 道路,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畅、到达, 而说话就是为了让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到达他人那里。

当然, 我们在肯定“道”与“logos”具有共同意义的时候并不等于它们两者就是同一种东西, 事实上, 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老子》35章言:“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老子》25章言:“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上面两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如果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话那将会是索然无味的;有一个东西在混沌中生成, 它的诞生先于天地, 它静寂无声、空虚无形, 孑然存在而永不变更, 它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地运动, 永不停息, 这个东西是一切宇宙万物之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在这里姑且写作“道”, 勉勉强强赋予它以名字叫“大”;庄子言:“道”“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道不可闻, 闻而非也;道不可见, 见而非也;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由此可见, 庄子对“道”的理解, 完全和老子一致, 大体归纳为三点:言不尽义、辨之不用、得意而忘言。即无形的“道”是几乎不能用任何语言来进行描述的, 直观一点的意思就是:“道”是不可“言说”的。

至于赫拉克利特, 他并没有给“logos”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只是暗示这是一种意义非常重大, 常人比较难以理解的东西。但是, 如果进一步理解, 我们就会发现他所指的那个“logos”并不是一种完全空乏的东西, 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它是可以言说的, 可以用话语与事实加以说明;它与事物的本性相关;它是人们所共有, 却又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赫拉克利特所认识的“logos”虽然很难被理解, 不过若是凭借理性的力量, 我们还是可以将其表述出来的。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看出对于“道”, 老庄这两大代表人物一向主张“非言”与“不言”;而对于“logos”, 赫拉克利特却主张“言”与“说”, 可见, 两者的立场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笔者以为这也是老庄哲学与赫拉克利特哲学间的根本差异。

四、结语

总之, 哲学以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崇高地位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语言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语言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 最能体现出哲学的巨大影响力。而“道”与“logos”作为中西方文化的最高哲学范畴导致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 研究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彼此更好地了解双方哲学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 减少中西方各国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形成和引起的某些误区;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西方不同哲学文化间的相互承认、理解与吸收, 形成多元文化, 以达到相互间的融合。随着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学习和对话对一个人的个性培养和文化熏陶, 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升, 对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中西哲学观的最高范畴分别为“道”和“logos’’, 两者的哲学地位在中西方哲学史上都是不可替代的, 他们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 也有各自的特色所在, 对中西方哲学文化构建尤其是对中西语言哲学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道,logos,语言观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3]郝昕荣, 赖明芳.从“道”与“logos”看其对中西方语言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2) .

[4]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5]谢龙.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M].人民出版社, 1995.

[6]姚小平.“logos”与“道”[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1) .

[7]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蒯因语言哲学批判的批判 篇9

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探讨关于世界本源的存在意识, 古典时期城邦之间战争的积极意义印证了苏格拉底的名言:人啊, 认识你自己, 从此哲学主体思维的自我意识开始清醒。中世纪的“共相”与“殊相”之争根本其实是恩格斯概括的存在与思维的对立矛盾之辩, 经过争论的这一站, 哲学家在认识论开始产生分歧:英国的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努力调和这种分歧, 进行了艰苦的反思尝试, 最后在黑格尔“绝对观念”那里实现了认识论、本体论、辩证逻辑的统一。至此总结下西方哲学家认识的历时规律:存在→思维→反思。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也开始了反思, 不过他们反思的出发点是语言。语言像一条黑马闯进了人们的视线, 激起哲学家们“语言学转向”的潮流,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一个遵循上面的认识规律, 最重要的一个是是语言与思维的紧密复杂联系导致。

语言与思维的内在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

实践本性。“语言也和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所以语言和意识是由人的劳动产生的, 语言和意识相互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 伴随着人一起创造属人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以人类生产活动为基础, 语言和意识在实践中实现了统一。

物质性。“‘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 物质在这里变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 简言之, 及语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以上就是马克思用唯物主义观点分别表达了语言和思维的物质性, 但与蒯因自然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 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 马克思是基于辩证唯物的实践出发, 而蒯因是基于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

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 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语言差别的出现。”斯大林还指出语言“要理解语言发展规律, 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这说明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条件, 五四时期掀起的白话文运动的胜利说明语言的发展要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文言文的论战只是自负的它们淘汰前的无奈呻吟。

二、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

语言和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从语言中折射出的思维就体现在语言的逻辑结构中, 中国人的思维着眼于主客观统一, 在汉语中就体现出语言的模糊性和综合性, 重意义表达。西方人的思维是主客二分, 在英语中就体现出语言的精确性和分析性, 重形式统一。这是思维对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作用。反过来语言对思维也有促进作用, 斯大林就指出:“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 他把人的思维活动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中词的组合记载下来, 巩固起来, 这样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 是不存在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唯心主义才谈到同语言的‘自然物质’不相联系的思维, 才能谈到没有语言的思维。”

蒯因语言哲学批判之路

一、整体论归宿

因为一阶逻辑是完全的, 受量词约束的变元通过个体域得到解释, 这就为蒯因运用完备逻辑去解决古老的“飞马”存在问题提供契机, 但也因为这一处理问题的逻辑前提限制, 也就在飞马的“意义”上止步。他的结论是任何谈论对象都可充当“约束变元的值”, 也即个体域里包括任何对象, 不管是无意义的“飞马”还是如数、类、谓词这样的抽象变元。蒯因不探讨飞马的意义, 但认为飞马有其所指, 这个所指由“本体论承诺”来代替, 因此蒯因因为自己逻辑实证主义的本性逃避对“意义”的思辨 (本文将在下面《意义理论的行为主义解释归宿》主题里说明蒯因这种逃避的遗憾) , 而是死守自己对一阶逻辑的信仰。若我们继承蒯因对“分析性”、“同义性”的批判和怀疑精神, 问一阶逻辑的语法、语义解释是怎么来的, 个体域预先就存在吗?蒯因不会这么问, 此时他本来就是一个逻辑经验主义者, 经验的和形式逻辑的理论他是不会怀疑的, 他只能带着形式逻辑的刀到语言领域砍掉不符合科学陈述的“意义”杂草, 剩下只有构成他自己所谓的“知识或信念整体”里的句子, 一旦这些句子是归于“整体”这个大家庭时, 它们就不能单独‘离家出走’去接受“还原论”的证实。

蒯因认为, 逻辑的数学的不是“根据语言规约为真的”, 被选择的句子在非语言规约的意义上已经为真。例如传统认为断定P→Q命题是基于命题¬ (PΛ¬Q) 的定义, 蒯因辩论如果断言P→Q是根据语言规约为真, 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句子只是¬ (PΛ¬Q) 定义改写了, 因为后面的句子出现了新的联接词‘Λ’‘¬’, 这样的句子既然可以去证明前面P→Q句子真, 那么它本身就应该是真的, 它 (¬ (PΛ¬Q) ) 当然也就可以不根据定义为真, 蒯因的看法是两个真的句子才可能互相定义;同理对于塔尔斯基关于真的语义构造难怪蒯因说:“真即去引号”, 句子的真是自我证实的, 不需靠定义, 在这里蒯因割裂认识论的真, 在整体论的基础上把语言和经验科学作同一层面的本体论分析, 致使句子的真既不是世界探源也不是语言探源, 而是和经验一样确证了的。以至后来, 蒯因把真句子、纯数学、逻辑规律组成知识的整体看作是可以自我内部调整的, 他说:“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整个科学是一个力场, 其边界条件就是经验”, “当场的周围与经验发生冲突时就会引起内部的再调整”, 若问为什么会选择某一科学语言理论体系, 蒯因效颦马赫主义“经济原则”, 说这是因为“原理的熟悉性”和“简单性”。这充分显示了蒯因对自己“本体论承诺”自圆其说的实用主义本领。

二、意义理论的行为主义解释归宿

虽然蒯因批判传统的语义理论, 他想完全否定“意义”实体, 担心如科学句子的分析性“意义”会给科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 继而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 (在这里翻译和对如科学分析性“意义”理解是思维把握存在同一过程) 他说:“这个不确定性只是应用意义翻译…我所挑战的是那传统拙劣的语义学, 也即意义同一性。”传统语言学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研究的对象有“意义”在那里, 翻译只是人们交流内在需要, 人们也就无批判的去做了。科学定律只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随客观变化而变化, 但是蒯因已固守了本体论承诺的手段, 担心别人把定律的分析性“意义”本体理解绝对化, 以防止在量子时代人们对经典牛顿力学定律的那种理解“意义”念念不忘, 也就是当人们观念转换不过来时以至于阻碍对量子力学定律的接受。蒯因把科学理论看成是与经验平行的通过自我内部翻译的机制并不断确证的, 他说:“自然科学的待确定性 (underdetermination) 附带着翻译的不确定性.”后来蒯因还用本体论的相对性来弥补他这里认识论上的缺陷。

蒯因这里激烈反对“分析性”等意义实体, 蒯因看到“它”却又不安地解释“它”, 甚至在焦急中玩出一些伎俩, 如“卡尔纳普说:他不相信红乌鸦的存在, 去巴伐利亚森林度假, 回来抱怨说在那里没有看到红乌鸦。”在这里“黑乌鸦”成了自我意识的对象, 因为“对象是一种否定的东西、自我扬弃的东西, 是一种虚无性。对象的这种虚无性对意识说来不仅有否定的意义, 而且有肯定的意义, 因为对象的这种虚无性正是它自身的非对象性的即抽象的自我确证。对于意识本身来说, 对象的虚无性所以有肯定的意义, 是因为意识知道这种虚无性、这种对象性本质是他自己的自我外话, 知道这种虚无性只是由于它的自我外化才存在…”如果是黑格尔, 他会说“这里同时还包含着另一个环节, 即自我意识既扬弃这种外化和对象性, 同样也把它们收回到自身, 因而, 它在自己的异在本身中也就是在自己那里”。但蒯因由于受经验主义原则影响, 也就遗憾地与黑格尔“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失之交臂, 他面对矛盾最终的解决方式是绝对否定“黑乌鸦”而付诸行为主义意义解释。“总的来说我认为行为主义方法是必须的…在语言学领域只能选择行为主义。”以后蒯因充分发挥了形式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 从主体与对象的刺激-反映机制对意义作了经验主义发生学研究。

蒯因语言哲学批判对我们的启示

对于一阶逻辑、数、科学定律这些抽象的理论形式,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在古代…产生了天文学…;为了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 产生了数学…力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 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我们不能像蒯因那样做“违心的柏拉图主义者”, 并以“模糊了思辨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为借口, 否则会把这些定律和原则当做与自然科学一起构成的整体性的王国, 这些定律和原则受到经验的反驳时“始终作为整体的系统要么受到怀疑要么又被调整好”, 进而走到融贯说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也就割裂了现实客观真理, 正如如恩格斯所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 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 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也教导我们:“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王国, 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对于意义和所指, 离开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 解释也只是单个环境所固有的抽象意义解释。蒯因直观地从语言的物质经验性和思维的抽象性角度出发, 也只是从意识所设定的研究对象出发, 而不是从设立对象的本身主体性角度出发, 所以他们根本不理解感性的、实践的人的语言活动和理解本身, 也就纠结于意义和所指的形而上学区别。马克思批判德国理论没有达到人的实践高度时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说明语言的本质属性和认识论上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意义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实践交往, 所指只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说:“从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想真正解释像人一样的语言的‘斯芬克斯’之谜, 只有树立实践语言观和实践思维, 才能在自己改变现实生活的实践力量中寻求答案, 因为解释的未必能改变, 但改变了的就是解释本身。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探究 篇10

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哲学的对象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近代, 从古代哲学对客体的研究转为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研究;第二次转变是二十世纪初, 从纯粹的主体研究转向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语言。其中出现了英美分析哲学、数理逻辑方法研究语言, 如结构主义的诞生 (formalism) 。在语言学中亦是如此。语言学习者、研究者在理解一个语言理论时都要追寻她的理论引导者, 也就是哲学的足迹。对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

莱考夫和约翰逊 (1999) 将认知科学分为两代:第一代认知科学, 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转换生成语言学渐成主流, 计算机被运用于只能和人知的研究, 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和先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70年代, 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 对第一代认知科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积极倡导体验哲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乔姆斯基用以发展成熟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语言, 建立转换生成与语法, 是建立在理性主义, 先天主义和心理主义基础之上的, 属于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乔姆斯基将笛卡尔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综合, 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 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 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 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尖锐有力的批判, 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假说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先验哲学假设。认知科学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 对关于真实、本质、因果、自我、时间、道德、价值等问题做了重新思考。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是在吸收了认知科学及其他领域, 如认知和发展心理学、认知人类学、神经生物学等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哲学认为这些是一些抽象的和深奥难懂的问题, 而认知科学家则认为理解这些问题都需要涉身的体验 (embodied) 和反省 (introspec tion) 。因此, 思考这些问题是跟我们日常处理经验的能力有关。认知语言学创始人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知识 (包括概念和推理) 不是先天的, 而是通过感官后天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1999, Lakoff&Johnson)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涉身哲学———被体验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 (1999) 一书中, 开篇就阐明了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 (王寅, 2007) 。以下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发现, 以证实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2. 认知的无意识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 (1999) 认为, 有意识的思维只是冰山之巅而已, 95%的思维在表层意识之下进行, 并塑造与结构我们所有的思维。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 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例如, 对话的复杂过程包括:访问与说话内容相关的记忆;领会作为语言的音流, 将它分为能够区分的语音特征和片段, 划分因素, 并将它们组成音素;指派一个结构给该语句;选择词语并赋予它们与语境相应的意义;将语句的语义和实际意义理解为一个整体;根据相应讨论内容制定谈话框架;对正在讨论的内容作出相应判断;对相关的内容做出内心的想象, 并检查这些现象;填补谈话中的空缺;注意并理解对话者的肢体语言;预期谈话方向;想好说什么以作应付。看似简单的对话过程竟包含如此多的无意识行为, 而且这种对话能力也是无意识中习得的。分析的神经过程是如此复杂, 但是不为人所觉察, 运作太快, 即使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觉察到, 而且不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是不可能被意识到, 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到。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意识中的空间关系和意象图式这类成分与理解具有因果关系。当我们理解“在花园里的一只蜜蜂”时, 我们就把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容器结构加在“花园”上, 蜜蜂在这个容器之中。加在“花园”上的认知结构就被称为“容器意象图式”。认知结构在形成理解时就起到因果作用, 此时的理解, 就将蜜蜂概念化为处于某物之中。

3. 心智的体验性

心智、概念、推理、认知是出自身体, 概念系统也是出自身体, 意义也是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也是通过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又由于我们绝大部分概念是隐喻性的, 意义不完全是字面上的, 因此传统的真值对应理论是错误的。王寅认为“体验性心智”假设 (the embodied-mind hypothesis) 推翻了传统哲学的基础, 彻底批驳了二元论、先验论、客观主义、形式主义。倘若这些观点不成立, 整个西方哲学就不成立。因此体验哲学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挑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 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而逐步形成的, 归根结底, 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首先体验的是空间, 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 这两者便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 沿着由近及远, 由具体到抽象, 由身体和空间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关于体验的对象首先是空间 (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 这一观点, 认知语言学家对这一观点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解释。认为在事件和状态的语义域中, 事件、状态、路径、地点-功能是用来分析空间和运动的子集。其次, 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 身体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 (包括抽象概念) 的主要基础, 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 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 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头”、“腰”、“脚”可用来对应地表示山的部位:山头、山腰、山脚、树头、树腰 (树干) 、树脚 (树根) 等空间体验。

4. 思维的隐喻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英语里大约有70%的表达是隐喻性的,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 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人类的思维蕴于身体, 我们拥有现在所有的这一些概念隐喻, 都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 (bodil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决定的。隐喻是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经验的。以MORE IS UP这一概念隐喻为例, Lakoff&Johnson (1980) 最早对其进行了讨论, 这一隐喻反映在很多日常表达中, 比如Prices go up, His income came down, Unemployment is up, Exports are down, etc.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一隐喻产生于类似下面列举的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往杯子加水, 随着水越来越多, 杯子里的水位也逐渐上升;书堆得越多, 每增加一本书, 整体的高度就会往上升。这样的生活经验有很多, 而且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结构, 即数量域与空间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多对应上, 少对应下。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获得基本概念, 这是形成隐喻的根据。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 因此, 我们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意义, 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

5. 结语

体验哲学强调概念、范畴、认知、心智、推理等基于身体经验, 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强调身体和大脑的第一性, 强调经验和实践的决定作用, 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 体验哲学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 对传统哲学中基本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挑战, 对于我们今后理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 G&Mark J.Metaphors We Live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eorge,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语言哲学观 篇11

关键词:后现代哲学;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

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属于研究认识论的延伸,也是促使研究不断深化与实证的延续。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是由于语言研究体验观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发展态势具有纷繁性的特点。只有把认知神经语言学放置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才可以对其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成为语言研究的新途径。

一、认知神经语言学概述

认知神经语言学利用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为支撑,根据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对语言与大脑的联系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此学科在心理、认知以及神经为核心,对语言的本体性特点与潜在机制进行探究,表明语言是人心智现象的一种。

认知神经语言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主要以语言认知为研究重点的语言学理论,其不仅把语言学与大脑神经科学相联系,还把语言学与计算科学等研究相联系。所以,认知神经语言学理论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广阔,应用价值较高。

二、认知神经语言学中后现代哲学特点

(一)跨学科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自身是在新型认知科学与脑神经科学共同作用下逐步发展而来的,主要卢纶来源为神经科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认为语言是开放的,主要依靠操作者,是社会文化与认知能力等不同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认知神经语言学属于多元分支学科的一种,具有融合特点,主要以哲学与心理学等为支撑的认知科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较强,研究目标也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认知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等都属于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产物,认知神经语言学是根据上述理论为支撑、模型等开展实证研究,势必会和不同学科有联系。

(二)去中心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直观的表现了后现代哲学的去中心性特点。21世纪作为大脑为主的新时代,对大脑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明,应逐步对心理与生理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的介入。认知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认识论的延续,是研究的进一步与实证化发展。通过后现代哲学特征与理念的了解,语言研究应该以认知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为框架。在后现代主语思想的作用下,探究脑神经科学在语言中的指导作用为目标,论证人在认识论的前提下开展语言研究得到的思辨性结果,应用有关认知科学与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阐述其自导语言科学研究的方法,两者在语言研究中相互作用。

ERP技术在语言各种层面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充分说明了认知神经语言学的去中心性。在认知神经为基础下对语言的研究内容有语言构成、理解以及学习等几个方面,其中谚语理解的研究还可以分为自然属性的辨别、句子加工等几个层次。对语言不同层面与不同方面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在认识论的前提下,利用认知科学、脑科学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利用脑神经试验与心理试验对思辨性结论进行验证,充分表现了具有的去中心性。

(三)体验人本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将后现代哲学中的体验人本观与意义体认观充分体现出来,它的研究核心将人本精神充分的表现出来。

长时间以来,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逐步对人的心理因素与认知能力在语言中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就是人的大脑工作与认知状态对应用语言的作用,对心智和语言间关系的解说更加重视,说明意义是怎样建基在生物学影响下心脑关系层。根据此趋势的发展,较多的语言学家不仅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也逐步对心脑关系的形而上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进一步探究语言、心智以及大脑间的关系。

对心智和大脑关系的研究,必定离不开认知甚至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而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虚拟现实开展的。例如,ERP实验的实验设计并不是盲目,是利用虚拟现实达到的。应该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达到或部分打到你设计要求,虚拟现实就是对信息中介环境与感受体验信息的直接模拟,对感受体验信息转变的直接操纵,达到对人认识的虚拟化。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体验人本观的思想充分的体现出来。

(四)多维性

认知神经语言学利用的多维技术,关键技术主要有眼动技术、功能性核共振成像等,上述脑研究技术装备都可以为心智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另外,语言在多种层面的ERP成分也存在多维性特点。ERP成分能够在波幅、头皮分布以及潜伏期等不同方面进行描述,ERP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都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语言神经机制研究角度而言,对于多种层面的语言理解,例如语义、语法以及语音等多种层面,都存在与其针对的ERP成分,和语音层面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为N200,和语义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有两种,一种为RP,另一种为N400,和句法加工存在联系的ERP成分有两种,一种为LAN,另一种为P600。

三、结语

认知神经语言学属于走向思辨性结合实证性研究的路向,采用多维技术对各种语言层面进行考察的一种认知神经机制。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能够对其理论基础充分了解,将其灵魂更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01):28-37.

[2]晋小涵.语言研究的新发展——从生物语言学到神经语言学的嬗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62-67.

语言哲学的意义观识解 篇12

关键词: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维特根斯坦,识解

1 引言

阿佩尔主张:“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概念思辨主要是在语言分析层面上进行的,当概念思辨明确成为哲学的主要工作,语言哲学就自然应运而生(陈嘉映,2003:14-17)。语言哲学是分解句子就要相应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这样一来,弄明白一个思想结构就得弄明白相应句子成分的语义上的相互关系(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其中“语言分析”是手段、过程,而“揭示人及人的世界”却是这门学科的目的(王伟,2009:10-12)。

外语教学流派依附在语言哲学上,语言哲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1)语言和世界的关系;(2)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认识:就是给词语具有意义,例如,要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我们就得看实际情况[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但仅仅察看实际还不够,还得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语句的意义问题]。那么,语句怎么才有意义?从何处获得意义呢?有些哲学家提出了意义的成真条件理论: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知道它在何种情况下为真;语句为真与否,这就把分析和综合(经验)引入讨论。分析句子大致可以理解为逻辑句子,逻辑的中心问题是推理:我们不必每一步都去察看现实,只要前提经验为真,推理程序有效,就可以达到真结论。经验句子为真在于符合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对“事实”进行思考。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意义即使用”思想成为语用学的基本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维特根斯坦的语用意义观对阅读、翻译理论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借鉴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探讨意义使用论指导下的语境及其语词意义摄取路径。

2 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纵览

纵观语言哲学史,一些西方近代和现代语言哲学家曾经对意义进行过多维度剖析,提出了各种意义理论:意义的指称论、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意义的途径论、意义的行为论、意义的可证实理论、意义的成真条件论等。我们不知道一句话是真是假就先了解其意义。“意义”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语言意义来自于词跟物的关系,古典哲学对意义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词意义来自于感官的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心理意象。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经验,一定是我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经验;语词意义来自于经验,来自于外部事物给我们感觉器官留下的印迹或心理意象。这就为当代哲学奠定了基础。

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意义是词与词所指称的对象,来自于外界事物(指称)通过指称外界事物使自己具有意义。意义的观念论(意向论)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向。意义的途径论提出者弗雷格区分意义和指称:一个词有指称也有意义,指称是词语所代表的对象,意义是通达这一对象的途径。意义的行为论认为意义不能用内在的意识、观念等等来说明,而必须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意义的同一和差别不在于头脑里的观念的同一和差别,而是体现在行为中的同一和差别。该理论采用外部刺激和机体对刺激的外部反应的模式来说明语词意义。意义的可证实理论认为一句话是否有意义在于这句话是否可以得到证实。意义的成真条件论认为:给出一个语句的成真条件就给出了这个语句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包括:内涵和外延(指称意),内涵:是作词项的定义解释(相当于语词的意义),外延:是用实物解释(相当于语词所指的东西)。语句意义也有内涵和外延,它的真假值来自于句子所描写的事态;一个句子跟它所描写的事态是否对应,条件满足就是真,真值就是句子有意义。句子体现一个完整的单位:体现一个命题,讨论句子有意义是通过命题来考虑、来描写句子的意义;命题:包括句子的内涵义(体现为命题的思想内容)和外延义(真假值);命题:由主项+谓项+个体词构成;要解决句子的意义需用形式逻辑:命题逻辑、谓子逻辑;命题逻辑涉及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命题演算涉及复杂命题的真值计算,逻辑常项有:合取、否定、析取与条件。谓词逻辑:是研究一个命题结构的逻辑关系,对简单命题的分析(主项和谓项分析)。

20世纪以来,语言哲学深入研究语言的“意义”。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言游戏说”,即“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维特根斯坦自己举的例子有: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这些语词来行动;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但“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制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语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陈嘉映,2003:184)。语言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一种活动。

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在此基础上维特根斯坦提出“意义即使用”的哲学思想。“可以这样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维特根斯坦,2001:33)。这一语用意义观有两层含义:(1)把语词意义理解为人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2)语词的功能是在编织生活场景时起作用。“使用”这个概念提示工具性,这正是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在于像使用工具那样对世界作出应对(陈嘉映,2003:188)。语言不是直接改变现实的工具,而是述说现实的、理解现实的工具。学会一个表达式就是能用它来指挥、请求、描述、传达;能听懂一个表达式就是能服从、援助、寻找对象、理解事物;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理解它在各种语境中发挥何种作用。“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是《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思想”(陈嘉映,2003:185)。

就二语阅读、翻译而言,要解决怎样获得准确的语词意义,可依据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意义取决于用法,意义“肯定必须属于某一语言的某一语境”(刘宓庆,2003:35)。维特根斯坦把用法、语境、意义三者之间的互为条件联系起来,为语篇理解、翻译活动发掘出基本的规则。意义受制于语境,而使用蕴含着意向,意向也含蕴并受制于语境(刘宓庆,2003:37)。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为二语阅读理解、翻译理论提供了方法论。语词意义的研究对提高语篇理解的能力有帮助。后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论意义观揭示了语词意义的复杂性,为阅读、翻译中的意义把握和理解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3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语境识解

语言学、语言哲学对语词的意义的讨论一直无法回避语境这一基础性问题。语词的意义总是受到各种语境层面的影响与牵制。由于意义研究的切入点及对意义和关系的视角不同,对语境概念的解读也呈现多样化。对语境的界定出现多种多样,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显性语境与隐性语境、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等等。这体现了语境研究的多种视角。语境在阅读、翻译中对语词意义的把握起决定作用。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的语境可理解为以下方面:

(1)“语言游戏说”强调在实际生活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生活形式”揭示“语言游戏”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它涉及到文本所处的时空范围、阶段和领域。因为任何生活形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以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前提。“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社会文化”。因此,目标语的语词意义不能离开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去理解和摄取。这可以把它识解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解读语词的意义需将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进行整合,构成特定的总体言语语境。

(2)维特根斯坦认为“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某种原始语言”、“语言和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等相类似的事情就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2001:8)。“语言游戏”就是指语言和人类行动的交织和结合,人们说出某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种生活行为。语言游戏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命令、请求,感谢,问候唱歌,报导一件事件,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等等”(维特根斯坦,2001:18)。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把语言的原始形式和人类生活活动编制在一起,展示语言的场景和语言语境。这可以把它识解为在语言学中常说的“百科知识”或“常识”,显然与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相吻合(对应关系)。维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语词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形式”,在于社会活动中应用。生活形式是无限的,这决定了语用游戏规则的无限性,也必然意味着语境的无限性。维特根斯坦为我们展现出无限变化的语境组成的广阔视野。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观认为语言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活动,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词具有何种意义,取决于人们所处语言共同体的特定的风俗、(下转第44页)(上接第99页)习惯、制度、传统生活。任何语言活动都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而语言规则以生活形式的一致性为基础。语词意义是在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得到交流。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事物本身没有意义,是通过人在社会、文化中使之具有意义,语词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获得意义。意义的产生依赖于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则源于语句的使用。语词的意义确立于语言游戏中,语言始终是一种活动,因为只有在动态的日常语言中,人们才能通过语言传达意义,而意义的过程依靠语言中的词和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自身。研究人自身的人就是研究说话人的理性与哲思。对语词意义的研究,是为了从语词的意义中反推出人的理性和哲思。研究言语行为就是研究语词意义,研究语词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即便是对最为斯空见惯的现象也需要哲学的眼光”(卢梭)。我们做科研要用哲学的眼观来思考问题,用哲学知识的来看材料,用演绎的方法:找一个主要的概念推出次要概念(从内往外推)。记住知识是可以推出来的。用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思路,以事实(观察)作为基础来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论证问题、弄清问题,丰富或修正研究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艾军.“语言游戏”思维关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2010,(04).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盖晓兰.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观在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2009,(06).

[4]金明姬.语言哲学视域内的语言、表征与意义[J].外语学刊,2010,(06).

[5]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6]王伟.语言哲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与区别[J].外语学刊,2009,(02).

上一篇:50Hz保护下一篇: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