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隐喻现状的意义

2024-12-10

研究隐喻现状的意义(共3篇)

研究隐喻现状的意义 篇1

1.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隐喻思维的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审视另一类事物,是联系不同事物的重要手段【1】。从认知的角度讲,隐喻是由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或是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目前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的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是热点,尤其是情感隐喻和空间隐喻的研究。但综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到,针对与人体部位相关的隐喻,研究却不多。本文根据隐喻理论来分析和探讨头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所构筑和衍生的隐喻意义。

2.英语中“head”的隐喻意义分析

2.1“head”的基本意义

英语中“head”的基本意义是指人体的头这一器官, 如They cut his head off、Hit him on the head、to bow one’s head、 “head”所有的隐喻意义都是从它的基本意义衍生出来的。“head”本指人的头部,后来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如 :

(1)The head of a cow and the tail of a horse.

2.2 相关的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是最典型的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是指把人、房屋、甚至一些抽象的和无形的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等视为独立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个带有例外或边界线的实体容器【6】。因此头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就是把外界所得到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放到该容器里去。比如something is filled one’s head or mind. 如 :

(2)All kind of things are filled in my head.

既然外界事物可以进入我们的大脑,自然也可以从我们大脑这个容器中跑出去,这说明一些信息或者知识被遗忘, 因此我们可以说something is out of one’s head,如 :

(3)Your birthday is out of my head.

2.3 相关的本体隐喻

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用抽象概念来描述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2】。人类自身的躯体和自然万物具有最密切的联系,人类在感知外部世界时,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象,形成一系列图式。“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3】。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因此在这里将分析头的情感隐喻意义。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思维,如 :

a. 表示自负,这一表达法在英语中为go to one’s head,如 :

(4)His success has gone to his head.

b.表示傲娇,to hold one’s head high .

c.表示冷静,如to keep one’s head.

d. 表示失去 理智, 情感失控, 用to lose one’s head来形容,如 :

(5)He begins to lose his head when facing all kinds of temptations

2.4 相关的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功能上赋予该非空间功能一个空间方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功能理解、思考和谈论空间概念【4】。英语中“head” 可以用来指重要或地位高的人物,如“领袖”、“首长”。再如 :

“head”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喻意义时它可以用来指事物的前部,比如“前排”、“前头”。

另外和汉语一样,英语中的“head”也可用作量词使用,作为牲畜的计算单位,指牲畜的头数,如ten head of a cattle、a large head of game。

3. 汉语中“头”的隐喻意义分析

3.1“头”的基本意义

现代汉语小词典(1999年修订版)中表示“头”这一概念的词有“头”和“首”这两个词, “头”既可以指人的头部,也可用于指各种动物的头部,表示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7】,如“抛头露面”、“呆头呆脑”、等。

3.2 相关的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指的是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并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5】“头” 还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起点或终点,这是由于“头”可以指事物的两端 , 这一具体的基本概念意义投射到抽象的概念领域就衍生出隐喻意义,例如 :

(6)谁先来给咱们开个头?

由于头位于人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并且头的左右或前后移动在时间上是先于尾部的,所以我们用“头”来表示在次序和时间上是优先的事物,比如“头号”、“头车”、“头趟”。

4. 结语

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了“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有关隐喻意义。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英汉对于 “头”所衍生出来的隐喻意义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但人类的认知有共性,人类认知活动植根于人们日常的自身体验【6】。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英汉这两种语言对“头” 的隐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两国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存在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方式等。

摘要:隐喻是一切概念的基础,同时也是创生意义的手段。人类概念系统中的基本概念都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人类词汇的基础大多是“隐喻性的”。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和汉语中“头”所衍生的隐喻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这两种语言中“头”在某些方面所产生的隐喻意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不同国度或不同文化的人对身体部位的认识基本上具有相同的认知。

关键词:头,认知,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研究隐喻现状的意义 篇2

一、翻译的认知本质

翻译本质上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而隐喻在语言思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研究, 那么翻译的实质是基于源语言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系统的又一次隐喻化认知过程, 此时的源语言我们认识目标语言的始源域, 目标语言则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目标域, 此时存在下面一个隐喻模式:就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一个映射, 不过这种映射不再是简单的感知经验的相似性为基础, 而是上升到了一个认知层次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为基础了。此时, 翻译本身是一个认知过程, 涉及到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 以及语言与思维的辨证的关系等许多深刻的认知问题, 所以希望这种从人类认知角度的翻译研究能给人们提供更深刻的思考方式。

二、翻译过程中的隐喻机制

从隐喻化思维的角度来看, 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即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递与交互,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翻译中人们的隐喻思维模式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要从隐喻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制入手。

1、隐喻的相似机制与意译和音译

隐喻是施喻者对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确认, 其真正的认知内容就是两者的相似性 (王文斌, 2006) 。隐喻的相似性的基础又在于经验的相似, 只有当人脑中有着相似的经验基础, 人脑就会主动连接事物以求理解和创造。翻译中的直译无疑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经验相似性基础之上的, 这里不在赘言。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三种翻译现象中的隐喻是如何作用的。

意译, 不是直接的外表的相似, 但是它通过解释注释等方法, 仍然在试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提供和创造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联想来创造一个相似的环境以达到最终能够理解目标与的目的。然而, 目前翻译界流行着一种直接音译翻译, 比如“milkway”翻译为“牛奶大道”, “文心雕龙”直接翻译成“wenxindiaolong”这样的翻译行为表面看来只关注语言的指称, 实际上当我们真正接受这样一种翻译的时候, 我们已经接受了它的所指, 而不仅仅只看到他的能指。表面看来这样的翻译是一种强势植入, 但就其本质, 我们不难发现, 当读者在主动了解这一翻译的文化内容和所指的时候, 已经在主动的去感受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已经在不自觉得去了解目标语言民族的隐喻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所以说, 翻译, 无论是传统的直译或者意译, 还是现在兴起的这种新的音译, 其本质仍然是对语言深层机制和思维方式的一个把握和再现。

根据丹尼斯的隐喻能力理论, 掌握隐喻思维和隐喻概念的理解水平直接影响到我们对目标语的理解水平和目标语的表达水平, 那么翻译毫无疑问追求的是最到位的理解和最地道的二语表达。翻译是一种没有绝对答案和绝对标准的语言活动, 但是基于隐喻的相似机制, 人们往往会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根据经验做出实际的比较和鉴别, 甚至联想等手段以选择最可接受和最满意的表达。

2、隐喻的跨域映射——翻译中的“文化关联”

根据莱考夫 (1993:245) 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 (source domain) 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 (target domain) 。根据lakoff和Turner (1989:64) 的总结, 讲一个原始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域图示结构的各项占位 (slot) ([美]在机构、程序、名单中占的位置, 职位) 映射到目标域;原始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原始域各个部分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原始域的知识映射到目标域之上。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翻译不是单个词语的投射, 而是整个语言文化系统的映射;也就是说我们翻译的不再是词语和句子, 而是词语的意义和句子的内涵以及整个语言的文化系统。

当然在翻译过程中, 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和策略, 这里不一一展开。关于文化翻译和关联是一个巨大的理论体系, 这里的分析意在点出隐喻思维在文化关联中的作用, 所以只是简单的提出一个基本思路尝试研究, 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隐喻思维对翻译, 尤其是文化翻译的影响是巨大而有待研究。映射是构建和解读隐喻以及运用隐喻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 也是翻译活动中一个认知因素。所以好好研究隐喻的内在机制对我们理解源语言, 寻找合适的目标语言表达, 以及实现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长期认知体验的结果, 学习一门外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学习另一个民族的认知经验, 学习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思维过程。 (谢之君, 2004) 隐喻思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根本思维, 所以在翻译领域, 隐喻同样是分析和认识翻译思维过程的普遍指导原则, 可以从这个原则出发, 反观各类翻译标准, 来更深刻的认识的翻译活动, 为翻译理论的突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点。本文只是试图从隐喻这一人类根本的思维机制来对翻译做一点尝试性的思考, 还有很多期待解决的疑问, 比如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是否真的可以模拟化, 在翻译中是否真的可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具体的指导原则?基于隐喻的经验性基础, 在翻译中文化的移植与隐喻思维的调试有着怎样的关系和作用模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验证。

摘要:G.Lakoff提出的当代隐喻理论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使两千多年来的修辞格成了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和方法论, 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 使隐喻研究成了跨学科学问。那么, 隐喻理论所描述的思维方式, 同样适用于分析不同的民族对客体进行不同的隐喻性认知, 而翻译作为一种双语转换势必涉及两种语言和思维的隐喻对应性与冲突。所以本文试图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对翻译活动进行认知层面的思考, 并试图通过对翻译活动的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 为今后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隐喻,翻译,映射,文化关联

参考文献

[1]G.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r.Constructing cultures[M].SHAGN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E.C.斯坦哈特, 著.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黄华新, 徐慈华, 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5]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6]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7]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英汉数字隐喻意义下的文化阐释 篇3

数字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 伴随语言文字的产生和使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数字的使用更是无所不在, 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数字在生活中常用来计量, 如账号, 密码, 单位等。但数字同时也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信息,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而丰富了语言的使用。但语言学中有关数字的研究大多是数字本身的文化蕴含, 本文则对英汉数字随语言的发展产生的隐喻意义进行对比, 并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隐喻理论的发展

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 最早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亚氏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然而, 亚里士多德仅将隐喻看做是词语层次的修辞方式, 认为隐喻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 多应用在诗词方面。自1980年,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 其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 认为隐喻植根于人类的概念结构, 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种概念域的映射, 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 是深层的认知机制, 组织我们的思想, 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三、数字的隐喻

数字本是一种表示数的符号, 用来测量、计算。但随着信仰和神灵的崇拜等一些原因, 英汉语中, 很多数字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隐喻含义。本节通过对数字“一 (one) ”、“三 (three) ”、“四 (four) ”三个中英数字隐喻意义的对比进行阐释。

(一) 一与one

数字一 (one) 最初自然是为计数方便而创造出来, 就表示一个。同时, “一”被视为万物之始, 于是“一”又被用来喻顺序、等级的首位, 比如我们常说“一把手”。又因为“一”是最小的自然数, 就隐喻出“极少、少许”的意义, “一”还可隐喻为“专一”;我们也有词语“专一”、“一心一意”等。在西方的文化观中, “one”也被看做是宇宙的创始者, 是至高无上的实体, 常常与“第一”之意。同时, 在西方, “one”还表示“唯一、单独”的意义, 如“You are the one I like.” (我不是他的对手。) 。

(二) 三和three

“三”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吉祥、神圣、圆满的数字。《说文解字》:“三,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由此可见, 三除了被当做数字之外, 还被看做为阳数, 有吉祥如意的意义。故中国有许多重要思想都与“三”有关, 如“三辰”、“三纲”、“三族”等等。然而, 先民们不光将“三”看做是实数的“三”, 其又可用为虚数的“极多、多”, 例如《孟子·离娄下》:“三过其门而不入。”中“三”表示多。“three”是一个比较受西方人欢迎的数字。毕德格拉斯学派认为“three”是神秘的海尔梅斯 (希腊神话中掌管交通、口才、科学、幸运等的神) , 是自然强大力量的化身。而且西方人认为世界是由大地、海洋和天空三部分组成, 所以“three”又代表整体、完整, 如“Good things come in threes. (万物有三) ”。可见西方人对“three”的偏好。

(三) 四和four

我们中国的先民是崇尚“四”的, 因为“四”作为一个阴数, 代表四方和土地, 且字形四四方方, 正好符合中国的传统思维。所以我们有东、西、南、北“四方”, 又有“四宇”、“四表”、“四方神”, 节气有“四时”, 在城里有“四合院”, 房间里有“四角”。但后来, 由于“四”和“死”谐音, 人们便给“四”寓以“死”的意义, “四”成了不吉利的数字, 车牌号、房门号等都避免四的出现, 甚至家中的饭食都是如此。然而, 在英文中, “four”是圣洁的数字, 在基督教教义中, “four”代表福音传教士, 象征统一、坚韧和稳定。又“four”和“fare”谐音, 在英语里还象征着公平, 正义。西方人认为世界是由四种要素 (土、风、水、火) 组成, 所以西方人叫较崇尚“four”, 如西方人用“Four H undred”指代一个地区的名流, 最时髦的上层社会;“on all four with” (完全相似) 。

四、英汉数字隐喻意义的文化内涵

数字在创造汉字之初, 仅仅用来计数、测量, 但到后来却产生了其他隐喻意义, 自然是与各国的宗教、文化特点分不开的。由于隐喻认知与文化的密切相关, 反映在各个语言中的数字隐喻不免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一)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是以基督教为主流的文化特点, 所以其数字的隐喻意义多与基督教有关。例如前文提到的“three”。“三位一体”就指的是上帝、耶稣和圣灵结合在一起, 故“三”在基督教国家被赋予吉利的意义, 受到西方人的青睐。而中国自古没有特定的宗教, 却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颇深, 至佛教传入, 也深受佛教的影响。

(二) 神话传说

古时, 人们无法解释科学知识, 从而创造了各类神明, 流传下各种不同的神话传说。但中国的神明大都神秘难寻, 不食人间烟火, 故与数字的联系甚少。但西方的诸神与众人相似, 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充满人性。所以西方的数字与其神话也息息相关。如“three”是神秘的海尔梅斯的化身, 代表理智和力量, 从而被赋予了完美的文化内涵意义。

五、结语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语言的使用更是充满了各类不同的隐喻意义。而不同语言的隐喻意义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数字本为计量所用, 由于不同文化发展的影响, 便产生了自己特有的隐喻意义, 无论是汉语中“一”极少的意义还是英文中“three”所代表的吉祥的意义, 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从而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

参考文献

[1]曹容.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6 (1) .

[2]成良斌.中外数字崇拜与禁忌透视[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5 (2) .

上一篇:硬件对策下一篇:财产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