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精选7篇)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1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自教学活动诞生之日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在“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这一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和探索它,不断孕育、萌生和形成了丰富的有效教法思想。
国外的有效教法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课程改革,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这一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所需的人才。面对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全方位的持挑战,我国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了新一轮课改实验,作为经济文化大省的江苏也全方位投入新课改;课堂教学作为课改的主阵地,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惑,这些困惑的核心是如何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特别是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春天。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2
农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三方面:一是关于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研究, 二是关于农业区域经济的研究, 三是关于区域农业发展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区域集群引进的文献很少。
一、关于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的发展也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对此, 国外理论界有三种代表性的论述。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梅勒 (1966) 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现实, 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韦茨 (1971) 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经历, 把农业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一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维持生存农业阶段;二是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三是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商品农业阶段;四是以自动化生产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高级阶段。速水佑次郎 (1988) 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阶段、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阶段、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阶段。
我国理论界在对农业发展阶段划分方面也提出了不少观点:一般意义上, 把农业发展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从经营方式上, 把农业发展划分为粗放经营农业和集约经营农业两个阶段;从农民收入和生活上, 把农业发展划分为温饱、小康和富裕三个阶段, 等等。尽管不同学者对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阶段名称的表述也互有差异, 但这些丰富的理论充分说明,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是客观存在的。如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 (2000) 提出:我国农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主要依靠传统投入的数量发展阶段;二是注重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集约相结合的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三是高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信息集约的现代发展阶段。根据这一论述,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 我国农业发展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已经进入了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
二、关于农业区域经济的研究
杜能是最早研究区位理论的经济学家, 其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一书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经典文献。杜能根据一系列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关系的计算和分析发现:市场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和农业集约化程度, 以市场为中心, 一个距离带一个距离带地发生变化, 形成一个同心圆环带, 每个圆环带各以一种农作物为主, 形成各具特点的农作物组合、耕作方式和经济形式。杜能把“孤立国”划为六个同心圈带, 从内向外依次是: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圈, 第二圈为林业圈, 第三圈为轮作农业圈, 第四圈为谷草轮作圈, 第五圈为三圃式作圈, 第六圈为畜牧圈。
国内对农业区域经济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孙颔等 (1994) 认为, 形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一方面, 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另一方面, 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并把我国农业分为九个一级农业区。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5年分别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地、饲料工业、水产业等进行了区域开发规划, 对每个行业都提出若干重点发展区域。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3一2007年) 》提出,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区, 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
三、关于区域农业发展的研究
(一) 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国外学者有关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集群活动的角度, 商务部 (2005) 把集群活动概括为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增值加工;另一种是从集群的组成角度, 如Suren Kulshreshtha和Wayne Thomp (2005) 认为, 集群由三个子集群组成:农业生产子集群、食品加工子集群、农场投入制造子集群。二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观点认为, 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 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则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 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三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消费需求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四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Dai Peters, Chris Wheatley, Gordon Prain, JoepSlaats, and Rupert Best (2002) 通过比较农作物加工企业集群、小猪生产和出口的企业集群, 识别出发展约束和可能的解决方法。Stephan J?Goetz, Martin Shields and Qiuyan (Cindy) Wang (2004) 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分析了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和食品产业集群。五是农业产业集群政策。Lebanese Industry Stakeholders, SRI International and 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 (1999) 提出了黎巴嫩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并且强调了农业区域集群的规划。Korea Rural Economy Institute (2005) 对农业企业产业集群提出了政策导向和政策建议。
文献搜索结果表明, 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有两种观点: (1) 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农业一定区域范围内, 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大量农业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 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 通过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 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 (宋玉兰, 2005) ; (2) 侧重合作网络, 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一个统一的生产经营网络系统 (臧良运, 2006) 。二是农业产业集群的类型。宋一淼 (2005) 认为,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有:根据地区区位优势建立的农业产业集群;依据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的农业产业集群;外资带动起来的农业产业集群;改制企业经过繁衍和集聚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尹成杰 (2006) 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有种植业集群、养殖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业集群、农业科技业集群五种形式。三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宋玉兰等 (2005) 认为,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是农业资源禀赋差异, 内在机制是合作需求, 市场决定力量是规模经济, 制度因素是路径依赖。由于主导要素、集群结构和发展环境的差异, 农业区域集群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向会娟等 (2005) 提出培育农业区域集群的三种模式: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市场型模式。王秀忠 (2005) 总结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已呈现的四种类型:产业链延长带动型、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型、资源优势带动型、园区产业带动型。四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不少学者对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也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主要有梁海燕 (2005) 、兰肇华 (2006) 、李继红 (2006) 等。五是农业区域集群政策。刘春玲 (2005) 认为, 政府应通过政策、财税等手段, 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制定促进农业区域集群发展的政策。兰肇华 (2006) 提出, 政府要加强农业区域集群规划, 要加大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投入, 为农业区域集群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 关于中国农业产业带的研究
农业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 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 建设优势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农产品产业带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研究》课题组提出, 农产品产业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有其内在的形成机制, 资源享赋、市场需求、政策引导、技术进步、交通区位、环境状况是影响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农产品产业带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这个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对农业产业带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定性描述, 并初步提出了定量分析的指标。这是开展新阶段农业区域集群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总的来看, 国内外学者尽管在农业阶段性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许多创新见解, 但目前还没有人系统地从区域集群的角度研究农业区域专业化问题, 而这是有关农业区域集群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摘要:有关农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三方面:一是关于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研究;二是关于农业区域经济的研究;三是关于区域农业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尽管在此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创新见解, 但目前还没有人系统地从区域集群的角度研究农业区域专业化问题, 而这是农业区域集群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业区域集群,理论基础,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gional Planning, Edingburgh, Edins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
[2]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3—2007年) .中国农业信息网, 2003.
[3]龚学琴, 张洪吉.农业产业集群最新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 2008 (, 18) .
[4]任青丝.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经济与科技, 2007 (, 7) .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3
摘 要 自从Ball and Brown(1968)首开以信息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为基础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先河以来,有关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就会计信息是否有用这个命题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会计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本文将对国内外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盈余 价值相关性 盈余反应系数
一、盈余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研究
Ball和Brown(1968)探讨了会计盈余是否与股票价格相关,从而检验会计盈余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个命题。他们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未预期盈余的符号与股价异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首次以科学的证据说明了会计盈余具有相关性。继Ball和Brown的研究之后,Brown(1970)、Firth(1981)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检验澳大利亚、英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是否也具相关性,研究结论与Ball和Brown(1968)一致。
Beaver(1968)采用异常报酬率的方差作为衡量盈余信息含量的指标来检验盈余信息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年度会计盈余的披露确实向市场传递了有用的信息,并且引起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余预期的变化,进而对其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继Beaver的研究之后,May(1971)、 Hagerman(1973)的研究也都表明:会计盈余的披露的确是向市场传递了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另外还有学者从交易量检验,现金流量角度研究了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如 Beaver(1968)探讨了盈余公布与交易量变化之间的关系;Beaver、Clarke和 Wright(1979)考察会计盈余变动与股价变动的数量关系,Cheng,Liu和 Schaefer(1996),Freeman和Tse(1992)从经营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信息含量。他们的研究都证实了会计盈余是具有价值相关性的。
许多学者用盈余反应系数(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ERC)来衡量某一证券当期盈余水平(或盈余变动情况)预测公司未来市场回报的能力,以识别和解释市场对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Kormendi and LiPe(1987)是研究盈余反应系数的开篇之作,该文对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程度,即盈余反应系数进行了估计,并研究了每个公司会计盈余的时间序列特征是否会影响盈余反应系数。
赵宇龙、王志台(1999)考察了市场能否对会计盈余做出价格反应,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只是机械地对每股收益做出价格上的反应,不能辨别每股收益中永久盈余成分的经济含义。首次用实证数据提供的中国股市会计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随后陈晓、陈小悦和刘钊(1999)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代表企业盈余水平的指标,研究了盈余质量范畴中的信息有用性,并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做了交易量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从而证实了中国A股市场中,盈余数字具有很强的价值相关性。陆静、孟卫东、廖刚(2002)比较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证实了会计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柳木华(2004)比较了净利润、营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二、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的因素研究
在过去的研究当中,很多研究者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风险信息:Collins and Kothari(1989),认为投资者大都是风险规避型,公司未来盈余的风险越大,投资者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就会越少。所以当公司公布盈余消息时,股票的beta值越高,该消息所产生的股价的上涨幅度越小,因而该盈余信息的信息含量也就越少。研究发现风险与盈余价值相关性呈反向关系。
公司成长性:Collins and Kothari(1989)用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值作为公司成长性的度量,研究发现样本公司的成长性与其盈余反应系数正相关。若公司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其盈余的好消息就能对其股价产生较强影响,即盈余反应系数就会较高。
公司规模:Collins and Kothari(1989)研究公司规模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延长窗口大大提高了盈余变动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其原因可能是市场对大公司盈余的变动更早地做出了预测,但是,这种预测一旦完成了,公司规模对盈余反应系数就失去了解释能力,因而公司规模与盈余反应系数负相关。Easton and zmijewski(l989)的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并不是盈余反应系数的显著解释变量,其原因可能是公司规模在代表股票价格信息的同时也代表了公司其他方面的特征(如风险和成长性等)。
盈余持续性: Kormendi and Lipe(1987)和Easton and Zmijewski(1988)所开展的实证研究在估计盈余持续性和ERC时报告了一个正相关关系。Collins and Kothari(1989)则展示当持续性被加入到独立变量中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强。
股权结构:Fan and Wong(2002)研究了东南亚公司最终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背离程度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他们指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尽管执行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但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预期仍不高,原因可能是东南亚公司的高股权集中度及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高度分离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显著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壁垒效应高于协调效应。
另外还有大量的学者从其它方面来研究其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如Warfield et al(1995)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水平与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Vafeas(2000)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结构与盈余价值相关性负相关。Bao and Chow(1999)则从股票价格来看中国B 股公司在两套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盈余具有不同的价值相关性。
在国内,王跃堂等(2001)研究了会计制度变更对盈余价值相关性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是有用的,但是由于执行缺乏效率等原因,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对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没有提高。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会计改革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而且离不开执行机制的改革。李晓强(2004)研究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并没有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相反,我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作用略强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罗婷等(2008)的研究表明新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的总体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并且受新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改善程度显著高于不受影响的部分。王化成等(2006)调整了盈余反应系数基本模型,加入与控股股东有关的研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为国有股时盈余质量更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朱松(2006)研究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他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赵景文、章永奎(2006)以中国治理指数这一个综合指标来代表公司整体治理质量的高低,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杨善林等(2006)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相关性有显著的提高。
三、未来研究方向与启示
纵览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比较深入和长久的研究,但是在国内关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的刚起步不久,又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将来还有研究的价值。未来的研究主要以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为分析重点,并按照各种影响因素将总体研究样本分类进行研究,这样既能满足盈余反应系数不一致的要求,也使得研究结论具备一定的广泛性。笔者认为很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首先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股票价格。例如不同的会计政策、行业、审计意见类型、关联方交易、公司治理等对盈余价值相关性均可能有影响。因而通过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可以将很多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以会计盈余的使用方式为联结点,从而纳入到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框架中来。
参考文献:
[l]Ball,R,and Brown,P.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m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l59-178.
[2]Beaver,W.H.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llouneement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67-92.
[3]Collins,D.W,and Kothari,S.P.An Analysis of IniertemPoral and Cross-sectional of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9.11:143-182.
[4]Kormendi,R,and Lipe,R.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Stock Return.Journal of Business.1987.60:323-345.
[5]柳木华.盈利之间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9.
[6]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1.7.
[7]王化成,佟言.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会计研究.2006.2.
[8]朱松.最终控制人特征与盈余信息含量.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6.3.
[9]李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值的证据.会计研究.2004.7.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4
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是一场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各高校的校园网也相继出现,但是校园网络在教学方面的发展相对较缓慢,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对象上,偏重于更加功利的远程教育,不够重视学校的教育。大力开展网上教学,注重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真实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的集合,是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的体现。
网络教学不是取代传统方式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网络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吸收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并克服其时间时空限制等弱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点,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消除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通过建立此平台,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的地点学习知识。消除了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不必再因为没有听清楚内容或者忘记内容而耽误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可视化,这是对传统学习的一种颠覆,一场革命。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者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内化的过程难以得到个性化的支持,学习者的经验、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和探索能力缺乏。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身特点和需求来学习,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思想,这样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极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2.促进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改革,都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却很少,这对于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说是不合理的。这点已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对于教学结构的改革,在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下难以推进,而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展网络教学可以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让教师和学生逐渐从习惯课堂教学过渡到接受网络教学,他们需要心理的准备,也需要信息技术素养的准备。
3.汇总大量的教学资源及教学信息,促进高校整体的管理。
如大家所知,教学资源数量类别庞大,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更好的管理它们,还可以将它们汇总,并分门别类整理,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由于教学是个长期的活动,将教学资源信息整合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借鉴,并可将教学资源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高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还提供了学生、老师信息的汇总管理,新闻的发布以及最新的通知事宜,这也促进了高校在整体上的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约在1996年底、1997年初开始出现支持网上教学的软件平台,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大多能支持以视频点播、在线视音频会议、bbs和e-mail等为主要交互方式的各种实时、非实时的网络教学,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尤其是远程教育中处于分离状态的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网络教学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教学活动。它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由于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教学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网络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美国有三百五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因特网教育的远程学习,基本覆盖了高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科;英国也是比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国家,而且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正积极开拓中国的教育市场。网络教学已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OECD的研究,1995-2004年,全世界网络教学的市场规模以45%的增幅扩大。
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网络教学。国务院1999年1月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久组成中国教育科研网。1994年开始酝酿实行远程教育。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有68个。全国各地已建成学习中心2000多个,在册学生高达200多万人,教育范围涵盖各个层次,上百专业。同时,许多高等院校也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校园网络与多媒体教室。但是,如何进行网络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地方。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与发达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便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的参与者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网,在这个网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可记载、可查找的。通过这个网络,教师和学习者都可以轻松地获得关于某一主题的详细资料,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国外网上教学的现状看,许多发达国家的网上教学已经在注意利用这些特点。其突出表现为网上教学的课程有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做后盾,每一个知识点或任务下都列出了相关的信息链接,有的给出了供查询的网址信息。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有赖于几十年的电子化教学历史,十几年的网络教学历史,有赖于多年电子化、数字化资料的积累,有赖于宽带因特网的应用,也有赖于大量的准备工作。中国在网络教学这方面仍需学习。
2.未实现多向交互
在国外的网络教学中,交互是得到极大重视的活动,几乎所有的网络教学课程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开展交互。而且,交互的程度与使用网络的时间、频度成正比。而在我国目前的网络教学系统中,交互的程度还比不上发达国家。虽然也有各种交互的安排,但是由于费用等问题,不可能充分使用。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5
水库泥沙淤积主要是河水挟带的泥沙在水库回水末端至拦河建筑物之间库区的堆积。拦河筑坝后抬高了水位, 形成了在建筑物前近似水平、而在上游末端与天然河流原水面线相切的水面曲线。水流进入库区后, 由于水深沿流程增加, 水面坡度和流速沿流程减小, 因而水流挟沙能力沿流程降低, 出现泥沙淤积。水库淤积是水库设计和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在河道上兴建水库会改变河流的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状态, 使泥沙在水库库区内淤积, 从而降低水库的使用效益, 甚至导致水库失效报废, 所以, 对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库淤积观测和资料分析
水库淤积的观测和资料收集是水库淤积研究的基础。我国最早开展的系统性泥沙淤积观测是对20 世纪50 年代建成的永定河官厅水库、60 年代初建成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和汉江丹江口水库的泥沙观测,从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从60年代开始,水利部科技司针对黄河流域和北方多沙河流的水库淤积,选择了官厅、三门峡等12 座大型水库作为重点淤积观测的水库,并建立了“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小组”,组织了攻关研究和成果交流。后来又将其扩展到包括南方水库在内的20 个大型水库。以这20个水库为骨干,我国已有一支数量较大的水库淤积观测队伍,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不论从收集资料的数量、内容、深度和可靠性看,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问题研究
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各时期水库变动回水区的范围,从坝址上游约440km的丰都,至嘉陵江入汇口以上的油溪,长约270km。变动回水区河道流经丘陵和山区,平均比降约0.2‰~0.3‰。河道由宽谷和峡谷相间,河床由基岩和卵石组成。通过长江科学院等单位采用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建库后变动回水区各河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性淤积;局部河段发生河势调整,淤滩留槽,河道向单
一、规顺、微弯形态发展;航道、港区较建库前有较大改善,少数港区和局部航道可能在丰沙年后的水位消落期出现航道尺度和港区水深、水域不足的情况,可采取优化水库调度,结合港区改建和整治、疏浚措施加以解决。
葛洲坝变动回水区河道演变主要表现为:分汊型河段向单一河槽河型转化;弯曲型河段的弯道平面形态趋向规顺,边滩淤高展宽和上下延伸,滩槽高差增大;顺直过渡段年内为汛淤枯冲,年际为累积性淤积,滩槽高差加大。
推移质淤积、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及淤积引起的洪水位抬高是水库淤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有一定理论价值,而且对淹没、通航及与上游梯级联接等也有很大实际意义。由于一般水库主要是悬移质淤积,推移质占的比例较小,所以我国对推移质淤积研究较少。入库推移质往往缺乏实测资料,仅对丹江口水库和山东一些水库做过不同粒径泥沙的淤积量分析,确定了其推移质淤积量及组成。较长时间推移质淤积部位及剖面的确定可参考文献。水库淤积的上延,首先是淤积引起回水上延,上延后的回水又产生新的淤积,如此不断相互作用,形成了水库淤积的翘尾巴。从理论上对淤积引起回水抬高的方程、特性以及回水末端定义等的研究见文献。变动回水区的冲淤涉及到水库与河道的双重作用,是水库淤积最复杂的问题,不少成果对丹江口水库回水变动区冲淤特性进行了研究。有对变动回水区河型特点及转化的可能性的研究成果。关于变动回水区冲淤对航运的影响,也有一些调查成果。韩其为对变动回水区提出了航运控制的调度原则,即要求枯季坝前水位不低于或等于航运控制水位(消落水位),以加大变动回水区枯季的航深和减少对航运不利的消落冲刷。这种调度将在三峡水库中应用,能使枯季水深明显加大。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理念 1“设计寿命”管理理念 ○ “设计寿命”管理理念是指在工程的寿命周期内,实现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完成工程既定的各项任务。工程的寿命一旦确定,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就限于这个时段内进行。
“设计寿命”管理理念有如下特点:(1)工程的寿命期确定,工程管理是有限的线性过程;(2)水库建设、运行与维护的约束条件是规划或设计时所考虑的外部因素;(3)随着工程老化、水库不断淤积,工程逐步丧失各项功能;(4)工程寿命末期,报废或降等处理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由后代承担。这种管理理念在水库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种管理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水库的各项功能,需要外部因素和建设目的,确定水库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水库寿命和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同时,由于水库运行与维护的需要,应对水库进行安全管理,并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价。运行期间,若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来水来沙条件变化,一些水库库容会不断减少,甚至被淤满。2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 针对“设计寿命”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2003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水库可持续管理的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包含的元素与“设计寿命”管理方法基本一致,但以循环的形式进行组织,循环是水库泥沙淤积管理得以实现的关键。
该理念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积极地管理和维护,实现大坝主要功能的长久维持。当工程老化不可避免时,大坝允许报废,同时每年定期拿出工程的部分收益成立报废基金,以此提供大坝报废所需的经费。该方法下,从大坝获益的每代人都将为报废做出应有的贡献,代际公平得以维持。
由于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要求水库管理者积极采取泥沙淤积管理以维持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不仅需要对各种管理技术进行经济分析,更需要对其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以寻求最优的管理方案。泥沙淤积管理效益和成本的识别与计算,影响决策者对方案的选择。全面、正确地识别和计算效益、成本,做到不重不漏,是水库可持续利用、实现代际公平的关键。
2、水库泥沙淤积研究成果
泥沙淤积研究揭示水库泥沙淤积规律,为泥沙淤积防治和管理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水库淤积和排沙规律,我国摸索出一套使水库淤积减缓、甚至不淤积的运行模式,即“蓄清排浑”。利用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的滞后响应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滞后响应模型,为三门峡水库在2003年后制定合理运用方式提供了参考。
对大型水库淤积控制的研究,林一山提出水库长期使用的设想和概念;韩其为从理论上阐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原理和根据,并提出了长期保留库容的计算方法;周建军等以三峡水库为例,初步提出在大型河道型或径流水库上布置固定河段挖粗沙进行淤积控制研究。
现有水库淤积数学模型主要通过研究水流运动和泥沙运动规律,对河道或水库进行冲淤计算,重点关注淤积量计算,淤积形态、河床变形和边岸坍塌等。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有GSTARS模型、FLUVIAL模型、HEC-6模型、SSIM模型、MIKE11模型和RESSASS模型。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模型有张启舜模型、黄委设计院模型、韩其为模型、长江科学院模型、王仕强模型、王新宏模型、曲少军模型和张俊华模型等。
3、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 1拦减水库上游来沙 ○ 在水库集水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是防治水库淤积的根本途径。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还可因地制宜采取坝库联合运用、绕库排浑、引洪放淤和渠道外蓄水等措施,防止泥沙入库。2利用泄洪排沙设施排沙 ○ 利用水库泄洪排沙设施,选择合理的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可进行排沙。根据对入库水沙的控制程度,水库运行方式可分为蓄洪拦沙、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3类。3利用机械设备挖除水库泥沙 ○利用机械设备将已经落淤或进入水库的泥沙清除出库,包括挖泥船挖沙、水力虹吸抽沙清淤、气力泵清淤、射流泵清淤和空库干挖等。其优点在于耗水量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缺点是需要消耗外部能量,清淤能力与范围有限,清淤成本高,且挖出的泥沙处置困难。4出库泥沙的有效利用 ○ 出库的含沙浑水应尽可能地利用,不仅能充分利用水资源,降低清淤成本,还可以减少下游河道及水库泥沙的负担。出库泥沙的处理可分为3类:泥沙回归下游河道或上游侵蚀区;引浑放淤,缓解用水矛盾,改善土壤;用作建筑材料。
4、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
目前对水库泥沙管理经济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不少,包括水库可持续利用和代际公平研究、水库经济和环境影响制约因素及影响计算研究、水库功能开发研究、水库生态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分析探讨等。
世界银行于1999年启动了RESCON研究项目,提出水库可持续利用的评估方法,并开发了RESCON模型。模型从泥沙淤积管理角度,考虑了多种水库清淤技术,采用经验关系计算各技术的清淤能力,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角度评估各清淤方案。模型在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瑞士、日本的多个水库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RESCON模型,尚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利用实测数据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识别模型的错误和局限;将洪水控制能力加入模型中;将其他泥沙淤积管理方法纳入模型中,如异重流排沙、泄沙和水库绕流等;使模型具备模拟梯级水库的能力;拓展模型模拟季节性水流的能力,以识别更适合冲沙的水文条件;可设置下泄水流的含沙量上限,作为下游环境约束的一部分;可计算每种方案的环境成本。
在RESCON模型基础上,结合中国水库的淤积特点,一些学者对水库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框架进行了研究,可快速评估泥沙淤积对水库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生态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为决策者进行水库泥沙淤积管理决策提供初步依据。一些学者还依据已有的清淤能力经验公式和最优控制方法,在RESCON模型的基础上扩充水库效益计算模块,增加泥沙淤积管理措施,可确定最优的清淤措施和清淤过程,为决策者选择水库清淤方案提供初步的依据。
总体上看,国外虽然在水库泥沙淤积管理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理念、理论和方法都比较超前,但对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研究得还不多。我国在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方面的工程经验世界领先,但对水库泥沙淤积管理的评价研究和实践还比较薄弱。近几年,我国逐步重现这一问题,对一些重点水库的泥沙淤积处理开展分析和评价等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系统理论缺乏、评价方法不确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评价缺乏等不足。
三、结语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篇6
登录->注册->回复主题->发表主题
romanceliu
2008-01-15 17:37
查看完整版本: [--《转》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现状及研究开发方向 一.国外情况
1996年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15000t,实际产量约10000t左右,其中日本约占60%。日本有三家大公司从事碳纤维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东丽公司、东邦人造丝公司和三菱人造丝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它们都在积极扩展碳纤维生产,继续加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纷纷实现从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一体化的配套生产体制,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己成为这些公司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航空航天飞行器各项性能的不断提高,对结构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后日本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在增强材料方面,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降低成本;在树脂基体方面,主要提高树脂的冲击后压缩强度和耐湿热性;在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方面,进一步实现整体成型技术、固化监控、自动化技术及三维复合材料技术,从而同时提高复合材料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美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世界碳纤维4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美国1996年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4500t,其中卓尔泰克(ZOLTEK)公司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亚平伦城和匈亚利的布达佩斯附近建了5条碳纤维生产线,1997年的总生产能力达3000t左右,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碳纤维的最大集团之一。
它的产品有许多特色,最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大丝束、采用纺织用的丙烯酸原丝和开发工业级碳纤维等。该公司生产的碳纤维价格已降至17.64$/kg,而日本东丽同类产品大约30$/kg。在应用方面,美国摩里逊(Morison)公司为达纳(Dcna)公司生产汽车传动轴,供通用汽车公司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原来由两件合并成一个传动轴简化成单件,与钢材料相比,可减重60%。美国斯道顿复合材料公司(Stoughton)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集装箱,重量轻、耐磨,在碳纤维价格降至17.6$/kg时,此集装箱的价格可与金属集装箱竞争。目前,美国正在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五大新市场,即清洁能源车辆、土木建筑工程、近海油田勘探和生产、风力发电机大型叶片、高尔夫球杆和球拍。这是推动美国和世界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发展的动力。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在增强木材、机械和电器零部件、新型电极材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必将迅速扩大。
除日美之外,德国、英国和韩国也具有一定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能力。据预测,今后十年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需求量将稳定高速增长。国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业已步入良性循环,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最大的市场在体育用品方面。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为:原丝质量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价格高、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等。
二.国内情况
1.转自泰州市科协《科技快讯》总第110期:碳纤维取代钢筋
钢筋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材料,现在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利用碳纤维取代钢筋制作钢筋混凝土的技术。根据这项新技术,先将1.2万根直径约7微米的碳纤维困在一起,制成30根碳纤维绳,然后呈螺旋状在骨架上缠绕碳纤维绳,只在连接处用树脂固定起来。整个工作由机器人按输入的设计完成。
连接处以外的碳纤维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保管。在施工现场,先将碳纤维绳拉直,使之恢复原状,然后浇注混凝土。但要注意的是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损伤碳纤维。
碳纤维的强度大,相当于钢筋的10倍,其重量大约为钢筋的1/4,但弱点是与混凝土的附着性差。于是科学家们改变了碳纤维结构,使之能够很好地与混凝土附着在一起。作为混凝土的骨架材料的棒状碳纤维价格比钢筋贵,但采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减少利用树脂和电焊的工作量,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2.转自南方纺织网:国内首套大型工业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开工
来自中国华源集团的消息说,由华源主投资的国内首套大型工业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日前正式开工。
这项工程由中国华源集团与安徽蚌埠灯芯绒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华源占90%的股份。工程位于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197亩,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200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500吨原丝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全套装置和技术从国外引进,由英国艾麦克(AMEC)公司总承包,预计2005年初建成投产。
据悉,碳纤维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稳定性强等特点,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鉴于此,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现代国防、汽车制造、特种机械、新型建材、体育设施等领域,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还停留在小试、中试阶段。华源这一项目的建设成功将填补我国碳纤维及原丝工业化生产的空白。
3.中国塑料机械网: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前景喜人
目前,世界PAN基碳纤维约占各种碳纤维材料的80%以上,其中PAN基小丝束碳纤维的世界总需求约为10000t/a强。东丽、东邦和三菱人造丝三家公司提供了70%以上的需求,而它们三者的总产能占了世界中产能的78%,其余由美国hexcel、英美的bp amoco和中国台湾的台塑三家分担。
在1998年底,世界小丝束PAN基碳纤维的生产能力为1875t/a,到1999年底增加为2055t/a,增幅8%,其中日本的增幅占42%;在大丝束PAN基碳纤维方面,1998年世界的总产能为7630t/a,到1999年底增至10080t/a,增长率高达32.1%,主要由美国akzo-fortafil、zoltek和德国sgl集团3家独占。
在市场应用方面,全球的CFRP生产厂家约有100余家。从1997年至2005年,航空方面的需求增长149%,体育休闲用品为116%,工业用为252%,合计将增长175%。在飞机方面,美国f-18战斗机已采用10%的CFRP;新一代的战斗机yf-22a属雷达难以搜索型,CFRP占35%。在民航机方面,空中客车公司的新一代a3xx机,其ACM将扩大至60%。在体育休闲用品方面,高尔夫球杆自1993年起需求急速增长,在1995-1997年亚洲市场增长减速,到1999年后美国市场也趋于饱和。网球拍曾在1993-1995年红火一时,目前台湾和国外厂家都已转移至我国生产,其芯部结构为聚氨酯泡沫,外包缠CFRP、GFRP、硼纤维或kevlar纤维等。
在工业领域,有六大方面正在推广应用:
(1)土木建筑领域主要是桥梁和抗震补强材料,特别是发生阪神、淡路、tolco和台湾省大地震后,海外的需求量大增,日本的耐震补强材料和技术已向海外扩展。另外,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达,出现了机密泄露和通过内外部的各种情报、通信设备而相互干扰等社会问题,其对策便是利用CFRP网格混入混凝土中形成电磁波屏蔽墙加以解决。此外,CFRP管制的桁梁构架屋顶,比钢制品轻1/2,使大型结构物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而且施工效率和耐震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汽车由于目前碳纤维的价格偏高,只能说是未来潜在的大市场。日产汽车公司的“skylinegt-r”的外装材料已使用CFRP;丰田汽车公司自1996年秋起已将CFRP用于“mark ii ”等3种车的内装材料,这两家公司都正与东丽共同开发CFRP制车体,应用于卡车上。现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的压缩天然气(cng)压力容器和消防车的氧气压力容器。今后随着大丝束碳纤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回收技术的确立,预期将应用于汽车的许多部件和结构材料。
(3)PAN系活性碳纤维由东邦人造丝首先产业化和上市,具有起吸附作用的微孔,吸脱附速度快,在低浓度下的吸附性能优良,可用于清酒的脱色、净化器滤材等。
(4)海底油田上的油管等作为深海海底油田的输送管,具有轻量、强、耐腐蚀等特性。此外,平台支架、钻井套管等也需CFRP材料。
(5)风力发电用翼片欧洲的风力发电翼片都采用CFRP材料,而随着其大型化,考虑到20-40m长的翼片其强度和质量,已开始采用CFRP。
(6)其它 CFRP和CFRPT(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可用于印刷轴承、凸轮、壳体、vtr、cd部件、ic托架、齿轮、制动器、泵、照相机部件、眼镜架等,目前CFRPT还用得很少。
在新工艺和新技术方面,日本三大公司和韩国cheil合成工业公司继承系统发表了PAN原丝至碳化等的新技术,其中三菱人造丝公司提出相当于T700性能水平碳纤维的PAN原丝指标。美国wilkinson公司也在研制PAN原丝,而英国国防安全部在研制中空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在预氧化、碳化方面,东丽最近发表了30k-100k PAN大丝束的烧成方法,可以使长度较短的大丝束进行连续碳化。三菱人造丝发明的新型碳化炉,可抑制碳化反应生产的分解物附着和堆积于炉壁和纤维上,从而稳定高效地生产高强度模的碳纤维。
东丽公司则研制一种三叶形断面的PAN原丝及碳纤维,可改进与树脂的粘合性、压缩强度和抗弯强度。
4.中国玻璃纤维及绝热材料网:碳纤维在国内外土木建筑中的应用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伴随着军工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型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因此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车、环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运动器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誉为是21世纪的新材料。
在土木建材领域中,水泥的用量最大,但水泥有脆性大、抗拉强度低等缺点。为了改善这些弊端,人们利用碳纤维的力学特性,用混凝土或水泥做基体制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其有强度高、模量大、比重小、耐碱腐蚀,对人畜无害等特点,在土木建筑应用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重点介绍短切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动向。
(1)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指的是短纤维或长纤维增强的混凝土材料。它主要用作高层建筑的外墙墙板。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主要特征为;具有普通增强型混凝土所不具备的优良机械性能、防水渗透性能、耐自然温差性能,在强碱环境下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持久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用碳纤维取代钢筋,可消除钢筋混凝土的盐水降解和劣化作用,使建筑构件重量减轻,安装施工方便,缩短建筑工期。碳纤维还具有震动阻尼特性,可吸收震动波,使防地震能力和抗弯强度提高十几倍。短切碳纤维增强水泥所用碳纤维的长度为3、6mm,细度或宽度范围在7~20 m,抗拉强度范围在0.5~0.8GPa。
纤维增强材料历史悠久,早在吉埃及文明时代,就曾经使用过稻草增强晒干土砖,日本很早就将稻草或麻丝与黏土混合后用于土墙或抹灰墙中。到了近代,于1900年开发了石棉板,20世纪70年代则开发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CRC),它们已经作为现代建材被广泛应用。将力学性能优异,化学性能稳定的碳纤维用于土木建筑用的纤维复合材料是伴随着碳纤维的工业化而发展的。开始用作建筑材料时,由于价格非常高,实用化受到影响。然而到了80年代,由于石棉被强制限制使用,以及较便宜的沥青基碳纤维(短纤维)的开发,在土木、建筑方面开始得到实质性应用。到了80年代后期采用长纤维碳纤维增强的各种FRP长条、网及预浸带来代替钢筋和PC钢材的研究日益增多,部分技术和产品于90年代得到实际应用。自 1984年由Kajima,在伊拉克首次使用后,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座大型建筑使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外墙墙板。日本东京ArkHollMori-Building使用了32000m2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墙板,每块墙板的尺寸为1.47m×3.76m。这些以重量3%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外板可承受630kgf/m2的风压。且外墙可实现减轻40%的重量,大楼钢架整体重量减轻400t。
(2)复合材料棒材
建材工业中最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有钢材和中碳钢增强混凝土,钢材的腐蚀会导致建筑物的灾难性破坏。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棒材便成为人们开发出替代建材用钢材的新型高性能建材的重要品种。混凝土增强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棒材最近在美国已经商品化。据悉,商品名称为CBARTM,由美国Marshall Industries Composites of Lima开发和生产的这种复合材料棒材,不腐蚀、不导电,重量是钢材的1/4,热膨胀系数与钢材比较更接近混凝土,价格大约比环氧涂覆保护的钢材贵20%左右。使用复合材料棒材增强比使用中碳元钢增强,其弯曲强度增加%%。复合材斜棒材和水泥的粘结强度比元钢和水泥的粘结强度高约50~O%。因此它可以在海堤、造纸厂、化工厂、高速公路护栏、房屋地基和桥梁等易腐蚀场合使用。在美国West virgine的一座跨度为52m的桥上共使用了3Okm碳棒复合材料棒材。
(3).纤维增强胶接层板
最近几年Wood Composites Engineering已经成功地开发了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技术和产品。这种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是在木板的一面或二面胶粘一层或二层纤维增强胶接层板,以承受拉伸或压缩载荷。纤维增强胶接层板制造技术的关键是纤维增强层板和木板之问的应变匹配。纤维增强胶接层板表面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一般采用拉挤工艺制备。所使用的增强材料为混杂的碳纤维和其它纤维(玻璃纤维),基体为环氧树脂体系。由于使用纤维增强胶接层板比使用钢桁架的天花板系统价格低8%,比使用传统木桁架价格低25%,以及可明显减少重量和减少木材的需求,纤维增强胶接层板目前发展很快,应用日趋广泛。
(4).碳纤维复合材料片
碳纤维复合材料片是采用常温固化的热固性树脂(通常是环氧树脂)将定向排列的碳纤维束粘结起来制成的薄片。把这种薄片按照设计要求,贴在结构物被加固的部位,充分发挥碳纤维的高拉伸模量和高拉伸强度的作用,来修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日本、美国、英国将该材料用于加固震后受损的钢筋混凝土桥板,增强石油平台壁及耐冲击性能的许多工程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具有轻质(比重是铁的I/4~1/5),拉伸模量比钢高十倍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可以手糊,工艺性好等优点。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在修补加固已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约束裂纹发展、防止混凝土削落)和提高结构物耐力以及对用旧标准设计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补强、加固应用将越来越多。
(5).其它应用 短碳纤维还可以以下几种形式应用于土木建筑领域:①制作帘墙板(非承重墙)。日本鹿岛公司在160℃和0.98MPa压力下高压蒸汽固化8小时制作这种产品,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老化性和突出机械特性的轻量板,此板可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海边耐腐蚀建筑。②防水房顶涂层。水对.CFRC的透渗性非常低,因此可将碳纤维水泥混合物用于涂覆平坦的房顶,作为耐风化和不透水的表面,且此涂层表面外观优美。短碳纤维的含量越高,耐擦伤和耐腐蚀性越高。③电磁屏蔽板和导电板。由于碳纤维的高导电性,可消除来自大气的放电和雷击的静电。CFRC可用作防止电磁辐射的屏蔽板、地下管线和地下结构。④墙和防腐蚀涂层。⑤耐磨铺地材料。⑥耐化学腐蚀性地板。
三.结语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 篇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MOOC、翻转课堂、微课、电子书包等这些新兴的教育理念推动着传统教育的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法自2011年开始, 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其在中小学课堂中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高等教育领域也处于积极应用阶段, 如新媒体联盟 (New Media Consortium, 简称NMC) 组织发布的《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 (Horizon Report>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中指出翻转课堂将在一年内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正是基于此背景, 本文将对翻转课堂的概念进行梳理, 结合文献分析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进而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其为翻转课堂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1. 翻转课堂概念体系
翻转课堂, 英文为The Flipped Classroom, 同时也被译作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等, 但其中最常见的译文即为翻转课堂。那么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呢?对于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学者纷纷给出阐述。
1.1 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
张渝江 (2012) 认为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 (音视频、电子教材等) 自主学习课程, 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 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1]。Sharon J.Hawks (2014) 指出翻转课堂是课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在其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找疑难问题, 将原本是教师讲授的内容放在课前学习, 课堂中加强学生间互互动交流, 及解疑答惑, 注重同伴互评及小组协作学习, 课前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 要为其深入思考复杂问题增加挑战性。分析以上这些观点可知, 其都着眼于新型教学形态的营造。
1.2 翻转课堂是教学结构的颠倒
何克抗 (2014) 认为翻转课堂是使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习惯发生了“颠倒”或“翻转”———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 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 (或实验) ”, 其是“生成课堂”理念的充分体现, 与“跨越式教学”相联系, 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张金磊 (2013) 认为在翻转式教学中,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及促进者, 教学视频承担起知识传授的责任, 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传授和内化两个阶段得以颠倒, 如将教师白天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 学生晚上回家消化新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颠倒, 转换为学生白天在课堂上消化知识, 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2]。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数字资源形式为载体, 将传统课堂中知识讲授环节放在课外,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 而课内教师引导学生协作学习、汇报交流等, 实现知识的内化, 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2.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采用中国知网 (CNKI) 收录的有关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及反转课堂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反转课堂”作为检索词在“篇名”中进行模糊检索, 经过检索发现国内的有效文献自2012年算起, 搜索年限截止于2015年3月, 并将会议、报纸、访谈等不符合要求的各类非学术文章剔除, 共检索出期刊820篇, 其中翻转课堂的为803篇、颠倒课堂的为11篇, 反转课堂的为6篇;硕士学位论文共44篇, 其中翻转课堂的为42篇、颠倒课堂的为2篇, 反转课堂0篇, 具体年份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我国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始于2012年, 截止到2015年3月, 共有期刊论文820篇、硕士学位论文44篇, 说明翻转课堂在我国已受到广泛关注, 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通过对文献内容展开分析, 总结出国内翻转课堂相关研究现状如下:
2.1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本文对820篇期刊论文进行分析, 其中发表于2013年前半年的文献主要着眼于研究翻转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影响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等, 从而探讨翻转课堂是否适合国内课堂教学。基于文献分析, 了解到我国最早应用翻转课堂理念开展教学的是广州市珠海区第五中学和重庆聚奎中学等的教师们, 教师课前录制视频, 并将其上传至云服务平台, 学生课下观看视频及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课前未掌握的内容上, 注重解疑答惑。除此之外, 江苏、上海等各地中小学也相继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苏州电教馆还组织开设“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在线培训班等。另外,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及普通高校应用也逐渐普及, 如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程序设计课程, 或者是大学信息技术、英语、商务礼仪等课程都陆续尝试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研究
基于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知, 国内学者研究翻转课堂的另一个焦点集中于教学模型的构建, 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有张金磊等 (2012) 构建的“课前-课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钟晓流等 (2013) 构建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曾贞 (2012) 基于Saltman的观点绘制出的“三步骤反转教学”图示, 以及基于学习平台构建的各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等, 如基于QQ群+Tablet PC构建模型、基于Canvas平台构建模型、基于Moodle平台或MOOCs平台构建翻转课堂模型等。
2.3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能力相关研究
当前处于网络、媒体等多元社会文化氛围中, 许多大学生被充斥的海量信息所“俘虏”, 知识呈现出碎片化, 另外, “数字移民” (相对于“数字原住民”而言) 的学习者由于受过去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其自主思考能力或主动创新意识等居于偏低水平。针对各类问题的出现, 国家教育部门、教育专家等纷纷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其本质在于培养学习者各项能力的提升。基于分析检索出的期刊和学位论文, 了解到学者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时, 大部分焦点同样放在学习者能力培养方面, 如李海娟 (2014) 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调查数据显示, 有8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搜集与加工能力;95%的学生认为课堂中的汇报机会能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85%的学习者认为颠倒课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马秀麟 (2013) 在其文章中提到:翻转课堂对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 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凝聚力的有效手段[4]。基于对检索文献的内容分析, 了解到国内学者自2013年后半年开始重点关注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研究, 深层次分析翻转课堂对学习者各项能力培养的作用。
3.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前,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故其仍存在部分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多个角度对前人研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两点看法。
3.1 教师对于学生课前学习的监管措施欠缺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活动主要是基于学习平台开展, 故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优势, 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及学习进度, 并且注重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 但是, 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进度如何”、“学生学习深度如何”、“学生学习问题有哪些”等, 这些都是当前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需要解决的疑问。前文总结研究现状时提到各类教学模型的构建, 各类模型中都涉及到自主学习模块的建立, 但对于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监管却无详尽的方案提出, 故此为当前翻转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痴迷于追新, 学习者对深层次探究类知识的学习未真正实现
本文通过研究前人的学术成果, 以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 翻转课堂在中小学及各类高等院校中开展的课程主要是直观知识型、操作类、练习类等, 如中学物理、Flash软件操作、大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等课程, 那么, 对于理论型、抽象型等需深入探究相关知识深度的课程将如何开展课前自主学习, 或者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动机及引导其深入探究知识的方法较欠缺, 故后续需注重此方面内容的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代表, 各类中小学及高等院校都陆续的采用此模式开展教学。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国内研究现状展开分析, 从中总结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中忽视的问题, 如课前自主学习监管不足、深层次探究学习未真正实现等, 从而为翻转课堂后续的各类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颠倒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型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13
[3]李明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推荐阅读:
人事管理系统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07-10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1-06
国内外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及展望10-06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述评08-03
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08-06
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06-02
草稿--国内外研究现状07-05
国内外监理现状研究07-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2
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