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24-11-06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精选7篇)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篇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教育内容及其京城的一种课程形态。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思考探究、体验感悟能够有效地解决围绕在学生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此,无论从育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着想,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规范的开展德育活动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焕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这正是现代德育的观点。在进行了认真的大量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研读发现,目前国外道德教育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注重个性化教育,在道德实践中,认为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是开放的、多样的,生活体验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外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给我们的德育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我国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将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1993年开始了实施,但把活动课程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不多见。我省早在1995年,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始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德育活动课概论》和《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丛书》,“丛书”围绕“明理、知事、激情、导行”等环节,宏编而撤成。教材贯穿小学、纯种、高中三大学段,包括12个年级24个学期。课本共24册。如此恢弘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教材工程,国内实属罕见。在“十一五”期间,省教育学院综合研培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研室发起的“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省“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研究”的延续和深化。2000年,我们青冈县开始在小学生中进行《实事实做、实话实说、实情实写”(已下简称“三实”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研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黑龙江教育》2000年12期全文刊登了教育局长王东阳撰写的《开展“三实”活动,办出青冈特色》和实验教师韩诗哲撰写的《扎实开展“三实”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素质》二项研究成果,2001年至2003年,青冈电视台、绥化日报、黑龙江省少儿电视台、黑龙江日报要闻版,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主题搬到了该项试验成果,2013年《黑龙江教育》7·8期刊登了芦河中心小学《努力实践、积极开创“三实”活动新局面》的经验。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利依据。

德育教育重在体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应重视体验。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所以,德育体验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课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研究“活动课设计”,强调体验的生产与情感的丰富,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德育生活化,重视探究性学习,它是教师按照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传统德育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相当普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探索更有效德育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通过活动形式,学生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是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

一、“活动体验式”教学与结构

体验是指个体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在对情境或事件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的活动。所谓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学生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感受性、知觉性和反思性的特点。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时使学生置身于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或经历活动、情境,用感官和心灵直接去感受和把握,才能获得。学生总是以亲历、想象、移情将自己溶入、沉浸于认识对象之中,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去反思。这是一种直观性、灵感性、猜测性和整体性的思维。因此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教师对中职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理论说教无效的教学困扰。

关于体验式道德教育,我们的同行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深入的探究,例如:“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研究”、“体验式教育策略的研究”、“情景体验教育法研究”、“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等等。我们的课题是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与探索。首先,我们将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验式德育教育资源,即围垦教育资源。其次,这些教育资源开发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围垦精神,通过体验之后,拥有的是这种精神。最后,由这种精神主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明显转变。问题提出(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德育教育的过程脱离学生的主体发展;德育教育的形式脱离学生的现状实情;德育教育的结果与学生的行为严重脱离;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和主题德育活动也有着零乱,随意,即时、低效、无序等问题。实践证明,现有德育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难以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道德成长需求,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序列性的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以最新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钻研支撑性文献,有针对性制订研究方案。

2、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对德育对象的常态研究,采用活动观摩、活动设计、课程开发等形式获取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

3、经验总结法。

依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通过各阶段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及时了解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成败,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随时撰写经验文章。研究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筹划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7月

(1)组建课题组,设计、申报课题实施方案。

(2)制定学校本课题研究计划。

(3)进行德育课题研究方面的师资培训、开题。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对各种校本德育资源进行归类分析,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

(2)开展主题教育,探索、总结,编撰校本德育教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组织开展相关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成员的校本课观念,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提高总结阶段 2014年1月—2014年7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2)收集德育论文、德育案例、音像资料等,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本课题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本着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计三年完成。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课题准备阶段:

1、制订方案和组织筹备,申请立项,准备实验研究工作,主持人负责。

2、主持人指导,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德育工作和主题班会相关知识的定向培训。

3、课题组长负责确定实验班,课体组全员参与对实验班进行摸底调查,完成实验初期基础资料。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4年7月)课题实验研究阶段:开展实验班工作,根据初期基础资料,设计系统性的主题班会,并按计划开展,每节课课题组全员参加,听评结合,强化总结提升作用,形成统一意见后,可被其他实验教师引用,组长负责评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三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课题汇总结题阶段:整理个案分析及研究论文,准备结集。完善资料,形成成果,申请结题。

将研究成果形成具本土特色科学、系统、实效,可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实验教师对个人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论文,并结集。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改变以往的学科研究为主题班会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在研究过程中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理解接受程度,确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更利于学生对主题班会深度的挖掘,强化教育功效。

主题班会是既成熟又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教育形式,对主题班会的探究也无止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扩大视野,提升素质,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创新,并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创设情景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的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何谓体验式德育?目前教育界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所谓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体验式德育就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麦克菲尔曾说过:“个体体验是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才能被体察和领悟。” 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主体的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如果在教育中不重视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不染上相应的情绪色彩、道德知识、道德观点,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枯燥,情感得不到激化,认识得不到深化,心弦无法拨动。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德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既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也不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而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其基本价值就是向我们论证了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对现实问题也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对现实问题也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及学生道德学习特点,在传统主题班队会基础上按照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它是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以教学过程为基本过程,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型。它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它是主题班团队会的拓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德育实践活动课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创设情景为方法,诱发感悟;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的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德育主题教育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它既破除了传统德育的灌输,又解决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种种弊病,通过主题活动教育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

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实效性差的原因

现阶段,德育实践活动课这种教育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很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那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目前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状。好多校长拿德育撑门面,但骨子里却认为没有什么用。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天枰上还是倾向于学业成绩。

二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功能的认识还有欠缺、还需深入,没有认识到德育实践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时间被挤占是常见现象。

三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有班会课的层面上。班主任教师没有掌握组织好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专业技能。好多老师一种倾向完全放手推给学生做,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握不好,起不到真正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种是没有摆脱原有形式上说教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实效性很差。

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上多下些功夫去研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如何进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课从主题的确立到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冲击力,能够震撼学生的灵魂。德育实践活动课从整体的结构上来看最基本的清晰的大环节就应该是提出问题(或者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有章要循、有据可依。

德育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我们都能想象出是从实践出发,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而课只是所有活动的最终端呈现。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德育教育重在体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应重视体验。

德育体验有利于克服“说教式教育”的弊端,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都是以说理为主,我们往往把学生当作“美德袋”、“德育容器”进行灌输。这实质上就是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的“说教式教育”。它以教师为主角进行单一的说教和训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所以,德育体验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体验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国家课程标准既包纳了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与技能,还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德育课中的体验式教育改革了传统的说教方法,强调体验的生产与情感的丰富,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德育生活化,重视探究性学习,它是教师按照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德育活动课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该课程的提出是对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模式的批判;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学校德育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目前,开发德育活动课程、更好地实施德育活动在各学校已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德育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层次性与序列性的吻合是德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开发的德育活动类课程往往都是根据组织者的经验,教师的意志或学生中情况即时安排的,其内容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零散性。一些学校甚至把高层次的目标当作低层次的起点,德育活动的随意性,层次性与序列性错位等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值得我们反思和引为鉴戒。就本校而言,过去“一锅煮”、“一刀切”、“清一色”式的德育管理也长期存在。虽然每学期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但大多不能适应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和成长需求。德育活动的设计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往往七年级的礼仪教育内容和九年级的完全一样,初中生的感恩教育和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没有区别。然而成功的德育活动不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区分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即层次性;要研究每一层次内怎样做到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和系统规范,即序列性。两者互为依托,才能形成学校德育的合理梯度。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篇2

1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内涵的研究

何谓教师职业倦怠?学者们并无统一的认识, 他们大都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职业倦怠的概念加以延伸与重组。

1.1 临床观点

以弗登伯格为代表的临床观点, 主要从临床的视角理解倦怠现象, 倾向于把职业倦怠看出是一种心理疾病或不健康症状。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过分追求自我设定的或社会价值观设定的不现实目标的结果, 是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过高并无视个体需要而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1]如我国学者刘维良认为, 教师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个人能量和资源被外界过度索求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状态。[2]

1.2 社会心理学观点

以马勒诗 (Maslach) 和佩斯 (Pines) 等人所主张的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 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情绪衰竭是侧重于职业倦怠的压力维度, 泛指个体因感情资源的严重耗竭而产生的无精打采和疲惫不堪的状态;人格解体倾向于倦怠的人际维度, 又称去个性化, 泛指个体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低成就感侧重在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是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如法伯认为, 教师职业倦怠是处于长期工作压力中的教师个体, 在情感上发生的一种递进式的、低强度的反应模式。[3]

1.3 组织观点

以奎内思 (Crens) 为首的组织观点将职业倦怠看成是个体因工作期望不现实而导致的幻想破灭的表现。个体在工作中通过对付出与收获的纵向与横向对比, 发现不匹配性的存在之后, 职业倦怠则会产生。它主要受二大因素的影响:一是过多刺激的情境导致了个体职业倦怠;二是缺乏挑战性的刺激情境加剧了职业倦怠的程度。如利思伍德 (L.Leithwood) 和布瑞恩 (Byrne) 均认为, 教师职业倦怠是个体长期处于角色冲突与模糊、工作过度负荷、不良的学习氛围、民主表达的不通畅、较低的社会认可度等组织氛围中而引发心理不和谐状态。[3]

2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过程模式的研究

归纳起来, 各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教师职业倦怠分为三种过程模式:

2.1 应激过程模式

这种模式从宏观上把教师职业倦怠分成4大阶段:热情期。该阶段教师热情极大, 工作积极进取;停滞期。这一阶段教师虽然能够坚持工作, 但其更喜欢关注个人的需要, 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挫折期。这是教师经历情绪、生理问题的阶段, 他们身心疲惫, 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并努力回避问题;冷漠期。教师的倦怠水平在该阶段达到最大程度, 身心健康损伤严重, 他们试图回避挑战和减少工作。

2.2 倦怠水平模式。

该模式以倦怠的水平和程度为标志, 将倦怠划分为3级:一级倦怠。此时, 个体常表现出烦躁和担忧, 其倦怠程度较低, 通过适当的休息或放松能够恢复到健康水平。二级倦怠。此时, 个体常表现出情感耗竭、低效感、易怒等行为, 倦怠也逐渐趋于固定、持久和不易恢复。三级倦怠。处于此水平倦怠的个体开始出现身心问题, 惧怕人际交往, 倦怠表现出剧烈性和难恢复性的特征。

2.3 经验阶段模式。

这一模式假设在服务业中广泛存在, 它从情绪衰竭开始, 继而是去个性化与低成就感。[4]

3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研究

对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的研究, 国外的成果较多。其中, 马勒诗的职业倦怠问卷MBI最具有代表性, 该问卷因其公正性和精确性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企业、科技等领域, 它由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三大测量指标组成。此外, 其它学者根据研究需要也提出了不同的测量工具, 如佩斯的S-MBM问卷等。但这些测量工具都因缺乏信效度检验, 影响因子缺乏多元群体的论证、职业倦怠与其它心理疾病区分度不明显等问题, 备受众多研究者的质疑。

我国学者上海师范大学李冰、湖南科技大学蒋会平等人均以马勒诗的职业倦怠模型为依托, 立足教师群体, 采用访谈方法, 在理论模型和教师具体情况融合的基础上, 自编了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该调查问卷包括情感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与生理问题等维度。通过统计分析,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在实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4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大都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归因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大方面。

4.1 社会因素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今天, 教师不仅扮演着“传到授业解惑”的角色, 还承载在学生的“导师”、“父母”、“朋友”、“工程师”等一系列新增角色。过高的社会期望让教师倍感压力。工资待遇过低、社会地位不高、教育质量下降的不良归因等现实, 加快了教师由压力感向职业倦怠的转变。

4.2 组织因素

国外学者大大多认为, 学生自身问题、工作压力问题、多元角色的冲突问题、自由束缚与权利匮乏问题等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如Leithwoed在研究中指出, 工作负荷过重、文书繁琐、僵化的科层制组织、变革的压力、角色模糊与冲突、学生的不良行为等组织因素都会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5]而我国学者蓝秀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认为教师职业倦怠还应归因于社会期望、工作能力、不平衡感等组织与个人的不匹配因素。

4.3 个人因素

个人的年龄、性别、婚姻和教育程度等也会个体职业倦怠产生重要影响。如美国学者Melintyre和Lutz在研究中发现, 职业倦怠对于外控型的教师更容易发生, 他们通常将成功归结于个人命运和运气等外部因素, 而将失败归因于自身因素。[5]我国学者曾玲娟也认为, 教师的人格特点与个性倾向、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等个人因素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6]等等。

5 简要评析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 当前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主要是立足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大学科的视角, 涵盖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四大领域, 其研究内容大多集中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与价值、过程模式、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及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虽然他们的研究时间不长, 但却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充分认识到了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素质提升及教师教育改革的危害与负面影响;二是在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特点、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达成了不少共识;三是对教师职业倦怠过程模式、测量工具及其在工作环境中的具体运用等实践方面的深入研究, 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及教师素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然而, 与国外相比, 国内研究主要存在四方面不足。首先, 对教师职业倦怠内涵的界定大都基于“病态”假设, 多将职业倦怠看成个体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甚至是一种心理疾病或职业病, 而有关职业倦怠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反思却几乎没有。其次, 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在研究方法上, 量化与实证研究较多, 质性与理论研究较少。多数学者大都依托马勒诗的职业倦怠问卷MBI或加以修订, 采用量化与实证的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状况, 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和个案等多渠道收集资料, 进而作出深层理论的归纳与演绎的文献却并不多见;最后, 研究内容与范围过于狭窄。相关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基本现状、成因、测量工具及运用等方面, 对诸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合理性、成因及制度层面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很少涉及。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ourmal of Social Issues[J], 1974, 30 (l) :159-161.

[2]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知识产权出版社, 1999.

[3]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 2003 (1) .

[4]张玲.近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9) :181.

[5]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1)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篇3

迄今为止,对清水江文书抢救和整理工作的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徐晓光、龙泽江《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1);龙泽江《锦屏文书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04);龙泽江、曾羽《锦屏文书保护现状和出路》(《兰台世界》2011/08);龙泽江、罗康智《关于建立锦屏文书数据库的思考》(《凯里学院学报》2010/02);吴平、龙泽江《从学术资源保障看清水江流域锦屏文书的数字化道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2);王宗勋《锦屏民间林业契约及征集研究基本情况》(《贵州档案》2009/01);杨有赓《建设以林业契约为主体的锦屏森林生态博物馆和清水江绿色旅游刍议》(《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魏忠《独特的贵州苗族契约文献》(《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01),等等。目前,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相关课题主要有凯里学院曾羽主持的“锦屏文书数据库建设与村寨原地保护模式研究”(2011)。综合以上论文的分析,现分别将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与整理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及主要观点简要评述如下。

(一)清水江文书的抢救

1.清水江文书的现状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在开展。(1)领导机构。2006年,贵州省和黔东南自治州分别成立“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副省长、副州长担任组长,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县、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2)抢救保护实施机构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主要由各县档案馆承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天柱、三穗、黎平、剑河、岑巩、台江7县档案馆收藏进馆保护的清水江文书达8万件。其中,锦屏县档案馆收藏有35万件,已经抢救修复2万余件。2011年2月22日,锦屏文书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名录》。(3)抢救手段。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仅限于部分县档案馆的征集、进馆、修整、裱糊、编目、装盒等基础性工作。(4)保护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专项资助项目、总投资1800多万元、建筑面5400平方米的“锦屏文书特藏馆”正在建设之中。

2.抢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清水江文书的家底不清;(2)民间家户散藏的文书,折叠破损、虫蛀、霉变程度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亟需探索民间抢救保护的新机制和新手段;(3)县档案馆征集文书模式的抢救力度赶不上“自然流失”的速度;(4)县档案馆的抢救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影响抢救保护成效;(5)县档案馆的保护技术落后,存在再破坏。

(二)清水江文书的整理

1.现有整理成果。目前,清水江文书的主要整理出版物,先后有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2003年出版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共3卷,整理文书853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2011年先后出版的《清水江文书》共3辑33本,整理公布文书约14万件;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整理文书800余件。其他整理发布的文书有谢晖、陈金钊主持《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收入契约130余件。

(1)编辑体例。三家出版物的编辑体例各不相同。《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全文排版并列,用铜版纸印制,每件之首撰有简约著录文字。按照:A.山林卖契;B.含租佃关系的山林卖契;C.山林租佃契约或合同;D.田契;E.分山、分林、分银合同;F.杂契(包括荒山、菜园、池塘、屋坪、墓地之卖契及乡规民约、调解合同等);G.民国卖契的顺序编辑文书,构成前两卷“史料卷”。第三卷是“研究卷”,是契约文书的研究专题论文的汇编。《清水江文书》采用文书原件影印出版,一般不对每件文书全文判读,但是每件文书都有标题(含事主、事由、文书种类及时间四大要素)。对于图黑的文书,則整理出文字,附在文书图片旁。它的编辑以村寨为单位,每个村寨给一个顺序号,村寨之下根据不同的家族或家庭分卷,来自同一家族或家庭所收藏的文书为一卷。同一卷之下按照收藏者的原有分类,再分别列为若干帙。每一帙内的文件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辨读全文放在一起,按契约和其他文书依次分为两大类,契约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他文书包括官府文告、分银单、记账单等,也是按时间先后排列。

(2)分类标准。《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按性质,分为前文所述的7大类。其分类标准不是统一的,属于不完全的、概略的分类。《清水江文书》将文书按性质分为10个大类:契约文书、族谱、诉讼词稿、山场清册(坐簿)、账簿、官府文告、书信、宗教科仪书、唱本、誊抄碑文等。但是,每一大类内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其所拟定每件文书标题中的要素之一是“文书种类”,其含义是指约、字、合同、清单等不同的类别,是完全基于文书内容所包含的表述的分类。比如“约”的种类,来自文书内的表达就包含“立断山场杉木约”。《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不完全分类为:卖木契、卖山契、卖木并山契、卖田契、卖菜园、卖屋基契、卖地契、佃契、分银合同、分山合同、借契、借当契等。

2.现有整理成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理的成果,反映了整理者对清水江文书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深刻程度。《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的整理者,显然认为林业契约是清水江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单纯依靠林业契约,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历史变迁。《清水江文书》的整理者,则试图全面整理所有的文书,不局限某一类或某一领域的文书,似乎认为文书都有同等的价值,要留待研究者去挖掘和评价。但是,它需要足够的经费和队伍的持续支撑,研究者需要自己判读,难以利用。《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的整理者,认为契约是清水江文书的精华部分,选取一家保存最好的作为典型,但是难免“管中窥豹”。所以存在的问题是:(1)不同机构的整理者标准不同,没有共同的学术规范;(2)不同机构整理的成果有重叠,三家出版物整理文斗寨的文书,两家整理平鳌寨的文书,浪费学术资源和经费;(3)不同机构的整理者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到文书保存地收集,存在恶性竞争,“割肉式”整理,破坏文书的信息内在联系和完整性;(4)没有对清水江文书中苗族、侗族等文化符号(单位、名物)进行训诂和考释,影响文书的正确判读和深化研究;(5)没有建立起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

二、清水江文书的研究

自杨有赓1988年发表研究论文以来,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国内著作有6部,论文200多篇;研究人员主要有杨有赓、张应强、王宗勋、单洪银、徐晓光、罗洪洋、梁聪等专家学者。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凯里学院龙泽江的“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土地契约文书为中心”(2009),贵州大学吴述松的“清水江文书制度与苗侗经济研究”(2011年)。

国外研究清水江文书的学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代表论文有唐立《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植树造林的开始——林业经营兴起的各种因素》、武内房司《从鸣神到鸣官——清代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见苗族的习俗和纷争处理》、相原佳之《清代·中国清水江林业经营的一侧面——平鳌寨文书事例》、岸本美绪《贵州的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的山林契约文书》等。以上论文均被收集在《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3卷中。另,相原佳之《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发表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上。

三、代表性成果述评

(一)杨有赓执笔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及系列论文。杨有赓的相关论著均是清水江文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奠基性、资料性的开山之作。一是首次对林业契约中的佃契、卖契作了解读,是以后深入研究的基础;二是依据官府文告、诉讼状稿等,对“清江四案”(皇木案、当江案、白银案、夫役案)进行分析;三是对山客、水客、木行、排夫等木材交易主体及其行规进行了介绍;四是对木材交易和运输环节中的“技术性规则”(木材独特计量方法、单位等)作了介绍;五是民国时期的木材税收资料丰富。当然,该书阶级矛盾分析方法贯穿始终,有其局限性。杨有赓其他5篇论文也是在以上问题中展开的。

(二)张应强的研究。2002年,中山大学张应强发表了论文《从卦治〈奕世永遵〉石刻看清代中后期的清水江木材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03),以碑刻和民间文书为据,考察了清水江下游木材市场的交易制度。随后,又相继发表了论文《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流域的村落与族群——以锦屏文斗寨的考察为中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5)、《清代契约文书中的家族及村落社会生活——贵州省锦屏县文斗寨个案初探》以及专著《锦屏》(三联书店,2004年)和《木材与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市场、权力与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清水江流域苗族村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木材市场流通历史概况。

(三)单洪根和王宗勋的研究。二人均是黔东南本土学者,前者长期担任锦屏县和黔东南州的行政领导,注意对本地契约文书的收集和研究,20062007先后出版《木材时代-黔东南林业史话》(林业出版社,2008年)、《清水江木商文化》(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及《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凯里学院学报》,2007/05)、《林业契约与林权改革》(《林业经济》2010/08)等论文,比较系统的对锦屏林业契约进行了分类,初步揭示了清水江木商文化的特点,并对林业契约在当前林权改革重大作用进行了研究。后者一直在锦屏县档案馆和史志办工作,长期接触一手资料,在收集和整理文书的基础上先后发表整理和研究的论文有20余篇和专著《乡土锦屏》(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该书对锦屏各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四)罗洪洋的系列论文。20032007年在《民族研究》发表4篇论文,以《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民族研究》,2003/03)为代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卖契、佃契、分合同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约四种主要的林业契约。同时它指出“以林业契约为主的习惯法”起到了调整和保护林业产权、形成经济预期的作用。林业商品生产实践产生了法律意识,催生了林业契约样式。他还援引罗马法,来论证市场经济实践出法律意识的普适命题。至于其引申得出的“中国人的法律意識和契约意识淡薄”,则缺乏严密论证,且与林业契约的“契约设计的精妙”的结论似有冲突之处。罗洪洋还认为清水江林业经济只能是家庭私有制经济。

(五)徐晓光的著作和系列论文。《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撷取和述评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若干重大的林业经济纠纷或问题,比如内、外三江之间“争江”、夫役之诉、民国开放江禁之争、“漂流木植清赎问题”、民国木税之争、黔湘两公司木材砍伐纠纷、控诉山客巨富“姚百万”、姚家内部山林纠纷等,试图勾勒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清水江流域林业法制全貌。法制无非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以上选取的案件涉及木材生产、运输、交易等环节中的各类主体之间主要利益关系。当然,它所呈现的法制全貌是寓于叙述和解读中的启发性,依然不是脉络连贯、条例清晰的理论形态。该著作是一部研究方法有创新、体例视角有特色、比较系统的林业专门法制史专著,对以后研究的启示有:一是立足民族法,挑战“华夏正统”观念;二是突破法律史学偏重立法研究,漠视法律适用考察的旧模式;三是法律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兼用。《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7/06)是其系列论文中的代表作,针对罗洪洋的研究认为林业经营模式是“家族公有制下房族股份制”;二是罗认为清代中期林业纠纷一般由寨老解决,徐晓光认为官府已经介入到林业纠纷,并“最后裁定”;三是认为清代司法已经到达苗疆,“村规民约”所规定“送官纠治”就是依据。地方官府往往将“送官纠治”案件“回批”乡村按照习惯法处理。这体现了国家司法对习惯法的回应。

(六)梁聪的研究。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以锦屏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总体上是法律人类学视角的经验描述,但是穿插着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以叙带论”。注意文斗契约与中国内地传统契约的渊源联系,但是梳理历史脉络没有清晰地“接续”。他认为,规范与规范之间互动,以及规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互动,由此法秩序得以产生。后一种互动更为重要,也是讨论的重点。但是,他并没有充分展开、具体深入。

(七)相关博士论文。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有多篇博士论文都以清水江文书为选题,学术水平比较高的主要有:沈文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16441911)》(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龙宪华《清代清水江下游苗疆地区法律文书研究(16931911)》(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从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法律角度,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生本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篇4

2009年是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年,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年,学校将立足生本教育的改革实验更新教师的观念、改革教师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愉悦、焕发生命的课堂,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实现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会教,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教师要更新观念离不开学习,只有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不断的实践反思内化,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一、活动主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到抓学习、促发展,为我校教学改革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增强效益做出新的贡献。

二、参加对象 所有任课教师

三、参加时间、地点

10月11日下午4:30--6:30在远程教室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及示范课。

四、学习方法、步骤与要求

1、制定学习活动方案。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使全体教师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活动方案。

2、明确学习要求,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

3、定期举办研讨会、总结会。领导听取教师们的心声和和建议,教师间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学习经验。

4、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将学习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小组合作学习服务。领导组成员不定期地听推门课,督促和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指导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教研组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篇5

1,研究周期:

一年,即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

2,研究步骤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①查阅文献资料,调研论证,寻找本课题的理论依据。②阅读专业报刊、杂志,捕捉教科研信息,了解国内外教科研动态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③撰写开题报告

④精心选择诗歌,准备分期分批发放给学生阅读.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5月,初步阅读,总体感知.①召开本课题开题报告会暨第一次研讨会。

②发放诗歌篇目,让学生大量阅读,整体感知

③经过课堂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开展交流研讨活动。④办好每期校刊《浪花》,开辟诗歌专栏。

⑤出好每一期黑板报、墙报,及时交流研讨成果。⑥开展诗歌朗诵会。

⑦完成阶段性成果论文《如何选择诗歌的阅读对象》和总结《学生大量阅读诗歌后的体会》.

第三阶段, 2007年5月―2007年8月由总体感知到理性鉴赏.①召开本课题第二次研讨会

②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鉴赏,经过课堂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增进经验交流.

③完成阶段论文<<如何对诗歌进行理性感悟>>

第四阶段, 2007年8月-2007年10月让学生完成对感悟的书面表达.

①召开本课题第三次研讨

②整理出常用的鉴赏术语,提供常用的鉴赏表达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准确恰当的书面表达.

③完成论文<<如何对感悟进行准确恰当的表达>>.

第五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撰写“研究报告”,结题.①召开结题工作会,布置结题工作。

②总结实验经验及体会,撰写实验论文。

③整理实验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的预定目标

1使广大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了解中国诗歌,更加热爱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2使中学生在诗歌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影响下具有更高的审美品位,形成更高的审美情趣.

3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应对高考的必要武器.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篇6

《纲要》指出小班孩子会讲简单的故事,能自己翻阅画面较大、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的儿童读物。可以说“绘本”就非常符合这一要求,它是通过图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其中,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着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到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图书的命脉。绘本到底读什么?又该怎么读呢?

一、什么样的绘本适合小班孩子阅读

不同年龄的孩子其身心发展是有区别的,他们对阅读的需要也是有区别的。从内容上说,虽然绘本都适合孩子阅读充满童趣的故事,但往往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影响其理解。从情感上说,每个年龄阶段的社会性发展又是绘本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发挥的前提。所以,当我们拿起一本绘本首先需要鉴定一下,它是否适宜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二、怎样阅读绘本

(一)形式多样的的引入很重要

我选择在孩子午餐后或每周下午的一段时间作为绘本阅读的时间,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这不应该只是一个摄取知识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引入方式很重要。

(二)不能错过的三大部分

(1)封面:封面的意义不仅仅是书的外皮,从封面我们能读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有时候,精彩纷呈的封面是引人入胜的开头。

(2)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心之间的一张衬纸。在绘本中,环衬往往不只是简单的一张装饰画面。它与绘本内容息息相关,暗示着主题,透露着细节,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这精彩的一面。

(3)封底:很多绘本在你掩上书的那刻依然没有完结,精彩的封底同样不能错过。

(三)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

在教师指导幼儿阅读若干故事后,就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阅读,这时,幼儿会像遇到老朋友那样,在熟练故事的同时,有机会去注意文字和图片中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加深故事的理解。当幼儿在熟悉故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创造一些与故事有关的活动来拓展阅读经验。

(1)在阅读区中,教师投放这些曾经大家一起阅读过的故事书。小朋友仍旧有机会继续学习这些故事。教师播放录制好的故事磁带,孩子只要拿着书跟着磁带一页一页的翻,也能看懂故事,从而为幼儿下一步讲故事奠定基础。当一个故事结束,孩子会很快的把手里的图书收好,继续拿出下一本故事书来看。逐渐孩子对故事内容越来越熟悉,脱离了磁带,自己也能讲述故事了。

(2)每次游戏时,班级里的“故事吧”总是非常热闹,就算是出勤人数少的日子,“故事吧”里也不缺少人气,一些掌握故事比较熟练的幼儿可以做“故事王”,讲故事给进入吧里的同伴听,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带着“宝宝”来听故事,看到有许多人来听故事,“故事王”讲起故事来就更带劲了。

(3)幼儿在读完故事后,可以加上场景和道具,把故事情节用语言、动作配上相应的表情表演出来。我们的故事,在经过了最初的教师讲孩子听,到孩子自己阅读,阅读给同伴听的过程后,还形成了表演故事的活动。孩子们从演故事的过程中,在说话的抑扬顿挫上,语气表达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光这些,孩子们还了解到了出场顺序,集体荣誉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在一个小小的故事表演中得到的巨大发展。所以说,我们要相信孩子,做好他们的支持者,引领者。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篇7

1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主要来源于学术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外文文献和中国学术文献等各类传统的及现代的出版物资料,并且能够用对其进行智能化检索。通过中国知网的数据资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及热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发展趋势。

检索项选择题名,输入“财务会计理论”,单击检索。得出检索结果390条,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可以让我们对此有比较直观的印象。

2 分析过程与结果

2.1 发文年度分析

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财务会计开始与国际趋同。因此通过年度对结果进行分组分析。1984年我国国内期刊首先发表的第一份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的文章;在此后的10年中,每年文章总数不超过3篇。自1995年起到2000年,文章数目未超过10篇。在2001年,文献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为21篇,较2000年的3篇增长了6倍。持续到2008年到达第一个高峰34篇,期间2007年最少22篇。在2008年以后,出现了小幅下降,至2010年的17篇;后又经历了一个提升,并与2012年达到年度分组的最大值35篇。但是从2012年以后一直持续下降,就2014年上半年度来说,仅为18篇。

2.2 学者和学术机构分析

学术圈对学术氛围的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一个学术圈子的形成,可以带动许多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学术的发展。通过对学者和学术机构的分析,可以得知某个课题的比较优秀的研究机构,从而使得我们本科学生在报考的时候有所侧重。此外,还能对特定的学者的学术思想有比较系统的认知与感悟。

2.2.1 学者分析

一个作者的发文次数、被引次数及h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学者在相关领域额学术话语能力的高低。将文献检索结果按“作者”分类便可以得到相关数据。

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我国主要有40位作者,但多数作者者仅发文—篇,只有7位作者发文数量在3篇以上。发文最多的是曲晓辉,共发文5篇,最高被引次数为16次,h指数为3;其次是我国会计学界的泰斗葛家澍先生,发文4篇,最高被引次数23次,h指数为3;然后是杜兴强,发文3篇,最高被引次数23次,h指数为3。值得注意的是,与“财务会计理论”有关的期刊论文,被引次数最高的是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的114次,是紧随其后卢永华的29次的4倍。

2.2.2 学术机构分析

一个学术机构在某一领域拥有的相关学者最多,可以近似的看成其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

通过中国知网的“机构”分类,可以得出,厦门大学在“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共计31篇文章是由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的。其次是湖南大学9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篇。通过对机构的分析,发文次数最多的机构仍是我国国内会计学研究方面的传统名校,如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以及财经类专业名校,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2.3 学科热点分析

一个真正的学者,应当时刻关注着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在已有研究领域上推陈出新,不断提出符合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

2.3.1 被引次数分析

通过对所检索文章的被引次数分析,可以大体地掌握当前学科的研究热点的集中区域。当前被引次数最多的是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合著的“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这也可以反映出来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信息对投资者保护作用的重视;其次是卢永华的“关于财务会计的理论反思”,反映出我国会计理论学界开始重视会计监督对环境的作用;第三是刘峰的“金融创新与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表明我国学者对现有财务会计理论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反思。总体来说,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界的研究逐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联系,且在理论上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式。

2.3.2 下载分析

通过对所得结果的下载排序,可以比较明确的看出来研究人员对论文的关注度。当前文章下载最多的是葛家澍、杜兴强合著的“财务会计理论:演进、继承与可能的研究问题”,表明我国学者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不但是关于现在的,而且还是过去的和将来的;第二是董应厚(天津财经大学)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扩展研究”,表明我国研究人员对会计理论的研究还有横向的纵深比较;第三是崔国平(山东农业大学)的“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不但是与第三产业有关的,还与第一产业农业有关以及财务会计理论在农村中的作用。总体分析,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界将财务会计理论视为一个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相互发展的一部分,建立了动态的、全面的财务会计理论观。

2.3.3 热点分析

通过对热点分析,可知,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与税务会计理论研究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也反映出来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合理避税节税。

2.3.4 关键词分析

通过关键词分析,发现:大多数已发表的文章,是以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等为关键词的。这反映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主要还是在理论层次,主要研究对象任然是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

2.4 基金资助分析

通过本项分析,可以得知,“财务会计理论”的受重视程度。分析结果如下:首位的是“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共8项,反映出国家对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视程度较高:其次是“国家社会科学资金”,共3项,同样表明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视;三是教育部的“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共3项,表明国家对财务会计理论青年教授的关爱度。从本项分析可以得出,国家对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

2.5 出版物分析

通过对文章来源分析,可以为科研人员的投稿提出方向。刊登相关论文最多的《财会理论》计24篇;然后是《中国会计评论》,计16篇;三是《现代经济信息》,计7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会计学界权威期刊的《会计研究》,仅仅刊登相关文章5篇,位列第8名。

3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暴露在我们眼前。而中国知网提供的相关检索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将我们带入相关研究的面前,并以其独到的历史沉淀,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4年申论热点:改善民生下一篇:南京大学物化实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