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通用8篇)
变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1
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
指导老师:
摘要:根据有关工作调研、设计实践,对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 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对当前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结构 性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design practice ,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Keywords: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施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如光电式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电气设备以及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
1.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起步发展虽比国外晚, 但我国70年代初期便先后研制成电气集中控制装置和 “四合一”装置(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如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制造的 DJK 型集中控制装置, 长沙湘南电气设备厂制造的 WJBX 型“四合一”集控台。这些称之为集中式的弱电控制、信号、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和投运为研制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装置积累了有益的经验。70年代末80年代初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率先研制成功以 Motorola 芯片为核心的微机 RT U 用于韶山灌区和郑州供电网, 促进了微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1987年, 清华大学在山东威海望岛35kV 变电站用3台微型计算机实现了全站的微机继电保护、监测和控制功能。之后, 随着1988年由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第1代微机保护(OI 型)投 入运行, 第 2代微机保护(WXB-11)1990年4月投入运行并于同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较远动装置采用微机技术滞后且更为复杂的继电保护全面采用微机技术成为现实。至此,随着微机保护、微机远动、微机故障录波、微机监控装置在电网中的全面推广应用,人们日益感到各专业在技术上保持相对独立造成了各行其是, 重复硬件投资, 互连复杂, 甚至影响运行的可靠性。1990年,清华大学在研制鞍山公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时, 首先提出了将监控系统和 RT U 合而为一的设计思想。1992年5月,电力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微机继电保护可靠性研讨会”指出: 微机保护与 RT U, 微机就地监控, 微机录波器的信息传送, 时钟、抗干扰接地等问题应统一规划并制定统一标准, 微机保护的联网势在必行。由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第1套适用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成套微机保护装置 ISA 于1993年通过部级鉴定以后, 各地电网逐步开始大量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99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委会在珠海召开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这标志着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目前, 国内有关研制和生产单位推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产品很多, 根据该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系统结构特点, 归纳起来可分为3种典型类型。第1种类型为基于 RT U、变送器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设备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一般称为增强型 RT U 方式, 也称集中式, 或第1代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类系统实际上是在常规的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的基础上增设 RT U 装置以实现 “四遥”。结构上仅是站级概念, 有关重要信息通过硬接点送给 RT U 装置, 变电所的监测量一般经变送器变换后送给 RT U。开关监测量是直接引至 RT U , RT U 的控制输出一般经遥控执行柜发出控制命令。该类系统的特点是: 系统功能不强, 硬件设备重复, 整体性能指标低, 系统联接复杂, 可靠性低, 但其成本低, 特别适合于老站的改造。实际上该类系统仅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初级形式, 尚不能称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第2种类型为从硬件结构上按功能对装置进行了划分, 摒弃了集中式单 CP U 结构而走向分散, 系统由数据采集单元,主机单元、遥控执行单元、保护单元组成。各功能单元通过通信网络等手段实现有机结合, 构成系统。该类系统可替代常规的保护屏、控制屏、中央信号屏、远动屏、测量仪表等。它具有较强的在线功能。各种功能比较完善, 且人机界面较好。但系统仍然比较复杂, 联结电缆较多, 系统可靠性不太高。这类系统虽然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散,但没有从整体上来考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一般仅是监控系统和保护系统简单的相加。由于我国保护和远动分属不同的部门和专业。故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综合自动化系统均属此类结构系统。这类系统一般称为分散式系统或第2代综合自动化系统, 是一种过渡方案。第3种类型系统是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设计思想, 引入了站控级和间隔级概念, 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设备分变电站层设备(站控级)和间隔层设备(间隔级)。间隔层设备原则上按一次设备组织, 例如1条线路、1台主变压器。每一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控制、测量、通信、录波等所有功能。设计的原则是: 凡是可以在本间隔层设备完成的功能, 尽量由间隔层设备就地独立处理, 不依赖于通信网和变电站层设备。变电站层设备是通过间隔层设备了解和掌握整个变电站实时运行情况, 并通过间隔层设备实现变电站控制, 它还负责站内信息收集、分析、存储以及与远方调度中心的联系, 这类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保护、监控功能的综合化,大大简化了站内二次回路, 它完全消除了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由于间隔层设备可放在开关柜上或放置在一次设备附近, 从而可大大缩小主控制室面积, 节省控制电缆, 减少 CT 负担。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 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类系统一般称为分层分布式系统, 也称为第3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1种技术观点认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考虑 “四遥量”的采集, 以点为对象, 面向 “功能设计”, 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以传统 RT U 装置或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据采集装置、主控单元、遥控执行等装置组成的监控为基础组成, 它与微机保护的联系只要通过装置上的串行口收集信息即可, 并且特别强调保护的独立性, 即两者不能有任何硬件上的融合。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源于传统的 “四遥”并且是在微机远动、微机保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且保护和远动分属不同的部门和专业, 故这种技术观点曾一度流行。而第2种技术观点认为: 综合自动化技术是以先进可靠的微机保护为核心, 以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将测量控制与继电保护融为一体, 共享数据资源, 并十分强调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以及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是以对应的一次设备为对象, 面向“对象设计”。当然它也强调保护的相对独立性, 主张在决不降低保护可靠性和功能的前提下, 目前至少可以在低压上采用保护与测控合一的综合装置。第2种技术观点是在微机保护技术成熟并向网络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 第2种技术观点正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 它也成为了目前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综观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轨迹, 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发展趋势:在总体结构上引入国际上成熟的先进设计思想, 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并采用计算机局域网(L AN), 通信规约向国际标准靠拢;通信媒介普遍采用光纤, 因为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突出优点;c.间隔层设备逐步采用保护与测控合一的综合装置, 对于配电线直接安装在开关柜上。
2.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
国外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保护和控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其主要特点为: 系统一般采用分层分布式, 系统由站控级和元件/ 间隔级组成, 大部分系统在站控级和元件/ 间隔级的通信采用星形光纤连接,继电保护装置下放到就地, 主控制室与各级电压配电装置之间仅有光缆联系, 没有强电控制电缆进入主控制室, 这样节约了大量控制电缆, 大大减少对主控制室内计算机系统及其他电子元件器的干扰,提高了运行水平和安全可靠性。2.1国外在制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规范方面的进展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制造厂商颇多, 但他们彼此之间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及协调, 以避免各自为政造成的不良后果, 以便于这门新技术能够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 许多国际性组织或权威机构都在进行这项工作, 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德国电力事业联合会(VDEW)和电工供货商机构(ZVEI)、美 国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EP RI)和 IEEE 的电力工程学会(IEEE、PES)都正在制订或已制订了某些标准。1.2.1 德国电力事业联合会(VDEW)和电工供货商机构(Z VEI)制定的关于数字式变电站保护控制系统的推荐草案。该草案于1987年公布, 成为 IECT C57在起草保护与控制之间接口标准的参考。德国的3大电气公司Siemens、ABB、AEG 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推荐规范设计和开发自己的产品。该草案把变电站的结构规定为 站 控 级(St atio n L evel)和元 件/ 间隔 级(BayL ev el)。对于系统的硬件、软件、参数化、资料、测试、验收和现场调试等都做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该推荐草案的公布不仅对德国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欧州地区都起了一定的促进和规范作用。
2.2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关于变电站控制与保护工程的系统规范
该规范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委托西屋电气公司研究起草, 于1983年8月发表, 1989年11月对该规范作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增补。该规范定义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范畴, 同时列出了该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菜单, 规定了每一种功能应具备的内容及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要求, 总共逐个规定了26种功能。普遍认为, 任何一种装置的功能都不可能超出上述功能清单之外。
3.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1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3.2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结论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龚强.王津.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洪良山.变电站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电力自动化设备,1999 [4]齐有武.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趋势,科学论坛,2011
变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2
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测评工作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 当时人们就利用360°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 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 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的测评过程中, 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方法 (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 。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 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克服以上缺陷, 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 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 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剖析国内外现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 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 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一) 绩效考核的引进
在国外, 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13年, 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的。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 在这之后, 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1965年, 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虽然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 但是斯坦利.E.西肖尔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
(二) 全过程绩效管理
20世纪快进入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代表性观点。首先罗杰斯等人的主要观点是绩效应该从整体进行管理, 他们于1990年指出在政府里面实施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计划、改进和考察。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管理, 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指向组织的战略目标, 而组织内部的人员并不是其重点。第二种意见认为绩效管理是对下属的工作及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1993年, 安史沃斯和史密斯指出绩效管理是有计划、评估、反馈三个步骤循环的过程。1995年, Torrington和Hall指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管理、绩效考察三个步骤组成的。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应该以人为核心, 管理者应该经常与员工就组织目标、绩效考评等问题进行沟通。第三种意见是第一种意见和第二种意见的归纳, 即绩效管理既包括整体绩效管理, 又包括下属绩效管理。Story (1993) 等人指出, 绩效管理周期模型的关键是找准方向。Mc Fee和Champagne (1993) 指出, 绩效管理周期模型注重具体的活动和时间安排。这个观点认为绩效管理将雇员的工作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绩效管理还激励雇员, 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改善组织绩效。
此外,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绩效管理研究有很大的作用。维果茨基对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有所研究,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水平有两种, 一个是个体现在的发展水平, 另一个是个体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未来会达到的水平。而“最近发展区”正是上述两者之间相差的部分。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动态发展, 所以绩效管理主张在管理员工的时候, 应该积极鼓励员工, 因为每个员工都有提高、改进的可能性。在企业中, 管理者其实扮演的就是学校里教育者的角色, 应激发员工的潜能, 关注员工的成长。
20世纪初, 杜邦三兄弟在企业里实施财务比率金字塔和投入产出的绩效管理方法。20世纪20年代初, 德尔和乔森这些会计学者给出了许多财务指标。由于工业时代的企业是以生产为主, 关注生产效率, 适合采取财务指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卡普兰等学者在他们共同的著作中揭露了单纯采用财务指标的诸多缺陷。只看财务指标, 企业容易忽视顾客的需求, 短期上虽然效益不错, 但是长此以往企业很难支撑下去。
(三) 战略绩效管理
在全过程绩效管理阶段, 学者们发现企业选取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是要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的。然而他们在选取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之后, 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这些指标, 完全脱离了企业的日常运营。1989年, Keegan、Eiter、Jones共同提出来绩效度量矩阵, 但指标太简单。1991年, 林奇与柯若斯添加了分层次度量, 创造出与之前相比有很大进步的SMART金字塔。1992年, 哈佛大学管理学院Kaplan、Norton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这一方法。1996年, 企业将平衡计分卡用于企业中, 度量指标是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2001年, 尼利、阿达姆和肯尼利等人给出了绩效棱镜, 这是一个度量体系, 注重客户、雇员、股东和供应商等参与者, 这个体系包括与企业有较大利害关系者对该企业发展及运营情况的意见、计划、过程、掌握的技能以及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度, 较为复杂。
美国管理学家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研究了在传统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十二家企业, 提出了平衡记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 这是绩效管理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 他建议经营者从最关键的4个指标来观察企业:顾客角度、创新和学习角度、内部业务流程角度、财务角度。平衡记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 (上期的结果) , 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 (下期的预浏) , 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参数, 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 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1997年, 美国联邦政府引入平衡计分卡来进行管理。Wales指出在政府运行的过程中, 平衡计分卡有利于部门资源的有效使用, 促进了战略目标的实现。Jackson在1999年同样研究了政府的绩效管理, 他认为在政府因增加服务项目而增加的支出, 可引入平衡计分卡来减少负面影响。2000年, Kaplan在著作《美国政府中的平衡计分卡》中详细阐述了政府引进平衡计分卡之后, 工作效率如何得到提高。以上都是对政府中平衡计分卡的研究, 2003年尼温探索了平衡计分卡在政府意外的组织中的实施, 不过这些组织都是非营利性机构。自此之后, 采取平衡计分卡作为来管理员工绩效的组织逐渐增多, 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二、国内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绩效管理的研究也有很多, 学者和咨询公司对此都有所研究, 但大部分都是引用国外的一些理论, 没有什么创新, 能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更不多了。
(一) 绩效管理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李业昆 (2007) 在《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一书中提到:“绩效管理是从员工绩效管理出发, 实现员工绩效管理与组织的绩效管理的整合, 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效果应用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崔凤玲 (2005) 提出, 绩效管理是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使实际工作方向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员工和企业都会成长。南京大学的教授赵曙明 (2004) 在书籍《绩效管理与评估》中指出:“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由专门的绩效管理人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与员工一道进行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绩效的诊断与提高的持续改进组织绩效的过程”。武汉理工大学的老师盛运华 (2002) 等在《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绩效管理是员工与其直接主管之间的协议, 共同协商、制定、评价工作目标的过程, 它强调过程管理, 注重管理过程中绩效计划的制定、员工之间的持续沟通、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事决策与调整等各个阶段。”
(二) 绩效考核技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潘勤 (2000) 等在《绩效工资制与技能工资制的合理选择》一文中研究了基于员工绩效和能力的工资制度, 我国的企业要么只采用技能工资制, 要么只采用绩效工资制, 所以他们提出企业应将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实施。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张鼎昆 (2001) 在文章《人类绩效技术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中研究了人类绩效技术, 他认为绩效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实践性, 根据系统论可将组织中的挑选、训练、激励及其规划等全部归入绩效系统的范畴里, 文中他还将罗森伯格于20世纪末提出的人类绩效技术模型作了一些修正, 从而绩效改进程序包括绩效分析、缘故分析、介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变革管理和成效考核五个步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郑绍镰 (1998) 等人在《分成制与相对绩效评价机制及其效率研究》一文中强调了团队激励的重要性, 给分成制里的考核指标分配了权重, 还设计了团队成员的利益分享机制, 这是对代理人绩效的相对评价机制。
(三) 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张红梅 (2004) 指出问题在于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不够, 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明确, 而且企业对员工绩效的考核方法不科学。吕华 (2006) 认为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误把绩效考核当成绩效管理, 管理者对员工考核时存在很强的主观性, 评价指标过于定量化, 绩效管理形式化;他在《当前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张企业的绩效管理应以战略为导向, 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厦门大学教授朱建平指出企业绩效管理存在10个常见问题:绩效考核目的性不强;考评标准不明确;考评者主观性太强;管理组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不透明;没有充分利用考核资源;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易极端化;绩效考评的方法不科学;管理者个人原因如光环效应。王新安 (2008) 在《中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选择》指出, 我国的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绩效考核当成绩效管理, 不重视绩效管理, 没有与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部分是企业管理者自身观念的错误, 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忽视了绩效管理其实是一个体系, 需要整个企业的沟通与配合。文中还提到了美国企业绩效管理, 吸取经验,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蒋丽春 (2010) 指出企业绩效管理应该以人为本, 不能只关注考评指标这些条条框框, 她在《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应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激励体系, 制定绩效计划之前应与员工进行沟通, 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也应定期与员工沟通, 之后员工还要反馈。
(四) 平衡计分卡的研究
吕鹏 (2002) 指出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之前, 应该充分了解平衡计分卡的来源和基础。毕意文 (2003) 等人对政府发起了研究, 发现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公共机构是很有可能的。郭娟 (2004) 等人认为不仅政府可以引进平衡计分卡, 而且营利性的组织比如企业也可以在绩效评估的时候使用平衡计分卡。我国于2005年和澳门进行了平衡计分卡在国家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实施的合作, 主要是用于对政府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绩效的评估。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始终是有差异的, 在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上也有所不同, 夏谦 (2006) 研究了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的运用, 也剖析了政府机构中平衡记分卡的实施情况, 同时还列出了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企业不断向西方国家的企业吸取经验, 学者也不断学习西方的先进理论, 并将这些理论和经验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 也有所收获。虽然我国的学者在向西方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但创新成果很少, 不是很有实践效果。我们应该继续努力, 将相关理论与国内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相结合, 研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曹菲.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J].中国水运第6卷, 2008 (01) :206-207.
[2]姜定维, 蔡巍.平衡计分保证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76.
[3]林文雄.如何编制有效的平衡计分卡[J].财务与会计, 2002 (7) :31-32.
[4]李作战.绩效考评中信息失真的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5 (4) :12-17.
[5]马璐.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评价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50-52.
[6]宋红超.世界500强绩效考核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42-45.
[7]吴安妮.浅淡平衡计分卡成功实施之精髓概念[J].财会月刊, 2002 (8) :36-38.
[8]王怀明.绩效管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7-9.
[9]张玉英.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5.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黃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篇4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5)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免费开放制度,积极与观众沟通。积极主动地与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联系,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省博物馆是长期免费开放,劝导公众不要一哄而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通过此次调研问卷我们发现,被访问的观众82%知道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资讯。
针对免费开放之初人流如潮的局面,省博物馆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了“问计于民”的活动,广大观众纷纷献计献策。博物馆吸收了观众提出的不少改善管理的有益建议,取得很好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1)9月28日,由省文物局批准同意,《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并在该博物馆取票处醒目位置张贴,让观众知悉。
2)专门成立应急问题处理值班室,及时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博物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及时报告值班室,由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展览期间,曾发生过一位香港老年女观众不小心滑倒扭伤,值班室人员马上派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非常感动,不时称赞大陆博物馆的文明服务。
3)增加管理服务人员。观众急剧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如不排队领票甚至翻阅栏杆强行进入博物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垃圾,损坏博物馆设施等现象。为此,博物馆大幅增加一线服务人员,保安人员由60名增到120名,保洁员由30名增到60名,保障参观安全和环境卫生条件。
4)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如前台咨询人员、保安人员、保洁员等集中组织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坚决杜绝对观众说“不”。免费开放一个多月来,虽然有观众对参观环境等问题提出了投诉,但基本未发生因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投诉的事件。
3.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1)提供免费的观众随身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免费饮水、卫生设施、休息查阅等服务,用良好的服务带动管理。以宣传册页为例,新馆开放之初,博物馆印制了300万份册页,免费开放后,册页被大量拿走,有人提出限制发放,博物馆领导认为,不能因个别人的不文明举动而让热爱博物馆的人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样,原计划用于发放一年的册页一个月就告罄了,博物馆及时安排加印补充。
2)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根据观众的需求,增修了3个残障人专用卫生间,并对馆区内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标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处理。改造卫生间设施。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将观众休息区的座椅增加到180把357座,广场上和展馆内的垃圾箱增加到100多个,存包柜也增加到100多个。
3)更换调整馆区内不清晰、不明确的指示、引导标志牌,同时增加英文标注。观众的增加,使原设计的一些指示标牌出现了数量不足、位置不够醒目等情况,博物馆对此也进行了调整,努力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同时全部进行英文标注,以满足外宾的需求。
4)通过文明服务带动观众文明参观。针对部分观众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博物馆人的文明服务,培养一种文明的参观秩序、参观环境,用良好的、文明的氛围引导观众,共同打造博物馆的文化殿堂。
面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举动,保洁人员礼貌提醒,对乱扔者的出言不逊,保洁人员不是与之争辩,而是用自己不停歇的双手,让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5)增加展览内容的信息量,注重青少年观众兴趣需求。好的展览是观众到博物馆的理由。丰富的信息是一个好展览的条件。编钟馆的信息量比以前扩大了10倍。在“郧县人”陈列中,博物馆没有停留在仅仅是将郧县人介绍清楚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用寥寥数语,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两河流域等古代文明书写载体和文字等资料加以介绍,以引起广大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4.加强安全措施,建立联动机制
1)对于旅游等团队预约参观增开新的进出口通道。免费开放初期,没有团队的专门进出口,团队与普通观众出现了互相干扰的混乱局面。为此,博物馆根据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开了独立的团体进出口,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2)加强安保,做到安防无死角。安全是博物馆的关键,为保证观众安全、文物安全,博物馆从人力到设备都相应地进行了加强。对于一些不适应实际的安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了调整,保证安防无死角,确保博物馆的安全。
3)建立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为保证免费开放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制订了安防、消防、中心控制室、保安、驻馆武警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建立了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文物和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转。目前,湖北省博物馆观众已不像免费开放初期过于爆满,参观人数趋于平稳,逐渐接近常态。每天观众人数除周末、节假日外,一般稳定在4000人左右。
此次对观众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3%,总体满意度达到61%。有79%的调查者认为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有29%的调查者在免费开放后已经多次参观博物馆。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研究要着重于对于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它开放之前和开放之后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开放前后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反响。例如:免费开放前后人流量的变化;公众对于各种博物馆内硬件设施使用的反映。对于可以量化的数据尽量量化。对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它本身在免费开放后自身制度的变化是否适应免费开放后对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难点则在于,博物馆是个公共场所,客流量较大,因此很多量化的数据需要抽样进行获取,精确程度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其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位于各大城市,由于地域限制,调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光从单一的消息上很难全面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带来的具体影响。而后,在调研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导致调查不够充分。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因此,基于我国博物馆这样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博物馆的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资产为主,管理体制上,以政府的文化文物部门以及包括教育、科技、民政、军事在内的各部门管理为主,经费来源的渠道以国有资金为主。建立了以中央、省、市、县积极部门这样的行政级别为主的分级体系以及经费投入体系。二是政府主导建设,任命其馆长并负责主要经费来源的博物馆办馆模式,注定了博物馆往往对政府依赖性很强。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刚性的博物馆投入机制,导致许多博物馆更加关心领导和上级的意图,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而普遍对观众的研究和照顾不够,服务质量低下。三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化的引入,一些博物馆在市场化大潮中获益,并得到极大地发展。但大量缺乏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博物馆却被受冷落,博物馆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并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主要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基本调研思路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创新。要避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就需要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调研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利用市场调研识别技术创新需求的同时要规避它的不利影响。基本思路我们参照了一下表格进行
4.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发现的问题:
1、地理位置(处于景点交集区域,本身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2、缺少镇馆之宝,没有足够理由吸引参观者
3、宣传力度不够,无法对大众造成较大的影响,网站建设不够完善
4、展品更新少,而且对宣传没有普及(展品吸引参观者人群的跨度)综合已开放的博物馆问题进行举例
1、文物保护的资金解决问题
2、工作人员由于免费开放,客流量增大需要
3、免费开放后之前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4、免费开放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以至于必须对博物馆的客流量进行控制,团体来宾需预约
5、对一些紧急问题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6、对一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标准文明用语及医务常识
7、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对观众的休息座位等应有所增加 博物馆资金来源解决办法
1、与企业拍卖行进行有效合作,成立专门的拍卖馆及聘请专门的拍卖员,同时提前进行宣传,起到对博物馆的宣传作用,与此同时向企业收取一定佣金,作为企业及拍卖行的形象宣传费用,拍卖所得费用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公益款项,捐助慈善事业,以达到宣传作用
2、开设与博物馆风格一致的书吧、茶室等合理的休闲场所
3、博物馆需自己寻求资金赞助
4、博物馆对自身所拥有藏品宣传
完成选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条件
将工作任务分项、明确化,根据已有的时间限制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内每天的工作任务,确保定时、定量完成调研任务。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咨询及博物馆手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用相机拍照记录。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部分乃至全国的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作出一个较为专业的标准以及整齐划一的分级执行条例。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目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要做到调查方向的全面以及对数据样化的精确性。之后对调查产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并想到它对博物馆所产生的影响。
胡俊 马辰立
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 篇5
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
曹秋生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对德育个案的研究日趋重视,但研究过程乱象横生,研究结果不尽人意。对德育个案的研究,往往层次较浅,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就全国来看,德育个案的研究,往往引用一个或者几个具体案例,并对此案例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与措施”。大多案例分析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案例研究,缺少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多的案例研究毫无理论高度可言。究其原因,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的第一线老师,反而缺少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导致研究者本身的理论积淀不够,甚至现学现卖,以致于无法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更形不成系统的理论。对德育个案的研究,大多与心理学结合。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我国的德育案例研究者按照这一思路,把案例分析研究与心理学紧密结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这一认识在不少研究者那里还处于自发阶段,有待于理性提升,从而达到自觉阶段。
对德育个案的研究,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对现实问题指导性不强。
德育个案的研究,重理论,轻实践,研究结构模式几乎固定,先列出个案事例,后面紧跟分析研究,有些再追加对策措施。几乎所有案例研究都遵循这一模式,大同小异,少有变化。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篇6
九十年代末,西方一些先进的教育课程相继传入国内,如: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取向(或称方案教学)、美国的生成课程、英国的开放教育课程等。这些先进课程的共同理念就是:“从幼儿实际生活、学习状况出发,鼓励儿童跟环境产生有意义的互动,并在此过程中使幼儿的语言、认知、社会情感、艺术表现等能力得到综合发展。”吸收和借鉴以上先进理念及课程成果对创设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无知识,没有什么能力的;后来与环境、社会相接触、开始渐渐的稍有知识,稍有能力。倘使他们不与环境、社会相接触,他哪会知道动物的生活,哪里会晓得民生的艰难,哪里能学得做人的道理?”由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他认为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是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的很多问题提出的。当今的幼儿教育,受到追逐利益的商业化思想的影响,受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望子成龙”的大众教育意识的影响,存在着幼儿失落自己的生活世界的现象。
分析我国目前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如,“让种植活动成为反哺幼儿教学教育的有效资源”、“农作物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探索能力的策略研究”、“有效利用种植资源为幼儿发展服务”等等,但是,面还没推广,还不够深入,对幼儿种植活动中合作能力、分享行为的培养提及甚少。2010年,虞永平教授主持的“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从课程的角度重新审视种植园地,并再次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实践研究。
国内外物流联盟研究现状综述 篇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散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的物流活动逐渐转化为资源互补整合、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 以物流合作为基础的物流联盟得到了快速发展。 调查表明,大约有6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至少拥有一个横向合作伙伴。 如由18 家专线运输公司联盟组建而成的海元物流集团, 采用横向物流联盟模式实现了规模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成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成功的典范。 本文从物流联盟的内涵、 模式、 管理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借此为我国物流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指导,加深物流联盟领域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物流业稳健发展提供帮助。
1物流联盟的内涵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物流外包业务的兴起,Bowersox、La londe等指出合作和联盟将成为物流学术界和实践研究中的突出主题,旨在降低成本、灵活应对需求波动和减少资本投资的物流联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与供应链有关的文献中。
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 存在着多种名称,如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物流联盟、虚拟物流联盟、虚拟物流企业、物流协同等。 Moore等(1999)将物流联盟定义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托运人(买方企业)之间相对持久的合作安排。 这个定义被多数学者引用,强调了物流联盟是企业间的一种长期关系,属于物流外包的一种特殊情况,体现了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行为, 物流联盟活动可以依据托运人的物流需求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的安排, 托运人也可以同时形成多个物流联盟活动。 Bagchi等(1996)认为物流联盟是托运人与物流提供商为提供广泛的物流服务而进行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包括共同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以及其他增值活动等。 我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1) 将物流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 合作双方既可以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位置的企业,也可以是处于平行位置的企业,在物流方面形成一种长期的物流伙伴关系。
目前,学者关于物流联盟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基本特点有一个共识, 即联盟内企业间建立的是一种长期战略协作关系,在联盟中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联盟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合作以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 它的整体性是通过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来体现的, 物流联盟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 企业之间结盟是为了完成那些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的目标, 以及减少风险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利益。
2物流联盟的模式
现有学者关于物流联盟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合作治理结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为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
从国外研究来看,物流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联盟上,也就是供应链上的联盟。 已有文献关于纵向物流联盟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将纵向联盟合作定义为供应商和顾客等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Wang等(2011)指出买方、供应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纵向联盟合作能够优化供应链网络。 Golicic等(2003)基于组织间关系所具有的特征将成员间的物流联盟关系分为非战略性交易、管理关系、合同关系、专业合同关系、伙伴关系、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7 种类型。 Zinn等(1997)指出物流联盟是由买方、 卖方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组成的以物流为基础的商业合作关系, 依据联盟伙伴关系的范围和强度将物流联盟分为整合联盟、集中联盟、广泛联盟和有限联盟四类。
关于横向物流联盟合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海运和空运领域的横向联盟合作。 如一些大的航空联盟Skyteam(由9 家航空公司组成)、Star Alliance(由16 家航空公司组成)、Qualiflier(由11 家航空公司组成)、One World(由8 家航空公司组成)等。 福特公司最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物流联盟模式领导物流服务伙伴(Lead Logistics Partner, LLP)模式,即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一家物流服务提供商, 该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领导者整合其他物流服务提供商, 并有选择地将物流业务进行分包。 该模式中, 既存在上下游企业间纵向的物流联盟合作关系,同时又存在同类企业间的横向物流联盟合作关系,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物流联盟模型。 Audy(2009)定义了运输和物流联盟合作过程中的六种不同领导者形式: 供应商/ 顾客/ 生产商领导的联盟合作;承运人/ 3PL领导的联盟合作;以供应商/ 顾客/生产商组成的共享联盟领导地位的联盟合作;以承运人/ 3PL组成的共享联盟领导地位的联盟合作; 承运人/ 3PL和供应商/ 顾客/ 生产商处于均等地位的联盟合作;4PL领导的联盟合作。
我国学者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起步较晚,代表性研究有:李国富等(2000)从主导物流联盟决策的形式上,将物流联盟分为盟主决策型、共同决策型和参与决策型。 安玉红(2007)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 将处于物流活动不同作业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协调而形成合作性、 共同化的动态联盟称之为纵向物流联盟; 将横向物流联盟定义为在相同地域或不同地域的服务范围相同的物流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调、统一运营的物流管理系统,混合物流联盟指物流企业同时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合作。 岳意定等(2008)从物流联盟组成结构的形式上,基于生命周期的角度将物流联盟分为酝酿期、组建期、运行期和解体期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将物流联盟组织模式划分为星行模式、平行模式、联盟模式、中介模式和主从模式,确定了与物流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相适宜的组织模式, 并提出了一种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混合组织结构。 郑成宏(2014)认为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业务为纽带,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将物流联盟模式分为纵向一体化物流联盟、横向一体化物流联盟、物流外包联盟和股份制物流联盟。
3物流联盟的管理
物流联盟在国内外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此同时,联盟成员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涉及联盟成员的选择、契约的设立、成员间的利益分配、联盟的风险控制、联盟的稳定性、联盟伙伴间的信任关系管理以及联盟绩效考核等。 因此,物流联盟构建及运营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治理显得格外重要,有效解决物流联盟构建及运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联盟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联盟实践中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在影响物流联盟成功的因素方面,学者指出联盟设计、联盟运营过程设计、联盟控制、联盟成员间的信任与承诺等是保证物流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联盟类型的选择、联盟伙伴目标和责任的一致性、合作伙伴战略和文化的匹配性、信息共享、冲突管理能力等均能够有效促进联盟的成功。
有学者从实践中总结了物流联盟合作的框架,如协作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客户关系管理模型(CRM) 为纵向物流联盟合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还有学者建立了有效实施物流联盟的框架,将物流联盟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确定组织间的关系,即明确合作目标和物流活动内容;其次是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组织间的合作水平、合作伙伴的选择等; 最后是如何有效管理物流联盟活动以确保各成员间长期的利益合作关系,如职责分配、领导权力、利益共享水平等,并提出了五种支持物流活动的计划和执行、信息和利益共享的协调机制。
在物流联盟伙伴的选择方面,Aguezzoul (2014) 通过对1994-2013 年间有关物流联盟伙伴选择标准和方法的67 篇文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指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依次为成本、关系、服务和质量,并将第三方物流联盟伙伴的评价方法归结为多准则决策方法、统计方法、模拟仿真、数学规划和混合方法5 种。
在物流联盟的利益分配方面, 学者关于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主要以博弈论、契约理论数学模型为主,如Shapely值法、核分配、可分离和不可分离成本法、影子价格、权重法、委托代理理论等,如Lozano等(2013)研究了不同承运人合并运输需求订单时的成本节约问题, 采用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横向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线性规划模型。
在物流联盟稳定性方面, 目前专门针对物流联盟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多数文献就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问题展开讨论,综合运用资源基础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理论和社会困境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企业联盟不稳定的根源、企业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企业联盟稳定性与联盟绩效的关系以及企业联盟的动态稳定性。 国外关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是关于对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调查分析阶段, 中期是关于以探索导致联盟不稳定的原因为主的阶段, 近来为战略联盟受到真正关注的阶段,学者开始将战略联盟不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并从理论上对联盟稳定性进行了定义,研究稳定联盟的构建问题。
在物流联盟管理能力方面, 目前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与物流联盟管理能力相关的研究大多散见于联盟管理能力的研究,并且主要集中在一般企业、产学研等联盟管理能力的研究上,比较典型的是Brekalo等(2013)在对关于联盟管理的文献进行大量总结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理论应用于物流联盟,指出物流联盟管理能力由联盟设计、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联盟变化的监控和适应能力、关系治理、学习机制五个维度构成,并基于Zollo的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物流联盟管理能力模型的框架,从三个机制对物流联盟管理能力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学习机制, 包括联盟知识管理和专有联盟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是物流联盟管理机制,包括物流联盟的设计、协调、关系治理和监控四个方面;最后是物流运作能力的提升,包括订单处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库存管理能力、设施网络管理、运输能力和增值服务。
4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物流联盟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联盟问题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但针对我国物流业由于从传统企业转型而出现的物流服务能力落后问题, 组建联盟问题的系统研究以及联盟组建后的管理能力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另外,关于物流联盟管理能力的研究,大部分文献将物流联盟管理能力视为已知的、给定的,忽视了能力是从无到有、从劣到优发展而来的,难以回答“高效的物流联盟管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关键问题,并且关于物流联盟的形成、作用机制方面的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还比较弱。 针对目前我国物流业多、弱、散、小的局面,物流联盟无疑是其集成核心能力、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后续研究可以结合我国物流业现状, 构建适合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联盟模式,整合闲散、分割、重复的物流资源,实现低碳物流,优化物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Moore K R,Cunningham W A.Social Exchange Behavior in Logistics Relationships:A Shipper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1999,29(2):103-121.
[2]Bagchi P K,Virum H.European Logistics Alliances:A Management Mode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7(1):93-108.
[3]Wang Y,Potter A,Naim M,Beevor D.A Case Study Exploring Drivers and Implications of Collaborative Electronic Logistics Marketplac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1,40(4):612-623.
[4]Golicic S L,Foggin J H,Mentzer J T.Relationship Magnitude and Its Rol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3,24(1):57-75.
[5]Zinn W,Parasuraman A.Scope and Intensity of Logistics-based Strategic Alliances:A Conceptual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7,26(2):137-147.
[6]李国富,叶飞帆.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组建模式及适用性[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2):29-34.
[7]岳意定,程安亭,王雄.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选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3):109-112.
[8]郑成宏.中小生产企业物流联盟模式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10):47-48.
[9]Aguezzoul A.Third-party Logistics Selection Problem:A Literature Review on Criteria and Methods[J].Omega,2014,49(12):69-78.
[10]Lozano S,Moreno P,Adenso-Díaz B,Algaba E.Cooperative Game Theory Approach to Allocating Benefits of Horizontal Cooper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29(2):444-452.
变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
1 美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根据美国1992-2002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1122.1人死于施工安全事故。1992年美国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985、1993年991人、1994年1094人、1995年1103人、1996年1099人、1997年1123人、1998年1209人、1999年1215人、2000年1191人、2001年1265人、2002年1127人。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在这11年间美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减少693人,其中从1992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于1994年达到顶点,死亡6632人,之后死亡人数逐步下降,但降幅较小,在2002年达到最低,为5524人。建筑行业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从1992年到2001年一直是上升的态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死亡1264人。
2 日本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从1950年到2002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伤亡情况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过程:其中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在1961年事故伤亡人数达到顶峰,约有48万人,其中死亡6712人;1962-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开始,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建筑施工事故也是如此:1973年2511人、1974年2023人、1975年1765人、1976年1623人、1977年1697人、1978年1513人、1979年1502人、1980年1501人、1981年1415人、1982年1399人、1983年1056人、1984年1029人、1985年1103人、1986年987人、1987年999人、1988年1011人、1989年997人、1990年1003人、1991年1001人、1992年996人、1993年996人、1994年996人、1995年996人、1996年875人、1997年697人、1998年703人、1999年691人、2000年653人、2001年613人、2002年597人。自1973年开始,日本所有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上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1973年到1985年,呈比较快速的下降状态,之后在1986年到1996年,死亡人数保持在2400人左右,从1997年开始死亡人数继续下降,直至2002年的1548人。显然自1973年到2002年,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548人,下降了70.62%。从单个行业上看,死亡人数最多的为建筑行业,几乎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占总死亡人数的35%到55% 。建筑业从1973年到1982年呈下降的趋势,之后在1983年到1996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大约在1000人左右,之后持续下降,2002年建筑业死亡568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9%。
3 英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建筑业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危险的行业。根据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有20万个建筑公司,其中85%的公司雇员少于5人。虽然英国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在欧洲位居前列,但是英国所有行业的死亡事故中大约有1/3发生在建筑业。1992-2004年度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92年83人、1993年70人、1994年76人、1995年59人、1996年61人、1997年68人、1998年69人、1999年47人、2000年60人就、2001年72人、2002年60人、2003年58人、2004年70人。显然,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2年到2004年,年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其中1999年死亡人数为最少,只有47人。英国的10万人死亡率仅为6.0,还不到美国的1/2。
4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由于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此一直是高危行业,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且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给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1530件,平均死亡1560人。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2000年发生1013起、死亡1180人;2001年发生923起、死亡1097人;2002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3年建筑业(含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4年发生事故2582起,伤亡2789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5年发生事故2224起,伤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888起,死亡1048人;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近几年来,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和煤矿业,已成为事故高发的第三源头。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几乎有7人丧生,每年我国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1981年到2007年每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81年410人、1982年497人、1983年585人、1984年763人、1985年807人、1986年991人、1987年1219人、1988年1387人、1989年1203人、1990年897人、1991年1211人、1992年1415人、1993年1896人、1994年1857人、1995年1825人、1996年1799人、1997年1289人、1998年1245人、1999年1113人、2000年1193人、2001年1095人、2002年979人、2003年1024人、2004年1298人、2005年1200人、2006年1023人、2007年1011人。容易得出,我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从1981-2007年间出现了三次死亡高峰,峰尖分别在1988年,1993年和2004年,而在1990年和2002年死亡人数处于谷底。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5 结论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日本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后持续下降;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1年到2004年,年度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中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
(2)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应该吸取教训,向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较低和逐年下降的英国和日本学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Hinze J,Gordon F.Supervisor-worker Relationship Affects Injury Rate[J].Journal of ConstructionDivision,1979,105(3):253261.
[2]赵爱国.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过程[J].现代职业安全,2004,(8):5659.
【变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推荐阅读:
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研究05-19
变电站数字化设计研究05-22
瞬变电磁装置初步研究07-16
变电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定位与监控研究论文07-28
总变电站07-14
变电站管理07-20
农村变电站10-16
铁路变电站05-19
变电站改05-23
低压变电站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