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变电站

2024-07-14

总变电站(精选10篇)

总变电站 篇1

引言

在变电站实际工程设计中, 应根据不同的站址地形, 气候环境、出线走廊、建设规模等条件, 优化接线及平面布置, 合理组合典设模块, 有效减少土地占用, 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1 缩短变电站设备之间的连接线

电气总平面布置首先应满足电气主接线所表明的生产顺序要求, 应使设备相互靠近, 布置紧凑, 这样既可减少电能损耗, 缩短连接导线和电缆的长度, 使电缆敷设方便, 又可以减少事故和故障几率;同时, 便于设备的正常维护巡视和定期检修, 即使事故发生也能及时处理, 不使事故扩大。

1.2 整体布置思路

为保证大型设备 (如变压器) 的运输、安装和检修的方便, 应尽量缩短运输距离。要求主控室、主变压器和开关楼之间交通方便, 主控室应布置在易于观察整个变电站概况的位置, 尽量减少电气设备及其连线管路的交叉和干扰。保证进线和出线方便, 尽可能减少架空导线交叉。

1.3 远近期结合, 留有发展余地

电气总平面布置应按批准的规划容量进行设计, 并留有发展余地。规划容量偏大或偏小, 都将导致总平面布置的不合理。偏大将造成浪费, 偏小则将使布置拥挤混乱, 影响安全运行, 产生不良后果。电气总平面布置要妥善处理好分期建设的关系。初期建筑宜集中布置以便于分期购地和利于扩建, 减少前、后期工程在施工和运行上的相互影响。初期工程要为后期工程创造较好的施工条件, 后期工程施工要尽量避免影响运行。

1.4 布置紧凑合理, 尽量节约用地

各设备宜集中布置, 以减少占地面积, 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并要注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 少占或不占农田。地形条件狭窄的工程, 可将控制楼、通信楼、检修间等功能相近或互有联系的电工建构筑物采用多层联合布置。

1.5 结合地形地质, 因地制宜布置

(1) 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 确定各级配电装置的型式及其相互间的平面组合, 选择合理的布置位置。在此基础上, 灵活布置附属设施及站前建构筑物。

(2) 高压配电装置等主要建构筑物, 要尽量沿自然等高线布置, 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避免高填深挖和减少基础埋设深度, 便于场地排水。

(3) 山区变电站的主要建构筑物, 不宜紧靠山坡, 应有防止因塌方而危及电气设备和建构筑物的有效措施。屋内配电装置, 如主控楼、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等主要建构筑物及大型设备, 应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段;要避开断层、溶洞, 以及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构造的地段;还要尽量不破坏山体的自然地貌, 以保证山体固有的平衡, 减少不安全因素。

1.6 符合防火规定, 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确保变电站的长期安全运行, 建构筑物布置要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道路设计要考虑消防车的通行, 使消防车能迅速到达火灾地点, 及时扑灭电工建筑物区内的火灾。

2 具体设计

2.1 变电站概况

某地区是某市边缘的一个新经济开发区, 该地区以棉纺、针织等轻工业为主, 发展前景良好, 为满足该市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用电要求, 决定新建本变电站。本站除了给本地区工业及生活用电外, 还向周围乡镇工业企业及农业供电。本站由电力系统的S1、S2两电源供电;S2为无穷大系统, S1为1000MVA;S1、S2由110k V线路联系, 与本站形成110k V环网可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该地区变电站为110k V变电站, 有2个电压等级110/10k V分两期完成。

2.2 总平面布置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变电所的总平布置图是一张反映变电所全貌的俯视图, 电气主接线图反映了电气设备间的电气连接, 而总平布置则表示了电气设备的相对位置、连接方法、总体布局和定位, 因此它是施工设计和安装中的重要图纸之一, 也称第二张司令图。总平面布置主要解决和协调全所建筑物, 道路在平面布置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的布局是总平面布置的主体, 是核心。

2.3 主控制室

主控制的安排室应该考虑美观、位置适中便于和各电压级的配电装置联系, 一般靠近大门, 并应该考虑设置维修间、运行人员休息室等。

2.4 补偿电容器室

考虑电容器易爆, 不能与主控制室及其配电装置设置在同一室内, 但应该尽量与10k V配电装置靠近, 以减少电缆的长度。

2.5 10kV配电装置

10k V配电装置为屋内配电装置, 其尺寸应该详细计算各高压开关柜的尺寸和数量。

2.6 端子箱、配电箱与电缆沟

DL、PT、CT及主变旁边均应有端子箱, 其二次电缆下电缆沟入主控制室, 所以各个电压级配电装置都应有通往主控制室的电缆沟。配电箱是供检修用的动力电源, 端子箱、配电箱在总平中可以不画但电缆沟的位置必须画出, 在各个电压级的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上应该全部画出。

2.7 相位关系

总平可以画成单线图, 但屋外各电压级的配电装置应该画成三线图, 那么就应该反映出相序。各电压级配电装置的相序排列应该尽量一致, 一般原则是:面向出线电流流出方向自左至右, 由远至近, 由上到下, 按A、B、C相顺序排列。

2.8 管沟的位置

应从整体出发, 按规划最终目的全面规划, 平面和管沟相互协调, 合理布置, 不宜穿套重建用地。在变电站中屋内电缆敷设主要采用电缆沟。当属于下列情况时采用电缆隧道:

(1)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 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

(2) 同一通道电缆数量较多, 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经常有地面水流溢的场所;

(3) 含有35k V以上高压电缆, 或穿越公路、铁路等地段时。若屋内主控室, 继电保护室, 高、低压开关室为分层布置, 在主控室、继电保护室或高、低压开关室等有多根电缆汇聚的下部, 应设有电缆夹层。电缆夹层净高一般在2~3m之间, 过高和过低都不便于电缆作业。

2.9 大门

建在靠近公路旁, 宜采用钢门, 门宽应满足运输所用大型设备的要求。

2.1 0 道路

所用道路设计应根据运行检修要求, 并结合总平面, 竖向布置设计标高协调一致, 相互衔接。道路宽一般为:3.5m;转弯半径不小于7m。

2.1 1 主变位置

其布置应与配电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相配合, 主变压器应布置在室外。

2.1 2 出线位置

各点及电压的屋外配电装置应结合地形和所对应的分向进行平面组合。尽量避免线路交叉, 尽量缩短主变引下线的长度。各级电压配电回路相序排列应该一致。

2.1 3 设置供操作巡视用的通道

其宽度不应为0.8~1m。采用明沟排水时, 明沟应扩面处理, 沟的纵度应小于0.3%, 总深度不应小于0.2m, 阴沟可用梯形或矩形断面, 梯形沟底宽度应为0.3m, 矩形沟底宽度应为0.4m。硅石或混凝土铺面的梯形沟面宜采用1:0.75~1.1的边坡明沟宜沿道路布置, 应减少与道路和管沟的交叉, 当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如图1为某变电站总体及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图。

3 结语

变压器是电站中最重、油量最多的设备之一, 且又处于一次接线的纽带地位处, 其场地布置应着重考虑起吊、搬运, 防火、防爆, 进出线方式和通风散热等多方面的要求。电气总平面布置主要内容包括主控室的布置方式、配电装置位置的确定和电缆构筑物的确定。在变电站电器总平面布置中应该根据相关要求以及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置。

参考文献

[1]张禹芳.500kV变电站屋外配电装置间隔宽度的研究[J].电网技术, 2005 (20) :23~24.

[2]曾震雷.火电厂厂址选择及总布置评价方法研究[J].电力建设, 1998 (10) :45~46.

[3]孝小昂.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思路探讨[J].陕西电力, 2006 (04) :23~24.

总变电站 篇2

江苏省电力公司500千伏苏州东工程业主项目部 在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的领导关心下,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的直接指挥下,500千伏苏州东工程业主项目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业主项目部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为基础、以创建国家优质工程为目标,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

工程于2009年2月15日正式开工,计划2010年3月建成投运。工程各参建单位目标一致、团结协同,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程开工以来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已完成的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做到了安全、质量管理可控、在控、能控。

一、工程概况

根据江苏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是为满足苏州东部及相邻地区电力负荷增长需要,完善和优化地区电网结构,为苏州地区电网分层分区供电,提高供电能力提供基础。

1、地理位置:工程站址位于昆山市玉山镇姜巷村。

2、工程规模:本期装设 1000MVA变压器2组、500kV出线4回,220kV出线12回, 每台主变4组配置35kV 60Mvar并联电容器; 远景1000MVA变压器4组、500kV出线8回,220kV出线16回,每台主变配置60Mvar并联电容器4组。变电站按数字化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

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总占地面积6.80公顷(合102亩),围墙内占地面积5.81公顷(合87.15亩);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580m2,全所总建筑面积1299m2。

工程静态投资44512万元。

工程于2009年2月15日开工,计划2010年3月竣工投运。

4、工程参建单位

项目法人单位:华东电网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江苏省电力公司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筹建处 建设管理单位:500千伏苏州东工程业主项目部 设计单位: 华东电力设计院

监理单位: 江苏省宏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单位: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施工单位:江苏省送变电公司

5、目前进度

站内土建施工完成80%,电气安装完成30%,已进入电气安装高峰阶段

二、目标明确,理念指导,誓夺国网公司安全质量流动红旗

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工程是华东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建设的试点项目。工程伊始,华东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就明确提出苏州东变电站要争创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质 量管理流动红旗和国家优质工程,并把夺取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质量流动红旗列为2009年公司工程建设重要目标之一。

江苏省电力公司和苏州供电公司成立了“争创国家电网安全质量流动红旗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结合苏州文化和基建工作的实际提出了“ 依法建设、规范管理、平安工程、争先创优 ”的建设理念,明确工程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的要求,又好又快建成,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500千伏苏州东业主项目部根据“依法建设、规范管理、平安建设、争先创优”的建设理念,从营造和谐外部环境、推行基建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管理、“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数字化变电站试点等方面进行重点策划和精细管控。现场召开了“誓夺流动红旗动员大会”和“誓夺流动红旗策划会”,在施工单位队伍之间开展立功劳动竞赛,营造了誓夺流动红旗的良好氛围。

三、以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重点策划、精细管理

1、全面贯彻落实标准化体系,大力推进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

根据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2008年8月江苏省电力公司确定将苏州东输变电工程作为业主项目部层面基建标准化管理试点工程,成立了苏州东输变电工程业主项目部,并任命苏州供电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张建平为项目部项目经理,苏州供电公司基建部副主任朱海峰为项目部副经理。加强了项目部组织领导,便于项目部对外工作的联系和内部管理的高效。苏州供电公司通过行政发文确定业主项目部建设协调、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五大专责,全面协调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及信息等工作,对工作所需达到的最佳效果有了统一标准,明确了管理工作的方向,现场管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苏州东业主项目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横五纵的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要求,重点完善业主项目部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为了有效保障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及《江苏省电力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实施细则》,苏州东业主项目部细化了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了《苏州东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实施细则》及《苏州东输变电工程基建综合评价管理办法》。

500千伏苏州东业主项目部及时总结电网建设的基本规律,创新管理思路,形成项目部层面的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对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五大体系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标准、评价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完成标准化管理规定并实施。

1)以工程策划为重点,推进项目协调管理体系标准化。主要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落实各参建单位的责任,加强全过程计划管理,重点抓好工程的策划工作。项目部编制了《苏州东工程建设管理纲要》、《苏州东工程项目创优规划》、《苏州东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苏州东工程强条实施计划》等前期策划文件。每月监督检查策划文件的执行情况,并在月度工地例会上予以通报并在建设月报中体现上报建设管理单位。

2)以工程可控在控能控为主线,推进基建安全管理体系标 准化。

严格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实现施工安全设施的标准化;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实现安全应急机制的标准化;加强危险源辨识与预控工作的力度,实现安全预控工作的标准化;加强对主要、重要、危险工序的安全管理,实现关键工序安全措施标准化。

3)以争创国优工程为目标,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苏州东业主项目部成立了“创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质量流动红旗竞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活动的开展和协调,制定了创流动红旗的专项方案。对照国家电网公司竞赛办法,认真组织了多次自查和整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项目部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制订质量奖惩办法,形成科学合理、标准化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编制了《苏州东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明确施工工序及流程、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改进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的考核。

4)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技经管理体系标准化。全面应用典型造价,项目部编制了《苏州东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办法》、《苏州东工程造价评价机制实施细则》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发挥造价分析管理作为评价工程投资的作用。

严格执行资金拨付审批程序,加强工程各类费用的控制,规范进度款支付管理流程。对工程设计变更、签证严格管理,按月审核、编制《工程设计变更、签证汇总表》提交建设管理单位。

5)以过程控制为手段,推进技术管理体系标准化。业主项目部收集基建技术标准,建立技术标准库,开展“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在施工现场设立科普园地,对电磁辐射、防触电、防雷电等电气常识进行科普宣传。

制定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积极开展“三通一标”的应用,组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和“两型一化”专题内审。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通用设计、通用设备、“两型一化”滚动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指导意见》,编制《苏州东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策划方案》。通过设备选型、设计优化、科技创新、远程监控等方面的控制手段到达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减少初期投资的目的。并做好配套工程的同步协调,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力争让工程早日投运,尽早发挥效益。

2、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全过程控制

1)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苏州东输变电工程及时成立了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基建部主任肖向东为主任的安全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例会,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和“五全”安全管理。要求各参建单位根据安委会的要求,各自成立相应的安全责任体系,细化安全目标与任务,确保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建立施工现场的事故应急预案,健全事故处理应急网络,编制防人身、防机械、防火、防中毒等不同的应急预案,并加以演练。

2)精心规划,实施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依据和标准。项目部编制了“苏州东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 施工总体策划”,明确了工程的安全目标,各参建单位按照总体策划的要求编制了二次策划,对安全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将总体策划中提出的每一项具体要求和标准,一一分解。同时业主项目部编制了《安全施工责任制》、《安全例会制度制度》、《安全文明奖惩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分解安全目标,明确安全规程,落实责任到人,要让每一个参加工程建设的人都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以点带面,带动总体工程的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3)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苏州东业主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切实贯彻了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文明施工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严格实行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施工区的四大功能区域模块化设置;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统一着装、穿戴整齐、佩带胸卡;施工作业地点设立施工标识牌;合理布置施工电源;材料设备分区堆放;施工现场分区布置;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工程顺利进行和优质工程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强化安全监理工作制度,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安全审批、安全旁站、安全签证和安全检查,项目部安全管理专职将定期检查安全监理的实施情况。编制标准的危险点预控措施,同时结合工程特点,增补完善措施,督促监理单位按照危险点预控措施进行安全旁站。

5)建立健全反违章防控机制,建立风险预控体系。苏州东 业主项目部编写了《苏州东输变电工程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和《苏州东工程危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加强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的安全控制,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和人员责任事故。业主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及事故预想。要求监理、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作业范围编制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制定措施方案。

6)加强工程重要环节的监控措施,重点狠抓机械设备和分包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进退场的机械设备严格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机械设备的台帐,定期保养和维修,由监理单位实时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基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基建安全„2009‟148号),全面开展基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治理,进一步提升公司基建分包安全管理水平。一是检查施工单位分包管理制度、分包管理台帐。二是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与分包单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分包协议范本要求签订专门的安全协议。三是检查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技术文件、安全监督和检查、全员安全技术交底等安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7)积极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努力实现工地无违章。苏州东业主项目部全面落实国网公司“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反违章活动”的各项要求,消除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违章行为,大力开展反事故斗争,巩固安全成果,夯实安全基础。精心编制了“苏州东输变电工程反违章活动策划方案”,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反违章活动的开展。

苏州东业主项目部继续深入开展“百问百查”活动,开展反事故斗争,巩固安全成果,夯实安全基础。继续深入开展“隐患 排查”,大力开展安全反违章活动,加大安全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工地无违章。苏州东业主项目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互查、督查专项活动》有关文件。

建立落实周安全检查制度、月度安全例会制度,开展输变电工程安全性评价活动,对施工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长效管理。

8)积极开展国家电网公司“三查一整改”专项活动 业主项目部组织参建各方深入学习《郑宝森副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基建安全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及《黄强主任在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基建安全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制定“苏州东工程“三查一整改”专项活动方案”,工地停工开展安全日活动,组织全体参建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专题会议精神。10月22日,业主项目部按照“三查一整改”具体要求,对工程的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及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排查。

(1)查安全制度

主要检查今年以来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业主项目部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和标准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省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基建施工分包及临时用工管理细则(试行)》等文件执行情况。检查要求每个下发的文件在项目部组织学习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织本单位项目部成员学习、培训,要求有宣贯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检查整改记录。

(2)查安全管理

重点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安全管理情况、特殊施工安全措施技术管理、薄弱环节的有效防护、季节性施工安全管理、监理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3)查安全隐患

业主项目部按照国网和省公司关于“三查一整改”专项活动的要求和部署,对施工现场进行了隐患排查活动。一是检查监理、施工单位在工作票、安技措、施工方案等资料方面的情况;二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各施工单位在临时用电、施工器械和安全工器具、脚手架搭设、设备材料堆放、孔洞沟道围护、防火防冻防坠落防盗、安全帽安全带佩戴、安全距离、硬隔离搭设等等各方面的执行情况。

3、精益求精,细部着手,加强质量控制

1)业主项目部精心策划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和工艺创新工作,编制了《500kV苏州东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纲要》、《500kV苏州东变电站工程建设创优规划》、《500kV苏州东变电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多次讨论,统一各参建方的认识,将责任细化分解,并对总平布置、建筑方案、桩基处理、GIS大平板基础、道路施工、构架及设备接地、电缆沟施工、电缆沟盖板等各施工重点进行了优化,确保安全质量管理及创优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2)业主项目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专门制定《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对混凝土道路、清水墙、电缆沟、设备基础清水混凝土施工等重点施工工艺制作施工样板,设立独立样板区,并在施工过程中先施工小样板,总结、推广施工技术要点,统一施工工艺标准,再进行大面积施工。电气施工项目部认真做好二次策划和样板施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业主和监理项目部审核通过后,再全面进行施工,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3)召开质量通病防治,制定防质量通病措施实施计划表,在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积极开展防质量通病活动。土建工程深化开展砌体防裂缝;屋面、门窗、墙面防渗漏等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电气安装工程开展电缆敷设、接地线、二次接线等质量通病防治的策划工作。

4)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开工之前制定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各参建单位制定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计划,同时依据国网公司今年6月份新的强条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记录。

5)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落实月度质量例会和检查制度,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及时改进施工作业程序和施工工艺。及时组织工程分部、分项验收评定,积极配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质量巡检活动。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活动,对质量管理和工艺标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 施,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总体质量水平。电气安装全过程设置质量点检卡,全程跟踪、责任到人,举行小型工艺竞赛等措施,激励职工参与的热情,努力提高安装质量和工艺。

4、科技创新,进行数字化变电站试点

苏州地区已率先在国内实现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少人值守,08年投运的500千伏苏州西(木渎)变电站是国网公司无人值班科技项目。苏州东变电站在苏州西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国网公司将苏州东全站通讯采用61850规约作为重点科技任务。同时,选取一条线路加装光CT、智能操作箱和合并单元,并与对侧常规站进行线路保护配合,为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5、节能增效,坚持“两型一化三新”电网建设

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国网公司“三通一标”和“两型一化”要求。

1)优化总平面布置,220kV配电装置一字排列,16回线路全部朝北出线,利用站址北面原有线路走廊,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线路“直进直出”,并符合“沿河、沿路”战略。

2)设备基础采用清水混凝土;站内围墙和防火墙采用增压砌块,清水砌筑;场地砂石化布置,建筑物严格控制装修标准。

3)变电站220千伏选用GIS设备,减少占地,节约资源。4)对地基处理经过多方案比较,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区域进行处理,节省投资200多万元。

6、重视档案管理,努力实现“精品数字化档案”。苏州东变电站工程树立建立“精品数字化档案”工程管理理念。开工前即向工程参建单位发放数字档案客户端软件,要求各参建单位做好相应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录入和挂接工作。同时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音像及图片资料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影像资料的分类、收集工作。

编制了“500kV苏州东变电站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向参建单位进行文件宣贯、档案交底,开展档案培训。邀请档案管理专家,对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和资料员统一组织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和资料员档案管理水平。

业主项目部专门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安全及工程档案文件汇编》及《电力建设工程管理及工程创优文件汇编》两本汇编以及制定了《工程归档内容节点表》,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各参建单位在各时间段应产生的资料台帐,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发送“工程档案整改通知单”,参建单位做“工程档案整改回复单”进行答复,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实现档案管理进度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亮点

1、树立“平安建设、珍爱生命”安全核心理念。策划《安全文化手册》,宣传业主项目部安全核心理念、管理理念、工作理念、思想理念,提升工程参建人员总体安全意识。编制《安全文化施工剪影》画册,集中展现了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成果。

2、营造安全和谐氛围。施工现场布置井然有序,“六牌一图” 醒目规范;安全标志、标识牌设置齐全、标准统一、整洁醒目;安全警示牌标准化制作,正面设置安全标语,背面设置安全漫画,沿道路45度布置,营造和谐安全施工氛围。

3、设置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文明施工视频监控系统,并配置语音对讲功能,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文明施工远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作业行为,促进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使得安全文明施工一直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4、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安全教育流动课堂。针对施工现场流动人员及农民工较多,且大多安全意识淡薄的通病,专门建立安全教育流动课堂和农民工学校,深入现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5、认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为了增强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编制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响应指挥网络图,联系当地医院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

6、开展安全质量先进评比活动。业主项目部以发文形式明确了各参建单位在工程中开展安全质量先进评比活动,施工企业项目部依据业主要求,制定施工现场各班组周检和月评制度,月评安全质量先进班组,项目部在荣誉榜挂流动红旗;年终将按夺红旗次数多少的班组给予奖励。

7、设置安全语音自动提醒装置。在现场大门出入口处安全语音自动提醒装置和配置了安全防护衣装自查镜,提高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设施使用。

8、构架爬梯设置垂直自锁装置。为保证构架施工人身安全,专门设计加工了全方位安全带与腰带式安全带合并的“二合一” 新型安全带,并在爬梯底部设置警示标牌,不断提高安全设施的科技含量。

9、脚手架搭设规范。按照国网公司脚手架搭设最新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搭设,搭设报批、验收手续齐全,各类标识清晰。

10、井架搭设规范,配备获得专利的安全自动门。在井架上升和下降时,进出通道安全自动门能够自动关闭,安全防护到位。对井架卷扬机使用的钢索进行全封闭保护,有效防止人员误碰。

11、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材料、设备临时堆放区场地沙石化处理,围栏设置软、硬结合,标识统一、清晰;临边电缆沟设置硬围栏围护,场地中间电缆沟设置软围栏围护;脚手架钢管端部加装防护套,室内楼梯加装临时护栏。

12、安全设施人性化。为方便施工人员进出,在户外、继保室内电缆沟、主变基础设置上下台阶,电缆沟通道设置人行过道,一级总配电源箱设置专用通道。

13、加强对设备厂家运输车辆管理。所有设备厂家送货车辆均由电气安装单位安排专业起重指挥人员到所外接引进站,提高现场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14、预防H1N1甲型流感。针对当前甲流流行情况,现场医务室、户外均设置甲流防治宣传栏,普及甲型流感预防知识,现场建立预控措施,防止甲型流感大面积爆发。

五、现场施工工艺亮点

1、电缆沟盖板采用新材料。电缆沟盖板采用GMC复合不饱和树脂材料,工厂化制作,缩短工期(全站电缆沟盖板采用工厂 15 化制作节省工期60天),横向找坡一致;板与板带有阴阳企口,企口内带有流水槽,外形美观,强度高,重量轻,不易变形开裂。电缆沟防火墙处盖板采用透明双层防爆玻璃盖板,并有清晰标识。

2、GIS基础工艺精良。220千伏GIS大平板筏板基础分层浇注,表面采用圆弧倒角,线条流畅美观,有效防止混泥土裂纹,有利于预埋件精度控制,不均匀沉降控制得力,任意两点之间不均匀沉降不大于4mm。

3、围墙、防火墙基础采用清水工艺。围墙、主变、电容器防火墙采用舒布洛克承重墙清水混凝土砖,简洁美观抗风化,柱拐角采用圆弧倒角,并确保梁柱模板接点不漏浆、不变形。围墙压顶采用工厂化加工,一次成型,不易龟裂。

4、基础均按照清水砼施工。主变、高抗、断路器及操作平台采用半圆形倒角,工艺美观、观感好,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电缆沟方正平直,混凝土压顶内实外光,表面平整,色泽一致,观感良好。

5、沉降观测点、标高基准点设置规范。全站在500千伏、220千伏、主变场地分别设置标高基准点,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全站沉降观测点统一安装可拆卸式全方位保护罩,对观测点进行有效防护

6、采用六角形保护帽。保护帽采用清水工艺,钢模制作,表面采用圆弧倒角,光滑平整,线条流畅,工艺美观。

7、墙地砖铺设规范。墙地砖铺设、屋面吊顶和道路胀缝、缩缝施工进行电脑排版设计,达到缝缝相通,线线相连。对卫生 洁具、地漏位置事先策划,使之与砖缝对称布置

8、构支架安装工艺精湛,构支架色泽均匀,焊缝朝向一致,排水孔统一标高,接地件高度一致。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挠曲度控制要求≤H/1200且<15mm,现场实测最大7mm,最小2mm。垂直度控制要求≤H/1000且<15mm,现场实测最大7mm,最小。

9、改进软母线安装工艺。采用全站仪测量放线档距,提高导线下料、压接精度,确保高跨导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安装驰度三相一致,工艺美观。

10、电缆敷设整齐美观。对二次电缆敷设提前策划,编制详细的电缆沟支架加工及电缆敷设方案,确保电缆走向合理流畅,无明显交叉。电缆挂牌全部采用电脑挂牌机烫印,高度一致,绑扎整齐,工艺统一、美观。

11、电缆沟支架采用工厂化加工,在电缆支架上打长形孔,方便电缆绑扎,在电缆沟十字交叉处、丁字口等部位增设过渡措施,确保电缆无跳档、掉档现象发生,支架端部采用护套保护。

12、二次接线工艺统一美观。制定二次接线质量跟踪卡,将接线人、复查人、挂牌人、紧线人以及相应时间在表格中一一列出,同时二次接线工序实行首例样板制,采用定制工具,横平竖直,芯线号码管长度一致;

13、采用线槽保护数据线、光缆,对于在电缆沟中敷设的数据线、光缆等通讯线,采用线槽进行保护,既避免了数据线、光缆等对电缆敷设工艺统一美观的影响,也保证了通讯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缅甸古浪水电站施工总布置设计 篇3

关键词:施工总布置;料场;交通;古浪水电站

中图书分类号:TV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151-03

1 工程概况

古浪水电站位于缅甸克钦邦境内,紧靠中缅边境,为糯昌卡河梯级规划的第一个梯级电站,下游与吴中则电站衔接。坝址位于鱼洞村下游约0.5 km河流转弯处的峡谷进口,厂址位于吴中则冲沟汇口上游约500 m的糯昌卡河右岸,厂址距坝址的河道距离约9.95 km。

古浪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引水式水电站。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发电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开关站等。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 MW,水库总库容为130万m3,为日调节水库,最大坝高47 m。

2 施工布置条件

2.1 自然条件

首部枢纽位于距离鱼洞村惠力桥下游约160 m,坝址河段大致呈一倾覆状的“Z”字型。坝址部位河道略弯,河谷呈略的“U”型谷,河道较窄,宽约30 m。坝址部位两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1 670~1 910 m。坝址左岸自河谷至山脚有一泥石流堆积台地,台地宽约350 m,地形较缓,现为村民居住区。岸坡较陡,左岸自高程1510 m以下坡度35°~50°,植被发育,河床边基岩裸露,局部为基岩陡壁。右岸为陡峭山体,地形坡度40°~50°,植被发育,高程1 508 m以下岸坡基岩裸露呈直壁状。

隧洞进口位于坝址上游右岸岸坡,距坝址约43m。岸坡坡度35°~46°,洞口部位约38°,植被主要为林木和少量灌木,未见有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引水线路沿线山体雄厚,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坡度一般25°~45°,局部可达55°,植被较好。沿线未见大规模的滑坡、错落现象,主要为表层岩体卸荷松动变形。

厂区枢纽位于糯昌卡河右岸坡脚的一小块缓坡台地,台地略呈长条状,顺河道方向长约140 m,距后侧边坡宽45~60 m。台地地形相对较平缓,坡度一般15°~30°,靠近河边处基岩裸露,地形相对较陡,局部为陡壁。河道弯且窄,河面宽度18~35 m。台地高程1 305~1 329 m。厂址后侧边坡陡峭,坡度35°~50°,局部可达65 °,局部见有基岩出露。

2.2 导流方式

首部枢纽施工导流方式为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枯水期围堰挡水的导流方式。导流标准为11月~次年4月P=10%的洪水,导流流量为314 m3/s。

厂区枢纽施工导流方式为束窄河床过流、枯水期围堰挡水的导流方式。导流标准为11月~次年4月P=10%的洪水,导流流量为407 m3/s。

2.3 施工工期及强度

本工程总工期42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38个月,工程完建期4个月。主要工程量如下:土方开挖2.88万m3,石方明挖7.14万m3,石方洞挖22.7万m3,混凝土13.25万m3。最大月平均施工强度为:土方开挖6.25万m3,石方明挖2.65万m3,石方洞挖2.40万m3,混凝土浇筑1.65万m3。

3 料场选择

3.1 土料场

本工程所需土料主要用于厂房麻袋土围堰填筑,所需量不大,约为0.49万m3。本阶段在厂房区选择一个土料场,厂房土料场位于厂房调压井后缘山坡,距厂房约500 m,有机耕路通往土料场。料场面积约0.42万m2,上覆剥离层为耕植土,厚约0.5 m,剥离量0.21万m3;料场有用层为上部残坡积的含砾砂粉质粘土,厚3.6 m,料场储量1.51万m3。

3.2 洞室开挖料

工程石料需要总量约为28.71万m3,主要由洞室开挖料和天然砂石料场供应。

本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引水隧洞长约7 279 km,地下洞室开挖量较大,约30.34万m3,本阶段按50%的可利用率考虑,可用隧洞开挖量约15.17万m3。隧洞沿线地层岩性均为中粗粒花岗岩,且隧洞总体为深埋隧洞,洞体围堰新鲜,完整性较好,料源丰富、品质较好,可考虑加工作为混凝土骨料利用。

3.3 天然砂石料场

天然砂石料场位于坝址上游约2.0 km。石料为砂卵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粉砂岩,花岗岩含量约60%~70%。有用层共有储量20.17×104 m3。

洞室开挖石料利用50%,加天然料场砂卵砾石,共有储量约35.34×104 m3(自然方),基本满足混凝土骨料、块石及反滤料的需要,天然料场的砂料略有不足,可通过继续破碎砂卵砾石补足。

工程土石方回填,施工围堰填筑所需的石渣或土石混合料总量不大,利用道路和永久工程开挖弃渣即可,来源是开挖工作面和弃渣场。

4 施工交通

4.1 对外交通

糯昌卡河古浪水电站位于缅甸克钦邦境内,根据目前流域工程项目对外交通状况,外来物资运输主要采用铁路和公路联合运输方式。昆明至大理市有准轨铁路379 km可供利用,公路路线为:大理~澜沧江大桥~六库镇~片马~古浪坝址,总里程为342 m。

4.2 场内交通

场内交通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本工程为引水式开发,引水线路长7 279 m,首部枢纽、厂房及各施工支洞的交通联系主要利用经改造后的原有公路,改造后的公路长约17 km;为满足调压井运行及检修的需要,拟新建2 km的泥结石路面公路连接调压井与交通干线。为满足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要求及各生产生活设施的要求,拟新建若干施工支线与交通干线相连,支线道路总长

6 km。

为了满足跨河交通的需要,在首部枢纽及厂区枢纽各修建一坐贝雷桥,长度分别为50 m及100 m。

5 施工总布置规划

5.1 施工总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工程条件,施工总布置规划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具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为中心,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力求布置紧凑,并便于管理、方便生产和生活。

②各施工设施的布置应尽量满足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减小施工干扰及物料的二次倒运。

③根据施工时段进行场地布置,满足分项工程施工需要,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

④充分利用坝址下游的山间盆地作为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少占林地、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施工总布置规划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水工枢纽布置、施工导流布置、主体工程施工安排、场内外交通运输布置及料场开采规划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布置规划。由于枢纽覆盖面积大,沿线平缓山地平整场地用于布置生产、生活区;施工设施布置主要利用坝址、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及厂房附近的阶地和地势平缓河岸。

5.2 施工分区规划

根据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及施工场地条件,本工程规划共设6个工区,分述如下:

①首部枢纽施工区。首部枢纽施工区主要布置闸坝及临时建筑物的施工。根据地形条件,首部枢纽施工区除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及混凝土预制件厂布置在右岸路边外,其余施工工厂及生活福利设施集中布置左岸台地上,该场地地势较高,不受水库淹没影响,布置有综合加工厂、金属结构安装场、机械修配和汽车保养站、发电机房、空压机房、施工办公及生活营区、业主(包括监理、设代)办公及生活营区等。

②1#施工支洞施工区。1号施工支洞施工区布置在1#施工支洞口上游侧附近,布置有混凝土生产系统、空压机房、机械停放场及简易钢筋加工厂等。

③2#施工支洞施工区。2#施工支洞施工区布置在2#施工支洞口下游侧约150 m,布置有混凝土生产系统、空压机房、机械停放场及简易钢筋加工厂等。

④3#施工支洞施工区。3#施工支洞施工区布置在3#施工支洞口下游侧约100 m,布置有混凝土生产系统、空压机房、机械停放场及简易钢筋加工厂等。

⑤调压井施工区。调压施工区布置在调压井下游侧约100 m,布置有混凝土生产系统、空压机房、机械停放场及简易钢筋加工厂等。

⑥厂房枢纽及4#施工支洞施工区。主要布置为厂房、压力钢管及临时建筑物的施工。厂房枢纽施工区除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及混凝土预制件厂布置在厂房下游侧约500 m处的道路左侧外,其余施工工厂及生活福利设施集中布置左岸平地上,该场地地势较高且平缓,布置有综合加工厂、金属结构安装场、机械修配和汽车保养站、发电机房、空压机房、施工办公及生活营区等。

5.3 施工设施布置

5.3.1 砂石料加工系统

首部枢纽砂石加工系统布置于首部枢纽坝址右岸,承担导流工程、大坝工程、进水口工程、部分引水隧洞工程及1#、2#施工支洞工作面的混凝土骨料生产任务。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系统按满足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13 000 m3/月设计,设计处理能力125 t/h。

厂区枢纽砂石加工系统布置于厂房下游约750 m处右岸,承担厂房工程、调压井工程、钢管道工程、部分引水隧洞工程及3#、4#施工支洞工作面的混凝土骨料的生产任务。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系统按满足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10 000 m3/月设计,设计处理能力75.4 t/h。

5.3.2 混凝土拌合系统

坝区混凝土系统布置在坝线上游,距坝线直线距离约250 m,系统生产规模75 m3/h,配置HZ75-2F1500型混凝土搅拌站1座;厂区混凝土系统布置在厂房右岸下游,距厂房直线距离约500 m,系统生产规模45 m3/h,配置HZ45-2F1000型混凝土搅拌站1座。两个系统都由骨料贮运系统、水泥粉煤灰贮运系统、外加剂车间和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各分系统间均有场内公路连通。

引水隧洞的3个施工支洞和调压井,分4座混凝土系统布置,布置在每支洞洞口的生产区,每个支洞配置HZ35-2F750型混凝土搅拌站1座,混凝土生产能力

35 m3/h。4个系统由骨料贮运系统、水泥粉煤灰贮运系统、外加剂车间和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各分系统间均有场内公路连通。

5.3.3 施工供风系统

本工程施工供风系统分为坝区、厂区、各个施工支洞设有施工供区站。坝区施工供风系统布置在左岸坝头;厂区施工供风系统布置右岸厂房上游面;引水隧洞施工供风系统布置在施工支洞洞口和调压井附近,共5个点。

5.3.4 施工供水系统

本工程施工供水系统分为坝区、厂区、各个施工支洞、砂石料加工系统。施工生产、生活用水采用浮船式移动取水泵站。坝区浮船式移动取水泵站布置在坝轴线左岸吊桥上游约150 m,高位水池布置在左岸山坡上;厂区浮船式移动取水泵站布置在厂房左岸河面约50 m,高位水池布置在左岸山坡上;各施工支洞施工区从附近冲沟直接抽水使用或从糯昌卡河抽水至高位水池后自流至各需水点。

5.3.5 施工供电系统

施工电源拟定由中国片马110 kV变电站35 kV侧接取,利用先期架设的送出线路约15 km 35 kV线路送至位于厂址上游右岸的施工中心变,各施工区用电用10 kV线路接入。

5.3.6 其他施工工厂、仓库系统及临时生活区

根据引水式电站的布置特点,本工程在首部枢纽和厂区枢纽各建有一个生产生活区,均布置有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混凝土预制件厂、修钎厂、施工办公及生活营区等。金属结构安装场位于首部枢纽,压力钢管及机电设备安装场位于厂区枢纽。首部枢纽生产生活区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台地,厂区枢纽生产生活区位于厂房下游左岸平地。

6 弃渣场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各建筑物布置和施工特点,以及工程区内地形条件和当地土地资源条件,本工程总共布置了4个弃渣场。弃渣场布置以不占农田,不影响河道行洪以及就近弃渣为原则,同时弃渣结合造地,可作为施工临时用地,减少施工征地。

经内部土石方平衡计算,本工程共需弃渣83.47万m3。1号弃渣场布置在坝址上游约800 m处的右岸,占地43.5亩,可堆渣容量36万m3;2号弃渣场布置在坝址上游约300 m处的右岸,占地10.5亩,可堆渣容量11万m3;3号弃渣场布置在坝址上游约600 m处的右岸,占地13.5亩,可堆渣容量13万m3;4号弃渣场布置在厂址下游糯昌卡河右岸河,距厂址约4.5 km,占地45亩,可堆渣容量34万m3。4个弃渣场可堆渣总容量94万m3,满足工程堆渣要求。

渣场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场所,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对象。按照“先挡后堆、防弃同步”的原则,水保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弃渣场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防护。

7 结 语

古浪水电站施工总布置设计,于2011年11月顺利通过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业主也已开展项目筹备期工作,说明设计是恰当的,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总布置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缅甸古浪水电站可行性研报告[R].南宁: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2011.

[2] 康世荣,陈东山,赵端伟,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总变电站 篇4

关键词:总布置,站址落点,工程投资

前言

站区总布置主要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站址规划条件、土地性质、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周围环境、水文气象、出线走廊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优化站区落点、总平面布置、站内外设施规划。站区总布置方案直接影响变电站生产环境和工程投资,因此合理确定站区总布置有其重要意义。

一、站址概况

长春南500 kV变电站站址位于公主岭市永发乡田家油坊村东约500 m处,东距长春市28 km,南距公主岭市约33 km。

站址地貌单元上属于平原,地势开阔,地形平坦,自然地面高程约198.45~199.30 m。拟建场地无生长农作物,为滋生杂草的荒地,场地西侧为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经干沟土堤机耕道可接范怀公路。

站址地势较平坦,无高挖深填,经场平分层压实后站区建(构)筑物可采用常规基础。

站址属于内涝区域,100年一遇洪水位199.55 m。

二、站区总布置主要设计原则

按照“智能化”、“两型一化”、“全寿命周期成本”变电站建设设计理念,本工程站区总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在确定的站址范围内,结合站址周围环境优化站区落点和总平面布置;

(2)站区总平面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站内分期建设;站区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紧凑,进出线方便,围墙内用地规整,进站道路连接短捷顺畅;

(3)总布置上充分考虑远近期结合,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建(构)筑物的间距,做到布局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4)竖向布置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化场地设计标高,做到站址土方量最小;

(5)对进站道路、配电装置场地处理、场地排水方式提出优选方案。

三、站区总平面布置

1. 站址特点分析

为了详细掌握拟建变电站站址周边环境,对现场实地情况作了细致的踏勘工作,通过对资料分析,对变电站站址周边环境归纳如下。

(1)规划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澄清资料,现有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中心线以东100 m规划为排洪通道,变电站围墙需距离现有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中心线100 m。

(2)土地性质

站址南面为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北面为基本农田,西面为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南北向基本农田(或一般农田)之间的距离约450 m,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未规划区域。

(3)地形地物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自然高程约198.45~199.30 m,站址中部地势较低,四周略高,中部因地势低洼形成两口水塘,干旱季节水塘枯水。

站址西部为南北向的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排水方向向北,其堤顶标高约199.60~199.95 m,东侧堤面宽约4.00 m,向南连接范怀公路,可通行汽车,西面堤顶种植杨树。

站址北部有两道东西向、呈三角形的土堤,堤顶标高约199.50 m,堤顶为土路,其中北侧的土堤顶面宽约3.00 m,可通行小车。两道土堤西部连接中央排水干沟东侧土堤,于站址中北部闭合连接东部的机耕道,挡住站址北面农田的汇水。土堤北面为基本农田。

站址南北向中部有一西南~东北的机耕道,该机耕道以东南为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站址东西向中部亦有一南北向的断头机耕道,该机耕道以西至中央排水干沟之间的土地为荒地,以东种植有玉米。

站址西南部有一废弃养牛场,其东北约150 m处有一可见坟墓。

(4)工程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在站址测区范围布置了九个钻孔,除T03号钻孔7.50 m埋深处遇1.50 m厚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外,其余钻孔揭示拟用地范围地质条件较好,因场地填方高度小于1.10 m,站区建构筑物可采用常规基础。

(5)场地排水现状

站址属内涝场地,地表水顺地势自然排放,雨水汇入站址中部低洼处。

(6)与周围民房的关系

中央排水干沟以西约250 m为田家油坊村民房,站址与周边民房距离均大于300 m,变电站及送出线路对周边居民无影响。

(7)交通设施

变电站进站道路只能从站址西南侧的范怀公路引接,经中央排水干沟东土堤抵达站址。

(8)出线特点

本变电站500 kV出线共10回,220 kV出线共16回。根据接入系统的地理方位,站区500 kV配电装置区应布置在站区北部,500 kV线路向西、北、东分别出线2、6、2回;站区220 kV配电装置区应布置在站区南部,220 kV线路向南出线16回。

2. 针对站址特点采取的布置对策

根据站址的特点,站区平面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根据规划要求,站区与现有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中心线之间预留100 m宽的排洪通道,且站区应平行、紧临该排洪通道边缘布置,使土地利用达到“集约化”的目的。站区靠排洪通道侧的500 k V出线终端塔可根据详细的规划要求布置在排洪通道内或其对侧。

(2)站区落点应避免占用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现状的耕地,充分利用荒地进行布置,符合“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农田”的土地国策。

(3)站区落点应避免占用机耕道,减小机耕道改道的多余征地,降低投资。

(4)站区落点应避免占用废弃养牛场和坟墓,减少拆迁的赔偿费用。

(5)站区落点应避开地质不良的T03号钻孔,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6)进站道路从站址西南侧范怀公路引接,站区尽量靠南布置,缩短进站道路长度,且尽量利用中央排水干沟土堤路径规划进站道路,减小进站道路新增用地和路基工程量。

(7)站区500 kV配电装置区靠北,220 kV配电装置区靠南,使站区出线合理、短捷顺畅。

3. 站区落点

综上所述,变电站站区在不占用农田和机耕道的情况上应尽量靠南,平行、紧临西侧排洪通道边缘布置,该落点站区用地为荒地,避开地质不良的T03号钻孔,无机耕道改道和拆迁建构筑物,进站道路长度较短。

4. 站区总平面方案

(1)电气布置方案

本工程站区总平面布置结合电气平面方案一、方案二进行设计,站区电气布置方案简述如下。

1)方案一

500 kV配电装置采用悬吊式管母线HGIS三列式布置,构架高度26 m,构架纵横向尺寸191×59 m,500 kV配电装置外侧布置4台500 kV高压电抗器。500 kV配电装置纵向长度209 m,横向(含500 kV高压电抗器)长度94 m。

220 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落地单列布置,出线构架高度14 m,2回出线共用一跨出线横梁,间隔宽度12 m,横梁跨度24 m。220 kV出线全部朝南,其中1回倒跳出线。220 kV配电装置纵向长度209 m,横向长度24.50 m。

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的中部,主变在北侧,66 kV配电装置在南侧,生产综合房和站用变在66 kV配电装置区域的中间位置。66 kV支持式管母为“一”字型东西向布置,无功补偿装置垂直布置在母线的南侧或北侧。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纵向长度209 m,横向长度52.50 m。

站区围墙内用地方整,其长边尺寸为209 m,短边尺寸为171 m,围墙内用地面积为33 951 m2。

2)方案二

500 kV配电装置同方案一。

220 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落地单列布置,出线构架高度14 m,2回出线共用一跨出线横梁,间隔宽度12 m,横梁跨度24 m。220 kV出线全部朝南,其中3回倒跳出线。220 kV配电装置纵向长度177 m,横向长度24.50 m。

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的中部,主变在北侧,66 kV配电装置在南侧,生产综合房和站用变在66 kV配电装置区域的中间位置。主变汇流母线为“一”字型东西向布置,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母线与主变汇流母线成“T”字形南北向布置,无功补偿装置垂直布置在其母线的东侧或西侧。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纵向长度177 m,横向长度84.50 m。

站区围墙内用地不规则,其长边尺寸为209 m,短边尺寸为203 m,围墙内用地面积为37 302 m2。

(2)站区总平面布置

通过上述站址特点与对策分析,根据站址规划条件、用地性质、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工艺流程等要求,结合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了两个站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1~2),现分述如下。

1)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一)

该方案对应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一。

站区西侧平行、紧临站址西侧排洪通道边缘布置,南面距离废弃养牛场约175 m。站区南北向呈北偏东约7.5°,东北距地质不良的T03号钻孔约280 m。

站区为三列式布置,由北向南布置500 kV配电装置区、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区、220 kV配电装置区。500 kV线路向西、北、东方向分别出线2、6、2回,220 kV线路向南出线16回。

生产综合房位置兼顾站址主导风向和朝向,布置在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区的中部,位于站区适中位置,使全站的电缆敷设长度最为短捷,且生产综合房建筑朝南,利于采光和通风。

泡沫设备间布置在500 kV配电装置区,#3主变A相油坑对侧。

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排水泵坑利用生产综合房西侧空地布置;500 kV电抗器西北侧道路设计为弧形,利用围墙与道路之间的空地规划500 kV电抗器事故油池。

进站主入口布置在站区西南角,进站道路与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区西侧干道对接。进站道路从站区大门引出后,向西南修建至范怀公路,进站道路长度约523 m,其中从范怀公路至养牛场约358 m利用既有大岭涝区中央排水干沟土堤机耕道进行拓宽修建,约165 m为新建道路。进站道路该走向方案平面定位合理,路线长度最短,沿途自然地形平缓,道路纵坡和路基挖填方量小。

站区主入口处设警卫室和深井,警卫室采用装配式智能环保卫生间,免水冲、无污染、无排放、智能控制运行。

该方案站址总用地面积约35 861 m2,站区用地规整,站址用地为荒地。

站区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场地设计标高199.60 m,高于站址100年一遇洪水位(199.55 m)0.05 m,满足《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第6.1.1条之规定。

站区填方最大高度约1.15 m,站区无挖方,填方约10 963 m3,考虑进站道路填方约842 m3及松土系数(1.05),站址需向外取土约11 240 m3。

该方案无拆迁工程量。

2)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二)

该方案对应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二。

站区落点及布置位置基本同方案一,区别在于:

(1)站区南面距离废弃养牛场约155 m;

(2)变压器事故油池及排水泵坑利用生产综合房北侧空地布置;

(3)警卫室布置在主变及66 kV配电装置区西南部;

(4)站址总用地面积约39 273 m2,站区用地不规则。

3)站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4)方案特点(见表2)

5)主要差异性投资比较(见表3)

6)总平面推荐意见

综上所述,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一(见本报告附图1)为本工程的推荐方案,主要理由如下:

(1)站区总平面落点优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符合“智能化”、“两型一化”、“全寿命周期成本”变电站的设计理念。

(2)从表1、表3看,两个方案的站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差异性投资,方案一明显优于方案二。

四、进站道路路面宽度确定

根据《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的规定,500 kV变电站的进站道路等级为四级,路面宽度为6.00 m,当进站道路较长时,500 k V变电站的进站道路宽度可统一采用4.50 m,并设置错车道。该宽度是从变电站的施工、运输和运行检修使用要求,经大量的工程实践确定的。

本工程进站道路长度达523 m,4.50 m的路面宽度属于单车道,无法满足大型车辆双向交会需求,需要设置错车道。而4.00 m的路面宽度同样属于单车道,在同样设置错车道的情况下,只要能满足变电站的施工、运输和运行检修使用需要,进站道路路面宽度采用4.00 m是经济可行的。

1. 主变运输

本工程主变运输外形尺寸:长×宽×高=7.00×3.50×4.20(m),运输重量约160 t。

主变运输选用两纵列拼10排轴重型平板车,目前运输市场通用的两纵列拼平板车宽度为3.00 m、3.40 m和3.60 m三种,而3.60 m宽的平板车极少,通常使用的平板车宽度为3.00 m和3.40 m,且该两种车型均较多,若本工程主变运输采用3.40 m的平板车,考虑道路两侧运输安全距离0.50 m,进站道路的路面宽度需4.50 m,若采用3.00 m的平板车,则进站道路的路面宽度仅需4.00 m。

2. 其他运输

变电站施工、安装、维护使用的大型车辆除主变运输专用平板车外,还有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汽车吊、液压升降安装车等,其车辆宽度均小于2.80 m,路面宽度为4.00 m的进站道路均能满足上述车辆单向通行需要。

3. 路面宽度确定

本变电站为智能、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投运后,进站道路通行的车辆少,对长达523 m的进站道路,在设置错车道和主变运输采用宽度为3.00 m的平板车的前提下,路面宽度为4.00 m的进站道路能够满足变电站施工、运输和运行检修需要,因此本工程进站道路路面宽度推荐为4.00 m,两侧路肩宽度0.50 m,路基宽度5.00 m。

4. 错车道设置

四级厂外道路,在交通量较小的路段,路基宽度小于5.50 m,且道路两端不能通视时,应在适当的间隔距离内设置错车道。

本工程在进站道路路线中部设置一处2.00 m宽的错车道,能满足双向车辆通视、交会需要。

五、主要结论

(1)推荐的站区总平面方案落点优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1)推荐的站区总平面方案,站区占用土地为荒地,综合社会效益最好,符合“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农田”的土地国策;

2)站区落点避开了地质不良的T03号钻孔,减少地基处理费用;

3)站区落点避开了废弃养牛厂和坟墓,避免拆迁工作造成工程建设不必要的麻烦。

(2)站区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远近期结合,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站区布置紧凑合理,布局规整,围墙内用地面积小。推荐的站区总平面方案,围墙内用地面积仅33 951 m2,站址总用地面积约35 861 m2,较可研收口方案分别减小12 614 m2、17 674 m2,减少征地费用约300万元。

(3)站区500kV配电装置区靠北,220 kV配电装置区靠南,站区出线合理、顺畅。

(4)站址总土方量为1.18万m3,较可研收口方案减小约1.82万m3。

(5)进站道路长度约523 m,较可研收口方案减小约577 m,其中358 m充分利用既有中央排水干沟土堤路进行修建,减小进站道路征地面积约2 800 m2;路面宽度在满足施工、运输和运行检修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由规范要求的4.50 m减小为4.00 m,可减少进站道路路面和征地面积各约260 m2,节省进站道路工程费用约8.0万元。

总变电站 篇5

跨省 2018-01-19

招 **:**扶贫开发投资**

1.招 标条件:

本招 标项目为**14MWp121个**EPC总承包项目,已由**新能源发【2018】**文件及**与**备案批准,招 **为**扶贫开发投资**,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委托中招康泰项目管理**对该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 标。

2.项目名称与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14MWp121个**EPC总承包项目;

2.2 招 **:**扶贫开发投资** 2.3 建设地点:**龙泉镇、**、**、**、**、**、**、**、**、**;

2.4项目总投资:总投资9520万元;

每100KW每年至少拨付5万元给贫困村),若**收益不足5万元,由建设主体出资补齐;

2.6项目概况及范围要求: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总装机容量14MWp的121个**及相关配套设施。完成所实施**、概算编制、施工建设(含三通一平、施工用水、施工用电、辅助工程、设备材料临时堆场、与工程相关的协调等)、设备采购供货、并网发电、运营维护及验收移交等。完成**所有设备和系统的供货安装、检验、试验、单体调试及分系统试运与整套启动、质监验收、达设计值投产、竣

工验收、全站全容量并网安全稳定运行、消缺、整套系统启动的性能保证的考核验收、技术和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直至移交**完成的全部工作。完成竣工验收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环保、水保、消防、安全、职业健康设施的实施并配合验收;承包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终身运营维护,并在当地设立**,实现智能化管理;

2.7 工 期:确保村级光伏** **前按时并网发电;

2.8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标准。质量及技术方面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说明、图纸和国家最新的相关标准执行。3.投**资格要求:

3.1 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的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上年度净资产达到5亿元以上,累计国内运行的光伏**并网容量50MW以上;承诺除**内部全资子**之间股权转让外,在获得开发权之日起整个项目运营期间,不得进行股权转让。光伏**、工业和**、**关于**的准入要求,要求企业采用达到“领

跑者”技术指标及以上的产品;建设主体具有光伏**从建设到并网全流程的工作经验;

3.2同时具有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核定的电力行业(新能源)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和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和工程勘察(岩土工程)专业乙级及以上资质;

3.3投**须至少具有下列业绩中的一项:

(1)近三年已累计完成500MWp及以上光伏**建设到并网全流程业绩,无重大质量事故和投诉(以合同(协议书)或中标通知书及竣工验收证明为准);

(2)近三年已累计建设施工完成200MWp及以上光伏**业绩5个,无重大质量事故和投诉(以合同(协议书)或中标通知书及竣工验收证明为准)。

3.4 项目经理须具备机电工程专业贰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且未担任其它在建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并具有光伏发电工程的经历,并担任过一个20MWp及以上光伏工程建设项目经理职务(以合同(协议书)或中标通知书及竣工验收证明为准);

3.5本次招 标投标企业要遵循《**招 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与招 **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 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 标项目投标”得规定;

3.6投**无行贿犯罪记录,投标单位在投标报名时,需提供**出具并在有效期内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以示证明;

3.7最近三年内没有发生骗取中标、严重违约等不良行为;

3.8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无不良履行合同记录,无不良诉讼记录,无在招 标投标活动中受到违规处罚的记录,无不良施工质量记录,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记录等。

3.9具有丰富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经验,并具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机械设备和加工能力投入本工程;在安全、质量方面业绩优良;

3.10 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4.投标报名及招 标文件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至**(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北京时间)网上报名下载电子招 标文件;

4.2报名时需递交:(1)法人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及授权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被授权人**项目的项目经理;(2)营业执照副本、**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三合一新证);(3)资质证书(副本);(4)安全生产许可证;(5)企业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6)项目经理注册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7)符合本公告3.3、3.4**规定的相关业绩证明材料复印件;(8)需提供有

效期内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9)需提供无重大事故与投诉证明材料。

以上证件需提供原件及按序装订成册**单位公章的复印件贰套。4.4招 标文件售价1000元,售后不退。5.投标文件的递交

5.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开标时间)为**15时00分整,地点详见招 标文件;

5.2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受理。

项目联系人:白雪

手 机:**

邮 箱:**

总变电站 篇6

一、变电站选址

1. 概述

本工程所在的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 濒临台湾海峡, 有丰富的港口资源, 是海峡西岸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变电站建成投运后, 将成为福建南部又一枢纽变电站。其主要负责漳州北部电网的供电, 将成为今后西部环网和沿海通道的连接点。同时, 为漳州南部大型电源提供接入点。

2. 站址选择

站址位于漳州市五峰农场石碑村西侧约170 m的坡地上, 站址北侧约0.67 km外为已建的厦成高速漳龙段, 站址南侧约6.3 km处为319国道, 站址东面约1.4 km处为五峰农场, 东南至漳州市城区约17 km。

站址范围内有5幢土房要拆迁, 区内经济作物主要为香蕉林、果园等。场地原始地貌属低丘缓坡洪积扇地貌, 总体呈西高东低, 地势较开阔。实测高程60~71 m, 平均地形坡度约4.8%。

3. 全站总体规划

站区总体规划是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的指导下, 按照区位论最优原理选点定站址, 把变电站布局落到实处;在既定的站址上, 遵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充分利用站址的自然条件、进出线走廊、交通运输条件等, 合理紧凑地进行总体规划。

变电站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 一次征地并进行平整, 站内分期建设。

站址区域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较开阔。站址尽量利用地形较平坦区域。根据水文气象报告, 站址地势较高, 不受百年一遇洪水位的影响, 无需采取特别的防排洪措施。因西面山坡汇水会影响站址, 可在站址西侧护坡顶设置截洪沟后, 将雨水接入站外排水系统。

站区总平面布置做到布置紧凑, 500 k V南、西、北三侧出线, 220 k V向东出线。进站道路从北侧扩宽的村道引接。

站区采用建筑坐标系, 高程采用1 956黄海高程。

二、站区总平面布置

1. 总布置原则

站址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远近期结合, 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 尽量压缩建 (构) 筑物的间距, 做到布局紧凑合理、节约用地。一方面要使总图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可靠, 在投资上经济可行;另一方面要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到总平面设计的全过程中去。

2. 总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站址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总体规划、工艺流程、交通运输、防火等要求, 以下, 具体说明本工程土建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围墙内尺寸为218.1×165.0 m, 规则布置。站区A轴 (长方向) 呈北偏东11.5º。站区分四块功能区进行布置, 沿B轴方向由西向东依次为500 k V配电装置区、主变及35 k V配电装置区、220 k V配电装置区。站前区布置在主变及35 k V配电装置区北面, 靠近站区主入口处。500 k V配电装置向南、北方向各出线2回, 向西方向出线4回。500 k V构架跨距为28 m, 区内设两幢500 k V继电器小室。主变压器采用单相变, 由南往北扩建, 对应每台主变压器东侧为35 k V配电装置区。220 k V配电装置向东方向出线14回, 220 k V构架跨距为25 m。站前区布置有主控楼、污水处理装置等, 进站主入口布置在站区中部的北面。该方案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33 720 m2, 站区围墙长度756 m。

主控楼布置在站区北侧中部, 一方面至各配电装置区的电缆短捷, 且位于站区中心便于观测全站设备运行情况;另一方面, 靠近进站大门, 便于站内车辆的进出及对站外车辆的管理。

继电器小室及配电楼在满足电气带电距离及防火规范的前提下, 按靠近配电装置区及站区道路的原则下进行布置。

站内道路采用公路型, 混凝土路面。在主变及35 k V配电装置区设环形主干道, 大门至主变侧的主干道宽5.5 m, 转弯半径为12 m;其余侧路宽4.0 m, 转弯半径为9 m。500 k V及220 k V配电装置区均设环形路, 路面宽4.0 m, 转弯半径为9 m。主控楼前的部分场地做砼地坪, 可兼做停车场。

三、站区竖向布置

站区竖向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 并与场地外现有的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场地标高等相协调, 最大限度减少场地平整土方和边坡挡墙的工程量。

1. 地形特点

场地原始地貌属低丘缓坡洪积扇地貌。总体呈西高东低, 地势较开阔, 实测高程60~71 m, 自然地面高差11 m, 平均地形坡度约4.8%。根据《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6.3.1条, “站区自然地形坡度在5%~8%以上, 且原地形有明显的坡度时, 站区竖向布置宜采用阶梯式布置”。本站站址地形较开阔, 平均地形坡度<5%, 故站址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

2. 竖向布置方案

为适应地形条件, 减少场平土石方工程量, 本工程确定站区A轴平行于地形等高线布置。站区竖向布置采取有组织排水与场地自然排水相结合的方式, 竖向布置设计坡度为由西往东按0.5%放坡。

经计算, 站址土方自平衡时, 场地设计标高为至西向东为65.60~64.80 m, 此时场地为半挖半填。500 k V配电装置位于挖方区, 220 k V配电装置位于填方区, 主变及35 k V配电装置基本位于零线区域。站区按设计标高场地整平后, 西侧挖方边坡最高7.0 m, 边坡采用自然放坡 (坡比1:1.75) , 设浆砌块石护脚;坡面采用浆砌片石处理。为防止站外雨水流入站区, 在挖方边坡顶部2.0 m外设置截水沟。在护坡底部与围墙之间设排水沟, 并用跌水将截水沟的水经排水沟由站区南北两侧排到站外。站区西侧处于填方区, 填方边坡最高6.5 m, 填方边坡采用自然放坡 (坡比1:1.75) , 设浆砌块石护脚;坡面采用浆砌片石处理。

3. 站区土方平衡

站区填方区地基采用分层压实处理, 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经土方计算, 站址挖方量约52 000 m3, 填方量约55 000 m3, 外弃土方5 000 m3。挡土墙体积共计2 000 m3, 护坡面积为10 200 m2。

四、交通运输

1. 主变运输

考虑到近期漳州周边已建工程均采用水路运输, 本次运输路线采用水路和公路联合运输, 运输路径如下:

海沧码头→国道324→沈海高速→漳龙高速→天宝镇→漳州北500 k V变电站, 全程约75 km。

运输路径以高速公路运输为主, 一般公路运输为辅。影响运输的桥梁共7座, 其中大于18 m的桥梁共3座, 分别为汽30 t板梁桥、汽20 t板梁桥和汽15 t板梁桥。其中, 汽30 t板梁桥无需加固可直接通过。另两座桥梁经检测、可改造加固后通过。对于横跨道路且高度低于运输高度的电线及通讯线路, 可向上牵引拉高通过。电线应临时停电, 主变装卸采用人工装卸。

2. 进站道路

进站道路从北侧扩宽的村道引接, 连接主变及35 k V配电装置区主变侧主干道。新建进站道路总长度120 m, 利用原有村道扩建改造长度约1 km。道路宽度为6.0 m, 两侧路肩0.5 m, 坡度控制在6%以内。

摘要:站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生产环境和工程投资。本文结合近期的变电站工程设计, 介绍变电站总平面及竖向布置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总平面,竖向布置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S].

[2]DL/T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

总变电站 篇7

随着智能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不断发展,纳入到监控系统中的实时信息量日益增大[1,2]。为了确保设备的过程信息可靠地传输到后台需要对间隔层设备的过程信息进行总召唤,而进行一次全站总召唤又会产生较大的开销,频繁地进行总召唤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3,4]。因此,智能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总召唤策略会直接影响到过程层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系统性能[5,6,7,8]。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总召唤的概念,并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给出完善方案,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总召唤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总召唤概念

1.1 总召唤定义

按照IEC61850规约的定义,总召唤命令是用于将被控站的过程信息同步控制站的电网镜像(NIM),它也用来在初始化以后刷新控制站,或者当控制站检出了链路失效(链路层不成功的重传),而链路层重新又变成可用时刷新控制站。对总召唤的响应包括存储在被控站的全部过程信息对象。被控站不需要发送那些不在控制站保持的信息。例如在总召唤的响应中不返回那些不在被控站存储的任何对象,而仅用传送原因<1>周期/循环来报告这些信息。这可以由配置被控站在总召唤请求的响应中发送那些信息来实现,而不是要求被控站必须做到的性能。

1.2 被控站层次

远动终端RTU可能由几个逻辑区段(LRU)所组成。每个LRU由系统特定公共地址所定义。如果一个远方站仅包含一个LRU,站召唤直接传送到这个LRU,LRU将返送包含定义LRU的特定公共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果远方站由几个RTU组成,通过以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FF或者FFFF的站召唤命令(或者计数量召唤命令)同时对全部LRU(例如LRU1~LRU4)进行召唤。在图1中,LRU1负责向和其连接的LRU(LRU2~LRU4)启动站召唤过程。如果LRU(图1中LRU5+n+m+1)被分布到一个以上的物理被控站(图1中RTU7~RTU8),每个都通过单独的链路层连接,必须向每个物理站(RTU7和RTU8)发送站召唤(或者计数量召唤命令)。它可以采用广播链路地址来进行。

一个系统中可能存在多层次的主控站和被控站,如图2。

这时,中间层次的站对上层作为被控站角色,对下层则作为主控站角色。任意一层被控站的初始化过程结束,都需要报告给上层主控站,上层主控站收到初始化结束报文后,即对该被控站进行一次全站总召唤过程,如果该主控站同时又是被控站,则在完成下层站召唤后,需要对上层主控站报告一次初始化结束过程,以保证下层被控站的初始化过程能够反映到上层主控站中。

2 总召唤应用分析

在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总召唤一般包括系统初始化总召、通信链路中断恢复时总召、周期总召、辅助调试的手动总召、以及取消人工置数检修压板退出等状态变化后总召。

总召唤由主控站发起,分别对一个物理链路的多个逻辑链路通道进行总召唤,完成一次全站总召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例如:对于一个具有80个IED设备每个IED设备具有2个逻辑分区的系统,完成一次总召唤大约需要花费2~3 min左右的时间。

由于监控系统中有多个主控站,对于双机配置,一般是4个,监控2个,远动2个。全部配置周期总召后,总召唤非常频繁,并会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上送,将影响到网络通信和系统性能。

通过对国内实际运行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总召唤进行的调查分析,可能存在如下常见的设计缺陷。

1)主控站下发总召命令失败后,主控站并没有进行再次总召唤处理,会导致此链路的状态信息不能上传。总召失败可能有以下原因:(1)由于被控站初始化未结束,不响应总召。(2)主控站下发的总召令超过被控站的命令缓存导致被控站总召命令丢失。(3)由于装置理论上接收总召唤命令是串行的,被控站转发总召唤命令策略可能会导致总召失效。

2)由于被控站仅转发主控站的总召唤命令,如果被控站和装置之间发生通信中断,那么中断时间段内的数据无法及时上送到主控站。只能依靠周期总召唤才能将丢失的信息补召上来。

3)计算机监控系统在人工置数恢复、挂牌检修退出、测点退出再重新投上后,如果没有进行一次站召唤,则会导致状态与现场不一致。

4)系统频繁进行总召唤,会导致网络负荷较大且大量的过程数据处理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

3 总召唤完善方案

3.1 总召的时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周期总召唤功能并不能完全解决由于通信可靠性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且由于系统中频繁进行总召导致系统网络及处理性能下降。因此,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我们必须完善系统总召唤方案。改变过去依赖周期总召解决信息丢失上传模式,过渡到依靠状态变化(初始化结束、通信状态、业务状态)后即时启动站召唤,来确保被控站信息可靠、即时上传到主控站。

3.1.1 装置通信恢复后立即进行总召以保证后台状态和装置状态保持一致

如图3,监控后台和装置11的通信状态依赖后台和网关的网络连接状态以及网关和装置11的485串口连接状态。当装置的通信状态由断开变为连通时触发总召。这种方案的关键在于网关对485连接的装置的通信状态判断,具体通信状态的处理:

(1)后台初始化时网关和装置的连接状态全为断开。

(2)网关TCP连接恢复时,网关通信状态连通,网关立刻上送网关和装置的通信状态。

(3)网关断开时网关和网关下的装置状态全部置为断开。

(4)网关实时判断自己和装置的通信状态并在其变化时上送给后台。

3.1.2 业务触发总召

由业务触发总召唤分为三种情况:

(1)检修压板退出或者后台对装置进行摘牌触发总召唤;

(2)取消人工置数触发总召唤;

(3)手动进行总召唤。

3.1.3 总召失败后应再次下发总召命令

经过总召唤策略的判断,确认总召唤失败后,要再次下发总召唤命令。

3.2 总召的策略

总召命令如果没有采取一定的策略执行会引起很多问题。

总召命令下发过快会引起网络数据流量过大,这会造成:(1)装置无法正确完成总召或者其他数据无法及时上送到后台;(2)后台由于总召数据量过大导致性能问题。

初始化总召命令下发太慢则会导致监控画面的开关状态反应过慢;

总召如果没有会话处理则会导致:(1)总召过程没有完成就认为总召完成;(2)总召会话超时时间太长则会影响其他总召命令的下发。基于以上原因,总召唤必须按照一定策略执行,总召命令必须有会话管理。

总召完善策略:(1)被控站增加初始化结束上报主控站机制。(2)主控站增加总召会话机制。(3)主控站完善总召调度管理。

3.2.1 总召过程及会话管理

按照总召唤命令的规约要求,在主控站需要建立一个总召会话过程,它执行的结果有两种,成功或者失败。对于非通信中断引起的失败的总召需要再次执行。

如图4,当下发完总召唤命令后,启动超时定时器,在定时范围内,收到总召唤结束帧,则本次总召唤成功。在定时范围内没有收到总召唤结束帧或者收到否定回答或者出现装置通信故障等,则判断本次总召唤失败,进行下一次总召唤。

3.2.2 总召调度

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所有的召唤命令是串行下发的,每个总召的会话时间是固定的。对于网关来说,总召是串行的,所以对于一个网关下的所有装置的总召命令应按优先级串行执行。系统初始化时所有装置一起连通导致总召唤命令非常多,每一个网关下的总召可以并行执行,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当前由于以前的原因,所有的总召命令可以统一串行执行。

总召队列可以按照优先级进行队列管理。按照触发总召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总召分为以下级别:

1)手动总召。

2)业务总召(检修压板、挂牌、人工置数等)。

3)通信恢复总召。

4)被控站初始化结束总召。

5)总召失败后再次总召。

总召调度线程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

4 结语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召唤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完善后的总召唤实现方案。通过次改进方案,有效地保证了系统运行中过程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并改善了网络负荷,提高了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信权,彭军林,李少卿.基于GOAHEAD、SVG和PRFIS的变电站远程Web监控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2):130-133.ZHANG Xin-quan,PENG Jun-lin,LI Shao-qing.A scheme of station long-distance Web SCADA based on GOAHEAD,SVG and PRFIS subsystem[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12):130-133.

[2]付国新,戴超金,侍昌江.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系统设计与探索[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7):131-133.FU Guo-xin,DAI Chao-jin,SHI Chang-jiang.Design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fault recorder[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0,30(7):131-133.

[3]赵海英,章坚民.IEC60870-5-10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6,30(11):87-90.ZHAO Hai-ying,ZHANG Jian-min.Application of IEC60870-5-101telecontrol protocol in data communic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30(11):87-90.

[4]王璐.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分析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2):141-144.WANG Lu.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mart substation process level network[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2,40(2):141-144.

[5]庞红梅,李淮海,张志鑫,等.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状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6):146-150.PANG Hong-mei,LI Huai-hai,ZHANG Zhi-xin,et al.Research situation of110kV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ies[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6):146-150.

[6]易永辉,王雷涛,陶永健.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应用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1):1-5.YI Yong-hui,WANG Lei-tao,TAO Yong-jian.Process level application scheme in smart substa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21):1-5.

[7]曹津平,李伟,秦应力.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通信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12):60-63.CAO Jin-ping,LI Wei,QIN Ying-li.Research on digital substation process leve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8,36(12):60-63.

总变电站 篇8

随着对变电站供电要求的逐步提升,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110kV总降压变电站既是一个变电站, 又是全工厂电力系统的调配中心, 需要对下级各个车间的变电运行进行监控。与此同时, 作为一个子站, 它还要将运行的信息传达给上级的调度中心, 并受上级中心的控制。下面就让我们将研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关内容, 来浅析一下110kV总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 110kV变电站的发展过程

110kV变电站是在60年代才开始逐步走进普通的地级市的, 由于当时的电力投资较少, 电量负荷水平低, 电网结构单一, 在100kV变电站的基础上, 大部分城市还用35kV变电站作为辅助构筑高压输电的网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这时期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基本采取户外敞开式安装。此外, 变电站的主线也比较复杂, 这种变电站模式设备多, 占地面积大, 安全性也低, 有许多缺陷。在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 电力紧张的形式得到一定缓解, 这时的110kV电气设备上出现了COMPASS, GIS等设备, 设备户外敞开式的布置也转为半户内或全户内的布置方式。新技术设备的引进, 使得这时期的110kV变电站主线变得简单, 主变容量也大大的增加。除此之外, 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可以实现无人值班的功能。这也是现在的100kV变电站的情况, 占地面积小, 日常工作量小, 自动化, 安全可靠, 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

1.1 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应用

电气接线是变电站主要核心设计之一, 主接线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方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决定了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在大多的大中型工厂里, 110kv变电站一般为终端变电站, 接近负荷中心。我们介绍两种变电站电气接线的设计方案。方案一, 如图2-1 (a) 显示, 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总降压变电站主接线, 通常采用一次侧没有母线, 二次侧有单母线的主接线。这个设计一次侧用高压断路器为主开关, 有着经济且简单的优势, 但供电的可靠性一般, 适用于三级的负荷工厂。

第二种方案, 见下图2-1 (b) , 则装两台变压器, 为内桥式的总降压变电站主线。如图所示, 一次侧的QF10高压断路器连接在两路电源之间, 像是一座桥一样。并在线路断路器QF12和QF11的内侧, 离变压器比较近, 所以称其为桥接式连接。这个方案的供电较之第一种供电可靠性更强, 运行的灵活性很好, 适用一, 二级负荷工厂。在WL1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时, 只要断开断路器QF11, 两侧QS合并, QF10投入使用, 就可以恢复WL2对变压器的供电。所以这种桥接式的连线设计还可用于故障频发或常断电, 变电站变压器不经常更换的的工厂, 有较强的适应性。

1.2 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化应用研究

我国的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化调节一般采用分区控制原理, 控制设备为补偿电容组和调压变压器, 然后用九分式的调节方式。对于变电站的无功和电压自动控制, 一般使用自动调节自动控制无功设备和自动调节变压器的容量来达到, 目前主要有分散控制, 集中控制, 关联分散控制三种自动化控制方案。所谓的分散控制就是各个变电站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 自动调整变压器位置和无功设备, 用以控制该地区的无功功率和电压都在规定范围之内。实现地区供电的优化, 提高供电范围的用电质量, 降低变压器的损耗。集中化控制, 顾名思义就是由调度中心对各个不同的变电站采取一体化的统一控制。这种方案理论上可以维持控制整体电压的稳定和正常, 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但这种方式对调度中心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系统的完全透明性, 并配备无功优化控制软件, 各个变电站最好拥有智能执行单元来配合调度中心。至于关联分散控制, 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 由各个变电站的分散控制设备进行自动调控, 定值和调整范围根据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事先就计算调整好, 在系统负荷过大或紧急的情况下可以由调控中心对其进行直接控制, 防治事故的扩散, 满足自动化运行的新要求。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当系统正常运作时, 各个控制器可以自动执行隶属变电站的无功, 电压调控, 可以分散控制, 分散责任, 在紧急情况下, 还可保证系统的安全, 可靠性。

1.3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自动检测

110kV总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检技术是对装置内部各个元件进行检测, 看是否有损坏故障等问题。要求其设计方案合理, 保证当元件损坏时装备不发生移动, 且要发出警报信号, 保证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修理, 这就是自检的目的。主要有对CPU, 数据采集系统的检测。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运行的设备进行监控,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自动化系统的自检与监测功能, 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即使在故障情况下也可以尽快恢复。

2 结论

110kV总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了当前先进的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 针对过去变电站不安全, 不可靠等缺点, 实现了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功能的重新优化组合。是一种可对变电站设备运行进行监控, 检测故障, 协调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对变电站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边志伟.鱼峰水泥厂110kV总降压变电站的研究与设计[M].中南大学, 2008 (5) .

[2]黄芳洪.浅析110kV总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铜业工程, 2007 (3) .

[3]李蔚光.GIS系统在水泥厂110kV总降压变电站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 2003 (16) .

总变电站 篇9

电站建设项目采用EPC (设计、采购、施工) 总承包的建设模式, 越来越多地被广大项目业主所采用。和传统的建设模式相比, 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电站项目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试运行管理的协同管理优势, 特别是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 能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推进优化设计及精细化设计, 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专业的全过程服务,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 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一个项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是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三个目标之一,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的管理指标。因此, 积极探索有效的项目进度管理模式对总承包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进度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项目进度必须实行动态控制, 动态控制是按照PDCA这四个过程不断循环进行的。首先是目标的分解和计划的编制, 其次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计划进行跟踪、比较, 如有偏差, 根据其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在必要时, 可调整并设定新的目标, 进度动态控制流程图如下。

具体做法为:项目策划时, 进行WBS分解, 编制计划体系、进度检测规定等程序文件, 确定进度控制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 明确各级计划编制及进度测量的方法。编制项目分级及专项计划, 加载相应的资源后, 绘制BCWS曲线, 经项目部和业主批准后发布, 作为项目执行的目标计划, 并作为进度检测的基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项目进度控制部门牵头, 设计计划工程师、采购工程师和施工计划工程师和项目工程师配合, 定期进行进度检测, 实现项目进度数据由作业层 (设计人员、制造厂家和施工分包单位等) 到设计/采购/施工经理, 最终达到控制经理、项目经理的逐级上报。计划工程师根据收集的进度数据进行进度分析, 分析进度偏差, 判断偏差是否在进度的关键路径上, 如在关键路径上, 一方面采取进度赶工措施, 纠正进度偏差, 如偏差过大, 赶工措施已无法满足纠偏要求, 则需要重新调整计划, 重新进行进度控制, 循环往复。

3. 进度管理模式

总承包企业的进度管理分为两个层次, 企业级的进度管理和项目级的进度管理。企业级的进度管理解决的问题是, 一是全面掌握各项目进度关键节点、关键路径计划的实现情况, 提前发现各项目进度管控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预测各项目进度发展趋势。对发现的进度风险, 要从总部综合平衡, 重点协调资源, 对进度风险进行控制, 对不良的进度趋势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以确保项目合同目标的实现。二是, 企业级的进度管理还需要关注各项目分包商的工作与自身从事的工作之间的协调与一致。因为当前国内从事电力工程总承包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是在设计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承包企业, 一类是以电力设备制造厂为基础形成的总承包企业, 还有一类就是施工企业从事总承包业务。无论何种类型, 都普遍存在项目中由企业自身实施的工作与其他由分包商实施的工作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 企业级的进度管理要起到综合协调企业自身业务与各项目之间接口的作用。

项目级的进度管理就是完全站在项目的角度上, 为实现合同目标, 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实施、跟踪、控制的工作。是覆盖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和全部范围的, 要从最底层的工作计划抓起, 逐步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

作为总承包企业来说, 进度管理体系的设计要考虑上述两个层次的管理需求,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自身的管理模式, 下面仅以笔者所在的以设计为主体的总承包企业为例, 简要介绍总承包项目的进度管理体系。

4. 进度管理体系

由于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复杂性, 一般项目进度计划实行分级管理, 从上至下一般分为六级, 由总体到具体, 由全局到局部直至作业单元, 自上而下分层展开逐级细化。下级计划服从上级计划, 各级计划都按照任务的类型, 例如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或者按照单位、分部、分项, 按照任务的方向性、阶段性、顺序性以及衔接关系做出进度安排。

一级进度计划:为合同里程碑付款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签订的工期确定。该进度计划为业主考核总承包企业的进度计划, 原则上不可更改。

二级进度计划:以一级进度计划为依据, 结合总承包企业多年来电力工程总承包的管理经验, 补充重要里程碑和关键路径上的工作, 使其能够覆盖整个项目的关键控制节点。是总承包企业对其项目经理提出的明确的进度要求, 是企业对项目部进度考核的依据。

三级进度计划:依据二级进度计划对整个项目的工作按照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进行分解, 并建立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理清其间的工作接口关系, 明确企业内项目实施的部门、项目各分包商之间的责任, 实现以计划管理为核心, 协调各部门、各分包商协同工作, 动态控制设计卷册的交付、设备到货、施工进展, 是企业各部门、项目部生产组织的依据。

四级进度计划:总承包项目部依据三级进度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 编制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专业进度计划。

上述由粗到细的一级到四级的进度计划, 一方面对本项目实施的内容逐级进行了细化、分解, 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一级保证一级进度的实现, 用体系管理项目进度, 用体系保障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

在多级进度管控体系中, 三级进度的管控是整个进度管理体系的核心, 由于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复杂性, 项目参与方众多、相互之间牵制制约因素多, 计划管理的重点在于接口的协调。三级计划本身就是一个以接口协调管理为重点的计划, 是项目各参与方组织生产的依据。下面以三级进度为例, 简述三级进度计划WBS分解的深度和拟控制的内容。

5. 进度计划的编制

一~三级进度计划由企业本部负责多项目进度计划统筹协调管理的部门 (以下简称本部计划管理部门) 组织编制, 项目部及相关部门进行配合, 本部计划管理部门组织企业内、外专家评审通过, 一、二级进度计划由企业高层批准发布, 三级进度计划由项目分管总工批准发布。

四级进度计划由项目部依据三级进度计划进行编制。四级设计进度计划由设总组织编制, 四级采购进度计划由项目采购经理组织编制, 四级施工/调试进度计划由项目施工经理组织编制, 项目经理批准发布。

6. 进度计划的执行更新

一~四级进度计划均采用P6软件进行编制, 一~四级进度计划之间均建立逻辑关系, 通过软件手段可以实现自动更新的联动。四级进度计划是实现计划实时更新的基础, 通过项目计划工程师即时录入四级计划各作业项的完成情况, 实现P6四级进度计划的更新, 进而联动更新一~三级进度计划。

在进度执行更新过程中, 进度更新的组织方式、实现手段不是问题, 进度更新的关键是要建立各个项目统一的进度测量基准, 确保在不同的项目中, 完成同一样工序所代表的进度完成状态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总承包企业在企业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进度测量模型, 用于各个在建项目的进度控制。这里介绍一种对现场施工进度的测量模型。

由于现场施工具有长周期、多专业综合的特点, 要实现对施工进度测量, 需引入针对不同类型工作建立的测量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施工工程逐级分解为工作包, 再将工作包分解为不同的施工工序, 然后根据各工序的人工时预算 (实际中根据需要, 也可以根据经验大致确定) , 确定各工序在该工作包中的权重, 最后进行各工作包和总体施工进度的测量。

工作包的进度测量模型:

其中:Ciwk——第i个工作包的进度挣值;

Cj——第i个工作包中第j道工序的百分比进度;

Wjst——第j道工序的权重;

j——工作包中的工序编号;

m——工作包中的工序总数。

总体施工进度的测量模型为:

其中:Pc——总体施工进度;

Ciwk——第i个工作包的进度挣值;

Wiwk——第i个工作包的进度权重;

i——工作包顺序编号;

n——工作包总数。

7. 进度的跟踪分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定期完成进度更新后, 项目部和企业本部的计划工程师均要对项目的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基准计划的偏差, 分析当前的实际进展对项目关键路径、里程碑的影响程度以及未来项目进度的发展趋势。对偏差较大的项目, 设置不符合项, 按照进度管理责任制的要求, 分别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协调解决。其中一级计划不符合项提交企业领导, 二级计划不符合项由项目总监牵头落实, 三级不符合项由项目经理进行解决, 四级不符合项分别由项目部各执行部门经理负责组织落实。在项目跟踪分析中, 不仅项目部的计划工程师要全面关注项目各级计划的偏差, 向项目经理和各执行经理汇报进度计划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企业本部的计划工程师也要密切关注各项目的实施进展, 特别是要关注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主要里程碑的影响, 对部分里程碑实现存在风险的项目要及时向企业高层及项目部提供预警信息, 以防项目部与企业本部之间信息不对称或反馈不及时造成的重大里程碑延误风险。

8. 进度协调

电站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进度管理过程中, 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部因素纷繁复杂, 科学周密的组织管理和坚强有力的内外部协调是进度控制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现场进度工程师一般通过周协调会、月度协调会协调现场各分包商之间的进度接口问题, 对发现的现场施工与企业本部负责实施的设计、采购之间的进度接口问题, 一般通过企业层面组织的项目周协调会、月度协调会等形式反馈至企业本部, 由本部的计划工程师负责协调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落实, 实现企业本部与现场、现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一致, 按计划开展工作。

9. 结语

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线之一, 要做好项目的进度管理, 从事总承包业务的工程公司应从自身的生产组织模式出发, 结合企业本身的组织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的特点建立合适的进度管理体系, 完善相应的进度计划制定、控制、监督与考核的管理程序, 并就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进度管理要充分利用现代项目管理工具, 重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数据积累, 加强进度管理人才的培养, 切实提升企业的项目进度管理水平。

总变电站 篇10

近年来,我国出口海外的电站项目越来越多,同国内总承包项目相比,从招标开始到货抵现场,国外项目的工作环节更多,可变因素也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对设备材料甚至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因此,国外总承包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国外电站总承包工程设备材料的采购注意事项叙述如下:

1 采购计划的编制

电站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采购与施工往往同时进行,互相联系又相互影响。采购计划的编制应与项目现场需求计划、物流计划、生产制造周期等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与设计进度与施工进度衔接好。电力设备的采购多通过招标方式采买,整个采购过程包括招标文件的评审、发标、评标、澄清、定标、谈判、合同签订等环节,加上过程中业主工程师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使得采购周期变长。因此,编制采购计划时应考虑周全,使设备采购在初期能满足设计进度需要,后期又能满足现场安装需要;应避免交货期制定不合理,导致设备过早制造完成而无法发货的情况;应注意从合同签订到设备运抵现场,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工期造成影响。

2 设备标准与认证

国外项目业主多要求设备采用国际标准,如要求压力容器遵守ASME标准、PED指令,电气设备采用IEC、IEEE等标准;另外,项目还必须满足当地强制法律、法规等要求;有些项目对设备认证也提出要求,如CE认证、API认证、SIL认证、ATEX认证等。由于这些标准规范对设备的要求不同于国内常规的GB标准,因此会对设备供货周期和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投标阶段忽略标准规范所带来的差异,而在设计阶段才发现国产设备无法满足技术要求,不得不从欧美或第三国进口时,实际采购成本往往会较投标预算价格高出数倍,导致设备采购成本的增加。而对于认证,某些设备材料可能会在项目所在国遇到强制认证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并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

3 供应商的选择

应加强供应商的资格预审,选择资质信誉好、财务状况健康、海外业绩多、质保体系健全的供应商作为招标对象;对不熟悉的供应商应尽量进行源地考察,充分了解供应商的企业规模、制造实力等情况。设计、制造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往往能对招标人的招标方案提出优化意见,使得招标人可以选择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是否具有海外项目经验也是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海外项目经验的供应商熟悉国外项目的操作模式,在设备标识、出口包装、准备商检文件等方面可较好地配合总包方的工作,甚至可以利用其以往海外项目经验提前规避项目风险。应提前加强对项目所在国的市场了解,考察当地工业产品制造能力及加工装配业的发展情况;对有价格、交货周期等优势的产品,应尽量在当地采买;对于较难运输、出口受限的产品,也应尽量在当地采买。关于对跨国公司(集团)供应商的选择,如果这些公司在当地设有办事处或售后机构,则也可考虑选择此类供应商;但往往这类供应商的设备价格高于国内本地供应商,因此需综合考虑。最后应注意的是,一般总包合同中都列有设备供应商短名单,总承包方应尽量遵守合同约定,以免在项目后期遭业主索赔;如果与合同短名单有差异,应尽早与业主沟通,以取得业主确认。

4 监造与检验

应加强过程检验,依据设备技术规范书、所采用的设备标准等对设备进行监造和检验,确保出厂的产品即为合格产品,避免设备到了现场后才发现问题。与监造公司签订的合同应明确监造方工作范围和内容,并对监造方的检验报告、质量检验计划、放行报告或不符合报告进行审核。

5 供应商文件管理

除了应重视设备质量,供应商的文件质量也应重视。国内厂家的设备资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料深度不够、文件多且杂乱、各文件夹中多缺少目录、文件翻译质量不合格等。对于EPC合同来说,资料问题并不明显,设备资料作为竣工资料在项目尾期提交给业主,而一般业主对设备资料并没有较为严格的中间控制;但EP项目则对资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业主的安装公司需要根据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资料来进行安装,设备资料不全或有误将给安装工作带来障碍,甚至导致单体设备安装无法开工或返工,延误整个项目工期。

6 包装

有些设备厂家包装不合格,会导致货物运达港口并经过多次装卸、起吊后包装已破损,这就严重影响了设备的运输与到货质量,还有些货物在运输中极易发生锈蚀、变形,因此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设备供货合同中,应对货物的包装提出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物流服务合同中,也应要求物流公司严格执行仓储、装卸等操作程序,以避免货损。应注意的是,有些项目由于缺乏对项目所在国相关包装信息的了解,造成出口设备的包装不符合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致设备运至对方港口后,无法进行通关。因此,海外项目中,包装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7 物流

物流运输成本在EPC合同中所占的比例根据项目所在国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地理位置越远,运费所占比例就越大,且其中的风险也越大。电站项目物流的主要特点是:(1)设备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可能造成集港时间较长。所以,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生产地点位于装运港港口城市附近的供应商。(2)发运的货物种类繁多,有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钢结构、管道阀门、施工机具、化学品等;货物外形不规则,品种、尺寸、重量差异大,包装方式多样化,存在大件货物(货物重量超过20 t或尺寸超过9m×3m×3m),因此要求承运人配载合理、科学。(3)发运周期长。一个EPC工程的建设周期大约为2年,从项目开始物流运输即启动。包括最早发运的施工机具到工程尾期的增补货物等,物流运输贯穿工程始末,并影响着工程进度。(4)国外项目运输的主要方式为海运,其特点是周期长,文件繁琐,环节多,进出口报关、商检受当地海关制约。

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承运公司应具备资金实力和行业优势:海运物流供应商通常是针对一个总包工程的所有批次和设备进行的,运价在整个工程的发运期内有效,由于海运市场的波动性,当时市场价格高于中标价格时,资金雄厚的承运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电站项目物流经验的承运公司,能够为客户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各类物流方案。

采买人员应及时、高效地组织物流各环节的工作,整理好各类单据和文件,实时跟踪货物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应尽早地了解项目所在国商检、清关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无论是由总包方还是由业主负责清关,都将有效避免在海关商检环节上延误项目进度。

8 结语

国外电站总承包项目中,价格、质量、交付、服务依然是采购工作的几大要素。同时,由于国外项目自身的特点,使得这4点比国内项目更为重要,采购成本往往占EPC项目成本的50%以上,所以,控制采购质量才能使项目质量得以保证。应认真分析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加强设备与服务合同的过程控制,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完成并满足总承包项目的要求。

摘要:鉴于国外电站总承包项目中设备材料采买对项目是否盈利及能否按时顺利交付具有重要意义,现从采购计划的编制、设备标准与认证、供应商的选择、监造与检验、供应商文件管理直至最后的包装、物流环节,对海外总承包项目设备材料的采购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外电站,总承包,设备材料,采购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松涛,康艳,徐雅琴.中国电力企业海外EPC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经理与管理,2011(10)

[2]赵文杰.海外EPC项目采办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13)

上一篇:地表水环境影响下一篇:住宅物理技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