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4-09-11

零售业国内外研究现状(精选9篇)

零售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1

分析国内零售业POS系统应用问题

我国零售行业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走向成熟,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及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中国零售业信息化伊始首个引入的软硬件设备,POS系统成为了首要功臣。但中国的POS系统目前还仅仅被当作普通的收款设备来使用,应用效率远不及国外同行。

中国零售业IT系统的利用率还不足10%

虽然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国的零售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但是据中国零售业IT投入评估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业IT系统的利用率还不足10%。虽然各种系统的应用数量非常庞大,但大部分还是小型、孤立的系统,而且缺乏高水平应用。和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还只能算是初级阶段。例如,在国外零售企业的选址或者新品进店,都要有充分的信息依据才能做出决策。而这完全都要依赖于其完善的IT系统。而国内零售企业在这方面做的则非常盲目。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国内零售企业并没有把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的数据当作企业的资源与资本。而对IT系统开发相应的消费者数据研究功能的零售企业则几乎为零。

POS机高价值的功能被忽略

目前,POS机已经从最初的收银机和第二代的ECR电子收款机发展到了第三代包括主机、显示器、扫描仪以及钱箱的整体解决方案。有些POS机还可以当作普通PC来使用。而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更加强悍。有些甚至还可以满足对于数据库管理的需求以及处理多种类型的交易,轻松收集用户消费纪录及用户信息,与网络的无缝介入可满足店面的数据共享,为数据的深度挖掘提供基础工作。

不过目前国内的许多零售企业虽然也花大价钱将POS系统升级到了最新一代,不过还仍然只是将其作为一般的收款结帐设备来使用。而其辅助零售企业控制库存、降低库存风险等更高价值的功能却往往被忽略掉了。

POS数据是辅助运营的有效工具

事实上,零售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消费者的购物模式,以便对将来的趋势和行为进行预测,支持企业的决策。如果将这些数据运用到客户关系管理中,就能在海量的客户数据库中,将看似无关联的数据进行筛选、净化,提取出有价值的客户关系,对客户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并预测需求趋势。比如,一个大型超市,什么时间段做正常销售,什么时间段做促销,顾客群体的男女比例,年龄,收入水平分别是多少,以及门店周围商圈面积,消费人群层面等问题。这些在以前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的工作现在由于POS

系统反映每笔销售的实际情况的功能,都被简单的存储在了POS机当中。通过会员卡制度与POS系统相结合。再辅以专业的数据挖掘工具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来。

而这些功能,现在国内的大部分零售企业还没有将其利用。据了解,有些大型零售企业虽然建立了专业的商品数据分析部门,但他们80%的精力都被耗费在了信息收集和整理上,仅有20%是进行数据分析。而即便是这样的企业,在国内依然不多。

信息来源:收款机

原文地址:

零售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2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即射频识别技术, 又被称作无线识别或电子标签。它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在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进行非接触的双向数据传播, 从而达到对特定目标进行识别读取相关数据的一种新兴技术。

RFID具有非接触、阅读识别速度快、工作距离长、准确性高、可识别移动目标、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环境等诸多优点, 所以随着其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完善, RFID在加工制造、物流配送、交通运输、商品质检、安保、图书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等众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零售业是一种以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 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之一。由于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以及特有的产品经营策略, 使其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高效的物流体系的支持。而经济全球化大大延伸了供应链的空间分布, 使整个物流活动更加复杂, 相应的物流配送要在全球开展, 其物流系统策划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了一个只有专家才能涉足的领域。因此, 伴随着零售企业的高速发展, 产生了对利用专业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需求, RFID的优势也使其成为零售业发展的绝佳选择。

二、RFID在我国零售业的应用现状

RFID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变革力的高新技术, 1994年首次在国内得到应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其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通过颁布政策、规划, 实施专项, 制定标准, 组织产业队伍, 启动应用试点等工作引导RFID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东信和平、远望谷等企业以及清华同方等研发机构的发展, 同时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航空和铁路等单位部门的应用引进, 我国RFID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设计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2年我国RFID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79.7亿元, 比上年增长47.94%;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 2013年我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277亿元, 市场增长率近年将保持在30%以上。

然而, 国内商业零售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销售能力, 还是在营销技术、管理方式上, 都与跨国商业企业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低, 仅有6.84%的企业基本实现了电子商务, 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 与国外企业8%-1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并且同国际相比, 国内RFID技术还有着发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不统一、产业内部竞争激烈、外来资本和行业巨头冲击等劣势和不足, 我国零售业RFID的广泛应用和良性发展还需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三、RFID在国内零售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RFID的应用成本较高

RFID的应用成本较高。尽管近两年来, RFID价格下降很快, 但是RFID系统总体价格依然偏高;另外, RFID其他相关设备也需要一笔巨大的投入。项目成本是应用RFID系统最终用户权衡项目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 所以成本问题已经成为RFID在国内零售业大规模应用的最大障碍。

(二) 缺少统一的RFID行业标准

RFID在国际尚无形成统一的标准, 现阶段国际上主要有三大阵营, 分别是ISO组织的ISO/IEC18000、美国的EPCGlobal和日本的UID。由于涉及专利和使用费用问题, 很难把其中的某一个作为国家标准来颁布和实施。我们自己制定标准固然可以使企业节省不少标准使用费, 但考虑到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很多产品要出口到国际市场, 我们不能期望国际市场都按照我国的RFID标准来执行, 所以我国RFID标准的制定, 既要与国际兼容, 又要符合具体国情。

(三) 国内RFID技术尚未成熟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我国RFID产业发展还较为落后。目前, 我国RFID企业总数虽然超过100家, 但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特别是在超高频RFID方面。从包括芯片、天线、标签和读写器等硬件看:低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低, 国内发展较早, 技术较为成熟, 产品应用广泛, 目前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超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高, 国内发展较晚, 技术相对欠缺, 从事超高频RFID产品生产的企业很少, 更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四) RFID存在隐私安全问题

RFID标签一旦接近扫描器, 就会无条件自动发出信号, 无法辨别其扫描器是否合法。这是由于RFID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缺陷, 目前大多数RFID标签无法对阅读器进行身份验证。所以, 保护隐私已经成为RFID的一项重要挑战, RFID技术要想在保护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得以大规模的应用还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如何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同时, 提高RFID系统的安全性, 还是有待于零售行业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RFID在国内零售业的应用对策

(一) 认识现状, 理性决策

对于RFID应用的熟练度以及所能承受的实施成本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 国内零售企业与国外知名连锁零售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在资金和基础设施方面。因此, 国内的零售业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来接受和使用RFID技术。国内零售商在引入RFID时可以采用“小步快走, 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着先小后大, 先内后外以及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在各个应用阶段尽量选择先解决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功能的信息化方案。

(二) 慎重投入, 控制成本

由于我国国内的RFID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 无论是硬件产品, 还是应用软件, 都比较昂贵。国内零售企业实施RFID应用项目不能盲目追逐RFID中的各种新技术, 要对该技术的投资和风险有全面认识, 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经济适合的RFID应用系统。

国外有人提出RFID系统引进后可以节省零售业的经费支出, 这种节省来自两方面: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从长远看, 企业的员工需求量会减少, 工资的开销会下降;二是RFID系统的引进改善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 可以大幅地减少员工医疗费的支出。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同, 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低廉, 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成本节省上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 统一标准, 共享资源

RFID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只有尽快构建我国关于RFID的技术标准、数据内容标准、一致性标准和应用标准, RFID在我国零售业才能得以广泛应用。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级行业标准来规范RFID, 各个零售企业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操作, 那么要实现行业间的货物调配、资源共享的目标将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将来有了新的统一标准, 再对各个企业的技术、设备、商品进行更新换代, 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我国零售行业难以承受的。

(四) 循序渐进, 分段实施

零售企业应建立多阶段的RFID实施机制, 明确划分不同的实施阶段, 比如建立试用机制, 根据对RFID系统制定的试用计划进行现实环境下RFID系统的测试运行, 测试相关各组成部分是否可以按照预定方案协调运行。测试通过后才能将系统真正投入实际应用, 开始处理现实环境下的相关业务, 并按计划收集相应信息进行存储备份或实时反馈。

针对RFID技术的应用以及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 国内零售机构在应用时可以先确定小范围的研发基础, 将小范围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各阶段企业面临的问题, 根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实用性原则, 逐步扩大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 最终顺利实现单品电子标签化。

摘要:RFID具有非接触、阅读识别速度快、工作距离长、准确性高、可识别移动目标、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环境等诸多优点, 使其成为零售业发展的绝佳选择。由于RFID的应用成本较高、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国内技术尚未成熟以及存在隐私安全等问题, 使我国零售业RFID的应用和发展还需认识现状, 理性决策;慎重投入, 控制成本;统一标准, 共享资源;循序渐进, 分段实施。

国内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篇3

关键词:零售业;经营理念;连锁经营;应对策略

一、引言

零售业是第三产业的主体,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结构转型期,零售业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国内的零售企业只有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家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中小零售企业的扶持力度, 优化管理结构并注重关系营销, 开辟小城镇和农村新市场, 才能与外资抗衡并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正文

1.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1)经营规模偏小, 采购能力较低。我国现阶段的本土零售业巨头在经营规模上和国际零售业巨头相比, 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百联集团一年的零售额是720多亿人民币, 而沃尔玛一年的零售额是3 000多亿美元。截至2006年1月31日, 中国零售30强店铺总数为16 665个, 而沃尔玛一家的全球店铺数就相当于中国30强总和的二分之一, 而中国3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 却只有沃尔玛的五分之一。不仅企业整体的销售额有限, 而且单店的销售规模也有限。联华超市的单店平均销售额都在1 000万元多一点, 虽然沃尔玛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但单店的销售额都在1亿元左右。可见, 中国零售企业与跨国零售企业之间的规模差距仍然很大。

(2)零售业的业态多元,竞争加剧。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习惯,国内零售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其业态基本俱全。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零售业态被划分为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型超市、仓储式商店、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家居建材店等17种业态。这些业态都各有优势,他们或以快取胜,或以创造便利为特色,或以低价位为法宝,分别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以此来占据各自市场份额,试图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也更加剧了整个零售业的竞争。

2.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1)零售业态布局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完善。

①零售业态布局不合理。零售业态是指针对消费者的特定需要, 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 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 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经营形态。业态的发展是零售业永恒的主题。现代的零售商业必须要研究好业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才不至于落伍或被淘汰。而在我国, 现今已改变了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业态形式, 多种业态并存发展, 但业态布局不合理、结果失调的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大城市大型商场超常规发展, 传统商业中心重复建设, 新型业态发展滞后, 网点数量不多, 规模普遍偏小, 超级市场的规模优势和低价特征难以体现。加上经营方式陈旧, 管理方式落后, 使得小型零售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②零售业态组织化程度低, 运作不规范, 各业态优势难以发挥。我国零售业态从超级市场、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大型综合城市、家居市场发展。发展确实迅速, 数量猛增, 但大多数搞单点经营,即传统的“大而全, 小而全”的经营, 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 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在中小城市及农村, 零售业态组织化程度低, 运作不规范的表现尤为突出。有人认为超市就是开价售货, 几家商店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就是连锁, 许多地方的连锁店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 各自为政, 很少做到真正统一配送、核算、管理。

(2)品牌建设滞后, 配送水平较低。我国许多零售企业对自有品牌开发策略不重视, 宣传力度不到位, 导致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品种太少。同时由于自有品牌大部分被应用到商品价值低、质量差异不明显的商品上, 使得自有品牌认知度很低, 无形中削弱了自有品牌的影响力。大多数零售企业选择商店名称作为自有品牌名称, 使自有品牌名称太过于单一, 一旦自有品牌产品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损害企业的整体声誉, 同时种类不同的商品共用一个自有品牌名称容易使品牌定位模糊;使得投入的资金有限而利用不均衡。

我国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不仅面积小, 而且物流配送的信息管理不完善。很多企业仍采用手工操作, 即使有些引入了信息技术, 也都局限于内部存货管理和顾客结算, 没有上升到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

(3)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不仅没有商法,就连目前大力倡导的连锁、特许经营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这给零售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致命性的。外资零售企业的雄厚实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中国使国内零售企业面临着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法律和政府的支持,但目前在零售业方面,中国并没有一部针对性比较强的法律。

3.发展中国零售业的对策

(1)“农村包围城市”,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沃尔玛在很多年前从美国一个小镇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向了全球。正是这样稳扎稳打地市场策略和决策,使得沃尔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零售王国。而目前我国零售业把主要对象一直放在城市,却无暇顾及相对来说还处在成长期的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国外零售巨头由于“水土不服”等环境因素,在一定阶段只能选择在大城市建立其销售商铺,难以深入下去。国内零售企业应该完善现有的战略和市场定位,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优势,树立长远的眼光,将未来的中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占得先机。

(2)发展连锁经营,走规模化之路。最早的连锁经营诞生在美国。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更新,连锁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连锁经营因其进货量大,可以有效地增加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可以扩充网点,增大零售企业的销售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传统企业的扩张会有很大的风险,新建企业的存活率仅为20%,而以连锁经营方式新建企业的成功率在95%以上。

三、结语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可以用惊人两字来形容。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我国只用了10多年;西方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零售业态结构,这几年也悉数出现在我国。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国内的零售企业只有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家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中小零售企业的扶持力度, 優化管理结构并注重关系营销, 开辟小城镇和农村新市场, 才能与外资抗衡并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万寿桥.企业统计市场化定位的目标取向[J] .统计研究, 2002.

[3] 李荣平.统计学[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国内外德育研究现状 篇4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来。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

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等。

自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5

不同的研究者对自信心的理解不同,其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价值取向和方位来认识、研究自信心。根据各自研究的具体情况,对自信心概念加以界定,因此自信心内涵的界定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和异议。

1.1国内外研究者关于自信心的界定

1.1.1国外研究者的界定

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43)认为,自信心是自尊心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9]。Coopersmith(1967)认为自信心是个体做出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个体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它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27]。Dickstein(1977)则认为自信心是涉及到具体活动领域或担当某个角色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Rosenberg(1979)认为,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内心愿望而获得成功,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28]。Jackson(1984)认为,自信心既是一种持久的人格倾向,也是一种随环境调节的易变的自我评价状态[29]。Basch(1987)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的感觉,关键在于“能力的经验”[30]。对自信有过专门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Branden(1988)认为自信心是个人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感觉,反映了自己应付生活(认识和掌握你的问题)和享受幸福(尊重和坚持你的利益和需要)能力的判断,是自我评价的求值部分[3]。Shrauger(1990)认为自信心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32]。Corey等(1993)认为自信是人对自己感知的一种方式,包括个人的自尊感与自我接纳程度,是个人价值与能力的感觉,与自我概念相联系。Shrauger(1995)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自信是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觉,是对自己有效解决各种问题,适应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10]。

1.1.2国内研究者的界定

国内研究者对自信的定义也很多,如车文博(1985)认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象。黄希庭(1991)认为,自信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张春兴(1992)认为:“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的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或所下的判断不存有疑虑[33]”。陈帼眉(1994)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与充分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产生信心[34]。燕国材(1999)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35]。刘善循(2000)认为,自信心是个人对自己信念、能力和力量的正确认识和评估,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现实解决难题,获得成功。它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信任,二是相互信任[36]。杨丽珠(2000)认为,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26l。车丽萍(2002)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对自信的不同理解和观点,认为可把自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即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属于性格特征中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范畴,与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密切相关,并和自我概念中的能力,价值判断相关联。只有对这一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揭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做出科学的定义。她认为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特征。它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37]。

2.自信心的结构研究

多年来研究者对自信心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设。Rosenberg(1965)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他将自信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此界定虽是单维度的,但却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度。Rosenberg(1979)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并将自信心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认为自信心是一种

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28]。Marsh(1985)等认为自信心是由一种全面或一般的自尊感组成,通过测量自尊来测量和考察自信心,这种自尊感包含多种对特殊能力的自我评价,它也是单因素结构的一种假[54]。Wylle(1979)认为能力和自我接纳是构成自信心的两个主要因素;并说明能力是掌握和控制自我及环境的感觉,自我接纳则是“包含个人承认自身缺点的自我尊重”[155]。Branden(1994)认为,自信心由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自敬(sel-respect)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56]。Fleming和Watts(1980)采用因素分析法验证了自信心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假设,认为自信心由社交信心、学业能力和自尊等三个因素构成。Pelham和Swann(1989)研究表明,个人体验积极和消极情感状态的倾向性,个人的特殊自我概念及个人对其自我概念的组织形式等三个因素与自信心密切相关。CleghornP.(1998)认为,自信心是一个人在考虑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中,即在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提拔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57]。YoungsB.(2002)提出自信心的六个要素,包括生理安全感(免受机体伤害)、情感保障(不用担惊受怕)、自我确认(“我是谁?”的问题)、归属感(有所归属的感受)、能力意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使命感(我们所坚信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25]。McDemrottD.等人(2000)等人认为,自信心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那就是目标、毅力和智谋。只有在这三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自信心才起作用[23]。LindenfieldG.(2000)认为:内在的自信心包括自爱、自我认识、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思维等,外在的自信心包括良好的沟通、自我表现!果断和情感控制等[58]。

姜立君、杨丽珠(2001)的研究表明,幼儿自信心结构由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主动性4个因素组成[26]。燕国材(2001)认为自信心即自信意识,它由自信认识!自信体验和自信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自信心是一种人格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信心处在动态之中,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信心不断地出现并逐步稳定下来,方可形成认识、体验、行为三位一体的具有稳定结构的自信心[35]。车丽萍(2004)认为可把自信视为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维度多层次系统。自信系统由整体自信和具体自信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具体自信子系统又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次子系统。由此建构出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等四个层面组成的大学生自信系统模式[59]。

3.学术自信

做事情都需要自信,做学术也是如此。对于未知的领域来说,个人理性是渺小的,对未知领域保持谦虚的态度是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的原则之一,但是不能发展为不自信。无论研究什么领域,无论别人的研究方法多么先进,自己都要努力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学术潜力。对于学术自信,冯友兰(1980)颇有感触。他在《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一文中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过去学术上向“权威”学习导致自己走弯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他摆脱了自卑心理,且在恢复学术自信后提出:“路是要自己走的;道路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研究的出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写的应该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旁什么样本摹画来的。”

金山词霸将“有系统的专门学问”为学术;“自我相信”为自信。目前国内有关自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少。几乎未见对自信的系统论述,没有形成理论模型及专门的测量工具。我们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了国内外自信的定义及其理论,发现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且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自信涵义、构成因素存在本质差异。为此,本研究将首先对我国文化背景中的自信进行全面、系统地界定,然后在开放式问卷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自信的测量量表。

参考文献

Corey, G.&Corey M.S.(1993).I never know I had a choice.5th ed.CA: Pacific Grove.Shrauger,J.S.and M-Schohn,Self-confidence in college students: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 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Assessment,1995.2(3):p.255-278.Rosenberg,M(1965).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Prinoeton, N J: Princeton Univ Press.2.李金娜朱云霞.实习护生综合成绩与自信程度的关系.西北医学教育.2003,n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篇6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农业,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此外,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国家也开始了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1][1][5][4]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试验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菲律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鼓励高等大学及研究机构将生态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到广大农村,并通过在资金、技术、种苗、销售价格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极大地促进了菲律宾生态农业发展。目前,菲律宾已经拥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既有中型生态农场,也有小规模的家庭生态农场。其中,位于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玛雅农场是国际上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该农场合理的利用资源,使生物物质得到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符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

以色列的生态农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在1970-1979年的9年中,以色列的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农产品在五年内增产两倍,而参加农业的生产者同期却减少20%。其农业的发展能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把不利自然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二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配合,努力做到了农业发展以科学为基础;三是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以色列特别重视生产的计划性,努力控制过剩生产,为此,成立了全国性的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安排整个农业生产,取得了很高的效率。[6]此外,如日本、泰国、巴西等许多国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方面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加,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300万公顷,其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050万公顷,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公顷和123万公顷;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5000 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000公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澳大利亚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3年的有机食品销售额达1亿澳元,德国仅在2005年的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占整个欧盟的30%。[7]

二、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人口剧增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农业的发展既面临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污染的挑战,又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加的农产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因此,中国农业必须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作为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可分为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叶谦吉等学者专家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开始了生态农业实践试验和理论研究,指出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农业。1980年,中国在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正式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名词,并首次提出走生态农业之路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1982年,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正式向主管部门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并组织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同年11月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率先在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全面、系统、定量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阶段。1984年初,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64号文),明确要求“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6][9][8]在此期间,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马世俊、李松华等提出“将生态工程应用于农业建设中,形成农业的生态工程”的观点,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副渔以及加工等的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10]此阶段对中国农业系统中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设计与效益评估等方面对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突出标志是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开展。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选择了51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进行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成效显著,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1.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5%,大大高于试点前的水平;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大大好转,森林覆盖率、废气净化率、秸秆还田率等均得到提高。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有效地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统一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其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2000年初,国家又选择了50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11]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试点规模由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镇到生态农业县,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试验中得以迅速发展,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赞誉。截止2002年,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场、浙江萧山市山一村、江苏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安徽阜阳市颍上县

零售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7

一、加快发展银行现代零售业务的重要性

(一) 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客观需要

虽然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 但我国经济却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枝独秀, 居民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稳步增加, 个人金融消费现象愈加明显。随着居民金融知识的增长, 他们的个人金融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 特别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营利性、便利性以及敏感度也越来越高。如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约有70%的居民认为目前银行开设的服务项目还不够用, 希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 特别是在银行零售业务方面。因此, 银行应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 向顾客提供真正需要的金融服务, 创造出一批稳定的客户群。

(二) 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利率市场化博弈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使得企业和银行间的博弈越来越尖锐, 许多优质大企业给银行的利率下浮, 下浮到银行不能接受, 如此一来企业就发股票, 银行盈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利率风险, 减少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也为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低资本消耗型业务创造了条件。通过发展零售业务, 银行可以为高端客户设计不同利率组合的投资理财产品包, 在规避利率风险的同时, 为客户获取高收入, 为银行带来相应的高额利润。

(三) 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方式与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金融脱媒”的现象。大批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大大降低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 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 正在加快复苏, 短期融资券市场也在迅速扩容, 直接融资市场比重的提升不可逆转。数据显示,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正随着经济发展、财富效应扩散、财富管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财富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渐在我国银行业出现。一般来说, 作为个人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财富管理模式是银行利用所掌握的零售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 通过分析客户自身的财务状况, 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 制定客户理财方案, 为优质客户提供现金、证券、保险、信贷、投资管理, 以及税务、财务计划、退休、遗产信托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进而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一系列过程。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接受并采用了财富管理模式,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 国内财富管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分别为传统个人理财服务、财富管理模式、私人银行业务。国内银行业的实践表明, 目前国内的银行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以中国工商银行设在浦东的财富管理中心为例, 目前该中心联系的100万以上的客户208户, 管理金融资产57150万元;50万以上核心级客户422人, 管理金融资产73229万元。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里, 截至2008年上半年, 中信银行贵宾客户数量已经达到8万多人, 管理资产达到1000多亿元。作为国内最好的国有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 无论在客户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待改善。比如, 目前美国花旗集团为100多个国家的2亿多客户提供包括个人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 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1。在亚太区, 花旗拥有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网络, 办事处遍及11个国家和地区, 区内所管理的资产近600亿美元。另据统计, 到2005年底, 瑞银华宝管理的私人银行资产已经达到20, 160亿美元, 居全球第1位;巴克莱全球投资者集团的私人银行资产在15, 130亿美元, 居第2位。可见, 国内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长期的客户积累和发展。

(二) 财富管理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营销学角度看, 品牌效应是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商业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时也不遗余力地推出各自的品牌, 包括招行推出的“金葵花”、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这些品牌已经赢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 但从运作后的实际状况分析, 不少财富管理的品牌并没有打响, 大多数优质客户甚至不了解财富管理的真正含义, 高端渠道简单地沦为向高端客户销售产品的渠道, 更无从谈起真正实施财富管理机制。

(三) 零售业务的管理机制有待改善与提高

零售业务的开发、营销、管理缺乏整体战略。在开发上, 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推出比较快, 但只限于总行的业务平台, 分行和支行越往下越弱。新业务的真正推广在于支行。在营销上, 没有整体的营销手段, 一项新的零售业务推向市场各行其是, 这不仅加大了费用支出, 而且营销手段没有力度。在管理上, 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 开发、营销、管理3个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乏整体协调配合。

具体到营销管理层面, 虽然总行要求网点客户经理加大使用个人营销管理系统的力度, 提升客户的识别率和交叉产品持有率, 实际上系统信息数据更新滞后、功能不完善, 不能对优质客户进行有效的细分, 从银行的角度对客户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的贡献度进行评价, 也不能客观反映客户经理的服务、成本及效益。从客户经理管理考核角度, 现有的考核主要以销售产品为基础, 没有形成以客户为基础的统一的评价平台, 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与产品销售挂钩, 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从长远发展来看, 只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的财富管理才能最终留住客户。

针对以上关于发展财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企业战略中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 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模式的具体战略分析

从国际银行财富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 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相应的战略, 具体表现在客户、产品与服务、管理与人才等竞争优势因素上。

(一) 聚焦于高端财富客户, 把握客户偏好

财富管理的服务对象就是富人, 少数的高端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远远大于一般客户群体的利润贡献。富裕阶层的主要特征是:1.高学历;2.服务业和新兴行业;3.掌握和运用的资源较多;4.领导消费新潮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未来20年是富有阶层形成的关键时期, 估计将有数亿人进入这一行列。其中, 包括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里的中高层管理者、会计师等各类社会专业人员、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上述客户群体必然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争夺的焦点。客户经理必须主动深入高档商务区、高档社区开发客户资源。加强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程度的业务合作,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 并从机构、人员配置、培训、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进行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以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客户开发和业务发展。

(二) 着力于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营销

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的战略武器是“高、精、尖”的金融产品。国内银行从事财富管理, 必须向客户提供面向一生的完整客户理财计划, 包括提供从最保守到中庸到最积极的产品。产品设计上要灵活多变。以中信银行理财产品为例, 该行的理财产品开发设计以稳健为主调, 采用“核心 (稳健) +卫星 (创新) ”的配置思路。稳健类产品主要以拓宽产品线、丰富投资范围为主要思路, 积极拓展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信贷市场等投资方向;创新类产品重点研究中高端客户专属产品, 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在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加强产品的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 逐步由单一产品销售向不同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方案转变。

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私密性的高端服务。从国内商业银行来看, 网点与网点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针对高端渠道制定一套统一的服务模式, 力求在所有的财富管理中心与网点实现服务流程的一致性, 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 注重高效、精细化的财富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财富管理的宏观管理机制方面, 国内各商业银行一方面在总行层面基本完成了财富管理组织架构建设和制度建设, 同时也在各省级分行层面设立了贵宾理财中心或者财富管理中心, 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 制定贵宾理财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财富管理系统建设上, 各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级别的财富管理中心或贵宾理财中心应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 如尝试研发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具有某些产品的定价权, 针对高端客户提供专享的投、融资产品和渠道等, 这些都有利于财富管理模式下的零售业务的发展。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篇8

关键词:学习动机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黃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篇9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在大家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内部控制也不断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各个阶段,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一、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以美国为例)

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发展: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为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有权威机构给内部控制下出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几经修改,完成时间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的COSO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其模型表示.(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2.COSO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1)《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要求上市公司,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每年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报告。幸运的是,公司可以依赖一个行业标准——内部控制集成框架,来评估和改进其内控体系。

(2)全国反欺诈财务报告(特雷得维)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于1992年颁布的这一框架,长期以来作为建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帮助保证财务状况报表可信性、遵从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的蓝本。由于其全面性、有效性和普遍原则,框架受到世界上很多组织的称赞并被接受。

框架颁布之后,财务报表、公司治理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SOX 404)是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主要推动。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 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虽然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

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国内内部控制的理论探讨

1.内部控制的概念探讨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国内在对内部控制文献介绍时也主要是以引入内部控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和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来进行讨论。比如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就分别对应美国的二因素法、结构三分法和COSO报告,当然我国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就是根据国情需要对会计控制和对内部控制实质的探讨。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在内部控制的文章中,以委托代理理论、外部性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权力配置理论等为基础,研究如何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关系探讨的文章非常之多,因为内部控制是在一个企业中实施的,他的实施环境自然就是公司的治理情况,但是就是说公司治理就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吗?学者对这个问题还持有不同的看法。本人认为,根据所引文献,研究者对两者关系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从开始的只是描述联系的模糊界定到后来的界定边界和分析相互作用,也见证了研究者们认识的逐渐成熟。

3.国内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探讨

这几年在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有一些比较显著的进展,如《会计法 》中规定,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把这一规定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财政部在2001年~2006年先后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的“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 ”、“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工程项目”、“固定资产”、“存货 ”、“筹资”、“对外投资”、“担保”等一系列用于指导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制定背景、总体思路、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就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其他相关会计法规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试行等问题都有研究。但是对比美国还存在没有理论框架支撑、控制方法单

一、层次还比较低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若山徐明磊:2005.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会计研究,2

[2]李连华聂海涛:2007.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会计研究,3

[3]程新生:2004.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4

[4]李心合:2007.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会计研究,4

[5]林钟高郑军:2007.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会计研究,10

[6]阎达五宋建波:2000.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会计研究,3

[7]谢志华:2007.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会计研究,10

[8]李连华.2002.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会计研究,10

[9]冯培根:2000.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会计研究,11

[10]刘明辉张宜霞:2002.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8

[11]高霞赵妍:内部控制国内外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国内外现状分析

姓名:古雪

班级:080507

上一篇:民中演讲稿下一篇:学校警务室提升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