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上市公司(精选12篇)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1
1 研究背景
批发和零售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本组成部分, 其盈利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人的收益以及投资信心。本文所选取的批发零售业定位于我国第三大产业范畴, 作为商品流通的主体行业, 在引导生产、推动消费、利用市场运行规则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沟通作用, 它们的盈利能力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 评价分析其盈利能力,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指标
2.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销售毛利率, 即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②销售净利率, 即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③总资产报酬率, 即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④每股收益, 即上市公司的净收益与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⑤净资产收益率, 即一定时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的比率;⑥主营业务利润率, 即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2.2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总资产周转率, 即创业板上市公司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②资产负债率, 即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中, 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公司全部资产的比重, 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③总资产。
3 变量设计
变量设计见表1。
4 数据选择与处理
本文所选数据为沪市A股批发零售行业 (非ST) 非金融行业数据, 来自于锐思数据库, 并运用EXCEL和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统计分析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 销售毛利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每股收益的均值较大, 其他指标均值小。差异性较大的指标为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和销售毛利率, 其他指标差异性不是很明显。
5.2 相关性检验
表3相关系数矩阵中给出了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之间的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5.3 因子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六个因子中, 前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72.828%, 前两个因子已经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因此可以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进行分析, 即6个盈利指标基本上可以用两个因子来反映。
通过表5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公式:
我们可以把上市公司的数据代入到上面的模型中, 就可以得出上市公司在各个因子上面的得分。但是为了从不同侧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们按各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评价值,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我们可以将各个因子代入以上的模型, 可以得出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大小, 可以根据F值的大小来判断其盈利能力, F值越大, 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越强。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5.4 回归分析
通过综合评价模型, 我们可以计算出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指数F值, 我们在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回归分析中需要对总资产取自然对数, 以盈利能力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多元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a.预测变量: (常量) , B3营运能力, B2公司规模, B1资本结构.
通过表6我们可以看到调整的R方为0.079, 标准差为0.092, 所以模型的拟合程度不是很好。
a.预测变量: (常量) , B3营运能力, B2公司规模, B1资本结构.b.因变量:F.
通过表7我们可以看出, 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0.570, 回归平方和及方差分别为0.070和0.023, 残差平方和及方差分别为0.499和0.008。虽然模型的拟合程度不高, 但是在表6中, F=2.766, P值=0.05, 说明模型是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a.因变量:F.
通过表8可以得出回归方程:F=-0.436-0.130*B1+0.028*B2-0.007*B3。
但是只有B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即F=-0.13*B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盈利能力成反比。但是此结果收到数据量即其他因素的影响, 并不是最全面的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规模B2的P值为0.054, 非常接近显著性水平了, 如果增大数据量或者样本范围应该可以达到显著, 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只选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三个影响因素, 其实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 因此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6 结论
本文通过设计指标, 分析数据, 建立了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F。通过回归分析, 得出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F的因素。通过分析与评价提出两点建议:①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应注意自身的资本结构, 应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本结构。②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应注意控制自身的规模, 目前我国批发零售业企业规模发展参差不齐, 公司在发展的同时应注重规模经济,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规模, 挺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摘要:盈利能力作为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目前已经引起了投资人, 债权人还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而批发零售业作为发展较为稳定的行业, 其发展关系经济, 贴近民生, 因此本文选取了沪市A股非ST非金融行业批发零售业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描述统计法、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其盈利状况进行研究与评价。
关键词:盈利能力,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章晓霞.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2]王富强, 马燕.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D].河北理工大学.
[3]刘强.我国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2
作者:MRgood88 2015.10.13 现状:
工商局:不同经营地址需要办理不同营业执照,即使是同区不同地点,也要办理两个执照(2014年12月起推行“一照多址”,同区不同地址可以共用一个营业执照)
税务局:增值税属地化管理,不同区县增值税必须在当地缴纳,不能汇总缴纳(连锁经营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很难获得批准)。所得税由法人总公司汇总缴纳,非法人分支机构在当地分摊预缴。
建议: 1.设立子公司,还是非法人分公司?
结论:一个省设立一家子公司,省内各区县设立从属于该子公司的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同区县内设立从属于上级的三级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
依据:分支机构为非法人,相对于法人子公司优势如下:
(1)便于处理调货。商贸企业整个货品进销存调货是一个完整体,如果一个店是一个公司,店与店调货就要按进货和销货处理,需要在销售系统中按公司设多个成本仓,账务上确认收入,税务上开专用发票;用分支机构来核算,同区县调货不用做任何处理,跨区县调货,只需视同销售,账务上不用确认收入,销售系统无需特别处理,税务上只需开出专用发票在公司和分支机构间互抵。
(2)便于处理资产的调拨。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3)所得税的好处。分支机构是非法人,所得税为当地分摊预缴,总机构汇算清缴,可享受西开15%税率,无需再重复审批。当然如果设子公司,若符合小微企业标准可按10%税率。
(4)分公司的亏损可以在总机构弥补。新开的店铺一般容易发生亏损,分公司亏损可以冲减总公司盈利。(5)分支机构成立和注销更简单。
2.同区不同经营地点还需要办营业证照和税务登记吗?
结论: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允许“一照多址”,市场主体在住所外设立经营场所,经营场所与住所属同一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管辖区域的,经营场所可以申请备案,不再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如果是一个营业执照,不同地址就可以共用相同发票。如果无法申请“一照多址”,就在分支机构下再设非独立核算的三级分支机构,同二级合并缴税。(有营业执照工商就不会查,增值税是同一税务机关,不少交税也问题不大)3.关于分支机构的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
结论:二级分支机构需要独立核算,只有独立核算才能是一般纳税人,视同销售时才能互抵专用发票;三级分支机构非独立核算目的是不单独缴纳增值税,同二级合并缴税。4.达州行政区划为四川,业务属于重庆如何设立公司?
结论:成立从属于重庆公司的独立核算分支机构。虽然跨省,如果店铺数量不多,成立非法人分支机构也行,成立法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开展经济活动。
5.以店铺为注册地址的公司,如果店铺撤掉怎么办? 结论:申请变更注册地址为其他店铺所在地或其他地址
6.公司同公司间如何核算,是联营扣点模式,还是直营模式?
结论:相同法人主体的公司间用直营模式;不同法人主体间同省用联营扣点模式,跨省用直营模式。依据:
(1)如果还用联营模式同原来个体联营根本没什么区别,将租金等费用转化成扣点,依然会存在扣点不合理,人为控制扣点,每月扣点都在变化,统计表重新还原等弊端。
(2)直营模式操作更简单,所有损益就在店铺所属公司核算,收入就是终端收入,费用就是真实租金,调货只需视同销售,统计表只需按鞋体分类提取各公司店铺数据,无需还原租金。
(3)直营模式更省税金,直营和联营两种模式增值税是相等得,不同的是,直营只有一次收入成本,联营模式有两次收入成本,会略微多印花税和价调基金。
(4)不同法人主体间公司,同省份用扣点模式的原因是同省店铺调货频繁,用直营模式需要将调货处理成销货和进货,需在销售系统中设立多个成本仓。7.店铺相关费用在哪个公司反映?
同法人各公司费用尽量按店铺所属公司入帐,不能归属到店铺所属公司的费用,如工资社保,折旧在总机构公司入帐,因为所得税是以法人为主体,不用进行各公司间损益调整。
跨法人公司租金水电等物业相关费用在店铺所属公司入帐,其他费用及工资社保,折旧在业务所属总机构公司入帐,因为业务所属总公司同店铺所属公司间采用联营扣点结算,也不存在税务风险。8.公司间调货如何开票,销售收入成本确认时间?
同法人公司间以22日该店铺调入调出货品差额开专用发票,当月认证抵扣,调货只视同销售,不确认销售收入和成本,当用销售按整月在当月确认收入成本。
同省不同法人公司间调货不开发票,当用销售按整月在当月确认收入,成本按扣点预估到当月,次月收到联营公司开据的专用发票冲预估,实际入帐。
不同省不同法人公司间调货按独立公司间正常开票确认收入和成本。9.个体联营转公司增加哪些成本?(1)增加增值税:(租金+工商税费水电物业+刷卡费)/1.17*0.17-个体定额税费
(2)增加租金:租金*0.1+租金*0.001(按成都市月租金2万以上的综合征收率是10%估计,再加印花税千分之一),租金相关税费一般采用综合征收率,各地标准不一,如果按税法计算相关税负为30%(房产税、印花、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附加、个人所得税)
10.若成立子公司,小微企业标准和优惠?
标准:商业企业资产总额不超1000万,从业人数不超80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30万
优惠: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属于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率减按20%,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1.参考文献
(1)川府发〔2014〕4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财税字[1997]9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增值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4)国税函[2008]8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5)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12号《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6)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7)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1号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8)工商企字[2000]203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企业在住所外设点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答复》
(9)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
(10)财税〔2015〕3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11)财税[2015]9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府发〔2014〕4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省政府批准《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印发。
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确保改革前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方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省工商局要及时向省政府请示报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4年7月8日
四川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4〕5号)精神,为积极稳妥推进我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业活力,催生发展新动力,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中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适用于在本省注册登记的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
一、总体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推进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改革,推进“先照后证”和配套监管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服务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通过“先照后证”试点,理顺证照关系,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通过改革监管制度,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信用监管,促进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能;通过加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共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一)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1.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问题,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未修改前,暂按现行规定执行(详见附件1)。
已经实行申报(认缴)出资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2014年3月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2.鼓励、引导、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非公司制企业法人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积极研究探索新型市场主体的工商登记。
启动类别:深入研究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成果形式:出台新型市场主体工商登记研究报告,逐步开展对新型市场主体的登记。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二)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4.放宽住所(经营场所)产权证明要求。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市场主体可以房地产权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等任一证明文件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办理工商登记,无上述使用证明或开发区(园)内土地已征用,房屋正在建造的,可由所在地开发区(园)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出具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证明办理工商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为租赁房屋的,应当提交租赁协议及上述使用证明。辖区内商业布局规划已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照规划办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5.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允许“一址多照”,同一地址可以登记为两个以上市场主体的住所(经营场所)。允许“一照多址”,市场主体在住所外设立经营场所,经营场所与住所属同一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管辖区域的,经营场所可以申请备案,不再办理分支机构登记;设区市跨区经营的“一照多址”,授权市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成果形式:市人民政府出台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的规定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市人民政府
6.以社区住宅等作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相关管理办法,按照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则,由市(州)人民政府或授权县(市)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成果形式:各市(州)人民政府出台本地区以社区住宅等作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相关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工商局
(三)实行企业报告公示制度。
7.将企业检验制度改为企业报告公示制度。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上一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企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司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状况等,企业对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对企业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对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依法予以处罚,并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建立企业报告公示制度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公安厅、财政厅、成都海关、省地税局、省国税局、商务厅
8.改革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建立符合个体工商户特点的报告制度。
启动类别:适时推进
启动时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统一部署时间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建立个体户报告制度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9.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制度。
启动类别:适时推进
启动时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统一部署时间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制度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10.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工商登记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供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服务保障。电子营业执照载有工商登记信息,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
启动类别:适时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四、积极推进“先照后证”试点,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五)实行“先照后证”试点。
11.大幅减少工商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除涉及市场主体机构设立审批事项予以保留外(详见附件2),其余涉及市场主体经营项目、经营资格的前置许可事项,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详见附件3)。申请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经营项目(指无需取得行政许可即可从事经营的项目);对从事许可经营项目(指需取得行政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的项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标注“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或“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方可经营”,市场主体需向主管部门申请并取得相应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后方可从事经营。对已领取营业执照并需取得许可的市场主体,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享平台向相关部门及时推送相关信息,主管部门应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认领并督促市场主体申办许可。实行“先照后证”登记的市场主体,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颁发营业执照时应提示其申办相关行政许可,市场主体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应当于受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法律、法规对许可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主管部门应将许可或不许可的信息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享平台推送,对确不具备许可条件不能颁发许可的,主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时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要求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办理注销或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市场主体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办理注销或经营范围变更登记。
启动类别:先行试点。在成都、泸州、遂宁、甘孜4个市(州)选择一定范围先行先试,条件成熟后全面实施。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试点结束后全面推进
成果形式:相关市(州)人民政府完成先照后证试点
责任单位:试点改革市(州)人民政府,省工商局、省直涉及行政审批相关部门、单位
(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12.深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进一步推进涉及工商登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应主要从设施设备、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外,不得以注册资本数额作为行业准入的条件,不得要求对注册资本进行验资,不得对发放行政许可的数量和时间作出限制。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对能通过事中、事后管理的行政许可项目,各有关主管部门要认真清理研究,提出取消或保留为后置的意见建议报省审改办。公布试点改革市(州)工商登记前置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和前置改后置目录。规范运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切实防止变相审批。规范中介服务行为,督促中介组织公开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依据,推进与行政审批有关的中介机构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规范运行、加强管理,职能部门要健全行业自律性管理制度、职业道德准则及业务规范,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和清退淘汰机制。
启动类别:先行试点。在成都、泸州、遂宁、甘孜4个市(州)选择一定范围先行先试,条件成熟后全面实施。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试点结束后全面推进
成果形式: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责任单位:试点改革的市(州)人民政府,省审改办、省直涉及行政审批相关部门
五、严格市场主体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
(七)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以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构建全省集中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系统由公示平台和共享平台构成,支撑四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3.公示平台。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公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监管等信息;企业按照规定报送、公示报告和获得资质资格的许可信息;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报告和获得资质资格的许可信息可以按照规定在系统上公示。公示内容作为相关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关部门应在公示平台上公示登记备案、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等信息。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成果形式: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涉及行政许可相关部门、单位
14.共享平台。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或定时通过平台共享交换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行政许可、报告、监督管理等信息,建立监督管理和信用约束联动响应机制。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成果形式: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涉及行政许可相关部门、单位
(八)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15.经检查发现企业报告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对未按规定期限公示报告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提醒其履行报告公示义务。企业在3年内履行报告公示义务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超过3年未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其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不得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并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黑名单”)。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其他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建立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将违反认缴义务、有欺诈和违规行为的境外投资者及其实际控制人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并严格审查或限制其未来可能采取的各种方式的对华投资。
启动类别:适时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涉及行许可相关部门、单位
(九)强化司法救济和刑事惩治。
16.明确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对市场主体和市场活动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责,区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限。股东与公司、股东与股东之间因工商登记争议引发民事纠纷时,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司法救济。支持配合人民法院履行民事审判职能,依法审理股权纠纷、合同纠纷等经济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依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办理工商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充分发挥刑事司法对犯罪行为的惩治、威慑作用,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履行职责,依法惩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建立工商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协调配合机制,强化司法救济和刑事惩治。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
(十)加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监管。
17.加强对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行为的监管,大力推进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执法,加强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强化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严厉打击传销,严格规范直销,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行业管理分工,对主管行业承担起监管职责,主管部门负责对市场主体涉及行政许可的经营项目和未依法取得许可擅自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行为进行监管;行政许可经营项目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的,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能范围内的监管职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对市场主体的登记事项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一般经营项目的行为进行监管。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共享、信用披露和案件协查移送机制,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针对市场主体存在的共性问题,积极开展协同监管、联合执法,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监管效能。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工作格局。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涉及行政许可相关部门、单位
(十一)加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
18.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投诉举报,依法处理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对于应当具备特定条件的住所(经营场所),或者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公安、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部门依法管理;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由负责许可审批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工作格局。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公安厅、环境保护厅、省安全监管局
(十二)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自律和企业自我管理。
19.扩大行业协会参与度,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监督、约束和职业道德建设等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履行出资义务和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作用,强化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支持行业协会、仲裁机构等组织通过调解、仲裁、裁决等方式解决市场主体之间的争议。积极培育、鼓励发展社会信用评价机构,支持开展信用评级,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资信信息。强化企业自我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发挥独立董事、监事的监督作用,强化主体责任。公司股东(发起人)应正确认识注册资本认缴的责任,理性作出认缴承诺,严格按照章程、协议约定的时间、数额等履行实际出资责任。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各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出台办法,市场主体充分履行出资义务和社会责任。
责任单位:省直有关部门
六、组织实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20.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财政厅、省工商局、省法制办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商局,成员由省工商局、省委编办、省法制办、省审改办等部门(单位)组成,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集中各方力量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监管制度,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强化后续监管。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集中各方力量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有关部门
(十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21.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的采集、整合、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要将建成全省集中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实施改革的前提条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优化完善工商登记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改革前后工商登记管理业务的平稳过渡。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创新,建立面向市场主体的部门协同办理政务事项的工作机制和技术环境,提高政务服务综合效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为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等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员、设施、资金保障。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成果形式: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直相关部门
(十五)完善法制保障。
22.积极推进统一的商事登记立法,加快完善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的法规规章,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和管理制度,防范市场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部署开展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法制办,省直相关部门
(十六)注重宣传引导。
2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做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社会广泛参与诚信体系建设,激发公众创业热情,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启动类别:近期推进
启动时间:本方案实施后
完成时间:长期推进
成果形式:宣传解读政策,回应社会关注热点问题
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
2.保留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试点指导目录(13项)
3.登记前置审批项目改后置审批事项试点指导目录(117项)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增值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 1997-11-11
财税字[1997]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为支持连锁经营的发展,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现对连锁经营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跨地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即连锁店的门店均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的连锁企业,凡按照国内贸易部<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内贸政体法字[1997]24号)的要求,采取微机联网,实行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和经营,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对总店和分店实行由总店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
1.在直辖市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直辖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同意;
2.在计划单列市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批同意;
3.在省(自治区)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会同省财政厅审批同意;
4.在同一县(市)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县(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县(市)财政局审批同意。
二、连锁企业实行由总店向总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缴纳增值税后,财政部门应研究采取妥善办法,保证分店所在地的财政利益在纳税地点变化后不受影响。涉及省内地,市间利益转移的,由省级财政部门确定;涉及地,市内县(市)间利益转移的,由地,市财政部门确定;县(市)范围内的利益转移,由县(市)财政部门确定。
三、对自愿连锁企业,即连锁店的门店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的资产所有权不变的连锁企业和特许连锁企业,即连锁店的门店同总部签订合同,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商品的特许权的连锁企业,其纳税地点不变,仍由各独立核算门店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2003年2月27日财税[200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的精神,支持连锁经营的发展,现将连锁经营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的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跨区域经营的统一核算的连锁企业,需要实行由总机构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增值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97号)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内资连锁企业省内跨区域设立的直营门店,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与总部微机联网、并由总部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并且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的,由总部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从事跨区域连锁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由总机构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上述跨区域经营的连锁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后,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办发[2002]49号文件的精神,及时制定统一纳税后所属地区间财政利益调整办法,妥善处理好各级财政利益分配关系,以确保连锁企业门店所在地的财政利益在纳税地点变化后不受影响,以利于连锁经营的发展。
抄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发文日期: 2009-01-01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一条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条例第一条所称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条例第一条所称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第三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本细则所称有偿,是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828号
2008.1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现就企业处置资产的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处置资产,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由于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一)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
(二)改变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
(三)改变资产用途(如,自建商品房转为自用或经营);
(四)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五)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形的混合;
(六)其他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二、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三、企业发生本通知第二条规定情形时,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四、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对2008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处置资产,2008年1月1日以后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4年第12号发文日期: 2014-09-11 为加强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印发〈四川省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财预[2014]62号)等有关规定,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和四川省地方税务局联合制定了《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征收管理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关于印发〈四川省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财预[2014]6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居民企业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分支机构除外)均在四川省境内,且跨市(州)、扩权试点县(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以下简称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除另有规定外,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一)统一计算,是指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二)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三)就地预缴,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四)汇总清算,是指在终了后,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纳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
(五)财政调库,是指省财政厅定期将缴入省级国库的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国库。
第四条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及三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级、三级分支机构,是指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依法设立并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登记证书),且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分支机构。
第五条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上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六)四级及四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章税款预缴和汇算清缴
第六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包括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总机构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具体的税款缴库或退库程序按照《四川省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六)项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应根据当期实际利润额,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预缴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预缴额,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就地预缴;在规定期限内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也可以按照上一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预缴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预缴额,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就地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当不得变更。
第八条总机构应将本期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50%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就地申报预缴。总机构应将本期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另外50%部分,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及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就其分摊的所得税额就地申报预缴。
分支机构未按税款分配数额预缴所得税造成少缴税款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处罚,并将处罚结果通知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九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预缴申报时,总机构除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和企业当期财务报表外,还应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二级分支机构上一的财务报表(或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分支机构除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外,还应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在一个纳税内,二级分支机构上一的财务报表(或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原则上只需要报送一次。
第十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应当自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由总机构汇总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扣除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计算出应缴应退税款,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税款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应缴应退税款,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税款缴库或退库。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在纳税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全年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由总、分机构分别结清应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分别办理退税,或者经总、分机构同意后分别抵缴其下一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第十一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汇算清缴时,总机构除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外,还应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二级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或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和二级分支机构参与企业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二级分支机构除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外,还应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二级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或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和二级分支机构参与企业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三级分支机构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分支机构参与企业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可参照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列明的项目进行说明,涉及需由总机构统一计算调整的项目不进行说明。
第十二条按照本办法规定应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未按规定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责令其限期改正,责令限期改正后仍未报送分配表的,按照《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在同一县(市、区)设立多个分支机构的,可由企业申请,指定其中一个分支机构就同一县(市、区)的多个分支机构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章总分机构分摊税款的计算
第十四条总机构按以下公式计算分摊税款:
总机构分摊税款=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第十五条分支机构按以下公式计算分摊税款:
某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第十六条总机构应将上各个二级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细化分摊到二级分支机构本身及三级分支机构(二级分支机构为县市区级分支机构的不再细化分摊);四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三级分支机构。总机构应按照细化分摊后的上各个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按上述方法一经确定后,除出现本办法第五条第(四)项和第十七条第二、三款情形外,当年不作调整。
第十七条总机构设立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非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二级、三级分支机构),且该部门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可将该部门视同一个二级分支机构,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该部门与管理职能部门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不能分开核算的,该部门不得视同一个二级分支机构,不得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当年由于重组等原因从其他企业取得重组当年之前已存在的二级、三级分支机构,并作为本企业二级、三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该分支机构不视同当年新设立的分支机构,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内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总机构和二级、三级分支机构之间,发生合并、分立、管理层级变更等形成的新设或存续的二级、三级分支机构,不视同当年新设立的分支机构,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全部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分支机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利息、手续费、佣金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收入是指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取得的保费等全部收入。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职工薪酬,是指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实际使用的应归属于该分支机构的资产合计额。
本办法所称上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是指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分支机构上全年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数据和上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数据。
一个纳税内,总机构首次计算分摊税款时采用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数据,与此后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的数据不一致的,不作调整。
第十九条对于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六条计算的分摊比例,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后加总计算出汇总纳税企业的应纳所得税总额,最后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六条计算的分摊比例,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
第二十条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或财务状况和营业收支情况)等,对其主管分支机构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三个因素、计算的分摊税款比例和应分摊缴纳的所得税税款进行查验核对;对查验项目有异议的,应于收到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后30日内向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复核建议,并附送相关数据资料。
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于收到复核建议后30日内,对分摊税款的比例进行复核,作出调整或维持原比例的决定并说明理由,将复核结果函复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执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复核决定。
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未在规定时间内复核并函复复核结果的,上级税务机关应对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复核期间,分支机构应先按总机构确定的分摊比例申报缴纳税款。
第二十一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未按照规定准确计算分摊税款,造成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同时存在一方(或几方)多缴另一方(或几方)少缴税款的,其总机构或分支机构分摊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低于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的数额的,应在下一税款缴纳期内,由总机构将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的税款差额分摊到总机构或分支机构补缴;其总机构或分支机构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高于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的数额的,应在下一税款缴纳期内,由总机构将按本办法规定计算分摊的税款差额从总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分摊税款中扣减。
第四章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接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总机构应将其所有分支机构(包括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分支机构)信息报送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等。
分支机构(包括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分支机构)应将其总机构、上级分支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信息报送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内容包括总机构、上级机构和下属分支机构名称、层级、地址、邮编、纳税人识别号及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地址和邮编等。
上述备案信息发生变化的,除另有规定外,应在内容变化后30日内报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分支机构注销税务登记后15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第二十四条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在预缴申报期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的复印件、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和支持有效证明的相关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总机构出具的属于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内部辅助性分支机构证明、总机构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说明等),证明其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身份。
第二十五条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未按规定提供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也未按规定提供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相关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经其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后仍未提供上述资料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
按上款规定视同独立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其独立纳税人身份一个内不得变更。
第二十六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一)总机构及二级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二级分支机构还应同时上报总机构;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并入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统一申报。
(二)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三)总机构将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专项申报。
第二十七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优惠事项,统一由总机构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所得税优惠事项审批(备案)后,总机构应通知各二级分支机构,并由各二级分支机构书面告知其主管税务机关。
第二十八条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可以对企业自行实施税务检查,也可以与二级、三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联合实施税务检查。
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查实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统一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总机构应将查补所得税款(包括查补所得税款产生的滞纳金、罚款,下同)的50%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计算的分摊比例,分摊给各分支机构(不包括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分支机构)缴纳,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查补税款就地办理缴库;50%分摊给总机构缴纳,总机构就地办理缴库。具体的税款缴库程序按照《四川省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六)项的规定执行。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缴纳查补所得税款时,总机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检查结论,各分支机构也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税务检查结论。
第二十九条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自行对其主管的二级分支机构及下属分支机构实施税务检查,对查实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自行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除允许弥补的企业以前亏损。对于需由总机构统一计算的税前扣除项目,不得由分支机构自行计算调整。
二级分支机构应将查补所得税款的50%分摊给总机构就地办理缴库;50%分摊给该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缴库。具体的税款缴库程序按照《四川省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六)项的规定执行。
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缴纳查补所得税款时,总机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经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检查结论,二级分支机构也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和税务检查结论。
第三十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部门应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征管部门一致。
第三十一条跨市县汇总纳税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居民企业在四川境内既跨市(州)、扩权试点县(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又在同一市(州)、县(市、区)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实行本办法。
各市(州)区域内跨县(市、区)汇总纳税企业(不含扩权试点县(市))所得税征收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国税函[2008]79号)第三条同时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
2012.4.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的规定,现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所称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二、企业应当在汇算清缴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资料。第一年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实行备案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审核、备案管理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备案。
凡对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难以界定的,税务机关应要求企业提供省级(含副省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下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企业主营业务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范围的,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可按照15%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其当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申报并进行汇算清缴。
三、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公布前,企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范围的,经税务机关确认后,其企业所得税可按照15%税率缴纳。《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公布后,已按15%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若不符合本公告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在履行相关程序后,按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重新计算申报。
四、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凡已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取得税务机关审核批准的,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凡符合享受原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规定条件,但由于尚未取得收入或尚未进入获利等原因,2010年12月31日前尚未按照国税发[2002]47号第二条规定完成税务机关审核确认手续的,可按照本公告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后享受原税收优惠。
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一条及第二条的规定,企业既符合西部大开发15%优惠税率条件,又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在涉及定期减免税的减半期内,可以按照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半征税。
六、在优惠地区内外分别设有机构的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问题
(一)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仅就设在优惠地区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含优惠地区外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在确定该企业是否符合优惠条件时,以该企业设在优惠地区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主营业务是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收入总额的比重加以确定,不考虑该企业设在优惠地区以外分支机构的因素。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和所得税缴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第十六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21号)第二条的规定执行。有关审核、备案手续向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
(二)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外的企业,其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含仅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仅就该分支机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在确定该分支机构是否符合优惠条件时,仅以该分支机构的主营业务是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收入总额的比重加以确定。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和所得税缴纳,按照国税发[2008]28号第十六条和国税函[2009]221号第二条的规定执行。有关审核、备案手续向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需将该分支机构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情况及时函告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七、本公告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
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 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公告 2012年第1号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我省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川财税〔2011〕85号)规定,现对我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综合征收率进行调整,并发布《成都市地方税务局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收管理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年1月31日。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 成都市地方税务局
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强化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市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个人(含外籍个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下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出租房屋而发生的应税行为,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出租房屋坐落地的地方税务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
第四条个人出租房屋,应依法据实申报缴纳各项税费。房屋出租人不在出租房屋坐落地或不便于缴纳相关税款的,可由房屋承租人代其缴纳税款。
第五条为简化征管,降低征纳成本,个人出租房屋所涉及的房产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四川省地方教育附加实行综合征收: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未达5000元的,综合征收率为4%;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5000元以上(含5000元)、20000元以下的,综合征收率为8%;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收入20000元以上(含20000元)的,综合征收率为10%。计税公式为:
个人出租房屋应纳税额=租金收入×综合征收率
其中租金收入为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六条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缴纳税款确有困难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报当地政府审批:
(一)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拆迁农户,出租房屋月租金在500元以下的;
(二)个人出租房屋月租金在1000元以下,且租金收入为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
(三)其他缴税困难的情形。
第七条个人出租房屋税收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出租人收讫房屋租金收入的当天。出租人应于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并提供房屋租赁合同(协议)原件等资料。
第八条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出租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二)出租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九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一)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
(二)纳税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
第十条各主管税务机关可对个人出租房屋税收采取委托代征方式。由主管税务机关委托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相关单位(以下简称代征单位)代征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款。主管税务机关应与代征单位办理委托代征税款手续,签订《委托代征协议》。
第十一条代征单位应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严格依照《委托代征协议》规定的代征范围、代征内容、权限以及期限开展个人出租房屋税款的代征代缴工作,认真履行代征义务。
第十二条纳税人需要开具发票的,应持税收完税证明或有关凭证,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场所办理代开发票手续。
第十三条主管税务机关、代征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32号)的规定,领、发、用、存和缴销税收票证。
第十四条代征单位应保证代征税款日结日清,严禁挪用、截留国家税款。
第十五条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据实际入库的代征税款,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代征单位支付代征手续费。
第十六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切实加强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政策的宣传工作,并对代征单位的办税人员提供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第十七条本办法未尽事宜,遵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地税发〔2009〕243号)同时废止。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企业在住所外设点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答复 工商企字[2000]203号
2000.9.14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省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持内地营业执照在深圳设点从事经营活动问题的请示》(深工商〔2000〕157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增设经营场所是否要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2000〕第103号)等企业登记管理有关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的住所只能有一个,企业在其住所以外地域用其自有或租、借的固定的场所设点从事经营活动,应当根据其企业类型,办理相关的登记注册。
二、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公司在住所以外的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向该场所所在地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设立分公司登记。对未经核准登记注册,擅自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按《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3号)第三十二条进行查处。
三、依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在其住所以外的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办理相关的登记注册:
1.企业法人在其登记主管机关管辖地域内设点从事经营活动,可以按设立经营场所办理,也可以按设立分支机构办理。按设立经营场所办理的,该企业法人应当向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增设经营场所的变更登记。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后,在其营业执照上标明经营场所具体地址。对未经核准登记,擅自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和该《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进行查处。
2.企业法人在其登记主管机关管辖区域外场所设点从事经营活动,应当依登记程序向该场所所在地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设立分支机构的营业登记。对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和该《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进行查处。
3.对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省、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其中在上述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城市区域内的场所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以按上述第1项办理,也可以按上述第2项办理;在上述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城市区域外的场所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应按上述第2项办理。
四、企业承租他人商业柜台及相关的营业场地和设施经营,按《租赁柜台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7号)的规定,视为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出租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登记。
五、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法人持原登记机关营业执照在异地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1996〕233号)的原则,企业法人可以在异地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对于不属于设点经营的,不应按“无照经营”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
为落实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4号)规定,对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公告如下:
一、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无论采取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方式,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减按20%税率征收(以下简称减低税率政策),以及财税〔2015〕34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以下简称减半征税政策)。
二、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季度、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无须税务机关审核批准。
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时通过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栏次履行备案手续,不再另行专门备案。在2015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修订之前,小型微利企业预缴申报时,暂不需提供“从业人数、资产总额”情况。
三、小型微利企业预缴时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查账征收的小型微利企业。上一纳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含)的,分别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本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预缴时累计实际利润额不超过20万元的,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政策;超过20万元的,应当停止享受减半征税政策。
2.本按照上应纳税所得额的季度(或月份)平均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政策。
(二)定率征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上一纳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含)的,本预缴企业所得税时,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的,可以享受减半征税政策;超过20万元的,不享受减半征税政策。
(三)定额征税的小型微利企业,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优惠政策规定相应调减定额后,按照原办法征收。
(四)本新办的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凡累计实际利润额或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的,可以享受减半征税政策;超过20万元的,停止享受减半征税政策。
(五)企业根据本生产经营情况,预计本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季度、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企业预缴时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但汇算清缴超过规定标准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8号)附件
2、附件4涉及以下相关行次的填报说明中,原10万元统一修改为20万元:
(一)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第五条第(一)项之13.第14行的填报说明。
(二)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第五条第(二)项之5.第25行的填报说明。
(三)附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纳税申报表(B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第三条第(三)项之1.第12行的填报说明。
六、本公告适用于2015年至2017小型微利企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3号)废止。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3月18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5〕34号
2015.3.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确定上述相关指标。上述计算方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七条同时停止执行。
三、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规定,抓紧做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同时,要及时跟踪、了解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反映,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3月13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 财税[2015]99号
2015.9.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发挥小型微利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二、为做好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衔接,进一步便利核算,对本通知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其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间的所得,按照2015年10月1日后的经营月份数占其2015经营月份数的比例计算。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4号)继续执行。
四、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做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工作,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9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已经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所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第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第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三款所称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
(二)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三)提供劳务的场所;
(四)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
(五)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或者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第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第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一)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二)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三)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六)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第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九条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第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五条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
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第二节 收
入
第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第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第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所称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第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项所称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第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四)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所称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六)项所称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二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七)项所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八)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二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第二十三条 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二十四条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第二十五条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政府性基金,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第三节 扣
除
第二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二十八条 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第二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第三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第三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第三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第三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三十五条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第三十六条 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第三十七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
第三十八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条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第四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第四十五条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第四十六条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第四十七条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第四十八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第四十九条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第五十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第五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第五十一条所称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一)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二)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五)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
(六)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七)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八)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九)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等登记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所称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第五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第五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第五十八条 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第六十一条 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方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六十二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二)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第六十三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四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第六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所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六十六条 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第六十七条 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第六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第六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第七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所称投资资产,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
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投资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一)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二)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第七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五条所称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一)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二)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
第七十三条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第七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六条所称资产的净值和第十九条所称财产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第七十五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相关资产应当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七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第七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
第七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第七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5个,是指从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经在中国境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纳税。
第八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四条所称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四条所称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十一条 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的有关纳税凭证。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八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所称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第八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第八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
(一)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
前款规定的非营利组织的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
(一)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
(二)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八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所称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
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本条规定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八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所称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八十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十七条和第八十八条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九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第九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第九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所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二)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四)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九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所称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对民族自治地方内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得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九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第九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所称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所称企业安置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九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所称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第九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第九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所称减计收入,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前款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第一百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所称税额抵免,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享受前款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当实际购置并自身实际投入使用前款规定的专用设备;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第一百零一条 本章第八十七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一百零二条 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一百零三条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对非居民企业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的,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所称收入全额,是指非居民企业向支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第一百零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所称支付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一百零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所称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权益兑价支付等货币支付和非货币支付。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所称到期应支付的款项,是指支付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应付款项。
第一百零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可以指定扣缴义务人的情形,包括:
(一)预计工程作业或者提供劳务期限不足一个纳税,且有证据表明不履行纳税义务的;
(二)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且未委托中国境内的代理人履行纳税义务的;
(三)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或者预缴申报的。
前款规定的扣缴义务人,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指定,并同时告知扣缴义务人所扣税款的计算依据、计算方法、扣缴期限和扣缴方式。
第一百零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所称所得发生地,是指依照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原则确定的所得发生地。在中国境内存在多处所得发生地的,由纳税人选择其中之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一百零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所称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是指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其他各种来源的收入。
税务机关在追缴该纳税人应纳税款时,应当将追缴理由、追缴数额、缴纳期限和缴纳方式等告知该纳税人。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零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第一百一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合理方法,包括:
(一)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
(二)再销售价格法,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减除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
(三)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
(四)交易净利润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取得的净利润水平确定利润的方法;
(五)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
(六)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企业可以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独立交易原则与其关联方分摊共同发生的成本,达成成本分摊协议。
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应当按照成本与预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则进行分摊,并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有关资料。
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其自行分摊的成本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一百一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所称预约定价安排,是指企业就其未来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与税务机关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协商、确认后达成的协议。
第一百一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所称相关资料,包括:
(一)与关联业务往来有关的价格、费用的制定标准、计算方法和说明等同期资料;
(二)关联业务往来所涉及的财产、财产使用权、劳务等的再销售(转让)价格或者最终销售(转让)价格的相关资料;
(三)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提供的与被调查企业可比的产品价格、定价方式以及利润水平等资料;
(四)其他与关联业务往来有关的资料。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所称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是指与被调查企业在生产经营内容和方式上相类似的企业。
企业应当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提供与关联业务往来有关的价格、费用的制定标准、计算方法和说明等资料。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在税务机关与其约定的期限内提供相关资料。
第一百一十五条 税务机关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核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参照同类或者类似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核定;
(二)按照企业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关联企业集团整体利润的合理比例核定;
(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企业对税务机关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第一百一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控制,包括:
(一)居民企业或者中国居民直接或者间接单一持有外国企业10%以上有表决权股份,且由其共同持有该外国企业50%以上股份;
(二)居民企业,或者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持股比例没有达到第(一)项规定的标准,但在股份、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对该外国企业构成实质控制。
第一百一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实际税负明显低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是指低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的50%。
第一百一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
企业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债权性投资,包括:
(一)关联方通过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债权性投资;
(二)无关联第三方提供的、由关联方担保且负有连带责任的债权性投资;
(三)其他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具有负债实质的债权性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接受的不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所称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第一百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前款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一百二十二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八条所称利息,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
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和本条例的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可以只按前款规定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第一百二十三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一百二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所称企业登记注册地,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住所地。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企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当统一核算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一百二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所称主要机构、场所,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对其他各机构、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二)设有完整的账簿、凭证,能够准确反映各机构、场所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亏情况。
第一百二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所称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是指经各机构、场所所在地税务机关的共同上级税务机关审核批准。
非居民企业经批准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后,需要增设、合并、迁移、关闭机构、场所或者停止机构、场所业务的,应当事先由负责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要机构、场所向其所在地税务机关报告;需要变更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要机构、场所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一百二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内不得随意变更。
第一百二十九条 企业在纳税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一百三十条 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百三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所称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前已经完成登记注册的企业。
第一百三十二条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成立的企业,参照适用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有关规定。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3
【关键词】百货零售业 ROIC 实证分析
一、百货零售业的概述
零售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和消费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而百货业作为零售业比重最大的行业,更是得到了大家的特别关注。在中国,百货零售业过去一直是零售业企业的航空母舰,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商店数量的增多,百货零售市场已趋于饱和,同时,电子商务和便利店、大型超市及仓储店等新业态对百货零售企业也形成强烈的冲击。
二、ROIC指标的介绍
(一)ROIC指标概述
ROIC是指投入资本金回报率,也称投入资本回报率、投资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指投出入或使用资金与相关回报(回报通常表现为获取的利息或分得利润)之比例。用于衡量投出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ROIC指标计算公式
ROIC=NOPLAT/IC
NOPLAT一般称作“税后经营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扣除经营所得税得到的。
IC是投入资本,包括各种有息负债、权益资本。
(三)ROIC指标的优势
ROIC指标还原了资本结构的影响,直接关注项目的基础盈利能力,摆脱了会计准则的狭窄视角。
三、实证分析
(一)关于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2008~2013年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全部47家百货零售公司的历史数据来作为百货零售业的数据样本。通过6年数据的分析,可以研究出各大财务指标对百货零售公司的影响。
1.选取自变量。选取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作为反映公司资产运营状况的指标。其中存货周转率(用CH表示)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用YS表示)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选取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来作为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状况的指标。速动比率(用SD表示)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用C/L表示)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选取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和股东权益合计增长率来作为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用YE表示)反映了公司营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股东权益合计增长率(用E表示)反映了股东投入资本的发展状况。
选取公司总资产规模(A)来表示公司规模的大小。
2.选取因变量。本文选取了投入资本金回报率(ROIC)作为衡量百货零售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其公式如下:
ROIC=息税前收益(EBIT)*(1-税率)/投入资本
(二)实证分析
本文先用SPSS软件测算出上诉各个指标与ROIC的相关性,并采用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来体现CH、YS、SD、C/L、LOG(A)、YE、E各大指标对ROIC的影响程度。模型形式为:ROICi,t=αi,t+β1,tCHi,t+β2,tYSi,t+β3,tSDi,t+β4,tC/Li,t+β5,tLG(A)i,t+β6,tYEi,t+β7,tEi,t+ε
ROICi,t:t时期,i投入资本金回报率 CHi,t:t时期,i存货周转率
YSi,t:t时期,i应收账款周转率 SDi,t:t时期,i速动比率
C/Li,t:t时期,i现金流负债比率 LG(A)i,t:t时期,i资产规模
YEi,t:t时期,i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Ei,t:t时期,i股东权益增长率
1.描述性统计结果。将在Ifind上收集到的47家百货零售业上市公司在2008~2013年的历史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描述性统计。ROIC与速动比率的相关系数最小,为0.110,它们是极弱的正相关;ROIC与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285,它们是弱相关的正相关。总的来说,ROIC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和偿债能力状况的相关财务指标都是呈极弱或者弱的正相关,说明了ROIC与以上的各个指标没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2.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根据以上的模型公式,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如下表:
表3.1
a.predictors:(constant)股东权益增长率,资产规模,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b.dependent variable:ROIC
根据表3.1显示,相关系数R=0.723(a),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ROIC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以上结果说明了百货零售公司的资产规模对其投入资本金回报率有很大的影响。百货零售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也就是其可能所占有的市场规模越大,其创新变革能力也可能越强,从而导致投入资本金回报率越大。流动现金负债比率也对百货零售公司的ROIC有显著影响,说明了公司的流动现金净流量相对流动负债比率越大,也就是流动现金相对越多ROIC就会相对越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股东权益增长率对ROIC的影响几乎为0,这也说明了在百货零售这个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的行业里,所有公司在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并没有多大差别,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对ROIC的影响度不大。股东权益增长率对ROIC影响不大也说明了增资扩股不能很有效的增加投入资本金回报率。
四、总结
从财务指标可以分析出,百货零售业上市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处于下滑阶段,随着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该行业不得不放大财务杠杠进行风险经营。在百货零售业公司汇总,除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各项其他其他指标如总资产报酬率、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等均表现出自2008-2010发展稳定或略显下滑,至2011年有明显下滑的趋势,百货零售业整体展现出发展遇到阻碍。
参考文献
[1]余瑾秋.“百货零售业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研究”.《现代商业》,2009年第27期.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 股东委托经营者管理企业, 为实现股东的目标而努力, 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 企业建立了与员工的岗位、能力、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我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情况, 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很少是针对具体行业进行的。本文选取了零售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以期对这一行业高管薪酬和经营绩效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有益的补充。
(二) 文献综述。
Jensen和Murphy (1990) 用回归分析估计了现金报酬、购股权、内部持股方案和解雇威胁所产生的激励作用, 认为高管报酬和公司绩效有微弱的关系。Hall和Liebman通过对经营者报酬对季度业绩的影响的研究, 认为经营者报酬和企业绩效强相关, 而这种强相关几乎完全是由于所持股票和股票价值的变化所引起的。Mehran (1995) 通过对经营者报酬构成内容和经营业绩的研究, 认为企业业绩与经理持有股票的比例和经理其他形式的报酬的比例均呈正相关关系, 且相关系数分别为2.263和0.521。
魏刚 (2000)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研究, 认为高管的年度薪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和公司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宋增基、张宗益 (2002) 以1999年度公司的年报为研究窗口, 研究了公司绩效与经理人员薪酬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年薪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张俊瑞、赵进文 (2003) 以2001年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 发现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与公司绩效及公司规模呈较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李平 (2005) 通过对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绩效和经理人员薪酬呈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2011年1月1日之前在我国深、沪A股上市的零售业公司有96家, 考虑到样本的一般代表性,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剔除了10家停牌的上市公司, 最终选取86家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二) 研究假设。
假设1: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每股收益) 与高管货币性薪酬 (对数形式) 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高管持股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 变量选择。
1. 被解释变量 (公司绩效) 。本文选取会计指标基本每股收益 (EPS) 来度量。计算方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总股数。
2. 解释变量 (高管薪酬) 。本文选取高管货币性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两个变量来度量。高管货币性薪酬, 本文以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税前薪酬总额之和除以3的均值作为高管货币性薪酬的代理变量。这里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狭义的, 即剔除纯粹的董事和监事以外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高管货币性薪酬的“偏移”性质, 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 Ln CEOC=ln (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税前薪酬总额/3) 。高管持股比例 (CEOP) , 本文是指企业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年末持股数除以总股本的比例。
3. 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本文引入了以下控制变量。 (1) 资产负债率。通常资产负债率越高, 公司对盈余的管理越谨慎, 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好。资产负债率LR=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 (2) 营业收入增长率。正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代表公司经营较好, 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代表经营较差。营业收入增长率= (本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 /基期营业收入。 (3) 公司规模。本文采用总资产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代理变量。一般情况下, 规模较大的公司会给高管较高的报酬。Ln SIZE=ln资产总额。 (4) 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决定, 不同的董事会规模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会有所不同。ln DIR=ln (公司中董事会人数) 。
(四) 模型构建。
本文参考了方谋耶和潘佳佳 (2008) 、王鑫 (2012) 提出的有关公司绩效和高管薪酬的实证分析模型, 修改代理变量, 建立了以下实证分析模型, 以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式来验证假设。
三、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 我们先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 2011-2013年86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 (EPS) 的均值是0.4796, 高管货币性薪酬平均值的自然对数 (ln CEOC) 的均值是3.99, 高管持股比例 (CEOP) 均值是2.637%, 资产负债率 (LR) 的均值是52.5686%, 营业收入增长率 (GR) 的均值是15.0073%, 总资产自然对数 (ln SIZE) 的均值是22.05, 董事会人数自然对数 (ln DIR) 的均值是2.25。
(二) 相关性分析。
本文用SPSS 17.0软件对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第一, 高管货币性薪酬均值的自然对数与高管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109, 即两个自变量之间弱相关。第二, 基本每股收益与高管货币性薪酬均值的自然对数、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董事会人数的自然对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三) 回归分析。
对高管货币性薪酬均值的自然对数和高管持股比例两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第一, ln CEOC和EPS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为0.252, 回归系数为0.065;此实证结果支持假设1。第二, CEOP和EPS呈弱的正相关, 此实证结果支持假设2。第三, ln CEOC、LR、GR、ln SIZE对EPS的影响是显著的, 应进入模型 (1) 。第四, 模型 (1) 为EPS=0.065ln CEOC-0.007LR+0.004GR+0.18ln SIZE-3.859。
四、研究结论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 零售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这说明零售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货币性薪酬越高, 越有利于提升经营业绩;零售业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弱的正相关性, 但在统计上不显著, 这说明零售业的薪酬体制中, 高管货币性薪酬较高管持股比例更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 因此零售业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政策时, 应更关注于高管货币性薪酬。
参考文献
[1].Jensen MC, Murphy KJ.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2) .
[2].Hall B.J.and Liebman J.B..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 .
[3].Mehran, H.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5, 38 (2) .
[4].宋增基, 张宗益.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1) .
[5].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 2000, (3) .
[6].张俊瑞, 赵进文, 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2003, (9) .
[7].李平.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8].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9].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0].王鑫.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研究与探索, 2012, (8) .
分公司零售经理竞聘演讲稿 篇5
作者:竞聘材料网 日期:2014年11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26 次 【字体:大 中 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今天,我也很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综合能力的客观评价。我认为自己有能力担起分公司零售经理的重任,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更好!
为了便于大家对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概要地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我叫***,**岁,大专学历。我于1991年在黄石财校学习财务会计;1992年-1995年6月自费在中南财大财务会计大专班学习三年;1993年-1999年在黄石弹簧厂财务科任出纳;1999年单位改制后应聘到中石化黄石分公司,在中石化黄石分公司石料山加油站工作;2000年-2004年6月在李家坊加油站工作。12年来,我做过单位出纳、加油站加油员、收银员、班长、副站长等工作。2004年6月为了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我应聘到中石油黄石分公司,在黄石分公司大冶四都粮加油站任站长,由于平时工作努力,工作期间我曾被黄石分公司评为2004上半年加油站管理标兵,2004年黄石分公司先进工作者,我所工作的加油站也被省公司评为优秀加油站。200*年至今,任中国石油黄石分公司加油站现场管理。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优势所在:
一、善于学习,具备一定的业务理论知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工作以来,我长期坚持学习,尤其是在短缺时代已经成为尘封的记忆,顾客是真正的上帝,要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观念转变的大背景下,我更加强了对管理、营销等前沿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多年的持续“充电”和工作的历练,我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际域,开阔了视野,为做好零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具备开拓创新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习钻研营销理论的过程中,我曾经反复思考,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今天我给出的答案是创新!一个合格的营销职业人,必须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绝不能复制经验,而要不断创新方法。我具有创新的激情与魄力,在从事加油站现场管理期间,我就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并于上以118%的良好战绩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同时,在工作中我还锻炼了自己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开朗与幽默随时有效地与客户接触沟通。这些是我做好销售经理工作的支点。
三,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个人的性格特点是做事追求完美,无论什么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要追求卓越,力争达到一流水平。这种性格促使我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竭尽全力争取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经常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我会自觉地、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另外,这些年来风风雨雨的磨练,也造就了我勇于承担责任,绝对不轻言放弃的坚强性格。这些都是做好营销经理工作的必要保障。
四,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 在**年的工作中,我换过很多岗位,每一次的岗位变迁都使我对工作了解的更加具体,经验更加丰富,并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特别是我担任加油站现场管理期间,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而我更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当成一种资源,一种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可以共享、可以整合的资源。
同时,我真诚、随和、宽容、积极、乐观,能够引领自己的团队创造出骄人的业绩,这些都是做好工作的基石。
虽然我很自信,但绝不自负,“过去并不代表现在,更不意味着将来”,今天我并非因自己的点滴成绩而飘飘然,只是要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如果承蒙各位的厚爱,允许我走上零售经理的岗位,我将在硝烟弥漫的石油销售竞争中定好自己的位置,选好自己的方法,带领大家团结奋斗,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万吨的零售任务。我的具体工作构想如下:
第一,加强学习,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理念
我首先要大力倡导学习,在员工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理念。要让全体员工明确客户就是我们的工作动力,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客户服务,贴近客户,关心客户,使客户满意,只有这样,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获得客户的货币选票。我要积极组织大家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技巧,学习规范的服务方法,通过集中学习、讨论、模拟练习等多种方法,尽快实现大家观念上的转变,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指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惟一途径就是开拓客户、留住客户,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客户满意。要使我们的零售人员以“甜蜜的微笑、温暖的握手、真诚的赞美、语言的魅力和周到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以优质服务保有我们固定的客户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我们的霸主地位。就拿我们加油站的服务来说,就要求员工必须人人掌握“十三步曲”和“收银六步曲”,热情有礼、满面笑容地招呼每一位顾客,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力求给客户留下美好印象。再如我们的样板加油站必须提供有洗车服务、汽车美容等服务,顾客之家、休息室、餐厅等设施要基本齐全,顾客在加油时不出油站即可享受到必要的服务。同时我们要严格执行“三保两好一满意”服务承诺,以我们良好的服务吸引并留住客户,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提升我们的业绩。
第三,不断优化零售网络,强化对各加油站的管理
零售网络是石油销售企业最主要的经营场所,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终端---加油站的管理和建设。我的具体设想是:首先要加快油站形象工程改造,展现我们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别是我们作为奥运会合作伙伴,加油站标识更换、形象包装改造工作迫在眉睫。我要围绕“三化”的目标建设我们的加油站,不仅要达到美化、净化、绿化效果,而且要使设备设施更要科技化,物品定位定置,要使用液位仪、pos机、监控系统等现代化管理工具强化管理,简化流程,用最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其次要提升综合管理水平,规范终端流程,杜绝员工的三违现象,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我们要以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着装,标准化的服务程序,向客户展现专业化服务的水准,优质化服务的水平,在客户内心的天平上再增加一颗选择我们的砝码,并以获得客户的选择和认可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
第四,加强员工管理,打造和谐团队
“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本”。只有做到了“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所以我在工作中要强化管理,一方面我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序运转的良性工作秩序,又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特别要发挥女同志心思缜密,能够换位思考的特点,主动关心员工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以自己的真情和努力打造一支现代、高效、团结、创新的零售团队。
古希腊哲人说:“给我一个支撑点,我会把地球支起”,而我现在要说:“给我一份信任,我一定能做到更好”!当然,我也深深地知道:此次竞聘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会成功,而另一部分人会落选。对此我将以平常心来面对。此次竞聘,无论成功失败,我都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迎难而上,在工作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激情与汗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欧洲首家网上零售公司倒闭 篇6
多次救亡回天乏力
boo.com由瑞士名模莱安德和马尔姆斯腾创立,创立之初曾名噪一时,打破同类网上公司集资纪录,成功地从著名投资者手上取得10亿港元资金。它的投资者都是鼎鼎大名的商家,例如路易威登公司主席阿尔诺、意大利时装商Benetton的大股东和美国的JP摩根公司。在去年网股牛气冲天之时,boo.com的市值曾达4亿美元。可是谁曾想到,这些都是昙花一现。仅仅6个月,boo.com便倒闭了。
boo.com曾计划将货仓租予其他公司和股东来套现,又尝试出售自己给另一家网上零售商或一家体育用品生产商,也曾游说股东再集资3000万美元,这笔钱可以让公司大刀阔斧地缩减开支和裁员。但是这些尝试均告失败。
boo.com时装网站以20来岁的年轻人为主要销售对象,除提供普通便服外,也出售很多名牌高档货,价钱跟一般高档时装店的差不多。因此,一名英国消费者在网上写道:"既然在街上的时装店就可以买到新款时装,为何要选择上网购买?"
好大喜功终告失败
专家指出boo.com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稳定的客源以抵销庞大开支。市场分析家萨尔蒂尔认为,boo.com采用了一种备受质疑的高风险的经商方式,而其运作方式亦差强人意。boo.com在18个国家建立其全球时装王国的计划投资大,回报小,完全不符合商业原则。
boo.com的一切的确很完美,全球宣传攻势、复杂的网站技术和网上立体服装显示均非常昂贵,就连办公室也要挑租金最贵的伦敦金融中心区,而不到一般网络公司聚集的低租金区域。高级经理去世界各地看时装展时坐头等机位、住五星级酒店。
boo.com开张没多久,便迅速在世界各大城市如伦敦、纽约、慕尼黑、斯德哥尔摩、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地设立办事处,聘请450名员工。岂料网站在实际运作上,却遇到接二连三的问题,包括网站因技术问题延迟3个月才能服务、网站设计遭批评等。此外boo.com不能容许高运算速度的电脑进入,而且可供选择商品款式不多也被认为是它失败原因。到了去年第四季,起初吸引到的资金已花掉一半,而公司收入却不见大幅增加,公司被迫缩减规模,裁减差不多100个职位,此时已于事无补。
网上公司进入破产期
网上服装零售店boo.com的倒闭,仅是其他同类网站殒落的前奏。随着互联网热潮渐渐冷却以及一些互联网新贵公司纷纷破产,投资者对整个网上零售业显然信心动摇。伦敦美林证券行互联网分析家布拉德肖称:"欠缺实质盈利支持、商业发展计划站不住脚的浮夸网上贸易时代已成过去,相似的倒闭事件将相继发生。估计在未来5年间,会有3/4的欧洲互联网公司因合并或倒闭而消失。"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分析家认为,在于网上公司的资金管理方针,其中尤以针对消费者的商务网站(Businss-to-consumer)为甚。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接受审核的28间英国互联网公司中,有25家将在15个月内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其中1/4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出现周转困难,可是他们绝大部分目前已很难再增加收入或筹募新资金。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7
一、DEA模型简介
数据包络分析 (D ata Envelopm ent A nalysis, 简称DEA) 由美国学者Charnes、W Coopor和R hodes于1978年提出, 它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 主要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相对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一) CRS模型
CRS (又称C2R) 是由Cham es、Cooper和R hodes提出的第一个DEA模型。该模型是投入导向型的规模报酬不变模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本的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确定出有效生产前沿面, 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 确定各DMU是否为DEA有效。
设有n个DMUj (1≤j≤n) , 它们具有m个投入指标和n个产出指标, DMU j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
xj= (x1j, x2j, …, xmj) T>0, j=1, …n
yj= (y1j, y2j, …, ysj) T>0, j=1, …n
其输入、输出权重分别为:
u= (u1, u2, …, us) T
v= (v1, v2, …, vm) T
DEA模型中每一个决策单元DMUj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来评价DMUj的相对有效性, 其计算公式如下:
hj为相对效率效率指数, 其中u和v这两个权重向量是待定的, 且有u>0, v>0, 对于每一个DMUj, 也就是求解如下问题:
设此模型的最优解为:θ, s+, s-则有:
(1) θ=1, 且s+=0, s-=0, 则决策单元j为DEA有效, 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2) θ=1, 但至少某个输入或者输出大于0, 则决策单元j为弱DEA有效, 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不是同时为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最佳;
(3) θ<1, 决策单元j不是DEA有效, 经济活动既不是技术效率最佳, 也不是规模最佳 (其中s+为松弛变量, s-为剩余变量) 。
(二) VRS (BC2) 模型
CRS模型仅对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适用。但现实中不平等竞争、财政约束等情况会使得DMU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状况。1984年Banker, Charnes和Cooper提出了BC2模型, 该模型是对DEA分析的扩展, 并且考虑了规模收益可变的情况。该模型对C2R模型增加了对权重λj的凸性约束, 可将其转化为VRS模型:
用VRS模型求解所得到的σ值即为纯技术效率值, 它剔除了DMU自身模型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假设此模型的最优解为:σ, s+, s-则有:
(1) σ=1, 且s+=0, s-=0, 则决策单元j为DEA有效;
(2) σ=1, 但至少某个输入或者输出大于0, 则决策单元j为弱DEA有效;
(3) σ<1, 决策单元j不是DEA有效。 (其中s+为松弛变量, s-为剩余变量)
另有DMU的纯规模效率值S可以通过技术效率值θ和纯技术效率值σ求得, 即 。
二、基于DEA的零售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 决策单元 (DMU) 的选取
DEA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评价”同类样本间的“相对有效性”, 特别是多个同类样本间的评价, 因此要选取具有同质性的DMU。本文以在我国深交所、上交所上市的零售业公司作为样本, 从中随机选取3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决策单元来进行实证分析。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采集
DEA具有多投入、多产出指标综合评价的优越性, 因此首先要求指标的选取满足评价的要求, 能有效地反映出决策单元的经营绩效, 其次考虑DEA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对数据的要求, 最后考虑数据口径的统一性、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选用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成本和员工薪酬作为投入指标, 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作为产出指标。本文样本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网, 由于篇幅所限, 在此不予列出。
(三) 数据计算与结果分析
将样本的原始数据代入模型, 选取产出导向的VRS, 运用DEA P2.1软件来进行求解, 其结果如表1所示。
(1) 效率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 从选取的30家上市零售企业只有小商品城、豫园商城、重庆百货、益民商业、武汉中百、华联股份、广州友谊、广百股份、人人乐、天虹商场共10家企业的综合效率为1, 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均为1, 这说明这些企业属于DEA有效, 占整个行业的33.33%。说明说明企业在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上, 生产效率已达到最大既充分利用的水平。也就是说, 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很好, 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公司现有资源, 在投入上比较合理, 在资产规模上有优势, 在管理技术上比较先进。
然而其余的公司并没有达到DEA有效, 占整个行业的66.67%。这表明这些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 并且大多数企业还有待提高。这些企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产出或者在现有产出基础上减少投入, 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率。
(2) 规模效益分析。表1给出了各个决策单元 (DMU) 规模报酬的状态。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企业有11家, 分别是:小商品城、豫园商城、重庆百货、益民商业、武汉中百、武汉中商、华联股份、广州友谊、广百股份、人人乐、天虹商场, 占样本总数的36.67%。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企业为16家。占样本总数的53.34%。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仅有3家, 它们分别是南京新百、东方集团、西安民生, 占样本总数的10%。
以上结果表明, 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有53.34%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有36.67%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 仅有10%的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 这表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有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规模效益状态。对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的企业来说, 应该减少资产规模, 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对于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企业, 应该适当扩大规模, 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产出。
(3) 目标改进分析。要使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是有效的,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指标的数值使其达到相对有效。根据D EA P2.1软件的输出结果, 可以得到非DEA有效的零售业上市公司达到DEA有效的投入、产出的目标值和改进的比例 (如表2和表3所示) 。以宏图高科为例, 该公司在保持现在投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达到DEA有效, 可以在现有资源基础上, 输出方面, 净利润在原值的基础上增加104.50%达到DEA有效目标值40557.348万元;每股收益在原值的基础上增加25.06%达到DEA有效目标值0.563元;主营业务收入原值的基础上增加12.13%达到DEA有效目标值1205705.299万元。通过以上的分析, 企业应该加强企业资源的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各方面的管理, 使企业达到规模效益状态。其他企业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得到其他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提高经营绩效的策略。
四、结语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在D EA P 2.1软件输出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规模效益状态, 在此基础上以宏图高科为例提出了其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 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盛昭瀚、朱乔、吴广谋:《D EA理论、方法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毕红毅、李军、孙明岳:《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廖小静:《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8
关键词: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战略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条件下, 上市公司要想长远可持续发展, 就要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 提高公司的质量, 以适应市场竞争。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的目标及财务战略的选择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做出科学决策, 规范上市公司运营,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组织公司财务活动, 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 是监管公司资金筹集、投放、分配的管理工作, 它是公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是一个严谨而完善的体系, 它体现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目标则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符合公司经营目标, 公司才能健康的发展。所谓财务管理目标, 又被称为企业理财目标, 是指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也是检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性和方向性的重要标准。
确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有效地开展上市公司财务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 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从而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西方公司的理财目标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财富最大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等阶段。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有“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同的观点。从计量方面看, “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有着的明显的区别, “股东财富”与“企业价值”并不相一致。“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计量相对较容易, 主要是通过股票的市场价值来衡量。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计量相对较难, 主要通过资产评估或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求和获得;从利益出发点来看,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主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除了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考虑债权人、职工、政府等的利益;从影响因素来看,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量, 而影响股价的因素较为复杂, 其波动较频繁, 难以加以控制。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其企业价值的确是难以量化的;从适合的企业类型来看,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充分体现了股东创办公司的目的, 即获取投资收益。针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东财富最大化”无疑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适合上市公司。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则既适合上市公司有适合非上市公司。综合上述可见, “股东财富最大化”应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 当然这一目标也是适合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
二、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战略
(一) 针对零售业业绩不同的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
由于零售业本身处于流通环节, 资本流动性极强。而零售业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品牌影响力极强、集约化管理能力极强的商业企业, 其大规模的销售空间、可提升的毛利率及可控的成本都可以使企业盈利增长快。所以通过对零售业上市公司所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及发展现状的分析, 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选择。对业绩快速增长的上市公司, 如华联超市、北京华联等采取快速扩张财务战略;对业绩发展平稳的上市公司, 如南京中商、南京百货等采取稳健财务战略;对业绩萎缩、出现滑坡的上市公司, 如烟台发展、兰州民百等采取紧缩财务战略。
(二) 合理确定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的最优组合来实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即“股东财务最大化”
当然零售业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而财务战略管理上究竟是集权多一点还是分权多一点, 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总成本最低的原则。财务控制体系的选择, 对公司整体的生存发展影响很大。并且在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 因此上市公司也要考虑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但前提有三: (1) 充分考虑成本因素; (2) 要用正确的观念来协调集权和分权; (3) 正确把握集权与分权的尺度。
(三) 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强化职业道德规范
要建立健全制度法规, 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确保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
1. 除了加快完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参加定期的培训学
习, 引进相关的财务管理软件, 还要引入有现代管理思想和才能的财务管理人员, 不仅业务精通, 还要有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 成为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
2. 强化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的定期化、长期化、制度化, 有效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全面贯彻《会计法》、全面落实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同时
赋予企业理财自主权, 逐步建立起企业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 把各种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常规化的同时, 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能力。
4. 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制度, 形成以产权制度为纽带的财务监
督管理机制, 并制定相关的财务监督管理办法, 扩大财务监督覆盖面, 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9
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 这里以美国为代表。1955年美国的《财富》杂志按年销售总额大小对全美上市公司进行排名, 后对全球企业进行500强排名, 每年公布全球500强、全美500强企业等等。这种采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虽然简便, 但信息含量太少, 不能对企业多元化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商业周刊》分别采用单指标和8个指标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家上市公司进行评价与排名。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进行企业经营业绩研究, 90年代开始研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及其排序。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于1996年开始从三个方面、采用六个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2001年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和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等成立“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 用10个基本指标和13个修正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并每年发布评价报告。
就评价结果而言,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可以分为只能进行分类 (或定性) 研究以及同时进行分类与排序 (定量) 研究两大类,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不仅要能进行分类, 更要能进行优劣排序。因此, 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不包括只能进行分类研究的评价方法。当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1) 样本数量少于评价指标数时, 只能用AHP、综合指数法、TOPSIS、密切值法、关联度法和突变级数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各指标权重可以用Delphi等主观法或信息熵法、变异系数等客观方法确定, 后者主要取决于数据本身的特性。 (2) 样本数量是评价指标数量的3~5倍以上, 但评价指标之间高度相关时, 采用FA、PCA和PPC方法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 样本数量多于评价指标数但又少于3倍时, 采用TOPSIS、综合指数法和AHP等方法更可靠。
Logistic非线性模型、神经网络 (BPNN) 组合方法等都必须首先知道模型的期望输出值, 即综合评价结果, 但这正是综合评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果把PCA等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作为BPNN等的期望输出值而建立模型, 不但本末倒置, 而且根本没有必要采用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来解决可以用线性模型就能解决的问题。
对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等事先已经给出单指标评价标准的问题, 本文可以通过生成任意多样本的方法, 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Logistic评价建模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在大量调研、征求专家意见以及结合《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由五个方面、10个基本指标和13个修正指标组成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直接引用该评价指标体系。
1. 经营业绩评价的单指标均值标准及其区间标准。
笔者把其中有关经营业绩评价的单指标均值标准转化为表1所示的区间值标准。
2. 上市公司评价指标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
零售业在第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投资等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以零售业上市公司2000~2009年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笔者从锐思数据库下载了2000~2009年的全部数据, 股价波动率指标值由作者根据每周数据计算得到, 资产负债率等逆向指标通过取负值而正向化, “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值由笔者计算整理得到。实际计算2003~2009年的经营业绩。10个基本指标和12个修正指标中, 除个别指标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外, 多数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取“平方根”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应收账款周转率取“对数”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 为提高建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这些指标进行上述预处理。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有7个典型相关系数, 两组指标之间能相互解释的比例达72%以上, 即两组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因此, 对10个基本指标、12个修正指标和全部22个指标 (三组指标) 分别建立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
注:x1~x10是基本指标, z1~z12是修正指标 (删除了资产规模指标) 。根据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优秀、良好等级别的均值, 笔者计算得到了本表的单指标区间值标准、样本均值和标准差。
进行PCA和FA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KMO都小于0.70, 因此, 对于本例, 虽然可勉强采用PCA或FA分析, 但由于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弱, 以致选取的主成分太多, 效果较差。
3. 生成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任意多样本。
当基本指标x1≥11.7~16.4、x2≥9.4~13.8、x3≥1.1~1.4、x4≥2.8~3.8、x5≥31.4~44.7、x6≥7.6~17.0、x7≥24.3~34.9、x8≥22.4~37.6、x9≥-53.0~-40.8和x10≥191~243时, 经营业绩必定为良好, 即在上述区间范围内可以生成任意多经营业绩为良好的样本, 同时可以生成任意多经营业绩为优秀、中等、较差和很差的样本。同理可生成12个修正指标的样本。笔者共生成了4 000个样本, 2 000个样本用于建立模型, 另外2 000个样本用于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设定经营业绩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和很差时的模型输出值分别为0.9、0.7、0.5、0.3和0.1。
4. 建立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Logistic模型
由10个基本指标构成的Logistic模型为:
其中, y (x) 为经营业绩得分, b0~b10为回归系数, x1~x10为评价指标 (自变量) 。
对式 (1) 进行线性化处理可以转化为:
式 (2) 是以x1~x10为变量的线性方程。针对2000个建模样本, 笔者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Logistic模型:
括号内的数据为各评价指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值, 10个基本指标都在95%水平上显著。
同理得到由12个修正指标和全部22个指标构成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 (略去t值) :
用另外2 000个样本分别对上述三个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检验, 主要指标值如表3所示。
注:R2、Adj.R2、MAE和σ分别为模型的相关系数、调整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标准差。
注:t0、t1为回归方程常数项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F值为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值。
建模样本、检验样本的指标值相差很小, 表明三个模型的稳健性和有效性都很好, 精度也很高。再对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模型之间的回归方程, 如表4所示。
模型的相关系数、显著性、平均绝对误差、标准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检验值等都表明这三个模型几乎是等价的, 但又以同时包含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的模型最好。因此, 评价经营业绩时, 可以采用只包含基本指标的评价模型, 也可以采用只包含修正指标的评价模型, 检验时可以采用同时包含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的模型。笔者建议, 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时应优先采用只包含12个修正指标的评价模型。
5. 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结果。
把零售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经过预处理的修正指标数据代入模型, 得到57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的排序以及根据经营业绩各等级值域判定的各公司经营业绩等级列于表5中。
三、结果和讨论
1. 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及其重要性分析。
由Logistic模型的特性可知, 回归系数绝对值越大的指标越重要, 因此, 在10个基本指标中, 总资产报酬率最重要, 其次是营业收入增长率, 已获利息倍数最不重要。在经营业绩的五大方面中, 财务效益状况最重要, 然后是发展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等。在12个修正指标中, 总股本收益率最重要, 其次是总资产增长率,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最不重要;在经营业绩的四大方面中, 发展能力最重要, 然后是财务效益状况、偿债风险状况等。在全部22个指标中, 总资产报酬率最重要, 其次是营业收入增长率, 存货周转率最不重要;在五大方面中, 发展能力状况最重要, 然后是财务效益状况、偿债风险状况等。
2. Logistic模型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点。
一是消除了某些指标异常值 (过大或过小) 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稳健性好;二是建立的模型既符合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单指标评价标准, 又不受具体选择哪些上市公司进行评价的影响, 通用性强, 客观性好;三是只需把待评价的上市公司修正指标值代入模型就能直接得到其经营业绩值和相应的等级水平。
备注:*表示同时发行A、B股的公司;S表示上市公司曾被ST、*ST或PT处理。
3. 零售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经营业绩分析。
(1) 经营业绩整体水平。零售业的经营业绩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绝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 57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只有000560 (2007年) 、000753 (2008年) 、000882 (2009年) 和600858 (2004年) 的经营业绩是“优秀”, 仅占1%;83个样本业绩“良好”, 占21.2%;244个样本业绩“中等”, 占62.4%;47个样本业绩“较差”, 占12%;13个样本业绩“很差”, 占3.3%。 (2) 经营业绩发展趋势。40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是提高的, 占74.1%;24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降。 (3) 经营业绩波动情况。昆百大A (000560) 经营业绩波动最大, 最大值为0.861 (2007年) , 最小值为0.091 (2004年) 。 (4) ST或*ST公司 (含PT, 统称为ST) 的经营业绩情况。上市公司在ST之前两年的经营业绩都相对较差, 一般都小于0.35, 当经营业绩连续几年好于0.40以上时就会撤销ST处理, 这正好与上市公司被ST处理的规则相吻合。
4. 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措施和建议。
从灵敏度指数——经营业绩函数对各评价指标的偏导数来看, 某指标的灵敏度只与其回归系数的大小有关而且成正比。因此, 提升经营业绩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回归系数最大的指标的值, 回归系数越大, 改善效果越明显。对回归系数比较接近的几个指标, 应该首先采取措施改善指标值接近于均值的指标,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Logistic模型的稳健性好。用Logistic方法建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模型,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个别指标异常数据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 客观性和稳健性较好。由10个基本指标、12个修正指标和全部22个指标构成的三个评价模型的一致性很好、相关性很高。由于股价波动率等指标值获取非常麻烦, 建议实践中优先采用只包含12个修正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
在12个修正指标中, 总股本收益率最重要, 其次是总资产增长率;在衡量经营业绩的四大方面中, 发展状况最重要, 然后是财务效益状况、偿债风险状况等。因此, 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发展能力能有效提升经营业绩。
2003~2009年期间, 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于中等偏好水平, 分别有21.2%和62.4%样本的经营业绩为良好和中等水平。40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高, 17家经营业绩出现滑坡。
对ST和非ST公司混合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能比较可靠、正确地识别ST公司。上市公司被ST之前两年的经营业绩相对较差, 经营业绩连续几年较好时就会撤销ST处理。绝大部分ST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对较差。
摘要:本文采用Logistic非线性方法建立了基于10个基本指标、12个修正指标和全部22个指标的三个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 经相关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 三个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等价性, 实践中应优先采用能比较便捷获得数据的修正指标模型。通过对零售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发现其经营业绩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总股本收益率和发展能力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零售业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徐国祥, 檀向球, 胡穗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统计研究, 2000;9
[2].张立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陈孝新.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中的应用.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23
[4].府亚军, 黄海南.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统计与决策, 2005;12
[5].白祖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价值工程, 2009;8
[6].聂萍, 江兵, 何继光.基于密切值法的车类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工业技术经济, 2006;25
[7].曾卫.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2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10
零售业, 是指通过买卖形式, 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 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其作为我国流通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世界著名零售集团进入我国市场, 传统零售业受到了猛烈冲击。[1]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零售业只有具备高效率, 才能更好地引导生产,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2]
当前, 效率提升已经成为零售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从效率角度讲, 零售业效率是由技术进步、规模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组成。其中, 技术进步, 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规模效率, 是指产业结构通过优化配置, 对产出单元所发生作用的大小;配置效率, 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 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技术效率从经济学意义上而言, 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即在既定的投入下实现了产出最大化, 或在生产既定的产出时实现了投入最小化。目前, 零售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差距不大;配置效率主要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规模效率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技术效率是资源利用的效率, 可通过管理和组织技术迅速改变。因此, 提高技术效率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国内学者在零售企业效率评价研究上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典型的如符静、孙彬彬 (2007) 以全国10个省市的连锁零售业为样本, 运用DEA模型进行效率评价分析, 建议调整投入产出比。[3]刘钊、楼文高 (2012) 在对我国零售业65家上市公司和沃尔玛总公司2000~2009年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之后指出, 我国劳动生产率不高。[4]曹军 (2014) 对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在2006~2011年度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指出我国零售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 应对布局加以调整。[5]
笔者运用超效率SBM模型, 对我国深沪74家零售业上市公司进行效率综合评价和比较, 以期找出影响零售业效率的多重因素。
评价方法选择
1. 评价零售业技术效率的主要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可发现, 目前针对零售业技术效率的评价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单指标投入产出率, 如劳动生产率, 资本报酬率等;二是基于计量模型的方法;三是基于非参数规划的DEA方法。第一种方法相对评价视角较单一;第二种方法只能针对一个产出, 且需要严格的参数检验;第三种方法基于规划思想, 可以是多产出且不需要检验就能测度出来相对效率, 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 如果出现负值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非参数DEA模型种类很多, 常见的模型包括BCC模型和CCR模型。
2.超效率SBM (Super-SBM) 模型
笔者根据问题和方法适应性, 选择基于VRS的超效率SBM模型。选择该模型的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BCC、CCR模型对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的辨识度较低, 因此选择超效率模型;二是由于运营效率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不能单纯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分析, 因此选择无角度的SBM模型;三是由于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 因此选择非径向模型。
超效率SBM模型具体为:
ρSE*=min1+1mmi=1Σsi-÷xik1-1ssr=1Σsr+÷yrks.t.nΣxijλj-si-≤xiknΣyrjλj+sr+≥yrknΣλj=1λ, s-, s+≥0i=1, 2, …, m;r=1, 2, …, q;j=1, 2, …, n (j≠k) j=1, j≠k j=1, j≠k j=1, j≠k
其中, si-, sr+表示投入、产出的松弛量;λj为权重向量。目标函数ρSE*满足ρSE*≥1。若ρSE*<1, 说明被评价决策单元无效, 需要在投入产出上作相应改进。
评价指标选择
DEA方法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区别是, 能够对多个投入、多个产出指标数据集进行效率的测度, 其原理是投入产出关系的分析。因此, 其指标可分为投入类指标和产出类指标。笔者结合既有文献, 基于零售行业交易次数多及交易平均额小、既卖产品又卖服务、多种业态共存、连锁经营、竞争激烈等运营特点, 以经济学原理为依据, 选择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 以营业收入和利润作为产出指标。
根据零售业企业的特点, 资本应从三个角度度量, 即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运营成本。由于零售业不同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配置将对资金的运行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进而对企业的技术效率产生影响;而运营资本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可选择劳动力数量和工资总额。笔者选择工资总额作为投入指标, 一方面, 是因为前者的数据不易获取;另一方面, 是由于该行业已形成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格相对一致, 工资总额更能体现劳动投入情况。对于产出, 零售业既要看市场占有率, 又要看运行的效果。前者可通过营业收入体现, 后者可通过利润指标体现。
笔者以证监会行业板块所显示的沪深两市82家A股零售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由于有六渡桥、一心堂、中百一店、华联商厦、绍兴百大这5家企业中缺少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商业城和第九百货这两家企业缺少劳动力投入数据, 而武汉石油的相关数据与其他企业的数据不处于同一数量级。因此, 将这8家企业从样本中剔除。最终, 选择上市的74家零售业企业构成了研究中的样本决策单元。测度时间为2013年。数据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
由于DEA模型中的产出指标在计算时不能有负值, 而笔者选取的利润指标中有企业是负值, 因此, 需要对这类数据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数值平移、标准化和输入输出分开、分类计算等。这些方法均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考虑到本文中模型的选择, 依据文献采用数据平移的方法, 这从根本上不改变排序效果, 且效率值本身具有解释意义。
结果测算与分析
对74家零售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测度, 模型的计算结果如下: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4家零售业企业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中的统计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数据偏左分布, 行业总体效率值较低;各组数据波动较大, 其中最明显的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指标数据, 表明企业间差异较大。
2. 效率值测度分析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 对企业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由于数据量较大, 按区间形式给出, 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见表2、表3) 。
从表2可看出, 以0.1为区间长度时, 整体零售业效率值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形式。既说明行业之间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分成两个群体, 也体现出该行业竞争激烈, 处于行业调整期。
从表3可看出, 以0.6为区间长度时, 行业效率呈现出由高向低方向的“金字塔”分布, 行业整体效率偏低, 说明该行业处在效率偏低的集中区。其中, 效率值最大为8.63 (以下均保留两位小数) 、效率值最小为0.05、平均值为0.88、方差为1.15、极差为8.58、中位数为0.77。说明零售业技术效率总体水平偏低、企业间的差异较大。
(注:企业名称按企业效率值排名顺序列出)
效率改进
效率改进可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向进行, 即根据各指标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冗余程度进行判断, 并根据不同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情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见表4) 。
(注:企业按冗余程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
1.投入角度
(1)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但企业固定资产过多, 也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相对较弱。例如, 津劝业的固定资产投影值为实际值的近五分之一, 相对于拥有最高效率的企业, 津劝业的固定资产没有使企业发挥出应有优势, 且差距较大。
(2) 从资产本身来说, 流动资产占的比重越大, 表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就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来说, 流动资产相对越多, 流动性越好, 但流动资产过多剩余, 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例如, 宁波华联流动资产的投影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 有大量的冗余。这说明宁波华联流动资产的运营效率不高, 与拥有最佳流动资产比率的企业相比, 流动资产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3)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 是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 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但员工过多会导致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浪费, 造成管理成本增加, 还会使管理难度加大。其中, 大连友谊的劳动力投入投影值为实际值的五分之一, 反映出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 是企业运营各环节成本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管理的重点, 要由经营转移到成本控制上来。只有有效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可操作性。其中, 亚夏汽车运营成本的投影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 反映出运营效率偏低。
2. 产出角度
(1) 由于总体营业收入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明显, 这说明基于既有投入, 其营业规模是达到了较好的状态。因此, 表4中未列出。
(2) 营业利润永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目标, 没有足够利润的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 因而也无法继续扩大发展。例如, 南京新百营业利润的投影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 反映出南京新百与同行业中拥有最佳营业利润的企业相比营业利润偏低, 盈利能力较弱。
结论
笔者运用超效率SBM模型, 对我国上市零售业企业的效率进行了测度, 发现上市零售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整体偏低。
以0.1为区间长度时, 呈现出哑铃结构, 行业间效率差异值较大, 说明该行业竞争激烈, 处于行业的调整期;以0.6为区间长度时, 呈现出由高到低方向的“金字塔”分布, 效率低的企业较多。从产出不足而言, 整体上经营规模合理, 但盈利能力不足;从投入冗余而言, 企业间差异较大, 根据冗余值给出了不同企业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立.中国零售业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2.
[2]雷蕾.我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14.
[3]符静, 孙彬彬.基于DEA连锁零售业的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6) :126-127.
[4]刘钊, 楼文高.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与美国沃尔玛相比[J].财会月刊, 2012 (3) :57-60.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11
事实也印证了传统零售业的不景气。时值岁末,正是百货市场红火的时候,北京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却在此时以“调整经营结构”为由停止营业。无独有偶,卜蜂莲花也在1月宣布关闭北京草桥店。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李宁、匹克等体育品牌关闭了全国1200家门店,家得宝退出了中国,沃尔玛关闭了四家门店。
正当零售巨头们纷纷撤退的时候,电商却一路乘风破浪疯狂扩张,“双十一”当天,天猫淘宝高达191亿元的营业收入让整个市场为之沸腾,这是传统零售业无法谱写的乐章。
在电商强劲的冲击下,还将有多少传统零售企业不得不选择撤退呢?《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当前A股市场上42家百货零售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10家受冲击最大的公司,包括民生投资、海岛建设、上海九百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我们将零售的范畴限定在百货零售业,是因为相对提供生活必须品的超市而言,百货零售才是电商冲击的重灾区。
除了电商冲击这一外在因素,过高的成本费用、异地扩张受阻等内在因素则让这些处于寒冬的公司雪上加霜。
十家公司受冲击最大
随着电商在消费领域不断攻城略地,一些传统百货零售类公司很可能会被取代。
谁会率先倒下?为此,我们研究了百货零售行业(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内的42家公司,根据其2012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筛选出10家最可能被电商替代的公司。
我们的筛选过程如下:首先将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四个指标分别赋以相同权重,选出15家综合得分最低的公司,然后考察了15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最终选出10家公司。
它们分别是:民生投资、海岛建设、上海九百、武汉中商、中兴商业、广百股份、西安民生、津劝业、南京中商和汉商集团。我们在后文对这10家公司进行了逐一点评。在这些公司中,民生投资和海岛建设表现最差,这两家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均已陷入亏损。
其中,民生投资虽写明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资本经营以及相关资讯与服务。但其主要收入却来自零售业,其子公司青岛国货汇海丽达购物中心有限公司为其贡献了大部分利润。该子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减少0.69%,实现净利润668.24万元。民生投资2012年前三季度则出现亏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1月21日,公司公告称,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012年全年有望盈利5930万元。不过,其财报中指出,公司零售主营业务面临困难增加,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另一家亏损的企业是海岛建设。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26.07%,在42家百货零售类公司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民生投资。此外,该公司还是2012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类公司中亏损最严重的公司,亏损额达3328.84万元。
市场份额遭电商蚕食
在筛选上述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百货零售行业的营收增速在放缓,而电商却在强势崛起,蚕食原属于传统百货零售业的市场份额。
Wind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行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为8.21%,而2011年同期这一数据是20.56%,2010年为18.57%。跟往年相比,这一行业2012年的收入增速已经下降了逾10个百分点。
净利润增长率的下滑则更严重。2012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为5.45%,但在2011年和2010年同期,该增长率分别为32.55%和33.13%。
上述数据表明,2012年传统百货正在衰退。与此同时,电商却在崛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943亿元,较201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6.9%,与2012年第二季度环比增加5.7%。
电商的发展已经开始蚕食线下商家的市场份额。以苏宁电器为例,其旗下电商苏宁易购不断发展,线下门店却不断萎缩。2012年一季度,公司新开连锁店数量首次低于关闭/置换连锁店数量,其当年三季度新开店面37家,但同时关闭/置换的门店多达59家。
电商能够如此迅速地占领市场离不开它特有的优势: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支付系统、送货上门又退货迅速的周到服务。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线下转到线上,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实体店消费的时间和数额自然下降。
当然传统百货的衰退也有其自身的原因。瑞银证券消费品研究分析师梁裕昌认为,传统百货业2012年出现店内人流量负增长的原因,一是一些新出现的百货商场有溜冰场、电影院等,这类综合商场会分流一批老百货店的客流;二是老百货店基本没有或有少量停车位,导致部分老百货店人流量下滑。
成本费用高企压缩利润
除此之外,成本费用占比过高也是传统百货的顽疾。
据42家百货零售类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这些公司普遍盈利,但是盈利水平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费用过高,超出其余行业平均水平。
2012年前三季度,上述42家公司中40家公司盈利,在两家亏损的公司中,民生投资的百货零售业务也是盈利的。但其整体销售净利率偏低。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行业整体销售净利率为3.84%,同期全部A股的销售净利率为8.99%,后者是前者的2倍多。
销售净利率偏低,主要源自上述公司成本费用占比过高。2012年前三季度,百货零售行业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5.26%,比A股整体水平94.94%还要高,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54%,是A股整体水平3.44%的2倍多。
nlc202309030600
该行业营业总成本和营业费用过高并非2012年才出现的问题,2011年和2010年的数据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百货零售行业的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A股整体水平,营业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A股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百货进入高成本运营阶段,不仅因为其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还是水电高耗能企业。同时,如果其经营店面不是自有物业,租金的压力也很大。前文提到的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其停业的主要原因就来自于租金上涨。
人工成本的上涨也拉高了百货业的成本。根据我们的统计,42家百货零售企业中,30家在2011年底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6家企业员工人数超过万人,最多的为友谊股份,当年员工数达到54599人,而2010年该公司员工数只有13334人。从整个行业来看,2010年到2011年,员工人数增加了68882人(上述统计不包括2012年上市的翠微百货)。
人工成本的上升和租金的上涨都给百货增加不少压力。此次进入前10名的广百股份就饱受其害,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幅放缓,成本攀升。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1年广州市房屋租金参考价》显示,2010年~2011年,仅广州地区,商铺整体租金年升幅在5%~10%左右,热门区域租金的上涨幅度更是达15%以上。
异地扩张水土不服拉低毛利
除了高成本费用蚕食公司利润外,异地扩张水土不服使得毛利下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按地区分析百货零售类公司利润时,我们发现,主营业地以外的地区毛利率普遍低于主营业地区。这表明这些公司在异地扩张时水土不服从而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
在42家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在2012年中报中公布了两个以上地区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此处的利润指毛利),其中15家公司位列第二的营业地区毛利率较第一地区的毛利率小,尤其以昆百大A差距最大,为52.25%。另外三家虽然第二营业地区毛利率高于第一地区,但幅度没有超过1个百分点。
梁裕昌认为,在他们跟踪的58家零售行业公司中,6年~10年及10年以上店龄的并不多,加起来不到40家,但是他们却贡献了逾六成的收入。这表明整个行业基本上依靠几家老店在支撑,而不是靠新店实现增长。
对于异地扩张导致水土不服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选址难、招商难、模式复制难。
由于进入时间较晚,核心的商圈已经被当地企业所占据,外来企业缺乏良好人脉,难以拿到好的位置或者租金成本过高。例如,广百百货进入成都时因为选址较偏,难以汇聚客流,最后不得已退出成都。
水土不服的另一困境源自招商难。中国百货业基本都使用联营扣点模式,由百货业者在服饰、化妆品、家电等品牌中统一招商。在中国市场,几乎所有有些知名度的品牌都使用代理商制度,代理商都分区域,不同区域的代理商完全不同。在新来者进入之前,品牌代理商与当地企业已合作多年形成了紧密的伙伴关系,因而新进入者难以获得与当地百货龙头同等的待遇。
此外,因为对异地消费者的习惯、定价等方式不熟悉,商家在本地成功的模式难以在另一个地方成功复制。但在扩张初期商家似乎都认识不到这个问题,将自己的模式照搬到异地,失败之后才意识到这个简单的道理。
零售业上市公司 篇12
一、因子分析原理
因子分析是从众多可观测变量中概括和推论出少数不可观测的潜变量 (又称因子) , 目的在于用最少的因子去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测事实, 以揭示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核心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其原理是:
假设m个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X1, X2, ……, Xm含有P个独立的公共因子F1, F2, ……, Fp (m≥p) , 每个变量Xi含有特殊因子Ui (i=1…m) , 诸特殊因子Ui间互不相关, 且与FJ (j=1…p) 也互不相关, 每个Xi可由P个公共因子和自身对应的特殊因子Ui线性组合, 一般数学模型为:
写成矩阵形式为:X=BF+CU。该式中元素bij表示第i个变量 (Xi) 在第j个公共因子Fj上的载荷, 简称因子载荷, 它反映因子对解释变量的重要作用和程度。
如果残差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模型变为:X=BF。如果F中各分量彼此不相关, 形成特殊形式的因子分析, 称为主成分分析。其矩阵形式为:F=AX。F为主成分向量, A为主成分变换矩阵, X为原始变量向量。主成分分析实质是把系数矩阵A求出来。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以F代X, 由于一般有p
二、零售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
1.样本及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本文选取2005年底之前在深沪A股上市的55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运用公司2006—2008年的年报数据进行计算并分析。盈利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回收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6个指标。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2.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原始数据的检验自由度为15, 在l%的水平上显著, KMO的值为0.548>0.5, 所以适合做因子分析。
3.运用主成分法寻找公因子。
从表中得知, 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2.692, 旋转后方差贡献率为30.234%;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511, 旋转后方差贡献率为28.072%;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为0.828, 旋转后方差贡献率为25.545%。公因子的贡献率表示该公因子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 累计贡献率则表示相应几个公因子累计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从表中看出, 提取三个公因子之后, 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3.851%>80%, 说明前三个因子累计描述了原指标总方差的83.851%, 前三个因子已经反映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因此可以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进行分析, 即6个盈利指标可以用三个因子来反映。
4.采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 获得因子载荷矩阵。
可以看出, 因子1在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报酬率上有较大的载荷, 贡献率为30.234%, 反映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 称为资产回报因子F1;因子2在营业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上有较大的载荷, 贡献率为28.072%, 反映了公司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称为利润回报因子F2;因子3在营业收入现金回收率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上有较大的载荷, 贡献率为25.545%, 反映了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 称为现金回报因子F3。
5.计算各样本的因子得分。
利用公式F= (F1*0.3023+F2*0.2807+F3*0.2555) /0.8385得出各个上市公司2006—2008年每年度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 进而计算出三年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由于篇幅受限, 仅列出综合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
三、结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 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中, 王府井、东百集团、金枫酒业、欧亚集团及新华百货在2007年排名有所下降, 但2008年又有所回升。以欧亚集团为例, 由2006年的17名降到2007年的22名, 在2008年又上升到第4名。豫园商城和欧亚集团情况相反, 豫园商城由2006年的30名上升至2007年的第3名, 2008年又降至15名, 这两家公司的盈利变化幅度都较大, 说明盈利能力稳定性较差。苏宁电器、重庆百货两家公司每年排名逐年上升, 重庆百货连续三年排名依次为23、18、5;苏宁电器2006年排名第八, 2007、2008年两年均为第一。由此可以看出苏宁电器和重庆百货的盈利能力是逐渐增强的。而大商股份则是逐年下降, 由2006年的第二名持续降到2008年的第十。广州友谊2006年排名第一, 2007和2008年均为第二, 综合排名位于第一, 可见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比较稳定的。
若仅仅以6项盈利指标中任意一项指标的好坏来评价公司, 得出的结论和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单项盈利指标只能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某一方面, 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 将反映盈利能力的多个指标综合分析, 得出各个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结果, 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 便于投资者更好地决策。因子分析法有较强的操作性, 是一种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 实践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以便更好地决策。
参考文献
[1]吴佩勋:零售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2:230-231
[3]曾卫常根发: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 11:121-123
[4]张自武: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J].昌吉学院学报.2006, 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