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

2024-08-28

零售业(通用9篇)

零售业 篇1

规范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及发展内资零售业研究

【摘要】:开放零售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提升内资零售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1992年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同意兴办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得到国务院批复后,正式拉开了外资零售业进入我国市场的序幕。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其有效的竞争策略在华快速发展,迄今为止,世界零售企业50强,已有超过70%的企业在我国投资,并且占有重要的市场分额。外资零售业的进入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外资零售企业在华采购规模巨大,增加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外资零售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极大满足了不同消费的不同需求;外资零售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的物流体系对促进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投资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其有效的竞争策略在华投资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政府监管相对滞后,外资零售业对华投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并购,凸显垄断;外资零售企业通过低价倾销,抢占零售市场份额;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其全球销售网络优势,对中国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形成了销售渠道控制,从而不利于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个别地区外资零售网点过于集中,内资零售企业遭受严重冲击。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具有积极影响,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遏制外资零售业对华经济负面影响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本文认为政府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并对内资

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内资零售企业也要通过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来应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挑战。政府规范外资零售业及扶持内资零售业具体措施如下: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并购要建立事前审查制度,以避免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形成垄断;严格审查外资零售企业的定价行为,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外资零售企业低价倾销等不合理的价格行为进行举报;加强城市商业网点合理规划,防止外资零售商业网点过度集中;鼓励内资零售企业跨区域资源整合;保护中小内资零售企业,为其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内资零售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来应对外资零业的挑战:提升业态和品牌竞争力;实行差异化经营,增强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开拓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另外,有实力的内资零售企业应认识到零售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借鉴国外零售巨头国际化成功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关键词】:外资零售内资零售外资影响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72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1引言13-16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31.2相关文献综述13-162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现状16-212.1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规模16-172.2外资零售企业的业态选择17-182.3外资零售企业的地域分布18-192.4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19-213

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策略21-253.1本土化策略21-223.2差异化策略22-233.3低价策略233.4技术创新策略23-243.5人才策略24-254外资零售业对华经济的影响25-314.1积极影响25-274.1.1增加出口254.1.2拉动国内需求25-264.1.3提升内资零售企业技术管理水平264.1.4促进就业26-274.2不利影响27-314.2.1大规模并购凸显垄断隐患27-284.2.2流通渠道受控制妨碍制造企业发展28-294.2.3低价倾销抢占市场分额29-304.2.4商业网点过渡密集冲击内资零售企业30-315规范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及发展内资零售业对策31-405.1政府规范外资零售业及扶持内资零售业措施31-355.1.1加强对外资零售企业并购行外的管理31-325.1.2加强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定价监督325.1.3合理布局外资零售企业的商业网点32-335.1.4鼓励内资零售企业跨区域资源整合335.1.5完善内资中小零售企业政策保护机制33-355.2内资零售企业发展对策35-405.2.1提升业态和品牌竞争力35-365.2.2实行差异化经营增强特色优势36-375.2.3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75.2.4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37-385.2.5加强人力资源开发385.2.6开拓国际和农村市场参与更广泛的竞争38-40结论40-41参考文献41-43致谢43-4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零售业 篇2

关键词:网络零售业,传统零售业,比较

一、引言

中国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 电子商务开始发展, 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程。其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模式。近年来,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用户爆炸性的增长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使得中国互联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 我国“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初显。截止2012年底,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年零售总额的6.3% (数据来源:《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近日又传来了李宁实体门店相继关闭的消息, 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却引发了笔者对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关系的思考。笔者认为, 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二者缺一不可, 必须保证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的比较

(一) 成本控制方面

传统零售业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商品的含税进货价、存货的管理、门店的租金、资本的利息、店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进货运输费等。网络零售业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含税进货价、存货的管理、资本的利息、店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进货的运输费等。可见, 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相比较, 节约了非常大的一笔门店租金成本, 而且与实体门店相比, 网络零售需要的店员的数量也相对减少, 工资支出也相对减少。虽然如QQ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从2012年3月1日起对商城商户每年收入6000元的费用, 但相比昂贵的门店租金, 成本仍是大幅降低。

(二) 消费需求方面

传统零售业的消费群体主要以营业门店所在的当地居民为主, 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偏好都具有地方性, 并且受到地方性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严重。而网络零售业的消费群体可以是全体互联网用户, 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 使得消费需求大大增加, 并且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冲击。因此在消费需求方面, 网络零售业比传统零售业更具优势。

(三) 抵御风险方面

传统零售业的成本投入较网络零售业要高, 因此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差。在遇到经济波动的冲击时, 损失的固定不变成本要远远高于网络零售业。为网络零售业因为不受实体门店的限制, 可以根据经济的变动, 及时把握消费需求的趋势, 较低成本的流向新产品的销售中, 从而抵御风险。

(四) 质量保障方面

传统零售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基本能够做到“一分价钱一分货”, 假冒伪劣产品较少。一方面是由于面对的消费群体比较固定, 使得信誉口碑就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是有着固定的门店, 质监部门也便于进行检查和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能够做到童叟无欺。然而网络零售业因为没有固定的门店, 尤其比如淘宝模式下的网络零售业, 对他们的质量监督存在着很大的盲点, 只能依靠消费者的评价来衡量, 却滋生了商家通过“一元陷阱”、虚假交易等方式来提高产品销量和信用评价, 给消费者的消费选择选择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显示, 投诉排名第一的就是退款投诉。消费者缘何退款?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

(五) 商品定价方面

传统零售业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价格歧视方法进行定价, 即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状况制定当地相应的销售价格,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网络零售业所面临的是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市场, 只能实行统一定价。由经济学理论知识得知, 实行价格歧视时厂商的利润要大于统一定价的利润。

(六) 行业联动方面

行业联动是指一个行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带动和影响。传统零售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般的, 零售门店集聚点必然是某一区域最为繁华的中心地带, 因此它可以带动区域餐饮业、娱乐业等的共同发展。由网络零售业带动的迅速发展的行业便是物流快递行业。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邮政运行情况显示,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首次突破1000亿元, 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56.9亿件, 快递行业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超过27%的增长, 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带动的第二个大行业是第三方支付行业, 到2012年国内第三方业务交易规模达到35000亿 (数据来源:《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

三、发展建议

通过前文从六个方面对网络零售业和传统零售业优劣势的详细探讨, 笔者认为, 二者的关系是竞争的、相互取长补短的关系, 因此, 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 二者缺一不可。为此, 笔者结合前文的探讨提出相应的促进网络零售业和传统零售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苏宁易购模式”值得推广

苏宁易购模式代指网店与实体店 (即线上线下) 同时经营的模式。并且苏宁易购还有自己的物流, 苏宁电器的物流基地建设早已走到了行业的前列, 而且与实体店面共享的物流体系其效率要比同行高出50%以上。苏宁原有的实体店在全国已经有94个仓库, 如广州、深圳、中山等的仓库都从租赁变为自建, 而2012年底前还将完成60多个城市物流基地的选址和前期准备工作。在全国B2C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但又普遍亏损的局面下, 苏宁有望通过自己的模式实现盈利。再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讲, 因为有了实体门店的支撑, 提高了售后服务的质量和保障, 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 处于逆向选择地位的消费者, 必然会增加对有保障的产品的需求。

(二) 对“淘宝模式”进行规范

早期的淘宝网是我国C2C交易平台的代表, 通过多样化的公众个体和小型商业来销售产品和服务。天猫商城 (原名淘宝商城) 是淘宝网于2008年打造的B2C交易平台, 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 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 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重大提升。然而淘宝网不同于苏宁易购和京东商城, 它只是提供交易平台的第三方, 因此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虽然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 商业保险公司也就此推出了退货保险产品, 卖家购买相应的退货保险, 如果买家退货, 买家承担的损失甚微。为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网络零售业, 应对商家的进入进行严格的审查, 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 不定期地抽查交易记录, 严厉打击虚假销售刷销量刷信用的行为。

(三) 提供专柜验货服务

在零售过程中, 消费者处于逆向选择的地位, 收到产品实物也无法判断产品的真假, 许多卖家可以打着支持专柜验货的旗号销售假货, 正是因为许多专卖店是不提供验货服务的。因此, 可通过公共部门的行政权力强制推行专柜验货服务政策, 合理地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对验货的结果实行统一报表, 可极大促进网络零售业的规范。同时也增强了实体门店对网络零售的支撑力。

四、结论

网络零售业和传统零售业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二者不会出现一方被另一方所替代的局面, 而是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更加趋向于完全竞争性的大市场, 从而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梅仕鹏, 郭海华.网络零售业问题与对策探讨[J].江苏商论, 2003 (10) :19-21.

[2]陶玉琼.网络零售业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探析[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4) :298-299.

[3]杨桂梅, 卢春艳.浅析国内网络零售业发展中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商贸, 2012 (03) :89-90.

[4]黄登福.传统零售业与网络零售业融合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 2009 (09) :11.

[5]张旭.网络零售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0 (10) :5-6.

零售业变局 篇3

9月2日,大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批准了大连大商的国有股权变动,至此百联集团入主大商尘埃落定。本就已经在零售业界占据鳌头的百联集团,一时更是如虎添翼。

公布合作方案细节

百联入主大商,早就声势在外,但是合作过程却几生变数。

据了解,早在2004年上半年,大商集团就曾向主管方大连市商业局提交了一份改制方案,探讨和百联合作的可能性,但却被否决。之后,在大商与华润集团、大连万达集团和几家外资零售企业进行接触无疾而终的时候,百联却看中了2004年三季度资产负债比率接近70%的大商集团。百联顶着大商高负债的风险向大商示好,大商也显得颇有诚意。

由于大连市国资委是大连大商的持股股东,百联和大商的合作遭遇国有股权变更的合作瓶颈,需等待国资委批准。

“为了手续更快捷”,大商股份董事会秘书表示,“我们由原来和百联(香港)公司的合作变为和百联集团合作,这样可以省去外币兑换程序的麻烦。”现在,国资委的一纸批复,成全了大连大商国有股权的变更,更是成就了一个年销售超过1300亿元的流通航母的诞生。

此次联手组建的大连大商国际有限公司原本是百联、大连国资委、上华投资三方共同出资16亿元成立。其中,百联集团委托香港子公司以相当于人民币7.2亿元的美元出资,占大商国际注册资本总额的45%;大连国资委则以其所持有的大商股份29.5%国家股股份计78769987股作价6.4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40%;上华投资以相当于人民币2.4亿元的美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5%。不过,百联也一直在为自己控制收购大商后成立的大商国际做准备,合作方式的变化奠定了百联入主大商的格局。

7月15日,大商股份发布公告称原合作方式生变,由原来的合资方上华投资控股占15%股份现变为百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百联(香港)公司(占45%股份)变为百联集团,由此一来,百联持有大商股份由原来的45%增加到60%。百联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董事会6比3的比例也显然表明了百联集团的控制力。

按照百联和大商商定的结果,大商国际将以传统和新兴优势产业为主导,拓展汽车连锁销售与服务体系、医药连锁业务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商业地产业务。计划在3年内使公司营业规模达到300亿元,5年内达到500亿元,成为国际化企业集团。但据两公司的负责人对外宣传说,合资行为完成后,大商国际将成为大商股份实际控制人。

百联集团与大商集团本就分居中国商业集团的伯仲之位,在商务部7月份颁布的全国前30名连锁企业经营情况统计中,百联集团名列第一,而大商为第三名。

最大规模资本运作

这是国内最大商业流通集团百联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并购,相当于人民币7.2亿元的美元出资,超过了此前联华超市收购浙江华商时的5亿多人民币。

对于中国零售业“老大”和“老三”的这次合作,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是“各取所需”。作为中国零售业“老大”,百联相中大商是为了实现“进军世界500强”的理想,而大商虽然负债累累,也是凭借自己的网点优势赢得了百联的青睐。

业内人士表示,从战略布局上,百联目前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而大商股份则在东北与华北占有绝对的优势,此次合作能实现双方在地区布局以及资金、人才各方面的互补。

有关专家评价的,两强合作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都非常重大。百联也表示,“两大集团的战略合作,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国内流通企业之间的内耗和资源浪费,形成店铺网点良性发展的新局面。”

据介绍,百联集团目前正积极推进全国拓展战略,除了重点拓展长三角市场外,百联集团的超商、百货、购物中心、专业专卖事业部均开始进军包括东北、华北市场在内的国内其他市场。而大商集团已基本建成“东北店网”,正在开发建设“华北店网”。在与大商集团战略合作后,双方将共同梳理两大集团在东北、华北市场的网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杜绝网点开发中的内耗,形成店铺网点良性发展的新局面。

“在战略性方面,百联和大商的合作在国内有首创性。”零售专家、人民大学教授黄江明表示,百联集团与大商集团的战略合作,突破了地区、所有制等多种界限,开拓了国内流通市场新格局,是国内流通业的历史性事件,对引导国内流通业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战略意义。

收购背后存争议

在一片叫好声后,百联和大商的合作也隐现诸多隐忧。

在此之前,一家证券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大商股份存在诸多变数。第一,大商是两市50名以内的高价股,一旦公司出现问题,大商的股价波动将很大。第二,从大商的报表看,大商的内部现金流短缺,对于高速扩张的零售企业,资金的缺乏是致命的。业内人士从而分析说,可能影响双方的整合效率。

目前能够从公告中看出的是,百联没有买到大商的运营管理权这一关键点,无法控制大商目前的管理团队。公告中透露,在大商国际的管理结构中,百联仅有权指派一名财务总监,其余如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均由大商方面任命。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状况可以从两个截然相反的角度理解,一种是百联对目前的大商管理层相当信任,不愿改变目前的管理架构;还有一种是双方的谈判结果是百联无权染指大商管理层,也就是说,大商并不愿意百联干涉其目前的运营管理。

百联表示,两大集团会梳理在东北、华北的网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并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但是仅仅是股权投资将无法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

但是据知情人士透漏,百联这次7.2亿元的大举并购并没达到绝对控制的目的,因此未能让它实现对大商股份的真正控制,从而可能影响双方的整合效率,导致购并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此说法,一位百联人士如此反问道,“如果没有对大商的绝对控股权力,无法实现有效资源整合,只剩下投资的意义,那么投资大商和投资其他领域有什么区别呢?”

更有人揣测,百联也许是想通过向外的资本运作,来遮掩内部重组的不力。因为反观华联、联华等百联内部的同业态企业,其资源整合到现在都没有丝毫进展。再并购外面的企业,难度应该更大。但杨建文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表示如果是一方吞并另一方,两家合并后的局势就会比较难说,现在是两家巨头组建另外一家企业,整合难度相对较小。

百联真正的意图是谋求控股,真正将大商收编于旗下。“有了商务部的支持,百联实现这个目标不会很远。”有关人士表示。

“国家队”越做越强

百联集团与大商集团正式签下战略合作的协议,掀开了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篇章,这将促进零售业“国家队”的做大做强。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商品零售类公司平均完成主营收入118560.40万元,同比增长19.65%;平均实现净利润2467.47万元,同比增长24.09%;平均销售毛利率为16.73%,同比增长3.05%。2005至2010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每年8%至10%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20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分析表示,零售类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零售连锁类公司利润增长水平较高,2005年中期净利润增幅为35.55%;二是以上海百联股份、新世界、益民百货为代表的百货类公司盈利水平增幅较大;三是一批进行了股东更替或主营业务重组的公司如ST昆百大、东百集团、兰州民百、长百集团、华联股份等经营业绩明显好转。

零售业八大金矿 篇4

零售业向来是一个入门门槛底,工作烦琐且利润率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一个产业何以吸引各界资本纷纷趋之若骛,何以产生那么多富可敌国的商业巨头及造就如许多的亿万富豪。在仔细观察了当今世界成功的零售企业后我们不难看出,零售业其实是一个跨行业、多种专业、多工种交互的复合型产业。可谓平凡中蕴涵着大智慧,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金矿,让我们细数零售业的八大金矿。

金矿一. 高额商品利润,极低经营成本

零售商们一直在抱怨商品毛利率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零售商们不得不以牺牲利润来保持竞争力,留住顾客。而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首先,凭借连锁的优势和巨大的商品吞吐量,零售商在和供应商采购商品时都要求供应商给予自己最低的进货价格,最长的付款帐期。价格低到供应商必须出示其产品成本构成:原料、人工、配送、加工等成本被一一计算之后,少得可怜的利润才留给供应商,有些零售商干脆自己定价让许多供应商进行竞争招标;结果不管如何,零售商的毛利率是要保证的;而很多供应商的利润就被越挤越薄了,有时甚至不得不低于成本销售;零售商们不停地对供应商循循善诱“商品价格是不应该由供应商来决定的,应该由市场,由消费者来决定”,当然就是由作为消费者的代表的零售商来决定,这样为了销售和竞争的需要,零售商大可以把商品低于成本销售,损失的利润可以通过向供应商收取费用来弥补,

这样单单是商品的毛利,零售商也能保证在20―40%,有些商品比如服装,鞋等更高,超过50%。另一个财源是不断延长付款帐期,加快库存周转。60天的付款天数已属正常,很多甚至长达三个月半年一年,与此相对应的,零售商则通过各种技术不断加快商品的周转天数,要求20天,30天整个商场的库存就要周转一遍。以月销售1500万为例,毛利率为12%,每月周转2次,毛利额则为360万,3个月后当供应商拿到自己的货款,零售商已经赚了1080万。与此同时零售商不断压缩经营成本,零售业由于对员工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人工水平长期都处于行业低位。节约成本贯穿于零售业的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了保障经营利润,零售商精确设计工作量,压缩员工数量,使得员工只有在全力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工作。有些就通过多雇佣临时工,省去保险福利等支出;在营运活动中也以较低的,低于市场的价格支付租金,很多地方还可以享受长达几年的免租期,加上收取供应商的各种费用,有些零售商真正实现了零成本开店扩张。凭借渠道优势,终端力量,高回转,高利润商品结合低成本运营造就零售业第一大金矿。

金矿二. 商业地产

中国零售业调研报告 篇5

一、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1.中国的零售数据经过反复的统计加工而越变越大,几家典型的连锁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约为统计数据的30%,另外的70%基本上是内部批发、加盟销售以及各种类型的重复计算或非同类业态合并计算的结果,这样的统计数据并不精确与真实。

2.中国零售业通常在小规模时都能够集中精力做营销,一旦事业稍具规模,大多会把“抢地盘、占山头”看做第一要务,策略是先跃进再后补。实际上,越是跃进就越没有时间后补,所以,到最后必然无法自控,只能顺着自己发动的机器惯性继续狂热下去,直到能量自耗殆尽。

3.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企业都喜欢置地买房这类保值投资,但这很容易使企业失去商业机会。在经营顺利的时候,一切无碍,一旦经营失利,企业马上面临生死关头。如果零售商因经营不善或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信用危机,无论多大多高多强的“零售大厦”都将在瞬时倒塌,供应商将是零售商的终结者,这就是零售业面临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供应链危机。有些零售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发放消费券,预收消费款,零售业因此而成了“亚金融产业”,因此零售业自身也存在“金融危机”。

4.中国很多企业在创业时齐心协力,成功后反而四分五裂。很多中国零售业没有败给竞争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分裂使企业资源分散、力量变小、能量抵消、事业萎缩,这是中国零售业想回避也避不了的一道“生死坎”。

从投资因素来分析,内资零售在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以后,进入了“由快变慢,调整发展”时期,新开门店减少,关店数量增加,这是导致销售下降的基本原因。由于竞争加剧,顾客分流,很多零售公司的销售增加,大部分来自新开门店,新店开发力度减弱以后,销售额下降是必然的。零售还是需要依靠投资拉动,我国零售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如果不投入就会失去未来市场。而未来的投入与30年前完全不是一个能量级的,光靠自我积累远远不够,所以,未来零售业的发展需要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

从心理因素来分析,金融危机首先影响的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由于对环境与未来的担忧,使消费更为理性与保守。这一点从销售数据下降的业态差异来看就很明显:折扣店销售上升,大卖场与标准超市和便利店相比,销售下降幅度最低,标准超市其次,便利店下降幅度最大。心理

预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很大,心理预期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另外,电视销售、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无店铺销售方式的盛行,培育了一大批“宅男宅女”,由此也派生出新的经济形态——宅经济。

很多人认为内资零售业受困的原因是因为外资零售业的侵入,其实,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目前仍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地盘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应变性,国家对外资企业的管制相对较多,内资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应变条件都应该更好;三是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广泛。我国零售业过去的发展,一靠胆子大,迅速占领地盘,迅速扩张规模;二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压抑了几十年的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这两点虽然也离不开战略的指导,但更多的是机遇性成功,而不是战略性成功。即使有战略,也不是有效的战略管理的成功,而是市场推动型的成功,外力拉动多于内力推动。

二、我国零售业目前存在三大缺陷。

1.店铺老化。尤其是赢利占大部分的“标准超市”的老化程度就更甚。一大一小的两种业态(大卖场与便利店)虽然也存在老化现象,但由于开店较晚,设备设施比“标准超市”稍好。

2.职员老化。店铺内很难看到年轻而有活力的服务人员。有些公司抱怨:新进大学生当年就流失90%,而且这些大学生都不希望长期从事店铺的营运管理工作。那为什么同样的人到外资零售业就会充满服务热情与激情,在内资零售业却总是无精打采。考评导向是关键,有什么样的考评就有什么样的员工。要改变这一现象,关键是要改变内资零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建立新的员工业绩考评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把对顾客的尊重纳入到考评体系。

3.干部老化。许多成功的零售业都是最近15年内白手起家的,他们也是从不懂零售开始的,靠的是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但这些经验是在特定的、机遇性成功的背景下积累起来的,很多规则已经不合时宜。在新技术、电子流通、虚拟经济、宅经济等一系列新环境下,如何才能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些由外行转变而来的内行,又回归到了“外行”,于是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甚至“外行领导外行”的新格局。有些从外资零售业流入内资零售业的专业干部,若干年以后想离开内资企业回到外资企业,发现自己已经落伍,当然也就无法回归,这就是干部的老化与退化,这些现象将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1)规模化经营

目前,中国零售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零售业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规模化经营。

(2)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将悄然兴起。

(3)外资份额继续扩大

2004年消费品零售市场总量稳定增长,全年的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城乡间和区域间的结构差距继续扩大。2004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

在解决这些问题后零售业将迅速发展,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中比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中国内资零售业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从绝对值看,目前内资连锁企业在数量上和市场份额上仍占主导地位。表1中,2003年排名前30位连锁企业中,外资连锁企业共4家,合计销售额为296.1亿元,占内资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13.4%,店铺数为119家,占内地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1.4%。因此,从绝对值看,目前内资连锁企业在数量上和市场份额上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内资零售业已初具规模,且成长迅速。2003年位居中国第一的上海百联集团销售额是485.2亿元,远远大于2003年中外连锁企业前30位的外资连锁企业(共4家)销售额合计296.1亿元。

表1中,内资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增幅和门店数增幅达到32.8%和39.5%,分别超过外资连锁企业19.4%和24.0%,说明国内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正在积极扩张“备战”,以和洋巨头抗衡。

内资零售业具有良好的商业网点。良好的商业网点是零售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具有排他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尽管外资零售业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占据了一些重要网点,但是其门店总数仅占内地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1.4%,绝大多数的商业网点仍然在内资零售业手中。劣势(Weakness)

资金匮乏导致规模劣势。如表1“平均单店销售额”所示,外资连锁企业单店销售额将近是内资连锁企业的10倍,这说明外资连锁企业在资金上比内资连锁企业占绝对优势。从表2也可以看出,2002年,内资零售业平均每个企业资产仅为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27.8%、20.9%,同样说明了内资零售业的规模劣势。

偏低的利润率约束企业扩张能力,加重财务风险。内资企业5.1%的利润率也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做大规模的投资需要,或者说,如果内资企业要获得规模经营,就必须增加融资渠道,这也就意味着内资企业总负债/总资产比例将会上升。港澳台资企业虽然利润率最高(6.2%),但它的高利润率却是与高负债率(78.2%)相关联的,这一点值得警惕。外资企业利润率最低(2.4%)。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恰恰反映了跨国商业巨头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后盾进行着战略性经营,采取预亏损战略和扩张型经营战略的结果。

经营模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仍然滞后。在零售业态方面,近5年来,“连锁超市”这种新兴业态模式在我国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但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百货商店等传统的业态模式。这说明了国内零售业的信息化水平虽有较大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说,我国连锁企业很缺乏对供应商、终端客户的前后向整合能力,缺乏高效精简的物流配送系统。机会(Opportunity)

绝大多数进入中国的跨国零售业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6月,美林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家乐福有赢利外,几乎所有的在华外国零售业都处于亏损状态。趁着跨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根基未稳,内资零售业应该抓紧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外资零售业的“超国民待遇”即将结束。为了给内资零售业创造一个与外资零售业同等待遇的政策环境,国家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划相关法律法规。2004年2月,商务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宪法的修改将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零售业。不久前第四次宪法修改,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这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和体制障碍,势必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零售业。

威胁(Threat)

外资零售业将不再受股权、数量、地域限制。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零售业不再受股权、数量、地域限制,投资比例可以进一步扩大,可以进入农村市场。

外资可能大规模兼并、收购内资零售业。外资零售业下一阶段最有效的扩张办法将是大规模兼并、收购内资零售业,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既得的商业网点、节省了解当地消费习惯和进入市场的时间、节约资金、利用当地政府资源等。

正如SWOT分析的结果一样,当前我国内资零售业在总体经营规模、扩

张速度、商业网点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又适逢国家在零售业领域致力于公平公正立法的努力和宪法做出的保护私产的规定,因此,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另一方面,外资零售业拥有内资零售业无法比拟的资金、规模、管理、技术优势,其核心竞争力是卓越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现今,我国内资零售业已经开始创新,也在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零售业迈入资本门槛 篇6

区域龙头企业如今都纷纷寻求资本运作, 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两三家零售企业同时谋求上市。但上市的征途是漫长而充满艰辛的, 除了改制、梳理流程、引进人才等大量准备工作, 企业店铺与物流的改造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以“资本连锁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零售企业家泰山会近日在山东泰安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零售企业的老总聚集一堂, 共探资本对接, 共商联合大计, 共谋发展大略, 以提高零售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VC、PE的利与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梁江

VC (创业投资) 、PE (私募股权投资) , 这两个名词进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 但这几年突然以燎原之势在全国上下火热起来。

VC一般是对初期、早期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 而PE一般则选择成长、扩张、成熟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换句话说, VC一般做的是“雪中送炭”的活儿, 而PE对企业来说, 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长久以来, 中国的信贷环境存在着歧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痼疾, 很多中小企业寻求资本的道路并不好走, 而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专业的资本, 利用资本投入方的钱脉、人脉、文脉等资源不失为一项好的选择。

资本运作可以给企业资源, 但更多的时候, 企业家面临的是接受资本的担心和困惑。对于一些不差钱的企业, 资本只是纽带, 企业更关注共同追求卓越的雄心, 但目前存在着不少外行充内行的基金, 制定苛刻的条款和并不明朗的发展意图让很多有心参与其中的企业望而却步。

可资本市场毕竟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前仆后继想引进资本的企业不在少数, 究竟什么样的连锁企业能赢得VC、PE青睐呢?

一般来说, 企业必须有清晰的目标, 有可执行、有规划的梦想, 需要创造一个足够大、有潜力、利润丰厚的诱人市场, 能保证创造价值、留住用户。在产品方面企业要求做到极致, 不要取巧, 有实实在在的运营利润企业。此外, 企业需要有一个将帅兵的合理搭配、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团队。

目前国内从事股权投资的企业在1000家以上, 连锁企业在选择资本的时候也需要考量:资本是否具备持续注资能力, 资本的品牌是否有经验、有资源。企业需要的是一个专业懂行、有耐心, 能够与之相契合的合作伙伴。

区域企业融资并购战略

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烈青

中国零售市场自1991年开始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 如今的中国连锁企业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随着顾客消费能力的增强, 顾客购买的商品中非食品的比例日益上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非食品专卖应运而生。尽管零售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但就三、四线城市来看, 连锁比例还比较低, 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的连锁业态中, 大卖场业态发展得最好, 也是风投最为青睐的。此外, 许多一线市场的连锁企业对如何深入发展有着战略上和营运上的困惑, 这对二、三线市场的竞争对手而言既是机会又是考验。

对于大卖场业态而言, 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应努力整合, 建立起全国性的连锁“帝国”;而目前还是区域性的大卖场企业, 应考虑自身战略定位, 通过融资、并购等方式扩大企业影响力。

如今的标准超市业态成长缓慢, 在市场成熟的业态竞争下, 单店销售日益下降, 只能选择向高端、低价或其他特色店转型。

便利店业态虽然发展迅速但就目前情况看, 并不受风投青睐。在某些大城市, 便利店已趋于饱和, 而上海便利店的数量已是香港的五倍。大多数便利店由于高租金、业务规模受限而难以赢利, 只是在艰难维持。便利店想要发展, 关键要形成多种收入构成的连锁加盟企业。

对融资而言, 企业需要在融资前有明确的战略规划:业务发展、总体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短期、中期、长期应如何发展, 最理想的业务组合是什么。融资的过程在于潜在投资者的搜寻, 融资方案设计, 股权交易定价, 获得谈判支持后才能顺利完成交易。战略目标不明确, 自身定位不清晰的企业一般在并购中会处于劣势;而财务信息不全或质量不高的企业, 不利于自身评估。

超市发的“六字经”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燕川

超市发在经营业态上以社区店为主, 生鲜经营一直是超市发的特色。在超市发, 生鲜销售占比达到25%, 其中70%生鲜自营。

生鲜经营方面, 超市发一直坚持做足六个字:全、鲜、廉、亮、活、便。

在销售上突出“全”字。近5年来, 超市发先后投资3000多万, 对现有40余家店铺进行调整改造, 扩大生鲜面积1.3万平方米。此外, 还持续提升采购能力, 加强生鲜基地建设, 增加品种。

在质量上突出“鲜”字。生鲜管理理念贯穿超市发经营的全过程, 对进货、储存、销售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生鲜销售最有效的保鲜是卖出去, 勤进快销是生鲜经营的基本原则, 对此超市发自行开发设计的运输车在装载、运输果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确保一次配送到位。

在价格上突出“廉”字。超市发在北京首创“生鲜早市”, 开设超市化“菜场”, 实行统一管理, 确保“超市的品质, 农贸市场的价格”。生鲜定价的核心是以“量”赚取利润, 总体算账, 降价不等于赔钱。

在陈列上突出“亮”字。生鲜要陈列丰满、漂亮, 充分利用果菜自身颜色进行组合、搭配陈列、穿插摆放, 要通过灯光、镜子、陈列道具等营造热烈、鲜感、亮感, 以渲染卖场气氛。

在营销上突出“活”字。就营销而言, 超市需要在合适的季节, 卖合适的果蔬, 选择最适合的作为主打商品。必要的时候, 可以增加临时摊位、车筐等摆放畅销、应急果蔬, 方便顾客挑选。

在服务上突出“便”字。在服务业, 生鲜应该尽量较少打包、打捆, 便于顾客自己控制购买量, 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提示牌作用, 逢节日、节气点都会在生鲜部项目地方悬挂或粘贴温馨提示:什么时候该吃什么, 材料的选择、料理方法等。

定位继而定天下

第一零售网创始人兼总编丁利国

对于连锁零售商来说, 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至关重要。零售商的战略体系首先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要确定发展战略就必须对所要扩张的市场及所处的环境有准确的分析, 它包括对目标市场的人口、收入、消费, 特别是零售支出、竞争状况和政府管制等各项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扩张战略还依赖于各项资源的状况, 譬如管理人员队伍、供应链、资金需求和财务目标等。而最重要的是应该清楚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 遗憾的是在这点上我国的绝大多数零售商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零售企业的战略要素有八项, 包括:企业目标、商品组合、供应链、人力资源、物件要求及场地稀缺性、盈利模式、成本优势、资金实力。从根本上讲是要思考企业是做百年老店还是仅仅为了参与资本运营?

近年来, 中国内地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零售产业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量贩理念为精髓的新业态逐渐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中, 以法国家乐福为代表的大卖场、类似的还有沃尔玛的购物广场、法国欧尚、泰资易初莲花、台资大润发;以麦德龙、万客隆以及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为代表的现货自运会员制仓储超市;以本土零售巨头国美苏宁领衔的家电连锁和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 加上硕果仅存奋力挣扎, 希望杀开一条血路的百货商店形成五足鼎立之态。

而纵观全球, 如今的零售业有两大模式:供应导向和需求导向。供应导向的企业强调供应链的优化, 着力将供应链优势发挥到极致, 通过降低采购成本, 收取通道费用、经营自有品牌等方式来实现企业拓展。而需求导向的企业则关注精准营销, 强调顾客体验、顾客互动的价值主导。

欧美零售业的转变

国际SPAR中国首席代表张智强

一场经济危机使得价格因素的价值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如今在欧美地区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普遍超过以往。

在此期间, 众多一美元连锁店得到迅速发展, 在这些门店内, 所有的商品售价都是一美元, 消费者在结算的时候只需计算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即可。在一美元店的风潮下, 许多传统门店也都设立了“一美元区”来吸引顾客。

在经营模式上, 当下的欧美零售业把重心放在追随顾客上, 通过对顾客消费心理的分析, 切实地了解顾客的需求, 比如针对欧美人普遍存在的肥胖问题, 零售企业对所售商品的介绍更加详细, 许多店内都设立了查询机, 可以查询到与商品营养、健康相关联的信息。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零售企业只有追随顾客, 追随并满足顾客的物质和情感需求, 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与国内零售企业创立自有品牌追逐高毛利不同, 欧美零售的自有品牌更多的是关注品质而非价格。随着自有品牌的普及, 把自有品牌作为差异化经营的工具。

在奥地利, SPAR的自有品牌定位鲜明, 打造一种值得消费者追随的明星气质, 洗护方面的某些产品销量甚至超过了宝洁。

在会员营销方面, 中国零售企业还停留在广发会员卡以积分寻求消费者忠诚度上, 而欧美的一些零售企业领先了好几步。

他们更多地关注利用会员卡的会员信息和消费记录来进行精准的数据营销, 通过数据分析判断消费者的消费意图, 通过无微不至的顾客关怀, 创造顾客忠诚度。有数据显示, 在欧美90%以上的顾客在超市会刷会员卡消费。

区域为王的“后时代”

北京大学博士后鲍居武

区域零售企业在雄霸一方后, 如何成功跨出区域限制走出去?思路决定出路, 首先要实现思想境界的突破。然后, 要确立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发展的最终位置是什么?是区域相对老大, 区域绝对老大, 区域特色企业, 区域强势企业, 跨区域强势企业还是跨区域特色企业?确立定位之后, 企业需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战术组织, 准确的业态定位和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战术突破。此外, 企业工具的使用也相当重要。

中国的连锁商业如今进入到一个很微妙的时期。2010年对中国连锁商业, 是创新、改造、发展的一年, 是一个高速发展中存在暗礁的一年。在今年, 很多连锁企业的销售遭遇了瓶颈。

尽管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但中国的零售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中国的城市市场, 是一个追求创新和品质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催生出便利店、品类卖场、无店铺销售等新型业态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传统卖场、百货和生鲜社区超市也将获得一定发展。

与城市市场不同, 中国农村市场是一个在保障品质基础上关注价格的市场, 农村市场将是未来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每次重大经济危机都带来了零售业变革, 零售业态也在悄然改变:从长远看, 精品百货、大卖场将继续作为主力业态, 但不同的是精品百货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商圈中心, 而大卖场则将郊区化;昔日红火的标超业态呈现出日薄西山之势, 以后的的标超将侧重于生鲜化、精品化、小型化,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业态;而便利店将以其规模化、品质化、服务化特色成为日后城市市场的核心业态;相较于传统业态, 品类卖场、无店铺销售等新兴的业态模式则处于快速成长期。

让“道具”为商品说话

山东兄弟商业设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

生鲜在卖场的价值, 近几年益发重要起来。卖场的生鲜区如何经营才能人气盈利两不误?商品如何陈列才能提高周转率, 吸引顾客, 提升业绩?

在零售企业纷纷上马农超对接、基地直采, 在生鲜经营方面下足工夫的如今, 作为生鲜产品陈列工具的货架, 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在如今的卖场中, 一个简单的货架, 一种简单的装饰, 都被赋予了除本身作用之外的更多含义。货架、装饰在摆放和陈列的时候, 就是企业的一种语言, 这就要求卖场的货架能够更加合理化、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

不同款式的货架在灯光、镜子、陈列道具的配合下可以营造出热情、鲜活的卖场气氛。大型陈列货架的使用, 可以充分展示出商品数量上的视觉冲击, 体现出产品的量感;利用货架的间隔充分配合果菜自身颜色进行组合、搭配陈列、穿插摆放, 在色彩、陈列上吸引顾客的眼球。例如, 在进行粮食陈列的时候, 兄弟货架推出的内板分层法, 可根据粮食的多少, 进行隔板调节, 让消费者看到, 货架的陈列永远是那么饱满。

零售业并购加速 篇7

2006年2月初,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中国零售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零售业仅全面彻底开放一年多时间(自2004年12月11日始),其间商务部批准入华的外资零售商多达1027家。而在之前的12午时间内,商务部批准入华的外商企业仅有314家。

几乎与此同时,有关商务部下放外资投资商业企业审批权的消息也在业内掀起波澜,尽管严格说来此次商务部只是委托地方商务部门履行审批职能,而不是将相关审批权完全下放,但本土零售业生死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议论焦点。

在零售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无论足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在加快自己的扩张步伐。其中连续不断发生的井购尤为引人注目,多家零售业上市公司都遭遇举牌,不乏投资者虎视眈眈。

物美商业(HK 8277)在上市一年多之后,终于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将以总代价3.7亿元拿下北京美廉美75%的股权。美廉美是一家创立不过10年的连锁超市企业,在北京拥有20余家店面,2004年排在同业第四。此次收购完成后,物美商业将进一步巩固在北京地区的优势地位,以支持其向外地扩张。

浙江银泰则在二级市场上不断增持百大股份(S H600865)和鄂武商(SZ 000501)。截至2006年1月24日,浙江银泰已持有百大股份16.26%(其中流通股为12.19%),而第一大股东杭州投资控股的持股比例为29.93%。若考虑到股改因素,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银泰系对鄂武商的最新持股已达13.11%,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股改方案,实施后其持股将升至14.72%,而第一大股东武汉国资持股将降至17.23%,仅高出2.5l%。而武汉市对下属几家商业企业的重组设计更让市场多了想象空间,此前在2005年8月,武汉国资还曾将所持武汉中商12.75%的股份质押给武汉银泰。

银泰系的动作引起市场各方的猜测,有证券分析师认为不排除华平在圩后的作用。华平通过旗下子公司北山控股,以9000万美元获得了银泰百货40%的股权,据称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介入的华平目标是把银泰百货做上市。如果银泰系能将武汉的商业企业整合,无疑将大大丰富其上市的概念。

在银泰系频频出手之前,祝义才通过旗下的江苏地华已经成为南京中商(SH 600280)的第一大股东(全部在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金鹰系持有南京新百(SH 600682)的股份也超过了南京国资。此外,深圳茂业商厦成功收购了成商集团(SH 600828)。

外资的扩张动作同样迅速。业内普遍认为已占据中国零售业老大位置的家乐福在1月20日上海七宝店开业后,旗下的门店数已达71家,并将在2006年新开20家。另外两大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和麦德龙的门店数也分别达到42家和29家。而后进者则多选择产购快速布局中国市场,如英国最大的零售商Tesco就收购了顶新旗下乐购超市50%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入量出现是因为中国零售业的集中度较低,整合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政府也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商务部在《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2004)中提山,力争在5-8年的时间内,培育出15~20家拥有品牌和自丰知识产权,丰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商务部可能会在合并纳税、组建财务公司以及收购方面等给与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2005年,国内两大零售商百联集团和大商集团围绕大商股份(SH 600694)的战略合作,就是政府推动零售企业跨地区并购的典型案例。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曾指出,从“入世”多年来看,中国的零售业虽然受到厂一些冲击,但是并没有造成伤筋动骨的冲击,也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有专家认为,外资更猛烈的冲击还未来临,中国零售企业普遍面临资本实力不强的问题,这在并购整合中将成为极大的劣势。正因此,目前有包括京客隆、天津家世界集团、天津一商在内的多家零售企业在酝酿上市,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黄海还表示,商务部在2006年将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并购、承包等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也将引导中小零售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国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

申请零售业发票的数量 篇8

1、写申请书,可根据情况来写销售额及发票数量

2、店面房屋租凭合同复印件一份

3、公章、法定代表人名章 申请书样本如下:

申 请

天津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

我单位是由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和楼红光共同出资在保税区设立的商品零售企业,主营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百货、电子计算机及配件、软件、五金、交电、通讯器材、遥控儿童玩具、无限话筒、批发兼零售;安装音响器材;音响工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企业注册地址为天津保税区新港大道81号206室,经营地址为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16号君悦酒店8层888房间,法定代表人为吕德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贰仟贰佰伍拾万元,经营期限自2003年1月27日至2023年1月26日。我单位预计于2003年3月下旬陆续在天津市开设二处面积为6000平米的大型家电卖场,预计月销售额1200万元。现我单位元元由于业务需要特申请商业零售专用发票500本。请贵局与以批准。

谢谢!

天津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8日

申请取消临时一般纳税监管开票

因一般纳税前三个月为临时一般纳税,故增值税发票要到税务局开据,因此要向国税局申请取消监管开票。注:时间为五个工作日。

关于免于监管开票的申请样本如下:

关于免于监管开票的申请

天津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

我单位是由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和楼红光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250万元,主营零售家用电器,我单位现已在南开区黄河道169号开设大型家电专场,为了确保销售,满足顾客的需求,现特提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免于监管开票的申请,请贵局予以批准。

谢谢!

购买发票

需带公章、财务章、国、地税务登记证副本,人,必须持有会计证,到当地国税局购买。

天津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2003年3月6日

惠普的中国零售业烦恼 篇9

然而,在中国零售行业,惠普的脚步似乎迈得并不十分自如。惠普曾表示全球前100大零售商中有90家使用了惠普的解决方案。而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零售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ay Carlin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表示,惠普POS机(零售解决方案)的出货量在其全球PC产品中排全球第二。

如果这一数据无误,惠普零售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可以说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不过中国或许是个例外。Ray Carlin也承认,中国市场的进展相对缓慢。

当然,如果单就PC来说,以惠普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估计中国的零售商也大部分使用过或曾经采购或正在采购惠普的电脑。

这一点,有惠普全球副总裁Steve Hoffman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2全球科技影响力峰会”上的发言佐证。他说,中国市场依旧是公司PC和打印设备销售主要增长来源。

但惠普的POS机在这一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绝非产品的问题

2010月,惠普在中国发布了rp3000和rp5700两款POS机,这一举措意味着其正式宣告进军中国零售行业。当时任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商用台式机业务部总经理的周信宏曾在发布会上掷下豪言:惠普希望在底占据中国POS市场10%的份额。

彼时,周信宏的这番话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当时中国市场POS的销售一年仅12万至15万台,

而美国有POS机1000多万台,中国只有不到100万台。他还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POS机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对这一趋势的判断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惠普是否做好了准备,能够保证自己在POS机市场拿到足够大的一块蛋糕?

显然,20底,惠普在POS机市场上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不过,惠普从没有放弃过对零售行业的努力,并先后于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如ap5000、rp5800等针对零售行业的POS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以及数字标牌等。

同样,在“2012全球科技影响力峰会”上,惠普也推出了最新的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HP t410一体式智能零终端、HP RP7一体式零售系统、HP L6015tm和L6017tm零售触摸显示器,以及全新高性能HP Z220工作站和HP EliteBook w系列移动工作站。

除了POS机,惠普还提供外围的设备,包括带磁条读卡器的键盘、热敏式收据打印机、现金抽屉、客户显示面板、触摸屏显示器、USB扫描仪等等近乎全套的解决方案。

对于一家已经存在了80多年的全球知名的IT企业,人们想来不会对其在产品技术上有什么疑问,惠普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确可圈可点。以其新推出的HP RP7产品为例,除了提供包括15英寸和17英寸两种密封触摸显示器,防水防尘,能够适应严苛的零售环境要求外,零售商还可选择配备磁条阅读器、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或选购双行或10英寸的客户显示器来增强宣传效果。

上一篇:初中兵兵球体育教案下一篇:建党92周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