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2024-11-28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共9篇)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篇1

一、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1、文化差异研究

植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西方修辞学起源于法庭辩论, 强调逻辑和理性, 西方作者更多地采用清晰的, 直接的演绎法;中国古代和近代作者的文章更多地使用了隐晦、间接的归纳法。

纪康丽 (2004) 对英语作者和汉语作者的英语习作以及中、英文篇章进行对比, 发现汉语作者的英语习作不如英语作者严谨, 没有鲜明的论题;汉语篇章依靠起承转合的结构行文, 与Kirpatrick的观点一致。

2、过程法和体裁法

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是一个过程, 核心是把写作视为一个“非线性的、探索式”的生成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会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 而是对写作内容给予反馈, 让学生自己多次修改或同学之间相互评改。

基于体裁的英语写作法分为三个学派:ESP学派、新修辞学派和澳大利亚学派。ESP研究者尤其注意各种体裁中的语言形式特点而较少关注文本的功能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新修辞学派更多地研究各种体裁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功能而不是它的语言形式特点。澳大利亚学派主要围绕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构建, 研究语言和语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Liu (2005) 依据韩礼德的理论研究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言衔接和篇章连贯, 发现在写英语议论文时, 学生最常用词汇手段进行衔接, 其次是指代手段和连接手段。

3、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国内外都建立了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如国际学习者语料库 (ICLE) ,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 和中国学习者英语作为语料库 (WECCL) 。许多学者语料库开展英语写作的研究和教学, 例如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的研究, 对中国学生作文中高频动词的研究, 以及中外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疑问句和指示语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语料库数据的对比, 可以发现中国学习者与外国二语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写作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地方, 从而使英语写作教学有有力的数据支持。这一方法也改进了之前研究当中不注重材料分析, 非实证的弊端。

4、基于写作者认知心理的研究

对英语写作认知过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和70年代,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改变了对语言学习和写作本质的认识, 开始关注写作者的具体行为和写作活动。Flavell在1979年提出的元认知理论框架 (包括元认知认识和元认知体验) 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

路文军 (2006)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 发现高分组学生在诸如实现计划、选择注意、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策略使用频率都高于低分组学生。王俊菊 (2006) 通过问卷、有声思维、现时观察、事后回忆及文本分析等方法对高, 中, 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的写作策略进行调查和分析, 发现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 其策略使用频率有下降的趋势, 并指出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吴红云 (2006) 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体验的调查认为在写作中学生可能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体验。

二、国内英语写作研究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试图将国外的最新写作理论引入到国内英语写作研究和教学中, 但是如何针对国内现状, 将这些方法合理地应运于实践, 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程教学法强调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写作的反复性, 但是我国高校班级人数普遍较多, 真正实施这种方法困难极大。体裁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习者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还是聚焦在篇章的语言形式上, 没有像“新修辞学派”那样开展民族志研究的尝试, 也就很难解释语篇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建构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 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仅靠问卷调查的方法也很难反映认知过程的复杂性。

严新生 (2007) 指出单独采用某种写作方法无法满足各个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 应该将成果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综合使用。一些学者建议将过程法和体裁法教学同网络结合起来, 通过内部互联网和E-MAIL进行写作教学, 为建立师生信息交流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如果能够有效操作, 这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Flowerdew, J.Attitudes of Journal Editors to Nonnative Speaker Contributions, TESOL Quarterly, 2001, 35 (1) :121-150.

[2]Liu, M H&Braine, G.Cohesive features in argumentative writing produced by Chinese underg raduates, System, 2005, 33:623-636.

国内英语口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英语口语 中学 现状 发展趋势

一、引言

英语这一主要学科在我国中学稳定发展了几十年,其中口语的教学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因为大部分中学都不重视英语口语,只有少数地区,如广东省,把英语口语列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英语口语的发展在我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要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才有意义,才彰显语言风范,换言之,各个中学要把英语口语教学作为重要课程才能使学生切身受益。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实践,首先就要解决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英语口语现状

1、学校不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总体来说,我国仍未普及英语口语教学,大部分学校都不重视口语教学。由于我国正处于引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在部分沿海地区试行英语口语教学,如广东省。近几年来,英语口语考试纳入了中考、高考科目,这促使广东省内各个学校对中学生口语的训练,但是取得的成效不大,多数考生的口语能力偏低。这是因为口语在英语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多学校都不重视对口语的教学,只有在临近中考或者高考一个月的时候才组织学生去机房练习口语,而在平时的课堂上从来不训练学生的口语。除了广东以外的其他多数地区都不把口语列为考试科目,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着重笔试部分,很少给学生留下说口语的机会。因此,学校不重视口语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潜力发展。

2、电脑设施配备不齐全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但是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偏低。我国部分地区的初中、高中的电脑数量有限,这明显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例如,有的学校只有一个机房,内设60台计算机,但是全校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生、准备考试的学生都要用这些设备,而且一周只有五天可用。可想而知,校园的电脑资源非常稀缺!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就要为他们模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电脑作为学生考口语的必要工具,学生要在模拟环境中适应才能逐渐熟悉,说口语时才能脱口而出,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3、英语课堂未能营造良好的口语环境

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多么重要!一个学生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下成长自然会对英语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运用起来也不会觉得很棘手。我国多数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习惯在英文中扦插中文来上课,当学生一听不懂教师的意思时马上用中文来解释其中的意思,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英文来解释该单词的大致意思。例如,“OK,it’s should be Wang Li on duty today, but she is absent now, who is willing to in her placement?”有的学生可能听不懂absent或者in her placement,有的老师这个时候就会用中文来解释整个句子了,接着学生就会用中文来回答,这样的语言环境难以塑造一个高素质的口语学生。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营造语言氛围,学生很难养成说口语的习惯。

三、国内英语口语的发展趋势

1、教学设备先进,英语口语普及化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政府也会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使学生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中無忧无虑地学习英语口语。当代,计算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沟通和学习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室会拥有多媒体,校内的计算机数量也会逐渐增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平时的课堂里从多媒体中感受到口语的魅力,在课堂上与同学一同练习口语,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机房实践。例如,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两人对话的情景,要求学生模仿他们对话。这样就能使课堂是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投影仪上,随着训练的次数增多,对话这一演习对学生已习以为常,英语口语就会慢慢普及了。

2、基础系列与口语系列相结合的课程

基础英语课程针对的是国内统一的教育体制,即为了升学考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口语系列的课程针对的是在初三或者高三有出国留学打算的学生,锻炼孩子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所以这两种课程有针对性地对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其中,基础系列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班,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应付好考试的一切事务;而在口语系列的英语课程中,教师要降低讲课的速度,给予充足的空间给孩子练口语,即少讲多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说口语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学生分为基础班和强化班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教师与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因此,英语课程多样化,分为基础系列与口语系列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我国的英语口语就会逐渐得到普及。以后,英语口语教学会发展得更加专业化,我国学生将会从中受益颇多。

参考文献:

[1]李英,闵尚超. 国内英语口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外语,2010-11-01.

[2]杨荣广. 回顾与反思:国内英语口语研究(1949-2012)述评——基于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5.

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学术英语,研究,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对ESP人才的需求实现量化、大学英语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教材开发实力逐步加强, 目前国内将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方向之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如蔡基刚明确提出学术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 是大学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延伸。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研究法, 从理论上分析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学术英语理念概述

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Hutchinson&Waters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学术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和行业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 。

作为ESP的一个分支, EA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Hutchinson&Waters, 1987) 。Jordan根据学术英语的特点, 把EAP细分为一般学术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 EGAP) 和专业学术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 ESAP) 两种。EGAP最早是英美大学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预科性质的英语强化课程,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即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 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学习专业课程或从事研究活动, 即为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持。ESAP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 如软件英语、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注重某一学科的词汇、语篇、体裁如修辞和原语篇和交流技能, 是基于内容的学术英语, 偏向知识性。EGAP教学主要是教授跨学科语言中共核部分, 完全可以有语言教师担任。此外, EGAP是主要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 即如何听学术讲座、做笔记、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陈述、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 注重培养学习者认知学术语言的能力, 是“适合所有专业学生具有共性的学术能力教学”, 因此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更适合中国内地大学的情况。

二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从CNKI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可知, 早在1980年国内学者钟桂芬、陆效用就开始探讨公共英语和ESP区别, 在文章中提到学术英语教学。截止到现在, 发表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已有117篇, 其中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有71篇, 研究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1. 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理论探索

目前国内高校通用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急需改革。针对这个实际又紧迫的问题, 国内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一个观点就是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或全英语专业教学的衔接性课程。这个观点是诸多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来取代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进行广泛的理论探索而得出的。如马武林通过界定和区分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英语、学科英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提出并解释了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此外, 他还对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探究, 包括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原则、学术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和学术英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手段。柳君丽、范秀云通过系统介绍英国学术英语发展状况阐述了对中国开设学术英语的启示。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基于清华大学公共外语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从理论上探索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变。蔡基刚通过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消亡的依据:即: (1) 近年来中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限于打基础阶段, 这不但使大学英语教学滞后, 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而代之的就是要实行结合内容学习的语言观即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 (3) 结合各个学者的观点, 提倡基础英语教学应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 而大学应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在此基础上, 蔡基刚明确提出了中国大学公共英语发展方向是学术英语教学。

2. 国内学者对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方法探讨学术英语教学在国内大学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学术英语课程实施等研究, 相对于理论探索来说, 其数量还是欠缺的, 主要以蔡基刚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为主。如在蔡基刚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中, 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著作的核心理念是大学英语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或称为后大学英语时代, 未来中国高校大学英语应以专业英语教学为主, 而学术英语教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桥梁和阶梯。该研究从2008年开始持续到现在, 研究对象涉及全国21个省市的36所大学, 因此这项研究代表性强, 基本反映了国内各个地区大多高校的外语教学现状, 为国内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结论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听力和学术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要求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这对目前国内高校通用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正因如此, 目前针对全国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国内学术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 为中国外语教学提高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柳君丽、范秀云.英国学术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对我国开设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12)

[3]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 (一) ——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 2011 (5)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篇4

关键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对策研究

写作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英语写作,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全面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它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英语教学中的得失。

近年来,英语写作研究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热切关注。这些研究为如何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首先,自美国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元认知概念后,他在1979年提出的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发展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研究中。Devine、Railey和 Boshoff(1993)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元认知和二语写作成绩之间有潜在联系,这种联系对二语写作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提法已经问世就在国内得到了强烈反应。吴红云、刘润清(2004)在 Flavell的理论框架中探索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构成要素,并重新建立了二语写作元认知的理论框架图。该研究为国内第一项已发表成文的写作元认知实证研究,它发展了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框架。王文宇、文秋芳(2002)分析研究了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的关系,认为二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特征,即母语与二语同时参与思维,不同思维活动中的母语参与量不等;母语思维量随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但不同思维活动中的母语参与量下降幅度不等。因此要提高二语写作水平,就要尽可能降低母语思维的参与量。

有的学者从学习动机因素探讨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原因。语言学家H. Giles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是学好语言的决定性因素,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积极认知。“(语言学习的)动机指的是个人努力程度,加上达到目标的愿望,以及好的学习语言的态度的总和”(Gaidner, 1979)、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推动、引导和维持英语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力量和机制,Gardner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学习外语的两种动机:整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听、说、读、写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四项技能。其中 ,说、写是表达应用性技能,最能够直接反映出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运用能力。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同中学阶段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有实际内容的文章,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英语写作同英语教学的脱节十分严重。从作文的表述方式看,以短句为主,复杂句和并列句在大部分学生的文章中几乎看不到。课堂上的语法知识无法转化到英语写作上来,目前的英语教学仍未与语言的应用联系起来。这种借助汉语的思维习惯翻译而成的作文使大学生的作文看起来更像母语国家小学生的作文。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此项研究有利于找准问题症结,理清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环境,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培养、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刻不容缓

(一)培养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认知理论,语言教学中听、读能力的培养为信息输入过程,说、写是学生利用输入信息的产出性活动。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的能力的培养对于其它三种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英语学者丁往道先生曾指出:“‘说’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启动已学过的句法结构、单词搭配、语法规则等语言知识信息储备,思考写作内容,组织编写材料,布局文章框架。同时还必须根据写作对象考虑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内化的语言能力,必将促进听、说、读等学习活动。国家教育部将写作纳入各类英语测试,更说明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不清楚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觉得阅读是最重要的技能而不看重写作。许多学生认为词汇量大、阅读速度快,就说明自己英语已经学好了,从而忽略了对写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学生应该了解写作技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培养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紧迫性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非专业英语学生在学完四级后,能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按规定的提示和题目在半小时内写出一篇 12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要切题,能准确表达思想,中心明确,语篇衔接,意义连贯,并无重大语法错误。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状况却不容乐观。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重分数,轻应用,重证书,轻技能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只针对四、六级中出现的题型进行练习、复习,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下有些学生即使侥幸通过了考级,但他们增加的多是应试能力,而不是综合应用能力。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方而是学生学习态度的愈加不端正,另一方而,短期强化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真正的阅读与写作技能,更谈不上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英语作为语言如果得不到应用,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二、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能力提高缓慢的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1)词汇贫乏。在一篇要求写120个词的作文中,约有90%的词语来自中学英语,且词语重复现象严重,而在大学里学的词汇能用进作文中的则寥寥无几;(2)句式简单。通篇文章以短句和简单句为主,缺乏复合句、倒装句、省略句、插入句等句型变化;(3)语法混乱。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不分,句子成分残缺,冠词、代词和标点、时态误用等直接破坏了句子的完整性;(4)套用汉语。一些同学未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写作时先想中文,后按汉语格式进行对应翻译,结果写出的句子带有浓重的中国味儿;(5)缺乏写作技巧。一些学生不会审题构思、谋篇布局,整篇文章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以至于造成整篇文章层次混乱、条理不清,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原因分析:(1)教学方面对写作的重视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我们可以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至今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程及专用的写作教材。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语篇理解及词汇讲解,忽视了课文分析与写作教学的关系;(2)学生受到母语干扰以及中式英语的产生;(3)英语本身的一些语言特征也给学生写作带来了干扰。英语中纷繁的语法逻辑知识及固定短语搭配以及英语词性、词形和词义方面的干扰都是造成这种后果的一方面原因。

三、对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索

(一)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英语写作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首先,英语写作是学好英语的任务之一。学生要培养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写作这种交际能力能帮助学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对于学生的未来工作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其次,英语写作有助于学生温习所学过的语法词汇知识,使旧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从而为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英语写作在社会上应用广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外国的交流越来越多,无论是通过书面文字还是电子邮件,都需要有较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在精读课上兼顾好写作教学

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也要兼顾好几个方面:词汇教学、语法知识、篇章分析以及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的赏析。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积累精彩词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其视野,吸收营养,积累写作素材,得到自己未曾有过的见解和尚未掌握的信息,同时也能培养语感。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可以采用课外、课内并举的方法。无论在综合、阅读、听说或是其他的阅读教材中,只要遇到有用的表达,就让学生及时收集,并在作文中适当的运用。

4.给学生提供好的范文并加以评析

仿写一直被视为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语言输入有效地内化,提高输出质量。范文仿写不但可以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取语言实例,而且可以使他们从中领略作者优美的文笔从而受到启迪,激发写作欲望。

本文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影响其写作能力提高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我们现在大学课程设置的因素,而且还有教师的因素。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解决,切不能偏颇。

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深层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长期以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滞后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对这些原因的认真剖析,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找准自己提高的方法与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

[2]陈恪清.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2001,(6).

[3]范晓晶,谢小红.大学英语写作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2,(4).

[4]蒋家平.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外语界,1999,(4).

[5]李志雪,李绍山.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J].外语界,2003,(6).

[6]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写作能了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8]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杨玉晨,闻兆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句子类型及分析[J].现代外语,1994,(1).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篇5

测试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评估手段和考核方式, 是检测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英语测试研究从分析式转向综合式; 从重视语言形式转向重视语言运用;从个别技能测试转向测试多项技能;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估转向形式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薛荣, 2008) [1]。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不再是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 而是在研究中运用各种测试方法、测量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测定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等, 以提高语言测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语言测量能力的提高, 推动了语言测试研究的纵深发展, 因此, 为了进一步了解近十年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的状况, 促进英语测试研究的继续深入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对近十年 (2005-2014年) 英语测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书评。

2.近十年英语测试研究现状

2.1论文检索统计情况

笔者以“英语测试”为主题, 对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 共甄选出相关研究成果631篇。

十年来, 国内英语测试研究基本呈曲线上升趋势 (见图一) 。数据显示, 国内对英语测试研究的关注程度总体较高, 虽然年份差异较大, 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多, 发展较快。另外, 笔者发现, 各期刊对测试研究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 如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关于英语测试的文章仅有5篇, 而《外语界》上有关英语测试的研究则多达38篇 , 这可能与各期刊的指导思想及关注点有密切的关系。

2.2研究方法统计情况

目前, 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研究方法的选择, 根据现在测试学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即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 笔者对631篇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 发现在近十年的测试研究中, 实证性研究只占总体研究的三分之一。在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多通过实验方法获取数据、验证假设。虽然近年来实验研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是学者们还是对非实证研究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在非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大多采用描述、总结的方法, 对某个问题发表看法, 或依赖定性数据, 探索、扩展、描述问题和假设, 发现规律和模式。

2.3研究内容统计情况

在整理出的631篇文章中, 按内容分可以分为6大类, 分别为测试理论研究111篇, 英语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93篇,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CET-4, CET-6, TEM-4, TEM-8) 研究183篇 (其中包括四六级考试相关研究104篇,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相关研究79篇) ,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及后效研究75篇, 测试用途及类型研究67篇 (其中包括高考英语测试研究28篇, 雅思考试9篇, 口语测试21篇, 翻译测试9篇) , 测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 (无纸化测试等) 43篇。

总而言之, 我国近十年来的英语测试研究成果大概有5个方面:语言测试理论研究, 建立符合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进行各类型英语测试模式的实践探索, 对实践结果进行审视, 提出改进建议;探索有效的测试形式和手段, 不断研发并利用新的测试工具;检验英语命题质量, 提高英语测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研究英语测试对学生、教师、教学方法, 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作用。

3.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现状分析

3.1常规考试以外其他测试的研究较少

近十年有关英语测试的研究大多针对常规考试, 如英语专业四、八级和大学四、六级。其中大学四、六级测试的研究多为无纸化研究;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译测试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有所上升, 也有学者通过运用语言测试理论分析TEM的现状和未来 (李绍山等, 2012[2]) 。基于常规考试外的研究较少, 比如小组测试、分班测试和自我评估等相对缺乏。

3.2开始关注测试的内部影响因素

2005年以前, 学者对测试主体的研究甚少, 特别是影响考生考试成绩的内部及外部因素的研究。石运章、刘振前 (2006) 指出了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 提出了应针对男女差异, 因材施教的措施。陈亚轩、陈坚林 (2007) 通过调查和测试发现,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成绩和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在此次统计中, 仅有7篇有关测试主体特征的文章, 可见有关测试者特征的研究明显不足,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3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仍是热点

从研究内容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十年来关于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占了14.8%, 特别是对常规考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一直是测试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如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陈晓扣、李绍山 (2006) 对TEM-4完形填空测试结构效度进行研究, 尝试提出计算结构系数的公式。此外, 段丁 (2011) 对四川省高考英语 (2010) 阅读理解的测试效度进行分析, 这一研究角度是近年来关注日益增多的研究切入点。

3.4重视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及后效研究

在研究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和后效的文章中, 邹申 (2005)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 深入探讨了测试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和效应, 并提出了扩大测试正面效应的具体措施; 秦秀白 (2012)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四、八级考试的反拨效应, 有效抑制教学质量的滑坡。然而, 在测试的后效研究方面, 研究者多研究测试对学习者的反拨效应, 缺少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的实验研究。关于测试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也不多见。

3.5对无纸化测试研究显著增加

近年来, 在全国开始分别有不同的网上考试点出现, 计算机技术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测试。因此, 近十年有关无纸化测试的研究急剧增加, 在各类测试研究中居首位。宫力等 (2009) 对大规模英语口语考试跟读题型采用机器阅卷的可行性作了分析和实践研究, 并对进一步提高机器阅卷的性能提出了建议。杨蕾达、陈明辉 (2013) 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对计算机网络辅助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薛荣.当代语言测试:理论发展与未来趋势.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10) .

[2]李绍山, 陈晓扣.从语言测试理论角度看TEM的现状和未来.外语界, 2012 (3) :15-20.

[3]石运章, 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 .

[4]陈亚轩, 陈坚林.网络自主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外语电化教学, 2007 (116) .

[5]陈晓扣, 李绍山.TEM-4完形填空测试结构效度研究——答题过程分析法.现代外语, 2006 (1) .

[6]段丁.四川省高考英语 (2010) 阅读理解测试效度分析, 海外英语, 2011 (9) :40-41.

[7]邹申.对考试效应的认识与对策——兼谈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与方案.外语界, 2005 (5) :59-66.

[8]秦秀白.充分利用四、八级考试的反拨效应, 抑制教学质量滑坡.外语界, 2012 (3) :10-14+41.

[9]宫力, 梁维谦, 丁玉国.大规模英语口语考试跟读题型采用机器阅卷的可行性分析与实践研究.外语电化教学, 2009 (126) .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篇6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耗时费力却难见成效的工程。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 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核心技能之一。外研社从2013年开始专门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更是突显了写作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然而从各级写作竞赛以及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四、八级专业考试写作成绩来看, 学生英文写作能力还很有限, 这反映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写作教学仍旧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2013年5月, 笔者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湖南省4所地方性高校外语系共80名2012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个问题, 主要调查以下4个方面的情况: (1)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的写作方法及写作习惯; (3) 学生在英写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 学生对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理解和认识

问卷的前两个问题反馈显示, 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和透彻。对于第一个问题, 选择最多的是B项 (31%) 其次是A项 (25%) , 较少人选择C (19%) , 选择人数最少的是D项 (6%)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写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 很少有上升到语言运用及交际层面。很少有人在写作中考虑到读者的需求,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恰当性。在对一篇好的文章的认识方面, 其答案和第一个问题十分相似, 大部分人认为好的写作即语言通顺没有语法错误, 较少的人考虑到写作的对象即读者的语言习惯及感受。这也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缺乏读者意识, 无法意识到英文写作时真正的读者是说英语国家的人, 这也是他们的写作中经常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反映了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缺乏读者意识, 这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负面影响。

3.2 学生的写作方法及写作习惯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对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 很少有学生会在写作前认真准备, 精心构思, 没有养成好的写作习惯;作文写完后, 学生很少进行自我评价, 对老师及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也不够重视, 很少有人根据他人意见进行修改和重写, 这就导致了学生为数不多的写作练习无法达到该有的效果, 也就无法取得进步;此外, 学生在平时也不注意语言输入的积累, 很少有人养成了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没有足够的输入, 也就无法有效的进行语言输出。这也是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 写作水平低的原因之一。

3.3 学生在英写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数据显示, 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不浓。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自身的语言基础较差, 这和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 英语水平本身不高有一定关系, 这一问题在第15个问题中也有所反应, 学生自身认为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为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问题, 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不能拔苗助长, 而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跟老师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关, 写作课堂多形式单一、气氛沉闷, 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此外, 从14题和16题中反应了学生英语写作学习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教师要求的情况很少进行自主写作练习, 平常的学习中也不注意语言输入的积累, 即使尝试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 但大多不能对阅读材料做进一步深入的处理, 因而缺乏实效。

3.4 学生对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从学生对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看法和建议的调查中, 笔者发现, 大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吩咐尝试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但是都因自身缺乏评价的能力而老师未能提供精确的评价标准而毫无实效, 大部分学生仅能挑出个别词汇或语法错误。对于老师的评语,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太过笼统和抽象, 很难正确领会, 而老师因时间有限又无法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此外, 老师对学生习作的再次修改缺乏有效的监督, 久而久之, 学生便大多无视老师的评价, 更不会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4 结束语

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和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 急需教学改革, 提高写作教学和学习的效率。首先, 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加强英语写作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恰当性;第二,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语言基础本身较差, 因而写作教学应与词汇、句法和语法教学相结合,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 学生不注重语言输入的积累, 写作时不注重过程, 只看重结果。因而教师有必要督促学生形成积累语言输入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第四, 学生缺乏写作自我评价的能力和知识, 对他人及老师的评价及反馈不够重视, 导致写作评价环节完全失效。在写作评价环节, 老师应给学生提供评价标准, 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评价的方法, 教师给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也应具体和可行, 有可能的话最好能通过面谈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其作文, 并督促学生根据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参考文献

[1]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蔡慧萍.英语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21-22.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81-84.

[4]吴格奇.EFL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 :435-436.

高职生英语写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7

一、高职生英语写作现状

高考扩招以来,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 学生数量与日俱增, 高职教育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且规模日趋壮大。但是, 有的高职生英语水平偏低, 实际应用能力偏弱, 知识储备少, 这导致学生抱怨英语课枯燥乏味, 厌学抵触情绪明显。而大多数高职并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 而只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穿插讲授英语写作基本知识。学生在用英文表达时, 不知该如何下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词汇量小。许多高职生, 由于词汇量不足而使得其文章词不达意、出现跑题。“万丈高楼从地起”, 学生须从平日的词汇训练与记忆中不断扩充词汇量。

(2) 语法知识凌乱。在英语写作中, 语法至关重要。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 学生由于习惯性思维将两种语言混为一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不难发现如下现象:有的学生动词时态误用, 问题也很多:主谓不一致、单复数错用、句子结构混乱等。

(3) 大小写、标点误用。由于汉语作文中没有大小写, 因此, 学生在英文习作时经常忘记字母大写。另外, 很多学生习作是一逗到底, 文末才出现句号, 这也是很多学生英文习作的一个通病。

(4)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基础薄弱、写作功底较差, 文章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 内容缺乏新意, 中式英语频频出现, 不符合英语表达与思维习惯。更有个别学生, 直接摘抄阅读理解中某一段落凑字数, 蒙混过关。究其原因, 在于学生学习力度不够。

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写作问题反映了教师教学上的问题, 这一问题值得教师的不断反思、改善及提高。

(1) 教学任务繁重。由于高考扩招, 导致高职英语师资相对缺乏。因此, 教师须超负荷地承担多门课程教学, 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批改每位学生习作, 甚至会使得教师选择放弃作文练习, 从而导致局面的进一步恶化。

(2) 实践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多数高职没有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 学生不能系统学习英语写作技巧, 而大学英语课时安排有限, 教师无法投入大量时间讲授英语写作, 因此, 英语实践教学很难得到进一步实施。

(3) 教学方法单调。“独角戏”、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现象仍普遍存在, 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习积极性逐步下降, 从而丧失学习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习作模式也非常局限老套。

三、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在国际交往频繁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语言交流十分重要。如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 能较流利地写出英语短文或应用文, 则对将来就业提供较大帮助。英语写作在学习中体现出不可忽视的地位, 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是当代高职英语教学值得深究的课题。

四、对策研究

(1) 加强写作训练。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学习者的综合水平。学生必须意识到词汇和句子结构的重要性, 避免出现普遍存在的语法问题。教学中采用多种教法, 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 使学生学到实用写作技巧, 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2) 强化阅读训练。为了满足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需要, 教师应加强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内容和范例。学生要掌握有用的词汇表达法和相关背景知识, 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做些仿作练习, 或写段, 或写文, 不断提高习作技巧。

(3) 强化词汇训练。词汇是文章的基础, 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有的学生在习作时, 因词汇匮乏而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很多高职生厌烦词汇记忆。因此, 教师应创设模拟情境激发词汇学习乐趣, 加强词汇教学, 重视词汇训练, 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对所讲词汇准确把握, 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4) 强化写作技巧, 培养良好习惯。教师在平日教学中, 应加强对学生习作技巧的指导。①认真审题。明确文章题材、语言风格, 简要地列出提纲, 做到要点详尽齐全。②遣词造句。要恰当地使用过渡词语、丰富话题, 给文章添加色彩。③找准话题切入点。不同题材有不同要求, 抓住要点、理清思路, 做到层次分明。

(5) 改进写作批改方式。为了加强学生习作能力, 不加重教师工作量, 教师可以交换使用机械练习和活用练习。机械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熟练程度, 活用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质量。两种练习采取两种批阅方法, 既可减少教师负担, 亦可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

英语写作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同时也是学生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正视学生写作的问题, 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局面, 促进英语写作教学,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能力的综合体现, 也是英语教学难点。英语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英语教师要以高职生为对象, 对英语写作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英语写作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研究, 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学习,高职生

参考文献

[1]马正霞, 韩振宏.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J].才智, 2009 (3) .

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 篇8

这一情况得到了国内广大学者和英语教师的关注, 人们对英语写作的研究逐步深入, 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为了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质量, 达到培养学生书面交际能力和以写促学的目的, 笔者针对近十年 (2001-2010年) 国内发表的和英语交际性写作相关的论文做了此次研究。

一、文献检索范围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英语交际性写作”为检索主题, 搜索出141篇论文。经过对这些文章的甄别筛选, 确定了其中83篇作为此次研究的材料。

二、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现状

(一) 总体趋势

2001-2010年在CNKI中检索到的英语交际性写作论文篇数分别为5、8、1、3、5、6、12、12、12和19。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 国内学者和英语教师对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呈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研究英语交际性写作。

(二) 研究的对象

该论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 其中大专院校的学生占多数, 高中及以下层次的研究对象相对较少。筛选出的83篇文章中研究大专院校学生的有78篇, 高中及以下层次学生的为5篇。

(三) 研究的方法

本文借鉴了高一虹等 (1999) 提出的分类标准, 将研究方法分成两大类: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其中, 材料性研究是以系统、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的实证研究;非材料性研究则是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根据上述分类, 笔者将83篇关于英语交际性写作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统计在表1中。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2001-2006年间, 材料性研究所占的比例稍微多一些。2007-2010年间, 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几乎各占一半的比例。从10年总的数量来说, 非材料性研究比材料性研究略占优势。

(四) 研究的内容

参考Stem (1983) 在《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介绍的语言教学包含的四个重要概念, 并结合此论文的研究内容, 笔者将83篇论文分为阐述作者研究内容和观点的四大类:交际性写作观、交际性写作学习观、交际性写作教学观和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其中, 交际性写作观细分为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写作结果研究、写作评价与测试三种;交际性写作学习观细分为学习写作的策略和影响写作的因素两种;交际性写作教学观细分为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法、教学模式四种;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细分为写作教学语境和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两种 (见表2)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这说明学者和英语教师在培养英语交际性写作这个问题上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写作教学的方法模式的研究上。而对于写作教学环境的研究就要显得薄弱一些。

1. 交际性写作观

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的论文占30%。其中, 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和对写作评价和测试的研究的数量分别占12%和11%, 对写作结果的研究占7%。

在写作本质的认识方面, 唐香南 (2008) 认为, 写作者生产出的语篇就是要表达一定的信息, 是要达到和读者交际的目的。在写作结果研究方面, 张慧清 (2007) 提出写作中采用多种句法, 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功能。在写作评价与测试方面, 周颖 (2009) 认为交际性写作测试的目的是检测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是否真实。

2. 交际性写作学习观

研究这一部分内容的论文总数占15%。其中, 研究学习写作策略的和研究影响写作因素的论文分别占12%和3%。

在学习写作策略方面, 刘朝彦 (2002) 指出学生的母语写作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有正迁移的影响, 因此学习英语交际性写作也不能忽视自己母语的写作能力。在影响写作因素方面, 王春燕 (2010) 提出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交际性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3. 交际性写作教学观

这一部分是学者和英语教师们研究培养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热点, 占46%。其中, 主要是研究教学模式, 占29%;研究教学法、教材、课程设置的论文分别占10%、5%和2%。

在课程设置方面, 于威 (2010) 提出写作可以增加“可理解输出”, 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在化。在教材方面, 陈敏哲和白解红 (2007) 认为现在的英语写作教材虽然数量很多, 但是由于受到“词汇—语法教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这些教材的关注点都是英语语言形式, 而忽略了学生的书面情感表达。在教学法方面, 这些论文研究的内容有写长法、过程法、体裁法等多种英语写作方法。在教学模式方面, 研究者以相关语言学理论或原则作为基础, 探讨了不少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 例如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语篇生成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模式、任务型写作模式等。

4. 交际性写作教学环境观

这部分的内容是大家关注最少的, 写作教学语境和多媒体和网络辅助写作教学分别各占2%和7%, 共9%。

在写作教学语境方面, 朱洪林 (2002) 认为英语写作要有语体意识, 应根据不同语境从选词、造句的角度来考虑语体差异。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写作教学方面, 研究者们提出了利用网络实现交互式自主学习, 并建立网上写作动态评价体系。

三、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最近十年当中英语交际性写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 使英语交际性写作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 当前英语写作的教学和学习的现状还处于让教师教得很累, 学生写不出多少东西, 难以完成和他人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把已经研究出来的一些好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教学和学习中以外, 还要思考现在的研究还要什么不足之处, 以及今后有待加强与深入的研究问题。

(一) 材料性研究方法比非材料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偏低

国内的应用语言学正在趋于“实证主义” (高一虹, 1999)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量化和质化的实证研究方法 (即材料性研究) , 因为通过以系统、有计划地收集材料为基础做出的研究结果比个人经验之谈更科学和严谨。在上述83篇论文中, 虽然材料性研究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 但是总的来说, 它比非材料性研究方法所占比例还是偏低。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更多地采取材料性研究的方法, 用相关数据和具体材料来科学地论证和分析问题。

(二) 对英语交际性写作四大内容的研究不均衡

近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交际性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部分, 对其它的如写作结果研究、影响写作因素、课程设置、教材和写作教学环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今后可以加大这些方面的研究力度。

(三) 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交际性写作教学的研究有待提高

现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已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但是多用于视听说等课程, 写作课程用得非常少。特别是网络在英语交际性写作中的运用这方面的研究虽有, 但当前还比较缺乏。今后可以加大对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自主学习, 建设、开发语料库和体验英语写作等系统的研究, 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来为英语交际性写作课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一来,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重视, 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反馈可以更及时。同时,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来有效地创建出不同语境下的书面交际任务, 让学生在写作中达到用书面表达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总之, 这次英语交际性写作研究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同时我们将关注对研究现状的思考中提出的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促进英语交际性写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tem,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陈敏哲.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7 (3) .

[3]高一虹.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2) .

[4]刘朝彦.CET短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5)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前言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写作教学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为了保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不但开展了专项的写作教学研究,同时也综合了多种教学因素,推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进展。因此,我们除了要立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现状,认真分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方法参考,保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取得实效。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总结了影响写作能力的多种因素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对影响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进行全面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英语单词基础薄弱。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困扰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的最主要问题是大学生的英语单词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无法进行词语的熟练运用,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受到了单词的制约。

2.大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欠缺。目前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大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也比较欠缺,使其在英语写作中没有完善的写作经验可以借鉴,直接影响了英语写作质量。

3.大学生的英语语法运用不熟练。在英语写作中,语法运用是关键。但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中成绩不理想,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不能正确使用英语语法,最终影响了英语写作的整体质量,不利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开展。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对写作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经验,目前已经总结了写作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得到了全面开展,但是在教学效果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基于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了解,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在教学时间上得到了保障,在师资配备上也比较充足,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写作教学模式等问题,目前写作教学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实效性不强,需要提高针对性。考虑到大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在写作教学中,不但要合理设定英语写作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方案。

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目的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对写作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导致了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既影响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效果,又影响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开展。

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为未来写作教学提供了方法参考

从大学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开展来看,不仅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在写作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考虑到大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在具体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保证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够在写作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积极夯实学生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基础。为了保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夯实学生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基础,扫清英语写作教学的障碍,减轻英语写作教学压力。

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把握正确的教学原则。考虑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特点,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把握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保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得到有效帮助和支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写作教学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为了保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不但开展了专项的写作教学研究,同时也综合了多种教学因素,推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进展。因此,我们除了要立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现状,认真分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施慧英.英汉思维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滕延江,刘世铸.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5(06).

[3]郭敏敏.英语教学法种类及其适应性浅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上一篇:系统服务利用率下一篇:留守学生的班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