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2024-07-27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精选10篇)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1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 质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提出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并且正在纷纷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的有效途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

一、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 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检验阶段, 检验单个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样件;第二阶段为统计检验阶段, 由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模式出现, 利用统计抽样方法检验产品成为必然要求;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以最经济的方式, 在保证用户充分满意的条件下, 实现企业经营质量不断提高;第四阶段为现代质量管理阶段, 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补充, 使企业经营走向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伴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 国外的一些质量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质量管理理念。

1. 品牌战略

进入20世纪以来, 品牌化的发展有如核裂变, 时至今日, 品牌标记已经无处不在, 由此引发的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愈演愈烈。纵观当今世界, 质量的竞争乃至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 创造自己的品牌, 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全社会的共识。由此, 国外的学者提出, 企业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除了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外, 关键在于经营自己的品牌。

2. 适度质量

适度质量关注的是产品质量生产的经济性问题。随着人们对资源不可再生性的认识, 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接受认同, 企业与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尽可能完美发展到适度质量要求。过高的质量水平将人为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过低则达不到全面质量满意。

3. 顾客满意

顾客是质量的鉴定人。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 因为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质量改进和提高。满意的顾客会以他们的忠诚和积极推介等各种方式回报企业。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 顾客成为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 是世界顶尖企业创造“世界级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 是推动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4. 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 并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行为规范。质量文化从微观角度看, 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 也是一种组织文化, 它致力于提高企业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法, 已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如今, 质量文化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拓宽, 在世界范围内正进行广义质量文化的研究。

二、国内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处于质量检验阶段, 沿用的是前苏联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方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技术抽样检查标准制定贯彻后, 才逐步跨入第三个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85年, 随着原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被普遍推广。虽然我国对质量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很多学者对一些具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苏方新认为在技术管理比较落后的企业, 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国有企业适合采用BPR模式, 引进新设备或改造旧设备, 裁减人员, 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等;在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落后, 但是技术差距不太大的企业, 比较适合采用ISO 9000模式, ISO 9000采用标准条款, 便于强制执行, 即使人员素质较低, 也能够实施;而对于员工素质较高的企业, 可以实施TQM,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严格遵守程序的同时, 积极发现改进机会;对于那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可以采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改进以巩固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姚玉玲等认为ISO 9000创建了最基本的质量管理架构与外部认同效应;六西格玛则体现实实在在的内外部改进绩效。在ISO 9000基础上实施与六西格玛的整合, 将成为我国企业一种较好的质量管理模式。

虞立箴指出,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了组织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模式, 它兼容了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组织在贯彻管理体系标准或取得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整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绩效和能力, 从而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三、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质量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在实践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 我国众多的企业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

(1)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损害了国家及企业的形象。

(2) 产品及服务质量差, 损失浪费严重。多数企业的质量标准低, 无标生产的现象严重。目前多数商业服务企业都没有贯彻实施ISO 9000系列标准, 管理方法上一般凭经验, 管理水平较低。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在许多企业的实践中难以落实。

(3) 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淡薄, 对质量问题不重视, 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危机感。

(4) 贯彻ISO 9000系列标准不扎实, 甚至流于形式。ISO 9000系列标准要求企业建立能控制生产经营服务的管理系统———质量体系;努力通过权威认证机构的ISO 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然而, 我国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还不了解ISO 9000标准, 不知道什么是质量体系;有的企业建立了质量体系却不愿意认证;有的企业为了认证而认证, 不注重基础工作。

上述的种种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我国质量管理问题的有关对策

要全面提升企业质量, 国家和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

1. 实施品牌战略, 创造名牌产品

品牌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而是它留给人们的想象和感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 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小, 企业间技术上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单纯依靠产品差异已经很难形成产品竞争的资本, 因此产品品牌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品牌价值已经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 品牌资产已经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做好品牌, 让价格来体现价值, 就是当今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创造名牌产品, 企业需要以质量为核心, 设计出质量优良的产品;以顾客为导向,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坚持科技领先和科学管理, 为社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2. 建设质量文化, 培养质量意识

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环境和手段, 着重提倡现代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质量管理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会不可战胜。但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 质量文化依然处于低层次, 主要表现为:管理层盲目以利润为中心, 严重缺乏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导致员工整体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因此, 企业家在企业中要作为质量文化的创造者, 积极建设质量文化, 培养员工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参与意识。

3. 转变观念, 树立顾客满意为宗旨的质量理念

这里的顾客包括企业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企业不仅要通过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使外部顾客满意, 同时在企业内部应把企业内部的员工作为顾客, 建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岗位, 都要明确其顾客对象, 并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 由此形成顾客驱动的质量管理体系。

4. 加强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 而计量损失的大小, 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因此, 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 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可以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 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 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中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 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 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质量管理的最新研究状况, 剖析了我国当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借鉴国外质量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品牌,适度质量,顾客满意,质量文化,质量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苏方新.中国质量管理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中国质量, 2000 (9) .

[4]姚玉玲, 张君, 郭宇红.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 2006 (2) .

[5]虞立箴.探索卓越绩效准则和管理体系的整合途径[J].上海质量, 2006 (6) .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2

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经常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成本低廉,上级单位一次开发,基层单位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方式一般难以成功。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发人员往往缺乏项目经验,导致与最终用户的需求相悖;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不参与市场竞争,仅仅是供给内部使用,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敷衍了事,开发的系统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3

关键词: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能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05-02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现代成功企业的突出标志,而管理创新更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情况和新变化,顺利度过环境变化需要企业对自身进行管理变革。所以,为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及全球化竞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框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建立起新的机制,以获得核心竞争能力来解决现有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创新是现有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推进国内企业改革总结了理论依据和经验。

本文从现有形势下国内企业管理创新产生的问题入手,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创新思想和经验,归纳了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从而构建出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框架,为推进国内企业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思路。

一、理论框架

1.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类的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矛盾尖锐,需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包括三个含义:管理的创新、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创新型管理。

对于管理创新的主体,理论界和企业界大多数深受20世纪初约瑟夫·熊比特创新理论的影响,认为创新主体是企业家,但从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还包括在企业中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使创意付诸实践的人,主要包括企业家、各层管理者和员工。

管理创新的划分种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如下。

第一,管理观念创新。体现为企业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管理者需要打破现有心智模式,有针对性地积极寻找机会、尝试各种可能性、探求问题答案,从而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方法。

第二,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创新是企业领先他人的基本条件,坚持面向未来是为了更好指导当前,企业要不断创新战略管理方式形成核心能力的突破性进展,使自己永远走在市场的前列。

第三,组织机构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主体是所有成员,对象是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诱因既可能是外部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内在需要,并非是对其他组织创新成果的简单转移,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和自我创新的横向网络管理创新系统。

第四,人力资源创新。要求管理应当在“以人为本”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即“能本管理”。能本管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帮助员工激发出富有效益的创新。

第五,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吸收容纳社会进程中的新文化要素,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新内涵,形成具有现代、竞争、民主、法制的文化意识,使企业充满生机活力。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文化创新必不可少。

2.管理创新的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现状的不满。管理创新的动机大多都源于对公司现状的不满。第二阶段: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未经证实却有吸引力的新观念。第三阶段:创新。管理创新人员通过重复、渐进的组合方式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并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需要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发起创新,而且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

二、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措施

1.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扩散的程度在逐步加深,全球市场产品同质化程度在进一步加强。在此新形势下,战略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国有企业开始把培育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战略的重点。根据最近几年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具有经营战略,能够根据经营环境和执行情况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其中部分企业应用了成本领先战略、产品服务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并取得了成效。

根据调查可知,我国企业多以直线职能制为主,部分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组织结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是组织结构选择和设计过于单一,管理跨度过宽,直线指挥系统与职能参谋系统相互交叉,管理组织的适应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当前诸多企业已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也明显不足。据最近几年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制订了人力资源规划并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在员工培训与再教育上设有专门机构和培训计划;但是大多数企业并不能使员工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较少企业有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综合上述现状,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国家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回顾中国企业的管理进程可知,我国企业虽然管理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个别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但是在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创新观念落后。二是领导全局战略观薄弱。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缺乏。四是“人本”管理观念淡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坚持管理创新。

2.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根据上述国内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和突出问题的分析,认为国内企业需要在把握现有形势的情况下,认真探索出符合“中国模式”的管理体制。措施概括如下:一是转变观念,建立创新战略思想,转变竞争观念与知识体系。二是完善体系,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与质量,提高中层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管理实践。三是以人为本,实现多元化管理创新目标。企业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四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引导企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门户,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创新。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管理创新能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1.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目标和活动进行系统筹划,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和及时做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

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在内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自身知识与资源的积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形成技术开发与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在外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包括技术外购、企业联合创新、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和风险投资创新等。

3.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以社会经济制度为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及人们认识程度相关联,涉及企业内部与外部各方面,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企业分配制度创新。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率。

4.树立“能本管理”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的创造性和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从“物本管理”过渡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也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演化为对人的培养,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5.提升管理主体创新能力

培育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政府应着眼于为企业家提供一个开放和宽松的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与晋升体系,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企业家资格认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同时,应注重全员性创新,需要员工的理解、合作与参与,重点学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考虑实行公有产权与个人产权的联合,让企业员工自愿持股,使责、权、利真正统一。

6.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创新

要在总结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经验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按照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和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同时,要打造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中国企业建立高层决策者战略评价机制,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通过核心能力分析,帮助企业把握核心能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注意核心产品的战略性市场开发,为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质保证。

四、结论

本文以当前形势下国内企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入手,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创新思想和经验总结基础上,为国内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措施和实现途径。主要结论包括如下:一是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需要从管理观念、战略管理、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二是国内企业管理创新虽初见成效,但仍任重道远。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虽然获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创新体系相比差距较大,而缩小差距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坚持管理创新。三是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有助我国企业成功实现管理创新,构建具有“能本管理”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者本人在对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中发现,虽然学者们的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但在实用性上都存在部分局限和条件。因此,本文重在归纳出一些普遍的、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适用性和启发性的管理创新思想,重在对国内企业管理创新最新实践展开,试图对国内企业管理创新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萌.浅谈企业管理创新过程[J].经济视角,2010,(1).

[2]钱颖.试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途径[J].价格月刊,2008,(9).

[3]曾刚.关于企业管理模式与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4

一、我国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

1. 联系度不断增强的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战略

以南方某城市机场实施的财务战略规划为例,他们不仅全方位地深化自身的财务核算职能,并对财务监督职能进行重点的强化,同时还要在此工作的基础之上按照自身的现状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将自己的财务管理尽可能地精细化,成功地创立了国内管理型机场,实现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财务资源一体化整合、财务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整合以及财务政策指引和基本财务制度规范的整合,并成功建立了风险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投融资管理体系、ERP采取信息化体系和税收筹划体系的135战略目标,给我国各地民用机场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2. 国内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的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点的体现主要是以首都机场集团为例,首都机场集团在二零零三年集团成立初期,就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集团宪章》中去,他们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并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结构和财务治理体系等,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构建经营和财务管理流程,并设置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重点强化收支两条线以及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控制。在2009年成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机场比较多,如首都机场等,并逐渐形成包含制定计划、预算编制与审批以及预算生效发布等内容的全面的闭环系统,值得其他民用机场学习和借鉴。

3.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丰富的预算管理手段

以新疆机场集团为重要例子,该集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自己的财务预警系统,对模拟法人核算单位范围和模拟核算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同时为了有效地对基层单位增收节支积极性进行有效地调动,他们还尝试让部门经理模拟当法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外,预算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的成功体现机场是湖北机场集团公司,领导者按照湖北机场发展现状全面实现了“三个建立”:第一,建立了预算双向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搭建财务和业务之前的双向培训模式;第二,建立了预算访谈机制,此机制主要是指专门的工作人员会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上门服务,将预算工作的刚性特点弱化成功地实现柔性的管理;第三,全方位建立了预算管理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天河机场,其各成本费用中心还设立了兼职的预算员。

4. 通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逐步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方位性

一些机场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自身开展实际工作的核心,并根据实际工作对分级授权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对劳动、人事、用工三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还有一些机场借助外部力量,如外部顾问公司,使其对所有的服务内容展开全面的梳理,并规范现有的预算管理流程。西安机场量化了财务指标,由单一利润考核变为利润、资金周转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的综合考核。

二、我国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预算管理工作中常见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现在我国民用机场预算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机场集团中表现得更加明显,造成我国的许多机场集团公司并没有体现出“团”的概念。引起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一些机场公司中的管理层和业务层以及执行层之间沟通和交流出现问题,他们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甚至都缺乏必要的沟通,面对这种情况,想要达到我们预期的协同效应困难是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道德风险和预算松弛问题的出现,再严重者甚至都能出现权力寻租的行为,进而引起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编制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

2. 不健全的预算相关组织机构长期存在

按照正常的顺序,我国机场集团应该是先有自己的集团进而逐步发展出自己的龙头企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省会机场,但是现实中这两种结构出现的顺序却恰恰相反,严重造成了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组织的不健全,公司的治理机构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常的不规范,最终影响着整个机场集团资源整合能力的严重缺乏,公司风险的检查和监督工作不能有效地落实到实处,进而使得机场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缺失。

3. 公司战略没有对预算起到自身该有的指引作用

通常而言,民用机场的全面预算工作是按照机场的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计划来具体制定和实行的,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大部分民用机场的全面预算和机场的长期发展规划、中期计划之间是分离的,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工作人员对公司一年之后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等都没有最基本的分析,整个预算管理工作陷入一片盲目的僵局。因公司战略没有对预算起到自身该有的指引作用,我国民用机场预算逐步暴露出和企业战略脱节的弊端,对整体的资源缺乏合理的安排和必要的规划。

4. 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且较为严重

预算松弛问题在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中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能够引起机场资源的错配,并且机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会因此种问题的存在而大大降低。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在企业中的运用要比较普遍,这促进上级管理者对信息量掌握程度的提升,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在投资工作方面,一些责任中心会选择在项目申报时故意将自己的支出预算压低,但是一旦自己所在的项目被批准之后,这些工作人员就会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和拓展其他项目,一些不正常的投资行为就会出现,致使投资活动的预算工作已然成为当下工作的较薄弱环节。

三、国外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1. 国外民用机场的投资管理非常的慎重

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丹佛机场具体情况为例,这个机场拥有六条跑道,现在已经以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多跑道系统以及占地规模非常大而在世界闻名。在丹佛机场全面预算管理中固定资产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其固定资产投资和机场未来运营成本的高低有着直接性的关系。该机场是从一九七八年开始选址的,一九八五年开始总体规划和环评,在一九八九年的时候开始投入建设,花了五年半的时间建成,在一九九五年二月的时候正式通航。通过对自选址到建成整个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用了大概十七年的时间,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对机场规划、投资问题的重视及谨慎程度,在这点上我国要向国外机场学习,因为我国很多机场从选址到建成通常情况下都在十年之内。民用机场的选址和建设是一件大事,我国新一轮机场的建设一定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向丹佛机场的做法学习。

2. 预算管理的顶层设计都呈现出较为完善的状态

这点我们主要选择的是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该机场现在实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就是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机制。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都是董事会中设有的专项委员会,监督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和执行情况是这些专项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但是,国外的许多机场在这方面和我国的机场有一定的不同,国外的机场在经营和投资风险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规定出其相应的职能,对于董事会来讲,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自己的管理有非常大的协助作用,协助其监察企业国内外市场管理计划和有效性,并对企业的风险政策和制度进行详细的监察,这样我们就可以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赢得最有利的时间。

3. 国外机场在预算管理中也出现过一定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柏林西机场和西班牙的雷阿尔城机场体现的是最明显的,柏林新机场体现的主要是消防安全系统有明显的不足,地板砖存在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状况引起的最终后果是该机场的开放时间先后推迟了四次,这极大地增加了机场的建筑成本,据权威人士提供数据,这样情况导致柏林新机场的建筑成本超过了预算的两倍。而雷阿尔城机场是西班牙在二零零八年投资了十一亿欧元修建的,但是却运营了三年就废弃了,目前已经发展成国家的累赘。

4. 国外民用机场在航空产业链中获取了较为丰厚的回报

丰厚回报的体现者主要以迪拜机场为例,迪拜机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发展的非常快,据统计,在二零一三年的时候,其旅客吞吐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七位,甚至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迪拜机场的崛起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有自身非常清晰的道理的,首先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无疑是其崛起的重要条件,但是其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价值链的管理到位。其有效地推动了国家“航空立国”政策的出台,并在机场规划、运行、服务以及营销方面和相关的利益者配合的很密切。这其中最短的中转衔接时间仅仅是九十分钟,这极大地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在丰厚回报方面另一个体现者是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这些机场的工作人员会对客户的实际诉求进行深度挖掘,同时采用针对性非常强的服务方式,避免了问题解决的笼统化,而且还不断地创新服务流程和内容,最终得到的服务品质和收益都比较好,也成为各国民用机场共同学习的对象。

5. 现在许多的国际机场都已经形成获取利益能力比较强的商业模式

巴黎戴高乐机场对这点的体现非常的明显,它现在已经形成了具备强大获取利益能力的机场商业模式,市场开发做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全面,以商品营销策略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给自己的机场带来非常丰厚的商业效益。巴黎机场的商业区域占地面积是五点六万平方米,店铺的数量是二百六十,酒吧和餐厅的数量在一百八十间,并且有一千个品牌,这样的规模要比一些市区的大型百货市场的面积和占有量都高。另外,他们还以分成的方式收取租赁费的商圈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盈利水平要比其他的模式有较大的优势,这点上是非常值得我国的机场去学习和借鉴的。

四、有效改善我国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1. 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机场预算和公司战略的有效对接

一个公司的预算管理和公司战略之间有非常大的关系,预算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公司战略的根基奠定者,而公司战略的引导在某种层面上促使公司的预算更加地合理化。总之,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重要的协调作用可以促使公司的运营和战略具备一致性,并且我们还能根据战略的合理性对公司的资源进行全面的分配。按照企业战略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我们应该尝试将机场战略和价值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融合,拓宽预算管理的视野范围,最好还要将预算编制基础进行改变,这样能够给预算管理和机场战略的良性对接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工作时能够以机场的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认真落实好各个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场发展战略的计划性实现就会变得切实可行。具体来讲,想要形成较为合理的预算管理模式就要尝试将KPI、EVA预算、作业预算等和机场战略进行全面互动并融入其中。

2. 以机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建立健全信任和合作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合作既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又是预算管理能够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基础内容。我们想要完成合作的前提基础是信任,通常而言,凡是合作存在的地方都是以彼此间的信任为基本点和前提的。信任在下一步合作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如果信任工作做得到位可以有效地促进预算的相关利用者实现合作,相应的交易成本也能得到相应的降低,快速反应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之前的竞争者心中,往往存在“鱼死网破”的不良竞争思想,这在机场预算管理链条上的各个成员思想中是万万不可以出现的,反而我们应该有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互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责任和利益相对等的良性竞争局势,因为合作者之间的充分信任会形成有序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这样一来是非常有利于预算利益之间的竞争的。

3. 按照实际情况重新构建机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从某种层面上讲,企业制度之间的竞争映射着企业之间的竞争过程。所以,在新时期,按照机场的实际发展现状重新构建和新环境相适应的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机场实务界一般情况下会将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分为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层面,执行机构具体包括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内的各责任中心,也就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各责任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常务机构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结构,通常都会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一个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相关部门会将这个常设机构放置于财务部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机构模式;而由股东会或者是董事会或者是总经理办公会领导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就是我们的决策结构。针对这种现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构建三位一体的机场预算组织体系,基于运行和管理的预算决策结构、工作结构和执行机构都可以归纳为预算的运行管理机构,管理层次、权限的分配和制衡是预算运行管理结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机场的相关领导者从内心深知:如果单纯地将建立适应价值管理的预算管理机构看做是建立预算运行管理结构是片面的,我们还要在建立预算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同时建立预算的决策参谋机构和风险管控机构,同时还要促使三者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提倡的构建三位一体的机场预算组织体系。

4. 全方位增强机场预算和财务战略的协同性

在整个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能够以资金的形式将企业的整体战略融为一体,并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其他战略的全面实施与落实进行全面的引导。总之,财务战略在对企业战略和从属战略的全面落实和实施的推动和促进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机场公司要确定好适合机场自身的财务战略,具体步骤是机场公司先要对机场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和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相结合,随后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前提下使用平衡计分卡等方式确定好适合机场自身的财务战略。第二,以机场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并实行行之有效的财务策略。同时还要对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细化,同时要处理好战略和预算之间的衔接工作,将公司的整个战略分成公司财务战略目标,同时还要将财务战略目标融入到年度预算当中去。第三,认真做好财务战略的评价工作。相关人员要分别在年中或者是年末的时候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分析财务战略,写出全面的评价报告,同时还要确定下一个工作阶段或者是来年是否需要对财务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在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领导者应该第一时间对此进行及时地纠正处理。

五、结语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篇5

在当前国际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①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最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②建设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我们寻找到合适的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监督管理,并把各项工作进行阶段的划分,从而一步步完成工作,对项目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③设计-建造管理模式。④设计-采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6

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开放, 中国石油不断涌进, 石油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逐渐趋向从简单的职业医学的领域慢慢转变成与满足外向型企业的经济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安全的相结合模式。本文主要是解析国内外石油企业的职业病的危害特征以及其国内外职业健康的管理现行状况, 探讨了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

2 国内外石油作业的特点及危害

2.1 石油企业工作的特征

石油的开采主要有勘测、钻井、修井、测井以及采油、建设油田、输送油气等工作。修井、采油、钻井等工作实务要接触到原油、许多有害气体与有害化学剂, 同时还有噪声和振动等有害因素的暴露;在测井时经常使用有放射性的放射源, 像中子源的其它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等物质。工作的地点大多是位于沙漠、草原、盐碱地、沼泽以及人口比较稀少的山区等偏远地区, 工作有员经常是暴露在紫外线强烈、高温、风沙等恶劣的气候条件, 经常会碰到毒蛇、山洪、地震、暴风雨等等自然灾难的发生。

2.2 石油企业和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明显不足

因为职业病的发展都比较缓慢, 其对身体的影响在短时间里难以发现, 因此企业人员不清楚本职业的工作性质会导致什么疼痛, 哪些是自然生成的疾病, 哪些又是由职业工作导致的都缺乏基本的认识, 而且患了职业病后也没有正确的评估, 各种需要的措施都没有采取, 企业的教育不到位, 组织预防严重匮乏。

3 国外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1) 在职业健康管理上, 国外的石油企业非常重视职业健康管理, 一直将此作为主要事务, 并投入了足够的物力和人力, 还运用研讨、论坛的方式来加强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 在国外的石油企业已经将此信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列入到核心价值观体系中。

(2) 在组织结构上。国外石油企业不断的根据需要调整职业健康管理的模式, 从而满足商业的重组和组织机构的要求, 总体上, 国外的石油企业管理组织小, 但人员精, 要求每位管理者都是HSE的负责领导人, 并主管所在单位业务的HSE业务, 具体设置了HSE的审计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应急响应的管理部、环境管理部。

(3) 在职工的承诺上。国外石油企业要求以人为本, 注重职工的主动性以及培养职工的意识, 因此国外石油企业中各职工执行HSE的理念意识比较强, 公司要求职工注意关注和报告身边的潜在危险事项, 并要求每位职工在一定的时期内报告一定数量的潜在危险事故。在这报告过程中公司采用奖励的方式来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4) 在环境的保护上。国外石油企业强调环境管理问题, 其所关注的环境领域从最初的工业污染治理转变到工业的生态学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 比如一些石油企业就制定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措施。同时, 国外石油企业将环境保护中的法律作为前提, 必须以守法为前提。

(5) 在实施运行上。针对相应的业务过程中, 国外石油企业大多数制定了详细又系统的HSE程序和使用指南, 这些过程都是很有效的管理措施, 比如化学药物的使用管理、有害物质的管理、排放物的管理和事故管理等程序都有准确规定。国外石油企业将HSE体系考虑的十分紧密, 完善了自场内到场外的扩展, 公司投入了许多资源到HS E系统中, 并设立评估和奖金制度。

4 国内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1) 在职业健康管理上。国内石油企业虽然有职工健康管理的承诺, 但是形式化的现状导致企业缺少兑现承诺的意识和态度。石油企业的最高管理人是该体系的责任负责人, 要通过企业领导的挂点承包制度来组织生产的安全化, 并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检查, 但是国内相关业务部门在这模块上意识薄弱, HSE和业务的结合也处理不好, 并且大多职工管理人员将HSE视为附带的责任。

(2) 在组织结构上。HSE的具体设置在国内是十分受重视的, 一般是按级设置对应的机构, 职工人数较多, 含有HSE的专业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机构。像逐级设立了HSE委员会来担任处理单位模块的HSE决策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策划。

(3) 在职工的承诺上。国内石油企业常常要求职工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 实施的方式是采用从上到下的模式工, 这样就导致职工的意识相对比较低。虽然企业也强调说员工积极参与HSE的管理过程中, 比如月度的HSE活动开展班的前后班会等, 但是职工对此的参与度并不高。国内石油企业也给予了职工的入职HSE培训, 但是在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效果上还需要改进, 国内石油企业一般是采用职工健康管理风险抵押金, 并依据职工的表现分发奖励。

(4) 在环境保护上。目前国内石油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找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领域, 但是许多石油企业只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和法规的限制作为基准, 将防治污染工作作为重点。

(5) 在实施运行上。国内石油企业基本建立起了文件化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指南, 对于工作指南上的一些具体方面, 职工健康管理是偏于考虑场内, 而对于场外的HSE问题的关注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般企业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与制度, 但是大多管理体制的HSE是在其原来的基础是引进的, 因此与对应业务的结合度不是很好, 从而出现了通常所说的“两张皮”现象。投入的方式是采用设立安措费、安保基金和环措费等。

5 结语

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勘探、钻井、管道、钻井等基本是野外的露天作业, 工作地也经常搬迁, 职工的变动也较频繁, 又加上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其各阶段性发展的特点, 其中为获得各项职工卫生的数据是比较困难的。在不断深化企业卫生改革进程中, 根据国内外石油企业生产的不同特点, 大力进行技术指导和卫生技术培训, 对于职业病的预防体制不能只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实施短期行为, 应当协助石油企业加强治理职业健康危害, 消除职业病,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石油企业的生产工作条件。

摘要:为了探究石油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经验, 作好职业健康的工作, 通过了解职业健康的工作现状与分析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其是国内外企业的内部职业健康的工作现在情况, 从而提出了要不断加强企业的领导意识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本文通过探析了国内外石油企业对于职业健康现状旨在引进国外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国内外比较

参考文献

[1]廉小芳.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J].2011, (05) [1]廉小芳.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J].2011, (05)

[2]王国彬.基层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 2005, 7[2]王国彬.基层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 2005, 7

国内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篇7

1 国际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

1.1 起源与发展

风险无处不在,在长期与风险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主动和有意识地开始探索风险管理。一些学者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的保险业[3]。严复海等[4]将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现代风险管理阶段的特点是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出现萌芽;而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是风险管理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正是处于全面发展阶段的20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部分风险较大的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初步尝试。例如,1995~1999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NRC)对伽马刀和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开展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7年,欧盟发布了EN1441风险分析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通过识别和评估与器械相关的风险来评价器械安全性的过程。1998年,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两个分技术委员会(TC210和SC62A)成立联合工作组,起草并发布了ISO14971-1:199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的应用》。随后,经ISO多次改版,最新版为ISO14971:2007。2007年版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总结了2000版发布以来世界各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实施该标准的经验,吸取了许多的修改意见,补充了多个附录文件,以提供经验和知识,增加可操作性。ISO14971同时具有ISO和IEC标识,是得到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承认的新版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也是全球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的准则。

除了按照ISO14971的要求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之外,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管理部门也各自颁布相应的法规,要求器械生产厂商进行风险管理。本文仅以美国风险管理的现状为例进行介绍。

1.2美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下属的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C D R H)主要负责医疗器械上市前后的监管工作。197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A)修正案,强化了对医疗器械监管的力度,并确立了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

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Bjork-Shiley心脏瓣膜事件”不但造成了患者伤害,而且引致大量诉讼案件,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医疗器械的监管部门,FDA开始意识到即使经过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并非绝对安全,也可能存在安全性隐患,有必要从法规层面予以明确。因此,1990年制定并发布了《医疗器械安全法令》(SMDA),该法令把上市后监测放在重要位置,规定使用单位应该向FDA和生产商报告与医疗器械有关的问题,包括严重伤害和死亡事件等。

1992年6月,FDA颁布了《医疗器械安全法令修正案》,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器械制造商、进口商、经销商和使用者在报告不良事件时应采用的标准和术语。

在针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要求,联邦法规质量体系部分(21CFR 820.30)、器械审核过程以及不良事件报告部分(21CFR803)均有涉及。例如,21CFR820.30(g)中“设计确认”部分规定“设计确认的结果应该包括软件的确认和风险分析……”;在“设计控制”方面,确保记录可重复的、风险分析过程定义明确的设计过程等。

2006年,为降低与使用上市后医疗器械有关的伤害,不断改进产品的系统性,CDRH结合FDA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过程模式要求,制定了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质量体系考核,不良事件和器械缺陷监测系统、上市后潜在的安全性问题评价系统。CDRH的上市后监测是通过共享不良事件数据、制定指南和标准、以及评估信息技术而与上市前审批过程直接相连,并得到CDRH内部计划(措施后效评估,教育和培训)和外部合作伙伴的支持。

CDRH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框架通过上市后安全性问题的识别、评估和反馈3个方面进行运作。

2 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

2.1 起源与发展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的领域,但从概念上来讲并不陌生,有学者已针对医疗器械在使用环节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例如,赵爱荣等[5]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避免风险。喻洪源等[6]提出了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管理寿命周期模式。欧阳昭连等[7]将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分为正常状态下的风险及非正常状态下的风险。顾成雄等[8]按照风险的性质,将医疗器械使用中的风险分为3种:物理风险,如机械性损伤等;临床风险,如操作错误或不合理操作等;技术风险,如测量误差或性能指标的下降等。有学者认为,我国在用医疗器械的风险因素由监管因素、管理因素、医疗设备、使用环境、设备使用人员、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因素等共同决定,其中管理方面及人为因素大于质量问题[9]。2000年初,国内学者尉可道[10]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到钴60-放射治疗机的风险概率计算当中,发现了该医疗器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监管方面的建议。

2.2 法规要求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围绕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许多条款,都直接或间接隐含着风险管理的表述和内容。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中提到“境内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试产注册应提交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的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的应用》则对风险管理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标准等同采用了ISO14971。

SFDA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召回和追溯管理等制度也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3 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相应法规及指南性文件缺乏,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并未真正实施。由于我国目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相关法规缺乏系统性,YY/T0316-2008标准也非强制执行,笔者认为国内并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具体表现为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仅停留在设计阶段,或者名义上是根据标准要求的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实际上仅为在产品注册时或认证时准备的一份流于形式风险管理报告,没有正确理解风险管理的实质,缺乏对风险分析手段的应用经验,更没有将风险管理真正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而针对使用单位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法规尚属空白。

(2)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潜在作用尚未得到相关各方广泛认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涉及到器械设计、生产、使用各个环节,开展医疗器械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对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企业良性发育等方面至关重要。完整的风险管理过程要涉及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以及医疗器械的管理者。

目前的状况是,作为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的生产企业过分重视产品的上市和效益,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吕大雷等[11]对生产企业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调查表明,仅28%的调查对象认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全寿命周期;认为应按照YY/T0316的要求来保存文档的仅占36%;建立风险可接受性准则时应完全符合YY/T0316要求的仅占9%。

医院相关人员过分重视采购,轻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业内人员的培训,对器械安全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风险意识不高,使得维护、维修不全面,器械安全运行保障不足[9]。而作为医疗器械的管理者,由于风险管理尚属新的领域,相应的积累及可借鉴的内容不多,使得在制定法规及监管方面经验不足。

(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少,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不相适应。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包括快速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与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素质不相适应。医疗器械行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生产企业数量多,涉及门类多,学科多[12]。据SFDA公布的数字,截至2007年4月,全国已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 242家,并且连续几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虽然并未发现这些企业规格具体数字,但现实可能并不乐观。另外,按照现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我国医疗器械共分43个大类,259个亚类,涉及物理(声、光、电、磁)、化学、机械、材料学等基础科学,更有各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应用,技术领域之广、技术水平之高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难度确实也很大。

从人员方面,据SFDA公布的数字,全国从事医疗器械监管总人数只有1 486人,具有医疗器械或相关专业背景人数仅372人,数量少,专业人员缺乏。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专业水平不高。康毅[13]对12家医院调查结果显示,58.3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在高技术医疗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2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有一定的困难。欧阳昭连等认为,在用医疗器械的管理问题以及人为因素更值得重视,特别是在小医院。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规程,使用和管理不当,就可能会给患者和使用人员带来风险与安全隐患。

3.2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法制化建设,使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化。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化的风险管理的设计,可以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与器械有关的风险发生。例如,将现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上升为法,提高其法律地位;在法规层面进一步细化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注重相应部门规章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等之间的衔接,使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增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注册申报材料的实质性、真实性检查,切实督促提高生产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的自觉性和效果。

(2)制定风险管理实施指南,为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提供风险管理依据。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套用唯一的流程和方法,需要在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但是,在同类器械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可循。为指导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更好地开展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工作,建议管理部门组织制定不同门类医疗器械使用指南以及不同门类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例如“消化内镜风险管理手册”、“CT风险管理手册”和“X光机风险管理手册”等。

(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各方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虽然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均属新的领域,但其重要性和作用不可或缺,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促使该项工作确实取得成效,引起各方的认知和重视尤为重要,其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宣传培训的内容可包括相应的法规要求和标准要求,以及指南性文件的贯彻,目的在于使生产企业及其他方面人员树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理念,注重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积累并交流经验。

(4)突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责任。生产企业作为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者和受益者,理应承担起对产品的责任。虽然现有标准中一直强调生产企业的责任及全寿命周期的理念,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在市场前设计和生产阶段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风险的状况不容乐观;通过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控制剩余风险的能力更无从谈起。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良事件的报告来源看,来自生产企业的报告不足10%。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定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突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发挥其核心技术拥有者及受益者的作用。

4 结语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8

一、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

(一) 英国MBO发展现状

英国MBO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英国的MBO始于20世纪60年代, 在1980年以前, 英国法律限制了MBO的应用, 英国法律规定企业本身不能支持任何人或机构购买本公司的股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比较稳定, 1989年达到顶峰后趋于冷却, 最后两年又开始复热。现在英国MBO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中, 无论在立法程序上, 还是在税收方面, 都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而且, 所有参加MBO的人,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外部金融机构, 都能一定程度地得到收益。

(二) 美国MBO发展现状

美国管理层收购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 当时称为“下市” (going private) 。促进MBO发展的一个因素是立法的放宽。当时, 许多州开始修改早期普通法关于禁止董事关联交易的规定, 并且通过相关立法以促进公司的合并。导致MBO发展最直接的原因还是1973—1974年的股市大萧条。很多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股市繁荣时期上市的小公司的股票价值开始大幅缩水, 而管理层拥有公司的绝大多数利益, 他们通过MBO使公司下市, 从而保住他们在公司的利益。在美国, MBO和杠杆收购在1988年达到了顶峰。1987年美国全年MBO交易总值为380亿美元, 而在1988年的前9个月内, MBO和杠杆收购的交易总值就达到了390亿美元 (陈虹, 2003) 。90年代初期, 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以及80年代几宗大交易的失败, 杠杆收购的步伐有所放慢。到90年代末期, 杠杆收购和MBO在美国又有了新的发展。

(三) 中国MBO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与这方面有关的实践, 当时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内部集资入股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到1991年, 我国各类股份制企业已达3 220家, 其中有2 751家是经理职工共同持股 (MEBO) 。1998年全国几个大城市率先推行的经理股票期权将管理层的奖励与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联系起来。1999年, 中关村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开始改制, 采取管理人员持股、技术人员持股以及股票期权的方式创造了一批百万富翁。四通公司的改制, 正式拉开了MBO在中国的序幕。MBO在中国的实践, 是伴随着国企产权改革、集体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 以及企业家的自我觉醒的一个过程。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兴起主要有三方面背景:一是在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战略背景下, 地方政府为体现管理层的历史贡献和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国退民进”的调整中将国有股权通过MBO的方式转让给管理层;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原来戴“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要求摘去“红帽子”, 实现所有者的真正回归;三是在发展资本市场的探索中, 我国政府想通过MBO来实现优化股权结构、加强管理层激励、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绩效等目的。

我国首例MBO可以追溯到1999年四通集团的产权改革, 其后, 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MBO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迅速发展, 包括胜利股份、鄂尔多斯、佛山塑料、特变电工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加入到了实施MBO的行列。到2003年初, 我国1 200家上市公司中, 已经有200多家企业表示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MBO, 而非上市公司中欲实施MBO的企业数则更是难以统计。至此, 我国掀起了实施MBO的高潮。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如收购主体的合规性问题、收购资金来源的合法性问题、收购价格的公允性问题等等。

为了规范管理层收购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03年3月财政部指出, 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 暂停受理审批上市与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这无疑是给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管理层收购泼了一瓤凉水, 但我国的实业界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实践的步伐, 而是将MBO进行得更加隐秘。随着“曲线MBO”的大量出现, 理论界对于管理层收购的质疑越来越多, 尤其是在2004年8月“郎顾之争”引发了我国关于产权改革的全国性讨论后, 国家更是加紧制定关于管理层收购的政策。2005年4月, 国资委和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规定大型国企不准搞管理层收购, 中小型企业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积极探索。

回顾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不单单是一种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 其作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企业产权变革的手段, 被人们寄予了无限厚望, 但其实施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一定的差异。MBO在西方已趋规范, 这与西方成熟的市场机制、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分不开的。MBO是舶来的, 在我国企业引入MBO不能生搬硬套, 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 又必须有所创新。当前, MBO既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的热点, 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

二、管理层收购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我国目前实施的MBO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MBO形式上是一致的, 如收购的主要投资者都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 实行杠杆收购, 收购资金主要依靠借贷融资, 收购后经理层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 等等。但是, 我国的MBO受到转型经济条件的约束, 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 经济转型主导者 (政府) 的行为和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了目标企业的筛选和具体实施路径的选择。它们与美国、英国等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的MBO也有一定的区别。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MBO主要是管理层实现企业真正价值的一种方式, 而我国当前的MBO则还是明晰企业产权问题的一种手段。

导致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所表现出的市场特征也与西方国家有以下不同。

(一) 功能不同

MBO在英、美的应用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为, 基本任务是要解决因委托代理而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而在中国, MBO的应用则不仅限于商业上的动因, 它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的产权或者是改制问题。引入MOB至少可以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同时合法地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产权问题; (2) 委托代理问题; (3) 企业家激励问题。而代理成本的消除只不过是伴随收购完成而产出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二) MBO的适用范围不同

在英、美, MBO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实施: (1) 当经理人员与股东利益严重不一致时, 即经营者的增长动机和安全动机驱动。 (2) 当公司面临外部敌意收购或恶意收购风险时。 (3) 当公司高层所有者出现重大变故, 导致公司可能出现毁灭性危机时。可见, 在英、美, MBO是有条件、而非普遍适用的。而我MBO似乎成为了解决国有资产退出和管理层激励问题的普遍适用、不讲条件的手段。

(三) 融资方式不同

英、美MBO多是依赖以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为主体的外部组合融资完成, 管理层通常只付出收购价格中的一部分, 其他资金通过债务融资等其他方式筹措, 资金可以由银行提供, 也可以由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从支付工具而言, 有现金、股票、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我国则多以管理者自身筹集资金或私募投资完成, 而收购的支付工具多为现金。

(四) 操作程序不同

英、美的MBO注重收购策略、融资结构与法律程序, 大多通过中介机构运作;国内MBO大多自己操作, 在平衡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方面颇费思量。

(五) 定价模式不同

英、美的企业控制权市场较为成熟, 定价模式拥有充分的数据支持、规范的中介参与, 辅以敌意收购和公开竞价, 价格的确定相对较为合理, 同时, 英、美公司由于实现股权全流通, 股份价格完全市场化, 比较容易得到公允的价格。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裂为2/3的非流通股、1/3流通股, 而MBO收购的股份基本上是不流通股份, 这些股份较难定价。根据现行政策和实践, 净资产是一个重要的定价基准。中国企业在MBO定价时除考虑企业本身价值外, 还考虑管理层以往对企业的贡献等。中国MBO定价透明度较低, 缺乏市场定价的过程, MBO收购价格大多低于上市公司净资产。如, 粤美的的每股净资产4.07元, 两次收购价分别为2.95元和3元;深圳方大每股净资产3.45元, 两次收购价3.28元和3.08元;特变电工今年中期每股净资产3.38元, 向三家股东收购, 价高的3.1元, 低的只有1.24元, 其中管理层持股公司“上海宏联创业”合计收购2 972.67万股, 平均收购价为每股2.22元。

(六) 政府的角色不同

英、美政府在MBO中极少充当角色。在中国, 政府可能是MBO推动者、支持者和交易者, 同时, 政府还充当立法者, 因此, 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是在中国成功实现MBO的关键。综上, 这些差异导致的结果也存在巨大差异:英美管理层收购不存在争议, 是一种极其正常的收购行为, 流通股东放弃远期不确定权益投资收益, 获取即期确定的股票溢价收益, 股票溢价通常达到50%。

由于被收购的公司的股东可以高价将股票卖给收购者, 很少有股东不同意的。中国MBO存在激烈的非议和反对, 流通股东极力反对, 认为MBO严重侵犯了自身利益, 本来有望获得非流通股补偿的希望将落空。他们从MBO中得不到任何好处, 相反, 可能承担额外的风险。

三、结语

MBO不仅是对传统企业治理理论的一种突破, 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创新。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MBO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 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 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 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我们应更多地研究国外通过MBO进行经济民营化的成功经验, 用于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权组织形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到目前为止, MBO在我国仍处于个别案例的试验与推广的初期, 仍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障碍。在这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 MBO的实施势必遇到各种现实与观念的阻碍, 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应本着创新的精神探讨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途径与手段, 以最终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改革与技术的创新, 不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摘要:管理层收购 (MBO)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 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 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 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通过对MB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MBO在英美等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 充分说明中国MBO与国外MBO的不同, 以及中国MBO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权组织形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企业并购,杠杆收购,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毛道, 维蔡雷, 任佩瑜.1999—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MBO实证研究——兼论EMBO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74-81.

[2]李盾.管理层收购ABC[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3]邱俊.MBO定价问题的思考[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5 (4) :18-21.

[4]李曜.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效应的实证案例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 :39-46.

[5]益智.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5) :45-51.

[6]王培荣.经营管理层收购与经营者持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7]宁熙, 蒋科瑛.中国引入管理层收购 (MBO) 的应用效果分析[J].商业研究, 2005, (1) :49-54.

[8]胡杰武.股权风云: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全集 (1997—2008)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 :82-85.

[9]Morck, R., Shleifer, A., &Vishny, R.1988.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An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1/2) :293-315.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9

作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改革成果,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以下简称《分类规则》) 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以下简称《分类目录》) 的制修订工作是分类管理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 年7 月, 我国《分类规则》正式发布, 《分类目录》的制修订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根据新条例要求:“制定、调整分类目录, 应当充分听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使用单位、行业组织的意见, 并参考国际医疗器械分类实践”。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情况进行了收集、汇总和对比, 并对分类目录的制修订定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1国内外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现状简介

中国

目前, 中国现行分类文件是2002年发布的《分类目录》 (未包含体外诊断试剂) , 2012 年发布的《6823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30 医用X射线设备》《6831 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和《6834 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4 个子目录, 2014 年5 月发布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以及历年分类界定文件。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类别分为Ⅰ, Ⅱ, Ⅲ三级, 风险等级由Ⅰ至Ⅲ依次递升。2000 年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2014 年6 月1 日起实施的新条例中规定, 第Ⅰ类医疗器械改为实行产品备案管理, 第Ⅱ、Ⅲ类医疗器械继续实行产品注册管理。2002 年《分类目录》分为43 个子目录, 各目录下对产品进行一级分类, 并附带该一级分类下的品名举例。

美国

美国法律体系中, 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 FD&C Act) 的513部分人用医疗器械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vices intended for human use) 中, 将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同样分为Ⅰ, Ⅱ, Ⅲ三级, 等级由Ⅰ ~ Ⅲ依次递升, 分别对应不同等级的管控措施, 并对医疗器械的分类程序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在此基础上发布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指导文件, 例如美国联邦法规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Title 21 Part 860、工业指导文件 (guidance for industry) 等。在美国联邦法规系列文件中 (CFR Title 21 Part 862-CFR Title 21 Part892) , FDA根据临床科室专业领域将医疗器械分为16 个类别 (包含体外诊断试剂) , 各类别下再进行细分直至具体品种, 并对该类产品进行描述定义, 以便于对某一产品进行分类。

欧盟

欧盟的医疗器械分类在《欧盟共同理事会关于医疗器械的93/42/EEC指令》的第9 章和附录IX做出规定, 不同于中国和美国, 欧盟根据风险等级将医疗器械划分为Ⅰ, Ⅱ a, Ⅱ b, Ⅲ共四级, 风险由Ⅰ ~ Ⅲ依次递升。欧盟规定了18 条分类规则 (未包含体外诊断试剂) , 每条规则附有具体情况描述和相应管理类别。与中美不同的是, 欧盟并没有详细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数据库, 主要由公告机构审核员在具体实施时对规则进行把握, 从而明确类别。

日本

日本参考了全球协调工作组 (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 GHTF, 即现在的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s forum, IMDRF) 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和以往对医疗器械分类的既得事实, 制定了日本医疗器械数据库JMDN, 包含医疗器械通用名、类别、定义、对应GHTF规则、管控要求等 (包含体外诊断试剂) 。与欧盟相似, 日本将医疗器械分为Ⅰ, Ⅱ, Ⅲ, Ⅳ四级, 风险等级由Ⅰ ~ Ⅳ依次递升。

对比分析

为对比分析以上国家地区的分类管理思路, 对其管理类别基本描述 (表1) 、各类别管控措施 (表2) 、各管理类别医疗器械占比 (图1) 进行了汇总。从表1 中可以看出, 各国表述简繁不一。我国的表述综合了风险和管控两方面信息, 进行了简要分级描述。美国的表述主要体现了管控需要。欧盟对各个管理类别划分并无相关描述, 仅表示风险等级。而日本则从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对患者的危害程度的角度, 从高到低进行类别划分。

各国的分级管控措施方面, 在与其他国家一样提出相应注册要求的同时, 我国还着重描述了各管理类别对应的注册 (备案) 机构级别, 这是我国监管体制的一个特征。

在调研中国、日本、美国分类目录或数据库的基础上, 对各个管理类别的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 如图1 所示。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的用械安全, 我国作为最高管理类别进行监管的第Ⅲ类医疗器械比例较大。为更加合理的分配监管资源, 适应目前医疗器械监管现状, 减轻企业注册压力,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做出积极调整, 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在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方面动态调整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明确部分产品风险等级, 着手调整管理类别。同时也为《分类目录》修订工作及日后应用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2 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思考

新条例中, 对第一类医疗器械由以往的注册管理制度, 改变为备案管理制度, 简化了企业申报手续, 但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如何更好地界定医疗器械的风险, 明确指出医疗器械管理类别, 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目录》作为医疗器械的目录, 作为《分类规则》的具象化体现, 为企业和监管人员提供了直观的初步检索, 使其得以快速定位产品, 确定产品管理类别。

目前, 我国现行分类文件是2002 年发布的《分类目录》, 共包含43 个子目录。其子目录划分设计较为细致具体, 划分原则涉及产品临床应用科室、使用材料、应用技术特性等方面。该框架适用于医疗器械的待起步阶段, 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曾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 医疗器械在这13 年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 其产品种类之丰富、涉及方面之广、技术更新之快, 仅包含简单分类和产品举例的《分类目录》已远不能满足我国医疗器械的分类监管需求。

对于《分类目录》的修订工作:一方面, 需要收集、整理、分析目前市场相关信息, 对《分类目录》进行补充、细化, 保证目录对产品的覆盖性, 同时对产品的技术特性、预期用途进行规范性描述, 提高在目录中产品定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借鉴欧美等国的分类经验, 对43 个子目录进行合理划分, 尽可能减少产品交叉, 提出更适应当前分类监管的新框架体制, 使其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现状, 对其相应管理类别定义描述、管控措施以及不同管理类别比例等方面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深入开展分类管理改革工作, 科学合理地进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修订工作做出了探讨。旨在通过以上工作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并引发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国内外兽药管理现状 篇10

1. 美国经费预算中人员费用占比通常最大,但在使用中有严格限制。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对人员性经费也没有硬性的比例限制。通常,在直接费用加上间接费用中,人员支出超过整个项目经费预算的半数,甚至高达60%-70%。尽管经费充足,但课题负责人并不能随便用课题经费给自己开高薪。美国在课题经费管理规定中对于全职教授的劳务费额度有严格限制。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竞争性项目中允许列支的全职教授工资预算不得超过年薪的25%;科研项目中支付给人员的所有费用都要求在预算中明示,并接受非常细致规范的审计。

2. 英国采用全经济成本方法核算,科研人员可以获得劳动报酬。

2005年,英国出台了科研项目全经济成本核算(FEC)方法。FEC将项目全部成本分为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配成本、间接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进行核算。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时,允许将人员费用成本纳入项目预算。具体算法为:一是采用在一年中要求研究人员用一段时间填写工作时间表的方式,来测算科研人员在某项目上投入的时间。二是采用一定计算规则折合算出该项目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全时当量(FTE)总和。三是根据全时当量总和计算出人员成本。科研人员全时当量(FTE)除用于计算科研人员成本外,还是计算机构间接成本的重要依据。

3. 日本允许列支人事成本,人事绩效费用占比较大。

日本允许在科研项目的大项中,列支科研人员工资、福利、补贴、差旅费、培训计划、参与人员奖学金等常规人事成本,所占比例一般在33%左右。在具体的研究费用(一般占科研项目总开支的50%-60%)内,再根据实际情况列支奖金、加班费等人事绩效费用,所占比例约为40%。两项费用合计,约占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45%-55%,总体比例水平比美国略低些。

二、我国对科研项目人员直接费用支出普遍有身份限制,但在间接费用绩效奖励限制上有放宽和松绑的趋势

1. 允许在科研项目直接费用中列支劳务费,但其不能用于支付给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组成员。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规定,劳务费用于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用。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允许按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5%的比例用于绩效支出。北京、深圳、江苏、浙江等省市科研项目人员经费规定管理上,基本上都是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

2. 允许科研人员按比例计提人力资源成本费。

这种方式显然是借鉴了美、英、日等国家的做法。《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比较有代表性,该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财政性援助资金设立的自主创新项目,承担项目的人力资源成本费可从项目经费中支出,最高比例可以占该项目经费的30%;软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类项目最高比例可以占该项目经费的50%。之后,广州和上海出台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三、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人员费用现有改革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遏制科研腐败

1. 核心骨干科研人员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尊重。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通常都是科研骨干力量,却不能在直接费用中列支劳务费;外聘的没有工资性收入的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临时聘用人员通常在科研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却能支取劳务费。这种规定限制人为割裂了科研劳动和报酬之间的联系,使劳动取酬、经济激励等正常规律无法在科研活动中发挥作用。

2. 取消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的比例限制实际激励作用有限。

我国间接费用占科研项目经费比例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因此所能提取的绩效经费仍然很有限。特别是在地方层面,因省、市科研项目经费额度通常都不大,能够提取的间接费用以及从间接费用列支的绩效费用相应也不高,再分到课题组成员手里更不多,对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调动作用不大。

3. 科研违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被遏制。

高校参与课题的教师可以通过给研究生支付劳务费再让其返还的方式,获得劳务报酬;也可以通过本人负责的横向课题经费(或其他人负责的横向课题经费)进行资金腾挪。此外,目前很多高校和部分科研机构仍旧保留横向课题经费提成制度,科研人员可把横向课题的设备费在纵向课题中报账,同时到横向课题那里去兑换劳务费等。

四、辽宁省科研项目人员费用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朝着允许科研人员打破身份限制合理取得劳动报酬的方向努力

1. 允许科研项目列支劳务费。

目前,辽宁省科研计划项目虽然设立了劳务费预算科目,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允许进行费用列支。为此,应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等文件精神,由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出台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或是改进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至少应该做到允许直接费用中列支劳务费和间接费用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绩效费用,并在有关政策制定标准上达到国家和先进省市水平。

2. 推行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方法。

借鉴英国科研项目FEC改革等有关经验,建议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积极考虑建立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制度。在进行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时,严格按照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数计算科研支出,科学合理、完整地核算各项科研成本,确定人员经费的合理水平。通过计算研究人员在某一科研项目上的工作全时当量(FTE),按照一定标准来提取人员经费。这样,有助于打破科研管理中的“大锅饭”思维,使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能够根据科研贡献大小提取一定比例的劳务酬金,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积极推动《辽宁自主创新条例》落实。

目前,辽宁是国内各省区中唯一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对科研项目费用支出进行规定的省份,但相关法规条款并未得到真正有效落实。为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按照尊重科研活动规律和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原则,先允许在横向课题中进行试行或选择重点科研单位进行试点,然后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实施细则,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切实推进法规条款得到落实,最终能让科研人员打破身份限制和取得劳动报酬。

4.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督。

在为科研项目人员费用支出“松绑”的同时,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更要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科研项目人员费用的支出要实现全流程公开,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公开、透明。要积极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防范和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并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将科研项目人员费用管理纳入法律法规体系和全社会科技信用体系,确保科技经费得到高效、合理合法地使用。

摘要:我国现行科研管理制度规定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组成员不能报领劳务费,甚至是不允许列支人员费用。这种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容易导致科研腐败发生。本文在对国内外科研项目人员费用管理情况调研基础上,提出应允许科研项目列支劳务费、推动《辽宁自主创新条例》落实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等建议。

上一篇:客户价值评价下一篇:PLC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