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4-11-08

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共8篇)

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1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来源:智能交通观察网作者:李锐东

1.1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2003年3月,佛罗里达州交通部被联邦公路局选中参与到一个名为iFlorida的项目中,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扩展和集成现有的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收集及共享数据,利用运行数据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将数据发布出行者。同时该项目还将用实例来说明如何从技术和组织两方面集成交通、天气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GCM GATEWAY旅行信息系统是美国运输部资助的旨在提升地面运输多式联运效率的项目,主要覆盖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和威斯康星州。GCM GATEWAY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发布旅行时间、道路建设和维护、交通事故、天气状况信息等等,所有的信息面向用户实时提供,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访问,同时提供给政府组织、运输服务运营者以及其他公共旅行信息机构。在系统网络结构上,GCM GATEWAY采用混合型分布式配置,通过位于三个地区的交换网关进行互联,中心网关位于芝加哥运输部的交通通信中心,在每个网关之下,带有来自各个子网、各个道路监测点的下级接入点;

在系统逻辑结构上,GCM GATEWAY分为数据采集、中心处理和数据发布三部分,数据采集来自各个网关下的道路监测点、气象站、事故现场、运输机构等等,采集的手段多样,包括网上交换、传真等。GCM GATEWAY的特色是实时性、公共性和开放的技术标准。GCM GATEWAY通过多个具有扩展数据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客户机与网关组成的群组,达到了实时信息收集、处理和海量存储、宽带访问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多模式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系统,满足了公众、旅行者、运营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需要。

欧洲: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从研发初期就瞄准了多交通方式,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向前发展,欧洲的相关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平台的概念和作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意大利都灵市实施的5T系统中包括一个骨干网络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其它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和数据交换。英国公路局的国家交通控制中心一个内容是建立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平台,通过开放的通信环境,实现多信息源的交换与共享。在ERTICO的研究项目中,项目的目

标是通过建立通用可复用的机制来支[1]李瑞敏,陆化普,史其信.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持多模式的ITS服务,主要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营者和信息服务商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核心是开发支持面向对象(JAVA/CORBA/XML)的共用规范;3GT(Third

Generation Telematics)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确保各种不同中间件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产品的互用性来帮助建立基于OSGi的车内通信信息平台,主要内容是为基于OSGi的服务建立通用的通信信息界面。

英国的UTMC(Urban Traffic Management&Control)项目是由英国DETR(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负责的一个旨在推动开放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和建设的项目,目标是为交通管理部门有效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科学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支持。典型UTMC系统的主要组件是共用数据库,用以存储信息并使信息可以为不同应用系统所用以及输出到其他应用系统或被操作员使用。共用数据库可以集成来自分散的、全异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从而以较低的费用来扩展系统功能。共用数据库在提高系统灵活性、集成现有应用系统到UTMC以及UTMC的模块化和提高可扩展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用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为:提供共享数据的通用接口;灵活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数据质量模型支持;共用数据服务。共用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有:提供访问应用系统中数据的接口;灵活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支持数据质量定义,提供审查追踪和历史数据存储;提供共用数据服务,与应用系统的变化无关,与数据库供应者无关。通过利用共用数据库,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功能,降低维护费用,有效地集成新的应用系统,提供旅行信息服务,简化接口需求等。UTMC10通过共用数据库实现UTMC集成是UTMC众多项目中的一个,目标是建立UTMC共用数据库规范。UTMC10得出与美国以及公路部门相关研究同样的结论:共用数据库的集成应基于CORBA,基础数据模型应是关系型的并采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目前小规模的共用数据库示范项目已经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与莱斯特的环境监测系统及格拉斯哥的停车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结果显示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效益[1]。新加坡:i_交通(i_Transport)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最新的集成多种现在与未来ITS系统的全国性平台。i_交通可被视为第二代综合性的且具有可兼容性、可替换性以及可持续性的ITS系统。i_交通项目的目标主

要包括:为陆路交通管理局的ITS中心提供一个针对所有交通操作的综合工作平台;提供一个可缩放的交通数据库以方便信息分发和研究;一套自定义应用软件例如统计、仿真、推论工具等可以提供实时交通的管理与分析;一个提供给数据库用户的网络数据传递通道。i_交通平台分成五个相互衔接的模块即操作界面模块、交通信息枢纽模块、统计模块、推论模块和仿真模块。操作界面模块负责不同ITS系统之间、外部机构系统与交通信息枢纽模块之间的通讯及相互衔接。交通信息枢纽模块是存放数据的中心,它在不同的ITS系统之间收集存储、整合、交换数据。统计模块不仅提供主要的统计报告,同时还是系统离线数据的处理界面。推论模块为交通管理特别是事故管理提供实时的交通决策支持,这个模块会采用来自交通信息枢纽的数据,如果需要会利用操作界面模块以及仿真模块来辅助专家系统选择交通管理的行动计划。仿真模块目的是提供大规模的、比实时更快的微观仿真模型来对交通控制策略进行评价,以便让推论模块进行选择。

日本:为了推动Smartway系统的发展,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政策综合研究所建设了名为ITSplatform的ITS平台。这里ITS Platform被定义为ITS程序可以在其上综合使用的系统,也是应用通讯技术的基础。2003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政策综合研究所在Moriya地区的高速公路进行了检验智能通信平台效果的公开试验。智能通信平台是通信处理程序,可以在通用无线通信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利用了ETC中的DSRC技术。在日本ITS发展中,认为与ITS兼容的道路系统Smartway是21世纪所必需的。Smartway是下一代的道路包括了道路车辆通信系统、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光纤网络等,集成了各种不同的ITS技术包括VICS、ETC和AHS等。Smartway作为开放共用的平台支持ITS发展完善社会中的畅通交通,有助于产生新的社会价值。作为共用平台Smartway支持道路交通的计算机化,同时Smartway包括3大部分:通信设备等、数据存储设备(GIS检测数据、道路通信标准等)以及信息网络设备(光纤、传感器、信息采集器等)。通过利用这些部分功能,Smartway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目标。

发达国家在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后,开始了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应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建设智

能信息平台等系统,实现信息高效采集、共享和利用,提高运输系统效率,保持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交通有序畅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2国内研究情况

在我国有多个院校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上海、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交通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等领域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在交通信息的分类分析、交通信息的模型和结构、实时数据的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形成了初步的技术框架、应用实例和实验平台,同时国内各城市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提出了对实时交通数据进行必要的集成与管理,最终达到全面分析和最优服务的目的和要求。

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确定的10个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正在建设交通信息平台,为实现大范围的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各个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北京“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的课题之一,其中包括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北京将以奥运公园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实用服务平台,建立奥运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周到的交通信息服务。到奥运会时,北京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状况将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等发达水平。

为了建立适用于ITS的信息平台,上海市已经组织了相关的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上海高架道路系统更新电视监控系统,覆盖了整个高架道路在主要的交通节点,安装先进的交通信息视频分析系统,及时分析交通状况的变化地面道路上,多个交叉口安装了感应线圈和自适应控制系统。在通信技术方面,高架道路上的通信已经全部更新为光纤,部分地段已经采用了全数字通信技术。2005年上海已经完成ITS信息平台核心的建设和试运营,2007年基本完成城市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2008年至2009年逐步完善、基本完成整个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初步形成上海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重庆市根据自身ITS建设与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ITS虚拟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平台在物理层面是分布的,带有异构性。虚拟综合信息平台并不是在现有的ITS各应用系统之外再搭建一个新的平台系统,而是通过分布式计算的相关技术,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平台系统,将

主要任务分散到各个ITS应用系统中。济南市以信息产业局为主负责建设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内容包括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服务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共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共用数据规范、应用层数据传输规范、数据请求代理等,形成综合信息平台。

广州市交通信息平台是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试点城市示范工程。广州市提出的ITS交通信息平台建设是通过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相关技术的融合、相关产品的集成,形成具体的ITS交通信息平台,承载ITS的规划、管理控制和业务发展等功能,科学指导ITS及其子系统的建设,形成交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带动制造业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如车载设备、手持导航设备、专用通信设备、车辆检测与控制设备、相关系统等),在营运业方面为道路交通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如定位调度、物流、车队管理、电召服务、地理信息及交通信息的服务、其他关于交通信息的增值业务等)。

信息平台打破资源垄断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整合利用交通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形成共享,实现从单个业务系统逐步向行业内平台建设的转变,从主要为行业管理服务逐步向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转变。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智能交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交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从信息资源理论出发研究交通信息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构建逻辑和物理框架,开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信息平台的产业化发展策略以及信息共享运营机制等措施。

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2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信息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信息系统在商业和政府组织中得到了真正的广泛的应用。 许多组织对其信息系统不断增长的依赖性,加上在信息系统上运作业务的风险、收益和机会,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关键的一部分。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 2015年已然过半,在安全行业,不同规模的攻击者,无论是技术还是组织都在快速提升。 相比之下美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比较完善,信息保障已成为美军组织实施信息化作战的指导思想。

国际上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目前世界上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 与信息安全标准化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几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等。 除了上述标准组织, 世界各国的官方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还有许多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指引和建议的操作实践。

2 国外 IT 新技术信息安全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使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IPv6等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的出现, 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在国外市场的全面开拓将加快国外信息安全技术创新速度, 催生云安全等新的信息安全应用领域,为国外企业与国际同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2.1 云计算

“云安全 ”是继 “云计算 ”、“云存储”之后出现的 “云 ”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在反病毒软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在病毒与反病毒软件的技术竞争当中为反病毒软件夺得了先机。 云安全联盟CSA是在2009年的RSA大会上宣布成立的,云安全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提供最佳的安全方案。 同时云安全联盟列出了云计算的七大安全风险:(1) 数据丢失 / 泄漏;(2)共享技术漏洞;(3)内部控制;(4)账户、服务和通信劫持;(5)不安全的应用程序接口;(6)没有正确运用云计算;(7)透明度问题。

2.2 虚拟化

咨询公司Gartner将虚拟化技术列为2013年十大战略技术第一位,而在2014年初发布预测中,更是大胆断言到2015年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IT资产,因为多个内在关联的趋势正在推动企业去逐步减少IT硬件资产,这些趋势主要是虚拟化、云计算服务等。 而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支撑技术,必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最值得研究的IT技术之一。 虽然目前针对各组件安全的保护措施不少, 但是从CVE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安全威胁仍然存在。 目前针对虚拟化环境的主要威胁有三类: 逃逸威胁、 流量分析与隐蔽信道以及Host OS与Guest OS之间的共享问题。

2.3 物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 物联网是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 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 根据物联网自身的特点,物联网除了面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传统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与已有移动网络安全不同的特殊安全问题。 这是由于物联网是由大量的机器构成,缺少人对设备的有效监控,并且数量庞大,设备集群等相关特点造成的,这些特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l) 物联网机器 / 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2) 感知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4)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问题。

2.4 IPv6

为适应Intemet的迅速发 展及对网络 安全性的 需要,由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建议制定的下一代网际协议(IPNext Generation Protocol,IPng),又被称为IP版本6(1Pv6),除了扩展到128位地址来解决地址匮乏外,在网络安全上也做了多项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由于IPv6与IPv4网络将会长期共存, 网络必然会同时存在两者的安全问题, 或由此产生新的安全漏洞。已经发现从IPv4向IPv6转移时出现的一些安全漏洞,例如黑客可以使用IPv6非法访问采用了IPv4和IPv6两种协议的LAN的网络资源, 攻击者可以通过安装了双栈的使用IPv6的主机, 建立由IPv6到IPv4的隧道,绕过防火墙对IPv4进行攻击。

3 国外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据Gartner分析, 当前国际大型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主要有几个发展趋势:(1) 信息安全投资从基础架构向应用系统转移;(2) 信息安全的重心从技术向管理转移;(3)信息安全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的结合日益紧密;(4)信息技术逐步向信息安全管理渗透。结合大型企业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国际各大咨询公司、厂商等机构纷纷提出了符合大型企业业务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模型,着力建立全面的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使企业的信息安全保护模式从较为单一的保护模式发展成为系统、全面的保护模式。

4 国外信息安全总结

信息安全在国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国外的信息安全总体发展领先于国内,特别是欧美,研究国外的信息安全现状有助于我国的信息安全规划。 国外的主流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较多, 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缺点,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现状,可选取框架的先进理念和组成部分为我国所用, 如IATF的纵深防御理念和分层分区理念、ISO27000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型、IBM的安全治理模块等。

5 国内信息安全综述

目前,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以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为主要手段,加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信息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信息与网络安全,目前处于忙于封堵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6 国内信息安全标准

国内的安全标准组织主要有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ITS)、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下辖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等部门。

在信息安全标准方面,我国已发布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协议》 等几十项重要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标准, 初步形成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测评标准在内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7 国内 IT 新技术信息安全

7.1 云计算

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关注的重点是数据中心建设、虚拟化技术方面,因此,我国的云安全技术多数集中在虚拟化安全方面,对于云应用的安全技术所涉及的还不多。 虽然当前众多厂商提出了各种云安全解决方案,但云安全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

7.2 虚拟化

由于虚拟化技术能够通过服务器整合而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并通过构建内部云和外部云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因此加速了虚拟化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应用。 目前许多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存储虚拟化真正落地、高端应用程序虚拟化渐成主流、网络虚拟化逐渐普及、虚拟化数据中心朝着云计算的方向大步迈进、管理工具比以往更加关注虚拟数据中心。 在虚拟化技术应用方面,企业桌面虚拟化、手机虚拟化、面向虚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虚拟化推动绿色中心发展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迅猛。

7.3 IPv6

我国IPv6标准整体 上仍处于 跟随国际 标准的地位,IPv6标准进展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在过渡类标准方面有所创新(如软线技术标准和IVI技术标准等),已进入国际标准。 中国运营企业在IPv6网络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IPv6领域的地位, 积累了一定的运营经验。 但总体来看,我国IPv6运营业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IPv6网络集中在骨干网层面, 向边缘网络延伸不足, 难以为IPv6特色业务的开发和规模商用提供有效平台。 此外,由于运营企业积极申请IPv4地址,或采用私有地址,对于发展IPv6用户并不积极,直接影响了其他产业环节的IPv6投入力度。

8 国内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信息资源安全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与日俱增,应用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主动防御技术成为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一,向系统化、主动防御方向发展。 信息安全保障逐步由传统的被动防护转向 " 监测 - 响应式 " 的主动防御,产品功能集成化、系统化趋势明显,功能越来越丰富,性能不断提高;产品问自适应联动防护、综合防御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技术的重心从计算机转向互联网, 互联网正在逐步成为软件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平台,对高效防范和综合治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信息安全产品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身份认证、安全智能技术、新型密码算法等信息安全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第三,向服务化方向发展。 信息安全内容正从技术、产品主导向技术、产品、服务并重调整,安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9 国内信息安全总结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黃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4

教师的发展必须具有时代的特点,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教学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开展已经有若干年,笔者对国内外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

1.国内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情况

我国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得到了政府的重视。1999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令第7号),把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列为主要的培训内容和类别。同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议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出要在2002年前,对全国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基本轮训一遍,信息技术培训被列为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0]1号)精神,教育部高教司发出(教高司[2000]79号)文:《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我国从2001年开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几年来,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积极组织培训工作的开展,成立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编写了培训教材并组织认证了一批适合培训的教材。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培训管理制度、证书发放规程和考核办法等。组织和协调全国各高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授权有条件的高校成立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组织培训各高校培训中心的教师,进行资格认证等。

2002年3月1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更是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并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组织、内容、形式等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指导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

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很多高校或地方都制定了一些促进培训的具体措施及培训计划。如北京市于2003年5月已发文,规定市属高校教师现在的教育技术培训等级证书与计算机水平证书同等对待,而且2005年后,所有1960年以后出生的教师评聘职称必须按相关要求取得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等级证书,天津也已出台一些较好的激励措施,另外,湖南的中南大学,也把教师评聘职称与教育技术培训证书进行挂钩等。相信更多的约束性政策会不断出台,这也说明教育技术培训正在被社会认可,培训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虽然我国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现已基本建立起一套全国性的培训系统,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统计,到2004年底为止,已在127所高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积极组织培训,共培训教师约30001)人,颁发了培训证书1200()多张。

事实上,教育技术培训对于教育的改革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只是我们今天做得还不尽如人意。比如说“摔校通”工程,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2万6千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其中85%的学校校园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应用得比较好的不到15%。还有,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现状令人担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报告》对全国十几个省市近三千位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电脑在教师家庭的普及率为33.4801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但对电脑的利用率与上网率都很低,不到30%。调查发那电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差距较大:72.48%的教师承认还处在电脑启蒙阶段,信息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只有6.45%,86.84%的教师承认自己对电脑硬件基本没有了解;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等文字处理、网页制作、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类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14.1%,4.43%和7.84%。以上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严重缺乏,应用信息技术不够普遍;不少教师只是在公开课或评审课中应用信息技术;多数教师不了解也不能够掌握和应用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方法单一,主要的是用于解决教师的“教”的问题;相当多的教师不能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信息技术。

2.国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情况:

在国外的教育系统中,集中力量进行培训被看作是政治机构的行为,如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NationalAdvisorsofTechnologicalSciences),“教育部教师培A中心”、“国家科学委员会”等。它们遵循从上到下具有政治官僚性质的模式。

面对信息技术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政府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都高度重视,在硬件配置、资金投人、培训管理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来适应这种变化。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技术起步最早且发展迅速的国家。国家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卓有成效,这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本举措有:

(1)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的“教育技术行动纲领”中就对教师应具备将技术整合进课程的必要技能做出了要求。

(2)“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评价尺度。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与几个单位联合制定的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确定了教师需掌握技术的内容和行为表现指标,主要包括六个面:技术操作和概念;规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经验;教学、学习与课程;评估和评价;生产力和专业实践;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和人类问题。

(3)教育资源公司等单位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

(4)2001年美国电信学习会议提出用于教师培训的投资不能少于25%,即要高于软件方面的投资。美国很多大学的多媒体中心每周有20小时帮助教师学习教育技术,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2英国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教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1998年9月教师培训署(TTA)采纳了有关国家政策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议,这一举措将确保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有信心和有能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新机会资金(NOF)从1998年起投资2亿3千万英镑于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行动的主要目的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知识,让他们自信地和有能力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工具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训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上,培训在必要的地方将与整体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相整合。培训将更加侧重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实践能力。教师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新资格教师(NQT)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二是在职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当前英国的新教师教育已经将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作为必须课程,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英国的教师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培训(on-linetraining)、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学习和书本资料相结合、面对面的培训。

2.3德国

要求教师具有最新教育理论,具有技术、算法、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基础,拥有操作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能力及最新专业知识;要求他们有能力适应最新教学内容、并能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新技术教育的培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

(1)设立地方性的专供教师培训的计算机中心,作为培训教师的场所;

(2)由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对教师所碰到的间题作解答。

2.4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操作信息技术设备和在学生中推广新学习策略的能力。国家教育研究院将制定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以确保其所有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使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就需要该院在课程中注人信息技术的成分,为所有受训教师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相关资源,将他们训练成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模范。该院还将鼓励受训教师购买自己的电脑。

国内外德育研究现状 篇5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来。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

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等。

自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6

不同的研究者对自信心的理解不同,其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价值取向和方位来认识、研究自信心。根据各自研究的具体情况,对自信心概念加以界定,因此自信心内涵的界定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和异议。

1.1国内外研究者关于自信心的界定

1.1.1国外研究者的界定

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43)认为,自信心是自尊心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9]。Coopersmith(1967)认为自信心是个体做出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个体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它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27]。Dickstein(1977)则认为自信心是涉及到具体活动领域或担当某个角色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Rosenberg(1979)认为,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内心愿望而获得成功,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28]。Jackson(1984)认为,自信心既是一种持久的人格倾向,也是一种随环境调节的易变的自我评价状态[29]。Basch(1987)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的感觉,关键在于“能力的经验”[30]。对自信有过专门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Branden(1988)认为自信心是个人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感觉,反映了自己应付生活(认识和掌握你的问题)和享受幸福(尊重和坚持你的利益和需要)能力的判断,是自我评价的求值部分[3]。Shrauger(1990)认为自信心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32]。Corey等(1993)认为自信是人对自己感知的一种方式,包括个人的自尊感与自我接纳程度,是个人价值与能力的感觉,与自我概念相联系。Shrauger(1995)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自信是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觉,是对自己有效解决各种问题,适应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10]。

1.1.2国内研究者的界定

国内研究者对自信的定义也很多,如车文博(1985)认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象。黄希庭(1991)认为,自信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张春兴(1992)认为:“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的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或所下的判断不存有疑虑[33]”。陈帼眉(1994)认为,自信心是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与充分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产生信心[34]。燕国材(1999)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35]。刘善循(2000)认为,自信心是个人对自己信念、能力和力量的正确认识和评估,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现实解决难题,获得成功。它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自我信任,二是相互信任[36]。杨丽珠(2000)认为,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26l。车丽萍(2002)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对自信的不同理解和观点,认为可把自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即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属于性格特征中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范畴,与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密切相关,并和自我概念中的能力,价值判断相关联。只有对这一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揭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做出科学的定义。她认为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特征。它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37]。

2.自信心的结构研究

多年来研究者对自信心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设。Rosenberg(1965)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他将自信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此界定虽是单维度的,但却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度。Rosenberg(1979)提出的模型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并将自信心界定为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认为自信心是一种

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28]。Marsh(1985)等认为自信心是由一种全面或一般的自尊感组成,通过测量自尊来测量和考察自信心,这种自尊感包含多种对特殊能力的自我评价,它也是单因素结构的一种假[54]。Wylle(1979)认为能力和自我接纳是构成自信心的两个主要因素;并说明能力是掌握和控制自我及环境的感觉,自我接纳则是“包含个人承认自身缺点的自我尊重”[155]。Branden(1994)认为,自信心由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自敬(sel-respect)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56]。Fleming和Watts(1980)采用因素分析法验证了自信心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假设,认为自信心由社交信心、学业能力和自尊等三个因素构成。Pelham和Swann(1989)研究表明,个人体验积极和消极情感状态的倾向性,个人的特殊自我概念及个人对其自我概念的组织形式等三个因素与自信心密切相关。CleghornP.(1998)认为,自信心是一个人在考虑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中,即在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提拔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57]。YoungsB.(2002)提出自信心的六个要素,包括生理安全感(免受机体伤害)、情感保障(不用担惊受怕)、自我确认(“我是谁?”的问题)、归属感(有所归属的感受)、能力意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使命感(我们所坚信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25]。McDemrottD.等人(2000)等人认为,自信心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那就是目标、毅力和智谋。只有在这三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自信心才起作用[23]。LindenfieldG.(2000)认为:内在的自信心包括自爱、自我认识、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思维等,外在的自信心包括良好的沟通、自我表现!果断和情感控制等[58]。

姜立君、杨丽珠(2001)的研究表明,幼儿自信心结构由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主动性4个因素组成[26]。燕国材(2001)认为自信心即自信意识,它由自信认识!自信体验和自信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自信心是一种人格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信心处在动态之中,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信心不断地出现并逐步稳定下来,方可形成认识、体验、行为三位一体的具有稳定结构的自信心[35]。车丽萍(2004)认为可把自信视为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维度多层次系统。自信系统由整体自信和具体自信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具体自信子系统又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次子系统。由此建构出由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等四个层面组成的大学生自信系统模式[59]。

3.学术自信

做事情都需要自信,做学术也是如此。对于未知的领域来说,个人理性是渺小的,对未知领域保持谦虚的态度是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的原则之一,但是不能发展为不自信。无论研究什么领域,无论别人的研究方法多么先进,自己都要努力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学术潜力。对于学术自信,冯友兰(1980)颇有感触。他在《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一文中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过去学术上向“权威”学习导致自己走弯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他摆脱了自卑心理,且在恢复学术自信后提出:“路是要自己走的;道路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研究的出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写的应该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旁什么样本摹画来的。”

金山词霸将“有系统的专门学问”为学术;“自我相信”为自信。目前国内有关自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少。几乎未见对自信的系统论述,没有形成理论模型及专门的测量工具。我们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了国内外自信的定义及其理论,发现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且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自信涵义、构成因素存在本质差异。为此,本研究将首先对我国文化背景中的自信进行全面、系统地界定,然后在开放式问卷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自信的测量量表。

参考文献

Corey, G.&Corey M.S.(1993).I never know I had a choice.5th ed.CA: Pacific Grove.Shrauger,J.S.and M-Schohn,Self-confidence in college students: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 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Assessment,1995.2(3):p.255-278.Rosenberg,M(1965).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Prinoeton, N J: Princeton Univ Press.2.李金娜朱云霞.实习护生综合成绩与自信程度的关系.西北医学教育.2003,n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篇7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 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 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 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 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 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 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 例如, 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 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 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 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 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 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 个体为了求知, 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 (1998) 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 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 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 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 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 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 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 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 包括自我定向意图 (特别是成功的期望) 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 (骄傲、内疚和害羞) 。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 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 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 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 (王振宏刘萍2000, 张焰黄希庭1999, 宋剑辉郭德俊1998, 王振宏1999, 方媛祝蓓里2000, 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 , 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 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 (随光远1991, 韩仁生1998) , 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 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 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 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 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 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 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 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 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 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 (Teresa Gardeniaand Paul R.Pintrich 1996) 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 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 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 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 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 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 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 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 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 例如, 学数学的动机, 学语文的动机, 学体育的动机, 学英语的学习动机, 等等, 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 (课题) , 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 (课程) 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 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 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 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 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 学习动机同样重要, 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 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 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 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 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 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 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 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 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 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 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 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 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国内外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中现状对比中分析其影响因素, 探索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学习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惠军, 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 2004, (12) :106-107

[2]隋洁, 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5) :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 2003, (9) :33-37.

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

1 美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根据美国1992-2002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1122.1人死于施工安全事故。1992年美国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985、1993年991人、1994年1094人、1995年1103人、1996年1099人、1997年1123人、1998年1209人、1999年1215人、2000年1191人、2001年1265人、2002年1127人。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在这11年间美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减少693人,其中从1992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于1994年达到顶点,死亡6632人,之后死亡人数逐步下降,但降幅较小,在2002年达到最低,为5524人。建筑行业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从1992年到2001年一直是上升的态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死亡1264人。

2 日本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从1950年到2002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伤亡情况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过程:其中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在1961年事故伤亡人数达到顶峰,约有48万人,其中死亡6712人;1962-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开始,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建筑施工事故也是如此:1973年2511人、1974年2023人、1975年1765人、1976年1623人、1977年1697人、1978年1513人、1979年1502人、1980年1501人、1981年1415人、1982年1399人、1983年1056人、1984年1029人、1985年1103人、1986年987人、1987年999人、1988年1011人、1989年997人、1990年1003人、1991年1001人、1992年996人、1993年996人、1994年996人、1995年996人、1996年875人、1997年697人、1998年703人、1999年691人、2000年653人、2001年613人、2002年597人。自1973年开始,日本所有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上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1973年到1985年,呈比较快速的下降状态,之后在1986年到1996年,死亡人数保持在2400人左右,从1997年开始死亡人数继续下降,直至2002年的1548人。显然自1973年到2002年,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548人,下降了70.62%。从单个行业上看,死亡人数最多的为建筑行业,几乎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占总死亡人数的35%到55% 。建筑业从1973年到1982年呈下降的趋势,之后在1983年到1996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大约在1000人左右,之后持续下降,2002年建筑业死亡568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9%。

3 英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建筑业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危险的行业。根据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有20万个建筑公司,其中85%的公司雇员少于5人。虽然英国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在欧洲位居前列,但是英国所有行业的死亡事故中大约有1/3发生在建筑业。1992-2004年度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92年83人、1993年70人、1994年76人、1995年59人、1996年61人、1997年68人、1998年69人、1999年47人、2000年60人就、2001年72人、2002年60人、2003年58人、2004年70人。显然,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2年到2004年,年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其中1999年死亡人数为最少,只有47人。英国的10万人死亡率仅为6.0,还不到美国的1/2。

4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由于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此一直是高危行业,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且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给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1530件,平均死亡1560人。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2000年发生1013起、死亡1180人;2001年发生923起、死亡1097人;2002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3年建筑业(含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4年发生事故2582起,伤亡2789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5年发生事故2224起,伤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888起,死亡1048人;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近几年来,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和煤矿业,已成为事故高发的第三源头。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几乎有7人丧生,每年我国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1981年到2007年每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81年410人、1982年497人、1983年585人、1984年763人、1985年807人、1986年991人、1987年1219人、1988年1387人、1989年1203人、1990年897人、1991年1211人、1992年1415人、1993年1896人、1994年1857人、1995年1825人、1996年1799人、1997年1289人、1998年1245人、1999年1113人、2000年1193人、2001年1095人、2002年979人、2003年1024人、2004年1298人、2005年1200人、2006年1023人、2007年1011人。容易得出,我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从1981-2007年间出现了三次死亡高峰,峰尖分别在1988年,1993年和2004年,而在1990年和2002年死亡人数处于谷底。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5 结论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日本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后持续下降;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1年到2004年,年度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中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

(2)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应该吸取教训,向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较低和逐年下降的英国和日本学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Hinze J,Gordon F.Supervisor-worker Relationship Affects Injury Rate[J].Journal of ConstructionDivision,1979,105(3):253261.

[2]赵爱国.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过程[J].现代职业安全,2004,(8):5659.

上一篇:2024年_音乐新教案__新教材下一篇:学生能力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