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2024-08-12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精选9篇)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1

摘要: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对医疗质量的评价与促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美国IT支持的质量测量项目的介绍, 分析了目前我国基于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现状, 并结合美国医疗质量测量发展的经验, 提出我国应主要从建立全国性的医疗质量主管机构;建立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与改进指标体系;各类编码、数据库、知识库亟待开发与使用;质量评价是过程, 质量改进是目标等方面建设医疗质量测量体系。

关键词:医疗质量,医疗信息化,电子病历系统

1医疗信息化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的永恒追求, 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医院应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在信息化领域中, 从电子病历的功能到诊断代码的编码再到医生工作站系统 (CPOE) , 无不落脚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电子病历产品的主要卖点也在于其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对信息系统医疗质量测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医院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质量监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医院信息系统还可以引入医疗技术路线, 使医疗质量管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深入到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 及时发现医疗护理过程中各环节的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电子病历的实施使医疗质量管理由终末式管理向环节网络化质控转变, 达到环节控制的目标成为可能。医院质量控制人员通过网络对全院各科室的病人从入院直至出院的诊治情况进行全程实时质量检查控制。质控专家可随时在电脑前检查全院每个病人的用药、 处置情况和医生记录, 随时调阅每个病人的各类检验数据和影像资料, 并通过网络与医生及时沟通, 从而实现真正的实时质量监控。医院决策部门通过系统即时采集医疗过程中各种原始数据, 改变了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这一传统医疗管理模式的弊端。医院质量控制处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医疗行为是否到位, 电子病历、医生用药、处方是否合理规范, 新入院病人病历书写、手术小结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信息系统的监控力不可替代。

2美国IT支持的质量测量项目简介

美国作为医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在依靠IT助推医疗质量方面, 已经走过了单纯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阶段, 超过150个项目都在努力促进信息化技术在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美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质量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联邦级项目

美国的联邦级医疗信息化推动机构主要有美国医疗信息化协调官办公室 (ONC) 、卫生部 (HHS) 下属的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 (CMS) 、美国医疗研究与质量管理局 (AHRQ) 、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 (HRSA) , 针对特定人群的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 (VA) 、印第安人健康服务署 (IHS) , 甚至还有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疾控中心 (CDC) 都在开展促进医疗质量数据电子化测量方面的项目。其中ONC统筹整个美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AHRQ作为HHS下属的研究机构, 主要负责通过资助研究的形式, 引导相关领域进展。而CMS则直接对有合作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经济刺激, 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ONC的整体规划协调、AHRQ的科研支撑、CMS的直接经济刺激, 形成合力实现对医疗质量信息化项目的全面推动。

2.1.1 AHRQ。AHRQ的医疗信息技术项目是推动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国家战略。该项目包含急诊安全和质量项目、通过医疗信息系统促进质量测量项目、通过医疗信息系统改进质量项目等很多政府支持研究。自2004年至2009年支持了118个项目, 这些项目在计划、应用和研究医疗信息技术在很多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2.1.2 CMS。包括: (1) 医师质量报告系统 (PQRS) ; (2) PQRS项目和电子病历刺激项目的融合; (3) 医院住院质量上报项目, 为医院提供经济刺激, 促进其上报质量数据, 为CMS提供数据帮助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就诊选择; (4) 电子病历激励性上报项目试点2013; (5) 测量管理系统。

2.2区域项目

除联邦级项目外, 州一级层面也有许多项目在推动信息化在质量测量中的应用。如California Pay for Performance项目, 由Integrated Healthcare Association发起, 该组织是8个医疗服务计划组织的代表, 覆盖了上千万投保人。该项目设立了常用质量指标集, 不同医疗服务计划提交标准化的质量报告, 病人可以很方便的在加州病人倡议办公室查到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质量信息。其他开展信息化质量测量项目的地区还有科罗拉多、 夏威夷、印第安纳、爱荷华等州。

2.3非政府组织项目

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医疗质量组织, 如专门的质量指标开发组织NQF、医疗质量评价组织Joint Commission, 医疗信息化标准组织H L 7 , 医疗信息化组织H I M S S , 医师行业组织如AMA、AHA。另外还包括高校、医疗服务提供者如Kaiser Permanent、供应商等。

3我国目前的现状

3.1病案质量控制不等于医疗质量控制

病案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病案的书写内容质量及格式能够满足医疗、研究、教学、医疗付费、医院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符合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是对其适用性、可靠性、 安全性、逻辑性、合法性等内容的监控。传统的病案质量控制主要由病案科承担, 涉及病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由于病案内容质量下降、医患双方对医疗安全的重视、法律的健全、 病案的利用更加广泛, 因而对病案质量也就更为重视, 在过去的20年间, 许多医院选派了一些临床医师对病案的书写质量进行审查, 加强质量管理, 建立了病案的终末质量监控。由于病案内容具有能够反映医疗质量的特征, 所以对病案质量监控也是对医疗质量监控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医疗质量的监控并不等于病案质量监控, 医疗质量监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案。

3.2基于住院患者病案首页的医疗质量评价是不够的

在病案首页中, 管理性数据占了很大一部分, 临床数据尤其是诊疗流程相关数据却相对有限, 因此有很多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敏感度比较高的指标都无法从病案首页中采集到计算所使用的数据。当然这种数据源的缺陷并不是病案首页本身的问题, 当初设计病案首页的目的并不是进行医疗质量评价, 只是在需要医疗质量定量评价的今天, 我们无法找到标准化程度更高、更适宜大范围数据收集的情况下, 才采取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做法。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通过增加病案首页内容来完善医疗质量评价的数据源, 就算增加的内容可以完全覆盖医疗质量评价的全部要求, 而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无法在病案首页这一层面上得以完美的实现。

3.3医院信息系统应该成为医疗质量评价的大数据宝藏

依赖管理数据 (如财务数据等) 还是依赖临床数据所进行的质量评价, 所产生的结果和效果是不同的, 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有一定的引导性。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根据医保数据统计的糖尿病患者数要比真实情况下的患者数少很多, 因为医保要求每个患者必须连续两次得到门诊医生 “糖尿病”的诊断, 才被视为患有糖尿病。而很多患者没有连续两次的诊断, 只有一次, 那么在统计患者数的时候, 这部分患者就被漏掉了。

为了更好的比较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和EMR系统中的数据在医疗质量评价方面所产生的差异, 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从EMR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和指标电子化翻译, 得出具体结果后才能继续比较, 但是目前为止, 此类文章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利用EMR系统中的数据比利用管理性数据的指标结果更为敏感:96%比62%。

4基于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的实现路径

如何能够科学、权威、公正、透明、方便、可行的评价医疗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发展卫生行业信息化 (HIT) (如EMR、EHR) 的目的在于为病人提供更及时、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减少医疗错误, 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生的工作效率, 通过临床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实际上, 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有可能对复杂、自由的医生行为, 包括诊疗活动、 质量、 效率和收费实现监管。

我们有近200个疾病的临床路径没有达到可交换共享的电子病案标准, 没有格式化的表达临床路径规范的标准。众多HIS开发商个性化的把临床路径规范融入CPOE, 有应用临床路径规范的要求, 但没有医疗质量量化测量的要求, 更没有标准化的质量测量报告要求。结合美国医疗质量测量发展的经验, 我国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努力建设医疗质量测量体系:

4.1建立全国性的医疗质量主管机构

建立国家的医疗质量机构是促进医疗质量评价和促进的必经之路。全国医疗质量中心的主旨就是促进国内医疗质量评价和医疗质量改进工作的不断发展, 从指标的开发、电子化翻译和表达、与EMR系统实现融合, 按时要求各医疗机构定期上报指标结果等。

4.2建立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与改进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具备可操作性, 在满足评价目的需要的前提下, 设计时概念要清晰, 表达方式简单易懂, 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树。在评价的同时, 不能干扰医生的诊疗流程, 给医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而是要通过后台的临床数据处理和挖掘来生成新的知识, 实现绩效评价, 褒奖效率最高、质量最优者。

4.3各类编码、数据库、知识库亟待开发与使用

以往靠手工模式收集质量指标相关数据的做法成本非常高, 要利用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 就需要将已公布的质量指标翻译成可计算的格式, 然后收集结构化数字化的数据, 这样才能完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虽然美国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尝试电子化上报医疗质量的流程和结果数据, 但是各家机构所使用的数据定义和上报格式却是千差万别。 而医疗质量、绩效等评价的内在要求却是精准、 可靠、 统一、 标准、 价廉。因此, 虽说“经济刺激”的方法在美国各大医疗机构激起了千层浪, 但需要解决的底层基础问题是信息系统自从进入医疗行业时起就埋下的隐患——统一底层标准, 此时此刻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了。如若要从最初就规避美国出现的五花八门的上报内容, 就需要在临床质量指标的开发阶段开始考虑EMR系统中存在哪些已编码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 指标和标准代码要同时上马, 同时还应该要求各EMR厂商也采取相同的数据标准来支持标准化的质量指标评价。除了各类编码标准, 目前数据库和知识库知识表达也没有标准格式。

4.4质量评价是过程, 质量改进是目标

医疗质量评价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目标, 医生现有的基于手工的业务流程习惯已有多年, 当前的质量评价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 不使用自动化工具的手工医疗质量评价不仅浪费时间, 也浪费人力。而现阶段提出的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的要求一定会把医疗质量的评价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的管理行为, 而这种经常性的行为其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模式, 可以让管理者根据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的工作需要随意组合数据、使用数据。其对医疗质量改进工作的支持, 目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诊断检查和药品使用。诊断检查和药品使用在医院所有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美国给出的数据是诊断检查占整个医疗支出的25%, 而其中有50%的检查是冗余的可以不做的。除了诊断检查和药品使用以外, 信息系统对上级医疗管理机构的监管也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上报重要的指标异常值等。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2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从企业角度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企业对于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各异。有的企业愿意到高校去授课,有的不愿意去给大学生讲理论;有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当选择启动资金少的,有的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有的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困难的环节是资金问题,有的认为最困难的环节是项目创意构思等。

2、从高校老师角度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老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持有不同的观点。大部分的老师都支持大学生自己创业,有少部分老师不支持大学生创业;有的老师认为应该邀请企业一线工作者承担创业课程授课,有的老师认为应该由专业课程讲师承担创业课程授课;有的老师认为学校应该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为大学生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有的老师认为应向大学生提供配套资金支持,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向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渠道、技术指导、政策指导等。

3、从大学生自身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大学生没毕业就持有创业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有的大学生压根就没有过自己创业的野心;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困难的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大学生认为最困难的是对市场前景不了解;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学校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失。

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特性,而主体性是该模式较为显著的属性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发掘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使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的基本素养。同时以学生的能动主体为着眼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促使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育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而失去自主性。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优良、充裕的教师资源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基石,但师资却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首先,我国高校教师组成单一,缺乏“多面手”人才,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容量,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此类“综合性”教师的人数无法弥补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需求。部分高校虽然组织教师接受该教育模式的培训,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在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仍然过低。可以说教师资源在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自我研修型,无创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创业最前线。再次,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完整,缺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高校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而无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创业素养,拥有社会经验且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方面较有话语权,因此,兼职教师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与社会沟通,无法获得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亦无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2、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当下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发展环境,然而其理念内核则具有前瞻性,以引领未来发展趋势为目标,因此,教师与学生均需有超前的理念、精准的眼光以及把握机遇的勇气,以现存条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工具,对未来展开合理且大胆地想象。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保守,这也是此种教育模式迟迟无法在高校深入开展的原因。

目前,尚存的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是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育观念,而此种观念是狭义创业教育理念的衍生物,并不能全面概括此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其外延局部延宕的限制,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一般只以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为标准,这便是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成为主流教育观的原因。甚至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所具备的创业能力和基本知识,将创新创业学科定位至企业管理者速成班以及技术创业培训班等层面,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亦未将此种教育模式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便误导了一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使其功利地看待创业,肤浅地认识创新,无法拥有科学地思考和认知。更有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过提高入学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这让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便失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深度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机制不健全。虽然,这些年我国的高校一直都在不断地尝试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是还是存在大部分高校把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上,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这就导致了这些高校为了获得成效而不长远考虑,只是进行功利性探索,从而实现短期、快速的改进效果。但同时,这也导致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资金配套机制、社会及政策保障机制以及学校孵化机制建立的困难和压力,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扁平化、实践模式趋同。

实践是创新创业课堂教育的重要延伸,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模式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创新,认识创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从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展情况不难看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完全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而是高度同化。无论是在现有的实践教育措施上还是应用到相关的具体做法形式上,都是关注于内容而轻于实践,在这些方面各大高校都是高度相似的。在这样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创业教育下,我国的高校暂时还既不能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统一于一种共用的模式,更不可能将每个高校形成独一无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因此,打造高校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点,而实践平台则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问题论析 篇3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个性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价值取向差异极大,这也让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个性化成为时代的要求。

一、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概述

(一)信息服务个性化内涵

所谓服务的个性化,又可以叫服务的个体化或者定制化,即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运用完全不同的服务来对待,其包含了服务内容上的个性化、服务方式上的个性化、服务时间及地点的个性化。而信息服务的个性化,就是要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用户的个体特征,对其提供不同的信息,以实现信息提供内容和方式的个性化,以达到有效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满意的目的。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机构,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行业的用户。这些用户之间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对文化的需要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用户个体应以不同的信息内容,分散传递给各个用户是很有必要的。

过去的图书馆,由于设施和人员的限制,在面对不同的用户时只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服务方式,向用户提供完全相同的信息服务。如今社会逐渐走向了多元化,人们的思想差异越来越大。例如致力于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和致力于追求财富的人,其需要的信息就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的共通性。即使是同一用户,其在不同的时期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譬如其单身时到图书馆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主要侧重于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而有了孩子之后到图书馆可能就偏向于儿童教育知识的获取。因此,共通性的信息化服务,层次相同的信息内容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图书馆信息用户的个性化和动态化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可能。让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个性化,创造出更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信息资源条件,使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满意,已经成为时代的共同需求。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个性化的理论基础

从信息的本质层面上来考虑,信息是事物存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表述,是针对事物一种或多种属性的反应。换句话说,信息是就事物某一具体发展阶段、某一具体侧面、某一具体层次的属性描述,而理论性的信息则是对事物多种属性或属性之间的关联而进行的概括。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的属性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信息本来就是事物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而信息的受信者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比如中文书籍对不懂中文的人来说就很难看懂,受信者的知识文化差异、心理取向差异、接受信息的目的差异都需要不同的定制化信息服务。

从信息对信息用户的有益性层面上来考虑,信息服务必须建立在其提供的信息有充分的利用价值之上。而不同的用户,面对同一条信息可以提取出的有用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信息服务的重点是向用户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内容,而不是向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针对用户自身提出的信息需求,准确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并以用户能够获取并利用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用户,是信息服务的关键。

个性化其实还是一个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在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就指出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既有个性也存在共性。用户本身就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統一,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使两者之间的特殊性能够各取所需得到满足,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深化的辩证过程。

二、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情况

(一)我国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末,我国国家科技部就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问题提上了日程。全国各大图书馆纷纷响应,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相关探索,已经初见成效。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图书馆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公共网络推广平台,将其信息内容分为很多类,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在网络中获取。图书馆的活动会针对不同的受众而展开,图书馆会根据用户的特点和需要,将活动信息分类推送给不同的用户。但是我国图书馆在实现信息服务个性化的道路上还是面临了很多的困难。

首先,图书馆要有效地展开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就必须先获取到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要接触到用户的一些隐私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会对用户的一些与图书馆有关行为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图书馆掌握了用户的大量私人信息,确保这些私人信息的安全就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又一重大难题。很多用户也根本不信任图书馆有保护用户私人信息的能力,致使图书馆很难获得足够的有用资料对用户进行分析并将其分类,致使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都大大下降。

其次,我国目前在网络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带,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时经常会触及很多在法律上存在纠纷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使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展之路受到影响。

最后,对用户的有效分类也是一个技术难点,我国图书馆现阶段没有专门的人才或专门的软件系统能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用户的特征以及用户的行为特征,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准确判断,目前对用户的需求判断都是探索式的,很难将用户的需求分得很细。

(二)国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先进经验

发达国家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比我国要早得多,有很多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多年,效果十分理想。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1998年开发并使用的网络个性化服务平台MyLibrary系统,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链接帮助用户整合其所需要的电子信息资源,并向用户推荐可能有用的新书。用户获取信息的全过程完全不用自己去检索信息,信息会根据用户特点自行找到用户。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新书通知服务”用户只需提供用户协议,填写好个人信息,就能获得与自己的学习兴趣、研究方向相匹配的新书书目和其他媒体信息。

三、促进我国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议

(一)让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我国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已经在发展,但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的用户对于为何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如何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解并不深刻。这就使一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仅仅成为口头行为,并没有实际行动,用户也不配合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一些相关活动。因此,让个性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入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心中才能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打好基础。

(二)加强对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探索

我国目前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大多只依靠用户主动提供信息来进行,但其实用户的信息获取行为,即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信息、获得哪些信息、获得信息之后如何处理,更能流露出用户的个性化特点。图书馆应该对这一类信息进行收集并深度挖掘,掌握用户的个性化特点。

(三)开发并利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

在网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利用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图书馆也应该开发出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MyLibrary系统类似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来实现对用户的“一对一”服务。

四、结语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已在稳步发展当中。虽然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但只要相关工作者一起努力探索,必能使我国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之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冯英华,刘磊.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2):50-61.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4

一、医疗纠纷审判组织呈现专门化趋势

根据《法院组织法》,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由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 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因此,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医疗纠纷案件, 既可以由合议庭进行, 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进行。

不过, 由于医疗纠纷具有相对复杂性, 大多数人民法院选择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审理, 并且一部分人民法院开始设置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例如, 2001年3月,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市首个“医疗纠纷合议庭”。2003年6月,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在西站派出法庭成立“医疗事故纠纷审判合议庭”。2012年8月,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市首个“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除此之外, 少数人民法院设置了医疗纠纷巡回法庭。例如, 2011年12月,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成立驻南昌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医患纠纷巡回法庭”。2012年10月,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成立“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另有极少数人民法院设置了正式编制的医疗纠纷专门法庭。例如, 2011年11月,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成立“医疗纠纷法庭”, 海口市今后所有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和医疗纠纷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将统一归属美兰区人民法院管辖, 由医疗纠纷法庭集中审理。 (1)

二、医疗纠纷审判组织专门化的创新与不足

(一) 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 成员相对固定的, 应当定期交流, 因此人民法院设置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 符合法院组织法的规定。而根据《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合议庭既可以由审判员组成, 也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因此, 第一审人民法院设置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 成员可以不限于审判员, 也可以包括人民陪审员, 尤其是在审判员缺乏案件相关医学知识的情形下, 合议庭应当由审判员和医学专家型人民陪审员组成, 专家型陪审员可以对认定案件事实、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等发表医学专业性的意见。

根据《法院组织法》,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 合议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因此, 第二审人民法院或再审人民法院设置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 其成员不能包括医学专家型人民陪审员, 而此阶段医疗纠纷的审判恰恰更需要医学专业性的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 第一审人民法院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能够更好地发挥解决纠纷的功能, 但是第二审和再审人民法院医疗纠纷合议庭依然迫切需要具备案件相关医学知识的第三方辅助。

(二) 医疗纠纷专门法庭

根据《法院组织法》, 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 中级及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其他审判庭。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庭的设置和撤销, 由基层人民法院逐级报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因此, 医疗纠纷专门法庭不属于人民法庭, 基层人民法院设置独立于民事审判庭之外的医疗纠纷法庭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上述海南省海口市将本市所有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和医疗纠纷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 统一归属于美兰区人民法院, 实质上属于对本市其他区县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案件地域管辖权的变更。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 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尽管根据《民事诉讼法》,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 不能行使管辖权的, 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而所谓特殊原因, 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人民法院的全体审判人员均需回避;二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2) 因此,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本市其他区县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案件指定由美兰区人民法院管辖, 也不符合指定管辖法律规定。

(三) 医疗纠纷巡回法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大力推广巡回审判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的意见》, 巡回审判是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立足现有司法资源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途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庭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巡回审理, 就地办案。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对医疗纠纷进行巡回审判符合法律规定, 是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继承和发扬, 能够方便医患双方进行诉讼。

上述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在辖区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设置医疗纠纷巡回法庭, 实际上并不符合巡回审判具备的流动性特征。另外, 巡回审判追求“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 但是由于医疗纠纷往往矛盾尖锐、对抗性较大、是非责任难以划分, 因此巡回法庭并不适宜审判重大、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案件。此外, 医疗纠纷巡回法庭为了克服“在开庭秩序保障、法官人身财产保障等方面相对较弱” (3) 的缺陷, 必然走向医疗纠纷专业法庭, 但是这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三、医疗纠纷审判组织专门化对审判专业化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医疗纠纷审判人员的专业素养

无论是设置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 还是设置医疗纠纷专门法庭或巡回法庭, 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都需要将审判员和陪审员的成员相对固定, 定期进行交流。由于医学纠纷通常涉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 通过审判组织的专门化, 医学专家型陪审员可以对不具有医学背景的审判员答疑解惑, 具有医学背景的审判员更容易与医学专家型陪审员进行沟通, 能够促成法学与医学复合型审判人员共同体的形成, 实现专业优势互补, 提高司法裁判准确度。

(二) 有利于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根据《法院组织法》, 基层人民法院除审判案件外, 并且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根据《人民调解法》,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 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因此, 医疗纠纷专业法庭和巡回法庭可以在受理医疗纠纷案件前, 引导医患双方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根据《人民调解法》,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 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 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 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因此, 如医患双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医疗纠纷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专门化的医疗纠纷审判组织将在调解协议的审查和确认上更具专业性。

(三) 有利于促成医疗纠纷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信赖

医疗纠纷审判组织专业化以后, 尤其是医学专家型陪审员的介入, 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在审判过程中都可以对高度专业性的医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且受到具有医学背景的审判人员的倾听, 从而可以在审判组织和案件当事人之间形成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 医患双方就医疗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事实认定问题, 更容易被审判组织交叉运用法学、医学知识而说服, 即使不能被完全说服, 医患双方也会在保留自己意见的同时尊重审判组织的裁判结果。

四、医疗纠纷审判专业化对审判组织专门化进一步的

要求

(一) 医学专家型陪审员的选任

1. 任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 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 缺额依法定程序增补。人民陪审员任期届满后, 人民陪审员职务自动免除。至于人民陪审员是否可以连任, 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决定》 (草案) 第八条曾规定, “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 可以连任, 缺额依法定程序增补。”因此, 究其立法原意, 应为不鼓励人民陪审员的连任, 防止“编外法官” (4)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 基层人民法院有权根据审查结果及本院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确定人民陪审员的人选。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在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陪审员的确定上, 应当避免连任现象。

2. 选定。

根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 应当在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 特殊案件需要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可以在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范围内随机抽取。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应当扩大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陪审员范围, 从而为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的组成创造条件。

3. 回避。

根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人民陪审员的回避, 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在组成医疗纠纷合议庭时, 应当事先征询具有医学相关知识的陪审员在本案中是否存在自行回避的事由, 同时应当向医患双方充分告知合议庭中陪审员的姓名、单位、职称等信息, 告知具有申请陪审员等审判人员回避的权利, 从而保证陪审员能够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 促使当事人能够确信案件审理符合公平和公正的程序。

(二) 法学医学复合型审判员的培养

1. 必要性。

根据《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 公民可以在征得本人同意后被推荐担任人民陪审员, 也可以直接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 但是须限定在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在辖区医疗机构、医学教育机构欠缺的情况下, 选择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公民担任陪审员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在医疗机构专业合议庭中, 如果审判员自身对医学知识过于欠缺, 会影响到与医学专家型陪审员的沟通交流, 这也要求人民法院自身能够培养一部分既精通法律又熟悉医疗的审判人员。

2. 可行性。

法学与医学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大多数审判人员不具有医学背景, 而通过自我学习来增进医学知识是非常困难之事, 因此人民法院在审判医疗纠纷案件时经常需要依赖医学鉴定。在审判组织专门化的趋势下, 人民法院应当在招考审判工作人员时注意吸纳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且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考生, 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理工农医科院校开设法学专业, 选择优秀的医法复合型审判工作人员的渠道越来越广泛。

除了招考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考生外, 基层人民法院还应当充分重视对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陪审员的法学知识的培训。根据《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 人民陪审员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任职期间的审判业务专项培训。通过培训, 陪审员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的审判业务能力, 而且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对审判业务工作的兴趣, 这将促使其在陪审员任期届满后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可能的选择包括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并进入审判工作岗位。

(三) 医学专家辅助人的引入

1.必要性。由于第二审人民法院或再审人民法院在组成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时, 不能包括人民陪审员, 因此合议庭往往欠缺具备医学知识的审判人员。在此情形下, 为了解决专业合议庭可能不够专业的问题, 可以考虑引入医学专家辅助人进行协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 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因此, 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可以通过对出庭的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员的询问、医患双方申请的医学人员的对质, 以及医学人员对鉴定人的询问, 从而增进对案件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 作出正确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

2.可行性。在审理重大、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案件时, 医疗纠纷专业合议庭可以在开庭之前向当事人释明, 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以证明本方的主张, 如任何一方不能就本方提出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充分的说明, 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包括委托医学鉴定、延长审理期限等。不过, 患方在申请具有医学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时, 可能面临向该专业人员支付出庭费用的困难, 为此可以考虑通过拨付财政资金设立医疗纠纷专项基金予以先行垫付, 待法庭调查结束后依法在医患双方之间进行费用的分配。

根据《法院组织法》,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法医。法医为审判人员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保证办案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法医的积极性大为削弱, 给审判人员带来了寻找“科学依据”的不便利。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2012年10月,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聘请省内外108位医疗卫生专家组成了省法院司法技术鉴定库, 从专业角度为法官提供咨询, 增强法官审查判断能力。

(四) 省会城市、直辖市中级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法庭的设立

1.必要性。省会城市、直辖市一般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大中型医院, 每年医疗纠纷的数量较多、类型丰富, 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为此, 在该类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独立于民事审判庭的医疗纠纷法庭, 具有必要性。

2.可行性。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医疗纠纷法庭符合《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并且能够从众多案件的审理中总结审判经验, 也便于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形成适用于整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医疗纠纷审判指导意见。

另外,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 “基层人民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 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 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因此, 基层人民法院在受理第一审医疗纠纷案件后, 如医疗纠纷专门合议庭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 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法庭审判, 从而建立起省会城市、直辖市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一审重大医疗纠纷案件管辖上的合理分工。

注释

11 何海东.我省首家医疗纠纷法庭揭牌[N].法制时报, 2011-11-1 (4) .

22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00.

33 郭祚辉.巡回法庭之规范探析[N].人民法院报, 2010-6-16 (8) .

生态设计现状与内涵论析 篇5

自有人类以来, 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住所、庭院、花园, 但从未思考过花园是否生态, 是否自然, 是否和谐, 是否可永续发展等问题, 尤其是受中国院落建筑历史文化的特色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环境概念影响, 每个家庭、花园自成一体, 很少考虑是否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自从20世纪末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后, 我国的园林设计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变成了生态的、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作品, 园林工程招、投标、评标、中标过程中, 只要声称是生态设计的, 中标几率也大了几成, 但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生态设计却不得而知。本文从理解生态的现状和生态必须要体现哪些方面来解读生态设计。

2 生态设计的现状及误区

2.1 绿色设计

绿色孕育生命, 绿色演绎大自然, 据报道, 人在环境中, 眼中60%以上为绿色时, 人的感觉是舒适的、放松的, 安逸的, 对身心健康有益的。只要绿地设计中大部分是绿色的, 就标榜自己设计的园林是生态园林, 只要绿化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就认为生态。所以在园林设计中不易进行种植的地方采取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措施处理, 如全国高速公路护坡设计中出现很多绿色的水泥护坡, 绿水泥墙等等看似生态而非生态的设计结果。更有甚者, 不合地方特色的、不伦不类的仿生植物到外都是。

当然设计师也拼命努力创造绿量。比如停车场、广场都设计成了嵌草铺装, 但未考虑是否嵌草成活率多大、保存率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等等, 停车场使用后是否能保持你的嵌草?我们往住映入眼帘的是:嵌草铺装变成了砼块铺装, 嵌草不到几个月就不见了踪影。更有甚者, 为了增加绿量, 引进了一些入侵树种, 如火炬树、臭牡丹、水花生、水葫芦等, 让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2.2 植物为主设计

植物是有生命的, 是生态的, 孰不知并不是种植物就代表生态, 植物与植物是否可搭配, 是否美观, 是否不需要人工化管理养护, 是否病虫害能自我调整、自我平衡。植物是否立体配置等等都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近几年, 城市要彩化, 各建设单位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彩叶植物品种, 有的引回来没成活, 有的引回来种上了颜色又绿啦, 有的成了入侵树种等等一系列非生态的种植设计日益暴露出来。

2.3 节约型设计

节约型设计不是简单设计, 而是在可持续发展设计下的节约设计, 指设计成果这代人可用, 下一代人仍然可利用, 简单地说就是这个设计本代人可用, 而设计产生的物质和下一代人所要用掉的物质是相等的则为节约型设计, 节约是生态的基础, 但节约不一定是生态设计, 只有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才是生态设计。

招投标中总出现某某设计单位号称园林设计是零污染, 垃圾在园林内净化处理并重新利用。公园、园林、风景区、度假村设计中, 采用垃圾的净化处理、重复利用, 不给城市或附近居民产生生活垃圾等等。但在园林中仍可观察到白色污染, 水沟发臭, 到处充满农药味道等等。

2.4 荒野、田园景观设计

自然就是美, 大自然美人, 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 吸收新鲜空气,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21世纪公园绿地中出现了大量的野草之美、甚至大学校园设计中出现稻田耕作并收割的场面, 乡村、田园的景观是否就生态了?这些年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确实被城市景观中高楼丛林的热岛所困扰, 想亲近大自然、想回到第一自然中去, 认为越是荒野越是杂草丛生, 越是远离生硬的柏油马路、高楼大厦, 就是生态设计。

2.5 阳光、风、雨水等自然元素的应用设计

设计园林中亭、台、楼、阁时充分考虑采用自然采光通风, 节省人工能源;例如曹妃甸生态城道路两旁采用“风光互补大功率LED”路灯, 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 可以把电能储存起来, 每一杆路灯独立智能控制, 自动开灯关灯。但初次投资比常规的高压钠路灯贵一点, 而维护和使用费用要低, 长期看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6 湿地的开发利用

过去人们对湿地的多种功能和效益缺乏认识, 一般都将湿地看作是无用的荒地, 而且当需要扩大耕地和某项工程建设时, 首先考虑的对象是湿地, 结果是围垦造田、乱捕滥捞、排污倾倒废品等情况有愈益发展的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预或严重影响而发生变化时, 由于自我调节的能力, 不久又能恢复其原有状态。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湿地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不再发生作用, 使能量流和物资能循环序列受到破坏,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则向着恶性循环方向发展。因而湿地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只能在湿地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压力下进行, 才能使湿地资源逐年持续增长, 保持生物多样性, 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所需物资和各种产品, 发挥着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 从而实现生态平衡, 资源持续利用, 向良性循环发展。

3 生态设计内涵

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是按照自然环境存在的原则, 并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能承载一切生命迹象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包含两方面: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 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 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 以提高竞争能力。

3.1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环境设计是生态设计的终级检验指标, 园林中的点、线、面、体的设计是否逐渐汇合形成“廊道——斑块——基质”的整个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平衡的设计。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 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 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由于城市所消耗的大量物质和能量大部来自城市以外的生态系统, 因此,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整的、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

针对园林设计来说, 生态平衡的园林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 它的目标是营造一个节材、节能、环保、高效、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3.2 可持续发展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在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许多可再生资源严重失调的今天,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的清醒回顾和深刻反思所探索到的一条真理, 它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谋求发展必须切实遵循的基础战略。

3.3 充分利用废弃物

“废弃物”这个概念本是人提出的。无机界本无所谓废弃物, 有了会“吐故纳新”的生物, 才有了所谓“废弃物”。大自然的神奇在于:一个物种的废弃物可能是其他物种的需要物, 所以我们在“原生态”的自然中, 几乎找不到所谓的废弃物。可见, 当前大量人造废弃物的出现, 是人类行为已经严重违背天理的证据。

国家积极提倡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集约型社会”, 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垃圾处理, 污水净化并重复使用。比如我们做不到污水处理利用, 但是我们可以一水多用, 充分利用水资源。

3.4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例如北京城近郊建成区493.9km2范围内, 现有的园林植被每年可释放O2295万t, 吸收CO2424万t, 蒸腾水量4.39亿t, 蒸腾吸热107 396亿kJ, 并在滞尘、减菌、减噪和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良好效益。这些生态效益主要产生于城市的近地面层, 在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 形成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的特定条件下, 可对城市人群居住及活动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重要贡献。

3.5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其价值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 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 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 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甚至丧失, 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较之非城市地域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有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规划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 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失, 将使城市进一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基础最为薄弱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 以及由人工建造的接近于自然生境的园林绿地, 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和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 为提高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园林绿地系统的这种功能实质上也是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的一种恢复和挽救, 这种恢复和挽救对进一步发挥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6 立体生态种植

生态旅游观光园、生态观光农业等采用“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等立体农业形式进行设计。达到“集约”、“高效”、“持续”、“安全”。总之, 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 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 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缓解人地矛盾, 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 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 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 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 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 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 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 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 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3.7 医疗花园设计——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 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浮尘)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物。接近自然空气质量好, 这两年天然森林“氧吧”的大批出现, 自然风景区度假村的出现, 说明了非专业人、旅游者凭直觉找到了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

4 结语

绿地率、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一直以来担任着衡量生态的简单指标, 这三大指标是园林刚刚起步时定下的基本要求, 并不是这三大指标达标了就生态了, 而是涉及多方面的技术指标, 比如植物配置是否与环境协调、是否有灾害性的病虫害发生、是否满足到这的游人的正常呼吸的碳氧平衡等等。例如:曹妃甸生态城在规划时, 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论证, 制定了141项生态技术指标, 涵盖水处理及利用、垃圾处理及利用、新能源开发及利用、交通保障、信息系统、绿化生态、公用设施、城市景观、绿色建筑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形成可操作、指导性强的生态指标体系。

招投标中的生态设计的执行和最终实施, 需要政府、城建、设计单位、环保专家、植保专家等等共同建立一支多方的考核队伍, 在施工完成后的设计作品是否实现了设计中的生态。施工过程中是否给周围造成环境污染等。同时对那些确实形成了生态环境设计的设计单位给予一定奖励, 同时把做法公布给有关专业人士, 让生态设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

摘要:指出了生态设计的现状与误区, 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废弃物利用、低碳经济、立体生态种植等方面探讨了生态设计的内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6

1传染病报告管理概况

传染病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而进步,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开展, 我们也摸索出了一些工作模式。一般来讲,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其主要的负责机构是医院的预防保健科[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 疫情责任报告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把法定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突发的重大传染病进行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片经由医务人员填报后交到预防保健科网报人员审核, 进而按照相关标准快速上报到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使传染病疫情的资料能被快速了解到, 并在规定的时间给予监测[3]。

2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

随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医院信息系统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河西区部分医疗机构也利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 和电子病历系统, 实现了疫情报告的直报, 这一发展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翻阅大量文献可以看到, 目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利用HIS开发了传染病管理系统功能, 实现了院内疫情报告的直报, 同时实现了传染病的审核、监控、维护、统计、反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3河西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

2 0 1 3 年1 1 月份, 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状况进行了评估。查阅辖区内7 所三级医院, 5 所二级医疗机构以及9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共计2 1 所医疗机构2 0 1 3 年1 - 9 月份病例登记。

在2 1 所医疗机构中, 1 3 所开设住院部, 1 0 所医疗机构的住院部在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在2 0 所具有检验能力的医疗机构中, 1 4 所检验室使用电子病历系统。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所有机构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登记项目都不全, 缺少职业、住址、发病日期和初复诊4 个项目, 考虑我区多数机构使用的是天津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 希望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实现电子病历系统项目的完善;极少医疗机构的疫情负责人员可以做到直接查询 (下载) 电子病历系统, 大部分都是需要疫情人员去相关科室查询病例信息, 个别医疗机构不可查询, 希望有关领导给予协调, 使疫情人员既能方便查询下载, 又不会影响临床医生的正常使用。

本次调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情况, 重点调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住院电子病历系统、检验室电子病历系统, 经查我区2 1 所医疗机构中, 所有机构都在使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 大部分使用的是天津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 辖区的大部分医疗机构仅仅处于信息化管理的初级阶段, 除医院外, 其他医疗机构尚未实现弹出传染病报卡以供填写的功能, 需要接诊医生在填写电子病例时, 若诊断为传染病, 另需填写纸质传染病报卡, 虽未完全实现信息化, 但是较以往的纸质门诊日志登记已经有了一定进步, 简化了工作流程, 减轻了接诊医生工作量, 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自查统计工作也更加的便捷高效[4], 从而保证了统计的简便性和正确性,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轻。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 使传染病日常管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 同时实现了与临床一线人员的良好交流与信息反馈, 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使传染病的管理, 从以前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监测、及时反馈[1], 提高了疫情卡报告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减少了迟报、错报、重复报等现象, 对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事实证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化建设, 对及时准确上报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有效的控制疫情及应急处置的重要保证, 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准确可靠的卫生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

摘要:该文结合文献资料和笔者的调查工作, 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信息化现状做一总结, 内容主要涉及电子病历登记系统的使用, 登记项目以及是否便于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查询等;传染病监测依靠于医疗机构的基础工作, 医疗机构的传染病发现以及报告模式在这一环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的报告模式能够减少漏报、迟报,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和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都有强大的推动力, 河西区该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开发传染病管理系统功能, 实现“传染病报卡”电子化, 完成院内疫情报告的直报, 达到传染病的审核、监控、维护、统计、反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疾病监测,疫情管理,信息化,疾控中心

参考文献

[1]曾芳, 曾淑兰, 罗晓婷, 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高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与管理水平[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3 (13) :1814-1815.

[2]刘维忠.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3]陈蓉.基层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分析与防控[J].医药前沿, 2013 (1) :23-24.

[4]任丽华, 刘永跃, 林哲.通辽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2) :163-165.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信息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自2003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 即着手开展新农合信息管理工作, 经过近8年的探索和规范,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管理工作机制。但是, 随着新农合业务工作的日益细化, 对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都十分重视该项工作, 但是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甚至对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清和操作上的不足。本文将在界定新农合信息管理内容的基础上, 回顾新农合信息管理已取得的成效, 总结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新农合信息管理的内容及途径

新农合信息管理是指通过对新农合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值数据及非数值数据 (如文字资料、音像等) 等进行整理、加工, 存储、分析等, 为管理决策和实现管理目标或任务提供依据;其目的在于全面、及时地掌握新农合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及时调整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和其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新农合信息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对新农合运行数据的管理, 如常规统计数据、专题调查数据等, 以及对非数值型数据的管理, 涉及新农合业务管理的相关资料, 如政策文件、会计凭证和账簿、参合农民的病历或处方信息等[1]。

新农合信息管理的途径, 除了传统的人工采集和存储的方式外,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息系统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农合信息管理的主要途径或手段。根据卫生部要求, 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应按照省级建立信息平台, 县级建立业务操作网络, 市级通过省级平台建立辖区虚拟信息管理网络的方式建立, 逐步形成两级平台 (国家、省) 为主, 多级业务网络 (国家、省、市、县) 并存的模式[2]。2009年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 逐步实现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 实行县级网上审核, 省级网上监测运行, 全国网上信息汇总分析[3]。

2 新农合信息管理工作的回顾与进展

2.1 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全国新农合常规统计报告工作机制

新农合常规统计工作始于2004年底, 卫生部办公厅向各省下发了《关于填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信息报表 (试行) 〉的通知》, 第一次要求以省级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为单位向卫生部报送数据, 填报内容涉及新农合试点县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农民参合情况、基金筹集和使用以及县级管理机构运行情况等五方面内容, 分为季报表和年报表;此后的几年中, 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卫生部在此表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指标、调整报表形式和内容;从2008年起,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备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调查制度》正式被列入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第五部分 (国统制[2007]121号) , 标志着新农合的统计报告体系已经正式成为国家卫生统计体系的一部分。

可以说, 经过8年的常规统计工作, 中央、省及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报告体系和工作机制, 各级信息报送单位均设置了信息管理岗位负责日常报表工作, 克服了启动初期的编制不稳、经费不足、手段落后等困难, 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和高效的信息报送人员队伍。新农合的常规统计数据定期采集发布、定期系统分析, 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完善方案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使社会各界全面、及时的了解新农合的发展进程, 也为关注新农合工作的科研人员研究探索新农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连续性的数据资料[4]。

2.2 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新农合统计指标体系

新农合的常规统计报表经过历次修订完善, 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91个统计指标。这些指标结合了新农合的模式和运行特点, 涉及新农合运行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 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提出了新农合快速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新农合统计调查制度涉及的11个关键性指标, 如参合率、实际人均筹资水平、筹资构成比、住院补偿受益面、实际住院补偿比、次均住院费用、住院病人就医流向构成、每经办人员等, 作为管理性的指标,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统计工具建立起快速评价方法, 及时对统筹地区的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来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管理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 许多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均在此方法基础上, 确立适合本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后, 这些新农合统计指标也作为医改进展的考核指标来监测各地的医改进程。如2010年, 根据医改进度要求, 新农合的参合率要达到90%以上, 人均筹资标准要达到150元, 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要在55%左右 (力争达到60%) , 这些统计指标均可从新农合的日常统计中获得, 为及时了解和衡量医改的效果提供了数据支持。

2.3 启动了新农合监测点, 并逐步扩大监测网络

常规数据统计虽能反映新农合总体运行情况和变化趋势, 但是缺乏一些过程性指标的采集, 不能完全地掌握政策的影响因素或产生问题的原因, 因此, 在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制度推行相对稳定后, 建立监测点, 及时、全面地采集有关新农合运行的数据是十分必要的。2009年开始, 卫生部先后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了8省16县作为全国新农合监测县, 连续、长期地采集新农合数据, 实时监测新农合基金参合农民在县内医疗机构就医、补偿数据。每县涉及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3所乡镇卫生院以及9所村卫生室所有的业务收支、病人就医信息等;同时在县级医疗机构选取10个常见病种、乡镇卫生院选取5个常见病种, 全面、及时采集住院病人诊疗数据, 监测费用构成、费用变化情况;此外, 在监测县, 每年组织同批人的入户调查, 连续长期地观测监测地区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以及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测量。全国新农合监测体系的建立和扩大, 对于及时把握制度运行情况、深入研究制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将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2.4 出台并修订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标准, 并逐步实现利用信息系统开展新农合管理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 由于地理、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 各地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差异较大。在2005年新农合试点工作初期, 为统一数据采集标准, 结合新农合业务管理的特点, 卫生部出台了《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试行) 》, 2008年, 在试行版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又做了调整和修订。这一规范的出台, 为各地开展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也为国家级平台与省级平台互通互联, 并实现异地结算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 各地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已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实时结算, 网上审核报销。在安徽、吉林、江西等省已经开始探索利用信息系统开展省内异地实时结算, 在实现业务管理的同时, 还逐步完善了监测预警、决策分析等功能, 随着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信息系统将在新农合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新农合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

尽管新农合信息管理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工作机制和经办体系, 但是信息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尤其是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人员的参与和维护, 而新农合制度本身尚处于完善制度和强化管理的阶段, 因此, 新农合的信息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国家级及各省级信息平台亟待建立、完善。新农合运行8年来, 虽然基本实现了县域范围内的在线审核报销, 各县的县级数据中心也基本搭建, 但是省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建设明显滞后。目前完成省级平台建设的省份不足三分之一, 国家级平台建设也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两级平台的架构尚未形成;另一方面, 地市级的新农合网络系统建设薄弱, 县级数据中心也亟需建设完善。

二是常规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统一并完善。常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 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新农合的深入开展, 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要求适时调整统计指标并回答相关问题, 如新一轮医改方案要求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设置一般诊疗费, 如何与新农合补偿政策衔接?其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效果如何?再如,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如何界定农村居民, 以及应参合人口人数等等, 在新农合进入精细化管理的阶段后, 这些政策的制定、调整以及评价都需要数据支持, 因此统计指标的设置和计算方法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及时调整, 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是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滞后, 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量较大。目前, 全国监测点尚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 监测方案和监测内容仍需进一步完善, 监测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工作量也十分繁重。由于地区间管理方式和手段差异较大, 新农合经办机构、医疗机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 大量信息需要人口汇总, 尤其是参合病人详细的就医信息不够完整, 经办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翻阅病案或复核病历, 既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也难以保证数据质量[5,6]。

四是纸质资料管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纸质资料特别是有关参合农民审核报销以及会计结算凭证等非数值数据也是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国家一直没有出台纸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文件, 各经办机构的档案管理缺乏一致性, 应该保留哪些纸质资料, 如何保管, 保存期限等权责仍然不明晰;此外, 一些县级经办机构办公场地有限, 随着新农合业务地不断开展, 纸质资料不断增加, 对这些资料的保存、整理和维护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5]。

五是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尽管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立, 包括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的配置, 多由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完成的, 但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主要由地市级, 尤其是县级经办机构来操作, 由于新农合经办机构编制人员不足, 经费不足, 很难招聘到专业人员, 因此很多信息管理人员属半路出家, 专业基础相对较差。虽然每年中央及省级管理部门都举办了针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班, 但是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且专业性强, 管理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

4 政策建议

首先, 国家信息平台应尽快启动, 与信息化条件较好的省级平台实现对接, 在充分论证和试验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中央数据库, 发挥国家级平台的功能, 不仅能够实现业务管理、实时查询、也能提供预警决策分析等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 逐步实现与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共享。

其次, 在现有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农合常规指标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指标, 实现数据挖掘的功能, 对不同地区、不同年度间甚至不同运行模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指导现实工作。

再次, 充分发挥监测体系的作用, 同步建立全国新农合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县一般都选择了信息化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 立足各监测县的信息化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是完全具备可行性的, 利用科技手段采集、汇总和分析数据既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又能够简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国新农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 还可为全国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建设经验, 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起省级新农合信息系统与国家级新农合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最后, 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建议出台新农合信息管理办法, 规定信息管理人员的责、权, 对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维护等进行规范;针对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建议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应尽快落实经办人员的编制和待遇, 定编定岗, 吸引专业人才, 同时不放松对现有信息管理人员能力的培训和学习, 利用财政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考察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评价指导手册[M].北京: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 2011.

[2]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 (卫农卫发 (2006) 453号) [S].2006-11-22.

[3]卫生部.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卫农卫发 (2009) 68号) [S].2009-07-02.

[4]付晓光, 汪早立.新农合管理中的城乡居民人口统计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 2009 (5) .

[5]杜建军.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11) :1107-1108.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8

医疗卫生行业涉及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医疗信息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在医疗卫生行业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现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2]。如何对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保护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作为走在信息安全研究前列的大国,美国国防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针对其国防部门的计算机安全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相关工作,而我国在80年代末才开始对信息系统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3]。

1999年,《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颁布,提出从整体上、根本上、基础上来解决等级保护问题,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即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4]。随着《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200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2008)等相关文件的颁布,我国的各行业也逐步开始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卫生部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发[2011]85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了要“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在卫生行业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和等级测评等工作”。

2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安全需求

卫生信息系统可分为2个部分:医疗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的代表———医院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具有高复杂性、高安全保密性、高稳定性、数据量大、高响应性等特点[5]。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最重要的应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指挥决策系统、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紧急医疗救援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行信息系统等,具有公益性、区域性、规范性、依赖性等特点[5]。

目前,尽管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已经部署了大量的信息安全产品,但随着信息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仍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导致很多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开展卫生保健服务的效果。目前,影响并威胁着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个方面:(1)未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2)缺少制定、公布卫生系统的信息安全规范和安全标准;(3)缺乏实行强制性的安全监督、审查、验收机制;(4)未实施医疗信息系统安全员配备和持证上岗制度;(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实现整体的安全管控[5]。

医疗卫生行业不仅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服务,还要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如因信息安全问题导致患者的隐私受到非法侵犯或泄露,将可能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并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国应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安全的建设,增强医疗卫生行业及医务人员的安全义务与责任感,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

3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医疗卫生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信息安全问题则是制约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瓶颈。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资金投入比例低、分配不合理,重软、硬件建设而缺少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信息安全等级建设中逐步解决。为提高医疗卫生行业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政策;(2)结合国家政策及相关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与任务;(3)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4)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增加人员、资金与技术的投入[6]。

3.2 全面实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按照《通知》的要求,卫生行业应结合自身信息系统的特点,以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为标准,逐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和等级测评等工作,以保障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设过程中要优先保护重要卫生信息系统,优先满足重点信息安全的需求。尤其要对拟定为第三级以上(含第三级)的卫生信息系统开展重点建设。在重点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卫生行业各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信息系统,严格按照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4,7]。要通过建设,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信息安全保护设施,形成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与管理体系,有效保障卫生信息系统安全[7]。因此,医疗卫生行业各单位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工作中应科学规划,严格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遵循自主保护、重点保护、同步建设、动态调整等基本建设原则[5],稳步地开展信息安全等级建设。

3.3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应具有信息学、安全学、医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部门中很难找到具备上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或组合型人才团队,现有技术人员几乎均为单一型专业人员,人才队伍不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8]。

作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行业,应高度重视上述复合型人才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重要性,完善此类人才建设。同时,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还应将此类人才作为决策者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扩大,通过其将决策者的思想融入到实际信息化工作中,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3.4 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安全加固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新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因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工作并不能一劳永逸。所以,应针对信息安全系统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定性定量地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度,明确自身信息系统安全所处的信息安全等级,找出与对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差距,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系统加固方案。针对不同的风险,要通过升级安全设备、修改安全配置、增加安全制度等方法合理进行安全加固,并将之作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还处于探索与逐步规范的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式,因此,对医疗卫生行业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安全加固的工作还亟待快速开展。同时要明确评估、加固并非信息安全建设的最终目的,而是规范和促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整改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9]。医疗卫生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医疗卫生行业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可以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使其更好地为医疗卫生行业服务,为该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摘要:介绍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现状及相关的政策,分析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安全的需求,结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政策和标准,指出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发展对策,为国家卫生行业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参考文献

[1]范启勇,徐御,曹剑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框架设计与要求[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4):217-219.

[2]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0.

[3]李和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9):11-15.

[4]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S].

[5]王晖.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3-17.

[6]邓羽,李向波,钱崇强.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8):92-93,107.

[7]GB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S].

[8]杜方冬,孙振球,饶克勤.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情报杂志,2009,28(5):42-59.

医疗信息化现状论析 篇9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结构,现状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医疗信息实现了数据化, 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由于涉及的信息比较全面, 且所含的内容不仅是医院的业务, 还涉及到政府出台的相关医疗政策及参数, 及参保单位和个人的相关信息, 要实现以上数据的对接整合, 以及医疗费用的上传分解、审核结算、支付等业务处理, 必须发展医疗信息系统技术。

一、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包含参保单位信息采集、定点医院端、医保经办系统等。通过计算机技术, 收集、分析、管理、传递信息, 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处理。将参保人在定点医院发生的医保费上传入库;并在医保办系统中, 按政策进行费用分解、审核结算;最后将医保费用支付给参保人。全市200多家定点医院、19个医保办通过专有网络互联, 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处理与共享, 运用Oracle数据库集中存储、处理数据。

二、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具有局限性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复杂, 也存在不足。系统在企业端的应用, 现仅是信息采集的单机版, 并未实现单位与医保办联网报盘;在定点医院端的应用, 只在固定的环境下, 操作人员只是医院的管理层, 其他人员无权操作, 更不能对录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处理[1];在医保办端的应用, 因医保政策调整、变化频繁, 系统对规则和参数未能实现全自动处理, 需人工干预。以上各方面造成了基本医保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性。

2.2数据共享范围有限

基本医保信息系统是为方便参保人报销医保费;定点医院核算医保病人诊疗项目与医保垫付费用结算;医保办审核处理、控制与监管医保基金。但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具有独特性, 参保单位、定点医院、医保经办机构三方的信息处理模式、数据格式存在不兼容等现象, 医保病人的数据不能得到共享, 是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3系统不能跨地区对接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 国家对医保事业的重视, 医疗费用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改革医疗体制, 要求医保数据能全国互认, 实现全国都能参保享受待遇。但目前本市医保系统并不能与其他地区的系统做有效衔接。

三、发展趋势与完善医疗信息系统的对策

3.1打破局限性与各领域密切配合

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不应局限于在政府医保办应用, 把这些数据和信息纳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渗透到各参保企业、定点医院, 甚至医药、教育等相关的行业, 地域范围更广, 实现对信息的共享, 综合运用。

3.2改善医疗信息系统的结构

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专业化, 使其具有集成性。系统的结构不够完善, 兼容性不够好, 系统应变性能差, 数据之间交换困难, 都是导致医疗信息不能有效对接的原因[3]。因此, 必须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改善医疗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利用专有工具攻破技术上存在的难题, 进而将医保信息合理的利用。

3.3按照标准化接口扩大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遵循国际、国内权威性强的标准流程。ISO20001、CMMI、ITAL等标准, 都有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实践。各地各行的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系统对接都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手册与准则。使得信息更加规范, 处理的数据更加准确[2]。在全国各地医保政策逐渐统一规范的大前提下, 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建立对外报送数据、共享数据的接口。使医保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 结合利用当前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 更多的进行数据挖掘, 并最终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结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的突飞猛进, 也被渗入到了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领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应用, 极大的方便了政府医保办对参保企业、定点医院的管理, 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及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北京市的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正处于发展当中, 需要不断的完善。我们必须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 使其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凯.基于投资学视角下医疗信息化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杨怀中.基于信息协作平台的社区结直肠癌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上一篇:InSAR技术下一篇:条码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