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

2024-10-24

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共8篇)

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 篇1

我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中,部分通过医院内网、军综网、专线等,可以说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尝试,基本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以体系部队为支脉的区域医疗[1],向体系广大官兵提供优质全面的辐射服务。在统一团队、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中心医院为核心的综合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信息整合、数据交换和共享,在信息整合平台上,可以在中心医院和体系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共享、视频会诊等功能,逐步向“小病在体系部队、大病来医院、康复回体系部队”方向建设。

从业务管理考虑,需要制定统一的接诊程序、检验质控、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慢性病管理方案和康复计划,使广大官兵,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在体系部队就可以得到全面、系统、规范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从技术实施考虑,需要考虑统一的网络架构、数据库选择、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类型、可视信息规范、标准化接口等;从基础数据准备考虑,军队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应该是各类系统的基础数据源,提供基本数据及扩展标准,那么数据维护工作会规范很多。如此一来,各类信息系统可以在一个标准化[2]的环境中实施,并为后续的共享、互联打下基础。

这种思想可以延伸到中心医院和地方社区服务的辐射型区域医疗模式中。

1 医学信息标准化定义及部分现有编码标准

狭义的信息标准化是指信息表达上的标准化,实质上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们能共同使用的对某类、某些、某个客体抽象的描述与表达。医学信息的标准化是特指信息标准化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3]。

计算机广泛引入信息处理技术以来,信息标准化的表达方式常常用数字、字符等抽象符号表达,这是因为计算机处理起这些抽象符号较之信息的其他表达方式(如:语言、文字、图形、图像)更节省、更快捷、更方便,这便产生了大量的编码规则和标准化编码。目前国际上部分著名医学信息编码标准有:

1.1 ICD-9和ICD-9-CM

ICD-9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早期制定的标准上拓展、细化、补充、修订形成的,其目的是用于疾病率与死亡率的统计,也可用于医院临床的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的分类、存储、检索及统计应用。ICD-9-CM是ICD-9在美国的临床修订版,它更适合于临床的需要,是DRG分组的基础。

1.2 ICD-10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

ICD-10大大扩展了ICD-9,增加疾病分类的数量与细致程度,并且适应于流行病学及保健评估的需求,编码方式亦更加科学实用。

1.3 DRG诊断相关分组

DRG是专门用于美国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标准。它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把患者分入大约500个左右的相关组,然后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

1.4 NDC国家药品编码

NDC是被美国联邦药品管理署要求使用的标准药品编码,它包括了药品的许多详细信息,包括包装。直至1995年,该码包括了170 000多条NDC编码。NDC的缺点是没有药品商品名与通用名的参照表。但有些第三方产品像Multum、Micromedex、FirstDatabank、Medi-span等可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

1.5 X12N

美国标准分委员会(ASC)制定了一系列用于各行各业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标准,其中ASCX12N是专门制定用于保险业的标准。

1.6 DICOM医学数字化影像通讯标准

由美国放射学会(ACR)和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NEMA)为主,制定了一个专门用于数字化医学影像传送、显示与存储的标准,该标准产生于1985年,当前已修订为第3版并正式命名为DICOM3。DICOM3已被全世界的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和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商广泛接受,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PACS普遍遵循的唯一标准。

1.7 HL7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

HL7是198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电子信息交换的标准。它特别适合于解决不同厂商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实验室系统及药学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问题,目前使用的是2.4版。HL7是信息交换标准,信息表达的标准化、代码化是信息交换的基础。

我国近年来也制定了相应的《我国医院信息系统》标准代码(电子版)、全国卫生系统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化学药品(原料、制剂)分类与代码等国家标准。

2 HIS现状

HIS在应用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标准不够完善,我们在许多方面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者军队标准;标准制定滞后于系统;HIS不遵循统一的标准,导致各自为政,无法快捷、合理地实现数据共享。

以军队HIS为例,电子病历的文档存储有多种方式,一些医院使用WORD文档,一些医院使用XML文档,还有其他一些诸如结构化、半结构化病历等,这样便对信息的共享造成一定程度的技术成本:需要做大量的接口,进行各类信息的转换,才能使应用级用户可以看到一个一致的信息。另外,大量冗余数据的存在造成了信息不一致的问题。我们每家医院的基础数据千差万别,业务数据各自为政,即使通过物理的网络链通,可以共享到多方的数据,也会有大量冗余数据存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数据的不一致等严重后果。很明显的问题如:不同体系间的转诊信息,一名战士因外出公务生病,只能在非体系医院就治,此时他的索引信息不会自动转至医院,需要在医院的数据库中重新建立一套其索引信息,按照一般患者处理;回到原体系医院后,这一段的病历也不会自动转回来,其健康档案、疾病历史等不能够完整地展现。再者医院信息化构建也没有标准化的模板可用。例如医院作为医疗中心,其HIS、LIS、PACS等应是系统中的一个独立体,其数据通过网络、软件等相应手段辐射到下级体系,而不应在下级体系单位再造一份复本数据。这样,从硬件资源、软件运维等诸多方面均可以有所节约。

3 实施医学信息标准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1)指标体系标准化[4]

指标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医学信息的标准,是按其内在联系所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应具有目标性、集合性、可分解性、相关性、适应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在医疗管理层次和业务部门众多的情况下,只有统一和规范指标体系,才能使各系统和各个层次开发和实施的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兼容与共享。

(2)开发标准化[4]

HIS开发标准化主要指在系统开发中遵守统一的系统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和项目管理规范。系统设计规范包括规定字段、数据库、程序和文档的命名规则和编制方法,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和风格等。程序开发规范对应用程序进行模块划分、标准程序流程的编写、对象或变量命名、数据校验及出错处理等过程和方法做出规定。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开发过程中各类问题(如设计问题、程序问题等)的处理规范和修改规则,文档的编写维护,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软件工程的设计规范,实现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

(3)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4]

目前有许多医院及体系部队使用各种应用系统,大多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硬件平台和网络环境下开发与运行的,这些应用系统在开发时并没有考虑到区域医疗数据的集成,造成区域范围内部数据比较散乱,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可以说信息系统的质量与接口的标准化密切相关,接口标准化已成为医学信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一环。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对系统内部和系统间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接口与联系方式,以及系统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制定规范和标准包括网络的互联标准和通信协议、各种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格式、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方式等。

4 现有不同标准数据的对照

为实现区域医疗,延伸网络服务,我们需要将不同标准下的不同信息系统进行对照,使得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数据的相对一致性[5]。但这是一项内容繁杂、工作量大、耗时长、不易实现的手工工作,将造成现有系统功能、性能等方面较大幅度的下降,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5 理想化的标准化,期待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医疗卫生服务形成体系化,在一个区域的不同环境中均可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由于有统一共享的健康档案,患者不论在区域中的哪一个支点,均可以享受医疗服务。

(2)以大医院为中心,进行技术辐射、服务指导。统一标准下的远程医疗网络应用,使中心医院的医疗技术得以向周边辐射,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指导。

(3)节约资源。众所周知,PACS占据了大量的存储资源,在区域化环境下,一个医学影像中心的存储可为区域内成员提供“一方拍片,多方阅片”的手段。

(4)医生可以共享患者在不同医院、卫生机构等的治疗情况,让医生在接诊时能够了解到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医疗机构的医疗历史记录,以此辅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效率,为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创造条件。

(5)卫生数据中心不仅为患者提供服务,也可为机关管理部门提供统计,以分析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运行情况。

(6)为全军范围乃至全国范围的整体医疗架构提供基层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向鸿梅,李仙彤.区域医疗机构动态管理与服务社会化模式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89-90.

[2]李毅,张震江,郭华源,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创新战略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2):134-136.

[3]李包罗.医学信息标准化与HIS的实践[EB/OL].[2009-02-01].http://ywc.jlu.edu.cn/modue/contentTemplate.php id=136.

[4]郑玉堂.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EB/OL].[2009-03-06].http://www.ccafm.com.cn/neikan6/shujubiaozhunhua.htm.

[5]杨颖辉.HIS标准体系势在必行[EB/OL].[2009-04-30].http://in-dustry.ccidnet.com/art/18431/20020430/13508_1.html.

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 篇2

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政府资金有限,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

1.重复检查,过度治疗。由于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互不沟通,患者到不同医院就医就得接受不同医院的检查,甚至出现患者去几家医院就得做几个ct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双向转诊难以实施。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就医,近几年各地普遍建立了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但由于互相转诊的医疗机构信息不通畅,资源无法共享,缺乏双向转诊的基础,双向转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句空话。

3. 健康档案建立难度比较大,也不能有效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例如辽宁省锦州市早在xx年就启动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但由于建档手段单一,只依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调查方式进行,一方面入户难度大,即使持续了近三年,但建档率只达到了70%;另一方面建档质量不高,受到一些条件限制,信息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即使建好的健康档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由于孤立建立档案,不能实现健康档案和医院电子病历的有效衔接,健康档案在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也不能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需要。4.因信息不畅出现的医疗过失时有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病例中,有30%是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在美国医疗过失死亡是第八大主要死因。在我国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不合理用药比比皆是,因药物和其他方面医疗过失而发生的死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让业内人士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医患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畅通是目前卫生行业诸多问题的根源,也是制约医改的重要因素。目前,建立区域信息平台已经引起了国内外重视。

xx年,美国总统布什就提出,将健康记录计算机化,可以避免严重的医疗事故,降低费用,提高医疗水平。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53页描述健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并投入200亿美元来实现这一目标。国内专家也指出,中国的医改能不能成功,信息化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医改,作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治本措施。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让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把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是纳入到国家规划。

国家相关部门应按照医改方案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建设指南和推进措施,从国家层面加速推进。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统筹规划好本地区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整合资源,规范高效。近年来,各地和各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各地新农合信息平台、城镇医保管理系统、社区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网络以及医疗机构本身的医院管理和临床信息系统等。这些应该是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也是建好区域信息共享平台的有利资源。有效整合这些资源,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也可以提高效率。

三、保证投入,梯度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既解决医疗卫生行业面临诸多问题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纳入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规划,纳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像对待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那样来抓信息平台建设,中央有投入,地方有配套,从而保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资金。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意义与构建策略 篇3

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1.1 加大医生的培养力度

当前, 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 全科医生的缺少成为了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就明确规定, 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使我国的全科医生人数到2020年再增长30万人, 培养出一直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从而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1.2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医生的流动必然会带动患者的流动, 所以为了有效解决区域医疗联合体看病难的问题,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医生在医疗联合体内的柔性流动。首先是鼓励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常态流动;其次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到三级医院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 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2 调整传统的医疗支付方式

当下,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不再是单一的解决各种医疗卫生问题, 而是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医疗服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大计问题。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策略的实施是一项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工程, 离不开财政、医保和人事等资源的相互协作配合, 为了为人民提供便捷, 有必要对传统的医疗支付方式进行改革。

2.1 改革支付方式

在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上, 可以首先将当前依照检查和开药多少进行收费的方式, 转变为总额预算和按服务单位付费相结合的方式收费。在保证医疗费用能够被社会经济和医疗结构接受的前提下,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提供较为便宜的药, 使医疗机构的收入机构得到调整, 减少成本投入, 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 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确保消灭药品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购买环节和使用环节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价格, 便于政府的监督, 完成医疗、医保和医药的联动。

2.2 创建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随着医疗支付方式的转变, 代表着医疗服务方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风险, 为了防止一些医务人员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获取经济效益现象的出现, 必须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力度,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支付方式相适应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2.3 医保政策支持

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的总额和医保药品种类限制, 与区域医疗联合体所提倡的小病在社区, 大病不出县, 疑难病在三级医院的政策有所违背, 所以在相关药品限制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放宽, 在基层医院中, 让人们可以获取到常见的药品, 另外大力支持病人到基层医院进行诊治, 可以将起付线设定为低于三级医院低, 并提高报销比例。

3 优化医疗联合体内部管理模式

3.1 转诊流程

在一二级医院可以负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在三级医院可以进行疑难重病的诊治, 若病情出现好转和稳定后可以下转到下级医院进行后续的诊治。一旦下转的病人病情出现恶化, 可以向上级医院进行转移或者采用远程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治。

3.2 加强约束

医疗联合体的最高组织形式为理事会, 由医疗联合体办公室和管理小组协同管理。医疗联合体必须遵守相关章程, 形成非独立法人组织。为了确保医疗联合体内部的管理, 针对患者上下转移或者外转制定相关的准则, 防止出现患者因转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另外, 还要规定统一的医学检查质量标准, 保证医疗设施、医疗人员和操作流程等达到相关规定, 并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3.3 其它配套支持

首先是要增强财政的大力支持, 提高医生培训、医院基础设施等费用。然后是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创建远程诊治和区域性医学影像中心, 更好地解决各种重症和疑难病症。

4 结语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对于解决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组建医疗联合体已经成为了公立医院的改革趋势, 虽然区域医疗联合体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组建目的是相同的, 根本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利益, 提升社会效益。虽然关于区域医联体的研究持续至今已经30余年, 也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但有关区域医联体的信息平台安全、医保管理、文化融合、利益分配、成效评价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在国家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促进下, 各地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积极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医联体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并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区域医疗联合体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是提升区域卫生水平的重要措施, 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 为人民来谋福利。近年来, 我国各个地区都可以将重点放置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构建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构建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主要就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域医疗联合体,意义,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俞立巍, 徐卫国.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中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分析[J].中国医院, 2010 (12) :21-24.

[2]俞立巍, 徐卫国.法人治理结构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中的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医院, 2010 (12) :25-28.

[3]周建莹.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上海探索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J].医院院长论坛, 2009 (6) :12-15.

医疗信息化进入区域医疗新阶段 篇4

12月1日,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将与和平区区内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联体”,使和平区居民更加便捷的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东至山东,2014年,医联体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依靠信息化手段

医联体的全称是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或者跨区域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增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协同性,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从而充分利用各级医疗资源,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联体是 新医改的 重要内容,但是体制问题,利益问题,机制问题和人才问题成为横亘在医联体甚至是新医改发展道路上的羁绊。历史和现实都让一些人对于医联体的模式持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如国务院医改专家委员会的饶克勤委员所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相互独立、互不买帐,缺乏连续性、协作性的医疗体制机构”。考虑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医疗机构是不可能主动去“联合”的,所以需要国家意志,自上向下地去改变这种体制障碍。

在饶克勤 看来 , 医联体是最合适我国国情的医改模式,之前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配套体制的缺失,比如支付方式改革和激励体制,这些都是需要补课的地方。他还强调,医联体建设必须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业务协同,通过流程再造,通过管理的精细化,通过全程的信息化技术,是能够达到新医改的目标的。

随着医联体的推进,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协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已逐步成为业内共识。

“我们如 何去提高 区域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的连贯性、一致性,怎样才能够更有效整合并利用区域资源以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能够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根据全球的经验,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手段。”Inter Systems中国区总经理卢侠亮表示,“纵观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管理信息化到目前的临床信息化,三甲医院基本上都建设了电子病例系统、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部分三甲医院还开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在这之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将向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方向发展,整合区域的医疗服务资源,建立一体化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Inter Systems是一家美国的私营软件公司,主要面向医疗、政府和金融等行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Caché因其高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事实上的数据库标准。

数据共享是核心

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是北京今年一大重点工作。按计划,该平台第一期连接30家三级医院,包括21家市属医院和9家电子病历试点医院,然后逐步把全市所有医院连接到一起,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北京市正在加快推进全市16个区县建立自己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并着手制订区域信息化建设规范,这样有助于未来16个区县的区域医疗平台与北京市级区域医疗平台连接。

像北京一样,将2014年作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起步之年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江苏省为了配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更是先后编制《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规范》和《江苏省卫生信息代码管理办法》,用以指导和规范所辖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

但是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医疗机构个体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根据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经验来看,挑战有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数据共享。”卢侠亮介绍说,“这其中又有两个层面:数据的可获得和数据的准确可用。”

区域医疗一个核心是数据得共享,那就必然需要一个区域的平台来实现这些数据的共享。但是因为涉及到的医疗机构多,异构环境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真正在一个异构环境下搭建一个可以解决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的平台是关键。

此外,在医疗卫生领域,生死攸关的决策往往取决于数据信息的可用性。然而当患者在多家医院的多位医生处就诊,不同医院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避免信息断层的工作会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即使是在电子病历的采用下,此类跨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问题。

之前,为了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正确的数据,医疗行业通常采用HL7接口引擎来在不同系统、不同机构之间共享数据。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协议和架构。而且医疗业务环境也已发生改变,尤其在区域医疗的大环境下,数据信息需要在大量用户和机构间流转共享,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更快地得到更多的信息,HL7接口引擎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更高级的集成平台。

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篇5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 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区域医疗信息化, 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 它是《关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意见》具体可操作的基础, 也是政府制定决策的数据来源与参考依据。因此, 能否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至关重要。而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医疗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 区域性的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1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1.1 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比

目前, 发达国家完成了对于医院内部各子系统整合, 并开始发展全民医疗健康档案, 全国性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化的建设, 并且取得了成功。经典的案例有:美国洛杉矶卫生局的区域医疗信息网, 加拿大Alberta省的区域医疗信息网。

而在国内, 只有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局部区域才有区域性的信息化建设, 但也常常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区域信息化建设往往只有局部规划, 缺乏整体规划; (2) 对建设的难度和前期调研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投入; (3) 医疗机构隶属于不同部门, 难以协调;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较低, 共享基础较差; (4) 用户方参与建设程度过低等等; (5) 缺乏可借鉴的完整的成功经验, 虽然国外有成功的经验, 但是国外医疗机构和国内医疗机构面对的问题不同, 国外信息化发展时间久, 群众基础雄厚, 医疗机构每天接诊病人远少于中国, 医疗资源相对充足, 这些都是国内医疗机构无法比拟的。

因此中国要搞区域医疗医疗信息化, 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同时也要适合中国的现状, 这样才能真正的通过医疗信息化改善医疗质量, 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2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面临的现实问题

1.2.1 责任主体不清

从目前已开展的项目来看, 责任主体并不清晰, 或者说形式多样。有以医院或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医疗, 如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大连、福州军民协同区域医疗等。而在上海, 则以申康医院管理中心牵头, 整合旗下管理的26家三级甲等医院。在浙江, 以省卫生厅牵头准备打造浙江健康强省, 在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 则以县政府牵头, 整合县卫生局、劳动保障局、以及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机构资源, 打造县级区域医疗。各级机构的级别不一样, 各地建设的参与单位也不一样。

1.2.2 功能不清

区域医疗究竟应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从各地项目开展的情况来看, 并不是十分清晰。最明显特征, 就是各参与单位的责任、权利、义务并不明确, 所必须完成与配合的任务并不清楚。往往是开会时很振奋, 开完会很迷茫, 运作起来很困难。区域医疗到底应该怎么做,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各是什么, 以及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员、设备、经费、技术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 就显得困难重重。

1.2.3 标准缺失

目前,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标准。虽然国外的医学数据交换标准HL7可供借鉴, 但那是国外的医学数据传输标准, 要在国内实际应用, 尚需一段时间的本地化过程。

1.2.4 医院信息化投入巨大, 但都是信息孤岛

医院与各级行政部门之间, 医院与医院之间没有建立专用信息网络和通信链路, 更没有信息共享平台, 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无法真正实现, 信息不畅, 医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人民群众医疗费用年年增长。

1.3 区域医疗信息整合产生的后续效益

区域医疗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对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且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整合, 这对于医疗服务体系带来后续效益。

(1) 病人的受益将病人的资料、检查、检验、病历、病史、过敏史等医疗信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 对于病情的诊断, 治疗的准确, 档案的完整, 避免重复检查检验, 使病人可以得到更高效、更准确、更便宜的医疗服务。 (2) 医护人员的收益避免了重复劳动, 减少了医疗风险, 交流诊疗经验, 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的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3) 公共卫生的监管可以有效的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全面信息, 信息的全面和完整, 才能用于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准确的掌握医疗资源分布和流行性病的监管。既可以将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在苗头期, 又可以在发现公共卫生事件后, 及时的找到可用的医疗资源。意义非常重大。 (4) 科研和教学的意义可以使科研和教学的区域变的更广阔, 更大范围的交流经验, 将局部的特色, 能够发挥更广阔的意义, 是诊疗的经验在更广的平台上进行交流, 可以有效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院之间互相学习, 互相通有无, 互为补充。

2 区域诊疗系统的平台架构

2.1 平台概念设计

我认为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最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有效的整和病人的信息, 将同一个病人的所有诊疗信息、健康信息和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归类汇总, 整和在同一数据平台, 不同的应用都将信息汇总到这个平台。工作方式结构图如下:

将病人的健康信息分类归档到健康信息数据平台, 这种归档不是简单数据复制, 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数据整理。通过区域卫生信息技术平台及含有通用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以及相关卫生信息服务规范的标准化构件, 以网络信息化服务为手段, 对区域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健康信息采集、传送、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医疗机构访问自己的数据可直接访问, 访问别的医疗机构的数据要经过身份验证。

2.2 平台的架构设计平台的总体框架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框架应结合中间件技术的多层构架, 底层为数据交换和共享层、中间为数据中心和服务支撑层、上层为业务应用层。

平台的分层结构:

采用基于分层的系统分析方法, 对体系架构做了仔细分析和抽象, 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解为四个层次结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贯穿整个系统的系统管理维护平台。

2.3 异构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

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必然要面对各医疗机构异构系统的集成问题。因此, 针对个别机构已经进行了部分医疗信息系统建设, 在且运行良好的情况下, 没有必要在进行重复投资。本文建议数据交换平台进行融合处理。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 将不同医疗机构的不同数据集标准、交换标准、代码标准和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数据, 按照统一的标准将其整合, 后以标准的方式和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交互, 通过整合后的数据中心平台为应用提供支撑。

3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数据控制与共享机制

针对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相对于医疗机构内部的系统在工作机制上的不同, 可以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协调整个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的运行。

3.1 数据唯一性于数据共享的关系

统一的病人信息标识 (医院代号+HISID, 医疗卡或身份证号) 。本方案建议使用身份证号完成病人身份的统一匹配, 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数据存储机制, 支持区域健康档案系统的信息共享。对于同一病人在不同医疗单位的文本信息和图像数据采用原数据添加医疗单位代码头的方式, 保证数据唯一性;

3.2 存储平台和数据的的安全机制

在硬件上, 采用全冗余设计的基于SAN存储局域网的平台解决方案。在软件设计中, 充分考虑系统软件和数据的安全性, 提供"快照"功能, 定时记录系统和数据的变化情况, 一旦服务器遭到破坏, 可立刻恢复到正常的时刻。并且采用集群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 高效的利用硬件资源, 并保证高可用性, 一旦单台设备出现故障, 可以有其他设备自动接管。

3.3 数据防伪技术的应用

数据防伪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交互数据, 但是发布数据的机构将数据发布到公共平台后, 其他机构人员可以浏览、下载相关信息, 尤其是影像数据, 下载后用专业工具进行修改, 恶意诬告医院, 这样会严重损坏医院的利益。必须有相应的防伪技术, 记录修改信息,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摘要:目前国内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已经从探索阶段, 进入实施阶段, 随着实施的深入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而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非常少, 国外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照搬, 因此必须要及时总结经验, 改变目前小乱散的信息系统建设模式, 逐步整合成集中统一部署的医疗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 篇6

区域医疗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 当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以国内研究为例,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知识数据库中, 以“区域医疗”或“区域卫生”为主题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 分别得到相关研究文献3 834篇 (2013-12-26) 和2 294篇 (2013-12-26) , 其中2010年以后发表的文献分别为2 143篇和1 312篇, 占全部文献数量的一半以上。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 (简称WOS) 数据库, 综合运用引文分析和可视化技术方法, 对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找出该领域的核心文献、核心期刊、核心作者及高频关键词, 编注清晰直观的引文编年图, 从而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历史, 提炼出研究重点难点, 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提高相关研究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1 研究方法

在科学文献体系中, 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引用存在直接或间接等现象, 表现出网状或链状引用结构。引文分析, 就是综合运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 对引用对象和被引用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及分析, 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征。通过对文献与文献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引用关系的分析, 不但能说明引文与被引文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度, 而且还能反映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引文分析方法相对于学者个人归纳、访谈调查等主观研究方法, 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能帮助研究者迅速准确把握特定领域研究的趋势和规律[12]。目前, 引文分析已经成为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中成熟的定量研究方法。当前主流的可视化引文分析方法主要有引文编年图法 (Historiography) 、文献耦合分析 (Bibliographic Coupling) 、文献同被引分析 (document co-Citation) 以及作者同被引分析 (Author Co-Citation) [13,14,15]。

本研究主要通过编制引文编年图, 分析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历史规律、存在现状及发展趋势。这样可以从更清晰、直观、形象的视野显示出研究主题各个环节的发展沿革及继承关系, 全方位、多层次凸显研究领域中的重点、难点, 有助于发现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脉络、规律及前行走势。

本文的分析与结论的产生以国际权威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的WOS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 数据单元主要包括文献作者、题目、摘要和文献引文等。以“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或“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为主题检索词在WOS数据库中进行精确检索所有年份的文献记录, 共检索得到104篇文献 (2013-12-26) , 其中“Article”类型的文献67篇, “Proceedings Paper”类型文献36篇, “Meeting Abstract”类型的文献7篇, “Editorial Material”类型的文献4篇, “Review”类型的文献1篇。从WOS数据库导出检索到的文献记录后, 使用文献分析工具Hist Cite 12.03.17软件作为辅助分析工具对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实证分析。

2 重点要素的确定

以检索到的104篇文献为样本, 运用可视化引文分析方法, 采用知识图谱方式, 编著引文编年图, 并通过分析、比较, 得出该领域的核心文献、核心期刊、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等重点要素, 分析出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脉络。

图1是根据104条文献记录的时间先后顺序和引用关系, 编写的引文编年图, 每篇文献是图中一个圆形节点, 圆形节点之间带箭头的连线代表了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 圆形节点的面积越大表示被引频次越多。

2.1 核心文献的确定

核心文献是指在研究领域内的关注度高、重要程度高、贡献大、影响大, 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趋势的文献。界定核心文献的主要指标是本研究领域总被引次数LCS (Local Citation Score) 和在整个SCI数据库中的总被引次数GCS (Global Citation Score) 。

通过Hist Cite软件, 按照LCS值的大小对104条文献记录进行降序排序, 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 按LCS排名第一的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学者ROBERT H.MILLER和BRADLEY S.MILLER发表在HEALTH AFFAIRS (《卫生事务》) 上的“The Santa Barbara County care data exchange:What happened?”一文, 文章指出圣巴巴拉郡的健康数据交换计划曾经是美国最有雄心勃勃的卫生信息交换项目之一。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降低成本, 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各医院和诊所之间计划通过可协同共享的电子病历共享病友信息。在该项目运行8年, 耗尽了1 000万美元的资助经费后, 尽管基础设施得到了发展, 许多医生也在使用电子记录, 但是, 跨诊所共享数据、轻松地跟踪患者治疗的梦想却已逐渐破灭, 该地区的医疗机构看不到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的价值, 圣巴巴拉郡的健康数据交换计划悄然落下帷幕[16]。按GCS排名第一的是HARVARD UNI-VERSITY的学者ADLER-MILSTEIN J等人发表在HEALTH AFFAIRS (《卫生事务》) 上的“The state of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Current activities and financing”一文, 文章指出电子病历数据交换会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作者早在2007年, 调查了145家区域卫生信息组织 (RHIOs) , 近四分之一可能倒闭, 只有20%的保持适度规模和交换临床数据, 调查结果提高了对实现广泛的电子病历数据交换的担忧[17]。按LCS排名前5名的其他几篇文献分别从区域医疗的建设模式、技术方法、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区域医疗信息化在保障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8,19,20,21]。

2.2 核心期刊的确定

核心期刊是指在该领域研究成果发表数量多、被引用次数高、影响程度大的期刊。这类期刊中的被引文献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特点, 通过客观分析文献被引用的数量、频率, 得出在该研究领域中所占比重, 就能从引文利用角度确定核心期刊。对区域医疗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与研究, 有助于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本研究通过统计期刊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指标来遴选区域医疗领域的核心期刊, 在涉及的60余种期刊中选取了10种期刊 (见附表) , 这些期刊为区域医疗信息化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来源和信息基础。其中, “HEALTH AFFAIRS”《卫生事务》、“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美国医学信息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国际医学信息科学杂志》、“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 MEDICINE”《医学信息方法》和“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生物医学信息学杂志》五种期刊在2000~2013年间共发表相关文献39篇, 占WOS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文献总量的37.5%。进一步分析数据, 这五种期刊上发表的39篇文献的TLCS (Total Local Citation Score) 总和为49, 所占比重为TLCS总数的70%, TGCS (Total Global Citation Score) 总和为533, 所占比重68.6%。通过分析可以确定, 以上五种期刊是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核心期刊。

2.3 核心作者的确定

核心作者是通过发表论文的数量多、引用频次高、贡献程度大来确定的。核心作者的确定, 能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 追踪他们的研究主题和方向, 便于快速了解该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发展点。

在本研究的104篇论文中, 共有332位作者。以发表文献数量为主要指标, 参考TLCS和TGCS值, 对文献作者进行排序 (如图3、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New York Presbyterian Hospital的KAUSHAL R (Kaushal, Rainu) 从2007年~2013年共参与著作了6篇文献, 发表文献数量排第一名。发表的文献被引用频次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美国学者TSIK-NAKIS M和KATEHAKIS DG, 反映了他们对该领域的贡献程度较高。

2.4 高频关键词的确定

关键词是文献检索的核心要素, 它高度概括了文献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 以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 揭示该研究领域的特征及规律, 反映了研究内容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在本研究的104篇论文中, 共涉及关键词415个, 如图5所示。从前20个高频词中可以看到, “Regional”、“Medical”、“Health”、“Information”是最常用的检索关键词, 展现了某一特定的内容特征。“Systems”、“System”、“Network”、“Networks”、“Based”、“Infrastructure”等词条的大量出现说明区域医疗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基础架构、网络环境、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Electronic”、“Record”、“Date”、“Exchange”、“Open”、“Management”、“Organizations”等高频词条表明区域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医疗电子数据、记录、交换、开放、组织管理。“Use”和“Outcomes”关键字表明区域医疗研究领域关注应用研究和成效。

3 讨论

本文运用可视化引文分析方法, 确定了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内的核心文献、核心期刊、核心作者及高频关键词等重点研究要素, 对该领域内现有成果、发展状态及部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帮助研究人员在面对海量的科学文献时, 快捷、直观把握重点, 为深入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向提供有利资源。通过以上重点要素的确定及相关文献的分析, 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3.1 国内外优秀成果少

区域医疗自上世纪末开始展开研究以来, 多个国家都在此领域积极探索, 力求寻找突破的道路, 但在该领域的优秀成果一直较少。从文献数量上看, 美国是在区域医疗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地区, 几乎占WOS数据库中总数的一半, 其发表文献的引用频次也最高。欧洲国家发表的文献数紧随其后, 英国、德国、希腊、芬兰、意大利、瑞典等国家都在区域医疗领域展开了研究, 日本和加拿大在区域医疗领域也有少量相关研究成果。我国大陆地区发表的区域医疗文献共4篇, 按文献数量排名居于第7位。以“区域医疗”为关键词, 在CSC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学术研究文献仅32篇 (其中核心刊8篇) , 在CSSCI数据库中, 仅5篇。这与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区域医疗相关文献数3 834篇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区域医疗相关文献数2 294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期刊情况上看, SCI收录医学信息学学科期刊共22种 (其中SCI核心版12种) , 其中美国医学信息学期刊10种, 英国4种, 德国3种, 爱尔兰2种, 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各1种。目前在国内的医学信息学刊物主要有: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医学信息学杂志》。刊发医学信息学领域论文较多的刊物还有重庆市医学会和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重庆医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和四川省卫生厅主办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以上刊物仅有《重庆医学》为CSCD扩展版, 无CSSCI来源期刊。从期刊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内与国际在该领域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3.2 区域医疗信息化研究发展缓慢

WOS数据库中收录的区域医疗领域的文献自2000年开始才有记录, 从文献的数量变化上来看, 直至2005年文献总数仅为20篇, 说明这五年间, 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仅仅是零散边缘化研究。其中, 在2000年和2001年的时候, 只有2篇文献而且没有被引用, 说明当时处在区域医疗信息化研究的初始阶段, 研究成果很少且不成熟。在2002年和2004年的11篇文献中, 有7篇文献得到了广泛引用, 文献数量虽然较少, 但已经产生了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 说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研究慢慢进入发展阶段。2005年到2009年文献数量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相互引用也比较普遍, 说明区域医疗领域的研究开始逐渐涌现, 并步入繁荣, 研究成果稳步递增, 学术交流气氛活跃。表明区域医疗的相关研究进入上升期, 开始出现较多的研究成果。2010~2013年间, 文献数量和引用频次停滞不前, 甚至有减少的现象, 说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处于艰难推进阶段, 研究成果难以呈现。

3.3 区域医疗推进难度大

基于电子病历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展,个体行为的聚集性和移动性也迅速增长。为了适应社会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人民社会活动空间范围和活动方式的变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卫生事业的新要求,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建立健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经济越发达,商贸活动越繁荣,跨地区和国界的人员流动就会越频繁。这种社会活动形式的变化,虽然能够积极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将极大地增加传染性疾病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我国近些年爆发的典型的传染性疾病包括:

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非典型传染肺炎事件

2005年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事件

2008年的手足口病

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

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

2013年的H7N9禽流感

……

从近几年急性传染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爆发的案例来看,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一些新的危险因素也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然而,既往的依赖医务人员主动进行疾病上报的模式难以避免报告不及时、漏报、多报的现象,疾控中心管理人员难以得到全面的疫情相关的信息,这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瓶颈。在各种突发事件频发的时刻,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类疫情的准确监测、科学分析、合理预测,以便做到对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1]。

建设区域化的卫生信息系统已逐步成为全球发展的热潮[2]。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投入巨资来开展基于国家和地方级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将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医疗改革的头一条重要措施,提出投资500亿美元发展电子医疗信息技术系统,以减少医疗差错,挽救生命,节省开支。加拿大于2000年9月成立了名为Infoway的机构[3],以推动国家及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2002年投资12亿加元开发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基础架构,于2009年为50%的加拿大人口建立了子档案,截止到2011年已累计投入20亿加元,并预计2020年覆盖全国。

我国自建国以来,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非典爆发之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属于自主建设阶段,由各个省市和地区自主设计研发相关的卫生信息系统,接口和标准互不兼容,包括数据元、数据集、业务规范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2003年至2010年,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入国家统一规划阶段,以国家大疫情(直报)、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为代表,初步形成相关标准,但各个省、市、县区相关系统没有规划统一的接口,报告、评估以及干预等出现上下分离的局面;2010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医改建设阶段,卫生部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中确定了“3521工程”总体信息化建设框架[4]。以该框架为指导,地市级医疗卫生管理系统进入以区域卫生信息化为代表的整体设计发展时期,国家颁布了健康档案标准,积极推动并鼓励地市级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整体接入。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设区域疾病监控平台,形成一个覆盖全长沙市的疾病监控信息化网络,基于电子病历,通过自动监测过滤出符合要求的病例,改进目前现有的疾病上报模式,提高疾病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能够使疾控人员和卫生管理者主动、及时了解和发现潜在的病患,在发生大疫情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

2研究发展现状(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当前长沙市各个医院的传染病、死亡病例和其他疾病监测的信息化系统都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标准来实现对接和融合。这种信息系统相互孤立的状况,增加了医院临床医生、防保医生和病案医生的额外工作量,同时,数据的重复录入也使得错误概率急剧增长,数据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如何有效的获取真实、详细、可靠的疾病数据,进而进行宏观深入地分析、预测、预警,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决策依据,成为制约公共卫生发展的重大瓶颈。

(1)信息共享与服务不足

在信息共享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深入,各级疾控机构和不同部门,往往较为封闭的建设了相互独立的各种信息化系统。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事先定义一致的数据标准和柔性的共享机制,这些单独建立的信息系统通常表现成为闭源的信息孤岛,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流动,使得数据重叠、资源浪费、数据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更谈不上提供信息服务,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效用和价值。

从信息服务的方面来看,以往的信息系统没有提供有效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一方面,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来看,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信息系统没有提供有效的服务模式,相应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没有提供给专业人员使用,大量的信息资源仅保留在机构内部或者个人手中,无法发挥信息资源该有的作用。地市级疾控中心尚未建立适宜的机构网站,或者仅建立了相对简单的网站,未能充分体现网站的信息服务窗口作用。

(2)信息分析利用能力不够

当前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和部署,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及时、准确的采集医疗卫生数据。但针对这些采集的海量数据,并没有进行有效地分析利用,形成相应的数据产品。因此,建设数据过滤、融合、分析、利用的后台数据挖掘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自动生成处理结果和预警信息,为决策者、科研人员和公众信息提供更直观便捷的信息服务是卫生系统信息化过程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亟待加强的部分。如传染病的预警预测、疾病风险的综合评价等。此外,信息的发布、反馈能力也不能满足专业人员和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3疾病监测 智能报告 信息采集 系统设计 方案(Design of our system)

针对目前长沙市医疗卫生系统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以及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各种应用系统低水平重复的现状,建立与区域疾病监测和区域电子病历相衔接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势在必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可用性、时效性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数据的价值。本文设计研发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区域疾病监测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疾病监测智能采集系统流程图 Fig.1 Flow chart of our system

疾病监控平台最基础的功能是:根据疾控中心设置的监控条件和过滤规则,通过综合判断从各医院的医疗数据中自动抽取出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包括确诊或疑似。监控条件可以包括诊断、症状、体征、检验指标结果、医疗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记录等各种条件的组合,对于检出病例系统主动筛查并具有提示警告的功能,由平台直接上报疾控中心,或者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审核后上报疾控中心。

疾病监控平台主要包括医院端疾病监控上报系统和疾控中心端疾病监控管理系统。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整体架构图 Fig.2 System architecture of our system

医院端疾病监控上报系统,首先以电子病历为基础进行信息抽取和数据融合,对融合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再基于自动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中心端定义的检测指标,筛选出符合上报要求的病例,主动提醒医护人员上报医院管理端,医院管理端再根据要求进行数据审核上报。

由于目前医生书写病历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文本病例或半结构化病历,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病历中抽取出用于监控的症状和体征等数据。如何将病历中的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抽取,是现在疾病监控的一个难点。信息抽取是文本理解技术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从信息抽取的技术原理来看,其并不需要完全理解整篇文档,而只对文档中与目标信息相关的部分进行处理。从系统设计预定义的领域范围内,抽取需要的相关信息,再通过信息检索技术,从文档中寻找与用户相关的文本或者段落,并将这些文本或者段落进行“后结构”化处理,以达到满足卫生主管部门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信息抽取技术,抽取病历中的关键词并按语义组织成树状结构,包括抽取和组织结构两个过程。

医院端疾病监控上报系统涵盖了本院疾病监控、病例智能上报以及人工审核三个环节。疾病监控部分根据疾控中心给定的监控条件对本院的病例进行实施监控。智能上报模块根据监控结果,自动筛选出符合监控条件的病例,发送给人工审核部分,由于是自动筛选,筛选结果可能包括确诊和疑似病例。相关医务人员通过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自动筛选出的病例进行人工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病例上报给疾控中心。

图3 医院端数据流向示意图 Fig.3 Data flow of hospital terminal

疾控中心端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定义监测指标和上报条件。这些监测指标以及对应的上报条件定义好后,将检测指标和上报条件下发至各个医院。 第二方面是下发上报规则并且接收上报内容。为了方便后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需要定义一致的上报规则,由各医院按照统一的规则上报病例数据。第三方面的功能是对各医院端系统上报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根据预定义的监测指标和预设条件,进行自动预警。同时,系统还支持以静态报表或者动态走势图的方式直观的展示统计和分析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情况中,通常会由于一些医院漏报而导致的管理部门信息缺失。因此,本平台在设计时,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独立监控的功能。即无需医院上报,疾控中心可以直接在全区域范围内对住院病历进行实时监控和病历筛选。

图4 疾控中心端数据流向示意图 Fig.4 Data flow of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terminal

4智能区域疾病监控平台的特点(Characters of our system)

既往的疾病上报,是从下而上,被动获取数据的模式。这种模式,无法对实际数据进行自定义的获取、多维度分析和智能提醒上报。其上报过程基本依赖广大医务人员的人为判断和手工填报。不可避免的出现报告不及时、漏报、错报现象;其次,既往上报无法查看原始的病历数据,管理端只能看到上报的内容,无法准确判断上报的准确性。具体来说,本平台的特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区域疾病监控平台基于自顶向下主动获取的模式,有主管部门统一定义监控指标,设置上报规则,由各医院端系统主动抓取、分析电子病历数据,并根据监控指标和上报条件,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上报。同时上报过程经过医务人员的人工审核,大大增加了上报的准确率。

其次,在平台管理中心,管理人员不仅能看到上报数据,同时还能够调用电子病历数据,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上报漏报、错报现象,也使卫生局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疾病发生情况。

再次,本平台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处理和分析。 一般来说,电子病历中同时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这三种数据,将这三种数据的抽取以统一的抽取模型来处理,可以提供一套集成化的抽取工具和统一抽取语言,这样,抽取规则就可以由非计算机专业的医学领域专家来编制,大大提高了规则编写速度和匹配准确度,并减少了程序出错的可能性,因为不再需要人工为每条规则单独编写程序。

最后,本平台可以由管理中心统一定义上报规则,包括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等,可以和现有的国家卫生直报平台进行对接,减轻疾控上报人员的大量的重复工作。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扩展性,通过设置新的上报规则,可以无缝兼容以后的信息系统。

本平台疾病监测与传统疾病监测的区别在于:

(1)传统的疾病监测一般是以特定的诊断监测为基础,而本平台的监测扩大到所有非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检验指标监测等信息,提供更多监测维度,大大提高检出率。

(2)传统疾病监测滞后于实际事件的发生,属被动监测,本平台监测属于主动监测,通过实时的多维度的症状监测和体征跟踪,可能提供实现预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甚至在医生诊断前即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病例。

5预期效益(Expected benefit)

基于电子病历来采集传染病、死亡病例以及其他疾病相关的患者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自动处理,实现自动预警、信息校核的功能,使得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漏报、错报等现象,最大限度地保障疫情数据的及时准确。

区域疾病监控平台能够充分满足疾控中心的业务需求与应用。通过平台的应用,帮助辖区下属医疗机构自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病例,并能够最大限度的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上报数据,减少手工填报工作量;为疾控中心管理人员提供全区域的疾病上报信息和疾病监控信息,同时,平台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专业的三间分析,增强疾控中心对疾病监控和预防的能力。

6结论(Conclusion)

卫生部在 “ 十二五 ” 卫生事业 建设规划 中提出了“3521”工程建设规划,明确了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要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监督、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构建系统整合、信息共享的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卫生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目的。根据卫生部的整体规划和指导要求,基于电子病历来建设区域疾病智能信息采集平台,使其满足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长远需求,能够为公共卫生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文设计和研发的智能信息采集平台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协议接口,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数据采集业务,避免了传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相互独立、缺乏协同、数据难以共享的弊端。同时,该平台通过在管理端定义检测指标和上报条件,可以实现自定义的数据采集、数据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进行数据的深度分析与挖掘。

区域医疗信息化意义论文 篇8

关键词:云计算,区域,医疗信息化,应用

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的程度仍相对滞后,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正是由于各医院病例、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资源的不共享,导致患者往往需要在不同医院重复检查、拍片,看病时也需要携带病历、X光片等,这都导致医院医疗资源以及患者看病成本的极大浪费。而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则能加强医疗数据(电子健康档案、病历、医学影像等)间的共享,实现更加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并大幅度降低医患成本。

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络的计算方式,也是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数据资源,以实现大规模计算与服务的数据处理方式。云计算作为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它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机处理程序拆分为无数小的子程序,然后由网络中多服务器所构成的庞大系统进行分析、计算与处理,再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它能同时计算处理数以千万甚至上亿的信息量,能提供与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应用的优势

2.1我国医疗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医疗信息化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已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分别是:1单机单用户阶段;2部门级系统阶段;3全院级系统阶段;4区域医疗阶段。

但总体而言,我国多数医疗机构仍处于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整体仍相对落后,目前仍处于探索与研究的阶段。这是由于:一方面传统医疗机构的信息多各自为政、相互隔离,其大量的数据信息都无法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物理上的不联通,且业务标准、数据标准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都严重影响到数据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容易形成各机构信息间的孤岛。以上种种原因,都加大了医疗信息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管理的效能,并严重制约了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2.2 云计算应用的优势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引入云计算技术,以全面推动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与互通,并有效整合区域医疗的信息资源,减少各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以真正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重复检查”等社会难题。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

利用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网络安全措施,能有效杜绝患者信息、医疗信息被窃取的风险。同时,利用云计算的存储安全措施,还可以使医疗信息进行本地备份或异地备份,这也有助于降低医疗信息的冗余度,保障医疗信息的安全。

2.2.2有利于医疗信息共享

通过云计算技术,它能将区域医疗系统由纵向建设转变横向整合,即加强横向上的信息共享、信息整合、协作整合、流程整合等,从而使得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被整合到一个系统环境中,这也有利于各机构医疗信息间的交流与共享,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的整体服务能力。

2.2.3有利于医疗信息的扩展

通过云计算技术的云环境,不仅可以使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访问功能、存储功能、灾备功能等实现无缝扩展升级,而且可以使得各地较小规模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练成一片,最终形成能覆盖全国范围的医疗云,使医疗信息能在整个云内共享,以惠及更广大的患者群众。

2.2.4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

通过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共享病历、影像资料等医疗信息,使得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避免了重复检查、重复治疗的开支,极大节省了患者的费用与时间。而且通过云计算能实现医疗信息在不同医院的远程传递,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大型检查设备的共享,这也有效避免患者在各医疗机构间的奔波,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

3 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3.1区域医疗云平台的框架设计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医疗云平台的框架,可主要分为区域医疗协作云和终端消费者服务云这两大部分,详见下图1所示。

其框架设计的思想是:在区域医院协作云部分,将保险公司、国家社会保障、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各类用于易于标准化的共性部分,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建设,以形成一个高度开放性、共享性的框架体系,从而使医疗水平较落后的社区医院,与技术较为先进的二级、三级医院能通过医疗云平台进行数据间的交互,实现相互间的设备资源共享、专家资源共享,以减少医疗成本。同时,区域医疗云也同时向保险公司(国家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提供相关的医疗数据,并能进行实时的结账,这也实现病人就医时端对端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提升医疗的时效性。

而在终端消费者服务云部分,则是将区域医疗云平台向用户高度开放,并提供统一化的逻辑接口。对于患者而言,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电脑等智能终端进行云上的看病预约、网上挂号,而无需再进行排队就医,报销也可以与保险公司直接关联,以实现费用的自动报销;对于医生而言,则通过与医疗云相连接的智能终端,进行患者情况的了解,并能通过电子病历共享、远程医疗等云上的手段,以准确、快速地了解和诊断患者的病情。

3.2 区域医疗云平台的体系结构

基于云计算技术,所建立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体系结构共由四个分层次(物理层、资源层、管理层及应用层)所构成,详见下图2所示。

其中,物理层主要是指支撑区域医疗云平台的硬件设备,包括了服务器、存储器、交换器以及其他网络设备等;资源层则是指用于支撑区域医疗云平台的软件,主要包括了计算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存储软件、网络软件等;管理层则是指向区域医疗云平台提供管理功能的系统,它主要包括了用户管理功能、部署管理功能、报表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备份管理功能、存储管理功能等;而应用层则是为各级医院、保险公司、患者个人等提供应用服务的系统。

3.3 区域医疗云中关键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方式,也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超级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所应用到的关键云计算技术有:

3.3.1 数据存储技术

为保证区域医疗云建设的高可靠性、可用性及经济性,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对区域医疗云平台中的数据存储。同时,还采用了冗余数据存储技术,以保证医疗云平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即同一份数据在本地或异地存储有多个副本。

3.3.2 数据管理技术

由于区域医疗云平台中,每天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还需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存储等功能,这就需要利用到数据管理技术,以实现对大数据集的统一化分析与处理,从而为患者、医生等各类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3.3.3 业务接口技术

为了方便各级医院、保险公司、国家社会保障等各类业务向云计算环境中迁移,都要求云计算对用户提供统一化、标准化的业务接口服务。当前,业务接口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SOA架构、Web Service模式为业务接口标准,不仅能方便各类医疗业务向云端的迁移,而且能为远程医疗、远程监护、远程咨询等应用提供相应的标准化服务支持。

4 结束语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下一篇: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