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隐喻(精选12篇)
传统文化的隐喻 篇1
一、前言
隐喻的联想和文化差异取象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 而且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不了解隐喻的社会文化功能, 便会在言语上犯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 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 被人暗笑。英汉隐喻的文化取象极为丰富, 不同的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 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社会风尚、心理状态、宗教信仰及自然环境等都会使语言的运用产生不同的风格, 表现出不同比喻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导致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思维习惯。
二、从英汉隐喻看文化差异
1.蓝纯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一书中谈到UP, DOWNSHANG, XIA作为英语和汉语中两对隐喻概念的时候, 存在着异同。他认为, 在数量、社会等级、状态、时间这四个目标域中。数量、社会等级、状态这三个目标域英汉情况是相一致的。比如在汉语中, 数量较多为上, 数量较少为下:“工资上调”、“消费力下降”、“声音上扬”、“通货膨胀下降”等。类似地, 在英语中, TOWARDS A LARGER QUANTITY IS UP, 相反, TOWARDSA SMALLER QUANTITY IS DOWN。如:“The inflation rate i going up again.”“The price of milk should be down next week.”等。但是, 和汉语情况不同的是时间这一目标域, 英语的时间域存在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较晚的时间被看做up, 那么较早的时间就被看做down, 反之, 如果较晚的时间被看做down, 那么较早的时间就被看做up。但是在英语中, 较晚的时间有时被视为up, 而有时被视为down。这一现象比较复杂, 但是不难排除和英语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2.以“My love is like a dragon.”为例, 在中西民族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中国人的反应可能是这位被称为龙的爱人多半是男人, 俗语说:“他是一条龙, 我是一条虫。”我们理解为:“我爱的人像条龙。”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中dragon一词的文化取象与中国正好相反。这句话的dragon在英语里大抵是指女人, 它的意思的的确确是家有悍妇, 相当于我们说:“我老婆是头母老虎。”在《圣经》中, 龙即是恶魔, 又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有凶恶可怕的含义, 指的是“一个凶猛残暴的人”, 甚至可指“凶悍难驯的妇人”。同一比喻在不同的文化里有各自的寓意, 两种文化对“龙”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英文中为“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又如, “She is a cat.”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在中国, “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这样的理解与西方人的原意大相径庭。因为在西方传说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两种文化对“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 但喻义不同, 不同的联想直接形成文化取象的差异。可见, 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价值观渗透了隐喻思维过程, 直接影响了说话人的选择。隐喻不是在具体的语词中, 它存在于语言的运用中, 存在于词与词的组合运用中产生出新的附加意义上。
又如, “magpie” (喜鹊) , 中国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 俗以鸣声为吉祥。中国诗词都提到这点。如杜甫诗“浪传鸟鹊喜”, 宋之问诗“破颜看鹊喜”。但英文magpie不但不报喜, 反而报凶, 多为不吉的征兆, 所以人们都讨厌它。如英国19世纪诗人约翰·克莱尔 (John Clare) 说:“And magpie that chatered, no omen so black.” (The Village Minstrel) (鹊噪为最坏的兆头。)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 即异形同义的隐喻。隐喻联想意义的差距超大, 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 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例如,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老牛不喝水, 不能强按头。) ;Every dog has his day. (风水轮流转。)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 曹操就到。)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 (狐假虎威)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 (勉强维持生活) ;fish in the air (水底捞月) ;six of one and half-a-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diamond cut dia mond (棋逢敌手)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多如牛毛)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等。隐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已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
3.由于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不同, 从而造成了民族间在隐喻使用上的显著差异。如在汉语和英语中, 都有“人生是戏剧”这一概念隐喻, 但是两种语言文化却在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 只有在汉语语言文化环境中才会呈现下列隐喻表达方式。
(1) 如果他真把我当成可以随便被弄的驴皮影子, 那就大错特错了。
(2) 人生大舞台, 生、旦、净、末、丑齐齐亮相。
(3)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这一组例子中, 在英语中都是不会有的, 因为是和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 以皮影戏的特点为核心, 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 强调的是人世间的复杂。 (3) 则以学习艺术的艰难来描述人生之路的艰难。当然, 文化之间隐喻的使用也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在前面讲到的中国文化中的“龙”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文化中, 它却是邪恶的动物, 具有凶残的含义。再则在中国文化中, “狗”或多或少带有贬义的色彩, 如“狗仗人势”、“丧家犬”、“走狗”等, 而在英语文化中, “狗”是备受宠爱的动物, 如:top dog (位居要领) , lucky dog (幸运儿) 等。
4.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差异, 这也影响了汉英语言表达。由于英国位于北温带, 那里的气候对多汁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 因而畜牧业较为发达, 牛奶在英国人餐桌上是不可缺少的, 从而许多英语的隐喻表达式都与牛奶有关。例如:“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 (遍地流着牛奶和蜜糖) 指富庶的地区, 而汉语中则有一个成语“鱼米之乡”, 意思是有鱼有米就富足了。同样指事情已经做成, 不能再改变了, 英语是“The milk is spilt.” (牛奶洒了) , 汉语却是“生米煮成熟饭”。
三、结语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 在实践过程中, 人们利用思维这种工具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隐喻思维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 使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利用隐喻来认识世界, 表达世界。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 隐喻在各种语言文化的历时和共时上的渗透都是全方位的, 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 汉英隐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但隐喻作为不同语言中共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又具有民族个性。人们利用隐喻把复杂的事物或感情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一过程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它依赖于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能力、生产及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价值观和民俗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各个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存状态, 在与自然的联系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不尽相同,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隐喻表达。
摘要:英语是比喻语言非常丰富的语言之一, 隐喻有时也泛指比喻, 隐喻研究与文化密不可分。隐喻在语言中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Lakoff (198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比喻意义, 开辟了一个新方面。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 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少数。认知隐喻的形成依赖于人类的经验基础, 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隐喻方式建构起来的, 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着中西方的交流, 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着手, 分析隐喻的文化解释作用。
关键词:英汉,隐喻,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5.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传统文化的隐喻 篇2
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
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愤怒的情感隐喻.这两种语言都遵循同样的原则:都是以描述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是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来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这是由这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所决定的.因此,隐喻既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作 者:高琳 张锦帆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1)分类号:G05关键词:隐喻 情感隐喻 愤怒
论英汉隐喻的文化重合现象 篇3
一、隐喻的文化重合
隐喻的文化重合是指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同一隐喻具有相同的喻体取象模式、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英汉隐喻的文化重合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隐喻的认知基础与工作机制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模式是产生隐喻的依据。在隐喻结构中,两种并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在人类的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最终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是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其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具有相似的赖以生存的客观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论任何民族,其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迭、气候变化,甚至社会的文化背景都存在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使人类对大局的认识基本相同;第三,尽管各民族种族肤色不同.但人类拥有共同的感知客观世界的心理器官大脑,都要经历生儿育女、生老病死。因此,共同的认识规律、类似的生存经验以及相同的生理特征,促使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语义概念具有一定的共质性,这种共质性不仅表现在词语的外延意义上,而且表现在词语的内涵意义上,从而促成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有一定的一致性。因此,隐喻可以折射和传递文化共性,体现出英汉隐喻中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重合现象。
二、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重合
概念隐喻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中所共有的。Lakooff等把常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种类型,下面分述这三类隐喻中体现的英汉隐喻的文化重合现象。
1结构隐喻是指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常用一种已知的概念来构造另一种未知的概念的隐喻。在结构隐喻方面,英汉语文化中都存在着“时间是金钱”(Timeis money)、“辩论是战争”(Argument is a war)、“人生是舞台”(Life is a stage)等概念隐喻,以上各例是英汉民族及文化中共有的根隐喻,都使用了相同的隐喻概念来看待时间、争论和人生,这种共同的认知造就了相同的隐喻模式。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类隐喻的存在不易察觉,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派生出许多隐喻表达方式,如在Time is money这一隐喻概念中,人们用对待金钱的概念去认知时间,时间被认为像金钱一样贵重,所以人们常说waste time,save time,cost time.precious time。limited time,and canl afford time等,反映出英汉文化中时间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
2方位隐喻是指参照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的隐喻。在方位隐喻的使用上英汉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如人们常将上下、前后、深浅、里外、中心、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情绪、心理状态、身体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中,从而产生了用具体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隐喻。例如:Imfeeling up,He fell into a depression.Hes been downever since he heard the news.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我感到非常高兴”,“他情绪很低落”等。由于英汉语言中共同的根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听话者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上述英语隐喻,甚至没有意识到存在这些方位概念隐喻,因为这种表达几乎与汉语完全重合。
3本体隐喻是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将抽象的概念喻说成具体的物体。英汉本体隐喻中也有类似的文化表达,最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本体隐喻是容器隐喻:将事件、活动、行动、状态、视野等视为一种容器,英汉语中都有困难是容器(Difficulties are containers)、理论是容器(Theoriesare containers)、视野是容器(Vision is a container)等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如Were in a 10t of troublenow(我们陷入了困境),This theory doesnt holdwater(这个理论站不住脚),Out of sight,out ofmind(眼不见,心不念)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汉民族在思维文化方面的共性。
三、英汉习语隐喻的文化重合
由于英汉民族在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因而,在许多方面,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对于隐喻的喻体选择和喻义表达几乎相近或吻合,英汉习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文化重合现象。按照喻体的不同,习语中的隐喻主要分为生物隐喻(包括植物隐喻、动物隐喻和人体隐喻)、颜色隐喻和自然现象隐喻等。下面论述在这几类隐喻中表现出的英汉文化重合现象。
英汉生物隐喻的文化重合现象最为突出,而且习语众多。英汉语中许多动植物性隐喻不但喻体相同,而且表达了相同的隐喻意义,体现出英汉隐喻的民族文化共性。例如:The children are busy a8 bees.(孩子们忙得像蜜蜂一样),He plays the fox(他像狐狸一样行为狡猾),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此外dove,lark,aSS,pig,monkey,laurels等也都和对应汉语具有几乎相同的隐喻含义。英语表示人体的eye(针眼),neck(瓶颈),mouth,head,foot等词语都和对应汉语具有极为相似的隐喻意义,如have an eye for(对…有眼光),the foot 0f the mountain(山脚),lead by the nose(牵着某人鼻子走),walls have eal's(隔墙有耳)等。生物隐喻在英汉习语中出现的比例非常高,它是人类认知意识中较为古老而悠久的概念。英汉颜色隐喻在
基本颜色中也表现出文化的重合性。如英语中的black heart和汉语的“黑心”都用黑色表示人的心地不善、非常邪恶,这说明黑色在两种语言里都带有负面的隐喻含义。其他如white heat(白热化)、greenlight(绿灯)等都具有相同的英汉隐喻文化含义。英语中表示自然现象的day,night,St01Tn,cloud,thunder,earthquake、表示物体的snow,ice,chain,fallen leave,skeleton等都与对应汉语具有相同的隐喻文化喻义,例如:She is a block of ice(她是一块冰)在中西文化中都表示一个人非常冷淡。反映了中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重合性。
四、英汉文化交融中的文化重合
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有着悠久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尤其是随着交通和信息业的迅速发展,国际间政治、科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国际经贸活动更加频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一些英语词汇被采用异化翻译法直译输入到汉语且被中国文化所接受、吸收和同化,从而成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二元文化成功的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汉语语言,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些英汉对等结构的文化重合性隐喻。例如:政治、军事方面:hot line(热线,喻指政府首脑之间的电话热线,现也喻指用于咨询服务的专线电话),hot spot(热点,喻可能发生动乱、战事的多事地区),olive-branch(橄榄枝,喻和平),dark horse(黑马,喻体育比赛或竞选中意外获胜者),armed.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经济、贸易方面:blue chip(蓝筹股,比喻热门、值钱的股票),free lunch(免费的午餐),golden parachute(金色降落伞);科技方面: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喻指国际互联网),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silicon valley(硅谷。喻高科技产业中心);文化及其他方面:crocodilestears(鳄鱼的眼泪,比喻做假慈悲),sour grapes(酸葡萄,喻指由于得不到而加以贬低的东西)。以上英语隐喻已经变成了汉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已完全接受了其隐喻的喻体形象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加强了汉语的国际交流能力。同样,汉语的“纸老虎”、“丢脸”等也被英语文化吸收直译为paper tiger,loseface而成为英语隐喻的一部分。国际交流促进和发展了英汉隐喻的文化重合想象。
三大戏剧体系的政治与文化隐喻 篇4
“三大戏剧体系”组合到一起是在1982年, 在当时, 一位戏剧学院的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 论文题目是《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初探》, 这是从另一个学术的角度对三位戏剧艺术家的戏剧模式进行了研究, 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黄佐临对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戏剧观平行比较的路径, 从另一个学术角度, 对黄佐临同时关注这三位戏剧艺术家的研究模式与观点, 通过对斯坦尼斯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和梅兰芳戏剧体系的分析, 了解到三大戏剧体系对艺术的不同追求, 进而人们对三大体系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并对其从历史的维度开始展开研究和论述。但客观的说, 这篇论文所阐述的三大戏剧体系只是围绕着“三大”而开展的讨论, 并没有提及其在世界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即使文中有提及在二十世纪剧坛上, 三大戏剧体系对东西方的观众所产生的关注, 但是是局限在那个时期, 其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黄佐临在广州会议上的发言《漫谈“戏剧观”》, 其对梅兰芳先生的独特京剧表演艺术率先进行了归整, 其明确的指出, 梅兰芳的戏剧观并不是梅兰芳个人的戏剧观, 这种以京剧为代表的戏剧观象征着中国特色。黄佐临在阐述梅兰芳的戏剧观时, 是基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观之上, 其对三人的戏剧观异同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差异性的分析强调了梅兰芳戏剧观的独特指出, 这是由于梅兰芳的戏剧观是在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时期发展起来的。斯坦尼既是苏俄的戏剧家、也是欧洲重要的戏剧家, 但由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划分, 斯坦尼的戏剧观念越来越局限, 其影响力也只是对苏俄以及东欧国家, 其表演理论也是受到了欧美戏剧家的重视, 直到20世纪40年代, 斯坦尼的戏剧理论对中国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苏联艺术理论在苏区的广泛传播, 使得斯坦尼戏剧理在中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斯坦尼戏剧体系就是借助了政治力量而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斯坦尼戏剧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苏联和中国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黄佐临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提出了梅兰芳、斯坦尼、布莱希特的三种不同戏剧观, 但黄佐临还是对梅兰芳形态色彩的艺术表述方法持有不同的观点, 指出梅兰芳与另外两位大师的差异就是这种历史背景的特殊性, 其提出梅兰芳戏剧观是在当时苏联与中国的特殊又微妙的关系上, 表明中国戏剧也完全能够脱颖而出且不亚于苏联戏剧理论的而具有完整独立的理论价值体系。黄佐临对三种“戏剧观”的表述, 既强调了梅兰芳的特殊性、独立性, 又突出了其在世界戏剧理论中的重要价值, 同时对斯坦和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持有一种敬意。
摘要:三大戏剧体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长河, 在历史的发展中, 三大戏剧体系由政治的隐喻过程演变成文化的隐喻过程, 在其背后是各个时期与艺术环境的变迁, 要深入的研究其中的思想和文化, 才会了解到某个时期的传统戏剧的价值, 这种价值体现在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我们要了解三大戏剧体系就是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 其有着互相融合的地方, 也就是三大戏剧体系对现实主义有着共同的追求, 以真情实感的表演为主, 这三大戏剧体系对世界的戏剧理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三大戏剧体系,政治与文化,隐喻
参考文献
[1]刘昊.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误读谈起[J].戏剧文学.2005 (10) .
[2]马少波.戏曲改革漫记——关于所谓“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释疑[J].中国京剧.2007 (03) .
[3]黄爱华.论布莱希特对当代中国剧坛的影响[J].文化艺术研究.2008 (02) .
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 篇5
从文化角度谈汉语中吃的隐喻
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这使得与“吃”有关的`表达法在汉语中十分丰富.本文尝试从文化角度对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作分析.“吃”,作为中国人的普遍的存在方式,反映了我们的朴素的认知方式和广泛的社交方式.
作 者:王英雪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51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7)分类号:G0关键词:吃 隐喻 文化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篇6
关键词:隐喻 文化内涵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中西差异
在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长河中,语言一直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经过世代的文化累积与嬗变,每一种语言都演化成为极其复杂的包罗万象的系统。语言的复杂性及其深刻性并不在于其外在的机制层面,而是深刻植根于支撑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内在机制——文化。语言只是一种沟通媒介,在它体内流淌的是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的文明血液。语言承载着文化之重,目睹着人类文明千年的风雨历程。种种色彩斑斓的语言现象则呈现着厚重的文化积淀。隐喻作为人类表达自身思想、促进人际沟通及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为便于下文的展开,在此有必要做一个铺垫式的说明,即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隐喻研究方法,不具体区分明喻、暗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格,而是把它们都纳入隐喻的范畴,从而便于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探讨。
西方有关隐喻的研究的历史已较为久远,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对隐喻做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隐喻是天才才能使用的表达手法。其后的大批学者一直孜孜探求着其这一神秘语现象的真谛所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学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学者们认为,与其说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自我和世界的方式。因思维能力的限制以及语言表达形式的有限性,人类在认识新事物时通常用现有的概念或经验来进行表达。这就是隐喻最初产生的原动力。这种带有隐喻表征的思维方式,其前提是存在跨经验域的相似性,两个不同的经验域之间并无既定的相似性,其形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漫长过程,在人类生产活动和语言的发展中,在思维联想(association)的基础上, 一些习惯性的隐喻逐步地形成了,经年累月,一些隐喻的文化理据已经很难再通过直观思考辨认出来。上述相似性来源于思维,它们的存在、嬗变还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宗教等背景,因而,隐喻与生俱来便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另一方面,生物共性决定了人类思维上的共性,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又都通过社会群体的方式生存,不同地域的人来对于自然和社会必然有着许多相同或近似的认知。因此,不同民族共用很多相通的隐喻,在文化上的形成了重合,同时,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的民族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隐喻用法和审美取向。这就是文化间的冲突现象,也是存在于一种严重制约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以下的内容将着力探析隐喻背后所隐含的、存在于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差异。
一、从隐喻中窥见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
隐喻这种语言现象植根于特定文化体系,而这其中对隐喻影响、制约作用最为显著和直接的是思维方式。纵观中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人们发现:演绎和分析逻辑是西方人所重视的推理手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抽象化和层次化特点。早在古希腊时,西方人就已习惯使用这种方式分析、解决问题。与此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点是非逻辑、非抽象,重视直观顿悟。中国人善于在具体直观的领悟中去把握真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具象思维,它不区分主客体,崇尚“天人合一”,是朴素辨证的整体观念。在一些隐喻化的语言表达中,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异常明显。如中国人使用“烂泥扶不上墙”来形象地指代软弱无能的人。 而由于西方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特点,英语中则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应的语言,如“wipe the slate clean”是既往不咎之意。不谙熟英语文化的人很难从字面上猜到这个含义。 石板的形象和了结旧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但在很久以前英国酒店的老板都是用石板来书写顾客拖欠的账目,每当欠账的客人把账还清,老板就会拭去其名字和账目。西方人正是通过抽象得思维方法使得这个用法可表示“既往不咎”。
除了思维方式,隐喻这种认知方式还受其他心理因素制约,中西方在民族心理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如,心理结构上,中国人趋向于自我保守、内心封闭的心理习惯,然而西方人则体现出豪迈及奔放的特征;中国人的性格以克制和内向为主要特点,狂放、外向则是西方人的显著特征;中国人在审美时注重内省,西方人则注重关注外部世界。
二、隐喻之于中西方宗教、文化习俗
作为意识形态框架下重要的构成要素,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特定人群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表现于不同的民族在崇尚或者禁忌方面的一些文化差异。在汉文化中,几千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确立了它在思想领域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成为人们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意识地限制在儒家的纲常礼教之中,并尝试通过这个思想体系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奉行先秦的礼教制度,以回到从前理想的“大同社会”。其思想精髓在于“克己复礼”的处世观、“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本性复归和复古倾向。
空间方位词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隐喻,几组常用方位词比较可知:在汉语中,“前,上”表示过去,如“上古”“前人”“前辈”;“后,下”表示未来、以后,如“后来”“后人”“后辈”等等。这些用法历史由来已久,早已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其隐喻性。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复古怀旧观念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对西方人影响至深。根据基督教义,为了赎罪,唯有不断进取,努力超越现世以获得解脱。因此,他们用“前,上”表示向上的、正面的以及将要发生的;“后,下”表达向下的、负面的和已经发生的。如“ups and downs”表示人生的起落,事业发展的高低起伏。
文化习俗因素在隐喻内涵中的比重也很大。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吉祥之物,象征神圣和权力。 另外,“龙”也是帝王的象征。 但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是邪恶的象征,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对中国人如此“好龙”“敬龙”常大惑不解。 而对于“亚洲四小龙”也只有通过转译译为“ 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 因为“tiger”在英语文化中才是勇猛的象征。
三、隐喻中体现的区域性差异
正如中国人把黄河比作母亲河,每一种人类文明都从特定地域开始,因而语言具有区域性特征便在所难免,每种隐喻的出现、形成、嬗变自然也无例外。如汉语中用“东风”表示先进的势力,这是因为在中国东风是温暖的春天的代表;而英语中用“west wind”表示新势力,因为它的西风是来自大西洋的暖风。另一方面还通过影响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于其发展。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华夏文明便是从农业生产中孕育而出,于是汉语中便出现了很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词句,比如中国人会用“老牛拉破车”来形容拖拉、效率低下。 与中国的情况不同, 欧洲各国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于是人们便将目光投向海洋,立志发展航海业。 英语中有很多和海洋有关的隐喻性用法,如“all hands to the pumps”表示“情况危急,全力以赴”,“raise the wind” 表示筹钱等。
四.结论
基于上文,我们得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与特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比分析,由于不同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用法存在许多差异,这反映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却同时也是阻碍跨文化沟通顺利进行的一个突出因素,因此,对于隐喻的不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关系到跨文化交际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它对于英语学习和教学也极为重要,是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李颖科. 1989.儒学与中国人.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5-96.
2.程裕祯. 1998.中国文化要略.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15-116.
3.邓炎昌,刘润清. 2003.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23-124.
浅谈影响隐喻翻译的文化因素 篇7
隐喻并非语言的特殊现象, 而是浸透到人类交际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隐喻又是语言的一种表达, 所以隐喻的翻译必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的译者又怎能正确的传达隐喻的文化内涵呢?
2 隐喻的跨文化差异
隐喻是使用一种事物来形象的表达另一种事物在某方面的相似点, 特别是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共同点。正是由于这种可比性, 一种事物的内涵的外延会使读者产生联想。但是不同的历史背景, 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 甚至个人的文化意识, 都使操不同语言的人对隐喻中的形象产生不同理解。下面我们就隐喻的文化差异从几个方面做逐一分析。
2.1 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
作为社会中的人, 在其文化, 思维方式, 语言等等因素产生过程中, 历史几乎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国家所使用的隐喻更是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英国人民长期过着航海的生活, 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有大量有关海, 雨, 船等的隐喻。比如说Don’t give up the ship. (别泄气) , 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 (当某人发迹的时候) , 更形象地用sailor’s friend来比喻月亮, 这些隐喻对于中国读者来书比较陌生。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意译为主, 否则便会在中国读者的脑海里找不到这种形象而产生文化冲突, 给读者正确的理解异国文化造成不便, 甚至误导读者。比如:There are lands before the wind.People live in the present;tomorrow is a concept, and today a joy.中“before the land”原指顺风行船, 但在本句中充分考虑语境和上下文, 应将其译为:这些地方生活轻松, 人们从不操心将来;明日只是一个抽象概念, 今天才是快乐的现实。
2.2 从价值观来看
价值观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观念, 它涉及到特定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意识形态, 宗教与社会信仰, 风俗人情等诸多因素。不同的人因价值观的不同, 所使用的表达也有所不同, 对隐喻的理解自然也不同。如中国独具特色的“食文化”表现在人们不仅对吃的方面, 对别的方面也用有关吃的词汇来比喻。“生”人因为不“熟”, 所以我们往往“不吃”他那套, 他也对我们“软硬不吃”;俗话说“熟”人好办事, 一回“生”, 二回“熟”。英文中就没有对应的说法, 只能根据意思来翻译。比如说:靠山吃山。最好用释义的方法让外国读者明白, 可以译为:to live on what you have around.
2.3 译者的双语能力和文化修养
英汉两种语言常常是貌合神离, 如:自“食”其言不是eat one’s words而是retract one’s words, 前者是收回前面说过的话并向对方道歉。Paint the lily真正的意义是画蛇添足。所以要想正确翻译出隐喻的文化内涵, 对译者的要求十分高, 以这不仅要有过硬的双语能力, 还要有足够的跨文化修养。至少能让一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避免犯错, 从容自如。不掌握对两种语言的了解, 就无法正确理解原文, 而没有良好的跨文化修养, 就缺乏对异国文化的敏感, 容易因忽视而产生误译。如果两者具备,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补充自己异国文化知识, 就可以正确的理解原文, 从而用通顺, 从容的用译语来表达原作的思想。
3 结语
隐喻现象是现在颇受争议的一个研究对象, 相关的文章在各种期刊中层出不穷, 本文重在强调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译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本文注意到从翻译隐喻的过程来说, 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指导隐喻的翻译, 而应该从译者的双语能力和文化修养考虑, 再加上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衡量, 才能使原文中的隐喻在译文中大放光彩。在文化多元性和跨文化交际的今天, 隐喻更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性, 民族性和传统性的语言现象加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2:23.
[2].潘少中, 赫迎红.谈谈英汉对译中的文化因素.中国翻译.2004 (3) .
[3].裘姬新.论译者的文化趋向及其翻译策略.语言与翻译.2004 (3) .
[4].Joanna.T&Shan.W, 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2:79.
[5].盛培林.双语词典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国翻译.2004 (2) .
[7].李向勤.浅谈词汇的隐喻特征.外语与翻译.2001 (1) .
英语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 篇8
近年来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人称指示语的指称功能、修辞功能, 语用功能等做了相关研究分析。该文拟以英语人称指示语为研究范围, 分别对日常生活中三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其在具体使用中所隐藏的含义, 并探讨其社会与文化诱因。笔者认为, 选择不同的指示词能反映话语双方不同的亲疏关系, 说话者对指示词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是为了遵循或违反某些语用原则。对不同人称指示语文化隐喻差异的掌握能帮助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处理社会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称指示语的研究除了对语用学研究本身的贡献之外, 对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 英语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
英语人称指示语体系, 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该社会群体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透过英语人称指示语在诸方面的文化隐喻, 我们可以掌握英语语用的一般规律。
1.1 英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I”和“We”的文化隐喻
首先, 从语用指代层面上看, “I”大体上起第一人称单数指示作用。“We”指代第一人称复数, 既包括说话人一方、说听双方、甚至包括听话人一方。然而, 在一定的语境作用下, 就二者内在的文化隐喻来看, 存在一定差别。英语第一人称指示语单数形式“I”在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 当人们采用这种形式进行会话交流时, 其所指非常明确, 就是强调“我”本身。体现了较强的个人主观性, 直接并肯定地表达了说话人对人, 事, 物的态度, 观点以及看法, 此种表达对听话人的态度以及情感鲜少顾及。其体现的隐喻特点在于强调个人, 体现独立, 偏向于离散。如:I think that Jack doesn’t like this job.此例中, 用”I”直接表达了说话人的个人观点, 体现了英语文化中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独立、自主, 强调个性化的特点。而“we”用来指代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 人称指代具体、明确, 文化隐喻表现为非包容性和非替代性。然而, 并非所有语言环境下“we”的指称意义都如上所指, 在某种特殊语言环境中, 其指代有其特殊性或反面性。如:We should not do that again, john.其中的文化隐喻为间接地批评听话人。
1.2 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
英语的第二人称指示语只有一个“you”, 不管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如何, 一律用“you”称呼并且单复数相同。在交际情景中, 说话的一方总是用第二人称来指代听话的一方。此外, 在日常交际中, 我们总是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 也可以说选择恰当的指称语言来对听话者一方进行合理的称呼, 这样才能在遵从合作, 礼貌原则的基础上顺利的进行我们的社会交际活动, 而有时第二人称指示语就扮演称呼语的角色。“在交际中, 人们对于相互之间的社会地位总是比较敏感的, 对于对方是否对自己表示了应有的尊敬, 是否表示了应有的亲近总是特别关心。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的语言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第二人称单数形式的缘故, 如意大利语中的tu和Le, 汉语中与此相对应的“你”和“您”。”[3]在现代英语中, 第二人称指示语只有一种简单的形式“you”, 其所指及意义也很确定, 因此在日常交际中可以根据其固定的指称涵义而准确使用。此外, 当使用you称呼对方时, 无尊卑之言外之意。然而, “在古英语中在指代第二人称单数时, thou是上对下的卑称形式, you是下对上的尊称形。”[3]在现代英语中, 这种尊卑之分已然不见, 其含义在语言中也已不再凸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吉利民族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的取向。
1.3 第三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
英语第三人称指示语分别由“he、she、it”等单数人称代词以及复数人称代词“they”来实现, “they”是指人, 还是指事物, 只有在具体上下文语境中才能确定。在言语交际中, 作为指代第三方的第三人称指示语既非听话人也非说话人, 通常其出现是由言语直接交流者引出, 属于被谈及的对象。意思简单清晰, 一般没有什么隐含意义。然而, 在言语交际中, 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可能会出现同一人称指示语, 这种指称选择可能因情境所需, 因为在具体或特殊语境下, 尽管是同一人称指示语, 但其表达的含义也可能不同。交际双方通过心理预测来判断其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 之后加以确定以更好的达到交流目的。在实际使用中, 第三人称指示语不仅表现出交际双方的地位和身份, 而且还表现出亲昵喜爱、拉近心里距离, 示好、威胁警告、讽刺疏远等特殊的言外之力。英语第三人称指示语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而导致特定的语用意义。在英语文化中, 由于过度强调“平等”, 因此无尊卑之称, 这就存在着社会指示的空缺。
“英语中存在专有名词和称谓名词作为第三人称指示语指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情况。一般而言, 称谓语存在两种形式:对等式称呼和非对等式称呼。对等式称呼反映的是平等的或平行的 (egalitarian or horizontal) 社会关系, 而非对等式称呼折射出差序的或垂直的 (hierarchical or vertical) 社会人际关系。”[2]诸如, 在打招呼时, 英语一般不讲称兄道弟, 往往以Mr.、Mrs.、Miss加姓为称谓, 直呼其名。然而, 也存在如“Uncle Jack”、“Aunt Jone”、“Father John” (约翰教父) 、“Sister Mary” (玛丽修女) 等这样的称谓例子, 但其数量很少, 使用范围小, 使用机率非常低。这是交际主体意图缩小与交际对象的社交距离, 传递一种积极的交际情感, 或者对对方表示尊敬、爱戴等。总的来说, 英语称谓语属于“对等式”称呼, 反映了英民族平等的社会关系。这也印证了社会语言学的一个观点, 即称呼行为具有及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它可能是社会中权势性 (power) 和平等性 (solidarity) 的象征。英语称谓语正是英语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和真实写照。[2]
2 文化探源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语言反映了价值观念的社会文化准则, 指称就是语言反应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指称体系, 英语语言中的人称指示系统是在其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事实上, 在同一文化中, 指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并且存在着地区的差别, 英语中的指称变化相对稳定。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语义, 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亦非常浓郁, 在交际中也日益凸显。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受个人信念, 价值观念, 社会习俗, 知识等影响并形成, 因此对其理解需要借助文化和社会因素的探究。英语语言在文化隐喻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英语语言文化在思维上偏重抽象, 强调事物的具体性和个别属性。言语表达非常直接精确。在行为上追求自我意识和个性独立。从生活习俗上看, 而英语文化主张个人的独立性, 奉行“Do-it-yourself”的行为准则。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社会形态, 英语国家文化体现出一定的商业性, 自由性。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 个体主义盛行, 人们偏爱对等的称呼方式。英文化上的个性差异导致了言语交际上的语用差异。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人称指示语形式简单但实际使用却很复杂。人称指示语除具有相应的语用功能外还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寓意。人称指示语是平等或一致性的标记。人们在交际中需要正确的使用一种语言, 除了词汇, 语法等之外, 还要特别注意语用规则, 而交际中关于如何称呼对方这一项就包括其中。交际双方只有充分考虑对方的言语习惯以及文化心理等因素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 实现交际目的。同样, 在语言习得方面, 作为外语学习者不应只局限于语言本身的学习, 要通过研究比较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特性, 并对其灵活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避免造成误会, 甚至使交际发生障碍, 无法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治安, 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 1994 (3) .
[2]董岩, 舒奇志.英汉称谓语的文化隐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董岩.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隐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江凤.英汉第二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比较探讨[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 (12) .
[8]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传统文化的隐喻 篇9
关键词:英汉隐喻,跨文化审美,文化内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变得空前频繁,全球性文化正在形成,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本位文化和中西“二元对立”的立场,而应从跨国的、跨文化的视角去考量事物。这就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跨文化审美
全球化的出现使得跨文化活动日益增多,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现象,跨文化审美现象近来已成为学者关注的新热点。跨文化审美是指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所有在主体历史经验以外的事物所给予主体的美感。与其他审美活动一样,跨文化审美首先要涉及到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判断以及评价等问题,这是审美判断和美感最终获得的基础。在审美认知阶段中,处于不同文化的人会根据其自身的文化规则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取舍、传递和转化。在跨文化的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的大脑中具备了构成某种形象的图式时,异质文化才易被主体纳入其感知的范畴,也才能使主体进行其形象的创造。反之,若异质文化相对主体是完全陌生的,不存在主体原有的心理图式中,就很难被主体所感知,也就谈不上对其进行审美了。
跨文化审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其特有的文化语境。但是,跨文化审美的最终实现却可能突破话语霸权,充分呈现出“异”在“差异”和“多元”中所包含的美,从而更利于促进人类文化自由、平等的交流、沟通。可见,在跨文化审美语境中,对话各方都应是“话语主体”,对话双方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非“权力关系”。跨文化审美视角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多元文明的形成及发展,反映人们日趋丰富的审美情趣。
二、隐喻
隐喻(metaphor),这一生活中普遍现象,是国内外受到瞩目的热点话题。隐喻的研究原本仅局限于修辞学和语言学的领域,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隐喻研究已进入综合学科研究,并渐成为文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翻译学、哲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很多新的理论和新的视角纷纷涌现,其中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映射理论”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隐喻被视为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源域”(source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隐喻研究自此从修辞格和语义研究转向了认知研究。
发展至今,隐喻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修辞方式,还渐渐演化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现象。隐喻映射文化,也反映一种认知模式,而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理解和阐释隐喻的重要工具。陈家旭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认为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因此,不同文化环境对隐喻的使用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因此,本文拟从跨文化审美视角来探讨中西方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美学价值。
三、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
1.隐喻与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积淀了其民族文化中最为核心、最为稳定的因素。特定文化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无疑是影响隐喻表达的众多文化因素中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因素之一。Lakeoff和Johnson (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其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根据固有知识,设置两种表面上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于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情感体验,人们的在思维和行为本身的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这就使得中西方隐喻在思维模式和语言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就表现为不同民族在美的价值观上的趋同性。例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All the seas gang dry”和“rocks melt with the sun”,即通过时间上的共性形象地描述了一段海誓山盟的爱情。在汉语中也有基于共性来歌颂爱情永恒的词句,如“海枯石烂”。由于其本体、喻体、喻意的相似和联想的对等使得英汉民族共同进入了美的境界,产生美的愉悦,体现出了人类语言联系美的和谐统一。另外,因不同文化的审美主体主观意念的不同,文化差异会使话语的情感意义有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学常把蝴蝶看看做自由之象征和对爱情的至美追求。汉语中有“化蝶”、“庄周梦蝶”的隐喻表达。但是,蝴蝶在英语中则无此喻意,却会让人联想到“轻浮“之意,如,“socialbutterfly”。可见,话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信息在某个民族或某些人身上产生美感愉悦、具有美学价值;而对另一个民族或另一些人来说,却会因文化差异影响到对美的表达意义和美的价值感受。
2.隐喻与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与隐喻是不可分割的。而在意识形态的诸形式中,宗教信仰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人长期信仰的是佛教、道教;西方人笃信的则是基督教,这必然会使英汉隐喻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汉语中有许多隐喻与佛教相关。如“借花献佛”“抱佛脚”“读圣贤书”“灵丹妙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英语中则有很多与基督教相关的隐喻。如,“the salt of the earth”,是来自《新约·马太福音》,比喻“社会中坚”。而汉语的“盐”却无此喻意。再如,英语习语“the apple of the eye”,出自圣经中的“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 (《圣经·旧约·诗篇》),“apple”一词这里喻指的是“瞳孔”(pupil),比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最珍贵的东西。而汉语中类似表达则为“掌上明珠”。还有“Garden of Eden”(幸福的地方),“Juda’s kiss”(犹大之吻),“bear one’s cross”(受苦难)等等。以上例子表明不同的意识形态会造成英汉隐喻在其各自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但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形式,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中的隐喻均巧妙地再现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达到了形式与功能之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联想,也正是这一点产生了语言之美。因此,在人类在审美的感受中,只要隐喻的运用在形式和内容上为受众接受,只要两种不同质的事物间的联系在整体上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时,这一隐喻即揭示出了事物的联系美,具有美学价值。
3.隐喻与生活环境。言语像一切文化因素一样,与地理因素或生活环境相关联。要深刻体会英汉隐喻的美学价值,必须要将其美和艺术的具体形态置于其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下的情境之中。审美主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会影响隐喻喻体的选择。例如,大家熟悉的汉语中的“东风”和英语中的“西风”虽喻体不同却表达了相同的喻义。英国是个岛国,在英语隐喻表达中有着丰富的海洋词汇。如,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drink like a fish(牛饮);give up the ship(放弃); 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等。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响深远的农耕文化使得汉语中许多隐喻与“牛”相关。例如,“孺子牛”“老黄牛”“九牛一毛”“钻牛角尖”等。
总之,隐喻现象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以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隐喻得以继承和发展,诠释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并促进了现代文化的交流、发展和交融。为大家熟悉的牛年春节祝福语“Happy牛year”(Happy newyear)即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典型例子。这里因“牛”与“new”相似的发音而做的巧妙替换,不仅达到了诙谐幽默的效果,而且表达出人们对新春寄予的美好祝愿。上述隐喻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的接受在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也满足了现代受众在多元共生的审美背景下对美感的需求,体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从古文化看动物词汇的隐喻差异 篇10
1 隐喻的概念
英语中的“Metaphor”和汉语的隐喻在所指的范围上是有差别的。可以说,“Metaphor基本上包括了除了明喻之外所有的比喻,而汉语隐喻的范围比较窄。该文中所指的隐喻就是
指除了明喻之外所有的比喻(贺宁,2006:128)。隐喻是修辞学的一种,在汉语中被称为“暗喻”,在英语中,它的专业名称是Metaphor。我们可以把它对比于明喻来理解。所谓明喻就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明喻的表达方式是:A像B,如My love is like a red,red,red rose。而隐喻就是不用as或like等词而用一种比较隐藏的方式进行的一种修辞。它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其主要表达方式是:A是B,如My love is a red,red,red rose。(比喻我的爱像红玫瑰那样炙热)(丁往道,2009:16-17)。
2 相同动物,相同隐喻
由于相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动物词汇与英语动物词汇中,有许多相同的隐喻,如下偶举几例:
2.1 老虎
paper tiger纸老虎,我们对这个习惯用语一定耳熟能详,它的言下之意是外强中干。有趣的是英语里也有这个习惯用语,泛指任何貌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的人(金曼琳,2010:72)。
2.2 老鼠
在中国,老鼠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讨人喜欢,还落得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千古骂名。鼠技指雕虫小技,其他如“鼠子”“鼠辈”等具有相同意思并隐含鄙视、看不起的贬义。英语中dirty rat(大老鼠)常常被用来指卑鄙小人。You are a rat.则是形容一个人是鼠辈。这样的用法跟汉语很像,都是用来说一个人行事不光明磊落。还有一种说法:He rats me out.指的就是“他把我给卖了。”
2.3 狼
狼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贪婪与凶残是其天性。所以我们经常在英文和中文里听到一些相似的表达,如“crywolf”和狼来了“都意味着撒谎。在英国,有一个成语a wolfwhistle(调情口哨)。在中国,这样含义的词也有“色狼”等。与此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很多外来词进入这两种语言。我们能找到一些习语都具有相同的表意和相同的语调:1)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2)adark horse黑马(姜娉婷,2009:89)
综上所述,中西方人民在一些词汇的意义上是相同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的特征。
3 相同动物,不同隐喻
不同的国家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赋予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有些国家动物词汇的文化特征显而易见.同一喻体,在英汉文化中可能喻意完全相反。汉英两个民族熟知的动物相差无几,但是这些动物与人类的亲疏远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时候却大相径庭。
3.1 牛
牛是希伯来人拉车犁田的工具,是富有的象征,同时也可以被用来当作祭物。早期犹太人如果遇到贵客登门,经常宰杀牛犊来款待客人。亚伯拉罕就杀了一头牛犊来款待来访的三位客人,这三人实际上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后来帮助他老年得子。《圣经》中还记载了一个在外浪荡多年的浪子,他挥霍掉所有的钱财后绝望地返回家中,受到父亲的热情款待。他的父亲非常高兴,命仆人宰一头肥壮的牛犊。因此,成语“to kill the fatted calf”表示热情款待或者欢迎离家多年的人。牛犊在西方文化中往往是褒义的,然而公牛的形象则并非如此。虽然公牛非常勇猛,但它往往表示卤莽。“a bull in a china shop”(一只闯进了瓷器店的公牛)表示既笨拙而又有破坏性的人,有时又可以指明显缺乏机智的人。“bull of the woods”一开始指伐木场等地的工头,后来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头目。“like a bull at a(five-barred)gate”指做事莽撞、凶猛。
东方人对牛有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处处离不开牛的奉献。在中国自古以来,牛就给人留下了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等很好的形象,且在中国,勤恳的牛是与朴素的农民相联系在一起。农民具有牛勤恳的品质,牛也具有农民踏实的特性。虽然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有用牛祭祀的习惯和风俗,但在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选择用羊代替牛。《孟子》就曾讲到,齐宣王见人牵牛去亹钟,说:“吾不忍其觳觫就死,以羊易之。”。以羊易牛对用作牺牲的动物来说只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差,从中却可以看出人对牛是一往情深的。
3.2 狗
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孤独时的玩伴。有些人无儿无女,便拿狗来代替,给他们取名字,做衣服,美容,让他们喊自己爸爸妈妈。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还可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为他们治疗,待遇非常。因此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郑亚敏,2008:70)。但是在中国狗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则认为狗是为主人看家的,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如狗胆包天、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狼心狗肺、鸡鸣狗盗、鼠窃狗偷、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3.3 龙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权力的象征,受到大家的尊重.All this indicates that even as early as in the Neolithic Age,the Chinese people already paid respect to the dragon.There are countless descriptions through the ages on the unlimited power and magical changes of the dragon.(人们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非常尊重龙,有很多关于龙的无限权力的描写)(肖兴敏,2010:154)
英语中,dragon源于希腊.传说中,龙是一种怪物,它有翅膀,天性残暴,能够喷火).在韦氏字典中,龙是“a fabulous animal generally respected as a monstrous winged and scaly serpent or saurian with a crested head and enormous claws(神话般的动物,受到尊重,有很大的翅膀,或是有鳞的大蛇,头上有冠,爪子巨大).而在大部分字典中,龙则是:A dragon is a fabulous winged crocodile,usually respected as of large size,with a serpent’s tail(在翅膀的鳄雨,体大无比,有蛇尾).龙和蟒蛇总是被称为同一物种(肖兴敏,2010:155).龙一般被认为是罪恶的代名词.
4 不同动物,相同隐喻
隐喻意义产生的唯一方式就是把人类特征用于动物,然后把这些特征用于人。也就是说,动物首先被拟人化,然后把‘基于人的动物特征’又被用于理解人类行为(项成东,王茂,2009:239).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赋予了动物一起人的特征,因此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就会产生相同隐喻。
4.1 虎与狮子
不同民族,同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汉语中自古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王涛,2005)。这是源于虎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的显著地位。虎在中国即是百兽之王,虎威尽显王者之气,中华虎文化可见一斑。而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中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中国不产狮子,据说狮子最早是从西域传来的。东汉年间,狮子作为礼物被送给中国的皇帝。后来在民间用于辟邪象征。而在欧洲,狮子没有被神化,仍是百兽之王,象征勇猛,力量,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在古埃及,贵族们常常用狮子比喻自己。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狮子般威风凛凛)。中国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英国人还以它为自己国家的象征。另外lion还可引申为“危险”,“险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lion’s mouth,而汉语中一般用“虎”作比喻,如“虎口”。可见,老虎和狮子在中西方有着相似的寓意。
4.2 马与牛
西方人自古对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腊人凭借着腹中掏空的木马,a hollow wooden horse,把将士藏在其中,巧妙地攻下了特洛伊城(the city of Troy)。特洛伊木马,a Trojan horse,从此家喻户晓。现在人们用它来指“一项活动(an activity)或一项政策(a policy)看似没有危害,但实质上是会影响全局的。对英国人来说赛马,horse race,从前是国王们特有的运动,the sport of kings,而今它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之王”。同时,马的食粮很大。A horse has a large appetite(胃口),英语中说一个人很能吃,会说:A person eats like a horse.这一表达法可能来自于一个古老的谚语:A hungry horse makes a clean manger(食槽).(一匹饿马能把马槽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一个人饿极了会说:I could eat a horse.(我都能吃下一匹马。)He is extremely hungry.且马常常会发出大声的类似人笑的声音,the loud,laughter-like noise。从十八世纪开始,Horse-laugh就用来指人毫无顾忌的放声大笑、哄笑,a loud,coarse,vulgar(不雅的)laugh。而中国文化中,牛一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农耕伙伴。关于牛的词语,成语自然丰富。经典名著《红楼梦》中黛玉称宝玉饮茶如“牛饮”。“牛饮”即指豪饮、狂饮,表示不雅,不符合常理。To ride the high horse,骑着高头大马,表现的是一个人摆架子,神气活现、自命不凡,to act pretentiously(自命不凡)。而如今汉语口语中的“牛”形容人很神气。在此之处牛和马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5 结束语
纵观中西文化,因各自的历史、自然、人文条件的不同,形成语言的环境各有特色。但是,世间万事万物有其共性。而在动物隐喻上体现的语言共性正是人类语言相通的体现,有利于学习语言及理解其文化内涵。另外,通过研究中西动物隐喻的差异,可以减少隐喻使用误区,使语言运用得更得体贴切。
摘要:不同民族,相同动物或不同动物,它们的隐喻含义都在某一种程度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造成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两个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隐喻的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词汇中,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动物的隐喻也存在差异。该文结合隐喻的相关概念,从古文化角度,分析了一些典型动物隐喻的区别,以更好地理解英汉差异;了解西方文化,学有所用。
关键词:动物词汇,隐喻,文化差异,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英文版[M].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6-17.
[2]贺宁.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28-129.
[3]姜娉婷.从动物词汇中看中英文化差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89-90.
[4]金曼琳.从动物词汇看文化差异[J].新课程学习,2010(12):72.
[5]项成东,王茂.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2009(32):239-247.
[6]肖兴敏.“龙”的文化差异[J].文学界,2010(12):154-155.
“毛笔字通知书”走红的文化隐喻 篇11
按照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的说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怀旧浪潮。其中第三次怀旧浪潮始于21世纪,最初是以张贴老照片的方式怀旧,而后便转向各类老器物。而引发怀旧思潮的动因,不仅来自市场消费,更是针对现实的一种柔软抗议。
“毛笔字通知书”的走红,因其涉及高校和文化,还是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人们心目中,高校应该是一个极其安静的地方,安心教书、潜心求學。可现在的高校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更多的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毛笔字通知书”一笔一画写的不仅是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读与悟】现在都强调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可在不知不觉中,也丢弃了过去的一些美好。毛笔被硬笔甚至键盘代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但在接轨中,是否就应该完全放弃传统呢?多元视野应有文化宽度,更应该有文化坚守,一些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应该在当下被适度保存和坚持下来。
【适用话题】文化坚守、怀旧潮、浮躁……
传统文化的隐喻 篇12
一、中医隐喻语言概述
取象比类”是建立在具体性、直观性和经验性基础之上的“象”类推和比喻抽象性事物。我国历代医家都大量借用取象比类的方法, 博喻巧譬, 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医独特的名词术语, 它们在中医典籍中被广泛运用并影响至今。例如, 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 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病证的名词“牛皮癣”、“骨蒸热”等比喻形象巧妙, 直接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特点, 中药处方用“君臣佐使”这种人们熟悉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比喻药物的配伍规律, 说明各药必须相互配合。他们的存在非常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中医语言的心理认知模式, 反应了中医独有的文化意向。
二、中医隐喻“直译”法辨析
隐喻这一思维方式, 并非某个地区独有, 而是全人类的一种共有思维方式。因此虽然语言符号不同, 但是语义概念中有大量重叠程度较高的结构。翻译家鲁迅先生极力推崇直译的方法,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语的内容和风格, 虽然有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暂时的理解困难, 但是长久和反复的阅读使用之后往往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并形成新的概念。因此我们主张为保留中医独特的医理和思维, 并且避免中医西医化的趋势, 应该在翻译中尽量使用直译, 保留原有的喻体。
例1 :金木水火土
试译:gold,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分析: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 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并不提倡将其直接译作“liver, heart, spleen, lung and kidney”。原因就在于这样翻译虽然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但是却丢掉了中医思维的过程和本质, 会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读。
例2 :天有经水, 人有经脉。
试译:As the earth has rivers and channels, so human body has vessels.
分析:这是《黄帝内经》当中的一个暗喻, 借用了自然界的“经水”, 即河流的概念来类比人体的“经脉”。而“经脉”恰恰是中医当中的一个独有概念, 西医解剖学当中没有所谓的经脉, 因此这一概念的译介往往影响西医读者对中医医理的正确认识,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西医当中并没有“经脉”的对等词, 翻译的时候借用了 “vessel”这一概念, 但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医当中的“经脉”, 因此需要前面的本体出现, 让读者建立起自然界的“河流”与人体“经脉”的联系, 通过两者形态的相似来理解中医的思维过程, 同时注意到中医很多的医理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概念。
结语:
我们翻译中医目的在于推广发扬中医独特的医疗理念及文化。过度意译或者倾向于西化的翻译是不可取的, 为了让中医为海外受众了解和接受, 一味采用尊重译入语读者思维和顺应译入语习惯的方法势必有损中医的根本基础。“取象比类”是一种典型的隐喻思维方式, 这为中医隐喻的直译提供了操作的基础。直译所产生的晦涩难懂和文化异质的问题虽然存在, 但也是翻译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化输出, 这是在当今“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必然结果, 能够更加忠实的体现中医医理和中医文化的本真。
摘要:中医医理发源于古代中国文化, 其独特的“取象比类”思维使得中医语言存在大量比喻修辞。本文从翻译需照拂文化传真的角度, 提出直译法作为一种相应的翻译策略, 能够凸现中医独特的意象思维模式, 在重现中医隐喻方面具有优势, 为中医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文化传真,中医隐喻,直译
参考文献
[2]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10.
[3]Nigel Wiman, Feng Ye.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4
[4]李照国.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4) , 1996.
[5]马子密, 贾春华.取象比类—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