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再生

2024-07-05

传统文化的再生(共12篇)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1

1 引言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一个民族悠久的习俗既是民间大众日积月累的经验结晶,也是一项民族文化。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民间风俗,是壮族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当蕴含在铜鼓习俗中的民间信仰和其他民俗心理在现代社会中渐渐消失,作为一项存活于村里乡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壮族铜鼓习俗面临着生存危机,渐渐退出民众的生活舞台,但作为壮民族的标志性文化,它仍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民众的心里,仍富有活力地生存在我国南方的热土上。面对社会的变迁,壮族铜鼓习俗并不是一味地退出现代社会生活,而是有某种强劲的力量,以一种“再生”的姿态融入现代社会语境中,产生新的文化内涵。这种再生的姿态主要表现在,人们以传统壮族铜鼓习俗作为原型,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重新组合铜鼓习俗内部各元素或在铜鼓习俗的形式上进行创新等,使铜鼓习俗展现出新的姿态。壮族铜鼓习俗这种“再生”的新姿态需要回归具体乡土社会与民众接触,实现“传统”民俗文化再生的“再认同”和“再地方化”。本文试对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关注,分析其推动力量,探索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传承与保护。

2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

“在人类学视野中,文化变迁一般指的是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①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文化的相对稳定只是暂时的。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是其显著特征,其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的变革,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②。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文化的再生是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现象。“文化再生产”是布迪厄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布迪厄在《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一书中指出,“用此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如何在人们的观念里制造出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意识,从而使得现存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被保持下来,即被再生产出来”③。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与再生产的动态过程,人类通过自身的创造、再生产和调适来促使自我文化的更新换代,保证人类自身不会被淘汰,通过文化的再生产来维持人类的价值不断得到充分肯定,从而延续人类社会。换句话来说,文化的再生产实际上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生存策略。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的姿态主要表现在“符号化”铜鼓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化”铜鼓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铜鼓习俗3个方面。

2.1“符号化”铜鼓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出现了文化再生现象。这种传统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更多地体现在铜鼓习俗的物化形式——铜鼓的身上,那就是“符号化”铜鼓的出现。即壮族铜鼓习俗作为壮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文化符号的身份出现在现代社会语境中。这时候,人们对壮族铜鼓习俗的关注不再是它的民间信仰、民俗心理、民俗功能等民俗元素,更多的是它作为文化符号的身份,即壮民族的文化符号身份。这些“符号化”铜鼓包括铜鼓塑像、铜鼓广场、以铜鼓为造型的旅游产品、以铜鼓为图案的各种商品商标、以铜鼓纹饰为装饰的各类产品包装、舞台上的铜鼓雕塑背景等。

铜鼓是铜鼓习俗的物化形式,是铜鼓习俗的构成要件。“符号化”铜鼓是从民间大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存活的铜鼓习俗中抽取出的“铜鼓”这一器物,作为一种文化标本、文化符号进行创新和再生产,其源于民间民众的生产生活,又高于民间民众的生产生活,是一种“标本化”的文化再生产物。

“符号化”铜鼓的出现不是铜鼓习俗在民众自在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嬗变而来的,而是以官方为主导的社会精英阶层的策划、推动结果,是社会精英阶层对民俗文化的一种提取、浓缩、抽象、包装与提升,是对民众民俗文化的文化再生产。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产增强了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扩大了其作为民族文化符号身份的知名度,使得铜鼓文化作为壮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更合法化、权威化。这种民俗的文化再生产“体现了占支配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意愿”④,是为了维护处于强势地位阶层的话语秩序和社会秩序,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一种体制的持久存在”⑤。

2.2“文化旅游资源化”铜鼓习俗的出现

当前,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策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筹划着开发本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成了地方政府、市场主体眼中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使得过去存活于民众自在生活中的传统习俗呈现出“文化旅游资源化”的趋势。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表现就是壮族铜鼓习俗的展演现象。所谓铜鼓习俗的展演,即铜鼓习俗的展示与演出,把铜鼓习俗作为奇风异俗的片段、文艺节目向观众展示与演出。过去,壮族铜鼓习俗的传统姿态是在传统的乡土村间社会中传承与发展,其存在的时间是岁时节日蚂拐节活动和逢喜庆之时,存在的空间是村里乡间。而现在其生存的时空、内容和形式已发生改变,出现不定时、不定地点地展示与表演的现象,内容与形式也融入许多新元素。

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而民俗文化的市场化需要民俗文化不断再生产和扩大化再生产,形成类似于工业产品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以满足迅速扩大的消费者(游客、其他观众等)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市场主体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这就需要市场主体对传统习俗进行提取、创新、加工与复制。壮族铜鼓习俗的展演正是社会精英阶层对乡间民众生产生活中传承的铜鼓习俗的一种复制、创新与加工,目的是满足观众对异俗风情的猎奇心理。它使铜鼓习俗脱离了活生生的民众民俗生活。

以广西东兰壮族铜鼓习俗为例。目前,广西百色市东兰县政府正积极筹划开发本县的铜鼓习俗文化,通过在县城街道两旁竖立起铜鼓雕像、在各大路口悬挂铜鼓画像等,着力打造“世界铜鼓之乡”的文化形象,为招商引资做铺垫;积极在东兰县隘洞镇板老村建造一个铜鼓民俗文化旅游村,该规划点距离隘洞镇隘洞圩不远,依河而建。有远见的企业主也在东兰县城建起了铜鼓雕塑纪念品制造厂,专门生产、销售各种规格不一的铜鼓复制品等。在民俗旅游开发语境下,当地民众对铜鼓习俗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地一些村屯的铜鼓原来是被收藏起来的,很少有人问津,而在得知政府准备对铜鼓习俗进行旅游开发时,民众似乎看到了民俗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一些村屯开始有意识地组织民众敲打铜鼓,其目的是让外界知道本村是铜鼓习俗流行的地方,希望政府能把本村落纳入旅游开发计划范围之内,从而拉动本村落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客观上推动了当地铜鼓习俗的恢复与发展。

2.3“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铜鼓习俗的出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由原来官方眼中的“民间风俗”“迷信”“四旧”“民众传统风俗”转变成了官方、学者眼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断被推广和逐渐为社会所公认。壮族铜鼓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不是民俗文化在民众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嬗变而来的,而是被官方和其他社会精英阶层“套”上去的,使其身份上升为社会公认的文化身份,具有公共价值,让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共享到其文化尊严和荣誉。其实际上与过去人们认为铜鼓习俗是“民间风俗”“迷信”“民众传统风俗”等一样,都是社会对该民俗文化的一次“命名”,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主导下的社会精英阶层对民俗文化的“定位”。这是现代民族国家一次自上而下的社会文化命名运动。

在这种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获得了2种身份,一种是原先在民间百姓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传承发展的习俗身份,其“集体性、传承性与传播性(也叫括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规范性和服务性”⑥等特征都得以保持;另一种则是被官方“供奉”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这一身份实际上是以官方为代表的一些社会精英阶层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提取、包装、升华与标本式的保存,习俗中一些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民俗元素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被专家学者们精心设计好的民俗模样,是“理想化”的“文化遗产”。这种现象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行为。

此外,以官方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鼓习俗进行包装、升华,强化其民族身份,使其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积极开发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等。这种文化的再生产,是以活在民众日常生活时空中的铜鼓习俗为“标本”进行翻新、包装和推广,是民俗文化现场的一种保存、复制与再现。官方还通过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身份,使铜鼓习俗由原来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姿态,上升为民族共同体、整个社会群体认同的文化。

3 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现象解读

3.1“符号化”铜鼓功能分析

“符号化”铜鼓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出现,其主要有2种功能。

一是作为审美符号。铜鼓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符号化”以后,得到各精英阶层的包装与提升,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供人欣赏。如书本封面上印有铜鼓图案,一些活动舞台的背景上用铜鼓图案作为背景,其他各类产品包装上印有铜鼓图案等,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了“符号化”铜鼓的美学价值。

二是作为民族文化符号。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民族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得到了升华,成为壮民族文化的象征。从壮族铜鼓习俗中提取、抽象出来的“符号化”铜鼓成了该习俗本身的文化符号代表,象征着壮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符号化”铜鼓代表壮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信仰,是壮民族的文化之根,代表着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尊严。在现代民族国家语境中,“符号化”铜鼓更是上升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其身份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

3.2 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的推动力量

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的出现,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官方和民间。

3.2.1 官方力量

官方力量是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现象出现的主要推动力量,官方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积极组织招商引资,策划打造文化品牌等,直接促使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其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统治目的。一方面,官方通过强化铜鼓习俗的文化身份使民族共同体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依托;另一方面,官方希望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来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例如,东兰县举办“铜鼓之乡板栗节”,其目的是以铜鼓文化为名片来推销当地的板栗。

3.2.2 民间力量

民间力量是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不可忽视的力量。壮族铜鼓习俗在市场化、遗产化、展演化的过程中,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有力地促进了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产。如专家学者的介入考察研究、商家的市场化开发、传媒界人士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宣传推动等,都直接对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3.3 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对传统文化本身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传统文化的再生现象实际上是“现代”对“传统”的一种解构,是对传统文化存在姿态的一种“批判”与“重构”。

现今,以官方为主导的社会精英阶层对壮族铜鼓习俗进行“重命名”,给予壮族铜鼓习俗新的社会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新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壮族铜鼓习俗被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潮流的民俗元素被剪辑掉,并且出现了展演的现象等,这些再生的姿态使得壮族铜鼓习俗产生更吸引人的魅力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提取、复制、包装、创新,破坏了铜鼓习俗传统的生存姿态,但也重构了新的存在姿态,使其存在的姿态能与当下社会生态基础更好地结合。其实际上也是一种“批判”与“重构”,这种“批判”与“重构”再往下发展便是“新传统”的出现。当传统文化被重建起来的姿态在往后漫长的历史中被人们不断重复与再现,被“重构”的“新传统”便在历史的不断积淀中形成了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化。

4 结语

文化再生是壮族铜鼓习俗在当下时代背景发生变迁的重要内容。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实际上是壮族铜鼓习俗这一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下社会人们的审美思维、策划思维、现代文化产业化经营、现代传媒技术,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等各种元素相结合、共同催生的产物。这一再生文化向我们展现了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存在的2种可能途径:一种是传统民俗在民众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传承与发展;另一种是让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各元素相结合,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升华与更新,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再生。

摘要: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变迁,文化再生,民俗

参考文献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

[3]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4]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5]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1-26.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

[3](英)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2

|导航电气 |给排水 |暖通 |建筑 |结构 |园林 |水利 | 电子样本 商易宝 广告 简易样本库 代理商专区

电子样本 工程求购 论文 图纸 软件 论坛 产品 | 企业 | 项目 | 找工作 | 展会 | 课程 | 期刊 | 城市规划 | 厂区规划 | 安全疏散 |

节能门窗 | 节能玻璃 | 会所 | 我的办公室电子样本 产 品 求 购 工 程 图 纸 论 文 软 件 论 坛 企 业 其 他甲方有话说 |

成功故事·体验分享 | 兼职俱乐部 | 消防设计 企业免费注册所在位置:CO.163.com > 网易建筑 > 论文库 > 正文

查看其他行业论文库:网易给排水网易暖通网易电气网易结构网易建筑网易园林网易水利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论文上传:viviar论文作者:贡宇您是本文第 457

位读者摘要: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充分认识城市的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城市、把握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文化的地区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俗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区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长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具活力的要素,进行最佳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

关键词:城市滨水 景观塑造 文化再生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充分认识城市的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城市、把握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文化的地区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俗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区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长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具活力的要素,进行最佳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

和意图的体现,着眼于地区特色,创造城市文化,是对城市文化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压倒一切的趋同性的压力,城市个性的觉醒。

芒福德曾说过:“未来城市的职责是充分发展地区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多样性与个性”。近些年,许多城市对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都非常关注,但是如何在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同时,使城市景观又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背景,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是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一个普遍的难题。在四川省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没汁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引入了“文化规划”的概念,无论是在整体设计上,还是细部设计上,都注入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就本次规划中的“文化规划”内容作一重点介绍。

1项目背景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上,南与成都接壤,北至绵阳,位于成一德一绵经济带中心,与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公路联系,交通十分便捷。德阳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成都平原就是各族文化交流和生产活动汇集的所在地,虽地处古蜀文化偏僻处,但又充满开放精神;古代蜀文

明的伟大发源地——三星堆,就位于德阳市西南广汉境内的鸭子河畔,此外,德阳还拥有如三国名将庞统墓、三国遗址落凤坡、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等文物古迹资源。

旌湖是沱江的支流绵远河流经德阳市区的称谓,它由南至北从德阳市区穿越,最窄处为250m左右,最宽为330m,具有城市景观与防洪的双重功能。本次旌湖滨水景观规划河段北起规划路——青衣江路,南至规划路——嘉陵江路,河段两岸滨水景观规划面积达350hm2。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滨水休闲绿地,其内容包括了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健身、游戏场、安静休息区和生态湿地,其功能设置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保护)的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旌湖黄河路段至珠江路段为人工石驳岸,修筑整齐;黄河路以北、珠江路以南路段,尚为自然河滩与滩涂。水岸多为生产性用地,没有充足的亲水空间和良好的沿河景观。考虑到江河流水的涨落情况,岸线一律做成了堤坝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水性。除了黄河路以北地区和珠江路以南地区外,旌湖边城市道路与居住区已基本建成。对于现状建成区在规划中以导引性指标,进行控制和设计引导。

2规划指导原则

保护文物古迹,是对外宣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单纯就文物古迹而言,它像生物标本与化石一样,只具有给人们一定信息量的作用,毕竟仅是一个无生命的东西。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离开了内部的人文活动,存在的意义就显得较为无关紧要了。换句话说,只有在人的文化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环境。所以,仅仅保护文物古迹以及民族建筑,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的“物化环境”去充实,并不能真正起到长期而有效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并引导其健康发展的作用。

因而,木次规划小组在德阳地方传统文化活动的发掘保护、整治开展方面,进行了仔细、全面的工作,并与地方有关部门达成一致,确定了本次规划重点强调的德阳影响较大的文化内容,包括:古蜀国三星堆文明、三国蜀汉历史、以德阳孔庙为代表的儒家建筑文化以及古蜀道风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本土文化保护事例的分析,提出了在城市中心以“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带”建设,来代替西方城市结构之中的广场和绿地建设,从而改善目前复杂混乱的城市面貌,全面提高城市中心滨水区的环境质量。总的来说,针对城市人文景观规划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然生态和入文景观敏感度的保护原则;

(2)局部设计与整体性的有机联系原则;

(3)滨水休闲空间地段设计中的整体连续性原则;

(4)人文景观的特色性和可识别性原则;

(5)滨水空间中以人为本的可达性和舒适性原则;

(6)人文景观休闲空间的多样性原则。

3规划构思与总体布局

3.1 规划构思

“水在城中”是德阳市的空间特征之一,规划设计力图强调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滨水特征。在旌湖两侧安排了自然公园、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体育活动、人文集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城市中自然的山水,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一个山水城市的景观环境,为城市规划一个文化绿带(Culture

Greenbelt)。整治河道水质,恢复水清,树绿、鱼跃的生态水体。再现并提升水乡滨水环境质量与景观特色。形成水、绿结合,水、街交融的注满活力与尘机的环境景观。具体来说,要做到:

(1)多元的功能复合旌湖滨水是全市公共活动的集聚中心。在包含行政办公、文化娱乐、金融商贸与会展多种功能的同时,强化市民公共生活活动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城市活力,使中心区人气旺盛、商业繁荣、文化气息浓郁。

(2)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以人为本,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城市建筑群体与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滨水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以满足21世纪的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

(3)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根据德阳山水城市和旌湖区地形环境特征,结合德阳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国内外城市中心建设的优秀经验,塑造一个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市中心形象。

3.2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1)功能分区

根据现状用地情况。结合滨水休闲空间地段设计中的整体连续性和人文景观休闲空间的多样性原则,分为6大功能区,即:滨水休闲景观区、滨水商业景观区、体育运动景观区、绿化种植景观区、公共集会景观区及水上休闲景观区。

(2)总体布局

本着人文景观的特色性和可识别性原则,以功能分区为基础,以古蜀文化为底蕴,以创造尺度亲切宜人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为目标,设置了36处景点,景点名称都以诗化的语言予以表达,并以石刻、牌匾、楹联等形式反映出来,它们是:

三星堆文化区(青衣江路一凯江路):三星伴月、婆罗临风、象舞丛林、錾凿古石、金杖驮鱼、金生丽水、太阳礼赞、望帝春鹃、俚歌乐舞、日月宝镜、汤谷扶木、鸾鸟自歌。

蜀汉历史文化区(凯江路一长江路):蜀汉钟鼎、凤雏书台、三聚德园、雀台垂钓、唤鱼联姻,云台观日、翠竹亭楼、凝思花径。

孔子文化区(长江路—珠江路):神泉灵涌、彩虹飞地、竹径听箫、山水比德、琴台栖凤、明堂辟雍、乐水灵苑、秋云狭庭。

古蜀道文化区(珠江路—嘉陵江路):碧溪翠湖、高山仰止、落霞月潭、松潘叠溪、石海鱼乡、金雁睛澜、绿野水车、渔歌唱晚。

每个景点都以特定的地方文化为物质空间设计灵魂,并通过空间形态、细部设计、植物种植、活动引导等手段来表达与烘托,如:三星伴月

是旌湖北段上的3座绿岛,位于北公园月亮湾内,小岛规模不大,种植各类灌木与花卉,并在其上分别建雕塑“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爬龙柱”和“鸟身人面像”。水流激荡岸际。古朴的雕塑与生气勃勃的绿荫似乎在低声私语,三星堆文明的神韵在时间的长河中,似乎永远的延续着„„

婆罗临风 位于三星伴月对岸婆罗广场上,植有一棵移自鸭子河河畔的、高大的婆罗树(当地俗名,即马桑树),虬枝怒放,玉树临风,月夜别有一种清幽神秘,它与“三星伴月”共同形成旌湖36景中的组景——“三星伴月-婆罗”。

金生丽水 是珠江路北侧引旌湖而成的一个内湾,位于商业俱乐部旁,以地方石材于方寸之地塑造悬崖峭壁、险石暗礁,以细白石沙铺于水底,并制造间隔的人造波浪,水浪拍击声中,隐约有丽水河的千古之韵。

琴台栖凤 为比德广场之内一个临水高台,立意来源干孔子对音乐及“风鸟不至,河不出图”。本台主要设滴水喷泉和水晶浮雕墙,浮雕内容以体现历史文化为主,使游人更直观了解德阳的数千年文化与历史。

凤雏书合 位于黄河路桥北侧的凤雏书台,为纪念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冢、军事家庞统而设,书台周围广植青松、翠柏,并加奇石若干。景色优美,绿树婆娑,书台上设读书亭,整个书台为仿古型制。

蜀道古韵 设于北公园内,构思来源于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该设计利用仿古栈道的形式,通过栈道两侧一系列岩壁石刻,反映了自公元前316年秦襄王开辟蜀道以来,蜀地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走过的足迹。

绿水之车 在南公园靠嘉陵江路之侧,在儿丛翠竹之间,摆着几架农用水车。伴着淙淙的流水声,水车在悠悠转动着,川四平原—座座竹树环绕的农舍便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在历史长河中,让人感悟到悠悠蜀魂。

这些不同类型景点的设置,为城市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了相应的环境空间。而这些活跃在高品位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民间娱乐活动,又吸引了前来观光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既弘扬了城市文化,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与这些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相适应,结合城市文化街道建设工作,在历史文化淀积较为深厚的街区,形成了部分形式与内容上与之呼应的过渡性城市公共空间,在方便休闲活动的同时,深化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的环境品位。

在景点设计中,为了强调各个地段的不同文化内涵,体现各个景区与景点的可识别性,特别设计了分别针对古蜀国三星堆文明、三国蜀汉历史、孔文化以及古蜀道风情4类特色铺地与栏杆。这些铺地与栏杆从图案、花纹、比例、材质各方面,突出了上述几种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与地方性。这个思路得到了当地建设与文化部门的认同,并即将在一期工程中付诸实施。结语

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对构成21世纪特征的重大世界挑战作出应答,就必须在发展中强调两个主要目标——发展中的文化尺度和人的文化生活”,“要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上来。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现代化带来了城市文化创新的契机,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应把城市看作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理性地对待科学技术,使城市不仅成为人们生息的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

论文上传:viviar 录入时间:2005-12-16

用户评论发表评论dsl308,您已登陆。

未登陆用户只能以游客身份发表评论,请您登录发表评论。广告销售:020-61210163-6客户服务:020-61210163-9About

NetEase联系方法客户服务相关法律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06

ICP证粤B2-20030235 跨地区ICP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粤002号

教育文化内涵的整合与再生 篇3

一、教育文化内涵整合与再生的意义:文化心理不变,社会就不变

1改造人的文化心理。教育是一种静悄悄的革命

社会是人的社会,教育人是改造社会的基本途径,是看不见的,它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看上去漫长而温和;一旦改变,却是决绝而难以回复。因此,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社会”的理论中强调“改造心理为改造一切的基础”,社会心理一变,社会文化就为之一新。现在的学校就是将来的社会,现在的学校“生产着”未来社会的公民。从根本改变儿童的心理习惯、思想态度,让一代儿童成长为新人,到他们做成人的时候,社会也就是新人的社会。“在这过程中,成人若要将自己的思想灌注给儿童,让儿童先成为自己的模样,那儿童永远也变不了了。”

人的文化心理是经历长久的积淀而形成的,是反复经验的结果,是最底层的东西,一旦形成就更改不易。儿童是一张“新纸”,在他的未经着色(未经污染)的“心纸”上,用新的、没有庸俗化的优秀文化去描绘它,并让他们在与他们这一代人的交流和经验中去淀积为新的文化心理,从而生长为一代新人。教育好像听不见它变革的声音,但如果真的用这样新的方法,大家一气,同心协力地培养新人,不出二代三代,几十年就变了样。

这一文化心理的变更,形象地看,就像是“换血工程”。

2文化变革的力量

中国社会生活现在可以说很现代化了,但仔细想想,与100年前、1000年前,又没有什么不同,是什么没有变呢?这就是文化。西方社会最大的进步就是文化的进步,他们叫文明。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文明则只能是文化中进步的、优秀的,美好而善良的有利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东西。他们经过十四十五世纪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的进化,再到十九二十世纪的现代化,他们向“文明开化”进步了,脱掉了封建的东西,保留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并创造了新的东西。

杜威思想的精华就是民主与科学,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就是他的教育著作体系的总纲,这一思想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流社会思潮。当时,整个世界都在为争取民主与科学而奋斗,包括欧洲,也包括美国,世界正在从不民主、不科学的时代向民主与科学的时代过渡,中国也是其中一分子。“五四”运动就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的新文化革命(当时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为此摇旗呐喊),它已经将社会变革的关键或根本归因到文化。“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先生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讲学两年零两个月,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之大,五十年代批判杜威时,有一句话:资产阶级的总头子杜威对中国的毒害比孔夫子2000年的影响还要大,就是明证。然而,这种影响只是表象的影响,他只是把文化变革这种思想带到中国来了,并没有通过教育,通过一代一代儿童的新的文化心理的培养,达到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改变,而是随着短暂的运动的结束而结束。回顾一百年世界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百年间走过的曲折道路。

文化变了,社会也就真正变了。新的文化、新的文明,需要我们以善意而公允的态度,进行整合与创新;需要以现代的话语方式使它的内涵明确化,便于理解和接受;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来换掉旧的,生长出新的东西。

二、教育文化的内涵需要明确

通过整合与再生,教育文化新的内涵是什么?历史在不断地演进,现代文化一方面日益走向融合,另一方面又在走向宽容、多元,面对这个开放的人类文化体系,我们的教育文化需要怎样的整合与创新,要让学生形成怎样的文化心理?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

1教育的目的与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进程中它被“社会博弈的结果”所左右,教育史也因此在歪歪曲曲中前进,但无论历史怎样的歪曲,总有一些任何博弈方都无法舍去而为道义所“挽留”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人类普适的、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

从中国文化的源头来看,孟子主张人性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就是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子以四教,文、行、忠(忠诚老实)、信”。荀子主张人性恶(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他要求去恶从善,教育是化性起伪,也就是去掉人性中恶的部分,使人变得善良。因此,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肯定教育的目的是达到“善”。“善”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文明成果。

西方教育发展的轨迹脉络比较清晰,其教育目的所要达成的文化品质也比较具体、明确。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节制、正义、勇敢、敏悟、强记、豪爽,须在理性之下,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到柏拉图则提出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品质,而最高的理念是善。善不仅是认识的对象,也是认识能力,只有从善理念的高度,才能见到真实的世界。亚里士多德说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即使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人类共同的美德依然是支撑教义不可或缺的基石,奥古斯汀讲要以善战胜恶,以拯救人类。他认为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主体,强调宽容、温良、慈善待人,谦逊和顺从。正直(诚实)、善良、同情(爱)、智慧、勇敢、宽容是西方教育的文明成果,善也是它的核心。进入近现代社会,西方教育文明在传统品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平等、尊重、自由、合作、自主等,使得^类教育文明的外延更加宽广,内涵更臻细密。

这些品质是人类数千年来,历经千淘万漉,而传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精华,也是我们现今的教育所要承继、整合、发扬,让它在新的一代身上生长的东西。

2教育要走出现实庸俗世态的心理“藩篱”

教育不能做庸俗文化的俘虏。教育更不能把“现实的存在”等同于客观真理,简单地加以复制、宣扬,教育必须始终以通向美好理想世界为己任,并为此“修桥筑路”。19世纪中国国力的衰微、封建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换以及“惯性的自大”,使中华文明迷失了自我,价值混乱,世故与庸俗弥漫,市场法则与生物法则替代人的伦理哲学,《厚黑学》成为制胜法宝、案上圣经。

(1)不良行为的借口:竞争。我不这样,能竞争得过人家吗?我还能在这社会上活下去吗?是现实生活的丑恶与残酷迫使他们这样,还是把庸俗的、动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当作人的生活工具普遍地用于社会生活呢?人自从从动物的群落中分离出来,就不再以动物的生存方式教育后代,而是代之以“善”,以“文明”来约束聪明的人类。教育后代摆脱动物的生存方式或竞争方式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所在。

(2)中国特有的文化:兵法文化,这已成了一般的处世之道(当然还有很多教人处世,怎样圆滑的经典,这里暂且搁下)。兵法的精髓,其实就两个字“欺骗”,兵家之祖孙子在《兵法》中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现在学校有《班主任兵法》,家庭有《妻子兵法》,至亲都用兵法,伦理何存?《容斋随笔》中有言:张良无后,在于使“阴”。“阴”必招罪,能不“以罪绝”?在我们的教育中,是不是少了些“诚”的方法,而多了些“伪”的方法。用不诚实的方法能教出诚实的学生出来吗?以恶易恶,以善才能易善。

杜威在中国两年,以大智者敏锐的目光和诚挚的情谊坦然指出:“中国国民道德有二大缺点,一无信用,二好互相倾轧。今日欲补此缺憾,惟在青年之学生诸君,能于学校内力行自治,不生意见。习惯成为自然,则将来出任社会事务。自能为人信用,自不至有倾轧之恶习。”良言切切。

3教育文化心理要正本清源

《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去除其中封建的东西,就教育的目的而言,培养善良的品质是根本。换句话说,有了这样的品质的学生,他会违纪吗?有了善良的品质的人,他会犯罪吗?就教育方法而言,“正本清源”为中外教育大家所共识。

论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再生之路 篇4

关键词:时尚,老国货,中国元素,服饰

1 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发展优势

1.1 社会大环境有助于老国货的发展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寒冬,全球经济进入全面洗牌阶段,这对于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再生而言既是一场灾难,又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机遇。原有的纺织品市场将被重新划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在这轮金融风暴中被无情的淘汰,而剩下的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减少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这为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再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相比去年同期投入品牌的费用呈现下滑趋势,这成为了中国传统老国货打入市场的一线生机。

1.2 符合时尚人士的情感与需求

从中国传统老国货的消费群体来看:喜欢这些经典国货的人大多是以80~90后为主,这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消费主体,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这些年轻人一方面追求时尚与张扬个性,他们对自由、返璞归真、舒适和表现自我的追求已成为国际大趋势。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被关注和呵护。电视剧、电影不断上映那些反映20世纪的故事,使人不自觉的品味着那个年代的味道。

1.3 网络消费的方式助推了老国货的复兴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日益繁忙,网络消费方式为大家省去了路途的辛劳,可以非常便捷地找到自己喜欢的服饰。开网店不需要广告、店面租金等费用,因此在这里销售的服饰大多物美价廉。这样的消费方式很快被大部分网民所接受。国庆网购数据显示,网购总额超过了20亿元,重庆市民每天要在网上花费近300万元。

2 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中国传统老国货的现状,就以重庆传统老布鞋为例,其鞋面上的绣花都是由手工作坊人员一针一线,一丝一缕绣制而成,秉承了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传统。然而重庆传统老布鞋并没有作为一个品牌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厂家缺乏必要的企业管理与技术标准,仍然处于自产自销的境遇。款式、颜色、面料多年来没有任何改变,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店面大多集中在旅游区,消费群体只是少数的旅游观光客,其发展前景实在令人堪忧。

这些逐渐在市场中消失的老国货,它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品牌形象和品牌保护意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服装业已经步入了一个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时代,建立以及维护好其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老国货曾经叱咤风云,其品牌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就品牌意识发展阶段而言,仍处于启蒙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统一完整的品牌形象、品牌质量意识和品牌设计意识。

其次老国货的销售市场混乱。这些老国货生产出来之后一般直接销售给批发商、小摊贩甚至消费者,极易造成产品市场混乱。它们的销售地点大多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地摊上,导致老国货始终无法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同时绝大部分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品牌保护意识淡薄,质量参差不齐的仿制品随处可见。

最后这些传统老国货从它出现到现在的三十多年间,其款式、色彩、面料与时尚脱节,并且产品的功能和舒适性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厂家更愿意以低价来为国际品牌代工,却不愿研发新款式。用现代的标准来评价老国货,它们大多色彩暗淡、款式单调,时代感不强,缺乏突出的个性和地方民族特色。这些先天不足如果得不到改变,自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东西卖不出去,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3 老国货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国货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耳熟能详,消费者能很快地将产品与品牌形象紧密联系,并能将产品的功能特征与品牌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感知认识。然而这只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初级阶段,目前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并被消费者接受。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不单停留在过去那种低级的生理需要,更多的转向心理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服饰体现其品位和身份地位。这里将针对这个问题来对中国传统老国货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探讨。

3.1 提高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品质

品质是一个品牌的基础,要提高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品质,除了提高产品质量之外,还需建立优良的品质形象。中国传统老国货,其本身质量并不差,传统严谨的工艺无不令人称赞。对于这些老厂家,需要的只是引进现代先进工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迎合消费者对舒适度和功能等方面的需求。

好的质量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但是只有第一印象还不足以建立起老国货的品质形象。因此在服饰本身和外包装袋设计上还要突出其产品定位,坚持原有的本土化原则,强调地方民族特色,在传统朴素功能美的基础上加入时尚设计元素,打破原有低档的感觉,才能完整地打造出中国传统老国货的品质形象。

3.2 创建中国传统老国货的企业形象

树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营造企业精神文化是创建企业形象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现代企业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化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其定义是:企业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将经营理念传达给企业内部及其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精神文化是构建企业和谐的灵魂,使企业上下一致,并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目标,人人自律的行为规范,同甘共苦的和谐氛围。

由于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目前亟待着手的工作就是如何树立老国货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企业形象的创建。第一,设计一整套与视觉识别相关的标识。比如品牌标志、象征颜色、企业外观、场地特征、甚至员工服饰、办公风格等。同时设计整套的防伪标志,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扰乱老国货的市场。第二,利用媒体的支撑与传播。通过媒体进行大量正面的报道,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公众形象。第三,通过支持公益事业来促进企业整体形象的传播。支持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它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色和涵养,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应将其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持续下去。第四,企业形象定位。企业形象定位是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代表着企业的地位、身份、价值等。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不丧失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性的企业形象,才能得到市场和社会的认同。

3.3 中国传统老国货的价格定位

就目前老国货的价位而言,高低参差不齐,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小手工作坊仿制的产品。它们大多价格低廉,质量不高。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制定整体的销售模式。二是老国货的生产厂家对市场认识不够准确,不是因为价格偏高造成无人问津,就是由于偏低的价位,导致代理商无利润可言,从而对老国货不感兴趣。价格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在同类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才能看出性价比。由此笔者认为,品质形象和品牌形象才是价格定位的基础。对于中国传统老国货而言,价位应该与其品质和企业形象成等比例的上升或者下调,即制定“品质/价格”和“品牌/价格”的定价模式,同时考虑主要消费群体的价格承受力,才更加合乎当今市场规律,符合打造品牌形象的需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性价比合理的价格形象。

3.4 选择适合老国货的销售方式

中国传统老国货要走出世界,就要在品质和品牌形象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销售渠道,即拥有集生产一批发一零售于一体的销售模式或者直销运营模式。老国货必须根据品牌定位来选择适宜的销售方式。另外,终端市场是指零售市场,它将直接面向消费者,其店面形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中国传统老国货要发展,就要改变传统落后的销售方式,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店可以选择专卖店或者环境与购物气氛优雅的大型商场。如果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形象,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怀疑。

3.5 老国货的消费群体

消费能力与职业地位、受教育程度是正相关的,即职业地位越高,消费能力和受教育程度也就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高,职业地位和消费能力也同样相对较高;而消费能力高,总体而言,其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也就越高。老国货必须明确自己的产品是面向哪个消费层次的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占人口比例多少?他们集中在哪些城市?如果厂家要做大部分人的生意,就要放低价格门槛。如果是面对高收入水平的小部分人,为了维护这小部分人的利益,除了强调其品质精良之外还要设置价格障碍,让它们成为只能被这小部分人所拥有的奢侈品,是身份地位以及品位的象征。拉动价格杠杆是决定产品消费群体最有效的办法。消费市场被分割的越来越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趋势。

4 结语

“拥有并振兴广泛知名度的老品牌,是中国经济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国熊教授说。中国传统老国货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其竞争优势,然而就其设计而言必须与时俱进,在品牌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赋予它时尚新元素和生命力。企业在品牌发展过程中需结合环境可变因素,动态地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让这些老品牌能够兼容并蓄,动态发展。当老国货卷土重来时,我们就能看到“中国创造”业重整山河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刘婷婷.黄金周网上购物重庆市民消费近2000万[N].重庆时报,2008-10-6(B1).

污水再生利用问题的探讨 篇5

[论文关键词]污水 回用问题 分析

一、污水回用的意义

污水回用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利用处理后的污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厂,每年为850多个用户提供回用水(非饮用水)约4.96亿m3。污水回用受到越来越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增加和用水量的增加对现有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意识到污水回用是一种非常可靠的供水源;成功的污水回用工程越来越多;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越来越意识到污水回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蓄水工程(如水坝)的环境和经济成本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与过度用水有关的环境影响;趋向于回收成本水价制度的引入促进了污水的回用;为满足高水质标准而进行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的成本不断增加。

二、污水可持续利用的领域

(一)工业用水的回用

从理论上说,经处理的污水可以回用于各种不需要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的工业企业。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锅炉用水、生产和加工用水、清洗和辅助用水(如除尘和浇地)等,都可以利用经处理的污水。可以使用经过处理的污水的行业包括商业洗车、造纸厂、矿山、石油精炼厂、电站、商业洗衣、道路建设企业、旅游点、酿酒厂,以及混凝土、砖、纺织品、金属及涂料的.生产厂。日本近40%经处理的市政污水被用于工业用途,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洲分别为2%和5%。

在增加工业的污水回用量方面也有一些障碍,主要原因包括:污水水源的距离;水质及潜在的健康影响,特别是对食品生产行业;可获得的水量及供水的持续性;潜在的供水可靠性;需要改变工业生产程序和水处理方式;与其他可替代水源成本的比较;对水质的具体要求(例如,为避免冷却水水垢、腐蚀、生物的生长及污染),等等。

(二)居民及社区的非饮用水回用

对居民来说,污水回用可以用于冲洗马桶、洗车、清洗和浇灌花园.从社区的角度来看,污水回用的非饮用水用途还包括室外的灌溉及各种娱乐场所用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早在1961年就将经处理的污水用于有游船及可垂钓的湖泊。提供非饮用水的一种有效办法是建立分质供水系统。美国佛罗里达州阿尔塔蒙特城的一项分质供水工程,解决了4.5万人的非饮用水使用问题,其供水量占全城总供水量的30%。

限制污水回用于居民和社区非饮用水的因素包括:健康因素;缺乏相关的指导;更新和建设水处理和供水设施的成本;处理过的污水水源的距离;灌溉需水的季节性变化;灌溉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间接的饮用水循环

间接的饮用水循环是将一部分经过处理的污水注入已有的供水水源中,通过水体的稀释作用,以及长时间的存放和取水后的处理,确保它满足可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缺乏对水质和水处理知识的了解、社会的理解和对健康的关注,可能是间接饮用水循环的最大障碍。

(四)直接的饮用水循环

直接的饮用水循环是对污水经过全面处理,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后注入饮用水供水系统中直接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间不经过储存或不混有地表水或地下水。目前,这种利用方式还较少见。

实施直接饮用水循环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研究不够;对健康的关注;处理水达到可靠的高水质的成本较高;缺乏对水质及处理方法的了解。

三、污水的可持续回用分析

制定可持续污水回用战略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回用水的水质必须满足不同用水要求的原则;二是污水回用必须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原则;三是在污水回用决策方面必须强调适当的健康、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原则;四是污水回用项目必须是社会所需要的原则;五是污水回用必须作为总的水管理一部分的原则;六是污水回用的决策程序必须透明的原则;七是鼓励社会参与污水回用规划、开发和实施的原则;八是社会应可以得到有关污水回用可靠信息的原则。

依据上述原则,应为实施可持续污水回用战略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包括:修订或颁布法律;制定回用指南和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加强宣传,提高对污水回用的了解;对关键领域与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持;建设污水回用示范项目;积极支持污水回用项目;广泛合作,实施污水回用战略。

(一)从立法上支持污水回用

应该从立法上建立鼓励和支持污水回用的制度。首先应对国家现有相关立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确定哪些方面不利于污水的回用,并对这些方面进行修订;没有涉及到的,应通过颁布新的法律法规来完善。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安全饮用水法》、《水回用法》和《加利福尼亚洲管理法》中,对污水回用的准则、领域、水处理、水质要求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制定污水回用的科学标准

应在进行详细的咨询和研究后,制定污水回用指南。这些指南应能够为污水用水户提供有关回用项目规划、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指导.指南应涉及污水回用的各个领域,如利用污水灌溉牧场和作物,灌溉城市公园、花园、运动场和休息场所等,浇灌高尔夫球场,将污水回用于工业目的,分质供水,用于娱乐目的和间接饮用水循环,等等。对有关的标准要进行评价,特别是水质标准,并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改现有的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污水回用准则就详细地规定了经不同处理的污水在灌溉、蓄水、冷却用水及其他用水方面的适用范围。

(三)在技术上对污水回用提供支持

政府部门应鼓励和促进教育机构、行业和其他培训组织进行有关污水回用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技术及污水利用方面的培训,而且应为这样的培训提供支持,使服务商和用水户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有关污水回用的宣传材料和因特网等手段向用水户提供有关安全用水的信息,包括立法、指南与标准、培训课程、研讨会及研究成果方面的信息。

(四)加强对污水回用意义的宣传

政府应制定宣传计划,加强社会对污水回用、效益及其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的了解.应在进行其他水管理教育计划(如节水宣传)的同时,增加污水回用方面的内容.鼓励社会介入污水利用活动,并且政府应对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和针对水管理教育者的培训提供援助。

(五)注重对污水回用关键领域的研究

通过建立专门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对污水回用进行持续的研究,以保证关键问题如健康、环境、经济和技术得到明确和解决。必须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先研究:

(1)健康,必须对污水回用和蓄水设施中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减少风险的技术;

(2)环境,污水回用的环境费用和效益;

(3)经济,污水回用和相关活动的经济成本和效益;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6

8月份,顶着暑热,冒着高温,记者专程来到了浙江经济重镇玉环县,特地拜访这位经营文化产业的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董事长。

浙江中环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专门从事废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回收经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以及再生铝的深加工。为地方经济发展及再生资源二次利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连续多年被中国银行系统评定为三A级企业。金积斌先生连任两届玉环县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会长,带领大家共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在现有的废旧金属回收、再生铝深加工、报废汽车拆解、二手汽车经营、建筑材料市场等海内外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他又凭借着多年全球贸易的经验和平台,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绿色的进口葡萄酒的产业。

他要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葡萄酒文化,引领健康新生活,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为此,他成立了浙江宾润酒业有限公司,作为专门经营原瓶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机构,常年为国内消费者引进世界各地一线精品葡萄酒,与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庄园、名酒产区建立起直接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设有专业的采购团队和仓储基地。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南非等葡萄酒出产国的知名酒庄联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原产地精品葡萄酒,同时提供专业的葡萄酒培训、礼仪、文化服务。

公司经营的产品不求多只求精,所有产品都由来自法国、意大利的著名国际评酒师丹尼斯先生和菲利普斯先生领衔的专业团队直接从葡萄酒庄引进。作为中国区域的独家代理,力求以最低的产品价格奉献给广大消费者,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领略到真正的原产地进口葡萄酒。金积斌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仍然处于不理性消费状态,葡萄酒产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由于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同时消费者缺乏基本的葡萄酒常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成立了有国内常年从事葡萄酒贸易,文化传播的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每年出版一本葡萄酒知识文化书,同时对消费者、加盟店、企事业机关、社会团体进行免费的葡萄酒文化培训,并定期邀请法国、意大利著名酒庄的庄主、酿酒师来公司讲学。我们始终坚持“做葡萄酒先做葡萄酒文化”的经营方针,正确地引导和培训消费者。未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将会非常巨大,只有那些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底蕴的经营者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宾润酒业公司必将成为普通消费者身边的葡萄酒专家,引领大家认识葡萄酒,懂得品味和鉴赏葡萄酒,了解葡萄酒文化。

浙江宾润酒业有限公司把总部设在奇山秀水的台州,并在那里建立了包括大型的专业酒窖、私人酒窖、展示大厅、红酒会所、葡萄酒文化培训中心在内的葡萄酒庄,成为传播葡萄酒文化,加盟连锁机构的服务中心。

一、认识葡萄酒

要想了解葡萄酒文化,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葡萄酒和葡萄酒的分类。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度不能低于8.5度。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葡萄品种和一些葡萄酒产区特殊的质量因素或传统,葡萄酒的最低酒度不能低于7度。

葡萄酒不仅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分类,还有发酵酒和蒸馏酒的区别。红葡萄酒的颜色一般为深宝石红色、宝石红色、紫红色、深红色、棕红色等。白葡萄酒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主要有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色、禾杆黄色、金黄色等。桃红葡萄酒的颜色主要有桃红色、浅红色、淡玫瑰红色等。

发酵酒按照含糖量的不同,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蒸镏酒按在橡木桶内贮藏年份分若干等级,是以白兰地为主体的葡萄酒家族的支系。按照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分为平静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香槟酒是起泡酒的典型代表。

按酿造方法分为天然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天然葡萄酒是完全用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不添加糖分、酒精及香料的葡萄酒。特种葡萄酒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种方法酿成的葡萄酒。

而特种葡萄酒又分为:利口葡萄酒,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食用精馏酒精或葡萄酒精、浓缩葡萄汁等,酒精度在15%~22%;加香葡萄酒,以葡萄原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蒸馏液而制成的葡萄酒;冰葡萄酒,是推迟葡萄采收期,当气温低于-7℃时,使葡萄在树体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采收、带冰压榨出葡萄汁,酿成的酒;贵腐葡萄酒,是在葡萄成熟后期,当葡萄感染了灰葡萄孢霉菌,使果实的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酿造的酒。

按饮用方式可以分为在餐前饮用的开胃葡萄酒、同正餐一起饮用的佐餐葡萄酒和餐后饮用的待散葡萄酒。开胃葡萄酒主要是一些加香葡萄酒,佐餐葡萄酒主要是指干红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等,待散葡萄酒主要是一些加强的浓甜葡萄酒。

此外还有加香酒和加烈酒,以及香槟酒、雪莉酒等。加香酒又称混合酒,是按照饮用需要添加芳香植物或是其他增味物质酿造的特殊酒。加烈酒是在发酵酒中添加高酒度的白兰地,以增加酒精浓度而制成的酒。而香槟酒和雪莉酒则只容许那个唯一地域的生产酒才能够冠以“香槟”、“雪莉”之名。

只有了解了葡萄酒的分类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饮什么样的葡萄酒。

二、品味和鉴赏

怎样品味和鉴赏葡萄酒呢?品尝葡萄酒要用专用的品酒杯。有一种郁金香型品酒杯最适合品尝葡萄酒。

先说如何持杯。应该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葡萄酒杯长长的的杯脚,不要直接用手抓住杯身,还可以尝试用手指并拢捏住葡萄酒杯的杯脚,这种姿势更优雅,可能要适应一下。

观色、闻香、品味是品酒的三个步骤。

葡萄酒倒入酒杯时,红酒不要超过二分之一,白酒不要超过三分之二,先把杯子拿起来,观察颜色和色泽。优质高档葡萄酒都应具有相对稳定的颜色,洁净的液面。葡萄酒的色度通常间接反映出酒的结构、丰满度和后味。使酒液对着灯光,鉴赏酒液清澈纯净的色泽和在灯光下泛出的美丽光泽。把鼻尖微微浸入杯中细闻,闻到香气幽雅清淡,这是葡萄酒中扩散最强烈的那部分香气。然后轻轻摇晃酒杯,增加酒与空气的接触面,让酒的香味充分散发出来再闻,这时闻到的香气更饱满、更充沛、更浓郁,能够比较真实、比较准确地反映葡萄酒内在的质量。优质的白葡萄酒香气馥郁、优雅、协调、怡悦,有个性、有特点、孤芳别致,常呈现迷人的花香、水果香,有的时候还有淡雅的橡木香;优质的红葡萄酒的香气丰满而细腻,浓郁的果香与陈酿的橡木香并存,香气丰富而变化多端,具有高傲、高贵的气质。闻,是判定酒质优劣最明显、最可靠的方法。尽管葡萄酒的香气会随着葡萄品种、生产工艺和陈酿时间的长短而动态变化。但,是芳香馥郁还是淡淡寡香,一闻便能辨出高下。

抓住杯脚将酒放在唇间,轻轻吸饮一口,让酒平平的润满舌面,仔细品尝酒的味道,舌尖品甜,舌根品苦,舌的两侧到中间品咸和酸,上好的葡萄酒这几种味道俱全,又恰到好处。白葡萄酒果香充沛,爽顺或醇和,后味绵延;优质红葡萄酒香气馥郁、丰满而富有层次,质地细腻,舒顺流畅。当酒刚入口时不会觉得某种味道特别强烈,但仔细一品,又可以体会到这几种味道。最后酒液入喉以后,还能感觉到浓浓的后味在口腔里回荡。

喝酒与品酒仅一步之遥,平常喝酒的人如果每次都能够用心品尝,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的品酒师。做生意和做事业的区别不也是如此吗?金积斌董事长和许许多多的再生金属企业老板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用心思的程度大不一样。所以能够在今年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依然自得。

三、葡萄酒庄园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渗透进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了解法国葡萄酒文化将有助于我们对法国文化的整体认识。法国葡萄酒的历史犹如中国的白酒历史一样悠久,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法国有很多大小庄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八大名庄的葡萄酒已被世界认可,很多顶级红酒都来自这里!要想进一步了解法国葡萄酒,首先就要了解八大著名庄园。

柏图斯庄是波尔多顶级酒庄。因产量极少,售价也是八大酒庄中最贵的。柏图斯酒体丰满,深宝石红色泽,充满黑浆果、黑松露、摩卡咖啡、香草气味,余韵悠长。上世纪,伊丽莎白二世定婚宴上它已成皇室贵族的杯中物。1947年婚宴上,再次成为女皇的至爱。

拉菲庄园是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拉菲酒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古朴典雅,被称为葡萄酒王国的皇后,14世纪已经相当有名。18世纪初,拉菲红酒被国王路易十五封为葡萄酒王子,顺理成章荣升国王之酒。历经几百年一直保持着虔诚的酿酒精神和严苛的工艺标准,使它作为世界顶级葡萄酒的质量和声誉延续至今。

拉图庄园是波尔多一级庄园中最稳定的著名庄园。拉图庄园红酒拥有浓烈的黑醋栗、黑菌、香草、橡木、矿物、浆果味道,回味极为悠长,具有爆炸性。

奥比安庄园是波尔多五大名庄中最小的,但奥比安红酒是法国最显赫和最名贵的红酒之一,体现出小巧女性的知识温婉的风格,细腻优雅下暗藏着强健的力度,带有深沉浓郁的红果、醋栗子、烟草及洋李等黑浆果芳香,口感浓烈而回味无穷,尽显一级名庄风采。

玛歌庄园的红酒是法国国宴指定用酒,2001年胡锦涛副主席访问法国途径波尔多参观玛歌庄园时,品尝的就是玛歌红酒。成熟的玛歌酒口感比较柔顺,有复杂的香味,遇到上好年景还会有紫罗兰的花香。

木桐庄园的普通餐酒年出产量达数百万瓶,木桐庄主每年还会邀请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替招牌酒设计当年的标签。因为酒的标签本身就颇有艺术价值,即便那年的酒不好喝,单是瓶子已是珍贵的藏品。尤以毕加索1973年所绘的酒神祭最为著名,这幅毕加索生前遗留的艺术品,现在已是无价之宝。木桐红酒开瓶之后,成熟的黑醋栗、咖啡、朱古力及烤木香气,熟美丰沛,丰满醇厚,口感浓厚,层次复杂,单宁劲道,质与香味变化多端。新酒熟美劲道,陈年后依然年青。

白马庄园酒最大的优点是年轻与年长都很迷人。年轻时会有一股甜甜的诱人的韵味,酒力温和,但当它成熟以后,便会散发独特的花香,酒质平衡而优雅。陈年后酒会变得更加好喝且更有性格,散发出很强、多层次、既柔又密的个性。1947年份的白马庄园酒曾获得波尔多地区“本世纪最完美红酒”的美誉。

欧颂庄园与白马庄园齐名。由于庄园只有7公顷地,产量很少,近年又屡有佳作,被认为最具投资价值,变得异常珍贵。欧颂庄园酒的特性就是要放很长的时间才能饮用,酒质浑厚,带有咖啡与木桶香味,非常大气。此酒单宁中庸、颜色至美、香气极集中又复杂的特质令人惊叹不已。

浙江宾润酒业有限公司还经营一些中级明星酒庄的葡萄酒,富饶的罗纳河谷的红葡萄酒,以及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那些最实惠的葡萄酒。意大利酒王西施卡亚酒、帕里拉庄园的顶级珍藏酒特瑞恩红酒、富丽庄园的罗尼红葡萄酒、奇雅酒庄的蒙特卡洛西露和蒙特卡洛保罗等等诸多琼浆玉液尽收其中。其中品质卓越的富丽庄园的罗尼红葡萄酒就是2011年英国威廉王子婚宴选用的唯一一款意大利名酒。当然也不乏法国的“国酒”、价值人民币十几万元一瓶的名贵红酒。高中低档俱全,既有奢侈品,也有普及版,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

金积斌说,我国目前的葡萄酒市场仍处于培育期,增长的潜力巨大。中国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近十年来,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市场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唯独中国异军突起,销量不断攀升,令法国报刊瞠目结舌。曾有法国葡萄酒厂商公开断言:世界未来的葡萄酒市场将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三足鼎立,尤其是中国。

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与再生性研究 篇7

西方校园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中世纪时期、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现代时期。中世纪是校园形成的萌芽时期, 初期的校园是由修道院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当时校园建筑以修道院式的独立封闭空间为主, 这是应当时神学一体的教学为目的所修建的, 保留至今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如哈佛大学与剑桥大学。通过启蒙、工业革命到现代时期, 校园经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办学理念也由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发展, 当初静修的教会式学习环境变成了开放、多远化得现代校园, 但始终能看见不同时期建筑的影子。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教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这里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代、清末民初、现代。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的教学场所以书院形式存在, 如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等书院都是当时官方设立的高等书院。清末民初时期, 我国也设立了许多国立学校, 如北大、清华等, 大多以西方主流发展方向为追随目标, 使得当时的建筑风格除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外, 还有不少融合西方建筑特色的风格呈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对大学建设高度重视, 进而从2004年开始, 我国校园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认识与保护, 使越来越多的价值被保护了下来。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与社会进步, 对现代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追求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价值观取向的不同, 使得很多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屡遭破坏, 甚至被无情的拆除, 这种推土机式的快速扩张建设逐渐侵蚀着我国校园历史性文化建筑, 同时也吞噬着人们的校园记忆。校园历史建筑能为校园带来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应该犹如文物一般的将其保留, 不能因为其使用功能跟不上现代教学、办公的需求而毫无顾忌的将其大规模拆除。这种校园建设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更无法保护和发展校园历史文化, 所以对于校园历史建筑应该以保护校园历史文化价值为目的, 对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更新与再生。

二、校园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原则

(一) 校园建筑的价值

1) 历史价值:校园历史建筑记录着近现代历史变革的艰辛历程, 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自清末民初时期, 中国校园建设深受西方建筑影响, 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西方建筑特点巧妙融合, 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 这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证据。而且校园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场所,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都曾经汇集在校园里,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校园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科学价值:由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特殊时期, 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更显科学性、技术性、鲜明性。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古典建筑文明进行有机融合, 当时的建筑设计更讲究科学与技术, 注重考虑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气候。更有趣的是, 校园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融合了中国园林和寺庙特色, 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灵魂。同时, 结合新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大量运用大跨度钢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建造房屋, 使得建筑不论从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都别具时代风格和韵味无穷。

3) 艺术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中国校园建筑, 其设计手法注重中西融合的方式, 使得中国校园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 具有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西方建筑讲究单体美, 型同雕塑;中国建筑讲究群体美, 形如绘画。”故中国校园建筑具有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特色, 在中国的校园里可以看到西式立柱也能看见中式八棱, 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混合性艺术, 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二) 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1) 历史与美学原则:因为校园历史建筑的不可重复性, 使得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在时下现代校园的扩建中尤为重要。而校园历史建筑最能体现其历史价值的因素是其外观的特殊风格, 也是我们必须要保留下来的建筑艺术文化。所以, 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 应按照重现历史风貌、保留历史痕迹、在现时代特色、体现美学特征等强调与历史对话的保护性改造原则。

2) 功能调整与完善原则:由于校园历史建筑往往在使用功能和结构上都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并且通常老建筑结构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保护性改造时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功能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关键性功能以完善其使用结构, 使改造后的历史建筑能有效利用, 也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有效的保护了校园历史建筑。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就是在外观上尽可能还原历史本貌, 但材料和技术上却大量采用现代手法, 使改造后的校园历史建筑既体现建筑的历史性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三、校园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再生 (以原则来写方法)

(一) 历史与美学“整旧如旧”

校园历史建筑不同于新建的建筑, 应该遵照当时的建筑技术和美学概念, 在改造时力求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人文, 使建筑能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 通过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校园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在实际改造过程中, 首先确定一栋或一个片区建筑外观、外貌的历史特征并明确改造风格。通常老建筑都具有坚实、高大的体量, 精美的装饰和典雅的构图, 这些作为文化艺术都应该积极保留。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方法, 按照不同情况对外墙、屋顶、室内地面等进行复原性整修, 尽量还原有体现建筑外貌风格, 体现时代特征的美学价值。例如, 武汉大学为保护建筑文物, 对宋卿体育馆、工学院、老图书馆、郭沫若故居等十余处老建筑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和配套环境的亮化工程, 保护了弥足珍贵的校园建筑。

(二) 使用功能调整与完善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 校园建设的扩展与更新也是必须面临的现象, 而老旧建筑由于各种原因, 功能使用上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并且, 由于年代久远, 地下管网、电负荷、消防设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使得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困难重重。

为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校园历史建筑, 根据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 考虑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如, 有部分老建筑缺乏卫生间, 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便, 所以在改造时就会尽可能的考虑添加公共卫生间。有些建筑由于管网、电路老化,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建筑使用功能做些调整, 由原来高流量负荷的教学科研场地, 改为行政办公类低密度场所。

(三) 新型材料的运用

校园历史建筑改造是否成功, 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运用, 现在新型材料层出不穷,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是建筑改造的一大考验。通常具有仿古、质轻、坚固、耐磨的新材料是建筑改造时的首选, 它们对复原建筑历史面貌起着有效的作用。通常对建筑的基本改造是将外墙为红砖、青砖的建筑, 以相同外观的仿古类保温隔热砖作为外墙装饰;对于是青瓦或片石的屋面采用更换物架, 改换与小青瓦类似的机制瓦或更好的屋面材料;在处理建筑结构时, 适当的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支撑建筑, 以达到加固建筑结构的目的。新材料在建筑保护性改造中的利用, 能即保持外观面貌的同时又能维护建筑本身的结构、保证功能的有效利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

四、研究意义

校园历史建筑是一个时代校园历史的见证者, 对于校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为了能最好的对校园历史建筑的进行文化保护,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的保存与再生的原则及方法, 为以后校园发展, 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校来说, 无疑是很好的校园建设、发展构思。

本文希望通过对校园历史建筑的现状和文化价值的分析, 寻求保护历史建筑的基本原则, 从而提出可持续、可再生的保护性研究方法。同时, 也希望这种对于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一直延续下去, 即便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也能秉承尊重历史、还原文化的思想, 将校园建筑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也是对校园历史负责。

摘要:在校园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使校园中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办公需求相协调与共存, 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校园历史建筑, 还原大众对校园的认识, 本文提出以保护性改造的方式还原校园历史建筑的本貌, 通过对中西校园建筑发展、现代校园建筑的背景和现状、校园建筑的价值及保护原则及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方式等几个方面, 对校园历史建筑研究做出论述。为校园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校园历史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8

“再生”或“再发展”观念不仅是着重于硬件设施的重建、整建与维护, 而是更进一步的运用与配合当地社会、经济与实质环境条件进行改善, 重新注入新机能再创生机, 促使再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产业外移使得工业区内产业没落, 要如何使其复苏, 唤醒大家共同的记忆, 可藉由工业遗产保存方式。工业遗产利用有其特殊性, 工业是一套生产体系, 并非单纯由生产机具或成品可以具体表征, 其脉络保存应是重于对象保存的。工业遗产的消失与转型是非常快速的, 其迹象不易察觉, 同时因工业以营利为目的, 产业资产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要解决。另外工业对象又有许多特性, 例如, 可以依使用年限报废, 可以移动, 甚至移往他处工厂继续生产等。经验技术与产业经验的保存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工业和工作遗址并不像艺术品一样可供赏玩, 它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很高的古旧价值。工业遗产由生产基址、工人住房、所用运输系统, 社会生活遗存等所组成, 因此如何将工业遗产结合产业观光, 以促进土地利用, 成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重要课题。

一、工业遗产源起

19世纪中期, 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在英国开始引起重视, 并出现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展览。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出现, 60年代后取得较快发展。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历程中, 欧洲理事会及1978年组成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TICCIH) 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简称TICCIH) 是一个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在这两个机构的领导和组织下,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获得了巨大发展。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TICCIH) 给工业遗产下的定义为: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 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这些遗留物具体由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炼遗址、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造所在的场所组成, 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 比如住宅、宗教朝拜地或者是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TICCIH) 的Eusebi Casanelles在2006年提出工业遗产的重要性主要基于两个主要价值:第一是作为人类社会变革时期的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的见证;另一价值则是作为一个文献档案它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这个阶段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它承载的信息决定了其作为证据的价值, 因而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建立了其作为一种文献档案的价值。

二、工业遗产发展的议题

城市的发展是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过程, 城市是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有机的载体,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总是经常不断地代谢的, 因此应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 顺应城市之肌理,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探索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也应遵循这一理念, 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 除要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对于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更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发掘其在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内涵和功能, 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 它的价值认定、记录和研究首先在于发现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 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工业遗产相关之议题如下:

(一) 工业遗产的立法和保护规划

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在有关工业遗产的保护方面不够明确和完善, 有待在再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因此应尽快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 使经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强有力的保护。鉴于工业遗产既是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立法保护方面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以使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切实的保护。并应设立专家顾问机构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有关问题提出独立意见。工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必须对这类调整给工业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进行预测, 同时制定能够快速应对的各项程序, 以防止工厂关闭停产后导致重要遗产元素被拆改、损毁或破坏, 在未进行认定的情况下应立刻停止正在发生和计划中的对工业遗产的拆改行为。一旦工业遗产受到威胁,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具备法律保障的权利加以干预、制止。

在将工业遗产的保护纳入国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同时, 应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规划, 调整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制定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措施。为了找寻恰当的用途, 人们必须首先通过制订包括管理政策在内的保护规划确定场所的重要意义。保护规划将有助于界定场所的文化意义, 并将它与未来的有关问题相互联系起来。编制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应注意与保护年代更为久远的文化遗产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工业遗产在材料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经认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遗产应及时明确界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 并应针对机械设备、地下设施、地面构筑物、综合性建筑群以及整体工业景观制定相关保护规定, 针对其未来适应性改动制定修复与合理利用导则。

工业遗产保护具有的公益事业性质, 保护目标往往需要通过资金援助和税收激励来实现。要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确保基本保护资金的落实。除国家拨款支持外, 还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和奖励等手段对保护措施予以鼓励, 以及制定有利于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 通过各种渠道, 筹集资金, 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另外, 在税收、财政、土地使用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经济文化政策, 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二) 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

工业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 而是宝贵财富。只有把它当作文化资源, 人们才能珍惜它、善待它。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性和适应性的合理利用来证明它的价值, 进而使人们自觉地投入保护行列, 并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城市中所谓“衰败地区” (blightedarea) , 由于地区物质环境的衰败等导致地方税收之减少与市政补贴之增加, 作好城市更新, 有助于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 复苏经济, 增加城市的繁荣。工业遗产保护只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融入城市建设之中, 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拓宽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 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对于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性工业遗产, 在严格保护好外观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 审慎适度地对其用途进行适应性改变通常是比较经济可行的保护手段, 可以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在制定保护性再利用方案时, 对于工业遗产中的每一区域和每栋建筑都应经过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 并在考虑它与整个遗址联系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恰当的用途。保护性再利用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和工业建筑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 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遗产的原有格局、结构和材料特色, 维护原始的人流活动, 并且尽可能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当保护性再利用方案中的利用功能与工业建筑和用地的遗产价值明显不相适应时, 应重新进行调整。并应创造条件保留一定能够记录和解释原始功能的生产区域, 用于展示和解说曾有的工业生产用途。

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 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依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 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或专题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途径。要保护大量工业遗产, 必须根据不同工业遗产的性质, 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 如美术馆、展览馆、小区文化中心等, 也可以针对工业遗产建筑所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 使之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区, 开展美术创作、产品研发设计、科学普及教育等, 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 又使公众得到游憩、观赏和娱乐。

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其特点为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 通过保护性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 形成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明, 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功能的新的文化旅游方式。首要目标是在展示与工业遗产资源相关的服务项目过程中, 为参观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营造一个开放、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旅游氛围。

寻求工业遗产与环境相融合, 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积极因素, 从而促进对工业发展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文化价值的保护、整合和发扬。在工业遗产分布密集的地区, 可以通过建立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形成规模效益。在旅游者为工业遗产地带来利润的同时, 工业遗产管理部门也必须平衡每年大量游客给工业遗产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 设立工业遗址公园可以成功地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 从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要对工业遗址公园及其环境进行统一设计, 努力创造和设计出既属于现在和未来, 同时也记录和体现过去工业成就的空间形态, 在传统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 使工业遗址公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工业遗址公园内几乎所有的景观都可以向外开放, 通过引导式信道、视听同步装置、位置图、出版物和光盘逐步进行讲解和说明。传统工业区往往是依附天然河流或运河形成规模布局, 因此, 可以结合这些地区的整治, 依托其人文资源, 以穿城而过的河道为轴线, 修复沿岸厂房、仓库、商铺和其他历史遗存, 再现河道两岸传统风貌, 形成工业景观与河岸风光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带。

(三)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文化生态观

要以整体的观点去看工业废弃地上所包含的一切有价值的工业建筑、构筑物, 就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外因子的相互关联, 增强工业废弃地的场所、建筑、构筑物与其他文化因子的有机联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关联中得以实现的, 系统的相关性是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理念。此外工业遗产再利用还表现出保护与利用并存的资源观, 工业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办法是积极使用, 作为文化生态资源战略的积极使用的方式, 是由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的。文化生态资源的传承性和增值性的特点, 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 工业文化资源越被合理地使用, 它的价值越大, 也就越得到传播和保护。

工业遗产再利用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的环境观, 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于一定时间空间等生态条件下的动态平衡。立足于保护和调节生态环境, 在平衡的基础上发展, 形成协调稳进的良好状态。可以认为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 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 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发展的条件。

(四) 工业遗产的宣传与教育

公众的关注和兴趣是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最可靠的保证。如果没有全社会对于保护工业遗产重要意义的广泛共识, 说服公众认可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是很困难的, 工业遗产将依然面临危险。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显示, 要想获得所期望的公众支持, 就要使人们分享对工业遗产认定、记录和研究方面的知识和兴趣, 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论坛、讲座等学术活动, 对工业遗产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积极地介绍, 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工业遗产的丰富内涵。工业企业的在职或离退人员在工业遗产的认定和保护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们对企业和职业的忠诚与眷念将使工业遗产的形象更加鲜活, 若能现身解说则可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行动, 形成保护工业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专业性工业技术博物馆和处于妥善保护和开放状态下的工业遗产地都是宣传工业遗产价值和保护事业的重要场所。要保证小区居民和参观者方便地接近工业遗产, 利用各种类型的工业建筑和丰富的工业文物精心设计各类专题展览, 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水平, 使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相统一, 在具有独特氛围的场所中向观众直接形象地展示相关工业的发展历程, 展示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历史贡献, 展示工业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这些工业遗址和工业文物可以用自身的独特方式向观众述说历史, 使工业遗产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 收到更好地教育展示作用。

三、工业区遗产面临问题与发展

文物专家经过调查发现, 工业遗产在保护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

(1) 重视不够, 工业遗产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较低;

(2) 家底不清, 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心中无数、界定不明, 对工业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保护理念和经验严重匮乏;

(3) 认识不足, 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 应退出历史舞台;

(4) 措施不力, 详远而略近的观念使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旅游模式的转变, 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工业遗产, 或者更广义地说, 产业遗产是日益重要的保存对象。过去, 遗产保存的对象, 没有明言地, 大多是20世纪以前的文物。在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 工业遗产成为必须正面肯定的价值, 也丰富了保存的论述。在工业化的进程里, 许多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退出舞台, 像盐田、梯田、陶瓷作坊、古道驿站等亚洲产业文化遗产的例子做为值得努力的保存对象。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开发再利用, 工业厂房进行功能置换以发展旅游、创意或其他产业的研究也获得迅速发展, 除了欧美各国对工业遗产的重视外, 我国近年也积极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及工业遗产观光。在一些工业起步早的城市也开始了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如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将一些老厂房用作文化场馆, 可以减少新建场馆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 亦可创新区位空间。上海市对有着140多年历史的上海江南造船厂进行保留, 江南造船厂是中国最早和规模最大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 见证了中国工业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结合世博会地区总体规划对江南造船厂进行改造。

四、国外工业区再发展案例分析

(一) 、鲁尔工业区再发展

德国国际建筑博览会IBA Emscher Park, 对德国正在急速衰颓的传统工业区北鲁尔区 (埃姆瑟) 设计提出地区振兴更新计划。这个地区在德国近二十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遭到相当致命性的打击, 传统产业钢铁、煤矿、化工等在新的国际产业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 产业出走、人口外流、留下的是高度污染及衰颓荒废的环境。传统旧工业区的更新, 因此成为国际建筑博览会的主要任务范畴。

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 涵盖了大约整个鲁尔区一半的面积大小, 是这个为期10年国际建筑大展的演出场所。北边以二号高速公路为界, 南边直抵高速公路430号的鲁尔快速道路, 东西向由西边莱茵河畔的杜易斯堡 (Duisburg) 到东边的伯格卡门 (Bergkamen) , 整个区域聚集了将近两百万的人口。以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形式, 透过大小近百个, 各种形式的实质建设计划, 尝试改变这个地区的风貌, 为北鲁尔区的再发展创造生机。IBA整个超过90个大小不同计划案的承载主体是埃姆瑟地区的十七个城市。七个主题构成了整个国际建筑博览会实际操作的指导架构:

1. 将整个埃姆瑟地区由传统的工业区地景发展成为一个连贯的生态景观大公园。

2. 整体改建埃姆瑟地区的下水道系统, 将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污水排放管道的埃姆瑟河, 再度恢复成为自然景观导向的生态河流域。

3. 将Rhein-Herne运河改建成为一个可以被生活和体验的空间。

4. 保存工业建筑为古迹, 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5. 在公园中就业的概念下, 将过去工业区土地改建为现代化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以及相关服务产业园区。

6. 以新建住宅以及老住宅的更新现代化带动城区更新。

7. 创造新的文化性活动, 带动地方活力。

近百个计划案总共分成五大课题要求:

(一) 埃姆瑟全区景观公园绿带

19个景观公园规划暨附属示范计划案将被投入此区, 未来将出现七个南北向的都会绿带, 这些绿带彼此相连成为一东西横贯约80公里的区域绿带, 其中步道及自行车道贯穿全区。这些行动将逐步的把北鲁尔区原本丑陋及被污染的工业地景, 改变为强调生态与美景的自然地景。每一个绿带及公园计划均有其主题, 主题则视地方特色 (自然的或人文的) 而定。

(二) 埃姆瑟河域生态取向式的改造

埃姆瑟河在鲁尔工业区近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悲剧性的角色。这个地区的三条河流 (鲁尔河在南边、力普河在北边、埃姆瑟河在中间) 在百年前工业区初期发展的整体构想中, 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与角色。当另外两条河被划定为生活河域时, 埃姆瑟河整个350公里长的流域, 却被指定且改造为人工的废水排放管道。从此近百年来这个地区的所有工业废水都被排放到此河, 再送至莱茵河的会流口杜伊斯堡市, 废水处理过后再排入莱茵河。

传统工业的衰颓带来了埃姆瑟河的新生机。原本因为开矿地层下陷考虑而迟迟未能建设的下水管道, 也因为矿山的停止开采而变得可能, 埃姆瑟河域恢复自然的日子指日可待。

(三) 公园中就业产业区位想象力的提升

老旧工业区更新可行的办法, 乃将之改建为富吸引力且附加价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工商产业及服务产业区位。埃姆瑟地区因为传统产业的衰退而让出了一系列价格便宜的土地, 目前在IBA计划里, 总共有22个地点, 超过500公顷的土地在公园中就业的概念下被兴建为工商产业、服务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园区。

IBA为这些计划案在都市设计、都市管理、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形式、技术、材料等等设下了高难度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了景观、都市设计、建筑的质量、生态设施的加入以及合作、市场营销、就业与技职训练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的经营, 强调对高科技及新产品的创业者的支持和辅导, 着眼点不仅在对地方青年创业者的鼓励, 所期待的更是这些创业未来对地方产业发展的连结及回馈, 地方产业转型藉此打下更深厚的基础。

(四) 居住、整合性的城区发展 (都市更新)

在IBA的计划案范围中, 26个有关住宅建设的计划案在整体都市发展中扮演了一个中心的角色, 不是作为都市荒废地的再活化之用, 便是做为建筑与都市设计上的新脉冲, 以刺激地区更新想象力的开发;有时候这些计划案也拿来作为在都市中心地带, 土地作为居住与工作混和使用构想的发展。有3000栋新住宅会被建造, 另外有3000栋将重新被整修。75%的新建住宅将是政府公共住宅政策下所奖励促进的出租公寓。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部份, 为邀请德国国内及国际知名建筑师和规划师, 参与规划设计竞赛以及实际的建造过程, 以便让计划案所表达的抽象理念及对质量的要求, 能直接在工地上被实践。

(五)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历史文化资产保存与再利用

埃姆瑟公园最主要的中心任务之一, 是工厂或矿场旧址及其上具有历史见证意义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做为都市文化认同的对象, 这些工业建筑设施的保存, 对这个地区的民众而言是格外重要的。无论是工厂厂房、龙门吊架、巨大的废煤堆、或是运输铁路设施, 都是这个地区工业地景独一无二的标志, 它们建构出地方的特有的方向感, 叙述着这个地区的历史。面对及处理这些工业历史见证最大的挑战, 是拆除或是保存之间的权衡。另一个挑战则是技术面和经济面的。二十世纪的工业建筑因为它的秩序和尺度, 以及运用钢和铁所呈显出来的美学价值, 使得它具有历史古迹保存的高度价值。然而经济有效率的保存和使用是不容易计算的。将真正有价值、典型、工业历史上重要意义的设施挑选出来, 是个无法避免的过程。

再利用的方式, 主要以新产业和新活动的引进最为重要, 其所带入的空间及意象转化过程, 往往是都市特色形塑最重要的机制。许多在这个地区内重要的工业纪念碑都成了IBA计划案中最主要的部份, 新的使用在埃姆瑟景观公园或公园中就业的项目下都有相当精彩的处理。

(二) 、杜易斯堡景观公园

老铁新绿, 这是德国人对这个在杜易斯堡市北边诞生的景观大公园的想象。这个占地约200公顷, 原本为德国钢铁公司Thyssen高炉炼钢的厂房,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承担德国船舰、坦克、大炮等所需钢铁生产任务, 在50-60年代继续承载德国战后经济奇迹, 70年代逐渐丧失了其竞争力, 终于在1985年停工熄火, 沦落为一片巨大的工厂废地。产业再发展的要求, 解决失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改变一般人对重工业鲁尔地区恶质的想象, 这块基地的更新改造肩负着巨大的任务, 而将停工的炼钢场拿来改建公园是极富想象力和挑战的。在以保存为主要规划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这种特殊的条件可以创造许多对比和令人惊奇的效果。旧工厂起重架的高墙改建为阿尔卑斯山攀岩训练场;旧的炼钢厂冷却池改建为潜水训练基地及水中世界;电视公司经常把这个公园当作是第一级的外景场;附近居民 (往往是以前工厂的工人) 在这里可以以全新的经验来体验他们过去的历史, 在新公园散步时和他们的邻居闲聊过往的种种。

这个公园没有被大刀阔斧的改建, 没有太多人为附加的建设, 从工业工厂的废墟转化成自然生态保护的领地, 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几年前仍是生龙活虎钢铁厂的用地, 隆隆的钢铁浇铸声似乎仍在耳边环绕, 现在已经被新近抽长的桦树群所占据。先前铁沙储存处, 长出了热带雨林的植物, 成为此区特殊的植物景观。熄火前高炉剩余的八吨重方形铁块, 被艺术化的安排成铁铸方阵吸引着欧洲摇滚巨星来拍MTV。

透过景观公园来强固历史记忆, 呼唤历史族群的自尊, 改善在地人对所在的地区空间及人群的想象, 展望的规划未来, 所呈显的正是德国的小区总体营造的方式以居民来改变居民 (Change with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的长期经营。这将不会是一个传统的公园。以老旧的工业地景作为一个新公园的基础, 杜易斯堡景观公园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被发展出来。公园的设计活泼的尝试着, 以各种可能的造景原则及想象, 来创造一个从钢铁厂盖起来的景观公园。

杜易斯堡景观公园规划方案以景观建筑师Peter Latz的构想为主轴, 中心构想不是给这个公园什么新东西, 他的团队是以对所有现存物进行谨慎而周到的处理作为规划设计开展的基础:

1.设计案谨慎周到面对了工厂的过去, 以既有的特性作为设计目标的依据。保有历史的空间, 透过历史空间去呼唤居民对这个未来公园的认同。

2.通过程序的改善及更新, 让市民参与公园的改建。逐步的开发, 让每一个行动都有市民的参与, 让公园成为市民共同创作的公园。

3.公园逐步的成长, 没有政治人物的伟大意志。开发出来的归市民使用, 每完成一个部份, 便开放使用, 逐步的实证效应及修缮, 不等到全部完工而验收。

(三) 、埃森设计产业园区

矿业关税协会第十二区的整个矿区设施, 就建筑与技术的层面而言是欧洲的历史文化纪念碑。这些建于公元1930年的采矿设施, 负责汇集矿协在北埃森区其他矿井所采集的煤获。在当时这是世界最大与最现代化的一座煤矿工业设施。1986年由于矿源的枯竭及煤矿业的无法持续经营而宣布停工。

1989年埃森 (Essen) 市政府与与北莱茵威斯法伦邦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连手, 建立了矿业关税协会第12矿区股份有限公司, 希望透过新产业的引进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投资, 以古迹修复、保存与空间及设施再利用的方式, 为历史文化财产的保存以及产业再发展两个状似不兼容的价值课题提供新的整合契机。

建筑师Fritz Schupp与Martin Kremmer当年以现代建筑的形式及精神设计了这栋巨大的工业设施。这座工业建筑傲人的成就, 至今仍然让不管是专家或是外行人同感印象深刻。它的设计不仅成为典范, 更是整个鲁尔区工业建筑设施新世代的原型。单单是起重吊车设施在整个鲁尔区就有无数的模仿设计, 以至于最后成为整个地区地景上的辨识标志。12000吨煤产能在1932年不仅是当时最好的产煤设施的两倍, 更是整个区域平均值的数倍。

建筑师从规划阶段伊始, 便不断协调统合有关整个设施形式和造型有关的各种决定。立方体形式的建筑物配置在两个十字交叉的轴在线, 并形成入口处深具表现性的对称空间。对称的秩序原则贯穿了整个场区, 所支配的不仅是场区整体和谐的造型, 从灯光设备以至于内部装修的细部和设备也都遵循了这个原则。

1986年当整个工厂停工时, 所有的设施与原来的设计并没有多大的变动。它们整个被北莱茵威斯法伦邦政府买下, 并被当作古迹保存了下来。整个新的改建计划原本预计1995年完成, 改建的过程是逐步的, 过程当中也不断有建筑和空间因为新的使用需要被提供出来, 而进行设计改建。整个改建设计及监造的工作主要是由埃森市的Heinrich Böll&Han Krabel建筑师事务所负责。

整座矿区设施新的使用发展规划, 不仅将保留作为20世纪工业文化的历史见证, 同时更将变更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用途。作为“活生生的”工业博物馆, 作为公共议题讨论的论坛, 作为艺术、戏剧、音乐、设计以及科学发展的活动场所, 整座矿区将再度成为北鲁尔区最活跃的产业发展区位, 从工业衰颓的困境中再生。除了传统的工业历史的收集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展示外, 空间将被改建为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工作室以及艺术展览的场所。埃森市的剧场在此也取得一个戏剧表演的练习舞台以及表演者彼此聚会碰面的场所。北莱茵威斯法伦邦的设计教育中心也即将迁入原先的蒸汽锅炉场, 新使用的改建经过竞赛, 委托了著名英国建筑师Norman Forster来设计。埃森大学的设计学院也对原先的洗煤场表达了未来迁入的兴趣。

矿区设施的保存工作与更新使用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工作形式、内容以及就业机会, 这些新工作机会透过市政府的就业辅导计划的中介, 来帮助一些长期的失业者重新进入就业市场, 从事矿区旧建筑物的复旧与保存工作, 他们并且因此取得专业技术的执照。至目前为止所有相关活动访客的数据显示, 无论是附近居民亦或是远地而来的观光客, 他们不仅对这个作为历史见证工业发展遗迹有着极高的兴趣, 对它未来的发展以及使用方式也同样充满着好奇和期待。

五、小结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 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工业遗产的保护再生是对工业文明和社会历史的一种尊重与延承, 它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是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增速超过传统能源 篇9

彭博新闻社旗下的咨询公司彭博新能源金融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近日在纽约举办年会。其创始人Michael Liebreich在会上表示, 2013年开始,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增加143×109W, 已经超过化石燃料新增产能141×109W。

Liebreich还表示, 这一转变将持续下去, 2030年前者增速将至少达到后者增速的4倍。

“发电系统将向清洁能源转变”, 他在演讲中表示, “尽管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变化, 但新增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应该会大大超过新增煤炭和天然气发电产能。”

根据彭博新能源金融咨询公司,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价格正在降低, 而且比传统发电要低。目前太阳能发电市场份额仅为1%, 但到2050年, 将会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还预计,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新增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将高达数千亿美元。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10

1. 前言

目前,国内相关方面已有部分研究,如何镜堂等提出文化建筑中建筑文化的表达有场地个性、空间叙事、形式抽象、界面表达、城市共融五个方面[1];史北详等提出了对屋顶、墙面、大门、窗户、柱子、栏杆六大建筑元素的整饰、修复和改造措施[2];广西住建厅村镇建设处课题组提出的开展修缮改造、推广新型建材、实施环境修复、加强设计引导的“四化”改造方针[3],这些探索为建筑文化和乡土建筑的改造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却并未将两者结合,而直接以乡土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关注点则集中在保护与发展上,并未对改造方法进行考虑。本文是对乡土建筑文化再现方法的研究,阐述了鄂东多元文化在建筑改造中的具体表达,总结其中要点,以期指导实践。

2. 乡土建筑与文化再生

乡土建筑是地域自然与文化条件的耦合,是土生土长的建筑,一般包括住宅、祠堂、庙宇等类型。不同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乡土建筑形式,体型、结构、布局、色彩等也各不相同,与此相仿,文化的产生同样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乡土文化是由乡土建筑所在的有形的人工、自然环境和无形文化环境的同构[4],它与乡土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乡土文化的变革促进了乡土建筑的发展,另一方面,乡土文化的变革也是乡土建筑发展的反映。文化再生指文化的再生产,文化通过这种形式使得自身得到平衡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有机提升。乡土建筑改造中的文化再生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更新再造的方式使得乡土建筑中的文化灵魂重新焕发活力;二是通过不断地循环演进促使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再生”就是将已被拆除或破坏的乡土建筑进行激活再现,使其间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保留和传承。

3. 鄂东乡土建筑与多元文化

鄂东指湖北东部一带,与赣南交接,包括武汉、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等地,是古时荆楚文明的核心起源地,地域辽阔、地形起伏、山峦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荆楚文化、红色文化、徽派文化至此交融贯通,共同作用于当地的乡土建筑之中。鄂东乡土建筑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多样的建筑形式,佛寺宗教建筑呈现荆楚风格(图1),红色遗址建筑呈现苏式风格(图2),宗祠古庙古代民居为徽派风格(图3),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新一代乡土建筑逐渐趋于混乱(图4),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已是迫不及待。

4. 乡土建筑改造中的文化表达

通过文化再生的方式实现乡土建筑改造,表达建筑文化内涵,并不是指单纯的保护或复原当地乡土建筑或文化场景,或模仿某一建筑样式,而是强调将其放在时代的长流中进行再认识,将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认知,进行乡土建筑文化的再创造。这不仅包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弘扬,更是积极文化氛围的熏陶,注重精神上的感悟与影响。为了表达上述理念,使人们从乡土建筑中获得有效的感知体验,其改造过程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公众参与性。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决策实施的过程,一般包括咨询、听证、反馈等过程,在乡土建筑改造全过程中纳入公众参与,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公开、透明,反映民意,更加容易获得公众的感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展示性建筑空间设计中也可以设置公众参与,主要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等,使人们直接参与感受文化内涵。

(2)建筑文化性。凸显建筑的文化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文化性,通过建筑形式、布局、色彩、陈列等使人们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对建筑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通过再现文化场景,布置文化环境等可视化方式进行直观传达,使建筑文化得以传承。

(3)文化感知性。提升文化感知性,加深对建筑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深刻理解,这部分信息需要依靠精神物化和实体的物质体验来加以实现,需要系统的挖掘信息,并通过媒介进行传达。

5. 表达策略

与表达方式相对应,可以提出相应的表达策略:

策略一:纳入公众咨询,重视公众体验

将公众咨询贯穿改造过程始终。在前期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形式对公众意愿进行收集整理,了解民众需求;在此基础上展开规划设计,将生成的阶段性成果与创作思路与民众进行对接,就方案可行性进行讨论,对咨询生成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修改策略;再次征求公众反馈,并针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验证,直至最大限度地在民意和专业要求之间取得平衡为止。最后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项目的实施,公众可以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再次进行反馈,设计人员据此进行修正;项目完成之后,公众仍可以对实施后的效果提出建议,由相关人员进行改良。重视建筑文化空间中的公众体验,主要指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具有展示教育功能的建筑形式。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图片影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公众体验,也可以策划民俗民风表演、开展活动竞赛或再现原始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法传承文化传统,吸引公众参与。

策略二:进行建筑改善,丰富文化内涵

对建筑自身及其周边环境、设施等进行改善。建筑的改善措施包括拆除、修缮、保护、复建等。鄂东具有多元文化类型,其中,荆楚文化是指商周文明时期发源于江汉流域的一种文化类型,鄂东地区是荆楚文化的代表,古时楚人崇尚红色,擅冶铸鬃漆,喜宏丽、奢华,这一特点反映在建筑上,表现为整体色彩对比鲜明,彰显活泼、华丽之感,建筑装饰常用雕刻工艺,极具美感;红色文化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所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包括历史建筑、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人文景观等。其中,历史建筑主要指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受苏联文化影响,建筑形式多采用传统与现代形式的结合;徽派文化指古徽州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以粉墙黛瓦、雕楼画栋为特色,结构严谨,布局灵活,形式丰富。民居建筑的改造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体现特色”的原则,外观设计既要新颖、美观,又能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农村特色,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等的改造需要充分尊重建筑历史文献材料,最大限度地还原旧貌。同时,也需要对人文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模仿、再现等形式重塑文化场景,丰富文化内涵。

策略三:提升文化感知,创新文化表达

要系统挖掘建筑的历史信息,包括建筑自身和建筑中的人的历史信息的获取,并通过雕刻、绘画、书法、牌匾或建筑的布局等形式加以传达,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也可以充分利用庙会、节庆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游,通过游客的参与体验,完成对建筑文化的继承发扬,扩大地区影响力;并能够利用新媒体提高信息的挖掘深度和效率,并通过标识、网络、广告等方式完成信息推广,通过精神文明的宣扬和物质资源的展示提升公众的文化感知。

6. 总结

乡土建筑中的文化再生是指运用“文化再生”理念指导乡土建筑改造,从而解决乡村建筑前篇一律的问题。其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乡土建筑进行修砌整饬激发乡村的生机活力,结合民俗文化的再现唤醒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扩大地区影响力;其次,通过建筑文化自身的更新进步促使乡村文化得到发扬。乡土建筑中的文化再生集合了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文化传承三大目标,解决了现代乡村的实际问题,促进整个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海佳,郭卫宏.从选择到表达——当代文化建筑文化性塑造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12(3):100-103.

[2].史北祥,杨俊宴,汪晓春.从模式整治到模板控制——村庄建筑整治技术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2):80-82.

[3].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课题组.乡土建筑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保卫战[J].广西城镇建设.2015(8):28-39.

[4].游志雄.建筑·环境·文化——以环境和文化的观点考察乡土建筑保护[J].华中建筑.2006(6).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11

“阜内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总占地面积约为37公顷,与国家金融中心一一“北京金融街”仅一街之隔,北面西直门商务区,西望阜成门商圈、三里河政务区,东临西单、西四商圈,白塔寺区域是一个由众商圉包围的充满丰富文化遗产的文化绿洲,社区生活恬静安逸。

“阜内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形成于元代,历经明清延续至今,是横贯首都朝阜干线的西起点,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区内拥有元朝修建的北京最古老的城市景点一一妙应寺白塔和罕见的藏经阁,还有以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故居为基础修建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和鲁迅故居,有至今每逢初一、十五香火很旺的慈因寺,鲜活的花鸟鱼虫市场,还有体现中西合璧建筑艺术的民国四合院……汇集了古都文化、市井风情文化和名人故居文化,堪称西城区的“文脉”。

“白塔寺再生计划”孕育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让看似已成过去时的全方位生活方式,通过逐步渗透到目光敏锐的年轻一代文化消费群体和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在他们的生命体验中焕发新的光彩。

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l白塔寺再生计划—文化共创,未来生活与社区创造

白塔寺附近一带大部分是老旧的居民楼,也是首都最后几处低层建筑群区域之一。白塔寺再生计划是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部分,我们正在通过这一兼具先进理念和实用性的计划,探索另一条城市改造和社区重建之路。

白塔寺从古至今都是大量文人墨客汇集之地,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年轻的文化产销者和干禧世代都目光敏锐,在这个文化盛地,白塔寺再生计划似乎有可能以这些文化产销者和干禧世代的未来生活场景为根基,完全重现过去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假设他们是目标群体,因为正是他们使社会运转方式获得新生,造就了迅速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而这些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正在一次又一次地与城市经济和相关的空间与服务规划碰撞。

该项目选择白塔寺区域为背景,围绕“连接与共生”主题,大胆探索如何利用文化作为主驱动力,将过去的社区内群体关系与当今的互联和智能融合起来,重点关注当代创意产业的创业者们如何借助新的创作手段和角度,在实现区域社会性与结构性分离的同时,创造出共生共赢、有品质的文化生活方式。

核心计划贯彻了由四大概念构成的分散式服务中心理念,每个概念都模拟未来发展需要的功能,即信息中心、制造中心、阅读中心和销售中心。通过一组专门的研究项目、展览和临时展台,以及强化的可视化项目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这四个服务中心将成为领略和重新发现该区域文化、独一无二城市结构和历史的出发点。

“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将邀请标准营造建筑师张轲、TAO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华黎、直向建筑创始合伙人董功等著名建筑界人士启动一系列建筑案例研讨活动,围绕“将院落打造成未来生活中心”的主题,并将举办系列建筑、文化、社会性及探索性项目,这些项目相互交织,将过去文化和群体生态系统遗留的印记与一个由科技驱动的、由远见卓识的始创者、思想者和创作者们共同组成的社区环境进行叠加,以产品、服务、系统等多种形式提升创新表现力,让提升社区形象的再生计划设想尽早落实。

信息中心所在的场地曾经是一座出版社办公大楼,位于阜内大街和胡同(通往鲁迅博物馆)的十字路口上。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分享与该区域有关的信息,信息中心内设立了有关该计划和一系列委托项目的总体展示。这包括埃里克·格雷戈里·鲍威尔(ERIC GREGORY POWELL)的照片项目,熔岩设计公司(LAVA DESIGN AGENCY)的专业信息图像系统和出版物,以及文化之旅。此文化之旅是一系列独特虚拟计划的线下方案,这些虚拟计划与“城市博物馆”项目和“某集体工作室”开发的应用程序相关,该工作室是北京一家数字交互和体验设计公司。作为研究和数据采集的大本营,这里设立了一所临时学校,学校各项活动由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開展,其中一个研究小组在白塔寺开展为期三周的工作。此中心的展览和空间设计由众建筑(PEOPLE ARCHITECTUREOFFICE)打造,整体设计以地标性的建筑装置,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界限。信息中心内设立了论坛区域,并与各合作伙伴共同组织了为期10天的活动、谈话和演讲。

制造中心的位置靠近当前的花鸟鱼虫市场,由来自某集体工作室的白塔寺再生计划合作伙伴全权运营。这里会进行“我们的社区”等一系列综合计划,包括智能产品展示、研讨会、创客马拉松、辅导营和由深圳创新平台SEEED STUDIO(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支持的会议。这些活动都以应对共同创造和未来生活的挑战为目标,以白塔寺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为灵感,并与增强生产技术和思维功效相关联。

销售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建筑类项目,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合作下建立,并由位于北京的STUDIO O工作室开发完成。中心坐落在阜内大街和胡同(通往白塔寺)的主要十字路口上。考虑到可能有同行希望参与该区域的复兴,在这里生活或建立新企业、开展各类活动,该空间将作为同行沟通的场所。阅读中心位于直向建筑(VECTOR ARCHITECT)的建筑作品之内,其未来主义的混合使用功能(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和公共设施)将用于相关的展览和系列演讲活动,它们提醒着人们白塔寺的文学背景,而这种背景将为社区的未来带来灵感。

一系列装置和展品将在该区域各个地点展出。为现有社区和计划提供的服务则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生活空间为目标,包括提供传统医学免费治疗的公共诊所(COMMUNAL CLINIQUE),由SPARK建筑师推出的新公共广场设计以及BAO ARCHITECTURE工作室设计的公共装置,占据了通往鲁迅博物馆的一整条大街。

nlc202309011136

白塔寺社区服务中心

白塔寺附近一带大部分是老旧的居民楼,也是首都最后几处低层建筑群区域之一。白搭寺再生计划是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部分,我们正在通过这一兼具先进理念和实用性的计划,探索另一条城市改造和社区再生之路。白塔寺再生计划选择白塔寺区域为背景,围绕“连接与共生”主题,用文化作为主驱动力。核心计划贯彻了由四大概念构成的分散式服务中心理念,每个概念都模拟需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的功能,即信息中心、造物中心、阅读中心和销售中心。通过一组专门的研究项目、展览和临时展台,以及强化的可视化项目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这四个服务中心将成为领略和重新发现该区域丰富文化、独一无二城市结构和历史的出发点。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计划建设成为一个进行人才交流和社会交流的场所,以便人们通过全新的参与方法,研究特定地理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述历史中体现的特定地域文化。这里既是一个档案馆,也是人们继续探索和学习研究的孵化器,并将聚集各种专业人士和新兴群体。这里展示的白塔寺再生计划等项目有助于人们了解该区域的丰富历史文化。同时,这里还介绍了一些与其他核心服务中心相关的计划,概述了各个创造者、思考者和制造者提出的彼此关联的建筑、社会和探索项目,以产品、服务和系统的形式展示创新理念,从而实现该区域内的“社区强化”复兴过程,其中包括标准营造公司的建筑师张轲、迹·建筑事务所的华黎和直向建筑的董功所进行的三个建筑案例研究,他们均致力于“将院落打造成未来生活中心”。

造物中心

造物中心建立了一个创新平台,配备了各种开源数字工具和制造工具,探索由科技推动的复兴路上存在的各种潜在可能性,为该区域服务。该服务中心由北京某集体(MOUJITI)、交互北京(INTERACTIVE BEIJING)与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SEEED)合作运营,为“我们的社区(OUR COMMUNITY)”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综合计划,包括智能产品展示、研讨会、创客马拉松、8X8辅导营和会议。这些活动都以应对合作创新和未来生活的挑战为目标,以白塔寺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为灵感,秉承合作制造精神,探索各种新型生产技术的实用理念及其有效性。

项目承办方:某集体、交互北京、DOGMA LAB和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城区宏大胡同33号

销售中心

从古至今,白塔寺都是文人墨客汇集之地,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白塔寺重建项目将通过反映年轻文化消费者和干禧世代生活的柱身,再现过去的生活方式。销售中心作为试验场所,将针对这些目标群体,反映急速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因为这些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对城市经济和相关空间规划与服务规划的影响正日益加剧。该项目将发挥特殊的建筑使命,当地开发商将通过它与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同行联系,他们将致力于振兴该地区、出租全新空间以及发展新业务。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中心内还包括由熔岩设计公司(LAVA)设计的项目,该项目是该公司在信息中心内展示的信息图形调查项目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STUDIO O

项目承力方:STUDIO O,熔岩设计(LAVA)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甲199号

阅读中心

阅读中心坐落在直向建筑的案例作品“杂院”内。该项目体现了“杂院”的文化痕迹,同时解决了这种传统集群式生活环境的杂乱问题。该设计集私人住宅、共同工作区和公共活动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打造出了一种更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混居”环境。房屋结构试验性地采用了层压竹板和预制后现场安装的主构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邻居的干扰。其透明度和渗透性保证了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这些品质和未来功能将暂时用于展示有关书籍制作和阅读的文化,以及举行相关讲座,提醒人们白塔寺蜚声已久的文学背景,这些启迪性的活动也将促使人们思考白塔寺社区的未来。

项目承办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六工作室

地址:西城区宫门口四条22号

空间设计:众建筑

项目承办方:AA访校、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实验室、GESTALTEN、交互北京、熔岩设计、某集体、Pl设计院(北京大学)、ERICGREGORY POWELL、SLO-MO(祥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思邦建筑设计事务所、标准营造、迹·建筑事务所、直向建筑。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北大街313号

传统文化的再生 篇12

关键词:现代城市文化,精英文化,世俗文化,心理归属,生态建筑

一、传统城市主体文化特征的边缘化模糊

现代城市常被描述为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以令人窒息的冷漠表情拥堵在我们面前,安东尼奥尼在其著名的情感三部曲电影《奇遇》、《夜》、《蚀》中将城市文明用城市建筑空间的意向表达,巧妙地运用到这种现代城市特有的空间语言:寂静街巷、苍白极简、富有质感、无限重复的建筑细节及它们在阳光下深长幽暗的阴影。在镜头的不断静止与反复中,深沉地刻画出浸淫在这荒漠般的现代城市文化中的新兴中产阶级,他们在完成消费欲望的自我满足后隐匿在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茫然,现代人的内心被冰冷压抑的现代建筑不断地分离、隔绝,成为荒漠。现代城市也常被描述为另一个极端——充满动感与刺激的浮华世界,“电子信息牌万岁”,当文丘里置身于东京银座这座由眩目的光、电、幻织成的繁华商业都市之心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座城市充满动感与活力,人们渴望夜的到来,黑暗里随着这些眩目的光电频闪的节奏摇摆,在强劲的鼓点中、在喑哑的嘶吼中、在酒精的兴奋中、在麻醉和迷幻中徜徉……现代城市已很少被描述为诸如“烟花三月”般闲适、悠远且韵致十足,亦难以被归属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般苍凉雄浑,这些传统的具有独特统一性的城市人文精神特征,在以同一性的消费为主导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渐渐弥散、消隐,成为难被忘却的虚空的城市符号。

我们现今生活的城市,消费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普及、全球化信息的高速互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均使得城市面貌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长久置身其中的我们却感受到莫名的压抑,传统的城市功能以及蕴含其中的独特魅力及深厚的人文精神已逐渐褪去,现代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成为同质化的复制。“慢的乐趣”(1),“真空”(2)等内心深处的愉悦赖以存在的空间在以消费为欲望满足的物化现代社会中已难以找寻,经济行为构成公众幸福的表征,人们陶醉在广告,传媒虚构的理想物质世界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却不再思考个体生存的精神深度。存留我们精神世界深层的文化正在被资本和传媒演变为商品,淹没于日常消费中。那些由久远历史积淀出的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城市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消隐,古典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形态已不复存在。全球信息化的语境中,城市文化主体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阶段性特征明显的、以表象呈现多元化繁荣为特征的快速变幻着平面化的消费文化。

二、城市功能的再生便是城市文化的再生

人做为城市构成的核心,因其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精神与公众意识形态矛盾的不断激化,而导致了城市精神集体性的缺失,于是人们很难在新城市文化中寻找到归属,城市生活逐渐失却传统意义上的人本意韵,人们被种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物化的社会新秩序强制着、牵引着、城市生活成为了应对这紧张秩序的一种被动选择。人们怀念传统的人文主义城市,并以一些朴素的方式重现传统的城市文化,旧建筑翻新、旧城改造、仿古街区,在不断充填已日渐虚空的城市符号中寻求城市功能的再生。这只是杯水车薪,符号已然成为符号,不会因为有限的充填改变城市的属性——当代性。新城市文化依托着全球信息化的宏大语境下的惊人一致的公众意识形态,已然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无法改变——我们不可能返回传统。

评判这种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的新城市文化的优劣,还为时尚早,适应社会变革、改变思维惯性、探索和促进当代语境下全新城市文化功能的再生,激活潜藏在新城市文化浮华表象背后的真实,寻求全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深层互动模式,促进自身对新城市文化归属感的深刻认同。适应新城市文化、利用新城市文化,寻求全新的城市功能再生之路,这是真正回归城市生活的必经之路。

三、城市文化的再生便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塑

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开放和信息互动。社会体制的发展完善,信息流的高速互动,使我们身处的当代社会空前开放,这种开放性又为信息的畅通互换,个体群体的深层交流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文化历来被人为地划分为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传统的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有着高度统一的价值审美取向,使得传统城市人文精神具有同样的高度统一性及独特性。当杜尚将小便器放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当代精英文化便进入全新的时期,强调观念、强调实验、强调走出自我封闭的知识阶层,强调开放、强调公众的参与,于是各种貌似与传统精英文化截然相反而采用世俗手段的新艺术形式不断涌现,行为、影像、装置等纷纷走向精英文化的最前沿,逐渐成为主流。

世俗文化以媒体为依托,在大众中广泛地流行传播。精英文化是一种主动文化,它提纯世俗文化,直接纯粹地面对深层精神。世俗文化是一种被动文化,它是媒体推销包装商品的外衣,在洪水般的商业流通中以文化的名义强加给受众,逐渐成为受众心里潜在的文化价值取向。早已成为社会学问题而不再只是单纯的审美及技术问题的当代艺术,在脱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后更加走向边缘,呈现出苍白迷茫的虚假繁荣。而大众内心在充满着无聊、孤独、焦虑、物化、自我、迷失的都市生存的困境中日渐浮燥,思想被连续的真空取代,不同于萨特的指向纯粹精神世界的“真空”,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意义消解后的虚空。

“种种迹象表明,在后现代时期有一种基本的价值观一直都在延续,它难以捉摸,也未曾受到讨论,但随着社会管理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人性化’举措的逐步实施,这个基本价值观受到了个人越发强烈的推崇,这便是个人的自我完善与个人自由。”(3)“自我瞬间自由”是自古至今艺术家张扬的至高境界,当代精英文化更是将这种理想提升至社会世俗文化拯救的层面,这与当代社会中个人所推崇的区别于狭义“个人主义”的“个人自我完善”的人性化需求不谋而合,并将在“人性化”的城市文化再生过程中积聚巨大的力量。探寻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当代社会中个体人的普便心理状态,“这是一种非稳定化的、宽容的心理感受,它专注于自我情感的实现,醉心于青春、体育与音乐,它不在于生活上的成功,而在于内心层面上持续的自我完善……(3)”

基于当代社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共同特征——开放、信息、互动,基于它们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塑城市人文精神,基于当代社会文化所处的现实环境——不断建设更新完善的城市功能,基于对现代城市人生活状态及心理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分析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城市文化再生之路——深入探寻当代城市人心理的深层需求,创造与之相应的新型开放互动空间,整合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全新生活理念,促进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

四、现代城市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心理归属

1.心理生态空间——建筑的另一种生态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态建筑是利用物理技术手段,加大自然通风采光、气温调节、生态绿化等在建筑功能中所占比重,最大限度尊从自然,使建筑空间达到环保节能,绿色舒适的最终效果,是一种物理生态。

对于具有不同社会心理特征的场所精神空间,人与空间的深层心理互动便构成了现代城市中的心理生态空间。这些心理生态空间的集合便构成了不同规模的心理生态建筑,进而构成了全新概念上的现代生态城市,使当代城市文化背景下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得以实现。

因此,在设计中打破传统设计界限,综合运用多媒介手段,加大横向空间思考维度,将设计纳入城市规划、城市经营、城市设计的范畴,深入理解和探寻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探索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营造高密度城市区域的活力中心与城市生活节点,综合运用人文、技术、生态手段创造全新空间形式,动态地对待空间,大量运用非物质方式,全力驱动新生态理念——既人与空间的心理互动,激活、激发日常生活空间在都市中的无限潜能,寻找隐匿在这新生活与平常空间背后的全新的现代城市人文精神。

采用脚手架这种临时材料做为主要的建造手段,使建筑利用自身的独特话言成为一个面向城市的广告体系、成为信息化的泛景观体系,架空的底层等仍由脚手架建构另类的公共景观空间强调与人的互动,成为眩目动感的城市一隅。

2.非物质——另一种生态建筑

非物质并非是放弃物质的使用手段,而是一种顺应时代变化的观念上的更新,突破传统思维及实践定势,结合不同建筑空间的具体形态及实用功能,以当代城市人对空间环境的深层心理需求为核心,适度运用新型的多媒体科技等非传统建造语言,深入融汇当代前沿艺术的先进观念及思想,创造流动开放的公共空间形态,强化张扬瞬间和片断状态显现、强化不断转换的场所信息与置身其中个体人的心理互动,实现人的“自我瞬间自由”,强化事件、行为等非物质现象在以时间为轴线的动态空间形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营造空间场所心理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人与空间的良性心理互动,促进人与空间的社会性心理认同。

(1)开放——流动的空间形态

开放性是营造人与空间心理互动的前提,突破传统审美制约、注重场域气韵、以人的思想及行为为导向,突破传统固有的建筑形象特征所表现出的孤傲、自我封闭的形而上思维模式,将空间形态视为动态的事件性空间,模糊并边缘化建筑的非实用功能,引入泛景观化的建筑概念,依托商业行为、注重人的界面,将建筑空间塑造为多层次、多维度、多功能的空间流动体系,让置身其中的个体人,其思绪及行为自然融入到这丰富多变的空间的起承转合中,在不经意的时空瞬间达到自我灵魂与场所精神的高度共鸣,在平常都市的一隅闪现“自我瞬间自由”。

(2)信息与互动——不断转换的场所精神

强调信息传达、互动过程中的动态片断,不断转换的空间情绪,强调心理互动过程中意义出现前的瞬间状态,强调时间在空间形态塑造中的主导地位。

注重人的界面,弱化建筑空间冷漠宏大的单一叙事尺度。注重细节,将传统的建筑空间转化为以路径、行为为导向的,综合多种新概念表达方式的流动开放、层次丰富的泛景观体系,注重动态片断里场所精神的瞬时闪现。依托场所空间的实用功能,综合运用影像、声、光等软性多媒介手段,动态地营造与现代城市、与社会文化、与置身其中的个体人深层互动的充满活力的空间形态。

强化事件、行为等非实体形态对空间形态与情绪的塑造和影响,将社会文化特征、个体情感体验,通过适度导引的集体个人行为的发生而显现出来,从容地融入掩盖在嘈杂纷乱的表象下不断转换着的城市精神、社会精神、场所精神之中。

将建筑视为景观,面向城市的超尺度的泛景观体系,建筑景观化、景观建筑化,突破常规形象思维束缚,将城市空间塑造成适应多种都市生活事件产生、多种文化形态交流展示、多种信息媒介交替互动的现代都市生活区域的活力中心。

强调交流互动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并以经过为线索创造行走过程中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使置身其中的人的交流行为呈现出主动而自然鲜活的状态。

(3)非物质——第四维空间

在心理生态城市、建筑及空间的塑造过程中,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因由形式上的高度趋同而在这些公共空间不断遭遇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纳、矛盾与对抗、互动与共鸣,这些关联均自然呈现。城市个体在“人性化”的城市文化再生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并逐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鲜活的人文力量,当代城市建筑学意义上的功能在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中再生,并直接指向非物质——第四维空间。

注释

1[1]参见:米兰·昆德拉.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2]参见:让-保尔·萨特.贾柯梅蒂的绘画

上一篇:建筑节能墙体施工技术下一篇:现场控制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