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理论

2024-06-07

传统文化的理论(通用10篇)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相互循环和贯通的观念,即天人论、人贵论和性善论所构筑的人生哲学.天人论主要描述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宇宙地位予以定位;人贵论重在阐明人与动物的关系,强调人在生物系统中的价值;性善论则主要在于表明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依据,强调在人类自身中间,不同的道德品性造就不同的生存意义与行为方式,只有培育优良道德禀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此三观所体现的整体心理观是理解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所表现出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前提.

作 者:刘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8(3) 分类号:B84-09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天人论   人贵论   性善论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2

在“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2014年12月22日发布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在国内外文化产品偏好方面,消费者更青睐于国外的电影和动漫。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广告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因子,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广告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受众的文化认同感。

一、对传统文化广告的研究

在知网上用传统文化和广告两个关键词搜索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研究文章总计357篇,每年分布如表1。表中可以看出,第一篇有关的文章是出现在1993年,陈培爱就在《广告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中提出,广告可以用传统文化去表现。从1993年开始可以看出几个有明显变化的阶段。

从1993年到2005年间,每年就此相关的文章屈指可数,特别是1999年,一篇都没有。2006年很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并不矛盾,是可以很好融合的。同年,邱戈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物与符号——传统物文化与广告传播》,认为人们在对任何物的需要中都蕴涵了一种文化意味,广告传播不仅仅是物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负载在商品上的各种文化信息形式,广告传播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刘广飞在《广告发光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物质外形给我们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应当重视这些信手拈来的资源,并且深度挖掘这些资源。

陈培爱在2007年《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中明确指出,当代社会出现许多有伦理争议的广告现象,许多已经超出了法律的管辖范畴,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广告应理解与运用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内涵,在扬弃中与时俱进,在突破与创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2007年后,理论界已经界定了主旋律,传统文化是可以而且应该融入到广告中的,成为广告创意的一种手法。

从2007年到2013年间,关于传统文化广告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应用的研究也是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公益广告和广告语三个领域,主要内容是广告设计方面。近两年,把传统文化融入广告创意中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如:成娟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运用》中用举例的方式阐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手法能够提升电视广告的设计内涵和表现意境,提升广告的表现效果,激发受众对广告的情感认同;孙蓉在《经济管理》发表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中提到,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思维模式不同,因此在广告的归纳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所使用的方式与方法大相径庭,她用很多实例分析了多个品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于广告创意中。

二、对中国元素广告的研究情况

伴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中国元素,2004年首次被提出。2006年9月30日,《广告人》杂志上出现中国元素专门讨论区,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学志协同一批实践中的广告人提出:中国的广告用什么在世界广告创意领域独树一帜呢?只有中国元素!中国的文化非常深远,设计元素非常丰富,其背后的人文内涵非常深刻,自此才开始有了中国元素的概念。2006年中国元素的广告创意奖正式启动,至今已经举办十届,广告界比理论界先行了一步。

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中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元素广告领域。郭有献、郝东恒在《中国元素与中国创意》中认为,中国元素包括人生哲理、家庭伦理、治国思想、经济伦理、生态智慧、养生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两性文化、图腾禁忌、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名俗事象、民间游戏和民间器物等方面。在知网上用中国元素和广告两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2007年开始至今,有关中国元素的广告论文公开发表的有173篇,统计如下表:

从广告商品领域来看,年第一次出现某一具体领域的公益广告分析,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行业,房地产领域的研究晚了一年,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2年开始进入体育行业,2013年酒类广告也有分析性的文章了,且从出现后基本都保持每年一篇,2013年出现了一篇汽车类中国元素的文章。虽然研究领域开始拓宽,但还是有限,总体还是不多,研究的方法也局限于创意分析。

2. 从广告媒体来看,集中在传统的平面和电视广告分析上。中国元素在平面广告分析中比较多,从2 009年开始,每年3-4篇,至今共有21篇。电视广告在2 0 13年和2 0 1 5 年各有3篇,总计找到10篇,而新媒体的广告分析只有一篇。张屹撰写的《创意绽放:新媒体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互融》中,包含历史典故、价值观传承、孝亲思想、节庆文化四个方面。跟中国元素有关的电影广告植入分析也只有一篇,是对《钢铁侠》中为何出现众多中国品牌进行的解释。

3. 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文章是从案例分析角度出发,真正做实证的只有1篇。吴辉在《现代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定量研究》中,以2007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主要报纸的广告为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了解三地的商业广告运用中国元素的特点与规律,虽然这篇实证研究文章发表在2010年,但之后五年还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

4. 从研究的角度看,从营销的角度去研究的很少,提到消费者心理的只有1篇。梁莺在《感性诉求广告的“中国元素”消费者心理特征探析》中提出,“中国感性诉求广告的发展须与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心理特征、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中国元素精神层消费心理特征相结合”,实际上他也只是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并没有进一步分析。

有品牌分析的中国元素广告有3篇。薛双芬在2013年分析了《国际品牌广告青睐“中国元素”的原因及策略》;崔莉萍在《国际品牌广告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分析了中国元素在国内外广告中的应用,用中国元素表现文化融合和西方文化的国际品牌广告;赵佳菲在《借中国文化东风塑高端本土品牌》中分析了“佰草集”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广告打造高端的本土品牌。

有关跨文化传播的,2010年有1篇。樊兴博分析了《境外旅游广告如何营销中国元素》;宋云在《中国元素广告的世界性诉求》分析了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必要性,指出文化的穿越性、时代性和标志性构成世界性诉求的基础,探讨了中国元素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具体路径;陈致烽、黄淑平《论“中国元素”与中国广告国际化》分析了中国本土化广告与国际广告节上中国广告的表现差异,探索中国广告的民族特色道路;洪婷在《中国元素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以《水墨篇》为例》中,分析了水墨元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

三、结语

从上述文献搜索和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稳定中增长。虽然对传统文化广告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但研究的内容还是很有局限的。

1. 从研究的内容看,不是很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传统文化广告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元素,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价值观等研究得非常少。还有相当部分文章是在呼吁把传统文化融入广告中,用中国元素提高创意,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还是在文化意识的启蒙阶段。

2. 从研究角度来看,进行创意和设计分析的多,从其他角度研究的很少。理论界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对现行广告进行个案总结性分析,针对特定的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广告,分析其广告创意、广告设计等,进行实证研究的少。

3. 从研究的媒体来看,主要是在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招贴等平面媒体领域,对于其他媒体研究的比较少,新媒体领域的只有1篇,电影植入的也有1篇。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广告会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其可行性如何,值得深入研究。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3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高潮,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4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

无论就思想渊源还是就研究派别而言,新马克思主义都是当前文化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一维,其中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促成了文化研究中的“葛兰西转向”.这种转向结束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争,为文化研究开始建构一种摆脱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新的理论方法和模式提供了可能.

作 者:毛剑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C912.4关键词:葛兰西 文化霸权 范式 葛兰西转向

公允价值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篇5

1.与资产、负债的定义及持续经营假设有冲突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们都强调了公允价值是通过双方的交易来确定的。既然交易了.也就说明企业对这项资产或负债已经不打 算继续持有或承担.准备将其变现或清偿。在现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中均强调了预期.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和预期会导 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但在交易之后,原有的权利和义务已经终止.又何谈预期。这显然是与资产.负债的定义相冲突的。从 实际情况来看.上述定义中所指的交易应该是假定的.但是在所有公允价值定义都没有说明交易是否为假定。我国学者谢诗芬认为其是假 定的.笔者比较赞同她的观点。

2.从静态计量到动态计量

相对于在传统会计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成本原则的静态计量而言.公允价值是一种动态计量。与历史威本一威不变的静态计量不 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认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账面上反映的 资产的价值(价格)也应顺应这种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动态的调整可以通过确认由于市价变动所带来的利得和损失来实现。

3.弱化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其具体表现 为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主张资产负债表观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弱化了谨慎性原则。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下,企业不仅要公允计量资产减值所带来的损失.而且要公允计量资产增值所带来的利得。这种公允能够更为 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可以更为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状况。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公允价值并不意味着 放弃谨慎性原则.而是为了要更加准确地反应企业的相关信息。

4.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强调决策有用观

受托贵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受托责任观下.强调的更多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决策有用观下.强调的更多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 企业的所有权已经十分分散.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决定是否继续对该公司进行投资.所以他们需要的是有助于 他们做出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所以相应的,此时的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应为决策有用。如上述所言.公允价值突破了传统会计对成本一 成不变的计量和只提供过去信息的局限。

5.更为精确的配比原则

传统会计理论中的配比原则要求在确认某笔收入时应该同时确认与取得该笔收入相关的各项成本.费用。在这种配比之下,收入和成 本.费用都选择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在这个方面二者之间是配比的。但是在计量属性方面并没有实现匹配.收入采用现行市 价计价,成本和费用却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这种不配比在币值发生波动时会更明显。

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 篇6

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

meme概念来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道金斯把meme看做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元.meme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赞同,在他们的努力下,20世纪末逐步形成了用meme解释文化进化的新领域.meme理论把文化进化看做是文化复制因子--meme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结果.但是meme存在的合法性及其进化的机制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meme理论还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现有的科学证据并不能确定meme的存在,同样也不能确定meme储存和传递的机制.

作 者:郭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5)分类号:G0关键词:meme 基因 文化进化 生物进化 进化的规则系统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7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家庭养老赖以依托的文化观念, 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 曾经孕育和强化了“孝道”的伦理观念、家庭氛围以及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使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家庭养老关系更加脆弱。

家庭养老是建立在道德观念, 而不是法律基础上的。在这里, 后代是否履行养老义务, 以及这种义务的履行程度, 都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和监督机制, 加之家庭养老将养老问题演变成了家庭事务的范畴, 因而社会的监督和控制在操作上十分困难, 其结果是使应当享受养老权力的社会成员在权力和义务关系中出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他们是否能够获得保障权利完全看后代的道德修养程度, 因而形成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养老关系。而市场经济下养老文化的弱化, 致使这种不稳定的养老关系更加脆弱。

2、受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制约的家庭养老标准高低不一。

如果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较高, 养老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反, 如果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较低, 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就缺乏保障。总之, 受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制约的家庭养老状况, 有可能时好时坏。

3、家庭养老会产生代际矛盾。

家庭养老增加了受保者后代的经济负担, 使他们的现实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和相应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相对脆弱的经济地位必然会使老年人在从子女处获取家庭经济支持上处于相对的被动地位。

二、养老模式变迁的理论分析

传统养老文化弱化下家庭养老模式出现这么多问题是有原因的, 而文化失调理论为我们解释养老模式转变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该理论告诉我们, 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 这种文化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文化失调理论认为, 在通常情况下, 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 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 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这就是文化失调或叫“文化滞后”现象, 养老模式转变正是文化失调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 它的产生与我国目前道德观念、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变迁所导致的文化失调有关。当前,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对社会养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道德观念还没有跟上。他们只是留恋家庭养老, 一味地强调家庭养老的作用, 认为家庭养老已成习惯, 难以改变。这些人思想观念陈旧, 等、靠、要思想严重, 在思想上还没有完成由国家人向社会自然人的角色转换, 对子女的依赖性太强, “养儿防老”的观念没有改变。这就是文化失调或“文化滞后”的表现。文化失调是造成养老模式转变问题产生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适应当前物质生产方式的新的养老模式、法律法规和思维方式, 使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部分和当前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

三、完善社会养老模式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新型养老文化建设。

新型养老文化应以积极老龄化为指导, 建立在传统养老文化基础上的, 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 同时依托国家、社区、家庭、个人, 以现代文化为内涵的一整套观念、信仰、习惯、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父母与子女在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与独众;父母子女间的双向义务责任关系;礼仪的科学化;把孝敬父母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内容。

2、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社会养老模式过程中, 要正确估计和利用国家的权力和威望, 在国家政策等相关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也就是说, 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 家庭养老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在研究现代养老方案、建立现代养老模式时, 要充分发挥国家在现代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的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及其配套措施有助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制度的完善要立足于我国的养老文化条件, 立足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悠久的家庭养老文化背景, 考虑到家庭养老、家庭互救、邻居互济、社会慈善等传统美德, 将养老文化融合到制度建设中, 应充分重视家庭、社区、社会在养老中的地位, 继续发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并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强化社会养老的发展,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创新之路。这样才能顺利地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古代闽南传统园林的营造理论 篇8

关键词:古代传统园林;闽南园林;营造艺术;园林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2-0000-00

Abstract: During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Minnan inherited historic tradition from the central China, and also absorbe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gradually formed its local features existing in many gardens . During that period, some excellent gardens produced a good batch of outstanding persons. Those practitioners of the gardens construction were inspired by the constructions and created some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which matched up construction theories of other areas of China, and also had the construction habit of the special geography, weather, history regionally.

Key words: Ancient traditional garden; Minnan garden; Construction Theory

1.闽南传统园林发展脉络

闽南在地理上指福建南部,即现在的泉州、漳州及厦门三市,因具相同的文化渊源及相似的文化传统而统称闽南。闽南文化源于中原汉文化,传统园林艺术也是在早期由中原传入,在闽南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又融汇了世界各地多元文化及地域元素,而逐渐形成有别于中原的另一种园林景观特色园林。

西晋永嘉五年(311)中原政治动荡“五胡乱华”,世族“衣冠南渡”部分定居在晋江之岸的九日山下,这些人衍化为现在的泉州人。当时福建属于未开化地区,这些来自中原的人,将建筑、园林等中原传统文化带到这个荒蛮之地。唐总章二年(669),朝廷派陈政(616~677)带领数千山西上党县子弟兵,进入闽南平定山区土著的啸乱,并衍化为现在的漳州人。唐末五代,中原战乱,国家分裂。河南固始县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领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闽国,而泉州则成为了福建的第二行政中心。中原文化就这样随人们的迁徙而不断地输入闽南。据考古发现,从西晋至五代,闽南的建筑材料、营造技艺等建筑园林相关技术与中原差别不大。

闽南的园林始于隐士的隐居,《泉州府志》载:“秦时有大道者,修真清源山左峰,后人供奉之,名为大道岩。”[1]这隐居地后来发展成为泉州著名的景区。隐士往往选择风景幽美之地,辟园结庐,现都已成了人们休憩游玩的旅游胜地。从西晋至五代,闽南园林属于初创阶段,由中原汉人带入,形式与中原一脉相承;从北宋至元代,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闽南泉州成为了中国最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园林建设也达到兴盛阶段,这一时期闽南建设了一批大型的私家园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肤色的商人定居泉州,带来了包括园林艺术在内的异域文化传统,闽南园林由于中原传统闽南化以及异域多元文化的融合,开始本土化的特色衍化。到了明代由于朝廷的海禁政策推行及明末郑成功短暂盘踞台湾,闽南的海外贸易一落千丈,停止了与外面世界的交流。随着闽南传统建筑的成形,园林本土化的衍化逐渐固化,闽南园林达到了成熟阶段,独具特色。

2.营造特色

成熟阶段的闽南传统园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但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家庭化、生活化,以小景取胜,颇有小家碧玉之风采[2]。这一阶段,闽南园林以书院园林及私家园林为代表,数量多、分布广且特色鲜明,如何乔远(1558~1631)的镜山书院、黄道周(1585~1646)的邺山讲堂、李光地(1642~1718)的榕村书屋、漳州的丹霞书院、永春吾峰山村的侯龙书院(图1)等。私家园林则有施琅(1621~1696)的“春夏秋冬四季园”(图2)、丁炜(1627~1696)的“回园”、郑运锦(1698~1765)的中宪第庭园(图3)、王国珍的“海珠堂庭园”(图4)、黄元礼的“尺远斋”(图5)、郑开禧的“可园”(图6)等。相对于江南园林来说,闽南园林平面布局较简洁,以小空间近距离的欣赏为主;园林均有湖石假山、掘池为景的做法,假山体量小巧,有池必有石桥,并以平板桥居多[3];建构筑物是构成闽南园林的重要元素,形式有:楼堂斋馆、亭廊轩榭、坊塔桥院、拱门石埕、长墙漏窗、石栏凳几等,风格均按闽南传统建筑做法,采用红砖、红瓦、白石、燕尾脊、水车堵、鸟踏等要素;大量采用石材,园林中的建筑、地铺、桥、池、花台等均采用闽南盛产的花岗岩;园林植物以乡土果树为主。闽南古厝里,即便没有专门营建园林,房前屋后只要有多余空间,便会植以瓜果树,这可以理解为农作生产结合居住的习惯;而在天井两侧摆设石桌并上置造型盆景及盆栽花卉的做法已成为一种定式,被认为是普通人家因条件不足,却向往园林生活的一种折衷选择;闽南的园林不单纯以观赏为主,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乡土果树的大量运用,生活用的水井与园林结合等,常有一般家居生活的场景(图7)。

3.营造理论

闽南各地方志或诗词中记载的闽南传统园林非常多,但能保存下来的却极少数。当前,业界对于闽南传统园林关注度不够,研究成果也不多,而关于营造理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泉州已故文史专家陈泗东(1924~1994)曾写有《泉州古建园林杂谈》一文,文中提及“五因”及“园居”[4],因此进行深化研究,细读明清时期各园林营造者的营造心得原文,经过对其生平及园林实例的扩展研究,结合现存的闽南园林遗迹,发现这些论述尽管篇幅不多,但对闽南园林的影响不亚于《园冶》①对苏州园林的影响,可总结提升为园林营造理论。

3.1五因论

明代泉州名仕何乔远(1558~1631)官至户部侍郎赠工部尚书,著有《闽书》等著作,在广西布政司任后,曾回乡在清源山兴建园林化的“镜山书院”施教隐居二十余年。林如源(1577~1648),字维清,被称为“布衣文仕”,为何乔远之表侄,林如源一生不参加科举,不入仕途,在老家马甲镇构筑有“五因别业”,在此潜心研读经典,著作颇丰。

“镜山书院”在清源山之赐恩岩稍下方,原系南宋资政殿学士李邴(1085~1146)结庐隐居之地,何乔远的书院建设因地制宜,陆续依山势而建,终成规模。书院四周荆棘为篱,拙木为扉,周边植荔枝百株,榕林为荫,藤萝交织,美材竹箭[5],简朴而不失幽雅。何乔远于西侧高地建一列三间土庐,题匾“自誓斋”;土庐西侧有清水一泓,题“漱枕”,分出一股被疏浚为九曲之水,与主泉相汇,形成瀑布,题“镜石”;北侧“不厌”石顶建一孤亭,素雅僻静;此外还建有供奉先贤圣像的“天听阁”等建筑。此后镜山书院一直是泉州士子的游学聚集地,直到清末废止科举,而慢慢荒落。“五因别业”因无具体的建设情况记载,则不甚明了,但以林如源的性格秉性,及马甲镇地处山乡的情况推测,“五因别业”应是一地处清辟、建设依山形地势、质朴无华的园林化草庐书斋之类。

何林二人互有走动,关系亦亲、亦师、亦友,感情至深。何乔远曾为“五因别业”题联:“因山,因水,因树,因石,且又因先人之迹,是为草堂;隐农,隐圃,隐钓,隐屠,何如隐诗酒之间,乃称真隐。”经分析研究后认为这是二人根据自身的造园经验总结而成的造园理论,林如源后来在《何司徒佳话》书中另总结为:“因山、因水、因树、因石,且又因先人之居,不为无因”,这与计成(1582~卒不详)《园冶》的“巧于因借”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的“因”有“利用”及“原由”的意思,也就是说造园之妙在于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巧以利用,不做没有原由的营造,园林各属性之间需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园冶》成书于何乔远去世的1631年,可见“五因”理论的提出早于“巧于因借”理论。而“五因”相对于“巧于因借”是更具体化的阐述,从另一角度来看,当时闽南营造园林的流行做法,无不以山、水、石、植物及建筑的巧妙组合取胜,这与后人总结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四大要素:掇山、理水、建筑与植物,不谋而合。

3.2三近论

明末漳州名仕黄道周(1585~1646)在家乡蛰伏期间于龙溪县江东桥畔的邺侯山麓蓬莱渡口创建邺山讲堂,黄道周治学严谨,初创讲堂就制定了严格的教规,先生与学生上下课均要遵循一套完整的礼仪。据传讲堂曾三易其地,方选该址,可见其对环境要求的严格,讲堂地处僻静,负峡临水而建,尽收自然山水之美景。讲堂由三近堂、兴善堂及乐性堂三组建筑组成,黄道周在此一边讲学一边营造学堂,不但教书育人,且笔耕不辍,著书颇丰,兼有营造感悟。

三近堂在峡中最早建成,临江而建,附有钓鱼台,堂内有轩庭曲廊,庭内植有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筑有砚山,三近堂负崖临水,远望峰峦迭起,近瞰江水滔滔,皆为奇景。与善堂在峡北,乐性堂在峡南为课堂,背负芙蓉峡,石林簇立,江水环之,亦是山奇水秀。黄道周在此留题有题 “蓬莱峡”“芙蓉峡”“道不绝风”“墨池”“游罄”等五处石刻。

黄道周在《三近堂记》②里解释“三近”之名的缘由:“或曰三近何居乎?以为好学力行知耻,而又曰近山近水近月。”他把治学理念总结为“好学”“力行”与“知耻”,将其对自然山、水、月品性的理解,对应其治学的理念,在《三近堂记》中又进一步解释山的品性:“山以积小高大,以为好学;腾踔坚确,以为力行;导水而行,遇坎而止,不宕不淫,以为知耻。”水的品性:“水以汇流慕海,以为好学;平科决险,以为力行;荡涤洁清,以为知耻。”月的品性:“月以资日争辉,以为好学;三旬考绩,以为力行;平满挹虚,以为知耻。”

既有治学的理念,又纳入近山、近水、近月的解释,故有了负峡临水的地理选择,因山就势的建筑,也可以理解为其营造讲堂的原则。而其后续的建设、环境的营造无不是围绕这个原则,借山水之自然景色融合月色之柔美,充满了画意,故邺山讲堂是一组融合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园林景观建筑。

三近论之精粹在于园林地址的选择及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即《园冶》的相地与借景。邺山讲堂现仅存废墟,而其所负的“峡”,也已淤积,但脚下的九龙江水静流,远山绵绵,皓月当空映在江面,仍是一副优美的图画。此地远离城市,又有水路直通漳府各地,在此建设书院首先是因优美的江景,临“峡”而建则是让书院融入这个港湾式地形,可多角度的借周边山景,使书院内外空间、远近景观相互渗透,构成秀美的山水画卷。

3.3园居论

明代江苏太仓人王世懋(1536~1588)为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少卿,多才多艺,精通诗文,对园艺也颇有体会。他一生游历各地,潜心研究各地园林艺术,著有约七千字的《学圃杂疏》,论述了其对各种花木瓜果的多年研究,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古代园艺著作。

王世懋晚年归隐,在故乡筑有私家园林“澹圃”,在此隐居终老,澹圃的营建集合了其对园林研究的毕生心得,选址以地僻为胜,营造以自然为美,厌恶奢华的风格,在澹圃里以淡泊的水池为核心,稻田瓜蔬果木组景,建筑及叠石比例较少,以水景及植物景观取胜,很是契合“澹圃”的意境。这与江南的私家园林营造手法不太一样,把实际生产生活融入园林的设计与他在各地生活体验有关,王世懋的造园理念既受其旅途体会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影响[6]。

王世懋在福建任提学副使时,曾著有约七千字的《闽部疏》,主要描述福建各地的民情风物,描述最多的为园林及植物。对于闽南园林部分着墨大概二千多字,可见其对闽南印象的深刻,其中写道:“泉州城大而土旷,士大夫皆散处。余以六月行部,人家多依原隰为园林。肩舆过其下,嘉瓜四垂,朱槿熠熠,绿柚扶摇于短垣之内,丹荔点缀于碧叶之间,令人目不暇给。”总结了当时泉州私家园林的“园居”特点,笔者通过调查闽南私家园林(特别是明清以后)遗存,发现种植乡土瓜果确是闽南园林的普遍做法,或许这种园林营造手法对其后来澹圃的营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谓的园居,就是一种与家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园林化居住方式,这有别于掇山理水的专门园林营造,是居住建筑轻度园林化的营造模式。在闽南的民居里,常看到一些具有园林景门窗特征的门窗;而前所说的在天井二侧摆设石桌并在其上摆放造型盆景及盆栽花卉(,也是园居的一种体现;闽南民居的房前屋后均有空余之地,这空地往往会设瓜棚、种果树,是一种农作与居住结合,而又具有园林意味的做法;在布局上也会有因地制宜,利用边角地块,布置园林小景的做法(图8)。这一类园居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质朴无华的风格,甚至有点草根的味道,展现出了私家园林的另一种模式。

4.小结

闽南传统园林的营造传承了来自中原的特色,历经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后,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的营造特色。营造实例多,特色鲜明,富有地域风格个性,五因论、三近论、园居论是各代园林营造者根据自身经验,有所感悟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集成,在闽南园林的史海里,如茧抽丝、如野寻宝,并结合闽南传统园林的营造特点,而提炼这些园林营造理论,丰富了闽南传统园林的内涵与完整性。

注释:

①《园冶》是明代江南造园家计成,根据造园实践的理论总结,从造园的相地到施工环节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既有实际操作的实践基础,又有审美的理论高度,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论著。

②黄道周是明末漳州名仕,时而宦海时而治学,在家乡创建邺山讲堂,招徒授业,《三近堂记》是他在营建园林式的邺山讲堂后而写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清源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3.

[2]陈允敦.泉州古园林钩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2-3.

[3]李敏.福建古园林考略[J] .中国园林,1998(1):12-19.

[4]陈泗东.幸园笔耕录[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100.

[5]陈允敦.泉州古园林钩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52.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9

刘玉堂 刘保昌

2013年第2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论述,为我们确立了文化强国建设新的理论体系,规划了文化强国建设新的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属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文化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正在朝着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前进。这一重大“利好”,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十八大报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了崭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是对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进一步确认,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建立在对党情、国情、世情的全面把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一理论体系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价值和作用,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这一理论体系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二为”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我们的文化建设事业,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全体中国人民。坚持“双百”方针,有利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有利于促进艺术创作中不同风格的自由发挥,从而使得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才华都能得到展示,一切创造都有实现的空间,一切贡献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焕发出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三贴近”原则,历来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土壤和源泉,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在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创作源泉,歌颂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成果,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崭新精神风貌。这一理论体系辩证指出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这一理论体系高屋建瓴地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性质、目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新归纳,即在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等等。

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既是历史继承,更是时代创新。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愈来愈重视,体现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愈来愈强烈,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实践措施不断强化,继往开来,集思广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了崭新的理论体系。

十八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设计了新的实践路径

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四个方面,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之魂,既是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结晶和不朽成果,又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基本道德规范。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继续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继续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继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继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公民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等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因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人们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学雷锋活动,将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各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润物细无声。”通过长期的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三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标志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

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不断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持续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明确职责,深入生活,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善于将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知识背景与完美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不断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形式,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更多精品力作、传世佳作,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财政为支撑,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骨干作用,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增强文化生产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文化产业领域,努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不断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定向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在国际领域,积极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让一大批“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营销,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2012年,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一直在为世界文化史书写辉煌篇章。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时代进程中,必定再现辉煌。■

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10

摘要:网络银行的呈现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传统银行业的产物,是银行业的1场革命。货泉的演化及网络货泉的呈现,证明货泉的本色就是从1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伴同着货泉产生的根本变化,1些与货泉有关的诸如货泉理论、货泉政策和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网络银行在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以及活气的同时,也对于传统银行理论带来必定的冲击,如网络银行前提下的网络货泉就将打破传统的货泉理论。

(1)货泉的演化及其意义

在商品[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经济中,货泉作为1般等价物的本色是不变的,但货泉的情势却跟着出产以及交流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翻开货泉发展的历史,咱们会看到:一.什物货泉。是人类最先的货泉形态。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经在不同时代内扮演过货泉的角色。二.金属货泉。其形态有1个从称量货泉到铸币的进程,在质地上有1个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进程。铸币的发生,是人类货泉史上的1次重大变革,打上官方烙印的金属才能成为货泉,贵金属垄断了货泉的地位。三.代用货泉。是在贵金属货泉流通的轨制下,接替金属货泉流通的货泉符号――纸币,是货泉情势的奔腾。四.信誉货泉。即充当流通手腕以及支付手腕的信誉凭证。如商业票据、现钞以及支票完整依托政府信誉以及银行信誉而流通。五.网络货泉的呈现。伴同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利用,电子商务的呈现,电子支付手腕应运而生。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而发生的电子货泉、数字货泉统称为网络货泉。网络货泉将跟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趋发展及其在金融业以及商品交流进程中的广泛利用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网络银行呈现后,网络货泉将成为1种首要的.货泉情势而施展其在商品经济流动及第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时期中,网络银即将使货泉变成1串咱们永久不可以见到什物的数字。在货泉的演化进程中,货泉愈来愈轻,愈来愈虚化。

跟着货泉情势的进1步演化及网络货泉的呈现,货泉的本色也愈来愈清楚地出现出来。货泉的本色纯价值体是在社会交流进程以及流通进程中被提炼、净化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流通成为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1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泉的结晶。”马克思正确地意想到货泉的本色是价值体,然而他尚无能够把它从金币的物资价值体中进1步提炼出来。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而至。经由第2次以及第3次技术革命,“社会蒸馏器”借助于电力推进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终于将货泉价值体从币材的物资价值体中分离出来,提炼到纸币的情势。就纸币来讲,虽然它还有币材价值体,但人们已经经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完整可以成为分离之物了。用最新信息技术设备起来的现代化“社会蒸馏器”,进1步蒸发提炼患上到几近完整透明的纯价值体――数字货泉、电子货泉。现在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货泉的本色就是从1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

(2)网络银行前提下,网络货泉对于传统货泉理论提出了挑战

伴同着货泉产生的根本变化,1些与货泉有关的诸如货泉理论、货泉政策和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1是数字货泉、电子货泉使传统的货泉理论体系遭到了冲击。传统的货泉理论体系将货泉等同于商品或者什物资产,所以货泉应当有价格。其实,货泉自身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拥有惟1的价格,它的价格表现为与无限种类的商品和不同货泉之间的兑换比率。此传统理论认为货泉金融体制严格受法律限制以及政府管理,货泉是法律的产物,但在网络货泉时期,电子货泉、数字货泉再也不拥有商品或者什物形态,无非它自身作为1种纯价值体,可以及其他商品相交流,它的价格是它与无限类商品之间的兑换比例,这因而又回到了物资直接交流时代,但这不是历史的单纯复归,而是货泉的1种更高形态,而且或者许是终结形态。此外,因为网络货泉――电子货泉、数字货泉是1种纯价值体,它施展的作用是完整自发的,而不像现行的纸币轨制,货泉的发行流通必需依托国家强制力。

2是网络货泉将促使货泉结构以及货泉内涵有所扭转。在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下,货泉呈现了新的形态,如信誉卡、电子货泉等,这些都是新货泉形态发生的前奏,这是1种依靠全世界以及网络银行发生的虚拟的无货泉实体的数字符号。网络货泉是货泉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情势。网络货泉跟着网络银行发生而发生,跟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而发展。将对于传统的货泉结构以及货泉内涵发生深远影响,乃至某种意义上扭转其意义。其1,网络货泉将部份替换流通中货泉的作用使患上传统的货泉定义尤其是基础货泉的定义遭到了挑战,基础货泉一般为指创造存款货泉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筹备金与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这二者的总以及。而网络货泉的呈现,使货泉什物形态虚拟化,商业银行自己实现了部份货泉发行,在实质上部份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泉的特权;其2,网络货泉对于流通中部份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传统意义的基础货泉的作用遭到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泉供给,其进行创造存款货泉的存贷流动,提供货泉供给的数量,都树立在基础货泉上,基础货泉及其增减变化直接抉择着商业银行筹备金的增减,从而抉择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泉的数量。而网络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这类能量减弱,再加之网络货泉是商业银行自发地创造的,且拥有快速的瞬息万变的特色以及颇具信誉风险,也使患上网络货泉创造货泉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泉能力不同。

3是网络货泉对于货泉供给以及货泉需求发生重大影响。网络货泉部份替换流通中的通货,部份通货以数字化、虚拟化情势呈现,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泉供给的1部份,因而对于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泉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泉M一。M一=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流通中的通货在M一中占比重较大,所以网络货泉虚拟以及替换部份通货,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狭义货泉M一,其主要表现是:其1因为货泉数字化、虚拟化,流通中的通货数量会减少而影响M一;其2是因为虚拟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货泉存在情势的不不乱性,对于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带来不不乱性,从而会扭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影响M一;其3是通过货泉乘数对于M一发生影响。作为货泉供给之源的基础货泉,可以引出数倍于本身的货泉供给量把货泉供给量与基础货泉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网络货泉既影响基础货泉也影响货泉供给量,自然其比值瓜葛也要遭到影响,从而影响M一。

网络货泉对于货泉需求方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货泉部份替换流通中的通货,加快了货泉的流通速度,从而对于货泉的需求会减少。此外,网络货泉中如信誉卡、电子货泉还有信誉创造的作用,也使患上对于货泉的需求处于不不乱状况,从而致使利率波动,利率的波动又反过来致使货泉需求的不不乱。货泉需求的波动加大,就会降低利率作为货泉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作用。

上一篇:路见不平勇相助 见义勇为受表扬下一篇:乐东之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