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变化

2024-11-06

传统文化的变化(通用7篇)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1

摘 要:节日是相对于平常之日而言的,台湾传统节日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有一些改变,但在两岸和谐共处的大前提下,从有利于两岸沟通交流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建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节日公共领域,在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及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三个方面注意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台湾;节日文化变迁;未来趋势。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历日,就在于这期间饱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节日的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下列三项:(1)特定的日期;(2)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性要素;(3)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1]202由此可见,节日这种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而被传承、解构与重建。当代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传统岁时节日和现代纪念节日两大类,“根据台湾„行政院内政部‟公布的„2007年纪念日及节日表‟,台湾登记在案的节日,大约七八十个。”[2]93其中属于传统岁时节日的主要有民族性节日,如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宗教性节日,如妈祖诞辰日、保生大帝诞辰等;属于现代纪念节日的主要有政治性节日,如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台湾光复节、行宪纪念日等;行业性节日,如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等;人物纪念性节日,如孔子诞辰纪念、国父诞辰纪念、蒋介石诞辰纪念等;国际性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

一、台湾节日文化内容的变迁。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原住民其实是最早的一批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人。……台湾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来自闽。……此外,台湾还有大陆其地区的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台湾的,他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到了台湾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深植于台湾。”[3]97这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因此,台湾传统节日文化必定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也有一些改变。主要表现在:

1.政治性节日的“强化”与“弱化”。在台湾,国民党执政时期,非常重视国父诞辰纪念、蒋介石诞辰纪念这样的节日,每到类似节日全台湾都要遵照一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纪念,随着国民党在台湾政治力量的式微,这些纪念日逐渐遭到弱化,民进党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去权威”乃至“去中国化”,2007年,台湾“内政部”废除了与蒋介石有关的节日。对于和“中华民国”相关的节日,如“国父诞辰纪念”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复兴节和医师节,国民党执政时通过几节联过的方式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节日当天既有肯定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活动,也有庆祝中华文化复兴和医师节的活动,到陈水扁当政时基本忽略前二节而只庆祝医师节了。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则是民进党试图通过新设这样的一个节日,以此来提醒台湾民众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强化台湾民众与祖国大陆的冲突;“民进党和台联等独派政党将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2007年,将7月15日定为解严纪念日,这两个节日的制定,是为彰显„台湾主体‟而特意创生,主事官员曾指出:这两个纪念日一是凸显中国(大陆)对台政治军事威胁打压,一是象征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自由,足以形

成强烈的对比。”[2]95由此可见,台湾节日文化的政治性因素极为浓厚,节日成为执政者手中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

2.节俗的独特性及内涵迁移。台湾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由于大陆也有这样的节日,两岸许多节俗是一致的,但台湾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春节,从农历腊月十六到正月十五,台湾民间称为“年兜时节”。腊月十六,台湾人要做“尾牙”,这一天一般公司会宴请员工,以慰劳其一年的辛苦劳作,家庭“则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4]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民众有到庙宇上香膜拜的习俗。“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4]节俗的变化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但有些节日内涵的迁移,则明显含有政治的目的。如光复节本是纪念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的节日,“蒋介石时期,光复节的庆祝内涵中,多用来昭示„新生‟和„反共复国‟的象征符号与行动;蒋经国执政时期,光复节意义衍生为„爱国精神‟的表现;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光复节,渐次加入了„台湾经验‟与„台湾主体精神‟乃至„台湾独立‟的意涵。”[2]963.节日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台湾春节时也吃“年夜饭”,称为“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和乐团圆,兴旺隆盛。……过去台湾民众严守传统,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必然带着孩子回家,近年礼俗之事大幅简略,尤其父家和娘家两地相隔越来越远,舟车劳顿,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觅他日再补便是。”[4]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将传统的节日习俗适度地改变,而且经济社会中的消费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单一化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节日文化表现出节日体系中西方节日的增加、传统节日方式的变化,节日重心发生转移等现象。如台湾的七夕节,主要习俗是乞巧、祭拜七娘妈(织女的化身)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台湾社会形态的转变,大多数与七夕有关的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最后仅仅在台南地区仍然比较明显地持续保持着。但是近20年来的商业炒作,将2月14日西洋情人节的做法完全移植,包括赠送情人首饰、礼物、巧克力、鲜花、卡片等。”[5]11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的演进、文化的交流及理念的传播中,节日文化出现时代性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二、台湾节日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台湾的节日文化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台湾节日文化无疑是打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之一,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体应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1.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在当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转变,西化思潮等影响下,台湾的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都知之甚少,更遑论对传统节日的感觉了,西方节日盛行而传统节日式微就是一个明证,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台湾一些民俗学者对具有中华传统色彩的节日文化的改写,如刘还月认为台湾端午节“龙舟赛其实与屈原无关,主要是习自平埔族人。”[6]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果不能平衡而一味

抛弃传统,那么台湾人民将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因为全面西化而成为西方人,又因为抛弃传统而丧失存在的特征,尤其要警惕和提防所谓“文化台独”,它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要坚决反对。台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抛却母体的做法只能是让台湾失去存在的根基。

台湾和祖国大陆文化源流相同,因此,利用传统节日来提升民族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可行之路。“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这意味着台湾节日文化必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政治势力的渗透消解下坚守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8]台湾法定节假日中规定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大陆也有的,并且两岸的节俗仪式也大体相似,这种相似就是两岸同根生的最好注释,也是造就两岸共同的集体记忆的根源。

2.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平日人们的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节日期间有必要通过各种轻松娱乐的节俗来释放压力。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特点,在众多的节日中也有许多流传至今为人所喜的娱乐活动,例如元宵佳节,舞龙耍狮,赏灯猜谜。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元宵夜,台湾由北到南沉浸在五光十色的花灯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台北,夜幕刚刚降临,台北灯会的主灯“哞哞牛”就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点亮。在高雄,灯塔、烟火、水幕电影秀、花灯竞赛、冰灯展、祈福灯廊等精彩活动一一上演;码头上,聚集了灯会最具特色的宵摇火车、观光船;灯车游行则包括了学校的旗鼓乐队联合表演。台北县平溪放天灯祈福是台湾元宵夜的传统节目,今年元宵夜的主题是“让天灯照亮两岸”。台南的“盐水蜂炮”很出名,蜂炮像蜂窝,可以高达十几米,装填成千上万的炮仗。放炮时参与的民众需要身着防弹背心和戴头盔,可在轰鸣飞蹿的蜂炮中穿梭体验“万炮穿心”的感觉,对喜欢冒险刺激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扣人心弦,在台湾,划龙舟活动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观赏龙舟赛也成为合家参与的休闲活动。2007年,祖国大陆宣布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也予以放假,两岸同庆中华佳节,在这些节日中常有连线两岸时空的文娱节目播出,让两岸人民在放松的心态下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度佳节。

3.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台湾地区的法定民俗节日都有一至三天不等的假期,节日体系的制定表现出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与重视程度,这一点对于保护传统民俗尤为重要,另外假期的自由时间及人们可以自由出行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台湾这四个重要民俗节日(除夕与春节实际上是合并的)成为台湾地区民俗活动最活跃的时间点。“[5]11台湾在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中,从2005年开始首先利用节假日实现了两岸包机及至2008年的直航”三通“,在两岸共有的传统节日中,大陆与台湾人民也共同举办参加了一些文化活动,如2007年厦门就在端午节前夕举行”嘉庚杯“和”敬贤杯“龙舟赛,台湾的6支代表队也参加,在此期间还举行首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和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民俗表演。因此,利用节日文化加强两岸沟通,实现社会效能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可行。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2

三大突破

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形态和新闻风格。从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说新闻开始, 一反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 当代中国的说新闻就一发而不可收。从央视二套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到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 再到河南电视台的《打渔晒网》和《雷颖网聊》, 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各级地方台, 说新闻节目可谓遍地开花。

首先是话语形态的突破, 其次是新闻风格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影响以及新华社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新闻语言是规范书面用语, 语势凝练庄重, 播报铿锵有力, 富有强大的积极力量。当时的新闻激发了人民建设新国家、追求新生活的热情, 增强了新中国的凝聚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闻更是模式化、政治化, 慷慨激昂。

从说新闻这一形式开始, 新闻语态从固定的政治化语态转向了开放的生活语态, 从描述性新闻转向了评述性新闻, 从书面语态转向了口语语态, 从冗长沉闷的叙述陈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转向了短、平、快且富有鲜活生命力而且间接通俗的“用事实说话”。这种突破是新闻语体的本质性回归, 也让新闻从政治教化走向了民生民本。

突破了新闻的思维结构。新闻到底是什么,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1]

新闻, 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词语, 但是当代中国晚7点黄金档的《新闻联播》, 除了老干部、高级别公务员和新闻专业从业者, 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主要领导活动出行的记录, 当然是彰显国家宏观管理一个不能取代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新闻播报的传统思维固定化的结果, 还是弘扬积极价值观的需要, 我们通常会看到歌舞升平的各种新闻。与此同时, 各类大量的说新闻节目, 以其基于新闻事实、事关民生的立体多元的新闻选题, 脱离了政治教化、脱离了单向新闻文体、脱离了宏观世界,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而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

受众接受心理的突破。新兴媒体出现以前, 新闻总是一成不变的宏观政策与大事要闻, 民众的审美疲劳也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发展的重点在经济, 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民生。这种认知需求的冲突也随着新闻语体的变化而弱化, 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 纸质的传统媒体还是新兴起的数字电视、网络、手机, 都随着电子科技的革命而出现了信息爆炸的状态, 人们对新闻新知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更加人文、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闻事件和轻松愉快的欣赏要求也更为广泛。新闻语体的变化与发展也满足了民众对微观新闻的渴求, 像2011年的最美妈妈, 舍身救人的年轻妈妈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是邻居小妹, 也许就是自己的孩子, 这种新闻视角既拉近了民众的心理距离, 也体现了民生之要。也许细微平常、也许琐碎重复, 但却实实在在增加了民众的社会安全感。

三大促进

说新闻已经发生了15年, 这15年里, 由新闻引发的蝴蝶效应即对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了大众参与公共管理。中国民众的爱国传统由来已久, 中国民众不缺社会责任感, 缺乏的是表现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可以说各种说新闻节目对民众的影响, 不仅是重新唤起了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更是唤醒了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除了说新闻这类节目外, 其他如微博、网络新闻等也同样给予了民众参与的机会。有这样一则新闻:“17日, 一名叫河源启一郎的日本男子在武汉沙湖附近的汉街丢失了价值人民币达1.6万元的自行车。他只好报警找车。”媒体报道两天后, 日本环游世界旅行者丢失自行车的新闻传遍网络, 有5万多人转发微博, 很快案件告破。其他诸如小悦悦事件、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都可以看出民间积蓄的一股正气, 也可以看出民众的热忱与社会爱心。同在华夏大地, 谁不希望国家强盛、民族繁荣。

促进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用。说新闻的风格是亲民的风格, 是针砭时弊、嬉笑怒骂皆文章的锐利, 也是民众认知社会的重要平台。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 风格是思想的浮雕, 它在文体中表现的人文性和个性, 永远是独创的。这种独创也是对新闻人业务素养的尊重。新闻的筛选、整理、评议、播出过程是新闻工作者再创造的过程, 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良知、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社会责任的检验。许多公共事件中都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新闻媒体的深度参与, 扩大了民众的社会知情度, 推动了社会事件的合理解决, 既起到了针砭时弊之责, 又加大了新闻舆论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

促进社会进步。民众的积极参与、媒体的良性引导会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最近的陆港之争中, 香港一些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的评价角度很值得学习和推广, 一个文明的社会, 一个发展中的社会, 一个需要进步的社会, 应该在客观冷静的心态下展开讨论、共同学习、互相尊重, 只有这样, 才会最终形成香港媒体人邱震海先生所言, 在一个自由、民主、开放、多元、理性的社会里, 每个人都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每个人都能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不再围观, 一起讨论。[2]如果三分之二的民众能做到这一点, 或者二分之一的民众能有如此修养,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文明。

同时, 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断扩大, 新闻媒体在社会事务中若能更为理性、客观地搭建沟通平台, 合理引导民众的各种情绪, 换言之, 能实现民众在公共事件中情绪的合理宣泄和疏导, 也同样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三大文化效应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手机、电视的普及, 各种新闻形态随着3G手机、移动通信的广泛使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这对当代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 就可能造成遥远的国家一场飓风!处在文化传播平台中心的新闻节目亦是如此。说新闻的出现、发展、壮大、普及过程中对新闻语体的巨大影响, 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 对民众参与公众事务的唤醒与引导, 同样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新闻本是一种传媒的介质, 对平民百姓的生活而言, 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但很多百姓越来越离不开新闻, 因为新闻走进了他们平实的生活里, 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现状和未来。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功效的放大, 是新闻语体变革的结果。说新闻从根本上拉近了新闻受众与新闻的心理距离。《诗经》有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每一档好新闻的精雕细琢, 在新闻事件中融入新闻工作者缜密的思考、对社会事件的正确把握、对社会舆论的正确驾驭, 细微之处见功夫, 也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化。

鲇鱼效应 (Catfish Effect) 。鲇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 在于缺乏忧患意识[3]。在中国的文化形态中, 不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之士。但更多的人一旦进入中年, 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后, 思想和行为范式就会逐渐固定而不愿意变化。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积淀很深的原因之一吧。很多人在固守着已有的成就, 按部就班甚至一成不变。尤其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 更多的人有强烈的明哲保身的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 这种固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逐渐地改变了。革新使中华古老大地焕发了青春朝气, 外来的文化影响也促进了新闻事业的改革, 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解放了人们多年的精神束缚。时代影响着新闻, 新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使他们有了更多感悟, 继而改变了民众的社会认知, 改变和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的社会评价体系。

驴子效应。即围观, 也就是鲁迅先生曾经痛斥过的“看客”。其实从某种角度看, 围观是一种关注, 总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逃避稍有进步, 更重要的是如今在网络上围观的人, 不再只作壁上观, 而是开始参与其中, 转发、评价甚至伸出援手。在网络这个无声的世界里, 更多的人表露了真实的内心感受、所思所想。围观也会有所触动、有所反思、有所教益。这也会在无形中推动文明进程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 当中国大地无论大江南北还是东北边塞, 各地市电视台纷纷出炉说新闻类节目时, 在饱赚了民众眼球之余, 我们发现, 一些电视频道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不符合新闻原则的节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表现:

娱乐新闻。有些节目主持人以自己的个性化方式把新闻娱乐化。我们说新闻终究是新闻,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第一要务。有些节目就出现了调侃、讽刺甚至戏谑的语言, 这其实是对新闻的不尊重, 是有悖于新闻原则的不足取的做法。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 在新闻事件的选择和解读上都不够全面, 也缺乏足够的冷静和客观。

媒体责任弱化。有些节目的新闻取材纯粹是为了迎合一些消费者的低级趣味, 也有些新闻从业人员夸大事实、断章取义, 甚至道听途说。例如一则孕妇产子的所谓“缝肛门事件”, 其间媒体的责任不容小觑。对个人的人身伤害暂且不论, 就这一事件的社会影响, 何其恶劣。医患关系问题本身已经成了中国社会关系中最为紧张的一种,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新闻写作, 岂不是造成了更严重的恶性循环?故而媒体的社会责任必须加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新闻的示范作用必须加强。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评价、表述方式都要有一个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 一些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社会问题的预见、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度解析能力都有待提高, 相关的管理也亟待规范。

结语

新闻语言体系的变化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进步, 其总体风格体现为灵活自由的个性化评价, 心态更为开放的社会认知方式, 形成了更为透明和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新闻语言体系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新闻结构模式, 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更快发展, 增强了社会管理的开放度, 也给了民众和新闻从业者对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自由, 增大了民众对社会理性的包容阈限, 也能通过构架更多的沟通平台而让我们的社会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325.htm.

[2]凤凰网[EB/OL].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huangchongyugou/.

韩国“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 篇3

关键词:韩国 “恨”文化 传承 变化

韩民族一直是被称作“恨”的民族,也使得韩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识特征。它不仅影响着韩国人从古代到现代的思想,还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渗透。所以,要想了解韩国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恨”文化的含义,并通过韩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和之前的“恨”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恨”文化的传承和变化。

一、“恨”文化的概述

韩国的“恨”一字和中国的是一样的,因此,中国人会把它理解成仇恨或者是愤恨的意思,但是它们不论是在文化内涵、含义或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韩民族的“恨”的含义主要包含“怨恨、悲哀、失望、悔恨”等含义,也可以从侧面说成是“理想未能实现而表达出的感情”。“恨”的情绪可以被自我化解或是被他人帮助解除,这也正是韩国“恨”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将“恨”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具有促进人奋发图强的含义[1]。

二、韩国“恨”文化的传承

“恨”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的比例较高,其中《文学》上册的教材中一共有诗歌20首,戏剧片段和小说共17篇。其中韩国诗歌有17首、外国诗歌3首、外国小说4篇、韩国小说和戏剧13篇。这17首诗歌中,就有6首是抒发“恨”的文化情感。而17篇小说和戏剧中也有7篇是表达“恨”情感的。这说明了“恨”文化仍至今仍影响着近代韩国人的思想[2]。很多对韩国有了解的国家都会认为韩民族具有敏感、多恨和多情的特征,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恨”文化的诗歌等其他作品,诗歌中细腻、忧郁而又缠绵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韩文化中多情、多恨的特点。比如诗歌《你的沉默》,它表达的是对祖国光复的信念,诗人写到“我们在相见时担心离别,离别后相信重逢”和“离别若是换来毫无用处的泪水,那么爱会破碎,因此我把难以驾驭的悲伤的力量注入希望的头颅”。诗人把祖国比喻成爱人,把期待爱人的到来暗指期待祖国的光复,尽管诗中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祖国分别后的痛苦。诗歌中还用到了“枫树”“初吻的回忆”等词语,不仅渲染出凄凉、缠绵的境界,还蕴含着忧伤、缠绵的“恨”的情感。

韩民族的“恨”文化中没有复仇的情节,前人在研究“恨”文化时也认为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民在看待“恨”的问题上,往往会选择“内在消化”,而不是怨恨、反抗[3]。在韩国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没有发现复仇意识和复仇的情节,甚至在近代诗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韩国人在经历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仍在歌唱“恨之美”。也可以从另一面看出韩民族从古代到近代,都秉承着“恨”文化理念,而不是“怨”。

比如诗歌《你快来》,这是一首写于日本殖民地末期的诗歌,诗人用美好的景色来描述自己想象中解放后的故乡,“你曾经生活了这么久的你深爱的家,在那被粗暴践踏的篱笆上,樱桃花开了,李子花开了。白天有蜜蜂蝴蝶飞舞,晚上有猫头鹰歌唱。”在日本殖民之间,韩民族不能抓住自己的命运,但是却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这首歌在表面上写呼喊伙伴回到故乡,其实暗指渴望祖国解放。这首诗歌在给人期望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现实与希望之间的差距,更加激发韩国人民的“亡国之恨”。

三、韩国“恨”文化的变化

在教科书中的“恨”文化已经由内向的“恨”转化为外向的“恨”。古代的弱势群体会把“恨”埋藏在心里,选择在冤枉和绝望中苟且偷生,会把痛苦看成自身无法改变的错误或是自己的错误,并且用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怨恨,使怨恨淡化,最后甚至变成了对自己的怨恨,通过对自我的惩罚来把“恨”化解,达到自我的新生。比如在《春香传》中的春香和李梦龙在监狱中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将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去“怨”别人,体现了古代“恨”文化中的内向性。而教材中的“恨”已经转变为外向的“恨”。

近现代的小说作品中对“恨”的阐述,虽然没有转向为外向攻击,但是与古代小说的善恶有报的观念是不一样的,近现代的小说或戏剧多数是以悲剧结尾,总是在“恨”达到高潮时结束,使“恨”没有得到释放。在古代民族面对苦难时,当事人面对强势的力量而无力挣扎,因此放弃反抗,但是这种“恨”的情绪是需要安慰的,这种能量不断地积累,也许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为韩民族社会运动的推动力。

四、结语

经历时代的变迁,韩国的“恨”文化仍在不断的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中,并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晓玲.韩国“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项针对韩国高中文学教科书的分析研究[J].当代韩国,2010(03).

[2]朴钟锦.多“恨”的民族,多“恨”的总统——卢武铉自杀原因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06).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4

一、选择题

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主,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我们现在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刚健有为 ③天人协调 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⑤和谐与中庸 ⑥崇德利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⑥

6.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7.在战国变法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8.(2008·上海高考)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9.(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均摘自《道德经》

材料二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自《论语》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心

爱心

专心

而民善矣。——摘自《论语》

材料四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摘自《道德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4)概括材料三、四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答案:1.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韩非”“仁义”“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学生儒家主张“仁义”,法家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此可以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贵贱有“序”是孔子思想的保守部分,“有教无类”是关于教育的思想。

3.B 解析:明确提出“君轻民贵”思想的是孟子。

4.C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对所涉及的思想家的观点全面掌握,“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重要思想。

5.C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意义,①④是封建等级剥削思想,可排除,故C项正确。

6.C 解析:②为孔子的思想主张,④为孟子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7.C 解析:“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体现的是法家改革变法的思想,四人之中只有商鞅是法家代表。8.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战国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学生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正确。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区别。第(1)问指老子的哲学思想;第(2)、(3)问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的阶级立场作答;第(4)问考查二者在治国方略上的异同。答案:(1)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3)维护奴隶制度。(4)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或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二 儒学的兴起

一、选择题

1.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统治权力的附庸 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被秦朝统治者采纳

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比较死气沉沉

2.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D.无为而治

3.董仲舒对儒学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学行之有效、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5.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6.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

7.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①“大一统”的政治观②“仁政”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学说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8.科举制度与世官制和察举制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全社会读书风尚形成

B.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公平公正 C.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D.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减少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中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用心

爱心

专心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答案:1.B 解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但在秦朝时,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接受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故正确选项为B。2.C 解析: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皇帝做了有违天意的事情,上天就会降灾难或出现怪异现象以示警示,材料中日食发生时,汉宣帝的诏令即说明了这一点。3.C 解析: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如边境问题、王国问题,阶级矛盾激化等,这些都要求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正适应了这一需要。4.D 解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与史实不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5.D 解析: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汉初社会凋敝,经济状况极差,统治阶级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使经济恢复,故到武帝时开始奉行大一统思想,采用儒家学说来巩固政治统一。

6.A 解析: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君权神授”。

(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都是通过文化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使儒学开始成为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理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B.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理学把天理和伦理道德完全割裂 D.理先于万物而产生

2.下列言论不符合程朱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创新题)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5.著名儒学大师朱熹曾经在白鹿洞书院举行过多次讲学活动与大型辩论活动,其讲学与学术辩论的内容不会涉及()A.人间的道德伦理问题

B.“气”和“理”谁先谁后问题

C.“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问题 D.“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6.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的是()A.陆九渊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7.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王阳明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心” 学更多地吸收了道家思想

C.王阳明宣扬“心学”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 D.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儒家“仁”的思想

8.(创新题)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王守仁:“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五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用心

爱心

专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今天我们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案:1.C 解析:在理学家看来,“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而没有把二者割裂。2.B 解析:B项为明末李贽的思想。3.B 解析:本题有些难度,解题需抓住关键词“把„„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和“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由此可以判断此思想家应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4.C 解析:本题属理解题,要求理解“天理”的含义。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A、B、C三项是朱熹的主张,而D项“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是明朝王阳明的心学主张。6.A 解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7.B 解析:本题是一道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C、D叙述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叙述有误,因为“心学”更多地吸收了佛教思想,并非是道教思想,故选择B。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阅历有共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的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①是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反对②反映了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③适应了明末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④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统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7.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8.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势独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材料二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还提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材料四 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政治主张,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3)材料二、三、四所反映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列举这三段材料中能反映该思想的关键语句。

5.C解析:黄宗羲是批判君主专制最为严厉的思想家,认为法是皇帝制定的,为皇帝服务的,是不公平的,要求实行法治。黄宗羲要求废除“一家之法”,实行“天下之法”,故A项错误;法律一向是由人来决定的,黄宗羲认为不能只为“皇帝”一人服务,而要为“天下”服务,故B项错误;在中国最早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是维新派,故D项错误。

6.C解析:不同的思想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形成的根源

用心

爱心

专心

即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7.D解析:本题关键词是:“实质”。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因为它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从孔子创立儒学主张恢复周礼,结果到处碰壁;到董仲舒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思想;宋明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华,形成程朱理学;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之时,这时的儒家思想带有民主色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家思想。

用心

爱心

变化-身边的变化作文400字 篇5

过了不多久,外公家的院墙变高了,变厚了,土墙变成了坚硬的砖墙,我掂起脚还够不着呢!我胆子小,再也不去墙头玩……

到了上学时,外公家的院子又升高了,顶上插满了碎玻璃片,闪闪发光;有一段,还拉上了铁丝网。听爸爸说,那是电网,是防盗用的;如果碰着它,会被电击死的。从此,我到外公家,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碰着它。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6

人的心理需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传统音乐的命运。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却正遭遇濒临灭亡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 在音乐艺术中, 由于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审美需求和感受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就限定了某类音乐所允许表现的范围与向度。归根到底, 音乐是人类需求的产物, 音乐是为人服务的。当音乐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时, 便会对主体产生吸引力, 受到人们的青睐;反之, 当音乐不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时, 其音乐魅力被忽视, 甚至会被人们遗弃。

无论站在何种立场, 采用何种方法, 对音乐现象本质的认识, 是每一个研究者努力探求和追寻的方向。既然传统音乐的命运与人的心理需要的变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 是什么引起人的心理需要?

一、人的心理需要变化的原因

(一) 外部因素

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就产生了对文化交往、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造成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现代化建设的加快, 经济形态及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变化, 城市文化、流行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占优势地位。为了顺应时代的浪潮, 城市中的人对新潮音乐的追求, 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人们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的变化, 以满足其自身需要为目标。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人类现代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而世界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 使得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不断冲击, 使人们对外来文化加强学习的心理日益渐增。例如, 在学校教育中, 外来的音乐学习成为主流, 这种心理也是导致传统音乐不景气的原因之一。可见, 人们的心理需求是受社会文化的变革、经济的需求、教育的导向在不断变化的。

(二) 内部因素

所谓内部因素, 就是传统音乐自身的因素。人的心理需求变化的原因还受来自传统音乐本身的一些影响。在学习传统音乐时, 往往会出现演唱难度很大, 演奏技术太难, 识谱难度较大等问题, 造成人们心理上的障碍, 加之受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

在学习传统音乐的技术上存在一些困难的同时, 人们在对音响的审美上也有所追求。传统的民间歌曲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很大, 对于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学习上有些困难。如果人们对其他地区传统音乐所传达的审美意识缺乏认同, 也容易造成人们向符合自己的审美意识的音乐趋向。所以, 当音乐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时, 这种音乐才会存在且很好的发展。传统音乐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间接的影响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

通过以上从内外两方面因素来分析人们心理需求变化的原因, 是很有必要的。既然人的心理需求是受传统音乐内外因素的影响, 那么, 人的心理需求的变化又对传统音乐产生什么影响?

二、人的心理需要的变化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对传统音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众多因素中, 人的心理需求是最核心关键的因素。因为人的观念折射出的是人的心理需求, 一种观念的倾向会对某类音乐的走向起很关键的作用。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因此, 人的心理需求的变化会对传统音乐产生一些影响:

(一) 心理需要的变化对传统音乐的正面影响

对于现代人来说, 追求新潮的外来音乐, 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要, 这无疑对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传统音乐进行改革, 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血液,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才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发展。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现代化的不断加快, 世界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 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音乐文化, 也是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多元化就是指多样成分结合进入一种音乐结构或和社会结构。这种形势下, 对传统音乐来说是一种挑战, 同时也是发展的有利因素。把外来的因素应用到传统音乐中, 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既能保存传统音乐的因子, 又能有效地发展传统音乐, 这也不失为保护和发展传统音乐的良机之策。例如, 从旋律上讲, 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 西方更加注重立体和声效果,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将西方的曲式、调式、节奏和织体与中国民间音乐的题材和旋律相结合的典范,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 现今的许多老歌新唱也多以多元结合的形式呈现。

(二) 心理需要的变化对传统音乐的负面影响

在看到有利因素同时, 还要考虑其不利的因素, 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传统音乐继承和发展理性的认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传统音乐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趋势, 这与人的心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当传统音乐的审美趣味满足不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时, 势必会面临灭亡。

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快了时代的脚步, 人们越来越崇尚一种快餐式的生活, 那些融合了国际元素的、短小精致的音乐作品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而那些长篇的、宏大的、慢节奏的传统音乐形式显然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土壤。许多地方的戏曲、歌舞、音乐会等, 由于形式陈旧、“后继无人”以及地方方言的局限性等原因而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从人的心理需求变化看传统音乐的命运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音乐揭示世界和人生的双重奥秘, 并且通过这种感性生命的揭示, 展现有限生命获得无限精神超越的自由境界。[2]中国音乐艺术精神强调感物之心性——音乐与个体内在精神的对应, 她正是以呼唤起内心深沉的情感和超长日常语言与思想的道德良知, 进而造就人的心灵与人格为终极关怀目标的, 而且具有一种“共生性道德气质”的精神。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 那么传统音乐的人文精神是与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一脉相承的。感悟之心性是中国音乐创造之精髓, 可见音乐对人的心性的重要性。

音乐有诸多种功能, 其中审美是音乐的灵魂, 但是在以功能性较强的传统音乐中, 审美因素是常常被忽略的部分。在传统音乐中无论是喜乐还是悲乐, 都是与处于音乐与个体内在的精神对应, 满足了当时人的审美心理。比如有一些仪式音乐是用来祭祀祈祷的, 但是同样体现人的审美心理。因为这类音乐可能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但是对祈祷和祭祀的人来说, 这种音乐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 既然满足审美需求, 同样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愉悦。总之, 存在即合理, 只要是符合人们审美的, 满足人们需求的就应当得以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随着国家对民间音乐保护意识不断争强, 许多濒临灭亡的宝贵民间遗产得到了复苏和发展的机会。在政府的扶持和经济支持下, 各地纷纷挖掘、整理和研究当地的传统音乐, 举办和参加各类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培养传统音乐继承人, 让传统音乐走进课堂等举措, 都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有力保护。比方说, 建国后雁北“耍孩儿”剧团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蓬勃兴起, 他们用新颖丰富的题材, 诙谐风趣的曲调, 独特的唱腔, 伴有欢快激烈的打击乐, 将此传统文化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在2003年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在多地举办巡回演出, 以及吸纳各路艺术人才, 由此, “耍孩儿”这一地方民间传统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还有近年来, 通过星光大道推出了阿宝、二妮等民间歌手, 这也说明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虽然在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 仍然存在不足。应该怎样保护, 是该“原汁原味”保护还是不断发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相关性的文章随处可见。笔者认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应该以人的审美心理角度作为基点, 不断探索音乐本体与人的审美心理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的审美心理对音乐发展有导向作用, 反过来, 音乐的发展要以不断满足人的审美心理的需求为依托。

摘要:近年来, 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成为音乐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使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题。本文旨在从人的心理需求来阐述和分析心理需求的变化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以及影响人心理需求变化的原因, 如何使处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传统音乐符合人的心理需要, 从而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下去并且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方针政策及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需求,传统音乐,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185.

[3]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3.

[4]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J].广西民族研究, 2003, 2.

[5]薛艺兵.论仪式音乐的功能[J].音乐研究, 2003, 1.

[6]郑茂平.音乐审美期待的心里实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 3.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7

一、概述

造型艺术的成就不是简单的积累和叠加,古代先人所缔造的诸多造型艺术高峰,依然横亘在我们面前不可超越。同时传统造型审美哲学所孕育的脉动,华夏民族把对自我存在的精神探求,对自然存在的意义探索,通过龙纹造型艺术,物化为独特的符号语言和精神烙印,呈现出旷日持久的演绎历史,和广阔无限的创意空间。龙造型经历了肇创期、演变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几个阶段。从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到青铜时代,以至贯穿全部封建社会,都有全面而完整造型演变。

二、肇创期

在距今8000年前的“查海文化——先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两块陶器残片上分别有浮雕的“龙体”和“龙尾”,并证实当时的龙已具“蛇形”。而红山文化龙是中华龙起源的主要源头。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在龙的起源过程中得以实现。红山文化时期以前“龙”形象都是依附在其它载体上,类似装饰品,红山文化玉龙则是以独立形态出现。红山文化玉龙有四类:一是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赛沁塔拉卷体大玉龙,马首,龙身细长内卷,长吻前伸,梭形眼,额部和颚下有方格网状纹,全身光素无纹;二是在东山嘴遗址璜体双龙首玉龙,龙首对称,长吻前伸,上唇翘起,口微张,菱形眼,龙身刻瓦沟纹;三是玉猪龙,猪首龙身,龙体蜷曲,头部硕大,双短立耳,大圆眼,吻部多皱纹;四是在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发现的C体玉鹰龙。

上述四类造型形式的精神气息,反应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与精神归属相对比较单纯。这一时期龙的形式表现往往充满纯真的原始气息,生动而粗犷,即在进行高度艺术提炼和几何概括的同时,在不同的动物图腾的相融中,都施以圆转细润的手法,多以扭曲的蛇身与其他动物相构建,形式流畅,富于节奏的韵律。这样,一方面,形式和情感的对应上,产生了“异质同构”,使外在对象和人的内在情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物化龙纹动物的面部形态也少了狰狞之气,于简练中却蕴含生命朴拙天真的精神气质,与人的距离很近,感觉很亲和。

三、演变期

从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是龙造型的演变期。此时龙造型已成为原始氏族或联盟集团的帜徽——原始图腾,具有了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的寓意,故而龙纹的兽性的狞厉,神性的漠然描绘得到全面强调。在殷商时期,龙更多地出现在祭祀天地的礼器上,青铜器上出现了姿态新奇的如夔龙、螭龙等。 “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

但细究到商代龙纹与西周龙纹,二者因宗教精神追求和政治上的差异,在审美思想和相关的物化形式上也有了差别。如:西周吸取了商灭的教训,首先大力削减了浩繁冗长的祭神仪式在时间和金钱上的耗费,体恤民力。其次,继承商在与神性沟通上的至高地位。最后,提出德治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即提倡德治,谨慎使用刑罚,形成了西周“礼”、“刑”结合的法制特色。图腾含义也由“通天神兽”向“祥瑞象征”倾斜。宗教、政治光环的淡化,给龙纹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创造。这使龙纹得以更多地依从美学规律,趋向艺术化、图案化。

四、发展期

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是龙纹的发展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逐渐成为日常器皿,龙纹作为日常器物的装饰已失去了昔日狞厉的神性,但龙的祈福寓意却由此得到了加强,用途不同的龙纹增多。在晚周帛画和战国帛画中,神龙已由人驾驭驱使而成为墓主升天的工具。秦汉时期,出于巩固封建制度的目的,龙纹被赋予“真龙天子”等宗法观念,代表“帝德”和“天威”的龙纹便不准乱用。而宗教也将龙奉为辟邪降福的祥瑞之物。此时龙纹的形态已由先秦时期的无足的蛇形变为肢爪俱全、奔走迅速的兽形,但在汉代时由于修仙思想盛行,龙纹也相应出现了飞翼以及云气飞流的样式,线条纤细而飘逸。至隋唐时,则又改为升腾在云雾中的蛇躯而有飞动之美,龙纹变得活泼而纤巧,浪漫且灵动。

五、成熟期

宋代至明清是龙纹的成熟期。龙纹应用更加广泛,并有宫廷龙和民间龙并驾齐驱的发展。宫廷龙纹,突出神性,装饰极尽金碧辉煌,涉及宫廷礼仪、服饰建筑等各个方面,龙纹作为皇权代表的精神符号意义前所未有的强化。同时龙作为诉求行雨的功能被明确界定,从而在龙纹表现类型中产生了与水纹结合的新变化。民间龙纹,则取寓意吉祥,素雅秀美,灵活生动。至此,龙纹的装饰性达到极致 。构图上已形成行龙、团龙、正龙、盘龙等结构形式,意象上形成“三停九似”、“蹬打挠踹”等,从而可以把龙的装饰纹样方便地表现在任何形状、规格的器表上。正是这种便于运用、装饰自由的特色,才构成了中华龙纹的千年传续。

六、结语

龙纹从抽象的混沌到拟似的清晰,从简洁的单体到复杂的组合,从无定的时尚到定型的程式,数千年的龙纹形态宛如行云流水,演变不息。究其更深的意味则在于,龙造型的每次变化背后,都和当时的文化思想对应,这一演变完整记录的价值,对今天我们如何继续传承演变,具有莫大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詹勤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徐建.传统的兴衰[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上一篇:秋季节安全生产下一篇:马路市场清理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