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文化教学

2024-09-23

隐喻与文化教学(共10篇)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1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和认知手段, 传承着浓厚的文化信息。现代隐喻理论也认为, 隐喻是认知在语言中的体现, 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的体现, 而且蕴育着丰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化, 在隐喻的抽象概念和语言的表达中反映出了一定的文化差异[1]。而所谓的情感说的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 是人类自身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感情之一[2]。

一、英汉“爱情”隐喻认知共性分析

1986年, Kovecses在《愤怒、骄傲和爱情隐喻》一书中, 通过大量分析, 形成了爱情隐喻的概念体系, 提出采用原型理论分析和研究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因素。爱情是一种心理活动, 而且是埋藏于心底的一种抽象概念, 是一种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人类的爱情之所以变得如此美丽, 就是借助了隐喻。虽然英汉语言有差异, 但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 看待爱情的角度是相似的, 这样就有了相似的隐喻表达。

1. 爱情是战争。

这个隐喻把爱人比喻成战争中的战斗者, 把一方追求一方比喻成在战斗中攻打堡垒。追求者这一方可以像打战一样攻打、包围、征服直至占领被追求者这一方。“She fought for him, but his mistress won out.He is gaining ground with him.”可以翻译成“她一定会成为我的俘虏。所有的情敌都败在他的手下”。

2. 爱情是旅途。

“爱情是旅途”这个隐喻, 把爱人比喻为旅行者, 把爱情为旅行工具, 把爱情中遇到的挫折比喻为旅途中的困难, 把爱人的共同目标比喻为旅行目标。这表示爱人必须一起克服旅途中的各种困难, 向爱情的目的地前进, 否则就无法维持这种爱人的关系。“We will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It’s being a long bumpy road.”可以翻译成“我们的爱情正一步步走向死亡。他们分道扬镳了”。

3. 爱情是容器。

英汉两个民族都把人的身体看做是容器, 把爱情看做为容器里的东西。因为我们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的, 所以人们用人的身体这个有形的具体实体来比喻抽象无形的概念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既然人的身体被比喻成一个容器, 它有里有外, 爱情就可以像液体一样充满容器, 溢出容器,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就有了“爱情是容器里的东西”的表达[3]。“She was filled with love.He poured out his affection on her.”可以翻译成“他对她一往情深。他们很快陷入爱河”。

4. 爱情是疯狂。

我们知道人类的爱情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它能带给人快乐、痛苦、信念、失望等, 所以说爱情能改变一个人, 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时还会造成心里不稳定, 失去控制、失去正确的判断等问题。他们吃不好甚至睡不香, 因此就有了“爱情是疯狂”的表达。“I’m crazy at her.He is gone mad with her.”可以翻译成“有了你我迷失了自己。他爱她爱得发疯”。

二、英汉“爱情”隐喻认知个性分析

既然爱是人间共有的东西, 人类又有着共同的认知, 那为什么会有差异呢?这就是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和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西方国家工业发达, 商贸活动很普通, 人们也非常熟悉贸易原则, 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深受其影响。他们通常都是外向、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感情不外露, 只能把爱情深藏在心底,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就有了对爱情不同的表达方式。

1. 爱情是商品。

西方几百年前就是经济发达国家, 人们的商品意识远远早于我们中国人。人们熟悉经济贸易, 商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爱情被比喻成商品。两者都是珍贵和有价值的东西, 谁想要就得投资和付出。“I didn’t get much in return.I paid a lot for so little love.”

2. 爱是狂喜。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感情开放直率, 尤其是对爱情。而中国人则把爱情深藏在心里作为一种非常私有的感情。西方人就有了直接表达感情的隐喻, 而我们中国人没有。“I’m giddy with love.I have been high on love for weeks.”

3. 爱是农作物。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这是“以农为本”的汉民族生存的生动体现。国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帮助理解和传播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所以用农作物来表示爱情在汉文化里就非常常见。“人面桃花相映红”、“春蚕到死丝方尽”。

4. 爱是吃醋。

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得隐喻有着不同的表达。醋是中国人都熟知用来添加食物味道的一种调料, 汉语中常用醋来表达情人间的嫉妒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广泛使用“爱是吃醋”的原因。“你的醋劲怎么这么大?打翻了醋坛子”。

三、文化教学

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是所有文化都具有的普遍现象, 是文化的一部分[4]。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所以爱情隐喻的特点有差异, 这种差异也进一步体现了文化差异。有这样一个笑话故事:“一个在美国华侨公司工作的越南妇女, 她的丈夫懂那么一点点汉语。一天她丈夫接她下班, 她朋友故意问她丈夫:‘这个绿帽子你为什么戴了那么久?’他却笑眯眯的说:‘这个绿帽子很好很耐用的, 我戴了6年了。’听完后, 大家都笑了, 可是他却觉得莫名其妙。”这就是不了解对方的文化, 不明白“绿帽子”的含义导致的笑话[5]。因为在中国, “绿帽子”是表示妻子有情人。所以,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隐喻概念, 使其逐渐学会使用隐喻, 应导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 展现其特有的社会习俗, 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体系, 加深学生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6]。

1.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受课程的影响, 我们应把文化和语言联系起来教, 文化对语言教学尤其是隐喻教学非常重要。在词汇教学中从认知角度来阐释隐喻, 以便学生学习到词汇的深层含义, 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2.在教学过程中, 教一些隐喻概念和有关的隐喻知识。隐喻传承文化, 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英汉隐喻现象的对比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透视文化, 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教典故来学习隐喻文化。典故是隐喻的根据, 它的使用是隐喻式的。其隐喻性表明人们通过想象、联想等进行认知活动时, 必须以文化语境为基础, 才能使典故的隐喻文化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典故理解隐喻文化, 可以达到理解典故深刻寓意的目的, 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结语

通过对英汉“爱情”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 我们发现, 两种语言中情感概念隐喻表达有着很多相似点。这一共性得出以下观点:爱情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不同地是, 汉语独特的表达方式源于文化个性和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语言的联想意义往往与其社会文化密切有关, 所以不同国家的语言的联想意义也会完全不同。为了提高学习水平, 避免文化障碍, 掌握好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典故等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相信, 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通过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将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摘要: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爱情”作为研究对象,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了情感隐喻认知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感隐喻,认知,爱情, ,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明.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和差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 :129.

[2]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156, 220.

[3]潘红英.英汉爱情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J].山西大同学院学报, 2008, (2) :56.

[4]金毅.中国文化概论[M].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5]阮秋茶.汉越语颜色词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7:148.

[6]罗依娜.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 (2) :103.

土豪的社会与文化隐喻 篇2

土豪被中国人所熟知,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的土豪,是被专政与被打击的对象,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等是他们的标签。但现在的“土豪”,其含义已经彻底改变,这个网络词语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它多被用来形容网络上的花钱无脑的人和极爱炫耀的族群。

尽管如此,人们对“土豪”的态度,已不再像对“暴发户”等类似群体一样,进行简单的否定与鄙夷。现如今,人们对“土豪”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态,是“路见不平一声吼,抱着土豪不放手”“我们做朋友吧”这样的自我嘲弄和相互之间的戏谑。

“土豪”,已经成为热度盖过“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等名词的新的群体标签,而且它在这几个名词之外建构了一个新的群体,划分出社会多元化群体的一部分,与“高富帅”“白富美”等在文化形态上形成了对照,构成了粗鄙与精致的二元区隔。与此同时,它与“屌丝”则在粗鄙层面构成对应,在经济基础的坐标体系中,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所以,在我看来,“土豪”已经从政治学意义上的贬义词,转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的一种直白写照,同时也涉及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品位和价值取向。

在社会学意义上,当下人们眼中的“土豪”,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近十几年来以房产为支撑的新崛起的富裕阶层——在中心城市,一套小房子即意味一个百万富翁了。他们展现给世人的形象,类似于曾经的坐享其成的地主与佃户,因为这些人往往不是靠辛苦的商业经营而获得财富的企业家,也不是靠辛勤工作而获得不错收入的白领,他们只是坐等财富随着房价一起疯狂飙升,然后成为世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有了这些唾手可得的财富,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物质生活,然后以各种物质包装自己,最近则是新的iPhone5S手机的颜色为“土豪金”为特征,它和暴发户的镶金牙,有着类似的靶子与象征意义,成为非公平状态下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显著标签。“我们做朋友吧”的背后,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嘲与社会表达,民众对于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服从的认同。

另外,从文化上,中国人一直并非真正的拜金主义者,对于文化、品位与素质的内心的认同还是很高的。正如我们现在在朋友圈内的相互戏谑,也都是以“土豪”相互称谓与冠名,最后大家会发现,“土豪”的说法满天飞,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承认自己是“土豪”。

从暴发户、煤老板到如今的“土豪”,这种称谓与群体标签,本质都是中国人内心与全社会文化内核中,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虽然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但这种文化的习惯与传统,还是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对于文化与品位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但源于现实的残酷,理想被挤压,人们不得不向无脑“土豪”低头、甚至于委身于“土豪”。

一般来说,社会在词汇上的区隔与分裂,是社会分化的直白体现。无数的新词的流行,都可谓中国现实的晴雨表与检测器。“土豪”这个革命时代的语言,在21世纪的今天,以反讽式的全新含义崛起,隐喻着中国社会分层已进入一种赤裸裸的状态,犹如回归到当年的那种状态。于是,“土豪”就成为一道有着黑色幽默意味的社会裂痕。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通过戏谑与自嘲的姿态,进行了解构与新的建构。

这也预示着,如果“土豪”显示出来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等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与解决,以及文化形态上的审美矫正和提升,那么,“土豪”的横行会是一种必然。而且将来到最后,革命话语的重新盛行,诸如“分田地”这种彻底无视私有产权、物权的社会风暴,真的有重新到来的风险。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3

一、背景

我国社会正继续高速向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转型正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外语教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下定位和取向的关键时期。我国频繁的各种教育改革缺乏一个整合的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论证。自上而下的各种改革只发出他们想要什么的信息, 比如, 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而对于这些变革成功的现实条件, 过程设计和充分实施没有足够的沟通与及时而又充分系统性的培训。因此, 教学怎样才能成功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怎样生成新课程标准所描述的教学实践与文化还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谜。要探索揭开教学文化转型的谜的起点是认识现状, 即我国外语教学的现实情况到底如何?本文从教学文化视角来看外语教学是用整体和协调的方式来探索教学, 从而加深对教学改革的认识理解和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文化指一个社会里“教师群体共享的思维方式, 信仰和价值观构成的教师职业文化”, 教学文化的变化对教师行为和观念的转变有重要的影响[5]。教学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 同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和教学方法等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6]。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 甚至决定教学实践。外语教师是外语教学的主体, 是外语教学的“业内人士” (insider) , 聆听他们的声音和观察他们怎么做, 是研究和发展外语教学文化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这类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发现问题, 找到出发点和发展空间[7]。

在我国, 马维娜[8]、徐丽[9]认为, 我国教育教学研究由于缺乏多角度和学科互涉的沟通精神而处于困境。因而, 他们提倡要拓展教育教学的发展空间和建立教学和教师发展文化机制, 以探求教学文化及对其研究的空间、价值、进展和方向。不过, 对我国教学文化的特点即内涵的实证研究还较少。正如徐继存和车丽娜[10]所说:“由于对目前教学文化的特征缺少关注, 至使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陷入低效, 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抗”。原因之一可能因为在改革传统教学, 借鉴外国课程理论的同时, 缺乏对当前我国教育文化现状的认识, 新的理论怎样融入实践还需更多的研究。再者, 对教学文化到底如何进行实证研究还需技术上的实验和发现。本研究将从教学文化的视角和理论出发, 对教学文化, 主要是外语教学文化的实证研究做一个有效探索。本文将以隐喻体现外语教学文化研究为例, 同时, 也是从隐喻的角度来探讨教学文化。

二、文献综述:引喻与教学文化

隐喻及喻隐表现形式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语言体现象, 也是一种浓缩了的高度形象化、慨念化的言语[11]。语言来自人的经历, 反映人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 是他/她所在群体和行业文化的话语表现。话语中的隐喻也是社会文化和实践的语言化主要的、不可取缺少、习以为常的方法;社会文化和实践是语言的生成环境。任绍曾[11]指出隐喻是指“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 用一种非常不同领域的经验理解某一领域的经验”。这一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是一种认知活动, 因此, 他进一步强调“隐喻的中心是思维”。在隐喻体现认知这一理论的基础上, Kövesces[3]进一步发展并论证隐喻是语言、社会文化和大脑活动的多层次的同时体现。Cameron and Deignan[12]的研究认为, 隐喻是社会文化的密码, 是文化知识的语言符号。人们在参与一个社会文化群体中习得隐喻。隐喻植根于文化中。因此, 隐喻也影响并可能限制人们的思维与行为。

隐喻也体现在教育文化和实践中。例如, 大家熟知的例子是教师即“园丁”的隐喻。人们把对园丁的角色功能如培土、浇水、给植物增加养分、甚至接下来要让植物自己生长等行为, 投射到教师的功能上, 来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16]。美国学者Gardner[14]到中国参观访问后, 发现在中国, 人们把教育当成“竟赛”。他观察到, 在中国, 孩子们都尽早地投入到为高考比赛的学习“跑步竟程”中, 学习直奔考试目标, 当他们达到目标的终点后对学习的过程欣赏不多。这也是他认为中国教育文化和美国教育文化的不同之一。这里, 教育即比赛的隐喻中, 他用对竞赛的感知来表达他对中国教育的认识 (zhao and huang, 2008) 。

外语教师表述教和学的话语中自然出现的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所在教学文化和实践的言语化和慨念化。M.Martinez[4]等的实证研究发现, 隐喻是体现教师思考教学的框架和机制。影响教学实践的教师思考方式不一样, 会形成不同教学文化模式。比如, 灌输式的教学就是在把学生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思考方式下的教学实践表现;而认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建立自主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学生学习是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教师就创造出探索型的教学文化[5]。K.Carter[15]在多年教师发展研究中, 利用隐喻建构教师对教学任务和教室管理理解的范式, 得出隐喻是展现教师理解教学的信息和发现其工作意义的教师知识的结论。她发现, 隐喻也有助于沟通教师的知识, 教师叙述教学的隐喻在其教学行为上得以体现。隐喻透彻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特点和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中学外语教师教学经历和话语描述中自然出现的隐喻可综合而又真实地反映我国中学外语教师的思想, 与其文化影响因素, 教学现状及其特点, 使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外语教育文化及其问题, 探索我国外语教育文化的嬗变, 因此是值得研究的。

三、研究方法:人生历程和诠释隐喻

本研究分析的隐喻来自对17位教师的教学生涯访谈。这17位教师是来自中国中部一个中型城市的多所中学的中学英语教师 (zhao and huang, 2008) 。被邀请参加此研究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师人生和英语教师职业历程叙事深度采访。本研究主要探索在中国教英语到底是怎么样的工作, 教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教师职业历程叙事方法的主要思路在于它能从时间与空间和个人与社会的多维角度来研究教师、教学文化及其发展。教师人生及职业历程的多维角度, 主要表现教师的活动空间是课堂内外;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的存在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16], 因此, 教师个人与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深度访谈主要围绕教师过去的学习经历、当前教学实践和未来打算等方面进行, 访谈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的影响。每个教师的访谈分两次到多次完成, 具体根据教师的实际时间而定。转录成文字的访谈内容回馈给教师本人, 以再次确认内容的准确性和认可访谈内容用于研究资料。本文聚焦教师人生和教师职业历程叙事中出现的主要隐喻, 诠释其表现出来的教学文化特点、内涵及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分析首先是把所有访谈中的自然出现的隐喻过滤出来, 根据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分类。

四、结果呈现:隐喻与中学英语教学文化特点

1、教师角色与关爱中教学

首先, 教师隐喻非常形象及生活化地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和功能。隐喻也表现出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年轻的女教师趋于用“姐姐”来表述他们的角色及与学生的和谐与友好关系。西方文献中较少提到“姐姐”这个教师角色隐喻, 但女性教师经常会用“母亲”来投射他们的教师功能和形象, 尤其是小学教师。这也与基础外语教育中女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有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们多方位关心学生学习的关爱文化 (zhao, 2009) 。这种关心体现在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关心,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育他们的学习和做人能力等方面。这种关爱文化往往与教学文化其他方面, 如考试压力下以语法为重的英语教学等发生冲突。这一冲突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教师关心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这门语言, 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 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下, 教师们要为学生的考试成绩着想, 为了考高分, 教学材料基本只能以教科书为准, 以讲解语法与考试题目为主。如一位教师的隐喻式陈述形象地表现了这个矛盾:

老师想把这个课上完 (教材内容) , 他引导学生思考, 但是学生思维跟不过来, 就是说想半天, 时间不够, 老师就干脆, 拿个比方, 就是撒米引鸡进笼, 但是这个鸡不进来的话, 就赶紧把鸡抓进来, 放到笼子里面去。就是说老师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但是我们老师这个讲课只有四十分钟, 你讲的内容与这个任务, 他不讲完怎么办呢?

此教师虽然知道教学需引导学生思考, 可为了赶进度和为考试教学, 只好牺牲学生思考过程。要避免这种冲突, 我们认为, 可以通过教师发展和社会教育观的改变进行。主要是要让教师们了解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外语教学很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有引导的外语学习是很重要的, 考试与灌输式的教学法无法使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间而必然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2、教师角色, 教师与“工人”教学与“体力”劳动

除了教师与学生关系体现教师角色,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在其教学方法下产生的学习也体现教师形象和教学文化。在过去的西方文化里, 教师也有被视为“工人”, 校长被视为“经理”的时候, 不过现在这一隐喻随着西方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进步已基本消失。然而, 这里, 我们特别指出, 这类隐喻在本研究中仍较频繁。例如, 两位教师访谈中, 无意识的把自己看作“工人”。其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述说的:我每天改很多作业, 机器人似的这样工作。觉得作业改了也没什么用。不过不改学生不写。这样工作12年后, 感觉自己在次行业中像一个熟练工了。其他教师隐喻也体现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形象和教学为体力劳动。比如, 有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生涯的教师用“艄公”来描述他的职业形象多少有点伤感的体验:教师如艄公, 年复一年的把学生送到彼岸, 教师却总徘徊在河流上, 自己没多大收获感。

其他此类的隐喻还有视教师为“管家”。这些隐喻勾画出教师劳动的艰苦与教学已变成了缺乏智力的体力劳动。当然, 随着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教师们也已开始反思这样的教学工作的意义何在。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教学中都失去了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是育人的活动。因此, 这些语言表明教师的工作需要回归到教育本位。怎样才能做到此“回归”, 把教学从似体力劳动的趋势转回到智力教育活动?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文化回归到教育本质的智慧启发的轨道上来。

3、教学与“灌输”, 学习与“接受”

有关实际课堂教学的隐喻值得注意的是如“灌输”、“接受”、“抄”、“记”字眼等。如一位教师在回忆他学英语时说:

我们上中学时, 那时连录音机都没有。我们主要是课堂45分钟的学习。内容那么多, 就是灌给我们, 我们接着。老师教我们不要想太多, 就象吃馒头一样, 吃甘馒头一样, 直接往下咽。

教师们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回忆主要体现出教师在教室, 把教材上的知识“搬”到黑板上, 学生们再从黑板上“记”到笔记本里。这是一种典型的简单灌输-被动接受式, 使得学生学习缺乏思考过程的教学模型。一个对三代教师近40年的教学研究发现[16], 这种模型近几十年来, 在我国外语教育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顽固的组成部分。教学是带有传授知识的特征, 问题是教师需要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它, 教师没有选择和决策的主动性。从单一传授课本内容到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学材料多元化, 加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和决策参与, 即拓展教师探索的主动空间是提高教学智力成分的关键之一, 是教学文化转型的主要策略与路径之一。在我国, 一些专家们已开辟探索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文化[1]。这种新教学文化也为我国教学文化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4、情感表现

K.Carter[15]的隐喻研究表现出教师工作的相关情感。Hargreaves[17]的系列研究表明教学是有情感的实践。研究发现, 我国外语教育文化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并没有完全缺失, 有教师觉得作为外语教师非常满意。虽然, 教师是个稳定的职业, 但教师职业没有太大的纵向提升路径, 人们通常从一个年轻教师变成老教师, 这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变化。因此, 这对一些有更高职业追求的人来说满足感不很强。隐喻“教师如艄公”也体现了一种此教师对其职业缺乏成就感的教师情怀。因此, 这位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带点“苦涩”的味道。加上他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他感到“涩涩的快乐”。因此, 他最终做了一个改变, 决定离开教室, 放弃教学。而这种体验, 一位刚参加工作新教师也有体会。她感到教师这个工作是“让我欢喜, 让我忧”。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她有着好奇和理想, 她要帮助他人学好英语。但让她忧的是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是她在当学生时从未想象得到的, 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 她的情绪往往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此外, 现有的各种教师评估手段给教师们带来复杂的情感体验, 有的成功, 有的因没能使学生考高分, 或达到一定的优秀率而扣“奖金”, 感到“没面子”。教师们在这种分数比人重要的文化中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 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 加强社会对教师“情感-人文素质”关怀是我们这个教育体制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因为这关系到教师行业能否吸引或留住最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4

关键词:方位词 原型范畴 隐喻 跨文化教学

0 引言

在认识语法的研究中,物质的空间关系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人类生而俱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功能来感知世界万物,具有理解并描绘实体空间方位有关系的能力。在英语中,常借用下列介词描绘实体各种动态和静态的三维空间关系:

1 表示相对方位的方位词

in front of,before,under,below,underneath,beneath,the back of,behind,beside,next to,by,over,above,far away from,far from,close to,near,at the top of,at the highest point of,between.

“方位关系的认识,可以涉及两类物质实体的概念:一个是我们认识的客体,它应该是我们注意的焦点;另一个是帮助我们确定聚集实体方位的背景参照体(称作方位体)。”(程琪龙,2006:111)而Langacher用动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表示两个参与者之间的方位关系。动体是关系结构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通过界标的参照而予以确定。例如:

Look at the pretty house in the picture.An old woman is seated in an armchair in front of the house.A cat is sleeping under the chair.There’s a big apple tree at the back of the house.A bird is fling over the big tree and another bird is at the top of the house.A woman is water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 close to the house and a little girl is beside her,picking roses.在一幅图片中有树、房子、花园、车子、小鸟、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太、在花园里浇水的妇人,在椅子下躺着睡觉的猫的生活场景。要描绘这些场景,我们要借助不少方位词来确定这些主体或我们视觉焦点的位置,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在上述这段话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house这个单词,虽然客体之间有时作为参照。浇水的妇人是以房子为参照,而小女孩是以其母亲为参照。但总体上是以房子为参照的,因为房子在图片中体积最大,最容易发现。其他物体可以通过距离房子的方位线索找到。因此,焦点与参照物的关系参照物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变化。

2 表示绝对方位的方位词,以地球为参照物

north,northwest,northeast,south,southwest,southeast,east south

例如:the far south 南极

south by east 南偏东

这组方位词表示的方位的参照物恒定不变,其中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地球。因此一般意义上的东、南、西、北则不需要参照物,只需要知道场景中的视点方向即可。再看下列句子:

Spain is in the south of Europe.西班牙在欧洲的南部。

Mexico is to the south of the U.S.A.墨西哥在美国之南。

Viet Nam is on the south of China.越南在中国的南面。

虽然句中也出现具体的参照物,但另外一个不可缺少的隐性的参照物始终存在,起着指南针的作用。

3 绝对方位词,以人体为参照物

left,right,upper left,upper right,middle left,mid-central,middle right.

例如:

①His left arm was broken.他的左臂断了。

②He knocked down his opponent with a powerful left.他一记有力的左手拳将对手击倒。

③The sender’s address is written on the upper left-hand corner.写信人的地址位于左上角。

此三句中可以明显从人的左手衍生出一个与人手无关的词组(upper left-hand corner)。看以下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下例客体的方位与听者或述者直接相关: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1980)的观点,方位隐喻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之中找到“我们直立的身体姿态与向前行进的典型性特征就与不同的空间方位和方向所赋予的联想有很大的关系”[1]

4 方位词的空间原型意义的隐喻性拓展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categorization.(曾传禄,2005 )。ROSCH建立了基本范畴和原型理论,并提出了基本范畴等级效应和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Taylor,J.(1989)认为原型经常用来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原型更确切地含义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认识参照点,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是可以扩展。一个范畴内可以有一个中心,即原型,也可以有多个原型构成一个中心义项群。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放射形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方位词的空间意义随着人们认识能力发展而不断受到拓展,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人们借助特定的空间关系来表现抽象的逻辑思维如:原因、方式、目的等。试看下列方位词的隐喻。

①There is a jug on the table.桌上放着一个罐子。

②The carpet on the floor isn’t fashionable.这块地毯过时了。

例1中,罐子是焦点,桌子是参照物主位体;例2中毯子是焦点,地板是方位体。这两例中客体和参照物都呈上体位和下体位关系,存在支撑力。on隐含“依托、支撑”的关系。

③The election campaign can count on the public support.选举活动要信赖公众的支持。

④Most cars run on petrol.多数汽车用汽油开动。

例3中,公众的支持(参照物方位体)支撑着选举活动(焦点);例4中,汽油(参照物)是汽车(焦点)动力的支撑。从以上四例中,可以看出on在某物之上的空间意义投射到生活的各种事态之中,引申为“依赖、依靠等”。

又如:

⑤The water flows under the bridge.水在桥下流过。

⑥We work under an experienced engineer. 我们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下工作。例5中under表示空间位置“在...下面;在...底下”,在例6中,under隐喻为“地位、等级比……低”。

5 结论

正如莱考夫 (Lakoff,1999)指出的: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方位隐喻(Orientation Metaphor)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其他认知域或目标域(target domain)进行映射(map)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方位隐喻把一些空间关系和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上,不仅能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具体和熟知,而且能启迪读者的想象力,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York:BasicBooks,1999.

[3]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4]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曾传禄.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5

建筑可视为具有符号体系的图形文本, 因此符号学介入公共建筑设计领域的讨论对建筑理论的发展有正面意义。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为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著名哲学家巴特也指出:符号学是一种形式的科学, 因为它除了内容之外还研究意指作用。对巴特而言, 符号体系的价值在于其自身之文化功效, 换句话说, 形式的价值建立于符号体系, 而符号的意义在于传达与建构意识讯息。因此, 从符号学角度理解建筑的语义, 可以得出结论, 建筑是意识形态具体化的表征, 依靠表象来理解建筑的外在形式, 实际上就是建筑形态表述在比喻的特征里的体现, 而这些指涉内容、模式及功效归功于语言体系外的另一层次—隐喻。所谓“隐喻”,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定义为:“把两种不相同的概念隐含地联系起来。暗示其间的相似性”。

本文以符号学中的隐喻论述分析公共建筑形式的文化价值与功效, 探讨公共建筑形式如何从被赋予被动载体, 转换为文化实践中积极的角色, 规范社会行为及公众意识, 进而达成意识形态的建构。对隐喻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对其概念化设计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 公共建筑隐喻表达的基础

建筑不只是纯粹满足生存需要, 也是对社会实践与意识传播的一种符号体系。建筑理论研究者罗伯特.斯特恩曾在其论著《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中把建筑概括为三大类: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后现代隐喻主义强调建筑要表现人文、地理和历史的延续性, 强调建筑应该反映文化的积累而不是文化的解体, 是历史文化的丰富体现。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建筑是“用建筑材料造成一种象征性, 将建筑为一符号体系, 其中所涉及的议题并非只是形式及美学的问题, 如同其它艺术一样, 为了理解建筑作品, 必须理解建筑形式, 而为了理解建筑形式, 又必须隐喻在建筑形式中的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 隐喻在人力语言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 起到哄托或强调寓意的重要作用, 通过间接的途径将强调的事物比拟于需要传达的对象, 是语义转化的过程。

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理解符号在建筑中的隐喻, 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构成审美经验的最主要的基础, 就是人们常常论及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活动经验, 这种经验是一种积极、使人容易接受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实现的信息的接受。

依据符号学理论, 我们可以得出认知是后天学习的过程体验。但是对于一部分人而言, 只能表象的感观建筑符号, 却看不懂它所暗示的意义。因此, 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者要把握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使公共建筑符号真正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办公楼形态设计就采用了“丝竹隐喻”手法 (图1) , 设计构思源于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丝竹”的形象, 丝竹是中国人居环境的象征,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 更是中国传统音乐意境的象征。色彩采用中国建筑灰屋顶的意象, 建筑立面造型手法抽象地隐喻中国的竹子这一文化符号, 也象征中国传统音乐与竹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联系。

二. 公共建筑隐喻形式的意涵

公共建筑形式就是表达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在建筑中的表现。它体现在生活中的事物, 也可以是抽象概念。建筑形式的价值并不仅在于建筑形式特质及其服务功能上, 建筑的形式的价值主要作用于符号受众 (设计者、观众及使用者) 间的传播功效, 在于建构与传递, 生成与转化意识形态的能力。换句话说, 公共建筑是以符号将抽象概念具体可视化的非语言的成果, 设计者透过其形式以表现对某一特定的认知, 而受众以直观的方式与建筑形式互动而所产生的视觉经验, 观看是发现其意义的过程, 再由受众结合自身文化经验、社会背景、情绪和态度等去理解图形文本中的符号体系, 进而对建筑产生理解, 延伸出图形的意义, 因此建筑可以说是意义生产及交换的场所。它是设计者和受众之间的载体, 中间传播的信息是公共建筑所承载的。

公共建筑由符号的力量潜移默化在受众之间, 使受众和环境之间产生想象的关系, 透过这样的视觉符码操作的机制在公共建筑中显而易见, 比如宗教建筑、博物馆、政府机关等。但是公共建筑形态主要是将向受众传递信息作用于符号之中, 通过感人的视觉外观, 使人通过生活体验快速的接受符号语言索要表达的信息。公共建筑通过隐喻的手法, 籍以符号的力量潜移默化作用于受众之间, 在形象和意义之中融入个人及大众的意识, 使受众和环境之间产生想象的关系, 透过这样的视觉符号编码运用于公共建筑之中。但是建筑的表象已经被自然化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体系所掩饰, 所以建筑设计师需要提升自己对隐喻语言的认知, 选取符合建筑形态与受众的图形符号, 才能在物质和内容上创作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建筑元素。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在表达意境的时候充分考虑借景的隐喻手法, 把拙政园、忠王府的围墙借用, 将中西合璧的苏州博物馆现代形式与传统园林互为因借、互相融合, 把美好的景物入画为景, 营造丰富的空间来隐喻传统。他用公共建筑来表述他对苏州传统园林的感知。由此可见, 生活经验的体会是隐喻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三. 公共建筑隐喻实践的多义性

“隐喻”在修辞学中曾被视为修辞格的一种, 但近年来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 隐喻属于人类固有的认知模式, 是人类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与手段。更有语言学家认为, 它无处不在地存在于人们用来认识事物与感受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公共建筑一方面是社会实践运作下的产物, 又是为社会群体意识、文化意义与价值观的一种再现表述方式, 借着形式符号的呈现、反映、诉说及传递着历史、社会、经济及文化脉络的境况。然而, 在另一方面, 公共建筑并非是一系列符号的聚集物, 被动的反映社会文化的概念, 而是在被赋予论述位置同时, 建筑以社会实践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文化实践的体系中, 在社会文化中体现。视觉图形及其景象所产生的思维与认知建构是密切联系的, 形式展示历史的脉络, 诠释意识形态。隐喻在其中发挥着结构与形态塑造、选择与呈现的积极作用, 换句话说, 它传送已存在的意义, 是社会存在实践和生产的积极转化。

亚里斯多德提出隐喻的本质 “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 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 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 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 或者通过使用类比”。公共建筑可被视为“象征对象”, 是具有传达及沟通讯息功能的视觉语言, 透过符号象征指示的特质而具有叙述性, 作用于符号受众 (设计者、观众及使用者) 之间, 进而达成意义的传递。大多数概念包含隐喻, 有些概念甚至就是由一系列隐喻构建的。像上海世博会中的俄罗斯馆 (图2) , 运用了具象图像符号再现——主要运用了太阳、生命之花、世界树几个元素, 在俄罗斯, 太阳被视为光明的象征, 生命之花让观众体会到童年的再现, 世界树则表现了和谐的愿景。主体元素综合体现了新俄罗斯、生命与人的主题。展馆建筑既似花朵, 又似“生命树”, 12个“花瓣”形成塔楼, 顶部的镂空图案则表现了俄罗斯各民族的装饰特色。俄罗斯馆的多种元素的隐喻构成了公共建筑隐喻实践上的多义性。

四. 公共建筑隐喻理解的模糊性

公共建筑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述, 而社会文化又是整个社会群体、阶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再现, 公共建筑所承载的不只是其物质形式, 或其被指向的功能性, 更重要的是建筑指涉了本身功能性以外的意义, 建筑可说是意义生产及交换的场所, 且成为建构知识的载体。建筑透过其视觉性及可被感知性, 塑造价值观, 建立意识形态, 因此不可忽略建筑所展现的能力。因此建筑形式的分析即在处理社会意识、文化价值、政治权力和形式符号之间的多向度辨证关系, 经过建筑形式的转译, 透过符号的消费, 转译成意识形态的经验, 进一步改变现有意识及社会认同。

公共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形式特质及其服务功能上, 建筑形式的价值作用于受众之间的功效, 在于建构和传递, 生成与转化意识形态的能力。换句话说, 建筑师由符号将抽象概念具体可视化的图形化成果, 设计者透过其形式以表现对某一特定历史脉络或者社会事务的认知, 而手中以直观的方式与建筑形式互动所产生的视觉经验, 观看是发现其意义的过程, 再通过观者籍以自身社会文化经验、社会背景、个人情绪和态度等去理解图形语言中的符号体系, 进而对建筑本身产生理解, 从而产生出图形隐喻的意义, 因此, 公共建筑可以说是意识交换的载体。保罗 • 美隆艺术中心是由当代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 建筑结构主要通过曲面墙与平面墙两部分建筑并列构成, 围合成视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共存的空间状态。该建筑形态的设计就采用了隐喻模糊的手法, 空间设计就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交换。

当观众在阅读公共建筑符号的时候, 公共建筑的形象直接会在受众中展现, 而当大脑对复杂难读的符号不容易辨识时, 大脑就会根据主观臆断把其余的东西填补上去。这个过程具有指涉的功能, 符号学在作用不再单纯关注对象的符码, 而是解码, 揭露解码过程中符号形式组成部分本质外的所指, 形式语言所延伸的符号体系, 及其支配符号的组合系统的使用、接受与流通的机制。

五. 结论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 隐喻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能使建筑形态产生奇特的视觉效果, 吸引受众的注意, 达到深入浅出, 传播建筑元素语义的目的。根据巴特和索绪尔的论述, 公共建筑研究不可忽略建筑语言体系之外的意指性作用, 透过建筑的表现, 公共建筑负载着意识形态的运作, 不仅是意识形态再现、沟通及传播的媒介, 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文化认同建构的载体。公共建筑透过形式的事实, 在公共环境中被和谐的安置, 在符号中实践其意涵指向的功效, 以展示其意识形态的讯息, 这些建筑传递给显示认同想象, 使受众接受并复制形式符号所散发的意识形态主题, 并激发某种特定的想象。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6

语际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译介与对话。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英国修辞学家里查兹曾(Richards)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1]作为外语翻译人才,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在译出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之间进行准确、 有效转换,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条件和成熟标志,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隐喻现象的语言及文化认知并进行实践训练,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隐喻概念的理论溯源

隐喻在西方自从20世纪70年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兴起了隐喻研究热。隐喻,最初是作为修辞的手段提出的,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想象方面的运用。所以作为修辞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附加和修饰而不是绝对的必需。而本文中的新视角下的隐喻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普遍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新生事物也越来越多,虽然词典尽量为每种事物给出定义,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词典里的定义来解释或理解尤其是一些抽象的事物,而且词典也无法给它因不同经历、 不同感受所产生的不同涵义的全面解释。因此隐喻成了人们有意无意都会用到的普遍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隐喻成为头脑中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

把隐喻作为认知过程较早地、成系统地进行研究的人应该是“相互作用理论”的创始人I.A.Richards(1936)。他认为:“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的结构系统。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们本能地要寻求不同概念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关于隐喻的概念,他提出“:当人们使用隐喻时,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并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Richards,1936)。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并提出“概念隐喻”和“跨概念域的对应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借助一个领域概念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领域概念结构,这就是隐喻的过程(Lakoff,G.&Johnson,1980)。

二、认知领域内的隐喻分析

(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的形成过程

隐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本体和喻体(修辞概念),相当于Richards提出的要旨和媒介,以及Lakoff和Johnson的目的域和源域。它们是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的两个概念,说话人以获得这两个概念的相似点的联想为基础,把一个概念的显著特征映射到另一概念上,实现语义转移。也可以说是用一个领域的概念去解释另一领域的概念。这是简单的表面过程,但在人脑中的过程要比这复杂得多。在思维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找寻两个不同领域的相似点,同时更少不了二者之间的差别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两领域差别的前提下人的思维会主动地介入,让不同的两领域相互作用,从而发现或创造出二者的相似点及联系。隐喻的形成过程包括说话者的大脑中的思维构建过程也包括听者的大脑中的识别和推断过程。双方的思维过程不完全相同。如果说话者想要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达某事物(本体),他首先要确定其对该事物的某一重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然后用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同本体有着极大相似点的另一事物(喻体)来表达, 于是便产生了隐喻含义;对于听者,这一过程要更为复杂一些,听者在听到最基本、最典型的A是B时,首先要确定的是喻体的可能含义值,然后要转到主体上,观察其当时的特征, 之后再返回到喻体上去推断并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或几项语义可能值。在说话人的主观认知参与下,双方不断地相互作用,最后完成隐喻的推断和选择。两方面的隐喻形成和识别过程虽然复杂,但大脑的高级的运作机能会使其在瞬间内完成。

(二)通过对隐喻形成过程的分析,总结出隐喻形成的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是人类必须有关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具体的、 熟悉的、原始的经验积累和概念积累,以此作为可供选择的庞大的喻体语料库。而且,按一般的规律,人类已有的积累是由具体、简单、形象的较为低级的经验和概念向抽象、复杂、 高级的经验和概念发展。因此,隐喻也通常是用熟悉的、简单的、形象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这一理解顺序不能逆转。请看下面的一组例句:

a.Life is a journey.

b.Life is a stage.

内涵丰富的概念“生活”用人们熟知的不同的事物来解释和认识它的不同层面的含义,这是合理且合情的认知。而顺序颠倒的隐喻,即,“A journey is life.”“ A stage is life.”“ 一团麻是生活。”作为隐喻是无法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2.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语境。现代语言学对于语言的研究是对使用中的、活的语言的研究,因此隐喻的形成和推理就离不开对语境的理解。语境就是隐喻产生过程中与说话者和听者相关的主、客观因素,如时间、地点、场合、文化历史背景、个人的教育背景、心态、意图、情绪等。上述“某人是猪”以及关于“生活”的各种隐喻,正是说话人对周围世界及个人经历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所产生的,以及听者根据当时语境的线索推断出来的关于主体某一层面的特征。当然,语境对于不同隐喻的约束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三、人类文化对于隐喻认知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首先,由于人类作为生物界最高物种,有着共同的生存、 发展规律,对自然界和自身的生理机制、心理因素有着共同的基本的认知和经历,所以隐喻的认知具有一定共性。如,不同的英汉民族对太阳东升西落的事实却有着共同的认知,因此隐喻“太阳从西边出来”无论对操汉语的人还是操英语的人都表示“不可能发生”,因此从理解和翻译策略上可以采取直译法。类似的例子还有:英语习语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可以直接译成汉语的习语“趁热打铁”;Put down in black and white译成“白纸黑字写下来”;It’s good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直译成“浑水摸鱼”。

其次,隐喻在有着相同的文化认知的同时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即民族性。就翻译而言,对于隐喻的认知差异,译者应准确地把握隐喻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尽量缩小认知差异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首先,由于人类的生存自然环境不同,定居的区域分散, 具体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会出现某些隐喻喻体的空缺,即,某一语言文化中常见事物,相对于其他文化来说却是唯一的,这时不能采用直译法,需要替换喻体,如汉语成语 “班门弄斧”原意指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可是鲁班作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对于西方人来说,毫无意义,因此翻译时需要改换为西方人熟知的喻体,如teach fish to swim,这样即容易被西方文化所接受, 又符合习语简洁、富有智慧的语言要求。不过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东西方文化独特的负载意义已被彼此所熟知,这时可以用直译法,例如:“crocodile tears”直译为“鳄鱼的眼泪”,中国读者都能领会其含义,这样不仅达到了交际目的,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英语的“hippe”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的独有产物,汉语没有对应的词语,故音译为“嬉皮士”,汉语的“饺子”、“功夫”等分别音译为 “jiaozi”、“Kungfu”等。

其次,两种文化虽然都存在相同的事物,但隐喻的文化认知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如马和牛都是英汉民族所熟悉的家畜,但在英美等国,牛多用来产奶、食肉,而马曾是主要的生产和运输劳力;在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文化中,黄牛和水牛是重要的犁地帮手,因此便有了含义相同、喻体却不同的隐喻,所以翻译时我们需要适当地喻体替换:He is a willing horse.———他俯首甘为孺子牛。 He likes talking horse.——他喜欢吹牛。另外关于狗的文化认知,东西方存在巨大差异:西方文化认为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爱护有加,因此英语中与狗有关的隐喻多为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He worked like a dog.Love me,1ove my dog. 而在中国人对狗没有西方人那种情感,汉语中与狗有关的隐喻大多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所以翻译汉语时就不能再出现 “狗”的字样,反倒采取意译或替换喻体会更加恰当,即,你真幸运;他工作很努力;爱屋及乌。

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普遍存在而且必不可少。隐喻的文化认知的相似性表明各民族有能够沟通和交往的基础;而差异性或民族性,即体现了人类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又说明各民族之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性。作为优秀的译者,必须熟知目的语和源语的隐喻的文化认知, 尤其是差异性,才能保证翻译过程的准确、恰当,减少误解和障碍,最终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摘要: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作为译者,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实现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准确、有效翻译,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和成熟标志。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隐喻思维的形成及文化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加以阐述,从而提出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翻译策略。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7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赵贤州 (1992) 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形象地比作积淀于一个民族语言中生命力极强的染色体。陈光磊 (1992) 指出每一种语言都是由其文化编制出来的, 每一种语言的“体”与“用”都是每一种文化特色的体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启示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词汇时, 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 隐喻表达式在语言中占到了70%。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Johnson 1980) , 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 (束定芳, 1998)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 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在很大程度上与隐喻能力有关 (陈海燕, 汪立荣, 2013) , 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克服由不同民族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2. 隐喻研究概述

根据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方法,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的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始于语言学家Richards的语义学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始于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多学科研究 (束定芳, 2000) 。虽然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 但人们最初对隐喻的态度却是褒贬不一的。柏拉图认为隐喻是花言巧语, 只适于表达感情, 不适用于政治辩论、科学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非常重要, 人们应该掌握隐喻。研究者一般将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理论归类为一种修辞格, 认为它是一种修饰的手段。自从Lakoff和Johnson (1980) 在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之后, 隐喻便不再被视为一种修辞的手段, 而开始被看做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 隐喻研究一直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现代语言学, 特别是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语言学家开始在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认知科学的背景下研究隐喻。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指出, 隐喻的工作机制是将始源域中我们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陌生、抽象的概念上。

在我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隐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隐喻研究的主要带头人有胡壮麟和束定芳等, 束定芳 (1998) 认为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虽然隐喻自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 但至2002年之前, “隐喻尚未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隐喻研究的成果尚未被引进外语教学研究, 学习隐喻性表达也尚未被确定为外语教学的内容” (林书武, 2002) 。2002年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的召开, 为我国外语界隐喻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拉开了帷幕, 关于隐喻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逐渐被提上日程。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 也是外语教学的需要 (龚玉苗, 2006) 。研究隐喻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被认为是今后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国内学者如蔡龙权 (2005) 、陈海燕和汪立荣 (2013) 等纷纷开始提倡在隐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外语教学。尽管学者们已经注意到隐喻研究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然而就隐喻意识开展的词汇教学并不多见, 学习者对隐喻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依然缺乏足够认识。在词汇学习中, 目前的外语词汇学习大都止于指示意义, 很少涉及隐喻意义, 更不用说借助隐喻帮助外语词汇学习。基于此现状, 本研究决定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3. 隐喻对词汇学习的启示

Ulmann早于1962年就指出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 是表达的机制, 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 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 对隐喻的忽视, 导致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单一和浅显。陈海燕和汪立荣 (201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意识, 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 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词多义、习语和短语动词的三大瓶颈问题。隐喻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 (Sweetser1990) , 忽视隐喻的学习者在陌生语境中遇到以前学过的词时, 往往不会进行词义推测和扩展。由于隐喻是人类思维与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体现在隐喻上, 使得不同语言中的词汇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语言隐喻。下文拟从隐喻意义相同和隐喻意义不同的两类跨文化词汇分别探讨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3.1 隐喻意义相同的跨文化词汇学习

人类共同的生活需要、社交活动及对自然界的认识决定了人类文化的共性, 也决定了世界上不同民族在隐喻的使用上的惊人的共同性。许多语言和文化都截然不同的民族, 不仅用同一喻体描述和理解相同的复杂事物, 而且不同民族语言中的同一词汇在语言隐喻上有很多的相同点。

以关于人体部位的词为例, 不难发现英汉语言中许多关于人体部位的词具有相同的语言隐喻:

(1) 汉语中的“头”与英语中对应的“head”都有“最高的地位”这一隐喻意义。例如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

(2) 汉语中的“头发”与英语中对应的“hair”都有“岌岌可危”的隐喻意义。例如千钧一发———Hang by a hair。

(3) 汉语中的“耳”与英语中对应的“ear”都可用于表达“全神贯注地听”这一隐喻意义。例如洗耳恭听———be all ears。

(4) 汉语中的“脸”与英语中对应的“face”都可用于表达“不高兴”的隐喻意义。例如拉长着脸———get a long face。

(5) 汉语中的“腿”与英语中对应的“leg”都可用于表达“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的隐喻意义。例如拖后腿———pull one’s leg。

(6) 汉语中的“脚”与英语中对应的“foot”都可用于表达“三心二意”的隐喻意义。例如脚踏两只船———have a foot in both camps。

上面的这些英汉词汇不仅在语言隐喻上完全一致, 在语言形式上也如出一辙。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词汇中存在完全一致的语言隐喻, 但有时也存在纯粹语言层面上的差异 (龚玉苗, 2006) 。例如汉语中的“鸡皮疙瘩”对应英语中的“goosebump”, 汉语中的“新手”对应英语中的“green hand”, 汉语中的“扭转局面”对应英语中的“turn the table”, 等等。在具有相同语言隐喻的跨文化词汇学习中, 了解源语中有关词的语言隐喻, 学习者掌握了源语中与这些词有关习语、表达等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于无形中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目标语中许多与对应词有关的地道表达, 从而极大地丰富词汇量, 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生成能力。对于隐喻意义相同的跨文化词汇而言, 隐喻能帮助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做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3.2 隐喻意义不同的跨文化词汇学习

虽然人类文化有其共同性, 但不同民族各自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又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这使得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有其特殊性, 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语言隐喻。以单词“apple”为例, 英语中的“apple”对应汉语中的“苹果”, 汉语中的“苹果”意思比较简单, 多指其基本意思“一种水果”。而英语中的“apple”却有大量汉语中没有的隐喻, 例如apple of one’s eye (珍爱的人) ;apple-polisher (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人) ;rotten apple (坏家伙、连累集体的人) ;apple of Sodom (徒具其表而无其实之物) ;apples and oranges (彼此毫不相干的事物) , 等等。这些“apple”所表示的隐喻在汉语中其实是用与“apple”完全不同的喻体表示的:掌上明珠 (珍爱的人) ;马屁精 (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人) ;害群之马 (坏家伙、连累集体的人) ;花瓶 (徒具其表而无其实之物) ;风马牛不相及 (彼此毫不相干的事物) 。其实, 英语中“apple”的隐喻与英语文化息息相关。英语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常说整个西方文化绕不开三个苹果:第一个是希腊文化中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第二个是《圣经》里面伊甸园的夏娃偷吃的苹果;第三个是砸到牛顿脑袋上的苹果。如果了解“apple”在西方文化中的语言隐喻, 学习者在碰到这些从未见过的与“apple”有关的习语时就不至于丈二和尚、一头雾水。比起隐喻意义相同的跨文化词汇, 隐喻意义不同的跨文化词汇要求学习者更要注意隐喻意义的学习, 注意区分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隐喻, 利用不同隐喻喻体承载的文化信息, 在陌生语境中猜测词义, 准确区分和把握单词和与之相关的习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意思。对于隐喻意义相同的跨文化词汇而言, 隐喻能帮助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做到“知己知彼”, 避免因望文生义而导致的外语词汇学习中的“语用错误”。

4. 结语

对隐喻的忽视使得目前不少学习者的外语词汇学习狭隘、单一和浅显, 在一词多义、习语学习上停滞不前。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必须重视隐喻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将隐喻应用的词汇学习中, 学习者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外语词汇的意思与用法, 更系统、更彻底地掌握外语词汇, 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理解困难和应用不当, 从而进行更地道的外语表达。在隐喻意义相同的跨文化词汇学习中, 隐喻的应用使得学习者的词汇学习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在隐喻意义不同的跨文化词汇学习中, 隐喻帮助学习者“知己知彼”, 避免望文生义导致的“语用错误”。总之, 隐喻是外语词汇学习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工具, 它帮助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隐喻意义的学习应该被视为外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Sweetser, E.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Ullmann, S.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62.

[4]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国语, 2005 (6) :21-26.

[5]陈光磊.文化教学中的语言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 (3) :19-30.

[6]陈海燕, 汪立荣.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 :57-62.

[7]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 2006 (1) :40-45.

[8]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 2002 (1) :38-45.

[9]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 1998 (6) :10-19.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隐喻与词汇教学 篇8

1. 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的外语教学实践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我国的英语教学是一种认知教学即“应试教育”。教育者注重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传输和考试技能的培养,学习者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基础知识的记忆上。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大多依赖“死记硬背”,而缺乏灵活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其次,不少学生在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进入明显的“瓶颈”状态。由此可见,“死记硬背”的词汇习得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不仅会阻碍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更可能使学习者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而教育者只有从转变教育模式入手,积极探索学习者学习方法和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才可能使英语的“教”和“学”摆脱“瓶颈”状态,以新的加速度前进。

2. 隐喻及隐喻能力

隐喻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基本特性,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Johnson, 1980),“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大隐喻”(Haase, 1996)。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和结果。例如在句子“Life is a journey.”中,对目标语“life”的理解就建立在与源域“journey”的意义上,或者说喻体“journey”的显著特征“时间较长且不确定”就被赋予给了本体。因此,隐喻将原本不是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并到同一类别中,由事物的相似性引发联想,实现意义的传递。同时,隐喻富有表现力;增强了表达形式的形象性,可以将人的主观经验、情感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隐喻既然是语言和认知共有的根本属性,隐喻能力的培养也就必然是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丹尼西(Denesi, 1993)曾指出,外语学习者所产生的语篇有时从形式上或者交际性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让人听上去总不那么自然。在他看来,外语学习者以目标语的形式结构说话,却仍然以其母语的概念结构思维。因此,培养学习者隐喻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其目标语的思维方式,进而达到准确、自然表达的目的。

王燕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2007)中总结到: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而且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

广义的词汇教学就是整个英语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Lakoff&Johnson的隐喻普遍存在的观点,隐喻可以视为二语习得的基础性目标,同时也被视为语言流畅自然表达的目标。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3.1 多义词的习得

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隐喻意义。按照隐喻的构成,Lacoff&Johnson把概念隐喻分为方位性概念隐喻、实体性概念隐喻和结构性概念隐喻。

方位性概念隐喻指参考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如Prices are going up, They’re up in London, up-and-coming, be down on sb.,high spirit等。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跟“体认”相关的表达,如the mouth of a pocket, the tongue of fire, the teeth of a saw等,这些隐喻将身体特征赋予自然,既形象又亲切。这样的词汇教学,使学生既能在无形中扩大词汇量,同时又能对目标语概念结构思维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实体性概念隐喻是将抽象的符号概念转换为具体的甚至是可以计算层面的实体和物质,从而将喻体的特征赋予本体之上。如“Life is a container.”将“container”的内涵赋予“life”,就对应出现了have a full time, life is empty, get the most of one’s life等表达。除此之外,很多实体名词的词类转化,如名词转化为动词或形容词,也属于此类。如bridge可引申为“连接、弥合”之意,经常使用于bridge a/the gap的表达中。同时,我们注意到bridge有“鼻梁”之意,可看作方位性隐喻的一个佐证。

结构性概念隐喻是对一种概念的结构域的延伸以指称另一概念域。如“Time is money.”等都是结构性概念隐喻,所以也就对应出现了budget time, kill time, steal time, hide one’s time等表达。而我们经常看到的“father”到“先辈”,“mouse”到“鼠标”等都是结构性概念隐喻的表达。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英语语言中大量存在,绝大多数多义词就是如此,隐喻的多义性可以说是隐喻化的结果。因此,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隐喻意义的深层把握,同时,对于扩展其词汇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扩展

隐喻承载了目标语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成语、俚语和俗语表达。一方面,不同民族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才使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隐喻也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体现着文化的冲突和差异。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龙”、“狗”等动物的喜好不一,产生了很多相异的表达,比如“乘龙快婿”、“望子成龙”、“an old dragon”;“狗仗人势”、“狗奴才”、“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等。“tie the knot”来源于一种婚俗:牧师或家长在婚礼上把新郎与新娘的衣服结在一起,以此象征一对新人的永久结合。

因此,学习者隐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将很大程度上扩展其对目标语文化知识的扩展和认识,从长远看,其交际能力,即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将会有大的发展。

3.3 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Littermore (1998)提出,隐喻能力是一种松散性类推和发散性思维的心理过程,隐喻类推需要把各种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发散思维、想象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反言之,提高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语言能力及其语言的创造和再生都有积极影响。

如学生在理解了“Life is a journey.”这一结构隐喻后,更容易理解“Give the children a good start in life.”“Her career is at a standstill.”和“Are you at your crossroads in your life?”等表达,甚至基础较好且有想象力的学生会创造与此类似的隐喻表达。而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传输给学习者所谓“绝对的、确定性”的真理,忽视甚至扼杀了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创造新的且为目标语所接受的隐喻表达。从这个角度看,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将会有极大的提升,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4. 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隐喻及隐喻能力的阐释说明,培养隐喻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及运用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只有将教学方式从单纯的“认知教学”转变到“思维教学”上来,才能真正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刘振前, 时小英.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

[3]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2) .

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9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西方隐喻 英语教学

西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然而,两千多年来的隐喻研究无不打上修辞学的烙印,隐喻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词的问题,是语言自身的特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学者对隐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隐喻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装饰物,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人类思维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性语言是人们头脑中隐喻式思维方式的体现,比字面语言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它既可以解释非直观的自然现象,又可以为人们的内心世界赋予外在形式,使扑朔迷离的精神世界更易于理解,并为认知和了解深奥的未知世界开阔视野。此后,隐喻研究在欧美学术界几乎成为一种显学,形成“隐喻热”。隐喻研究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隐喻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另外,隐喻体现了人所居住世界的文化模式。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隐喻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目前在国内,从跨文化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主要通过言语信息达到交际目的,而隐喻作为人的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其对交际的影响是微妙而深远的。因此,将隐喻研究置于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开展,必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有效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隐喻的出现有其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些使得隐喻的产生成为可能;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语言中随处可见,对众多学科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隐喻出现之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理解隐喻。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不同,不同学者对隐喻理解的看法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隐喻之所以难以理解,其根源是文化上的差异,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尚且存在差异,更何况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可以将隐喻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对隐喻的系统化、多维度分析,将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提纲挈领地组织起来,进而加深对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

一、隐喻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与社会生活的物质及精神等诸多层面密切相关,如血缘关系与家庭观念、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社会的分工与组织、人的精神信仰、宗教及其仪式等。在同一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形成同样或者相似的文化模式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个体对文化的看法和掌握必定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

某一特定社会必然具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思维模式,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过程。作为思想和文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语言的运用必然会对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即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反之,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会影响人们选择语言的过程。所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同一社会中,语言、文化观念及隐喻思维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看法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进一步分析英汉隐喻的共性与个性成为可能。

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隐喻。隐喻是两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和思维模式,在语言文化的历时或共时上其渗透是全方位的。在两种语言中,隐喻性语言的发展与各自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为隐喻性语言是语言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而社会文化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在语言中以隐喻的形式得到反映。在这个意义上,隐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在跨文化视域中进行隐喻问题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其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又有助于人们研究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有能力分析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二、关于英汉隐喻结构的异同

通过对隐喻的定义、基本结构及隐喻的功能进行重新分析可以发现:(一)隐喻研究应从表面性的描述转入对环境,人的思维,认知方式等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二)言语活动的主体是人,言语活动受到其主体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限制和制约,而隐喻作为人的言语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即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考察;(三)从隐喻全过程看,它包括生成、作用和理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并受语言活动所处环境的制约。因此,在进一步考察中必须综合地看隐喻全过程,尤其要重点考虑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基本结构其实是相同的:在汉语中是“甲是乙”;在英语中则是“A is B ”,比如:

1.The author’s writings are useful groceries.

2.I am an album of snapshots,random,a whole show of trailers of old films.

3.苏小姐道:“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婚姻)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 《围城》:5)。

4.高龄八十九的萧乾,仍然是一匹生气勃勃的“ 野马” (《解放日报》 1999年3月5日)。

同时,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西方的隐喻学研究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对隐喻的思维系统、概念结构等要素更关注。在英语中,隐喻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出现。

比如可以同位语表述隐喻:The light music of whisky falling into glasses made an agreeable interlude(James Joyce).

也可以直接在主语中使用隐喻:...a succession of startled substitutes had stood before them,ducked,winced and fled (Edward Blishen).

汉语中的隐喻结构相对较严格,或用判断句式:

那是我们七彩的诗卷,

青春出版社编辑出版,

封面是开花的春天,

封底是流泪的夜晚。(何善芬:p.344)

或用平行句式:

在这异常剧烈紧张的决斗中,林黛玉——这一枝迎着中国封建时代的风刀霜剑而生长的花朵,终于被统治者毫不怜惜地摧折了(蒋和森: p.38)。

三、关于英汉隐喻喻体的异同

喻体作为隐喻中最富有文化色彩的部分,其运用必然受文化背景的制约。不同民族在运用隐喻时选用的喻体必然是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喻体的选择和使用。

英汉语言中同样存在大量的喻体相同的情况,比如: head(头领,首脑); fruit(果实,成果);shadow cabinet(影子内阁);one-man show(独角戏);chain-reaction(连锁反应);a thunder of applause(雷鸣般的掌声)等,这些属于使用了相同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做喻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相同的动词短语作喻体,比如: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o see through at a glance(一眼看穿);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引狼入室);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to give some body green light(给某人开绿灯),以及像a fat office(肥缺),the white terror(白色恐怖)这样使用相同的形容词作喻体的情况。

当然,使用不同喻体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显然是多年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

1.匡超人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泰山。”(吴敬梓: p.45)

2.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 p.111)

在这两个句子中,“泰山”和“辽西”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地名,前者往往用于指代重要的人或事,后者则是唐朝时期的边疆。

相比之下,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在许多喻体的使用上充分展示了海洋文化的特点,如:to 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未雨绸缪);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装到篮子里便是菜); to overcome the storm(战胜困难)。

在价值观层面,这样的差异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对待动物的态度方面,某些动物已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外在表象,同时也必然在隐喻喻体的使用中产生不同。比如“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东西方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一致的作用,可是汉语和英语对狗的基本价值评判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狐群狗党、狼心狗肺、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样负面色彩十分明显的表述。而在英语中,则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都有走运的那一天)等非但没有任何负面色彩,反而将人与狗等量齐观地表述。

在喻体的使用中,还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影响。比如汉语中的诸葛亮(智者的化身)、西施(最美的女性)、雷锋(乐于助人的典范),以及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等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不同特质。英语中则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决定性失败),Watergate scandal(水门丑闻),Judah’s kiss(背叛的行为),Prometheus(舍生取义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思维模式和语言功能上的某些共性,使得一些隐喻的美感能得到双方的理解和接受;而两种语言在隐喻形式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又使得双方在对美的领悟上存在民族个性。综上所述,英汉隐喻作为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具有人类共性。但作为各自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又具有民族个性。共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个性是造成交际误解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中英隐喻共性、个性之对比,可以更好地了解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及隐喻所产生的文化机制。

英汉隐喻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在跨文化视域中进行隐喻问题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异文化,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必须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努力追踪有关文化和语言的最新动态,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eary,David E.(ed.),Metaphor: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4]Radman,Z.,Metaphor: Figures of the Mind,Kluwor Academic Press,1997.

[5]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6]白靖宇.文化与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9]刘振前,时小英.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10]束定芳.隐喻问题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空间隐喻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 篇10

传统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强调短语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汇意义, 并且仅仅向学习者介绍短语动词最常见的意义及其在字典上的不同的意义, 孤立解释每个短语动词并举例的方式居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孤立的教授英语短语动词的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为英语短语动词除字面用法, 其他用法具有不同程度的语义隐晦性 (semantic opaqueness) [2]。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的语义简单叠加, 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因此, 短语动词的语义隐晦性是影响我国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的一个主要因素, 是英语词汇习得中的一大难题。

从空间隐喻理论的视角看来, 学习者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主要困难是对这一语言现象存在认知误区。在短语动词的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向学习者讲解短语动词所暗含的隐喻理据, 以促进学习者隐喻意识[3], 学习者就可以根据短语动词的隐喻来推断短语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培养语义推理能力, 有效解决短语动词习得这一难题。

一、英语短语动词的空间隐喻理据

空间隐喻属概念隐喻的次范畴。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思维和行为而言, 我们一般的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 Lakoff&Johnson认为隐喻组织了我们大部分的概念系统[4]。概念隐喻由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组成, 其实质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 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始源域是具体可以直接被体验和感知的, 而目标域是相对抽象且与主观经验有关。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一般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和具体的概念来认知思维中不熟悉的无形的和抽象的概念。

Lakoff&Johnson (1980) 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 (方位隐喻) 。其中空间隐喻以空间为始源域, 通过将空间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概念上, 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 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

英语短语动词中小品词 (副词或介词) 的始源意义是以前、后, 上、下, 部分、整体, 中心、边缘等表示空间关系的意像图式[5,6]为语义基础的。人类在认知很多抽象领域的事物时常会借助这些表示空间方位的概念结构, 从而从物理空间映射到其他非物理空间。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 制约语言表达的方式, 是语言多义现象和语义变化的理据 (motivation) [5], 也常是英语习语语义隐晦性的理据。

二、空间隐喻理论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中, 研究短语动词空间隐喻意义, 让学习者理解小品词对短语动词中的语义构成的作用, 可以促进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从而帮助学习者习得短语动词。本文以含有“up”和“down”的短语动词为例, 运用空间隐喻的部分理据, 研究多义形成的过程, 找出其规律性, 解构其学习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Clark指出, 当人们站立的时候, 所能看见的任何事物都是向上的 (up) , 也是肯定的。相反, 凡是看不见的, 向下的 (down) 和低于地平面的事物都是否定的[7]。就“up”和“down”而言, 从空间隐喻理论角度分析, “up”和“down”的始源域为上下域, 目标域为人或者事物的状貌特征与情态动作或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 “up”表示空间的上升和终结, 常常投射积极的意义, “down”表示空间的下降, 投射消极意义。

分析“up”的空间意义发现, 人们常用“up”的空间概念来认知“情感”、“数量”、“地位”、“身体状况”等抽象概念的上升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

1. 含有“up”的短语动词

(1) Hebrightenedupattheirwordsof encouragement.听到鼓励的话, 他高兴起来。 (情感域)

(2) Retail prices were scaled up by 5 percent.零售价格提高百分之五。 (数量域)

(3) That family has certainly come up in the world.这一家真地进入了社会上流。 (地位域)

(4) A hot drink will soon set you up.你喝杯热饮料马上就精神了。 (身体状况域)

2. 含有“down”的短语动词

(5) He was weighed down with grief.他因忧愁而颓丧。 (情感域)

(6) The panic pulled stock prices down by40%percent.那次大恐慌使证券价格下跌百分之四十。 (数量域)

(7) She tried to play down his part in the affair and play up her own.她极力贬低他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而抬高自己的作用。 (地位域)

(8) She was worn down with fatigue.她已疲惫不堪。 (身体状况域)

分析以上例句中的含有“up”和“down”短语动词可知, 人们把“空间”概念域映射到“情感、数量、地位、身体状况等概念域”, 用“up”和“down”来显示情感的变化、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地位的高低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化。一般来说处于较积极的状态为上, 处于较消极的状态为下。这些表达方式是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基础, 因为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空间的感知比较容易, 空间概念的形成也比较早, 由此最初用于空间概念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于隐喻时间、情感等抽象概念。

因此, 英语短语动词的习语意义与人类的概念系统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将英语短语动词根据其深层的空间隐喻概念进行组织分类, 再将短语动词的意义及小品词的隐喻意义有机结合, 来教授短语动词的含义, 帮助学习者建立短语动词习得中的隐喻意识, 培养其推断理解短语动词在其他语境的意义, 有利于学习者的英语短语动词习得。

运用空间隐喻概念进行短语动词教学, 以小品词的空间隐喻意义对短语动词进行认知分类, 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就逐个独立地讲解短语动词的不同语义, 使学习者对短语动词形成整体层面上的认知, 融会贯通地理解其含义。

传统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重点强调动词的意义和短语的表面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短语动词的隐喻意义。运用空间隐喻理论进行短语动词教学, 介绍短语动词的隐喻意义和在不同的语境中隐喻信息, 使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理解和使用语境更有把握。以“pull down”为例,

(9) Love your neighbour, yet pull not down your hedge.爱及邻居, 勿拆藩篱。

(10) They intend to pull him down a peg or two.他们想杀杀他的威风。

(11) Smoking can pull you down, so you'd better give it up.吸烟能使你的身体变弱, 所以你最好戒掉。

(12) His failure pulled down his heart.他的失败使他颇为丧气。

在不同的语境中, 上述例句中由“down”构成的不同动词短语的语义似乎是孤立的, 彼此之间相互无关, 但根据“down”在不同目标域中所投射的隐喻信息分析, 它们之间不但关系密切, 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即在不同的语境中小品词的本义辐射出动词短语的意义。因此, 在短语动词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可以结合具体语境, 根据小品词所投射的隐喻信息推理、猜测具体短语动词的意义, 理解由”down”构成的不同动词短语的语义联系, 判断短语动词的诸多词义。

传统语言学认为短语动词中的介词只是一个比较弱势的语法辅助词, 所以在短语动词的习得过程中, 介词被弱化为一种补充成分。而认知语言学认为, 介词是界标 (landmark) , 是一个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 与另外一个认知域的分界点。在短语动词的习得过程中, 合理地处理介词的语料输入, 既能够理解掌握短语动词的表层意义, 还能够认知其深层的隐喻意义。

笔者认为,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 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短语动词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认知偏差。文章提出, 在教学中, 应将含有“up”和“down”的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所投射的隐喻意义根据空间隐喻概念归类, 在教学中把短语动词的形式和隐喻意义结合起来, 以促进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参考文献

[1]Quirk, R,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

[2]沈育刚.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国外外语教学, 2002 (2) .

[3]龚玉苗.隐喻意识与外语词汇教学.外语界, 2006 (1) .

[4]Lakoff, G.&M.Joh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 G.Women, Fire, Dangerous Thing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6]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上一篇:文化负载词下一篇:职校语文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