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

2024-12-01

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精选4篇)

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 篇1

1 背景

关联理论是基于认知下的语言交际理论,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说话者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传递信息, 从而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话语;而听话者不仅仅要解码字面意义, 也要对信息的内在含义进行演绎推理。因此, 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此外, 交际具有两种意图, 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主要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含义, 是说话者对听话者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而交际意图指的是说话者传递信息的目的, 也就是说, 说话者为何传递该信息。唐诗作为中国古文学的思想精华, 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含义。《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杰作。近十几年来, 不同学者, 从不同角度对该词进行解读, 而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 以它的两种英译为例, 分析其在隐喻翻译策略中的应用。

2 关联理论的翻译方法

德国学者Gutt是把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的先驱者, 并提出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关联理论为译者处理原作者的意图在跨文化交际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占喜, 2007:22-23) 。翻译是一种交际, 不仅包含编码和解码, 更重要的是动态语境的介入。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和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认知语境可能改变甚至夸大, 正是因此交际双方发生交流。这个过程要求译者不仅传达原文本隐含含义, 也要考虑读者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因此, 翻译有着双重明示-推理过程, 基于原作者-译者-读者的三者关系。三者有着不同的认知文化背景, 认知能力也就不同。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需要考虑译文读者是否与原作者处于同一认知背景, 如语言背景是否相同或相似。在不一致的情况下, 译者必须创造相同的认知语境, 以达到最佳语境。Gutt提出成功的翻译决定性因素包括两点, 即最佳语境效果及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而要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最佳关联, 需要提供充分的语境, 并使读者不需要付出人员和多余的努力来理解译文。

3 关联理论下的隐喻翻译

3.1 隐喻翻译

隐化和显化翻译存在的可能性, 是指“某些形式”在翻译中发生隐化和显化的一种可能趋势 (王建国, 2008) 。在实际交流中, 通常有显化和隐化两种意思。交际双方不仅要知道显化含义, 也要了解隐化含义, 以达到交际目的。然而, 因为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原文本中一些隐含的含义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难理解, 因为不同语言的读者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而隐喻作为两种不相像的物体之间的比较, 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隐喻中隐含或隐喻的含义对于交际者来说难以理解, 在交际中, 难以传达隐喻的交际信息。束定芳先生阐述了隐喻的模糊性, 他认为隐喻意义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 需要理解隐喻含义, 需要将喻体明显的语义特征转移到本体上。而喻体本身具有多种含义特征, 因此, 隐喻的含义是说话者的意图和听话者选择的喻体特征在本体上的映射。

3.2 李商隐的《无题》两种英译分析

对某一隐喻性意象的解释不仅是一种。而Gutt (Gutt, 1991) 的关联理论翻译观, 为译者提供了隐喻翻译的框架。根据他的观点:首先:基于目标读者的认知背景, 译者要明确解释出隐喻中的隐含含义, 实现最佳关联;其次, 译者应尽量扩大主要信息, 省略让目标读者费解的次要信息, 以传达原文的意图。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林建民版本:

许渊冲版本

首先, 就《无题》这首诗的题目而言, 并不是真正的无题, 而是寄托了诗人各种不同的情感交织。诗人恰恰用无题二字来表达作者无法表达的深切的悲痛之情。因此, “无题”本身就是概念隐喻。林健明把“无题”二字译作“Untitled Poem”, 而许渊冲则译为“To One Unnamed”, 两位译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做到了把诗人李商隐的抽象的悲伤情绪映射到具体的概念隐喻范畴中。而诗的第二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通过“丝”与“思”的谐音, 意义为除非死去, 否则思念将不会停止。丝方尽林译和许译分别为died after it ended fibre productions, 和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在”丝“的处理上, 林译采取了目标读者较能接受的概念”fibre“, 而许译则采用了直译的策略, 找到英文中对应的概念”spins silk”。在诗的第四节也出现了概念隐喻, 通过具体的青鸟为概念, 阐述了现实的遥远, 只能凭借青鸟来表达无限的思念之情和无奈之感。林译和许译把”蓬山”分别译为At the legendary Mount Penglai和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采取了增译的策略, 表明现实的遥远与虚幻。而青鸟这一具体的概念隐喻, 是作者的寄托, 依靠青鸟代为探望,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念。青鸟都译为“blue bird”.对于目标语读者-英文读者有相同的意象, 中英文读者对于这一意象有相同的认知文化背景, 所以译者在目标语中保留了同一意象。因此, 英文读者在没有额外的信息处理过程下, 完全理解了隐喻也就是说, 翻译成功实现了诗词的最佳语境效果, 也就表明了翻译是成功的。

当意象对于目标语读者能大概理解, 但有点疑惑所以如果我们直译目标语中的相同意象时, 可能意思表达上不自然或造成歧义。模糊的隐喻理解会让目标读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处理信息。因此, 为了让处理信息付出的努力更小, 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让隐喻自然地翻译给目标读者, 解释是必要的。许译lovesick heart, 增译抽象的情感, 更能让目标读者感受到抽象的感情, 减少理解文本的努力程度, 增加关联度。符合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更大的关联效果。在此处许译更加充分体现了思尽泪干的思念爱意情绪, 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抽象的情感。.泪, 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语义相关, 寓意为诗人因思念而流泪。春蚕直到死亡才停止吐丝, 蜡烛燃烧至尽才停止流泪, 诗人用此概念来比喻男女之情, 表明爱情的至死不渝之意。第四节中, 林译和许译把“蓬山”分别译为At the legendary Mount Penglai和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采取了增译的策略, 表明现实的遥远与虚幻。而青鸟这一具体的概念隐喻, 是作者的寄托, 依靠青鸟代为探望,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念。青鸟都译为“blue bird”。

当意象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意象, 造成语言费解。在这种情况下, 在源语言中的意象被目标语中可接受的意象替换, 因为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有着不同的认知环境。如果保留意象直译, 会让目标语读者花更大的努力去理解。处理信息花费的努力越多, 信息与语境的关联度就越小, 关联性越小, 交际就越不成功。替换原意象, 使用比较容易接受的表达意象是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 从而达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在第三节中, 诗人描写的是照镜夜吟图, 早上起来, 照着镜子, 发现镜中的自己因忧愁之绪青丝变成白发, 在深夜中, 不禁感到内心的孤寂, 感到月光的寒冷。此时, 鬓改与月光寒的情景重叠, 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深深愁苦之情。林译中temple is changed和moonlight appeared to be chilly表达云鬓改与月光寒, 而许译为hair turns grey和feel cold更贴切, 一个是具体的, 一个是抽象的, 深刻体现了隐喻性, 准确阐释了诗人的源语。由于认知文化上的差异, “云鬓”这一概念在英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词语, 两位译者分别改译为temple is changed和hair turns grey, 把隐喻的意象变为明了的概念, 林译与许译相比, 在此处更加直接, 采取了意译的策略, 更符合英文读者的认知习惯, 让读者不用多加推理的明白意思。

4 结束语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唐诗采用了许多隐喻性的表达方式以更加形象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中国文化传出去, 译本如何让目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实现最大化的接受与理解是很必要的。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隐喻的翻译可以达到成功的翻译, 对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我们要把翻译多元化, 针对隐喻的意象在不同语言上认知的差异, 当意象在两语言中有对应的意象且有相同的认知理解, 可采取直译, 不同时则意译, 当概念模糊时, 则增译。可或多或少的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等。因此,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探究唐诗中隐喻翻译的策略, 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当然, 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的语篇尚少, 有待于具体应用并详述翻译上的创新之处等, 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1995.

[2]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 1991.

[3]李占喜.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5 (1) :66-68.

[4]王建国.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79-83.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林健民.中国古诗英译[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989.

[7]许渊冲.唐宋词选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务印书馆 (香港) 有限公司, 1991.

[8]龙艺红.分析《无题》诗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8) :53-54.

[9]蒋元猷.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J].考试周刊, 2009 (27) :37-39.

[10]张轶蓓.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 (2) :214-219.

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 篇2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没有独立于认知之外的语义,词义的产生与人的身体经验和人的隐喻性思维密不可分.因此,人类的认知在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语义学中的经验观、隐喻观和百科观出发,探讨对多义词的`静态词汇意义和在语境中动态的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方面的一些学术问题.

作 者:李瑛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 25(10) 分类号:H136 关键词:认知   经验观   隐喻观   百科观   词汇隐喻意义理解  

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 篇3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的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于1986年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 该书于1995年出版第二版, 由此提出了关于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最新发展, Sperber&Wil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推翻了传统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后期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话语意义的推导无需借助交际对象是否遵循了某些原则。或者说, 关联理论的提出是对格氏交际原则的一场“革命”, 是全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尝试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研究认知隐喻思维与翻译。

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2.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发展的前沿阶段, 一直关注话语的推导机制。与以往的有关话语推导机制不同 (如格氏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 , 关联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其体系既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基础, 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为理解自然语言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Sperber&Wilson, 1986) , 并在关联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的具体所指则有赖于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根据关联理论, 如果听话人能够使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话语,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反之, 假如听话人使用了错误的语境信息, 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也就是说, 人类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者根据读者 (或听话人) 所有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境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同时读者 (或听话人) 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 最终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为此,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提出最佳关联的概念, 并指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方面该话语要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努力。事实上, 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 而且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做的那种理解。

那么, 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话语理解机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作为对Lakoff和Johnson关于隐喻论述的回应, Sperber和Wilson甚至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不是隐喻, 而是关联。人类的认知是靠关联 (relevance-oriented) , 换句话说, 人类的交际活动依靠的是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型, 也是一种交际模型。人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人类共性的认知假设, 从而进行交流并认识世界。

基于语境及最佳关联概念的关联理论对于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 (Richards, 1953) 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为什么是“最为复杂的现象”?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将翻译分为三类:同一语言内部的符号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即语际翻译;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跨类翻译。至于如何解读这种宏观的翻译观, 并非本文的任务。本文所指的“翻译”是其中的语际翻译, 即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 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 (Sarcevic, 1997:55, 转自《当代语用学》, 何自然, 陈新仁) 。显然, 传统的翻译观是对翻译活动的一种表象描述, 并没有对翻译的本质做出阐述。因此, 传统的翻译观不能解释翻译活动的本质现象。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在国内翻译界, 有这样一些翻译思想:严复于1898年发表的《天演论》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翻译思想;鲁迅在1935年也提出“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则提出“神似”说———“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当代学者王克非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它的特点是突出了“译者”和“文化”。国外的译论主要基于等值标准和等效标准。例如,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EugeneA.Nida指出, “Translation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 firstly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 termsofstyle.” (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 其次也从文体上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 。

从国内及国外的译论中可以看出, 中国学者似乎更注重由原语到目标语的“风骨”的传递, 西方则更强调在内容上的“对等、贴切”。无论哪一种翻译思想, 都蕴涵着对原语“推理”这一前提。“推理”是关联理论指导翻译活动的重要机制。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也就是说, 翻译活动要在语境允许范围内寻找最佳关联。

翻译活动至少包含两个参与角色:原语和目的语。在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 译者要根据交际者 (原语发出者) 的意图和受体 (目的语读者或听者, 本文讨论的是读者) 的期待进行取舍。译者首先根据交际者明示 (有时是暗示) , 进行推理, 找到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此时, 译者身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受体变成交际者, 通过明示或暗示,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推理出符合认知语境的信息来。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明示-推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原语交际者向译者的传递过程, 另一方面体现在由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的传递过程, 译者实际上具有了双重的“身份”———交际者和受体。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convergence) , 也就是说, 抛开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译文的质量体现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达到最佳关联。可以说, 关联性就是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 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关联程度。

3 两种不同的隐喻观

翻译活动中译者是如何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找到最佳关联的呢?笔者认为, 最佳关联的认知基础就是被Lakoff和Johnson称之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有必要指出, 本文中的翻译与隐喻指的是翻译中隐喻的思维方式, 并非是对隐喻语言现象的翻译。尽管中西译界在翻译的阐述上各有侧重, 二者在翻译思想上是一致的:语际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通过译者作为桥梁, 架设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纽带。建立这种纽带的机制则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隐喻。

3.1 Sperber和Wilson的隐喻观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和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隐喻理论所说的隐喻并不完全一样。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 隐喻的工作机制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阐述” (interpretation) 和“描述” (description) 是他们隐喻观的重要术语。与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观不同, Sperber和Wilson似乎将隐喻看做范围更广的一种修辞手段, 其中包括反讽、疑问等。其隐喻观似乎与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仍然隶属于语言学范畴, 而认知隐喻则属于认知科学乃至哲学范畴 (严世清, 2002) 。

比较而言, 认知隐喻观对翻译研究有更强大的解释力。

3.2 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理查兹最早意识到隐喻的认知本质。在其《修辞哲学》一书中, 理查兹指出“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 它通过对比而进行, 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而集隐喻研究大成者无疑是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看来, 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 普通、日常的语言中充满了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据此, 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

隐喻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认知的呢?这就必然引起隐喻的工作机制的讨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Lakoff和Johnson提出“映射”这一隐喻的工作机制, 认为源域中的关系、特征、知识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中, 从而产生隐喻的意义。相似性是隐喻工作机制的重要概念, 是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重要依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 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基础上的。隐喻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现象, 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可能。毫无疑问, 翻译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 自然就是一种隐喻。

4 隐喻是实现翻译中最佳关联的工作机制

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重要依据, 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什么是相似性呢?“所谓相似性就是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 (束定芳, 2000) 。相似性体现在物理方面, 如事物间在形状、大小、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或者体现在心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似性具有程度之分。可以说, 相似程度越高, 对于隐喻的解读越容易, 反之越困难。关联理论认为, 翻译活动是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明示-推理过程, 其所依赖的是最佳关联;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相似性是个模糊的概念, 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隐喻的工作机制 (严世清, 2002) 。笔者尝试用基于隐喻相似性的最佳关联为翻译活动提供有利的保障。在此, 根据隐喻的工作机制, 语际翻译中的原语为源域, 目的语为目标域。翻译活动即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即关联性。

可见, 翻译的原理与隐喻的原理是相同的, 两者都是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思维转换活动。在翻译活动中, 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译作与原作的关联程度就越大。这里所说的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指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也就是原作与译作在意义上的关联性。隐喻思维的相似性越高, 原作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可以说, 译作本身就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最大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

那么, 译者如何从一些可能的最大关联中找到最佳关联呢?或者说, 译者如何确定已找到的关联就是最佳关联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语境;译者对语境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态度 (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 。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影响原作思想的表达, 即影响原作与译作是否具有最佳关联。因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隐喻, 而且是一种多范式的隐喻” (张阿力, 2005) , 也就是说译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原作、原作的创作背景、译者的理解等方面。正因为如此, 翻译活动才如Richards所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例如, 《东方财经》电视频道有一档栏目的英文名称为`InsiderInsight'。笔者刚看到该英文标题就立刻对其相应的中文标题产生了好奇:这么一个浓缩了隐喻思想的标题该怎么翻译成中文呢?这两个英文词汇所包含的隐喻意义均比较宽泛, 具有“多范式”的解释。根据新英汉词典的解释, Insider可以表示“内部的人”、“了解内情的人”、“业内人士”等意义;Insight可以表示“洞察”、“见识”、“顿悟”等意义。然而, 无论怎样组合这些词语 (如“业内分析”、“内部观察”等) , 似乎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翻译效果。原来, 其中文标题为:第一声音。当然, 也许该栏目先有中文标题, 后有英文翻译。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此翻译活动体现了建立在心理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思维。可见, 翻译的水准也正体现了译者对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把握及捕捉最佳关联的能力, 很多语际之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现象也正体现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缺乏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或许是因为人类隐喻思维尚没有发展到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的缘故, 所谓“不可译”也正因为如此, 当然, 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5 结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最佳关联为核心思想, 对翻译研究有强大的指导的作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虽然与传统的隐喻观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但其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前沿发展阶段, 注定要与人类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最佳关联思想与现代隐喻研究思想有相通之处, 具体表现为最佳关联与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工作机制必将为语际翻译活动中寻找最佳关联提供有力的认知保障。

摘要:按照关联理论的观点, 话语理解不仅仅是交际双方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 也是依据语境信息寻找最大关联的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译者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从而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大关联。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 其意义的理解离不开语境, 因此, 隐喻也是一种语用现象。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大相关性和语境两个概念框架, 分析翻译和隐喻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Nida, Eugene&Charles R.Tabe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1969.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严世清.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7-11.

关联理论在隐喻认知失误中的运用 篇4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基于Ford的认知理论, 同时针对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的。它首先把人类的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 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和互相显映。

关联理论认为, 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两个因素。其中语境效果与关联成正比, 处理能力与关联成反比。语境效果是一种在交际话语所提供的信息与现实语境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它是交际者社会文化、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性格趋向、情感价值、宗教信仰、交际意图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语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经过交际者对话语进行认知过滤后生成的。处理努力就是听话人或学习者在现有的认知语言环境下的智力耗损。话语越直接, 关联性就越强, 认知智力耗损越小, 受话者的认知负荷就越小, 耗时就可能越少;话语越隐含, 关联性就越弱, 消耗的智力越大, 受话人的认知负荷越大, 耗时就可能越多。

同时, 关联理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听话者在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就得借助大的语境, 直到找出话语的关联, 使话语在整个的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在现实的交际过程中, 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时不仅具有关联的取向和直觉, 还能本能地辨别出信息的关联与不关联, 也能分辨出关联强和关联弱的信息。在交际过程中, 人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他来说最有关联的信息上。事实上, 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再到无关联的连续体。

二、隐喻与关联理论

语言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思维的同时, 和文化有着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 人类的情感和思维都根植于人类的基本身体经验, 而基本的身体经验是人类共有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 形成“文化共核”, 这使得跨文化的隐喻认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 人类的身体经验又离不开特定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 而这些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因而不同文化的概念隐喻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甚至巨大差异, 这使得跨文化隐喻的理解成为外语学习者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隐喻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概念跨域的喻化过程, 这一过程的核心往往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上。同时, 隐喻也常常是语言陌生化的手段之一。可以说, 跨域映射也是不同词汇其语义特征的域间互动, 隐喻的理解就是在不同语域内对不同的语义特征进行配对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个寻求最大和最佳关联的过程。尽管隐喻具有始终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但最贴近文本或作者 (说话人) 本意的隐喻诠释却是唯一的。因此, 在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对隐喻进行准确的理解显得更为重要。

三、关联理论在隐喻理解中的应用

在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所进行的隐喻理解活动是跨文化的语言认知活动。在遇到陌生的隐喻时, 他们会在已有语境中寻找适当的关联。关联理论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1. 意象的意义联想

学习者对来自喻体的意象展开联想。隐喻的生成是一个概念跨域映射的过程, 两个概念域之间重合的部分是意象联想的基础。学习者对较具体的始源域展开联想, 搜寻与之在较抽象的目标域存在的意义特征相匹配的关联成分。

例1:The film must be a dog.这部电影肯定很糟糕。

对于例1的理解, 学习者会聚焦到核心喻词“dog”上, 并对其意象展开意义联想, 搜索该意象中与“the film”相匹配的相关语义特征。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核心文化的影响, 学习者对于该意象的理解会有一定困难。但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多个意象同时构建、寻求重合以及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 学习者加强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2. 逻辑类推

运用逻辑、常识及相关知识对隐喻中的不同意象或核心喻词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框架内对核心喻词进行跨域的逻辑及常识性推理, 以搜寻符合逻辑及普遍常识的解释。

例2:He was always moving the goalposts so that we could never anticipate what he wanted.

他总是在改变条件, 这样我们就永远无法预料他要的究竟是什么。

例2中的核心喻词“moving the goalposts”所触发的可能会是学习者对于该行为的意义联想, 如果得不到相关联的解释, 他们继而会对体育或更具体的足球常识进行逻辑推理, 寻找“moving the goalposts”与该句境的最佳和最大关联。

3. 心理意象完形

对在阅读或对话中所构成的心理意象根据语境及常识进行补充, 以使理解完整。阅读或对话是一个心理意象完形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 学习者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新信息, 而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预测和信息核对, 并根据已有信息对由于隐喻造成的信息落差进行补充、完型, 以使所补充的信息与已有的心理意象靠拢乃至重合。

例3:I had always suspected him of being a snake in the grass;and now that he had betrayed his best friend, my suspecions were confirmed.

我一直怀疑他是个伪君子。既然他出卖了他的最要好的朋友, 那我的怀疑就得到了证实。

例3中, “a snake in the grass”与所提供的意象使得理解与语境之间形成信息落差。学习者对由“a snake in the grass”造成的不完整的心理意象在下文得不到补充, 他们会将后来的新信息向残缺的心理意象靠拢, 以完成对该隐喻的理解。

4. 语境推导

运用语境知识对隐喻理解中形成的认知空缺进行填充、搜寻, 使之与当前信息吻合。听者起步于他们最容易接近的语境假设。在隐喻认知过程中, 隐喻认知失误所造成的信息落差使得学习者存在着在含有隐喻的句段中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寻找最佳关联的努力, 这种努力的大小与隐喻本身所提供的语境关联成反比。

例4:Isaac…She's divinely handsome, isn't she?

Donna Louisa.You must excuse me not joining you.

Isaac.Why, I have heard it on all hands.

伊沙克:…她是天仙般的漂亮, 是不是?

唐娜·路易莎:对不起, 我的意见和你不一样。

伊沙克:怎么, 我听大家都这么说。

例4中对于核心喻词“on all hands”的理解, 语境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在理解该隐喻时, 学习者会在逻辑推导的基础上将on all hands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 寻找具体语境与该隐喻的最佳及最大关联。

5. 语义过滤

在跨文化隐喻认知过程中, 特别是在从始源域的图式结构到目的域的图式结构的映射过程中, 学习者普遍存在着一个语义过滤模式, 语义过滤模式影响着学习者对隐喻认知的速度及结果。语义过滤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关联理论。由于“隐喻本质上是歧义性的, 可能有多种含义”, 这使得语义过滤成为必要。

参考文献

[1]Alice Deignan.Metaphor.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2]Lackoff George&Mark Johnson, 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4]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6) .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雷宏友, 陈进封.隐喻认知失误中的语义过滤模式.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

[8]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现代外语, 1997.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加压提取下一篇:爱心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