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隐喻的理解(通用9篇)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篇1
隐喻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也在思维和行动中[1]4。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1]6。2012~2015 年全国各地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语篇中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对隐喻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学生解读阅读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和语篇信息,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
一、隐喻
(一)隐喻的分类
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用于谈论另一概念[1]15。比如,人们在谈论time时常会用到与money有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认识time,常见的相关隐喻有:All this saves time./Teams take time to get things right./Wasting time is a crime./People spend a lot of time pointing out bad manners./We invest little time in a person.这些隐喻都是在“TIME IS MONEY”这一结构隐喻的基础上产生的。
空间隐喻指将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1]15。比如,on top of the world(很高兴),let us down(让我们不高兴) 等是将上—下空间概念“HAPPY IS UP,SAD IS DOWN”运用于情绪的空间隐喻。
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有形的、具体的实体。实体隐喻又分为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1]26。比如,meat and potatoes(最基本的部分),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语言)等分别属于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
(二)隐喻的理解
语境影响和支配着语篇意义,隐喻的理解离不开语境。隐喻不仅仅体现在词汇、句子层面,也体现在语篇层面。
1. 词汇层面的隐喻理解
语境有着消除歧义的作用,因此对词汇层面的隐喻的识别和理解必须依据语篇的言语语境即上下文进行。比如:(1)We eat with knife and fork.依据上文的eat,此句中的knife and fork就是其字面意义,即“刀叉”,指“餐具”这个实体。(2)An odometer without a speedometer is like a fork without a knife. 依据上文出现的odometer,speedometer可知,fork,knife就超出了其字面义。根据常识,吃饭时需要一副刀叉,有叉而没有刀是无法正常吃饭的。所以本句中的a fork without a knife由字面义投射到隐喻义“不完整的,没有用的”。
2. 语篇层面的隐喻理解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起着语篇构建、衔接和连贯的功能。语篇的中心主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作者选定一个隐喻,以这个隐喻作为语篇主题,以此支配整个语篇的脉络,这就是隐喻的语篇主题功能[2]。主题隐喻为理解语篇提供了语境。比如,2014 年福建卷D篇就是以“House of Life”作为主题隐喻展开话题的,2013 年湖南卷B篇是以“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这句谚语作为主题展开话题的。
二、隐喻在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中的运用
高考阅读理解语篇中的大量隐喻,其超出字面义的特殊语义对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掌握中心主题,分析、推理、判断语篇的事实和细节以及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等都有影响。笔者对最近几年各地高考阅读理解语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了归纳和解析,希望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解题有所帮助。
(一)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可以用于解答语义解释题、推理判断题。少数实体隐喻还可以用来同时解答两道阅读理解题。
1. 语义解释题
在阅读过程中,语篇通过语境构建意义,语境对隐喻的理解起关键作用。隐喻的字面义与上下文语境冲突,但其在语篇中的隐喻义必须与上下文语境相一致。因此,词汇脱离了具体语境是构不成隐喻的。
例1(2013 年江西卷C篇)Listening well also requires total concentration upon someone else. An essential part of listening well is the rule known as“bracketing”. Bracketing includes the temporary giving up or setting aside of your own prejudices and desires,to experience as far as possible someone else’s world from the inside,stepping into his or her shoes ...
66. The phrase “stepping into his or her shoes”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preparing a topic list first
B. focusing on one’s own mind
C. directing the talk to the desired results
D.experiencing the speaker’s inside world
【解析】 例1 中上文的语境“experience someone else’s world from the inside”表明本段意在说明“体验他人的情感”,因此,“step into his or her shoes”不是其字面义“踏进他或她的鞋子里”,而由“情感”这个语境投射出其隐喻义为“experience the speaker’s inside world(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所以,选项D正确。
2. 推理判断题
例2(2013 年浙江卷D篇)“You had nothing to say to them.”he repeated.“No wonder they’re bored. Why not get to the meat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op talking about symbolism. Talk with them, not at them. And more important,why do you ignore their bad behavior?”We talked. He named my problems and offered solutions. We role-played. He was the bad student,and I was the forceful, yet, warm, teacher.
59. The students behaved badly in the writer’s classes because_________.
A. they were eager to embarrass her
B.she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them
C. they didn’t regard her as a good teacher
D. she didn’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解析】例2 中的“You had nothing to say to them. No wonder they’re bored, why not get to the meat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op talking about symbolism”提供了语境“作者在教授文学”。meat的字面义为“肉”,肉是有营养的食物,也是人类的主食,“the meat of literature”由其字面义“文学的主食”通过“文学课”这个语境投射出其隐喻义为“文学的主要的最有趣的内涵”,推断出“作者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正确选项为B。
(二)结构隐喻
隐喻作为语篇主题,支配语篇并实现语篇的连贯。隐喻标题以及该隐喻形成的词汇链使语篇段落紧密联系、层次分明和脉络连贯。
1. 态度观点题
例3(2015 年浙江卷A篇)This is exactly what reading should be and in school so seldom is—an exciting,joyous adventure. Find something, dive into it,take the good parts,skip the bad parts,get what you can out of it,go on to something else. How different is our mean-spirited, picky insistence that every child get every last little scrap of “understanding”that can be dug out of a book.
45. From the teacher’s point of view,________.
A. children cannot tell good parts from bad parts while reading
B. children should be left to decide what to read and how to read
C. reading is never a pleasant and inspiring experience in school
D. reading involves understanding every little piece of information
【解析】 例3 中的第一句话提出了隐喻“READING IS AN ADVENTURE”, 然后将“adventure”的特征全部投射到“reading”之上,find, dive into,take the good parts,skip the bad parts,get what you can out of it和go on to something else均为对adventure过程的隐喻表达,即“decide what to read and how to read”,正确选项为B。
2. 主旨大意题
例4(2014 年福建卷D篇)Real riches consist of well-developed and hearty capacities(能力)to enjoy life. Most people are already swamped(淹没) with things. They eat,wear,go and talk too much.
Your house of life ought to be a mansion(豪宅),a royal palace. Every new taste,every additional interest,every fresh enthusiasm adds a room. Here are several rooms your house of life should have ...
Literature,classic literature,is a beautiful,richly furnished room where you might find many an hour of rest and refreshment ...
Sports,without which you remain poor,mean a lot in life. No matter who you are,you would be more human,and your house of life would be better supported against the bad days.
Whatever rooms you might add to your house of life,the secret of enjoying life is to keep adding.
71.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House of Life
B. Secret of Wealth
C. Rest and Refreshment
D.Interest and Enthusiasm
【解析】 例4 以结构隐喻“LIFE IS A HOUSE”展开。该主题隐喻贯穿整个语篇,各个段落的主题art,literature, music和sports充当主题隐喻“House of Life”的组成部分的rooms,形成统一的、连贯的整体。正确选项为A。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英语中的很多文化现象都以隐喻的方式反映出来。隐喻不仅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也体现在语篇层面。通过隐喻,建构词汇、语句的具体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联系。通过隐喻,学生既可以从宏观结构上把握语篇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谋篇布局,还可以从微观结构上准确把握语篇的具体细节,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思维,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摘要: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英语中的很多文化现象都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隐喻不仅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也体现在语篇层面。通过隐喻,学生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语篇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谋篇布局,还可以从微观上准确把握语篇的具体细节,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关键词:隐喻,语义解释,推理判断,态度观点,主旨大意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EN M.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14.
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 篇2
关键词:隐喻翻译;认知;中国古诗
中图分类号:H059;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3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对研究隐喻的翻译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众多学者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付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古诗语言运用的特殊手法,因此我们在中国古诗翻译方法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隐喻的翻译实践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普遍性
诗歌被称作是隐喻的海洋。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描述: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中国古诗更是无处不充满着对隐喻的应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的“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白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皆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因而解决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问题,意义深远。
对隐喻的研究和阐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词源学来说,隐喻一词的构成就隐含了“超越”和“传送”的意思。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指出,隐喻也就是在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实体之间,提出一种“可以转换”的相似性或共通性。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英语专业的教科书之一的《写作手册》里是这样解释隐喻的: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时候,这种联系不是显而易见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谜语的精华在于它在不可能结合的情况下能表达真实的事实。”对于隐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因而,要实现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的“信、达、雅”,必须首先从隐喻认知过程的研究着手,同时考虑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进而实现隐喻从源语到目标语的重构。
二、隐喻的认知
(一)隐喻及其翻译过程认知模型
隐喻语言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过程,也就是对该隐喻的领悟和理解。根据束定芳的研究,隐喻的理解又包括两个步骤: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隐喻的辨认可以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隐喻话语标志和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而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者将隐喻中的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一个再表达的过程,主要涉及从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就是源语向目标语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序的,相互连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也使得隐喻能够在不同概念之间进行跨空间投射。Lakoff认为隐喻是深层的认知结构,隐喻网络在人们的思想底层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胡壮麟在其《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对隐喻理解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揭示认知的本质。隐喻与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遇到隐喻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依赖的是这种认知过程模型。
(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
文化在隐喻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现象,而这种体验是和其文化根源息息相关的。人们在解释说明自身对世界的体验时,所使用的隐喻都是其所处文化所特有的。隐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对隐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其所涉及的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翻译,必须深入分析文化根源的隐喻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讲,宗教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典故都对隐喻的认知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的隐喻表达法被人们经常使用。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过香积寺》里的“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诗句应该说或多或少有着佛教文化的烙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同一个意象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西风”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秋浦”(姜夔《念奴娇》);“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运”(辛弃疾《满江红》);“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赵鼎《满江红》)等等。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这样的西风决不是雪莱在《西风颂》(odd to the west wind)里所高歌赞美的西风。相应地,引起诗人们无限人生感叹的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因由。
风俗习惯也是隐喻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人离别时常以柳树枝相互赠送,这一习俗到了诗歌里就成了表达依依惜别情怀的隐喻了。大诗人李白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名句。而写下著名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人王之涣也应是由这一习俗得来的灵感吧!
历史故事流传久远,常被文人引入诗文,渐渐成为典故。这些典故也是隐喻的来源之一。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常出现在古诗中,“采薇”一词遂成为隐逸生活的代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相顾无相识,唱歌怀采薇”等等都是诗人们处在生活低潮时,用这个典故来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的例子。
(三)重现隐喻的构建
重现隐喻的构建即对隐喻性语言的辨别以及通过目标语对源语的重现。Newmark认为,隐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bject指喻体所依附和形容的对象,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事物就是喻体image,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则被称为喻义sense。一般说来,隐喻中的喻体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因此,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事物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也就是说隐喻意义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由于隐喻表达是深层次的微妙情感,它的产生和理解与特定的语
言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理解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语境提供的信息。
重现隐喻的构建需要我们找出在隐喻中建立了哪些新的意义和新的相似点并辨别出喻体所传达的特性。如秦观《眼儿媚》一词:“倚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龚景浩将其译为:
By the green window
The lady sits in the east wind gentle.
Speechless,she faces spring,idle.
All should be as of old:
Pools of limpid autumn water——her eyes.
Distant hills in spring time her brows.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水”和“春山”常分别用来形容美人的眼和眉。秋水和美人的眼相似之处在于“盈盈”——清澈明亮、脉脉含情,而春山和美人的眉则同是“淡淡”——似有若无、温柔含蓄。这样,理解了在隐喻中新建立起来的意义和相似点,就能准确把握喻体所传送的特点,才能在进一步提高对隐喻的认知的同时,充分欣赏这些隐喻的美丽光彩。
三、古汉语诗歌隐喻的翻译
(一)保持源语与目标语的完全对等
人类具有生理共性并且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生存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之间可能拥有相同的认知,也能理解不同文化中出现的隐喻,这就使得在目标语中完全保留隐喻成为可能。杜甫的《兵车行》(Song of the Con—scripts)有句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翻译为“The field on borderland becomes a sea of blood,The emperor's greed for land is still at its high flood”。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成“As if the vernal breeze hadreturned overnight,To adorn thousands of pear—trees with blossoms whites.”(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Song of white snow in farewell to secretary Wu going back to the Capital)很明显,在上面的例子里所用的意象如“海水”、“沙鸥”、“梨花开”等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由于原文的隐喻中出现的形象带给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相似的体验和美感,因而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义,使话语信息和美学价值完整地再现出来。
(二)部分保持源语的喻体
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不同的传统、风俗以及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隐喻意象的文化不对等性。在处理这类隐喻的翻译时,往往需要译者能“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在目标语中选取喻义相近的喻体来再现源语的语言效果。也可以在无法寻找到完全对等的喻体的情况下,使用删减的方法,在目标语中保持部分的原喻体。但在删减的时候,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源语中比喻形象的主要特征来进行删减,力求获得译文与原文大致相等的可读性。这样,不但能够保持原有隐喻的丰富内涵,也符合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认知过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就可以翻译成:“Suddenly we heard water burst a silver jar And the clash of spears and sa—bers come from afar"。又如《诗经》里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关关雎鸠”喻指恋人,但如果直接译成“os-preys",却体现不出恋人的意象,而如果采用"tur-tledoves"这一类似的形象被当作载体来释译隐喻,其中含有的艺术效果就被凸现出来了。
(三)将隐喻转换为明喻
用明喻替代隐喻的方式进行翻译是因为有些隐喻如果仅仅直译,会显得过于含蓄隐晦,可能无法让目标语l的读者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因而在翻译时为使译文更准确达意,常会将隐喻转换为明喻。用明喻来替代源语中的隐喻,能够让目标语的读者更好地体会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充分地体验到喻意带给他们的惊喜。“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译成"she seemed a sweet plum blossom/where spring rain pearling lies”,用sheseemed变隐喻为明喻,既保存了原诗的意象,又能让一般读者明白原诗隐喻所指。又如孟郊的《烈女操》(A faithful widow)里“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就可翻译成"Like the dead water of an ancient well,No more ripples will ever my heart shake.“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白居易的诗《琵琶行》(Song of a Pipa player)里的名句,可译成“When loud and soft notes mingling were together played,T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a plate of jade.”
(四)不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性陈述
有时候,由于两个语域的映射不能达成认知上的对等,可以使用省略隐喻的方法,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通过意译,使得源语的隐喻表达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让目标语的读者也能以自己的文化认知来体会源语的艺术美感。杜甫在诗歌《月夜》中怀念妻子的句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可译作:“Your balmy,cloudy curls the misty air bedews;Your fair,smooth arms are chilled in silver hues”。李商隐《无题》(Poem without a title)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译成“At dawn she’d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就比较贴切。又如李白的《长干行》(Ballad of a merehant's)里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望夫台”都出自汉语典故,在英语文化背景中为空缺,不如直接解释,翻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die.Who knew r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即可准确表述出原诗的意境。
四、结语
隐喻是复杂生动而灵活的,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需要心理空间的转换。从认知角度进行隐喻的辨认以及隐喻意义的推断,结合宗教文化、地理环境、习俗以及典故等文化因素辨识喻体所传送的特征并重构隐喻,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而从认知这一新的维度来认识和研究将对隐喻的翻译特别是中国古诗的翻译大有裨益。
浅论诗歌中的隐喻 篇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根源。在人的认知范围中, 人们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们通过诗歌, 表情达意, 创作出了大量的美好诗篇, 并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诗歌隐喻, 多看重英汉诗歌中隐喻使用的对比, 较少关注诗歌中隐喻的表现。本文总结前人观点, 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了浅显的综述。
2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是指词汇意义的转换。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和Johnson认为, “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投射”, 即人们将新知识中的抽象概念与已知事物相联系, 用已知事物的认知来表达新概念。认知语言学家Allan认为在认知过程中身体的感觉给人们提供了体验社会的起点, 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却因个体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认知语言学家大胆地宣称隐喻的“普遍存在”, 称其是人类思考、讨论世界的重要模式。Lakoff和Turner给隐喻的定义便是, 隐喻就是借助一类事物来感受另一类事物。总之, 隐喻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工具。
笔者认为以上理论为研究诗歌中的隐喻做了注脚, 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正是将作者的情感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对作者内心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投射作用。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针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简单的论述。
3 诗歌中的隐喻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人类各种情感体验中, 爱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 它是最牵动人情绪的一种情感, 是文学史上最常用的题材。在本文中, 笔者将针对爱情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诗歌中的隐喻不是作者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它是诗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洗练出来的精华, 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人们借助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加上惊人的联想力, 隐喻即被创造出来, 在语言和认知之间架设起了桥梁。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情感有一定的共通性, 笔者认为隐喻在古今中外的诗歌史上的作用都是相似的。对于同一类情感, 诗人们通常会选择相似的物品来表达。
例如:Love is unity.以膝投胶中, 何能别离此?这两句诗虽然语言不想通, 但是都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联合”。
由于在诗歌中作者往往会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描述爱情, 我们不妨将这种“具体的事物”称为隐喻始源域。笔者试图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分析它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1) 常规性。常规性指的就是有些隐喻始源域通常是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例如: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
这是英国诗人彭斯的著名诗句, 让人们感受到了他那似红玫瑰一般的火热美丽的爱情。用常见的普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但常规性使隐喻成为意义本身的一部分, 很难再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 系统性。隐喻是将本体和喻体的特征联系起来, 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体系。例如: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这四句诗的前两句将夫妻比作磐石和蒲苇, 后两句对前面做了解释性的补充, 使看似毫无联系的磐石和蒲苇都与爱情发生了联系, 生动地表达了夫妻之间坚定的感情。
(3) 不对称性。隐喻没有在两个概念中建立起等值的比较, 只是令读者或听众从喻体的特征联系到本体身上, 反之却不行。例如:Love is a zero—sum game。从隐喻的喻体“没有输赢的比赛” (a zero—sum game) 联想到本体爱情系列特征:Love requires cooperation.爱情需要合作。Love brings excitement.爱情令人心动不已。
(4) 抽象性。典型的隐喻里面喻体比本体更加具体。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将美丽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可感受的物体, 让人们能更加具体地体会到爱情的真谛。
4 结论
隐喻是普遍的, 不仅仅存在于简单的语言学中, 更存在于广大浩瀚的文学创作中。诗歌中充满了各种隐喻, 使人们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是各式各样的, 本文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常规性、系统性、不对称性、抽象性的角度来分析, 说明人们善于用普遍的、特别的、有联系的语体来形容本体, 使文学作品更加光辉灿烂, 让人流连忘返。
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诗歌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 包含了大量有关隐喻的句子, 这些句子承载了人们思维当中的美好情感。本文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分析了诗歌中隐喻的表现形式,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诗歌的妙处。
关键词:隐喻,诗歌,诗歌中的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 2000.
日语数量隐喻的表现和认知理解 篇4
【关键词】日语数量隐喻 表现 认知理解
1.隐喻及数量隐喻
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人们要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无限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要创造新的词汇,给新的事物命名,更多情况下是人们根据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潜在的相似性等联系,利用原有的词汇表达新的意义。这种改变会沿着一定的途径进行,其中隐喻就是一种主要途径,隐喻是指以两种事物在形态或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为基础,从一种意义衍生出另一种意义的语义变化途径。莱科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从根本上说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他们认为隐喻意义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影射的结果,即源域事物的部分特征向目的域影射的结果。不单单是语言使用的问题,更是构成人们思考过程的重要因素。日语中隐喻的定义是「メタファーとは、二つの事物·概念の何らかの類似性·共通点に基づいて、一方の事物·概念を表す形式を用いて、他方の事物·概念を表すという比喩である」。隐喻的功能是「具体的なもの、既知のものから抽象的なもの、未知のものを理解ために用いられる」。
把数量作为一种抽象概念,人们很难感觉其质性。因此,各各个民族都会转向引用语言来表达数量概念,传达计数表量的需要。数量隐喻是语言隐喻中的一个种类,是对事物和行为进行数量评价的一种手段,是在词汇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数量的含义,并以此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通过数量隐喻不仅语言表达得以丰富,语言交流更为流畅;也让人类的认知能力得以增强,认知范围得以扩大。莱科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不同,提出了存在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这三种隐喻在日语数量隐喻中均有体现。
2.日语数量隐喻分析
2.1日语数量存在隐喻
存在隐喻是将抽象的事件、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视为存在的、有形的物体或物质,从而对其进行指称、计量,并对其采取相关的活动。如「一升買いの生活」(贫困的生活);「一宿一飯の恩義」(一宿一饭之恩情);「一寸の光陰」(一寸光阴)例子中的「生活」·「恩義」·「光陰』等词都是一个抽象概念,通过「一升買い」·「一宿一飯」·「一寸」等词汇建立了数量多少的认知。还有日语中时间和角度的计量单位「分」(ふん)可以用来形容数量很少的状态。例如「分秒を惜しむ」翻译为“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大海「海」(うみ)可以用来形容数量之多。例如「言葉の海」翻译为“辞海”。「彼女は出産のとき、血の海で死んでしまった」翻译为“她生孩子时,因大出血去世了”。同样的洪水「洪水」(こうずい)也可以用来形容数量之多。例如「車の洪水」翻译为“汽车的洪流”。「会場は人の洪水だ」翻译为会场人满为患“。
2.2日语数量结构隐喻
所谓结构隐喻是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糊或者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两事物之间存在某一方面的相同,认知主体就可将他们比照来构建另一个概念。日本民族多是将表示事物性质和状态的形容词影射到数量域,采用宽度形容词「広い·狭い」、重量形容词「重い·軽い」、长度形容词「長い·短い」表示事物数量。其中事物越宽、越重、越大,数量就越多,反之数量越少。例如「先生は広い分野においてすごい研究を進んだ」翻译为“老师在很多方面都有出色的研究”。「知識が狭い」翻译为“知识量小,知识面窄”。「重い腰の力士」翻译为“腰劲很大的大力士”。「おなかが少しすいたが、何か軽くしましょうか」翻译为“肚子有点饿了,稍微去吃点东西吧”。「長く続いた独裁政権が終わった」翻译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独裁专权结束了”。「中国には冬は日が短い」 翻译为“在中国,冬天白昼时间少”。
2.3日語数量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主要是指以空间为源域的隐喻,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把心理状态、情感、支配能力、善恶价值观等本来是非空间结构的概念用上下位置关系,先后关系来概念化处理。日本民族在表示事物数量时,常采用方位隐喻。例如「上がる·下がる」与「上·下」。「上がる」本意表示从低位置移动到高位置处;「下がる」本意表示从高位置移动到低位置处;「上」本意表示比基准点相对高的方向和位置;「下」本意表示比基准点相对低的方向和位置。在数量隐喻层面,「上がる」与「上」形容数量增多,数值变大;「下がる」与「下」形容数量减少,数值变小。「今日は気温が上がている」翻译为“今天气温升高了”。「今学期、李さんの成績がずっと下がっている」翻译为“这学期,小李的成绩一直下滑”。「家では兄は私より二つ上だ」翻译为“我哥哥比我大两岁”。「妹は姉より一つ下だ」翻译为“妹妹比姐姐小一岁”。
3.结语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具有认知功能。它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又是人类解释事物、说明现象的工具。日语数量的隐喻表现主要是和事物的存在状态、结构状态、方位状态相通。分析和理解日语中的数量隐喻,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词法探讨,句法分析等语言层面的研究,也能让我们从认知角度去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本质。通过以上的分析,能更好地辅助日语教学,帮助学生从认知角度来理解和准确掌握日语的数量表达,以求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画龙点睛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翟东娜 潘钧.日语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
[2]张继文.日语隐喻表现及其认知理解[J].扬州大学学报2008.7
[3]陈朝阳.汉语和日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1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篇5
习语是在一定文化中形成的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核心和精华。习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统一性。结构的固定性是指习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以任意拆开或替换;语义的统一性,即习语的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是不能望文生义的固定词组[1]。因此,习语的理解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难点。本文拟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以有关“water”的习语为例,分析理解这些习语的认知过程,以期对英语学习及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助益。本文所涉及的习语均来自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及《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二、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从逻辑学、认知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 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出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的建构是隐喻性的,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2]。这种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映射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换言之,概念隐喻就是人们通过一种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或体验另一种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一种映射。
三、water一词的源域及特点
贾冬梅和蓝纯曾对“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是“water” 与“水”的原型词义,在水的语义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在此基础上拓展出水域、水体及含有水成分的液体这三项拓展语义,其它拓展语义均由这三项进一步拓展而来[3]。由此可见,“water”这一概念的源域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一物质,但由于其基础拓展语义“水域、水体及含有水成分的液体”是其它拓展语义的基础,在此也将其看作 “water”的源域。因此,在本文中,“water”一词的源域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域;水体;含有水成分的液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存在,因此它的特点如无色、无味、透明以及作为水域水体所具有的动静、深浅、清浊、冷热、能量等都被用来作了丰富的隐喻。下文将从水的这些特点着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理解有关“water”的习语。
四、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理解有关water的习语
1.无色无味。习语“bread and water”意为“简单的饮食”,该短语取了水无色无味的特点。bread是西方人最常见的主食,而water是无色无味最基本的饮品,因而合起来用来代指“简单的饮食”。例如I had to live on bread and water when I was a student.我上大学时只能靠粗茶淡饭过活。类似的还有“milk and water”,指平淡无奇的话、想法等。
2.动静。自然界中的水有动有静,这一特点被用到了语言中来隐喻其它概念。比如用“in smooth water”喻指进展顺利。例如This year things are going better and we are in smooth water今年我们一切顺利,日子过得不错。用“water under the bridge”隐喻已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无需烦恼。例如Last year’s dispute is all water under the bridge now.去年的争论都已是覆水难收了。前者取了水平静的特点,后者取了水流动的特点。
3.深浅。如“in deep water”,对于人这种陆生动物而言,处于深水中即意味着危险、麻烦,因此该短语意为“处于麻烦或困难之中”。例如Having lost her passport,she is now in deep water.她丢了护照身陷困厄。“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也取了水有深度的特点,将头露出水面不要被淹死,指在艰难的情况下维持生存。例如I’m managing to keep my head above water,though I’m not earning much.我尽管收入不多,却能设法维持生活。
4.清浊。水有浊度的不同,清澈见底时水中情形一览无余,浑浊不清时便情况难辨。习语“muddy the waters”, 把水搅浑即意味着把情况弄乱,例如We have made all the arrangements for our trip,so I don't want you to muddy the waters by saying you can't come.我们把旅行的事全安排妥当了,因此我不希望你说不来,把整个计划搞乱了。
5.冷热。水有温度的变化,太冷太热都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be/ get into hot water”指惹来麻烦或羞辱,例如You’ll get into hot water if you take apples from Mr.Scott’s t r e e . 你如果从斯科特先生树上摘苹果会招来麻烦的。而 “pour/ throw cold water on sth”则喻指对某事不热心、使泄气等,例如We must not pour cold water on their enthusiasm.我们不能给他们的热情泼冷水。
6.其他。“water”还有一些习语也是取自水的性质同时也取自语言使用者的身体经验,是二者的结合。如“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把婴儿和洗澡水一齐倒掉,喻指在把不想要或不需要的东西扔掉的同时,也愚蠢地抛弃了有价值的意见、计划等,在去其糟粕的同时,也丢掉了精华。
五、结语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即用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另一种陌生的、抽象的事物。这种思维模式在语言中的体现无处不在。通过分析有关 “water”的习语发现,这些习语含义都与 “water”的源域概念即水的基本特征及我们的身体经验有关,可通过水的特点及身体经验推测其含义。在英语教学中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来理解习语等理解起来有难度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葛建民.邹积会.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84-187.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篇6
T.S艾略特曾将叶芝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对毕生挚爱矢志不渝的感情上, 更显现在对于祖国爱尔兰的楚囊之情上。本篇主要以叶芝中后期诗作《玫瑰树》中的玫瑰意象为切入点, 分析论述诗人在这一时期对于玫瑰意象的全新解读。
一、意象、隐喻、象征概述
叶芝将一生都献给了文学创作, 为了获取更多的灵感来源诗人利用通灵学说和超自然冥想的方法进行无意识写作。虽然这种创作方法受到了许多文学批评家的严厉抨击, 但诗人恰恰正是通过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灵感来源创作了其一生中许多最为经典的佳作。
(一) 象征与意象
为了使作品立意高远、深刻隽永, 象征主义诗人们常借用意象来传情达意以克服内心世界的直白表露进而更鲜明的达到托物言志的最佳效果。换言之, 无论是人物意象还是景物意象, 它们在诗歌创作中均蕴含着独特意蕴和丰富内涵, 均象征着事物表象所不完全具备的深层象征底蕴。所以经典卓越的象征主义文学作品离不开鲜明深刻的意象, 这便凸显了意象具有象征性而象征也同样离不开意象的鲜明特点。
(二) 隐喻与意象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 (Lakoff &Johnson) 提出:“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仅在语言中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其次, 根据上篇所提及的韦勒克、沃伦 (René Wellek & Austin Warren) 对于意象、隐喻、象征这三组概念相互联系的观点, 即在现代诗歌中一般的过程是意象变隐喻, 隐喻再变成象征, 由此便可推断出, 象征就是动人深刻的隐喻, 象征高于隐喻, 隐喻具有象征性, 而象征则是隐喻的基础。就隐喻本身而言, 意象既是其表现形式又是其主要来源, 隐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 而喻体本身往往是由意象来说明本体的。
(三) 隐喻与象征
这两组概念极其相似, 不论其定义的文字表述还是具体的建构模式, 两组概念均如出一辙 ( 当然仍存在着差异) 。首先, 隐喻是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 同样象征也是由本体和象征体两部分组成;其次, 象征和隐喻均需借助暗示才能传情达意, 二者认为各自的意义是暗示出来的;最后, 两组概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象征的作用。
二、“玫瑰”意象的隐喻性与象征性
在叶芝诗歌创作的中后期, 由于诗人受到庞德等人及爱尔兰爱国志士的影响, 其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强烈的变化, 即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因此, 其中后期创作拂去了以往作品中充斥的强烈的梦幻色调, 诗人笔下的玫瑰意象变得更为抱朴含真、现实明朗, 这时的玫瑰也已从爱情信物转变为了民族标志。
叶芝于1917 年创作了诗歌“The Rose Tree”《玫瑰树》整首诗从头彻尾抒发着叶芝对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决心, “The Rose Tree”《玫瑰树》整篇以爱尔兰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Pearse和Connolly的对话展开“O words are lightly spoken, /Said Pearse to Connolly, /Maybe a breath of politic words/Has withered our Rose Tree;/Or maybe but a wind that blows/Across the bitter sea.”我国著名学者傅浩指出这里的玫瑰正是指爱尔兰。基于这一层理解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里枯萎的玫瑰 ( 玫瑰树) 则象征着1916 年爱尔兰复活节起义的失败。接着诗人道出了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决心, “To make the green come out again/And spread on every side, /And shake the blossom from the bud/To be the garden pride.”最后诗人写到除了我们的鲜血, 将不会有任何事物能够栽培出一棵恰到好处的玫瑰树。“There’s nothing but our own red blood/Can make a right Rose Tree”这里那棵恰到好处的玫瑰意象仍旧指代爱尔兰。
结语:
以上本文基于韦勒克、沃伦对于意象、隐喻和象征三者在诗歌创作中相互联系的观点, 以叶芝中后期诗作《玫瑰树》中的“玫瑰”意象为例, 结合其生平经历及历史背景, 浅析了诗歌中的“玫瑰”意象, 论述了“玫瑰”意象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美学特征。在叶芝中后期的诗作中玫瑰意象象征着爱国情怀, 它被视作一种爱国标志, 是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图腾。
参考文献
[2]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212.
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研究 篇7
心理语言学对比喻性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研究的重点起初是隐喻, 最近扩展到其他比喻性表达方式, 如习语、谚语、类比等。隐喻理解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理解机制, 对其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认识人类的语言理解机制。本文介绍四种主要的隐喻理解加工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从历时角度探讨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二、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对于句子隐喻意义的加工是否需要不同于字面意义加工的特殊加工策略, 各种理论观点不一。
1、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考虑然后拒绝字面意义来理解比喻性语言。该理论认为, 比喻语言的理解要经历三阶段:阶段一, 听者或读者抽取出句子的字面意思。阶段二, 根据情景和交际常规判断字面解释是否恰当。若恰当, 该句子就被理解了;若不恰当, 进入第三阶段。阶段三, 确定了字面意义不恰当, 便采用一定的策略和原则对句子进行隐喻性解释。
Searle的语用观有一些可验证的含义。一是字面意义先于隐喻义, 并且理解起来更快更容易。然而Ortony ( 1978) , Gibbs (1986, 1994) 等研究发现, 在情景信息充分时, 隐喻句理解和本义句理解所需时间并无显著差异, 即两者的加工过程是一致的。二是如果字面意义可以接受, 我们不应该理解比喻义。但是Gluksberg (1982) 已证实即使字面意义完全可以接受时, 人们还是可以理解隐喻的意义 (Carroll, 2008) 。
2、特征比较模型
该模型中, 较有代表性的是特征匹配模型和结构映射模型。
(1) 特征匹配模型
鉴于Tversky (1977) 的相似性比较模型在隐喻特征选择和不可逆问题上的缺陷, 本文主要介绍对该理论改进后的Ortony (1979) 的突显不平衡模型。
Ortony (1979) 提出的突显不平衡模型认为, 隐喻的理解是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有特征, 而二者之间是不平衡的, 喻体的特征处于高突显的地位, 本体的特征处于低突显的地位, 喻体突显而本体不突显这正是隐喻理解的关键。他认为, 当共同特征对本体和喻体显著性都比较低时, 或对本体显著性高, 而喻体显著性低时, 常常被认定为异常句, 如“安眠药像布道”;共同特征对本体和喻体都具有高显著性时, 则通常为字面意义句, 即本义句, 无需隐喻理解, 如“铁像钢”。
Ortony的突显不平衡模型能够解释隐喻的不可逆性, 但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 隐喻可能在不对等的特殊属性特征中间建立联系, 如隐喻“男人是狼”将男人的社会性掠夺行为与截然不同的狼的食肉性掠夺联系起来。但该模型认为, 不对等属性为差异属性, 并非共同属性, 所以对这类隐喻现象无法解释。其次, 也是更致命的缺陷, 该模型不能解释隐喻映射中常发生的从喻体到本体的新信息投射。
(2) 结构映射模型
Gentner提出的结构映射模型认为, 隐喻理解始于本体和喻体表征之间的校正, 即找到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 这种校正不仅是成分之间的校正还包括成分之间的关系校正。这意味着即使不相同的成分, 只要处于相同的关系中, 起着相同的作用, 也建立对应。结构映射机制通过一定的规则对这些校正后形成的候选推断进行结构评价, 找出最适合的解释。
该模型确实解决了之前理论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首先, 特征选择可通过系统性原则进行解释: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共有相关结构的信息才在解释时被选择。其次, 能解释相似性但不相同的特征匹配问题:这类特征通过在相似关系结构中的共同作用而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最后, 对于不可逆的问题, 其认为隐喻理解是将喻体的结构关系匹配到本体上, 是单向的, 颠倒位置会改变意义 (吴念阳, 2009) 。
然而, 结构映射同突显不平衡模型一样受到隐喻“是比较还是引入”的困扰。作为理解过程的模型, 其一个基本假定是, 听者或读者在开始时从本体和喻体中搜索提取所有的特征, 排列所有共同的特征。这意味着听者知道本体和喻体共有的相关特征,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隐喻理解是引入特征, 而不是比较特征。如果理解是搜索喻体和本体匹配的特征, 理解永远都不能成功 (唐世民, 2007) 。
3、概念隐喻映射模型
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比喻语言的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并非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只是底层概念隐喻的例示。例如, 有一个概念隐喻是LOVE IS A JOURNEY。Lakoff (1986) 声称这一个概念隐喻是很多关于爱的隐喻的基础,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涉及了旅行 , 如“look how far we’ve come” , “we’re spinning ourwheels”, “we’ve hit a dead end street”等等。
该模型有实证研究的支持。Gibbs (1994) 对意象的一项研究发现, 非习语所引发的视觉意象差异很大, 而习语的意象一致性较高, 他将这种一致性归因于概念隐喻的制约作用。
然而, 概念隐喻理论也招致了一些批评。其心理现实性问题曾一度被质疑。另外, Gluksberg和Keysar (1990) 通过实证研究否定了Gibbs关于概念隐喻在隐喻理解中自动通达的观点。
4、特征赋予模型
特征赋予模型主要指Glucksberg和Keysar提出的属性归类模型。他们认为隐喻理解是通过指派给本体一个与喻体有关的抽象类别来实现的。这一类别要么预先存在于喻体本身, 要么是在加工过程中临时从喻体推导产生出的特定类别, 本体可继承该类别特征。在“My job is a jail”这一隐喻中, 喻体jail提供特征用来赋予本体my job。本体my job被归于一个以喻体词命名的上级类别:“令人压抑的、无自由的机构。”
特征赋予模型有以下优点: (l) 可以解决特征选择问题和预示不对称性。 (2) 可解释隐喻是怎样传达关于本体的新知识和新认识的:喻体向本体的特征投射赋予本体新的特征。 (周榕等, 1999) (3) 可为习语的理解和研究提供认知上的理据。如唐世民 (2007:12) 认为, 许多喻体词的上级概念经过多次使用, 就成为该喻体词的习俗化意义。这个上级概念就被词汇化了。如中国文化中的“陈世美”代表“升官发财后抛弃妻子的人”。
然而, 该理论模型仍有其缺陷。在理解期间, 用本体概念来检查适用维度时, 听话人或读者必须产生和维持这些隐喻类概念。一旦有关类概念被选定, 所有其他与之竞争的类概念都必须被抑制。这对于听话人而言, 显然有些过高。
三、从历时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基于上述讨论, 我们可知隐喻理解的各种加工机制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即便是近几年影响较大的特征赋予模型和结构映射模型依然可见不少的缺陷。为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 即历时的角度去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问题。隐喻认知是一个从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支持隐喻理解分两步加工的主要是以语言哲学家Searl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认为, 隐喻理解要经历由字面意义理解不通再按隐喻关系来解释的两个步骤。这符合我们对语言的常规看法。但笔者对此有些疑惑, 我们如此去注意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区别, 到底是语言在大脑中的自动加工还是注意加工过程?另外, 对于一些如前文所述的词汇化了的喻体概念, 如“他就是陈世美”, 听者或读者还需要这样经历字面意义违反的两步加工过程吗?
另一方面, 支持一步加工的主要是以认知语义学家Lakoff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语言表达, 尽管是以隐喻方式形成的, 但是现实都已沉淀为概念隐喻, 我们对这些隐喻的加工无需一个注意加工的映射过程, 而是自动加工。我们从认知经验似乎认识到对于一些概念化了的隐喻表达, 其隐喻义常直接获得加工。
笔者认为, 从共时角度看, 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可取之处, 只是在隐喻发展和认识的不同阶段, 隐喻加工有所不同侧重。从历时角度出发, 隐喻的使用是一个由生到熟, 习惯成自然的过程。正如哲学家黑格尔 (1981:128) 所说:“每种语言本身就已包含无数的隐喻。它们的本义是涉及感性事物的, 后来引申到精神事物上去……但是这种词用久了, 就逐渐失去隐喻的性质, 用成习惯, 引申义就变成了本义, 意义与意象在娴熟运用之中就不再划分开来, 意象就不再使人想起一个具体的感性观照对象, 而直接想到它的抽象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在隐喻认知的初始阶段, 即在某个隐喻刚刚创建之初, 人们对其的理解会非常依赖其字面意义, 尽量在本义和隐喻义之间建立联想, 寻求相似性。因而对隐喻的理解更需要两步加工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 认知主体对特定隐喻熟悉度增强, 便会逐渐减少对字面意义的依赖。最后, 到隐喻认知的成熟阶段, 即概念化阶段, 认知主体便能够脱离字面意义, 直接将喻体投射到本体之上, 实现一步加工。所以, 笔者认为, 正如隐喻本身从创建到概念化是一个由新奇隐喻到死隐喻的发展过程一样, 隐喻认知是一个由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关于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各种模型都各有优劣, 远不能对于隐喻加工机制下定论。为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历时的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隐喻认知是一个由初始阶段的两步加工到概念化阶段的一步加工的过渡。而究竟什么时候隐喻认知实现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对某一隐喻的认可程度, 还取决于认知主体对它的熟悉度。具体影响因素有许多, 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摘要:关于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共时研究, 主要有言语行为理论, 特征比较模型, 概念隐喻映射模型和特征赋予模型。本文归纳了这四种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并提出从历时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问题, 隐喻认知是从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关键词:隐喻,特征比较模型,概念隐喻映射模型,特征赋予模型
参考文献
[1]Gentner D, Wolff P.Alignment in the Processing of Metaphor[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7, 37:331-335.
[3]Ortony A.Beyond Literal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9, 86:161-180.
[4]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M].谬小春, 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
[5]高永刚, 候晓雷.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理解[J].双语学习, 2007 (9) .
[6]黑格尔.美学 (第二卷) [M].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7]唐世民.隐喻理解的特征赋予模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9) .
[8]吴念阳.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篇8
一、研究设计
为了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能力的, 本文笔者在此进行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1.研究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是: (1) 中国英语学习者采用怎样的隐喻处理策略? (2) 与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相比, 这些策略体现了怎样的隐喻理解模型?
2.研究方法。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 隐喻预料的筛选。参考相关文献, 笔者从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7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中选择60个常规隐喻作为测试材料。应用隐喻性程度测试来测定学习者。也就是假定隐喻词语按照1—5等级进行隐喻性程度评判:5分隐喻程度很高;4分隐喻程度比较高;3分不清楚是不是隐喻;2分隐喻程度比较低;1分隐喻程度非常低。判断中国学习者隐喻词语掌握程度。
其二, 受试和测试方法。也就是以某地区大三、大二150学生名作为研究对象, 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受试和测试, 明确学生隐喻理解常用方法占比情况。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
经过以上测试, 确定受试的理解策略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 句子语境、字面翻译、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心里意象、句法分析。由此可以确定, 为了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 应当科学、合理的实施隐喻理解策略。也就是在外语学习领域之中, 读者如何看待任务、如何理解任务以及不理解情况下应当采取何种方法。简单来说, 理解策略是学习者用以可以达到理解所采用的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确定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对英语单词的了解与掌握, 其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文章中所了解的英语单词, 分析文章情境及预警, 进而理解隐喻。相对来说, 此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频繁的, 且此种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因为, 通常情况喜爱隐喻往往存在于词组、句子、语篇之中, 其字面意义与因与意义是偏差, 甚至是冲突的, 所以, 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翻译或阅读的过程中, 为了理解隐喻, 学生往往会采用句子语境策略来进行隐喻理解与探究。经过相关调查分析, 确定句子语境策略的实施, 可以提高隐喻理解正确率的28.88%, 说明句子语境的分析是弥补中国学习者对英美文化差异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除了能够利用句子语境策略来理解隐喻之外, 还可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 此种方法在中国学习者隐喻理解中也是非常常用的, 占到23.23%。之所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可以理解隐喻, 主要是学生再碰到外语隐喻时, 通常是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去分析和判断词汇的意识。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1.基于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 确定标准语用模型认为, 有效理解隐喻, 需要理解英语单词字面意思, 之后结合预警判断单词字面解释的对与错, 进而探究因与意义。由此看来已有隐喻加工模型的实施, 侧重于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应用, 通过推理与分析, 从而确定外语隐喻的意义。参考以上内容的分析, 确定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可以结合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来使用,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外语隐喻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合理的解释英语单词, 一遍整个文章的翻译可以更加准确、有效。
2.基于本研究结果的隐喻加工模型。与中国文章或词语隐喻意义的运用很是相似, 英语文章或词语之中也蕴含隐喻, 只有学习者准确的理解隐喻, 才能真正的明白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当然,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隐喻理解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进行分析和研究英语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 以便更加准确的翻译或理解英语单词、甚至英语文章。
四、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来看, 外语隐喻理解不够准确, 这使其在外语翻译或外语表述的过程中场产出现错误。针对此种情况, 应当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策略, 如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等, 并且合理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以便合理翻译英语文章或准确的表达, 这对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篇9
人教版高中语文 (含必修、选修、课外读本) 选入了《<诗经>两首》、《涉江》、《孔雀东南飞》和《陶渊明诗两首》这几篇课文。在讲授这几篇课文之前, 我先让学生对诗歌的艺术特点———高度集中、概括, 语言凝炼、形象, 感情充沛, 多运用修辞等特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然后, 在此基础上, 我让几名学生列举出他们最喜爱的一首古诗及喜爱的原因, 并让他们简单地对之进行解释,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 我在上诗歌课之前按照以上步骤安排了一节课, 一名学生欣然背出自己喜爱的诗歌———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诗人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 构成独到意境的诗。学生这样讲道:“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清光, 石上清泉的声音, 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 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也是诗表现出的一种清新秀丽的景象, 所以我很欣赏王维的这首田园山水诗。”学生的解说很正确, 这确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篇名作。苏轼在《东坡志林》里说过:“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的确说出了王维诗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也肯定了学生的能力, 所以我对这个学生称赞一番, 同时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理解诗歌能力的过程中, 即在讲解诗歌时, 我让他们多看、多读, 增强他们的语感, 提示他们如何断句。“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正是说明了多看多读的妙处。例如, 我在讲解《<诗经>两首》时, 把《伐檀》和《硕鼠》两诗放在一起让他们对比阅读,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相同点: (1) 结构相似。两首诗都分三章, 每首诗的第二、三章与第一章句数相同, 句式相同。 (2) 都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不同点: (1) 两首诗句式不同。《伐檀》是长短不齐的杂言句式, 而《硕鼠》是齐言 (四言) 句式。 (2) 就手法而言, 《伐檀》采用了“赋”、“兴”的手法, 而《硕鼠》用“比”的手法。总之, 通过对比阅读, 使学生深刻、细致地领会了诗的主题意义———对反动统治阶级的痛恨, 以及《诗经》的写作特点。
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 学生多读实际上是让学生体察语境, 对上下文有关语句的含义要善于理解, 对上下文中的有关内容能形成整体认识, 并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 便于文章的透辟理解。
上《陶渊明诗两首》 (《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一课, 我采用的是诵读式、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重点字句, 启发他们找出句中所用修辞及意义, 让他们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 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感悟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体会本诗的意境。这样, 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 又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爱情”这个词一直是高中生敏感的字眼, 我们对他们的教育采取的也是回避的态度, 但是我想:回避解决不了问题。于是, 在讲解《孔雀东南飞》这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古乐府叙事诗时, 我采用了知识点的重点讲解法, 如“相”、“见”、“自”等词和偏义复词的讲解, 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特点和主题的阐述完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得出的。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 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幸福生活的罪恶摧残, 歌颂了男女主人公的坚贞不渝的爱情。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在学习这首诗的同时, 我还注意知识的外延, 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求他们学习课文的写法,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 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 为了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这些诗作名篇,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理解能力。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推荐阅读:
诗歌中的隐喻08-31
诗歌中隐喻的映射研究09-08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01-12
隐喻的理解11-28
隐喻理解机制12-13
从神经认知看隐喻的理解和生成10-24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10-07
关联理论与隐喻理解12-01
叙事中的隐喻艺术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