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2025-01-12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共7篇)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篇1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学生鉴赏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困惑, 重点论证知人论世的原则对解读古诗的重要性, 主要结合典型诗人及其诗歌阐述古代山水田园诗情感复杂矛盾的原因。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古代山水田园诗,隐士,情感解读,知人论世,应用探讨

隐士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但或不满现实, 或鄙弃官场, 或向往田园, 而抛却功名利禄, 走向深山, 走向田园, 走向沧州, 过着洒脱自由、恬淡闲适的生活。他们创作的诗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 清新自然, 意趣高雅,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高考中, 鉴赏古诗的情感和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占11分, 对高考成败至关重要。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是古诗八种题材中的常考点, 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并不仅像教师给学生归纳的那样只有恬淡闲适, 热爱自然;淡泊功名, 鄙弃做官;坚持操守, 远离黑暗等情感, 笔者认为还包含更复杂、矛盾的情感。怎样正确理解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呢?

《孟子·万章下》记载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其人 , 可乎 ? ”由此可见, 鉴赏古诗最基本的就是知人论世, 即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要正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 必须知人论世。

我国古代真正的隐士最著名的非陶渊明和林逋莫属了。东晋陶渊明虽青年时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 也曾经“抚剑独行游”, 但社会的混乱、官场的黑暗给了这个有志青年当头一棒, 让他毅然遵从内心的召唤, 寻找心灵的净土, 回归田园, 饮酒, 赋诗, 赏菊, 弹琴, 生活闲适恬淡, 自由洒脱, 诗歌情志雅远, 率真任情, 开一代田园诗先河。北宋“梅妻鹤子”的林逋, 自谓:“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 非功名富贵也,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人多劝其出仕, 均被婉言谢绝。这两人的隐居是发自内心的个人追求,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田园生活的丰富情趣。学生在解读这两个人的诗歌时, 可以毫不犹豫地按照田园诗的情感分析。其他非两人的作品, 也可以结合诗后注释的作者与这两人相似的经历及时代背景答题, 就能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都像陶渊明和林逋一样真心实意地喜爱田园生活, 甘愿在此度过余生。我国古代文人的隐居多数并不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他们或受人排挤, 或遭人诬陷, 或愤世嫉俗, 混乱的世道、黑暗的官场使他们只能暂时离开实现人生理想之所, 隐居田园, 但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 “学而优则仕”是其人生轨迹, 即使遭遇困厄, 不能施展抱负, 报效国家, 只是将隐逸作为“天下无道”之时的权宜之计和手段罢了。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可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 他始终为了改变这个“无 道”的世界 而“知其不 可而为之 ”, 尽管他四处碰壁。在儒家至圣思想浸染下成长的他们, 虽身在田园, 但心在天下、朝廷、君主, 虽身闲实则心苦, 生活的闲适, 更加反衬其内心政治失意的愁寂, 怀才不遇的苦闷, 报国无门的愤慨。

我们先看一首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考查题目是: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如果不了解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就很容易答成塑造了一个身在田园、享受自由闲适生活的词人形象, 失分严重, 因为他们没有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苏轼去世前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自嘲中充分体现了洒脱、旷达, 但这仅仅是其思想的一个侧面, 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政治才能, 怎能心甘情愿、身心轻松地投入隐居生活? 此词为贬谪黄州所作, 在表面的闲适中, 一个“又”字暗藏了此种生活的漫长、无聊, 隐含了他政治失意的苦闷, 正所谓“其身则闲, 其心则苦”。

再看辛弃疾的《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 西村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依据知人论世原则, 辛弃疾, 南宋爱国将领、词人, 虽才干出色, 但其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受弹劾, 被罢官, 开始了中年后的闲居生活。在此期间, 他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村景物和生活的作品, 但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 统一国家的他真的享受田园生活吗? 本诗写于闲居带湖时, 在“闲”字后加“几度”, 表明此种生活已过了很长时间, 而且词人是醒复醉, 醉复醒, 在闲适轻松外表下, 隐藏的是深深的英雄失路之痛, 身世家国之悲。

鉴赏田园诗, 一要结合作者、注释知人论世, 二要抓住关键词句, 如白居易《琴茶》的二、三联“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写与琴茶相伴的闲适、惬意之情, 但尾联“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晚登江楼有怀》尾联“只忆帝京不可到, 秋琴一弄欲沾巾”。在表层的悠闲、洒脱中, 深层表现的却是想起自身遭贬际遇的失意、无奈及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

总之, 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鉴赏古诗的基点就是把握知人论世原则, 再结合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 笔者将之简称为鉴赏诗歌的“五读俱全”, 学生只有“五读俱全”, 才能游刃有余地鉴赏古代诗歌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2]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8.

[3]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篇[M].中华书局, 2006, 12.

[4]孙媛媛.探讨“知人论世”在古代诗歌欣赏中的实践[J].才智, 2013, 2.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篇2

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

例如,鉴赏刘禹锡的《乌衣巷》(浙江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时,就得注意:这首诗运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再品味一下: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王谢堂前燕。朱雀桥,在作为六朝都城建业(南京)的正南门外,是当时车马填塞的交通要道,至唐代已是野草丛生一片荒凉之地了。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聚居之处。据传王导家建有一堂,堂上悬有书写“来燕”二字的匾额。诗人从燕子的飞离,引出了人事盛衰的变化,反映了整个封建王朝贵族的共同命运。指出他们炙手可热的所谓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并警示当时的统治者切莫重蹈覆辙。

浅谈隐喻认知解读中的空间冲突 篇3

近年来,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可谓一浪高过一浪,隐喻作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之一,其认知工具这一功能已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最新的认知科学,对隐喻认知和理解的阐释力毋庸置疑。根据该理论所提出的隐喻机制模型,正是由于两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共有的信息,即相似性,被投射到类属空间中,同时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新显结构。本文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解决以下问题:既然隐喻构建的基础在于输入空间存在一定的相似点,那么这一相似点是如何被发现的,即它的前提是什么?本文给予的答案是空间冲突。那么空间冲突对隐喻的认知解读又有怎样的阐释力?

一、历时隐喻研究

胡壮麟教授把早期的隐喻研究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种理论:替代论、比较论和互动论。

替代理论(substitution view)被认为始于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和《诗学》中都有论述。他是这样来阐述的:“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种’作‘属’,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比较理论(comparison view)的最初提倡者也是亚里士多德。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互动理论(interaction view)最早由Richards提出(1965)。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隐喻解读机制中的空间冲突

Fauconnier和Johnson的所有论文和专著较为系统,全面,翔实地介绍了隐喻的在线构建和解读机制:人们在交谈和思考时不断建立起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而心理空间的生成是通过输入空间(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从而心理空间的合成得以达成并由此实现自然语言的在线意义构建。

无可厚非,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在于对相似点从一定视觉作了洞悉,但是随之产生另一个问题:这些相似点是如何导出的,即它的前提是什么?例:

①You are a red red rose.

②Theories are buildings.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①这句话设是把主人公“你”隐喻为一朵红红的“玫瑰”(人像玫瑰花一样漂亮),但是对于尚未见识过玫瑰花的人,他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或者说他的第一解释会是“你”和“玫瑰”之间存在某种共性吗,未必。他只会说,人怎么会是植物呢?完全截然不同的事物,以此类推,例②也一样。

所谓空间冲突,就是指在输入空间在彼此进行互动,匹配时,受众发现这一过程其实存在矛盾点因而受挫,结果需对两认知事物进行新的认知和重新思考。例:

③Argument is war.

④Time flies.

就本义而言,例③、④句中,“争论”与“战争”,“时间”与“飞行”,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受众在解读这两句话时,将“争论”与“战争”,“时间”与“飞行”输入到心理空间进行匹配,发现空间输入并不能对应,由此引发了彼此的空间冲突。而这种冲突或者说不对应必然会迫使认知者寻求其他的渠道来实现两者之间的空间合成。换言之,空间冲突会促使受众从某个点寻找输入空间的相似性来最终实现对隐喻的认知过程。

⑤The sun is like a cookie

例⑤中,输入空间Ⅰ“sun”,输入空间Ⅱ“cookie”。受众在处理这句话时,首先对两输入空间进行认知解读。我们知道,“sun(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而“cookie(曲奇)”是一种饼干的名字。两者就其本质属性而言迥然不同。也就是说,受众在将输入空间Ⅰ“太阳”和输入空间Ⅱ“曲奇”进行空间匹配时发现二者相互矛盾,两个空间产生冲突。如上所述,这种空间冲突会诱发受众寻找潜在的相似结构。于是,受众推想,“太阳”和“曲奇”两者虽然截然不同,但稍加思考便会发现,两者在形状上具有相似之处。说“太阳像一块曲奇饼干”,其用意无非是指太阳在形状上像一块曲奇饼干,圆圆的。这一相似性一经解读,便被映射到合成空间,新创结构也自然产生:太阳圆圆,犹如曲奇。从而空间的合成得以圆满完结。

三、结论

我们对隐喻的认知解读显然是建立在各相关空间某一方面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但对相似性的认知也并非一蹴而就,相反是经历一个过程的,那就是受众显然是先发现事物之间(输入空间时间)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存在空间冲突,而我们为了实现隐喻话语意义真值才会在冲突中寻求它们潜在的共性。空间冲突与共性并非矛盾,它们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虽然大脑对空间冲突的认知时间可能会非常短暂,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空间冲突的存在及其在隐喻认知解读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Fauconnier,G & M.Turner.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In Adele Goldberg(ed.)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C].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1996.

[3]、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Fauconnier.G & M.Tum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王文斌,林波.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J].外国语.2003(4):32-38.

[7]、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 2001(3):37-43.

浅论诗歌中的隐喻 篇4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根源。在人的认知范围中, 人们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们通过诗歌, 表情达意, 创作出了大量的美好诗篇, 并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诗歌隐喻, 多看重英汉诗歌中隐喻使用的对比, 较少关注诗歌中隐喻的表现。本文总结前人观点, 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了浅显的综述。

2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是指词汇意义的转换。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和Johnson认为, “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投射”, 即人们将新知识中的抽象概念与已知事物相联系, 用已知事物的认知来表达新概念。认知语言学家Allan认为在认知过程中身体的感觉给人们提供了体验社会的起点, 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却因个体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认知语言学家大胆地宣称隐喻的“普遍存在”, 称其是人类思考、讨论世界的重要模式。Lakoff和Turner给隐喻的定义便是, 隐喻就是借助一类事物来感受另一类事物。总之, 隐喻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工具。

笔者认为以上理论为研究诗歌中的隐喻做了注脚, 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正是将作者的情感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对作者内心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投射作用。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针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简单的论述。

3 诗歌中的隐喻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人类各种情感体验中, 爱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 它是最牵动人情绪的一种情感, 是文学史上最常用的题材。在本文中, 笔者将针对爱情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诗歌中的隐喻不是作者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它是诗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洗练出来的精华, 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人们借助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加上惊人的联想力, 隐喻即被创造出来, 在语言和认知之间架设起了桥梁。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情感有一定的共通性, 笔者认为隐喻在古今中外的诗歌史上的作用都是相似的。对于同一类情感, 诗人们通常会选择相似的物品来表达。

例如:Love is unity.以膝投胶中, 何能别离此?这两句诗虽然语言不想通, 但是都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联合”。

由于在诗歌中作者往往会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描述爱情, 我们不妨将这种“具体的事物”称为隐喻始源域。笔者试图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分析它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1) 常规性。常规性指的就是有些隐喻始源域通常是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例如: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

这是英国诗人彭斯的著名诗句, 让人们感受到了他那似红玫瑰一般的火热美丽的爱情。用常见的普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但常规性使隐喻成为意义本身的一部分, 很难再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 系统性。隐喻是将本体和喻体的特征联系起来, 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体系。例如: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这四句诗的前两句将夫妻比作磐石和蒲苇, 后两句对前面做了解释性的补充, 使看似毫无联系的磐石和蒲苇都与爱情发生了联系, 生动地表达了夫妻之间坚定的感情。

(3) 不对称性。隐喻没有在两个概念中建立起等值的比较, 只是令读者或听众从喻体的特征联系到本体身上, 反之却不行。例如:Love is a zero—sum game。从隐喻的喻体“没有输赢的比赛” (a zero—sum game) 联想到本体爱情系列特征:Love requires cooperation.爱情需要合作。Love brings excitement.爱情令人心动不已。

(4) 抽象性。典型的隐喻里面喻体比本体更加具体。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将美丽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可感受的物体, 让人们能更加具体地体会到爱情的真谛。

4 结论

隐喻是普遍的, 不仅仅存在于简单的语言学中, 更存在于广大浩瀚的文学创作中。诗歌中充满了各种隐喻, 使人们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是各式各样的, 本文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常规性、系统性、不对称性、抽象性的角度来分析, 说明人们善于用普遍的、特别的、有联系的语体来形容本体, 使文学作品更加光辉灿烂, 让人流连忘返。

摘要: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诗歌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 包含了大量有关隐喻的句子, 这些句子承载了人们思维当中的美好情感。本文从隐喻的四个特征分析了诗歌中隐喻的表现形式,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诗歌的妙处。

关键词:隐喻,诗歌,诗歌中的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 2000.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篇5

一.英语“愤怒”情感隐喻

莱可夫与约翰逊认为, 英语“愤怒”隐喻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愤怒是容器中热的液体或者愤怒是热” (Angeris theheatofafluidina containerorangerisheat) ;二是“愤怒是火” (Angeris fire) 。

1.愤怒是容器中热的液体

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 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 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身体理解为一个容器, 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 (Thebodyisacontainer fortheemotions) 结合便产生了情感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具体表现如下:

(1) 愤怒的强度增大时, 液体上升 (Fluid rises when the intensity of anger increases.)

Angerwaswellingup in him.

His pent-up anger welled up inside him.

(2) 强烈的愤怒产生蒸汽 (Intenseangerproduces steam.)

He blew up steam.

He got steamed up.

Hewasfumingwith rage.

(3) 强烈的愤怒给容器施加了压力 (Intenseangerproducespressureonthecontainer.)

Hecouldhardlycontain his rage.

(4) 压力受到控制 (Keeping the pressure back.)

He suppressed his anger.

Helearnedtocontrol his temper.

(5) 压力失去控制 (Failing to keep the pressure back)

He lost his temper.

He flipped his lid.

(6) 愤怒太强烈使人勃然大怒 (Toointenseangerand the person exploded.)

WhenItoldhim, he just exploded.

He blew his stack.

He flew off the handle.

(7) 随着勃然大怒, 人的一些部分在空中上升 (Withthe explosion, partsofhimgo up in the air.)

He hit the ceiling.

同时, 大量具体实例表明:愤怒是热。

(8) 体热 (Body heat)

He is a hothead.

Itmakesmehotunder the collar.

(9) 内部压力 (Internal pressure)

Don’t get a hernia.

He burst with anger.

2.愤怒是火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就得到隐喻“愤怒是火”, 在英语中此类概念隐喻的表达方式有:

Thoseareinflammatory remarks.

Whatyousaidinflamed him.

Shewasdoingaslaw burn.

Hewasbreathingfire and fury.

Am I burned up?

由此可见, 英语中大多数概念隐喻都建立在“愤怒是热”和“愤怒是火”的基础之上。此外, “愤怒”情感隐喻往往还与生理负荷、危险动物、敌人、天气等密切相关。

3.生理负荷指代愤怒

英语中生理负荷指代愤怒有大量的例子, 如:

Hecarriedhisanger around with him.

Hehaschiponhis shoulder.

4.危险动物指代愤怒

如:Hehasafierce temper.

It’s dangerous to arouse his anger.

That awakened my ire.

He unleashed his anger.

5.对手指代愤怒

英语中对手指代愤怒, 获胜表示愤怒得到控制, 失败表示愤怒失去控制。如:I’vebeen wrestlingwithmyangerall day.

I was seized by anger.

Iwasovercomeby anger.

6.暴风雨指代愤怒

英语中暴风雨指代愤怒, 表示愤怒的人失去控制。如:

Aftertherowshe stormed out of the room.

He stormed at my negligence.

二.汉语“愤怒”情感隐喻

在汉语中, “怒”、“气”、“火”通常被用来表示愤怒, 其中, “气”和“火”可以归类为情感隐喻。

1.气

汉语中此类概念隐喻的表达方式有:生气、发脾气、气冲冲、气呼呼、气愤、气急败坏、气得发疯、气得发狂、气得脸色煞白、气得脸色通红、气得脸红脖子粗、气得脸色发青、气得脸色铁青、气炸了肺、气得七窍生烟等。

2.火

汉语中表达此类概念隐喻的词及短语有:发火、恼火、大动肝火、火冒三丈、怒火万丈、怒火中烧、火气冲天、难以压下心头怒火等。

三.英汉“愤怒”情感隐喻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1.相似性

如上所述, 两种语言都把人体比作一个容器, 而情感是存在于这个容器中的物质。英语中“愤怒”情感隐喻主要用“液体”和“火”表示, 汉语中通常用“气”和“火”。从分析中可以看出, 英汉“愤怒”情感隐喻有着及其相似的“隐喻映射”, 同时, 两种语言都是通过描述这一情感的生理反应来谈论“愤怒”, 遵循着相同的转喻原则。从这个方面来看, 英汉“愤怒”情感隐喻是建立在相同的身体体验的基础上的, 从而进一步证实概念隐喻的普遍性。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具有相似性, 同时, 人类社会发展及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共性, 因而概念隐喻具有相似性。

2.差异性

虽然英汉“愤怒”情感隐喻具有相似性, 但它在不同的文化中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一方面:英汉语“愤怒”情感隐喻中都用到身体的部位, 但与英语相比较, 汉语中往往用到更多的内部器官。例如:汉语表达方式“大动肝火”和“气炸了肺”中就用到了“肝”和“肺”, 而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要理解这一差异, 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古人的五行 (金、木、水、火、土) 学说以及五脏 (心、肝、脾、肺、肾) , 五行学说认为, 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 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同时, 传统中医用这五种内部器官 (心、肝、脾、肺、肾) 来解释各种生理及病理现象。另一方面, 英语表达方式stir up bile等中用到bile (胆汁) , 而汉语中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自从中世纪就出现了“体液学说”, 认为: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 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 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因此, 当探究表示“愤怒”的表达方式时, 不难发现, 尽管人们对于这一情感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但是这类表达方式也与一些古代思想密切相关。此外,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都用天气来指代“愤怒”, storm和cloud常用在英语中, 而“雷”常用在汉语中, 如:大发雷霆、暴跳如雷等。

四.结语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篇6

该文收集了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三季前5集的对话作为分析文本。美剧台词中广泛存在的隐喻现象正是美剧幽默的根基所在,对隐喻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

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遵循合作原则以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但人们会不时违反其中的某些准则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会话含意是由于人们未能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一种话语意义。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修辞格,它的本质违背了合作原则,属于会话含意的一种特殊情况;对口语中隐喻的会话含意解读不仅是交际成功的保证,也是学习者掌握地道口语必须具备的能力。

1 会话含意理论和隐喻

Grice在1975年的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提出了“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概念,继而又在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广义上的会话含意理论包括合作原则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合作原则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Grice认为会话双方中的一方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又表明其是在合作的基础上,那么话语传递了文字符号之外的意义,需要推导的超额意义就被称为会话含意。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人们使用隐喻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非形象性语言不具备的感染力。西方隐喻研究主要形成三大理论:比较理论(Aristotle为代表);替代理论(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为代表);互动理论(Lakoff,G.&Johnson,M.为代表)。其中,互动理论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视野,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隐喻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可以理解为Lakoff提出的隐喻通常是以相似性为基础,涉及即目标域和始源域,对隐喻的理解是将始源域中的概念点明或凸显目标域中相对应的概念,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探讨隐喻实例,推导违反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意,加强学习者对纯正英语口语的学习和理解。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在研究文本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隐喻比重有无明显区别?

2)基于隐喻的分类,人们交际中隐喻的会话含意是如何产生的?

3)如何正确推导口语中隐喻的会话含意,进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2 语料收集

该文尝试解读一般口语交际中隐喻的会话含意,选择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三季1-5集对白为研究文本进行研究。在收集语料过程中,为了使分类和判定更加合理,另一名研究者与笔者同时进行分析,两人的信度达到r=0.7。虽然本研究语料规模较小,但随机选中的原始语料保证了研究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2.3 研究方法

该文应用的语料来源统一,有相应的影音文件配合,不会导致研究局限于理论,有利于口语学习者对特定的交际话语和技巧进行理解和掌握。文章对收集的文本中隐喻数量进行了统计,再基于隐喻的分类,结合互动理论举例分析不同种类的隐喻违反不同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解决研究问题。

3 结果与讨论

人们日常会话完全符合合作原则,语言就没有生动性可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作原则的存在是话含意产生的前提。隐喻的会话含意是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结果,隐喻的出现必然导致会话含意的产生。

3.1 隐喻数量的分类统计

Lakoff和John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分为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两者之中,前者更有认知价值,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可分为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包括容器隐喻)。

隐喻形式多样,笔者和另一位研究者在统计过程中只能对句子单位逐一分析,表格数据反映出隐喻是语言普遍的现象。从横向来看,实体隐喻数量最多,占据了隐喻总数的69%;其次是结构隐喻,占了28%;方位隐喻占了3%。从纵向来看,违背质量准则的隐喻比例最大,达到了56%,其中以实体隐喻出现最频繁。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实体隐喻是把抽象概念的表达理解为实体,必然会涉及用一个新概念去取代所述概念,质量准则的违反也就显而易见。

隐喻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了会话含意。口语中的隐喻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服务人们交际的一种手段,正确推导会话含意决定了会话能否顺利进行。

3.2 语境对不同隐喻理解的作用

编剧采用贴近生活的隐喻,结合具体的语境,举目皆是的隐喻表达,并未使观众感觉晦涩或曲解人物的表达,反而起到了更好的表现效果。

语境对实体隐喻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剧中,当Howard和Raj向Sheldon提及他们北极探险得到的数据时,Sheldon说“In the world of emotions,I was colon,capital‘D’”(当时的他用表情字母表达就是大写字母D,代表笑脸);当他得知那些数据是他舍友故意制造出来时,Raj看到Sheldon的表情说“He just went colon,capital‘O’”(他的表情一下变成了O---惊讶)。这两句话违反质量准则,把人说成是特定的表情字符。结合具体的语境,这些字母隐含了一定的表情意义,更加形象地表现了Sheldon的内心情感变化,相对于“happy”,“surprised”等字眼更到位。

语境对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的理解作用也颇大。Howard把Leonard和Penny之间的感情看成是火焰,认为“Leonard flames out with Penny in less than 24 hours”,他以火焰的概念解释Leonard和Penny之间的感情状况,24小时之内火焰熄灭意味着这对欢喜冤家之间感情的结束。观众能轻易推测出Howard的嘲讽并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正是借助语境的推导。Raj因为不满Sheldon向自己说教家乡的文化而叱喝他,事后道歉说“I’m a little on edge”;如果脱离上下文,观众不会明白Raj因面临驱逐出境而陷入极度崩溃和绝望中。

Ortony(1979)指出,任何忽视语境因素的隐喻定义都是不完整的。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跟说话者所使用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程度有关,相似性越大,对语境的要求就越低;相似性越小,对语境的要求就越高。

3.3 隐喻的会话含意的推导

隐喻的理解分为两个阶段:隐喻的识别和隐喻语义的推断。对隐喻的识别可以根据明确的隐喻信号词或者根据话语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来判断。隐喻语义的推断主要根据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从违反会话准则去看隐喻是从语用角度去解释隐喻的一种尝试(何兆熊,2000)。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实体隐喻出现频率较高,多表现为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在推导其会话含意时,就必须考虑说话者的真正意图。Sheldon和Howard根据一只蟋蟀的叫声判断是普通平原蟋蟀还是雪树蟋蟀时,各持己见,Sheldon不屑于Howard的辩解,认为“The science chirps for itself”(科学就像虫鸣一样从不说谎)。这个实体隐喻中(也可以理解为结构隐喻),违背了质量准则和关联准则。Sheldon想表达科学是不会说谎的,因而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语境信息,观众就不能理解Sheldon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性。

隐喻的会话含意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将喻体的语义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但喻体并非只有单一的语义特征,因此隐喻的正确理解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还取决于听话者选择的特定喻体特征。这个过程大体表现为:听话者接收句子——根据字面意义假设会话含意——结合语境判断字面意义的适当性——推导符合语境的会话含意——检验是否符合逻辑,确定正确的会话含意。

英语学习者在口语练习中,应当尝试模仿从美剧学到的隐喻表达,使口头表达富于变化,以求话语的形象性和幽默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句型教学训练外,应对学习者灌输隐喻的使用意识,提高语言鲜活性。

4 结束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隐喻喻义的理解和再现不仅是语言表面的东西,还有更多语言层面以下的东西,离不开人脑的知识系统、概念系统和语言形象系统的相互作用。然而,Grice并未针对合作原则如何推导会话含意提出具体的机制,这就使得人们在合作原则指导下推导隐喻的会话含意主观性很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口语中隐喻的会话含意解读倾注精力将是对提高地道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特定需求建立小型语料将会给英语不同方面的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Grice H P.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P Cole,ed.Radical Pragma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183-198.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解读 篇7

Forceville (2006:89) “模态隐喻可以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隐喻指的是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态来表征隐喻”。Forceville (2009:23) 把模态细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

Forceville (2006:156) 曾建议, 最好专注分析“特定语类”中的多模态隐喻。Urios-Aparisi (2010:112) 也指出“多模态隐喻的分析需要辨别语类, 因为语类形成并引导隐喻的理解”。平面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 能瞬间扣住人心, 从而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平面广告设计在创作上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 一幅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具有充满时代意识的新奇感, 并具有设计上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广告语篇中的隐喻首先引起了众语言学家的关注 (Forceville, 2009;Urios-Aparisi, 2009;Yu, 2009;赵秀凤, 2011;潘艳艳, 2011) 。但国内外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主要是从多模态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语篇进行分析, 鲜少涉及其他理论。该文试图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两则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分析, 视角较新。

2 概念整合理论对多模态隐喻的解读

1997年, Gills Faunconnier和Mark Turner发展了Gills Faunconnier (1985) 的“心智空间”理论, 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Turner认为, 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了四个概念空间:输入空间Ⅰ (Input SpaceⅠ) 输入空间Ⅱ (InputSpaceⅡ) , 类属空间 (Generic Space) , 合成空间 (Blending Space) 。Fauconnier&Turner进一步对这四个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指出: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 整合反映出输入空间共同的、常见的、抽象的组织与结构, 规定核心跨空间映射;输入空间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 当输入空间Ⅰ与输入空间Ⅱ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彼此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创结构, 在新创结构中, 完成意义的产生 (Fauconnier&Turner, 2002:48) 。

Fauconnier认为, 隐喻是概念整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是双域整合运作的效果之一;多模态隐喻理论中, 隐喻映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整合网络、层创结构、压缩、推理投射和总体目标等概念整合过程 (Fauconnier, 2002:96) 。因此,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去分析隐喻, 能有助于揭示隐喻的映射机理, 认知过程和传达过程, 从而帮助更好地理解隐喻。

3 从概念整合理论跨空间映射的角度来分析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过程

概念隐喻的目的是用一事物说明另一事物的特征, 在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不同范畴内的同质关联的寻求中, 认知理解是隐喻理解的途径 (王正元, 2010:109) 。概念整合是混合认知模型的构建, 概念之间的整合是人心智的、认知的运作, 整合过程突出了现象激活, 所以概念整合可以广泛地适用于解释各种隐喻的认知过程。本节, 以一则意大利番茄酱的广告为例:

上图是SACLA的意大利番茄酱广告。该平面广告中首先映入大众眼帘的是两个番茄:一个光洁无暇, 鲜红透亮且圆润饱满;另一个则光亮, 细小, 呈深紫色;从他们摆放的方式来看:相对于个头细小且平放的深紫色番茄而言, 红色的番茄瞬间树立起了一种“高, 大, 上”的形象。这两个实物是做意大利番茄酱的原料, 构成了该平面广告的实际空间。在该平面广告中文字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西西里岛迷人的下午, 他, 凝视她撩人的身姿, 渴望着能将自己黑泽的肉躯揉进她如宝石般红艳熟透的身体里。这段文字为受众构筑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图景空间。结合实际空间和图景空间, 该平面广告给受众呈现了一个美妙的叙事空间:深紫色的细小番茄和圆润饱满的大红番茄都被拟人化为文字中的人物, 正如文字给受众渲染的情感氛围一样, 当深紫色的番茄渗入到那成熟的大红番茄中时, 那种鲜嫩多汁的场景瞬间在受众的头脑中产生。拟人化的隐喻赋予存在链低端的商品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更能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从这种互动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 平面广告中由实物所呈现的实际空间、由文字诱发的图景空间, 以及结合实际空间和图景空间形成的叙事空间, 后两个空间便构成了我们认知过程中的心智空间。而这种以图景空间和叙事空间在认知过程中互动合成出另一个心智空间的过程便是隐喻的形成过程。平面广告中以书面符号模态呈现的图景空间是隐喻的来源空间 (源域) :恋爱中的俊男靓女之间那种肌肤相亲的撩人之感;以书面符号模态和图像符号模态呈现的叙事空间是隐喻的目标空间 (目的域) :熟透了的新鲜番茄入口时的那种鲜嫩多汁的口感, 两者以“相似的情感体验”为共享的框架, 相互映射、合成出另一个心智空间, 也就是合成空间, 导出了该平面广告的核心隐喻[由成熟新鲜的番茄为原料制作的意大利番茄酱带来的口感是男女之间肌肤相亲给人带来的曼妙情感体验, 为意大利番茄酱蒙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 同时也将它鲜美的味道表现得惟妙惟肖。

4 从概念整合理论跨空间隐射的角度来分析多模态隐喻的传达过程

在跨空间映射理论中, 首先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分别表示多模态隐喻的来源空间 (源域) 和目标空间 (目的域) , 并相互映射;其次, 经过过滤与筛选, 在类属空间中找到相互的映射区域, 同时这也是隐喻传达过程中的理解过程;最后, 在合成空间中, 通过来源空间和目标空间中元素的互动整合, 并结合受众所能进行的认知构想, 导出核心多模态隐喻。如图2, 作者以一则潘婷洗发水的平面广告为例。

来源空间:自动扶梯。

目标空间:潘婷洗发水。

作为人类主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隐喻和转喻常常交织在一起,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张辉, 卢卫中, 2010:46) 。Forceville (2008:98) 也指出, 在广告中, 转喻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过程, 它为隐喻提供理据, 并突出其映射。在该洗发水广告中, 多模态隐喻的来源空间, 自动扶梯是建立在转喻[部分转喻整体 (自动扶梯的扶手转喻自动扶梯) ]的基础上的;多模态隐喻的目标空间, 潘婷洗发水, 是以转喻提供的理据为基础的:[商标/商品名转喻商品 (在电梯的底部以图像符号模态呈现的潘婷洗发水的商标/以书面符号模态呈现的商品名‘潘婷’转喻潘婷洗发水) ]。

类属空间: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或向下运动, 乘坐自动扶梯能给人以舒缓, 柔和, 顺畅之感;而该平面广告的底部, 以文字模态标出潘婷洗发水的功效是使头发“丝滑般的触摸, 难以抗拒的柔顺”。因此, “柔”和“顺”便是这则广告摄影中来源空间与目标空间所共有的相似点, 即为二者的类属空间。

合成空间:谢竞贤 (2011:49-52) 曾提出, 隐喻的意义具有开放性, 创造性和不确定性, 任何隐喻都是通过在具体语境中创造性使用形成的。在该广告中, 源域的意义是如何创造性地投射到目的域上的呢?其一, “潘婷牌电梯”被放置在该平面广告的中央, 暗含[重要是中心]这一空间隐喻, 中间位置凸显其重要性。其二, “光亮的潘婷牌电梯”被安置在两个灰色的楼梯过道之间, 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激发人的情感体验:相比走灰暗的楼梯, 走电梯更舒缓, 顺畅, 明亮, 进而导出“头发乘坐潘婷洗发水这一电梯, 能使头发更柔顺有光泽。”从而促发了该广告的核心多模态隐喻[头发洗过潘婷洗发水后的效果是人乘坐自动扶梯的感受, 柔和, 顺畅, 明亮]。同样该多模态隐喻的形成也是以转喻为前提的:[效果转喻原因 (走电梯给人带来明亮, 舒服, 顺畅之感) ], 凸显了潘婷洗发水的“亮发, 顺发”功效。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两则隐喻性平面广告的分析, 以概念整合理论的多空间模式为视角, 尝试性地解读了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过程和传达过程:用多空间映射理论, 解析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过程, 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本质, 通过各个空间的相互说明, 相互融合, 相互补充, 推导出心智空间, 从而完成对该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过程, 得出其核心多模态隐喻;在多模态隐喻的传达过程中, 转喻起了桥梁的作用, 为多模态隐喻的理解提供了理据, 同时, 用多空间模式解读其传达过程, 能够更清晰地凸显其目标空间 (产品) 的突出优势, 从而更好地说服受众购买此产品。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Fauconnier G, Turner 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3]Forceville C.Metaphors in Pictures and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Forceville C, 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New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5]Urios-Aparisi E.Intera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V Commercials:Four Case Studies[C]//ForcevilleC, 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tonde Gruyter, 2009.

[6]Yus F.Visual Metaphor Versus Verbal Metaphor:A Unified Ac-count[C]//Forceville C.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7]江桂英, 王花容.英语演讲中的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外语研究, 2013, 141 (5) :9-15.

[8]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 2011, 125 (1) :11-15.

[9]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0]谢竞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Forceville的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 162 (5) :49-52.

[11]张辉, 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南北文化下一篇:中国足球学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