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解读

2024-10-12

情感解读(共12篇)

情感解读 篇1

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向来被誉为小小说的典范之 作, 但其精神内涵远不是一般小小说能比的。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 串联起一个个生活片断, 展现主人公两年来悲欢离合的回忆。

一.作者矛盾情怀, 悲观中显露执着追求

斯特林堡的世界观是极其矛盾的, 他既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这源于他的身世, 幼时因父母婚姻门第不当而遭家族歧视, 再加上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兄弟姐妹众多, 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长大后他虽有文学才华却触怒了统治集团, 迫使他一直流寓别国, 穷困潦倒, 婚姻上的不幸也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他也是受了叔本华等人的思想影响。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一场噩梦, 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这正说出了斯特林堡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主观感受, 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但同时, 他一生都在不懈追求一种理想的和谐, 他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 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 一种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努力, 有着执着的理想、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哪怕是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幸福, 在斯特林堡看来也是十分宝贵的。

因此, 年轻的房客即使经历了这么大的人生苦痛, 承受了这么大的人生打击, “走出去时也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 他高高地抬起了头, 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二.主人公追忆情怀, 伤痛中感受幸福回忆

文章一开始“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 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 没有什么东西遗漏, 没有什么了。”三个“没有”极力强调房间的空旷, 既如此, 为何还要徘徊, 真正原因何在?他似乎还在留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最后一次感受曾经的幸福与苦痛。然后“他走到走廊上, 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一个“决定”暴露出年轻房客内心的脆弱, 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 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的“决定”吗?两年的时间, 他在这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而今, 一切消失殆尽, 是任何人心里都无法承受的啊。“但是”一转, 他终于还在电话机旁, 发现了“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 “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文章运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这张承载两年记忆的小纸头, 回忆了主人公的工作:稳定收入———失业———重找工作。 情感生活 : 恋爱———结婚——生子———丧妻夭子。这其中有幸福甜蜜也有伤痛感悟, 他没有“垂头丧气”, 而是“仔细地将它折好, 放进胸前的衣袋里”。这是一个新的洗礼, 是个化茧成蝶的挣扎过程, 显然他已经鼓足了生活的勇气, 人生在世, 酸甜苦辣在所难免, “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关键是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这才是对生活的尊重。

因此, 我们从文章开头看出, 年轻房客不是一个避世主义者, 面对曾经的幸福也好, 苦痛也罢, 他虽做出搬家的举动, 可还是在临走前极力地去探寻、去留恋、去回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要把这所有都刻在心里带走。

三.结构孕育情怀, 小切口中呈现大情感

作为戏剧大师, 斯特林堡熟知一件小道具如何在一场大戏中起作用, 他把这种艺术技巧运用到短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中, 使之产生了以小见大、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一千来字的小说中, 作者不惜笔墨去描写这张小纸头的大小、笔迹、内容等, 关键在于这张纸呈现的年轻房客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爱丽丝的结识与约会是通过电话来联系的; 他们订婚时的鲜花和马车是用电话订下的;新房的装饰和家具是用电话置办的;蜜月中, 剧场的入场票也是通过电话来购买的;爱丽丝要生产找佣人, 订牛奶, 买杂物食品等家务事也都是用电话办理的;爱丽丝的早逝, 婴儿的夭折, 丧事又是通过电话来办理的。作者并没有细致刻画主人公的生活, 只通过电话号码的先后出现呈现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爱情的甜蜜、失业的焦虑、初为人父的惊喜、丧妻夭子的悲痛。半张纸表面上是无任何情感的数字, 实际上却是酸甜苦辣的生活。两年中, 他拥有过, 失去过;高兴过, 伤痛过;焦虑过, 平和过。最终以主人公的感悟“他已经尝到了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来结尾, 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小说的结构就是这样巧妙, 切口小, 取材小, 从“生活的横截面”来观看世界人生, 仅仅是个小纸头, 却像个大容器, 通过两分钟的短暂回忆带出两年来的生活细节。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电话纸, 而是充满了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 溢出了物质的层面, 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

情感解读 篇2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读者多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歌意境柔美悠远,风格清新飘逸,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正因为它那柔美飘逸的意境和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多少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与钟情。高中语文教材几度更易,也从未把它删除在外。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一诗地位之非同寻常。

一个纯粹的中国诗人,缘何会对一座异国他乡的康桥如此依恋,如此挂肚牵肠、萦萦于怀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康桥承载了作者一生的理想,亦即《再别康桥》诗中所说的,康桥有他“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色彩丰富的,诗人在康桥的“梦”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我想以“彩虹似的梦”和胡适的这句话来引领我的这篇文章,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一、爱情梦——爱

19,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其间邂逅了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从此他便堕入了一场不能自拔、刻骨铭心的爱恋中。他爱上了像精灵一般的林徽因,为她写下了无数情真意切的诗句。应该说,对林徽因的爱,是徐志摩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他人生中迟到的初恋。

然而,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无果而终。 他不无留恋而又遗憾地写道“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他只得自我安慰似地说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至美如金的康桥,对徐志摩来说,留下了太多初恋的美好回忆,是他一生刻骨铭心的爱的圣地。康桥的记忆,是为了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一座桥,一种存在的风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志摩对康桥的赞美,包含着他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对爱情的歌颂。也就是说,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二、政治梦——自由

在剑桥学习期间,徐志摩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是保守的,但不顽固”。所以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但是归国后,内忧外患、战火连连的中国在“五四”后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这片土壤里找不到生根发芽的沃野。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在中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它注定是要破灭的。诗人曾经无比向往的政治梦想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外辱内患、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中夭折了。

三、文学梦——美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地拥抱、深情地爱恋英国文化的人。留学欧美期间,他喜与名士交往,广泛涉猎世界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的创作意念。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他崇拜的偶像也由美国的汉密尔顿转向了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弃政从文,走入了诗人的行列。

然而,彩虹绚丽,终归虚幻;“梦”虽绝美,终归成空。这一华美的诗句下,掩饰不住的是诗人曾经热情万种却背后无奈的凄凉,而“揉碎”一词更是暗含破碎幻灭的无言悲苦。

狂飙突进的“五四”,已经昭示了时代所呼唤的精神力量,这时的.徐志摩却还在一边吟唱着康桥的微波、向往着雪花的快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这种浪漫飘逸的文学理想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都统统化作了空中飞沫。诗人曾经一度狂恋的美政理想和文学梦幻都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这“彩虹似的梦”最后终归是被“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

故地重游,再一次回到这个曾让他热情燃烧的母校,满是忧伤失落的他怎能不感慨万端?

《荷塘月色》作者情感的深层解读 篇3

同时,朱先生一直把自己看作“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是个平凡不过的人”,“是素人,而且将永远是素人”。他的朋友也都认同他人格上的诚恳、温厚,“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可见,他是一个“教书、卖文”的学者、教授,一个“本本分分”的“寻常人”。因此,我们不应按传统的固常思维方式,将朱先生推至“不胜寒”的“智者”高处去理解其孤独。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朱先生的“不平静”的情感呢?

笔者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朱自清个人的情感,这种个人情感完全是属于他作为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他的“不宁静”原因有三:其一,劳碌奔波给他带来的烦乱之感,儿女成群,家庭贫困以及为人父者而不能尽责之愧;其二,在清华二等公民的境遇;其三,内心的美人爱欲情结。总之,先生在此文中表现的是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追求进入自由理想生活而不得的幻灭的情思。

1920年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先后在浙江杭州第一师范、扬州江苏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台州)、省立第十中学(温州)、省立第四中学(宁波)、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短短的五年时间了更换了七所学校,工作的奔波劳累,生活的变化之大,怎能不影响着一位想追求宁静、安定生活的诗人、散文作家的心境呢?

写作此文时,朱先生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家庭的贫困和冲突使他过早地陷入了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这种沉重的生活压力在他的自传性散文《儿女》中写得很具体。这导致了朱先生精神的烦乱与心灵的孤寂。烦闷不得释放,难有人理解,便产生了精神上的压抑。从而形成了“被压抑的愿望”。

1925年,清华增设大学部时由友人介绍,朱自清先生来到了清华大学任教。在这所由留美预备学校发展起来的大学中,像中文系这样并非与留美直接相关的系科,像朱先生这样既非清华出身,也未喝过洋墨水的教授,总不被人重视。虽说经过几年的奋斗,人们看到了中文系的重要性和实力,“二等公民”的待遇有所改善,但要彻底扭转传统形成的偏见,毕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朱先生也不得不发出“我们终于只能做第二流人物”的慨叹。惟其如此,所以他不得不格外慎重,为承担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他必须按照角色的社会要求去做事,说话,克制个性,勤勉努力,去做一些“白天里要做的事”,去说一些“白天里要说的话”。而只能把那些不快和慨叹“压抑”起来。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女人》一文中提到:“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现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朱先生所说的艺术的女人有三种意思:“是女人中最为艺术的,是女人的艺术的一面,是我们以艺术的眼睛去看女人”。这“艺术的女人”便是“珍藏”于先生心中已久且愈强烈的“美人爱欲”情结。这主要源于他个人婚姻的不幸。朱先生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她没有文化,没有“艺术的女人”的“圆满”,她与朱先生过着患难与共的生活,为他生了6个孩子,31岁便故去了。朱先生对她的感情限于悉心照料产生的深深的感激和歉疚的怀念。朱先生是北大的学生,先学哲学,后搞文学创作。北大的新思潮对朱先生影响很大,然而他却生活在无爱的婚姻中。这就构成了他对“艺术的女人”的爱欲情结,以及不可得的痛苦。

另外,在《荷》文中,作者勾画出的美人意象也非常明显。“荷”并不是荷花的实在描写,而是情感的象征,是为了逃避“内部防御的稽查作用”的“移置”,是作者“潜意识的伪装”,是美人的象征。弗洛伊德说:“这些梦是经过了化装,他们的欲望满足已经伪装得难以辨认,其原因恰恰在于对梦的主题或由此所产生的欲望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反感,以及一种把它们压抑下去的愿望。”被大多数论者遗忘的还有作者在《荷》文中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采莲赋》实际上是写采莲时少男少女的爱情欢会的,采莲不是真的为了采莲,也不只是少女表现自己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性爱。同样的,《西洲曲》描写了一位居住在西洲附近的年轻女子在一年四季中对情人的思念。朱自清对这一文化传统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不由地生发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喟叹,真可谓是有感而发了。

在这“荷塘”梦里,朱先生勾勒了一幅理想的自由生活图景,这里既热闹又冷静;既可以像“树上是蝉声”,“水里的蛙声”一样自由地鸣叫,又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遗世而独立”。在这里他得到了片刻的魂灵的欢娱和快乐。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痛苦不仅仅是朱先生个人的情感真实。

《琵琶行并序》情感解读 篇4

一.白居易的迁谪恨

序文中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但白居易“出官二年”, 果真“恬然自安”吗?我们可以从《琵琶行》这首诗中找到完全相反的信息。

首先, 诗人开篇即渲染了一幅清秋冷月夜送友人惨别的凄凉情景。“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在空旷寂寥之景中寄予了失意怅惘、冷寂孤苦之情。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恬然自安”的诗人, 而是“元和十年,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后悲凉酸楚、飘零孤苦的迁客形象。其次,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说明在琵琶女自叙身世以前, 琵琶曲已经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且这种情感不是欢乐的、安适的, 而是包含了诸多人生感慨的“叹息”, 说明在遇到琵琶女之前, 诗人已经郁积了浓烈的悲情, 只不过是被琵琶女触发了而已。最后,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从诗人对自己被贬之后生活的自叙中, 我们看到的是卧病、苦闷、怨恨、悲切、孤苦的诗人形象。

我们也可以以诗证诗, 从诗人被贬后所做的其他诗词来看。比如元和十年八月作《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 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 无限秋风吹白须。元和十一年作《端居咏怀》:贾生俟罪心相似, 张翰思归事不如。斜日早知惊鹏鸟, 秋风悔不忆鲈鱼。胸襟曾贮匡时策, 怀袖犹残谏猎书。从此万缘都摆落, 欲携妻子买山居。这些诗, 让我们清晰地发现, 诗人被贬之后情感是愤懑抑郁悲苦的, 诗人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这显然只是自我安慰, 或者说是深意隐忍, 王汝弼在《白居易》选集中认为“乃白氏故作镇定之语, 非其本心”。

对于被贬, 诗人并不能“恬然自安”, 而是有着浓烈的怨情恨意, 那我们就不得不去探究诗人的被贬原因。

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十年七月, 盗杀宰相武元衡, 居易首上疏论其冤, 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 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 掎摭居易, 言浮华无行, 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 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 甚伤名教, 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 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 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 言居易所犯状迹, 不宜治郡, 追诏授江州司马。”梳理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原因:一越职言事, 二不孝, 三有人落井下石。而追究根源, 宰相被杀, 忠臣见黜, 显然是朝政腐败, 唐朝衰落的象征。诗人首先承担的是自我个体的迁谪之痛, 而更深层面, 是个体命运在一个朝代的衰微中的无可奈何。

二.琵琶女的沦落苦

琵琶女自叙身世后, 白居易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如果说白居易的沦落是由一个位高权重的京官变成了卧病浔阳的迁客;那么琵琶女的沦落就是由一位色艺双绝纵情欢乐的京倡变成了年老色衰落寞失意的商妇。但很多同学对琵琶女的失意心态不理解, 认为她年老色衰之后能嫁给一个商人, 也是一件幸事, 应该满足。那么琵琶女嫁给商人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她的沦落憔悴根源是什么?

这里, 我们必须弄清楚唐代倡伎的身份地位。关书敏《唐代教坊妇女生活简述》记载:

皇帝为了享乐, 把大量的艺伎征入教坊, 然而当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首先即克扣她们的粮饷。……当宫廷到了不能养活她们的地步时, 只有同意她们对外营业。开始, “凡朝士宴聚”, “新进士设筵顾吏”, 便出资请她们表演和伴饮。后来, 京中那些纨绔子弟饮酒作乐, 也少不了叫她们来歌舞助兴。……教坊由仅为皇帝服务, 发展成为同时也为朝臣和富豪子弟服务, 这不能不说是教坊的一个巨大变化, 皇帝虽然不愿意这样, 但是国库的逐渐空虚, 使皇帝无可奈何。

唐朝末年, 统治者越来越重色而轻艺, 随着时间的流逝, 教坊妇女们人老珠黄, 便被统治者厌弃了, 由能歌善舞的艺伎, 变成了宫中的杂役, 陷入了十分悲凉的境地。……随着唐朝的不断衰败, 统治者把一部分教坊妇女放出了宫禁, 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感到无法摆脱人间的蹂躏, 只有作了出家的选择。……教坊中放出的妇女, 多数是靠卖艺为生, 有的嫁人为妇, 也有的靠卖艺和卖身两者度日。这时的教坊妇女生活更加无着落了。

……

唐教坊妇女由献技, 到卖艺, 再到卖身的历史, 便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

结合资料, 再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我们细加分析, 琵琶女落寞失意, 表面原因是“商人重利轻别离”, 但深层在“弟走从军阿姨死”所交代的社会背景上:元和五年用兵藩镇, 国库窘迫, 权令断乐。联系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 它以李龟年这一位宫廷歌唱家的颠沛流离反映了时代的由盛而衰, 世运的由治而乱。那么琵琶女的漂沦憔悴根源自然也在朝代的衰微败落和统治者及世人的重色轻艺上。

三.琵琶曲中的知音情

《琵琶行》享誉盛名, 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出色的音乐描写。我们需要鉴赏比喻、摹声、以有形写无形等等技巧, 我们也应该把握三次写琵琶女的演奏, 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突出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 对丰富人物形象, 增添人物命运悲剧意味的作用。但我们更应看到, 琵琶曲是作者与琵琶女情感沟通的桥梁, 细品琵琶曲中的情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

诗歌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以第二次写得最为详尽。从旋律上看, 先是如急雨、如私语、如珠落玉盘的大弦小弦之声, 清脆圆润;再是“莺滑花底”“泉凝冰下”, 轻快流畅的旋律很快向着低沉凝滞转变, 逐渐至凝绝无声的状态;而最后“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进入高亢激越的状态。这样的旋律在听者白居易耳中, 他所听到的情感是有选择倾向的。琵琶女一起手, 白居易就听到了“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于“间关莺语花底滑”, 这样美妙的琵琶声诗人没有什么感受, 而于“凝绝不通声暂歇”的无声处, 作者却感受到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所以说, 没有欣赏就没有音乐, 琵琶女是带着自己的身世遭遇、人生沧桑演奏的, 白居易是处于被贬谪异乡、孤苦失意的境遇下去聆听音乐的。乐曲本身或许并不悲凄哀婉, 因为我想, 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历经人间冷暖沧桑的乐伎绝不会在初识的男人面前就打算倾诉自己的身世。只是弹者和听者的遭遇情感如此相似, 两人又都有着卓绝的音乐造诣, 所以白居易透过旋律的表层直抵内心, 在琵琶女的乐曲声中演绎了身世的“漂沦憔悴”。

接下去一段直接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却省略了白居易的问。因为白居易怎么问的其实已藏在小序“铮铮然有京都之声”中, 藏在听曲的“不得意”“无限事”“幽愁暗恨”中。诗人沿着乐曲一步一步走向了琵琶女, 一直走进了琵琶女的心灵深处, 于是才有了两人敞开心扉的倾诉。如果说琵琶女的第二次弹奏, 对自我的情感是克制的、是有所掩饰的, 那么“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的第三次演奏就完全放开了, 在知音之感中尽情倾泻了对命运不公的怨恨, 让乐曲负载起两种曲折的人生, 一种沉重的命运。

情感解读 篇5

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

例如,鉴赏刘禹锡的《乌衣巷》(浙江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时,就得注意:这首诗运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再品味一下: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王谢堂前燕。朱雀桥,在作为六朝都城建业(南京)的正南门外,是当时车马填塞的交通要道,至唐代已是野草丛生一片荒凉之地了。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聚居之处。据传王导家建有一堂,堂上悬有书写“来燕”二字的匾额。诗人从燕子的飞离,引出了人事盛衰的变化,反映了整个封建王朝贵族的共同命运。指出他们炙手可热的所谓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并警示当时的统治者切莫重蹈覆辙。

在情感的抒发中解读色调的角色 篇6

关键词:色调 情感 载体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其晚年的文学创作中,秉持其清新凝练、含蓄生动的特点,令其田园诗在展现出其文学底蕴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清新雅韵的画面在观者面前。含蓄生动的语言在其精心的营造之下把诗与画统一在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之中,呈现出了一种神奇的意境,令人神往。宋代诗人苏轼有这样一句名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对王维作品最形象的描述。意境不仅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品质,也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宗旨。诗画原本同源。“意境”是情感与情景、意念与情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鲜明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品质反映。在绘画作品中,它是创作主体借助色彩与形式和画面的表现技法传递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色调是画面中色彩表现的关键,意境是画面的灵魂,而情感则是贯穿其中的血脉。

一 绘画中的色调

色调作为画面中的一种色彩表现形式,是画家经过主观思考、分析、归纳、概括的产物,是对一幅绘画作品整体色彩倾向的评价。就如同音乐中一首乐曲旋律的表达,是“C”调还是“G”调一样。色调是画家在表现画面主题时所反映出来的意蕴与情调,是传达画家主观情感不可或缺的因素。色调在画面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一幅作品中的色调能令画家直抒胸臆,把画家内心深处的激情、作画的欲望与冲动都直观地呈现在画面之上,同时也与欣赏者产生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美的联想,或者是被其画面深刻的内涵所打动,引起心灵上的震颤。

纵观绘画历史长河,许许多多的伟大画家通过自身精心营造的色调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诠释灵魂深处的渴望与追求。例如,奥蒂诺·雷东总是赋予色彩绚烂的花卉以诗意盎然的情趣,表现出一种梦幻朦胧的感觉;高更则擅长浓郁饱满的互补色调表现对塔希提岛原始、神秘的感受;梵高痴迷辉煌的黄色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渴望;莫奈用暖色调表现了阳光的灿烂;柯罗用银灰色调表现了树木朦胧的意境美;透纳用淡紫灰色调来表现海洋、港口的烟霭和水气;波提切利常用单纯微妙的色调表现一种淡淡的忧伤;德拉克洛瓦用暖红的色调充分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激情……

因此,色调是感染人们情感进行无言交流的重要媒介、载体。它像是一种无形的气氛、和意境,直接诉诸于人们的感情。如果一幅绘画作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丝毫情感可言,只能说你是在机械的复制你眼睛所看到的自然。简而言之,色调是一幅作品的骨架,是关键所在。

二 绘画中的情感

“情感”是画家眼中客观的镜像与主观思想情感的统一,是画家运用独特的思维与意念构建创造出来的一种特别的艺术境界。马蒂斯说:“我不能像一个奴仆那样去抄袭自然,我要解放自然,并使自然必须服从于绘画的精神。”他认为,绘画不是说明事实,而是表现主观意志。确实,艺术中有比写实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情感。当我们看到嫩绿色的草地时,心中涌动的是对春天的渴望,能唤起人们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联想;看到蓝色的海水,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博大的胸襟与包容万物的力量;当看到蓝天白云时,我们能体会到它的空旷高远、云淡风轻、飘尘出世的隽咏飘逸;看到百花争奇斗艳,我们能感受到夏的热情与芬芳;秋的桔色与浓绿让人感受到成熟的喜悦与满足;白的雪山给人以肃穆庄严、圣洁不可侵犯的凛然气质……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色彩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上,要研究色彩和人的感情,使色彩通过笔触、形式、光线转化成有感情的色彩,赋予它们以灵魂。例如,莫奈在他的《野鸡与小鸟》中,画中野鸡和小鸟的尸体双双摆在一起,白色的衬布,灰绿色调的设置,表达了莫奈丧妻后的孤单与痛苦的心情。死亡与追忆的主题贯穿了他的画面。《洋葱》这幅作品中的洋葱被画家雷诺阿设置成了深暖红中略带一屡金黄,被放置在偏蓝的灰白衬布上,,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头洋葱,经过画家的精心设置,整个画面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充满黄金般光泽的特殊氛围。充分地表现了流动的光和色彩的瞬间变化,表达了丰收的喜悦……法国杜菲的《红色小提琴》是一幅带有抒情格调的静物画,画面中只有一架红色的小提琴和乐谱放在深色的桌面上,背景是淡淡的粉红色,几块单纯而又独立的色块组成了画面。小提琴上的大块红色在轻松写意的线条下表现出富有节奏的音律感,蕴含着愉快的音乐主题。粉红色的背景传达出一种安逸平和的生活氛围,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画家的生活态度。

著名水彩画家赵云龙先生在他的水彩画作品中,表达与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真感情、真认知以及真理念。他在其水彩画作品中运用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传统因素与现代的审美趣味巧妙地结合在一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水彩画特有的水色交融、水色淋漓、色彩透明而鲜亮的特点。他的风景作品,笔触独特而富有强烈的个人主观痕迹,运用明确的水痕把画面中不同形状的构成元素整体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水彩艺术语言。在这种自我的水彩语言之中倾注了赵云龙先生多年来对绘画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深刻认识与解剖,通过他自己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形成独特的个人风貌和风格。其实在艺术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种自我的创作理念。这种理念之中,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还需要在其画面形式上具有新的成分,同时在艺术表现上要具有不同于大众的观点。所有这些水彩画的构成因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赵先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中人和物的理解与热爱。

一切好的诗词和绘画作品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梵高的向日葵,金黄色的规则性律动的笔触中自然流露出他灵魂深处的躁动与焦虑以及他内心深处对爱和阳光的渴望,展示了他对生命中存在事物的激动与热情。在他的《一双皮鞋》的作品中,硬朗的色彩笔触强烈地表达出了他对贫穷生活的无奈与悲壮的情绪,同时扭曲、旋转、短促的笔触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不可遏止的爱与激情。

当代著名的水彩画家吕智凯先生,他的水彩画作品已经进入一种无意识的情感表达状态。他独具匠心的利用肌理、笔触、色彩等诸多画面构成因素经营着自己的作品,把自己儿时对“关山”的深刻记忆与纯真的情感、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深厚情感,在其笔端自然流畅、轻松随意却不失绘画之章法,进而从容不迫地表现出来,已经做到了随心而发的境界。正所谓:真实的情感才是最感人的。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赏画的人。吕智凯的作品《凝》以其深沉而内敛、大气磅礴的情感,征服了所有的观者和评委,画面中不凡的艺术表现力使所有人深深地折服了。画面传达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层次情绪上的艺术化表现,表现了画家的一种精神风貌。

正如吕先生在他的自述中所言:“让自己的心灵去倾听自然地心声。往往暮霭晨曦、光影变幻、氤氲朦胧之中窥探自然的灵性。”黄铁山老先生对吕先生的这种“沉浸”与“静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吕先生的水彩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空灵与静美、深沉与大气、质朴与苍茫、恬淡与平静是画家本身意境的一种升华和绘画语言的一种创造。

所以,绘画中的“情”不是把客观镜像简单地复制到画面上来,而是画家内心深處的思想情感与灵魂深处的意念融合的含情之景。这种情也不是抽象的,是画家见到具体的客观景象后由内而外产生的具体情感,或借景而抒发的由衷之情,是有节奏、有起伏情感,如同音乐中的旋律。这种体现在绘画中的主体情感是对画家本身内心渴求的一种挖掘和表现,他们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注入到画面的创作中去,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加以概括夸大和提炼,使其典型化、艺术化,更使其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情感的表达与表现就是绘画作品中所要传递给观者的创作格调。

三 情感以色彩为载体

绘画的目的不是模仿一个世界,而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俄罗斯著名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说:“色彩隐藏着一种力量,虽然不为人们所察觉,但却是真实的、显著的,而且感应着整个人体。”这种色彩的力量指的就是色彩的情感表现性。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从感觉上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对色彩的感受,把握住色调的倾向性,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能从情感上表现色彩的本质,主观的设计自我感觉的色调并能与所要表现的客观物体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本质相吻合,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事情。达到情感色彩阶段是人绘画生涯的一个境界,是一种精神上的全面升华。绘画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每一次的自我否定就意味着新精神的发现。

色彩分为感觉色彩和情感色彩,前者以客观自然为载体,后者以主观表现为方式。在西方绘画的色彩世界里,印象派色彩的发展影响着整个色彩表现的潮流和趋势。后印象派色彩及以后的画家成为了情感色彩的主人,并不断开拓着情感色彩的表现方式,后印象派的大师们运用独特的方式把色彩和情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其笔下的作品演绎成具有个性风格的色彩表现。风格迥然不同。塞尚是后印象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把印象派的色彩通过自我主观的理解,把色彩感觉、色彩情感和理性认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感的作用重新组织色彩,设计色调,强调所表现客观物象的体积结构和在构图上形体形状上的穿插,令物体在感觉上与真实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高更的思考,赋予了其作品夸张的意味。他的作品色调温暖热情,充分体现了土著人的原始风情,他以强化、夸张的方式使绘画中的色彩更加自由奔放;梵高是人类绘画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把必生的生命与激情全部倾注于其作品之中,他不同色调的《向日葵》,让观者在他情感色彩的激流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梵高的《鞋》运用冷灰的色调、铺排的笔触,破旧的形象向人们展示出生活困窘的人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苦难,让人感受到他们挣扎徘徊在痛苦的深渊。其作品色彩的通畅、激越的表现是其作品令人感动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间相互交融,既包含又分离。绘画中的色调与情感间的关系则更为显著。在绘画中,色彩始终散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的色彩世界,还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色彩赋予了我们多彩的情感世界。音乐被称为是听得见的色彩,绘画则是静止之中蕴含动感的色彩。音乐通过曲调传达某种情感,而在绘画中,常通过色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这就是色调的情感与魅力。

从诸多名画中,不难看出,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画家都能够运用自我认知与肯定的主观色彩来经营和组织画面的色彩与色调,从而达到主观营造画面的氛围、表达画家主观的情感,传达与表现画家内在的精神与思想;同时也能使欣赏者画作的观众受到画面诗情画意的熏陶,与画家一同进入审美的境界,艺术贵在创新。正所谓:“先有法,后无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色调、情感、意境乃为艺术创作的根本,要掌握这个法则。规律不是目的,能够打破规律,大胆进行创新,借助载体抒发情感,形成个人风格才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京生:《解读色彩》,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2]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3] [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易中天:《艺术的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陈孝荣:《水彩画》,西南师范大学,2006年版。

把握散文情感,紧扣文本解读 篇7

一、营造情感共鸣情境,感知散文的情感

对于散文,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不理解,不知道作者在抒发什么样的情感,但是当他们长大了,经历多了,就有可能如水到渠成一般的理解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去欣赏一篇散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去领略作者通过文字描绘的世界、营造的气氛,从而能够与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接着师生间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的共鸣很能激发出学生对散文阅读与欣赏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传统古诗词与之相联系,当诗句贴合散文所描绘的景象或所表露的情感时,便能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例如,在教《春》这篇文章时,通过学习总结,学生们发现在这篇散文中有五处特别充满诗意的场面。此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们能不能想到一些贴合此情此景的诗词名句。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等等。通过将文章与诗句相结合,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感知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把握散文情感线索,理清作者情感思路

散文是一种写自己在经历某些事情时的真情实感,在对人对事的描写上可能较为松散、甚至是可有可无,但是在情感体验上确实很凝聚,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以,在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住作者情感脉络的变化,如此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例如:在教学《腾野先生》时,粗读之下可能会感觉这篇文章就是记录了作者在留学时发生的一些日常琐事及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关照。文章一开始写了清国的留学生在日本的纵情享乐,再写作者到烟台去学医,以及当地人们对他这个异乡人的反应。这些笔墨较为松散,实则从不同的方面衬托了藤野先生,使其伟大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凸显。将清朝留学生与其进行对比,一方背负着沉重的国家使命却在异国他乡肆意享乐,毫无担当。而另一方是他国的一位普通教师,却能摒弃民族间的隔阂,对中国怀有不同于常人的同情。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看上去很松散、相互没有联系的事件来表现讴歌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

三、对整篇课文进行研读,提炼作者思想感情

学生若想能够准确感知散文的情感,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就必须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段,要放眼于全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散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引领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研读,带领学生就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紧接着让学生从全篇着眼,分析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者文章中某些人物的性格、品质。例如,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时,为了达到通篇研读的效果,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朗诵,在大家都熟悉了这篇文章后再展开探究学习: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描绘出一副怎样的江南水乡图?文章总共可以划分为几段,可以如何概括?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段来写月夜行船中的穿行之快?作者花了浓重的笔墨写看社戏是为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以及对那里人的聪明能干,热情好客,淳朴憨厚的赞美,同时也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看看作者记忆中的社戏。如此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的通过研读全文、小组探究学习来提炼出作者的情感。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想学有所成,那么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通过教授一些散文中常用的写作技巧来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解前主动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要能够通过深情朗诵或其他充满感染力的方法将学生吸引到文章上来,激发起他们主动去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进行小组讨论:讲一讲你父亲做的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通过这样的课前讨论先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接着教师在学生沉浸在有关父爱的情绪下时深情地介绍一下朱自清以及文章创作的背景,并朗诵文章。最后让学生们写一篇读后感,让他们能够牢牢地记住父爱给他们带来的感动。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满怀对父爱的感动,也就更好奇作者的父亲做了怎样令人感动的事了,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在心灵上给学生进行了一场有关父爱的洗礼,使得他们以后能够心怀感恩,活得更有意义。

总之,散文阅读最主要的就是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紧扣文本前提下的小组讨论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及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摘要: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信息。准确地把握散文的情感,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来解读散文。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来解读文本,旨在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文本,情感,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艳敏.把握主旨——散文阅读的钥匙[J].中学语文,2015(24).

[2]郭青.浅析做好初中语文散文鉴赏[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4(5).

聚焦语句解读 品味情感内涵 篇8

一、立足文本朗读, 获取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挖掘文本的深刻情感内涵, 寻找激发学生阅读情感的因素, 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文本语句, 以使他们整体体验文本的情感, 品悟文本的中心内涵。具体做法: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字音, 联系上下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训练学生分解较长的句子, 何处停顿做上标记, 什么语句应轻重音、语调如何高低、速度怎样快慢, 促使学生读出语言的韵味, 熏陶学生的阅读情感。

例如, 教学《桂林山水》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桂林一带, 奇峰突起, 怪石峥嵘, 奇峰罗列, 群峰峭拔, 江流弯转, 岩洞幽深, 绿水迂回, 青山腹水, 景色清幽, 漓江流水清澈, 游鱼可数……伴随着美丽的画面, 教师先抒情范读, 接着要求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小声地自由读,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可使学生深入文本, 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

又如, 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 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 让学生进行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生1:我听了教师的朗读, 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鲜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美丽极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这些花结成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带, 一切是那么美、那么香。

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观看文中的插图, 有感情地把这奇丽的景色朗读出来, 学生自由地练读后,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提出:“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生1:他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读得较重, 突出了各色鲜花怒放的美丽景色。

生2: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 声音有高有低, 表现出了作者惊奇、赞美的语气。

生3:这个同学在最后两句适当拖长, 给人一种“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味道。

学生在朗读活动中体验了语言文字的流畅, 感悟了文本的中心内涵。

二、品味语句内蕴, 丰富个性情感

在小学阅读活动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对文本词句反复品析、推敲, 探究、品悟语言蕴含的意义, 揣摩文本运用语言的技巧, 反复体验、感悟作者准确的遣词造句方法,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 进而提高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阅读个性。

例如, 教学《触摸春天》时,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文中语句: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同时提出:“句子中的‘悄然’‘竟然’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学生了解到“悄然”是指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竟然”是指表示出乎意料。教师继续提问:“盲女孩安静地穿梭在花丛中, 这时, 她伸手、拢住蝴蝶的一系列动作, 让人感到这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 作者用奇迹来形容, 认为这个奇迹是安静身上特有的神奇的灵性, 这是为什么?”

生1:安静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生2:可能安静经常穿梭在花丛中, 身上带有很多花的味道, 所以蝴蝶心甘情愿落入她的手心。

教师紧扣文本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涵, 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观能动性,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个性阅读能力。

又如, 教学《自然之道》时, 教师可提问:“大家跟着作者一起上岛, 看到了怎样的一幕?”

生1:“突然, 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 却欲出又止, 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 一只嘲鸫突然飞来, 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这一幕令人感到十分惊心动魄。

生2:“一只嘲鸫突然飞来, 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这句话看出当时幼龟的情形十分危险。

接着, 教师又提问:“看到了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我们’和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生3:“紧张地”“焦急地”“不能见死不救”这些词句, 看出了“我们”当时紧张的态度;“若无其事地”“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 就是这样的”“冷淡”“极不情愿地”这些词句看出向导的态度。

生4:“若无其事”就是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说明了向导的态度十分冷淡。

生5:“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 就是这样的”这句话, 我感受到向导说话是平淡的语气, 点明了课文的主题, 也就是自然之道。

三、重视解读角度, 增进美感体验

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 使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 把阅读情感与文本融为一体, 体验文章的隽永意境和文本语言的深刻内涵, 品味文本语言的美, 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其理解。感悟能力, 丰富其语言积累和语感经验, 增加其阅读美感体验, 发展其阅读综合素养。

古代诗歌中隐居诗人的情感解读 篇9

关键词:古代山水田园诗,隐士,情感解读,知人论世,应用探讨

隐士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但或不满现实, 或鄙弃官场, 或向往田园, 而抛却功名利禄, 走向深山, 走向田园, 走向沧州, 过着洒脱自由、恬淡闲适的生活。他们创作的诗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 清新自然, 意趣高雅,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高考中, 鉴赏古诗的情感和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占11分, 对高考成败至关重要。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是古诗八种题材中的常考点, 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并不仅像教师给学生归纳的那样只有恬淡闲适, 热爱自然;淡泊功名, 鄙弃做官;坚持操守, 远离黑暗等情感, 笔者认为还包含更复杂、矛盾的情感。怎样正确理解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呢?

《孟子·万章下》记载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其人 , 可乎 ? ”由此可见, 鉴赏古诗最基本的就是知人论世, 即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要正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 必须知人论世。

我国古代真正的隐士最著名的非陶渊明和林逋莫属了。东晋陶渊明虽青年时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 也曾经“抚剑独行游”, 但社会的混乱、官场的黑暗给了这个有志青年当头一棒, 让他毅然遵从内心的召唤, 寻找心灵的净土, 回归田园, 饮酒, 赋诗, 赏菊, 弹琴, 生活闲适恬淡, 自由洒脱, 诗歌情志雅远, 率真任情, 开一代田园诗先河。北宋“梅妻鹤子”的林逋, 自谓:“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 非功名富贵也,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人多劝其出仕, 均被婉言谢绝。这两人的隐居是发自内心的个人追求,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田园生活的丰富情趣。学生在解读这两个人的诗歌时, 可以毫不犹豫地按照田园诗的情感分析。其他非两人的作品, 也可以结合诗后注释的作者与这两人相似的经历及时代背景答题, 就能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都像陶渊明和林逋一样真心实意地喜爱田园生活, 甘愿在此度过余生。我国古代文人的隐居多数并不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他们或受人排挤, 或遭人诬陷, 或愤世嫉俗, 混乱的世道、黑暗的官场使他们只能暂时离开实现人生理想之所, 隐居田园, 但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 “学而优则仕”是其人生轨迹, 即使遭遇困厄, 不能施展抱负, 报效国家, 只是将隐逸作为“天下无道”之时的权宜之计和手段罢了。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可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 他始终为了改变这个“无 道”的世界 而“知其不 可而为之 ”, 尽管他四处碰壁。在儒家至圣思想浸染下成长的他们, 虽身在田园, 但心在天下、朝廷、君主, 虽身闲实则心苦, 生活的闲适, 更加反衬其内心政治失意的愁寂, 怀才不遇的苦闷, 报国无门的愤慨。

我们先看一首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考查题目是: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如果不了解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就很容易答成塑造了一个身在田园、享受自由闲适生活的词人形象, 失分严重, 因为他们没有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苏轼去世前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自嘲中充分体现了洒脱、旷达, 但这仅仅是其思想的一个侧面, 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政治才能, 怎能心甘情愿、身心轻松地投入隐居生活? 此词为贬谪黄州所作, 在表面的闲适中, 一个“又”字暗藏了此种生活的漫长、无聊, 隐含了他政治失意的苦闷, 正所谓“其身则闲, 其心则苦”。

再看辛弃疾的《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 西村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依据知人论世原则, 辛弃疾, 南宋爱国将领、词人, 虽才干出色, 但其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受弹劾, 被罢官, 开始了中年后的闲居生活。在此期间, 他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村景物和生活的作品, 但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 统一国家的他真的享受田园生活吗? 本诗写于闲居带湖时, 在“闲”字后加“几度”, 表明此种生活已过了很长时间, 而且词人是醒复醉, 醉复醒, 在闲适轻松外表下, 隐藏的是深深的英雄失路之痛, 身世家国之悲。

鉴赏田园诗, 一要结合作者、注释知人论世, 二要抓住关键词句, 如白居易《琴茶》的二、三联“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写与琴茶相伴的闲适、惬意之情, 但尾联“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晚登江楼有怀》尾联“只忆帝京不可到, 秋琴一弄欲沾巾”。在表层的悠闲、洒脱中, 深层表现的却是想起自身遭贬际遇的失意、无奈及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

总之, 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鉴赏古诗的基点就是把握知人论世原则, 再结合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 笔者将之简称为鉴赏诗歌的“五读俱全”, 学生只有“五读俱全”, 才能游刃有余地鉴赏古代诗歌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2]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8.

[3]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篇[M].中华书局, 2006, 12.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篇10

关键词:情感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隽永, 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并贯穿于数千年的社会管理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 具有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 它以情感为纽带, 重视人的思想感情, 注重“情”字、强调“心”治, 提倡“治心为上”, 讲求“士皆悦”而“愿立于朝”。重新审视和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 对于理解现代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里, 管理由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管理的人性化使管理者不再仅仅依赖于管理技术, 而是基于人性, 重视并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因此, 从本质上讲, 情感管理是指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 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 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1]。其内涵主要包括:

1. 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 唯人为贵”。管理的核心在于“人”, 本质是“治人”。情感管理倡导企业组织必须突破以管理制度和管理者为中心的硬性管理模式, 转变“保姆式”、“裁判式”、“监督式”的管理方式, 真正“以员工为中心”, 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与发展目标, 增强员工的自主、自律和参与意识,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2. 有人情味。

古语有云:“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人情味是人通常具有的情感和意味。管理者应重视对人的“感情投资”。尊重员工, 善于沟通, 对员工宽容、仁慈等。同依靠刚性制度约束员工相比, 用情感调解更符合人性的需要, 不但能达到满意的管理效果, 而且会使员工轻松、愉快、幸福地投入工作。

3. 灵活变通。孙子指出:“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之就

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要取胜, 就要“审时度势”。情感管理摒弃刚性管理存在的程序化、公式化和千篇一律, 考虑员工的个性特点、文化背景、能力和行为方式等变化因子, 在管理态度、方式和绩效评价等方面,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变通、及时调整, 以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共同成长。

“过犹不及”,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管理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 而是“安、和、乐、利”, 即兼顾各方利益, 才能不偏不倚, 合乎中道。情感管理是以发展的眼光, 通过教育、激励和引导等方式, 让员工潜移默化中, 达到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自觉内化, 不断激发员工进取向上, 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管理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儒、道、佛、法、兵、墨等诸子百家交相辉映、极具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 其中饱含着情感管理的诸多元素,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人为本, 以情为重。

中国传统文化将“人”看做一切事物的核心,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 强调“人”的重要性的论述, 俯拾皆是。如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荀子的“上下一心, 三军同力, 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这些言论的实质就是要求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 上下一致, 同心同德。

2.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古人非常重视“礼”, 它相当于现代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舆论等非刚性的约束机制。“三纲五常”一直作为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统治民心的最基本的“礼”。孔子尊崇“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管理思想, 用“道”来协调人际关系, 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

3. 经权结合, 因变制变。

“经”指有所不变, “权”指有所变。宋代理学家朱熹强调“权是经之变”, 即“权”是作为原则性的“经”的基础上的灵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经权观”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易》中的三易, 即“变易”、“不易”和“简易”。“变易”指的是万物的不断变化, 即“权”;“不易”指各种规则和原则的确定不易, 即变“经”;“简易”指对规律本质简明的把握和领悟。管理的经权观就是以“不易”的“经”作为判断事物的准绳, 以“变易”的“权”来达到最优的决策, 并以最简要明确的原则让企业员工易知易行, 变成共同的管理行动。

4.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天、地皆须遵循“道”, “道”是顺乎自然的自然而然。老子还强调:“有道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循“道”而动, 不乱为, 无为而治。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 “无为”管理就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 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使企业成员各司其责, 和睦共事, 协同前进。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情感管理实施路径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诸多情感管理元素, 很多企业在实践中把情感管理从企业管理的各种方式方法中突出出来, 形成一系列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情感管理实施路径, 为我们认识情感管理、理解情感管理、实施情感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1.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 人际关系重伦理、讲亲和。管理思想的中心是“礼治”, 而礼的核心则是“仁”。管理者应当继承“和为贵”的思想, 注重感情投资, 在企业中倡导“仁爱”、“礼让”, 使企业内部洋溢着浓厚的“大家庭气氛”, 进而“家和万事兴”。情感管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恰如其分地将情感融入日常的琐碎生活中, 时刻关心, 爱护和尊重员工。这种情感能使员工倍感温暖, 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与员工形成轻松、亲密和平等的人际关系, 使员工在深切地感受着情感和亲和力时, 增强集体归属感和忠诚心, 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理念升华到乐于奉献中去。通用电气的日本子公司年销售额在通用电气的所有海外子公司中独占鳌头,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业绩, 关键就是该公司实行了一种特殊的“无章管理”, 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内部人际间的紧张关系, 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 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2. 上下同欲者胜:

传播愿景。三国时期“望梅止渴”的典故, 曹操以简单的一句“前面有梅林”来激励口干舌燥、军心涣散的士兵继续前行, 从管理学上分析, 蕴含的是愿景激励的管理方式。孙子强调“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胜, 上下离心则一盘散沙, 不攻自破。管理者应当经常以鼓舞员工的方式来传播企业的愿景。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 关注更多的是工作对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这就需要将企业愿景与员工的成长目标紧密联系, 针对员工个人特点帮助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发展前景和人生价值实现过程, 从而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现代企业中运用愿景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成功范例还有很多。比如:腾讯公司的“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苹果公司的“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福特公司的“让大众能拥有汽车”等等。这些卓越的企业愿景, 不断激励着员工奋勇向前, 拼搏向上。

3. 礼赏不倦, 则士争死:

情感激励。“心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的重要表现形式。孟子曰:“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诸葛亮云:“古之善将者, 养人如养己子, 有难, 则以身先之;有功, 则以身后之;饥者, 舍食而食之;寒者, 解衣而衣之;将能如此, 所向必捷矣。”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以心交心、以情感人、激励下属的思想。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后, 当物质激励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自身行为的表率、日常交往中的融通、布置工作时的发问、交代任务时的授权、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和发生矛盾时的宽容等来激励员工。沃尔玛的当家人沃尔顿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总是想方设法鼓励员工对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新构想, 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一旦有好主意被采纳, 沃尔顿就请当事人出席星期六上午的会议并发给奖金。沃尔顿的做法表达了他对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4. 安其居, 乐其俗:

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依托科学规范的管理并不能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 还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特定文化观念和传统, 以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文化信念为核心, 最大限度凝聚企业内各种力量, 齐心协力地实现企业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贤使能, 俊杰在位”、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本思想;主张“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反对“为富不仁”的“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注重诚信, 提倡诚信是人性之本、大道之源的道德观念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可以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源泉。比如, 海航集团今日的辉煌成绩, 很大程度得益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即“海航文化”。这种文化以中国传统伦理观为价值支撑, 在发展中努力延续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优良传统。海航人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善若水”、“知止而后定”、“以德平天下人心”等“人道做人”的思想[2]。

现代职业环境的快节奏、高压力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 使员工对工作缺乏热情, 呈现出职业倦怠的症状, 如焦虑烦躁、情感冷漠、个人成就感降低甚至抑郁。这使得情感管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同时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 现代管理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 管理者应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汲取前人的智慧和人文精神, 充分实施好情感管理,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传优.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又一大法宝—情感管理[J].商业研究, 2005, (4) :68-69.

情感解读 篇11

一、标题切入——扣住文本灵魂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扣住了文本灵魂,学生就能借助这一突破口对文章内容展开思考,由浅及深,层层深入,在不断地挖掘中触碰到文本主题,达到预期的探究目的。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时,我抓住了文章标题设问导入:作者为什么要以“祝福”二字作为标题?学生也疑惑了,随后就对文本产生了阅读兴趣,积极融入其中,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思考。

学生1:祝福的场面是小说最重要的环境描写,祥林嫂悲惨的命运都是通过鲁镇祝福的场面体现的。也正是有了这一特定场面,祥林嫂的命运被对比得格外悲惨,以致其最后在热闹繁忙的祝福中死去。

这样的解读可见学生阅读、思考的认真仔细。有了这一良好的铺垫,学生的思考愈发积极,没过多久又有了新的见解。

学生2:祥林嫂每况愈下的凄惨命运和鲁四老爷家奢侈的祭祀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切地反映出中国20世纪初贫富差距悬殊的生活面貌,富人挥霍无度,穷人挨饿冻死,以此批判社会的不公。

学生的解读切合文本,合情合理,很是精彩。这时,学生的思维遇到了瓶颈,需要适当地启发:“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祥林嫂的死与其有直接的关系,她去捐门槛是为了来生的希望,最后连这点希望都没有了,那么请问社会底层的人的幸福要从何而来?”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对文本的主题以及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二、主旨切入——实现个性解读

一篇文章通常有不同的主旨,而不同时代下不同读者的阅读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样文章的内涵就变得十分丰富了。为了促进学生在这方面的解读,我会鼓励其深度阅读,自由理解,得出富有个性且合理的看法。

在学习《项链》一课时,考虑到这是一篇小说,内容易懂有趣,情节跌宕曲折,我就让学生自由阅读,在理解后对主旨展开思考,联系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在得到“自主权”后,学生马上来了精神,积极投入到文本阅读中。

学生1: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诫我们不要爱慕虚荣,因为玛蒂尔德不安于小职员的生活,认为自己有美貌应该过更好的生活,所以借了项链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没想到阴差阳错耗费了自己十年青春,这就是惨重的教训。

这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了解很有个性,值得赞赏,但在情感态度上有些片面。所以,接下来,我就侧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挖掘更有深度的内容。

学生2:玛蒂尔德在弄丢自以为名贵的项链后没有逃避责任,更没有依靠自身美貌去获得财富,而是用十年的青春、艰苦的劳动来偿还债务,这凸显的是人性的光辉,也是作者想要肯定和赞扬的。这一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肯定,但是仅仅这一点,学生觉得还不够,于是再次挖掘。最后,学生联想到小人物与大命运的关系,不断地抗争毁灭,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同情和对命运偶然性与不确定性的思考。

三、形象切入——促进求异创新

人物是文章的核心,其形象是学生分析探究的重点。透彻地理解人物不仅能把握住文本内涵,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还能培养求异创新的能力,透过文字,和作者有更多的沟通互动,让自己的阅读有更多可能。

在学习《雷雨》时,其中涉及多个人物,但周朴园是一个较为丰满的形象,值得分析。于是,我就特别设计了一个“剖析周朴园”的课题,让学生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去评价人物,激活思维,达到创新分析的目的。

学生1:周朴园是一个虚伪、自私且冷酷的人。三十年间,他搬了很多次家,但是一直保留着侍萍用过的家具、衣物等东西,甚至还保留着关窗户的习惯,以此表明其对老情人的真挚思念。但是当真正的侍萍出现时他又立刻翻脸,不准她再出现,由此可见他不是真正爱着侍萍,而是怀念以前的侍萍。

在解读后,学生觉得不妥,人物形象不够全面,于是在反复钻研后有了新发现。

学生2:周朴园是一个可恨又可怜的人。他年轻时因为家长的阻拦而失去了美好的爱情,而现在他自己又做了专横的家长,剥夺所有人的幸福,落得孤独终老的下场。

综合这两点,学生很快有了创新性的总结:“周朴园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双重人格——专横权威的统治者和专一守情的性情之人。他既是封建礼教的推崇者又是其牺牲品。”这样,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就很透彻了,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十分饱满。

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要做到多角度、多方位,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要教师坚持精心设计,用心引导,就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情感解读 篇12

一、捕捉文本细节, 寻找情感入口

词语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 有些字或词语初读时并不觉得怎样, 而一仔细品味, 便顿时觉得韵味无穷。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蕴含作者或主人公情感的关键性词语, 引导学生以此为情感的入口, 细细解读和品味文本。如本课课文中, 有这样一段话, 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一个‘舍不得’, 将一个懂事、爱花的小女孩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学中, 我这样启发学生:这么美的月季花, 你舍得摘吗?那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然后提问学生:“从‘舍不得’这个词中, 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爱花的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于是, 她只摘了一片花瓣, 那她又是怎样摘花瓣的呢?从这些动作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这样, 以“舍不得”为学生情感的入口, 也就寻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 引导学生在品味“俯在”、“小心地”、“摘了一片”、“双手捧着”等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小女孩对花的热爱和珍惜。

二、巧设情感冲突, 掀起情感波澜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 文本的情感变化往往是文章发展的内在脉络, 尤其是以描写感情为题材的课文, 则更为明显。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的情感变化巧设情感冲突, 让学生置身其境, 也陷入这样矛盾和纠结的状态, 进而掀起情感波澜, 解读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设置情感冲突的:既然小女孩如此地爱花, 把花儿当做珍宝一样, 那她为什么还要去摘花瓣呢?如果你是小女孩, 你能体会到她摘花时的矛盾和纠结的心理吗?在“摘花”和“不摘”之间, 她最终选择了摘一片花瓣, 你感受到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巧设情感冲突, 在冲突中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当时内心的纠结, 矛盾的心理, 进而引导学生品味到小女孩由“爱花”到“爱母亲”, 感情上实现了更高层次的飞跃。而最终选择只摘一片花瓣, 既可以实现送花给妈妈的心愿, 又不会影响花的美观, 更说明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三、展开想象移情, 泛起情感涟漪

在文学作品中, 文本并不会对所叙述的事件描写得面面俱到, 而会有一些“留白”,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让读者自由地展开想象, 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细细地品味和感悟。这一想象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被文本中的情感所感染、浸润, 进而由“他人之情”迁移为“自己之情”, 泛起情感上的涟漪,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女孩对妈妈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二天我买了两盆月季花, 一盆送给小女孩, 另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请同学想象一下, 当我把花放在母亲阳台上的时候, “我”会对母亲说些什么?母亲又会对“我”说些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 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了空间, 也给予学生深入思考与言语表达的机会, 让学生从“被文本的情感所感染”到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进而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真情言说, 在更深层面上体验和理解小女孩对母亲的爱。

四、依托文本题眼, 升华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作者对文章的标题的拟定非常地讲究, 因此标题中也常常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寓意。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的题眼展开深层次的思考, 可以避免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一直停留在文本的表层, 而直抵文本的深处, 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获得对文本思想内涵更为深刻的理解。如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 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本文以《花瓣飘香》为题, 这花瓣飘着的香仅仅是指花香吗?这里的花香还有着怎样的寓意?作者也被小女孩打动了, 送给自己的母亲一盆雨季花, 作者送给母亲的仅仅是一盆花吗?这里的花还代表着什么?这样, 学生从花的“表面的美感”的认识上升为一种“内心真爱的表达”, 加深了对“飘香”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悟到小女孩对母亲的深情像花瓣散发出的芳香, 悄悄飘进作者的心, 也飘进了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上一篇:维度建构下一篇:检修货车基础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