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建构(精选4篇)
维度建构 篇1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也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但在新课程施行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既希望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与学习, 又迫于较大的行为调适压力而不得不沿用原有的方式;作为教材编写者的专家与作为教材使用者的一线教师缺乏沟通, 教师不容易把握教材, 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1]调查发现, 教师以教的效率代替学的效率, 以教的多少代替学的多少, 重教学的“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等现象比较普遍, 高中课堂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比例失调, 接受学习时间和表达探究学习时间比例失调, 高中课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状况比较严重。我们学校从2009年开始探索高中浸润性课堂, 以其作为学校的主课题, 致力于改变学校现存的教学现状, 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一、高中浸润性课堂的模式建构
1. 浸润性课堂释义
“浸”,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泡在液体里”、“液体渗入或渗出”和“逐渐”之意。“润”, 滋润, 取义于“润物细无声”“雨润万物”之意。“浸润”可解释为“ (液体) 渐渐渗入”, “渐渐发生作用”等意思。[2]近年来“浸润”这一理念被引入教育领域, 意指学生课程知识的习得不是被强加的, 而是在自主状态下主动沉浸达成的。从教育教学视角看, “浸润性课堂”指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 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 使得教学主体“泡”在便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教学环境中, 逐渐渗透知识教学, 技能培养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现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浸染、熏陶、滋润的教与学方式。这种课堂强调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自觉建构, 是对传统看似高效的课堂的一种矫正, 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感悟替代外在的大容量“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 用“慢慢感悟”替代“教学速成”。
2. 浸润性课堂的特征
浸润性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范式, 能够对高中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产生较大的改变。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浸润性课堂更关注学习的质量而不是速度。达到“浸润”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表面上看浸润性课堂的教学容量不是很大, 谈不上“高效”, 但正因为有了让学生自我消化的时间, 以及创设了利于学生“浸润”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质量才得到了保障, 学生才有可能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生对外来知识进行内化及对所获得知识信息进行重组、提升, 实现知识的升华, 这些都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的, 但在浸润性课堂中, 学生的内省、悟得成为常态, 有利于真正获得知识, 创生知识。
(2) 浸润性课堂着眼于整体把握而不是局部。浸润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要求教师用整体的观念、从整体的角度去教学。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顿悟理论来看, 学生之所以能对事物进行认识、判断和推理, 是因为在人们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这种整体感也是浸润性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浸润性课堂主要体现三个整体性:一是把各教学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教师、学生、资源、媒体等在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应用及评价中都是需要整体考虑的, 如需要考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资源、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媒体等的关系等, 也需要考虑教学环境、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浸润。二是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教师不仅需要关注课中, 还需要关注课前和课后。课前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课程标准和学情, 也需要关注课堂的学生反馈和课后的各要素评价。三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把握要有整体性。不仅把三维目标作为整体来思考, 课堂教学内容也必须从整个章节、模块、课程的视角来思考, 并结合课堂的生成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浸润性课堂是为学生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而不是仅仅应对一场场考试。
(3) 浸润性课堂更强调学生的充分自主而不是“他律”。浸润性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内省自悟, 教师起“支架”、点拨和引导的作用。浸润性课堂中师生完全平等, 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浸润性课堂不是靠说教, 而是利用创设的氛围情境及评价激励, 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力量, 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 学生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是直接储存在大脑中, 而是需要在大脑中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和编码, 才能使新旧知识得以匹配和融合。[3]在“他律”的课堂中, 学生不可能把“他有”的知识存在方式转化为“我有”的存在方式。浸润性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参与的课堂, 学生主动对获得知识、信息进行内化和重组, 极有利于他们后期学习的提取和应用。
3. 浸润性课堂的模式建构
浸润性课堂关注课前、课中和课后, 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建构的情境, 让学生达到与教师、资源、媒体的融合。基于“浸润”理念, 在实践基础上, 我们建立起了“高中浸润性课堂”的理论模型, 其模式结构见图1。
(1) 课前: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通过对三维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及技术课程的整合, 在教材的二度开发基础上形成新的教学文本资源, 在关注生本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 营造利于浸润式教学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此阶段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 (如预学案) 进行自主预习。
(2) 课中:教学实施阶段。本阶段是实施“浸润”的关键阶段。第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浸润 (如通过语言交流、问答等) ;第二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与课程、资源等要素进行“浸润”;第三是教师在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中、在获得教学现场反馈后的教学调整中, 实现教学的优化。
(3) 课后:教学评价阶段。通过对教师、学生、资源和媒体等要素的评价, 以及对学生各个阶段、个体与群体等的评价, 实现课堂多元评价。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与课程等要素的浸润程度。为了利于操作, 建立评价量表, 把浸润级作为最高等级,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 利于学生的反刍消化和学习, 同时也利于教师反思及调整自己的教学
当然, 以上“双主体三阶段四维度”的高中浸润性课堂教学范式是一种较宏观的指导范式, 在其引领下, 在具体实践操作中, 根据学科的特点, 可以形成相应的学科模式。
二、高中浸润性课堂应关注的三个维度
1. 师生维度:双主体与学生参与式教学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 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 教学的本质即在于师生双主体的协同交互性活动。[4]师生双主体的关系为浸润性课堂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我们研究的浸润性课堂就是一种主体交互性课堂, 只有主体间的平等交互才能实现真正的浸润。浸润性教学过程实质也是师生间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理解活动的过程, 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教师与学生是否是主体, 不仅要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占有更多的教学时间, 而且还要看他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处于与资源、媒体等要素间更具有浸润性。对教师而言, 一次教学活动就是一次再学习、再认识、再探索的过程, 体现出其劳动的创造性。教师成功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 是他自己对教学过程的一次科学的认知过程。对学生而言, 他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体,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 学生并不只受教于教师, 更重要的是其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不能通过教师简单的传递而完成, 需要学生自己与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代替,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极大地取决于他原有的知识结构、原有的认知图式, 而不取决于别人传达的信息, 甚至于在“同化”过程中形成和别人传达的信息极不相同的认识。学生的这种主体性也不是自身一开始就十分明确的, 随着身心发展和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 这种主体地位不断凸现。教师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是学生主体地位不断确立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有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就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宰”, 学生成了被“主宰”的对象, 这样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式的学习;如果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就会被弱化, 学生朦胧的、不成熟的主体地位很难健康、有效地培养和发展。
学生参与式教学是浸润性课堂双主体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学生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所需承担的角色、任务各有侧重, 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同阶段有强弱变化, 需要相机转换。如在课前设计阶段中, 教师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为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提出任务及有关资料, 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设计。在教学实施阶段, 以学生讨论、“授课”为主, 大部分时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监控者、是“听众”和“配角”。在总结阶段, 教师建构框架、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 又体现出其引领性的主体地位。在课后评价延伸阶段, 学生自我命题、自我解答、自我评价, 又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 主体地位得到加强。[5]
2. 资源维度:资源的选择与教材的二次开发
能否让学生自觉自愿去体验、感悟知识和培养能力, 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是教学中信息的传递的主要载体, 但它并不能直接有效地形成知识的建构, 建构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知识背景来分析新知识的合理性并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互动, 建构自己的理解。因此, 教师需要将教学资源有效地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以创建适宜学生浸润的资源环境。
(1) 选择合适的资源。资源的选择应以开放性、浸润性和互动性为原则。第一, 资源应是开放的。教学资源的获得渠道开放多样, 不局限于教材, 还包括社会生活、网络资源、校本资源等。学习资源同样开放形式多样, 由教师提供、学生自己获得、师生共同加工得到等。同时, 学习资源的开放性也要求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留有空间, 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和回答。第二, 资源应该具有浸润性。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并密切联系社会热点;另一方面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体验联系, 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情境的铺垫和素材的整合, 创设一个学生喜欢学习、利于探究的资源环境。从学习资源的角度看, 浸润性意味着学生与资源的融合, 教师可以提供相对丰富、成熟的学习材料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寻找相关资源。学生对资源的筛选及梳理过程就是学生与自己的一场对话, 是自我探究、自我内省的过程, 因而具有浸润性。第三, 资源应是能够互动的。这种互动可以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若沿用教材资源, 在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一种要点化、抽象度高的问题, 学生容易根据预习在教材中顺利找到答案, 这种所谓的师生互动是浅层次的, 不是真正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资源的获取中, 注意多提取原始资料, 多提出原始问题, 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又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更利于学生思考的深入, 因而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在学生自主获得资源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生整合的资源进行交互性的价值判断、甄别、选取, 这种筛选的过程就是生生互动的过程。
(2) 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 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圣经式”的教学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要, 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以解决教材统一性和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矛盾, 激活课堂, 使其焕发生命活力。根据浸润性课堂的特征, 教材的二次开发不是简单的教材内容的裁剪和拼接, 而是具有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整体把握和课程创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划分为5个层次, 即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6]基于浸润理念的教材二次开发实质就是面向学校层次 (校本资源) 、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 特别是着力于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 以实现教师、学生与资源的浸润。例如, 人教版高中地理模块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节中, 教师以一位从皖北农村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的李守银一家的生活变迁为例, 将教材重新开发, 形成贴近生活的新的案例资源, 让学生在探究普通外来民工生活、工作变化及归因的过程中体悟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及产生的问题。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没有抛弃教材 (教材的案例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 只是作为教材的补充, 是教材走向学生的桥梁, 为浸润性课堂提供了资源保障。
3. 过程维度:黄金分割原理与教学过程最优
浸润性课堂强调知识和能力的“逐渐渗透”, 不代表在课堂用时方面可以随意浪费。浸润性课堂同样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 让高中阶段宝贵的课堂时间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倾斜, 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黄金分割”是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这个分割在数学上与美学上代表一种最佳的比例关系在课堂中的运用, 是追求教与学用时的科学分配, 更是指追求以时间为衡量标志的课堂的各种关系的和谐, 这种和谐是浸润性课堂的重要保障和表现。
例如, 在学生参与性教学中, 45分钟的课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5分钟) , 同小组学生对预学内容进行讨论。第二阶段 (22分钟) , 教师随机抽取2~3位学生, 依次完成2~3个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学生的任务, 一是讲解相关内容, 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及板书协助讲解。二是对其学生进行提问和接受其他学生的质询。三是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及对“授课”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在此阶段, 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做好记录。一是记录学生表述知识点的逻辑顺序, 二是记录学生讲解中存在的遗漏甚至错误, 三是记录听课学生的反应。第三阶段 (10分钟) , 教师的补充和梳理、评价和矫正。第四阶段 (8分钟) , 课堂训练或学生进行自我命题、自我评价。在上述四个阶段中, 学生控制的时间为5+22+8=35分钟, 教师控制的时间为11+10=21分钟 (在第二阶段教师退居幕后, 但仍进行教学辅助工作, 时间减半计算) , 学生占总时间比例为35÷ (35+21) =0.625, 接近于0.618的黄金分割律, 因此整个课堂表现得比较和谐, 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时间比较充裕, 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够有时间保证。
当然, 黄金分割律只是作为课堂过程优化的一种理念追求, 实际上,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黄金分割永远无法达到0.618那样精妙与准确, “预设”仅仅是黄金分割的预想假设, 离“生成”的现实的黄金分割还有不可预知的距离, 这或许是课堂永远的遗憾, 也是促使我们不断追求的永远的黄金分割魅力。[7]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黄金分割原理”在应用上具有动态性和辩证性, 它的意义不在于对一堂课的时间或对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作机械的分割, 而在于对课堂时间实行科学的管理, 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养成自主的习惯, 让教与学实现一种时间上的和谐, 实现过程上的优化。同时, 课程文本、学生的千差万别, 也决定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一定是最个性化的方法, 需要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一个自我的探索。
总之, 在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浸润性课堂是解决目前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策略措施,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创设、资源整合、教材开发、过程优化、师生互动等形式, 让学生浸润于“课程之水”中, 自由呼吸, 自由畅游, 让学生在乐学、善学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同时, 浸润性课堂的实施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内涵的发展。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主体浸润性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D/2009/02/040) 的研究成果。】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浸润性课堂是解决目前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策略措施。高中浸润性课堂以“主体浸润”为特征, 强调学生在与教师、课程、媒体间的熔融状态中主动接受知识的“渗透”, 强调学生的充分自主, 关注学习质量, 着眼于整体。本文构建了高中浸润性课堂的理论模型, 并探讨了浸润性课堂关注的三个维度:师生维度、资源维度和过程维度。
关键词:浸润,主体,模式,维度
参考文献
[1]李孔珍.高中新课程政策施行的路径转折——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9) .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杜尚荣, 李森.感悟教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20) .
[4]周云华, 戴亮.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中历史浸润性课堂的建构——兼谈2010届江苏高考历史学科一轮复习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 (2) .
[5]邵俊峰.“浸润”理念下学生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以“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2 (8) .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7]汤丽萍.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32) .
维度建构 篇2
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在第五届年会上隆重表彰了27所德育特色学校。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德育特色: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成功教育”;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引领”;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构建职校特质的校园文化”;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制”;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生命观教育”;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本刊特别摘选刊登了部分学校的德育特色为大家作一个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发展个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已成为展示扬州“三把刀”传统服务技能的窗口,成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的窗口,成为江苏省传统服务技能教育的窗口。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这个中心,多管齐下,从多个维度建构独具特色的立体德育,张扬德育实效,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笑”起来。
1.围绕中心。德育网络立体交融
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劳动者,围绕这一中心,建构立体交融的德育网络非常重要。
(1)建全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周俊亲自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梅纪萍担任副组长,各系党总支书记和学工处人员负责具体工作。教科所设立德育教研部,各系设立德育工作室。各系德育工作室由学工助理、团总支书记、年级组长、辅导员、班主任及德育课教师组成,系党总支书记为德育工作室主任,负责本系德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整体推进。这种集德育教学、日常管理、德育研究于一体的工作团队,战斗力更强,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针对性更强,同时,各系积极推行分层教育,实施分类指导。
(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①班主任队伍建设:②辅导员队伍建设;③导师队伍建设;④班主任助理队伍建设;⑤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立体交融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常做常新。德育方式精致独到
(1)抓“优”德育重点工作。
学校明确了德育工作的重点是“行为引导教育”,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①阶段性重点引导。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引导重点。做到“月月有重点、系系有重点”。
②榜样引导。工作出色的系或班级在全校进行展示学习,如,打造精品主题班会公开课等。
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校每两周组织一个系进行广场文娱演出,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每人都可以上台表演,寓教育引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时,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橱窗、板报、广播、校园网、电视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文明行为,引导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实”德育常规工作。
①“三无”检查。每天进行无迟到、无早退、无旷课“三无”专项检查,开展针对性教育:②早晨读诗文;③课间打太极,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④晚上练书法,陶冶学生性情。
精致独到的德育常规。为德育工作有效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传承创新。校园文化凝练厚重
我们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建构有职教特色的立体交融的育人环境,激发劳动光荣的意识、遵章守纪的意识、敬业乐群的意识、创新创业的意识。
(1)依托学校资源禀赋,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文化氛围。
学校是全国第一个把“扬州三把刀”技艺由店堂搬进课堂的学校。经过了五十年风雨兼程,学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扬州三把刀”人才培训基地。
①营造浓郁的专业文化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建设,通过专业代表形象的塑造、专业历史的回顾、专业未来的展望、优秀毕业生的介绍、学校技术名师的经典格言,立体营造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文化环境。学校每一间实训室都有历史和文化的展示,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加入到专业文化建设的系统。
②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2)营造仿真的企业情境,打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职业学校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必须努力营造真实的企业氛围。学校在实验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引进企业文化元素,在创设真实企业情境上下功夫,努力使冰冷的实训室充满文化的热情。
(3)积极传承大胆创新,打造具有学校特质的人文环境。
学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既主动传承富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又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在校区布局规划时,就植入文化的音符,整体按“正”字布局,标志性建筑融入“三”的元素(学校大门南侧的三面墙,实训中心的“三”的图案);教学楼、实验实训中心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图书馆构成巨大的“品”字结构,又是一个“三”。“三”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概数,建筑风格上植入“三”的概念,不仅表明我们是以“扬州三把刀”为自己的主要专业特色,而且表明我们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的美好愿望。
①与时俱进,确立现代职教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凸显了“三满意”、“三发展”的办学理念(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提练了老商校人的六种精神,即“顾全大局的求同精神,情系学校的负责精神,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实地的务实精神。”
②树立典型,引领素质提升。学校每月都开展“月度新人”的评比活动,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橱窗、校园网、广播台、校报等途径予以宣传,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和榜样,以先进标杆来示范、引导、激励学生。
凝练厚重的学校文化,为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4.积极引导,学生创业创新活跃
鼓励创业,使职校生从岗位寻求者变成岗位的创造者,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我们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能力的培植。通过拉长专业链、技能链,营造创业链和服务链,从“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创业行为、培植学生创业能力”等三个维度,创设了“生活有滋有味,活动有声有色”的创意生活园,校园内弥漫着浓烈的创业气息。
(1)加强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学校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一是将各系发动学生创业工作纳入学校的量化考核指标,并以较大分值考核,加大各系学生创业工作的加分力度,引导各系鼓励学生创业:二是全面鼓励学生创业,将学校的学生“评优评先”与之挂钩,对参加创业的学生优先考虑;三是对创业学生给予政治上的关怀,对于符合条件的参加创业的学生,优先考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来培养:四是对进入创业园区的创业项目,学校不收取租金,从政策上支持学生创业工作:五是完善学分制方案,增设创业学分。
(2)拉长课程链,引导学生的创业行为。
学校通过学生专业协会,开办创业网站:建立创业社团,成立创业沙龙;在校报上开辟创业栏目(专版),系列交流、系统介绍创业先进理念、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概况,政府创业优惠政策、招投标常识、创业基本流程、典范的创业计划书等。开设创业系列讲座,系统地介绍业内创业成功人士、校友创业典型,聘请劳动部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创业有何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何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纳税”、“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指导学生拟定包括公司名称、标识、宗旨、目标、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组织结构等创业计划书:组建创业指导团队,采用活动、过程、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参观、走访、讲授、实训等形式进行心理学、广告创意、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传授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特别以创业所需的社会知识。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帮助一些学生将好的创意变成创业现实。
(3)依托专业技能,培植学生创业能力。
学校紧紧依托具有2500年历史的扬州文化和闻名中外的“扬州三把刀”和“雕刻刀”等专业,创办了“校园冰食站”、“博雅工艺礼品公司”、“动漫手绘工作室”、“佳雨模特礼仪公司”、“时代先锋电子产品销售公司”“极速电脑维修服务公司”“诚信会计事务所”等专业特征明显的公司。同时,对校内创业困难较大的专业,我们引导学生对学校资源进行认真的剖析,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创业实践,如学校商务管理专业的“绿色资源”公司,就是经贸系领导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指导学生成立起来的。
生动活跃的创业活动,为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创新基础。
论多维度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篇3
1.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
一个国家培养的人才,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本国的有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本土文化资源的作用不容小觑。所谓本土文化资源,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于本国、长于本国的文化,它与国家发展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本土文化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功能和价值,而且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相较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土文化资源更容易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操。比如, 经由中国革命磨砺而成的井冈山红色文化、十万里长征文化,以及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提升人的思想情操的精神资源。由于这些文化资源以本国历史为根基,能够如实反映本国发展状况,所以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切实帮助本国大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祖国,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自己当前面临的问题,增强对祖国的信心。
2. 以人为本,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趋向和政治立场等问题。所以高校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党建工作,对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力量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比如,积极开展符合青年大学生群体特点、心理特性等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活动,引导党团组织和广大师生参与交流互动,使基层党建思想管理工作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转变。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大学生社团正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校园力量。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兴趣、爱好、特长集结起来的,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正视大学生社团的力量,对其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大学生社团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高校要加强高校社团指导力度,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而且具有一定社团管理能力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者,引导大学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活动, 让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思想境界, 陶冶道德情操。
维度建构 篇4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19世纪40年代, 西欧的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产业革命。无产阶级开始逐渐形成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细胞学说的确立, 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等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受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 以唯物主义角度编写而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 极其丰富和深刻。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 再加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 不断创造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它涉及众多学科门类, 形成了庞大的知识海洋, 无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 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前进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能被忽视的精神宝库。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和相互影响
(1)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创立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革命,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要透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 正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力量, 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即该学说的“内核”。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在维度由“立场”、“观点”、“方法”三者构成。这三个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框架。
其中, “立场”主要是指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形成之日开始, 就确立了以全人类的最终解放为终极目标的人本立场。这是马克思与所有旧学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不想解放人类的某一个阶级, 而是想解放整个人类。“观点”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改造世界”为指向的实践观点。“方法”是指将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提供了方法论, 方法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缺少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提供给人们一个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方法包括怎样看待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否定的观点等等。方法论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它反对用普遍性的抽象公式来理解方法论,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运动才是事物的本质。
(2) 三个内在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诉求, 而实践是人本立场能够贯彻的根本途径。在现实世界中,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剥削和被剥削的现状。要彻底改变现状, 就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的观点使人本立场有了实现的途径。辩证方法为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人本立场、实践观点、辩证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内在维度, 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 互为一体的。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骨架。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认识等各方面客观规律, 同时也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界定哪些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如何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真正科学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 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定论。对学术来说这或许是个好现象, 可以加深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观点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后面发展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都已经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运用和发展。既然他们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而来的, 应当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认为, 基本原理应当是具有根本性、最高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只要符合了这些性质的原理都能被称为基本原理。
(2) 如何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
体系要求有整体性, 构成整体的要素要相互联系。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来说, 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理论和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马克思学说基本原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就是要求这种联系及其转化。
经过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 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首先要将这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并不是指将三个部分简单叠加, 而是要从这三个部分的本质看到他们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都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 它们都阐述了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认识的层面不同。正是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初科学体系。
除了整体性原则, 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另一大原则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还是在对科学真理的阐述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不体现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时也离不开这一原则。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将统一的思想贯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各个方面。将该原则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保证劳动人民的利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把握来带动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阐述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与生俱来的内在纬度:人本立场、实践观点和辨证方法。这三种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在此分析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 笔者将从指导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出发,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蒋海, 查辉, 陈克宏等.略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5) :52-54.
[2]崔永杰.戴维·佩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J].理论学刊, 2012, (11) :5-9.
[3]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1) :37-42.
[4]焦龙飞.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 2013, (16) :96.
[5]余文烈.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纪念郑观应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