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维度

2024-05-22

学生维度(通用12篇)

学生维度 篇1

一、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

教学与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针对知识类型的实际。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1]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2]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3]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1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究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4]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1: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活动4:观察和体会教师演示的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基本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可逆反应,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条件。

学习活动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理解: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基团,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学习活动6: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乙酸的用途。

基本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乙酸与人类的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四、方法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符合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其中,有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中练习和运用,有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话进行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科书中的方法知识体系了然于胸,通过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方法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

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而方法知识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如关于卤族元素的性质,教科书是用假说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包括:(1)发现问题———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能与碱金属元素一样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吗?(2)提出假说———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验证假说———获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事实材料。(4)得出结论———卤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但是教科书对这四个步骤没有具体说明和提示,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假说方法进行显化,并使学生明确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所做的初步解释,它需要证实或证伪,而且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假说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虽然增大了科学方法的外显力度,但总体还稍嫌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注意以方法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以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作为课程内容展开主线的同时设计一个方法知识体系。例如关于“化学2”中“苯”的教学可以将其分解成八个学习任务:(1)用文献方法了解苯的发现和来源;(2)用观察方法认识苯的主要物理性质;(3)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的组成;(4)在认识苯的凯库勒式的同时感悟直觉思维的意义;(5)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6)用模型方法认识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7)用演绎方法完成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用综合方法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形成整体认识。该教学过程突出了方法知识对物质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可以逐渐提高对这些科学方法的要求,最终实现方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3.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技能,而科学方法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被深刻理解并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说明有关科学方法的作用、适用范围以及应用原理和步骤,让学生模仿操作并加以体会,在运用中掌握方法知识。为了掌握一些典型的方法知识,教师还需要选编方法知识运用习题,题目力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方法知识。例如在必修模块教学的复习中,可以让学生书写金属分别与H2SO4、H2O、CH3CH2OH、CH3COOH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以便确定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这样的问题既体现了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强酸与弱酸、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以及置换反应与反应速率的综合,又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整体性和融通性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从而形成运用综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运用方法知识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学习方法知识的意义,达到科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是提升学科素养的三个维度,这是从知识分类的视角生成的,在此基础上所探索出的不同维度的教学策略,汲取了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养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而对化学教育教学任务的审视还可以有别样的视角,实现宗旨的探索也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期待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能为基础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化学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化学测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1.

[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选修科目) 说明 (物理.化学.生物)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36-45.

[4]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兰英,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学生维度 篇2

论文关键词:

伦理关系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论文摘要:

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需要深入责任意识的本质,指向伦理维度;而在大学阶段个体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的角色过渡,又使得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殊性,这就涉及到其责任意识的再造、深入发展过程;所以,对于各个大学来说,既要承前启后,做好“家庭”向“社会”的角色转变责任意识教育,又要开创未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社会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他们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的特殊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担当的能力和正确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自身意义感的丧失、自身行为的放纵、对社会义务的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却日益加剧,这些都突显出中国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弱化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反观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多是一些对象化、教条化、口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责任意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认清责任意识的本质,从大学生群体角色转变的特殊性入手,才能更好的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构建更加合理健全的教育体系。

一、责任意识教育指向伦理维度的必然性

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更是属于道德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呈现。人的这种责任意识体现于人们平时的各种道德行为当中,它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

责任意识的道德属性是和人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生命本质要求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必须有“规定”、“使命”、“任务”。也就是说,健全的责任意识要求必须做到对自我负责,也要对“他者”负责。这个“他者”,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化的总和,如家庭、集体、社会、民族等等。所以,责任意识实际上建构在一种“关系”之中。另一方面,责任意识的建构离不开责任意识的教育。人们通过教化从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责任意识的构建和健全也需要通过一个不断教化并且进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而最终得以完成。人们的这些教化活动在一个关系共同体中,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得以发生和实现。

责任意识不仅是树立“对自我负责”,“使自身不受到伤害”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家庭、集体、社会的承担意识。

所以,对于作为被视为“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活而言,各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群体又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轨迹,正确的进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认清楚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特殊性

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次全面接受集体检验的体验,也是其走向社会前对自我意识审视、反省、再造的阶段。大学是从个体家庭生活模式到社会生活模式的过渡阶段。

(一)角色转变:从家庭成员到社会公民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模式大多为“家庭-成员”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自我意识中更多的是认为“我”是家庭的一员,而较少的把自己自觉的看成社会的公民。进入大学以后,个体主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和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是各种素不相识的社会个体。在“家庭-成员”的生活模式中,个体的责任对象主要是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这样的模式中,血缘关系使得责任意识中更多的包含的是一种“宽容”和“爱”的情感;而一旦进入大学,朝夕相对的同学之间要求得更多的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个体作为“幼”辈,在责任体系中往往处于被“保护”的地位;而在“社会-公民”模式中,大学生主体与主体之间却要求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平等的责任义务。

显然,两种角色所要求的责任是不一致的,个体在进入大学之始,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两种生活模式中的不同角色要求便会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中产生冲突。大学所承担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便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加快这种角色转化,加强对同学、对学校等社会意识的培养,使之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二)责任意识缺失:前期责任意识教育的缺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便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化转变和教化,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形成自我对“责任”的一些认知和意识。

然而,这种学习过程更多是接受对各科基础知识的灌输,而不太注重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教化。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多半来自于家庭教育。正如前文所说,在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家庭-成员”的模式下,作为“子女”角色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被宽容、被原谅,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意识大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由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日益迫切,很多子女把这种爱理解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对这种责任意识教育的忽视,很多大学生缺乏一种家庭责任意识或者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家庭责任意识。不仅对自身的行为任性放纵,也缺乏对父母、亲人的关心和爱护。这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中自私、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现象不是进入大学以后才产生的`,然而却是大学教育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每个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模式、作息规律等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对立或者冲突。对于各个大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必然要求引导主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树立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面向未来:民族责任意识的建构

黑格尔说,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每个人的最初和最终归属都必然是他的民族,这种归属被黑格尔看做是一种“悲怆情愫”。反过来说,每个人无论有怎么样的不同,最终都从属于他的民族,都要担负起民族的建设大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只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最终要承载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公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大学生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大学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重树、再造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中的责任意识教育又必然要求面向未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在和平年代,那种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很难实现,也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共鸣。它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和爱国信仰。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导向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义务,更指向“人之德性”的道德领域。责任意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伦理意识而不是强制规定,是被康德称之为“心中敬畏”的神圣道德法则之一。也就是说,责任意识是一种由内向外、由认识到实践的实现过程。所以,责任意识教育也应该以主体为出发点,把责任作为一种德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责任是一种德性:教育的出发点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从自身出发,尽心、知性、知天下,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所谓“修内安外,成人之道”,即是说,人生完美境界的造就,既需要内在修养,又需要外在事功。但“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在于“修身”,最终的目的则是成就外在的事业。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认识就在于强调对自身的修炼,即所谓内省而“自知”。反观现在的大学思想教育课程,多过于教条化、书本化,而脱离了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内在修养。

修身是一种以“立德”为本的责任意识培养。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客观的认清事物的本质,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自省意识,实际上是要大学生对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言行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负责。而一旦同学间出现矛盾、分歧,也要从自身入手,首先站在客观的立场审视自己,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才能培养出宽容大度的个人气质。中国有“仁者爱人”的道德传统,各高校也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教养的修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成才,先成人”,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以德性教化为基本出发点,首先使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使命感之“仁人”,再谈技术能力专业方面的知识传授。

(二)民族责任意识的树立:教育的目的

大学阶段处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角色过渡时期,所以要求各个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公正”、“正义”的道德情操。而作为民族的一员,其最终的伦理归宿却是整个中华民族,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又必须具有民族责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还必须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所以,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必须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增添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内容。而这两项内容也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而应该结合实际、结合时代为学生做生动而具体的介绍。在和平年代,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是中国在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却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强民族荣誉感,必须与实际结合,事实求是的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材料,让其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祖国,树立民族发展的责任意识。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诚信”的意识。中国向来注重“利益”关系,强调重义轻利的气节。在面对一些利益诱惑时,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判断意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目前,高科技犯罪正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与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一定要与时代结合,制定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体系,而不应该是一些空洞的教科书式的思想教育。

(三)责任意识见之于行为实践:教育的转向

责任意识,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

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其责任意识,比如引导灌输爱护环境、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等等,从身边的小事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使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高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其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责任意识。学校还应与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现代科学应用教育等,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意识。同时,高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权责条例,明确权责等行为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承受。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了责任意识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回归其伦理本质,才可能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培养提供一种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3]王晓虹.道德贵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5.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键.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7.

[7]孟彦乔.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表现弱化的理性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

从主体维度思考大学生网络舆情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网络舆情

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以大学生为主体,社会上热点事件为客体反映,在一定社会空间范围内产生影响。网络论坛是网络舆情形成的一个重要平台。对高校而言,高校BBS已成为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交友、娱乐、休闲的聚集地,更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平台。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大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应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在保证大学生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与网络舆情的特点有重大的关系。

1.发布者的真实身份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

在网上发布热点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众人的关注焦点,对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考证,对发布者却知之甚少,可能某些居心不良的人随便造谣或者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叙述某件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众人。

2.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

相比其他媒体而言,互联网信息有其独特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是大学生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在这里网民们畅所欲言,正是这种开放性推动了舆情的形成、发展。

3.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群体性

网络上信息传播十分快速,可能在事发过后2~3小时就已经在网上有传播了,庞大数量的网民对热点消息的关注、传播使得可能在24小时后就到达第一次讨论高潮,以后可能还会达到新的关注峰值。图1是天津市蓟县大火舆情走势图:

4.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情绪化看法

对于网上热点事件,大学生的态度多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更多大学生的观点会随着他人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5.对政治敏感问题,大学生观点偏向于个人主义

针对网络上的政治敏感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关注,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评判,这些评判往往因为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却极大地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后果

大学生是对社会现象、问题反应最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具有思维独立、勇敢、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意识等优点。但是由于他们人格尚处于完整健全阶段,同时思想和价值观还具有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社会阅历不丰富,极容易受到不良舆论的误导、煽动,进而产生游行、罢课和罢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事件,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成及其重难点

大学生网络舆情机制的构成: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传播、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1.信息收集

在多数人都能发表言论的论坛、BBS和帖吧等监测和跟踪热点信息发展态势,可以通过检测点击率、热度和相关度来实时监测。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包括识别和判断,识别是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其中的难点就是在大量的信息中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判断就是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把握得出舆情信息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其中定量分析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

3.信息传递传播

通过信息传递建立反馈机制,如图2所示。

本阶段关注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是传递传播的有效性。

4.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同城高校之间舆情信息共享、预警机制共享等,首先不仅仅是节约了资源方便了管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高校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预警管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高校之间的舆情管理协作关系也影响着预警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忽视了学生的申诉

在国内高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服从教育,虽然是加强了道德教育的量化,但却缺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尽管大学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团队,学校忽视了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和途径。这时学生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学校、社会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高校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的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的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出过事就没有必要去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是有但却缺乏及时地更新维护。

3.高校缺乏合适的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完整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在高校范围内进一步讨论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防御,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重视学生在网络舆情形成传播中的作用,教育学生理性地来看待对待问题。

高校是大学生心智成长完善的重要环节,在这期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和误导,所以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十分重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客观地去了解事实,网络舆情可以作为大学生的意见表达,但是要知道的是它只是民众意见交流的产物,和国家的政治建设无关,国家的政治是建立在公民的合法利益上的。

参考文献:

[1]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0.

[3]史伟.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重庆教学院学报,2012-03.

[4]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世纪桥,2010(21).

课题资助情况: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IECAUC12001。

学生维度 篇4

一、关注具体的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操作层面的经验

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故而他们不擅长接受“抽象类”的数学知识, 更难以运用推理或论证等抽象手段去获取新知, 这种特征就决定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基于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取操作层面的经验, 以便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数学的奥妙。

如《对称、平移和旋转》这单元的教学。单从动作的角度来说, “平移”与“旋转”对于学生并不陌生, 但从数学的角度来说, 这些动作就显得难以准确地把握了。为了让学生获得“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数学认知, 我在教学时, 分三个步骤进行:

1. 进行实物旋转。

即先利用一些实物按照“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接着将这些实物按照具体要求如90°、180°进行旋转。“实物旋转”的目的是为了接近学生的形象认知体系, 以便让学生能够形象地去感知“旋转”的数学意义。

2. 进行简单图形旋转。

即将实物变成一条线段, 在指定的方格中进行旋转, 如旋转60°、90°, 如果学生在操作时有困难,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借助实物按图索骥。从“实物旋转”到“简单图形旋转”, 是一次质的飞跃, 因为它让“图形旋转”有了“实物”的链接, 让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表象”的支撑。

3. 进行各种图形的旋转。

即将各种图形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进行旋转。由于有了前两步的铺垫, 第三步数学意义的旋转也变得水到渠成了, 学生也正因为经历了具体的活动而形成了操作层面的经验, 从而让数学的学习变得轻而易举了。

二、关注解决的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层面的经验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只是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 而忽略了其解决问题过程的呈现与交流, 从而让学生错失了“活动经验”的获得。为了帮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为了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我们必须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找规律》一单元的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的教学就是要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并从中获得与解决问题相关的经验。为此, 我在教学时, 分三步进行:

1. 呈现日常生活的“排列”现象。

如“甲乙丙三人站一排来照相, 请问有多少种站法?”以此让学生从实物的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 即答案是:从左往右分布是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丙乙甲。

2. 从这些实物中找出规律。

当学生从实物中得出结果后, 我再引导学生从这些结果中找出相应的规律———无论是甲, 还是乙, 或是丙, 他们三个人在这六种站法中都有两次处于同一位置, 进而得出“1×2×3×……”的计算法则。

3. 带领学生进行拓展运用。

“如果是甲乙丙丁四人站一排来照相, 会有多少种站法?”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实物的排列入手, 继而让学生用计算法则进行验证;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继而再用实物排列进行验证, 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基本活动经验。

三、关注问题的焦点, 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层面的经验

1. 数学是严谨的, 概念、法则、定律所指向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清晰的。

然而尽管这些内容的界定是清晰的, 但学生在理解相关内容时, 还是常常出现空档处、混淆点。如果教师抓住这些空档处与混淆点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不仅会帮助他们形成准确的认知, 还可促进他们形成相关的思维经验。

例如, 在《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单元中,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中的任何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然而学生在理解这个知识点时, 往往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模糊认知———“两条边的长度和可以等于第三条边。”面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模糊认知, 我们只有进行细致的处理, 才能帮助学生跨越知识的鸿沟。为此, 我在教学时, 分两步进行:1.先呈现一组6cm、4cm、10cm的三根小棒, 以此让学生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的内容, 并指出其中的错误———如果两条边的长度6cm+4cm正好等于10cm, 那么这两组线正好完全重合, 就变成一条线段了, 而不是三角形。这样把问题的模糊点、空白处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并让其进行交流、论证, 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准确的认知, 并能获得相关的思维经验。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篇5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融合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思想。其特点是:

——强调在实现公共服务使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

——强调公民权理念,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根本目的——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 ——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

——培育公共服务的使命感与价值感,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In addition, 技术变革

1.信息技术使等级制本身发生变革,也使管理发生变革.由于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减少了对中层管理环节的需要,可以使等级制度变得扁平一些;

2.各种档案采用电子化方式保存,同时从许多不同的途径进行查阅,公共沟通也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室及其管理必须进行改革。

3.削弱官僚制

市场模式: 利用市场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认为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用市场机制代替传统的官僚体制,其主要内容如下:

——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合同制

——在政府内部建立“内部市场”

——实行合同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

——强调公众利益

——通过分权和授权重组政府部门,使公共部门更具灵活性

学生维度 篇6

【关键词】学生干部 职业能力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6-02

一、问题提出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中学生干部分有校、系、班三级,职务上又有团委副书记(团支书)、学生会主席、各部长(班委)等等。他们活跃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等各种团体和组织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桥梁和纽带。[1]如何选拔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提升干部能力, 既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质量,也影响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健康成长。

目前,在高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相较以往特点鲜明,渴望独立追求个性,兴趣爱好广泛,敢于挑战权威。这些时代特点要求对学生干部选拔更有针对性,培养模式更有系统规划。然而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者在选用、培养学生干部还沿用传统。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选拔的现象。在选拔方式上,常见的任命和选举方式均有弊端,两种选拔学生干部的模式在维度上较为单一,对学生的性格、能力特点及其与职务的匹配性考虑不足。此外,以任命的方式选拔学生干部,结果往往受到管理者的主观经验影响。学生工作管理者多数并没有人事工作经验,也很少接受选拔干部方面知识培训,在考量学生干部候选人的时候难免顾此失彼。而如果以选举的方式选拔干部,投票的学生代表考量的常常局限于学生干部上台参选演讲短短十多分钟展现出的亲和力、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现代职业特质理论,分析学生干部不同职务的职业能力需求,改进传统的学生干部选拔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干部选任工作的客观公正、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推进。[2]

二、研究方法

针对学生干部的指导老师开展深度访谈。对象为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江夏学院、龙岩学院等几所本科高校工作经验超过五年的学工管理者。访谈的话题包括针对不同的学生干部职务,期望的学生干部性格特点和能力构成以及对高校学生干部选任工作的建议或意见。

根据深度访谈的结果,整理记录、提炼出每个被访者在叙述自己认为优秀的学生干部的职业能力和考核维度。将这些能力进行分类整合,按照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师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职业能力三分法[3],分为专业知识技能15项、可迁移技能28项和自我管理技能或职业素养20项,并编码见表1。将这些职业能力确立为初始职业能力考核维度,并制作成问卷。

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对象(普通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对象为宁德师范学院大学本科三、四年级学生。问卷内容为63项职业能力考核维度及其简要定义。要求被调查大学生针对9个不同的学生干部职务从63项职业能力考核维度中勾选认为最重要的考核维度3-6项。样本数为503 人,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总有效回收率达94.8%。

三、结果与分析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九个不同职位的高校学生干部职业能力需求,按照问卷提及频次排序。

从数据上来看,专业知识技能(编码K1-K15)是职业能力最凸显的部分,与职位匹配的专业知识技能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不同职位之间少有交叉。比如与组织部(组织委员)对应的组织制度知识等,体育部(体育委员)对应的体育运动知识等。但是在整个学生干部职业技能体系中占据的比重不大。

可迁移技能(编码S1-S28)指个体所能胜任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一个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表演、维修等。在深度访谈中,学生工作管理者提及最多也更为看重。问卷调查的结果,不同职位的学生干部所需要的可迁移技能区分度较大。总的来说,工作上的统筹计划安排、语言上的交流沟通汇报、材料收集记录总结是比较通用的能力。在校园里,学生干部并没有真正的权力,更多地是服务和起到老师和同学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一般是在学工管理者和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所以在职业能力中团队领导带领、决策指导之类的能力较少被提及。

自我管理技能(编码A1-S20)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品质,在问卷的统计来看,自我管理技能占学生职业能力中很大的比重,不同职位的学生干部的要求也比较相近。集中在凝聚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这几项能力上。

四、结论与策略

结合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在已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更有针对性的选任模式

针对不同职位的不同职业能力要求,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方式可以更为标准化。选拔之前,明确学校学生干部所需职业能力,才能针对性地设置不同题目,选拔到与岗位相符的学生干部,或者在相同的选拔中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近年来较新颖“无领导小组讨论( LGD) ”选拔模式[4],就可以针对不同的职位设置不同的考核关键指标。例如选拔学生会的学习部部长,则细心谨慎能力、自律守时将成为考察的关键指标,相比之下,创新意识指标的重要程度降低。

2.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将培养和选拔有机结合在一起

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是相辅相成的。一直以来,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多是先选拔后培养。在明确了不同职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后,可以尝试先培养后选拔,边培养边选拔。

首先,学生干部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是通过系统学习而来。可以通过各类培训,针对提升广大学生诸如组织制度、党团建设、心理学知识等专业知识技能,在选拔之前就能打好知识技能基础。其次提供锻炼相关可迁移技能的平台,可迁移技能是通过观察、实践、熟练等过程掌握。最后学生群体中多树立典型先进人物。让学生干部的潜在发展对象能通过认同、模仿、内化获得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完善内部选拔和职务调整机制,保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尝试将企业先进人力资源理念、轮岗制度应用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中。尝试班级学生干部、副部长等职位进行轮岗。通过轮岗制度可以实时考察学生干部的职业能力,实现动态人与职位相匹配。一方面工作岗位的调换有利于学生干部多种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不同岗位的轮换,有利于形成宏观思维政策大局观,新旧岗位的交替必然会产生阅历经验与新知识的相互融合,推动工作创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喆.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现状和选拔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2]夏业领,靳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会发展新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171-173.

[3] 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重维度 篇7

1 做好基础宣传,树立诚信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思想培养的过程中,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思想认知,要先从思想入手才能让学生对诚信思想进行接受,进而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树立起诚信价值观。心理认知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前提。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从年龄上讲已经可以划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就思想上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还相对幼稚,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并且在价值观念上也相对模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将德育工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要求高校除了要做好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诚信思想,避免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偏差,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人员应该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做好诚信教育规划,制订出完善的诚信教育方案,并且要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绘制展板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诚信有所了解,在思想上意识到诚信精神的重要性。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之邦,诚信意识实际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的骨髓,之所以会出现诚信意识的淡薄,主要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习惯、高速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使人们的道德意识逐渐削弱。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在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解读,增加学生的忠诚意识,加深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1]。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现代诚信教育与之前思政教育的不同,将诚信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到一起,增加诚信教育的先进性。大学生诚信教育实际是个比较大而笼统的概念,在对诚信内容进行划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诚信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经济还是法律都要依靠诚信的支持,尤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诚信更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如果社会诚信滑坡严重,不良风气盛行,造成的危害绝不仅是道德上的,还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等产生影响。鉴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并拉近诚信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什么是诚信,并在不同的情景下对诚信进行理解。这样有益于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减少诚信教育的抽象性,同时也能够避免诚信教育的曲高和寡,缺乏实际意义。

第三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进行诚信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要总结出诚信教育的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对诚信产生认知,而不是在心理上对诚信教育产生抵触。首先诚信教育虽然一直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但是德育工作人员还是应该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活进行划分,在几个重要的阶段进行针对性教育。例如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要注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阶段;学生临近毕业要帮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让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坚持诚信精神。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思想上的迷茫,让学生在关键时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诚信意识。其次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关注、引导,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诚信精神产生认同,更利于表里如一的实现。

2 增加内心体验,注重情绪调解

人的情绪会对人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绪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强调要知行合一,但是实际知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中间需要依靠情感作为纽带,也就是说知行合一,实际是知情行三方面合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对一个人的情绪进行调节,可以有效地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因此,高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地重视认知教育,还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关注,通过对学生情绪的影响,促进学生认识与行为的统一,进而减少诚信教育的阻碍,让高校诚信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

首先德育工作者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融入到学生的群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进而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情绪以及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要想达到这点在大学院校中相对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大学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少,缺乏沟通,而与学生联系密切的辅导员又由于工作量过大而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地交流;因此,使师生之间距离感较为明显。针对这种现象,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辅导员应该在思想上进行转变,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课业,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在课下主动与学生谈心、聊天,并且可以利用现代的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更加直接的沟通。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平等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从而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为诚信教育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注重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激励和引导。人的情绪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条件的改变很容易左右人的情绪,并且在情绪的影响下使思想和行为也产生改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人员可以对这个特性进行利用,针对学生情绪制订出一些具有激励或者引导性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针对考试诚信问题制订一些奖惩措施,对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处,并由教师与作弊学生进行谈心,让学生了解作弊产生的后果和恶劣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惩处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打击,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在之后的考试中树立诚信意识[2]。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悉心引导和鼓励下,绝大多数作弊的学生都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自身的消极情绪也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让学生就诚信行为、诚信意识进行讨论和研究,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畅所欲言,通过频繁的交流,使学生心理的错误认知能够得到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尽最大可能给学生营造出诚信教育的氛围,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诚信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

3 增加意志锻炼,突出学生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让学生意识到任何意志的锻炼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意志锻炼过程中还要承受一定的痛苦,遇到大量的困难。德育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大量的鼓励,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诚信意志锻炼的准备,针对一些意志力薄弱、消极情绪过盛的学生要进行特殊关注,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试,要让学生意识到意志的锻炼虽然艰苦,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对于一些想要放弃、诚信意识缺乏的学生,应该对其进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做好利弊分析,给学生摆明道理,让学生看清是非。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自身态度的控制,避免命令性、批评性语言的出现,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愿意倾听学生心中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对错误进行改正,而不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纠正。

引入创新元素,强化手段革新。在对学生诚信意志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要脱离之前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更自由宽泛的环境中进行意志的锻炼。具体来说,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在课堂上利用思政教学向学生传递诚信精神外,还可以对教育形式进行丰富,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听取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诚信精神进行认知。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进行趣味化的诚信教育,从网上搜集一些与诚信相关的漫画,或者由教师设计一些与诚信教育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这些都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感染,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提升[3]。

诚信意志的锻炼要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双重锻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可以发挥学生会以及社团的作用,给学生会和社团下放更多的权利,突出学生作用,让学生在学生会和社团中肩负更多的工作,并在工作达成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

4 加强行为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诚信榜样,让学生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学习和模仿,进而将诚信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管理,针对在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予以指出,并鼓励学生对错误进行改正。一般行为问题比较容易发现,但是要想对行为进行改正却相对比较困难。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在引导教育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决心,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排斥心理,逐步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诚信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减少不诚信行为的出现。习惯是影响学生行为的主要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对诚信的认可,并对诚信行为进行复制,从侧面减少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出现。

5 结语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从多重维度入手,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使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能够达到知情行合一,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够遵守诚信,并积极地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在毕业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助力。

参考文献

[1]马锦君.诚信内涵的现代诠释[J].南方论刊,2010(8):95.

[2]徐兆东.杨柳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8-40.

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三个维度 篇8

一、心理维度:信仰教育的基点支撑

良好的健康心理, 是做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基础。“心理学表明, 信仰的形成也同其他思想意识的形成一样具有阶段性, 是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深刻融合和高度统一。经过认识、情绪、意志等过程的深刻融合, 就形成了坚硬的‘合金’———信仰。”[2]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兴趣, 是信仰提升的前提与支点。因此, 高校在信仰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表明, 人类的需求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每当一种需求得以满足, 另一种需求便会取而代之, 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以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为前提。这一理论给我们的信仰教育的启示就是:信仰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人们具有健康的需求, 信仰在低层次上是健康状态的积极反映, 并通过生理健康影响信仰的心理因素。人们有生命、生存安全的需求, 在不同的精神领域, 人们对生命、生存会产生不同的信仰方式, 对社会的安全认知也是不同的, 这在宗教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对爱的信仰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 人们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把信仰提高了一个档次。“尊重的满足感是人对自我的一种高度评价和确认, 直接体现为自尊的心理状态。”[3]91从人自身的需求满足看信仰教育, 就比超越现实而空谈信仰要实际得多, 更容易找到信仰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切合点, 效果更明显。

“认知学者Ellis认为, 认知和情感行为是密切联系的,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人们依据不同的价值标准会使人们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4]554所以, 认知、情感这些心理因素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的态度、方向、内容直接决定了大学生信仰的外延;情感的亲疏、定位、程度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信仰的内涵。

二、政治维度:政治领域的信仰教育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 所以, 从政治维度来讲, 大学生信仰教育就是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信念教育、社会主义信心教育和对共产党的信任教育 (“四信”) 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信仰教育。

政治信仰是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 反映了人们在公共政治生活领域的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总的来看,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绝大多数大学生政治信念坚定, 政治态度明确。但不可否认, 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存在一些困惑。如, 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实现共产主义太渺茫了;由于对党风不正、社会腐败深恶痛绝而由此对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怀疑;由于存在司法腐败对我国的法制状况评价不高;“有的学生明确表示信奉基督教, 且经常去教堂做礼拜, 并能对基督教教义有所描述和研究”[5]121, 等等。对于这些情况,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学生们的初衷是好的, 他们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 但认识上的误区是应该否定的。我们既不回避政治领域出现的问题, 又要努力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

为了做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工作, 高校、社会、学生自身都要付出行动。高校必须加大时事教育的力度, 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让广大大学生深刻了解党的辉煌历史、方针政策, 实事求是, 不回避缺点与错误, 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供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平台, 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审视和解决思想认识活动的能力与兴趣。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帮助大学生提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多的知识, 才能提高识别各种观念和信息真假的鉴别力, 对错误东西的抵御力, 才能在更大范围, 更高、更深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信念的科学性、合理性;社会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环境, 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应尽量以现实实例来感化学生, 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政治信仰教育;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体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逐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完成信仰教育的主体使命。

同时, 政治信仰教育要体现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避免“大跃进”现象。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要像共产主义那样分步走, 信仰要与共产主义的阶段步骤相一致, 超阶段的强迫的信仰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往往贻笑大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最终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因此, 我们在政治信仰领域的高等教育理应是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念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道德维度:道德领域的信仰教育

信仰离不开道德, 离开道德, 信仰就失去了内化与自律的制约, 就会犯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错误。在道德维度里, 信仰就表现为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 是对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设定, 是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设定, 是对现实的超越。”[6]19所以, 从道德维度来讲, 大学生信仰教育就是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理想和人生理想教育。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现代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一种普通现象 (如诚信危机等) 。“这里所谓的道德信仰危机是指人们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这种信仰体系缺失的精神状态, 在现象层面上显现为道德失范。”[7]62它是一种伴随深刻社会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 道德危机现象渗透到大学校园,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认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 并付诸实践, 当代大学生陷入道德信仰困境, 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明显下降, 道德滑坡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缺失, 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一群体的理想教育着手。

大学生理想教育是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们提供一种动力和支柱, 但这种终极关切绝不是宗教式的彼岸关怀, 而是体现在生活中, 道德只是一个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与中介, 我们要把理想教育转化为现实生活, 让他们感到理想的可及性,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既不要缩手缩脚, 也不要好高骛远, 而且理想的定位也要因人而异, 不可公式化。在理想转化过程中, 我们要切实避免理想的庸俗化, 理想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离开超越就很容易使理想回到世俗化与功利化的怀抱, 理想教育就会落空。所以, 要加大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交往活动。

由于情感心理因素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他们的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信仰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康的道德情感才有可能从事真正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 道德主体在道德需要的推动下感悟与体现道德情感, 并进一步升华道德行为。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道德情感的体验作用不可忽视。“没有道德情感体验, 主体的道德理想也就不可能提升到道德信仰的高度。”[8]64所以, 从这个角度说,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失范就是道德情感的失范。道德信仰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 它既包含着社会对道德的理性推崇, 又寄托着人们对道德的情感关注。在具备道德理性的前提下, 积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 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 是实施道德行为、完成大学生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保证, 从而在道德领域完成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任务。

摘要:大学生信仰教育非常重要, 寻求信仰教育的途径就显得非常迫切。笔者认为从心理、政治、道德三个维度入手可以达到目的。它包含了信仰教育的基点支撑、政治方向、道德关怀三个层面, 使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维度,心理,政治,道德

参考文献

[1]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2]潘银忠.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封德平.论信仰存在的心理根据[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6, (1) .

[4]宋兴川等.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8) .

[5]徐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缺失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

[6]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7]杜政.论大学生道德信仰培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大学生日常生活维度消费行为研究 篇9

关键词:符号消费,标签消费,网络消费,消费行为,消费观,大学生

一、引言

阿格妮丝·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领域, 是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但是, 它又是最少引起人们的反思, 最少吸引理性探究目光的领域。这种微观化、微格式的研究视域, 正是考量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维度。

消费是人类基本活动, 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据, 成为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 作为当下青年社会的主力消费群体之一和未来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潜在消费群体, 他们的生活逐渐开始独立、思想逐渐成熟, 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接受新事物迅速, 与高中不同的是大学校园渐渐告别封闭式的“象牙塔”时代, 加上高校的不断扩招,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致受到社会上日益盛行骄奢淫逸、盲目消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影响, 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 由于他们脱离父母的管束, 慢慢向自由独立生活迈进。他们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以及道德取向, 他们的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成长中的不成熟、不稳定阶段, 因此需要调查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 正确引导大学生理解节约与消费的关系, 树立健康的消费方式与消费行为, 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二、当下大学校园学生消费心理误区

作为引领时尚、流行、潮流之风气的大学生, 他们由原来“封闭式”的高中生活模式转变成为“自由式”的大学生活模式, 这种时间与空域的转换, 角色与任务的转变, 教育者未能及时跟进, 致使“应然”的大学适应性教育缺席, 使大学生消费方式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问题, 有些大学生甚至有“用今天之钱, 做明天之事”的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货币的贬值,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当然, 这些不健康的消费思想和消费行为, 严重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一些没有固定收入、家庭条件差的大学生来说, 这样的不合理消费和不健康的消费思想无疑使他们父母倍受压力, 同时也使他们 (大学生) 加入到了大学校园里的“负翁”一族中。对于如今的社会, 商家广告狂轰乱炸、频繁的促销、换季、打折活动, 网络的日益普及, 加上大学生自制力差, 导致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不良”的消费方式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不落伍”、赶潮流的心理。

(一) 大学校园里的符号消费

所谓符号, 就是指能代表事物自身之外的事物, 例如, X=Y。X事物不仅仅是X事物本身, 它还意味着事物之外的另一个对象, 即Y。假如人们提到X, 人们也就会明白其所指的对象或意义Y。这就是符号的基本含义, 而符号消费是在对其主体价值追求过程中产生的, 实质是有差别的消费行为。符号消费的最大特征就是表征性与象征性, 即人们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波德里亚认为, 如今的消费不再是以产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 而是以寻求有差别性的符号价值为目的消费活动, 这就是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定义。从符号学来说, 符号是由所指与能指构成的, 所以研究符号消费必然要研究其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而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定义主要是从符号能指方向定义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将物品作为符号来表达其内涵和意义, 它包含如下四个层次:第一, 作为商品外观的示差符号, 如外型、色彩、图案、包装等等, 它传达了产品本身的档次和美感, 成为消费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 商品的地位象征符号, 也就是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心理体验, 也是消费的对象和内容。第三, 商品的消费空间符号, 它同样也是消费的一个内容。例如, 在豪华的餐厅进餐, 不仅仅消费的是食品这个对象, 同时酒店的氛围和空间环境也是消费的内容。第四, 消费的仪式符号, 也是消费的一个内容。例如, 餐厅服务员的服务, 不但构成薪酬消费品的一部分, 同时也构成了的附加消费——“仪式消费” (代表地位和身份的符号消费) , 而成为消费的对象。

《符号营销》作者戚海峰指出:“符号消费就是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再以商品的质量、功能、价格等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而是更加注重是否消费这件产品可以满足自身心理的某些需求”。这种需求可以理解为赶上社会流行的某些时尚元素。这时的消费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有很大区别。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消费商品本身, 而此时的消费是寄托于商品上的某种意义, 这也正是符号学里所说的符号有能指与所指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属于能指, 而此时的消费观念属于所指, 这也是符号消费的两种本质:一种是商品的差别价值, 一种是商品的意义价值。符号消费是消费者通过产品来传递与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的消费行为, 产品本身为能指, 表达与传递的意义为所指。例如, 情人节到了, 男友给自己的女朋友买一束鲜花作为礼物, 此时的鲜花为能指, 即商品;而所表达的爱意为所指。虽然鲜花有很多种, 有红玫瑰、白玫瑰等等, 即有不同的能指, 但是消费所传达的意义———对女友的爱却是唯一的, 即所指一样。符号消费行为的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主体价格的追求;另一方面是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平衡而引起的消费的不平衡。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对符号消费的更甚, 以至于对产品的能指有着巨大的吞噬作用。大学生在选择与购买商品时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 而以追求商品的差异价值与意义价值为目标, 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它将人的内心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统一起来, 使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得情感的表达。

(二) 大学校园里的标签消费

标签 (Label)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贴在商品物体上, 用以标明物品用途、品名、价格等等的小纸片。而在西方话语系统中, 标签 (Label) 是基督教权利与标志的象征。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生标签消费呢?所谓大学生标签消费, 是指大学生通过消费上的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来突显自己的个性、气质、性格和身份, 以寻求受人注目、标新立异的效果。但是标签消费并不等于炫耀消费。炫耀消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财富和权利, 如前不久的“郭美美事件”就是典型的炫耀消费, 其目的是与穷人区分开。而标签消费则是为了张扬个性、引人注目, 没有炫耀财富的目的, 只是为了独特与别致, 以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同的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以及被大家认同。

与标签消费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家营销策划, 笔者给它一个名词——“标签营销”, 商家正是抓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 促销其商品。典型的就是美国的———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推出的产品Iphone系列非常畅销,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拥有Iphone系列手机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在学生群体中有优越感, 以致很多苹果专卖店出现了整夜排队购买的现象。这样的不合理消费, 赚的是商家, 苦的是父母。

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 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 他们喜欢个性化消费, 他们不穿撞衫衣服 (标新立异) 、不走寻常路;他们力求唯一, 显示自己个性与与众不同。而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诱惑力、如请明星代言、优惠活动等。其次是大学生较弱的自制力, 易于受外界环境影响力的控制。心理学家认为, 外貌的吸引力非常重要, 因为好的外貌会给人留下深刻印像。伯斯奇德与沃尔斯特认为, 美丽的东西是值得去爱, 与美丽的物体在一起自己也会觉得光彩, 而喜欢物体某一个方面的元素也就喜欢物体的全部所有, 即所谓的光环效应。同样对于商品而言也一样, 一个经过精心包装的商品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而且与没包装的商品相比, 价格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发达的科学技术, 商品包装成为商家的一大卖点。阿德勒认为, “追求优越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的冲动, 而大学生正是通过对商品的占有与展示, 将自己的愿望、理想、个性、情感的投射与放大。为此, 应该对大学生的标签性消费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 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观念, 重视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大消费观形成阶段, 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的理财知识进行加固与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财商 (FQ) 即理财的智慧, 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

其次, 加强消费观念的教育, 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将大学生从思想上改变消费伦理, 在知识上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增强自制能力, 反对不合理消费。

(三) 大学校园里的网络消费

网络已经成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不断成熟与迅速发展, 形成了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遇。于是网络消费在大学校园里悄然而生。那么何为网络消费?广义的网络消费就是指通过一切网络媒体技术进行的消费方式, 而狭义的网络消费就是网上购物。

大学生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年轻力量, 网络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大学生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强, 了解快、易上手。加上学校附近网吧的外在条件, 网络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的消费主流, 它改变了中国人见面时传统的打招呼方式, 由原来的“你吃了没”转变为“你网购没”, 这种转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网络消费在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虽然网购在大学校园日益流行, 但是网购并不是十全十美, 它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烦恼。例如, 第一,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网店作为一种新鲜事物, 一种虚拟商店, 消费者难以亲身体验产品, 对产品的质量、价格等无从知晓, 退货渠道程序复杂, 一旦遇到问题, 大学生一般都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也就助长了网络商家的不良之风。第二, 信息虚假,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物流缺乏保障。大学 (下转163页) (上接128页) 生选择网购的原因是因为网购方便、快捷、省事、省时, 但是一些网络商家使用虚假信息, 糊弄消费者。而作为“第三方”的物流缺乏管理, 成为制约网络购物发展的瓶颈。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呢?首先, 大学生自己要加强消费维权意识,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应与商家据理力争, 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削弱网络商家的不良之风、不正之风。其次要关注网络消费动态, 进行合理健康的网络消费, 目前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 (商家对商家) , B2C (商家对消费者) , C2C (消费者对消费者) , B2G (商家对政府) 。而大学校园里的商务模式主要是B2C, 政府要加强对网络商家的管理, 建立健全购物网站的运行模式和售后服务, 明确责任人, 实现供货渠道透明化、制度化, 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商家信息与产品信息, 为消费者网上消费开辟一条便捷的通道。

三、总结与启示

消费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是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人类对其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是理论界对消费行为、消费方式的属性、特征以及作用仍存在一些争议, 但先行者对消费的研究也为我们的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个人问题, 我们应该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理念, 加强对大学生节约、自制、科学消费引导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协调的发展, 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英]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 [英]菲利普.威尔金森.符号与象征[M].周继岚,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2]戚海峰.符号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学生维度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价值维度

21世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都要依靠人才的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能力, 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渊博的知识、 超群的能力只会让其具备更强的破坏力。当代大学生由于责任感的缺乏导致学习无目标、行为无动力、道德无底线、是非无原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迫节需要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价值维度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的教育价值

责任是大学生成人的基石, 为大学生成人奠定根基。“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生而为人, 就有一种人的天职, 他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为这个世界、 为其他人做些什么。他所使用、所看重、 所喜欢的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必有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即使这些均为自然所赐, 他对这自然界也负有一种义务。只有如此, 他才有资格立身于人的世界之中, 在这个星球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 要做人, 首先就得承担责任。”[1]“人, 在道德上有价值的每一个人, 都必须有所承担, 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 不是人而是物件。”[2]可见, 责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大学生责任教育是以“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起点。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 其学习、生活突然由“他管”变为“自管”, 需要学会自立、自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准备期, 不仅要埋头读书, 更要抬头看世界, 逐步实现 “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需要学会承担责任。学校应在各项教育活动过程中, 有意识地融进责任教育, 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铸就他们的健全人格, 最终才能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决策, 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是大学生成才的“维生素”, 为大学生提供成才所需的养分。责任内容体系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 对国家的责任。其中, 对自我负责是其他责任之前提和基础。因此, 负责任的大学生首先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让自己处于身体强壮、精力旺盛、心态阳光、人格健全的良好状态;其次是加强在大学期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主动承担并完成大学生的任务——将自己培育成“四有”新人。如此一来, 既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能力, 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没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在生活中自由散漫、我行我素, 思想上组织纪律观念淡漠, 行为上极其容易出现偏差。而且犯了错误依然强词夺理, 毫无自责之心, 改正错误、纠正行为更是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 有效的责任教育, 可以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 让大学生对自己负责, 在学业生涯中刻苦努力, 不断地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朝着成才目标奋进。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内在要求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刹那就被卷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承担责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每个人只有自觉承担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弗洛姆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5]

当代大学生是高智力群体, 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主体,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责任意识状况如何, 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和得失。责任感淡漠的大学生, 往往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行为散漫, 无法自觉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影响甚至降低群体社会实践活动效率。相反, 责任感强烈的大学生, 在内在责任感的驱动下, 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自觉承担对国家、 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

“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是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顺畅, 而全面履行角色责任是社会各种关系和谐顺畅的关键要素。从这个角度讲责任教育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6]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责任教育,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其不同角色的社会作用。首先, 作为家庭成员的大学生, 他们的角色极其独特。他们是父母关系的纽带, 是夫妻感情维系的助推器;他们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 是家庭传承和振兴的负载者。大学生能否对家庭有所担当, 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孟子曰:“人有恒言, 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如果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较强, 敢于承担对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则多一份和睦、多一份美满, 社会就多一份安定祥和。其次, 作为高校校园的大学生, 强化自我责任意识, 做到人格上自尊, 懂得平等与尊重;学习上自主, 主动汲取与探讨;生活上自立, 学会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 自觉约束与管理。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友爱, 避免彼此之间的摩擦、矛盾、冲突和对立, 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 化解矛盾, 协调各种校园关系, 建设校园文化, 促进校园和谐。再次,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 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 主动承担肩负的社会责任,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最后, 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主力军。他们思想成熟、意志坚定, 能够看清社会形势、甄别各种社会思潮, 积极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健康的社会风尚,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他们不仅独善其身, 而且能以其尽义务、 负责任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积极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形成人人知责任、处处尽责任、事事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氛围,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持久的动力。

三、以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为根本需要的文化价值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既向外传播了中华民族文化, 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又引进了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与此同时, 也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蜂拥而至,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和斗争无处不在。此外, 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以及对我国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要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来影响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西方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等不良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传统文化思想, 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意识形态。

大学校园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 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 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道德标准的模糊、网络文化的虚拟、功利主义的盛行、价值观念的多元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度的困惑。大学生青春年少, 正处于感性与理性、热情与偏激、继承与批判并存的特殊心理时期, 其社会阅历不深、生活经验不足、认知判断不准、鉴别能力不强, 但思维敏捷, 猎奇心强, 极易接受一些外来文化思想, 形成错误或扭曲的观点, 对优良的民族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象, 一方面理解大学生、包容大学生, 正如列宁曾说“上帝也允许青年人在一定时期说点蠢话”[7];另一方面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从而自觉按照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有目的地汲取和借鉴, 丰富并创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以实现“中国梦”为终极目标的服务价值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 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中国梦”的实现要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智商群体, 是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责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直接影响“中国梦”实现的进程。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其成为勇挑重担、胜于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国家才有发展, 民族才有希望。

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基本源泉。[8]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承担 “大学生责任”——实现自我管理, 夯实基本理论知识, 锻炼专业操作能力, 探索前沿性问题, 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感强的大学生, 特别关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对其中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会产生强烈的批判和改造欲望。在批判和改造的实践过程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创新能力也就随之得到培养和提升。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为实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而服务, 是使我们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2][德]康德.苗力田, 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陈惠娟.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浅析[J].钦州学院学报, 2009 (6) :69-72.

[6]韩小香, 冯基聪.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2) :195-196.

[7]列宁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学生维度 篇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就越感到敬畏,即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律商是继智商、情商之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能真正体现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的东西。所谓律商,是衡量一个人为实现个人利益和生活幸福最大化而自觉遵守社会公意规则的自律水平高低的标尺。律商讲求自律,讲求“个体借助于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自己为自己立法,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1]。因此自律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内省行为,主要依赖人的自觉性。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自律的约束就变得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做了,律商更多的是一种包容,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一切事物的尊重。由此律商也体现了正义和理性,是趋利避害、趋善避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的最有效沟通。

专家学者提出“律商”这一概念并不是为了回避诸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与人的道德自律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而是在现实社会中诸多诚信危机、信仰缺失、功利主义盛行的形势下,深刻挖掘人性的本质,以求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将“律商”置于网络时代背景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一些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冲击着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加强道德自律,提高青少年学生律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人格品质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崇尚网络道德;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学校教育的德育目标,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新时期青少年学生道德自律面临的新挑战

1.隐性载体的多元化:网络道德自律面临的新环境

一般来讲,显性德育是以教材、教学等为载体,通过对受教育者知识的灌输以及说理教育等方式,以期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是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和强制性的德育因素。而隐性德育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日益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实践,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的知识,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然而,随着新时期隐性载体的多样化和发生机制的多元化,网络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青少年学生道德自律面临着新的环境挑战,如何将隐性载体与显性载体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日益成为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2.教师权威的失语化:青少年学生道德外在约束的弱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知识的生产、存储、传播等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复制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多和覆盖面的扩大,使得教师和学生常常同处一个“信息平台”,导致传统德育中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备受人们的争议和批判,教师的感召力和权威性正在逐渐被弱化。

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对青少年学生的渗透使得他们通过一些网络事件、热点话题及自身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道德体验和价值理念常常与教师的谆谆教诲存在不对称性,而且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使部分德育工作者的道德楷模形象严重受损。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外在约束,使得道德自律流于形式。

3.德育信息获取多样化:青少年学生道德内在约束的弱化

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是由外部信息刺激开始的,当外部德育信息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刺激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些德育信息会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新时期的来临。无论知识性德育信息还是教育性德育信息都将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青少年学生的视野。这些德育信息使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变得更复杂,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而且由于信息的铺天盖地使青少年学生无所适从,使他们在选择中出现苦闷与彷徨,部分青少年学生甚至吸收了错误的思想道德信息,形成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弱化了青少年学生本身存有的道德自律,在网络生活中变得“无拘无束”、“放任自由”,最终被引入了思想道德发展的误区。

4.道德冲突的常态化:青少年学生道德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由于在网络世界里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冲突也很激烈,而网络共享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恰恰加速了这一冲突,也导致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不健康信息充斥着网络。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一定的政治辨别力,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影响其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等在网络上的传播给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取舍带来了观念震荡和价值冲突。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疑,也有对西方道德理念的效仿与批判,还有对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需求问题的困惑等等。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冲突有范围扩大化、加速化的趋势,不同国家间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和道德价值观念的相互传播,将会加重青少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冲突。要想减弱道德冲突带来的危害,仅仅靠青少年学生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建立及不断完善青少年学生道德评价体系。

三、基于律商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

1.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

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繁杂的时代,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辨别和传播日益成为公民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由于青少年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心理发展不健全、社会阅历少、是非辨别能力差、感性认识多于理性等,再加上其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意识,缺乏一定的道德自律,因此在理解某些媒介信息时比较容易出现偏差,以致受到负面信息的误导。

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必要的媒介知识,学会合理获取、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进而学会辨识信息、评价媒体,而且要建立一定的心理防范意识和抵制能力,为提高其道德自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律意识弱于他们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个性的不断张扬。他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包括个人才能发挥的需求,以及信任、尊重、荣誉、信念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需求。德育工作者要在尊重青少年学生的基础上,遵循他们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体现人文关照的温情。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道德失范现象,积极抵制网络的消极和不良影响,提高道德自律,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情感陶冶

道德自律情感是青少年学生拥有良好道德自律精神的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情感陶冶,激发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自律情感,最终促进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认识才有情感,而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识向纵深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以外部、被动、自发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主动、自觉的情感体验。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通过自己情感的投入,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促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交流,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加强情感陶冶,以情激情,促进对话理解,在情感交融中实现共鸣,才能使德育内容真正内化并外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培养道德自律奠定情感基础。

4.青少年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自我改造和自我修养,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自我教育是德育得以实现的关键,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的任务是把缺乏道德经验、依赖性较强的受教育者逐步培养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能独立接物待人的社会成员,运用自我教育有利于完成这样的任务。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双边活动,青少年学生只有理解了德育才会主动地去接受它,自我教育便成了德育得以实现的关键,面对新时期价值多元化、信仰危机、诚信危机等现象,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更有利于提高道德自律。

参考文献

[1] 王晓虹.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精神文明的三种实现形式.求索,2004(2).

[2] 刘涛,朱高鹏.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培育.榆林学院学报,2008(3).

学生维度 篇12

Gartner和Kat Z (1988) [1]将创业意向定义为:“搜寻可以帮助实现创业目标的相关信息”。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 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创业能力的一般描述, 是最好的创业行为预测指标 (范巍和王重鸣, 2006) [2]。综合以上观点, 本文认为, 创业意向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这些方面主要包括潜在创业者对自身素质 (包括创业认知和创业潜能) 的认知以及对外在因素 (包括创业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创业资金的充足性、市场的需求性以及社会支持情况) 的主观评估情况。以往的研究者已从人格特质、创业环境等因素来测量个体的创业意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筛选出多个可能的测量维度, 并根据它们设计问卷,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最终的维度。

1 研究回顾与综述

1.1 创业意向的概念与测量

朱振亚, 舒冬梅, 舒小豪 (2011) [3]指出, 创业意愿是个体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通过创业动机形成创业行为的驱动力, 促使个体做出是否创业的思考和选择。叶映华 (2009) [4]从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先前知识、社会资源及创业认知进行测量, 检验了各个因素对创业意向影响的显著性。Andrew T.Bernstein和Elias G.Carayannis (2012) [5]更注重从创业教育方面来测量创业意向, Levent Altinay等 (2012) [6]从两个创新的维度:家庭传统和心理特征对创业意向进行了测量。

1.2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的研究单纯从结果倾向 (即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结果高低) 来看, 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创业意向水平的研究, 另一类是:低创业意向水平的研究。虽然就数据而言, 由于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的不一致, 各学者对于创业意向现状水平的研究结果表现出差距较为明显的不一致, 但仍值得参考与借鉴。

1.2.1 高创业意向水平

冯峰 (2009) [7]认为,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就业形势日况愈下, 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毕业人数过多及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 经济下滑、企业效益降低、岗位供应量持续下降再加之政府各项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作用, 促使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增加。而任国友 (2006) [8]采用美国创业协会设计的《创业素质调查》问卷选取的206名大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了这个现象, 对于国外学者, Clement K.Wang和Poh-Kam Wong (2004) ) [9]针对5326名新加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此。

1.2.2 低创业意向水平

王国宇等 (2004) [10]的调查研究表明, 依旧有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偏低。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20世纪90年代初,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较低水平的创业倾向。

1.3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各学者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而言, 大致可以将研究结果分为个人特质与创业环境这两类, 分别从内在的创业者精神与外在的环境因素这两个角度来描绘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1.3.1 个人特质

人格特质 (Personality trait) 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 亦是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 对个人解决问题之过程有极大的影响。钱永红 (2007) [11]指出个体特质对个体的创业意向有重要的影响,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创业意向。Murry和Mac Millan (1988) [12]研究归纳了影响创业意向的主要心理特征, 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以上特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1.3.2 创业环境

Devi和Daniel (1994) [13]表明创业环境是指影响创业意愿或行为的各因素的综合体。在个人背景方面, 刘海鹰 (2010) [14]和刘敏, 陆根书, 彭正霞 (2011) [15]的研究发现其对创业意向具有影响。在社会环境方面, 彭正霞, 陆根书, 康卉 (2012) [16]、朱振亚, 陈冬梅, 舒小豪 (2011) [3]以及吴启运 (2008) [17]都在研究中也指出社会环境因素与创业意向密切相关。在创业教育方面, 朱振亚, 陈冬梅, 舒小豪 (2011) [3]与高永良 (2009) [18]认为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意向的培育及大学生创业行为具有积极影响。而徐小洲和叶映华 (2010) 则从创业教育本身出发, 提出了高校教育需要加强的部分。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样本

本研究主要以南京仙林地区高校的本科四个年级的学生为主, 共发放了5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476份。其中, 南京邮电大学272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72人, 南京财经大学48人, 南京师范大学44人, 南京大学40人;男生256人, 女生220人;江苏省内及上海有352人, 江苏省外有124人;大一20人, 大二88人;大三328人, 大四40人;经管类学生184人, 文史类16人, 理工类216人, 医学类40人, 其他学科20人。

2.2 研究工具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本研究编制了创业意向测量维度的问卷。问卷的填答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采用Likert5分制, 1分为非常不符合, 5分为非常符合。

2.3 统计处理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在正式调研之前, 进行了预调研, 并根据预调研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最终确定用30个问题来测量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测量维度。而为了确认修订量表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本文分析了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 其中每个因子的信度在0.74以上, 大于参考值0.60, 而KMO值均大于0.70, 说明该问卷在信度、效度方面表现良好, 适宜运用SPSS进行进一步分析。

同时, 利用SPSS15.0对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因素分析共抽取出7个公共因素, 与构思基本一致。

3 问卷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 这30个问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聚合成7个维度, 分别为: (1) 个人特质: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 即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 对个人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2) 创业能力:指个人在创业方面具有的能力; (3) 创业认知:对创业知识的了解和准备, 对创业现状的掌握; (4) 创业经验:个人在创业方面的相关经验; (5) 创业教育:是指个人通过学校或其他途径接受到的有关创业的教育; (6) 创业态度:指个人对于创业抱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想法; (7) 创业效能感:指综合各种信息, 基于对自身某种创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所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这一阶段, 共获得476个有效样本。其中男256名, 女220名, 都为在校学生, 年龄集中在20至24岁之间, 采取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经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在9次迭代收敛后, 抽取出7个因素, 与理论构思吻合。7个因素分别是个人特质、创业能力、创业经验、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创业教育以及创业效能感, 这7个因子能够解释的总的方差为66.489%, 即只要原来变量个数的20%左右即可反映66.489%的信息。各因素的A的系数在0.66以上, 因此问卷信度达到较高水平。具体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 (见表1) 。

3.2 德尔菲专家打分法

在经过专家打分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 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主要有:个人特质、创业能力、创业认识、创业经验、创业教育、创业态度、创业效能感。在打分中, 个人特质和创业能力分数分别达到了20和17, 说明个人特质和创业能力对个体的创业意向影响很大。在总共的7个维度中, 剩余的5个维度分数大致平均, 只有创业教育得到的分数最低。这可能进一步说明大家对创业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的缘故。

3.3 描述统计分析

总体来说南京师范大学的平均得分最高, 分布也比较稳定;而南京邮电大学平均得分最低, 且方差最大, 说明分数的分布极不稳定, 学校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男生比女生的分数也高出少许, 说明男生的创业意向高于女生。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平均分最高, 受到周围文化的深刻影响, 使来自东部沿海的学生较高的意向, 但其他地区的学生也具有巨大的潜能, 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发展。经管类学生的平均分最高, 但方差较大, 说明两极分化较严重, 而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是最低的, 对就业抱有较大的期望。

从描述统计看, 创业意向的7个维度得分有3个高于均值, 剩下4个均低于平均数。创业经验平均数等数据均高于其他维度并且有一定的距离, 说明创业经验对个人创业意向的影响很大。而在4个低于均值的维度中, 创业教育的均值只有48.3966, 说明创业教育维度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力要低于其他6个维度。这可能是中国创业教育并未真正普及的缘故。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行为的预测指标, 得分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从事创业行为。若个人有符合的个人特质和创业能力, 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会使创业意向显著提高。而作为创业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创业教育因其对个人特质及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等具有特殊的功能, 因此, 我们需要重视创业教育, 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

【学生维度】推荐阅读:

经济维度05-25

艺术维度06-13

影响维度06-30

认识维度07-06

顾客维度07-27

素质维度07-30

传统维度08-08

生态维度09-03

科学维度09-11

鉴赏维度09-03

上一篇:病历档案下一篇:幸福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