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维度

2024-09-11

科学维度(共8篇)

科学维度 篇1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的控制过程, 提问又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的信息。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当前, 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什么都要问, 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 各类问题“应有尽有”;只提问好学生, 不提问后进生, 或者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 冷落了大多数学生;不善于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这些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 如何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呢?本人认为应注意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四度”。

一、紧扣重点, 选准角度

在一堂课中, 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达成, 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以, 紧扣教学重点的提问便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它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巩固, 而且可以改变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提问随意的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以讲为主为以学为主;可以克服满堂问的缺点, 切实做到“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紧扣重点的同时必须思考设问的角度, 有智慧的教师总能选择最好的角度提问, 从而以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求知欲, 彰显教师的提问智慧,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提问, 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 选准一个角度, 可以活跃学生思维, 减少理解障碍, 对浅问题、直问题, 可以从较隐蔽的角度进行, 拉开学生与问题的距离,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对大问题、难问题可以大题小问、难题浅问, 通过分析缩短学生与问题的距离。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心理与学生的心理, 教师理解问题的角度、深度与学生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个问题, 老师“旧调重弹”, 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果换一个角度, 使之耳目一新, 学生会兴趣盎然, 积极思考, 特别是当学生回答问题困难时, 变换一个角度发问, 会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法。提问的题型可以有选择、判断、填空和问答等, 提问的形式可以有直问、曲问、反问等。不同角度的设问, 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斟酌并选取最佳突破口, 研究学生的困惑在哪里, 学生从哪个角度来思考更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的设置有最佳的角度和切入点, 问题更有启发性,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问题的解决, 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全面的理解, 从而更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使他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能更容易地激活这些知识, 灵活地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物体的沉浮条件学习中, 学生知道了物体的浮沉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时物体将下沉, 那么为什么比水密度大的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为了使学生理解钢铁制成的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教师可以取一支挤完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壳, 要学生猜想: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壳放到水里是沉还是浮?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一般都会认为牙膏壳会沉到水底。

教师接着把扁瘪的铝质牙膏壳放入水中, 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对的。然后问:“牙膏壳是铝制成的, 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吗?”

多数学生会说“是的”, 也可能会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

这时教师应请这些学生说出不一定下沉的理由, 再让他们自己利用扁瘪的铝质牙膏壳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 接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结论;若没有学生能正确回答, 教师可以自己将扁瘪的铝质牙膏壳展成薄片, 做成一只“铝片船”, 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

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 能帮助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不能仅看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 更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使他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能更容易地激活这些知识, 灵活地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紧扣重点、角度恰当的课堂提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二、依据实际, 确定难度

问题的难度控制是问题设计的关键因素。问题太难导致课堂“僵局”, 学生处于启而不发的状态;问题过易, 导致课堂“闹市”或“冷场”, 会使学生处于“不思问题而热热闹闹”或“不愿思索而冷冷清清”的状态。怎样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简言之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一方面, 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 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 把握教材特点, 明确教学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好的提问绝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求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的, 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初中科学教学的内容是按认知的规律层层推进的, 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最常见的是作业情况的反映) 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 从而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 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当然, 这里的难易度是相对而言的, 同样的问题, 对有的人来说比较难,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比较简单。因此, 我们科学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提问对象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前不能回答的, 但经过主观努力后能够回答的, 即问在学生“应发现而未发现”之前, 问在“似懂非懂”之处, 问在学生“有疑无疑”之间, 越是这样, 越能接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越能发展其思维能力。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 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 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将问题化整为零,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例如:在学习有关电的知识时, 教师提问学生, 节日里我们看到的霓红灯是如何连接的, 其实, 这个问题并不是串联或并联知识所能解决的, 实际连接比较复杂, 这样的提问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此时可提问“教室中的电灯与吊扇是如何连接的呢?”学生对教室中的电器比较熟悉, 知道电灯与吊扇不是同时工作, 故很容易答出并联, 指向性不明确的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话的延续。

三、面向全体, 设计坡度

问题设计得再好, 站起来回答的如果总是部分学生, 教学活动面受到了局限, 并不能真正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现在有不少教师往往爱提问少数“尖子”学生, 而对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 总是怕他们答不出来、答不准确而避开他们, 尤其是在公开课。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级参与, 而是消极等待, 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思维能力愈来愈差, 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因此, 我们科学教师的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为此,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坡度, 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合理地设计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己知到未知、前后彼此关联的一个个、一组组问题, 并将不同难度的问题分配给相应的学生群体, 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又能满足少部分潜质生和尖子生的学习需要, 这有助于把学生引入更深更广的思维层次,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教师的提问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碱的复习问题设计:

【识记层次的问题】

(1) 什么是碱?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什么?

【理解层次的问题】

(1) 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

(2) 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塞为什么不能是玻璃塞?

【应用层次的问题】

(1) 用什么鉴别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

(2) 用什么吸收工业上二氧化硫等有害性的气体?

【综合运用层次的问题】

(1) 如何鉴定氢氧化钠已变质?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中的杂质?

这四组问题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逐一递进, 坡度明显,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碱的化学性质而且还能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解决新的难题。

可见, 系统而有坡度的课堂提问犹如登山, 路虽不像平地那样平坦, 但移步换景, 且越往高处风景越美, 视野越开阔, 所获越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 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四、精挑细选, 控制密度

课堂教学的推进, 大部分是通过提问题与释疑来实现的, 但课堂提问的密度与提问效果的好坏并无直接的联系, 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教师要控制课堂提问的密度, 树立“数量不等于质量”的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思考水平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与本质, 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 精挑细选, 做到问得巧, 问得有价值, 保持数量适中, 避免两种倾向, 即问的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 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 讲授太多, 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 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侧重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技巧, 不必考虑提问是否达到多少数量。如果学习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又掌握了大量相关的背景知识, 有关对科学表层理解方面的问题就可少提, 甚至不提, 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总结规律, 为后面的科学学习活动打好基础。同时, 科学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提问的间断休息, 保证学生有充裕的独立思考时间和主动探究时间。

例如:在教学“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教师提出了一下问题:

1、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 (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 与什么有关? (与电流强度有关)

2、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 (改变电压或电阻)

3、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 (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

3、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 (滑动变阻器)

4、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串联)

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 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如何呢?导入新课。设计这组问题, 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同时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可见, 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控制课堂提问的密度, 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 达到促进“深思”的目的。

总之, 课堂提问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科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四个维度不是彼此独立,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兼顾提问的四个维度, 适时巧妙的提问, 可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突破关键、引导探索讨论, 可以避免出现“启而不发”与“启而乱发”的现象, 保证科学课堂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从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 (2002、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7~9年级) (2002、5) 湖北出版社.

[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余良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2011.

科学维度 篇2

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融合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思想。其特点是:

——强调在实现公共服务使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

——强调公民权理念,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根本目的——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 ——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

——培育公共服务的使命感与价值感,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In addition, 技术变革

1.信息技术使等级制本身发生变革,也使管理发生变革.由于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减少了对中层管理环节的需要,可以使等级制度变得扁平一些;

2.各种档案采用电子化方式保存,同时从许多不同的途径进行查阅,公共沟通也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室及其管理必须进行改革。

3.削弱官僚制

市场模式: 利用市场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认为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用市场机制代替传统的官僚体制,其主要内容如下:

——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合同制

——在政府内部建立“内部市场”

——实行合同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

——强调公众利益

——通过分权和授权重组政府部门,使公共部门更具灵活性

科学维度 篇3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的概念,但他们的著作中蕴涵着内容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双重维度,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双重作用。科学技术不仅改造和利用自然,而且破坏甚至摧毁自然;科学技术不仅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时又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人的解放,又会使人陷入新的“奴役”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启示在于:要克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使其与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不是要消除科学技术自身,而是要改造科学技术的应用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14906

1938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K.默顿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cience,echnology,and ociety,简称)”这个新概念[1]。从此,就成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新方向。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历史上有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就包含了内容丰富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的概念,但他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不仅存在互动关系,而且是一种整体关系。这种互动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双重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双重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科学技术尤其是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而出现的。马克思在论述人与动物在对待自然界的本质差异时指出:“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马克思指出:“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是表现得更为狡猾。”[3]90

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实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将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并使科学技术“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4]。这使人类具有了普遍而大规模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无限潜力和空间。科学技术(通过机器这一中介)使人类消耗最小的自身力量、消耗最低的自然资源,就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5]115,这使得人类在改造自然面貌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对自然的关系由“崇拜”转为“利用”,自然对人的关系由“自在”转为“自为”。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倒转”,这其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工业和循环经济,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不管是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要解决发展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都要求我们更多地依靠和借助科学技术的智慧和力量。

(二)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和摧毁

科学技术不仅改造和利用自然,还会破坏自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6],日益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不断地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这突出地表现在大规模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砍伐森林、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当科学技术被人不断膨胀的欲望所裹挟时,它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吞噬自然的躯体。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时强调,资本主义在日益扩大的生产体系和需要体系时,总是“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3]90,运用科学技术普遍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而且这种开发和利用很多时候是毫无节制和不计后果的,这对自然界而言无疑是一种破坏甚至是摧毁。因为人类总是容易被科学技术带来的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所迷惑,一旦科学技术能带来利益,他们就不计后果地将其运用到自然界中。

正是受到利益的诱惑,再加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痼疾,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无视自然界的报复,持续不断地对自然界发起“全面进攻”。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百倍的疯狂,最大限度地开发、获取自然资源,导致了资源的过耗和短缺。与此相伴随的则是“过度抛弃”。人们巨量地向自然界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破坏着生态环境,使自然不堪重负[7]。

虽然人类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界,从而为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服务,但这种利益只是暂时的。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

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双重作用

(一)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9]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会引起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18世纪中期起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作机的诞生和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新时代。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一直延续至今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学技术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endprint

可以说,人类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各种先进机器的发明,这些先进机器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插上了翅膀。

(二)科学技术阻碍社会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获得了大规模高速的发展,是资本主义使科学技术第一次被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发展起来,并被大规模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主要为资本家服务,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购买科学技术,对科学进行“利用”和“占有”,这暗藏着人为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危机和陷阱。资本家给科学技术工作者提出越来越多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给他们提供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资金,从而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为资本家统治社会提供了帮助。从长远发展看,资本家对科学技术的购买行为将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资本家购买科学技术,只是因为科学技术能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不是由于资本家出于纯粹热爱而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多次指出,资本家实际上对科学技术毫无兴趣,一窍不通。对于那些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高深的理论研究,资本家是不会支持的。比如,对那些不利于资本家谋取超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而有利于大多数人的科学技术,资本家是断然不会支持的,相反,资本家会想方设法对这类科学技术进行压制和扼杀。

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还体现在科学的异化上,而科学的异化直接体现为科学家工作方向的转变上。很多科学家把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当成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科学界内部扭曲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伴随着这一变化,加上科学技术本身所能带来的高额利润和巨大效益,资本家更加迫切地要求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这种过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的氛围,使得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正如弗莱克斯在《现代大学论》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当化学关注如何将贱金属变成黄金时,化学的发展就毫无进展;而一旦摆脱了这种功利需求,近代化学却取得了飞速发展。

马克思认为,要消除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和制约,就要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关系下,工艺学上已经达到的真理方能在实践中实现[11];而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只有工人阶级能够“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家!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12]。

三、科学技术对人的双重作用

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既使人获得解放,同时也使人陷入新的“奴役”。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

自从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来,就一直在不同程度地解放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人的劳动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人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地从事必躬亲的执行者演变成监督者、命令者,这种“角色”的演变,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直接体现,反映出科学技术在人的实践过程和人的解放进程中的特殊作用。例如,工具和机器是人体的延伸,可以扩大人体的力量,使人从直接的劳动过程中获得解脱和独立。马克思指出,随着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大规模应用,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极大提高,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这一方面有利于资本家将工人的全部生存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挤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进而剥夺其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这也使整个社会尤其是原本没有自由时间的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如此一来,科学技术通过改变物质生产的性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不仅使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节省体力,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大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生活的时空距离。现在,人们不仅可以乘坐飞机,在地球村来回穿梭,而且可以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人类既可以观察到遥远的银河系,也可以深入到物质的原子内部。这样,人类的体验和认知领域大大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13]。

(二)科学技术使人陷入新的“奴役”之中

科学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人的全面解放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了新的“奴役”之中,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和机器的运用只会使资本家的财富越来越多,控制、支配工人的力量越来越强,而不会让工人致富。“机器成了资本的形式,成了资本驾驭劳动的权力,成了资本镇压劳动追求独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14]。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成为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压迫的“帮凶”,使资本对全社会施加比以往更为严密的控制。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产生商品拜物教,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发明和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产品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以苹果公司生产的一系列智能手机为例,智能手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智能手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时事资讯、视频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移动办公,无论身处何处,相隔千山万水,仿佛就在身边;另一方面,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产生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只要稍有闲暇,就低头看手机,不是刷微博、微信,就是打游戏、看小说,成为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而与家人、朋友沟通和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逐渐成为与社会脱节的人。

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的负面作用,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剖析,比如,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越来越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芒福德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机器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控制。芒福德把机器体系称为以工作和权力为中心的“单一技术”(monotechnics),机器之所以称为“单一技术”,指的是其功能的单一和目的的单一。机器有赖于自动的动力,包括人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动作,其强调功能的专门化,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或是几个简单的操作,一条全自动的生产流水线只能是同一标准的产品。单一的技术也只能生产出单一功能的产品。机器尽管能比手工生产更多数量和种类的产品,但归根到底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表现力量(power),对自然和工人施加更严格的控制。在现代社会,我们对科学技术充满着期待,希望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解放人。例如,机器是人体的延伸,可以扩大人体的力量,只要发明了全自动化的机器,人就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就有了更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机器生产应该是对人的身体的一种解放。然而,这只是硬币的其中一面。在机器生产中,人就被有计划地组织起来,个人必须服从机器的统一目的。在生产中,每个人根据专业进行分工,个人必须服从集体的节奏和标准,一切个人的感情、习惯和偏好都被认为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而被压制。人在机器生产体系中成了没有主体性的奴仆——人的存在只是为了机器的正常运转,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利润;所有生命的目的、价值和本能都被贬低甚至消除了,人降低为一具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躯体,没有独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人只是一个“行为主义的人”[15]。endprint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上所述,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都存在着双重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停留在分析双重作用的层面,更为我们当下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正向作用,限制其负向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当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实践中,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借鉴西方的合理理论,对中国科学技术实践的事实和经验加以经验研究或实证分析,推导出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基本模式与规律,指导中国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发挥科学技术的正向功能,限制科学技术的负向功能。对自然而言,要使科学技术与自然相协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的破坏;对社会而言,要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同时,应消除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16];对人自身而言,要使科学技术与人自身相协调,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的“奴役”。

(一)科学技术与自然相协调

科学技术与自然相协调要求科学技术既要承载人的目的,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在发挥改造自然功能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约束,如果单纯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忽视自然的生态阀域,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就不会稳定,从而出现上文所说的对自然的破坏甚至摧毁。因而,科学技术与自然相协调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必须切实遵循自然的运动规律。如何使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关键在于人。人作为科学技术实践的主体,在明确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首先需要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对自然的依赖,其次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更深入地认识自然规律,也就能更自由地处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即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更能将人类所需要的高效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7]马克思的这段阐述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与自然规律相一致,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此,他看到了社会化的人的能动性,“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928。可见,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协调在表面上是要求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即人在张扬自身目的性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的约束。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大规模地高速发展起来,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约束,科学技术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在根本上是相协调的。但真正将这种协调落到实处,还需要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需要科学技术生态化的支撑。当然,科学技术生态化除了要在经济领域强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创新。因为在资源、环保和生态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可以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在高新技术领域内的科学技术创新,可以培育和开发高新科技的“绿色”功能,使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局限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科学技术创新进行方向性的约束需要一套机制,就目前而言,需要对科学技术创新进行筛选和评估。科学技术的目的性和潜在作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形成,在此阶段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科学技术单向性,为其绿色应用打下基础;应用之前的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科学技术的综合价值,这也是防止科学技术单向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科学技术创新的落实依然在于人。从事科学技术实践的人需要树立社会生态的观念,积极探索科学技术在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提高科学技术实践者的综合素质,切实发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科学技术与人自身相协调

要使科学技术与人自身相协调,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的“奴役”,需要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中介,其本身既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不可能成为独立于人类的主体力量,也就不存在对人的“奴役”一说。在科学技术实践中,主体只能是人,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对人的“奴役”,关键在于人自身。“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18]。主体性原则虽然从本质上明确了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但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不被误用和滥用,因而还需要强调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强调人是最宝贵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人自身,而非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科学技术实践亦如此。科学技术实践所要关注的对象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此处的人当然不是指一部分人,而是指全部的人,指当下以及将来的人,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可见,科学技术与人自身相协调的实质是要求科学技术人性化,避免科学技术对人自身的忽视而导致的异化,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为人”的科学技术。而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性化,使科学技术重新与人类生活相协调,除了坚持上述基本原则以外,还需要强化科学技术实践主体的责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恢复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使科学技术向人性复归,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性化。endprint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明确了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也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二重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克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使其与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发展,就需要将科学技术自身与其应用区分开。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定时间和阶段是有限的,但科学技术的应用总是受着某些团体组织或者个人的操纵和滥用,这才是导致科学技术负效应扩大化的根本原因。因此,科学技术只是人类的工具和手段,应用中的负效应不能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自身。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不是经济范畴,正像拖犁的犍牛不是经济范畴一样。现代运用机器一事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关系之一,但是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是用来给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19]消除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从根本上说不是要消除科学技术自身,而是要改造科学技术的应用环境,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启示[20]。参考文献:

[1]默顿 R K.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1.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杨名.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太原:山西大学,2010.

[7]李合敏.生态文明:对传统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J].乌蒙论坛,2010(3):40-47.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560.

[9]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11]马克思.马克思致罗兰特·丹尼尔斯[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5.

[1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13]魏玉东.苏俄研究的逻辑进路与学科进路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88-391.

[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摘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0.

[15]MUMFORD L. he Myth of the Machine: he Pentagon of Power[M]. New York: 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0.

[16]李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0.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1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6.

[19]于光远,孙小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434.

[20]魏明超实践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起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18.

科技政策失灵的科学精神维度分析 篇4

——科技投入失灵现象。苹果公司又推出了一款新产品, 在全球范围又一次引起了抢购, 人们甚至提前几天去排队等着开售。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相关研究人员不能开发出来这样的产品呢?我国每年以巨额的科技投入, 用来改革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和欧美国家的差距, 那么我们何时才能变为世界科技的引导者呢?

——科技人才就业现象。谁家的孩子现在某国留学, 已经有公司签约了, 就等着毕业了拿绿卡了;谁家的亲戚现已辞了某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在办理移民手续, 等等这些。似乎只有拿到国外的绿卡和移民手续, 离开我们生活的国度才是真正的预示着成功。

——科技评价。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浮躁中漂浮, 连大学这仅有的一方净土同样没有幸免。某高校的教授在某个项目中造假被人举报了, 某高校领导被查出学术论文涉嫌抄袭了, 某高校的教授在所出的教材是抄自于什么书等等。

——科技产业现象。人们争相告诉大家从食物中学到的不同的科技名词, 并告诫以后千万不要再吃这种食物了。从牛奶到猪肉, 以至于到现在的大米, 转基因技术的泛滥让人们真的不知道以后还能吃什么?

诸如此类的话题还有很多, 而且随着社会热点不断变化, 话题也会随之变迁。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表面上这些话题杂乱无章, 不过都是一些社会现实状况的真实反映, 但是在它们的背后, 都隐藏着一种共同的“令人奇怪的”现象——“政策失灵”。

一、科技政策失灵

为什么会出现科技政策的失灵现象呢?具体的科技政策失灵又是指的什么呢?判断失灵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从以上四个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我们可以对政策失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 上面的话题只是一些片段式的描述, 而非完整的案例分析, 我们只是想通过这些镜头来表达对于我们快速发展的中国, 处在转型中的中国来说, 这种失灵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我们忽视的程度了。

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发展问题和大量的需要协调的问题。在科技的活动中政策起着最为重要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尤其是大科学时代科技事业也就是国家的事业, 无论是投资规模、人员配备, 还是信息支持系统都非个人或单个企业所能负担的, 任何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产生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鉴于此, 我们也有必要对科技政策失灵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都对其做出了一些必要的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暂且引用国内学者李侠在《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一文当中所下的定义:

科技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和政府利用该政策起不到该政策所应解决的问题, 进而不能把国家或政府的意向、方针、策略和限制有效执行的情况,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科技政策失灵或称为干预或控制失效。

二、科学精神缺失导致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不管是政策的制定, 实施等各个方面都必然离不开人。又由于人本身的能动性, 思维方式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体现于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等等之中, 尤其体现于哲学、科技、美学、艺术、宗教以及政治、教育、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简言之, 精神对这些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缺失科学精神的科技政策也必然会出现偏差, 出现失灵现象。依据科学精神的不同方面把其造成的科技政策的失灵现象也对应的可以分为五种:

1、缺失求真精神的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是科学的求真精神, 社会当中的喧嚣, 学术当中的浮夸, 人浮于事, 只是表面夸夸其谈, 不去真正付出实际行动, 只是为了各种所谓的课题进行各类表格的填写, 正是我国科研机构的一些现状。

2、缺失理性精神的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崇尚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我国个别地方不顾自身实力的大小, 盲目提出一些所谓的科技振兴、科技领先的战略政策, 仗着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 大肆的浪费我国宝贵的科研基金。

3、缺失怀疑和批判精神的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怀疑和批判可以促进科学进步, 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学术圈子中对于专家、权威的崇敬, 已经在一步一步地蜕变成对科学的唾弃, 让我们的学术不再是百花齐放, 而是失去活力。

4、缺失创新精神的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创新这些年我国非常重视,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创新。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鼓励创新, 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很快的跃居全球前列, 但是回头对我们的现状进行仔细思考后, 你会发现我们所谓的创新, 只不过是披着创新外罩的“山寨文化”。

5、缺失了团结协作精神的科技政策失灵现象。

部门和部门之间, 地方与地方之间, 不同的科研单位之间, 门户观念依然严重。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不能有效的共享其科技成果。让我国的科研人员沉溺在大量冗杂的重复研究, 做着这种毫无意义的无效劳动。

三、科技政策失灵现象的具体案例分析

科学技术政策对科学发展具有积极地指引作用, 它使得科学能够更加理性的发展, 同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新路线。科学技术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是科学政策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 这些要素的充分与否都会影响科学政策的实现, 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科学精神视角对这些科技政策进行分析与思考。

1、科学精神缺失环境下的科技投入政策失灵现象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很多的要素来促成的, 其中必要的财力投入对科学技术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推进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如果缺乏必要的投资, 那科学研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每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申报, 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开始满怀希望的角逐。在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中, 出现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现象, 科研资金永远在这些人手中流转, 几乎把持了所在领域中的多数科研资金。这些所谓的精英通过近似乎换票的行为来完成这个操作, 最后的结果是精英们出现了双赢的局面, 可受损失的却是国家。而普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 慢慢对申报产生的厌恶, 不愿意参与陪太子读书的无聊游戏。那么针对科研工作者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科研项目的争取上就更加需要求真、理性精神的引导了。缺失了求真、理性的科学精神, 其成果就必然沦为了有功利性的无用的科技垃圾。有资料表明我国科研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数量在与日俱增, 但是引进同等的技术设备, 我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大概只及日韩的0.7%, 其结果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窘境。

我们在建立研究性的科技投入政策时, 必须重视从科学精神和具体的投入机制与条件角度来制定具体的政策, 同时我们也要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 还要把科学精神贯彻到具体的对策中。

(1) 在保持求真精神和理性精神的基础之上, 加大我国的科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3) 本着实证精神, 对科技投入进行必要的梳理, 用以保障科技投入的效率和效益问题。

(4) 强调创新精神, 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种资源积极投入科技领域。

2、科学精神缺失环境下的科技人才就业政策失灵现象

科学发展依靠的主要是人才, 缺乏人才整个科学就没有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人才变得更加的丰富, 但是对于科学发展来说, 我国的人才在科学研究中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这主要是我国当前的科技人才就业政策存在严重的不协调。从整个科学发展视角来说, 科技人才的就业政策应该实行更加有效地合理配置和必要的供给制, 而非是沿着大学的发展结构和人才越多越好的非理性思维来建立就业政策。

我们国家现在国内高层次人才严重外流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大力的引进人才, 另一方面又大量的外流人才。截至2009年, 中国送出留学人员约162万, 世界最多, 但归国者只有49万。这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创新人才, 依靠外援和“候鸟型”学者是无法实现科技腾飞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留学人才回国参加我国的科技事业。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 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 致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发生。研究生的培养本来是为我国科技发展不断输送人才的渠道, 其作用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更是举足轻重, 但是随着国家的扩招, 研究生教育含金量也在下降, 造成了文凭的滥发, 学历贬值, 研究生水平的下降。在缺失了怀疑与批判的精神指引下, 让我国的科技人才政策屡屡失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211等于高素质, 非211就等于低素质, 民办高校的学生甚至被贴上“废品”的标签, 打入大学的底层。

对于科技人员的就业政策应该具体化和现实化, 不断地避免科技人才培养与就业中的盲目性。同时我们也要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 还要把科学精神贯彻到具体的对策中。

(1) 系统规划人才引进、人才就业政策, 完善其具体措施。

(2) 防止人才引进工作过于重视优厚待遇, 对人才有效使用重视不足, 造成对于人才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缺乏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体现其理性精神的指引。

(3) 在坚持协作精神的基础上, 防止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 忽视现有人才, 制造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4) 本着实证精神对与人才应该重视业务能力, 对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5) 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 应该对于人才就业政策进行系统的改革, 不要拘于形式, 遵循求真精神引进不同风格, 不同体制的各种人才。

3、科学精神缺失环境下的科技评价政策失灵现象

科技研究的成果需要科学评价, 所以说科技评价是科学成果的验证剂。科技发展要求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机制和体系, 使得科学体系和机制符合科学发展整个逻辑体系。

科技界的一些评价不分类、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人情拉关系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并且已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学术风气, 俨然成了科学技术研究的顽疾。曾有媒体报道6名老教授连续两年多对西安交通大学一名曾经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博士生导师涉嫌学术造假的实名举报, 而校领导约见6位教授进行了谈话时竟然说, 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 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你们这个举报, 弄得校领导50天来日夜不得安宁。正是缺失了求真精神、理性精神等等科学精神的引导, 才造成了这些评价政策屡屡出现失灵现象。

我们必须要重视科学评价过程中的机制与对策, 只有这样, 科学才能够沿着它自身的规律来发展。

(1) 在遵循求真精神和理性精神上, 对与科技评价政策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 建立公平、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

(2) 在实证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指引下, 对现有的评价政策进

(3) 坚持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 对于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增加年轻学者和青年人才的话语权、团结不同体制下的各种人才参与到科技评价当中。

4、科学精神缺失环境下的科技产业政策失灵现象

科技研究成果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产业, 努力发展科技就是不断地开发新的产业。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 需要不断地依赖于科技的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从依靠科技实现产业政策的有效调整, 这就是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视角放在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产业上, 这种科学技术和科学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所起到作用也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国家为了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 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单位和个人所利用了。为了利益忽视公众的身体, 不顾国家的政策, 私下推广基因技术。早在转基因大米和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之前的2004年、2005年在湖北发生的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事件。作为唯一的一家获得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也被认为是转基因水稻种子流出的源头。在缺失了必要的科学精神之下, 致使我国的科技产业政策产生失灵, 从表面上, 私下推广基因技术, 发展基因食品产业, 并没有对这个产业造成多大的伤害。但当人们了解到这些事实的时候, 他们将会付出深痛的代价, 将会对整个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我们必须建立有效地对策来应对科技向产业转向的问题, 使得这些科技能够更快的转向产业化, 防止失灵现象的产生。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基石下科技产业政策所需要的对策是多样的。

(1) 严格按照求真精神和理性精神对于产业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于政策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 防止出现偏差、和实施过程中出现走形。

(2) 在实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指引下, 最大限度的缩小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负效应, 防止盲目的崇拜权威。

(3) 坚持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 扶持和激励不同的部门、各种资源对于产业形成的帮助, 系统的完善科技产业政策。

四、小结

科技发展有自身的内在动力, 这种动力是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 应该更加重视开发科学自身的理性, 不断地推进科学内在的结构化和理性化。但是科学发展除了依赖于科学的内在动力外, 同时还要依赖于相关发展的科技政策, 科技政策作为对科技发展的外在的有效的指引, 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对科技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这种阻碍主要表现在科技政策的失灵或科技政策自身严重缺乏科学精神, 使得科技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的伦理价值产生了消极的挑战。所以当科学政策失灵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科技发展对策, 尤其是在科学精神的缺失情况下解决这种失灵导致科技自身的盲目性发展和科技研究的倒退。笔者沿着对科学精神的憧憬之心研究科学政策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精神覆盖下的科技政策。这些并非已经达到对科学精神或科技政策特别是科技政策失灵的全面认识, 仅仅只是对其认识的一个开始!

摘要:笔者从当前科技政策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分析科技政策对科技活动的影响, 来认识科技政策失灵这一非正常的特殊现象。尤其是在科学精神的缺失情况下, 如何应对科技政策失灵现象。结合我国科技政策实际, 分析了科技投入、科技人才、科技评价、科技产业等政策层面的失灵现象, 并从科学精神的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科技政策失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技政策,失灵

参考文献

[1]王卉珏.科技政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 2008.[1]王卉珏.科技政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侠.喧嚣与凝神——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2]李侠.喧嚣与凝神——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科学维度 篇5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19世纪40年代, 西欧的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产业革命。无产阶级开始逐渐形成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细胞学说的确立, 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等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受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 以唯物主义角度编写而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 极其丰富和深刻。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 再加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 不断创造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它涉及众多学科门类, 形成了庞大的知识海洋, 无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 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前进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能被忽视的精神宝库。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和相互影响

(1)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创立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革命,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要透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 正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力量, 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维度, 即该学说的“内核”。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在维度由“立场”、“观点”、“方法”三者构成。这三个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框架。

其中, “立场”主要是指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形成之日开始, 就确立了以全人类的最终解放为终极目标的人本立场。这是马克思与所有旧学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不想解放人类的某一个阶级, 而是想解放整个人类。“观点”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改造世界”为指向的实践观点。“方法”是指将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提供了方法论, 方法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缺少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提供给人们一个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方法包括怎样看待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否定的观点等等。方法论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它反对用普遍性的抽象公式来理解方法论,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运动才是事物的本质。

(2) 三个内在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本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诉求, 而实践是人本立场能够贯彻的根本途径。在现实世界中,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剥削和被剥削的现状。要彻底改变现状, 就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的观点使人本立场有了实现的途径。辩证方法为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人本立场、实践观点、辩证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内在维度, 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 互为一体的。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骨架。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自然、社会、思维认识等各方面客观规律, 同时也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界定哪些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如何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真正科学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 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定论。对学术来说这或许是个好现象, 可以加深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观点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后面发展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都已经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运用和发展。既然他们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而来的, 应当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认为, 基本原理应当是具有根本性、最高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只要符合了这些性质的原理都能被称为基本原理。

(2) 如何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

体系要求有整体性, 构成整体的要素要相互联系。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来说, 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理论和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马克思学说基本原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就是要求这种联系及其转化。

经过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 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的体系首先要将这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并不是指将三个部分简单叠加, 而是要从这三个部分的本质看到他们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都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 它们都阐述了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认识的层面不同。正是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初科学体系。

除了整体性原则, 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另一大原则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还是在对科学真理的阐述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不体现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构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时也离不开这一原则。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将统一的思想贯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各个方面。将该原则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保证劳动人民的利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把握来带动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阐述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三个与生俱来的内在纬度:人本立场、实践观点和辨证方法。这三种是相辅相成、共为一体的。在此分析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 笔者将从指导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出发,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蒋海, 查辉, 陈克宏等.略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5) :52-54.

[2]崔永杰.戴维·佩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J].理论学刊, 2012, (11) :5-9.

[3]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1) :37-42.

[4]焦龙飞.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 2013, (16) :96.

[5]余文烈.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纪念郑观应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176-179.

科学维度 篇6

1 基础教育主科副科说法之现状分析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形象地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不必要的不必教, 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 图画不教了, 体操不教了, 家事不教了, 农艺不教了, 工艺不教了, 科学的实验不教了, 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 所教的只是书, 只是考的书, 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 读书等于赶考”。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应试教育”。

如今, 亦然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相对于应试教育, 考试的科目、内容虽然扩展了许多, 形式也有所改进, 但教育的模式与陶行之先生当年所批判的并没有多大改变。有人把所谓主科和副科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中考考的就是主科;中考不考的就是副科。”正应了考的必须教, 其他不必要的可少教甚至不教。

试想, 原本属于所谓副科的时间均被所谓主科占用, 学生整天在与三个所谓主科战斗, 这对于学生和所谓主科教师是多么可怕的事。其次, 所谓主科老师感到幸福吗?非也。超负荷的课时、超负荷的备课量、课程改革压力、巨大的生活压力、班级管理压力 (很多“主科”教师同时必须担任班主任) 、种种因矛盾冲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让这些教师感到无比痛苦与无奈。年年、月月、日日地在拼时间、拼体力、拼青春、拼精力, 让身心倍感交瘁, 无止休的机械劳动, 无止境的工作时间, 让生命向未来做出透支, 教师付出超负荷的劳动。“主科”教师经常羡慕“副科”教师:没有教学压力, 闲暇时间多, 因此对于前文中“副科”老师的牢骚, “主科”教师是不屑道:切!得了便宜还卖乖!品着香茶吐酸言!

有权威调查表明, 当前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目前的压力较大, 认为感受到工作愉快的比率很低。可以这样说, 目前大多数教师普遍体验不到工作的幸福感。更谈不上教学和幸福生活相统一。

2 工具理性人才观深入骨髓的结果

所谓人才观, 在一般意义上说, 也就是关于人才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简单说就是如何看待人才, 是关于人才的观念体系。既包含对人才的本质、价值、规律、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基本观点, 也包括评才、聚才、育才、用才、管才等所持的具体观念和态度, 是人们对于现实中所存在的人才现象在头脑中的观念反映。因此, 对人才有什么样的理解, 形成什么样的人才观, 相应地也就决定了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教育。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理论和实践。

工具理性人才观是在合目的的有效性思维方式支配下, 以人类物质需求的绝对优先性为前提, 以人才的现代管理体系现实地实现其形式合理性, 体现了对人才的工具性理解和支配的基本特征, 考试本是手段, 但如今考试变成了目的, 而且是唯一的目的, 而学校、教师和学生也随着教育的工具化一并成了手段和工具, 学校和教师为考而教, 学生为考而学。“考试”缘于这样的价值目标, 强调的是考试的范围和内容, 不是考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是统一性的标准化的课本知识, 在规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知识范围内考同样的题目以利于进行横向比较, 其实质体现的是社会分层的技术公正性、真理性, 从而导致了主体的客体化、物化, 并最终扼杀了人才的创造性、丰富性, 使人才成了一种单向度的理性工具。

工具理性人才观的基本思维方式是追求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最佳方案、最佳人选、最佳效率的有效性思维方式。工具理性逻辑是一种效率逻辑, 效率是工具的价值之所在。作为能力评价的唯一尺度, 考试内容具有唯一科学的正确的答案, 答题正确与否, 因为内容的真理性是人才评价公正性的基础, 也是应试教育的核心问题;这样真理性的内容导致学习时只能背诵和接受, 不能怀疑和批判, 社会和学校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的主导下, 片面追求人才培养效率的功利性目标, 将人才培养的竞争转化为升学指标的竞争, 进而直接地异化为培养考试能力的竞争。导致以考试成绩作为教与学效果的绝对评价尺度。重智力开发而轻人格培养, 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能力;重视考试学科而忽视非考科目产生所谓的主科与副科。

3 树立科学人才观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 正是由于不合理的人才观念, 导致了我们在现实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活动中违背了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及其发挥作用的基本规律, 产生了所谓主科副科的说法。反过来, 该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则需要前提性地实现人才观的突破与变革。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着眼于解决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并形成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和谐关系, 实现人的发展过程中目的与工具、人与物、人与社会等价值观意义上的统一。因此, 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才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统一, 从而从根本上超越和扬弃工具理性的人才观。其实, 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人才观, 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方针, 这要求我们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下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反过来, 在人才领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才是真正的体现科学发展观。

只有抛弃工具理性人才观, 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 从“社会本位的工具理性态度”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理念”从“社会精英意识”到“大众人才观念”从“物化的共性标准”到“人化的个性尺度”人才问题最根本的是人才的标准, 由于其在人的发展上的重要性、潜在性、长期性、长效性和导向性等特点, 要克服“物化的共性标准”带来的人才模式化和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人才观念应充分体现“人化的个性尺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将人才标准由急功近利的操作型转移到激励人的创造性上去。这就要求我们从过去把“物”的增长当作目的的发展理念, 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来。

总之, 只有真正转变工具理性人才观建立以人文本的科学人才观念, 实现价值理念的转变, 发挥正确价值观、人才观的指导作用, 在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培养模式, 同时激发教师内在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革新教育观、学生观才能避免所谓的主科与副科之分。S

参考文献

[1]张车伟.人才问题的人口学思考[N].中国人才, 2004 (10) .

[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3][德]H.贡尼.R.林古特.霍克海默传[M].任立,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科学维度 篇7

备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要求英语教师多角度审视和思考, 并历经几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完善。换言之, 英语教师备课存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者皆是对英语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空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在科技高度发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没有也不可能被诸如网络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等形式所取代, 主要是因为教学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述和讲解, 而是教师的智慧和才能在动态对象和实时情景的教学环境下的一种灵活展示和差异性授业。因此, 为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英语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审视、思考和把握课程的方方面面, 比如课程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 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过程也必须注重因材施教, 实行差异化教学……这些都是对教师备课的必然要求, 即英语教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备课。这些不同的备课角度就构成了英语教师备课的空间维度。

从空间维度看, 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师备课分为广义备课与狭义备课, 广义备课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和备学生, 而狭义备课则是备进度、备内容。下面就分别从这五个角度加以阐述:

(一) 备大纲

教师在接受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后, 首先应该了解该课程在各年级英语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以及其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难易程度, 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已经具备的课程能力和水平, 以及对后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该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 并据此撰写课程教学大纲。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地位和课程设置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和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备大纲事实上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为什么要教这门课。

(二) 备教材

备教材好比蜜蜂酿蜜, 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 然后吐放在蜂巢里, 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 经过消化酶的作用, 将甜汁转化为蜜, 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禹安胜、张勇2012) 。因此, 备教材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熟悉教材内容, 并对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与非重点了然于胸;其次要准确把握或建立教材中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再次, 鉴于任何教材都可能存在编写缺陷, 要善于理清, 必要时要重组教材中的逻辑结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蕴含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 决定了任何教材都具有局限性, 因此, 教师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跨文化知识, 借助参考书给予必要的补充。备教材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这门课要教些什么。

(三) 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所在, 因此, 备学生是英语教师备课的客观要求。“上课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学情, 也即是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等,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们才能更好地想办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胡友明2009)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而具体到英语教学,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备课被普遍认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 即教师应该在“学生群体所显现的相异于外部有可比性的其他群体的个性特征, 以及群体内部某个 (些) 更小的群体基于某种共性而显现出来的相异于群体内其他小群体的个性特征” (赖建青2015) 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具体说来, 英语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有全面且个性化的了解, 比如学生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学生家庭背景、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母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还应该是动态的, 比如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对课程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或突发事件等, 都是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很明显, 备学生让英语教师明确了要教什么人。

以上三个角度属于较为抽象的英语教师备课概念, 是从广义上对英语教师提出的备课要求, 是英语教师着手狭义备课, 即备进度、备内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四) 备进度

在进行了广义备课的充分准备后, 即在制订了教学大纲, 并对教材、学生有了深入研究后, 英语教师已经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什么人, 现在备课应该进入比较具体的阶段, 即狭义备课。狭义备课首先要求英语教师根据课程的总课时量合理安排授课进度, 在进度设计过程中要在兼顾知识完整性的同时, 突出重点与难点, 特别是重点中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避重就轻。备进度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初步明确如何教这门课。

(五) 备内容

备内容是最为具体的、常常被英语教师挂在嘴边的备课角度。具体来说, 备内容就是为按章节逐次授课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目的而做出努力, 它包括整体的教学设计、教案撰写, 每堂课每个章节的课件准备、互动安排、作业布置, 以及考试模式、课后辅导等,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既要结合进度, 也要把广义备课的备课成果及认识贯彻始终。

在教学实践中, 狭义备课是英语教师必然会做的工作, 需要英语教师认真对待;但广义备课也同样重要, 却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广义备课是为狭义备课而准备的, 是狭义备课的前提, 离开了广义备课, 狭义备课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据此而进行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无趣的,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到的知识较为零散, 遑论实现教学目标。

二、时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备课不是一蹴而就的, 英语课程的备课亦是如此, 它跟文章的写作一样, 需要经过类似于初稿、二稿、三稿, 甚至更多次的修改、更新和充实的过程, 而且每一次备课都是教师对课程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当今社会, 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 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以及跨文化现象也在动态地发展, 英语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追踪与课程相关或者与所教授对象相关的新知识、新发现、新背景、新动向, 并针对课程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思考, 使自己的教学从内容、方式到教法上皆能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另外,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 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实时备课的能力, 以便能够动态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因此, 从时间维度看, 英语教师备课又有宏观备课与微观备课之别, 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分别是宏观备课所包含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阶段, 以及微观备课所包括的课前备课、课中备课和课后备课阶段。

(一) 预备课

预备课即接受教学任务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并依此确定教学目标, 熟悉教材, 再根据课时量、授课对象等, 做出以下总体安排:撰写教学大纲, 草拟教学计划, 搜集教学素材及参考书目。如果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那么, 彼此间还应该进行有效沟通。预备课一般在排定下个学期教学任务的学期末。

(二) 首次备课

首次备课即备课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预备课所做出的总体安排, 在透彻研究英语教材的基础上, 撰写完整的教案, 准备相关课件;根据重难点确定各章节的课时分配;构思平时作业、课堂测验或测试的安排;撰写考试大纲, 制订考试或考核方案, 确定考试或考核方式;同样,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间也应该进行有效交流。首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初期。

(三)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即备课的中期阶段。在首次备课后相隔一段时间, 英语教师应该进行第二次备课, 主要工作和任务是:首先, 有必要对首次备课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再思考, 做出必要的补充、剔除或重组等调整;其次, 应该根据已经完成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和反馈等, 及时微调后续的授课方案、内容和计划;此外,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还需要根据彼此沟通以及在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中所达成的共识, 对教学计划、进度以及考核等进行微调。二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中后期, 以及课程的教学实施阶段, 即教学周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都是从宏观上把该门英语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的, 注重的是课程整体的科学性、目标性和逻辑性。

(四) 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即意味着备课进入了微观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对即将要讲授的课再次备课, 主要是细化英语授课的章节内容、重难点, 与上次课的有效衔接, 课堂上准备采取的教学方式, 作业的讲评内容或布置, 课堂互动的准备以及教学进度的调整等。课前备课一般在上课前的1~3天, 甚至当天。

(五) 课中备课

课中备课亦可称为实时备课。英语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 无论此前的备课多么充分, 都无法保证与动态教学百分之百吻合,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教师授课的感知程度, 动态、灵活、有针对性地微调授课内容、互动方式以及教学进度。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紧密相关, 因此, 授课的每一分钟都是为下一分钟的授课做铺垫和准备的, 每一次微调都是为接下来的授课而准备的。同样, 每一次课的教授也必须为下次课做好铺垫和准备。因此, 英语教师也应该视课堂教学情况为下次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提出问题和建议, 建立两次课之间的逻辑关联。此外, 教师在教授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一门英语课程的情形下, 对第一个班级的授课事实上是对后面几个班级授课的预演和预讲, 这也是实时备课的重要内涵。

(六) 课后备课

课后备课指的是授课后阶段, 是备课的一种自然延伸。“……‘课后备课’, 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堂课, 无论备课时考虑得多么严密细致, 都不可能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设想周全。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新的主题不断形成,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一切都需要课后再次备课,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林清丽2012) 某一次授课的结束不应该被看成是备课的结束, 该次课所讲授的章节和知识不应是独立的。从课程的整体性看, 无论是英语语法或句法、英语短语或词汇, 都只是英语知识链中的一环, 是承上启下的, 此前各阶段备课的有效性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能得到验证, 因此, 英语教师的备课工作应该得到延续。在课后, 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细节,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 重视学生的反馈, 重新评估此前的备课工作, 重新审视及完善前后章节的备课工作及教学内容, 及时发现并纠正备课中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 为下一次课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此外, 课后备课也可被视为教师为下一学年承担同一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超前备课。简言之, 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行为, 也是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对于宏观上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 上述课前备课、课中备课以及课后备课则是从微观上就教师正在或即将讲授的章节和知识进行备课, 重在对授课内容及课堂教学的细化, 以及梳理前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

三、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关联

以上从空间维度探讨了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又从时间维度阐述了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那么,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呢?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关的备课方式, 也就是说, 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它们同时作用于英语教师备课的全过程, 英语教师应该对备课的两个维度给予同样的重视并熟练掌握。事实上,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是相互融合的, 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或者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 从空间维度备大纲、备教材是进入时间维度的首次备课和二次备课的前提, 空间维度的备内容也涵盖了时间维度除了预备课以外的其他所有阶段, 而时间维度的预备课阶段又与空间维度的备大纲、备教材是平行的。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重要的不是明确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先后顺序, 而是明确并熟悉两者各自的内涵, 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熟练地交互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学备课工作中。

结束语

英语的语言属性和跨文化属性要求教师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所蕴含的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对英语课程教学进行再思考、再设计、再认识, 以保证自身英语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 这样, 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参考文献

胡友明.2009.关于备课的反思[J].教育论坛, (18) :30.

赖建青.2015.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师个性化备课的思考[J].英语教师, (18) :24.

林清丽.2012.英语教学有效备课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5) :71.

科学维度 篇8

关键词:古希腊,音乐本质,理念维度,实践维度

古希腊时期处于世界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古希腊理论家对于音乐本质的认知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理论史的思考路径和思考方向。古希腊理论家从丰富的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出发,探讨音乐的本质问题,并形成多种理论范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念维度和实践维度。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柏拉图:理念论视域中的音乐美

柏拉图辩证吸收古希腊哲学家的重要观点,创造性地构建了本体理论、认识论、社会观相统一的哲学理论体系。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分有理念而获得存在的可能性,并以此将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

柏拉图认为美是先天赋予在我们灵魂之中的理念,而不是后天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事物。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别开生面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在对话中,他区分了“美本身”(即“什么是美”)和“美的事物”(即“什么东西是美的”)。在随后的探讨中,柏拉图明确美是本身独立存在的抽象理念,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具体事物的美正是分享、分有了美的现实理念。

柏拉图认为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融合,音乐作为表现和谐状态的形式,是复杂和丰富的。音乐的和谐内在模仿和分有灵魂的和谐和宇宙的和谐。具体的音乐是分有了理念而存在的个体,是同乐器一样短暂的,是会消亡的。正是由于音乐的和谐能够反映理念的和谐,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改造和公民教育的作用。音乐不仅是带给人们感官享受,更为重要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音乐的目的是引导青年走入正途。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到:“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是和,它们就会拿美来沁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其次,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音乐能够美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培养聪明、勇敢、自律、正直的优良品德。

二、亚里士多德:模仿维度中的音乐美

处在古希腊高峰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对于古希腊的文学艺术进行的深入的分析总结凝炼,创作了著名的《诗学》和《修辞学》,成为古希腊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持批判态度,认为理念存在本身是难以证明的,并且柏拉图的分有说和模仿说更多是一种浪漫的诗意想象,难以落到实践中。从此出发,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单纯的物体,这些单纯的物体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也是建设世界的本原。实体作为理论的抽象所形成的一般,是蕴涵和包容在个别之中的,离开个别无所谓一般的存在。由实体概念层级展开,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的四因说,作为诠释世界构成的理论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本质是模仿,艺术学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入模仿,现实世界是艺术学说的摹本和来源。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事实上都是模仿”音乐就是用音调、节奏等来模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艺术的来源。可见,亚里士多德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本体性,这是对柏拉图理念说的彻底颠覆。艺术模仿的本能来源于人性中善于模仿的天性,艺术模仿的对象主要是人的生活世界。同样,音调、节奏、韵律等音乐元素来源于生活世界,属于人的天性和本能,这为音乐的独立存在确立了理论基础。

音乐能够净化心灵,音乐具有三个目的: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因此,并不仅仅如毕达哥拉斯所言和谐的乐调才是唯一有价值的音乐,在不同的场合应当使用不同的音乐。音乐的净化作用是广泛有力的,能够给予调整人的性格认知。音乐能够对人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唤起人的同情心,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和高尚的行为品质。因此,青少年的教育课程中应当包含有音乐课程的,通过音乐来瞥眼青少年的和谐愉悦的品格。

【科学维度】推荐阅读:

学生维度05-22

经济维度05-25

艺术维度06-13

影响维度06-30

认识维度07-06

顾客维度07-27

素质维度07-30

传统维度08-08

生态维度09-03

鉴赏维度09-03

上一篇:呼吸机辅助治疗下一篇: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