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维度

2024-07-07

经济伦理维度(精选3篇)

经济伦理维度 篇1

设计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工程设计是指“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有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工程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类行为。因此, 工程设计的过程也是人的目的、意志、思维的实践过程。由于渗透了人的目的性, 也就客观也揭示了工程设计活动的伦理意义,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工程活动的过程。

1 工程设计的技术性、艺术性与贯穿性

从“应然”角度来看, 工程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当“设计单位”接受到设计一台新式计算机、一座新大桥等任务时, 他们必须解决计算机的“芯片设计”和“线路设计”之类的问题, 必须回答是使用“斜拉桥”技术还是使用“悬索桥”技术之类的问题, 诸如上述这些设计即为“技术性设计”。同样, 好的工程应当具有美学价值。马克思说:“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去制造, 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 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 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设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人们对马克思“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思想和原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并努力赋予工业产品以美的内涵。

从时间角度来看, 设计是一个初始环节, 但绝不是一个“局域性”或“局部性”的环节, 相反, 设计工作是一个足以影响工程活动“全局”的贯穿性“环节”。“好”的工程需要有“好”的设计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坏”的设计等于在设计阶段“预先”为工程留下“隐患”,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项目完结后, 这些“隐患”都会凸显出来。在工程实践活动中, 工程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工程思维方式中, 工程设计是一种特征性的表现形式;在工程知识领域, 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是一个最典型的“工程知识的类型”。

2 工程设计的伦理维度

工程活动旨在改造自然, 为人类造福, 因而不是科学技术的简单应用与堆砌。作为造物实践活动, 一项工程的设计、实施工程中必然涉及到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用伦理准则来指导人类的工程活动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是在工程伊始即工程设计环节就必须考虑的问题。换言之, 工程设计活动需要有道德伦理的规范, 才能使后继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及使用。

2.1 安全工程设计

工程不仅创造了财富, 还推动了社会创造财富能力的提升。但当第一次发生蒸汽锅爆炸、第一次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人们就认识到科技运用的风险是与它的好处结伴而来的。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将这个社会带入高风险时代。因此, 安全是对工程设计的基本伦理要求。安全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基于工程使用其基本功能的安全因素考量;二是难以预见的潜在的小概率事件的安全因素考量。从对象上来看, 安全设计一方面需保证建筑本身功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则是保障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以体育场馆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为例, 体育场馆是人员、财富、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 风险极高。历史上不乏惨痛的教训, 如2010年肯尼亚体育场踩踏事件、2009年的菲律宾体育场踩踏事件等。

工程设计的安全维度, 不仅包含公共安全维度, 还有生产安全维度。公共安全主要指工程运营中产生的涉及大多数工程享用人和利益相关人的生命、财产、健康的安全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社会影响大, 与社会公众利益联系紧密, 因而极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公共安全, 生产安全则不一定受到广泛关注, 但其危害不容忽视。总的来说, 一项合格的工程设计, 不仅要考虑建成后的运营安全, 还要充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

2.2 生态工程设计

任何工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都是改造自然材料使它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所以, 工程是直接改变自然状态的活动。在工程设计中考量生态环境影响, 应充分考虑工程选址、工程材料选择与运用、能源供给、工程废物安置四个因素。

工程选址是设计人员对工程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等各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不同的工程要求在不同的地形、区域内建造。因此工程设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环境调查、地质勘测以及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若是厂址已经被决策部门选定, 则需要因地制宜, 使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相适宜。

工程材料选择与运用对生态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城镇化进程中, 包括水泥、混凝土、建筑玻璃等工程材料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建筑物。这些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考虑的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缺乏对其生态功能的考虑。因而在建筑物拆除后蒙太奇大多不能再次利用, 成为环境污染源。相反地, 生态工程材料不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居住质量。

能源供给在全球能源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传统的能源主要依靠消耗地球生态资源, 许多工程都需要外部提供能源。那么, 能够实现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答应是肯定的。但这要求工程舻有配套的能源收集系统, 如太阳能收集系统、风能收集系统等。不仅能够带来经济的利益, 而且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废物安置一般处在工程验收阶段。当工程基本完工, 工程垃圾需要统一收集处理。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工程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对于不可利用的则考虑固定区域填埋或其他处理方式。

2.3 人性工程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 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 要人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的精神追求。

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道主义的设计, 依赖人本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把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设计必须正确对待人、面向人、适应人、支持人的劳动和生活;二是从以技术为中心, 以功能为中心代替以人为中心, 以最深入地理解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和行为特征为前提。在最细微之处也体现对人的关怀为原则来设计产品。其中, 人道主义设计强调设计的初级功能, 如工程设计的空间、速度、标准化、简洁性和一致性;功能主义设计则更看重产品的二级功能, 如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易识别性、可达性、私密性等。

3 结束语

设计处在工程施工之前, 并且贯穿于整个工程活动, 因而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米切姆所说:有关人造物的设计构成了工程的本质, 因为只有设计才能建立、规划独特的工程架构, 设计将整个工程活动联结成了一个整体。因此, 根据工程设计活动的特有性质, 以安全设计、生态设计、人性设计为基本的伦理规范, 对整个工程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工程设计是工程活动中的关键一环, 对工程的顺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项合格的设计, 除却技术上的可行性外, 还要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工程设计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和贯穿性等特征, 工程设计应当体现安全、生态、人性化等伦理维度。

关键词:工程,设计,伦理维度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0) .

[2]赵迎欢.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工程师的责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7) .

[3]乌兰.设计师的工程伦理责任[J].艺术与设计, 2010, (11) .

[4]朱勤.米切姆工程设计伦理思想评析[J].道德与文明, 2009, (01) .

[5]许凯.工程设计的伦理审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2.

经济伦理维度 篇2

所谓伦理维度首先是指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不是无限的,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要有限度,要受时间、空间和文化资源禀赋的约束,发展文化产业不能过度开发,过度市场化,过度娱乐化而商业至上。一些地方,原本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有效路径,但因观念、规划和保护意识不到位,游客激增,管理滞后,商业气息过浓,导致只见利益追逐,不见了文化,导致环境的恶化、秩序的混乱以及物欲的膨胀。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旗号下,某些为增加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升级改造的开发大多沦为变相的“圈地运动”,本应作为旅游景点配套设施的地产项目喧宾夺主,导致旅游开发反沦为地产项目的配套建设。某些景区的演出更是同质化竞争,如中南某著名景区内就有七家演艺公司,为了拉客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不仅破坏资源、扰乱市场秩序,还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甚至因为《印象刘三姐》大获成功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后,北方某城市并不具备实景演出的条件和环境,却全然不顾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维度,背离文化产业发展的时机强行模仿。实景演出本是一个极佳的展示地方文化特性、叙述地方风俗人情、使地域风韵产品化的载体,却因缺失发展文化产业的伦理意识,无视项目前期论证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环境承载力弱的实情,全然不顾内容单薄与空洞化、同质化甚至低俗化,使实景演出滥俗而遭人诟病。这种没有限度的运动式发展文化产业既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也没遵循产业规律。

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度意识还表现在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不匹配的对接上。因经营理念、程序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上马若干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以金融资本之强大和逐利之本能,对应文化产业之弱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是金融资本涌入越多越好而应是适度。文化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无缝对接,通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政府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文化企业多是中小微企业,因此,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需要理性“设计”。多数文化企业的启动扶持基金不需要太多,几十万、几百万就会发挥很大作用,关键是如何把扶持资金落到文化上,而不是借文化之名行金融之实。尤其在起步阶段,金融资本的力量因市场惯性可能会使文化产业发展的航向走偏,资本的逐利本性使之在文化产业培育中有可能扭曲文化本性,特别是大量金融资本涌入,往往会造成遮蔽文化凸显产业的结果。

近年来,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些金融创新,如有些艺术产权交易所,由于缺失规范或人为操作,导致在实际运行中只见资本张牙舞爪,全然不见了艺术和文化,而成为资本猎获的目标,或者成为助推艺术品泡沫的黑手。因缺乏文化情怀和艺术情怀,所谓的创新成了一些诱人的消费名目、用来唬人的噱头和某些专家的自撰,这种所谓“创新”瞄准的是在市场大潮中暴富而并无多少艺术修养和艺术眼光的新富阶层,是过剩资本的暗潮涌动,根本不是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培植。

因此,警惕资本以强势破坏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不使文化作无根的飞升,不以铜臭堆砌奇观吸引滚滚钱流,就要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彰显伦理维度。强调伦理维度旨在发挥文化对金融资本的引导,使文化经济的意义生成与金融经济的资本增值相平衡。

尤其重要的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度要有辩证的理解,限度主要指物质性因素,而对非物质性因素则主张其无限性。以文化为资源配置驱动的新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一种价值

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还会带来精神的满足和愉悦,通过把对文化艺术的消费融入日常生命体验,来提升大众的精神追求。作为一种智慧经济,文化产业稀缺的是如何形成产品的智慧——怡神养性、温润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精神价值,这是无限的。在这无限的追求中同样蕴含着伦理意识,那就是对“至善”的价值祈向。

当下文化产业行走在粗放式的数量扩张之路上,人们往往忽略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维度,而追求一种数量的无限度。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力量的源泉是由文化属性决定的,这是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就是说文化属性决定文化产业的力量。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数据的标准去要求和评判文化产业多重的溢出效应,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惟GDP论,不能背离其以人为本的属性和精神吁求。文化产业发展要向人文价值聚焦,以文化价值观提升影响力和内在感召力。要改变文化产业发展散、小、滥的现状,实现从数量扩张到集约化、品牌化转变,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但不能以资源的商业开发至上,以数量追逐至上。不能缺失伦理维度,不以数量论英雄,应注重内生性增长和内涵式发展,应以附加值的提升和包容性发展为目标。

当下,文化产业一哄而上的乱象不时涌现。在很多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成了豪华的“一把手工程”。它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纳入经济发展的视野,经济至上的思维方式主导一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无限度地开发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和理解极为狭隘,渲染文化产业的商业功能而萎缩其营造城市空间的想象功能和审美功能。现实中,打着发展文化产业的旗号,使多少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圈地运动”搞得支离破碎?多少老建筑、老胡同、古镇、古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粗放式开发而变得面目全非,甚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在文化产业热中不但要有冷思考,更要认清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度,提升对文化产业的认知,领悟文化的属人本性和文化的“无用之用”。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伦理维度,就是通过比拟性的借用,旨在摒弃发展中经济至上的思维方式和工具理性的认知态度,树立大文化观以抵御文化的碎片化和鄙俗的文化气息,明晰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对文化产业的认知,一定要提升到现代人文价值高度,凸显文化产业的人文属性,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警惕其驶入单向度的消费主义的快车道。

经济伦理维度 篇3

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者,斯密在他的两部著作中对人的本性以及在商业社会中人们道德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以“看不见的手”作为主线阐述经济和伦理的关系,调和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这为人们解决现实利益冲突提供了理论上的启示。从道德的维度剖析经济,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正确处理当今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看不见的手”理论的产生背景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提出与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哲学思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是顺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潮流而生,将“看不见的手”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加以探讨,有利于深刻把握它的思想内涵。

(一)“看不见的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最初进行原始积累的一种经济政策,经过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为西欧封建国家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以及对外贸易最为兴盛的国家,急需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世界市场为其提供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以及为制成品向国外输出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重商主义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已经束缚了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自由理论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二)“看不见的手”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1.18世纪欧洲哲学思潮的兴起。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在启蒙运动中,对人类自身本性的思考,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神权转向了以强调社会美德、道德情感等为主的哲学思想。斯密在此之上建构了以同情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主义哲学。强调同情、仁慈的同时,发现了合乎情感理性的利己主义,这为“看不见的手”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使斯密的经济观与伦理观巧妙结合起来。

2.自然秩序学说对“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影响。自然秩序学说是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有这样一种自然力量能使社会和谐运行,使得近代启蒙运动思想家深受其影响。重农学派将自然秩序运用到了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与排斥政府干涉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然自然秩序是最好的,那就应当让一切事情顺其自然进行,无须政府干涉”。①重农学派基于自然秩序基础之上的自由放任经济为“看不见的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内涵

(一)伦理学维度:以自利为中心社会资源的分配

斯密提出了人们由于物品的效用所引发的美感和快乐,并将此作为我们追求幸福的目的。但对效用的追求并不能成为生活的最终目的,“这是自然所采取的一个骗术,利用人们对效用的美感之心将人类骗入最大的幸福之中”。②他指出:“尽管他们所雇佣的数千人的劳动中,他们所图谋的唯一目的,只在于满足他们本身那些无聊与贪求无厌的欲望;但……在没有打算要有这效果,也不知道有这效果的情况下,增进了社会的利益,提供了人类繁衍所需的资源。”③“有钱人只不过从那一堆产出物中挑出最珍贵且最宜人的部分。他们所消费的数量,不会比穷人家多多少。”④他们欲望的束缚是出于自然而然的天性,不需要刻意的手段。因不能完全消费所拥有的食物,他们可以任由剩余的物品被浪费掉,但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欲会阻止其浪费的行为,并且这种欲望会引导他将剩余食物给予雇农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不得不把自己所消费不了的东西分给用最好方法来烹制他自己享用的到那点东西的那些人;分给建造他要在其中消费自己的那一小部分收成的宫殿的那些人;分给提供和整理显贵所使用的各种不同的小玩意儿和小摆设的那些人。”⑤出于对生活中美的追求而把自己消费不掉的物品换取雇农的劳动力,从而双方获利。

(二)经济学维度:以自利为中心社会财富的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看不见的手”,指的是自发形成的市场秩序,它并不是某一单一领域的经济理论,而是包括所有市场运行规律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出于利益的驱动,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节制消费来积累更多的资本以扩大生产,劳动者也总会追求较高的劳动报酬,从资本与劳动力的转移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此外,价格机制也表明了市场自发达到供需平衡的自然状态。“商品价格的上涨反应了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市场供给不足,就会刺激劳动与资本纷纷涌入这一部门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商品价格的下跌反映了生产供给超过了社会所需,资本与劳动收益就会下降,致使资本与劳动发生转移,使过多的生产降至适当水平,结果造成了低水平上的供求均衡。”⑥价格机制始终在调节着社会产品的供需问题,并使其最终走向均衡。

斯密《国富论》第四篇在论述国内外贸易中,商人大多会选择进行国内贸易。“他们通例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心思,他们亦不知道他们自己曾怎样促进社会利益。他们所以宁愿投资维持国内产业,而不愿投资维持国外产业,完全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他们所以会如此指导产业,使其生产物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亦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们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促进了他们全不放在心上的目的。”斯密认为商人的欲望是利润最大化,因而将资本投入到最有效率的生产当中,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而投资国内产业,它会带动本国居民收入以及就业的增加,“看不见的手”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

三、“看不见的手”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一)经济活动中自利论的人性假设

对于“看不见的手”这一理论,斯密强调自利的重要性,“我们所需要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宰业者、酿酒业者、面包业者的恩惠,而仅仅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利益的顾虑,我们在不要求助于他们的爱他心,只要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⑦商业社会中仅仅是基于利他角度的商品交换是不能进行的。自爱的情感,是基于社会情感和非社会情感之间处于中间地位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既不像前者(社会情感)那样优雅合度,也不像后者(非社会情感)那样令人讨厌。人们由于个人交好运或运气不好而抱有的高兴和悲伤情绪,构成了这第三种情感。”⑧斯密认为对自私激情的把握必须得到公正旁观者的认同,别人赞同的情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驱动原点,但同时也受到它的限制,就是说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利益同别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使这种自私的激情转化为社会激情,并由此而向美德的方向发展。

(二)经济活动中自利论的道德合理性

斯密论证了从个人自身利益出发所形成的经济秩序,个人自利不仅具有经济上的价值,也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

第一,自利作为人的天性使然,使人在物竞天择的社会生活中作为一种自我保存能力的天性而存在,出于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必须从个人利益出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这种本能在道德上无所谓善恶,也不具有道德评判的价值。

第二,个人自利在经济领域里是特有的道德属性。对自利的追求是经济活动驱动的原点。经济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在不受到干扰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满足个人利益,如果只是依靠对方的仁慈或者慷慨,经济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第三,自利是产生经济美德的基础。斯密认为谨慎、节制、正义是具有代表性的美德的品质,而这些美德的产生都是基于对利益的追求。“个人利益、经济理性的确是支配人的行为最经常的动机,但它无法成就人类行为的全部美德和高尚品格,只有仁慈、公正、慷慨大方以及公德心是对他人最有用的心性。”⑨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誉的关心,使人们形成了谨慎的美德,自制的德行无论在社会生活中哪个方面都被看成是行为高尚的美德,一个自制的人懂得对自身利益追求的合宜性。斯密所认为基于个人自利的经济行为成为了美德产生的源泉。所以说,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经济活动并不只会产生道德水平下降的社会结果,如果人人都能在追求自利的基础上控制自身行为并发挥经济美德的作用,那么经济秩序也会由此产生。基于此,自利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具有其道德合理性的。

四、“看不见的手”理论的作用机制

(一)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平等与自由是从自然秩序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代表了自然秩序的最基本特征。斯密认为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哲学家和挑夫在天资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是个人的成长环境导致了后天的差别。这一原则引申到经济上的平等原则主要表现在挣得市场份额的过程中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没有阶级等级差别,各个经济活动主体都是依靠自身的产品和经营能力获取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市场提供了每个人主观选择的可能,盈亏都基于个人的行为决策。斯密指出:“禁止人民大众,使不能尽其所能来制造他们的全部生产物,不能按照自己的判断,把自己的资材勤劳,投在自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用途上,当然侵犯了最神圣的人权。”⑩他将自由看作是最神圣的人权,任何政策及制度的制定都不能违背自由的基本准则。“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11}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每一个人都是处于平等地位与他人竞争。

(二)公正旁观者的内心监督

斯密认为人的天性中存在着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就是看他引起别人怎样的感情。“在某些场合,似乎只要在另个一个人身上看到某一种感情,便可以在我们身上引起同情。有时候,某种感情好像就在一瞬间便从某个人倾注到另一个人似的,事先完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在主要当事人身上引起了那种情感。”{12}人们认同或称赞一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并不是通过自爱、谨慎或者人的理性,而是通过天然的情感共鸣对他人行为进行的评价,这种天然的感情并不是人们所谓的道德感,而是将这种能够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作为美德产生的基础。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然常常会与他人发生联系,在对自身行为做出评价时会通过别人的眼光来评判自己的行为,因为人的天性中是喜欢受到赞扬而害怕被人憎恨的,这就使我们会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评判自身的行为是否具有合宜性。为了引起他人的赞同和喜爱,人们都会对自身的利益进行控制,任何人都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十分强烈的私欲,精神上被赞同的喜悦是人们最为看重的。

(三)正义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由于市场机制的复杂性,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是不够的,法律的制定则辅助了“看不见的手”进行公正的调节。斯密指出,立法机关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自发运行机制,如果人为制定的法律准则违背了这一规律,社会也会处于混乱的状态中。“如果这两种原则一致、行动方向也相同,人类社会这盘棋就可以顺利和谐地走下去,并且很可能是巧妙的和结局良好的。如果这两种原则彼此抵触或不一致,这盘棋就会下得很艰苦,而人类社会必须时刻处在高度的混乱中。”{13}立法者必须依照经济秩序的自然发展来制定法律。正义的法律是维护国家统治所必不可少的,在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由于人们主观上对自制的理解程度不一样,不能保证自身的行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合宜的,因此必须将正义的法律纳入经济活动体系才能保证“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发挥。

通过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特殊语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利益的追求始终在自由与平等的状态下,以这一权利为基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完全自由需要伴随着个人对自身欲望的限制以及内心的谨慎感。此外,所有的经济活动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才能避免人们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如沃哈恩所言“它只能在经济活动中既受自我利益的驱动又相互合作的行动中起作用,只有在完全自由、合作或经济和谐、平等的环境下才有效率。”{14}即自由、平等、和谐、正义的市场环境相伴随而行的,其内涵与作用机制构成了这一理论的整体诉求,这是斯密所设计的“看不见的手”真正的作用及境界之所在。

注 释:

①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36.

②尚新力.论亚当·斯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03.

③④⑤⑧⑨{12}{1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7,227,224,45,235,04-05,280.

⑥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80.

⑦{11}亚当·斯密.国富论(上)[M].译林出版社,2011.10,127.

⑩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译林出版社,2011.134.

{14}帕特里夏·沃哈嗯.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8.

参考文献:

〔1〕埃里克·罗尔.纪念《国富论》出版二百周年.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 第四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7.

〔2〕弗兰西斯.哈奇森.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吴红列.亚当·斯密的自然观——对《道德情操论》中nature的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5〕施建生.亚当·斯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6〕李非.富与德——亚当·斯密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7〕于俊文.西方经济思想辞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8〕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约瑟夫·克洛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王仲君.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运作机制及现实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上一篇:中学化学高效课堂下一篇:巴塞尔何为巴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