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维度

2024-08-08

传统维度(通用5篇)

传统维度 篇1

一、不同的文化传统指引不同的国际秩序价值

在已有的著作论述之中, 学者并没有忽略掉,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 因其原生性的文化传统, 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世界新秩序的打造标准。著名的学者亨廷顿因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文明冲突”观点而闻名。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 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在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并非基于对于国际法学的理论阐释, 而推理出所谓的“文明冲突”理论, 而是运用更具有说服力的运用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 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基于对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分析, 亨廷顿认为: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差异, 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 而在于政府统治程度的高低。

这一论点, 在现实之中, 并不缺乏鲜明的实践证据。以美国为例。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观念之下, 隶属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美国和典型的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之间, 自二战结束之后, 一直处于一种奇妙的对峙状态, 这也是让世界对“文明冲突”重视的一个现实因素。西方文明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基督教、欧洲语言、精神和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与公民社会、代议制, 以及个体主义等八个方面, 构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 在国际舞台之上, 美国等西方国家, 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 轻易的达成了一种共识, 进而在这种共识指导之下, 推广“美式思维之下的民主秩序”。经过实践证明, 这一美式的民主秩序, 并没有给东南亚国家带来美式的制度光明, 也没有给非洲国家提供一个可行性的治国之路。反而在中东地区, 留下了在西方民主思维之下的“乱局”。

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 这种移植的民主和制度逻辑, 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截然相反的政治态势, 究竟是“橘生江南江北”的问题, 还是这种推行的思路本身问题?

二、文化的认同与国际秩序形成

(一) 国际秩序的形成基础

必须承认, 形成新的国际秩序, 必须要有一个受到欢迎或者大国数国家接受的建设程序和标准。而这一标准的形成, 一方面来自各种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磨合和较量, 另一方面来自文化思想交汇之后, 人们在理性指导下的选择。

当人们选择某一项文化思想之后, 往往会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之上。比如, 中国在上一世纪之处, 接受了苏联传来的共产主义设想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学理论, 就在国家政治建设上, 附和这样的思想理论。在国际上, 较为典型的是,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人们处于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畏惧, 主动开始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

因此, 国际秩序的形成基础, 与一个国家内部的新秩序建设, 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学认为, 人们的理性或者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 人们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经验出发, 对一个制度的接受, 一方面是出于文化传统考虑, 一方面是利益的导向, 这样形成了对传统文化改良基础上的制度建设。

(二) 文化的认同是制度的动力和目的

1.推动国际制度运行的动力

我们回顾国际法发展史, 不难发现, 制度的建设, 是无法抛却国际关系主体的实践和经验而出现的。正如亨廷顿在论述西方文明的时候, 将“西方文明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基督教、欧洲语言、精神和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与公民社会、代议制, 以及个体主义等八个方面, 构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性”一样, 西方社会在主导国际社会规则过程中, 从来没有放弃推行和普及西方社会伦理思想之中的额“博爱和平等”。而东方和其他一些文明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社会”正义的标准。只是, 这种标准在时间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波动和对抗下的改变。每一种文化都形成了一种天生的“认同感”, 而这种认同感, 或者基于宗教或者基于地域或者基于种族, 形成了一种共识, 然后形成团体去维护这样的共识, 这成为了大范围之内的制度建设动力。

中国在参与东南亚外交事务过程之中, 能够有效的将自身的外交理念和政治价值观念 (比如和谐与和而不同) 加诸实践, 往往也能够得到周边国家相应的反应。很大的原因就在于, 历史上周围这些国家长期的处于中华文化的辐射影响区域, 对于这样的儒家思想意识, 有着不同层次的认知, 至少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巨大偏差, 这样的力量就是处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尽管这种人同在表现上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国际规则追求文化认同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应当看到, 国际社会在不断的磨合过程之中, 寻求各种文化的平衡点。我们在此不讨论这样的秩序形成可能性, 不对形成的时间进行预测, 也同样不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审视, 最终会由什么样的组织或者主体, 对这个新秩序进行管理领导, 我们只从这样的逻辑顺序, 看待国际法形成之中, 追求一种共识。

斯多葛学派会持有这样的观点, 人们遵守国际法或者人们制定国际法, 在一些问题上的共识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并不需要特别的探讨和协商, 这些观点产生于人类自身在自然状态之下的共同认同。比如, 人们将“人权”纳入到国际活动规则之中, 并事无巨细的对这一规则进行阐释和引用, 却从没有主体来反驳和证明这样的权力有可能有失经济性。

较为复杂的问题是, 当我们的国际社会需要一种更为复杂的规则的时候, 比如在WTO的规则制定之中, 涉及到程序和实体的制度设计, 往往会显得有很大的困难。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即便是艰难甚至无可理喻的谈判过程, 都是国际社会寄希望于能够形成统一的规则制度模式, 将这样的运行制度程序化, 能够尽可能实现千层次的“共识”——互利共赢, 公平自由。只是, 这样的目的在实现过程中, 显得较为复杂, 单单从文化对制度的影响作用来解释, 可能并不能够使人信服, 而缺乏说服力。笔者在此, 除了明确制度化的设计, 其目的也在于培养和驯服人们对一种“文化”的认同, 之外并不打算进一步探讨。

三、文化传统对国际制度的顺与逆

(一) 顺应国际制度建设的文化变化——白礁之争

2012年5月24日, 国际法院对于发生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白礁之争”, 一锤定音做出了判决。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属于传统中华法系的辐射范围, 其将争端案件提交国际法院的过程, 能够很好的表现出现代国际秩序之中, 局部文化意识对于逐渐形成的国际秩序“文化”认同和服从。

白礁岛位于新加坡海峡与南中国海的交汇地, 距马来西亚半岛7.7海里, 新加坡以东25.5海里, 面积还没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岛终年无人居住, 因覆盖着厚厚的白色鸟粪, 故而得名白礁岛, 但这座小岛却并不是一座毫无价值的荒岛, 其所具有的巨大战略意义使新马两国展开了长达30年的争夺战。最初双方并没有直接将争端, 诉诸国际法院, 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 甚至一度出现了兵戎相见的状况。在传统文化认识之中, 对于领土的争端, 要么战争要么外交, 对于司法手段解决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 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几乎在同一时期, 1982年发生在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马岛战争”, 就说明了当时的认识之中, 还没有将主权问题交由一个“政权无法左右”的组织, 进行冒险的裁决。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和统治者而言, 这是冒险的而难以轻易接受。

白礁之争的解决, 只是国际法院从成立以来审理案件的一个, 但是, 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新秩序, 正在形成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认识反映到国际法制之上, 就成为了一种对“国际法文化”的认同, 否则, 将争议交付国际法院解决, 将始终不可能实现。

值得指出的是, 我们必须承认, 这种顺应的变化, 还不足以说明这种新秩序的设立, 已经深入人心, 或者已经能够无所阻拦的成为未来发展的蓝图, 这是政治学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

(二) 难以撼动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种种迹象能够说明, 文化并不是能够轻易退出自己所控制的领域核心的。从历史上看, 从来没有那一个地区或者民族国家, 轻易的实现了对外的学习和自我精神的变革。即便是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较大包容性的民族国家, 在学习和改革自身文化参与国际社会只需建设之中, 也存在不会妥协的一面。

抛却利益上的影响因素, 中国在对待伊拉克问题, 联合国改革问题还有在《国际人权宣言》等多个社会法制性文件制定之上, 坚持自己独有的看法, 坚持以自身文化精神主导下的公平正义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不会放弃自己的“儒”家式公平, 而成为“基督”式正义的忠实信徒。

参考文献

[1]聂洪涛.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文化之维——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视角[J].理论导刊, 2007, (10) .

[2]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缺失[J].思想战线, 2001, (5) .

[3]唐莉, 胡碧玉.浅析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 2010, (1) .

[4]史艺.儒家思想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传统维度 篇2

当乔布斯引领他的苹果帝国市值超过美孚石油,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当一个成立仅仅6年的新媒体社交网站FaceBook 截至今年10月广告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传统产业开始再次认识新媒体的价值。在中国,进行了20年的新闻改革,在新一轮新媒体的紧逼下,不得不加快融合步伐与转身速度。新媒体倒逼传统媒体新闻改革,已然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而这一轮改革的核心是围绕着管理创新展开的,只有管理创新,传统媒体才能找到与新媒体的最佳“融接点”。

一、融合时代传媒竞争的两个变局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推进三网融合战略,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以“体制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变局”。三网融合带来了宏观层面的融合,包括机构融合、业务融合、产品融合、终端融合、流程再造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进行转型的核心人物在于领导者,核心要素在于理念转变,核心运作在于流程设计。

第二个变局来自于竞争变局。由于新技术的不断诞生、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市场的不断形成,原有的竞争格局被打破,新进者要求重新划分市场,媒介生态被重塑。媒介竞争由先前的“实物之争”走向“形象之争”;由“独家报道之争”走向“独家解释之争”。竞争变局的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竞争,新媒体催生了一系列新职位,比如“SNS整合专员”,主要负责传统媒体业务在SNS平台(社交网络系统)上的扩展与维护。随着微博的大面积流行,新职业“微博媒介经理”也应运而生,在美国,这个职业从业人员62%是女性,38%是男性,年薪3-5万美金,其中,71%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介于1-4年。他们的工作是早晨5:30就起床上微博,晚上看完最后一条微博才能安心入睡。传统媒体通过设立专门职位来运营他们的新媒体平台,渴望借此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方面湖南卫视先行一步,他们在旗下的北京中心专门设有“新媒体策划经理”一职,负责其传统媒介产品及服务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及运营。

二、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

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直接决定着其在进行新媒体转型时能否跟得上技术步伐、市场节奏。理念创新首先来自对新技术发展的清晰认识。纵观历史,媒介发展史即是一部技术发展史,印刷术创造了“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开拓了“超空间传播力”,影视技术引导了“镜像传播力”,网络技术塑造了“全球传播力”,而手机技术则强化了“贴身传播力”,新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媒介演进。从另一方面看,新技术还影响着产业变革以及我们对于媒介的感知,比如乔布斯与他创制的苹果五次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第一次是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第二次是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第三次是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第四次是iPhone,改变了整个通讯产业;第五次是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乔布斯伟大之处在于:让产品成为媒介--先前是“媒介产品”,现在是“产品媒介”。

此外,还有一系列原有理念的被刷新,旧有定义的重新定义:比如何谓独家报道?独家报道将不再获有绝对竞争优势。随着“云计算”的实现,媒体竞争将超越先前的信息之争,从绝对意义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从“云端”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A媒体拿到信息与B媒体获得信息的时差几乎为“零”,媒体独家首发的时间优势已然在“云端”被消解掉,媒体竞争从“信息的独家首发权”转向“信息的独到解释权”;

又如,何谓新闻首发?之前传统媒体即使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由于理念问题,新闻首发无疑被保护在传统媒体发放平台内。而未来的媒介竞争是在两个平台上同时展开的,即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媒体的新闻首发不再是传统母媒的特权,而应根据新闻的具体特性,选择媒体矩阵旗下的任一媒介渠道作为新闻首发平台;

再如,何谓内容生产者?先前的内容生产者主要是指新闻专业人士,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UGC(用户贡献内容)出现,于是“用户”+“专业人士”共同成为媒介的内容生产者,扩大了原有的新闻生产队伍。

三、传统媒体新闻管理创新的五个维度

1.日常内容与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

随着新媒体的进化以及“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面临着将原有和目前正在生产的媒介产品数字化、数据库化,并将之分层存储,以便分类使用、整合利用。加之主题化的专业电视和广播频率需求增加,使得媒体建立资产管理和数字版权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之于管理者而言,要及早制定相应的内容管理方案,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建立平台性、网络性的内容管理系统。从技术与内容双重考虑,将媒体内部的每一个互联网节点都联通起来,以此实现统一的内容产品架构。

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管理者而言还面临着“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这一命题。以“甬温动车追尾事件”为例,当时浙江卫视、CCTV-2与CCTV-新闻频道反应相对迅速,三个频道采用的航拍画面都来自“非专业”、“非新闻机构”的市民。新媒体时代,UGC这种“用户贡献内容”的模式真实且更广泛地发生着。媒介如果想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取得先机,就要在平时的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上着重考虑,比如,如何能使在场的“非专业人士”最快速度回传报道?如何能使报道尽可能达到技术播出水准?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时,调集多方资源,同屏呈现,丰富报道内容?以CNN对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当时CNN画面被分割为5个部分,一个是地震现场主画面,一个是主播通过网络连线日本当地居民诉说地震情景的图像,另一个是日本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声传译画面,还有两行滚动字幕。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有了UGC加入,专业新闻机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将作改变。

2.内容生产流程的管理

融媒体时代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媒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对先前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新再造,以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命题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内容的生产将是多媒体化的,收集过程将是多媒介汇流的。其次,收集而来的新闻内容,需要经过一个“评估中心”,对新闻素材作出一流的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再次,要解决新闻分发问题,手机、广播、纸媒、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建制,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从而保证了一件新闻产品的复次、多介质、全方位传播。最后,要解决新闻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以及来自用户信息(UGC用户贡献内容)如何上浮的问题,比如说建立call-center中心(呼叫中心),将受众当作用户来管理,形成新闻推送模式,用短信预告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号召受众及时补充在场所见所闻等等。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强大的“脑”指挥中心,负责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及其去向;其次是“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多介质的统一行动,融媒体的新闻操作平台将在物理上有所突破,一个类似“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各媒介品种围绕“脑指挥中心”协调作战;再次是“多媒体化的采写部队”,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再造的基础是单介质记者向多介质记者转型,一个人身处新闻现场,能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类产品,供融媒体矩阵平台上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的全方位使用;最后,实现UGC内容的优化与上浮,这意味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UGC机制,鼓励用户方便、快捷、积极地贡献优质内容。如湖南卫视的新媒体平台金鹰网播客栏目--VBLOG,供用户发布自己喜欢的视频,网友上传的节目大都与娱乐节目有关,很好地扩充了其母体平台的内容。

3.内容生产者的管理

融合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者由“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共同组成,之于“专业人士”的管理除了先前管理理论上常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等理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些“专业”人士在新媒体时代有可能成为拥有万千跟随者的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成就个人及母媒的声望,比如一些新闻主播、评论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言往往拥有广泛的关注。如何将人们对这一个个分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媒体从业者的关注有效地转化为对于其服务的母媒的高效关注是管理者需要着重考虑的。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创新,关键在于要将媒体从业者看作是拥有启动能量的“发动机”,让他们能自我开掘出一片天地,塑造起一种声望,并将这些关注度与美誉度成功迁移到母媒上去。

融合时代,内容生产者的另一个主力军是那些能“贡献内容的用户”,之于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多个平台“运营”用户,以使他们对母媒产生信赖感与情感链接。湖南卫视在这方面做了多方尝试,举办“金芒果粉丝节”,密切与粉丝的联系;在金鹰网上推出SNS互动社区“芒果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聚集人气,发动用户贡献内容。

4.用户的管理

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以“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细分的受众概念将被全新的“用户”概念取代。未来广播电视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多媒体需求的“用户”,而不是先前传统意义上的“听众”与“观众”。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竞争,显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之争上,新技术的获得将以越来越短的.时间向零成本靠近。互联网竞争的核心,又回到了大多数行业面临的竞争的本质--关系--上来,“建立关系、维持关系、运营关系”,从而使“关系最终创造价值”。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直接的结果就是技术之外的门槛越来越高。Web2.0的运营核心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内容,而在于“人”。运营“人”的核心在于“关系”。这也是建立媒体SNS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管理用户时,要关注系统性与回路设计,一方面使用户能方便地参与到媒介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使用户的体验也能及时地通过回路设计反馈回来。如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今年10月新改版后,推出《同步你来说》节目,所有节目环节均围绕互动设计,以互动方式呈现。每期同步跟踪正在进行的事件和网络正在热议的话题,展开当事方、评论员、听众、网友的实时互动讨论、线索提供及核实报道,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本身就是用户管理的一方面,这使得电台提供给听众的不再仅仅是先前的媒介产品本身,而是一种参与媒介内容生产的全新体验,这有助于与听众建立情感链接。

管理用户的核心命题在于情感,只有用户对媒介产品有了信赖与依赖感之后,才可能产生基于其上的附加价值。新媒体时代,这种情感链接除了在原有平台上运作之外,比如说广播可以通过听友会来与其听众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社交网络平台来运营更年轻的潜在用户,让他们产生黏度。

5.舆论引导的管理

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管理创新还表现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创新。未来媒介生态表现出一种“微”特质,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链状系统被连接与组合起来。媒体生存则是在这一个个“微链”中把握自己的传播机会,创造可能的舆论热点。未来媒体生活,除了竞争“信息的独到解释权”外,还要在纷繁的“微链”世界中排兵布阵,将记者一个个地发送到“微链平台”上,成为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媒体把关不再是先前铁板一块的“一刀切”,而是在无数个中心节点上的疏通与引导。舆论引导创新主要表现在,媒介依托自身的专业记者与忠实用户建立“微链”传播矩阵,并在关键节点上“排兵布局”,通过“不做中心”而去影响无数个“小中心”,来实现舆论的高效引导。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这种新型舆论引导方式特点更加明显,比如在“甬温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发生开始,微博主导了这场突发事件的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焦点,传统媒体在前40分钟内来不及对事态做出任何反应。如果此前传统媒体已然形成一张“微链”传播格局,在每个中心节点上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通过影响无数个“小中心”而使自己的声音不断扩大,就不至于因为“失声”而失去舆论主导权。微博粉丝500多万的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在甬温事故发生当天连发36条微博,通报浙江省组织救援的情况,赞扬温州“的哥”、“的姐”免费送客人到医院献血。郑继伟副省长、浙江省卫生厅官方微博也实时通报医疗救援的进展,这些中心节点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传统维度 篇3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不断受到西方一些形式、内容俱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 由于形式新潮, 他们难以辨别对错, 往往会导致认同感较强或备加推崇, 甚至引发无政府主义行为和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虚无主义心理的产生。对于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因素的不利影响, 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是采用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知识与技术, 趋于采取表面化与临时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综合运用大学生基础较为深厚、耳濡目染、心灵默认感强的传统文化方面, 对于相对适用的内容与方法开展教育的能力较为薄弱, 也直接致使不同程度地淡化了学生民族情感与原有的传统文化基础的重要应用价值,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保证取得较大实效, 更难以从思想上根治、扭转学生的一些不良取向。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思考。

一、提升传统文化价值意蕴,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首先, 要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首选。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活动, 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 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 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因此,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把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中, 更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其次, 要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提高其思想整合价值、人格塑造价值、生活引导价值。要注意协同二者之间关系, 提高重视程度, 真正做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和“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传统文化成为贯穿、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中心内容。第三, 创设“大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体系。高校要逐步形成宣传、团委、工会、后勤等多部门参与的, 把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因素融合在校园环境上、文化活动中、生活氛围里, 吸引学生实践与接受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活动平台。

二、整合经典思想文化精髓,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实用内容

要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类, 以新的、更为简洁的内容形式, 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通过重新整合, 使大学生更容易记忆与把握。要利用这些文化精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内容。如孔子提出的“忠义”的道德规范, 孟子提出的“国家”的概念以及养“浩然之气”的要求。还有一些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经典诗文, 如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等, 其主张都是爱国主义原则的体现, 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把这些爱国主义典型的人物、事例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等名句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 增强其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吸引力。二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准则教育内容。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想精神;以道治欲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协和万邦”、各族一家的共处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高尚价值观;董仲舒提出的“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要求等。三是孝道、感恩精神的教育内容。古人曰:百善孝为先, 从古至今, 孝道被尊奉为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 成为道德伦理原则的起点和核心, 如《尚书》最早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的“五教”, 孟子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剔除其中的一些封建思想糟粕, 加以批判利用, 能够恰如其分地填补当前大学生较为缺少的感恩精神, 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形成孝敬老人、感恩长辈的优良品格。

三、借鉴传统德育教化手段,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一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运用经典“教化”方法。如古代德教方法的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 其实质是在掌握和分析教育对象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有针对性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生在感情上更易被传统方法、观念所同化,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把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协同起来。如老子倡导“清静无为”, 其实质是要求不要逆客观规律而动, 主张顺其自然, 自觉自悟;孔子强调“贵和持中”的思想, 即在一种理想状态和在动态过程中注重对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选择, 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 有利于树立大学生一种智慧、开朗、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 成为其精神的“制衡器”和“减压阀”。这些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内蕴的自我调节心理过程的主张, 对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有很强的参照性与可操作性。三是针对不同状况和群体特点, 可综合运用儒、道、法家等方面文化经典事例, 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经典著作的主要精华部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老子》的“道”与“无为无不为”的朴素辩证思想, 《庄子》的“齐物”与精神自由, 《论语》“仁”的憧憬和“礼”的现实及其对人的发展观的认识, 《孟子》的“人性善”与“浩然之气”, 《周易》“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韩非子》的法治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道德感化、心理感化、自我教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 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的教育模式,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路径创新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法。

四、把握传统文化转型特点, 创设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主要是一种有效的稳定联系, 这种具有特定性的有效联系必须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各内在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矛盾运动中, 各个要素通过有效性联系相互作用, 从而达到整个机制的教育目标。为此, 高校一是要建立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社会因素的沟通与互动机制。善于利用社会文化单位创造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传统文化作品, 充分运用在传统文化当代转型期演绎与创新的精品,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 与文化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的交流互动或参观考察考古工地、历史遗迹, 从直观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触摸活生生的传统文化, 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并锻炼实践能力[1]。二是在高校增设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指导机构。机构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为主体, 职责为坚持盘点民俗, 重视传统艺术发展, 重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吸引人们自觉地归于“我们”之列[2]。编写贴近文化转型特点、本校学科发展特色, 具有传统文化精髓、外国优秀文化兼收并取的实用教材, 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负责监测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及作出规划与评价。三是建立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传统文化知识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一支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牢固, 擅长运用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开展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不竭之源。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系, 探讨当前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世红.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2) .

传统维度 篇4

标识符号是以视觉图形的形象通过相关载体传达信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它具有语言性的特征。不能否认的是,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个人电脑、智能手机, 从而逐渐疏远了纸质书籍、疏离了纸本书写。人们今天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信, 都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操作, 界面简洁的符号指示, 使你不会再为不认识某个字而纠结了。因为有了标识符号的存在,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 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 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这样就打破了世界上多种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 从而实现广泛的识别与认知。

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岩画、象形文字、结绳记事这些记号来传递信息, 表达情感、与他人沟通。从视觉表现的角度来看历史的发展轨迹, 人类已经较早地学会了利用图形这一形式来认识世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因此, 我们可以从岩画、象形文字中看出那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 从而看出古人的生活和今天的我们并无两样。从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 图形的出现要先于文字, 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本身就是一种图形文字, 它源于古人对世界万物直观理解的提炼, 比如日、月、水、火, 就是依据对形态的描摹,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一眼就可以识别出古人传递的信息, 同样世界上的其他古文明的象形文字, 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 究其形态特征均是用线条或笔画, 把所要表达事物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发展到今天的文字形态, 我们已经很难辨认出它们早期的象形特征了。文字自身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然而值得我们研究的是, 那些早期的图形符号已经充当文字, 具备语言的功能了, 或者说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

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 感官上的视觉要超越听觉, 图形要优越于文字。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人类学会用语言去思考, 用语言去交流, 但得到的信息却有约80%以上来自图形。图形语言也就是符号视觉, 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的视觉语言形式, 与文字语言的形式相比, 图形语言则更为形象和直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具有视觉传达特征的图形语言也逐渐由原始的、简单的传达手段变成日益丰富并具有广泛的符号意味的、复杂的图形系统的表达,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利用多种综合手段和媒介来传达信息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 在视觉传达中, 标识符号的指示性其精准表现为一次性传达, 图形语言的直观性成为人们的一种视觉依赖性。那么符号为何会使人观看简单直接, 无需费太多的时间呢?

这应该与人的视觉观看图形的思维过程有关。标识符号的视觉形式所呈现出的画面与周围的物体十分相似, 视觉识别图形时包含着一种本能的直觉反应, 大脑在感知时就不需要再进行转化这一过程。如今, 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远古先民生活的时代, 依靠一双眼睛去识别读取信息, 作为生活在当下社会中的人逐渐学会了去习惯识别身边各种类型的符号, 而用文字书写、用语言思考的环节正在日益被弱化。

标识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图形,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涂鸦或是收集各种小卡片的经历,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得到的认知各不相同, 这种认知能力就是对图形的认知。人类从感知图形到图形语义的解读, 常取决于生理与心理对客观对象的认知程度。随着步入青春期后, 对图形意识的增强, 每个人此时主观意识需求以自我表现为主要特征, 是由有意识的图形认知心理构成的。虽然成年后的人学会了多种交流方式, 但儿时最初阶段由于涂鸦所带来的对图形表达的认知仍然作为视觉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大脑对视觉形象的记忆习惯总是从形象认知开始的原因。当代信息的飞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沟通交流是如此紧密, 以图形符号为主要的视觉传播形式是最迅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标识符号以视觉上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直观性轻而易举地吸引着大众的视线, 影响观者的心理情感。它的特点是把信息内容高度浓缩, 使其形态简洁、易于识别、记忆。它是一种用图形和色彩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图形符号语言的直观性可以弥补文字语言的障碍带来的不足, 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人们都能解读符号所传递的基本含义, 相互间进行沟通与交流, 思维也超越了文化背景而产生共鸣。

从符号的社会性角度, 思索在传播中走向秩序的符号文化, 从而加深对传统语言作用的理解, 传统语言丰富了标识符号的情感层面, 标识符号跨越了传统语言之间的隔阂。标识符号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使人能够一目了然, 即人们常说的“一图胜千言”, 而且图形具有广泛的传播优势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 超越不同的文化时空进行传播, 能具体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容易诱发人们的感情欲求。

传统维度 篇5

备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要求英语教师多角度审视和思考, 并历经几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完善。换言之, 英语教师备课存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者皆是对英语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空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在科技高度发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没有也不可能被诸如网络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等形式所取代, 主要是因为教学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述和讲解, 而是教师的智慧和才能在动态对象和实时情景的教学环境下的一种灵活展示和差异性授业。因此, 为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英语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审视、思考和把握课程的方方面面, 比如课程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 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过程也必须注重因材施教, 实行差异化教学……这些都是对教师备课的必然要求, 即英语教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备课。这些不同的备课角度就构成了英语教师备课的空间维度。

从空间维度看, 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师备课分为广义备课与狭义备课, 广义备课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和备学生, 而狭义备课则是备进度、备内容。下面就分别从这五个角度加以阐述:

(一) 备大纲

教师在接受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后, 首先应该了解该课程在各年级英语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以及其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难易程度, 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已经具备的课程能力和水平, 以及对后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该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 并据此撰写课程教学大纲。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地位和课程设置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和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备大纲事实上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为什么要教这门课。

(二) 备教材

备教材好比蜜蜂酿蜜, 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 然后吐放在蜂巢里, 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 经过消化酶的作用, 将甜汁转化为蜜, 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禹安胜、张勇2012) 。因此, 备教材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熟悉教材内容, 并对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与非重点了然于胸;其次要准确把握或建立教材中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再次, 鉴于任何教材都可能存在编写缺陷, 要善于理清, 必要时要重组教材中的逻辑结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蕴含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 决定了任何教材都具有局限性, 因此, 教师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跨文化知识, 借助参考书给予必要的补充。备教材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这门课要教些什么。

(三) 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所在, 因此, 备学生是英语教师备课的客观要求。“上课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学情, 也即是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等,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们才能更好地想办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胡友明2009)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而具体到英语教学,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备课被普遍认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 即教师应该在“学生群体所显现的相异于外部有可比性的其他群体的个性特征, 以及群体内部某个 (些) 更小的群体基于某种共性而显现出来的相异于群体内其他小群体的个性特征” (赖建青2015) 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具体说来, 英语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有全面且个性化的了解, 比如学生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学生家庭背景、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母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还应该是动态的, 比如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对课程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或突发事件等, 都是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很明显, 备学生让英语教师明确了要教什么人。

以上三个角度属于较为抽象的英语教师备课概念, 是从广义上对英语教师提出的备课要求, 是英语教师着手狭义备课, 即备进度、备内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四) 备进度

在进行了广义备课的充分准备后, 即在制订了教学大纲, 并对教材、学生有了深入研究后, 英语教师已经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什么人, 现在备课应该进入比较具体的阶段, 即狭义备课。狭义备课首先要求英语教师根据课程的总课时量合理安排授课进度, 在进度设计过程中要在兼顾知识完整性的同时, 突出重点与难点, 特别是重点中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避重就轻。备进度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初步明确如何教这门课。

(五) 备内容

备内容是最为具体的、常常被英语教师挂在嘴边的备课角度。具体来说, 备内容就是为按章节逐次授课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目的而做出努力, 它包括整体的教学设计、教案撰写, 每堂课每个章节的课件准备、互动安排、作业布置, 以及考试模式、课后辅导等,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既要结合进度, 也要把广义备课的备课成果及认识贯彻始终。

在教学实践中, 狭义备课是英语教师必然会做的工作, 需要英语教师认真对待;但广义备课也同样重要, 却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广义备课是为狭义备课而准备的, 是狭义备课的前提, 离开了广义备课, 狭义备课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据此而进行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无趣的,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到的知识较为零散, 遑论实现教学目标。

二、时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备课不是一蹴而就的, 英语课程的备课亦是如此, 它跟文章的写作一样, 需要经过类似于初稿、二稿、三稿, 甚至更多次的修改、更新和充实的过程, 而且每一次备课都是教师对课程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当今社会, 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 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以及跨文化现象也在动态地发展, 英语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追踪与课程相关或者与所教授对象相关的新知识、新发现、新背景、新动向, 并针对课程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思考, 使自己的教学从内容、方式到教法上皆能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另外,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 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实时备课的能力, 以便能够动态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因此, 从时间维度看, 英语教师备课又有宏观备课与微观备课之别, 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分别是宏观备课所包含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阶段, 以及微观备课所包括的课前备课、课中备课和课后备课阶段。

(一) 预备课

预备课即接受教学任务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并依此确定教学目标, 熟悉教材, 再根据课时量、授课对象等, 做出以下总体安排:撰写教学大纲, 草拟教学计划, 搜集教学素材及参考书目。如果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那么, 彼此间还应该进行有效沟通。预备课一般在排定下个学期教学任务的学期末。

(二) 首次备课

首次备课即备课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预备课所做出的总体安排, 在透彻研究英语教材的基础上, 撰写完整的教案, 准备相关课件;根据重难点确定各章节的课时分配;构思平时作业、课堂测验或测试的安排;撰写考试大纲, 制订考试或考核方案, 确定考试或考核方式;同样,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间也应该进行有效交流。首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初期。

(三)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即备课的中期阶段。在首次备课后相隔一段时间, 英语教师应该进行第二次备课, 主要工作和任务是:首先, 有必要对首次备课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再思考, 做出必要的补充、剔除或重组等调整;其次, 应该根据已经完成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和反馈等, 及时微调后续的授课方案、内容和计划;此外,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还需要根据彼此沟通以及在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中所达成的共识, 对教学计划、进度以及考核等进行微调。二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中后期, 以及课程的教学实施阶段, 即教学周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都是从宏观上把该门英语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的, 注重的是课程整体的科学性、目标性和逻辑性。

(四) 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即意味着备课进入了微观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对即将要讲授的课再次备课, 主要是细化英语授课的章节内容、重难点, 与上次课的有效衔接, 课堂上准备采取的教学方式, 作业的讲评内容或布置, 课堂互动的准备以及教学进度的调整等。课前备课一般在上课前的1~3天, 甚至当天。

(五) 课中备课

课中备课亦可称为实时备课。英语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 无论此前的备课多么充分, 都无法保证与动态教学百分之百吻合,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教师授课的感知程度, 动态、灵活、有针对性地微调授课内容、互动方式以及教学进度。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紧密相关, 因此, 授课的每一分钟都是为下一分钟的授课做铺垫和准备的, 每一次微调都是为接下来的授课而准备的。同样, 每一次课的教授也必须为下次课做好铺垫和准备。因此, 英语教师也应该视课堂教学情况为下次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提出问题和建议, 建立两次课之间的逻辑关联。此外, 教师在教授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一门英语课程的情形下, 对第一个班级的授课事实上是对后面几个班级授课的预演和预讲, 这也是实时备课的重要内涵。

(六) 课后备课

课后备课指的是授课后阶段, 是备课的一种自然延伸。“……‘课后备课’, 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堂课, 无论备课时考虑得多么严密细致, 都不可能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设想周全。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新的主题不断形成,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一切都需要课后再次备课,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林清丽2012) 某一次授课的结束不应该被看成是备课的结束, 该次课所讲授的章节和知识不应是独立的。从课程的整体性看, 无论是英语语法或句法、英语短语或词汇, 都只是英语知识链中的一环, 是承上启下的, 此前各阶段备课的有效性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能得到验证, 因此, 英语教师的备课工作应该得到延续。在课后, 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细节,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 重视学生的反馈, 重新评估此前的备课工作, 重新审视及完善前后章节的备课工作及教学内容, 及时发现并纠正备课中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 为下一次课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此外, 课后备课也可被视为教师为下一学年承担同一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超前备课。简言之, 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行为, 也是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对于宏观上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 上述课前备课、课中备课以及课后备课则是从微观上就教师正在或即将讲授的章节和知识进行备课, 重在对授课内容及课堂教学的细化, 以及梳理前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

三、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关联

以上从空间维度探讨了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又从时间维度阐述了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那么,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呢?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关的备课方式, 也就是说, 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它们同时作用于英语教师备课的全过程, 英语教师应该对备课的两个维度给予同样的重视并熟练掌握。事实上,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是相互融合的, 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或者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 从空间维度备大纲、备教材是进入时间维度的首次备课和二次备课的前提, 空间维度的备内容也涵盖了时间维度除了预备课以外的其他所有阶段, 而时间维度的预备课阶段又与空间维度的备大纲、备教材是平行的。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重要的不是明确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先后顺序, 而是明确并熟悉两者各自的内涵, 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熟练地交互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学备课工作中。

结束语

英语的语言属性和跨文化属性要求教师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所蕴含的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对英语课程教学进行再思考、再设计、再认识, 以保证自身英语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 这样, 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参考文献

胡友明.2009.关于备课的反思[J].教育论坛, (18) :30.

赖建青.2015.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师个性化备课的思考[J].英语教师, (18) :24.

林清丽.2012.英语教学有效备课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5) :71.

【传统维度】推荐阅读:

学生维度05-22

经济维度05-25

艺术维度06-13

影响维度06-30

认识维度07-06

顾客维度07-27

素质维度07-30

生态维度09-03

科学维度09-11

鉴赏维度09-03

上一篇:随钻地层压力下一篇:内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