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解读(共5篇)
名著解读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代教育改革进程也在快速深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亦有必要与时俱进推动该学科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新课改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虽然很多教师都能够准确理解“多元解读”理论,但对于名著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掌握程度依然不够到位,致使语文课程呈现出高能耗、低效率的状态。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已经将新课改政策定为现阶段的大方向,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新课改明确提出要深化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情感体验以促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形成个性化感悟,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具有最为基本的实践性,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了语文学科的精髓,语文教育也应当重点挖掘其熏陶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以此引导学生获得人文体验。多元解读理论的生成即源于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针对文学作品以诸多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既能有效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还能借此有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价值导向。多元解读作为一个教学理论,其过程的复杂性毋庸置疑,自由性为学生针对文学作品看法的提出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但这种自由化解读又需要限定在作品内涵的范围之内。因此,探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策略对于学生的文学基础与创新思维养成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多元解读”教学已经成了新课改政策下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根据诸多相关研究并结合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存在着功利化现状,对名著的价值、文本和引导作用予以忽视,甚至肆意曲解、荒谬戏说,对多元解读浅尝辄止停留在表层,仅将多元解读定义为一种教学形式,直接削弱了多元解读的功能。而多元解读教学实践本质上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提升审美品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与审美价值。据此,本文认为初中阶段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分析名著作品
在所有文学作品当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名著作品更是高于普通文学作品而具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能够更鲜明地反映出不同时代作者针对不同时代的认知判断与思想情感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秉着科学化态度将更多的重心放在教学内容与价值取向上,唯有切实认清教师应有的使命融合科学务实的精神,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名著作品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具有特定的独立意义,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了名著作品并非可以随意揣测的表面文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的多元解读也就不能实现无边界的自由,需要基于能够真正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意图基础上进行解读。对此,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并挖掘名著作品当中所蕴含的先进思想、高尚精神、民族情操等人文内涵来丰富教育素材,以全面激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还原学生理性,使其能够养成实事求是的思考习惯。另外,文学语言应当成为解读名著的重要资源,其中的语言环境和体系等等均是对作品背景历史社会的还原,以此为主题进行解读更有利于保证结果的说服力。
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当前,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仅具有模糊的认知,对于名著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应用也以学生产生多种理解方式而告终。这样的问题,致使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混乱之势,折射出盲目追求“多元解读”教学理论的时尚而生成的形式主义。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受到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而限制了名著阅读的充分性,在面对学生多元解读的过程中无法驾驭,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点拨与引导。比如在讲读课文《杨修之死》时,教师应当首先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充分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关于“杨修之死”的各家观点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讨论。比如有人认为杨修之死是因为自身的恃才放旷,也有人认为杨修之死的根源在于曹操嫉贤妒能,教师应客观评价不同的观点,而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站在客观立场形成独特观点,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且不脱离合理范围,便可以达成多元解读的教学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
多元解读是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后所形成的情感体验的汇总。但学生之间又存在着多元化差异,因此对于名著的多元化理解也就成为必然。对此,教师应当积极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切实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发表意见,同时还要做好倾听者,以保证及时指出并纠正错误的声音。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科学背景知识不足,各方面的能力也均较为薄弱,误读问题的发生也就有了更高概率。但对于这样的问题,本文认为教师难辞其咎。作为教师,有必要结合名著作品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材料,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比如在执教《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让学生于课前做好充分地预习,在课程进行中,开展合作式教学使学生之间以收集到的资料为资源进行交流,包括《水浒传》中所描绘的晁盖、杨志等人的性格特点等,并在讲课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该作品的社会背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这样即有利于使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保证解读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已成新课改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唯有教师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究策略,才能切实实现名著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与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英斌.如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材进行多元解读[J].学周刊,2016(29).
[2]邵宝菊.基于多元解读文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16(10).
名著解读 篇2
《萤王》是一部富有诗意的作品,如同一首长诗,充满了古典的美感。《萤王》更是一部充满力量与张力的作品,黑夜中的点点萤光闪烁出生命的活力与节奏,坚韧倔强的少年彰显出“高贵之子”的精神与魅力。
作品通过一个浪漫并带有奇幻元素的故事,讲述萤火虫与男孩间不可思议的缘分,教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作者将写作的格局从江南水乡的拓展到更加广阔意义上的“灵魂与生命”,通过“爱与美”诠释出生命的尊贵与高洁。
信念——生命的希望,人性的救赎
万物皆灵且美。《萤王》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更传递着生命与生命间的对话。通过摹绘生命之美,传递出关于坚持信念与坚守希望的主题,在坚守的漫漫长路上也许充满荆棘,但心怀信念的人永远不会孤单,赤诚的心会融化冷硬的坚冰,充满勇气的人将得到生命的加冕。
承诺——生命的重量,心灵的坚守
《萤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男孩儿对萤火虫许下了一生守护的诺言,他便用自己的生命承担起另一份生命的重量。这份关于守护的承诺被男孩儿不断地扩展、延续,他的坚定不断感染着周围的人们,原本微小的承诺被岁月堆积成不可撼动的模样。作品叙事结构独特,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帧帧画面犹如一部电影,将那个曾在芦苇荡中迷路的小男孩充满人性光辉与传奇色彩的一生一一呈现,感人至深。
家园——生命的住所,心灵的归处
名著解读 篇3
一、差别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一名篇精当地概括了诸葛亮光辉的一生。吴用绰号“智多星”,梁山的一切军事行动几乎均由他一手策划。有人称赞他为诸葛亮再世,有人则不屑地称之为“狗头军师”。吴用与诸葛亮相比,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一)“卧龙”VS乡村教师
出山之前,诸葛亮和吴用都隐居乱世,但从他们出山前的状态和出山的过程就可窥见两者的差距。
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即诸葛亮。他虽隐居,却对天下之势了如指掌,心系苍生。三顾茅庐考验刘备真心,一番隆中对让他锋芒初露。纵观吴用其人,只是个落第秀才,属下层知识分子。吴用自号加亮,有几分自比甚至想要强于诸葛亮的意思,却无诸葛那样的远大抱负和远见卓识。吴用开始只不过是动了劫生辰纲的念头,想发上一笔横财,就此享用一生罢了。若生辰纲案不发,恐怕吴用也难落草造反。
诸葛亮身卧隆中之时就提出了以西蜀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后来世事的演变也的确按隆中对的大政方针发展。相较而言,吴用连朱升那样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略也没提出过,倒是宋江上了山后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政治纲领,可见吴用在战略眼光上远逊于诸葛武侯。
(二)大智慧VS小聪明
诸葛亮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吴用以智取生辰纲为起点,巧用计谋,为梁山事业的兴旺作出了显著贡献。但吴用的聪明更多体现在阴谋诡计上。所谓逼上梁山,实际上是被吴用逼上梁山,为官府所逼迫的反而不多。吴用的计谋一条比一条歹毒,轻则毁人事业前程,重则害人家破人亡,最后不得已归附梁山。在具体的谋略上吴用也颇多疏漏:伪造蔡京书信一节中,黄文炳都能在瞬间发现书信的破绽,而吴用等戴宗去了许久后,回来又喝酒时才想起来,当下后悔不迭。反观诸葛亮往往是料敌如神。
诸葛亮精通兵法,用兵如神,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无一不显示出他的军事智慧,更诠释了一种军事艺术。而吴用之计极为雷同,多数都是派内应,然后里应外合而取胜,缺乏变通,更无艺术可言。
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这两点吴用无法望其项背。
不过诸葛亮有一点不及吴用,即识人用人的本事。吴用能够抓住人的心理和弱点,这一点从他成功地把众多英雄逼上梁山便可看出一二。而诸葛亮在街亭之战中错用马谡,结果贻误战机,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好时机,乃其人生的一大败笔。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受“情”束缚,不如吴用“狠”。
(三)品德高下
诸葛亮堪称古今道德的楷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高瞻远瞩,胸襟博大,正直无私,秉公执法……吴用属下层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列,生活清苦,且缺乏保障,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都比较接近于贫苦百姓,因而同三阮那样的劳动人民比较接近,有一定的正义感,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贫苦老百姓,对封建官府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恶霸豪门嫉恶如仇。攻占城池时,吴用总是注意安民。打下大名府,“吴用在城中传下将令,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就灭了火”,“又开仓廒,将粮米俵济满城百姓”。但这些或许更多是出于梁山事业的需要。从多次“逼上梁山”的策划来看,吴用狡猾奸诈,待人多疑,行事毒辣,其品德远在诸葛亮之下。
二、忠君思想
诸葛亮和吴用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自己的主人都忠心耿耿。除了义气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中国古代文人向来没有取而代之当领袖人物的雄心壮志。他们习惯成为辅佐的角色,为君主排忧解难,治国安邦。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为蜀国勃兴殚精竭虑。刘备临终前嘱托他:如果后主阿斗堪以辅佐,就辅佐,否则可以取而代之。且不论此番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孔明听了“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流泪叩首说自己一定“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情此景,动人之至。按说三国时局纷乱,自立为王、独霸一方的大有人在。以孔明的智慧才能,甩开刘备,自创天下,不是没有条件,但他丝毫不做此想。他为蜀国伐魏身心交瘁,积劳成疾,直到魂归五丈原。
吴用在宋江、李逵被害后,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与同是不愿自立为王的诸葛亮相比,吴用缺少独当一面的勇气和能力。当平辽无功引得众人不满之时,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等来找吴用,请他率领大伙“就这里杀将起来”,“再会梁山泊”,吴用表明了他的态度:“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你众人枉费了力。箭头不发,努折箭杆。自古蛇无头儿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在他看来,没有宋江,就是没有了“头”。封建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在吴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吴用最后自缢的结局,相比诸葛亮的“运祚身歼军务劳”更具悲剧色彩。
三、从艺术创作角度看诸葛亮和吴用
(一)诸葛亮篇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熠熠生辉的主角,被加进了不少理想成分,经过精细巧妙而又大胆的艺术加工,比历史上的诸葛亮更为出众。他是这部小说中创造得十分成功的典型形象。罗贯中决心要充分表现他的作为及其背后的思想、性格。为了写他的多智,小说从多方面着笔: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使用了地雷,甚至临死前布置了锦囊妙计而使对方无功而返。作者为了热情歌颂他,虚构了一些情节。比如历史上的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没有成功,但小说却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军事行为写得有声有色。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塑造远比《三国志平话》来得精细,也没有过于神异的描写,而是把笔墨用于人物的精神世界上。当然,小说中的诸葛亮比史书中的更具理想化色彩,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作者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敬仰,把历史上股肱之臣的一切优点,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小说为他树立的。
(二)吴用篇
吴用是《水浒》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活动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始终。然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衡量,吴用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号称“学究”的吴用却不曾像宋江那样赋诗填词、舞文弄墨。尽管《水浒》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渲染吴用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但作品既没有揭示他的智慧的生活根源,又没有把他的计谋智慧和明确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吴用的性格刻画得不够鲜明,色调也不够丰富。因此,读者可能惊叹于他的足智多谋,却不能产生对他的关切与热爱。
《水浒》中诸多重要人物,如鲁达、林冲等,俱可别出一传以见始末。而像吴用这样一个关键人物,偏偏没有专门的传记。这一方面固然由于吴用的活动与梁山的事业相始终,难以从中抽离,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对于吴用这类人物不够熟悉,缺乏感性体验,因而只能勾出一个“智多星”的模糊躯壳。吴用形象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权术而无性格,有智谋而无信念。《水浒》中的吴用基本上不是植根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之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按照作者市民阶级的世界观虚构出来的策士。在他身上,既反映了市民阶级的灵活机变的手腕,又暴露出了他们的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劣根性。
诸葛亮和吴用同为古典名著中的著名军师,其艺术形象存在诸多可比较之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挖掘。
参考文献
[1]林文山.水浒简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5.
[2]欧阳健, 萧相恺.水浒新议[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
[3]李厚基, 林骅.三国演义简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4]余明侠.诸葛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名著解读 篇4
虞小蔷
在人的知识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上前上万。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用心阅读本文,品位集体智慧的结晶,回味无穷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著《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以亲身的经历为例,说明儿童身上蕴藏着创造力,文中主要思想,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积极措施。即
1、解放小孩子的眼镜。不要让儿童戴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他们的眼镜能看到事实,培养儿童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不要用裹头布来束缚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从幻想中解放出来。
3、解放小孩子的双手。指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可以自由活动的手以后,便一日千里,超越一切动物。中国传统的教育弊端,一只不许儿童动手,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解放双手,努力做到首脑并用。
4、解放小孩子的嘴。陶行知批判中国人一般不多说话,儿童更没有言论自由,儿童应没有言论的自由,儿童有问题应当鼓励他们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深刻说明了“问”在创造发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5、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要解放孩子的空间,把他们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自由地向地球发问,与万物为友。
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一般学校把儿童的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因此他明确表示反对传统教育的一套考试制度,呼吁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有名著的引领,反思自己的时间工作中的做法。我认为幼儿教育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事业。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拥有一种生百度文库
活。这种生活是经成人裁剪过的,幼儿在这种生活中成长,这种生活将会沉积在幼儿的精神世界中。教育就是造就与这种生活想一致的人。幼儿长大成人以后,会有意无意地使教育场景中的价值观念,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在现出来。因而,教育可以开风气文先。但也可以败坏未来,要事先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幼儿园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里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幼儿园里所崇尚的知识、价值、道德,将通过正在成长中的幼儿而影响未来的社会和未来的文化。专制的、霸道的教师将会培养出独裁者或奴隶,民主的、智慧的教师则会在年幼一代心中插下民主智慧的种子,未来社会的雏形,将在教育场景中逐步成型,教育者与政治家一样,都应当有一个未来的社会,未来理想蓝图,教育的使命便是通过培养新人而改造旧文化,改造旧社会,建设新文化、建设新社会,从而在根本上事先新文化滋生蔓延。教育要适应时代,适应现实,教育内容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我通过不断地由深思熟虑的冒险来突破自身经验。在实践工作中我在问自己在组织教学中有没注意新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否多想想有哪些教学行为有悖于《纲要》精神。一问自己教学活动思路是否符合新理念。
二问自己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感。一个教学活动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具有层次感的设计不仅能唤起幼儿原有认知经验,还能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幼儿能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三问自己的教学活动每一环节,是否活动于目标,问自己设计这一环节为哪个活动目标服务的。
四问自己教学活动的提问是否有质量。尽量减少无用或低质量的提问。多提一些能抓住目标关键对幼儿有挑战性的问题。
五问自己教学活动的细节是否处理恰当。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个别差异,有意识地关注应对情景中教育成效的达成,积极追寻每环节中对孩子有滴点发展价值的因素。
这文中的每个实力,都有接说,我还会自己研读,把它运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去。让我们在这伟大的实践中保持联系,共同探索。
名著解读 篇5
关键词:洞穴奇案,实事求是方法,法学研究,当代价值
一、法学名著《洞穴奇案》相关概况
(一) 《洞穴奇案》基本案情
《洞穴奇案》是美国学者萨伯著述,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洞穴探险奇案”:纽卡斯国的5名洞穴探险协会成员进入岩洞探险时, 因发生山崩而受困, 在被困的第20天, 负责营救的工程师告诉他们至少还需要十天才有可能获救, 并且在医疗专家口中得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10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中一名探险员威特莫尔询问医生吃掉一名成员的血肉是否可以维持生命, 医生给予了肯定的回复, 但当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抽签决定谁应该牺牲时, 在场的医疗专家、法官和其他政府官员没有人愿意回答。最终, 5人还是决定采纳威莫尔的建议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 但在执行前威特莫尔决定撤回约定, 而其他4人仍坚持执意抽签并选中了威特莫尔。在这四个人被获救之后被指控故意杀人罪成立。
(二) 《洞穴奇案》中两位主审法官的意见
特鲁派尼首席法官认为:作为民主国家的法官, 他的职责就在于根据法律条文的平常含义作出自己的判决, 而不能在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条文中加入自己的价值偏好, 虽然同情心会促使法官体谅被告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地, 但法律条文不允许有任何例外。从其简明扼要的判词中来看, 特鲁派尼显然是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的代言人。
然而另一位福斯特法官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根据社会契约理论, 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正是为了在文明社会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国家, 这一契约也构成了国家法律强制力的基础, 然而现实的状况使他们并非处于“文明社会状态”, 而是处于自然状态。威特莫尔所提出的并经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协定就构成了他们的生死契约, 也是本案中应当适用的有效要件。然而, 古老的法谚有云:“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面规定而不能违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都应该根据它的明确目的来获得合理解释。
(三) 两大法学理论之争使法理学陷入“永恒的洞穴”之中
从法理学的本身维度出发, 特鲁派尼首席法官与福斯特法官的观点之争实际上是法理学自然法学与实证法学两大流派之争, 抑或是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自然法学往往追求法律的实质价值, 追求实质的公平、正义, 属于“应然法”的范畴;而实证法学往往关注法律本身, 单纯从法律的条文规定去审视案件, 属于“实然法”的范畴。这两大传统理论之争依然存在于当今法学界, 使得法理学陷入“永恒的洞穴之中”, 捉摸不透, 发人深思, 通过整个审判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司法哲学的多样性, 从而进一步导致司法界面临此种案件时难以合理、公正、公平地审判。
实际上, 两大法学流派之争是法律价值之争。法的价值问题一直是千百年来哲学家和法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之一, 正如美国法学家庞德所说:“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 无论在古代和近代的世界里, 对价值准则的论证、批判或合乎逻辑的适用都是法学家们的主要活动”。譹)
纵观法理学两大理论的长期之争, 仅仅从法律自身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那么, 从什么样的维度去解释和分析法理学中自然法学与实证法学之争?怎样去确立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价值位阶的问题?本文将从第二、第三部分去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法学研究引入实事求是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当代价值
诚如柏拉图所言:蒙昧的大多数需要精英去指引, 唯有“哲学王”才能带领群氓走出洞穴, 沐浴温暖的阳光。当法律本身难以解决案件的时候, 需要援引法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从原理本身探求法律现象的真谛。
(一) 法学研究引入实事求是方法的重要性
面对法理学传统价值理论的两大争议, 单独从法律本身的角度难以解决, 这时我们可以借鉴“科学之科学”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法的价值角度分析实证法与自然法学, 不难发现法律具有传统的正义、自由、平等、秩序四种价值。特鲁派尼法官高度重视法的秩序价值, 认定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应当充分尊重法律的权威, 特鲁派尼没有讨论这些人所作所为的对错善恶, 仅仅强调法官宣誓的是法律而不是个人的道德理论;相反, 福斯特法官尊重法律的价值位阶, 因而他认为正义、自由是法律的最高价值, 当上位价值与下位价值发生冲突时应当尊崇法律的上位价值, 即在此如此封闭的环境下不应当过度地强调秩序, 而应当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此乃正义所在。
笔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应当借鉴福斯特法官的审判理念, 这不仅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更体现了实事求是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分析福特斯法官的观点, 其强调法律适用于“文明社会状态”, 这样国家强制力才能保证实施, 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尊重和遵守, 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法哲学方法, 一切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转移。司法实践不应当尊崇“法律本本主义”、“法律万能主义”, 应当从动态司法中维护人民主权和司法正义。
(二) 实事求是方法对法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实事求是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本然和应然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等。实事求是方法所要求的“逻辑-反思”能力与“批判-创新”能力在当代法学研究中应当值得充分的重视和借鉴。
就“逻辑-反思”能力而言, 在当代法学研究中往往注重逻辑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 即遵循“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一推理过程。然而, 在当今法学研究中一般将法学权威理论或通说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 但是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应当运用法律证成的观点不断去修正大前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在逻辑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会逻辑的方法。
就“批判-创新”能力而言, 福斯特法官重点批判了特鲁派尼首席法官的法律形式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法律价值的定义与判断应尊崇实事求是方法所表达的理论内核, 应抛弃“法律本本主义”, 将法律所追求的实质价值作为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其前提性批判真乃是釜底抽薪, 从根本上否定了福斯特法官法律适用的整个过程, 充分体现了法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价值精神。
三、关于如何在法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方法的几点看法
(一) 实事求是要求法学研究脚踏实地, 拒绝空中楼台、闭门造车
实事求是即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的过程, 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符合”和“结合”的过程。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法学研究应当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方法依据, 应当扎根于司法实务的实践之中, 并在践行社会法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近些年来, 法律界呈现出红红火火的研究局面, 但法律研究大多是空对空的理论创造, 对当代中国的司法实践没有较大的导向作用。因此, 法学研究应当秉承实事求是方法的宗旨, 以实践促理论创新、以理论去引导实践。
(二) 实事求是要求法学研究与时俱进, 拒绝法学权威与通说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我国当代法学研究起步较迟, 应当充分吸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合理内核, 弘扬法治精神, 不断地去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观当下, 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律学子更应当对当今法学权威理论保持一种既尊重又批判接受的态度, 抛弃“权威学说论”、“法律传统说”等传统思想, 走适合自己的法律道路, 杜绝学术抄袭等不良现象, 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法学不断蓬勃发展与进步。
(三) 实事求是方法鼓励以批判性思维开展理论大论战, 拒绝法学研究领域思想束缚
实事求是并不是反对不同的声音和立场, 实事求是也不是主张法学研究只坚持一种思想路线、只走一条道路, 以批判性思维为引导的不同的理论论战更有利于当前中国法治的发展与进步, 有利于加强当代法律人对我国法治的反思, 有利于解决法治道路上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就法学而言, 我们更应当将法学与地方法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以民带军、以军促民, 这样通过不同思想火花的冲撞更有利于社会和军队法律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四、结语
实事求是方法虽作为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方法, 但在近些年的法学研究中却忽视了哲学基本方法和法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导致法理学陷入“永恒的洞穴”之中, 因此本文虽从一部法学名著插入, 但深刻反映了实事求是方法的巨大理论作用和现实价值, 在法学研究过程中应当从上述阐释的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将实事求是方法与法学研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理论创新才有导向、理论创新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修订版) [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美]E·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3][美]庞德著, 沈宗灵, 董世忠.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55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孙国华, 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