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教育

2024-09-29

名著教育(共12篇)

名著教育 篇1

教育名著是指经过时间沉淀和社会实践检验, 被人们认同的, 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专著或文集, 它蕴涵着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积淀着丰富的知识精华, 体现了大师们教育研究的素养。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留下了许多名著, 如法国的卢梭, 瑞士的皮亚杰, 美国的杜威、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 我国的陶行知、陈鹤琴等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虽然他们的著作有局限性只代表着当时的教育教学思想, 但其主要思想观点仍然对我们今天培养和提高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的素养, 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有着指导作用。

一、教育名著的重要价值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起步于教育名著阅读, 阅读教育名著能开阔思想境界, 阅读教育名著能快速积淀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阅读教育名著能更好的掌握教育专业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 而无教学之苦。”教育名著对培养和提高教育研究素养有重要的价值。

(一) 开阔思想境界, 提高道德素养

阅读教育名著是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可以开启智慧和陶冶道德情操。教育名著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文明, 书读得多, 思想境界就会开阔, 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快餐文化则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 受到很多人追捧, 然而, 快餐文化是像快餐食品一样没有营养的精神粮食, 过多摄入对精神健康发展不利。

(二) 积淀理论知识, 夯实理论素养

教育名著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社会检验的优秀文化知识, 是伟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教育研究需要较好的理论素养, 这是教育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培养理论素养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 研读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的名著。虽然有些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仍然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仍值得学习和研究。赫钦斯指出“一本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 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1]

二、培养教育研究素养的重要性

素养是指平常的修养, 修养等于理论知识、能力、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达到一定水平。教育研究的素养是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应达到的一种水平, 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21世纪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准教师和正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教育研究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研究素养。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当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者,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依然相对落后, 必须加强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 而改革的进行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 因此教师的教育研究素养是素质教育所必须。

(二) 教育研究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角度来说, 教育研究素养是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说过:“教师即研究者。”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开展, 我国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 同时也面临许多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而这些问题和矛盾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 向教师们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挑战。21世纪的新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 而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师们必须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研究的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是21世纪研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三)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既教书又育人, 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 自动包含研究性、创造性。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命脉,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谭虎先生曾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其中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教育科研素质的优劣, 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 一个教师能不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的面貌和结果是大相径庭的。”[1]教育研究的素养即是教育的一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有较高研究素养的教师善于总结与反思,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将先进科研成果用于实践, 从这方面讲,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三、结论

研读教育名著对教育研究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教育名著因其特殊价值穿越历史的重重烟云而依旧灿烂,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育人精神, 蕴含着教育法则和规律, 具有暗示性、感染性和可操作性, 能使人充满感悟、煽起激情, 有利于解决教育问题, 让读者有章可循, 有法可学。教师和师范生都必须重视教育名著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于提高教育研究素养的巨大推动作用, 遏制快餐文化的侵蚀, 将教育名著阅读做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精神大餐。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虎.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J].江西教育科研, 1992 (2) :39.

[3]解德渤.西南大学名著选读与永恒主义教育理念[J].复旦教育论坛, 2013 (4) :28-32.

名著教育 篇2

————爱心是一切

“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他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在走上教育事业的这九年中,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孩子,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要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呀,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会有法拉第。孩子毕竟是孩子,免不了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不能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来校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这些屡教不改的“差生”,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只要你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你会发现,所谓的“差生”,哪怕是顽石一块,他们总会慢慢有点进步的。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激情,杨瑞清走上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之路,并由此度过了20年的乡村教育生活,开创了“村级大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在农村扎根,奉献着,耕耘着……

一个人为了自己年轻的理想而始终在艰苦的环境里拼搏,这是一种坚强意志的体现,就像杨瑞清自己说的那样,“都说我放弃各种优厚的待遇,甘愿扎根于农村,并且不怕吃苦,真是难得。但我的心里是快乐的,因为我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再苦也不觉得累了。”正是这样,杨瑞清在艰苦的生活中积极探索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并不觉得苦,而是快乐地不断探索着,最终实现了农民的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良好教育的梦想。杨瑞清也由一名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成为农村教育专家,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正是在积极探索之中,杨瑞清才对教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优点分享,让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全

员管理,让学生成为主人;自主选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等。特别是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杨瑞清对学生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唤醒好孩子还是逼出坏孩子?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不幸福的成功只能是虚假的成功,我们真正看重的应是成长,只要能坦然地面对成功,也能坦然地面对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正是他对陶行知思想的执着,才会让他选择到偏僻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初走上讲台,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所谓信念决定成功,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杨瑞清的成功,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坚定信仰,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再发展。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在行知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曾放弃,他也曾遇到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窘境,那时的他,充满了自卑,充满了失落,但他恁是坚持谋发展、求出路,在中国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扛起了乡村教育的大旗在猎猎飞奔。是啊,教育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迷茫,在问题前面,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止步不前,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对教育的坚持。

杨瑞清讲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在中国搞教育的人,两个地方不能不去,一是曲阜孔庙,孔子代表了中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思想的极致,堪称万代师表,二是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纪念馆,代表了近代教育家的思想,陶行知是被毛主席尊称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所以,学习、弘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在万世师表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真学、真做、真发展。正因为杨瑞清真学行知,认真做事,坚持不懈,真正学到了本质上,所以才能在全国学行知的千千万万学校中,明确地提出了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学校目标:“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

曾经,我也有着那样的激情与梦想啊!我深深地思索着,杨瑞清在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过程中,把其注重教育和生活、跟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并能像陶行知先生期待的那样,成为乡村生活的灵魂,乃至走上自己为之奋斗的探索之路。

结合杨瑞清的成长历程,我感觉自己在从教十二年后也找到了一种为之幸福的源泉,那就是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共同成长。我的心里有了一份坦然,不再羡慕开奔驰的同学,因为与学生共同读书的乐趣是金钱所难能买到的;我也不再埋怨教学的清苦,因为清苦的背后也有孩子童真的幸福给予;我也不再为调皮学生的不懂事而耿耿于怀,因为他们是活泼的、生动的,才如此“多情”……

《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 篇3

山东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系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单中惠、徐小洲教授主编。选取了10本最具代表性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由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译者团队,历时5年多精心打造。

本译丛是国内首套翻译出版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目的在于通过向教育界推介西方教育史经典著作,使教育学者尤其是教育史学者在教育理论素养上有所提高,在教育史学观念上有所感悟,在教育史研究方法上有所启迪。

译丛的入选书目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经典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学界流传较广和影响较大,具有形成智慧的教育价值。二是代表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领域代表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其中既有通史,又有问题史;既有制度史,又有思想史;既有古代史,又有近现代史。三是独特性。入选著作体现不同的西方教育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国家教育史学家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其中既有传统史学研究的成果,又有当代史学研究的成果。

教育史蕴藏着教育智慧,教育史经典名著闪耀着人类教育智慧的光辉。本译丛将有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开阔教育视野和拓宽教育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分册介绍: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和方法》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美]布里克曼(William W. Brickman)著 许建美 译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与方法》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比较教育家威廉·W·布里克曼(1913~1986)的代表作,1982年出版。第一版以《教育史研究指南》为书名,于194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在此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虽然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但仍然没有出现一本与《教育史研究指南》研究范围相似的著作。该书脱销后,从美国、欧洲、南非、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传来重印的要求。于是,布里克曼于1973年将内容拓展后的修订版命名为《教育史研究》,在宾夕法尼亚州诺伍德出版。1982年,他又出版了增加在《教育史》上发表的4篇论文的新版本,并更改为现名。

《希腊的学校》

(Schools of Hellas)

[英]弗里曼(Kenneth J. Freeman)著 朱镜人 译

《希腊的学校》一书是英国青年学者肯尼思·J·弗里曼(1882~1906)的教育代表作,其副题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1907年在英国伦敦出版。该书是弗里曼的学士学位论文,也是他为争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候选人提交的论文。该书研究的是公元前6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问题。

《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英]科班(Alan Balfour Cobban)著 周常明 王晓宇 译

《中世纪大学:发展和组织》一书是当代英国知名历史学家、研究中世纪大学的知名学者艾伦·鲍尔弗·科班的一本学术专著。1975年出版。该书重点考察大学的历史,诸如与其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文献、欧洲的学院运动以及中世纪学生权利等。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

(Studies in Education During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英]伍德沃德(William Harrison Woodward)著 赵卫平 赵花兰 译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1400~1600》和《维多里诺与其他人文主义教育家》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哈里森·伍德沃德(1855~1929)在西方教育史研究领域、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研究领域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重要著作。前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07年(1924年重印),后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897年。

《教育学史》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法]孔佩雷(Gabriel Compayre)著 张瑜 王强 译

《教育学史》一书是法国教育史学家加布里埃尔·孔佩雷(1843~1913)的代表作,副题是“主要教育家及其理论;重要著作分析”。出版于1881年,原书名为《十六世纪以来法国教育理论批评史》两卷本,出版于1879年。1886年,《教育学史》一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密执安大学教授佩恩(William Harold Payne)翻译成英文。

全书除“英文本译者序”和“前言”外,共22章。其特点是:第一,资料丰富且文献详实。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其中包括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法令、教育历史事例、教育实践情况等,甚至还有中国老子《道德经》、《犹太法典》以及佛陀与他的弟子的对话。第二,论述简明扼要且分析精辟中矢。该书尽管出版时间较早,但与它以后出版的西方教育史著作相比,它在分析力度和行文流畅上一点也不逊色。尤其是每一章最后面的“分析性总结”,不仅是言简意赅,而且是画龙点睛。第三,凸显法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该书可以被看做是一本法国教育学史。第四,整体论述采取分节的方式。全书的论述共分667节,而且每个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非常清晰明了。

《西方教育文化史》

(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美]伯茨(R. F. Butts)著 王凤玉 译

nlc202309040806

《西方教育文化史》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R·弗里曼·伯茨(1910~2010)的代表作,其副题为“它的社会和智力基础”。1947年出版。

《教育问题史》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美]布鲁巴克(John S. Brubacher)著 单中惠 王强 译

《教育问题史》一书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高等教育家布鲁巴克(1898~ )的代表作。1947年出版,1966年再版。这是西方教育史学界第一本以问题为研究主线的教育史。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

(Doctrines of the Great Educators)

[英]拉斯克(Robert R. Rusk)、斯科特兰(James Scotland)著 朱镜人 单中惠译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一书是英国教育史学家、乔旦希尔教育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罗伯特·R·拉斯克(1879~1972)与英国教育家和地方戏剧家、阿伯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兰(1917~1983)合著的著作。该书1918年第一次出版,先后一共出过5版。在每一次再版时,作者对内容都作了重新修订,并根据自己认识的变化对人物作了增减。

《学校的变革》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美]克雷明(Lawrence Arthur Cremin)著 单中惠 马晓斌 译

《学校的变革》一书是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劳伦斯·阿瑟·克雷明(1925~1990)的代表作。副题为“美国教育中的进步主义”。1961年出版。1964年,该书荣获“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奖”。

《教育、权力与个人经历:当代西方批判教育家访谈录》

(Education, Power, and Personal Biography, Dialogues with Critical Educators)

[美]托里斯(Carlos Alberto Torres)著 原青林 王云 译

《教育、权力与个人经历:当代西方批判教育家访谈录》一书是由当代西方批判教育家、拉丁美洲教育知名学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卡洛斯·阿尔伯托·托里斯(1950~ )编著的一本著作,1998年出版。

愿教育名著伴随你我共同成长 篇4

一.道不远人, 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读《于丹〈论语〉心得》, 我不仅学到了是处世为人、修身齐家的方法, 更学到了一种态度, 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于丹老师说, 半部《论语》修自身, 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读完《于丹<论语>心得》, 我也发现了我的“病因”, 也找到了治“病”的良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 面对学生的过失, 如:考试成绩不理想, 造成班级平均分下降;违反了校纪校规, 扣了班级分数等, 我往往会很恼火, 会一味指责学生的过错, 埋怨他, 却不能够耐心地和他谈心, 细心地引导, 分析思想并使之有所悟。孔子说:“可与言, 而不与之言, 失人。”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正是他们不够成熟, 才需要我们精心栽培。因此, 我逐渐学会宽容学生、关爱学生。学生生病时, 我会递上开水一杯、药丸一颗;学生失意时, 我会送上暖语一句、笑脸一个。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诲人不倦”吧。

二.教育是艺术, 让我们珍藏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很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 听说过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当时我想, 这是前苏联教育家写的, 并且是多年以前的著作了, 对处于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中国教育, 又会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呢?说不定其观念早已落伍了, 因此就没兴阅读之心。实施读书工程以来, 大量的教育类书刊进入我们的视野, 当我翻开《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一下子就被标题吸引住了,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天啦, 原来书上讲的竟是这样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曾经时常困扰着我, 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个究竟。看着看着, 不禁为自己以前幼稚的想法而汗颜, 同时也深感震撼: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大师的教育实践及经验, 对处于新课程改革中的我们仍然具有这么大的指导意义。他相信孩子, 尊重孩子, 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 聆听着智者循循善诱的方法和经验, 那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也如同电影般一一闪现, 有那么多的故事是如此的一致, 可看过之后, 更觉惭愧。我也渐渐明白: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我的内心充满对大师的崇敬, 因此《给教师的建议》也就成了我的指路明灯, 良师益友。每当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 总能在他那里得到帮助。翻到相关的章节, 去细细研读, 反复思考, 再结合实际寻求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难题。现在我很想说: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 一定要多读一读《给教师的建议》, 书中的一条条建议, 如一场及时雨, 滋润着干渴的灵魂;如一条条小溪, 汇集起来便是浩瀚的海洋, 常读如新。这次阅读大大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 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名著的巨大魅力。

三.品读经典, 让我们在读书中成长

从那以后, 我增加了读书时间, 相继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阅读了《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等。书读得多了, 我发现自己思想上的空缺就越多。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大师们凝聚着心血与汗水的作品, 贪婪地汲取着他们的营养, 感到彻头彻尾的舒畅, 心胸也渐渐地豁然开朗, 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越来越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越来越眷恋那每节40分钟的课堂。我与学生相处得更加融洽, 学生们更喜欢上我的课。我的学生, 负担越来越轻, 成绩提高很快。我想, 那是教育名著给了我激情, 给了我方法, 给了我力量。感谢读书工程, 感谢他赋予我全新的思想, 感谢他让我快乐着!

随着读书工程的实施和推进, 我越来越感到:作为教师, 需要教育理论书籍, 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走进大师的心灵, 与大师对话, 与圣贤对话, 去探索理想的教育, 去追寻教育的理想, 这样可以更快捷、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古人曾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老师们, 让我们在“跬步”与“小流”的日积月累中, 在繁忙的工作中, 在休息的闲暇中, 一卷在手, 忘时光之流失, 得精华之须臾, 成为更具灵性, 更具智慧、学养深厚的现代教师吧!

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5

读教育名著有感正文: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便要每个同学都能养成一个“好读书”的好习惯,读教育名著有感。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颇多“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自我鉴定《读教育名著有感》。“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打架。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http://)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审美 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审美系统,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

一、当前语文审美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受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学弊端,导致语文审美教学一直未能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审美教学的认识度不够

关于语文,很多人对它的观点是“爱你但是爱不起来”,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耐心和持久力不够,想要短时间内语文水平迅速提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认知误区,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学与不学效果都一样,只要认字就是掌握了;第三,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语文审美教学的传递和表达,导致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综上种种原因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审美教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学习处于应试和爱好之间左右徘徊。

2.语文审美的教学范围过窄

说到语文审美,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可见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对于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所传递,但是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表达大多停留在表面阶段,教师们研究的不够深入,教学传达也有所欠缺,导致学生们对此认识也略显不足。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由于年纪尚小,除去表面文字美,很多深层的美感他们很难体会,因此教师教学也很难全面展开。

3.审美教学的深度不够

美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目标是“审美趣味”的建立和养成,趣味是兴趣之上的一种偏爱,通过审美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审美教育是“在更广阔的界面上使人领略了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因素,在更深刻地层次上使人看到了人性、本原与人生,它将人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大千世界,它引导了对人类、自然、宇宙萌生出一种大关怀。”然而,由于教师本身美育经验有限,加之眼界限制,很多教师将一些固有的美。枯燥的美强加给学生认可,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因此,当前的审美教学很难达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教学仍停留在“文本”之上,无法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对学生产生深层次的引领。当前语文审美教学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美育教学清水一色浮于表面,缺乏相应的深层次的共鸣与呼唤。

二、提高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语文课堂对学生实施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美的表达媒介,教材内容亦是精心安排的审美素材。通过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发掘美并孕育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对大量作品艺术的鉴赏、玩味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悟从而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能力,按美的规律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1. 多样化发掘教材的内涵之美

语文教学的展开是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样化发掘教材的闪光点,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性极强,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家名篇多年以来能享誉海外,不止因为文笔优美,里面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平实的文字,但是处处彰显着极强的感染力,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初读这篇文章觉得作者是有多么善于描述才能把一件这么小的事情,描述的这么复杂,可是读的次数越多,心理的感觉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化,这样饱含深情的描述需要多少心血才可以成就。长大后品读这篇文章,时常会潸然泪下,里面除了父亲对儿女的深情流畅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又何尝不感人至深。

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段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本之外互联网的便利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学素材,除了课本上面的选段之外,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很多文章的相关背景、配乐音频、带有画面感的画作等等,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等等多个角度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文除了完成试卷答题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3.教师的自身影响

除了课本之外,教师是教学能够顺畅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自己设定为教学的一个部分。教师对美的态度潜移默化之中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语文教师浑然天成的语言表达、敏锐的洞察力、张扬教学艺术、完善的人格等,都是学生眼中美的表现。此外,教师自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是学生最直观的心灵导向,对审美氛围的营造有着决定性作用。

名著教育 篇7

一、潜心博览群书

商老师一生读过许多书, 以至到古稀之年, 他仍然不忘读书, 用商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买几本好书看看, 在精神领域里流通, 这些书积累多了, 放在书橱里, 总有一万多册吧, 真可谓‘坐拥书城, 富敌侯王’……”我羡慕商老师读过这么多书, 敬佩商老师对知识孜孜追求的精神。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 不但要学习商老师那种读书精神, 而且要学习商老师的读书方法:“读了之后能想, 想了之后能讲, 讲了之后能写, 写了之后还能编成书, 同更多的人对话交流。”遗憾的是, 现在我们许多老师也爱读书, 读书量也很大, 但只是浮光掠影, 如水过沙地, 留不下什么痕迹。书怎么读?商老师在《坚守讲台》一书中写道:“首先要从书本里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 通过自己的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的见解, 并把它作为智能释放出来。”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谈道:“读熟首先不能狭窄。哲学、历史、美学等书都要读一读, 但是又切切不要忘记了精读。”作为教师, 应该更新观念, 要像商老师那样, 多读书, 读好书, 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 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一桶水”, 而且要变这桶水为一条与时俱进、奔流不息的“河”。唯有这样, 教师在上课时,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娓娓道来, 文采飞扬;唯有这样, 教师在帮学生释疑时, 才能做到引经据典, 分析解说, 鞭辟入里;唯有这样, 才能不愧为一位传道授业的好老师。

二、真心关爱学生

《坚守讲台》里有一篇文章是《神圣的事业》, 该篇文章中写道:“人文精神博大精深, 但首先是爱, 惟其有了爱, 我们才能成为育人之人。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 当然也爱自己。我们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 但是我们对教育和我们可爱的学生应该付出最多的爱。”

一个富有责任感、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 总会把学生放在心上, 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 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 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当学生的身心、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 教师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受到挫折时, 教师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努力使他们成功。纵观我国的优秀教师, 他们无一不具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等优秀教师堪称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典范,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个怀有关爱学生情感和信念的教师, 总会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相反, 一个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 不会自觉地为学生去奉献, 也不可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些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 忍无可忍乃至暴跳如雷时, 一气之下会说出有损教师形象的话, 做出令人遗憾的事, 尤其是对后进生采取歧视态度, 甚至进行人格侮辱。还有的教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言, 不打不成才。因此, 这些教师对后进生拳打脚踢、扯头发、拧耳朵、扇耳光等。有的教师变相体罚学生, 学生没写完作业或者没写对作业, 便要学生抄十遍、二十遍。这种“额外的负担”同样造成了对学生身心的损害。这些教师的做法与我们新时代提出“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 就没有学校”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商老师在《坚守讲台》书中写道:“教育是人对人的事, 所以首先要尊重人, 把人当人, 满腔热情地对待人, 自己就不能以一种‘布道者’的姿态出现, 使人敬而远之。”所以, 这样的教师应该要加强个人师德修养, 加强教学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总之, 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 不是一个好教师。

三、素心淡泊名利

《坚守讲台》里有一篇《通财与才能》的文章, 商老师在该文中写道:“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财富迟早会流失的, 你就是把它铸成金山银山, 最后还会被人消融’。现在, 我退休了, 有房子住, 有饭吃, 有衣穿, 大笔的财产没有, 反正吃穿不愁, 生活无虞。”寥寥数语, 道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财富观、名利观, 几分清贫, 几分淡泊。而商老师那份清贫、那份淡泊却折射出师道尊严, 是我们许多老师学习的榜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有多少教师没能坚守讲台, 有的跳槽改行, 有的下海经商。即使能够留下来的教师, 仍然有许多经受不住拜金主义的大潮冲击, 正被物质欲望所困挟, 变得追名逐利。因为“教师也是人, 也要过小康日子”。所以许多触目惊心的现象发生在教育界。在利益杠杆的驱动下, 许多教师曾强迫后进生弃考来提高升学率;有的教师将“解题秘籍”在课堂上秘而不宣, 以便吸收学生参加自己收费的课外补习班等。

我也是一位教师, 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钱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道理。我希望我们教师人人能过上小康日子, 但我们国家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仍然需要记住:这份职业是面对生命、面对灵魂的, 教师的不良行为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因此, 教师在追逐利益的同时, 是不是也要以良知来自问:自己有没有在道德上沦陷得太深;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职业伦理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启功先生, 名利在他眼里比鸿毛还轻。如学校准备建立一个基金会来奖励优秀学生, 启功先生得知此事后义卖书画163万元, 但是他却坚持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会, 而是用他的老师———著名历史学家陈垣的书斋号来命名, 在他的大力鼎助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成立了, 这件事情在社会上一时传为美谈。

名著教育 篇8

一.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的概述

1.“名著”课程观的缘起

教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滋生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是一个科学技术冲破人文传统精神牢笼束缚而肆意蔓延的时代。各种大型工业迅猛发展, 科技的重大突破加大了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 因此经验主义者———杜威立足于职业教育, 体现出积极求变的科学教育进步要求, 竭尽全力挣脱自由教育的枷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历史的车轮运转下理所当然的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 过, 犹不及, 过重的职业教育使之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1929年爆炸式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终于遭受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也是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 政局动荡、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 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过去的种种进行反思。正是世纪之交散漫的、放任自流的、无严明组织纪律的进步主义教育造就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破坏了长久以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以至于引发了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等西方传统的古典哲学, 归根结底可以说永恒主义教育是一种与古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教育哲学思潮。柏拉图建构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念论, 把现实存在的世界分为:现象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现象的世界是虚拟的、转瞬即逝的、不稳定的世界, 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可靠的、真实的世界。因此教师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回忆理念, 从经验和现实所造就的狭隘和偏见中释放出来, 获得灵魂的自由, 让受教育者接受理念、理解理念, 加强理智的训练[1]。

每一位教育家的思想往往与童年的生活经历有一种根源性的内在联系, 或是对金色童年的再现, 或是对灰暗童年的反思。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向古希腊圣贤学习, 学习经典名著, 其复古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心理需求, 一种对童年本真的如痴如醉, 一种回归本真、回到原始生长点的无可抑制的渴望。

2.“名著”课程观的内涵

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挖掘人类天性中共同存在的要素———以理性为特征的人性, 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不能率性而为, 必须用包含永恒真理的“永恒学科”去充实青年。那么何为“永恒的学科”呢?赫钦斯在《高等教育》一书中说:“我们提倡永恒学科, 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了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 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 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最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因为他们对于如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2]简而言之, 所谓的“永恒学科”指的是受得起岁月的洗涮和时间的沉淀的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饱含了人类优秀文化认识论成果的历代哲学家、思想家等先进人物的著作。永恒主义者认为“永恒学科”不存在经验学科中, 只存在于历史、哲学、教育等人文学科中。赫钦斯认为“古典的学问是我们各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土壤, 各门学科最后就得依靠这个土壤”, [3]“名著”被永恒主义者在课程中放在一个绝对核心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3.“名著”的价值

永恒主义课程观对于扭转西欧各国当时颓废、萧条、困顿的局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醍醐灌顶般唤醒人们在不断探索科学新知的道路上如何回归教育的本真, 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永恒主义首当其冲的义无反顾的举起了人本主义的大旗。永恒主义者认为“名著”的优越性是其他教育内容难以媲美的。首先, 名著突破现实的局限, 它的思想和见地都有一种力透纸背的穿透力, 在浩浩汤汤的精神文明史中, 名著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进步力量, 每一本名著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浓缩, 它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从而使之观察和思考人生的角度更明确。其次, 阅读名著就是一次与伟人的对话, 这种对话不仅是浅层次的语言上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灵魂上的碰撞与摩擦。在对话的过程中人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细微的观察力都得到良好的训练, 在为前人伟大的壮举折服时达到理智训练的目的。最后, 读史可以明鉴。在信息爆炸的科学技术时代, 人类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根本无法跟上知识交替的步伐, 名著中饱含了历朝历代正确的关于宇宙的见解和观念, 总结了前人的生产生活经验, 是学习人类文明最有效的捷径。总之, 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目的不在于帮助人们掌握某种技能, 更不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 而旨在塑造完全人格, 对人们进行“永恒学科”的训练, 而这种“永恒学科”最终落脚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永恒”, 不可避免的落入窠臼。

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并非尽善尽美的, 其不尽合理的一面同样不容小觑。永恒主义者强调用古代的、中世纪的绝对标准来解决现代文明的一切问题, 陷入了顽固保守主义的误区, 他们认为古典名著中的一切观点、一切知识运用到现实世界都是理所应当的, 显然忽视了真理的相对性;况且, 片面强调了古典学科和古典名著的作用, 贬低了自然科学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难以小觑的作用, 反其道而行之, 把现实存在的所有社会问题都胡扯蛮缠的强加给自然科学显然是有失公允;最后, 永恒主义的教育似乎更适合旨在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对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 解决生存问题是一切人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永恒主义教育仅仅“读”而不“做”的教育内容完全冷落了基本生产生活的劳动技能问题。作为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潮, 终将无法挑起推动文明进步的大梁, 这也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曲高和寡”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则如此, 瑕不掩瑜, 永恒主义者那种对人文精神的不灭信念, 对古典文化的不懈追求对我国的读经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我国读经教育面临的现状

为了使更多的人认识世界的永恒性, 促进理性和道德精神的发展, 轰轰烈烈的以“名著”为主要内容的“圣约翰计划”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大学教育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收集了自柏拉图以来包括莎士比亚等在内的囊括了哲学、史学、宗教各类型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一百余种著作作为大学四年的主要学习内容。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至今仍令人唏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以台湾地区的王财贵教授为主掀起了一场颇受争议的“少儿读经运动”, 并得到某些大陆学者的积极响应。对于这场日渐平息的向经典致敬的运动, 我们没有价值去争论孰是孰非, 只明白读经运动中的“经典”和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都是对古代杰出人物的文化瑰宝的重新审视便罢, 目前我国开展的少年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运动与永恒主义主张“与伟人对话”“回到古代去”的名著学习观是一脉相承的。

瞬息万变的今天, 摩肩接踵花灯璀璨的街道加剧了儿童内心的迷茫和孤寂, 各类快餐文化充斥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但愈发拉大了和坍圮的精神生活的遥远距离。人们穿梭于光怪陆离的高楼大厦和亭台楼榭中, 背影却异常孤寂, 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造成的文化传承的断层正严重危及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倒在路边的老人不闻不顾的行人, 猥亵女童的让人深恶痛绝的校长, 受贿行贿的唯利是图的某些地方高官, 以及在食品中随意添加化学药品的个别无良商贩等等, 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现象随处可见。不经扪心自问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克己复礼、刚正不阿、善良敦厚、宽己待人的优良传统都去哪儿了?如今, 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创建精神文明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兼顾型的人才,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采用何种方式在长久以来只注重技术传授的基础上熏陶人文精神是当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名著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作为人类最为灿烂的文化遗产, 阅读名著不仅能获得精神上的享乐, 更是一种理智情感的培育。然而, 目前儿童阅读名著的情况并不容人乐观, 重新审视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似乎迫在眉睫。

三.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对我国读经教育的启示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名族之林。我国的“经典”是历经的五千年文明而沉淀下来的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 在古典时空的历练中仍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赞曾由衷的感叹道:“中国古典时空的美啊, 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它将在未来的世界中做出更杰出的贡献。”[4]我国的名著大多有比较整齐的格式化一, 音韵和谐, 韵律美使得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琅琅上口, 对名篇名句的咀嚼和背诵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掌握好本名族的语言。经、史、子、集等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故事、社会风尚、为人处世和伦理道德, 虽则这些经典难免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但在儿童性情最纯净的时候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中获得对本名族发展脉络的兴趣及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 我们呼吁儿童读经典、读名著并不是“唯经典是从”, 也不是囫囵吞枣的消化, 关键在于读的内容和读的方法。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观倡导的“名著”是几乎不包括相关科学技术的经典的, 内容仅限于哲学、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我国的经典虽然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 但绝不仅仅只有儒家经典, 尽管儒学著作基本上概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阅读的经典应该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特点, 涵盖生物技术、工程设计、信息技术等在内的各类自然科学门类, 这样才能达到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具的人才的教育目的;另外, 毕竟经典离我们的时空甚远, 某些知识的移植恐怕难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和知识的时代性决定我们面对所谓的“永恒学科”正确的途径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这种“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方法并非对古典名著的挑肥拣瘦, 而是以一种谦恭的姿态接纳古典文明、吸收古典文明;读的方法也不容小觑, 永恒主义者倡导用“问答法”来教授名著, 企图在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事实上并没有彻底的改变书本的绝对控制与教师的绝对权威局面, 希望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能够将名著流利的背诵出来, “先理解、后接受”的教学造就了一批批对经典严格恪守与崇拜的机器人。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 经典著作中的语言对较为理智的成年人来说尚且讳莫如深, 对于古典文化中领悟不透彻的地方教师的引导和点播显得尤为重要, 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育与培养创造性儿童的初衷相去甚远。将永恒主义教育“先理解、后接受”的方式转变为“理解并接受”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较为合理的出路。

四.小结

名著教育 篇9

一、含蓄的语言美

文学名著的重要特征在于其语言美,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同样需要从品析语言开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语言上就有其独特特征,拥有大量近似白话的语言,但尽管如此这些语言仍然和现代汉语意思有很大差别。这篇名著的人物对白突出显示了古典小说名著在语言上的缜密和个性,对人物形象以及环境的描写都十分含蓄,具有含蓄的语言美,从而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这篇文章是《红楼梦》当中的经典片段,其中在描写王熙凤的语言中就体现出了名著语言的含蓄之美。王熙凤在初见林黛玉时,用夸张的语言对林黛玉进行夸赞,而对于林黛玉的美她用了“标致”一词。这个词语虽然简单,但是却涵盖了多方面的意思。就整体而言,这一词语除了说林黛玉外形美之外也体现出人物的气质之美,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它来形容林黛玉不仅恰到好处,也符合该人物的实际身份。另外王熙凤的话比较夸张,使得这一词语拥有感叹的语气,符合王熙凤说话风格和性格特征,从侧面体现出林黛玉真的是美若天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名著语言的含蓄之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深刻体味语言的力量。

二、独特的人物美

每一部文学名著都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不同的人物有其特征和个性,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就能深刻地体会到独特的人物美。就《红楼梦》而言,这部名著当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而且每个人物都是美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人物美并不仅仅是外表美,最具特色的是作者为大家呈现了病态美,这也是这部名著中十分独特的地方,更是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特殊的人物美。这部名著当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总是病怏怏且非常瘦弱,但是正是这一种病态美吸引了大量读者,从而让林黛玉的整体形象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林黛玉进贾府》当中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突出了文学名著独特的人物美,也使得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更具审美内涵。首先,林黛玉身世很苦,在经历了自幼丧母的打击之后,父亲也离他而去,使得她只能选择寄人篱下。林黛玉得到了老祖母的喜爱和关怀,但是林黛玉骨子里非常自卑,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直愁眉不展。其次,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并不顺利,在薛宝钗介入两人感情之后,让林黛玉变得更加苦闷和惴惴不安,也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林黛玉呈现出的是一个病美人形象,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心,使得人物对形象美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实现阅读能力的升华。

三、丰富的文化美

中国文学名著是文化的结晶,所以文学名著无不透露出文化之美,这对于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够通过阅读教学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红楼梦》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部名著当中描写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无不叫人啧啧称奇,也能让人在认真阅读后感受到丰富的文化美。文学名著中将内容丰富的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语言文字当中就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的目的也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

《林黛玉进贾府》虽然仅仅是《红楼梦》的片段节选,但是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审美意蕴。例如,林黛玉初次进入京城并进入贾府就深刻感受到了贾府的繁华和建筑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贾府有大量的规矩,哪怕只是简单的漱口和喝水都要按照规范,于是细心敏感的林黛玉为了避免出错都会认真观察和学习周围姐妹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文化之美。贾府中的老祖宗、夫人、小姐、丫环等的穿着打扮和小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和地位,这正是服饰美的体现。

名著教育 篇10

关键词:六种教育合力,中学语文,教师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1)是前苏联教育界公认的“教育思想泰斗”,(2)他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体制,非常值得教师去深入研究。其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3)()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学生的智育问题进行探讨;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对不同教育合力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本文主要从第二部分相关内容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情况,分析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的意义。

1 六种教育合力与教师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

1.1 六种教育合力理论

教育合力理论在我国教育界由来已久,不同的教育著作对都有不同的解释。在《中小学德育词典》(4)中对教育合力的阐述,偏向特定时间和社会环境内经过多种途径实施的德育教育后所产生的教育综合作用。当前教育学界对教育合力一词的解释主要是围绕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合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对教育合力论述的维度更为具体和完整,主要可以分为:教师、家庭、学生、集体、同伴、书籍。首先,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构成的基本元素;其次,家庭是学生家庭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再次,集体和同伴为学生形成了完整教育的重要环节;最后,书籍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了发展向上的重要工具。

1.2 教师角色扮演理论

在教育舞台上,教师始终是一个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显得就更为重要,教师既是课程的引导者,也是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者。多年来,教师角色扮演理论持续引发教育界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扮演教师这个角色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对教师的本质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在将教育合力的思想,引入了教师角色扮演理论。教育合力对于教师角色扮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六种教育合力在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的应用

2.1 教师教育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中强调教师的所要具有的品质,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热爱教学、不断进取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诠释。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从树立一个良好的语文教育思想,更好地对汉语言进行传播教学。

其次,他针对教师权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要珍惜这种信任,也就是说,要重视孩子的无力自卫状态。”(5)对教师的权威性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准确地指出了教师权威是从何而来的,这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去从事学科教育工作。语文教师的权威同样来自学生,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更要保证授课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准确性,对学术的严谨性进行有效控制。

最后,他也指出教师要将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实质”。(6)将语文学科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精神生活开始,将语文学科教育真正的融入血液之中。

2.2 家庭教育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长久以来,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一环,广泛受到了教育各界人士的关注。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排头兵,它虽然相对独立地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但当学生开始接触学校教育以后,家庭教育就不能完全脱离学校教育而存在。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中提及了“家长学校”(7)这个观点,他主张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协作培养学生。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家庭教育合力的问题。一旦家庭教育对语文学科教育出现消极影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为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教师更应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使得语文课程更好地展开。

2.3 学生自身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师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身在教育合力作用。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中,更是将学生作为最重要的一环,从学生的思想作用、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个性发展等多维度进行分析讨论。学生的主体性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进入新时期以来,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体系扑面而来,而当今的中学生的无论从教育背景和心理情况上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无论怎样改变,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其受教育主体性,从来都没有改变。有效地结合我国当前中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变更,试图寻找出最合适中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教育方法。

2.4 集体教育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集体教育,他将集体教育作为一种有效教育途径进行使用。集体教育建立在集体中多个成员的共同思想基础之上,将集体成员不同的个性进行有效统一,集体教育是十分有效的。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集体教育合力衍生的教育方法,例如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都在广泛使用中。由于新课程对应用性课程的要求更高,很多学校都开展应用性课程,例如:研究性应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开展的基础都是集体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集体的教育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扮演好集体教育中的引路人。

2.5 同伴认同教育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课程中涉及许多的情感教育,这些情感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友情。如何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友情价值观呢?首先,教师应该认清友情的基础。青少年建立起友情的基础就是同伴认同,同伴认同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其对学生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群体内,如果学生无法获得这个群体内同伴的认同,将出现各种的问题,例如:孤独、远离人群等等,也就无从谈起友情的建立。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同伴认同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同伴认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同伴认同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扮演起学生之间的情感大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6 书籍教育合力在教师角色扮演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书籍是可以对学生的心灵发言产生一定作用,一方面,他主持编写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阅读的好书目录》,(8)该书目主要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审美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等。除了正常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外,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开出适当的阅读书目,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另一方面,他还提倡书籍的作用也要作用于教师,教师要在阅读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丰富的思想和知识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应用书籍教育合力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师在扮演好书籍分拣员的同时,更要做书籍知识的储存库。

3 六种教育合力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的意义

3.1 基本教育合力,教师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

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教育合力,同时也是完成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学生和教师是两个相对概念,只有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有一定需要时候,语文教师才会发挥出其最大的角色能量,才能在应学生的要求,扮演出学生需要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

3.2 家校教育合力,学科渐进教育的有效补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各有优势,中学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种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9)特别在语文学科长期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作用远远超乎想象。在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加上了应试的色彩。这就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合力,为语文学科教育提供更好地教育便利。中学语文教师,利用一切可以使用沟通途径,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起来,扮演好语文学科的教育理念沟通的桥梁。

3.3 集体教育合力,角色扮演中有效教育途径

集体教育(10)合力是教师角色扮演过程中,开展教科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学教学基础单位通常以班级为主,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是集体重要组成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角色不能独立于班级而存在。要特别注意如果教师独立于班集体之外而存在,教师的角色就很有可能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集体教育合力的作用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出来,也无法了解学生间的同伴认同情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进行规避。

3.4 知识教育合力,丰富角色扮演的学科内涵

书籍的使用是知识教育合力的有效表现途径,特别在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过程中其占有重要的位置。知识教育合力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方法开展的依据。知识的储备情况,是丰富语文教师角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学科教育中,要重视教育合力对教育过程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扮演这个角色过程中,可以将教育合力应用在教学中,更好地塑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在新时期教育大潮中,建立起教育合力的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注释

1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小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单中惠,杨汉麟等.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93.

3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531.

4张公武,冷洪恩.中小学德育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42.

5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821.

6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844.

7..苏霍姆林斯基著.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给教师的建议.2版(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96.

8蔡汀,王义高,祖晶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520.

9华国栋编著.你也能出类拔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81.

走进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 篇11

关键词:决策;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35-01

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赛课活动虽已落下帷幕,而我却还沉浸在从选材——备课——制作课件——赛课的过程中,本次赛课我感受良多在此将我的得失与大家分享。

一、徘徊中的决策

自从学校开会安排了青年教师大奖赛以来,我明知无法“逃脱”所以还是一直在心里挂牵着这件事儿,只是一直在选材的边沿不断徘徊着下不了决定。好不容易选择了《桥》这篇课文作为赛课内容却在周末下午才听好友说赛课要求上的是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我一下子就懵了,这可如何是好!明天就是星期一了,周一开会抽签周二赛课就将拉开帷幕,我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晚上吃过晚饭陪儿子做作业无意中看到了书架上的四大名著,头脑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我何不上名著方面的内容呢?我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对于四大名著虽有所了解却不熟悉要想用作上课内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项莫大的挑战。我犹豫了,是选择书上的选学课文还是上名著?我拿不定主意,整晚我辗转反侧却没有结果……

二、逼上梁山

转眼间就到了周一开会的时间,当领导们安排好工作之后教导处李主任就喊我们抽签了。我可真“幸运”竟然抽到了第二号也就是说明天上午第二节课就是我赛课了,这可真是把我给“逼上梁山”了。回到家思考了很久最终我还是决定向高难度发起挑战——上名著内容。我思索着《西游记》孩子们太过于熟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太过于复杂深奥孩子们不太感兴趣,而《水浒传》故事精彩人物形象鲜明又极具趣味性,孩子们学习起来应该更有兴趣吧,最终我确定上《水浒传》,希望这一逼也能把我逼成一条“好汉”!

三、备课遇拦路虎

确定好上课内容和课题之后,我顾不上吃饭就开始坐在电脑前备课。四个多小时过去了,经过不断地修改教案也已基本敲定。该制作课件了,可我的电脑却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我想尽办法却总是不能在PPT中插入文字,此时已经是晚上11:40这可如何是好?窗外虽是寒风中夹着凉凉的雨滴而我却急的冒汗……紧急关头好友向我伸出了援手为我解决了难题,真是雪中送炭啊!深夜2点过,我终于初步完成了课件制作。

四、最后的准备

星期二早晨刚7点半我就到学校了,因为我的教案还需再次修改,评委用的教案还没有打印,学生学习的题单也还需要最后的修改和打印,课件有些地方要进行最后的处理……太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眼看着就要到我上课了……,我沉住气一连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投入了最后的准备工作中。

在距第一节课下课还有10分钟时间的时候,我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拿着为孩子们准备的题单我来到教室打断了数学老师的讲课将题单发给了孩子们,并让他们上好厕所带好文具及题单集合到四楼多媒体教室上课,刚讲完要求下课铃就拉响了……

五、反思得失

孩子们刚到多媒体教室坐定上课铃就拉响了,我深呼吸后定了定神神便按照教案开始了我的“名著之旅”。

40分钟的课看似很长却在转眼间结束了。上完课,我只觉得浑身轻松可心中却是百感交集。回顾本节课,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是:1、注重对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2、明确了书—故事—人物—细节之间的关系。3、对气氛的渲染,对孩子们积极性的调动和对孩子们学习的反馈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存在的最大的不足有三点:1、徘徊犹豫下不了决定,所以迟迟未决定上课内容;2、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所以不熟悉教学设计,上课不够流畅。3、在对孩子们进行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指导和对故事、人物形象及细节描写方面的学习指导犹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彻底。

名著教育 篇12

那么, 如何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变负担为享受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一、因“材”施教设疑激趣

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名著的内容节选, 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我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 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智取生辰纲》时, 我从杨志和林冲打斗开始, 讲到杨志不肯留在梁山, 又从杨志误杀泼皮牛二, 讲到戴罪被梁中书重用。这样, 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杨志一路上押送生辰纲的心理, 更给学生们留下了悬念:失了生辰纲的杨志将何去何从呢?梁中书会善罢甘休吗?抢了生辰纲的吴用等人的命运又该如何呢?学生们产生了好奇心, 便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学《格列佛游记》, 我从《宫廷游戏》和《语言的妙用》这两个精彩的片断入手, 引导学生品读。学生了解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飞岛国的教授们所谓的改进本国语言, 原来就是简化言辞、以物示意, 认为这样改革的好处是对身体健康有益, 对更加简练地表达思想也有好处。另外, 它还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 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 所以对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学生读到这一定会感觉到这些情节荒诞可笑、想象奇特。教者再追问: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游历的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这些国家的人和事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吗?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学生受书本中精彩片断的感染, 加之有这些问题的追问, 便会产生迫不及待想阅读原著的欲望。

二、因“剧”制宜开渠引流

现在, 许多改编自经典名著的电视剧都相继热播, 我们要用好电视这个资源, 抓住中学生喜欢看电视的心理, 引导他们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一定程度上讲, 学生在屏幕上学到的东西并不亚于学校中所学, 可以说电视是学生走进名著的“第二课堂”。的确, 要了解名著, 一部有声有色的电视作品或者电影, 比起一部厚厚的原著, 来得更轻松、更形象、也更快捷。更重要的是, 许多学生本来不怎么喜欢读名著, 但看了相关的电视剧之后就很想读那些名著了。就连一些不喜欢读名著甚至读不懂名著的学生, 看了名著电视剧以后, 也轻轻松松地知道了很多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

有人会说, 学生看电视的效果比不上看原著。这话不假。问题是, 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去看原著, 如果再不看电视, 不是更糟糕吗?这些学生能从电视中了解名著, 不是也很好吗?而对于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 看电视剧就更能激发他们读名著的愿望。特别是四大名著和一些外国文学名著, 本来学生的阅读障碍就是原著中有很多人名难认难记, 但看过电视后就能大大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

三、因“势”利导广种“博”收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认为, 名著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也相等。其实, 只要留心, 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名著的影子。比如一些民间俗语“智不智看三国, 勇不勇看水浒”、“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等, 都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 经常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名著的各种信息, 让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去滋润名著的田园。

另外, 社会上铺天盖地的动漫、连环画中也有很多是对名著的戏说。什么《大话三国》《大话西游》《大话红楼》, 什么《水浒外传》《后西游记》, 什么《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等等,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但这些作品还是吸引了大批的中小学生。究其原因, 无非是作品轻松调侃的笔调, 幽默有趣的情节, 令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 捧腹大笑, 烦恼尽消。大多数学生把这些作品当成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但我认为, 如果引导得当, 就可以把这种作品变作学生阅读名著的钥匙。因为我不反对学生读这些Q版名著, 许多学生就带到学校来看, 有疑难之处, 还来问我。后来他们越读越有趣, 借着这种好奇心就读了很多名著。

上一篇:肾性贫血下一篇:“中医护理”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