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故事(精选4篇)
名著故事 篇1
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精华的经典名著,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引领幼儿徜徉于经典名著,有利于开拓视野,领略古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名著故事表演以其自主性、自娱性和游戏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力,获得充分的愉悦感,并在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名著故事表演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恰当的中外名著
名著故事表演活动围绕具体的作品展开,幼儿通过展示作品丰富有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艺术美来获得经验认识世界,因此选择具有教育意义、文字浅显、情节生动、艺术性强,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作品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在作品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符合最近发展区。
教材的内容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直接影响表演活动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故事爱好倾向。小班幼儿语言能力较弱,可以选择主题鲜明、篇幅简短、对话语言重复的作品,如《拔萝卜》、《小兔乖乖》等。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可选择篇幅较长、情节曲折、有悬念,语言机智、幽默,充满奇特幻想色彩的故事,如《小熊请客》、《白雪公主》等。
2. 贴近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表演活动的基础,取材于幼儿生活或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名著作品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积极性。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从幼儿的谈话及活动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选择那些对于幼儿来说感性的、温暖的、亲切的作品来安排名著表演活动内容。如:经典作品《小猫钓鱼》,其中的角色“猫”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形象,而作品中“小猫”的性格特征“好奇、好玩、做事缺乏耐心”是许多孩子的共性,幼儿演来倍感亲切。
3. 注重多元性。
多元化的内容和题材将帮助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和多元的情感经验,我们应帮助幼儿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感知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事物、环境的差别,同时又产生自我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选择的作品也应是多国家、多地区、多时期的,包括那些脍炙人口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外儿童名著名篇和中国本土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作品《东郭先生和狼》、《守株待兔》,近代作品《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国外作品《狼和七只小山羊》、《灰姑娘》等。
二、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环境是潜在的教育资源,能对幼儿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名著故事表演活动中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一方面能引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表演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支撑。
1. 搭建多样化的表演舞台。
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根据需要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体活动时,就需要多个舞台同时呈现。而对沉浸于童话故事表演之中的幼儿来说,有套小桌椅的走廊一角,有座小屋子的活动室拐角,或者有棵大树的楼梯平台都是合适的表演“舞台”,因此,可利用园内的各种空间,如教室、走廊、阳台、楼梯拐角等为幼儿“搭建”五彩纷呈的表演舞台。
2. 提供开放的表演材料。
材料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意愿与兴趣,提示幼儿在一定的游戏情景中进行表演。在名著表演游戏中,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作“道具”,因此,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除了提供表现角色特征的基本道具之外,还可向幼儿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游戏材料(旧报纸、废旧挂历纸、包装袋、蛋糕盒等)供幼儿选择、替代或自制。如在表演故事“小熊请客”中,幼儿自己动手在蛋糕盒上铺上包装纸做成小桌子,又用旧报纸团了许多对付狐狸的“石头”,这些自制的“道具”使表演更具吸引力。
三、引发全面的作品感知
名著故事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典型地反映各种事物。幼儿只有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内容,才能真正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从而受到品德、语言、美感等方面的教育。
1. 帮助幼儿熟悉作品内容情节。
感知理解作品的第一步是熟悉和了解内容和情节。可以通过阅读、讲述、欣赏等活动帮助幼儿熟悉作品,除了通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大量的日常生活时间(晨间阅读、餐后休息、离园活动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听觉欣赏活动,让幼儿在反复倾听中掌握作品主要内容,熟悉角色对话,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主人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熟悉作品情节及其发展顺序。
2. 引领幼儿体验作品情感情绪。
经典名著故事一般都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反映生活和塑造形象,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幼儿,从情感上打动幼儿。在帮助幼儿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情绪时,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尝试着像作品中的主人公那样设身处地地展开思维,紧张时感到畏惧,取得胜利时感到轻松愉快,从而使幼儿对人物的行为、命运及各种生活情景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3. 指导幼儿掌握作品艺术语言。
经典名著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作者加工的艺术语言,具有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特点。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除了熟悉角色的对话外,还应学习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述对话,可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讲解和肢体语言示范,使幼儿对其中的语言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大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大班幼儿学习其他相关的语言,包括描述人物外貌、动物特征、自然现象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勇敢、诚实、机警……),描述心理状态的词(盼望、焦急、感激、激动……)。
四、营造宽松的表演氛围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在活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并不追求表演结果,教师应当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使他们自觉地参与表演。
1. 关注需要,提供选择。
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活动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健全人格逐渐形成的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选择的机会。如在表演开始前,可让幼儿自主选择伙伴、材料、地点;表演开始后,当幼儿产生交流的愿望时,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交流经验,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在根据自己的愿望自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他们的兴趣要大得多,没有外在的压力,活动也显得更自由、更轻松。
2. 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表演不是目的,使幼儿获得真正发展的是表演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活动“过程”往往比活动“结果”更感兴趣,活动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远远胜于活动结果,因此在名著故事表演中,教师更应关注表演过程。如幼儿学习了故事《丑小鸭》后尝试进行故事表演,他们建议要配上音乐,布置背景,他们用各种材料(有的是半成品),自己动手布置了小河、田野和鸭子们的家等场景,然后才开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虽然这样的故事表演在准备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他们的创作和表演热情始终如一,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的收获也是丰厚的。
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
名著故事表演的过程是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来再现特定故事的过程,这种再现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获得各种有益学习经验的过程。表演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萌芽,鼓励和指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作品。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是了解幼儿特点及需要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在游戏中说什么,做什么,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哪些地方需要帮助,关注幼儿表演过程中良好的行为和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注意幼儿的点滴进步。除了观察以外,教师还可以以文字、实物、照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包括:幼儿的各种作品、所搜集和使用的有关物品及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谈及行为表现的描述,等等。记录的材料是师幼互动的媒介和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依据。
2. 支持和帮助。
教师尊重幼儿表演的兴趣与需要,真诚的倾听、全面的支持、适度的提升将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表演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契机。教师可以在不干扰幼儿的前提下参与幼儿的表演,如扮演其中某角色或当“观众”,关注幼儿的表演进程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帮助和支持。
3. 启发和引导。
在名著故事表演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能让表演更好地深入,同时有利于幼儿在表演中体验成就感。尤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引导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针对表演开始前乱哄哄的场面,教师启发引导“节目主持人”在演出开始前要提出一些要求:“请大家安静,演出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耐心地等待,谢谢合作!”这样,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并深入表演。
名著故事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愉悦他们的心情,真正叩开他们窥探心灵的窗扉,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摘要:选择经典名著, 以故事表演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又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的组织可从选择恰当的作品、提供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氛围等方面入手,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来促进幼儿语言、情感、智力、个性、交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名著故事,表演
名著故事 篇2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我们会流利的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对于我们最喜欢哪部名著?我想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很多人会选择《西游记》。当然首先影响我们的也许是动画片版的西游记或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
记得三四岁时,妈妈培养我去了解《西游记》的内容,买了几本白话版的《西游记》,每到我上床时就当做睡前故事来讲,但是妈妈每讲到什么妖魔鬼怪,我就会被吓得瑟瑟发抖,哇哇大哭,似杀猪般的嚎叫:“不要,不要!”搞得家中不得安宁,还常常做恶梦,梦见自己被妖魔吃掉了,总是从梦中惊醒,觉也睡不踏实。此后,我便见书如见鬼。妈妈为了帮助我又和我谈了谈,之后又试了几次,但最终还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而放弃了,将没讲完的书送给了别人。
再大一些的时候,我不再相信有妖魔鬼怪了。便渐渐对动画片版的西游记感兴趣了。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邀请小伙伴一起在家中看西游记动画。生动的配音和趣味的形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常常感到身临其境,憨厚老实的猪八戒,常常使我们发笑;机灵百变的孙悟空,常常使我们羡慕;勤劳少语的沙悟净,常常使我们佩服;还有絮絮叨叨的唐三藏,常常使我们折服。故事的情节经常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变化。
小学时,老师让我们读《西游记》,这时再读也不像小时候那么畏惧了,而是感觉充满兴趣。抱着精装的书,闻着墨香,体会着书中的情节,喝着茶。简直像在人间仙境,十分惬意。每到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常常读到吃饭时还不肯放手,左一个等会儿,右一个马上,迟迟不肯过去,等到把妈妈急得大喊时,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下,吃完饭又开始刻苦攻读了。当然这也给我带来了好处:它锻炼了我的阅读量。
现在,我还是依恋着西游记的情节与我刚读时的感觉。我现在依然爱读西游记,重读文章,去寻找那时的感受,那熟悉的情节与那熟悉的氛围。不断地重读,不断地回忆初读的心情;不断地重读,不断地获取新的感悟;不断地重读,不断地使我回到那世外桃源般的氛围中。
名著故事 篇3
为了向祖国母亲的60华诞献上一份自己的心意,中国书籍出版社也决定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出版相关的图书。经过几次选题论证会讨论,最终决定,从出版社自身定位和职能出发,编选一套反映新中国出版业60年来辉煌成就和曲折进程的系列图书“出版60年”。本系列共包括三本图书,《编辑的故事》《书店的故事》《名著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反映新中国出版事业成就与历程。作为《名著的故事》的责任编辑,我参与了“出版60年”这个系列的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
60年来,新中国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出版物,很多都堪称一个时代的象征。那么,在众多的优秀图书中该选择哪些呢?为了确定入选篇目,社里请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基础研究室的专家参与讨论、选编。首先确定了选择原则,一是要有代表意义,要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有较深远的社会影响,能够代表时代的潮流,能够称得上“名著”。二是有故事,为了使图书能够有较好的可读性,最终确定了“讲故事”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挖掘这些图书出版过程中那些往往不为人所知、甚至被忽略的人和事。经过几次专家论证会,我们初步选择了50部入选图书,开始了向相关人员的约稿工作。
在约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出版同仁的大力支持。当我们根据资料找到有关出版社,联系到那些老编辑、出版社的老领导,他们都非常兴奋,也纷纷表达了对这一选题的支持,或撰写文章,或提供线索,或慷慨允诺选用已有的文章。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老师,不仅向我们提供了记录《鲁迅全集》《围城》《随想录》出版故事的文章,还专门为我们写了有关他自己责编的《白鹿原》的回忆,讲述了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的《白鹿原》在出版前后的故事。原花城出版社副总编,主持出版第一个内地版本的《丑陋的中国人》的陈俊年老师,在接到我们的约稿电话时,当即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他一定要为我们写稿,在七八月份的酷暑里,在赴四川考察的途中,仍然为我们撰写了《花城版<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前后》,并多次提出宝贵意见。贵州人民出版社的杨建国老师,是《顾准文集》的责任编辑。在我向他约稿的时候,他表示曾有许多媒体就《顾准文集》出版过程、背后的故事采访过他,但他这是第一次详细讲述自己的感受。当他谈及自己因这本书而遭受的压力及遭遇时,他说:“作为出版人,一生中能够出版这样一本流传后世的书,我很自豪。”还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同业单位,积极向我们提供资料,提供文稿。
我们在约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寻找这些入选图书的相关人员时就大费周折,这些入选图书的出版时间跨度达五六十年,在这期间,出版社、相关人员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变动都非常之大,这就为我们的约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常是当我们好不容易查到具体的人员,打电话到出版社联系时,才发现那些了解情况的人已经调动了工作,甚至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在这个单位了。像《三重门》的责任编辑袁敏老师,我们与出版《三重门》的作家出版社联系,被告知袁敏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我们又通过网络查找到她现在的工作单位——杭州的江南杂志社。几经周折才联系到袁敏老师,约到了这篇稿件。还有一些图书,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些红色经典,许多当事人已经去世,而这些优秀图书又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没有它们就不足以反映那个时代的出版成就。为此我们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向相关出版单位了解情况的人员约稿,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协助,这才有了记录《十万个为什么》《星火燎原》出版历程的文章。
终于,包括《编辑的故事》《书店的故事》和《名著的故事》在内的“出版60年”系列于2009年10月顺利出版,我们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全体成员向祖国母亲的60华诞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最后说说我在编辑《名著的故事》中的一些感受。
在《名著的故事》的约稿、编辑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从这些出版界前辈、同仁那里受到感动,得到激励,接受教诲。对于我个人来说,入选的这些优秀图书,很多都曾经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它们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不仅是出版史重要篇章,而且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史、文化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所以我也由衷地感到了这本书的意义,感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被称为“圣人的苦役”的《现代汉语词典》和《鲁迅全集》等出版工程的浩大、艰辛让我知道出版前辈们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何等的贡献;《红岩》《李自成》《白鹿原》让我知道编辑为这些名著的诞生付出了怎样的心血,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问世离不开默默奉献的编辑;《围城》的重见天日和《哈利·波特》的引进让我知道编辑需要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眼光;《丑陋的中国人》和《顾准文集》出版后的遭遇让我知道了编辑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
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篇4
河堤的树丛里,有三只毛毛虫,它们是从很远的地方爬来的。现在它们准备过河,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去。
一个说,我们必须先找到桥,然后从桥上爬过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抢在别人的前头,找到含蜜最多的花朵。一个说,在这荒郊野外,哪里有桥?我们还是各造一条小船,从水上漂过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到达对岸。一个说,我们走了那么多的路,已经疲惫不堪了,现在应该静下来休息两天。到时候,也许自然就有办法了。另外两个很诧异。休息?简直是笑话!没看对岸花丛中的蜜都快被喝光了吗?我们一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难道是来这儿睡觉的?
话未说完,一个已开始爬树,它准备折一片树叶,做成船,让它把自己带过河去。另一个则爬上河堤上的一条小路,它要寻找一座过河的桥。剩下的一只躺在树阴下没有动。它想,畅饮花蜜当然舒服,但这儿的习习凉风也该尽情享受一番。于是,就钻进一片树林,找了一片宽大的叶子,躺了下来。河里的流水声如音乐一般动听,树叶在微风中如婴儿的摇篮,它很快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也不知自己在睡梦中到底做了些什么,总之,一觉醒来,它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的翅膀是那样美丽,那样轻盈,轻轻扇动了几下,就飞过了河。此时,这儿的花开得正艳,每个花苞里都是香甜的蜜汁。它很想找到两个伙伴,可是,飞遍所有的花丛都没找到——因为它的伙伴一个累死在路上,另一个被河水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