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

2024-10-03

外国名著(共12篇)

外国名著 篇1

《教父》———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比政府更重要, 它和家庭几乎是可画等号的。千万别忘记这一点。

《巴黎圣母院》———宽宏大量, 是唯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伪君子》———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 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 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 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 它却变成了种子, 长出鲜花和香膏, 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静静的顿河》———不要向井里吐痰, 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 是件很容易的事。

《培根论说文集》———美德犹如名香, 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 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日瓦戈医生》———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 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这才是您的本身, 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 这也就是您的灵魂, 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好兵帅克历险记》———谁都可能出个错儿, 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汤姆·索亚历险记》———他发现了人类的一个大法则, 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 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 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一千零一夜》———时间的一切虚伪, 正像过眼云烟, 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 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

《巨人传》———人与人之间, 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 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外国名著 篇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备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备教材: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单元总体目标】:

1、学会21个生字,理解每课出现的生词。

2、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读懂课文内容。

3、欣赏文中的精彩片段,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以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学,带动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5、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6、完成“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关注她的命运;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2、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体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5、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用事实说话。

6、交流平台,交流学习一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课时安排】:

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备教具:学生预习及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备学生:学生在前几个学期,较少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因此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风俗习惯比较陌生,加上本组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众不同,特别是梗概加精彩片段。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在熟读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很重要。

备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欣赏精彩片段。备板书: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把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备作业:精心设计课时作业,合理安排作业的质和量。备资源:吃透教材,制作课件,调动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集体备课的研讨重点:

黄晓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文中破折号的用法。

李娟: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在读中理解,领悟,品味,积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刘艳清:《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本文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穿插起来,互相辉映;一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刘冬琳: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读精彩片段中的后半部分,体会他内心斗争中传递出来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王迎节:《鲁滨孙漂流记》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读精彩片段中的后半部分,体会他内心斗争中传递出来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李霞:《汤姆.索亚历险记》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断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赵芳:本次园地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见解。

活动总结:整个单元都是紧扣单元主题的。这样的安排,为我们整体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更多更广阅读外国名著提供了视野,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本组教材,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

中国古典名著的外国名 篇3

《西游记》:侠与猪

阿瑟·韦理的英译本《猴》,在西方被公认为是水平比较高的。韦理在为此译本所作的序言中说:“……书中主角‘猴’是无可匹敌的,它是荒诞与美的结合,猴所打乱的天宫世界,反映的是人间封建官僚的统治……”

在英译本之前,早在1831年就有《西游记》的日文译本《通俗西游记》,其后英、捷、波、俄、西班牙等国译本才相继问世。翻译家将书名译得五花八门,除了理查德的《圣僧天国之行》、韦理的《猴》之外,其它译本有《猴王》、《猴子取经记》、《侠与猪》、《神魔历险记》等。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还曾播放过根据《西游记》改编的4集电视剧。在剧中,观音竟然和唐僧谈起了恋爱,还有俩人亲吻的镜头。又有消息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已开始着手进行《西游记》的改编工作,又一部美国版电影《西游记》即将面世。但是曾成功饰演过孙悟空的中国演员六小龄童对此却深表忧虑:“我担心他把‘孙悟空’拍成‘金刚’!”

《水浒传》:强盗和士兵

《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被译成日、英、法、德等12种文字。

有一些译本为了迎合市民的喜好,歪曲了书中的人物形象,如把林冲和扈三娘写成了一对情深意笃的情人,矮脚虎王英成了情场失败者。

西方最早的《水浒传》全书译本是德译本,书名《强盗和士兵》,译者是爱林斯达。这位译者并不懂汉语,他仅根据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口述整理,又进行了大胆的加工,结果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把李逵的故事错安在武松的身上,变成了戴宗整武松,武松还会摇头晃脑吟诵白居易的诗等等。

英译本中,译得最好的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译本,书名《四海之内皆兄弟》。

《红楼梦》:庄园里的爱情

《红楼梦》在国外已有十几种文字共23种主要版本,受到各国读者欢迎。世界各国较重要的百科全书,都有专条介绍。美国的《美利坚百科全书》称赞《红楼梦》为“世界文坛的一座丰碑”。

《红楼梦》最先传入日本,但最早翻译 《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红楼梦幻》。此外,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等人也翻译了五卷英译本,书名《石头记》。 《红楼梦》俄译本书名为 《红楼阁里的梦》,法译本则叫《庄园里的爱情》,这些译名着实充满了欧洲式的浪漫情调。

在早期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即 “黑色的玉”。Jade(玉)在英文中有两个引申义,一有“放荡的女人”之意,另一个则是妓女。除了人名翻译,早期英译本在人物宗亲、语言文化、典故、宗教等方面也存在错译、误译等问题。

《聊斋志异》:老虎做客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集 《聊斋志异》,有英、法、德、日、匈、波、爱沙尼亚、丹麦等20多种文字译本,其中日文译名为《艳情异史》,英文译名为《人妖之恋》。更为惊异的是意大利文译本,叫《老虎做客》。凭着这部巨著,蒲松龄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可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金瓶梅》:西门庆与其六个妻妾奇情史

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自问世以来,由于内容触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敏感的神经,被长期列于禁书的黑名单上。然而,《金瓶梅》却受到了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它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外国名著 篇4

一、运用电影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扩大学生阅读量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电影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记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枯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老师辛苦,而且学生听得乏味,教学效果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慢慢消失,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步下降,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但如果教师稍稍变换一下思路, 将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嵌进传统的讲授课程中,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在讲名著《傲慢与偏见》时,我们在简单介绍作品之后,播放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就会记得很多经典的情节,很多同学还会回过头去读《傲慢与偏见》原著,会搜集与作家或作品相关的材料,进而会读其他的外国文学名著,总之,如果开始的时候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被打开和扩大,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运用电影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文学文本虽然可以天马行空般挥洒自如地书写,但如果未真正理解文本信息则很难通过想象重建画面。而优秀的改编电影可以让原本冰冷的文字转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影中动态的画面感也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电影过程中, 会体悟名著改编魅力,感受到电影带来视觉的美感。总之, 电影观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名著改编影视这种现代化手段可以挽回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去阅读,阅读量的扩大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二、电影可以提高和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写作能力包括四方面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门类,它的信息容量较大,是声、色、文、形、光的完美结合,这样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比如在电影《乱世佳人》的观看过程中,主人公斯嘉丽最后一段凝视远方说的台词“明天就是新的一天”,有什么样的深刻意义,可以让学生联想斯嘉丽的性格来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如何,这些不但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更能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去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把它布置成一篇小作文让学生练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人物性格,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电影可以拓展书本知识,可以为写作提供更 多知识储备和写作素材

我们知道,教科书是课堂上最基本的教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完整的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 还包括各种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和激发学习热情的形式,就如声音、画面等资料的结合体——影视资源。影视信息容量较大,引入电影能很好地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一部恰当的原著改编电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掌握原著, 同时通过对影片的挖掘和延伸也可以丰富、拓展更多地知识,从而为写作积累更多地素材和知识储备。通过补充一些影片背景,也可让学生产生拓展知识面的愿望,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感受力。

电影作为技术、艺术、语言的综合性产物,也能通过画面中的场景、人物活动与相互间的关系、人物的服饰及言谈举止等系统地展现时代色彩和社会风貌。电影能把学习者带到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中,同时通过故事情节增强学习者对当时文化的感性知识。比如,电影《呼啸山庄》就能让学生体会19世纪英国社会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对彼时人们的言语、服饰及生活习惯有大体的了解。这些知识的获得,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了外国名著,他们或就某一名著和影视改编做比较,或研究作家的创作心理,比如电影《成为简·奥斯汀》就是一部展现《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传奇一生的影片,对比观看这样的影片也会提升学生对作家研究的兴趣。这些知识的积累会转化为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把生动有趣具有画面感的电影带进课堂能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为了更好地发挥名著改编电影的作用,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电影。教师应尽量选择符合原著精神的改编电影,这样的电影,学生观看后能够把握与原著一致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扭曲或脱离原著作的名著改编电影是不应该被选择给学生赏析的,因为经过再构思的电影无法有效地帮助教师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最重要的是会使学生对原著产生误读。这样,就会使影视教学得不偿失。同时, 教师选择原著改编电影时还要注意影片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素养、知识水平和心理接受能力。这样运用电影授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电影教学成为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力方式。

其次,要把握播放时机。选好合适的电影版本之后就要开始考虑电影的播放时机。放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先播放电影然后讲解,也可以先做简单讲解再播放影片然后再总结,也可以边放映边讲解。每种方式各有利弊,我们要针对不同影片、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情况,教师都应尽量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能贪图省事,让学生从头至尾看完电影,不作任何提示、讲解或讨论,这样就失去了教师的意义,学生的很多可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会被抹杀,很多问题也会被掩盖。

最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影片放映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教师必须做及时的讲解,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必要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影片,否则学生只是把看电影当成了消遣, 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感受到,没有思考,这样的影视教学是失败的。教师可以在观影结束后,向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让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评点,然后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这些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外国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影为中文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大学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外国名著改编电影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外国名著 篇5

“教育性教学”一词首先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他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

赫尔巴特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建立在论理学的基础上,认为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因而他认为把知识单纯的作为知识,亦即冷冰冰的知识加以掌握,不可能强化意志与态度这一道德核心,要使知识转化为意志与态度,教学必须要形成的德性的教育意义,即“教育性教学”。

通俗地说,教育性教学就是既教书,同时又育人。现在,我们可以把教学及其教育性理解为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科学获知,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等,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同样地,对教师而言,只靠教书也许能造就有工作能力的人,但不能形成积极地协助社会发展的善良的人。反之,只靠育人,也许能造就善良的人,但不能形成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要靠教学过程去实现。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在教书和育人上均能给学生以深刻影响的人。

教育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任何伟大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大胆的假设开始的。魏书生刚步入教育阵地不久,在分析研究社会对人成长的要求及五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后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育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五育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教师要当人师,不能当经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应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教育工作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方向。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完整的、全面的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出现缺陷。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魏书生特别强调身教,他认为身教应重于言教。他日常注意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他认为教师没有人格力量,不能率先垂范,事实他就不能进行真正的身教。因此,他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他以人格统领着全班学生,并且放手让学生去做,普通学生能做的,不让组长做,组长能做的,不让班委做,班委能做的,不让班长做,班

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让班里学生个个有事做,极大的加强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统觉”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统觉”(apperception)一词最初是由莱布尼兹提出的。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的一完成。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康德认为,统觉是理智的活动,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

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他认为,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了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阈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因而更易唤起原有的观念,并争取到新的观念。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赫然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赫然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还根据“统觉”学说,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成的过程,提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其中“清楚”是指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想”是指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与作业,把系统化了得知识运用于实际,检查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后来,赫然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第一次世界发展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等地兴起,赫尔巴特教育思潮及赫尔巴特学派的影响逐渐衰落。[

所谓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

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

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

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以后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

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

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的中小学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的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他认为,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了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阈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因而更易唤起原有的观念,并争取到新的观念。

二、教育的本质特性

本质特性即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久起作用的特性。不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教育自身的逐渐完善,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所以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而不是利托尔诺所

说的生物现象、孟禄所说的心理现象。其立论依据是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也非源于人的生物本性。阐明这一点是确定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动物的生存活动的关键。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人的教育需要不是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2)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递的能力。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本能的产物,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有史以来的二千多年中,人类自身的活动和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高等动物中任何一种都无法比拟的。

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人类教育中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还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导,都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人们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行为。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动物在其种系发展和后天生活中也有信息的传递,它们的信息和经验是以一种极为有限的信息方式而不是以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传递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形式进行的。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同时,教育与其他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

至此,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明确。近年来,有人把教育的阶级性、生产性、福利性等也视为教育的本质特性。从全面来看,这些特性,对培养人这一本质的规定性来说都是非本质的,因为阶级可以消亡,生产性到共产主义将降到次要地位,福利性在原始和奴隶社会是不存在的。这些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都不能成为教育的本质特性

教育作为人类个体更新、产生新一代人的独特的社会机制而存在,具有下列特点。

1.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教育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系统,由交往双方的主体构成。教育系统中,作为交往双方的主体因其任务、地位、作用及规范行为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职能及称号。这通常称为“师与生”或“教与学”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系统中的人际交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具有一定组织形式自觉进行的,也有无一定组织形式自发进行的;有交往双方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的,也有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的等等。总之,不能简单理解成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否则就不恰当地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内涵。

由于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因而教育的本质定义就不能只讲教的一面而忽视学的一面;教育活动不是单方、单向式的,而是双方、双向式的活动。教育系统中双方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各以对方的活动来调节自身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科学的教育理论都必须反映这种关系。

2.教育系统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为其主要内容

人际交往系统从其内容与职能来说是多种多样的。教育这一人际交往系统同其他的人际交往系统是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其主要内容的人际交往系统。

所谓传递,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协调一致的交往活动构成。所谓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主观产物。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即知识、技能与规范。

3.教育系统以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

从教育系统的职能方面来说,其根本职能在于促进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以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所谓人类个体社会化,指人由生物实体不断改变为一个能完善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的社会实体,从而使个人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通过以上关于教育系统的基本特点的考察,就可以对教育作出确切的定义。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系统的存在,在于它是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类个体的社会化需要出发,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与“养育”来造就人才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从狭义来说,教育就是造就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对狭义教育本性的这种理解,我们称之为教育的经验传递说(冯忠良,1992,1998)。

什么是科学精神?

个人理解,字面上就是一种相信科学,崇拜科学,忠于科学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但然不单只有科学家才拥有,才需要的精神,科学就是客观存在,不被人为所改变,人类只能认识,利用…其实我们生活都需要这种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太唯心,做事要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用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

科学精神应包括15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可重复和可检验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经济现象。

14、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15、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

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

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外国名著 篇6

【关键词】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启示

早在1999年我国的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就说过:“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迫切需要了解世界的真实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多更好地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就成了当务之急。”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外国文学》这一异质文化的学习出现困难。笔者认为,在传统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以优秀的名著欣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极参与性大有裨益。不仅对学生的主观世界塑造有非凡的影响力,对外国文学的教学内涵和模式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补充。

一、《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北京大学王义遵教授提出,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要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还要理解外国文学中所蕴藏的文化知识哲理。但是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地域文化、不同世界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适应性不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自身的阅历、文化知识储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做到对西方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在外国文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地域区别、文学形式等方面的障碍,从而导致不能深刻理解外国文学流派,作品内涵。

从“教”这个角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围绕教材核心,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紧扣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这三条基本原则。在传统外国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学往往采用三大块两条线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上一般依循以文学史发展为主干脉络,以文学作品为依托的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方式:在内容上往往偏重于西方文论、西方优秀作品,大有厚古薄今,详远略近的态势。在教学中注重的是外国文学流派、人物塑造、外国文学风格、作家、作品的输灌,通常采用“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学生了解的是笼统的东西抑或具体的知识点,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直接指导,学生个人面对作品分析时往往不知所措,表达和思维模式完全不能适应文学赏析的要求。因此,授课完毕之后,学生收获最多的是文学流派、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及作品的主要内容。而这些都只是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停留在作品故事情节上,很难做到真正欣赏。

从“学”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基本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认识、基本元素地机械积累、被动抽象地感受上。然而,外国文学始终应该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它可以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和障碍。很多学生是在中国四大经典名著等的熏陶下走上文学学习道路的,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很不适应,这也是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最迫切却也是最基本需要清楚的障碍。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等等消极趋势。忙于勤工俭学,忙于搞家教,忙于参加各种商务广告和推销活动,忙于找工作,甚至忙于应付各类考级考证,而没有时间去阅读欣赏“大部头小说”。就业压力等各种未卜的心理困惑刺激下,很多学生功利化情绪严重,这种人心浮动的状况,让学生虽身在教室而心却系校外,对学习内容产生疏离与厌倦,而以“复制、粘贴、过就好”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这不仅违背了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初衷,更是背离了文学学习的总根本目的。

二、名著欣赏是经典作品得以传承的现代方式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保证。坚持采用教材内容学习与网络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教学基本指导思想,让学生机能接触最基本的文学原作理念及教材评价思想体系,同时也能在网络上看到最新,甚至最边缘的文学赏析理念,从而“见多识广”,达到博闻强识的目标。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授文学史还是文学选读,利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一些电影剪辑或者其他具体化信息都可以调动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通过媒体这一形象化的手段对经典进行复原、译介甚至重新阐释,使名著焕发新的生机。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充分运用外国文学经典影视资料库,再现作品中的情景,大量外国文学经典名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信息量,更适合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的最大优化,便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应。

改革《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鉴赏分析教学法”,以文学流派为主线,重点选讲典型代表作家作品为为主,配合影视录像教学和课下鉴赏短文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突出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侧重以启发教学、研讨教学为主,把教师的单一的知识信息传递方式变为立体式传递,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通交流,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质,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深化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目的。

在《外国文学》课堂中运用名著欣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应在放映名著前向学生介绍原作的基本背景、时代精神以及名著与改编之间的异同等知识,并预先针对影片和作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影片,并以备观后加以讨论。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而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虽然影片中讲述的可能是久远年代的人和事,但课堂的作用除了将不同的风土人情展示给学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与当下生活的关系。如在欣赏由莎翁四大喜剧之一改编的同名影片《威尼斯商人》时,同学们不仅领略到莎翁戏剧的奥妙,而且可以带着同学们思考:“夏洛克身上除了吝啬,他身上是否还有其他特征?他对女儿?对自己的信仰与民族又有着怎样的情感?”从而体会到夏洛克身上那复杂的人性,可以其实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问题和人。

第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观看名著改编的影片决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优秀作品的传播一般都会有这样的途径:原作者创作出作品后,经过不同译者的创造性翻译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了作品第二次生命。改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所处时代的要求、当下人们的期望视野与接收环境等等原因,用声音和图像这种具体可感的方式来代替文字这种靠联想来达到审美的方式对原著进行再一次创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对原著的翻译与改编使得原作经受了“变形”。2004年华纳公司推出的《特洛伊》,改编自古希腊经典《荷马史诗》。在影片中,3000年前那场让历史铭记的战场被复原,但对于战争的原因,则简化为因爱而起,弱化了阿伽门农征服特洛伊的野心。在影片的结束时,英雄阿基琉斯也因为爱上了女俘美丽的布里塞伊斯而放弃了对荣誉的向往,死在了特洛伊城。很多没有看过原著的同学,在观看了影片后,对阿基琉斯的性格判定存在很大误解。作为商业产品,电影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票房,因此,在对影片改编时文学性就被淡化了。也就是说,名著欣赏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但是决不能舍本逐末,提倡学生在欣赏完影片后,应该更好的阅读原著。

三、结语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搞好外国文学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外国文学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既然时代条件已变化,教学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巨大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马斯洛的教育理论是基于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之上的。他认为人的创造性是人性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质征,是潜在丰满人性的展现,每一个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创性的实现自我。他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引发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

外国名著 篇7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思考。语文基础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重要使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 对于引导学生在爱国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国际理念, 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培养具有“共生”理念的新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语文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契合点。

一、学高为师, 提高教师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是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解读, 也给当今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掌握最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国际理解的视野下, 教育工作者绝不应该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 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知识结构。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应是一位研究者, 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 教师应掌握最新的信息, 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往的小学教师多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 在外国文学和国际问题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偏颇, 如受《欧也妮·葛朗台》《红与黑》等文学名著的影响, 便认定自私、贪婪、冷酷是资产阶级的代名词;受二战的影响, 对所有的德国人、日本人也抱有偏见。这种片面的认识必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流露, 对儿童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和研究等方式, 不断自我提升, 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在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事务, 尊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激发他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热爱, 培养学生世界公民的意识。

二、文以载道, 选择合适的文本

好的文本, 对培养学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荐文本时, 应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 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小学生阅读的外国名著范围很广, 怎样选择才是有效的呢?

1.参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名著阅读的指导, 必须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科学、高效地践行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可见,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新世纪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已成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更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同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包括2本童话、2本寓言、2本散文、8本文学名著, 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等。各年段的课外阅读字数如下: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低年级可以侧重于童话和寓言故事的阅读, 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范围应由神话、历史故事、民间故事拓展到中长篇文学名著, 如《古希腊神话》、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等, 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树立爱的意识、接受和尊重异民族文化。

2.参照教材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课程理念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基本能力、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教学和文学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 语文教材所选用的,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以此来达到对学生知、情、意的教育。各阶段的语文教材都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应推荐与课本内容有关并能促进学生知识积累、感悟提升的名著。如长春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学期选入了《荒岛日记》, 这是节选改编自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篇文章;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学期选入了《小王子》的片段。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推荐原著给学生, 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也达到了对学生知、情、意的教育, 可谓一举两得。

3.应有意识地推荐形质兼备的外国文学名著

那么, 是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呢?答案是否定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而文学名著语言规范、优美, 结构精巧, 寓意丰富, 为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学会作文、陶冶情操打下了良好基础, 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美感, 提高阅读能力, 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如果学生阅读的文章、书目内容较浅, 则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降低, 是“走在发展后面的教学”。

最近一些年, 很多学校特别重视国学教育, 让孩子们大量地诵读古诗文, 这在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及文学素养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但也要注意向孩子们推荐一些活泼新颖的外国文学著作, 如尼尔斯的《骑鹅旅行记》、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等, 让孩子们尽早接触多元的世界文化, 感受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及犹太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基。《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等著作, 则能够培养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培养孩子细腻真挚情感的形成。

三、四两拨千斤, 运用恰当的方法

1.课堂渗透法

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 在教授外国文学作品时, 教师应把握教育的契机, 适时引导、点拨。对于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 应增加个性化教学环节, 以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如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中, 将《小英雄雨来》和《夜莺的歌声》两篇文章放在同一个板块中, 这两篇文章在表现主题上是一致的, 歌颂了两位小英雄在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时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但两篇文章风格颇有差异, 表现的方法不同, 两位小英雄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 运用的斗争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的。面对这种差异, 我在教学中, 将两篇文章整合起来, 在挖掘出共性的基础上, 探究两篇文章的个性特点。在中西文化的层面上重新解读两篇文章, 使学生明白同样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正是因为中国和西方在生命、道义等问题上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的“舍生取义”与西方的“生而取义”——他们表现的风格才各有其特点。同时,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激发了学生阅读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 更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2.专题讲座法

在讲座之前, 应根据班级学生阅读书目, 调查出学生不理解的问题, 加以归类, 结合不同的文学著作加以讲解。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的神不仅在日常生活细节上有很大差异, 就连性情上也大相径庭, 中国神话中的神具有高尚无私、不食人间烟火的特点, 在人们心中, 神是至高无上的;而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有着和人相似的性情, 互相争斗、嫉妒, 甚至具有七情六欲, 学生很可能产生“中国的神好, 而外国的神坏”这样片面的看法。对于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中外神话传说, 对比分析, 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和发展, 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 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了一种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 它们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方面产生了分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人们不能用属于自己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判断其他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 不能凭自己的喜好认为哪种文化优、哪种文化劣。而应该平等对待, 承认差别。

3.阅读仿写法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著作, 坚持引领学生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阅读, 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在检查常规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如提炼作品主题、名著缩写、人物简介等, 对于有能力的学生, 应根据不同的文学著作, 仿写语句优美、情节曲折或结构精巧的段落, 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能使学生在练笔中提高文学素养, 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与异国文化相融合。

4.开展活动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课本中, 对文学名著的节选渐渐增多起来。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中的《鲁宾逊漂流记》《小王子》等节选,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讨论会等形式, 引导学生探究中外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理解中国的儒佛道文化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外国名著 篇8

自新一轮课改开始, 初中语文教材内就增设了一项内容:名著推荐阅读,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 以弘扬主流文化, 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展开对话, 促进批判性思考, 获得审美体验, 培养人文素质,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与之相应, 语文试卷中也开始出现了各种与名著阅读相关考查题。对于这一变革, 语文教师曾为之叫好, 认为现行语文终于开始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阅读经典名著, 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一两年下来, 我们期盼的名著阅读却没有沿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发展, 而是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

1. 学生:不读名著, 照考名著阅读题。

请看以下名著考查题:

例1:读完名著《西游记》, 同学们一致认为, 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 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 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 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 虽然______, 但他______;

猪八戒, 虽然_______, 但他_______;

沙和尚, 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 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例2:学完《歌词三首》, 老师布置作业“推荐一则你喜欢的歌词”, 一学生推荐了根据某部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 请结合歌词回答问题:

歌词:你挑着担, 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 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 又出发……

(1) 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

(2) 歌词使你想起了作品中的哪些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他的性格。

例3:《水浒传》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等。请模仿这两个例子, 另外写一个水浒中的人物及与他有关的故事。

以上名著阅读考查题选自常州市近年来各年级期中或期末质量检测卷, 由以上题目不难看出, 其考查内容仅仅涉及名著的作者、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基本情节、主题思想等粗框架的东西, 而这些内容即使不读名著, 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和掌握。

2. 教师:整理归纳, 为不读名著者支招。

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种种原因, 总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地去阅读名著, 而是走马观花, 甚至根本不看, 而在以闭卷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 师生在摸透名著考查题路子的基础上, 就“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了, 对于师生来说, 能逮住分数就是最现实的。于是教师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读名著的学生, 让他们在名著阅读题上不丢分, 就帮助整理归纳美其名曰“名著导读”的讲义, 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典型情节、阅读感受等几方面阐述, 只要一张8K正反面的讲义就能囊括初中阶段六部必读名著的考试要点, 学生只要把这张浓缩版的讲义背熟了, 就可以应付自如。笔者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 也曾广泛收集占有资料, 并编成“名著导读”, 如笔者把《水浒传》备考要点整理如下:

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阅读感受: (1)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2) 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3) 语言上, 小说采用古白话, 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 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鲁智深 (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 (行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不足:滥杀无辜) 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

类似以上的“名著导读”, 足以应付原先的名著考查题。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在名著阅读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时间的学生, 一看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出如此高的“效率”, 自然认为“有利可图”, 于是放弃了阅读原著, 而改读“名著导读”;各种“名著导读”类书籍也应运而生, 充斥市场, 迷惑着师生。在应付考试、稳拿分数的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 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 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 名著推荐阅读的本真目的难以实现。

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考查, 是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真正阅读名著, 亲近文学大师, 陶冶性情, 提升人文素养。要想改变师生“伪”阅读的现状, 避免师生猜题、押题, 只有改变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 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 首先从名著考查题上作了改革, 由原先的纯知识的浅层次的考查, 向关注名著细节、学生阅读体验和感受等多角度的深层次考查发展过渡。这样, 名著阅读也经历了由“假考”到“真考”的完善过程。

1. 阅读时间的安排和保证。

“课内外结合, 以课堂带动课外, 以课外为主”, 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能带动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2. 阅读效果的检测。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保证阅读效果, 同时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们可以涉及一些开卷检测的方式, 检测题可涵盖作品的各个方面, 涉及作品的细节, 并根据测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分值, 从5分到20分不等, 学生可根据知识实际的读书情况和理解能力, 选择100分题来答, 所得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3. 阅读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 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 课间、饭后, 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 安静默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 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同时, 很多家长尚未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认为除课本以外的书都是杂书, 不但不支持孩子阅读, 反而横加阻拦, 因此我们要注重与家长沟通, 力求使家长成为良好阅读氛围的促成因素。

4. 阅读交流方式的设计。

要努力实现多向、多层次的交流, 如: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 生生之间的交流。可采用的方式很多, 摘抄、写读书心得、知识竞答、开卷测查、课堂讨论等, 层次高一些的还有撰写评论、专题讲座、网上交流等形式。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文化潮流中, 学校语文教育应当坚持一种对经典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倡导, 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文化潮流中找到适当的精神支点。而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对学生真正阅读名著起到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可以说, 现行的名著考查题回归了真正的阅读, 能积极引导学生从头至尾细读名著。愿名著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成为学生滋养生命的营养。

摘要:阅读经典名著, 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 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 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 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 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 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外国名著 篇9

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不仅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它们对西方的影响, 不仅是文学母题、神话系统、成语故事、史诗叙述、戏剧模式等等的开创, 更是人文精神、政治体制、宗教观念等等文化基因的初始。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 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氏族制希腊社会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 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 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古希腊神话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生命意识、人本意识、自由观念是其基本精神。

荷马史诗集希腊神话之大成, 对西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成为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 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内容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价值, 赞美智慧。肯定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其文学价值在于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展示了高超的叙事手法, 语言生动形象、自然质朴。

2 亚非文学

中古时期, 亚非各国先后步入封建社会。在近邻交流往来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远东与东南亚文化圈、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次大陆文化圈和以阿拉伯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圈。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印度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朝鲜的《春香传》、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 比欧洲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巨人传》早了大约五百年。

3 欧洲文学

从五世纪到十五世纪, 欧洲出于封建社会时期, 被称为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文学比较沉闷, 主要有四大文学板块: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教会文学无非是一些圣徒传记、赞美诗、警世故事等;骑士文学分为抒情诗 (情歌、破晓歌等) 和骑士传奇两种;英雄史诗一般是歌颂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和英勇气概的, 如法国的《罗兰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伴随着欧洲城市的形成应运而生的城市文学, 多是民间创作, 较为著名的是法国《列那狐的故事》和《玫瑰传奇》。中世纪末期, 意大利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但丁, 他可以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声。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包括《序曲》、《地狱》、《炼狱》、《天堂》四个部分。

4 文艺复兴文学

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回到古希腊”, “巨人意识”, “人”“神”易位。以人为本, 反对神权、神性, 宣扬人权、人性, 抨击蒙昧主义, 推崇科学理性, 否定禁欲主义, 追求现世享乐。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 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 也是人类历史伟大的变革时期。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 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 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 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英国, 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 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 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 情节生动, 语言丰富精炼, 人物个性突出, 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 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时骑士通过服骑兵兵役获得国王或大领主的采邑。由于当时社会崇尚武艺, 因而骑士很受人仰慕。骑士周身披着钢甲, 头上戴着有蒙面罩的兜帽, 腰间插着十字柄的直剑, 手执长矛和盾牌, 骑膘悍的高头大马, 威风凛凛。他们经常比武打斗, 与上流社会的妇女谈情说爱。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出现了历久不衰的“骑士传奇文学”。欧洲人常把崇尚武艺、扶弱抑强、尊重女性、忠贞爱情、捍卫荣誉的品质称为“骑士精神”。在西班牙, 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 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 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堂·吉诃德》揭示了人类无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 描绘了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 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哈姆雷特》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庭为背景, 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得仇的故事, 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 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的深刻反思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威尼斯商人》歌颂友谊、爱情和以仁爱为本的人道精神, 抨击冷酷、自私与贪婪, 塑造了著名人物形象——吝啬鬼夏洛克。

5 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 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莫里哀的《伪君子》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达丢夫的生动刻划, 揭露封建教会的伪善本质, 突出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反映法国时代风貌。

6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深入, 它的根本任务是反封建, 提出自由和平等是人的天性的最高表现, 有明确的政治上的诉求, 以推翻封建专制为最终目标。启蒙主义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 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外, 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 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 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启蒙作家大多都把个性与情感自由强调到了高于理性与秩序的程度。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以描写国王贵族等上层人物为主不同, 它多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并将这些下层人物或普通人作为正面人物。

7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是理性沦落后的人性宣言, 用自然神性的全新发现对抗物化的世界, 遵循情感本位的创作原则。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 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 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 一种文学表现类型, 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 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 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大力提倡想象。拜伦的《唐璜》将传说中的登徒子唐璜改造成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和英雄气质的时代青年, 并通过其在欧洲大地的游历, 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卷。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拥有先进思想的贵族青年奥涅金在爱情上的两次迥然不同的遭遇, 以及在农奴制改革大潮中的犹疑与懦弱, 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表现了整个俄国生活的真实画卷, 展示了全方位的文学才能。《悲惨世界》描写苦役犯冉·阿让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 自我牺牲、仁爱救世的一生, 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塑造,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仁爱救世的形象化阐述。《巴黎圣母院》描绘了中世纪法国的一幕交织着美与丑、善与恶的传奇场景。

8 现代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研究社会, 强烈的批判性。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 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 严格地说, 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 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 (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 。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 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冷漠, 孤僻, 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 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 西方的什么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 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 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红与黑》描写了出身平民的青年于连的短暂的注定失败的个人奋斗史, 反映王政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双城记》描述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为爱情自我牺牲的浪漫故事。《高老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和拉斯蒂涅走向堕落的故事, 揭示金钱腐蚀人的灵魂的严峻事实。其文学价值在于再现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再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描绘了人被异化的历史悲剧。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安娜·卡列尼娜》描写了贵族女性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婚外恋悲剧, 先进贵族列文的农奴制改革。其文学价值在于广泛反映上流社会与宗法制农村的真实生活。塑造了不同凡响的安娜·卡列尼娜:追求自由的旺盛生命力与虚伪顽固的上流社会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 必然走向毁灭的命运。左拉的《娜娜》以人的生物属性为轴心, 采用向心结构展示特定的社会关系, 形成了尖锐深刻的现实批判力度。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个孤独忧郁的人生在光明与黑暗、灵与肉、堕落与升华之间挣扎求生的极其矛盾痛苦的心灵记录。打破了传统的美学观, 极大地拓展了文学艺术审美领域。表现纯粹诗意和超验心灵感应。

9 西方文学名著中的女性典型形象分析

在西方文学领域, 女性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完善与丰润也是在不断否定过程中完成的。男性作家所创作的女性形象, 掩盖了其本身的性别特征, 剥夺了其话语权, 而女性作家所创作的女性形象, 则更深刻地剖析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在父权制社会, 男性拥有话语权, 操纵整个语义系统和文化领域, 并根据自身性别的好恶标准和想象力锻造女性的行为规范, 把敢于逾越传统妇德规范的妇女加以丑化, 使她们幻化为种种刁妇、女魔的形象。受到西方父权制的影响,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天使或是魔鬼。在文学著作中所见的“天使”并不是那个躺在水晶棺里美丽动人的白雪公主, 就是那位勤劳质朴、侍候他人的聪明妇人。她们或是天真无知、美丽可爱, 或是委曲求全、牺牲自我, 大都没有独立的人格, 只不过是男人生活中的附属品和点缀品, 是男人享受人生的工具;我们所见的“魔鬼”, 要么就是那个不受传统束缚、偷吃禁果的夏娃, 要么就是凶狠恶毒的后妈。《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童话故事中凶狠毒辣的后妈, 《麦克白》中妖言惑众的女巫麦克白夫人, 这些“女魔”形象是作为父权制文章中理想的“天使”的反面形象来刻画的。妇女在文学中所扮演的这种双重角色反映了男人对女人的矛盾态度。她既是男人的梦想, 又是男人的梦魇;既给男人带来满足, 又使男人产生厌恶。

摘要:外国文学名著是一座历史宝藏, 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解读和发掘, 高尔基曾提出过“文学即人学”的经典性文学命题, 其意在指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 该文将针对不同阶段的文学名著的特点进行解析, 并对其代表作以及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论述, 并对国外文学名著中的女性经典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名著,赏析,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赵治.试析西方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

[2]张骁, 罗锡英.外国文学教学与文本细读[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3]王勇, 胡振江.外国文学教学中人物分析的跨文化阐释[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10 (1) .

[4]宋纯花.西方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J].飞天, 2010 (3) .

[5]廖四平, 蒙慧.论袁可嘉的外国文学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

[6]王振军.论外国文学与西方文论教学的整合——兼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7]马慧.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人”的悲剧精神[J].语文学刊, 2010 (12) .

外国名著 篇10

一、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意义

初中阶段正当人生的黄金时期, 阅读名著, 如同与大师携手, 可以增长见识, 提高修养, 丰富情感, 启迪智慧, 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精神补钙。

1. 有利于开拓视野, 提高语文素养。

绝大部分经典名著容量大, 人物多, 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丰富, 上下五千年, 纵横几万里, 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红楼梦》就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阅读长篇文学名著, 可以吸收丰富的知识, 积累各样的经验, 神游四海名山大川, 尽享各地的美妙风光, 探索微妙心理, 徜徉历史长廊, 极大地拓展视野, 增长见识。

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 还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建立和贮存对语言的种种感性认识, 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 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 有利于发展个性, 丰富精神世界。

文学名著内容丰富, 异彩纷呈, 中华古典文学让学生认识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异域风情, 尊重多样文化;作品中人物的美好感情、高尚气节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品中的各种是非观念、传统现代的冲突激荡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长篇文学名著阅读必须长期坚持, 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欣赏又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从而发展个性,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3. 有利于陶冶性情, 提高人文素养。

名著阅读对学生美的情操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黄庭坚说, “士三日不读书, 对镜觉面目可憎, 向人则语言无味”, 就是说读书有益于陶冶人的性情。名著阅读过程也是接受美感教育的过程。经常进行文学名著阅读, 能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并借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其原因

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如何?据笔者近二十年从教农村中学的观察:尽管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 提出了量化标准, 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 各地区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 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是,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 有阅读的时间, 却因家庭和自身等因素, 名著阅读的意识不强, 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八九年级的学生教材推荐和中考考查的名著阅读率尚可, 可是在阅读品质上功利性、依赖性、浮浅性较为严重, 名著阅读的广泛性就更加令人担忧了。可见, 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

1. 教育现状使学生教师一起远离了名著阅读。

对于名著阅读, 现在并非不重视, 只重视名著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 看名著只是为了应试, 这意味着必须为课内阅读服务, 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展开。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 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教师, 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问题是, 以这样的功利面目出现的课外阅读, 是否真正适合青少年的成长需要?能否满足他们的心灵饥渴?这也许就是很多青少年学生畏惧名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当阅读与成绩挂钩时, 阅读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变成负担了。

2. 快餐文化的流行、网络文学的泛滥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

不少学生及家长认为, 以前从书上得到的, 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 所以没有必要读书, 这就使快餐文化、网络文学挤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殊不知, 那些诸如“大话西游”、“水煮三国”之类的快餐文化不但远离了原汁原味的名著, 甚至还是对原著的歪曲和亵渎。试问这怎么能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审美熏陶, 怎么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3. 当前思想教育滑坡, 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淡化了国家和民族意识,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自我欲望膨胀, 个性自由迫切, 在此情况下, 他们很少关注名著这些沉重话题。因此, 我们更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让经典名著为中学生的精神补钙。

三、引导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探索

面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身体力行, 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 坚持经典阅读, 积累人文素养, 提高文化品位。以下是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 不如营造一种氛围, 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 室内可挂设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 出版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 教者还要深入学生, 了解读书的进度, 解答读中的疑问, 交流读后的感受等,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欣赏名著, 感受阅读的乐趣。

2. 获得家长的支持, 创设家庭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大部分在家里, 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 应让家长明白, 孩子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 为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 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 甚至帮孩子制定适宜的阅读计划等。

更进一步说, 家长要孩子多读书, 自己也要多读, 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要注意创设人文学习的家庭环境, 一家人共同学习, 交流阅读感悟, 分享读书的乐趣。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可以发表自己对文章的一些见解, 家长也可以对孩子的某些见解进行纠正或及时表扬。这种民主、宽松的家庭读书氛围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并能和学校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链”, 使学生真正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3.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 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 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前, 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 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又如, 播放电视剧《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 可以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 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多媒体可以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 比如, 我们在突破名著的重点, 把握名著的精彩片段, 让学生去体会名著中用词的准确性时, 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使之迅速地处理、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4. 指导恰当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有了方法, 就像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在名著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把阅读课文的方法应用到长篇名著的阅读中去, 做到举一反三, 驾轻就熟。 (1) 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 (2) 浏览式阅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 而忽略略读, 功夫只作了一半。”对于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 应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 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3) 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要静心细读, 慢慢品味,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妙词佳句等, 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 提高审美品位。 (4) 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从而以有所创新为目的来阅读, 阅读中绝不迷信原著, 而是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勇于质疑, 大胆创新。 (5) 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边读边做读书摘记, 或作圈点勾画、旁批, 作卡片, 写心得, 改写等, 以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表达习惯。

5. 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收获丰厚的阅读效果。

很多长篇名著内容复杂, 意义深刻, 学生较难把握。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开展各种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故事会——“我”讲三国故事、演讲比赛——话说三国人物、读书报告会——“我”看《三国演义》中的风俗人情、作文竞赛——读《三国演义》有感、绘画展——三国人物展、影评——影视周等活动, 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 加深学生对名著文本的理解, 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这一系列的活动, 不仅能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读完、读透名著, 更能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 理解作品, 并领会作品的意蕴。

总之,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更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 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 是他们挺直脊梁的精神钙质。教师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 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 引领他们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 让他们培养兴趣、读出滋味、领悟内涵, 最终达到让经典名著为中学生的精神补钙的目的。

摘要:名著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 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为此,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为精神补钙。

莫道名著无败笔 篇11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飘流记》中写道,鲁滨逊打算到失事的船上寻找些食物,于是,“我决定只要可能,就登上船去。天闷热得使人难受,我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当赤裸着的鲁滨逊爬上船时,“我发现船上的供应品完好无损。我走进面包房,把饼干塞满了我的上衣口袋……”作者在前面明明说“我脱去衣服”,而后面却又说把饼干塞入“上衣口袋”,明显是前后矛盾。

莎士比亚在悲剧《裘里斯·凯撒》的第二幕第二场中写道:“凯撒问勃鲁托斯:‘几点钟了?’勃鲁托斯答道:‘凯撒,已经敲过8点啦。’”也许是莎士比亚不知道这个情况:奏鸣报时钟是在公元14世纪才被发明出来的,那时凯撒早已命归黄土。

歇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是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两个主要人物。华生医生曾经在一次战事中负过枪伤,枪伤究竟在什么部位呢?在《血字的研究》中,华生的伤是在肩膀上;但在小说《四签名》中,华生的伤却变成在腿上了。孰是孰非,看来只有柯南道尔才能真正解释清楚了。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说,堂·吉诃德到某客栈住宿。当晚,他的坐骑(一匹瘦马)被盗。但是没过几天,作者又写道,堂·吉诃德骑上那匹(原已失去)瘦马,风尘仆仆地赶路了。至于主人公跨下的坐骑是怎样失而复得的,文中却只字未提。细心且多疑的读者对此不免要嘀咕一阵。

在小说《风波》中,鲁迅有一处写“小孙女六斤”打破一只碗。第二天,她父亲七斤把它拿到城里去补,要补十六个铜钉。但是,小说的结尾却变成七斤“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这里,前后数字不统一。这处败笔现已被改正。

外国名著 篇12

一、分值偏低, 无震慑力

江苏13个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分值满分都是150分。而其中名著阅读考题分值最大的仅占5分, 并且也只有苏州市和泰州市两家;最少的徐州市是0分, 一道题目也未考;扬州市、南通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均为4分;南京市、无锡市、镇江市、宿迁市都是3分;常州市只有2分。从分值上来看, 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对功利性较强的师生来讲, 毫无震慑力, 这就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重心的偏离, 出现了轻视名著阅读教学的现象。

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读书日”上说:“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年轻人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由此可见, 阅读的地位非同一般。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理应义不容辞, 做推广阅读的排头兵;作为教育领导和制定考纲的教育专家, 理应大胆地提高名著阅读考题的分值, 放大中考这根指挥棒的效应, 从源头上唤起师生的阅读意识, 调动起师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形式单一, 无创新性

2009年江苏各市名著阅读考题, 在形式上虽然力求改革, 追求创新, 但还是略显单调, 亮点不多, 对所有老师和考生来讲, 缺乏新意, 缺乏导向作用, 许多考题都是意料之中的题目。这就给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线教师有规律可循, 他们往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在日常教学中仅仅盯着中考试卷的几种题型, 大搞题海战术, 进行反复训练, 忽略了名著阅读的完整性, 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2009年江苏各市名著阅读考题设计较为新颖、有一定创意的只有南通和扬州两市。

例1.南通市试题

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 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 (要求:有作者称谓, 语言得体, 不超过60个字)

《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道题的设计综合性比较强, 将名著阅读与口语训练结合了起来, 并且重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感悟, 关注了学生是否真正阅读了原著, 杜绝了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

例2.扬州市试题

(扬州市是将名著阅读与现代文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了。它的现代文阅读题目是《生命的品格》)

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 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仿照示例为第 (4) 段补写一个论据。

示例:《老人与海》———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 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 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

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也考查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理解, 还考查了学生的仿句能力,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感悟名著的能力要求较高。

但再看看其他市的名著阅读考题, 形式就略显陈旧了。其中形式出现最多的是填空题, 共有苏州、无锡、镇江、泰州、盐城五市, 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是简述题, 南京市、常州市是选择题。这些形式毫无创意可言, 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 学生不看名著, 只要对名著有一点基本的常识性了解, 或者平时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设计几道题目强化训练一下, 足以应付。

例.常州市试题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 母亲死得早, 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 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 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 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 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 保尔完全瘫痪, 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 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 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 (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艰难写成的, 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试问, 这样的考题, 学生不看名著是不是也可以蒙出来?这样的形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意识吗?

三、内容浅显, 无必要性

归纳2009年江苏13市的名著阅读题, 总共只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 (宿迁、盐城、连云港、常州、南京、苏州、泰州、无锡) ; (2) 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宿迁) ; (3) 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 (淮安、南通、扬州) 。再细看内容, 分析难度, 笔者以为有些考题实在没有考查的必要。归纳一下, 有以下两大缺陷:

(一) 深度不够

例1.泰州市试题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几句话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该作品的主人公是

例2.连云港市试题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例3.淮安市试题

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是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请从下列备选故事中任选一个为例, 简要说说你阅读这个故事后获得的感悟 (60字以内) 。

[备选故事] (1) 三打白骨精 (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以上这三道题目, 毫无深度可言, 学生不看原著, 闭着眼睛也会答。如果长期考查这样的题目, 对于比较“功利”的学生来讲, 还有看原著的必要吗?不如节省时间去多做几道数理化题目实用。

(二) 纠缠细节

例.镇江市试题

10月8日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 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 他回答说:

“您读读《牛虻》, 就明白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 选文中“两个姑娘”, 其中一个指的是_________ (填人名) , 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

(2) 在保尔·柯察金看来, 小说《牛虻》能让他不呻吟的原因是什么?

(3) 正是这种“不呻吟”的精神支撑着保尔, 使他在身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 仍然创作出一部中篇小说《》, 这让保尔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引导阅读, 提升人文素养, 应是文学名著阅读的目的。但是, 如果考题设计一味地像上面这道题一样, 追求细节的考查, 那就使名著阅读进入了死胡同, 因为一部浩瀚伟大的作品, 其情节不下万千, 难道学生必须像背诵课文一样事无巨细地将之全记下来?难道阅读名著的目的就在于此吗?这岂不怪哉!

四、取材面窄, 无导向性

解读2009年江苏13市名著阅读题, 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 近85%的题目考查的是语文课本中的节选 (宿迁、连云港、常州、苏州、泰州、无锡、淮安、南通、扬州) , 这就给不看名著, 只关注节选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走捷径的可能。

例1.宿迁市试题

中外名著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学校读书节将举行“名著人物阅读交流”活动, 某班同学推荐了以下几个人物, 请根据你的理解, 选择一个人物, 完成题目。

汤姆·索亚贝多芬鲁智深关羽

选择人物:____________

简介事迹:__________

评点精神品质:

例2.苏州市试题

《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以上这些题目均出自课本节选, 老师平时已经是强化又强化, 学生只要加强记忆即可, 无需花过多的时间去阅读原著, 这样的考题就失去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儿童睡眠障碍研究下一篇: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