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路径

2024-06-14

解读路径(通用10篇)

解读路径 篇1

“个性化解读”,就是指有一个文本,就有一个专门属于它的具体化、针对性的解读。文本与解读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不可替换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文本解读中最主要的就是解读者与“这一个”文本实现真正的链接,建立起解读者的已有经验与这一个文本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之间的链接。文本要实现个性化解读,就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链接:独特的情感认知方面的链接——作者的所思所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的链接——作者的所见所闻;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链接——作者的言语表达。值得重视的是,解读者必须有一种明确的意识——所面对的是这一个文本,而不是这一类与另一个。这种关于“这一个”与“这一类”的区分,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的通则。

一、以发掘隐秘结构来实施“个性化解读”——超越“单向维度”,走近“两难结构”

好的散文直指人心,贴近生活。而生活本来就是一组多选题,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是一个难解的方程。真正好的散文文本,总是在启迪我们: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很多两难问题,需要我们有一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去持续地思考、反复地权衡,作出自己的抉择。我们会努力超越单向维度,全力走近文本的两难结构,从而贴近文本进行匹配性的“深度解读”。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寻获到关于具体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对这一个文本的真性解读。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雪儿》一文为例进行分析。

1.从理顺“情感脉络”入手,体味内心的两难。《雪儿》与《放飞蜻蜓》相比较,更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因为《雪儿》这个文本具有“两难结构”。细读文本,我们就能发现文中的“我”对白鸽雪儿的情感很深:首先,文中“我”的腿跌伤了,一个人在家备感孤独,特别需要贴心的伙伴来安慰自己。其次,“我”与雪儿都是“伤病员”,同病相怜相惜。再者,“我”对雪儿是一见如故,视为自家人。“我”和雪儿朝夕相处,默契融洽,情感日益深厚。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渲染、铺垫“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为了告诉我们,要放飞雪儿,还雪儿自由是个“难题”。文中的“我”逐渐陷入两难的境地——雪儿是留还是放,是选择自私还是选择忘我?“我”作出选择越难,就越显出人性的真实。在两难中越是能够忍痛割爱,还鸽子以自由,就越能显现出爱心的纯真与朴厚。这种舍得放手、忍痛分离的情怀无比高尚、感人至深。

2.从翻译“细节语言”入手,体会无奈的两全。同样,颇有灵性的雪儿也面临着生命的两难选择。飞回吧,有辱使命,愧对信鸽的称号;飞走吧,显然有悖良心,百般不忍。飞回不行,不飞回也不行。这就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两难的境遇。但尽管是两难,但最终还是需要作出选择,雪儿必须在“陪伴恩人”与“完成使命”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忧喜交加的诗意弥漫于字里行间,使得这篇文章更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两难中的抉择比直接的行动,更可见生活的真实,更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

3.从实现“三方相遇”入手,体悟意蕴的两味。抓住《雪儿》一文中“我”的两难来解读,我们就能破译出最贴身、更匹配的定制解读——生活中,相遇后总有分离;生命里,选择时常有两难。真正的爱心就是放弃自己心中的私爱而成全他人的心愿;正确的选择就是倾听使命的召唤而铭记友情与恩情。

二、以体味作品情调来实施“个性化解读”——超越“无机阐释”,走近“形而上质”

在我们的小语文本解读中,常常充斥着外在的机械解读。解读者没有触摸作者的内心,也没有投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没有实现心与心的交融。这种冰冷的无机解读极容易滑向“类解读”。其实所有好的文本都是热的,有灵性的,甚至是有形而上质。所谓“形而上质”是指崇高、悲壮、恐惧、动人、丑恶、神圣、悲悯的性质。这些性质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与物之上。这些不可言传的性质解释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抓住作品中的形而上质来体味文本丰富、生动的意蕴,也是走向个性化解读的一条重要路径。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就具有一种形而上质。我们在进行个性化解读的时候,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来加以体味与还原。

1.用陌生化的眼光来审读反常之处——还原德国人养花的“共产主义”理想。采用陌生化的眼光来研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德国人的养花习惯与行为都很“反常”。这反常的背后,究竟藏着些什么呢?需要我们调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加以还原。“花朵都朝外开”,说明德国人有一种开放的胸怀、洒脱的大气;“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说明德国人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说明德国人有一种“为他人养花”的共识。透过这些反常之处,我们就能洞悉,养花是德国人修炼道德情操的一种特有方式。如此,在他们那里,养花之道上升到一种至高的境界——不再是一种“小私”的行为,而是一种“大我”的运动。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通过“全民养花”“全城献花”的运动,无声却热烈地诠释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产主义”理想。

2.用动感化的想象来享受花街长廊——体味德国人的“浪漫主义”情调。花儿是浪漫的,德国人养花成风,本就浪漫;不约而同地把翩然怒放的花儿摆放窗外争奇斗艳,更是浪漫。再进一步,如果让所有的花儿都动起来,那么弥漫着花香、闪烁着花影的德国街市,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呢?一个人走在德国的街道上,抬头往右边看,一户人家大方地端上了一盆“姹紫嫣红”,对面的一户人家热情地献出了一捧“花团锦簇”。信步前行,好像有谁在喊口令,家家户户养的鲜花次第排出,如同蜿蜒盘旋的“花龙”,盛装迎接“贵宾”的到访。这样的街市每天都在举办园艺博览会,每座城市都是气势恢宏的园博园。你想想,一街的风光为你一人所拥,这是何等的浪漫啊!如此看来,德国人爱养花、爱街市花廊,更爱那浪漫主义的情调——形而上质的诗意氛围。

3.用数学化的设计来感受智慧心灵——再现德国人的“智慧主义”生活。德国人看起来很“傻”,自己养的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不是亏了吗?对此,德国人却有自己独到的算计。屋内养花,养一盆,只能观赏到一盆;屋外养花,还是原来的花,只是变换了一下摆放的位置,不增加任何投入,就能观赏到成千上万倍的花、更好的花。正所谓你献出一盆花,收获两条花廊。看似小亏,实则大赢。我们不能不佩服德国人的智慧,实在是大智若愚啊!这是德国人在诗化哲学引领下所生长出来的美学智慧、诗性智慧。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关注到作品所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文学情调,就能真正解读出每一个文本所特有的“味道”。那是心灵的对话(斯科特·派克),那是意志的搏斗,那是内心的抉择,那是值得我们为之哭泣的心境。

三、以调试最佳焦距来实施“个性化解读”——超越“两极视野”,走近“中观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中频频出现的类解读,和解读者的宏观视野有关。正是习惯于用宏观视野来审读文本,所以只能看到一类文本的共主题,而不能看清文本的“个主题”。如果要回归个性化解读,调整视野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视野有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其中中观视野,处于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中间地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观视野是兼顾了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一种适当的解读角度。它既有一定的主题聚化与哲理沉思,又有生色的体悟与具体的观照。因此,运用中观视野来引导文本的解读,就可以更好地聚焦文本的特质,实施真实匹配的个性化解读。真正突破宏观解读的虚幻性以及微观解读的局限性,从而能够恰当地把握解读的深度和尺度,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完成个性化解读的操作项目。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狼和鹿》一文为例进行分析。

1. 观照宏微,让解读差距得以凸显。如果我们调用宏观视野来解读,结果就是“破坏生态平衡就要遭到惩罚”。如果调用微观视野来解读就是“捕杀狼是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这两种解读一个过于笼统,一个过于细微,都不是最好的解读。如果我们调用中观视野,注重融合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下的“两极解读”,就能够寻获一种恰当的解读——个性化解读。

2. 下通微观,让宏观解读得以下降。在解读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宏观解读“破坏生态平衡就要遭到惩罚”接一点“地气”——向下追寻人们破坏生态平衡的具体原因。如此,我们便可明晰:这是因为当地居民没有意识到那一片葱绿的森林不是只属于鹿的,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宝库也不是只属于狼的。充满活力、美丽健康的凯巴伯森林是属于“狼和鹿”的,属于森林里所有的“自然居民”。美丽的森林是“和”的。

3. 上连宏观,让微观解读得以上升。我们还需要让“捕杀狼是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这一微观解读得到一定的提升。我们可以向上追问:“捕杀狼这样的错误行为为什么会一错25年?导致凯巴伯毁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于是,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单一化的世界都是脆弱的、危险的。凯巴伯森林中,正是狼和鹿相生相克、相克相生,才创造了完美的生态平衡,才创造了美丽的绿色世界。

4. 上牵下连,让中观解读得以生成。凯巴伯森林事件再次警醒人们,世界是属于“大家”的,自然是“和”的;自然因“和”而有生机、而更美丽。面对自然,人人要心怀敬畏,不可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种恩典。自然有自然的逻辑与规律,自然有自然的伦理和法则。

“单元整组”文本解读策略与路径 篇2

【关键词】单元整组 解读策略 解读路径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每册八个单元,每单元均以“导语”形式点明单元主题,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围绕主题合理安排。编者将训练点按一定顺序编排在各教学内容中,构成有机整体。备课时,教师要领悟编者意图,做到整体构思、分步落实。笔者曾对50位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有88.2%的教师习惯于单篇课文备课,没有顾及单元内课文间的联系。教师“单元意识”的淡薄,势必导致教学内容孤立,目标零散,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学习的本质在于建构。“单元整组教学”是以“组”为单位,按一定主题系统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对单元内教学资源的学习,获取并整理信息,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课前教师要立足单元整组文本,整体观照,从零散的教学内容中建构单元语文知识与能力系统,厘清单元目标序列,以便教学时有的放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组文为例,与大家探讨“单元整组”文本解读策略与路径。

一、横向整体解读,把握编者意图

本组共安排了五篇有关毛泽东的课文,文体不同,风格各异,从不同的角度体现毛泽东的形象。这些课文被编者选入教材,就赋予了教学例子的意义,被安排在指定的位置,就承担着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细读文本之余,更要立足整体课程,从背景、文体、内容、言语形式、能力习得等多方面横向解读,把握编者意图。(见表1)

从上表可得,教师梳理单元内各课的要点,横向联系,深入解读,可以探寻“单元整组”解读之路。

解读路径一:解读单元内容,整体把握编者意图。

本组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编排,“单元导语”提出要求“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课文《七律·长征》概述长征艰难历程,展现诗人风采;《开国大典》记叙开国大典盛况,见证领袖气度;《毛主席在花山》叙述毛泽东在花山帮助群众碾米,体现革命者爱护群众的情怀;《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毛泽东痛失爱子的事,刻画普通父亲的形象。

课后的“资料袋”链接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口语交际·习作”安排学生观看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的影视,阅读革命书籍,讲或听革命领袖的故事,写故事梗概;“回顾·拓展”要求交流“自己心中的毛泽东”;“日积月累”中链接了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这些内容再次丰满了毛主席形象。

从课文背景、文体与单元内容的横向解读中,我们明确选编教材意图:①从诗人、领袖、普通父亲等多重身份认识毛泽东;②通过课外搜集毛泽东的诗词、故事和影视等全面了解毛泽东。

解读路径二:解读文体特色,确定阅读训练点。

诗《七律·长征》语言凝练,用了对比、押韵、夸张等手法;报道稿《开国大典》真实报道开国大典盛况;记叙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前者重人物心理与细节描写,后者重叙事。

本组课文文体特点鲜明,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报道和电报在小学阶段首次出现,应作适当了解,因此确定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为感悟诗歌的凝练、报道文体的真实、记叙文体的朴实。

解读路径三:解读言语形式,甄选能力习得点。

组文言语形式多样,但每篇各有重点:《开国大典》重在有序描写场面,点面结合描写场景;《青山处处埋忠骨》重在细节与心理描写;《毛主席在花山》重在用琐事反映人物品质。

看似毫无联系,然,联系单元导语“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单元习作“按顺序写场景”,确定本单元习作训练重点为有序描写场面;选取生活琐事,通过细节与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品质。

二、纵向整合解读,细化课时目标

基于横向整体解读所得,结合单元导语与习作要求,聚焦人文和工具主题,纵向探究单元内在联系,以“语文的眼光”寻找语文教学因素,确定其教学核心价值点。(见表2)

解读路径四:人文主题——毛主席是人还是神?

走进《七律·长征》深觉诗人毛泽东才华横溢,面对“万水千山”,笑称“只等闲”,革命乐观精神跃然纸上。《开国大典》上热烈隆重的场面体现主席受万人拥戴;《青山处处埋忠骨》“吸、放”两个动作凝聚着慈父撕心裂肺的失子之痛。《毛主席在花山》中的生活琐事见主席关爱群众。一首诗、一个仪式、一件家事、一见小事见其品质,诗人、领袖、父亲、群众等身份可见“他不是神,是伟人中的凡人,凡人中的伟人”。

解读路径五:工具主题——如何进行场景描写?

本单元习作重点是场景描写,每篇课文中的场景各有特色,相互联系。

初识场景:《七律·长征》场景隐含在“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岷山千里雪”中;《开国大典》按顺序展现“入场、典礼、阅兵式、游行”四个场景,大场景中包含小场景;《青山处处埋忠骨》聚焦中南海卧室,主席痛失爱子的感人场景。《毛主席在花山》写帮助群众碾米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还原主席生活,体现主席品质。

比较场景:《开国大典》侧重动态场景点面结合在“群众”的烘托;《青山处处埋忠骨》侧重静态场景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毛主席在花山》侧重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描写;《七律·长征》侧重革命场景诗化语言的表达。

场景可大可小,可动可静,可特殊,可普通,无论何种场景,何种表达方式,都服务于文章主旨,表达特定人物特点。

三、确定“单元整组”目标序列

经过横向和纵向解读,确定本单元言语训练重点:写梗概和场景描写。将这一语言训练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一课,形成单元序列目标。(见表3)

人教版教材自三年级起,每单元最后都编排习作训练。“单元整组”文本解读,从导语出发,立足课文言语特色,联结写作目标,确定单元的言语训练点。然后分解课时目标,按一定顺序分步落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在习作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横向整体解读文本,把握编者意图,确定言语训练重点;纵向整合解读单元训练重点,深化人文主题,分解言语内容,细化课时目标,最后确定单元目标序列,由此形成“单元整组”文本解读路径。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李怀源. 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林润生.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专题编排特点与教学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06(4).

[4] 胡海舟. 主题单元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10).

[5] 周有利. 语文教学内容建构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8).

解读路径 篇3

思路转变早有端倪

在此之前, 从供给侧入手的结构性改革思路端倪已现。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到广东考察时强调, 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 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这种思路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以下简称“建议”) 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建议》提出, 培育发展新动力,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释放新需求, 创造新供给,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分析认为, 高层对供给侧改革频频表态, 表明官方经济学思想已由以前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 转变为供给、需求“两手抓”, 甚至将把更多笔墨用于供给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 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 《建议》通篇体现了更加注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思想, 而经济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在工作方针上要坚持“持久战”, 在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 而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在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看来, 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新的动力机制之一就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 对实现“十三五”规划蓝图至关重要。

供给侧改革核心为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 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行稳致远、健康活力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 首先要清楚其内涵和核心,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富有成效。刘世锦指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现阶段, 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 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 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 价格企稳, 企业盈利能力恢复, 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

在徐林眼中,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是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作为“新供给学派研究小组”的代表,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早在2013 年就提出, 中国未来改革的核心应从供给侧入手。贾康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 《建议》有别于以往刺激需求端, 回到增长本源创新, 强调制度供给, 构建发展新体制, 以期通过供给端发力破除增长困境, 释放增长红利。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发生在投入侧而非产出侧的改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 供给侧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到结构改革上, 结构改革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通过比例的调整, 实现改善效率的目的。

供给改革从何处入手

好的改革思路若要变革现实, 离不开政策的落地。正如刘世锦所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的部署已经有了, 关键就是把文件变成实践, 要具体落到实处。中国未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何处入手, 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刘世锦指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 并且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 如果这种局面再继续拖下去, 不仅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而且金融、财政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或者凸显。解决这种局面的关键, 就是在减产能方面有实际性的操作。此外, 刘世锦建议, 进一步放宽准入, 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 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加快培育有利创新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等。

贾康认为, 需更注重以中长期的高质量制度供给统领全局的创新模式, 取代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 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 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 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贾康建议, 立即调整人口政策, 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实施金融改革, 积极解除“金融抑制”,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切实改革, 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 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 培育高水平人才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早在2012 年就提出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周天勇认为, 此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应强调五个“关键”:一是要技术创新, 提高效率, 特别是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二要通过改革一系列低效率、阻碍社会活力与发展的体制, 来推动经济增长;第三就是增加人口供给。如果光有技术供给没有人口供给来平衡, 可能导致过剩更严重;第四要通过减税减费, 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此外, 还要解决高利贷问题。现在整个国民经济已经高利贷化, 民营企业的借贷成本很高, 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解读路径 篇4

关键词:经验世界;《列子》;意象世界;思维路径;自由境界

摘要:《列子》以为存在于直观感性之下的体验皆是瞬间现象,因此必须追问这些现象背后解释世间万变的根据。以文学形式承载哲学思考,用跨越自然生存空间的想象创设意象启发人们去思考现象背后解释万变的理想根据,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观照。这种思维历经三重路径:首先,体验感性直观经验世界的有限,描述自然状态下各类生命所经历的生存现象;其次,经由想象创设梦幻之境的人生镜像,在想象的空间里塑造一系列不受生存困扰的人物形象;最后,有限经由想象而见于无限,想象的无限可能使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趋于审美,使《列子》营造的生存充满意趣,最终使主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3-0126-05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nking Path about the Creation of

Imagery with Imagination in Lie Zi

BIAN Luxiao1,2, ZHANG Yunyi1

(1.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2.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Key words: the experience world ; Lie Zi; the world of images; thinking path; realm of freedom

Abstract: Lie Zi thought that the intuitive experience was instant, and it was necessary to pursue those eternal principles behind these momentary phenomena. Presenting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 literary forms, Lie Zi created imagery with imagination beyond the natural living space to inspire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ide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a. People can gain the spiritual transcendence and realize the beauty of the secular world. The thinking has triple paths. First of all, the limitation is reveal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perceptual visual world and all kinds of lives are described under the phenomenon of natural survival. Secondly, the illusion of life mirror is created through the imagination, and a series of characters are shaped without any difficulties of survival in the space of imagination. Finally, infinities will be found in the imagination. Unlimited imagination might enable human to grasp the world in the aesthetic way. Thus, the living is made charming in Lie Zi, and eventually the body gets spiritual freedom and transcendence.

《列子》描绘着生存世界的众生之象,以为那些直观感性之下的存在都是瞬间现象,因此必须追问这些瞬间现象之后可以称得上永恒的本源。《列子》以文学形式承载哲学思考,用跨越自然生存空间的想象创设意象,启发人们去思考现象背后理想的解释事物万变的根据。全书创作思维历经三重路径:首先,体验感性直观经验世界的有限。《列子》关注在自然生存状态下,生存主体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以及他们在生命历程中的种种际遇,并把这些记忆中时常涌现的直观世界一一呈现,从而激起对从最原初当下生存的直观感受到理性本质认识的思考热情。其次,经由想象创设梦幻之境的人生镜像。《列子》以想象构设梦境和幻境,塑造一系列脱离生命三重困扰的人物形象,使他们置身于非逻辑、非连续、非经验的荒诞的想象空间里,把他们与当下的生存者和现实生存时空进行对比,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值得深究的相对于现象世界更为恒常的存在状态。最后,有限经由想象而见于无限。《列子》采取想象方式使生命生存的痛感在趋向于无限超越的精神境界里渐趋淡化,想象的无限性使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趋于审美,使《列子》营造的生存充满无限的可能,最终使主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实现对现世世界的审美观照。

一、自然生存的感性直观自然生存是指人类当下的、真实的生存,是人类能够直接经验到的现实存在者的生存,它们被人们自然而然地熟悉和理解,具有易逝性,因此显示出某种程度的不可靠性,于是哲学家们总是追问这些感性直观存在之后的本源。对于这样的追问,《列子》的回答不是直接的,而是在直观描绘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寻找一种经由想象而进行意象创造的方式,以表达作者对于终极生存的思考。

自然生存是人类存在的现实方式和基本形式。《列子》文中提及了数十位以各种自然生存方式进行活动的人物,他们各具特点:有行乎郕之野的荣启期、底春被裘拾遗穗的林类、盗天时的大富国氏、学道于老商子的列子、寄身于高门的商丘开、为周宣王驯兽的梁鸯、操舟若神的津人、承蜩的佝偻者……他们无不在自然生存过程中与自然、与他人以及与自身相互间形成最基本的关系。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之间,他们作为群体性的现实生存者,置身于群体之中,始终以个体的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去选择与自然、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乃至于交往细节,他们本能地凭借直观感受去判断自身既定的现实环境,以便选出最佳的关系组合,实现生存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就个体生命而言,自然生存问题实质上就是个人与外界的关系问题,而群体和人的类存在使个体生存的世界向外界空间不断扩展,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维时间线条上延伸,形成时间与空间上的交织与互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所面对的将是自己当下所经历的以及自身、他人、人类存在的过去的全部经历,这些经历以传统的形式根植于个体内在生命之中,并在现世的群体交往中得到确证和说明。可见,《列子》作者对自身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追问,恰恰就在现实生存中处理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以及以何种方式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中产生,这个过程最本源、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的感性生存。具体而言,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受制于各种精细而具体的规定,并依此处理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有组织的群体中顺应整体意志处理着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本能的感官去感受各种群体和自然的形态以及它们时时刻刻的变化,形成最真实、最切近自身的对生存的直观感受,这可以称得上是最原初的来自于生存的思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卞鲁晓《列子》以想象创设意象的思维路径解读感性直观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方法,是一切思想的最初源泉,是人与现实最直面接触的瞬间,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当下的直观。一系列的当下直观随着时间流逝渐次转化为记忆与印象,在某种特定情形下被人们唤醒,与新的感性材料加以比较,形成最初的思维。《列子》讲述了一则关于神巫季咸为人卜算生死、存亡、福祸的故事,故事中列子的老师壶子故意向季咸展示了像大地一样凝静、像天壤一样柔和、无迹像极虚静三种外貌形象,最后使季咸失去了判断标准,无法为壶子卜算祸福命运。实际上《列子》是想通过这则故事说明神巫通过对天地、远近事物的直观,以自然生存的周边环境为对象,进而揭示事物微妙变化而演绎出对生命的总理解,可见思想是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直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从文字的象形特点到阴阳与天地、日月的关系,皆从直观体验而来,因此中国哲学思想最原初的表现形态多由直觉体验和实践活动而来,不是西方逻辑化概念的严密推理。

然而,各种直观感受常常会引起人们对周边事物的惊奇,使人们主动地追寻事物的源处,从而获得更深的审美感受。人与人生活的世界,从自然的观点看,它早已先于人而简单的存在在那里,少有人去怀疑它的固有性和稳定性,即使有时侯会出现一些人们未曾预期的事物,令人感到惊异,但这并不能使人失去对经验世界的依赖与信任。一般来说,人们常常会主动接受经验世界所显现出来的样子,只有在面对特定的对象、特别的时刻时,才会激起对直观经验背后本源探索的兴趣,并在探索中逐步发现一些直观感知不到的东西,逐渐明白不仅我们未能尽知自身,也未能尽知我们周围的世界,这就使哲学的考察成为了需要。浅显的哲学思索可能起于对自己当下生活的追问,比如探寻自己的生命的限度、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如何活得更长久些、自己日常行为是否正确等等。这些思考皆源于感性材料所带来的最初表象,必须经由想象这一重要的桥梁才能过渡到对本质的理性思考。想象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也是构造人们感性经验的另一种方式,它因人们的好奇而被激发。想象用思维的符号来说明未知之物,这样的过程是对具体意象的粉碎和重组,带着想象者的情绪与个性,满足其创作的心理动机与价值需要,从而创设出一个现实世界不能存在的意象空间,描绘出另一种世界图景,以便对世界源起和结构进行某种解释。

总之,人们在正常的现实时空里进行着各种各具特色又具有共性的生存活动,这些生存活动反映着人的存在、存在方式,以及由此而延展出去的关于活着、如何活着的种种思考。首先,作为现实的生存者,与外界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并在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经历着经验世界。其次,以顺应和容纳的态度接受着其他存在者,并与他们相互关联、共同存在、组成经验世界的有机整体。最后,超越现实的自身存在,凭借概念去把握那些深层的永恒客体,找寻一个无始无终的非时间性的存在者。自然生存形成了人存在的三重维度,建构了一个变化、发展、提高的生存空间,体现着人的生命价值取向和理想境界。《列子》在自然生存之下追求精神自由,起步于作为现实生存者对感性经验的思索,之后凭借想象最终抛弃自然生存空间物象,进入对世界的深层思索与解构,这样的想象超越了人的肉体生存的局限,在梦境、幻境的映衬下进入非自然生存空间。

二、梦幻之境的人生镜像自然生存下人们直观感受到的是自然生死的困扰,生的不可选择与死的不能拒绝使死亡成为首要的、无法跨越的界限,其可怕性正在于现实生死的无法抗拒以及死亡之后的无法预期。《列子》对此发出无奈的感叹:“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生命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不断展开,使个体生命面临着来自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制约,在这些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客观背景下,生存不得不面对客观时势的困扰,以及难以预期的各种得失、祸福的出现。《列子》曰:“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1〕如果生死和时势的困扰是客观规律的限制,那么人们追求名利的主观要求则是社会关系的困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民也。”〔1〕称誉当前、扬名后世的欲望使人的自然本性渐失,生命的本质异化,畏惧之势更甚。面对来自自然规律、客观时势和生命欲望的三重困扰,《列子》慨叹:“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1〕“命”使个体生命的存在既是注定又不得不服从,因此,人成为不自由的存在。

然而,《列子》并未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客观上的不自由反而更加激发其对自由的渴望。基于这份热切的渴望,《列子》对“命”采取了不执着的态度,转而追求自由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里的显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1〕《列子》早已认识到想象的不受时空限制和变化莫测的特点,以象征性的描绘表达对超越和自由的向往,凭借思想和意象的快速流动以象达意,在迅疾变化与深具游戏性的意象细节中展现内在体验与情感,以期达到精神上的、理想上的自由与超越。

《列子》以异乎常人的想象力构设出一个个梦境和幻境,把一系列人或物从现实的相互关联中凸显出来,将他们置于事实的必然性之外,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看似不可能的生活,仿佛透过他们要看清楚更大更远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和物以及周遭的一切都蕴藏着种种可能,在他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看似模糊的非对立的互动互生模式,是一种融合物我的合而为一的异于常人熟识的一个空间。这不是浮泛浅薄的文字游戏,而是《列子》清晰自觉地对人生的深刻而明确的把握,在梦幻之境的空间通过意象的遣配组合、不断涌现的五彩斑斓的梦幻、光怪陆离的诱惑、不可思议的夸张,使人们进入一个物我不分、开放个性、玄妙无穷的自由精神世界,即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声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2〕在《列子·周穆王》的想象空间里有三种非常态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展示出不同心灵的忏悔与失意、向往与追求。第一种是能力超常、寄予人类超越自身束缚希望的人:如“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的西极化人;具有“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之能的擅长幻化的尹文先生及学幻成功的老成子;还有“其觉自忘,其寝不梦”的古之真人。第二种人仿佛是第一种人的对立,浑浑然梦觉不辨、真假不分:有以为“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的糊涂郑人;有“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昼夜不分、真假不明安于现状的老役夫。第三种是居于现世、异于他人的明觉者,自己主动放弃现实的常态生活和享乐,自觉地否定自己作为生命的一般存在,认为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不生不死才是生命的大道。如“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的华子,当他清醒过来时“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他做出这类疯狂之举是为了表达对现世生存状态的不满。还有“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的智慧天成、倒错一切的秦人逢氏之子。《列子》通过塑造这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描绘他们所处的外在环境,创设了一个意象世界,其所表现的艺术化的空间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的逼真摹写。文中所营造的意象世界是对人所处世界及所经验事件的映象与内心印象的糅合,缺乏日常逻辑经验世界的连续性,看似荒谬,实际上是对生命个体跨越世俗生活的尝试,它其实已经在确立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各种情绪与经验,试图通过幻与梦、梦与真、真与幻的交替出现,营造一个超经验的想象世界,以对现实的偏离换取对于本真存在的深刻洞察,从而更有力地表达对于人生超越的渴望。

梦幻之境的人物形象像镜子一样映射出《列子》对现世人生的思考,彰显着人类对于生而不自由的种种困扰与抗争。《列子》中人类以另类的生活方式体现自身对困境的不屈服,或者以拒斥外部世界的方式标示自身意志,或者以非意志实践的品格创造出体“道”的真人形象来寄予精神的绝对自由……《列子》试图揭示出个体生命的真正所“在”,即本真和无蔽无碍的生存方式。然而,现实存在的三层困扰不断使人陷入无根基的荒凉感、虚无感和孤独感之中,对此《列子》采取了审美的想象方式,试图在面对世界时暂时回避这些痛感,并在想象的无限可能之上寻觅生命虚无意识所引起的痛苦根源和实质,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走向审美的人生。

三、想象空间的无限超越浸润情感与心灵的想象使精神自由成为可能。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想象与创作的喜怒哀乐、爱憎忧悲的情感互动,也与褒贬是非、探求本质的理性思索相互印证。“心虽然在腔子内,不在腔子外,但其功能、作用则是无限的,它可以贯通万事万物,能创造一个意义世界。”〔3〕因此,想象不仅浸润着主体独特的感同身受的内在情感体验,而且使主体心灵得到最完全的自由。情感是启动想象的最佳“引擎”,各种渊源于现实生活的情感不断积蓄在《列子》作者的内心,那些历历在目的各色人物以各自的独特方式自得其乐的生存着,鼓琴而歌的荣启期,并歌耕作不停的百岁老人林类,倦于学而无所息的子贡,得天时的大富者与失天时的大贫者……这些或喜或悲的生活方式深深地触动着作者敏锐的神经,在其发挥想象之前,逐渐内化成为个人的自由情感,随之引发出《列子》作者内心最深层的对于自由向往的审美意识。

当然,自由生存是万物的共性,“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自己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4〕然而自身属性的规定性是任何物种永远不能卸去的枷锁,万物不可避免受到各种规定,这种局限性使物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属性,同时也使自由的获得变得难以预料。人之为人的属性同样束缚着人的自由,只有忽略、忽视或者无视这种局限性,才能在想象创设的境域里体味自由。《列子》想象世界里的华子与秦人逢氏之子以忘记自我的方式尝试追求自由,却无法处理自身与所身处的外在环境以及他人的关系,成为了群体之异类。正是在这个例证之下,《列子》明确了身为种属便无法忽视种属所规定的社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自身的重重约束,现世生存是无法真正实现自由的。而学幻的老成子在《列子》的想象空间里,弃绝一切人之为人的种属规定,以幻象应对事物变化的幻象,成为众望所归的真人形象,却使自由在想象中成为可能。

想象创设表情达意的意象,想象使陌生的诸要素聚而成意象,形成没有界限自由灵活的表现,从而实现对感觉世界的超越。苏珊·郎格认为:“在‘想象这一字眼中,包含着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钥匙——意象。在我看来,那种把‘意象看成是对感性印象的复制的流行看法,已经使认识论哲学家们漏掉了‘意象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质,这就是‘意象的符号性质。这一性质就解释了为什么‘意象的感性特征总是显得模糊、短暂、破碎和残缺不全因而几乎不可能加以描绘的道理,也解释了它的感性形象往往与它所再现事物的真实形象不太相似的原因。”〔5〕《列子》以想象创设意象,以理性表现理想,使生命所居的空间在想象中得到生动活泼的扩充,“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1〕华胥氏之国的想象承载着作者对于理想之国的愿望,人们生活在一种梦一般的空间里,一切现实的对立与分离皆被打破,在广阔宁静的想象界域里,充溢着《列子》强烈的社会性情感,以及在这种情感激励下创设的不存在世界——主观构想的意象世界。

想象其实是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是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桥梁。人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有着天然的内在关系,同居于一个系统之内而又体现着不同的侧面,这种不同侧面用现代的表述来说即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列子》通过精神世界的想象创造虚幻的艺术之境,使审美空间及对象世界具有不确定性及精神特征,同时展示出无限可能性,从而体现经验世界的另一面。“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基本幻象,这种幻象不是艺术家从现实世界中找到的,也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而是被艺术家创造出来的。”〔5〕《列子》通过梦与幻的寓言方式无所阻碍地自由出入现实世界和想象空间,它觉得充满荒谬的想象世界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事物的本真之美,因此《列子》以近乎怪诞的、颇具象征性的言语形式描述着“西极有化人来”、“老成子学幻”等离奇故事,使世界在它的游戏般创作里放纵地展示着超越现实自然生存的意象,在意象中展示《列子》对于生存的一系列透视和洞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审美观照。

总之,从对经验世界的直观感受到想象世界的自我超越,《列子》面对世俗的是非以及有限世界的种种困扰,寻找在变动时代安顿心灵、成就自我的方式,感悟到最无限的境界只能是超越时空的境界——意象世界。《列子》以为只有在想象的时空里,人们把生死、谋划、世俗生活完全投射到无限之中,超越利害计较获得艺术化的生活,才能在精神上实现自由和超越。因此,《列子》沿着从个体与外界相互浸透的经验世界,到主客对立的超越境界这样的思维路径,用想象营造光怪陆离的幻境承载精神自由的愿望,有意识地沉浸于艺术想象的境界中以期实现艺术化的人格内心的再现,使个体内在超越在想象的空间里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90-113,235,64,94,41.

〔2〕 叶朗.胸中之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57.

〔3〕 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

〔4〕 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

〔5〕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6-127,76.

解读路径 篇5

关键词:文本微观解读,选点,还原,比较

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多有窄化理解、单一阐释的现象,如一说到卖油翁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一说到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说到菲力普夫妇是“贪婪势利、自私冷酷”,一说到孔乙己就是“穷困迂腐、好吃懒做”……这种标签式的浅层次解读,把原本色彩缤纷的主题或丰富多彩的形象阐释得呆板而无味。这种话语的专利性质,来自于传统理论的浩大阵势和人们对它不容置疑的信仰,让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长期受它的统治。久而久之,那具有诗意、生命灵性和生活意义的语文则逐步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话的苍白、感悟的表面化和思维的僵化,学生也就这样被“教傻”了。

著名文学批评家孙绍振先生曾提出对文本要进行“可操作的微观解读,并把阅读的鲜活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1]。笔者读此深受启发,便在实践中尝试着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品析,寻找文本解读的方式,优化微观解读,走向文本的纵深处。以下是笔者运用“选点”“还原”“比较”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微观解读的尝试。

案例一:选点式解读———孔乙己是穷困迂腐、好吃懒做的书呆子吗?

[在熟悉课文、营造氛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品读。]

生我觉得孔乙己的肖像很独特,他是一个站着买酒喝的落泊文人,身着长衫,背后垂着辫子,倚在柜台上,右手持酒,左手持茴香豆,此时潦倒穷困的他,嘴角应该带着微笑。

生孔乙己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只因在封建的科举制度中落伍,竟与社会格格不入。上不能奉迎达官显贵,下不屑与平民百姓为伍,穷困潦倒,常常食不果腹,饱受欺凌,却又自欺欺人,死要面子。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顽固地卖弄自己的才华。我读到的是既辛酸又清高的孔乙己。

师已由肖像触及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世界,品析人物有一定的深度,还可以更细腻一些。

生我认为文中的那个粉板最独特。“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一句中的“拭”很重要,他试图拭去的是人们对他为人尊严的践踏,想填充的是自己的“堂堂正正”。

师这一发现很可贵!让我们继续关注“粉板”。

生“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当他离开时,剩下的只是粉板上赊欠的十九文大钱的记账。孔乙己让我看到了弱小者的悲哀,冷漠麻木的人们让我感到世态炎凉。

生我觉得他说得很精彩!他那句“剩下的只是粉板上赊欠的十九文大钱记账”镜头感很强,让我想到了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不见其人,却很有震撼力。白色的粉板诠释着白色的悲哀:孔乙己一生的价值竟然是倒欠十九个铜板!

师孔乙己到酒店本为求得一点温暖和安慰,但承受的却是人们对于苦人的凉薄。

生孔乙己终于至死都无法拭去“粉板上的十九文大钱”,他坐着用那手慢慢走去时,身后仍弥漫着欢笑。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活,读来很是寒心。

生喻丽清说:“一扇轻窗,能框住雨露多变的晨昏,却框不住清风吹送的花香;能看见人生寻常的悲喜,却透视不了浮世曲折的沧桑。”我想这块白色的粉板就是一扇窗,框住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更让我们看到了弱者的沧桑。

师很显然,同学们已有情感的触动,品读非常投入。能关注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粉板上书写着的那十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而且把它放大,去感受世态炎凉,去感受人物的悲剧命运。

【分析】学生在自我角色意识被强化以后,在明确了品味形象的角度之后,便有了非同一般的发现。他们抓住“白色粉板”这一独特之处,把它定格、放大,去感受孔乙己那残破的、苦难的人生。在这里没有类似“穷困迂腐、好吃懒做”的标签式的评价,更多的是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对于文本语言,他们尝试着“诗意地玩赏”,思维不断伸向文本语言的深层,伸向人物心灵和情感深处。从学生的品味“他试图拭去的是人们对他为人尊严的践踏,想填充的是自己的堂堂正正”可以看出,身心疲竭的孔乙己试图将现实与理想中的两个自我统一起来,构建起自己完整的人格的愿望,但他始终力不从心。学生从那块写着“十九文大钱”的粉板中品读到的是人间的寒威之气、弱者的沧桑之旅。这样的品读才是自由的、诗意的、幸福的、深入的。

这是笔者有感于一堂《孔乙己》随堂课而进行的教学实践。在那堂课上,学生对孔乙己的评价是“一个穷困迂腐、好吃懒做的书呆子”“一个追求功名、鄙视劳动的废物”,这让笔者感到他们对孔乙己这一人物缺乏最基本的情感投入。而且,在那堂课上,教师的结论“孔乙己是一个穷困迂腐、好吃懒做、清高善良的人”,是以现成的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联想空间的文本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没有任何创造的成分的。

案例二:还原式解读———半大斑羚怎可“兴奋”地咩叫?

[在引导学生赏析斑羚飞渡的过程时,学生一个突然的提问,使教师获得了一个教学契机。]

生第9段中作者写道:“瞬间,只见半大羚羊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我对“兴奋”一词有疑义:为什么半大羚羊在老羚羊帮它渡过山涧时会“兴奋”地咩叫一声呢?要知道就在前一刻可是老羚羊为它献出了生命啊!它怎么可以“兴奋”!

师对呀,“兴奋”似乎显得半大羚羊很不近人情,按常理此时它应该“回望”才对。那么会不会是作者一时的笔误呢?

生我认为不是笔误,这是人乃至动物共通的一种情感,在不幸中获救时,首先出现的情感是兴奋与喜悦。就如同鲁滨孙在遭遇海难获救时,先有的是获救的喜悦,之后才有对生活的忧虑。所以我觉得半大羚羊在获救之后出现的“兴奋”,并不是不近人情、忘恩负义,而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生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它们团体精神的表现,在半大羚羊得救时,它会兴奋地咩叫可能是它想给牺牲的老羚羊一种告慰,告诉它我已经成功了,你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可以安息了。

生我有补充,我觉得不仅是告慰老羚羊,同时用“兴奋”的咩叫告诉对面的羚羊们,我成功了,获救了,你们可以安心地飞渡。

师也就是说“兴奋”的咩叫是一种提示语,既给老羚羊,也给对面的羚羊群。

生对啊,大家不要忘了半大羚羊是试跳的,试跳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谁跳过。我们可以想象,此时对面山崖上的等待飞渡的羚羊们内心是多么紧张,半大羚羊这一跳的成功凝聚了多少期待,它怎能不兴奋?

师你告诉大家品读要结合情境,从文中的语境想象当时的情景。

生正因为当时的情况是那样紧急,这时不是伤心垂泪的时候,它用这种“兴奋”咩叫的方式一鼓士气。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里,由学生的质疑揭示矛盾,再由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原生状态的还原,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微观分析,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得以深入。以矛盾为对话点,学生理解了“兴奋”一词背后的意义,赋予了斑羚以人性化的色彩,感受到了斑羚们飞渡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壮烈,使文本的解读走向纵深。假如教师此时没有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矛盾,就会造成资源流失,失去一次对文本进行微观解读的机会。

孙绍振先生说:“要进入作品的深层加以分析,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出矛盾,提出问题。”找出了关键词语,有了矛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有可能深入。问题的要害在于,从文本中直接揭示出矛盾,然后加以分析,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一切艺术形象都是以高度和谐为特点的,有的矛盾自然是潜藏在深层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矛盾,除了要有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外,还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的质疑问难,因为这一生成性资源转瞬即逝,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有效生发。

案例三:比较式解读———一个“一”字有何大不了?

[在《珍珠鸟》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第14自然段中的描写。]

师老师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改成“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把“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改成“我轻轻抬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看看是否有变化?

生我看来看去,好像变化不大呀,差不多嘛。

生老师,我发现了,第一句改动以后少了“趴”字,“趴”写出了小珍珠鸟很放松,对“我”没有任何戒心。

生“趴”有紧贴的感觉,有一种安详、温馨的美感,衬托出鸟对“我”的信任与依赖。

师“趴”写出小珍珠鸟放松的情态,体现了鸟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的情景。

生但我不觉得第二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因为少一个“一”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师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吗?仔细读读看。

生不对,我觉得大有区别。去掉“一”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轻轻”,无法表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显得很淡漠、很随意。

生我明白了,“抬一抬肩”是这样的(缓慢地抬动肩膀),而“抬抬肩”应该是这样的(快速耸动肩膀),好像故意要把鸟赶跑,确实不一样。

生“抬一抬肩”体现了动作的轻微与柔缓,让我们感觉到“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让人倍感亲切。

师品读很深入,原来一个“一”字背后有如此丰厚的内容,只有学会品读细处,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分析】一个“一”字,乍看确实没什么大不了,但一比较便发现细微处有“风景”。通过删减的方法设置参照点,让学生深入理解,便有了以上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趴”,一个“一”,体现的是人与鸟之间的那种信赖与亲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学会品读细处,对文本进行微观解读,才能使阅读鲜活灵动、精彩纷呈。在比较式的解读中,关键是找到参照点,需要教师有文本再造的能力。运用删减、变换或同类比较的方法,找到参照点,便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引进一些和文本内容相似但言语形式不同的文本进行参照、比较,从而推动对话的深入,这种“比较式”的解读方式不失为优化微观解读的好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越来越被关注,语文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文本解读的批评者。教师要避免对文本的那种“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式解读,摒弃那种单一的平面化的解读。怎样实现这一点呢?综上所述,一是教师首先要强化自己的文本批评角色意识,对语言的细处品析要具备应有的敏感。在走上讲台之前,教师要先深入研读文本,在文本解读上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多问问“还可以在哪里进行深入品读”“还可以怎样解读”,也就是说,教师本身应该是文本微观解读的先行者。二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可操作的微观解读方式,如上述“选点式”“还原式”以及“比较式”解读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在走上讲台之前走进文本,在文本的言语和思想之间走个来回”[1]。让我们寻求去除苍白对话、浅层感悟和僵化思维的路径,让学生亲近语言,沉潜于“文本语言的内部,涵泳一字一词的生命”,在对文本的微观解读中感受语文的灵动、鲜活以及丰厚。

参考文献

解读路径 篇6

一、胡亚权与《读者》

生于甘肃武威一个农村的胡亚权, 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 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曹克己领导下, 与同为工科出身的、没有独立办刊经验的郑元绪一起创办了《读者文摘》杂志。1981-1983年, 胡亚权是《读者文摘》业务的主要负责人, 这时候《读者》经历了创刊之初的三年崛起时期, 由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追求真善美。1984年12期发稿之后, 胡亚权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杂志, 至此郑元绪成为《读者》主要负责人。郑元绪坚持并深入发展了真善美的《读者》精神。他建立了优秀的《读者》编辑部团队, 《读者文摘》被正式更名为《读者》, 杂志走向分印并开展了经营广告的战略。1994年胡亚权再度出任《读者》编辑室主任。他提议成立《读者》杂志社, 将杂志从纯粹编辑型转为市场营运型。杂志在内容创新、形象塑造、广告经营、公益宣传、发行分印等诸多方面的大力改进中上了一个台阶, 迈入发展扩张期, 进而成为中国第一大刊。胡亚权作为《读者》创办的三大元老之一, 了解它的历史, 见证它的荣誉, 通过他来解读《读者》寓意显得更为深刻。

二、《读者》成功的根本理由

胡亚权用智慧的活动、冒险和游戏内化了《读者》的创刊行为。《读者》将自己设立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因为它要考虑经常调适自己的问题。期刊业的生存与发展, 依赖于开发读者想要阅读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从创刊到被读者接受再到发展繁荣, 《读者》无不渗透着编辑部的策划智慧。《读者》来源于一个偶然的猜想。当曹克己找到胡亚权, 示意并授权他组织办一个刊物的时候, 他找到同样没有独立办刊经验的郑元绪, 在没有名字、没有想法、没有未来的空白状态下发展而来, 甚至在创刊号还未面世之时就差点夭折, 到最后确定期刊的读者定位、办刊宗旨、办刊特色, 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 可算得上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冒险。胡亚权将办刊比喻为游戏, 笔者认为和冒险有点类似, 游戏也是有输有赢, 游戏有规则, 办刊又不同于平常意义的游戏, 不可以随便罢局。

《读者》抓住了时代的脉络, 它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胡亚权将《读者》的成功归功于三个要素:生逢其时、喜逢挚友和标格鲜明。

(一) 《读者》在改革开放之初诞生, 生逢其时

1981年的中国, 出版产业刚从文革的硝烟中复苏, 还没有一本面向大众的综合文摘杂志, 知识分子急需从文化产品中汲取养分以安抚心灵, 时代赋予文摘类杂志十分巨大的读者市场。与此同时, 中国的报刊和图书出版发展迅猛, 造就了文摘期刊成长的土壤, 也就是说, 有文可摘。恰在此时, 胡亚权和郑元绪创新性的找到了这一市场空白, 并一步步践行自己的办刊思路, 使得《读者》抢占了宝贵的市场先机, 成为中国大众综合文摘类杂志的先行者。一直以来, 《读者》的选题策划充满个性, 又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相结合, 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包括之后的《读者》走向分印, 重视经营, 发展广告等等改革的推行, 说到底, 都是《读者》抓住了媒介与时代相互促进的关系内涵的表现。

(二) 《读者》吸引千万读者并得到认同, 喜逢挚友

当《读者》的读者规模迅速膨胀之后, 它巧妙利用文摘类杂志的特性, 适时推出公民读者的战略, 将《读者》杂志变成了一个千百万读者共用的平台,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荐稿积极性。当千百万读者的智慧、眼界、激情和力量同《读者》编辑部二十几个同人的智慧、眼界、激情和力量融合在一起时, 《读者》就变成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杂志。借读者之力办刊, 凭读者之势兴刊, 是《读者》走向成功的原因之一。喜逢挚友更像是《读者》成功的结果, 是《读者》定位、风格、质量得到读者认同的表现。《读者》杂志完美地把握住了读者群, 并通过自己的读者群进一步推动了自己的成功。

(三) 《读者》标格鲜明

所谓的期刊性格, 即是期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总体策划定位。《读者》将自己的读者市场定位为:高中以上文化的青年为基本读者群, 大学生为核心读者群。这样的读者定位决定了其内容定位:即是一本亲切平和具有平民风格、中西兼容雅俗共赏、不谈及敏感性政治话题的综合性文摘杂志。内容决定功能, 于是创造了《读者》的文化定位: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让读者在阅读中顿悟人生真谛。

这样的定位使《读者》人格化, 它以朴实的平民风格给读者带来关于人性主题的文字阅读, 理性地塑造读者, 这种略高于读者思想觉悟的姿态使得《读者》的形象充满知性美。胡亚权等人适时推出看似超然, 实则亲近的, 充满人文关怀的《读者》战略, 全面体现其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以及办刊特色, 《读者》是个情感丰富的“公民”, 这在《读者》栏目策划中的也得到了体现。而胡亚权将这人格化的特征概括为人性、理性、知性和平民性。

人性:《读者》是人性的, 追求真善美主义, 抓住人性的主题不放, 试图从多方面诠释。它以图文并茂的符号感染人, 触摸人心灵的最软处, 使人们从中得到领悟、抚慰、净化、认同和关爱, 甚至通过阅读激起读者对社会的援助行为。《读者》的品性, 是基于对生命内核的关照, 是基于对人性本原的思考。

理性:《读者》的编辑室坚持杂志在塑造读者的理念。为此要求《读者》是理性的, 她的编辑是理性的。《读者》不仅应当教会人思考的参考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去生活。而这种“教”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传达, 是一种顿悟和对心灵的渗透。她既入世又出世, 永远用一种思索的态度看待这个纷纭世界, 力求客观地表达发生在世界上的许多事, 却不去表露自己的观点和好恶。

知性:郑元绪认为“思想是办刊的灵魂。只有思想可以引领着读者向前走。你的思想如果不走在读者前面, 那么你必将在读者的选择中掉队, 最后被超越与遗弃”。所以《读者》在成长的每一步, 都表现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探索, 试着保持一种与时代的同步, 甚至稍稍的超前。最终塑造了《读者》在优雅中透出高贵, 与人们想象中的生活理想贴得很近, 又与世俗距离遥远的知性形象。

平民性:《读者》在创刊之初就定位于创造一种平民风格的杂志。她视读者为朋友, 而不是所谓上帝;读者待她如知己, 可诉说衷肠, 亦能鼎力相助。包括服务读者的精神、回报读者的行动、高质低价的策略。《读者》为读者创办, 读者为《读者》荐文, 《读者》的主旨是传扬人性的真善美, 读者通过《读者》获得心灵的回归, 这一切无不渗透着平民性的精神。

人格化的《读者》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的产物, 人性是内容, 理性是态度, 平民性和知性是层次逐步加深的表现形式。《读者》这种独特的办刊风格是其成功的关键。

杂志不同于畅销书, 不是一次好的选题策划带来一次高的发行量就算是成功, 杂志是一种长期发行物, 它需要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推动其成功。《读者》能够屹立于杂志之林, 长期维持很高的发行量, 离不开它发展的时代背景, 适应时代发展的创刊理念和踏实的办刊风格为其赢得了读者基础。读者是时代的弄潮儿, 是时代的内涵, 期刊说到底是为了迎合读者, 所以读者决定了期刊的创刊理念和风格, 又进一步促进了期刊的发展。时代背景, 读者和《读者》实际上是社会、人和出版物的关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师永刚.读者传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胡亚权.读者往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1.

[3]师永刚.读者时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解读路径 篇7

关键词:交往行动理论,交往困境,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一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观点

交往行动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交往行动理论》一书, 代表着他学说发展的一个高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澄清了交往理性同现代性的关系, 在他看来, 交往活动是以理性为目的的活动, 在这一理性的指导下, 人们首先会为交往准备各种“交往性资质”, 因为它是交往活动发生的前提。

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活动是交往活动, 交往活动以理性为目的, 既要体现社会合理化, 也要体现文化合理化, 既关注物质再生产, 也关注文化再生产。哈贝马斯将物质再生产总体称为“系统”, 将文化再生产总体称为“生活世界”。“系统”之物质再生产的媒介是货币和权力, 而“生活世界”之文化再生产的媒介是语言。不管现代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交往活动始终不能步出“生活世界”的界域, 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只有通过共同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事物的理解和表达。现代社会有两种理性并存, 反映在物质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工具理性, 而反映在文化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价值理性。随着社会体系变得越来越合理化, 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化, 并且“系统”越来越强大, 逐渐侵蚀了“生活世界”, 工具理性日益膨胀, 价值理性被排挤到狭小的角落, 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文化的贫困化”。

二交往行动理论对交往困境的解析

1. 交往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工具理性的扩张

工具理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他的批判性基础。哈贝马斯认为, 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异化性质造成了交往行为的异化, 受工具理性支配“系统”的强大及其所拥有的优势地位, 获得了对整个社会的极大支配性,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世界”受到了“系统”的极大侵蚀。现代性在制度维度上的危机主要体现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随着“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系统整合”的力量便迅速扩张, 货币和权力这两种媒介开始取代交往活动成为社会行为的核心。这样, “独立自主的系统从外部侵入生活世界, 就像殖民主义者进入部落社会一样”。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被货币和权力挤占了空间, 受到了工具理性的侵蚀, 交往活动不再是为了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的“主体—主体”模式, 而是变成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 (主要从功利考虑) 的“主体—客体”模式。由于缺乏以价值理性为指导的交往活动, 人们难以达成对文化的共同界定, 难以形成社会团结和个性人格。

2. 摆脱交往困境的出路所在——回归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交往行动理论认为, 现代社会产生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劳动主要是一种工具行为, 一种“目的理性活动”, 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与行为结果之间内在一致性的行为。与此不同, 交往行为是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规范, 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 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 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在面对解决技术异化问题时, 哈贝马斯突出强调以主体间性, 即主体与主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主要内涵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的至关重要性。因此, 要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走出当下的交往困境, 就必须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基于此的逻辑推论就是要以交往取代劳动在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这同时意味着社会历史力量范式的重大转变, 即历史理性的关注点从“主体—客体”结构向“主体—主体”结构转换。

三当代社会的交往困境 (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

1. 现实交往的异化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尤其是交往的全球化。然而, 当前中国社会交往异化的普遍呈现, 让人们对交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 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 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 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异化是指交往由人的自身需要变成了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手段和目的。“所谓异化的交往, 是指交往作为手段与人相对立, 交往主体的一方沦为客体或是双方共同降为客体, 交往的主体性内涵扭曲和散失。”哈贝马斯将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其他各种活动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现实生活中, 交往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扭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所遮蔽, 人们不是在理性地考虑交往价值, 而考虑的是交换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伦理关系被物化了。具体体现为交往目的的功利化、交往媒介的货币化、交往结果的表浅化。

2. 交往理性的缺失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认为:理性交往的共同体不是玄思或科学预见的产物, 而是情境性介入实践理性的结果。因此, 在现实的交往中, 交往所能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是受理性指导的。当前出现交往困境的部分原因是交往理性出了问题。当代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 既有其历史的背景, 也有现实因素。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工具理性的盛行导致理性的分裂, 表现为工具 (技术) 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现代社会理性的分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也加剧了社会交往的异化和交往理性的缺失。当前中国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主要源于:一方面, 由于理性的分裂, 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政治人、经济人的“理性殖民”, 导致整个社会交往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主义, 忽视和遗忘了交往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 在现实交往的“主体—客体”模式中, 忽视了另一极主体的存在, 交往相对一方的主体性、个性得不到伸张, 交互主体性无法形成, 真正的交往也就无从谈起。

四破除当代社会交往困境的努力方向

1. 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消除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我们所说的“价值理性”, 是指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 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 为了达到这些终极目标, 自觉采取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的交往中, 出现了工具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 因此主体在进行交往时, 总是把交往当作手段, 把交往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交往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也由此带来了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因为人们不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没有把交往看作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本质的一种方式, 而把交往看作是烦琐的不得不为之的例行公事, 成为了一种负担。

由此, 在现实交往中, 我们应该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通过整个交往环境的改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文化的培育, 使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平等的人格意识, 使交往成为体现人本质的需要。

2. 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破解交往关系的功利化和货币化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对于本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就是培养人们对自身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有意识打破交往关系的功利化, 认识到社会交往是自身获取交换信息与思想;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 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的手段。正如马克思认为, “在理想的交往主体身上将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即真正交往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对手段而是对目的的需要, 换言之, 交往本身就是目的。”

3. 优化社会交往环境, 破解交往关系的表浅化和疏远化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在生产活动中需要与同伴协作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 在精神上也需要与同伴交流。现代交往出现异化,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交往对象的不信任, 害怕自己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害怕受到伤害。消除交往异化的状态, 交往环境的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形态范畴中的社会交往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或精神环境, 也即是要创设一种良好的交往氛围, 一种让交往主体有安全感、可以敞开心胸与人坦然相对的交往环境, 使交往主体的内在交往需要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这样理想交往环境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规范或原则之上, 如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等。只有营造一种健康、有序、良性互动的交往环境, 交往主体才能从现今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大胆走出来, 才能克服交往的表层化、疏远化等社会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9

[2]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97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45

解读路径 篇8

解释学作为一门西方显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它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关注的核心是文本的诠释, 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有着一致的指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是“ 理解”,以原文的意义、作者的心境、读者的解读这三者的关系为主线, 就意义问题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区分“ 说和听”“ 写和读”两种模式,辨析理解原文意义和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1]。 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视角阐述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的技术路径。

一、 对话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丰富信息

为了理解文本,一个人必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向它提问,并让自己接受它的提问,从而探知表面言辞背后的意思[2]。

1.初次阅读后感知到的整体信息

文本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是宏观理解阅读,即对文章整体形式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我们把前者称为文章的结构性阅读, 后者称为文章的信息性阅读。 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一篇文章的第一次阅读都是以文章的信息性阅读为主, 这种阅读侧重于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师解读文本教材也往往是从这一步开始,首先了解文本“ 写了什么”。

以《 水》 为例,教师初读后就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缺水的村子,全村老小在雨中洗澡很痛快, 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 我们”很舒服。 这些是最浅表的阅读感知。

2.局部语言文字传递的零碎信息

西方解释学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醒我们:“ 我们试图要理解的是符号所指的东西 ———意思或思想。 ”“ 话语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指向某个确定意义的符号;相反,一个人必须学会倾听除了它们之外它们所带来的一切。 ”[3]文本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作者的思想和接受者( 读者) 的中介。 再次面对文本,教师要做的是对文章潜在信息进行推论。 而要理解这些,则要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揣摩文字传递的信息。

( 1) 平常表达传递的信息。 文本中某些司空见惯的表达很容易被读者忽略, 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表达背后其实有着作者的隐藏信息。 如《 水》 的第一自然段, 几个带数量词的短语就值得咀嚼:“ 十公里之外”———路太远了;“ 一处很小的泉眼”———泉太小了;“ 一个小时”———人太多了;“ 挑上一担”———水太少了……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 就需要提炼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2) 陌生表达传递的信息。 解释是对陌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 所以当文本中出现一些基于作者独特体验的文字表达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用学生熟悉的言语范式去表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陌生意义所表达的东西。 如《 水》 中有一句比喻句:“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跟前。 ”把人比作“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比喻对学生来说新鲜而有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 继而让学生把“ 狗尾巴草”替换成“ 白杨树”“ 仙人掌”,辨析是否合适,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比喻形象而贴切,既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 又写出了四兄弟因为严重缺水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

3.整合文本后获得的全面信息

德国语文学家、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斯特提出, 每一个人的心灵的表达都必须要求根据它的整个上下文( 及它所从属的整体) 来理解[2]。 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 整体”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教材解读这一行为来说, 完整的教材文本必定是一个“ 整体”。 教师在经历了初读时的整体感知,再读时的细细咀嚼之后,需要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文章结构性阅读, 关注文章整体信息的组织与建构———篇章布局、写作意图、表现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上文提到《 水》 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数量词各有其隐藏信息, 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将这些零碎信息整合,得出“ 生活在极度缺水地方的人们太苦了”,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传递给读者的完整感受。把这一段放在全文这个整体中来看, 又可以发现作者写缺水之苦仅用了短短一个自然段, 却用很大的篇幅在写“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带给大家的“ 痛快、舒服”,这是一种以“ 乐”衬“ 苦”的写作手法。 第一自然段写村民远道挑水像电影中的远镜头, 文中母亲腰间挂着的钥匙又像一个特写镜头, 最后“ 勺水冲凉”时的舒服则是用慢镜头一样的语言详细描摹的,统观全文就会发现, 强烈的镜头感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之一。

二、 对话作者,体察文本背后的写作心境

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 解释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处,“ 外在的” 言说必须通过联系作者“ 内在的”思想才能被理解[2]。 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体会、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要想实现理解的客观性、正确性,就必须和作者对话。

1.还原文本后捕捉的真实信息

教材文本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已经经过了编者的“ 手术”。 编者出于教材体系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有些改编后的文章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教师就需要在教材文本解读时将文本还原。

《 水》 这一文本在选编进教材时就经过了改编。原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水, 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磨擦。 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编者将其改成了短短的一句:“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改编后的句子高度概括了原文的意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但是,原文的语句却更真实、具体地传递出了水对村民的重要, 更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再如,原文写大家雨中洗澡后,有这么两句:洗过澡后,大家碰了面,相互都会吃上一惊,一个人说:“ 啊呀,你怎么胖了? ”一个人说:“ 啊呀,你原来是这样白。 ”如此富有情趣的文字被编者删去了。《 水》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反衬, 用有水的“ 乐”反衬出缺水的“ 苦”,而原文中的这几句话正是大家“ 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样的文字基于作者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也需要越过编者直接与作者对话,还原文本,直抵作者最真实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2.观照写作心境后得到的客观信息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和解释文本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心境、情绪,将文本视作作者意识、生活的再现,努力去认识和构造作者的思想,避免误解。 因此,要合理解读教材文本,教师还需观照文本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创作心境。

1967 年,《 水》 的作者马朝虎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马镇。 有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浙江水资源丰富,作者文章里的描述不真实, 因为找不到能体现天马镇缺水严重的图片和文字,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形象的感知,就找了我国别的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料代替。这种做法说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只关注了有限的文字,而没有去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把体会“ 缺水之苦”当成了教学重点。 文本描写了三个场景———“ 远道挑水”“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 这三个场景中直接体现缺水之苦的“ 远道挑水”花的笔墨是最少的, 后面两个场景则是越来越具体。 除了运用“ 以乐衬苦”这一写作手法外,作者在三个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 远道挑水”更多是大人的事,因此,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用短短数语勾画了这一镜头。“ 雨水洗澡”时,作者也是狂欢队伍中的一员,体会真切,印象深刻。“ 勺水冲凉”时,作者成了主角,感受自然,而且更为丰富。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内容却是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经过那么多年还能留存于记忆中的镜头经过一遍一遍的温习,特征会越来越放大、鲜明,苦的愈苦、乐的愈乐,正因如此,作者描写“ 勺水冲凉”时的文字也格外细腻、夸张。 综上所述,将品味作者基于独特感受的独特语言文字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才更适宜。

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材文本解读才能更为客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才能更准确。

三、 对话自己,获得超越文本的独特解读

1.理性对待前见,实现两种视域的融合

“ 前见”也叫“ 前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在一种先入为主的“ 前理解”基础上而存在的[4]。他同时提出:“ 解释者的前见只具有消极的价值,它们作为成见和主观性只能阻碍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论断未免失之偏颇,与之相比,伽达默尔的说法则更为理性:前见并不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的确,既然“ 前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 前见”为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助力。

如在读《 水》 这一文本之前,每一个阅读者由于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对“ 严重缺水”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读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读“ 远道挑水”这一场景时会联想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读到“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时,更会引起共鸣,丰富其阅读感受。 这样的“ 前见”,可以使读者走进作者写作心境,从而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 如果读者从来没有过缺水的体验,形成理解上的障碍, 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两种不同的体验中搭建桥梁, 比如说通过图文了解“ 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利用两种不同体验的巨大反差,去观照作者心境,正确解读文本。 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理性对待“ 前见”,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生存的环境中,走进作者内心,实现读者视阈和作者视阈的融合。

2.包容多元解读,尊重超越文本的体验

在解释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精确复制, 它们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人要说的某一方面, 而不是内容的全部。 这提醒我们,不要将语言符号看成是最终的符号,它所展示的总是一个不完全的解释,它总期待更多要说的东西[2]。

文本解读不是单向还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不单是由作者赋予的, 而要有赖于读者的二次建构, 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述和重构过程[5]。

《 水》 这一文本中, 有几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有的教师把母亲看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从母亲的两次“ 笑”中解读到了她面对艰苦环境淡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所以“ 严重缺水”的日子给作者留下的仍是快乐的记忆多。 这样的解读就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要入乎其内,努力倾听作者的真意,同时也要出乎其外,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5]。 但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创造性解读而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最终扭曲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和文本、作者、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细腻触摸语言文字, 用心走近作者心境, 就能更好地探寻到文本的真意。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教育解释学[EB/OL].http://www.doc88.com/p-9059006923567.html 2014.01.27/2015.06.02

[2]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H.-G.Gadamer,”Von der Wahrheit des Wortes”,载Jahresgabe der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1988),p.17.

[4]鲁苓.解释学的路径——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J].外语学刊,2009(3):27-300.

解读路径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解读路径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童年。也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前者强调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后者强调诗歌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我国文学的瑰宝。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具有感情色彩。

“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这体现出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在上诗歌课时都走着“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教学路子,了无新意,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通读之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即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把握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

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自由和美而活着的。作为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他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第二,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他,怅然若失。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人论世”之后,学生就要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回到当时诗歌创作的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是抓“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便可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其中“击”“翔”二字有力的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斗志,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即为全诗的精华所在,使全诗迅速“立骨”。

第二是循语言进入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因此,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就是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上来。为什么《再别康桥》能够流传至今为人喜爱?不正是因为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类优美的句子吗?再比如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起了多少情感的潮汐。这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三是由意象感悟意境。“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诗人郑敏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都在意象的塑造上,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解读诗歌的路径还有很多,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情确定方案。

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策略,无论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要抓好这两方面。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润着诗人的血性与灵性,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学生和诗歌之间的关系。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教师要在诗歌教学中,把自己化为一首诗歌,让学生与你一起燃烧!

参考文献:

[1]《试论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郭冬梅.《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012.9

[2]《新课标解读》.刘强.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3

解读路径 篇10

(一) 管理与服务的内涵

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 具有长期的发展历程, 因此对管理的内涵的解析也呈现出多样性的色彩;但在内涵的日益丰富当中, 也形成了关于管理的共识。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注重管理的统筹性和过程性。现代管理就是以此理念为契入点, 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笔者认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管理是指从战略高度保证事物符合规律发展的取向性活动;狭义的管理则指以标准化为基础, 以科学化为指导, 以提升效率为目标的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严格管理。

服务重要性的突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个体上升到社会制衡角色的体现。服务作为一概念性名词, 学者至今难以给出准确的定义。从“契约论”、“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可追寻到合理的溯源, 被视为对权利让度人和委托人的一种积极性义务;从传统的官本位角度而言, 服务则是强势团体实施的施舍性救助;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也可理解为具有非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而笔者认为服务是管理者负有的一种积极性义务, 受益上既具有普遍性, 也强调个体的差异。

(二) 管理与服务的应然关系探讨

1.服务是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经验到科学的过程,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题, 对知识、技术和人性的地位各有侧重, 每一种倾向的存在取决于当时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 超越现实的主题不具有生命力。

上文中提及的狭义管理, 即严格管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依托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官僚制的层级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助推了组织的成长和完善;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内涵在不断的完善进化, 对人性的尊重和需求日益重视, 从人际关系理论、X、Y理论到复杂人的假设, 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原有的严格管理向人性化管理模式转变, 即向服务的生成。由此可见, 服务逐渐取代硬性管理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的趋势, 是管理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同时, 管理的动态性决定了主题还会在关键的时间段由服务向更高的层次转变。

2.服务是管理的一种理念

在管理和服务的地位关系序列上, 必须持审慎的态度, 将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割裂操作为两种不同的维度, 或者将两者排出优先序列设置轻重之分, 都是一种不可取的误区;两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 服务是管理理念集合的组成部分。

服务是管理的理念有两个方向的阐释:一是社会发展的权利观的展现;一是管理理念多样化的使然。前者是纵向的思索, 是管理理念不断发展的结果, 即服务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是私权日益受到重视的要求, 社会结构的平衡就赖于此;后者则是横向上的考察,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管理理念在同一时代具有多元化的特性, 与服务拥有相同生存空间的还有知识管理和柔性管理等一系列理念, 因此, 服务仅是管理的一种理念。

3.服务和管理在目标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管理理念的变迁是以更好地服务于管理目标为目的的;因此, 作为管理理念的服务在目标上与管理具有一致性。服务的实施要以适应管理目标为前提, 服务要依托于管理的现实条件, 两者的背离必然会使管理工作脱离正常的轨道。同时, 两者在目标上又具有相对性, 两者的一致只有在服务占主导的时空内实现, 在服务理念带有超前性的滞后时代和拥有落后特点的未来时空, 两者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与模式发展的困境解析

(一) 模式转变的社会促动因素

1.治国方针的助推

在现有体制下, 高校的发展与政府存在密切的关系, 政府主管部门的拨款是高校发展的主要资源支撑渠道;同时, 中国高校缺乏教授治学治校的精神, 学校主要行政人员的任命权在于政府, 高校发展缺乏自主性。这种情况下, 学校决策者具有响应治国方针的积极性, 服务自然成为和谐校园构建的途径。

2.学生群体权利意识的增强和诉求多样化的呈现

高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是模式转变的主要促进因素, 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最大群体, 任何群体性的变化都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走势产生影响。维权意识的增强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制普及的结果, “经济性”“理性”的思维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活动的模式, 个体权益的维护在学生行为中日益彰显, 行政命令式的、侵犯人格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必然受到挑战。

3.高校客观环境条件的改观

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依托于现实条件, 没有客观条件的保障, 转变就难以取得实效。客观条件主要涵盖物质和技术两个层面:物质主要指保障高校发展的资源;而技术主要涉及管理工具的现代化和知识的专业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的发展具有了独立性, 在物质保障上更加充实, 资源的获取渠道摆脱了单一的形式。资源的丰富性为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强大动力。而管理工具的演变则增强了模式转变的速率, 网络等途径的运用, 使学生管理便捷高效, 模式转变的可行性就会增强。

(二) 模式转变的困境和挑战

1.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冲突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 有丰富的严格管理的经验, 对新理念的认同是在自身经验基础上进行的, 是新理念和经验的冲突和磨合, 对理念的取舍和考量受制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 因此往往难以接受服务型管理者的定位, 突出表现在管理心态的不确定性和行为统一化的缺失上, 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时常出现前后相悖的截然不同的方式, 形成角色的冲突。

2.学生管理的路径依赖制约

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也是制度变迁的组成部分, 其进程自然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依赖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在管理观念上, 高校长期受威权体制下层级结构的影响, 官本位的观念比较严重, 对服务理念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工作方法上, 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容易对学生形成说教的惯性, 对学生平等的诉求形成一种打压, 降低学生工作的效度, 延缓了服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地位的确立。

3.群体利益博弈的影响

任何改革和变动都涉及利益的调整, 相关利益者必然在改革的过程中相互博弈, 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的。相关利益者内涵较为宽广, 主要包括既得利益者、改革受益者和利益投机者三方。

在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转变中, 不能忽视既得利益者和利益投机者的作用。服务作为一种理念的贯彻和执行无可避免加大高校的运营成本, 对于有限任期的学校决策者必然要对投入和短期收益进行衡量, 而服务理念地位的确立却是过程性的, 不仅需要时间的考验, 也对学生工作者的体力和精力形成挑战, 必然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同时, 利益投机者违背职业道德,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加剧了改革的难度。

4.严格管理与服务的界线的不确定性

在上文管理与服务辩证关系的探讨中, 已经对管理与服务的应然关系做出界定, 服务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占据主导地位是不可遏制的一种趋势, 但由严格的科学管理对空间的让渡是有步骤、有条件进行的, 不能超越客观环境发展的进度。即使服务占据主导地位, 管理理念依然具有多样化色彩, 严格管理依然有自己作用的区域, 两者的任何错位都会使管理丧失效率。而当前, 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与服务关系的错位, 学生严格管理与服务界线的不确定性, 以及职责范围的不明晰, 都加剧了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困难。

三、学生工作服务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与路径选择探究

(一) 新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1) 利益取舍平衡原则

合理的利益布局和分割是推进改革的润滑剂, 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要以合理的利益取舍为前提。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主要涉及学校、学生群体和学生工作体系三方利益。学校的长足发展和学生利益的维护是任何时期学生工作追求的最大目标, 这也是新时期模式生成的取向;而学生工作体系是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是学生工作发展的动力。在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要以合理的利益比例平衡三者的关系, 推进改革。

(2) 全局有效性原则

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不能点点面面的进行, 要具有全局性和有效性。全局性既指措施和举措的完善, 也涉及对客观环境的塑造和机制的设计。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 要以完善的程序保证服务模式构建的长期性, 将制度保障、监管、评估与执行机制融为一体, 增强改革的效度。

(3) 循序渐进, 差别对待原则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要理清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以稳为基础, 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服务理念的塑造中要实施差别的原则, 注重两条主线的建设。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对象是群体和个体的结合, 在服务的提供上存在同一性和个体性特征。因此, 要在注重收益的基础上差别对待, 设计服务的群体机制和个体机制两条渠道。

(二) 学生工作模式转变途径初探

(1) 以学校决策层为核心, 完善学生工作体系

学校决策层的支持是学生工作服务模式构建的最大助推力, 只有服务的理念被领导层接受, 得到决策圈的首肯, 服务性转变才具有合理和合法性支撑。当下时空, 权威是高校学生工作实施的有力保证。

以学校领导层为核心, 就是要强化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重要性, 由专门的决策层领导负责, 统领变革的全局, 以扩大决策层对服务模式工作的认同, 减少改革的阻力;以领导层为核心还有助于迅速集结模式生成所需的资源, 提高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效率。同时, 在学校决策层主导的模式转变中, 具有把握全局的优势, 能够对整个学生工作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良, 防止部门主持改革的片面性。

(2) 以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定位为基础, 加强队伍和机构建设

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主导者要从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应然关系入手, 对学生工作中管理与服务的角色和界限定位, 以实效合理的服务理念为基础, 引导学生工作者观念的改观, 指引工作者对严格管理和服务关系的正确识别, 将两者相容性的概念根植到工作思维中, 以交流性的方式开展工作, 这也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机构建设上, 要以严谨为基石, 服务为导向。机构在设置上的改观必须要保持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 要引进与客观环境发展程度一致的含有服务性内涵的措施。对学生工作体系的设置要少层级、宽幅度, 降低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在改革方式上, 尝试引进听证制度, 并明晰听证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学生工作的全面性和力度性。

(3) 以学校传媒和大学生社团为中介, 引导群体认同

做学生工作, 要秉承“让人知晓, 才能做好”的思维程式, 以群体认同推进工作。学校传媒则是推动工作认同的重要渠道。服务模式构建的各项举措只有通过学校媒介 (校内网站、校报等) 的宣传, 使得学生群体、学生工作群体全面了解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方法和意义, 不仅能够消除歧义理解的产生, 化解学生工作的阻力, 还能有效地汲取变革的良好建议, 具有一举数得之效。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和学校联系的重要纽带, 既具有维护大学生利益的性质, 也承担辅助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义务。在学生工作服务模式的构建中, 大学生社团作为管理的外延对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性作用, 是模式转变政策制定的主要信息收集渠道, 对政策的正确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同时又负有改革措施执行示范者的义务;因此, 大学生团体要积极倡导和践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引导学生群体对学校工作的认同。

四、结语

管理与服务的比较是高校学生工作趋向服务模式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辩证解读, 理清管理与服务、严格管理与服务的内在联系, 是成功阐释现状和困境的前提;在此基础上, 探索高校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原则和方法是整个研究的脉络。紧扣这种递进的关系, 以社会环境的发展为背景, 各利益攸关群体只要恪守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拥有科学内涵的高校学生工作服务模式就能生成。

摘要:社会的发展伴随的是文明的进步, 对人性的发掘和尊重是文明进程的主轴, 在行为和理念上则体现为对服务的日益重视;而任何带有创新意义的进展都是在博弈和争论中进行的。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同样面临着对服务的定位, 在学生管理与服务关系上存在争论;问题的研究必须结合传扬的精髓和时代的精神, 避免对两者关系的割裂, 将服务作为管理的一种理念贯彻到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中, 通过对管理和服务的平衡实现价值的重塑, 以开拓学生工作的新渠道、新纪元。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服务工作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彭新武.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于晓霞, 梁罡.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08, (1) .

[4]陈明德.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J].科学中国人, 2005, (5) .

上一篇:脑卒中后癫痫下一篇:有机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