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路径

2024-06-29

培养路径(精选12篇)

培养路径 篇1

1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古姆·威廉姆斯和史蒂夫·罗森伯姆共同提出的一套实用且可评估的学习方法, 旨在通过缩短学员达到胜任标准的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 即通过加快学习进度, 使学员更快地具备达到胜任标准的能力。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的核心步骤有: (1) 选择一条专业线; (2) 定义胜任标准并确定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4) 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任务模型,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5) 实施与评估。

2 选择专业口译译员专业线作为研究方向, 研究学习路径图

(1) 口译译员的胜任标准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按照活动性质不同, 职业口译大致可分为“会议传译、随从传译、联络传译”三种。不管是哪种活动, 涉及到评价口译译员是否胜任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 可信度:译语信息完整、准确、忠实地传递了原文内容;

2) 可接受度:译语的表达符合逻辑, 语音语调清晰到位, 易被听众接受;

3) 简明度:译语简明, 准确反映发言人风格和说话方式

4) 多样性:译员适应多种不同任务、环境、发言人、题材等, 并能清晰准确传达信息;

5) 迅捷度:译员具备临场应变的能力;

6) 技术性:译员应掌握相关职业化的技巧, 并熟悉设备使用。

经多位学者实证研究 (如Bhler Hildegund 1986, Kurz Ingrid 1989, 1992, Lydia Meak de Trieste 1990, Daniel Gile1990, Kopczynski A.1992, Shlesinger M.1992, AIIC 1992, 何慧玲等, 1998) , 在以上指标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可信度”。

(2) 口译译员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根据刘和平的研究, 中国口译专业教学分为四个层次:职业会议议员、职业译员、交替传译人员、旅游/联络口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第二层次的职业译员, 该层次译员须接受研究生层面的口译培训, 极少数人在培训后成为会议议员, 绝大多数为高级口译员, 主要从事各类对外交往的交替传译工作。

根据现行研究生教育学制安排, 设置胜任标准时间为3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综合中山大学MTI口译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口译方向、厦门大学MTI口译方向等高校的口译课程设置, 通用的职业口译译员的学习路径图如下:

(4) 梳理职业口译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目前对通用口译任务的分解, 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1) 了解会议主题, 掌握相关知识;2) 和组织者沟通交流, 了解发言人和目的语;3) 确认会议安排, 熟悉场地和设备;4) 现场翻译

(5) 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的一个相对通用的定义是: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时, 也会用“特质”一词来代替“态度”。下面, 将从这三方面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1) 知识, 属于认知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讲, 就是指口译译员应记住、理解、应用和掌握的事物。

关于口译译员的知识结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吉尔模式:C=K L+E K L+A。即:理解 (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非语言知识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 (Deliberate analysis)

(2) 厦门大学林郁如的口译公式:I=S+C+P。即口译结果 (Interpreting) =口译技巧 (Interpreting skills) +理解 (Comprehension) +职业准则 (Professional standard)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KI=KL+EK+S (P+AP) 。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双语知识板块 (Knowledge for Language) +百科知识板块 (Encyclopedic Knowledge) +技能板块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2) 能力, 属于行为学或是心理学的范畴。一项能力是指一个行为或是一组行为。很多情况下, 能力包含了把所知道的知识付诸行动。

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分为核心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部分。

(1) 核心专业技能: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是具备娴熟的双语操控能力, 詹蒂尔等人 (1996:65) 认为语言技能、文化能力、口译技巧、记忆技能是构成译员能力的主要成分。

(2) 通用技能:根据口译实践的需求, 仲伟合教授总结了口译训练中的主要训练内容, 包括:口译笔记能力、口译笔记阅读能力、数字翻译技能、视译技能、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重述技能、预测技能、设备使用技能等。

3) 态度, 属于情感或情绪的范畴。对同一情形不同的看法和反应, 会产生不同的工作表现。1965年通过的最初的RID伦理规范主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译员的道德和情感素质, 要求译员要举办“高尚的道德修养, 诚实, 有良知, 值得信赖而且情感成熟” (Cokely, 2000:35)

3 职业口译译员精益学习路径图

根据翻译学界对于职业口译译员胜任能力的界定,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如下所示:

4 实施与评估

实施:根据学习路径图理论, 要验证学习路径图设计的合理性, 需要统计、跟踪实施数据和比对学员学习效果。囿于时间和条件限制, 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些思路, 与学界前辈共同探讨, 未能落实。

评估:Moser Mercer Barbara (1996:45) 认为, 倘若把口译当做艺术品来鉴赏, 就得像评价参赛作品一样;如果当它为艺术工作, 就得对它进行艺术批评;可要当它为产品, 就得重视在特定外部条件下它的产量与治疗。他把口译评估模式分为评估 (Evaluation) 、测量或衡量 (Measurement) 、评价判断 (Assessment) 这三个类型。要想了解自然状态下 (或现场口译) 口译的质量, 需借助评估手段;以科研为目的, 分析语言实验室条件下的口译成品, 需使用测量手段;而在教学培训中, 跟踪学员对口译技能的掌握情况, 则要依靠判断评价的手段。此外, 仍有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应鼓励在读口译研究生参加国家人事部门组织的翻译资格考试, 以通过率作为一个定量的指标和指引, 进一步评估口译人才培养效果。

5 结束语

口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国的口译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并朝着专业化快速发展, 社会对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诉求, 这就要求各个设立口译专业的高校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突破, 加速口译人才的培养, 缩短人才毕业到达到胜任会议口译的时间。

参考文献

[1]Gile.D.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5.

[2]M o s e r-M e r c e r B a r b a r a.Q u a l i t y i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s o m e Methodological is sues[A].陈穗湘译, 口译研究新探[C].香港:香港开益出版社, 1996.

[3]蔡小红, 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

[4]林郁如等.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1999.

[5]王立弟.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J].中国翻译, 2007 (1) .

[6]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 (MTI) 的设置[J].中国翻译, 2006 (1) .

[7]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域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 2003 (4) .

[8]仲伟合.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M].2000.

培养路径 篇2

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

1以学生乐感调研为基础,促进中职院校

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在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培养前,应通过乐感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调动学习主动性。以此为基础促进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通过课前乐感重要性的讲解、学生乐感评测等使学生了解自身乐感现状以及乐感培养的方向。通过对学生乐感情况的评测、掌握,有后期有针对性的乐感培养奠定基础。

2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培养的主要方式

(1)多听多练培养乐感

首先,音乐作为声音艺术,其需要听觉作为基础将人与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多听、多练。用心体会音乐,通过建立内心听觉以及音乐审美标准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聆听中提高音乐感受力、进而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在进行大量的音乐聆听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名家名曲、也可以选择民族音乐。通过不同风格乐曲的聆听为学生简历良好的乐感奠定基础,促进乐感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针对性的进行乐感训练

在进行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训练中,在初期可以采取街拍、节奏等重点强化的方式培养初级乐感。以节拍强弱、节奏为重点进行演唱与演奏,虽然歌曲过于呆板,但是却更加尊重援助。通过节拍强弱、节奏控制使学生理解和感受初级乐感,进而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在音乐作品的聆听中,将聆听的重点放在节拍、节奏等基础内容上,并根据自身的体会思考音乐基础。注意影响节拍强弱的节奏问题、注意音乐本身的情感表现。以节奏感培养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基础的乐感。以节奏感培养为基础,以掌握音乐常用节奏行为重点,由浅入深的进行训练。在学生掌握基础乐感并对节拍、节奏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后,可以从旋律发展方向入手进行乐感的强化训练。注重旋律的发展、注重旋律线的.发展。从乐曲、歌曲的处理方式上分析歌曲思想,进而实现乐感表达所需基础。在基础训练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音准音高的联系。从单音入手过渡到旋律,以旋律分析为中心对单音进行听辨。再通过模唱将节奏与音准训练进行整合,以此实现科学有效地乐感训练。利用这种由浅入深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训练环境下得到乐感的培养,并以音乐风格的转变为训练注入活力,促进训练目标的实现。

(3)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促进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

良好的乐感培养环境是乐感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科学有效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促进中职院校优势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在优势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环境建立。积极借助现代中职院校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听训练材料、并对训练材料进行标注,使学生能够自行选择训练重点进行自我训练,进而促进训练目标的达成。

3注重分组训练及比赛训练方式的运用

在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的乐感培养中,教师在传统训练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还应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将分组教学方法与比赛训练方式综合运用。根据学生乐感情况进行分组,并以小组训练方式开展训练。由小组内成员相互进行节奏演示、音高演示,并相互进行模唱等以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同时,不同小组间还可以进行比赛。将训练内容分布后进行分组训练,在训练结束前进行不同小组间的比赛,以比赛方法调动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以传统训练方法为基础、以现代多种教学理论的应用为重点,针对幼师专业需求开展学生乐感的培养,促进幼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注重综合乐感培养,实现幼师专业

学生乐感培养目标在现代音乐教育研究中,综合乐感的培养与训练是最为科学的训练方式。从基础训练入手,使学习过程与训练过程成螺旋上升形式,以单纯打击乐节奏训练、单声部旋律及和声训练、综合训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音乐乐感训练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及模块都受到培养。同时,将作品分析、趋势结构以及和声连接等作为提升。将全面乐感训练作为现代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训练的主要方式,通过调整训练内容以及合理运用教学时间的方式实现学生乐感培养目标、促进我国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水平的提高。运用综合乐感训练及培养方式使学生在中职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袁干,为幼师工作中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奠定基础。

结论

浙江渔船船员素质培养路径 篇3

【关键词】 渔船;船员;素质;安全生产;业务技能

0 引 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维护海洋渔业安全和海洋捕捞渔船生产安全,是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海洋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多事故的产业,海洋捕捞渔船是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其安全是海洋渔业安全的重中之重。根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10年我国拥有渔船106万艘,约占世界渔船总数的1/4,其中海洋渔船总数达31.61万艘。这足以说明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我国作为渔业大国,海洋捕捞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海洋捕捞渔船安全生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海洋捕捞业是浙江省一项传统和优势产业,各地有关部门近年来积极履行职责,落实监管措施,认真做好渔船安全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渔业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浙江渔船安全尤其是海洋捕捞渔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浙江渔业局调查,80%的渔船海上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海洋捕捞渔民普遍学历低、航海技能缺乏、素质相对不高,尤其是随着传统渔民和职务船员的流失,加上海洋捕捞收入回报较高,大量缺乏海上工作经验且责任意识不强的内陆非渔业劳动力纷纷下海捕鱼,这些都易导致渔船生产事故的发生。[1] 因此,调查浙江海洋捕捞渔船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事故发生的特征规律和引起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安全生产对策建议,对减少渔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浙江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浙江渔船船员素质现状

1.1 安全意识不强

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差,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例如,2007年12月12日,某渔船在舟山浪岗山海域附近从事拖网作业,因海况变差回港。途中,由于驾驶员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而盲目抢越大船船头,与一艘塞浦路斯籍散货船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渔船沉没,全船6名船员失踪。在台风来临或结束时,鱼群相对密集,不少渔民为了获得好的收益,不顾船舶条件和自身的安全去抢风头、赶风尾,超航区、超船舶抗风等级冒险出海作业。在海上作业时,不少渔民不能很好地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能很好地落实各项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如不愿穿救生衣,雾航时未按规定开启雾灯、施放雾号,未严格执行渔船进出港签证和值班瞭望制度等)。许多案例分析表明,渔民安全意识淡薄,未按规定安全作业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1.2 业务技能低

渔民文化层次低,渔业职务船员的培训考证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渔民航海和捕捞生产的业务技能不足。根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普查资料统计,2006年舟山渔业职务船员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高中及以上学历比例低。从2010―2013年报考渔业职务船员的船员学历调查情况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5%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低于5%,且年间变化不大。此外,以前的渔业职务船员培训只针对理论考试,没有业务技能方面的实操训练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渔业船员业务技能的培养。[2] 渔业职务船员专业理论知识浅薄,对新知识、新设备缺乏了解,应用能力较差,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船员,对新知识、新技能更加难以掌握和运用。

渔业船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主要体现在:渔业船员驾驶技术不过关、不知道号灯号型、不了解航行避碰规则;一些职务船员不了解商船航线和应急演习;一些渔业船员甚至不知道救生衣的穿法、救生筏的施放和灭火机的使用。在许多渔船捕捞作业事故中,由于船员操纵起网机不当致人卷入网机、在锚泊中致锚链伤人,以及不注意安全而被纲索打伤致死的现象均有发生。例如,2010年9月24日,某渔船从石浦港出发到渔场捕鱼,途经122€?3′E、29€?3′N海域时,由于船员不认识号灯号型,将某拖带船组当作2艘机动船,导致渔船与拖带铁链发生碰撞,造成渔船7名船员1人死亡6人失踪。学历结构直接反映渔业职务船员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渔业职务船员的总体素质和航海技能水平,进而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产生影响。

1.3 资历和经验不足

渔业船员资历和经验的不足也是造成浙江海洋捕捞渔船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宁波市海洋捕捞渔业劳动力为例,年轻普通的渔业劳动力主要来自内陆,45岁以上的渔民占39.2%,44岁以下的外来渔民占60.8%。

外来渔民主要来自内陆地区,该群体对海洋环境不了解、不熟悉,不清楚海上的各种危险,且缺乏必要的应对危险的心理准备。当前整个渔业船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使得许多船员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应急演练,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些船员往往因应变能力差而无法很好地处理海上生产作业时遇到的突发性、应急性事件。船员实践技能仍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不能正确操作一些航海仪器、安全设备,使仪器设备的一些关键功能未能发挥其作用。此外,职务船员配备不足,使得船长既要负责驾驶又要负责指挥作业,致使其处于严重疲劳状态,这一状况使渔船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例如,2006年12月11日傍晚6时50分左右,在浙江宁波象山外海39€?4′N、123€?′E海域,某渔船船长由于经验不足,疏忽瞭望,收网时仅开启航行灯和两盏甲板作业灯,雷达始终开启却无人观察,结果与一艘埃塞俄比亚籍散货船发生碰撞,造成渔船沉没,8人失踪。

2 渔业船员素质培养路径

2.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渔业船员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渔业船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促使安全工作成为自觉行动,是促进海洋捕捞渔船安全生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目前,渔业生产经营主要以股份合作制和私人独资为主,渔船出海时间或渔船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由船舶所有人安排,海上航行由船长指挥。因此,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应是船舶所有人和船长,要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和工具,宣传渔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利用典型事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使船舶所有人、船长和广大船员真正意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增加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渔业生产作业事故的发生。

2.2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渔业船员业务素质

船员基本安全技能证书是一本最基本的安全证书,通过培训,可使船员掌握有关海上求生、基本急救、船舶消防、救生艇筏操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面临海上意外事故时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最大程度地保障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虽然近两年渔业主管部门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培训,使船员基本安全证书的培训问题得到了解决,船员的基本安全知识也得到了增强,但在实践中,许多船员对救生艇筏、灭火设备、求生信号等的实际操作掌握不够,甚至根本不会。此外,基本安全培训教材陈旧,不能适应现代船员基本安全培训的要求。鉴于上述问题,建议在基本安全证书培训中,进一步强化实训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同时尽快修订基本安全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等。

2.3 强化心理测评和训练,提高渔业船员应急 能力

我国船员最大的弱点不是在技术能力方面,而是在心理素质、服从意识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海洋捕捞渔船在作业过程中要面临不可预见的复杂局面,船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成为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应提高船员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健全船员心理素质评估体系,评价系统包括性格类型、心理抗压能力、情绪类型等评价子系统。在船员招募过程中强化心理素质指标的筛选作用,从源头上淘汰心理素质不适合者,为强化船员心理素质打下基础。

(2)通过操纵模拟器等各种培训和演习演练,强化船员的应变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2.4 改革培训和考核方式,增加渔业船员实训 经验

由于渔业船员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在短时间内学习有关航海学、船舶避碰、航海气象、船艺、渔业法规,甚至英语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十分困难。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改革教学培训内容。在教学培训过程中,除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建议增加实训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船员的学习兴趣,增加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船员易于接受理论知识,增加其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训经验。此外,考核方式也亟待改革,如建立标准化考试题库,适时采用无纸化考试,可适当降低理论考试的难度,增加实训评估考试。2014年,浙江省已开展试点工作,但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培训渔民文化层次,合理调整业务技能实训的项目内容和实训时间,并加以积极推广落实,减少或消除船员“无证”“证书无效”现象,改善船员持证状况,积极提高船员业务素质。这必将对船员综合素质和实训经验的提高,减少事故发生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希强.浅谈如何做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J].河北渔业,2014(5):65-66.

几何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路径 篇4

一是意识淡薄,操作肤浅。可能受解题需要或教学目标的牵制,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就题讲题”“浮光掠影”的教学现象十分常见,以致成为教学的常态。他们要么狭隘地认为,习题的要求就是教学的要求,习题解答完了教学的任务也就结束了;要么机械地认为,渗透数学意识和提高几何思维能力是多此一举的行为,至于深入研究问题更是一种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

二是认识偏颇,视听混淆。可以说,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由于教师对小学生几何思维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导致对学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混淆了几何思维与几何直观的概念与作用,将两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和关联,错误地认为几何思维是一种发现数学规律和寻找解题思路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认识的不足,导致了教学的粗糙和肤浅,也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几何思维能力呢?

一、重视分析,在增强思维清晰度中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就数学学习来说,强调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清晰分析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解决条件比较隐蔽、关系不够明显的几何问题时,须要重视对问题中条件的分析,理清数量间的关系,增强思维的清晰程度。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教材通常都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然后观察它们的表面展开图。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受前一节课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影响,教师并没有挖掘展开图中的教学资源,学生通常把观察的重心放在对特征的“再次确认”上,判断一些类似“哪个面和哪个面是相对的面?它们的大小怎样?”“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等浅显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明显存在不足,因为此举仅清晰了展开图中面和面之间的关系,但是边与边的关系被疏忽了。如若这样,学生在求图1 中展开前长方体的体积时,不少学生在分析“宽是多少厘米”时存在困难。教学中,缺少了对展开图中边与边位置和长度关系的分析,学生理不清边与边之间的长度关系,不能正确地找出需要的数据,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教学时,可以补充展开前长方体的长、宽、高数据,结合展开图(如图2)让学生说一说展开图中各条边的长度及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了这样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展开图中的边与边、面与面的关系就非常清晰了,这样就能大大降低解决图1 中问题的困难,也教给了学生分析几何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辨析,在增进思维深刻度中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数学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等。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将影响思维品质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几何思维是一类数学思维,也讲求思维的深刻性,其深刻性的水平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适时训练学生的几何思维。

例如,学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几何思维的深刻性,可以让学生先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1) 平行四边形底12厘米,高8 厘米;(2)三角形底12 厘米,高16 厘米;(3)三角形底24 厘米,高8 厘米;(4)梯形上底9 厘米,下底15 厘米,高8 厘米。学生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发现这四个图形的面积都相等后,辨析“为什么这些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相等?”应该说,这样两个问题比较抽象,也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但是因为有了前面的计算过程,有了之前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经历,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是有路可寻的。在讨论和交流之后,学生觉得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将图形进行等积变形来判断(如图3 示意),并且总结出了诸如“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 倍。”等较为抽象的结论。这样,学生对类似的几何问题就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解决类似“画一个与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几何问题做好了准备。

三、善于追问,在增大思维拓展度中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适度的拓展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可以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数学经验,加深问题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需要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适时进行置疑和追问,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进而实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圆的面积”的练习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计算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面积(如图4)。学生计算出面积3.14×(40÷2)2=1256平方厘米之后,随即改变条件:“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那么其中最大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算出3.14×(20÷2)2=314平方厘米。此时,我们不妨追问:“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最大的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是不是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怎样的关系?它们的比是不是相同呢?”富有挑战意味的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大胆猜测,然后决定分组算出两个问题中圆和正方形的面积比,发现都是157∶200。“是不是不管正方形的边长有多长,最大的圆与它的面积比都是157∶00呢?如果是,那怎样来证明呢?”有的学生说再举例,只要不出现反例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假设圆的半径为a厘米,那么最大的圆和正方形的面积比是(3.14a2):(4a2)=157∶200,说明他们的比是不变的。通过适度的拓展和适时的追问,学生对“方中有(最大的)圆”这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而且将问题的研究从特殊推向一般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几何思维的宽度,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加强反思,在增添思维严密度中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数学教学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通常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一般靠直觉等方式来感知,很少采用推理、证明的方式来分析,这样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判断,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所以加强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甚至有助于学生批判意识的形成。

例如,学生在解决“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长12 厘米和8 厘米,一条高为10 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的问题时,因为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出对应的底和高,而且缺乏谨慎的态度和反思的意识,以致胡乱选取一个底和一条高错误地计算出图形的面积(甚至有学生把三个数据相乘来算面积)。对此,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以结合如图5 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别量出两组对应的底和高,并且在计算之前,让学生面对图形进行反思:“现在有4 个数据,该用哪两个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由于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加之有直观的图形在眼前,所以判断这个问题轻而易举。不过,对问题的思考不能到此就偃旗息鼓,而是继续引导:“4 个条件,你们怎么知道要用这两个数据相乘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因为可以从图上直接看出,这两个数据是对应的底和高”“你们的意思,是需要借助什么?是谁帮了你们的忙?”“图形。”“想一想,怎样变化可以增加问题的难度?”有的学生说去掉图形,有的学生说再去掉一条高或一个底边。最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再分析“选择哪组数据‘完整’的对应条件”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中,不难看出,引导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反思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思维严谨性的过程。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解决类似问题需要找准条件,认识到对应的底和高在数据大小方面的特点,掌握了寻找对应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诱发了学生的反思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的思考 篇5

医学生阶段的职业道德培养对规范医生行为和塑造高尚医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基础,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及见习实习三个方面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从学生角度做出思考,从而对高校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5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国家卫计委编制《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势必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精神提出更高要求,医学职业精神与人文修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面对这一现状,通过调查大量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想法,我们从学生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的思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园文化,再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实践这三个大方面,重点放在从我们医学生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培养与塑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方面的路径,加强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从而为医学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课堂教学

通过医学生自我体验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更为可贵的是,还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改善医学生的心身症状,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其中以“体验式教学法”最为喜闻乐见。“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人文课堂上,围绕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性活动,通过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来实现价值认同的教学方式。这个方向的具体做法为:老师围绕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比如爱岗敬业,交由学生,让其针对此课题,进行相关实践活动。针对此课题,尽量动员所有同学,进行大量的文献搜索,查阅资料,通过团队合作,找出合适的实践方式,再经过重复排练,达到身临其境之感,然后将其完美的表现出来。最后有老师进行点评,给予学生意见。我们在校经过了两年四个学期“形式与政策”的学习,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为起点,围绕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核心,经过了连续3轮的“体验式教学法”,每轮参与者都包括了大一大二的学生,已有上万人参与其中,同学一致认同这种模式的课堂。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方面,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校园活动,调动校园各个组织,以人文情怀、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中心,展开学生的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动态展现载体。学校针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进行了连续3年的医学人文周活动。该活动面向全校,为期3年的活动,已有2万多人参与其中,经过这样一种活动,我们感受颇多,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有了更全新的认知。但从学生角度看一周的人文熏陶作用极其有限,我们需要持续的人文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_展医学人文月,宣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知名校友或先进人物的事迹宣传以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调动期刊、校报、校园广播、学生社团团体活动、各类节日传统庆典、开展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学习;建立学生医德教育网站,利用网络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学生发表医学相关文章或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三)社会实践

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以医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校外实习,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增强我们的职业精神的理解。社会实践尤其见习实习方面,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71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总体统计。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和生命价值观、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医疗保险及医患利益冲突有着较为良好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处于实习期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正是由于在这些途径中获得了对理论知识更深刻的理解、获得了对知行合一的更切身的体会以及自身能力的加强锻炼,再联系到现在医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缺失,我们在课后创新性的想到了探讨关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和塑造方面的路径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医学生来说,实习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对不对”,更多的是“能不能”、“该不该”,这种判断对我们的原有的价值观、伦理观会产生一些冲击。因此,需要教师及时的言传身教。所以指导我们开展医德床边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除了由医学伦理学专任教师指导课程外,亦可以聘请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参与教学活动,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但需要制定合适的师生比例。如果比例不合适会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达不到举办活动的目的。还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作好实践相关的记录,组织我们谈心得,写体会,加强我们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认知。

探寻创新警务能力培养之路径 篇6

关键词:创新警务能力 警务化管理 创新型学习组织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不同利益冲突,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导致现代社会治安变得异常复杂多变、不可预测。面对各种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人民警察必须创造性地应对,这就要求必须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警察院校承担着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新时代人民警察的重任,其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有其特殊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与日益变化、日渐复杂的公安工作实际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安工作需求,创新必须引入警察院校的教育理念中。

二、创新警务能力

创新能力的概念首次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 (Burns & Stalker, 1961)。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强调从智力的角度上来认识创新能力,所持的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观。艾曼贝尔(T.M.Amabile)和斯滕博格(R.J.Sternberg)则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由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观点。笔者倾向于把创新能力看作运用想象、洞察力、智力和情感等因素,来探究多元、变化而未知世界的能力。

相对而言,国内外对创新警务能力的研究很少,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创新警务机制方面的研究,如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创新社区警务机制(Innovative Community Policing)和90年代开始的信息主导警务机制(Intelligence-led Policing)。本文结合创新能力与警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创新警务能力培养路径并非单一、静态、线性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应该从变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创新警务能力着重指在复杂、变化的警务环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警务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创新警务能力是新时期警务人才的核心能力,是预备警官在反思、批判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动力源泉。

三、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在警察院校中,造成创新警务能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笔者主要从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进行原因分析。

(一)过度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主要指明修完若干年限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尽管在警察院校中各个专业所设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概括为“有较高政治觉悟、有警察基础知识、有基本警务技能”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如果以同样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会成为生产线上标准化的产品,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虽然一些警察院校已经逐步尝试校际合作、校局合作等各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与普通院校相比,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显得较为封闭,它们封闭的学习环境、封闭的成长路径、封闭的信息渠道等阻碍了开放式办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过度行政化的倾向

早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就提出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以及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会上,高校的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得到了广大代表和委员的高度关注。但事实上,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趋向依旧非常明显。警察院校由于其办学的特殊性,行政治校、行政治学的特点更为突出,如果广大教师受到过多规章制度、行政程序的束缚和制约,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求变欲望和创新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三) 过度使用的警务化管理

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一般都采用警务化管理模式,所谓警务化管理,就是按照《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将来成为一名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做好准备。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警务化管理有一整套严格、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可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管理者进行严格管理。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警察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务化管理的必要性,不可否认,警务化管理对于培养忠诚、严谨、守纪的未来警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警察院校特性决定了警务化管理的合理性,警务化管理对于培养预备警官的基本素质、良好品质确实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警务化管理模式与创新警务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警务化管理要求学生行动统一听指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四、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

综述所述,创新警务能力的培养是摆在各个警察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是在培养过程中碰到诸多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进行从创新型学习组织文化、创新管理模式、改革评价方式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 以创新型学习组织为载体,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

关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资料,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应该具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同的愿景以及该组织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一个创新型学习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改革、创新与发展。在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对于“警察”二字赋予太多教育以外的含义,警院学生也因此背负了比其他普通院校学生更多的负担,由此,与普通院校相比,警察院校发展创新文化的路途更不平坦。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警察院校更加迫切需要创新。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将创新警务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发展”为共同愿景,营造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的文化氛围;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紧跟新的形势变化,不断学习、终身发展。

(二)创新管理模式,平衡警务化管理与创新管理的冲突

笔者认为警务化管理与创新管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因为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警察院校毕业生。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规章制度凌驾于学生之上,少一些生硬,多一些人性;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激励,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以管理促进发展。以浙江省为例,浙江警察学院正走出一条“开放型现代警察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之路,在警务化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更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认真总结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不足,提高管理育人的水平。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相对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中充分发挥他們的创造性思维。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评价方式总是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警察院校应该改变目前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现状,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将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从评价的形式来看,现行的以教学督导听一堂课来评价一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有失偏颇,无法全面、准确地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警察院校应该改变目前过多关注教学规范、教姿教态等形式化的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摒弃以卷面分数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相反,作为警察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创新警务能力的情境,充分鼓励学生分享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激发学生珍视自己灵感的价值并及时把握灵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涛.警察职业变革与警察教育:英国现代警察教育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3.

[2]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夏朗,夏察,莱文. 创新学校:组织和教学视角的分析[M].姚运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大伟.第五次警务革命:十论世界警务大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篇7

一、欢快的游戏中激发团队合作意识

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享受到合作的成果, 才有可能萌发团队合作意识。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内在兴趣, 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 引领他们在欢快的游戏中经历合作, 体验成功, 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生的童年时期, 游戏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利用游戏有意识地鼓励和培养学生合作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 游戏的愉悦性与体验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愿, 促使他们乐于合作, 萌生主动合作的意识。例如, 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小马运粮”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两人, 把玉米棒装在塑料布上, 两人合作, 用手抓住塑料布的四个角, 每次运送一个玉米棒, 中途不能让玉米棒掉在地上, 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这个有趣的游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鼓舞了学生合作的意愿, 在运送玉米棒的过程中, 学生生怕玉米棒掉下来, 两人都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 并且互相提醒对方手不能抬高, 同时还主动迎合对方的举动, 以免玉米棒滑落地上。为了团队的胜利, 他们积极协作, 互相配合, 合作激情油然而生, 合作意识悄然萌生。在课间游戏中, 我还经常鼓励学生主动和他人友好相处, 在游戏时积极交流、共同商讨, 合作完成游戏任务。游戏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 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还潜移默化地孕育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手工操作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团队合作精神的精髓, 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合作的方法和能力,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水平。手工操作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活动, 它给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平台,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遇。在平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工活动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互相协作, 通过丰富的锻炼提高合作能力。例如, 在一节手工课上, 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环保手工制作, 给学生提供了废旧挂历纸、彩带、彩纸、小剪刀和胶水;然后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演示, 分解制作步骤, 并且将制作完成的精美手提袋展示给他们欣赏;接着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个小组, 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这时, 缺乏合作意识的学生开始时会各做各的, 不知如何合作。于是, 教师就引导他们进行组内分工, 明确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逐渐开始相互配合, 有的用胶水粘合纸袋, 有的用小剪刀将彩纸剪出一些图案装饰手提袋, 有的把彩带粘在纸袋上当提包的带子……在制作中, 学生各司其职, 分工合作, 最终齐心协力地制作出了精美的手提袋。合作能力不是天生的, 需要经历后天的磨炼, 像这种合作性的手工操作活动,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历练了他们的合作技能, 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区域活动中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与服务的精神, 具有较强的向心力是其最高境界, 彰显的是一种内心动力。团队合作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长期的活动中锤炼与积淀。区域活动是学生的经常性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性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毅力, 润泽学生心灵, 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区域活动是在教室内开辟一些区角, 在其中投放一些互动器材, 为学生创设一种活动环境, 让他们在里面自主活动。区域活动已成为多数幼儿园推崇的一种常规性活动, 它丰富了学生们的娱乐途径, 拓展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了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音乐区四个区域活动角:美工区为喜欢绘画和手工的学生提供了施展美术才华的机会, 他们在这里自由地涂鸦、折纸、玩泥巴;益智区为学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他们尽情想象、创造, 将图形分类、排序、组合;科学区里面的磁铁、潜水艇等材料为学生插上了遨游科学王国的翅膀;音乐区中的点读机和各种打击乐器激活了学生的音乐细胞。每个学生都在这些区域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区域角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往互动、合作交流的舞台, 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学会关心别人,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懂得了协作互助,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磨炼了合作毅力, 沉淀了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总之, 区域活动这种融参与性、操作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学生合作交往的最佳平台。因此, 教师要关注区域活动, 使之成为学生的乐园, 合作的庄园, 成长的家园。团队合作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要抓住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特长, 相互取长补短, 获得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小琴.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特点的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 (12) .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篇8

1.1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领队人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排头兵, 他们借助自己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 在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干部由学生选举产生, 是群体中关注的焦点, 其一举一动, 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都时时刻刻吸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 在学生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的先进性在影响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同时, 还将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给整个大学生群体带来不小的影响。

1.2 学生干部是营造健康、活泼、上进校园文化的履行者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育人为主要目的, 以校园中的学生为主要参与者, 反映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状态的一种群体文化,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 是师生表达信仰及追求的一种方式。高校学生干部不仅仅是履行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者, 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接力者。他们从组织到带头参与多元化的校园活动, 为校园文化传承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1.3 学生干部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

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担任管理者角色, 是辅导员老师的左膀右臂, 承担学生管理的一部分工作, 将学校的精神、要求传达给学生们, 是学校派到学生当中的“情报员”的和学生权益“维护者”。学生中的实时动态、大学生的各种诉求及意见将以最短的时间由学生干部反馈给学校的管理层, 为学校管理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化解危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2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2.1 缺乏一套客观的学生干部评价体系

当前大多数高校中针对学生干部的评价过于主观, 缺乏一套客观的学生干部评价体系, 当然, 并不是说主观评价不准确, 而是有时在同学中难以服众。老师对学生干部的评价往往取决老师对他们的个人印象, 判断学生干部表现的好坏, 更多的是以主观评价为主。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 只要稍有偏差, 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2 缺乏被服务、服务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大学生来说, 有归属感、被尊重、能实现自我是其主要的心理需求。但当前, 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仅限于加强干部队伍的纪律管理, 从没考虑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 使得很多学生干部在自己遇到问题时, 根本就不知道要怎样去解决, 感到无所适从, 当然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当前, 高校中学生干部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学生, 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高校中有学生干部这支队伍的存在, 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下,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校园内形成积极上进的学风、校风。但一些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只重管理, 而轻服务, 使得学生干部对全体学生的管理, 缺少人本化的服务, 学生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 滥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个人的利益, 使得广大学生的利益受到侵害。

2.3 缺乏长期性的培养规划

很多高校在制定学生干部培养方案时, 只会包括评优考核方案、激励方案等。在评优考核方案中, 考核指标不完善, 根本就无法客观、全面地评判学生干部。在制订激励方案时, 绝大多数只考虑了短期内的鼓励加分, 而忽视了全局地、长远地鼓励措施, 导致一些学生干部工作投机取巧、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严重打击了其他学生干部的长期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当前,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骨干的培养上还做不到整体规划, 循序渐进地进行, 且重使用轻培养, 重工作轻考核, 重任用轻跟踪, 缺乏长期性的培养规划。这种不健全、片面的培养模式, 根本就没办法发挥其长期功效, 对于学生未来步入社会, 融入社会都会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2.4 缺乏思想道德的培养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干部培养时, 常常只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 根本就没考虑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与考核, 长此以往, 使得学生会失去了其工作的群众基础, 使得学生干部们除了要有基本的协调、组织能力外, 还要有与相关部门沟通的能力。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必须放在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首位的。一部分学生走上学生干部的岗位, 本身就带有极强地功利性, 把进学生会当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或是优先入党、优先推荐就业等, 把学生会赋予其的权利当作是自己行使权威的工具, 大大违背了学生会成立的初衷, 忘记了学生干部工作的基本宗旨, 官僚主义与官本位严重泛滥。如若学生干部不能融入到学生中, 不能和学生真诚交流, 失去了其工作的群众基础, 相关工作根本就无法正常开展。因此, 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不容小觑。

3 创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3.1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一个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工作的积极性。创新学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可以从能力、品德、绩效等方面着手。在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时, 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对其德育方面的考核, 这就要求他们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风正派、积极上进、团队精神强、带头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在方方面面都能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同时, 由辅导员老师、部门干部、学生三方面组成全方位的考核主体, 对那些思想品德不达标的学生干部, 在评优评先时坚决不予考虑。在对绩效与能力进行考核时, 采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常用的绩效指标法, 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如:学习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部门业绩等各方面设立多层次指标, 并赋予一定的比例, 量化考核评价, 最终根据结果进行绩效排名, 能者上, 达不到标准的即时淘汰。在对学生干部进行激励时, 也要考虑学生干部个体性格特征、个人精神需求、工作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 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 因工作性质而异, 制订纵横结合的激励考核评价措施, 分类引导。对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干部采取形式各异的激励评价机制, 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干部个性发展, 促使他们扬长避短, 进而达到其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3.2 创新学生干部培训手段

高校的学生干部是辅导员、老师们的左膀右臂, 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纽带, 能否得心应手地处理各项工作, 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团队合作和思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将当前企业管理培训中的体验式教育方法引入到学生干部培训中, 借助角色演练、游戏、互动学习小组、案例研究、头脑风暴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培训。学校对学生干部培养可以尝试在以往的班级、年级建制的基础上, 成立学习团队,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需求后, 制定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教学培训方案, 因材施教, 让学生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这在优化培训模式的同时, 也可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创新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还要靠其自我调节、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 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干部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辅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以及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协调等应用性常识。外界提供心理援助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提供心理咨询, 这是消除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帮助学生干部正确理解自己和环境而对将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过程。但我们也要知道, 很多心理问题并不能由心理咨询来解决, 因此对学生干部的心理进行预警干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等, 有针对性地关注、干预, 使其迅速消除心理障碍。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日益普及, 如何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已成为很多高校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中的领头兵, 其培养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

我们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所处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顺应时代的要求, 各高校应将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培养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不断探讨新时期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 使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闯.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2) :57-59.

[2]赵明.高校共青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7) :21.

[3]王超, 杨东杰, 张颖.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创新路径[J].文学教育, 2012, (10) :26-28.

[4]孙维鹏.髙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王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169-170.

[6]宋蕾.论新时期髙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培养学生思考力的路径 篇9

一、培养点评能力

点评是我要说些什么, 或我能说些什么, 是与文章的对话, 与作者的对话, 与自我的对话, 与生活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 能力的提高, 还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得到健全的心智, 形成独立的思想, 拥有自主的精神。

(一) 对词句的点评

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段,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 反复读, 认真想, 仔细品, 使学生会意入情、悟法、明理,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段, 段不离篇。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 让学生点评写雪地捕鸟文段写法的好处,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扫、露、支、撒、系、牵、看、走、拉、罩等一连串动词进行点评, 从而得出通过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 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 使读者如临其境, 同时表现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好, 意识到这个片段写得好。在读完《送东阳马生序》后, 引导学生对“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进行点评, 让学生反复朗读、讨论后, 给出这样的点评: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就是因为他能经受得住恶劣的环境的考验, 只有吃得苦中苦, 才能成为人上人。

(二) 对篇章的点评

对篇章的点评, 应让学生学会联系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评价, 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评价, 学会联系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模型进行评价。例如教学荀子的《劝 学》时, 让学生谈谈《劝学》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鲁迅的《孔乙己》、《药》、《祝福》等小说时, 让学生评评“鲁迅短篇小说意境创造艺术”的特点, 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 让学生点评它们的写法和意境的异同, 教学《行路难》, 让学生领会“一代诗仙, 想象何其瑰丽, 气魄何其不凡”。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 把握文章主旨,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让学生学有所感, 学有所悟, 学有所得。

二、培养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钻研课文的好方法, 使学生学会质疑, 犹如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从而学得积极、主动, 形成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该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质疑呢?

(一) 观点质疑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不多质疑。适当时教师应鼓励“标新立异, 敢于质疑课文”,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判断教材,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如《怀疑与学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 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可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不是叫我们怀疑一切。”“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可能吗? 不可能, 但作者又说不怀疑“那一本书, 那一种学问, 就不是自己的”, 是否是一种矛盾。通过对文章观点的质疑,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怀疑与学问》的怀疑, 极大调动学生怀疑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二) 材料质疑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 从而增强提问的针对性。如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 分析“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老师提问, 这里引用了什么民间故事? 学生自然会说“牛郎织女”, 于是请一位学生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故事讲完后, 引导学生对课文材料进行质疑:为什么课文中讲的“牛郎织女”故事与民间传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讨论讨论, 最后统一。作者大胆改造民间故事的目的是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厌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矛盾产生与解决, 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三) 语链质疑

文章中有些句子前后连接表面上看似有悖常理, 自相矛盾, 实则是别具一格、蕴含深刻意义的句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悖理处质疑, 最后消除疑团。如《小橘灯》一文中这样写:“这朦胧的橘红的光, 实在照不了多远, 但是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我似乎觉得在眼前有无限光明。”引导学生就此质疑, 先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 后面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 这是否矛盾呢? 学生质疑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 从而明白:小橘灯是小姑娘的象征, 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不是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黎明前的黑暗”吗? 再说小姑娘的人格力量还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种“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

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 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两个句子: (1)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 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2) 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 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找出后, 我问学生:这两句话一前一后是否有矛盾? 原因是什么? 你们如何理解幸福的含义, 经探究发现:这两个句子对比起来看似乎前后矛盾, 但联系到托尔斯泰的生平就可以知道“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 就是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 又是仁者, 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 他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 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最大的痛苦。看似矛盾之处的质疑, 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深层含义, 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

三、培养推理能力

撒切尔夫人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口才, 尤其是推理能力, 因为她能说服人, 从而改变人们原来的想法。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培养, 也不仅仅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审视推断能力的培养。

(一) 旧知推新知

借助已学词语意思推断, 就是利用学过知识推断新课文中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的意思, 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联想, 是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推断有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要对课文中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 非常熟悉。在学习过程中, 要善于联系旧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归类。如解释“屠自后断其股, 补毙之” (出自《狼》) 中“股”字的意思, 很多学生想当然地把它解释为“屁股”, 此时要引导学生引用旧知识进行推断, 联想“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出自《口技》) 这句话, 不难发现, “股”应该解释为“大腿”, 这样通过新旧知识联系比较, 既巩固旧知识, 获取新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二) 语言逻辑结构推断

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就是有些词语意思古今差异大, 通过利用词语或句子对称结构推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从形式看, 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应该是对称的, 有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反或相近的, 如词语“若即若离”的结构就是这样, “若即”与“若离”前后对称, “离”的意思是“非常清楚”, 而并列式结构词语前后两部分意思是不会重复的, 那么“离”和“即”意思应该相反, 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推断“既”的意思应该是“靠近, 接近”之意。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实践, 积极为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寻找有效路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忠, 林安凡主编.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新型农民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篇10

城乡二元格局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发展的瓶颈所在。可以说, 农村的崛起就是21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点, 没有农村的崛起就没有21世纪中国的真正全面崛起。在这种背景下,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 为中国农村的崛起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提法, 体现出了国家、社会对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整体期望和理想追求, 更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对现代化农村发展前景的新理解。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最迫切的一点就是要普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即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成为现实, 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好, 农村现代化也好,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农民素质的问题。只有培养出新型农民、现代农民, 才能落实我们对农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 才能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发展目标。

二、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要求相去甚远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镇人口, 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人口。

200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3%, 非农业人口比重为32% (公安部户籍年报数) 。2005年, 城镇6-2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6年, 其中城市9.95年, 镇8.94年, 乡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8年。同年, 6-29岁非农业户籍人口 (以下称非农业人口) 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9年, 农业户籍人口 (以下称农业人口) 为8.25年。从农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具体分布看, 小学及以下的占39.36%, 初中阶段的占48.86%, 高中及以上的占11.77%, 大专以上的只有1.1%。而在非农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的占到48.71%, 大专以上占到20.06%。

与发达国家农业人口相比, 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是较低的。在法国, 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 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 大学毕业的占5.9%, 高中毕业的占74.8%。加拿大农民基本上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以色列农民中47%以上都具备大学学历, 其余也基本都是高中学历。

可见, 我国农业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整体素质偏低, 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远低于国际农业劳动人口接近或达到高中的总体水平。

(二) 农民科学素养普遍偏低

一般来讲,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高。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依次为1.5%%, 6.2%%, 10.7%%和13.5%%。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零。与农村人口较低文化程度相适应, 农民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2003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达标率仅为0.7%。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

(三) 农民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非常低, 掌握实用技术的比例很少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有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有3.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0.13%, 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建筑行业的3 200万农民工中, 参加过培训的仅占10%。尤其在农村中的“精英阶层” (指外出务工人员) 大批离开农村之后, 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素质状况更令人担忧。

(四) 思想观念落后

封建迷信在农村中还有较大市场, 小农意识在农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农民仍然相信经验, 而不相信科技;不愿尝试对新的生产方式;不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不能按照市场信息的变动趋势来及时安排生产;小富即安, 不求进取的思想普遍存在。可以看出以上这四个方面都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农民的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够较快地改变这种局面, 不能够较快地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 不能够较快地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就难以顺利实现。

三、新型农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农村现代化应该包括农村的工业化、农业的企业化和农民的现代化等三个方面,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突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才能根本上实现。农村工业化, 则是依靠现有基础和条件,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 以企业为主体,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 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的过程。农业企业化,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通过农业企业化和专业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农民的现代化, 是指通过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四个方面的转变, 培养现代农民, 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为适应新型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转变的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 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必须至少接受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教育。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就难以顺利地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营销管理技能, 在新型农民的整体素质方面就存在基础性的缺陷。

(二)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已经发生, 过去那种小农经济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趋势, 以及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 坚持以职业技能、技术培训, 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的推广应用为重点,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使新型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

(三) 现代化的农业营销管理能力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农业面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优越于我们之处, 不仅在于其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 更在于其现代化的农业营销管理能力和理念。所以我们培养的现代农民必须具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多方面的现代管理理念, 具备积极参与竞争的市场意识, 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去把握市场供求信息的信息能力。

(四) 现代化的农民生活方式

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现代农民必须告别过去的不良陋习, 在居住条件上讲究环境优美, 在饮食习惯上讲究营养健康, 在邻里交往上讲究文明往来, 养成科学、健康、文明、优美的生活方式, 彻底告别过去愚昧落后的旧农民形象。所以我们培养的现代农民必须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优美的生活方式。

(五) 现代化的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讲依赖于农民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深层次转变。现代农民必须告别过去那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不讲效率、不讲合作的保守型的思维方式, 养成积极创新、勇于竞争、自我突破、讲求效率、善于合作的进取型的思维方式。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要求。所以我们培养的现代农民必须具备进取、竞争、效率、合作的现代思维方式。

(六) 现代化的民主法治意识

现代农民必须学会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学会过一种民主生活, 树立一种真正的民主精神。现代农民必须懂法守法, 学会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的手段去伸张正义。唯有如此, 才能彻底告别过去那种弱小可欺的贫弱阶层形象, 真正做一个大写的现代农民。所以我们培养的现代农民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民主法治意识。

四、新型农民的培养路径

(一) 夯实农村基础教育

一定要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其实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还不能说真正意义上完全地高水平地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当前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偏低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偏低造成的。必须下大力气夯实农村基础教育, 在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应该逐步推行农村地区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只有农村人口普遍的文化基础上了台阶, 新型农民的培训才在文化基础上有充分的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新型农民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高低, 进而决定了职业培训的成效大小。所以说, 农村义务教育是培训新型农民的基础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牢靠, 后续的培养和提高无法顺利实现, 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也无法发挥其应有效果。

(二)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学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新型农民的培养, 尤其在初中阶段之后的教育和培养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来完成。农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 它所要求的职业素质 (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营销管理能力等) 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来实现。它区别于农村基础教育在于, 农村基础教育负责的是新型农民文化基础的培养, 农村职业教育则负责新型农民职业素质的训练。必须从资金、政策、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彻底改变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别进行测算, 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是未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3倍, 这充分证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环节, 唯此才能保证农民具备较好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素质。农村职业教育也应该成为毕业生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前的最后一环。只有在农村职业学校里接受了较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营销管理技能的训练, 才能够顺利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 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效性

农村成人教育是在正式学校教育完结后, 在学习者进入生产领域后, 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 而参与的一种专门针对在职成年农民开展培训的教育形式。农村成人教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来组织和安排, 只有适合农民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的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也应该灵活多样, 充分利用农村精英群体的智慧为农村发展服务;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应该以适用、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从多个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可以说, 农村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农民提供进入生产领域后的持续训练和提高的机会, 这也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需要。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没有入职后的持续学习和提高, 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就会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失去应有的敏感。这样就无法保证新型农民的持续培养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也需要文化, 需要不断接受先进文化的刺激。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局面, 唯此才能在精神上鼓舞农民, 才能在业余文化上用先进的文化去与农村落后的文化作斗争, 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 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文化站、资料室等,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物质前提。二是加强文化下乡活动, 文化下乡是沟通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良好渠道, 也是社会文化和谐的重要保证, 文化下乡也是开阔农民视野, 提升农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三是重视本土文化建设, 本土文化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包括多种多样的民间娱乐方式, 本地农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各种文体活动。本土文化最能体现新型农民的地域特质和内在活力。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成为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 对新型农民的内涵和具体素质要求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农民培训

参考文献

[1]贾毓慧.从户籍状况看我国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距[J].调研世界, 2008 (05) :31-33.

[2]张志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培育新型农民[J].北方经济, 2007 (5) :5-7.

[3]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72.

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 篇11

“行知模式”的理念与实践环节设计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入门课,在大多数学校都被安排在一年级新生的课表当中。其作用有三:一是引领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业基本规律、概况和业务的导航作用;二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三是激发学生热爱新闻传媒业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也是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三个作用如何通过教学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得以体现呢?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入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通常,新闻学概论课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是从认知到实践的“知行模式”。但是对于初涉者而言,诸如“新闻价值”、“新闻的客观性”、“新闻自由”等一些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如果缺乏亲身实践,缺乏对新闻行业的接触和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就难以脱离浅显的层面。

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媒介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因此,初入大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上的差异很大。如果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新闻学就将成为“象牙塔新闻学”,这直接表现为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新闻学不久,就开始对专业丧失兴趣。

行知模式的理念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认识论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荀子主张世界是可知的,知行统一,“行”是基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为行重于知,行是知的目的和完成。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意思是说知而不行,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王夫之则强调知行统一:“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行可兼知,行高于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王夫之明确提出的“知行相资”的命题,对知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阐述对于新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由行而行则知”的“行知观”和“由知而知所行”的“知行观”,正是今天我们新闻学教育中应该提倡并坚持的教学理念。我将王夫之的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新闻学的教学中,并总结为“行知模式”。

“行知模式”的关键是先实践,后认知。即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

“行知模式”的实践环节设计

“行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领会并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知行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媒体参观(如参加节目录制)、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将全班同学分为固定的小组,课堂讨论和一些集体作业都按照小组进行,小组发言人由小组内成员轮流进行。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实践作业是“行知模式”的重要路径。主要训练学生发现与概论说明问题的能力。

2.实践作业内容

实践作业灵活而富有挑战性,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个人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意于独特视角、观点的发展;集体作业侧重培训学生团队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并着意于作业整体综合的高水准。集体作业要求小组成员以PPT形式进行课堂发表,个人作业提交书面作业。下面是一些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的内容与设计:

讲授新闻行业时,布置个人作业,请每位同学采访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对新闻行业的看法,要求提交采访记录、提供采访人的联系方式。通过采访增加大家对新闻业的感性认识。考核重点不在采访技能上,而在于增强学生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否能够找到需要的采访、调查对象。

讲授新闻价值和新闻选择时,布置集体作业,请学生选择同一天的不同媒体进行新闻内容的分析,比较不同媒体对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讲授媒介改革时,布置集体作业“南方周末历史梳理与评价”。出发点在于既让学生从个案入手了解一个媒体的发展史,同时又通过个案透视整个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同学的研究结果,再进行评价和补充,使学生对业界的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

“行知模式”的教学案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

给学生提供1999—2000级已经毕业的学生联系方式,要求这些一年级学生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独立设计问卷,并提交采访和调查报告。目的在于通过采访已成为“媒体人”的学长增加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消除恐惧、不适和陌生的感觉。从提交的调查报告来看:第一次成功的采访经历不仅让大家很兴奋,而且通过与学长的接触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比如“其实每天看教科书上,反复强调新闻真实,总是感觉很遥远,这次采访才让我真正明白原来主观主义总是在不经意中使我们的报道失去真实”;“由于堵车,我迟到了……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一句话‘永远要比采访对象早到’”。下面是学生的一份采访流程,这个流程再次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提醒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准备工作:

从班委处得到师姐的联系方式后马上开始联系,得到许可

与师姐商定具体采访时间和地点

上网查询师姐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并购买该报社报纸作研究

摸清乘车路线和所需时间

采访提纲准备:

熟悉广告班设计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自己准备问题单,包括大学期间生活、学习的具体方法和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后对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及工作中对新闻人职业操守与道德的理解

采访过程:

2005年11月23日下午5:00来到中国××报社,在师姐的办公室开始采访工作

请师姐填写了调查问卷

按照问题单进行了提问,并记录关键词句

随师姐参观了报社的一些部门,并听她介绍报纸的采编至出版的流程,下午6:00结束采访

采访收获:

此次采访收获很大,第一次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接触一个有经验有资历的新闻工作者,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现实中的新闻工作。在采访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获得了新闻学入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得到了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诸多启发。

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

这是一项集体作业,训练目的有两个,第一请同学了解什么是公信力,如何进行公信力研究;第二,请学生在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媒介环境和影响媒介发展的媒介政策,从而客观地评价媒体。选择这个项目的每一小组均经过了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采访,数据分析的过程。其中一个小组还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完成了香港地区的调查。

从作业结果来看,学生对公信力的概念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对国家电视台CCTV和境外台凤凰卫视的体制和运作方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而且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调查的数据得出了比较信服的结论。他们甚至在作业的最后写下了这样的结尾段落:

虽然我们作业最后把两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平均分算了出来,虽说有根有据,但是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原因如下:

……

第二,接受调查者的学历和职业集中;

第三,网上的资料可靠性不强,比如观点一边倒;

第四,数据统计不科学,统计时没有考虑年龄、职业和性别等因素;

可以看到,结题报告中已经开始对作业本身及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展开了思考。而这些如果不是在行知模式的前提下,恐怕是既抽象又难以在课堂空间内实现的,尤其是对于一年级新生。

“行知模式”的教学效果

“行知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得新闻学的课堂活跃而充满乐趣。对于学生而言,新闻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应用型学科,激发了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激情与投入。学生的反馈也表明“行知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任务:

在“新闻学概论”这门课上,我们学的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早早地触及新闻人那神圣的领域,感受与学习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

学生对集体作业方式非常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很多同学学会了制作PPT 和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已经能够初步利用媒介技术提交不同形态的研究成果。集体作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表达沟通的能力。课堂作业发表、作业点评也增强了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刚开始“跟着感觉走”到能够用专业眼光进行分析,这就是一个由行到知,再从知到行的知行相资的过程,一个通过实践来认知新闻规律、新闻业务的过程,一个对已学知识进行吸收与应用的强化过程。正如学生所言:“在采访、调查、节目录制、媒体参观等实践环节,实践了老师关于先行后知,实践结合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现在一有问题,首先会想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虽然没有用新闻传播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行知模式”的效果研究,但一个教学事例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行知模式”在新闻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给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报道专题,带领学生对郊区的“黑出租车”进行采访。他们之前上的新闻理论课、新闻采写课也有课堂讨论和采写实践,但是“纸上谈兵”多,实地采写少。实地采访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学因为惧怕、胆怯而放弃采访。“其实,我对黑出租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但初来乍到,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该如何打破僵局去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交流,更没有胆量和勇气上前去采访。”相比之下,刚入门的学生反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通过实践作业,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资料搜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不同学校开设的此类课程稍有不同,如新闻理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导论、新闻传播学基础等,但教学大纲大体相同。通常开设在低年級的,是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课程的先修课。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高职院校新教师培养路径探索 篇12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师资现状

1.1师资来源渠道多样

根据当前统计来看, 高职院校的新教师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应届高校毕业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从其他院校招聘而来的专业教师。

(1) 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新教师最主要的来源, 刚刚走进校门的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是教学能力不足, 这类新教师基本上没有正规教学经历, 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 面对课堂他们没有经验可循。其次在实践能力缺乏。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实践能力训练, 实践能力比较缺乏。第三是缺乏学生管理能力。难以掌握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 缺乏引导、管控学生的能力。

(2)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这类新教师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 专业技术过硬, 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从企业转行进入高校成为教师, 他们拥有极大的热情, 但教学经验缺普遍缺乏, 课堂掌控能力欠缺。此外, 这类新教师脱离校园较长时间, 受社会气息熏染, 大学文化和校园精神也相对缺乏。

(3) 其他院校招聘而来的专业教师。由于待遇等方面因素, 少部分教师会选择去其他学院任职。这部分教师经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经验比较丰富, 课堂掌控能力比较好。但由于各个学校对专业技能侧重点不同, 校园文化存在差异, 导致这类新教师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 同样需要培养和调整。

1.2成长存在较多制约性因素

新教师的成长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 同现实需求存在差异。新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欠缺、对文化制度不适应等, 无法短时间做出符合其自身能力及岗位需求的贡献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内心冲突和本能防御。如果心理冲突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容易导致新教师出现情绪落差, 失去工作热情及信心。

(2) 机会上的不平等。多数新教师职务和职称比较低, 受制于学院现有制度等;从学院发展角度来说, 师资培养难免会论资排辈, 将出国进修、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等机会提供给教龄长、职称高的教师, 让诸多新教师较难突破。

(3) 现实压力感较大。一般新教师入职之后便会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加上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考核指标, 还要面对社会压力, 要立业、成家, 面对社会高物价和房价, 都给新教师极大的心理压力。

二、新教师培养选择性路径

高职学院加强新教师的持续培养计划, 选派新教师参加各类各级培训, 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学技能、科研和实践能力等。在实践过程中,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新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提升路径

新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提升通常采取省级统一岗前培训及校内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强化岗前培训效果。通过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及职业道德规范等统一培训, 新教师尽快熟悉高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学院对新教师进行校内岗前培训, 从建校历史、文化传承、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学生管理、高职发展前景等方面, 邀请校内相关领导及专家进行讲座。通过培训让新教师尽快了解学校、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实现角色快速转换, 好的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2.2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在培养新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 经常采用师徒帮带这一模式, 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一位老教师, 以实际应用为基础, 以工作需要为前提, 对新教师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标准、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 帮助新教师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模式。同时定期进行指导性听课, 对新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并及时反馈, 指出不足, 帮助其分析原因,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促进新教师在教学方面长足的进步。

此外, 高职院校还通过定期公开课展示或竞赛等模式, 一方面, 让教学优秀的教师开展公开课, 新教师参与课堂听课, 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管控能力;另一方面, 让新教师开校园公开课, 教学督导及其他教师参与听课, 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授课技巧、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评析, 并定期对公开课的效果进行集中探讨, 发现不足, 寻找对策, 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3新教师科研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高职教育同普通本科教育在职业性、技术性及对市场需要的适应性等方面区别, 决定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理论深度, 也要具备相关职业技术资格素养。学院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 强化新教师的“双师”素质, 加强专业及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 提升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关资格认证, 促使自身实践能力提升。

新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化, 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或是产品开发, 丰富实践知识, 提升科研能力。同时新教师通过在企业的锻炼, 能够准确把握外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

三、新教师培养的效果及不足

3.1新教师培养的效果

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近三年入职新教师参与培训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首先, 新教师能够快速融入新环境。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 使新教师能够快速的把握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减轻心理不适应感, 快速了解学院文化, 有针对性的做出改变, 转换身份, 提升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其次, 新教师能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新教师能够逐步建立自信, 自身能力也相应提升, 通过教学活动及专业发展等研究活动, 逐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 逐步有所建树, 在专业方面做精做强。第三, 新教师能够快速取得“双师”资格。通过培训和学院支持, 新教师能够快速取得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认证, 加上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双师资格, 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

3.2新教师培养模式的不足

尽管在新教师培养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就实施过程来说, 还存在部分不足。首先, 全省岗前培训由于受众面较大, 持续时间长, 加上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的真实感受, 造成新教师参训热情往往不高, 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其次, 新老教师帮带制度容易流于形式。在实践中发现, 新教师刚入职时, 老教师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 但一般老教师自身的工作任务繁重, 加上新教师本身发现问题能力较弱, 所以慢慢新教师所受到指导便逐步递减。第三, 新教师的校级、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培训以及出国进修没有收获预期效果。有的省级培训和国家培训项目时间长, 针对性不足, 部分接受培训的新教师缺乏思考及发现问题的思维, 对关键点认识不清, 造成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第四, 下企业实践效果较差。由于教师下企业的监管制度不到位, 部分新教师自我管控能力不足, 借下企业机会成为其个人削减教学任务的借口, 既没有起到提升实践能力计划, 也没有为学院教学承担足够的义务。

四、新教师培养的提升对策

4.1提供有效的精细化的岗前培训

江苏省一般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持续时间近两个月。新教师平时工作比较累, 周末培训无法休息, 参训热情不高。对于这点, 应考虑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培训, 采用集中培训方式, 完成四门必备课程的学习。学院在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时候, 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条件, 进行实地参与, 提升教学、实践的感受, 尤其是参观校史馆及优秀教师工作室等对于领会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2教学能力提升

新老教师帮带模式是新教师是缩短适应时间, 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执行过程中, 应予以制度化模式推进。一方面, 按照对应岗位模式指定相应的老教师, 教学工作指定教学能力比较突出者来担任, 分别从课堂教学的讲解技能、演示技能、师生互动技能几个方面帮助新教师提升;另一方面, 对帮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对于新教师急需提高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细化考核, 同帮带教师的对应工作量或是津贴挂钩, 促使帮带教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帮带任务。同样, 新教师在帮带期内做出一定的成就, 也应给与帮带教师一定的奖励。

完善新教师各类培训进修的机制及要求。首先要有针对性选拔新教师参与培训;其次要进修教师提供详细的进修计划;第三, 培训进修后要进行整理总结、并形成相应的材料、报告, 第四, 形成培训进修长效考核机制, 考核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至五年中发挥的作用。

4.3新教师科研和专业实践能力

量化考核新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 双师培养落到实处。首先学院应稳定教师的实习锻炼基地,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 同企业相关部门签订协议, 为新教师锻炼提供机会, 避免新教师下企业锻炼造假等问题;其次, 学院可以对下企业锻炼以及双师培训结束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考核。不仅考核证书以及下企业的时间, 更考核实际的收获和能力的提升程度, 多方位保证新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效果实现。

新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多路径的系统工程, 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教师的特点及学院发展的实际, 建立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 制定教教师的培养目标、考核内容和方式, 为新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并提供平台, 提高他们现身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新教师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

摘要: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的选择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新教师现状分析, 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新教师培养模式, 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培养,选择性路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职教育, 2012 (7) .

[2]周建松.提高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教育研究, 2012 (1) .

[3]许明, 黄雪娜.从入职培训看美国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 2006, (1) .

上一篇:语文课文的语言美下一篇:溢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