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路径

2024-07-20

践行路径(共12篇)

践行路径 篇1

2007年审计署出台的《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基点虽然是国家审计, 但对内部审计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也同样会对高校内审工作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高校内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背景分析

传统的审计理论认为, 审计具有监督、评价和鉴证功能, 而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 从传统的审计实践和做法来看, 主要是对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进行事后的内部监督活动。尽管近几年高校内部审计也逐步向“管理+效益”转型, 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 高校内部审计在进一步发挥审计的宏观性、预防性、主动性等方面,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这些既是高校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也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总体思路。

二、高校内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路径选择

(一) 及时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

审计的本质。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让人们更加客观地认识了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目标, 这一理论创新,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为审计机构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内部审计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审计人员应从更高的层面去认识自己的职责所在,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把审计工作自觉地融入到单位的事业发展当中。具体到高校, 党政领导班子及审计人员应及时更新观念, 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科学”理念、“大局”理念、“绩效”理念, 在较高的层面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关键环节、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体制机制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促进高校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办学效益, 真正促使高校内部审计由“把关型审计”向“管理型审计”的转变, 使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二) 拓展高校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要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肌体, 其功能要从监

督、推动、促进、维护扩展到维护肌体健康安全高效运行。要达到这一目的, 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拓展业务领域向多元化发展, 拓宽内部审计的范围和视野, 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等以外, 还可以进行以下审计:1.经济效益审计。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并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和建议。2.内部控制审计。对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了解、测试和评价, 以促进学校完善内部控制, 保证其有效执行。3.专项审计。对学校的某个具体项目进行审计, 如对科研经费、教研教改经费、专业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经费、实训室建设经费、重大对外投资经费、合作办学经费等专项经费进行审计, 以保证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4.风险审计。通过审核学校的强项、弱点、机会和威胁, 识别所有的风险, 并对风险的来向、可能性及后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现有管理、能力、技术、程序及风险偏好程度等对已识别风险进行评价, 确定可控和不可控风险,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在可接受水平的风险, 应通过减少后果、减少可能性、转移风险或保留风险等来加强控制力度, 规避不可接受风险。要求把审计的起点放在关注学校发展战略和识别业务流程的风险上, 分析风险, 并与管理层和决策层进行有效的沟通, 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三) 改进高校内部审计方式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使得传统的纸质踪迹和审计数据或者消失或者存储在新的电子环境下, 传统手工审计变得很低效, 甚至无效。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完成审计任务, 它已成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 高校应加强各类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建设和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培养, 努力构建以IT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内部审计方法, 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作业水平。这其中, 关键的是要利用IT技术充分实现内审部门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不断建立和完善非现场审计的网络, 实现协同作业与资源共享, 降低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实现审计及管理工作的创新。在各项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完备后, 学校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全过程、动态的跟踪审计, 使得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预防、揭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四) 加大高校内审监管体系的建设力度。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首先, 应尽快完善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 使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处处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 从根本上保障执法。其次,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检查与评价制度。具体可以从内部检查制度和外部检查制度两方面着手。内部检查可以由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独立检查小组或专职审核员负责, 主要评价的内容包括:审计任务和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审计成果的贡献情况;审计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遵循情况;依法审计情况等。外部检查可以聘请外部中介机构进行, 主要侧重评价的内容除了包括内部检查的内容以外, 还涉及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基础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质量的评价, 如内审质量相关制度规章的建设情况、审计人员素质和技能情况、内部检查情况等等。再次, 加大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和惩罚力度。学校应施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从而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舆论监督体系。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应进行及时的整顿, 推行审计问责制, 强化回访追踪督查制度, 保证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切实整改。对于侵犯国家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对故意违纪的问题、对屡审屡犯的问题绝不手软, 并且要明确领导责任, 从而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的滋生蔓延。加大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和惩罚力度, 增强内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从而有助于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五) 切实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 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 应以事实为依据, 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内审独立性与客观性是相辅相成的, 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是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核心是组织地位上的独立, 它要求内部审计必须有较高的组织地位, 一般而言, 审计机构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 独立性就越强。增强内审独立性, 赋予内审机构在机构、经费、人员上独立, 特别是保障其实质上独立, 是未来高校内审工作改革的方向。内部审计在业务上可以直接向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议等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其地位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

(六) 努力提高高校内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 相关审计、会计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审计理念、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 审计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在此背景下, 审计人员必须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因此, 高校一方面, 应进一步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力度, 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使审计人员更充分地认识到“免疫系统”功能的实际效用, 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政策, 更新审计理念、审计方式方法, 促进自身知识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在关注内审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同时, 考虑到内审工作的“特殊性”, 还必须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纪律性教育、团队协作训练等, 从而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以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教育系统践行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要学校领导重视、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通过内审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 内部审计目标完全可以从单纯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向“管理+效益”转变;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完全可以从单纯的发现性监督向预警预防性监督转变;审计的时间安排完全可以关口前移, 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审计及全程跟踪审计转变;审计对象也完全可以从以财务收支为重点向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履责状况并重转变。

践行路径 篇2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烙守“为民”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最大危险则是脱离群众。面对当前的新形势 新任务,继续咯守为民宗旨,改善党群关系,改善民生条件,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首先,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始终不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以尊重群众、热爱群众的态度赢得信任,获得支持,进而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

其次,要在感情上亲近群众。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人基层、摸爬滚打中培育出来的。只有善于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亲人看,才能了解群众所想、所思、所盼,及时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再次,要在行动上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为民宗旨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一句“口惠实不至”的政治口号。

(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弘扬“务实”作风

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

真抓实干,才能取信于民;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让群众满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培养客观看待荣誉、追求政绩的态度,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杜绝“一届一个规划”、“一任一张蓝图”的浮夸现象。不被私心所困,不被虚名所惑,不被私利所扰。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真挚情感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

其次,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将本职工作作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阵地和舞台。做到“勤作为,不懈怠;求善政,不折腾;讲科学,不动摇”。以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

再次,要力戒形式主义。求真务实与形式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虚报浮夸、崇尚空谈的工作作风只会疏远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妨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想要弘 扬务实党风,树立勤勉形象,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以踏实工作接受实践检验。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保持“清廉”本色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履职底线,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以政为廉才能取信于民,履职为公才能赢得民心。

首先,要培养自律意识,筑牢抵御腐败的思想防线。党员干部由于手中掌握着社会权力,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因而有更多被腐败感染的几率。自律意识就是党员干部自觉按照《党章》和

党的各项廉政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过程,是纯洁党性、坚守本色的自我洁净力。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物欲所诱,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践行路径 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群众路线;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8-0079-0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煤矿企业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胜法宝,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员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必然要求,还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指导我们逆势而上、攻坚克难、助推企业转型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五个结合”,做好“五个对照”,开展“五大活动”,为推动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证。本文则主要为探究煤矿企业如何践行群众路线促进科学发展的方法路径。

坚持“五个结合”。坚持学习文件与查摆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带着问题学习讨论,搞清哪些问题是能马上解决的,哪些问题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践行群众路线贵在实践,重在实效。要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促进企业中心工作落实。坚持自查自纠与组织帮助相结合。要坚持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的查找,各级班子、领导干部个人不仅要主动查找问题,企业督导组、各级领导班子负责人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透,为整改落实提供可靠遵循。坚持强化宗旨意识与提高服务能力相结合。要在突出抓好干部员工宗旨意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个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部分人员不好学、不愿学、不深学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素质不高、能力平平,服务员工、服务区队、服务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要敢于揭短亮丑,改正缺点,修正错误,真正使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行为更加规范。

做好“五个对照”。一是对照党章强党性。重点对照党章要求,认真查找员工自身在政治理论武装、党员义务履行、宗旨意识强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措施,增强党性修养。二是对照手册强防线。重点对照廉洁从业手册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在区科基金使用、人员任免、工资分配、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对照七条强管理。重点对照《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从安全思想、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安全规程等方面,全面查找问题和漏洞,制定专项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四是对照民生强服务。要积极深入员工群众,深入作业现场,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的意愿,查找不足,制定措施,达到强服务、聚民心、促和谐的目的。五是对照实践强能力。要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自觉对照岗位职责要求及安全生产实际的需要,找不足、找差距,积极融入企业安全生产、员工群众、经营管理,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

深入开展“五大活动”。围绕解决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重点开展好“五大活动”。

一是开展思想大扫除活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反对“四风”,必须首先从思想入手,通过开展思想“大扫除”活动,达到真正清除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的庸俗之尘、懒惰之尘、浮躁之尘的目的。通过下发管技人员学习专刊、开办先模人员事迹展、组织专题道德宣讲等形式,忆党史、学法律、品典型、受教育,自觉查找差距,接受灵魂的洗礼。

二是开展宗旨大强化活动。围绕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煤矿企业领导人员中开展以“到一次员工宿舍”、“去一次员工洗浴中心”、“进一次员工餐厅”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走近员工行动。通过此种形式,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使企业领导主动走近普通员工,掌握员工诉求。

三是开展作风大转变活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建立精简会议、精简文件制度,大力倡导少开会、开短会、现场办公、现场指导工作、现场解决问题的新风气。严格控制各类评比表彰活动,切实减轻各部门、各单位的负担,保障各级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安全、抓生产、抓经营、抓管理。

四是开展形象大提升活动。围绕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培育清风正气等方面,抓好整改落实,达到凝心聚力、形象提升的目的。践行“基层第一,机关第二”的理念,始终把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放在第一位,自觉建立非工作日正常值班服务及公示制度,随时为基层单位及员工服务。要按照“变指令为指导、变考核为服务”的工作原则,主动沉下去,深入一线,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从大局出发,发挥部门和单位优势,抓协调、抓落实、办实事,千方百计为基层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五是推进企业大发展活动。践行群众路线,要把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作为活动的落脚点。煤矿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员工充分认清践行群众路线的必要性、紧迫性,积极转作风、反“四风”,把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从深化班组经营、强化制度改革及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细化指标,落实责任,立项攻关,从党支部、到党小组、再到党员个人都要层层制定创先争优计划,做到党员人人身上有指标、有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努力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同时要注意发现、挖掘和培育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宣传,为煤矿企业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经立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创新[J].党

课,2013,(10).

[2] 吴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建设[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7).

践行路径 篇4

一、大学生“中国梦”概述

1.“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它是建立在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深刻总结的基础之上, 以惠及最广大人民利益为追求目标的一个整体意识形态。 学术界目前对中国梦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国梦既是“中国”这一人格化主体的集体梦--国家梦、 民族梦, 也可以具体化为“中国人”的个体梦--家庭梦、个人梦[2]。 总的来说,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总结, 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2.大学生 “中国梦”的内涵

大学生这一群体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 是“中国梦”的重要建设力量和受益者。 大学生的“中国梦”无疑就是在国家强盛过程中、在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成长成才梦”, 即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体的梦想与整个时代的梦想联系起来, 让梦想之花绽放在祖国复兴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样的梦想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个人梦想。 换言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引导中国梦,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高尚的理想信念, 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拥有如此梦想而自豪, 为自己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从而就会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情感并为之努力奋斗。

3.大学生 “中国梦”与 “中国梦”的关系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艘航行的船, 那么梦想就是为航行提供动力的船帆, 而“中国梦”就像是承载梦想之帆的浩瀚海洋。 大学生“中国梦”与“中国梦”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大学生的“中国梦”是在国家强盛过程、民族复兴历程中诞生成长起来的“成才梦”, 大学生个人的“成才梦”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 “中国梦”为大学生的“成才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的个人之梦才是科学有价值的, 这样的梦想才是符合时代前进脚步的, 才是科学的有意义的。

二、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 中国梦” 是维持国家稳定的精神支柱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风向标, 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不仅可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判断, 同时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正处在人生发展定向关键阶段的当代大学生, 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理想是否科学, 是关系到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重大人生课题。 现在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不知如何面对社会, 没有明确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不能很好地面对有压力或激烈的竞争, 有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个人世界和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这种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梦的践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理想和信念, 树立其自强自立精神、创新意识、成人成才的觉悟, 从而能够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使他们看到未来的方向和光明所在。

2.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

一国公民从心理上认同与服从国家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就是所谓的国家认同[3]。 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意识愈浓烈, 大学生在国家危难之时愈会毫不犹豫地担当并下意识的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意识是当代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与情感基础。 践行“中国梦”, 不仅能让大学生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增强本民族自尊心并对未来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同时在“中国梦”的构建下, 大学生也能清晰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 能在各项事业中勇于承担责任并奉献自己的美好青春。

3.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磨炼的同样也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素养、日常行为、身体素质、恒心与毅力等方面, 这些最终会影响并转换成他们的习惯与性格、素养与特质和政治立场, 这样就会促进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而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未来更好地相衔接, 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追求更高更积极的理想目标, 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 抵制各种腐朽价值观念和诱惑, 就会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 更好地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三、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方法和途径

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不仅要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且还要不断丰富内容。 要站在大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来考虑,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主动践行中国梦的效果。

1.发挥课堂和教师作用, 推动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引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教师要以身作则, 拥有良好的言行举止, 这样才能做大学生精神和生活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这就要求校方在教师引进和培养方面做足功课, 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准、 教师的品德修养以及思维创新意识, 从而自觉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这样教师才会自觉地对学生们言传身教“中国梦”, 实现对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引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抓好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把“中国梦”融入学校思想品德修养体系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教学中。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网络 “中国梦”走进生活

学校要充分重视网络环境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发挥网络媒体正能量教育作用, 建设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中国梦主题网站;组织大学生将中国梦的内容做成新颖活泼的课件或海报, 配以相应图片或音频视频资料, 从而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中国梦的内涵。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觉与网络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与胆量, 学会辨识各种错综复杂的网络资源, 并把优秀网络资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广泛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创造丰富的“中国梦”舆论氛围, 变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 增强中国梦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3.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外化吸收中国梦

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通过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社会、认识我们的国情, 不再是单纯、机械地接受象牙塔之内的种种信息, 组织开展 “我和我的中国梦”“大美中国梦”“带你去看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摄影大赛、知识竞赛, 还可以通过对自身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走访调查、 参观名胜古迹、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把对中国梦内心的认知和认同激发起来, 将中国梦的内容有机融入到各个方面, 在内化为价值追求的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

虽然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路径并不局限于上述所提到的种种, 但确是引导大学生内化为心、外化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

[2]郑波辉.当前学界关于“中国梦”基本问题研究述评[J].实事求是, 2014, (5) .

[3]陶文昭.中国梦的理想与现实[J].人民论坛, 2013.

[4]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 2013.

践行路径 篇5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神实质,是凝聚国民精神,引领社会思潮的一面旗帜,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素养要求和精神统帅。本文在前期对攀枝花学院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调查基础上,探索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攀枝花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74-01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凝聚国民精神,引领社会思潮的一面旗帜。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国家“双百战略”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国家和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攀枝花学院以工为主、多学科兼容的专业布局和本专科兼顾及多民族的学生构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攀枝花学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效率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平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要逐步改变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灌输的教育模式,采用丰富多样和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减少严肃的政治解读和说教,增加感化人心的人文关怀。如开展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实践教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教学。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可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既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眼球,又拉近了不同民族学生的感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增强共同的价值认同。

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结合开展渗透教学。攀枝花学院是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科专业占了绝大多数,仅靠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几乎是杯水车薪。专业课教学具有时间长、载体多和学生重视的特点,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值得发掘的金矿资源。如能充分利用专业课渗透性开展价值观教育必然会事半功倍,如对医学院学生可在专业课中穿插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她和同事们无数次碰壁,争相以身试药,最终解决了人类重大医学难题,拯救了数以百万人民的生命。对数学专业学生穿插讲解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偕家人回国为祖国效力等。

二、利用“互联网+ ”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新生代生活、学习的必然选择,它因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当前,“互联网+”模式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驱动,也必然成为学校开展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使用率为64.1%。网络已经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产生巨大冲击,日益成为信息集散的重要平台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影响年轻一代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来源。[1]智者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强互联网上的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开设核心价值观宣传网站和专题网站,对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深度解读;开展网上价值观问题讨论,特别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交流。鼓励学生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性别、兴趣爱好等特点组建网络团队,只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皆可大胆实践。利用微博、微信、QQ等手段全方位覆盖式宣传教育,增强教育成效。

慕课(MOOC)是将学习管理系统与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型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前普及速度极快、便捷高效的在线课程教育方式。探索利用慕课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效果。设计者可根据价值观教学要求在慕课中提供标准的学习模块,明确的章、节目的和要求、具体的知识点和测验题,利用慕课具有的实时反馈和测试优势,保证学生用户扎实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增强价值观教育。由于慕课模块内容完整、结构化,运行模式扁平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对学习者没有特别的要求,没有年龄、年级、专业和区域的限制,学生能在各种终端和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的接入学习并延续进度,学习效果更佳。并且,慕课学习时学生在老师的主导下有更多的主动权,能够自我管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学习更方便、适时且高效。

三、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4]大学生应积极开展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养成自立自强、务实勤奋和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利用四川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自觉参加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帮扶活动和城乡清洁绿色出行、低碳环保、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等志愿活动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对国情、社情的全面了解,更加真切体会到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了对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攀枝花市和攀枝花学院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攀枝花市是响应国家大战略调整在艰苦环境中崛起的现代化城市,曾经创造了车轮上的工业基地、“象牙微雕”建钢城等为世人称道的七大奇迹,是一部活生生、撼天动地又难得的极具价值观教育的经典史实。攀枝花学院从一片荒芜中走来,历经职业学校、专科学校,迅速成长为地方高水平本科院校,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应充分发掘攀枝花和攀枝花学院创业史、奋斗史的典型事件对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对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学校历史展览馆、攀钢公司、二滩水电站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参观调查和历史考证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市情校情,激励他们继承前人的爱国敬业、乐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5次》新华网 2015年2月3日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新华网 2013年12月23日

[3]《列宁选集》第2卷,第149页。

践行路径 篇6

规划先行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融入文化建设纲要。要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对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推进的实施步骤、目标任务、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把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进行汇总分析,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和要点,制订出台相关《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围绕打造“文化理念、制度体系、行为规范”三大系统,结合企业特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详细部署,通过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及时总结经验,确保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融入核心价值体系。一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企文化的重要来源,它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在构建价值理念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塑造人、激励人、感召人、凝聚人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国企文化的基石。二是体现振兴民族工业的文化特色。秉承为中华民族争光的价值观,把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弘扬爱国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要组织发动广大干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实践,经过广泛讨论,反复提炼,形成一套由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既科学完善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企业文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融入制度体系。就是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企业制度体系,分清轻重缓急,实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所谓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即对标一流企业,做到“三个”系统化:一是做到制度完善到位,做到制度完善系统化。具体做到三个到位:部门职能规范完善到位,岗位职责完善到位,党政管理工作程序完善到位,形成党群管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程序管理手册。二是狠抓制度的学习,做到制度学习系统化。做到三个学习到位:本岗位本部门管理制度学习到位,相关部门岗位制度学习到位,相关管理程序学习到位。三是做到贯彻执行到位,做到贯彻执行系统化。具体做到三个到位,即执行力度到位、执行教育到位、执行整改到位。

融入员工行为规范系统。以精心培育行为文化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员工行为规范,编制《员工文化手册》,在对文化价值理念的内涵和视觉识别系统作出深刻论述的同时,建立一套以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员工行为规范系统,使员工行为规范内化于每位员工的行动。

持续宣贯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层次培训,提高全员对文化理念的认知度。一是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要意义。二是对各支部宣传委员、通讯员等企业文化建设执行层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知识、文化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新入职大学生入厂教育的第一课,让大学生们在上岗前就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同文化,顺利实现由学生向企业人的转变。四是组织厂级专项小组。厂级专项小组深入车间、班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有利于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全方位展示,营造“入其门知其教”的文化环境。要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努力营造进入企业就是进入一个大家庭的文化环境。一是布置“价值理念墙”,要让企业各部门员工一进门、一抬头就能看见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制作系列专题片,组织员工观看,增强员工归属感。可拍摄优秀党员事迹、企业发展大事记、创业功臣等系列专题片,并发到每个员工家庭,通过学习,增强员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豪感。三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内部简报、手机报、网络网站等传播载体,开展高频次、多形式的核心理念宣传。各服务窗口通过装点反映企业精神、企业品牌、企业文化的标志、标语,反映企业面貌、企业管理、员工生活的展板、摄影书画作品等,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服务环境,有效地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丰富文化主题,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一是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专门为企业创作一首融入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厂歌。由企业员工在参加庆祝建厂周年活动等企业各类重大活动场合都唱起这首歌。二是举办立功竞赛活动。每年定期表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以多种形式展示企业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奋斗足迹。三是举办文化艺术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举办体育运动会。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使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不断提升,使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得到增强。

重在践行,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发展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认识高度放在构建和谐企业、促进自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把认识深度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上,把认识广度放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并持之以恒地推进,使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国企持续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立足长远

不断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推进理念落地生根常态化。文化培训、宣讲是推进文化落地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坚持把文化宣贯落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关键任务,坚持分步骤、分阶段,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建立主要领导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点制度,企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意义、要点以及核心理念、行为规范等内容进行宣讲;中层领导干部也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主动深入基层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协助领导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员工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加强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考核是推进文化落地的有力保证。要建立考评机制,加大对企业文化实施工作的考核力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列为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季度考核、半年检查等方式,对企业文化普及宣贯、深化落地、提高巩固情况进行持续考核评价,并引入奖惩机制,对企业文化建设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部门给予警告,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的部门给予奖励和表彰,切实做到有实施、有检查、有考核、有奖励、有反馈,确保文化建设效果。

积极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用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引路,注意收集企业科研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编制《企业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集》,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具体化。在全企业范围内广泛开展“服务先锋、创新先锋、学习先锋、敬业先锋、节约先锋”先锋人物双月评选活动为重点的一系列争创活动,在全企业范围内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提供优质均等便捷的企业文化服务。一是企业成立书画摄影、集邮等各类文化兴趣小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服务。二是深入开展全员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职工书屋进家庭、文化卫生进家庭、高雅艺术进企业、企业科教大讲堂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三是各支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争创“一支部一特色”“一部门一品牌”活动,努力提高全所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培育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品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为开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践行路径 篇7

1、自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危机

发源于欧洲的科学革命蕴含的科学精神与启蒙运动思想的相互作用, 共同界定了时代特征, 决定着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人们观念的变革。启蒙运动批判宗教形而上学、讲求实证, 恰恰与科技革命提倡科学、推崇理性的理念相吻合。启蒙运动发起后建立的伦理体系, 一切伦理体系都基于经验可证实原则之下, 宗教的超现实的伦理观念的摆脱, “自由”成为西方社会的伦理观念的新宠, 并成为其核心概念。“西方的思想家们逐渐地把真理看作是具有普遍性、恒久性、超时间性和必然性的事物。

2、全球化带来对传统的解构

当前“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 是世界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时期。全球化影响的整个世界体系的变迁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 而且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 全球化不只是一个外在的现象, 它不单指全球规模大体系的产生, 而且指日常生活每一个环节的变革。因此, 它是一个“内在”的现象, 甚至影响着个人认同的亲密行为。

3、甦醒的时代意识

认知范式向另一种关于世界是一种运动、一种内在的进步范式的转变, 是反思现代化的自觉意识, 这种变迁形成自发地、下意识地的理性重新建构, 某种与以前不同的事物从这个时代中产生出来。因而,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在每一代人的观念中形成了不同的时代意识的范式, 而这种时代意识恰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每个时代, 人们都按照理性的原则重建生活, 而每个时代它所内涵的时代特征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异, 即使是悠久的传统也失去了维系旧事物的力量。

二、科学发展观内涵剖析

1、马克思主义历史实践观的继承

康德哲学继承批判宗教形而上学的传统, 遵循逻辑理性, 黑格尔继承了理性主义, 在其哲学体系引入了辩证法思想, 克服纯粹理性单纯的逻辑演绎, 赋予逻辑结构具有理性重构的特征。然而, 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引入了“绝对精神”的概念, 把人的认识论本原和道德伦理的本原都归结于“绝对精神”, 人类社会的本质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都被黑格尔以这一抽象概念给隐匿起来, 建立起了一个纯粹精神世界的认识论和道德体系。在历史不断演进的进程, 实践至始至终贯穿其中, 实践观揭示出个体和社会共同体合乎历史理性的进化特征。

2、“以人为本”——最终人类走向自觉的类存在

人类发展进程是从最初的自然存在之后走向社会存在, 最终走向自觉地类存在。传统和自然在过去一直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 表现了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随着传统和自然的消解, 在某些以前认为人类无法“决定”的领域中, 现在必须由人来加以决策。在某种意义上, 每个人必须对自我的生活进行反思。人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物种, 人类的进化体现了从群本位、个体本位, 最终实现类本位的历史发展过程。

3、“和谐”概念的提出

“和谐”一般定义为事物的对立面间的统一, 事物间差异属性体现的统一性, 是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范畴, 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运动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社会学领域, 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最终形态,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类受到二者的制约, 而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类个体自由的发展, 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体现人类的类本质属性。因而, 人与人之间、个人与作为对象化的人类社会之间、人与对象化的自然界之间, 内在和谐是事物本质特征体现。

三、当代学生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1、激发学生的时代意识

“大学之道, 在于明德”, 作为社会成员, 既体现这个社会时代传统的承载。同时, 又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往往, 大学生在继承了逻辑理性的时候, 恰恰忽略了历史理性。对事物的评价, 历史理性的忽视, 评价问题仅仅依靠逻辑理性, 仅仅通过命题和原理, 以及概念化系统来, 进行语言分析, 建立起的伦理体系, 伦理传统之间会出现相对主义, 因而, 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 每个个体都以自己的价值观通过概念化系统的合理性构建, 建立起各自的伦理范式, 体现着逻辑理性。价值相对主义甚嚣尘上, 把时代特征作为各自伦理信念的对象。当代的大学生, 由于身处当前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各种观念和思潮风起云涌, 面对这些纷繁的社会现象, 设定某一先入为主的观念, 转瞬即为其他的观念所攻讦。在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 作为经过科学思维训练的高等教育人才, 应充分发挥他们理性思维的品质, 拨开繁杂的社会现象的翳障, 呈现事物核心的所向。

文化是相对的, 道德是绝对的。正如迈克尔·沃尔泽所指出的, 文化是“深厚”的, 它们规定体制和行为模式以引导人们走上一条对某一特定社会来说是正确的道路。然而, 高于、超出和产生这一最高标准道德的, 是“浅显”的最低标准道德, 它体现了“得到重申的最深厚的或最高标准道德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也随着时代变化, 改变其内容和形式, 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旗帜不变, 在新的时代正以新的形式在认识论领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现着逻辑理性与历史理性的统一, 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意识, 在其自觉运用逻辑理性的同时, 把社会时代特征的具体现实考虑进去, 自觉地理性认知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2、“和谐”是可持续发展方法论原则的先在基础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和人类的未来, 身处当前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化社会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向成为时代关心的话题, 人作为理性和能动的复合体, 最终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类的属性存在于社会与自然的共存体中, 人类社会在历史中运动, 当代人自觉地继承了当代的社会传统, 尤其是大学生, 接受过专业的科学理性思维训练, 对繁复的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针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性, “和谐”范畴成为了决定思考和指导的实践方法论原则。

参考文献

[1][美]维塞尔《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8,

[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笔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

践行路径 篇8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民居住的幸福感高低,它包括环境生态化、人居生态化、 生活方式生态化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体现着一个社区的文明氛围、环境状况和邻里关系,折射出居民的价值观、生活和行为方式、思想道德素养等状况。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离不开全体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长期维护,要求社区公众要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而这些都要有赖于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成长以及社区生态教育系统的修正、 完善和发展。因此,社区生态教育是面对社区所有公民的生态教育,它是社区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生态宜居社区和新型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教育,基本都是“自下而上”推动的,而我国则是主要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公众的生态意识的建立较多地依靠政府的培育,而社区是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教育和学习场所,因此,以社区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自下而上地开展生态教育,培育生态文化,不失为一种合乎实践和理论逻辑的行动路径。社区居民的生态教育,就是要以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环境为载体,以社区工作的理念指导,通过在社区建立生态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机制,通过对“环境—社会”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深入的认识,启发居民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环境意识[1],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能力,养成人人主动参与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行为习惯和风气,营造和谐的社区公共空间。社区生态教育是社会化教育,起点在社区,归宿却是整个社会; 它是终身教育,不是应景式的教育,它贯穿人的一生,让个人学习具有一种空间和时间连贯性,通过生态教育,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绿色理念的传播者、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和环境污染的监督者。但当下的社区生态教育存在主体的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知识贫乏、生态观念偏颇、生态参与意愿低以及生态破坏行为缺少约束等问题,社区教育和宣传方式浮于表面而缺乏实效,生态教育的常态化还有待加强。

二、社区生态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1. 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较为薄弱,缺少生态正义和生态良心。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的强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社区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现象比较普遍,居民对生态价值中的伦理价值不能体认,缺少保护社区环境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较弱,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社区内随地乱抛生活垃圾、肆意占踏草坪、不爱惜社区公共设施、挤占公共空间等屡见不鲜。尤其是新社区的居民结构复杂,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生活行为方式区别明显,每个居民的生态需求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彼此相互抵牾。如有些失地农民上楼后还存留强烈的“小农”意识,其生态观念未能主动转换。而现代居住空间的封闭性,则导致同一社区居民邻里关系较为生疏,在一定程度上,居民之间相对处于陌生的隐匿状态,这样社区舆论与道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应有的约束效应,无法调控其行为,也就容易导致很多生态“失范”的行为。当主体居民对生态利益认识不清并与其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自身利益相矛盾时,则容易产生破坏生态的行为。如公共空间的挤占, 楼道堆放杂物,私占绿地开辟自家菜园,甚至放养家禽,并且一旦失去约束机制,就会产生居民的从众模仿行为,最终导致社区生态失范。

2. 社区居民的生态认知偏颇,对其生态权利和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生态文明的整体认知度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绝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生态文明重要性认知度比较高,但对具体生态的内涵、目标、生态权利内容等,却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是误区。绝大多数人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概念和目标不知晓,对于居民主体与社区环境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判断还不够全面,认为社区生态仅限于社区花草树木的绿化,只要搞好环境绿化,有花草树木,就建设好了社区的生态文明。生态社区不等于绿色社区,更不能仅仅局限于绿化社区,生态社区观念除了社区环境的绿化,还包含生态消费、低碳环保、生态空间的维护等诸多内涵。无论新老社区,从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到思想观念,都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观念。在公民的生态权利认识方面,多数居民搞不清其中到底包含哪些具体权利,对安宁权、清洁权、阳光权、通风权、环境美景享受权、获得环境信息权、生态损害的求偿权等知之甚少,而这些生态权利恰恰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3. 居民参与社区生态建设意愿低,参与程序不了解。 一方面,原有的“单位人”惯习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社区归属感差; 经济学认为,居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在关心自己私利的活动中慢慢养成的[2],在社区里参与生态事物不会为其带来经济收益,在缺乏经济利益的牵引下,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热情,而社区是全体居民的社区,环境好坏由整个群体来分担成本和收益, 个人没必要独自参与,结果大部分人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有些居民虽然参与社区生态建设,但对如何参与、参与的途径和程序,以及参与环境决策、规划、标准制定的过程不了解、不清楚; 由于生态问题涉及专业的科技知识,而社区居民由于专业知识的阈限,而以自我本位利益为原则,常常关注与个人家庭和眼前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自我本位思想作祟,难以冷静客观地参与环境决策,甚至会反对正确的决策,对于那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环境问题缺乏参与积极性。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程度往往与参与成本成反比,如果生态维护消耗其过多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成本,社区居民则会选择放弃。

4. 缺少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治理主体责任不明,是社区居委会、物业部门,还是环保部门或是居民集体的责任,生态治理责任主体难以确定, 因此,对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也难以建立; 社区内缺少专门的具有一定执法权的组织,来对社区生态失范行为进行规约; 而相关各部门和组织的条块分割,使社区环境的监督和监管无法落到实处,难以发挥整体合力效能。就开发商而言,一旦在做足社区生态营销而获取经济利益后,很少再做后续的生态维护和管理; 而物业管理公司也是以服务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缺少真正的归属感和管理动力, 即使想承担着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也由于自身的管理权限和执法权问题,无法对社区居民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社区居民对其管理置若罔闻,社区生态管理与维护难以产生实际效应,结果引发类似公共空间被占的 “公地灾难”1。因此,“大力发挥相关部门的沟通作用,构建和完善高校的管理协调机制,是确保高校与社区的稳定合作的绿色通道”[3]。

三、社区居民生态教育践行的策略和路径

1. 从生态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上看,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教育主体,对实施对象分层针对性教育。一是实施主体上,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民、志愿者团体等多方联动,才能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 在社区生态教育的初始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对社区生态教育的组织引导很重要,政府部门既要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的生态教育规划,又要在宣传资金上适度予以扶持。社区居委会应招募环保志愿者,成立志愿者协会和环保小分队,壮大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 物业部门负责生态运营维护和日常管理,包括宣传栏维护、绿化养护、警示教育等。 同时,通过举办社区环境和生态培训,培养建设骨干,发展组织队伍,提升其生态建设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4]。每个公民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社区居民要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生态教育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生态教育以身示范,自觉维护社区公共环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在教育对象上,生态教育倡导的是全员的素质教育,每个社区居民都是受教育的对象。生态教育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因此,生态教育对象要有层次化,针对社区不同群体开展不同面向的生态教育,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以及妇女和老人。首先,从社区内儿童、青少年抓起,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他们是生态教育的重点对象。其次,加强针对社区女性和老年人的生态教育。社区中的妇女由于生理结构、生产生活角色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她们对环境最敏感; 老年人由于更多的时间,可以更容易地争取其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维护中来。通过对这些群体的不同层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素养,培养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力。

2. 从生态教育内容上,我们应该加强生态科学知识普及,加强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价值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是广泛宣传适度消费、生态人居、休闲文化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普及关于环境本身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生态观的认识。让居民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价值和作用以及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普及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 等。二是提升生态道德意识,了解生态规范。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都与公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道德教育,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增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感,并逐步将其内化为明确的理念,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外化为生态道德实践,将他们保护自然和生命的情感、道德、知识、意识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能力与习惯。三是倡导和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培育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思想,形成良好的社区生态传统。概言之,在生态教育内容上不仅有知识教育、法制教育,还有观念教育和技能教育,形成的系统化、体系化生态教育体系,改变原有生态教育内容零散化的特点,并注重其基础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3. 从生态教育的形式上,以社区日常生活为背景和内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生态教育模式。生态教育属于道德教育,是真善美的体验教育,它不单是一种理性教育,更是一种感性教育。最终既要达到外在行为的规范,更要达到内在情感的认同。单纯的灌输式、宣传式教育效果是有限的, 要通过创设情景、互动交流、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纪念日或活动日,举办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比如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二是以社区宣传栏为主要阵地,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开展常态性的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如在社区设立环保宣传栏、社区图书室、 黑板报,编印环保宣传册、张贴环保宣传画进楼道等; 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免费发放环保围裙、文化衫、环保书籍等。 三是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挖掘社区现有资源,利用社区地域特色或居民个性特长,举办形式多样的社区生态公益活动,将生态教育与居民的文化生活相结合[5],在寓教于乐中传播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化; 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居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模式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践行路径 篇9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1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人民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文化冲突, 对国民价值观的影响很大。中共十八大报告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 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用二十四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简要概括,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兴国之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引领, 如何将其植入民心显得非常重要。

中央办文件《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高校是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和稳固的关键时期,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高校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有利于社会构建稳定的发展秩序。

2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取得一些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生覆盖面不够全面, 理解不够深入, 接受程度不一, 外化于行不够等。

2.1 课程设置局限, 学生覆盖面不够全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目前很多高校在大一、大二都开设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等思想政治类课程, 但是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教育往往是空白。部分高校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了形势政策课等来填补这块空白, 但是学生覆盖面还是不全面。

2.2 教育模式比较传统, 学生接受程度不一

党的相关理论由于理论性较高, 以往的教育多半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媒介, 学生参与性不强, 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由于广大青年一代多半出生于网络时代, 所接触所使用的教育方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更强调的是主体的互动参与和客体的生动形象等, 而现阶段很多学校思政教育仅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老师教和学生学之间出现了错位, 因而教育受众的接受程度也出现了差异。

2.3 重理论而轻实践, 学生感受不深

高校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 很多学生和群众生活脱钩, 脱离现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育等方式传达, 缺乏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 因而对核心价值观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没有从社会实践中去领悟, 没有将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甚至部分学生只是为考试、评优而去了解学习, 出现了书本认同或者功利化认同[2]。

3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 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需要青年学生先认知理解, 再接受, 最后内化并践行[3], 结合目前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路径的探索。

3.1 线上线下, 学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宣传阵地, 通过利用好思想政治类课程课堂教学, 组织相关理论文件的学习, 同时, 组织分层学习和培训, 高校党委、团委到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 党员同志和团员干部等先进代表利用党团日活动、班会等再扩展到普通青年, 进行宣传和解读, 实现层层覆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4], 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采用全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课堂讨论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

帮助或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5]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橱窗、展板等传统媒体进行内容展示, 还要深化红网工程, 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的优势进行网上宣传, 在网络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如“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新媒体解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 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和互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线上线下营造学习氛围, 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初步的认知, 达成共识。

3.2 榜样学习, 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示范

榜样示范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诚如教学当中的案例教学, 有着生动鲜明的特点, 能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党内外先进事迹, 让广大青年通过鲜活的例子来深刻地感受正能量,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为青年同志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好导航和借鉴。针对相应的主题, 分类指导学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成为广大青年同志中间的主流思想舆论。

3.3 多方联动, 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持久性

借鉴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 形成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久有效机制。前期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策划, 通过课堂教学、宣传、社会实践、榜样示范等开展相关活动, 在相关活动执行的过程中做好检查工作, 挖掘典型, 如果出现问题做好及时的反馈和处理。这就需要我们多方参与, 相互衔接, 从宣传到践行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循环过程中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发挥各级组织的力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转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并利用支部的力量将其传播到广大青年中间去, 进而达到长久教育, 保持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党团组织是学生中的先进代表, 学生会是学生的群众组织, 党支部的“三结对一创争”模式、团组织的“三纵四横五协同”团建项目化体系能有效联系普通青年, 并开展系列活动, 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4 总结

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社会实践、榜样示范等形成良好的培育和践行路径, 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加强培育过程的监控, 实现培育和践行的有效循环, 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入行, 将其深入到广大青年当中去。该路径的探索可借鉴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践行过程当中去, 形成一种模式或机制。

参考文献

[1]于冬梅.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3) :186.

[2]李鼎香, 甄治国.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重庆与世界, 2014, 31 (12) :145.

[3]舒情.高校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技展望, 2014 (17) :245.

[4]刘峥, 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4) :82.

践行路径 篇10

一、“微时代”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微时代”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编制“大学生微博、微信、QQ等‘微时代’信息平台的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了解“微时代”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问卷分为两部分:(1)关于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使用成度、对大学生的影响”四个维度;(2)大学生网络关注内容的调查,共有7 类问题。共发放问卷1 000 份,回收982 份,回收率97.3 %。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在2 小时以上,22.8%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在4—6 小时,11 %的大学生每天用于网络的时间超过5 小时。从中可知,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QQ等信息平台比较频繁。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为:看电影、打游戏等休闲娱乐占67.1%;QQ、微博、微信等交友聊天占49.6%;检索和浏览新闻信息占44.7%;获取学习资料占63.7%;网上购物消费占26.5%。在网络使用程度上,35.8%的大学生每周发1—3 条微博,17.6%的学生每天发1—2 条微博,8.9%的大学生每天发6—10 条微博,甚至有4.6%的学生每天发11—30 条微博。调研分析认为,由于“微时代”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出现,现在的大学学习生活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毋庸置疑,“微时代”“快餐式”的“微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微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QQ、微博、微信、陌陌等即时通讯工具以其强大的功能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完美,在数字媒体时代,由于在网络空间里信息碎片化、网络化等文化症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障碍。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1]。

(一)“微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

如今,随着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普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借助互联网信息传达的快捷与高效,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提高大学生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微时代,无论社会名流、政府官员还是民间草根都有机会借助网络传播的巨大平台信息传递。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微时代”信息的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和全民性的特点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新媒体运用“微小说”“、微电影”“、微信群”“、微视频”、“微动漫”等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的技术,构成多维立体式的、个性化的、多维度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求知欲与想象力,提高其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的传播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使大学生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情景中升华思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的消极影响

对于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和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来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容易受到网上某些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情绪潜移默化的影响。“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多元的网络文化碰撞中迷失了信仰,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和道德行为。

在当前“网络微文化”时代,文化呈现出数字化娱乐和消费主义等特征,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等观念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渐消解了主流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播,这对于更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巨大的挑战[2]。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并产生冲突碰撞。有些西方国家凭借语言和技术优势,传播一些弥散在网络中的西方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信息。过激的、夸大的宣传使诋毁社会主义的形形色色思想言论泛滥,潜移默化地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这些多元化的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和削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度、信任度和认同感。

随着六维空间理论的广泛应用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壮大,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有发言权,一些舆论“意见领袖”“隐身”于网络之中,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保护下,扮演着中介或把关的角色,由他们将信息传播给受众。其中很多“大V ”们的网上行为和言论广受大学生关注。“大V”名人们在分散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牢牢掌控和引领着信息流和意见流。一方面,他们逐渐成为普通网民诉求表达的代言人,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他们既可以成为官方声音的质疑者,也同样可以成为官方声音的阐释者和辩护者。由于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网络“大V”言论的助推者[3]。微时代裂变式的传播会消解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微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微时代”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微教育方式,重视自媒体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播功能,创新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微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的起点、终点和根本依据所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实践需求和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上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4]。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基本前提。

1.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任何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要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5]。和谐的校园环境体现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上。要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弘扬主旋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宣传力度,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时效性,营造大学生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2.塑造“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社会主义新人[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网络时代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引入和借鉴现代传播技术,有规划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行为实践的教育,使其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二)“微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也要与时俱进地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思潮冲击着人们以往的价值理念和判断标准,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好奇心重,但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的限制,缺乏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对西方文化精华部分吸收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一些丑化社会主义、淡化理想信念思想的侵袭,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引领地位。一方面,高校等相关教育部门要持续不断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干扰,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网络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有关理论进学校、进课堂,使大学生更全面、更具体、更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就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式传授,并且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效率。

2.坚持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及有关教育部门应掌握好网络舆论阵地,积极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即时解决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成为人才”的问题。综合运用传媒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教育,才能正确引领大学生接受并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坚持社会和个体相结合的原则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人具有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为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在青少年时期与成年期的过渡期,期望能够通过自我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影响他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树立理想、实现自身的理想,同时,也要理性爱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微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康德认为,价值观必须依托一定的功能性才能体现其功利归属[7]。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致力于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保障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期许,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创新高校课堂教育形式,紧跟党和国家的形势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课堂,有效地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大学生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2.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学校既是大学生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网络,加强校园微环境的监管,更好地把握网站信息的筛选,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感知国家发展脉搏,树立大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升其自身的认识和思想境界。

3.创新培育的方式方法,构筑导向鲜明的“微教育”

微博、微信、QQ等现代媒体突破了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面对这种新形势,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依托“微时代”的网络交流工具和平台进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文化传递,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客观、准确、积极和健康的价值理念碎片式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提高教师队伍的网络素养

教师队伍是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骨干力量。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多元复杂,高校必须注重教师队伍新兴媒介素养培养和媒介运用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教育者则要善于利用微博、博客、微网站等构建核心价值观培育“微课堂”,积极鼓励大学生就某一信息展开讨论和辩论,引导其对于网络上多元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判别,指导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4.

[2]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1).

[3]胡飒.微时代视阈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崔华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4.

[6]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9.

践行路径 篇11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根本诉求。由于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新的特点,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教育十分必要,也成为面临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应然,将二者有效嫁接和融合,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与管理。在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引领师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趋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设定的国家目标、社会目标及个人目标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表明的是对三个层次应遵循及持之以恒进取的方向,在价值认知上有着明确而精准的导向。在现代教育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与管理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环境教育等要素。对教育学生坚定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仰,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正确认识和良好心态以及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常规教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基本的价值需求为起点,以价值传递为过程,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育范畴划定了边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确切的价值依据和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内容的一致性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维度实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不断提升与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为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塑造源源不断地输血,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相对应。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随时代进步正逐步走上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兼收并蓄社会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的指向一致。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内容既体现党的意志、国家准则等稳定性内容,又有随时代变化和教育对象变化而增添新内容,彰显了意识形态领域所应保持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稳定度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性,同时又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而作出的调整性思想理念,以其内容来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和稳定性的统一。[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勾勒出了我国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要遵循并实现的网状目标,其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层级目标不谋而合。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认同。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我国发展历史,正视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坚定其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信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展望的愿景一致;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社会认同。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素养和社会心态,并深刻认识到自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并身体力行去维护和践行;三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公民认同。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政治合格、社会认同、爱岗敬业、道德高尚的公民,要使学生把爱国作为道德约束,把敬业作为道德追求,把诚信作为道德底线,把友善作为道德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变化和各种负能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诉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描述了经济、政治、精神和社会的理想状态,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追求。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了解我国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可能发展的方向,分清主流和支流,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信仰,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辨别能力,并将个人的命运与发展与国家、民族的进步相结合,以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在完成国家大业、民族伟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诉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具有普世价值和全球视野的价值观,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主流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价值冲撞和矛盾杂陈的信息时代,受各种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深刻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炫富心理作祟与仇富心理滋生、怀旧心理泛化与弱势心态萌生、焦虑情绪的纠缠与倦怠心态的困扰,对“体制内”的盲目迷恋与对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质疑等不良社会心态。[2]需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正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学会分析与辨认偏颇或错误的社会价值观,抵御各种消极价值观的诱惑。

3.“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是学校教育基本诉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社会群体,内在要求其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锋和模范。但当前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冲动爱国、诚信缺失、校园暴力、冷漠心理等现象还很普遍,与其应有的学生群体性特征严重不符。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统领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理想和基本的道德品质,正确认识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开放与包容的体系,有着鲜明的思想深邃性和与时俱进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张扬理想抱负,融入创新创业大潮,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优质文化的涵养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期待的中流砥柱和优秀群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路径

1.掌握融合教育方法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其是在渗透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之中,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要从现实的变化了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从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方法向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转变,要从僵硬的单一整齐的方法向关注人文关怀的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变。要抛却习惯性的对于受教育者的阶层属性、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缺乏必要的研究与分析,缺乏对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性和自我思考、分辨能力的鲜活个体的认知、用威权主义和居高临下的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尝试运用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用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理念,推动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为其提供足够的平台和载体,这样才更加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和现代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要求。

2.构建整体和分层教育结合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和分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要用“整体教育+分层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宣传媒介等将其融入到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为学生共同思想价值的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要在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有机协调中,尊重各种差异,兼容并蓄地区分学生的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实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分层教育。具体包括一是因势施教,紧跟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势,以政策出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发生等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国情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因群施教,需要加强对学生群体性特征的分析与研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对学生不同群体进行科学、客观的摸底与分析,掌握他们基本的类型和发展的特定规律,实施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三是因人施教,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与指标,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实施专项辅导和跟踪性培养,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性规律的各类平台,促进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深层次沟通,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3]

3.把握融入教育整体过程的规律

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整体过程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是时间过程、空间过程和思维过程的有机统一。从施教过程看,主要是根据学生在不同期间的成长变化,不同领域思想观念对其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会呈现的行为方式等,确定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分阶段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学生主要是实施适应性的法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其行为规范的培养,正确的成才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及较强的使命感;在中学的高级阶段,可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侧重其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成长规划教育,侧重其成长反思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增强其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基本素质需求;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可结合就业创业培训,侧重其职业适应性、社会生存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职业适应性教育,培养他们报效国家、回赠社会、感恩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从受教育过程看,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通过研究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实现理论向感知的转变,并以雄辩的事实和客观的描述促进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在其内心实现稳定的认同感和逐渐生长的自觉意识,并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并逐渐固化为学生的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方向,也是新时期的时代要求。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兴国.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教育评论,2011(4).

[2] 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15(1).

[3] 雷骥.现实的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起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作者:康月磊(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郑州工商学院讲师,硕士。]

践行路径 篇12

1 继承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的核心价值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源于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经孔子奠定思想基础、董仲舒发展完善,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它的核心内容即是大家所熟知的“三纲五常”。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盛与否,与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发挥作用有内在的关系。

通过史料可知,周王朝的繁荣昌盛与周公制礼作乐紧紧联系在一起。周公制礼作乐本的是亲亲与尊尊两条线。“亲亲”是按照血缘的关系划分亲疏远近,“尊尊”是按照政治爵位的等级划分尊卑贵贱。周朝的文制本来灿然明备,但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就剩下一副空架子。孔子看到有对礼乐的僭越行为,表达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怒。面对周王朝的分崩离析,孔子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以“仁”为礼乐注入了价值的灵魂!孔子的思想后由董仲舒继承发展,并依据儒家的思想提炼出了一套“三纲五常”的价值观规范人际关系,从而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反之,当核心价值观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社会便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以南北朝为例,在南北朝近200年的历史中,国家分裂为南朝和北朝。南有宋、齐、梁、陈;北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国家分裂、战乱频仍,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由儒家思想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观也遭受冷落,整个社会又一次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诗)描述的是陈后主沉迷于靡靡之音,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掉了江山;“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诗)以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北齐君臣荒唐的欢笑和周师骤然敲响的战鼓声,一个“玉体横陈”的典故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动荡和礼乐文化被摧残的程度。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历史交给宋明理学的时代课题!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重在重整中华文化、豁醒国民道德意识,宋明理学在宋明王朝近600年的历史中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综上可知,每一个稳定的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成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

当然,强调“一切系统的发育必然都受基因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文化基因的传承从来都一成不变。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形成的价值信仰作为继发性遗传因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基因;另一方面,自然法则中的优胜劣汰在文化系统中一样可以得到证明。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继承那些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价值、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精神。也即是说,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而是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守成与创新的关系。

2 反思文化传承: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历史学家钱穆说得十分清楚:“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所以,文化不仅活在散佚的壁画、残损的曲谱、发黄的典籍里,它更主要的是活在13.5亿中国人的心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反观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民族在处理文化问题时,就会发现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比如,奉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文化发展观,却因过多地移植西方文化导致文化缺乏创新活力;奉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二元文化观,对文化现象的做物质与精神的阉割,从而忽视了生命有机体特质;奉行文化上的功利主义,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换取经济的增长点,使文化沦为经济的附庸、“市场的奴隶”。

当今,我们已经从革命时代、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民生时代进入到了文化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种程度上体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先进文化的精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之,中国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必须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并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

3 重塑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将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特质的部分传承下去,由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共识到统一行动的强大效果。

3.1 弘扬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历来是以追求和谐见长的民族,和谐思想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也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我们要弘扬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观,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伦的统一;庄子有“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天道和谐的自然观;《礼记·中庸》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和”的德性提升到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度。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

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为“以和为贵”的人际观。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描绘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老子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达到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佛教有心性和谐的思想,即便罪大恶极的人,通过修行也可以达到成佛的境地。

和谐思想在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上强调“神形合一”的身心观。人生在天地间,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四绝”(《论语·子罕》)“五美”《论语·尧曰》“九思”(《论语·季氏》);道家主张“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

和谐思想在对待民族关系、国家关系上体现为追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以上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才能成为我们价值观的基础,才能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作用,从而形成统一的思想战线。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特殊贡献,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和谐文化,对内可以起到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减少摩擦、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外可以化解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等负面影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和平、和谐、稳定的大国形象。

3.2 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当前,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无须举例,我们这个时代挑战人的伦理底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道德行为就得不到保护。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律是道德的最后防线,治理国家必须把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起来,让法律成为保护善言、善行和善政的基础。但是,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传统制度文化中的人治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制度的需要。根除传统制度文化的负面影响,就应当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成为全体公民的内心准则。

文化基因论认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文化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传入其他社会系统,进而影响被传入的社会系统。受西方“民主”“科学”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讲的“民主”与西方不同,核心是讲人民当家做主。但是,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便要人民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上认可社会主义,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即要有参政议治的能力,这是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制度体系下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联系实际来看,当前全国各地“道德讲堂”建设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但是如果将“道德讲堂”认作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典型显然不够。因为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功能不仅仅是道德层面,它一定是依附于制度体系下的伦理观念。因此,让公民更深刻地理解并认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公民关注政治、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能力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题中之义。

3.3 传承道德理念,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传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唤醒公民潜隐的道德自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准则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八大进一步将其凝练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孟子·告子》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告子》)舜在见到善言善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反应呢?因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也即是说,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善心,此善心“人皆有之”,人本来就有的善性可以具体表现为个体本有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由是可知,孔子以“仁”为礼乐文化注入价值的灵魂,孟子以“性善”确立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源,人生而本有的善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大本,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

当今,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以礼仪制度传承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做法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努力让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规范人民离不开道德的力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现代民主政治虽然将道德与政治分离开来,但是,当今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仍刻不容缓。除却以上所述,还需要进一步凸显的是:道德观念的基础一定是制度,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一些旧的规则面临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确立,人们的观念容易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当此之际,我们应当守住每一位个体普遍本有的“道德的心”,守住本心也就守住了道德的底线。

4 结语

关于文化的重要作用,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说过,“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但“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不仅可以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更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保护。文化基因代表了人类文化最深层次的普遍性,陈来先生在《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中强调了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特质,即“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今生比来世更重要,社群比个人更重要,精神比物质更重要,责任比权利更重要,民生比民主更重要,秩序比自由更重要,和谐比斗争有价值。”笔者认为,他的概括准确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华文化在传承流变中恒久不变的宝贵基因,具有最普遍的意义。缕清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既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信仰的相融相契,更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实现由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转变。

摘要:以文化基因论为研究视域,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继承文化传统、反思文化传承、重塑文化自信为研究思路,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特征,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路径:弘扬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传承道德理念,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文化基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根基,路径

参考文献

[1]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6]杨伯.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上一篇:骨密度数据库下一篇:加强业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