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践行

2024-11-06

企业文化的践行(精选8篇)

企业文化的践行 篇1

企业文化的思考与践行

现代企业文化产生的学科背景主要是建立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笔者在此分三个阶段阐述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管理阶段;此一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大部分,一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劳·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德国的马克斯·韦泊创立的“行政组织理论”,三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创立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论”。总体上讲,古典管理理论排斥人的感情,认为人的感情妨碍人们客观地处理问题,其贯彻“分割”管理的原则,将管理工作分解成不同的职能,由不同的管理者来承担,企业成员各司其责,各自被孤立开。可以肯定,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机器时代前期,它总结了历史上古老组织高效运作的经验,满足了当时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具有开创性及启发性的巨大意义,不过,机械论的思想,解释而且解决不了企业发展中生产效率及成员积极性等更多问题,而后管理学界经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而过渡,迎来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焦点积聚在人性假设之上。更多的表现在心理和行为激励中,经典的的梅奥社会人假说,美国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及后来的“超Y理论”等,都对组织成员做出人性设定,在这些假设基础之上,管理学科中诞生了一系列的激励理论,针对个人激励,有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双因素理论,阿德福的ERG理论,麦克里兰(David Meclelland)成就需要论,斯金纳(B.F.Skinner)强化理论,弗鲁姆(Victor H, Vroom)期望理论,亚当斯(J.S.Adams)公平理论,针对组织的企业领导方式理论,如两维理论,“领导的四种管理模式”,“领导方式连续统一论”,“权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一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明确到了管理实践中的不同对象,实际上是管理科学研究视野的一种开扩,此后,管理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倾向于系统化,条理化,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也显得顺理成章。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心理学关系密切,对人性的关注明显增加,然而行为科学顾名思义,只是将研究的对象集中在“行为”,管理工作中组织成员的行为之上,对于市场与顾客这些企业以外的要素的关心却很少,尽管系统论的思考模式已经在学科研究中有所展示,但对于动态发展的企业组织而言,远远不够。不过,这样机械的系统思考意识在管理学科以及管理实践的里程中,并没有持续太久。

(二)反而一个凭经验与问题推动理论研究的时代却从此过去,管理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运用科学逻辑的方法,严格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常常被称作管理科学阶段。管理学家们把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诞生了极具代表性的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创立的决策理论代表了管理学的最高成就,由此,管理从学科到实践,进入到了一个更为宽容和博大的界面。这一阶段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运用及理性因素、定性定量的强调促成了管理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升,同时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对社会科学及对情感因素的的忽略使得管理工作在实践上产生了种种弊端。

(三)此期间,欧美经济经济危机,滞胀不前,而日本打造经济神话的困惑,使得管理学家们对日本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可以说,日本企业的成功,为文化管理阶段的到来表演了良好的前戏。毕德示、沃特曼在总结了美日在管理工作中的差距和经验之后,在《成功之路》一书中精辟的揭示了管理丛林定量分析的弊端:内在的滋生保守倾向,导致抽象无情的哲学,将管理人员变成爱做否定判决的法官,使事情过分复杂化和缺乏灵活性,导致追求徒有虚名的管理过程的正规化,贬低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容不得内部竞争。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及剖析使企业管理的思考,全然转换了一个思维角度。就重视人的作用这一点来说,有意无意的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前进。

用过去管理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出现,推动了企业文化阶段的到来——1980年以来,我们称之为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这一阶段与之前丛林阶段的情况不同。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多学科和多视角思维在管理学科中的一次大融合时期。企业精神,企业环境和系统论等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共同进入了现代企业管理之中。文化管理方式已经,正在,即将对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实践与改革实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指导。对于中国企业管理而言,尤其重要。

中国改革开放,几乎与国际企业文化潮流兴起同步,然而中国企业准确的说是现代企业却并没有在此时兴起。市场经济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里具体应是指改革开放的前1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仍然带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巨大惯性,对“文化管理”是全然陌生的。所以,当改革开放深入落实的时候,中国企业也随之发展,现代管理科学也迅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可是一种体制的建立和一种市场思维习惯的养成并不是能速效建立的。中国企业管理还迫切需要国际管理里程中的管理丛林时期的“量化”,“刚性”管理;它舶来国外资金和技术,舶来经验和方法,不经过时间的积淀,只能打造薄弱的企业管理基础。这一点,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大的不足,而正式因为这一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践行,才又显得如此迫切和需要。同时,中国式的管理讲求人情,国民性讲求“悟”,这种逻辑思维的行为处事的特征,因而“文化”这种软性的管理工具是被需要和容易被认可的。中国这个国度具有其独特的存在意味,合同她自古造就的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一样,她也孕育了一方国民的独特性味。譬如家长制对后世的影响,官僚作风对体制的介入,或者贤哲隐士存在的作风,等等,它们都成其为一种行为方式被沿袭。而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诞生于这种国家文化里面的精神支流或者结晶,而在企业文化引导的管理行为之下,执行者只是对这些精神结晶的践行。那么,进一步说,中国式企业的发展中,天然存在一个缺口,等待“企业文化”进入管理工作之中。综合上面三方面,可以在此作出一个小结:

企业文化从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中走来,是管理模式的尝试是一个很先进的发展;同时中国式企业文化诞生于国际文化管理的潮流中,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中国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文化管理模式作用于企业个体。

探讨了这么一些背景,究竟企业文化是什么?让我们的探讨转入对企业文化的界定上来。

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讨论及应用很是热烈。经典著作帕斯卡尔、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威廉·大内的《Z 理论》托马斯·彼德斯,罗伯特·沃特曼的《成功之路》,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等等多有提出各家观点,总的来讲,国外的主张是“以文明取胜”注重人性的保护;国内学术界不满国外企业文化理论的现状,也产生了众多说法。人民大学罗长海的观点高度概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各种活动及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在这一定义里面,将企业文化内涵表述为为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两部分,物质载体又包括有活动过程(如生产经营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处理人际关系等)和活动结果(如优质产品、合理利润、精美报刊);精神内容包括精神现象(如价值观念、精神状态、行为准则)和精神本质(为社会服务、理解与尊重人等)。这些内容总的来讲,奠定了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的框架。不过笔者在这里探讨的重心之一在于企业文化的践行也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层面上的作用,所以个人以为企业文化还包括合目的的生产经营机制。这里的“合目的”指合企业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目的。通过“竞争意识”建立企业文化系统,服务于“目的”,作用于企业发展及个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专署于企业的文化全体。即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以及合目的的生产经营机制。

得到这个界定,笔者接下来会阐述一下对(中国式)企业文化的个人思考:

(1)中国式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继承性

一直以来,中国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真正的商品经济的诞生,也只能追源至明清时代。距今也不过三百多年历史,而经济文明的积淀,是一个恒久持续的过程,所以,现在讲中国古代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企业文化,显得不太符合逻辑,因而我们可以说,对中国式的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应该是才起步。然而,中国化的思维讲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软性的制度构建成体系往往是源自于一个简单的哲理。现在我们论中国企业文化的思潮的诞生,其实也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的思想哲学里面处处蕴藏着企业文化的种子因素(企业文化的核心因子,此因素可以决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其中任一哲学思想和道理,都足以承载企业文明竞争的架构。譬如儒家强调“仁者爱人”,那么由“仁”可以引致的一系列物质表现与精神风貌;譬如法家提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对于企业文化构架,是一种理性思考和行为方式标准;等等。中国式的现代企业文化脱胎于中国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之中,而精神层面的文明,往往存在“动能势差”(深刻与浅易之间,博大与单纯之间,或者先进与后进之间,都存在差距,文明的源流,会由高而低向势弱的一方流动。),无疑,中国式的传统文化的框架,主导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流动。在东方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候,传统的思潮的影响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是时间愈久远,影响力愈清晰。所现代企业文化应该和其他所有性质的文化类型一样,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继承吸收的成分。不过,每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又是个性鲜明的,于是下面我接着论述

(2)企业文化作为个体的独立性

如果把企业人格化,那么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的综合表现。在这里,笔者更趋向于强调一种人性的国民性格特征。个人认为,企业文化相对于其他企业个体而言,是独立而个别的。感性一点讲,企业文化就像人的个性。每一种人性都是独特的,有的人温柔,有的人豪迈,有的人诚恳,有的人浮华,有的人大度,有的人细致,有的人眼光高远,有的人注重当前,有的人勇往直前,有的人步步为营,有的人内向,有的人个性张扬,有的人务实,有的人重虚,充满想象等等等等,那么企业文化也可以是个性多样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拥有一种趣味和个性的企业文化,就好像人一样。理性一点来讲,企业文化诞生在管理科学之上,那么它其实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长期形成的独具本企业发展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个性化表现,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组织构成不同;面对的市场环境不同;所在的地域环境不同,所处的企业生命发展周期不同;所处的产业环境、行业特点不同,所以各企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特点的企业文化,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由于企业对适应市场环境工作的行动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故所产生的企业文化不可能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多姿多彩。可以在继承社会文化背景的同质性之基下标准化,其侧重点不同,价值内涵及基本人格假设不同,加上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如此,就成其为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3)企业文化服从于企业目标,引导(正当的)企业营利,是本位,它只对企业发展负责。个人以为,企业文化的内涵,本质是文化,但性质却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管理,即合乎其产生之时的背景,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企业的存在以营利为目的,力争在一定投入的条件下收益最大或在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投入最小.营利性是企业与生俱来、终身不变的性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文化不是为文化,表达的产物是文化,它诞生于企业之中,对于企业主体而言,它主观上是为了营利的目标而存在的.如果脱离了这个本位,那么就不会有“企业文化”这一提法.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源,是企业运作,企业是企业文化的物质承载体。企业文化和非功利非营利性的科学文化,艺术不同,它本身并不承担振兴社会文化的责任,尽管它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诞生的大背景之一,但是企业文化为了服务于企业这个主

体,应用文明的目的是为了营利,具有与生俱来的功利性。企业文化可以这样宣誓:我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生!而科学艺术就全然无法这么冠冕堂皇光明正大,这看来是一种形式,其实是质的不同。并且,企业文化要为了企业做文章,至于它汲取社会文化中的精华和养分,对社会和公众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效应,如环保,育人,净化风气,等等,那是它的副产品。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的正外部效应”。而如果企业文化没有起到这样类似的外化作用,尤其是对社会来讲的作用,那么,无可厚非。企业文化本来没有义务承担社会职能的责任,它只对企业承担健康发展的责任。至于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是其他文化系统。

(4)企业文化的功利性,落实到企业实体中间,是可以量化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有两个基本任务:保证价值观念体系本身是卓越的;使全体企业成员认同该价值体系。一旦企业文化开始完成这两个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企业内部及外部是非判断的标准,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员工关系、劳资关系、其他企业日常管理。然而在履行这两个任务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个性(这里我们承前,可称之为企业个性)一定有意识的要寻求一种意象,这一点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种子要素。而种子要素通常是不一定是清晰可见的。它或者朦胧或者飘渺或者清晰,都是合理的。只要有意识的去寻求那种意象,种子要素会长成企业文化的参天大树。而种子要素的关键在哪里呢?任何物质社会的文化研究,都必然要经世致用,这不是世俗,而是对文化精神的中国式思考下的中正定位。所以,种子要素,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意义上来做一番思考。企业就是经世致用哲学实践的物质中介,只有学科研究哲学在企业实体中得到应用,才由此形成了小小的“社会”——企业体。而诸多哲学支撑起来的小小企业实体,就全然可以形成一个经济的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没有绝对的经典,只有相对的适用。只有这样,小的实体(企业)才能建立,小的王国(企业集团)才能一酬壮志,“小臣民”(企业文化指引下的管理者和管理企业文化的企业家)才可以怀才受遇。社会学意义及中国化的人格的企业文化思考,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成型,具有妙不可言的引致效应。可以说:中国企业文化具有全然不同的个性化因素,是典型东方文明的表征,是中国管理思想的里程碑式的结晶。这一特殊行为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设定,使一个文化基调有主心骨的支撑起来,不至于苍白无力。当然,讲哲学影响,并不是说企业文化必然取决于学科哲学的研究,而是在于说明种子因素所构筑的价值体系是对企业文化来讲,是如何关键。同时,在企业实际日常经营与运做过程中,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无形的,用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来实际影响或者指导企业成员。而在指导与感官现象之间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外化的过程。主要通过作用于这些方面:企业整体运作思路,日常生产实际,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员工关系,劳资关系。这些,我们可以请出“企业家”。企业家的企业文化意识。包括个人道德,思维模式,职业技能,个性,综合素质,等等。外界的任何作用因素最终会聚合到企业家的决策,所以,一个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定格和践行中,起了尤为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形成企业家对企业文化个性的选择。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践行,在选择企业家(管理者)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譬如说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是突显谦虚诚实这一要义,那么在选择企业成员或者管理者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职业技能外,可能企业人力资源选择,会倾向于人格个性中趋向于谦虚诚实个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这里所体现的,即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家个性的选择。

当企业文化与企业家双向选择之后,进行决策的基调就可以初步确立下来,下面一个部分,我们就需要探讨企业文化的践行了。

在种子因素的自身爆发下,会产生较为明确的思想要素部分,这些部分有意无意的影响着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具体来讲,可以从诸多方面建立框架体系或者模型。然而,体系和模型都是固定的,容易导致僵化。所以笔者建议可以从思维的流程开始来对企业文化践行做一种创造性地尝试。

(一)提炼价值观。这一点前面有讲到种子因素的引导作用,它自身就可以作为企业文化框架中实践的价值观念。

(二)(1)认识企业现有环境。比如企业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身所处的文化圈、经济圈,加上企业具体地点的周边人居、民俗,上

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群、同业竞争者等等;(2)现有资源,包括企业需求和企业的被需求资源,企业可利用的资源像人力资源,能源资源,资本资源,政策资源等等,它们对企业来讲,是优势还是劣势、是丰富还是贫乏,是积极是消极;(3)企业自身现存的条件,它在做什么?这些作为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什么意义?需要继续还是停止或者搁浅?(4)企业到底要做什么?它短期有没有目标?目标具体在哪里?长期有没有预期?企业又怎样从这些小的目标开始,步步为营向存活得更为长久,生存得更为优越?在市场中间,企业是可以人格化。活得久的,我们叫高寿,活得优越的我们叫精英,活得一般的,我们叫平凡。企业啊,就好像尘世里的芸芸众生。多想积极向上,多想光宗耀祖,多想壮志凌云,多想称雄称帝!它要做什么?整理清楚思路,就成就了企业文化,同时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正是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三)怎么做?建构具有企业个性的文化系统。包括(1)框架;企业文化各构成要素精神载体,物质载体两部分.在探讨企业文化定义部分,我们有了清晰的框架,在此,毋庸赘述.(2)推进;在上述框架的引导下,可以将企业文化的推进量化。一个战略规划时间为3—5年,太短不见效,太长不现实。包括“制度安排”“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塑造”。确定一个目的:①为有序和高品位企业做基奠,为员工及管理提供规范,为企业做强做久积累素材(软性的东西,需要制度化)②处理矛盾;直接间接,正向反向,普适与出奇,理性与非理性③地域目标,行业目标,市场目标,社会效果目标,企业家个人目的④塑造原则:全员参与,正确导向,持之以恒,统筹协调。(3)内容;①实践推进进程/纲要②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的行为转化)③企业文化的培训、强化、载体、视觉形象。(如,宣传栏,标语,挂图或者其他视觉设计导入)④员工素质与企业形象内外塑造。(4)组织保障;明确人员及其责任,专职或者兼职管理。(5)途径;培训教育,目的在于建立共同愿景,改善成员(包括高层管理及员工)心智模式(员工招聘及培训,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综述,核心理念系统,职业道德与员工行为准则),舆论导向,对客户,对供应商,对社会的表达中介(内刊,媒体,网络),公关传播,塑造文化形象及拓展业务的工具(如,会展CASE,参加公益活动等等),礼仪亲善(员工关系:不准打击先进,对事不对人等信条;文娱活动:茶话会,酒会,座谈,庆典纪念;参观旅游,体育竞赛)(6)考核机制;策划经营理念的文字表达,开办员工论坛,拟定《考核准则》,组建团体协会。与薪酬挂钩,或者与荣誉挂钩,用物质及精神表达的实际来进行考核反馈再执行。由此,这六个环节可以形成一个回路,成为企业文化践行的一种思路。

到此,企业文化的思考与践行就告一段落。笔者进入总结阶段:可以这样说,文化的结果是文明。有时候,文明越多,反而禁忌越多。笔者提出对企业文化的个人思考,旨在对文明作一个预期。至于规范与制度,思考与践行,都是一个对文明的梦想。经济社会的文明,往往以更多的物质来表达。当文明遭遇物欲,我们还有制度架构来维护尊严的底线。希望是文化,希望是文明,希望是人类文明的求索,梦想成真!

参考资料:罗长海《企业文化学》人大版

彼得斯、沃特曼《追求卓越》1980

张云初《企业文化实践》2005

企业文化的践行 篇2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2年6月,全国有民营企业221.5万户,从业人员2930.6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70%。今天的民营企业被称之为“21世纪中国经济活动之源”。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不能不重视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1)

1.1 民营企业的性质

民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相当一部分是在个体工商户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扩充雇工而发展起来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02年民营企业总产值达2330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说明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一系列论述承认了民营企业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劳动,应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有利于人们在价值理念上承认了民营企业,也有利于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指出,判断政治上的先进和落后,不是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来的,而是看他们的劳动对国家的贡献。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也在逐步提高。

1.2 民营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

加入WTO,给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契机,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有着一股强大的后发优势,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战略性的软体资源,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越厚,其发展的前景也就会越光明,民营企业正在不断的探索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诞生的,开始于市场经济大潮中,更加珍惜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给予私人创业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更加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把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能自觉主动地更新观念、迎接外部环境的变革,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民营企业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更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不断地吸纳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为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民营企业本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创新的产物,这就造就了企业文化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民营企业一般规模有限,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要想与大企业、大公司竞争,必须得有与众不同之处,得推陈出新,这就是民营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力。只有这种创新动力才能不断地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地前进,而不是昙花一现;民营企业不断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技术、管理、文化方面的创新,力求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民营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这与它具有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是分不开的。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其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把消费者的需求看作是首要的,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根据社会大众的需要来改变企业的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只生产顾客需要的,就象三个代表所指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也正是视群众的需要来灵活机动地进行企业运作的企业文化,才使民营企业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成为民营企业文化的特色之一。

民营企业意识到只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形成大的规模,或者说与别的民营企业合作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打开共赢的大好局面。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就曾经提出21世纪企业新战略就是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共赢”思维已经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靠着这种合作精神,民营企业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兴产物,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着许多独到之处,但同时由于还不成熟、还在摸索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解决和完善。

2.1 家庭化倾向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大弱项

民营企业文化带有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感性化的倾向,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是在家族血缘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家庭化倾向更加突出。在企业创办之初,这种血缘关系使企业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齐心协力建设企业。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内部规章制度如同虚设,没有执行力度,各行其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大规模发展趋向,影响了企业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给公众以一盘散沙的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努力消除的一部分。

2.2 企业老板停滞不前的观念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

民营企业老板一般都是农民、打工者出身,有些文化水平并不高,而是靠着能吃苦并有着一定的生意经验才拉出来自己独干。在创业初期,他们把穷困当作一种动力,冲破种种困难进行艰难创业,但恰恰是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成绩时,并没有按照之前的设想进行再次更高起点的再创业,而是安于现状、目中无人、不思进取、开始追求享乐的生活。领导者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企业员工的观念,造成员工们也没有了先前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再把精力放在企业的建设中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是许多企业红红火火一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需高度警惕的问题。

2.3“以人为本”价值观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要素,没有了优秀员工的企业,发展是一句空话,更无从谈起。但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只重视企业本身,而忽视了员工,重企轻人、人企脱节,没有摆正员工的重要位置。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激励,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民营企业在这两个层面上做得不够到位,造成了企业对员工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员工普通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这样也会加剧企业员工的人才外流,一旦企业面临困难,没有多少员工愿与企业共渡难关。“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执行不力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践行。

2.4 落后的经营理念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就是为了获取更大利润”,这种观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为了赚钱就不顾一切,把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作企业的唯一目标,这种错误的观念与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相容的。民营企业一般是白手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实属不易,但有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把社会大众的利益弃置一旁,只图一时赚钱,这种落后、错误的经营理念与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是相违背的,也背离了企业道德,影响了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制约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3 怎样更好地建设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

十六大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需要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3.1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来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任何企业都会陷入困境,民企自然也不能例外,在经过短暂的创业辉煌后,许多民企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症状,以迅猛的速度在走下坡路,这种大起大落似乎成为民企独特的现象,从问题的深层去挖掘,民企的问题所在原因之一是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只是为了向外界表明自己的企业也注重文化,做一些表面文章,所以民营企业要注重文化的内涵建设,把先进的企业理念、价值观、企业道德等内化到企业行为中去。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民营企业要把已有的先进的理念继承下来,不断地淘汰落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还要不断地进行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企业中树立“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文化管理是企业第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第一动力”、“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终身学习是企业第一需要”的核心理念、“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及“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的营销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来打造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积极健康的企业道德,要提高企业员工的道德水平,用道德来支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用善的伦理道德标准来引导企业行为。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使命感,把好产品的质量关,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公平竞争观念,注重环保意识,为社会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以企业道德来构筑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素质向高层次发展。

3.2 与时俱进地来开拓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鼓励全国人民与时俱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更要响应这个号召,改变陈旧、落后的文化观念,吸收优秀的文化,不断注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建设民营企业文化。一些民营企业是“以老板为核心,亲戚为骨干”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是传统、陈旧的落后文化的体现。当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淘汰这种管理方式,而代之于科学、正规的管理体系,聘用专业人才来进行专业的管理,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各种行为,逐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也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有一个好的企业领导阶层是企业成功的一半,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行为来自领导阶层,企业领导层也是文化的活水源头。民营企业家一般知识、管理水平有限,需要提高他们自身的现代化素质。扩展企业家的知识面、提高管理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注重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把充满活力的新观念注入企业文化之中,并且用价值观、企业精神来内化员工的行为,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用良好的企业形象来展示企业的优秀文化。

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的学历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大部分是农民、下岗工人。他们没有“以企为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等价值观念。员工形象也是企业形象的一部分,是展示企业文化的一个侧面,要鼓励员工学习文化、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社会责任感,把员工培养成对企业、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企业人,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丽,穆春晓.基于职业倦怠现象探析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31).

[2]沈晓毅.浅谈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创新[J].价值工程,2010,(07).

践行三相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 篇3

同化于优,推进文化整合

大庆炼化公司是在中国石油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持续重组的大背景下成立的。面对改革大潮的激烈冲击,有许多工作亟待去做,有许多矛盾亟待解决。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我们深切感到,重组后显现的所有矛盾,都表现为文化的冲突,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千难万难,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员工思想、融合员工感情、干群团结一致向前进最难。思想统一,必须冲破文化差异形成的障碍。于是,我们把文化整合与资产重组同步运作,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引导企业重组改革,实现两个企业重组“1+1>2”的目标。

从学习入手提升能力,从战略出发确定思路。我们先后邀请多位著名专家来公司讲授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先后组织240多人次到海尔、青岛啤酒、海信、双星以及多家同行企业进行学习考察,选派180多人次参加各地举办的企业文化培训班,还广泛开展了多层次、系统性、群众性的企业文化知识集中培训,使公司上下对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和操作实务越来越清晰,以各级领导为主体的企业文化骨干队伍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先后两次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第一次是企业重整初期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53344”的总体思路,即:构建文化管理五大平台(铸魂、炼魂、聚力、强制、塑形),打造“三相”炼化团队(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实现三个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从哲学层面处理好四个关系(正确对待微观与宏观的矛盾,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与团队的矛盾,处理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正确对待道德与利益的矛盾,处理好奉献与维权的关系;正确对待企业与企业的矛盾,处理好有序竞争与提升自我的关系),遵循四项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继承创新原则,管理者“首位”原则)。第二次是在前六年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确立了“践行三相文化,构建和谐企业”“12345”发展思路,即:坚定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这“一个根本信念”,推行企业和员工“两个形象标准化”管理,打造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团队”,构建人企、人际、人机、人境“四个和谐”,突出基层特色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人才文化和班组文化“五个重点”,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企业提供文化支撑。

以“优优组合”的思维承接文化底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整合文化理念。重组前的两个企业都有辉煌的发展历程,都有深邃的文化渊源,但这并不意味两个企业重组后,就会自然形成一个文化优秀的企业,因此,必须进行文化融合上的取舍和扬弃。我们把开展全员无形资产总结活动作为开展文化测评的载体,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征集文化故事、开辟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对重组前两个企业的文化背景、文化形态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思考,结合重组前两个企业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求同存异,去粗取精,求新思变,实事求是分析了两个企业都有以国家使命为己任的基本价值观,都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企业精神,也都蕴涵着勤俭办企和“三老四严”的企业作风;科学分析了两个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上的客观差异,确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些可以坚持,哪些需要摒弃;深入研讨了企业重组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对公司今后发展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定位。在中国石油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继承大庆油田优良传统及原林源炼油厂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文化经验,重点体现炼化特色和时代特征,集中领导层和广大员工的智慧,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提炼了公司的文化理念, 形成了现在已是第五版的《企业文化手册》,使每一版《企业文化手册》都成为阶段性企业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融化于情,打造“三相”团队

用共同愿景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命运共同体。第一次重组时,由于两个企业经营情况和文化背景不同,有不少员工对改革重组不理解,对重组后的发展信心不足,加上企业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等出现的矛盾,两个企业员工队伍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情感“隔离墙”。我们深切感到,拆掉情感“隔离墙”,把两股绳拧到一起,靠行政或其他手段仅能解决表皮问题,只有文化整合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才会实现最成功的整合。在之后的文化整合中,我们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石油东部“重变轻”战略调整等重大机遇,通过深入调研、论证,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世界级聚丙烯和油田化学品生产基地”的美好愿景,以此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命运共同体,圆满完成了第一次重组整合任务。在二次重组整合中,借鉴第一次重组的成功经验,我们坚持用共同愿景逐步实现“四个一致”:理念一致、制度一致、管理模式一致、行为规范一致。工作中,我们既坚持以往成功的管理原则、管理标准,又尊重两个生产区的文化传统,在制定措施和出台政策上认真考虑其差异性,既尊重历史,平稳过渡,又灵活对待,针对个性化的问题采取特殊的办法,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实现了队伍稳定和生产平稳,保证了二次重组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用无障碍沟通架起管理者与员工的互信桥梁。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1.面对面沟通。除了按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外,定期开展两级厂长接待日活动,员工代表与党政领导面对面坐在一起,员工提出问题领导当场给予回复,7年来接待日回答和解决员工意见与建议1454条,切实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2.信息化平台沟通。将公司全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文件体系以及所有不涉密的信息都挂在网上,还开辟了网上“总经理热线”,总经理网上累计答复员工来帖1600多条。3.内部媒体沟通。公司开办了有线电视,定期发布新闻,传播公司理念,解读员工心声。自办了《员工学习手册》和《基层建设周刊》,活跃的版面、精选的专题、朴实的内容、大众的写作非常贴近员工,讲述员工自己的故事深受员工欢迎;建立了文化新闻网,集中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动态,截至目前,总访问量达到48.2万多人次。

用真情关爱营造员工真心认同的家园氛围。首先是采纳工会工作意见,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在原有保险项目的基础上,为员工增加了团体大额医疗保险,使包括退休、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在内的所有患病员工,年度医疗报销费用最多可达到18万元。改革健康疗养政策,完善病疗办法,对有毒有害岗位实行了强制排毒疗养政策,7年来已经有14189人次享受了疗养。每年拿出800多万元实行免费午餐,及时为岗位员工配备劳保用品及女工特殊保健用品。其次是帮扶困难员工。支持工会建立了“温暖基金”,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全体员工自发捐款,累计帮扶困难员工894人次共计199.25万元。第三是为员工送温暖。通过生日贺卡、家庭访问、手机短信、小型生日会等形式,为普通员工过生日2万多人次,拉近了干部与员工之间的感情距离。公司还有1700多名党员与困难员工结成帮扶对子1339个,从生活、精神、工作等方面进行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数千个。第四是特别加强了环境改善工作。除了改善员工工作条件之外,新建或完善了公寓楼、装置员工小餐厅、厂前员工食堂、员工浴池、员工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文化广场、南湖公园、停车场等,投资700万元新打7口深水井改善了林源区水源质量,完成了林源生活区燃气、供水、采暖管网和照明等多项改造。建设美好家园不断增强了广大员工的恋“家”情结。

用价值分流渠道满足员工实现自我的需要。在构建激励平台中,对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一线员工中的不同类型人才,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重奖;公司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已评选出567项科研成果,奖励额度达600多万元,单项科研项目奖励最高达到了50万元。在构建成长平台中,实施了“121”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与石油大学、哈工大和大庆石油学院等高校联办研究生班、举办生产技术运动会、岗位练兵、“师带徒”等措施,现已基本实现培养10名掌握炼化前沿科学技术的学术带头人、100名科技创新人才、100名高级管理人才、1000名高级岗位操作人才的奋斗目标,还在岗位工人中推行星级操作员管理办法,总计评选出全能和星级操作员92名、技术尖子和技术能手151名,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的员工分别达到77.3%、34.9%和14%,高级工比例达到58%;坚持择优竞聘的选人用人机制,共有163人通过竞聘走上了科、处级管理岗位。在构建展示平台中,持续开展“金银铜点子”评选活动,总计评选出“葛立彬滑梯”、“王彬工作法”等有价值的点子3342个,充分展示了员工的智慧;公司每年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有特殊才能的员工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内化于心,铸造企业之魂

把大庆精神内化成实现奋斗目标的激情,努力培育服从大局、为企分忧的价值取向。公司部分青年员工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缺乏系统全面深刻的理解。为此,我们持续不断地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还开展了“学习铁人精神、争做新时期大庆炼化人特训营”活动,使服从大局、为企分忧的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广大干部员工积极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建功立业。30万吨/年聚丙烯工程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投资项目之一,是当时建设“两个基地”的重点工程,温家宝总理曾经两次到现场视察。为了早日建成投产这套世界级规模装置,公司上下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激情与梦想体现在工程建设大会战的具体行动中,参战将士不计时间、不讲报酬、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克服了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国外设备订货多、安全施工节点多等诸多困难,仅用16个月就实现了优质、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标,提前完成中交并一次开车成功。我们还凭借良好的质量信誉,依托大庆这座光荣的城市和中国石油的品牌,成功中标了为国家体育场(鸟巢)铺装2.1万平方米地毯项目,在加班加点、优质高效赶制地毯中,公司上下一路开放绿灯,再次以大庆和铁人精神圆满完成任务,使大庆炼化地毯成为大庆乃至中国石油唯一直接为奥运会场馆服务的产品。

把大庆精神内化成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努力培育勇闯难关、拼搏奉献的价值取向。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诠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具体内涵,引导广大员工自觉秉承“严细认真、务实高效”的企业作风,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勇于拼搏、自愿奉献。为了满足建设大庆百年油田的战略需要,开发和生产污水回注的驱油用抗盐聚合物,保住油田市场份额,实现建设世界级油田化学品基地目标,我们组织了科研攻关大会战。公司副总工程师周云霞率领课题组成员,几个月吃住在现场,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攻关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100多次实验,终于研发出完全使用国产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抗盐聚合物,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聚合物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该产品在大庆油田普及应用后,已回注聚驱污水16.5万吨,增产原油3005万吨,仅去年就为公司争创效益21970万元。该项目被评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周云霞还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把大庆精神内化成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努力培育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我们认真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把广大员工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引导到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中,为实现企业富强、效益富裕、精神富有的较高境界提供道德支撑。深入开展了“敬业尽责,以企为家”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算单位挖潜增效账、生活质量变化账、业务素质提高账、工作环境改善账等,看改革的成果,看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变化,使广大员工进一步强化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特别是去年中国石油掀起新一轮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热潮后,我们分四个阶段、六个专题开展了“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做铁人”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员岗位责任心得到了普遍加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的热情。员工违纪现象明显减少,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增强,职业道德素质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物化于制,提升管理水平

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增强制度规范的文化内涵。我们在“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核心经营理念以及质量、安全、环保、人才等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建立了以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认证为基本形式的基础管理体系,建立了旨在规范经营、强化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继过去整合编写了涵盖31个专业、175项总计16篇企业全面管理制度之后,去年以来又发动群众,对公司1139个岗位责任制和79项安全环保规章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成了炼油、化工及生产辅助系统共80个车间(装置)新版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评审工作,不断完善岗位定期工作台历,实现工艺卡片“三级管理、四级监控”,实行了生产操作变动监控四级管理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规范运作,使文化理念有了可操作的执行标准。

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行为的一致性,增强制度落实的文化品位。我们坚持公司“四严”管理原则和“七化”管理标准,积极选用有效载体扎实推进制度的坚决落实。针对一袋混有杂物的聚合物产品在客户中造成的不良影响,2001年开展了“6·12干粉混杂事件说明了什么”的大讨论活动;2003年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六查六整顿”活动;2004年开展了“安全教育大讨论”活动;2005年开展了“细节管理年”活动,从细节入手强化了十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落实,使细节管理意识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2006年开展“创、争、推”活动,以强化学习力为切入点,以提升执行力为着力点,以打造创新力为落脚点,有效地推进了文化与管理在思想观念、组织领导、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工作目标上的“五个一体化”;2007年开展了“基层建设年”活动,促进了基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今年,又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践行三相文化,构建和谐企业”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了文化管理通过鲜活载体向基层的推进力度。

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创新的一致性,增强管理创新的文化潜质。我们遵循“管理无定式”的客观规律,摆脱固定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的束缚,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思想、管理措施。在去年装置检修过程中,公司严格实行了全面受控管理,高标准坚持安全文明检修,做到了污油不落地、废气不排空、检修无噪声、废物不乱扔,实现了“绿色停工、绿色检修、绿色开工”的目标;群策群力,在中国石油系统率先编写出《安全文化手册》,成为安全文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持续组织开展了“安全直通车”活动,分期分批将几千名生产一线员工家属请到工作岗位上参观,切身体验安全生产对亲人的重要意义,进而把安全教育与亲人嘱托相结合,把安全管理向家庭延伸,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落实到本质安全之中,推进了广大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建立了内控管理体系,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控制财务风险为切入点,使公司所有经营管理环节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了规范、有序、正常运行。销售公司推出“五心”服务活动,把企业形象和人格形象融入到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客户满意率由4年前的91%上升到现在的100%。信息中心把“网络有线,服务无限”的理念融入信息服务的全过程,为公司提供了稳定优质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强化于基,推进文化深植

企业文化倡在领导,根在基层,重在实践,贵在创新。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了企业文化由上至下向基层的不断深入推进工作:

以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形成总体推进格局。不断加强以创建“四好班子”为统领的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使公司好的和比较好的领导班子达到95%以上;不断加强以创建“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有20个党组织,197名共产党员和26名党务工作者成为全公司学习的榜样,还有4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党组织;不断加强以创建“五型”为标准的班组建设,去年在自下而上的全员评选先进标杆基础上,选树红旗车间、班组和优秀车间主任、书记、班组长典型49个;不断加强基层“学做”活动的深入推进力度,系统收集、摘要整理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传资料》,专门购买了学习资料和学习光盘下发基层,公司上下形成了“八学”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编撰《大庆炼化榜样》一书,系统总结宣传了34名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学做”先进典型。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优良传统为魂的企业文化,通过基层建设,正在越来越深入地植根于大庆炼化这块热土。

以深入发展基层特色文化形成重点推进格局。以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为统领加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上下一般粗”。把中国石油企业母文化与每个单位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创新,是向基层深植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深入践行具有炼化企业特色的“三相文化”过程中,要求各级干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抓基层、抓班组、抓典型,研究和解决基层特色文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今年专门召开了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大会,系统总结和宣传了10个基层单位以争创基层“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为载体,发展特色文化的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基层特色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人才文化和班组文化的工作思路,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以扎实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形成形象推进格局。不断改善企业视觉形象,是企业文化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有机融合。为此,我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仅去年就投入1182万元,对基层主控室、培训教室、副操室、员工餐厅、办公楼等46个工作场所进行装修,更换部分操作台、操作椅、更衣柜,统一设置中国石油标识、理念板、制度板,配置学习桌椅、书柜、资料柜、盆景、餐桌等物品,使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培训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把节能减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外排污水合格率、环境空气达标率、厂界噪声达标率均达到100%,污染源废气达标率达到98%,树立了炼化人与环境和谐的形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标识的户外规范使用,并安置38块厂区公路指示牌,实现了纵横道路数字化规范管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出台了《大庆炼化公司企业形象管理规范》和《大庆炼化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坚持做到了日检查、周讲评等等 。

以三个推进格局深植基层企业文化建设之根,为公司持久发展企业文化夯实了深厚基础,开始彰显日趋增强的发展后劲。

外化于形,塑造企业品牌

通过有效的媒体宣传扩大影响。7年来,在中央、省、市以及行业内部的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184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报纸上就发表宣传稿件近千篇。在国家“两会”、省党代会、哈洽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中,我们都策划了专版宣传。

通过有效的固定和流动广告塑造品牌。几年来,我们在哈尔滨、大庆等城市人口流动大、位置突出醒目的地方竖立多块高空广告牌;连续五年冠名了齐齐哈尔到北京的T47/48次列车为“大庆炼化号”,在列车的床单、被罩、座椅、茶杯等日用品上印上大庆炼化的标记,列车每天滚动广播大庆炼化公司简介和主要产品介绍,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次对大庆炼化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有效的央视专题参与推介形象。2002年第十七届足球世界杯期间,我们抓住机遇,组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球迷世界杯”活动,获得全胜奖、最佳组织奖、最佳配音奖,央视五套8小时播出,3亿观众收看,公司3位领导在现场讲话,展现了良好的炼化人风采。之后又连续几年参加央视体育频道《全明星猜想》、《雅典猜想》、《第二次球迷世界杯》等特别节目,数百名普通员工走进中央电视台,大庆炼化公司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队伍。2005年和2007年,我们两次组织由运动员和基层标兵、劳模组成的参赛队伍,前往法国参加欧洲强势节目《城市之间》的录制。第一次活动共有中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四个国家40个城市代表队参加,我们和天津队联手赢得了比赛冠军;第二次活动我们与海口队组成中国联队,力克哈萨克斯坦和美国队,夺得第三届《城市之间》国际版总决赛亚军。作为文化使者,我们两次代表中国工人登上世界文化交流舞台,并把中国石油、黑龙江及大庆品牌带出了国门,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石油人、黑龙江人、大庆人及大庆炼化人的风采。

通过有效的VIS系统导入塑造品牌。把中国石油VIS视觉识别系统落到实处。公司及各单位的办公楼、会议室都制作和安装了企业标识,对各种标语牌进行了重新制作和更换,按照《视觉识别手册》的标准制作了手提袋、信封、贺年卡等。在与产品用户、友好企业、专家学者的交往中,努力通过增强视觉形象冲击力,增加对炼化公司的良好印象分。借助企业文化建设,大庆炼化公司已经成为市、省、全国知名企业。

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 篇4

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迎合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对质量、数量和价格的精挑细选,还包括对情趣爱好,文化底蕴的偏好。企业文化从它被人们确认那一天起,就和经营者的营销推广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一对。有句话说得好: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而百年企业靠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它既是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

宽广超市集团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营运体系日臻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真正成为承德商超企业的第一窗口。从2010年11月集团公司规范化管理的启动,特别是今年实行精细化、数字化、预示着企业在不断的进取和拼搏中对企业文化形成了共识。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践行企业文化呢?

一是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包括精神形象、环境形象和员工形象。首先:强化精神形象。新员工入职,我们先介绍公司的目前规模和发展前景,使其增强对宽广的信任感以及加入宽广大家庭的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树立环境形象。和营运部门共同努力,从治理办公环境、购物环境入手,大搞环境卫生,净化办公环境,优化购物环境。再次:规范员工形象。要求员工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服务规范,保证随时随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重视员工培训。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建立了以新员工岗前培训、岗中培训、晨会、员工自学为主的学习体系。学习内容涵盖了企业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商品知识、消防常识、防损防盗、服务礼仪等。以提高业务技能,服务技能为重点,着重帮助员工解决“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三是树立人本理念。企业管理分刚柔两个方面。“刚”的、有形的方面体现在公司信念、核心理念、规章制度等;而“柔”的、无形的方面就体现在人性化管理上。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和员工进行良性互动,换位思考、反向思维,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为其排忧解难。比如为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每月举行员工庆生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及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是尊重员工。管理者,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员工平等相处。与同事相遇时,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我觉得微笑是对员工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和生活的尊重。微笑不仅表现了管理者工作中的豁达情怀,更反映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它让工作与工作之间变得更加紧密;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和宽容。微笑是一种修养,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让员工感到身边有真情在、温暖在。首先,微笑要来自真诚。只有真诚,才会让人信任,因此,管理者必须要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在口头赞许的同时外加微笑,足以体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其二,以关心、帮助人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矛盾。指导工作时,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更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进行交谈,错误地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只会适得其反,让员工以抵触的情绪去接受你的意见,消极地接受你交付的任务,同时也会压抑员工自身的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改进。因此,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指出工作中的问题和改善意见,让“理”说话更能让你赢取下属的心。其三,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厉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同时,也会让员工永远失去力求上进的工作意愿。我们需要的是员工自身对失误的认识和反省,而不是对员工的全面否定。所以,批评也要讲方法。其四,管理者要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持之以恒的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让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了,就自然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激励手段,能如“微笑”般如此轻易而有效地让员工在快乐中工作了。最后,让微笑传遍企业。少数人间的微笑只能反映某些少数人间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且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才算得上在将微笑传遍企业。如此,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五是上下沟通,保持良好的联系性。一是向上及时请示汇报。比如人员晋升提职,先向总部汇报,得到肯定后再履行相关手续,减少工作的被动性;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对拿不准的条款及时请示总部,得到明确答复后再执行,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另外及时向总部反馈信息,做到了脉络清楚、上下融通。二是纵向与店长搞好沟通。向店长及时汇报工作,取得店长的支持与理解,工作到位不越位,当好店长的参谋助手。三是横向和部门经理融洽相处,工作上做到相互支持理解。四是注意与基础员工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管理者和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集团公司聘用我们,就是让我们起到中坚、桥梁、沟通的作用,而不是制造或扩大矛盾,树立对立面,给企业找麻烦,给老总添堵。

不论是小企业大企业,都有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平常所说“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这一点在我们公司(-http://)我是深有体会!其实,这就含有了企业文化的特点。以下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本文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它是一个市场在成熟过程中,人类对市场行为经过理性的总结后得出的产物,是国外企业家在管理、组织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宝贵思想。

日本曾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产业的决定因素,人们应按照消费群体的文化层面上的需求去制定生产目标、发展商业和经济;而美国的企业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精辟的结论,它们认为“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发展关键。因此像人力资源部之类的部门在企业中日显重要,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因袭陈法,必须通过建立企业共有的文化氛围去凝聚员工,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

因此常有一些产业或企业管理的论著提到:“企业的关键是文化,而非经济政策”或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已是板上钉钉——明摆着的事。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有怎样一些内容呢?

企业文化的践行 篇5

出的“两个维护”,是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是烟草行业工作的指南,是烟草行业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卷烟商业企业要践行“两个维护”,就要吃透国家局系统化战略意图,创新理解其内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落实到员工的每一个行动里,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太原烟草在“两个维护”共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上班是幸福、工作是愉快、相聚是缘分、奉献是责任”的特色文化。

2、太原烟草特有的“二十字”文化

太原烟草经过长期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上班是幸福、工作是愉快、相聚是缘分、奉献是责任”的二十字企业文化。

2.1上班是幸福

上班是幸福从个人层面诠释了提高员工个人道德修养素质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

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太原烟草,我们认为制造一个全员学习的氛围,主动的带动被动的,先动的带动后动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理念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灌输,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只有努力培养和吸引人才,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营销中心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文化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八个意识作为员工行动的指南,非常精辟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物流中心成立之初,六个城区人员重新整合,由于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迥异,中心许多理念及标准,在执行时遇到了阻力。中心通过学习《成功源于细节》、《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借口》等优秀文章和书籍,同时建立起领导与员工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使员工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在短时期内上了一个大台阶。

2.2工作是愉快

工作是愉快从团队层面说明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关键。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成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太原烟草的目标就是“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企业”,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努力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产生了一个合适的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员工不断的培训学习并加以引导,灌输给员工一种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观念,同时也陶冶了员工的情操,提升了员工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需求与发展上达成共识,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上把力量凝聚,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奉献。

在一次市局(公司)举行的广播体操比赛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傅们由于年龄原因掌握图表中那些体操的分解动作遇到了困难,年青队员在掌握基本要领之后,主动地去教。经过耐心的教导,老师傅们学的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一个个互助小组、一个个帮教小队、一个个努力争取好成绩的团队,上演了一幕感人的情景,用“团结产生力量,凝聚铸就辉煌”的口号,释解了团队的含义。

2.3相聚是缘分

相聚是缘分从企业角度说明了企业的有效沟通氛围。

培育良好的沟通文化,形成真诚、开放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战略思想必须靠员工去贯彻实施,而要使企业发展的战略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沟通,思想实现统一,形成真诚、开放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战略思想得以在基层的实践中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太原烟草确立真诚面对员工,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双重目标,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通达的企业文化氛围,实现人和企业的互动作为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市局(公司)努力为员工创建一个沟通的平台,突破原来只有中层干部在例会上与领导的沟通方式,扩大了沟通的范围,每月举行一次员工代表直接与领导交流的“草根”会议。通过沟通,激发了员工的热情和智慧;通过沟通使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士气,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勇于承担责任,为企业献计献策的工作热情。

2.4奉献是责任

奉献是责任从社会角度说明我们太原烟草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这是企业文化的升华。

2.4.1经济责任

太原烟草的经济责任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烟草企业应该靠社会责任给消费者创造价值,让企业的资本、专卖法成为更好为消费者服务的手段。以客户为本,而不是以我为本;让社会认同企业的价值,让烟草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牢固树立起“

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价值观,有效率地提供合格产品,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构建起牢固的服务保证体系,体现出企业的生存价值。

太原烟草近年经济效益增长较快,2003年共上缴利税5754万元,2004年上缴税金9517万元,增幅达65,2005年上半年共上缴税金7789万元,预测年上缴税金总额比2004年增长63。从

2003年至今,太原烟草共查扣非法卷烟案件10241起,查扣不法卷烟近24416.98件,上缴国家罚没款254万、实现经济利润3亿多元。

2.4.2法律责任

太原烟草的法律责任就是维护专卖法的尊严,从严打击制作、销售假冒卷烟的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文水县烟草专卖党支部书记任有琦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让不法烟贩逃走,面对飞车毅然矗立车前,被拖出20米远,造成残疾。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给党组的一封信中写到:面对当时的情况,我只要向旁边迈过一步,就完全可以平安无事,但我是执法者,放过这一步,良心将受到指责,我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心灵上的谴责比躯体的痛苦更让我难受……没别的,我只是做了应该和必须做的事情。

2.4.3伦理责任

企业要对员工负责,要切切实实将员工看作内部的客户,要像对待客户那样对待员工,要服务于员工,就是时时刻刻为员工着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心情愉快地在其中工作,在生活上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员工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近年来,市局公司积极开展“爱心教育”活动,为考取大专院校以上的职工子女进行“爱心”基金资助,三年来,共资助了49名职工子女,资助金额已达20余万元

2.4.4社会责任

对社会奉献是企业担负责任的最高境界,通过奉献,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2003年非典在太原市大面积流行时捐款10万元;

2004年捐资50万元筹建阳曲县侯村乡金叶希望小学;

2005年“两节”送温暖期间为社会困难职工购买1000袋面粉等等。

3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践行 篇6

2012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员,我有信心、有决心在公司分管领导和设备基建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以“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导,认清形势,团结同志,放下包袱;专研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勤调查研究,降低设备维保费用、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实现公司设备管理任务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小企业做管理、大企业做文化!一个人的习惯仅仅叫习惯,而一群人的习惯就叫企业文化。

董事长提出的“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的规范;是公司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的凝聚:是指导公司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管理人员通过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

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通过它可以对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文化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我们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使我们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 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我们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后,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我们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公司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董事长站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必将引领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攻克时艰,从容面对更大挑战。

二、那么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角色、摆正位置,认真履行好本职工作,围绕目标抓管理,创新思维抓设备,务实高效抓落实,以人为本抓细节,以设备完好为宗旨,以抓日常维护、检修为基础,以节能降耗、减少浪费为突破口,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具体概括为“一个原则”、“二个中心”、“三个转变”、“四个做到”: “一个原则”就是,以公司提出的坚持“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

文化理念及公司经营目标为原则,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个中心”就是围绕服务与管理两个中心,突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带服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三个转变”就是实现由管理型工作向服务型工作的转变,由事务型工作向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转变,由管家型思维向“主人翁精神”的转变。“四个做到”就是:第一、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政治上成熟、业务上过硬、纪律上严明、作风上优良、为人上正派、工作上突破、业绩上突出。第二、锐意进取、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做到守法不旧、创新不变,与时俱进,全面推动设备基建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第三、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做到对上级要尊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领导分忧;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管理员、维修工、操作工多关心、多帮助、多指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同事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配合、紧密合作,积极融入集体,团队合作。第四、廉洁做事、树立形象,做到有权不滥用、有功不自居、有责不自推,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表率作用影响人、增强本部门的凝聚力、战斗力。

2012年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有信心积极融入我们设备基建部这个团队,凝心聚力、攻克时难,为完成公司本设备管理目标任务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设备基建部:

学校如何践行爱的文化 篇7

一、为什么要把爱的文化作为学校主题文化

爱的文化是指以爱的价值取向为引领, 使用各种表意符号构建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爱的文化建设主体是师生员工, 核心是爱的价值观, 载体是表意符号, 如爱的课程、爱心活动设计与实施、爱心环境文化构建、爱心故事挖掘与宣传等。爱的文化作为集团旗下学校的主题文化, 是基于以下思考:一是基于学校办学历史。学校在近20年的办学实践中, 始终遵循“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办学思想, 在办学中倡导每个人做爱的使者, 使其形成做人的基础心态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二是基于学校办学实际。目前, 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 要改变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 就要让他们学习践行爱的文化。三是基于社会主流文化思考。目前, 我们正处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倡导的主流文化是幸福文化、和谐文化、民生文化等, 而这些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爱的文化做基础,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体现了爱的价值。

目前, 爱凡杰教育集团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核心价值观:爱让平凡走向杰出;校训:明礼感恩修慧卓越;培养目标:胸怀仁爱心践行真善美的楷模;学校愿景:师生想往与留恋的家园;爱的文化六要素:明礼、感恩、修慧、尊重、责任、了解。

办学理念属于学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在学校文化四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保证爱的文化落地生根, 进入师生心灵, 并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学校文化发展战略, 让“爱的文化”一步步成为集团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 促进了集团内涵发展与特色品牌学校建设。

二、爱的文化践行与落实

1.培训爱的文化文化基本知识

爱的文化和办学理念确定后, 如何让其入心见行, 我们采取的策略如下。首先, 开展培训学习与研讨交流, 让教师们掌握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办学理念的精髓。主要培训内容有学校文化建设策划方案、学校文化建设程序与实施策略、课堂文化的构建与实施、教师文化建设及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通过培训, 唤醒师生员工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掌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操作方法, 产生文化自觉意识。其次, 举办演讲大赛, 让文化入心,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和教师学习爱的文化办学理念, 理解、认同办学理念, 践行办学理念。二是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办学理念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上来, 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蓬勃开展。三是在爱的文化办学理念引领下真抓实干, 进一步掀起锐意进取的新高潮, 为打造爱的文化品牌学校, 实现集团梦想而努力。通过宣讲和理解办学理念, 使办学理念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2.构建爱的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基本模块: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1]。一是开发主题文化校本课程。目的是让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走进爱的文化, 去感知、理解爱的文化, 领略爱的文化的内涵和结构体系, 欣赏爱的文化、创造爱的文化, 然后在学校、家庭、社会践行爱的文化。真正让爱的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这套校本课程教材以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为理论指引, 结合集团办学实际, 编写了明礼、感恩、修慧、尊重、责任、了解等六个主题的教材, 供小学生阅读学习。二是开发了小学学科拓展校本课程。依据小学课程标准, 结合中小学教材的相关内容, 编写了《数学与生活》、《阅读与写作》两套校本课程教材。这套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 既培养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又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三是开发了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根据学生智能类型, 学校先后开发了4 类30 余种社团活动课程。科技类, 如机器人、航模等;艺术类, 如绘画、舞蹈、器乐、话剧等;体育类, 如各种球、跑、举重、跆拳道等;文学类, 如诗歌、讲演、创作等。每种校本课程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等四要素进行开发与实施。四是开发落实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为了落实“爱让平凡走向杰出”核心价值观, 集团组织教师开发“杰出课程体系”, 例如, 《少年领袖》《演讲与口才》《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既培养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活动中落实爱的文化

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 是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行为方式的中介。为了让爱的文化体现在学生身上, 集团组织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生活动。

首先, 创建“54321”礼仪训练规则, 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文化建设伊始, 我们制定了文明礼仪训练方案:确定文明礼仪训练目标、内容和方法及验收标准, 并运用自创的“54321”礼仪规则对学生进行训练。“5”, 记住并使用五句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4”, 文明礼仪四线管理:要求“进入校园、楼内行走、课堂坐立、书本摆放一条线;“3”, 培养学生三入习惯:入楼轻慢靠右行, 入室即静互提醒, 入座即学成习性;“2”, 践行两个规范:校内见到老师、客人止步, 敬礼、打招呼;校外见到熟人微笑、问好、再沟通;“1”, 展现一种阳光自律的仪态, 见到垃圾主动弯腰拾起。

其次, 在爱的文化校本剧表演中, 体验、感受爱的文化。任何文化形式都是不同的生命符号形式, 要把握这些生命本质就要靠陶冶、唤醒和体验。狄尔泰提出, 有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存在的过程, 并将体验作为教育的本体论起点。[2]表演爱的文化校本剧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整体发展, 让学生体验爱的文化价值取向, 让爱心从舞台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求各校每学期每班编排一个校本剧, 各校精品校本剧数量要达到本校校本剧总量的1/6以上。

关于爱的文化, 学校不仅在课程、活动、环境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同时, 还制定和实施了关心教师生活、鼓励教师争先创优的一系列制度和爱心活动。例如, 每年为员工进行一次体检, 每年春节前慰问年满60岁教师的父母;对把爱的文化“人格化”教职工, 集团设立为学习的标杆, 并进行宣传奖励。另外, 集团还资助校内外贫困学生1000 余人;出资为重病教师治疗;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等。

爱的文化使师生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通过文明礼仪训练, 师生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课堂、课间、餐厅、宿舍、集会、交往等活动中形成了礼仪规范, 师生从坐立行走到言谈举止, 透出一种文明有礼的气质。二是通过爱的文化主题月活动, 爱的文化逐渐渗透到师生心中, 形成了爱心品质, 并外显为爱心行动。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每个学生形成了一种特长, 其中, 艺术社团在省级和全国艺术大赛或展演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四是开展创编与演练爱的文化韵律操活动, 这培养了师生美的身姿, 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气质。五是通过仪式活动, 规范办学行为, 培养了教师教学的神圣感与使命感。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中培养出了一批批富有爱心、勇于教学改革的名师。

参考文献

[1]李孔文.论课程文化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策略[J].皖西学院学报, 2007 (4) .

企业文化的践行 篇8

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石油企业,借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职工队伍中培育公民层面的价值规范,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中的有力践行也势必增强企业文化在广大职工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此,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党委以文化育人,靠文化兴厂,秉承“永不放弃、勇争第一”的一厂精神,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着力点、融合点和落脚点,引导全体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投身石油事业,自觉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同实现美好个人梦、石油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为推进采油厂可持续发展和打造一支信念如铁、堪当重任的新时期“铁人式”的石油工人队伍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将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作为“爱国”教育的立足点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作为新时期石油工人,爱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做贡献,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努力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石油企业核心价值观。

为此,大港油田采油一厂党委始终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职工思想教育的主脉,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工作部署、融入发展规划、融入战略目标,围绕企业经营发展中心,按照“一年一个主题、分层施教、覆盖全员”的原则,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形势任务教育和专题活动,在职工中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引导职工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自己理想与祖国需要联系起来,让广大职工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使广大职工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融入到推动采油厂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强化职工“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荣辱观,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和压力,全方位调动起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建设绿色、和谐、可持续的一流采油厂”的信心,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2、将践行“永不放弃、勇争第一”的一厂精神作为“敬业”教育的着力点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也是责任心和事业心强有力的体现。面对石油职工的价值观日趋多元,石油企业只有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作为引导职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追求一流的着力点,才能凝聚起职工的强大能量,激发起职工的创业热情,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大港油田开发建设最早的采油厂,第一采油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开发历程,一直努力争当大港油田油气开发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面对老油田开发后期的诸多矛盾,采油厂党委引领全厂干部职工凭借“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否定自我”的精神,坚守“永不放弃,勇争第一”的信念,努力践行“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誓言,从而培养了队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克难奋进的勇气,在油田开发、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屡创佳绩。在基层团队文化打造方面,采油厂结合基层单位自然状况、发展历史、发展目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如:在百面红旗单位作业二区打造了“红旗不倒、永葆鲜艳”的红旗文化,在开发的龙头单位地质研究所创建了“尖兵”文化,等等,让先进文化融入到职工的血脉中,构筑了团队发展的“魂”。采油厂还注重榜样的选树和宣传,每年以“劳模宣传月”为载体,宣传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职工对照石油英模群体找差距、查原因、明方向,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此外,还通过参观港五井和铁人精神展,观看石油影视作品,举办技术比武、开展“主人翁精神”教育等活动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努力争当大港油田开发建设的排头兵,不断凝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3、将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作为“诚信”教育的融合点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有机融入到石油职工队伍教育之中,引导职工讲求科学,实事求是,践行“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用心、有效地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就是最好的诚信建设。

为此,第一采油厂党委以“弘扬大庆精神、促进企业发展”为主线,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建设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各级管理者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大兴“钉钉子”之风,自觉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做到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发现问题、勤思考问题、快整改问题,主动化解风险、推动企业发展。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建设融入科技工作中,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遵循科学规律,设定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认真工作,一丝不苟,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方案质量和落实效果。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建设融入“强化责任心,提升执行力”、“我说我岗,人人都是讲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广大职工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用严格执行“反违章六条禁令”,严格落实交接班、油水井护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逐步养成流程化执行和标准化操作的良好习惯,坚决避免和减少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盲动性、懒散性,坚决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大力倡导“没有借口,立即行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执行理念,做到多发现问题、勤思考问题、快整改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将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作为“友善”教育的落脚点

友善,是一切道德价值之本,是和谐、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基础。对石油职工来说,友善就是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以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态度和方式开发利用能源,尽最大可能创造能源与环境、与社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

上一篇:高中作文-读后感下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