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构建

2024-09-09

企业文化的构建(共9篇)

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1

试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

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0.

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创新管理

一、企业创新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1.1 创新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世界的发展, 经济的飞跃是要通过企业家的, 因为企业家能够创新。他的创新理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新组织。比如说, 要开拓创新市场, 北方市场不够, 开拓南方, 国内市场不能满足, 打国际市场。而组织创新, 其实就是企业制度的创新。同时还提出创新不但要适应环境, 而且还要创造环境, 需求也同样, 不仅要适应需求, 还要创造需求, 领导需求, 吊着老百姓的胃口。老百姓还不知有什么东西的时候, 你创造出来了, 他就跟着你走。总之, 作为企业家, 要不断主动地去创造需求, 而不是消极地去适应需求, 这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创新的内涵。

1.2 创新的内容

(1) .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的理解, 是指企业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在长期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 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财富的总和。本文拟从创新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这个狭义的角度研究文化对企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 我们把创新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 是激发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

(2) .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还是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的角度考虑企业所需的能力, 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界定为企业或其组织单位产生新思想并运用研究与发展、营销和工程化能力实现新思想以促进支持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它不是一种单功能的能力区别于研究与发展能力, 而是几种能力的整合, 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 实现知识激活、整合与创造的作用。营销能力和工程化能力也是实现技术知识价值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 本文定义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集多种功能相互配合的能力, 其核心部分包括能力、营销能力、工程化能力。另外还包括创新资金筹措和运用的能力关键人才的吸纳和凝聚能力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以界面管理为重点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界面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技术与营销的整合和技术与制造的整合, 界面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技术创新的速度、效率与成效。

二、企业文化构建和创新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要重要的意义, 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目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目标体现了企业的追求和发展战略。如果一个企业是经济型企业, 单纯以赚取利润为企业目标, 那么, 这个企业只可能对技术创新进行短期投资甚至忽视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 不可能把大批资金长期用于技术创新上, 因为这样风险太大, 不符合经济型企业这一赚钱机器的运作原则和程序, 其结果是影响到企业成员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如果一个企业是生命型企业, 以企业生命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建立一个长远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规划, 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和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及奖励程度。

2. 创新价值观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企业创新价值观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 是企业基于自身时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

员工对企业创新的价值观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员工会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流程和技术工具, 减少浪费, 主动创新。股东会关心企业发展, 积极出谋划策, 付出更多监督的精力。顾客则会在投出货币选票的同时积极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动宣传该企业的产品, 甚至维护企业的声誉。合作商则同样会在供货方式和付款方式上做出创新, 提供便利, 优先供应紧缺产品等。也就是说, 创新价值观主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只有在文化和技术上同时创新了, 才能让企业拥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

三、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 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 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1. 加强领导者自身修养

正如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所说的, “第一是设计师, 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 不断地布道, 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 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

这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 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 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而且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认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 用于企业发展, 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 为企业走“国家化道路”作好准备。

2. 组建学习型组织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 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 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 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而且在知识经济情况下, 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 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3. 结合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 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员培训是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本手段。

为此, 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 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 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创新企业文化。

事实证明, 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只有努力构建好企业创新后的文化, 才能在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 全面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红文.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 (1)

[2]王振宇, 宁新美.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10)

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3

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

构建企业文化的科学体系 篇4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别称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远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道”,它始终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潜行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企业的发展体现在外在上,是利润,是更新,是规模,而实际上真正推动企业的深层力量却是文化。

原因在于决定成功或者失败与否的是企业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的本源是文化。因此,有人说“理念制胜”是时代企业的核心,认为优秀企业不但要上市,更主要是文化上市,价值观上市。这无疑是正确、有远见的卓识。

山东跟全同一样,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特征的是“老字号”。

山东的“老字号”远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资料记载,那时候山东的当铺业已相当繁荣,到了明清时期,山东的老字号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旺盛期。一批商号店铺如潮涌现,仅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老字号就有100多家,成为当时社会的“名牌”,且有许多被载入书册并延续至今。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济南瑞蚨祥、青岛亨得利、烟台张裕、济宁玉堂酱园、莱芜“顺香斋”香肠等等,这些经历了百年风雨而积淀成的“金招牌”,成为齐鲁经济发展史中的耀眼明珠。

而位列京城“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布店,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实行了“连进分销”的连锁经营理念,成为山姆?沃尔顿创立沃尔玛的灵感来源。更是早在1910年后就开始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以吸引外国客人。这个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与瑞蚨祥的店面门脸建筑,使瑞蚨祥大栅栏店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于此,后来重修大栅栏时,瑞蚨祥是唯一一家被完全保留了历史原貌的老字号建筑。

1949年后,国有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

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企业文化,关乎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是企业在商业大潮中立身不倒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个人的一种看法和理解如下:

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以逐步形成“企业团体共识”和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形成向心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团队。

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人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跟着他人走的企业,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力。

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如上几个方面能否落实、处理好,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构建。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不具有强制性,而是最终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任何带有“强制性”的制约,都不是企业文化作用的结果。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员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已事业的信念和追求,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精神的外在形式体现,就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的展示。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品流通企业确立经营哲学,虽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论要素,如“服务为本”、“用户第一”等,但各企业由于人、财、物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选择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哲学是可能的。

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

最终这一切的结果,反映出来的则是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决定了顾客或者说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

应该说,中国企业家们或多或少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这方面的构建。但大多还没有建立在“自觉”基础上。这从很多企业经营方式中的“短期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的企业经营文化、精神层面缺失。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思路 篇5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正处在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安全管理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是统一全体员工从事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作为企业员工,若对这个行为准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有抵触情绪,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搞不好的。对企业领导而言,特别是厂长、经理,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即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企业第一领导者就是安全的管理者和责任者。以此类推,各车间主任、工段长则应对本车间、本工段的安全工作负具体的领导责任。只有做到分级负责,分级管理,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天候。

(二)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工作既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时又是企业的一项“天字号”工程,

要顺利推进这项“天字号”工程,就必须在抓好安全工作各细节的基础上,狠抓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也就是说,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环境,没有安全文化氛围是不行的。要不断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水平,从而达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化;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现代化管理转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导入安全文化。

(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它们不过是管理失误的表现。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管理入手,充分利用管理机能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四)必须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更重视人的行为,以及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因此可以说,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体现在全体人员的行为中。为此,管理层应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公布企业的安全政策业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加大安全宣传与培训力度;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的安全工作;收集反馈信息,对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予以重视。调动员工的安全积极性、责任感,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企业的安全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企业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构建 篇6

第1期:企业文化人心化,准确把握企业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构建

第2期:企业文化行动化,系统掌控企业文化体系的管理与落实

第3期:企业文化生命化,高效引导企业文化体系的更新与突破

◆ 为何众多优秀企业总是难以持续?

◆ 为何众多强大的企业总是经不起风雨?

◆ 为何众多成功企业的背后是早已腐朽的肌体?

----只有不断的企业文化突破,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和持续!

■ 企业文化突破--获得企业持续原动力!

----国内第一个融入企业文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战课程,《7C企业文化突破公开课》,用3天的时间带给您一个完整有效的企业文化突破解决方案!

【课程核心内容】

9月29日(1天)

第一天:企业文化人心化,准确把握企业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构建

----企业文化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积累与沉淀,全体成员实际共享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共识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第一部分

把握根本—如何获得企业持续的原动力?: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旁观者:“当员工达10000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后面,心存感激即可。”--松下幸之助

◆ 企业文化学习的三种方式

◆ 如何打造一个持续强大的企业

◆ 什么是中国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

◆ 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 管理企业的四种模式

◆ 企业文化的四重境界

●案例分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改革项目

第二部分

持续基因—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与作用: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企业文化,那就是“魂”,魂的一边是“云”,代表着梦想,一边是“鬼”,代表着传统!

◆ 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 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 企业文化的层次与要素

◆ 君远企业文化人性化宣言

◆ 君远7C企业文化体系框架

●案例分享:格兰仕企业文化的力量

第三部分

C1: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文化清晰化: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跑道与方向,清晰的企业文化是其能发挥效用的关键前提!

◆ 提炼些什么?如何提炼?

◆ 企业经营理论的发掘

◆ 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确立

◆ 明确企业的使命与愿景

◆ 理念体系的归纳与阐述

◆ 企业文化核心的逻辑关系

●案例分享:IBM核心价值观的几度调整

第四部分

C2:企业文化整理—企业文化体系化:系统的力量是巨大的,系统之间相互印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系化的程度决定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弱!

◆ 企业文化体系的三个标准

◆ 君远企业文化体系框架图

◆ 制度体系的修正与完善

◆ 行为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 企业形象识别体系设计

◆ 企业文化手册与员工手册

●案例分享:沃尔玛企业文化体系的全方位解读

10月27日(1天)

第二天:企业文化行动化,系统掌控企业文化体系的管理与落实

----企业文化需要不断的计划决策,需要不断的维护强化,需要不断的吸纳新鲜智慧,需要不断的淘汰垃圾糟粕,这些都必须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

第一部分

潜移默化—企业文化落实的动因与逻辑:人们只会优先按照符合自身文化的思维采取行动!企业文化必须转化成员工的文化才能真正落实。

◆ 君远企业文化行动论

◆ 形成共识,众口成金

◆ 企业文化的形成途径

◆ 国际化、多元化与企业文化

◆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为什么需要春风化雨式的落实

●案例分享: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第二部分

C3:企业文化梳理—企业文化管理化:良好的管理既是对好的企业文化的一种肯定、确认和提升,也是对不好的企业文化的一种否定、唾弃和剔除!

◆ 为什么要管理化?如何管理化?

◆ 明确责任—建立企业文化组织

◆ 相辅相成—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 各取所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 言行一致—企业行为检查与改进

◆ 系统效应—企业文化整合●案例分享:华为公司人文管理之道

第三部分

C4:企业文化传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企业文化主要就是企业人员的共同意识,传播是建立共同意识的最有效的途径!

◆ 企业文化传播要素与功能

◆ 企业文化传播渠道与媒介

◆ 企业文化沟通化传播

◆ 企业文化广告化传播

◆ 企业文化品牌化传播

◆ 企业文化传播的潜在困难及其应对思路

●案例分享:壳牌与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传播

第四部分

C5:企业文化落实—春风化雨,落地生根:文化在哪里?文化就在你(员工)心中,企业文化落实不仅需要企业的„心‟,更需要员工的„心‟!

◆ 企业文化氛围化

◆ 企业文化口号化

◆ 企业文化故事化

◆ 企业文化活动化

◆ 企业文化感觉化

◆ 企业文化感情化

●案例分享:三星公司企业文化变革

11月24日(1天)

第三天:企业文化生命化,高效引导企业文化体系的更新与突破

----企业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失去生命的企业文化必然枯萎,建立一个企业文化自我突破的机制与流程,就相当于给企业文化赋予了生命。

第一部分

志同道合—企业文化突破的内部动因与逻辑:入口决定出路,起点决定终点,性格决定命运。从哪里开始,就会从哪里结束!

◆ 君远有关企业文化的几个基本观点

◆ 君远企业文化简单论

◆ 君远企业文化本质论

◆ 君远企业文化矛盾论

◆ 君远企业文化突破论

◆ 君远7C企业文化突破方案

●案例分享:华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突破

第二部分

发展瓶颈—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六大文化抉择:成与败,生与死,你放弃什么,你就能避免什么,你选择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 虚与实,总是脚踏实地,如何更上层楼?

◆ 父与子,事业传承,我们能为下一代留下什么?

◆ 人与神,成功就成神,为何总是成事在人,败事在神?

◆ 家与国,产业报国,为何总是良好的动机,无奈的结局?

◆ 上与下,本是一家人,为何总是想不到一块去?

◆ 古与今,五千年文化,我们究竟要落后到几时?

●案例分享:张瑞敏离伟大企业家还有多远?海尔离伟大企业还有多远?

第三部分

C6:企业文化诊断—发现问题,拾遗补缺:3岁看80,言行定成败,你目前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着你的未来,对现状的了解和改善能够重塑你的未来。

◆ 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 几种典型企业文化类型及其特征

◆ 成功企业文化如何发挥作用

◆ 虚拟文化与真实文化,文化理想与文化现状

◆ 企业文化的测量和评估

◆ 君远企业文化诊断工具

●案例分享:问问你自己,企业文化自诊断的常用问题

第四部分

C7:企业文化突破—与时俱进,更上层楼:企业能否不断的创造新的价值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企业文化需要的是不断突破,不能故步自封。

◆ 为什么要突破?如何突破?

◆ 企业文化突破的时机与步骤

◆ 企业文化突破的3个关键原则

◆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突破

◆ 企业文化个体化—文化就在你心中

◆ 企业文化生命化—从开始就突破,无为无不为

●案例分享:本土企业企业文化突破的关键问题解答

私营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7

一、企业文化对私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是一个有思想和外形的实体,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的体现, 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它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 而且还蕴涵了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 对员工具有熏陶、感染和引导作用, 这种作用能使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说,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可以发现, 一个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与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是分不开的。例如, 海尔集团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和“日本管理 (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 +美国管理 (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同样, 不少私营企业由于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短期内可能经营状况不错, 但是, 由于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 无法被牵引不断向前发展, 最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只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巨人集团、三株集团等知名私营企业的衰败, 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和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的队伍可能是主要原因, 但是内部没有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缺乏良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此, 任何私营企业也都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私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 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目前, 不少私营企业主文化水平和素养不高, 管理水平滞后;不少私营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眼光, 对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淡薄, 重生产、销售业务, 轻文化建设, 没有把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和文化建设等放在重要位置;长此以往, 将导致企业缺乏向心力, 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 最终趋向倒闭的深渊。

(二) 对企业文化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一是概念模糊。有些私营业主容易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一般文明服务活动、文体活动视为等同概念, 自认为对企业文化建设已足够重视, 而没有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二是脱离客观实际, 盲目效仿, 没有体现自己企业的特点。有些私营企业不分清红皂白, 不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 跟着模仿。三是缺乏创新意识, 不能与时俱进。有的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式一经制定, 长期不变, 不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修改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但对企业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 相反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四是企业文化形式化。有的私营企业, 厂房里外都是口号和标语, 员工不仅统一着装, 统一佩带工作人员标识牌, 而且每天上班唱厂歌, 从表面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得不错, 但事实上却说一套做一套, 没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 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

三、私营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应采取的几点举措

(一) 提高私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意识

首先, 加强私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 加强员工思想文化教育, 扩大宣传力度, 使私营企业从老板到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水平的企业文化。

(二) 纠正认识方面的偏差, 提高老板和员工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

目前, 不少私营企业由于认识方面存在不足, 加上老板和员工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有限, 管理水平不高, 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必须纠正认识方面的偏差, 老板和员工要经常接受思想、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以人为本, 尊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指企业家、管理者, 也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因此, 建设私营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关心人,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企业文化符合大多数员工的价值观念、思想意愿。只要大多数员工思想统一、行为规范了, 就能自然形成和谐、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广大员工自觉融入企业,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一致的奋斗目标, 团结协作, 为企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四) 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优秀的企业文化, 能够激励职工锐意进取, 改善人际关系, 培养企业精神, 对外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 提高企业声誉, 扩大企业影响, 因此, 构建企业文化不仅要注重外在形式建设, 同时, 也要从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文化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言行一致, 具有“真材实料”, 企业也才能永葆青春、充满活力。

(五) 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而言, 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加快, 技术创新不断, 企业的竞争终结为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因此, 构造具有强烈学习创新能力, 能够实现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细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员工黏合机制的学习型企业文化,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六) 与时俱进, 建设开放性的文化

构建企业文化的科学体系 篇8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道”,它始终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潜行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企业的发展体现在外在上,是利润,是更新,是规模,而实际上真正推动企业的深层力量却是文化。

原因在于决定成功或者失败与否的是企业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的本源是文化。因此,有人说“理念制胜”是时代企业的核心,认为优秀企业不但要上市,更主要是文化上市,价值观上市。这无疑是正确、有远见的卓识。

山东跟全同一样,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特征的是“老字号”。

山东的“老字号”远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资料记载,那时候山东的当铺业已相当繁荣,到了明清时期,山东的老字号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旺盛期。一批商号店铺如潮涌现,仅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老字号就有100多家,成为当时社会的“名牌”,且有许多被载入书册并延续至今。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济南瑞蚨祥、青岛亨得利、烟台张裕、济宁玉堂酱园、莱芜“顺香斋”香肠等等,这些经历了百年风雨而积淀成的“金招牌”,成为齐鲁经济发展史中的耀眼明珠。

而位列京城“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布店,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实行了“连进分销”的连锁经营理念,成为山姆·沃尔顿创立沃尔玛的灵感来源。更是早在1910年后就开始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以吸引外国客人。这个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与瑞蚨祥的店面门脸建筑,使瑞蚨祥大栅栏店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于此,后来重修大栅栏时,瑞蚨祥是唯一一家被完全保留了历史原貌的老字号建筑。

1949年后,国有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

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企业文化,关乎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是企业在商业大潮中立身不倒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个人的一种看法和理解如下:

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以逐步形成“企业团体共识”和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形成向心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团队。

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人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跟着他人走的企业,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力。

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如上几个方面能否落实、处理好,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构建。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不具有强制性,而是最终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任何带有“强制性”的制约,都不是企业文化作用的结果。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员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已事业的信念和追求,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精神的外在形式体现,就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的展示。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品流通企业确立经营哲学,虽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论要素,如“服务为本”、“用户第一”等,但各企业由于人、财、物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选择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哲学是可能的。

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

最终这一切的结果,反映出来的则是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决定了顾客或者说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

应该说,中国企业家们或多或少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这方面的构建。但大多还没有建立在“自觉”基础上。这从很多企业经营方式中的“短期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的企业经营文化、精神层面缺失。

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 篇9

关宏伟

应理集团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既把企业环境和谐、企业人际关系和谐、企业总体发展和谐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根本要求,又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途径加强构建。

一、以增强班子团结带领人

首先,正职要以身作则敢于承担。要使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和谐,首先要求班长要以身作则,要把团结和谐放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正确处理与副职、业务、党务、群众的关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视同仁严格按制度办事,在研究本单位大事时,与副职多商量,多征求职工意见,说话做事要符合大多数职工意愿;在处理单位日常工作中,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两袖清风、敢于负责。

其次,副职要认清角色找准位置。班子成员要认真抓好自身分管的工作,在语言和行动上一心一意支持正职工作,背后多与正职沟通,多为正职排忧解难,做到分工不分心;维护“一把手”的形象和权威,把配合、协助“一把手”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从尊重、支持、谅解、友谊的愿望出发努力在班子成员之间营造一个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氛围。

二、以彰显企业文化关怀人

一是畅通沟通渠道。要把职工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从细微处入手,及时解决干部职工的急、难、盼问题。二是建立职工生日档案。为过生日的职工送去生日祝福,使每名职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建立职工健康检查机制,定期为职工检查身体,不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为职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搭建平台。四是关心职工待遇。积极争取政策,落实职工政治、经济待遇,让职工该得的得到,该享受的享受到,切记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说了不做、应付了事。五是关心职工生活,积极想办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对影响职工家庭和睦的矛盾要及时调节排除,对职工生病、家中红白之事,要组织人慰问。

二、以公平竞争机制激励人。

一是构建公平竞争的和谐企业。要充分激活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意识到公平、公正的环境对职工的生存发展及单位和谐的重要性,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努力使每个人都人尽其才,都有用武之地。二是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根据各种层次、不同能力、不同知识面的职工,搭建适合每个人施展才华、激发创造思维的工作平台,使每一名职工都以自己的创造和奉献体现企业的认同,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创造人才选用选拔机制。要让会干事的人受到重用,坚任人人唯能。对那些综合素质高、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复合型人才,敢于大胆选用,优先使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单位的栋梁。四是在业务上锤炼人。充分体现和谐社会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干事就应该多的报酬,要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五是发挥职工个人内在潜力。要根据各人不同特长、不同能力、通过压担子,加负荷,使之尽心尽力;对那些无所事事,无所建树的人以必要的警示和惩罚,营造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下一篇: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