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

2024-07-14

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精选8篇)

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1

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构筑市场优势、赢得市场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流。那么,作为农信社来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倡导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呢?

一、加强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的、独特的经营传统与管理方式以及发展战略,而获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并且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当今世界范围内金融企业的竞争,已发生延伸与演变,不仅直接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且更体现于企业文化的竞争。世界管理研究的权威美国哈佛大学认为,金融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托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的投资不但能营造企业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氛围,还能够减少巨额的管理成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文化管理企业。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业将呈现出明显的业务国际化、竞争白热化、手段现代化、经营全能化、管理系统化等新经济时代的特征。金融企业必将在企业文化上展开较量,形成冲击反差,因为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金融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企业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在成为崭新的竞争手段。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农信社惟一的出路就只有加速层次升级,在不断完善“硬件”的同时,加快“软件”优化,构筑优秀而又先进的企业文化,用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农信社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农信社增强市场竞争力极具战略性,并且农信社企业文化的重新创造不能再“慢跑前进”与“小幅修正”,应从根本上进行突破。这是由于农信社今后即使技术、人力及硬件要素等能跟上,若没有企业文化去支撑,“软件”落后,企业依旧缺乏内驱力,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所以,农信社必须加强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纵观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农信社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 前农信社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同业竞争方面,新兴业务发展较慢,综合竞争力较弱;在风险控制方面,客户结构较差,基础管理薄弱;在考核机制方面,考核分配细化不到位,责权利协调机制不清晰,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队伍建设方面,员工

整体素质和人才结构与现代商业银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虽然有体制机制等历史因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问题的形成也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有关,在企业经营理念上没有高度统一,在核心价值观上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在行为规范上依法经营、合规管理的文化尚未构建到位。

(一)部分信用社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存在误区

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经营管理,一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只注重业务经营,过度强调任务考核和物质激励,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只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当期成本,而没有认识其远期回报;二是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相混淆,将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地认为是组织员工学习座谈或是搞文化娱乐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形式表层;三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外出学习和尝试,但与各行实际结合不够,形似而神不似,忽视了对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再造。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合力,没有统一的规划

一些行缺乏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进计划,有的行只提出了字面上的理念,而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措施。部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分散性,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部门的事,企业理念的提出也往往是由工会部门负责,而制度建立则是由各专业部门负责,理念与制度、措施缺乏有效的衔接。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鲜明特色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二是通用理念多,缺少银行特色,缺乏农信社个性和创意;三是对外形象宣传层次较低、品味不高。公众对农信社的业务范围、产品功能认识模糊。

三、建设有农信社特色的企业文化

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塑造“六大农信社文化”,在努力培育企业精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以绩取人的用人氛围,团结友爱、和谐宽松的人际氛围,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致力于建设有学习力、有文化力、有战斗力的团队组织,为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培植茂密的常青藤,锻造“文化力”。

一是塑造学习文化。当今世界,成功的企业应是“学习型组织”。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观点,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的是学习文化。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

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和智慧。尤其是团队通过共同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平庸。因此,学习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二是塑造管理文化。管理是办好商业银行的永恒主题,是业务经营稳健运行和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只有按照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从严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同时,还要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积极倡导以自我约束为条件、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自我改善为目标的柔性管理,以独特的制度文化统一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员工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全行目标的实现。

三是塑造服务文化。农信社是一家服务银行,服务是银行提供的唯一产品,银行同业竞争实际上就是服务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在全行树立一种“客户第一”的思想,努力营造一种服务高尚的氛围,使服务成为融入每名员工的血液,让每位员工都知道什么样的服务行为是受人尊敬的,什么样的服务行为是受人唾弃的,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客户的满意为落脚点,让每一位走进农信社的客户都满意而来,乘兴而归。

四是塑造家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家,要想让员工爱企业、爱农信社,农信社就必须尊重、关心、爱护自己的员工,维护员工的利益,让员工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感到温暖、温情和温馨,使农信社真正成为农信社员工的依靠和家园,从而使广大员工自觉地爱家、建家、管家,形成“农信社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靠农信社生存,农信社靠我发展”的共同理念。

五是塑造制度执行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机制,公开竞争、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目标管人、制度管人的评价考核机制和以能效取酬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以工作论英雄,靠贡献比高低,按效益行奖惩,凭业绩定升迁的氛围,才能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农信社呈现出人气旺、信心足、干劲大、效率高、节奏快、前景好的发展态势,并获得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战略超前、谋略超前只能说明思想先进,而制度执行上高人一筹、领先一步才是决定市场优势的关键,没有一流的执行力,再好的决策和构想都是空谈。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倡导以“强化执行、狠抓落实” 为中心的执行理念,把执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切入点,着力打造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积极强化员工“关键在执行,根本在落实”的自觉意识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六是塑造品牌文化。品牌是农信社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农信社带来超额的收益。通过在社会上开展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展示农信社的形象,反映农信社回报社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员工对农信社的荣誉感、自豪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就能使农信社的品牌形象、文化形象不断得到提升,进而带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可能一蹴就,也不会一成不变,随着金融市场的变革和发展,农信社要立足于现实和市场的需求努力推动农信社特色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动农信社明天又快又好的发展。

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2

企业文化从狭义上来讲, “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从广义上来看, 企业文化包括由企业哲学、经营观念信条、企业目标等组成的隶属于精神方面的价值体系;由组织环境、组织结构、战略、规章制度、习惯、惯例等构成的行为体系;由组织风尚、传统、行为规范、成员行为能力等构成的经营风尚三大部分。

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来看,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狭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铸造企业灵魂的工程, 成功发挥企业文化的“铸魂”作用, 可以很好地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 形成职工对企业的高忠诚度, 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广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则与企业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对农信社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 企业文化可以体现农信社“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它既不能被混淆于特定企业文化或经营实务, 也不可以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短期目标妥协。农信社的核心价值是: (1) 确保农信社自身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和谐社会的使者。 (3) 市场经济中各经济的旗帜和标杆。

农信社的核心价值观第一责任是要确保自身在市场的检验中能够生存, 并保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信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这个基础遭到损失将意味整个社会经济将遭到巨大的破坏。不管是经济发展顺境, 还是经济周期的低潮期, 市场经济的基础或者基石必须能够经受任何危机的考验。换句话讲, 即使是面对危机, 这个基础或者基石也不会被破坏, 这就是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农信社也能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农信社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需求。当今社会是一个透明开放的时代, 任何组织或公民, 都不再是信息特权的主体。任何组织或公民都能凭着工具的先进性对与利益相关的信息了如指掌。农信社顺应了这种时代的潮流。通过深入改革发展, 农信社首先将自身置身于公众的视野并接受市场和公众日益苛刻的检验, 也许还不是十全十美, 但是, 在市场的检验中确立了自己的从业理念和价值取向, 从而形成了农信社的核心价值。

第二, 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 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 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 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 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 从而吸引、留住人才, 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 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增加产品的价值, 从而增强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农信社正处于改革发展时期, 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 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 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包括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事实证明, 在现代的企业建设中, 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 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有利于创造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企业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 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就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 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 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 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 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在实践上成功, 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特性, 创建个性鲜明, 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现阶段, 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农信社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信社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 他们的思想意识, 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 价值观与经营哲学, 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优秀企业文化虽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更凝聚了企业领导的智慧与心血。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农信社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 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农信社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 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 农信社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 领导的言谈举止是一种无声的号召, 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只有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此, 作为农信社领导, 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 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和管理者,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 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 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 农信社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

农信社加强领导, 为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要切实摆上位置。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农村信用社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二是要实行一把手工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年终考核、等级行管理以及干部的晋级、提超前谋划, 全面推进。建设企业文化, 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 必须有重点、分层次, 结合实际, 逐步推进。可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设计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 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四是统分结合, 上下联动。总体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拟定后, 各地可根据本行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完善, 做到首尾呼应。五是要成立专门机构。就当前农信社的现状看, 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推广中心, 设立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 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和协调。包括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某些重要活动做出总体部署, 等等。

2.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 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人, 为了人, 尊重人, 塑造人”企业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因此,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 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走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溶于各项活动之中, 使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 都能汲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营养, 为构筑一流的企业, 雕塑凝聚力极强的战斗群。企业要做到唯才是举, 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构建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积极创新人才机制, 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人才, 公正、公道地对待人才, 选好人才, 用好人才, 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此外, 农村信用社以“求进、求新、求合、求严、求实”的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将服务明星和业务能手奉为员工楷模, 以此培植员工价值观, 先进人物不但拥有崇高的荣誉, 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 还在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晋升发展机会。

对客户, 一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进行产品创新包括满足基于客户真正的金融需求、进行关注客户资产负债表的整体优化等;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创新, 并将新的流程模块化、标准化, 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建立客户关系系统 (CRM) , 通过实施差别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发现并实现客户价值, 追求客户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实行客户经理制, 从客户需求出发, 整合银行的内外部资源, 完善和规范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和客户服务, 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

构建企业和谐会计文化的思考 篇3

会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工作能否实现有效的监督,保证经济业务合理合法,自然也离不开所处的具体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因素必然会对会计工作发生作用,因此,研究会计文化环境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会计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在个人主义盛行、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权距较小、崇尚阳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计模式在管理上,强调行业自律,政府的作用有限;在会计准则上,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在会计职业上,会计职业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财务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透明公开;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并有大胆的创新。美国是其典型代表。在集体主义盛行,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权距较大,崇尚阴柔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计管理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会计准则强调指令性、强制性、统一性;会计职业地位较低;信息披露偏向保守:会计核算采取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准备金”概念使用频繁。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法国、德国。

会计模式的产生、发展,始终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只有认识到文化环境和会计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会计模式并发展这种会计模式,从而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当前我国会计文化环境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会计改革以来,我国会计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文化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新情况。

1、价值趋向上:个人主义有所增强。改革开放后,人们公开承认自我,个人主义有所增强。人们不再觉得为组织奉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其创造价值的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回报预期,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员工个人选择的机会和渠道增多。企业对其约束力越来越弱。会计人员更看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及个人价值的更大实现,他们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进修和考证活动,工作勤奋,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意识也显著增强。但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受个人主义的影响,会计工作中也出现了损害国家利益、他人利益的现象,诸如造假账、挪用公款、贪污等。

2、对权距的认同感逐渐缩小。在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会计制度,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各项会计制度的出台,尤其是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实施,更多考虑了专家、学者、民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和意愿。

3、性格特征上:阳刚之气开始形成。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很差,甚至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强调经济效益,讲究竞争和优胜劣汰,分配方式多样化,职工的社会保障、福利开始社会化,有了风险意识,人们普遍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勇于竞争,更富有成就感。

4、对不明朗因素反应减弱。计划经济时期,会计业务全部用具体的会计制度加以规范,会计人员不能变通地去处理一些新的会计业务。市场经济时代,开始鼓励会计界灵活地制定会计制度,力求在会计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会计人员也有了灵活处理会计业务的余地。

三、构建企业和谐会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是企业及其活动的主体,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的一种具体活动,其主体自然是人,会计人员的行为方向与方式、行为力度与效率直接决定着会计工作的效率。所以,关注人,关心人,尊重人,研究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是构建我国会计文化的重要前提。把以人为本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理念,不仅与现代管理大趋势相一致,更是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使会计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

2、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一方面'要通过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扬弃和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市场融为一体,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比如对西方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乃至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等等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的,有利于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东西。

3、革新会计教育,塑造优秀的会计人才。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才的评价是以政治思想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而组织观念、群众关系在其次,在会计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用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从反映和维护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积极要求人手,塑造具有职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分工、人才合理流动和平等竞争的机制,努力建立一个使人的能力得到发挥的平台,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爆均,谈会计文化的发展及其价值取向,商场现代化2005.1

[2]左启鲜,加强会计文化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集团经济研究,20065

关于构建现代邮政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4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竞争的世纪,也是管理化生存的世纪,企业文化将主导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发展。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繁荣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二十一世纪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新经济发展战略,将对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竞争力与凝聚力的统一起到决胜的作用。邮政作为独立运营的现代企业,能不能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将关系到邮政能不能在新世纪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就现代邮政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谈一点个人见解。

一、关于邮政企业文化现状的分析

企业文化在80年代传入我国后,邮电企业也凭借自身的行业特点、文化传统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了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如:企业文化理念的引入、普及、渗透,企业精神的培育、提炼、宣传、教育和实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程,提高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的内外形象建设等,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但这远远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文化也逐步深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相比之下,邮政企业由于独特的社会职能,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方式和具有传统特色的经营方式,使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着不尽如意的方面,表现为:

一是对企业文化的内容、性质缺乏深刻的理解。表现为:

1、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片面强调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没有真正体现。

2、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而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

3、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

4、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二是对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战略发展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理解,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贯穿于企业全面工作的战略来考虑和部署,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自觉或不自觉状态,尚未形成统一而完整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是在企业文化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缺乏组织机构的支撑和全体员工的参与。

四是经营决策者的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念不明确,缺乏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具体内容。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文化建设难以求得更深、更广的进展,无法形成内核动力,就目前而言,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与先进企业相比尚属起步阶段。

二、关于现代邮政企业文化的定位

只有在了解目前邮政企业文化的现状和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明确现代邮政的发展方向,才能正确地为现代邮政企业文化进行定位。首先要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性质和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事业为共同追求目标,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长期发展战略。新时期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应是理念贯穿于制度、精神落实与行动、价值体现于共识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

邮政企业文化的定位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要有现在决定未来的超前意识。邮政在胜利实现了全行业三年扭亏目标之后,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国家邮政局把推进邮政现代化作为邮政步入良性循环之后中国邮政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并确定了邮政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1)邮政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2)邮政的市场开拓能力要强。(3)邮政的经营管理能力要强。(4)邮政的规模经济效益要好。(5)邮政的企业文化要先进。这五个特征意味着邮政要在新世纪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这就要求目前的邮政企业文化尽快摆脱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两张皮”做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扬弃,按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具有高度同一性的原则,紧密围绕邮政现代化五个特征的核心内容,着眼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一是开拓创新,面向市场。邮政作为独立运营的现代企业,进入市场、直接面向市场的时间不长,在经营意识、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上还没有完全与市场对接,还不善于运用商业化的经营方式和手段去开拓市场,邮政的市场营销体系还不完善;管理粗放、手段单一,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邮政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调整原有的惯性思维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缔造具有鲜明市场特点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大力倡导和增强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

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就是增强凝聚力与竞争力,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和潜能,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需要所有的职工对企业的目标具有极大的认同、并主动参与,实现“人企合一”。邮政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型于一体的全程全网企业,制定并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建立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为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事业舞台是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键。

三是用户至上。邮政作为服务性行业,用户至上意味着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中,用户是最重要的,只有首先满足了用户的需要,才能保证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只有让用户满意,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要把用户至上定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通过服务理念的确定树立和提升邮政的品牌形象,通过对职工广泛的宣传、引导和运用,使之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中,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是培育先进文化。相对于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邮政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的现代管理人才,干部职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还跟不上现代邮政发展的需要,并将制约着推进邮政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培育质变、超越的精神内核,逐步形成促使干部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和张力。

三、关于现代邮政企业文化的运作

对于一个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并正向现代企业靠拢的邮政企业来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立足新起点,审视新需求,分析新课题,缔造新文化,开辟新境界,使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发展。现代邮政企业文化的运作过程也是新一轮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应根据对邮政企业文化的定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从四个方面进行运作。

(一)培育和树立科学的企业理念,增强导向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应是首先形成自己的理念系统,如果没有企业价值观的表述,没有一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系统理念的形成,就谈不上是有意识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理念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它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工作方法,是企业领导者同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指南。企业理念系统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企业理念的提炼确立必须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既定目标为参照,提炼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的企业价值理念。在思路上应着重把握六个方面:一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扬弃,二是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三是显映出创新与进步的时代主旋律。四是凸现现代管理的先进性。五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六是体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亲和力。与此同时,企业价值理念的确定也是观念的更新、文化的更新。在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中有些方面也是值得借鉴的。如: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关心人、信任人、培养人、爱护人、激励人的理念和方法;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追求卓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企业道德;开拓创新的不解追求;真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追求效率和效益的竞争意识。

从成功企业的范例来看,企业文化突出强调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它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高于物质和规章制度等一些硬性要素的。海尔文化中“用户永远是对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质量的人干出来的”、“创造市场”、“人人是人才”、“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等理念,不仅正确地指导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断扩张,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而且也对社会文化、行业作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外界越来越多的人透过海尔的高速发展看到了海尔文化的魅力。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一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可转化为生产力。

(二)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增强推动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风貌、特征、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用户识别企业向外界展示风貌的桥梁。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内,有助于企业职工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对外,企业形象是企业制胜的重要资源,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开拓。

企业形象的整体特征,决定了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塑造员工形象。企业形象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行为方式、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等生动且直接地展示企业形象。因此,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是营建机制,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精神,营造争先的氛围。二是规范行为,通过制定岗位行为准则及礼仪等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素质,提升现代文明意识。

2、塑造服务形象。邮政的产品就是服务,现代邮政的服务要定位在“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树邮政品牌”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率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文明的服务环境。因此,这种服务必须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服务形象应当伴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功能的扩展、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设施的完善而提升。

3、塑造环境视觉形象。在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以网点规模化、设施标准化、标识规范化、风格现代化为标准,以“中国邮政”企业标识为基础,体现企业标识整齐统一,形成网点连锁,进而产生品牌效应。

4、塑造公共关系形象。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只有使自身的内部条件同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成功的公共关系形象有利于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并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企业公关形象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媒体和手段。

(三)实施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策略,增强亲和力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众所周知,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人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自身的价值和潜力也越来越被重视,管理的中心由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开发和管理上,“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服务行业的邮政企业要体现对内,以员工为本;对外,以用户为本。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加强企业的人文环境建设,企业的人文环境、企业和职工的人文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它支配着企业的行为,左右着企业的前程,它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内涵,并终将成为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动力,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激励力、约束力、纽带力的作用,通过共有价值观营造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使全体员工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是领导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中,应自觉地把人放在企业的中心地位来看待,创造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氛围,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不再把企业作为单纯生产物质财富的社会经济组织,而应同时看作是造就人、培养人的场所,不过分地用企业利益的共性特征压抑职工的个性特征,以免损害与个性相伴相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这样才能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汇到企业的目标上来。形成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生存的信念。

三是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好企业人才。一方面是选好人,主要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新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形成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是用好人,成功企业有一种观点,把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称为“土壤学说”认为,企业有很多资源灌溉土壤,所有的员工都在这片土壤上自然成长,接受市场经济的风雨吹打,能长多高就长多高,最终人尽其才,充分释放人才的潜在能量。也就是说,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保证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通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是以用户为本。就是让用户满意,树立“一切为了用户”、“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观念,并以观念引领行动,真正关心用户,事事处处为用户着想,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企业也就具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用户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海尔的成功就在于一切从顾客出发,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企业应变之道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作为当今成功企业的模式,已经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重在形成员工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理念,重在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建设企业的共同愿景和组织文化,重在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学习和应变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倡导终身学习,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把目标定位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和人力、资金一样,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作为传统行业的邮政,应从时代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全员知识水平,跟上知识经济的浪潮。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企业能保持竞争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现在许多优秀企业都把建设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放到更优先、更重要的位置去考虑,我理解,这并不是说利润不再重要,而是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持续学习就难以创新,而没有创新的企业是难以发展的。也将不可能赚到更大的利润。邮政的发展愿是建设现代化大邮政,笔者认为,邮政企业应立足目前,着眼长远,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增强核心竞力争打牢基础。应从以下方面实施:

1、在企业内部开展建设互动学习型团队活动,建立学习制度,倡导学习风气,营造学习氛围,强化员工的学习意识。

2、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外,同时也应是一流的教育培训工作者。如一些大企业的老总都亲自为企业的员工讲课。而且它们考核干部的业绩,相当程度上是看其能否培养下属及员工。学习培训要在领导者的强力推动下,不断地激发全体员工产生学习培训的紧迫感,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3、更新观念,调整企业培训工作思路,要立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培训系统,长短结合,在搞好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企业的文化风格和未来发展愿景,围绕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知识更新分层次开展培训。

4、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搞好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和落实培养复合型人才计划,要通过全方位培训,岗位交叉、轮换使每一位员工都具备多项工作能力,使人材变人才,再变成人财。

5、围绕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邮政,整合资源,加快邮政事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把这个世界带入了一个巨变的时代。如果能够把企业创建成学习型组织,企业就能以顽强的应变能力,立足于多变的市场。

浅议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范文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机融合,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柔性的管理方式。它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统一的道德准则,恒定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思想信念、一致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髓,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农信社的与时俱进和全面振兴,农信文化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它将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以巨大力量,于无形见有形,助推信合事业战略目标实现

一、以历史作参考,发现企业文化价值 优质而持久创新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区别于其它竞争手段最重要的根本标志。纵观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无不是优秀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沃尔玛、海尔等企业的成功告诉我们,企业的竞争不仅是市场的竞争,而且也包括文化的竞争.唯有高扬品质高雅,浑厚卓越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查古阅今,诸如穿着有“服饰文化”的出现,农耕有“农耕文化”的产生,品茶有“茶艺文化”的出炉,农信社作为金融企业,也应建立健全自身文化,且须创自我风格,成一家之言。

二、从现实生动力,提升农信文化意义认识

长期以来,农信社以“杂牌军”的形象面世,虽然历经改革发展已有很大改观,但与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仍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2007年,随着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雨后春笋,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快速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资源正在重新“洗牌”,主体多元化、产品多样化和各路“诸侯”群雄逐鹿的态势已经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农信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之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谁能把握主动,谁能第一时间发现商机,谁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谁就能够站领高地,抢得优势。立于21世纪群雄逐鹿的金融体系之林,农信社要制胜,要想赢得主动权,如果单在粗放型的外延扩张上做文章,就势必难以稳操胜券。只有且必须施文化强社策略,走文化兴社道路,才是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根本。然而一种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其持续创新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它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且艰辛的建设历程。如何建设优质的农信社企业文化,成为千万信合人不懈探索的恒久话题。

三、靠行动出成效,构建农信文化完善体系

常言道,“树因蒂固而根叶茂盛,水有渊源而长久不息。”要建立自己颇具特色、极具实力的优质企业文化,就必须以实际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塑农信精神,扬职业道德,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极佳的信誉品牌,提升农信社的综合竞争力,形成农信社历史改革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牢记经营宗旨。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作为联系城乡居民的最好金融“纽带”,立足“三农”,以其所处的独特地埋位臵和遍布城乡的覆盖网络,以农村为主要市场,以农民为主要客户,以农业为主要对象,服务“三农”,奉献“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支农贷款的投入,将农信社的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肩负起支持经济发展重任,开拓助推城乡繁荣伟业,将是农信社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永远不能背离的宗旨和坚守。

——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时下无论是单个金融行业,还是整个社会体系,各企事业单位都已将人才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今非昔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是强社之本,人才在企业里成长,企业靠人才发展”的人才兴社理念,深切认识到人才是农信社发展根本,是农信社最活跃,最积极,甚至对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实施人才强社、人才富社战略,构建人才强社兴社富社文化,切实把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自觉尊重人,爱护人,主动理解人,关心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真正感受到信合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信合大家庭的爱;坚持人本管理思想不动摇,做到广招才、善纳才、多荐才、重保才,知才善用,唯才是用,让员工各施其才、各显所才、各尽其才,做到个人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力求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内达团结,外谋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中华民族,素有礼仪邦国之美称。信合人,当有礼让之精神。我们要知道,客户就是我们的第二“老板”,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我们让我们的这一“老板”──客户的满意程度。客户满意,就是我们无比的资产和财富,客户不满,就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和不足。我们要明白,搞好服务,优化形象,将是农信社竞争制胜的有力法宝。我们要擦亮眼睛,提高认识,切实把“服务”作为农信社的“生命工程”、“吃饭工程”来对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可行措施,将服务工作抓实抓好。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技术、职业道德的培训,让员工学会工作,学会尊重,学会服务,时时做到心系客户,心爱客户,用心服务;积极推行文明服务窗口活动,坚持服务微笑,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改进服务态度;坚定不移的正确理解“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内涵,客户是多元的,素质高低不齐,性格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在对话时要讲技巧,讲方法,讲文明,讲礼让,要知道顾客的不理解就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客户的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不到位,客户的不支持就是我们工作的不积极;加强服务环境建设,统一着装,挂牌服务,仪态大方,举止得休,符合规范,处处让客户感觉到宾至如归,时时让客户感受到热情周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一流的服务文化。——形成竞争态势。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的不二自然法则。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竞争,而是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资金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和信息竞争等演变为多元化的、立体的、整体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竞争。面对金融产品和市场服务日益市场化、商品化,农信社要在激流中涌进,就必须构建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态势,营造竞争文化。坚持员工录用公开、公正、透明,能者进,庸都退;岗位确定竞聘上岗,技精者上,末尾淘汰;领导选拔坚持业务考核与民主推荐相结合,公开选拔,公平竞争,任人唯贤;推行奖惩结合评价机制,定时定量定质考核,优者奖,后者惩。提升员工竞争意识,发扬亮剑精神,敢于竞争,胜于竞争,敢于亮剑,胜于亮剑,努力打造颇具实力的竞争文化。

——注重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是农信社的核心和重心。领导班子文化是领导班子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以及思想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氛围的总和,它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的凝聚力、领导力、战斗力,而且决定着农信社文化建设的走向,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信社的生存发展和兴衰成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支有文化、高素质、精业务、会管理、能够科学决策的领导班子队伍。勤于学习,在学习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善于思考,在思考中谋篇部局,创新发展;精于总结,在总结后策马扬鞭,科学决策,不断培育并形成“自强不息、用心创业、兼容并包、坦诚和谐”的领导班子队伍,求真务实,廉政高效,情系信合,利谋信合,用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职工,树立威望,引领前行。

——强化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企业不断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强化制度管理,加强制度约束,推行制度文化建设,让农信社在制度约束中飞得更高,奔得更远。一是要建立健全员工岗位职责、业务操作、服务规范制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操作有章可寻,违章处罚有制可依,从制度上保障文化建设;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深入分析,及时处理,督促改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畅行无阻;三是要强化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奖惩,用铁的规范,铁的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倡导用心工作,用心做事,按制工作,按章办事,杜绝在行为上发生事故,构建严密的制度文化和合规文化,确保农信社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优化外部形象。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条件和资金不足等情况制约,形成了农信社硬件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服务设施老化,周边条件复杂的局面。在21世纪现代化与高科技并行的经济社会形势下,经营环境的好坏,服务设施、服务功能的齐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用社对客户吸引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到农信社的业务经营与改革发展。信用社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功能,向社会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外在形象,创建一流的品牌文化。

——倡导廉政建设。以廉政理念和思想教育为先导,提高廉政意识;以廉政法制为核心,建立和完善违法必纠、违制必罚、违规必处的制度和机制,把廉政建设从单一的道德提倡,变为法治与德治、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多元作用,加大违法、违制、违规等不廉政成本;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地位和荣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风亮节,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光明磊落,做到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为人,形成风正人和的良好工作氛围;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紧扣信合行业特征,深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常擦“防腐剂”,促进干部职工经常自省、自警、自励,增强防腐拒变能力;坚决铲除贷款“吃拿卡要”、请客送礼、重大事项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职工队伍;以史为鉴,不断总结廉政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强力的拒腐防变廉政文化体系。

农信企业文化演讲稿 篇6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活动。我是来自溪口信用社的向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相信在座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时候是一坐到办公桌前就没有时间起身,泡好的热茶,待到口渴难耐想喝的时候,已经凉了;临到下班,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便带回家继续做。有时,家里人会调侃道:“你看起来比国家领导人还忙嘛!”面对他们的调侃,我们一笑了之,因为我们已经把信合当做了自己的家,忙工作就好比是在忙家务。假如我们得知家中的自来水开关突然坏了,水流不止,该心疼了吧,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的,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样,会马不停蹄地冲回家把它修好。家无忧,我们才会安心工作;工作无忧,我们才能放心回家。

进入信用社工作已有将近一年,我以一个员工的视角,关注和见证着信合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以自豪的信合人的身份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与同事们一起体验工作的艰辛,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可以说,这一年来的经历让我觉得比过去的二十几年都要丰富。我从初出校园的懵懂与青涩到现在的理智与成熟,时光的流沙印证着我和农信社一起成长的足迹。作为一个初上农信征程的新兵,面对当今社会多元化竞争的格局,我们该何去何从?面临金融市场的争盘夺地,我们在与农信社存亡一体、争创一流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去做?我认为,要建立独特的以农村信合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迅速提升农村信合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使农村信合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慈利信合品质,是我们每个信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应以人为本,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让每位员工都知道企业的远景,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内,它是一种向心力,对外,它是一面旗帜。

从大处来讲,农村信用社的主导地位在于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垄断,服务三农,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便成为我们谋发展的主题。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春种秋收,我们的金融产品却还相对传统单一,很多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依然还只是一个梦。给农民一份支持和帮扶,并不等于给了他们一个追求梦想的理由,服务农村就该是对人生幸福的成全。从小处说,服务无小事,细节看成败。我们注重服务品质,在接待客户的形态上、语言上、着装上下功夫,要求要有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在生活节奏如此迅猛的今天,客户更需要的是效率。效率是无需在排队上耗费过多时间,让每个人的忍耐力降至冰点。我想,经营体制的创新、业务产品的开发该是我们下一步的服务课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行业做大做强的金牌式文化建筑,它除了有美好的外在形象,还拥有内在的深厚底蕴。我们一直在谈改革,改革不仅在于转型期特有的变迁力度,同时也在于一个企业精神的根是否牢固。诚然,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作为一名年轻的信合人,怎样为自己的事业家园创造一流的环境?我认为自己的职业账户上应该具备四种存款:一是要具备学习能力。人生风雨路,知识伴我行。一名优秀的信合员工要想不断取得进步,提升自身价值,惟有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段学习一次超越,一次超越一回完善。有学习才有成长,才有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二是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我们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善待自己的工作,善待他人,不吝惜微笑与爱心。文化素质要求我们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品质,以卓越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更多的人。三是要讲求合作。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你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才能。我认为,常规工作由集体决定,分工合作,再结合团队力量,才能发挥个人最大优势。同样,企业与客户之间也讲求合作。客观的说,一笔不良贷款的出现跟借贷双方脱不了干系。客户有客户的问题,但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没做好的银行。精诚合作是加强企业与客户间和谐共赢的重要手段,学会合作,就有效益,就有未来。四是要具备使命感。对待工作我们要以责任心为首,责任心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我们说,责任心是一个人应有的担待,但我认为使命感更重要。责任感是要我去承担一切,而使命感是我要去承担一切。只要人人都有使命感,我们慈利信合创建一流金融机构不是神话。

打造精品慈利信合,我们任重道远;畅想未来,我们激情满怀!或许我今天的演讲还显得书生气十足,纯属纸上谈兵,但我深知,要想不断提升自我,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信合员工,还需要很多努力和付出。有句名言叫做:“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来推动你。”对于做好信合员工,我信心百倍,因为我有三颗红心,那就是:热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再多灿烂的话语也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既是共同的事业和梦想造就了我们彼此的相识与奋斗,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弘扬企业文化,做好信合主人,齐努力同发展,共建慈利信合美好家园!

构建农信社独特企业文化的思考 篇7

一、问题与根源

在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偏差, 这些偏差可以归纳为“三重三轻”。

一是重实功轻虚功。相当一部分职工认为, 保安全要把劲用到设备质量上, 而把安全宣传教育、思想认识、安全理念看成是形式主义。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 主要是部分干部职工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 认为上硬件见效快, 而抓软件看不见摸不着, 见效慢, 因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环境影响、业务素质等软件的投入。

二是重上层轻下层。有的人认为, 构建安全文化关键是管理层, 上边定了框框, 下边执行就行了。这种认识完全是本末倒置。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没有认识到管理层与执行层, 忽视了职工群众在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作用。

三是重实惠轻荣誉。有的人认为, 安全优劣要与经济利益挂钩, 才能调动积极性, 荣誉无所谓, 一度出现以奖罚代荣誉的现象。我们感到, 这不是健康的安全文化, 而是将安全文化庸俗化。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受社会上“金钱至上”风气的影响, 而忽视了荣誉激励的作用。

二、探索与实践

安全文化是集人、物、法、环为一体的系统, 因此, 我们在构建安全文化过程中采取了“四以”的做法, 即以人为本、以物为基、以法为据、以境为链。

以人为本。就是在构建安全文化的过程中, 坚持依靠干部职工保安全, 关心职工群众, 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以人为本是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多年来, 我段坚持养路育人的指导思想, 建立了一队、一班、一课为基本框架的安全教育模式。一队, 即建立了党政工团联合安全宣传队, 由党政工团主要领导挂帅, 深入到各车间班组通过图片、演讲、录相、现身说法等形式, 对职工和家属进行安全教育, 以自己的事教育自己的人, 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一班, 即安全专题培训班, 对“三新”人员、临时雇用人员、主要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每季一次, 不合格不能上岗。一课, 即每日上班前早点名时, 针对当日工作特点, 进行每日一课或每日一题教育, 收到提醒和增强记忆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职工将安全二字像种子一样植入心田。

以物为基。安全文化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铁路工务部门来说, 安全文化离不开线桥设备。提高线桥设备质量, 不但是运输安全的基础, 而且是安全文化的基础, 离开这个基础, 安全文化就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近些年来, 我段围绕提高设备质量这个课题, 瞄准争创一流的目标,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维修科技含量、改革维修体制、设备改造、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收到良好实效。同时, 通过争创一流设备的过程, 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增强了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责任感、钻业务练技术的紧迫感、攻坚克难的荣誉感。

以法为据。以严治路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 “严”必须以法律和规章制度为依据。近几年来, 特别是去年以来, 我段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同时, 还深化了安全考核激励机制, 实行了安全监察通知书、安全奖惩制度, 在安全管理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奖优罚劣, 使安全与个人经济利益、政治荣誉和岗位挂钩, 保证了安全生产秩序井井有条。同时, 也增强了职工的法制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以境为链。俗话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对文化的影响。因此, 我段十分重视安全环境建设, 营造三种安全氛围。一是视觉氛围, 在醒目位置书写安全标语, 如“我安全、我遵章、我幸福”等永久性标语, 还在某一活动中悬挂临时性宣传口号, 举办安全生产书画展览等。二是荣誉氛围, 如评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典型, 营造遵章守纪光荣的气氛。三是警示氛围, 如及时下发段安全通报, 转发上级事故通报, 开展阶段性的安全大检查活动等, 警钟长鸣, 不断注入保安全的新动力。

三、思考与体会

通过构建安全文化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总结出构建安全文化要注重“四个体现”。

一是体现安全文化的目的性。安全生产的实践产生了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反过来要为安全生产服务, 如果起不到服务作用, 只是做样子纸上谈兵, 给领导看, 当经验讲, 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 我们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 而应围绕安全生产构建安全文化, 并通过安全文化服务于安全生产, 使安全文化变成物质力量。

二是体现安全文化的渗透性。安全文化必须渗透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 成为自觉行动的规范, 如食文化的“色、香、味”一样, 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都应闪烁文化的光彩, 使思想和行为融为有机的整体, 决不能两张皮。

三是体现安全文化的群众性。安全文化应该成为全员共同的理念, 共同的认识, 共同的准则, 共同的行动, 这样的文化才有影响力。所以, 我们构建安全文化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 使安全文化有人情味, 有亲切感, 有感召力, 为全员所认同并接受。

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44-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是员工的热切呼唤和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打造以和谐作为主旋律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融洽方方面面的关系,积聚正能量,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贯彻以人为本,打造和谐企业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企业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能够进一步密切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治企之本、兴企之策。贯彻以人为本就是做到事事以职工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做到权为职工所用,利为职工所谋,把服务企业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引导职工高品位的价值追求,尽最大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合理的精神文化诉求。一是心怀感恩之心,呵护善待职工。职工无论在级别、待遇、环境等方面都属于弱势群众。管理者真诚地热爱呵护职工,与职工心连心、心交心,就能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易如反掌,水到渠成。上下级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职工敬仰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必然焕发出冲天的干事豪情,尽最大力量把工作做好做圆满。二是心怀感激之心维护职工。职工在一线,最辛苦,收入也最低。要真心感谢职工为企业发展的巨大付出,做到有付出有回报,大付出大回报。充分体现职工的认同,与职工共同创造和谐企业。三是心怀崇敬尊重职工。职工虽然地位低,但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的执行者、企业发展的推动着,离开了职工的辛勤付出,企业发展将成为空谈。作为企业管理者,对淳朴善良的职工应当给以充分尊重,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且认真总结职工创造的新经验,与职工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成共识求发展。

2 夯实硬件基础,促进职工成长,打造和谐企业

一是舍得投入,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建设搭建好平台。文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好坏决定着文化建设的质量。企业要本着全而好的原则,不断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职工业余时间有地方玩。二是想方设法抓好软件建设。抓好内部宣传造势,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正气。对作出突出成绩的一线职工要加大宣传力度,给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可充分利用企业网站、报纸等大力宣传一线职工,形成和谐氛围。三是打好人才基础。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首先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其次是科学理论的培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培养自己的人才。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就能把企业和谐文化向纵深发展。

3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打造和谐企业

职工工作的环境、内容、方式相对固定、单调,通过开展活动,能够改善环境调节心态,发掘自己潜在能量。一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企业和谐精神。大力倡导学习先进文化的氛围。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得到职工认可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帮助职工牢固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二要创造条件开展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用文化平台展示职工的才艺,营造企业和谐氛围。积极开展书画摄影文学等形式多样的高雅文化娱乐活动,让职工耳濡目染,受到教育。让企业的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启迪的功能,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三要抓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不放松,努力凝聚和谐正能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评先树优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表彰先进,用模范激励职工,在班组、车间,企业以职工家庭四大系列开展创建活动,突出和谐思想内涵,吸引职工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谐企业的强大力量。

4 加强理论实践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养,打造和谐企业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工身处一线,接受信息少,很容易被物质追求所累,对理想信念持无所谓态度。在当前信仰普遍缺失的情况,职工更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丧失追求。要请名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枯燥的理论,用先进理论来指导企业每个职工、党员、干部,用共同的指导思想和企业的管理理念来统一全体职工的人心,聚合力量。企业要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实际,深入广泛地开展理论探讨、实践活动,让职工充分感受到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感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感的巨大作用。二是抓好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体现了一个人的修为,也体现出企业的整体水平。思想道德是精神层面的,是虚功,因此抓出实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不能墨守成规,搞老一套的行政命令,强制性学习,必须结合实际,搞活花样,创新手段,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走进内心深处逐渐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公德建设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当按照公民道德刚要要求,深入学习领会精神,使道德观念入心入脑,入耳入眼。三是与时俱进,学好本领,促进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引导职工做具有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的复合型人才,职工有思想、有见解、有担当、有能力。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技能练兵比武大赛,使职工做到一专多能,促进全面发展,为企业发展积聚丰富的人才资源。

上一篇: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下一篇:超炫的qq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