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文化自信

2024-10-18

企业的文化自信(精选7篇)

企业的文化自信 篇1

《上海商业》杂志2011年首期, 翔华同志写了一篇题为:“创新传承, 破解‘老字号’发展难题——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公司发展思路与实证”文章, 今天, 我们特地把它翻了出来, 重读后感悟许多。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翔华的文章是他多年学习汲取中国文化的精粹, 并与老字号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不是不可为, 而是大有可为。关键是每一家老字号的经营者, 都必须在深入剖析把握企业文化脉络的基础上, 切中企业发展阶段和弊端, 找准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敢于创新、大胆创新, 就一定能为企业杀出一条“血路”, 突破重围, 进而实现企业成长与发展。在诸多发展方针和策略中, 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文化与创新。比起众多国外品牌, 我们有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 但切勿使之成为负担, 而要为我所用, 使之成为感召顾客、引导潮流的无形力量;对众多后起之秀, 我们所缺乏的, 正是他们所充沛的创新意识, 只要我们摒弃故步自封, 大胆尝试产品、服务、包装、宣传等一切方面的创新之举, 敢于和时尚共舞, 那么“中华老字号”的浴火重生就一定大可期待。”

论增强文化自信的两个维度 篇2

关键词:文化,自信,价值,传承,创新

一、引言

文化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文化常常可能渗透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但最本质上, 文化却是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思想观念的呈现, 是一定区域内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在我国, 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已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的目标, 并作了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上, 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是人们应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 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建立文化自信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正确定位、理性认知, 做到既不夜郎自大、盲目自信, 也不妄自菲薄, 过于悲观。当前我国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两个维度的关系, 既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又要结合时代背景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1、文化的历史性

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总是与历史紧密相连。对于一个民族而言, 文化常常表现为一种集体记忆, 是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的象征, 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 是人们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 文化常常与文明同义。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 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 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871年, 英国著名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存在主义理论认为, 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 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 社会、国家和民族 (家族) 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

基于文化的历史性这一特征, 一个国家要在全社会内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历史文化传统, 传承优秀的文化价值精髓。尽管从历史上看, 随着朝代更替、制度改变, 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度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对于社会个体的行为习惯、精神信仰等从来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历史。前人那种发自内心对生命、社会和宇宙的深度思考无一不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价值观念。

2、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精髓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

一个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化自觉, 即对自身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要担当。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 我国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习历史、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传承和发扬光大。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 祖先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继承的文化价值观。比如, 在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上, 早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具有了保护环境、规范人们生产、生活行为的传统。《逸周书》载有夏代的禁令:“禹之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在社会秩序的规范上, 《论语·为政》告诉政府应:“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在为官之道上, 《论语·子路》告诉官员:“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这些价值观念在今天仍然是我们需要恪守的原则。

挖掘、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认清中华文明的地位, 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一方面, 坚持文化自信, 首先要有值得自信的文化价值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世界文明体系里, 中华文明是少有的没有断层的文明, 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文明、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都先后中断了, 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的。这种延续性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强大的生命力, 它更是值得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理由。当代权威文化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当今世界文明体系中, 中华文明将以它独特的价值观, 以强大的生命力正在实现复兴, 并成为未来对西方文明构成强大冲击的一支重要文明力量。

另一方面, 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坚持文化自信也是我们中华子孙应有的使命。在全球化时代, 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 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 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在20世纪的100年里, 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大事件。最主要的有三件:一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成立了新中国;三是实行了改革开放。在这三件大事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五四”时期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将线装书和方块字统统扔进茅坑”等新文化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意义,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 当时的学者和思想家提出的一些口号是比较激进的, 人为地想割断传统文化的联系。后来的“文革”更是达到了反传统文化的顶峰, 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受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西方文化涌入国门, 泥沙俱下。西方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其他一些腐朽没落思想对我们青年一代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尤其是文化上“崇洋媚外”的心理, 以为外国的都是时尚的、值得追崇的, 传统的都是落后的、应当抛弃的。“言必称美国”、“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 在文化价值观上显得非常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一百多年来传统的文化价值或人为被割裂, 或被西方文化覆盖, 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尊重, 更没有充分地宣传与发扬。然而,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甚至是今天在许多西方人眼里, 都是悠久、古老、值得尊重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更应该挖掘、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坚持文化自信, 这是我们中华子孙应有的使命。马克思·韦伯指出:“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她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 这个民族就能永远年轻。”追溯文化的起源, 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 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 都源自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 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 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

三、结合时代背景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1、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 也是时代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反映, 又反过来给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能动的影响。进步、科学的文化价值能够给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并能启迪思考, 推动创新, 引领社会进步。文化不仅是上层建筑, 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 同时也是生产力, 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所创造的效益既有社会效益, 也有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直接参与经济价值的创造文化产品本身就是商品, 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拉动经济增长。

文化之于人类, 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 普遍需求, 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 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 认识社会, 获得思想上的教益, 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 陶治性情,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 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在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文化生活, 同时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又都反映着人们普遍的文化观念。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时代需要, 积极创新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只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化价值观才可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所接受, 才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2、创新文化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

文化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 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 它与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代表着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历史经验表明,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不败之地。离开了文化支撑, 即使有繁荣的经济, 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难以巩固。一定程度上, 文化就是一种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今天, 我们提倡文化自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精神上增强全体人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以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其中, 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任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众对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 体现了国家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的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目标。为此, 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征, 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价值。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 我们更需要努力创新、发展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让社会广大民众有精神、有信仰、有道德。当前, 尽管许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富裕起来, 但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却显得十分贫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人们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无关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要积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认识成果, 始终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中,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这两大理论成果不仅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南,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由于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从政治、经济、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建立人们认同的主流价值体系。当前, 我们要继续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的宣传与引导, 并在制度上设计体现这些价值理念的规则体系, 要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找到自己认同的价值理念, 并自觉地按照这些理念去行为。

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文化观念的同时, 还要兼收并蓄同时代各类文明的合理元素。迄今为止, 人类文明中没有哪一类文明是由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组成的, 相反, 在各个文明盛世的时代, 都是一个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过程。随着现代交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世界各类文明之中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密切,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 吸纳别人文化中的优点。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两汉时期我们接受了印度的佛教, 盛唐时代接受了西域的乐舞, 明代以来出现了西学东渐, 开始接触西方思想文化, 翻译他们的著作, 这些都曾经极大地丰富和壮大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今在一个来往更频繁、交流更广泛、互通更深入的大好环境下, 我们更没有理由封闭保守, 相反, 要去吸收和借鉴。中国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观点是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应该坚守的原则。

四、结语

自信是在自尊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心理行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我们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文化正确定位、理性认知。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既是历史的积淀, 也是时代的产物。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为我们强调文化自尊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时代依据。在全社会培育、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既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 也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 我们培育文化自尊、增强文化自信才有坚实的价值认同基础。

参考文献

[1]连树声译, 泰勒著:原始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琪等译,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 2010.

[3]甘阳等译, 马克思·韦伯著: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4]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 2011 (5) .

[5]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上) [J].红旗文稿, 2010 (9) .

[6]蒋建国: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M].人民出版社, 2013.

充满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 篇3

立足当前, 充满文化自信

福建烟草商业以“一株烟草不同叶, 不同叶片皆属烟”为融合原则, 赋予责任“母子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相同基因, 和而不同。在母公司“责任烟草”企业主旨的引领下和“母子文化”体系的约束下, 各子公司凸显自身个性, 认真总结提炼了德、诚、实、宁、容、融、和、正、方、勤、智、精、严等企业个性特征, 以自身的不同个性丰富“责任烟草”“母子文化”内涵。深度融合, 兼容并蓄。以“相同基因, 不同个性, 深度融合, 兼容并蓄”为融合方式, 让13个子文化既能在“责任”母文化上找到链接点, 又能彰显自身特点, 不断推动“母子文化”深度融合。丰富内涵, 融入地域。各子公司融入地域文化元素, 立足自身企业个性特征, 从立志、修身、为人、处事、建功等五个层面, 进一步挖掘提炼企业文化内涵。如泉州市子公司立足“德”个性特征, 提炼出厚德立志、立德修身、明德为人、正德处事、成德建功。我们立足福建烟草商业文化建设现状, 充满文化自信。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基础。在“一株烟草不同叶, 不同叶片皆属烟”融合理念的指导下, 公司探索建立了“母子文化”新架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及全省烟草商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全面发布, 赢得了行业内外的赞誉, 塑造了良好社会形象, 标志着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架构体系完整系统。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领导、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对公司“母子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称号。“母子文化”以“公认难题的突破性成就”为亮点, 获得“企业文化30年实践十大典范案例”称号。

宣贯践行扎实有效。坚持“一手抓创建, 一手抓宣贯”, 广视角营造氛围, 多载体宣贯传播, 积极推动文化成果宣贯践行, 加快文化成果转化。

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理念引领制度, 制度反映理念”的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企业制度修订, 逐步完善、创新地将文化理念融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中。

视觉识别全面规范。认真贯彻《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 为树立鲜明的行业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机关办公室上墙内容、桌面摆放、整体布局等做出统一规定, 打造标准办公室。

评价体系逐步健全。加大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 细化了年终综合业绩考核评价 (千分制考核) 体系中的企业文化内容, 跟踪企业文化宣贯践行成效。制定了《中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福建烟草商业企业文化评价实施细则 (试行) 》,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前景。时代发展前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现代文化战略的制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会指出, 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是社会主义, 目标是推进科学发展,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文化建设战略的系统阐释, 无疑将有力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都为我们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理论支撑。

行业发展前景。虽然当前行业文化建设仍以“地市局 (公司) ”为主流, “母子文化”为基础的“全省统一服务品牌”模式还未全面铺开, 但公司也敏锐地看到, 行业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已经向着统一品牌的道路上迈进, 下一阶段服务品牌的建设将顺利推进。从这点来看, 公司的“母子文化”是有前瞻性的, 是符合行业改革发展实际的。

企业发展前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也有了向前发展的良好基础。更为宝贵的是, 大部分单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 从体制创新、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等方面, 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文化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 文化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着眼未来, 追求文化自强

遵循《决定》精神, 公司将以追求“文化自强”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发展和繁荣。夯实基础阶段 (2012年)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变及推进从理念到品牌的转换, 即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回头看”, 明确企业文化宣贯践行中的难点、重点及对策, 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为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和践行;全面启动服务品牌建设, 努力探索、构建全省统一服务品牌。

提升水平阶段 (2013—2014年)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从理念到品牌的转换, 即在2012年服务品牌建设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服务品牌相关体系, 启动品牌价值评价工作, 提升品牌的经济实力、经营活力和市场魅力、价值创造力。

总结提高阶段 (2015年)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从自觉、自信到自创、自强的转变, 即对前两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在其成果的基础上, 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进步, 推动全省烟草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长效化、特色化。

一是抓好企业文化“难点”建设, 实现“三个自强”。要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通过“三个抓好”, 实现“三个自强”。首先抓好企业文化长效机制建设, 实现“机制自强”;其次抓好企业文化内训队伍建设, 实现“队伍自强”;三是抓好企业统一服务品牌建设, 实现“品牌自强”。

企业的文化自信 篇4

一、先进文化在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凡是准确地反映了某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力要求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谓“文化自觉”, 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所谓“文化自信”, 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 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 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 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1]弘扬先进文化, 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先进文化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容和基础。

历史和现实表明, 一个民族的觉醒, 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 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 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 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 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 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以先进文化为基础的, 当前中国先进文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引领着社会积极向上发展,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先进文化以其严格的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方法, 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夯实基础。先进文化不断地修正自己, 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 以宏大的气魄, 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增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 先进文化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2]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促进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 促进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先进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 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先进文化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 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源泉。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 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3]

二、创建先进文化工程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 高校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大学文化传承的优势, 创新先进文化的建设途径和方法, 将先进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一) 打造基础工程, 夯实根基。

科学文化以其真理性、开拓性和人文性的特性成为先进文化习题中的基础和先导, 因此,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以科学和教育为基础, 夯实先进文化工程的根基。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的媒介和手段,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课堂和阵地。要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是通过教育传播、传承先进文化,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注重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二是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去伪取真,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优秀外来文化。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的态度是创建先进文化工程的基础, 只有夯实先进文化的根基,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会有活水源头, 水到渠成。

(二) 强化主体工程, 突出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工程是建设先进文化工程的内在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 坚持正确的导向, 强化主题, 突出重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同样, 先进文化建设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果辉煌, 世人共睹。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着力培育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 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四是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 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五是努力弘扬中国梦。中国梦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 是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信心所在。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三) 美化环境工程, 扩大影响。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 是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载体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化校园环境, 提炼校园精神, 提高文化自觉自信。校园精神是高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5]校园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三大功能。利用校园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 将校园精神融入环境工程中, 通过文化墙的宣传、雕塑群的体现、网络化的推广, 注重环境和氛围的沟通作用, 将校园精神化成富有暗示、感染意义的具体情境与氛围, 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四) 优化创新工程, 提高效率。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 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采, 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必须优化创新工程, 提高效率。一是创新先进文化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健全领导体制机制,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二是要创新先进文化传播形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 “独特的文化传统, 独特的历史命运, 独特的基本国情, 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因此, 必须走群众路线, 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推广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式。三是创新先进文化传递媒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与新媒介相结合, 创新先进文化的传播媒介, 以互联网为依托, 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微信等新媒介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汪金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N].湖南日报, 2011-10-26

[2].刘国彬, 崔丽华.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3] .云杉.文化自觉是基础——十八大报告文化亮点述评之十一[N].黄河新闻网, 2012-11-2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5] .张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企业的文化自信 篇5

自2004年全球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创建以来, 中国文化与中国民族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已提至文化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不论从国家文化的发展需求, 还是从艺术学的学科建设角度来看, 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都势在必行。此时的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文化贸易的经济层面, 而被看成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及相互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1因此, 中国民族艺术在本土之外的推介, 尤其是西方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态度与评价, 其意义早已被放大到单纯的艺术和艺术市场效应之外, 而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塑造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 文化艺术各领域、各门类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以汉语为桥梁, 以民族艺术为文化载体向世界范围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国家和平崛起、构建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文化战略。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格局中传递中国文化声音, 自主构建、修正中国“形象”和中国“面貌”, 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和对话, 实现文化的融通与共享;同时, 民族文化、艺术的输出与传播也是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背景下,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寻求多元文化的自主互动, 增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随着近年北京舞蹈学院在英国成立了第一所舞蹈孔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在丹麦成立的音乐孔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在美国成立了戏曲孔子学院, 文化部设立的海外各国中华文化中心;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四所高校联手协作的“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的艺术研究院力推民族艺术的海外传播等等着力有效的国家行为来看, 我们有努力把中国民族艺术带向世界的祈望, 通过艺术输出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与中国艺术做出自主的文化解读、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确立自我的文化地位。

当下的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新途径, 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民族舞蹈传播本身, 她指向的是更深层次跨文化的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沟通。朱光潜先生曾指出:没有其它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了解。2中国民族舞蹈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同于语言和其他门类的民族艺术而独特的传播价值与传播优势:

(一) 跨越语言障碍

语言文字是跨文化传播的首要障碍, 舞蹈则由于其自身的非语言文化符号本质顺利地绕过了这个礁石, 它利用身体语言承载文化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 跨越了表层的语言障碍, 易于被文化背景不同的族群所接受和把握。

(二) 美的教育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3艺术教育一直以来被世界各国视为完善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我国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 拟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 联邦政府更以行政手段颁布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核心学科, 在教育中具有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重要地位。可见艺术教育在国际教育格局中具有普世性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地位。

(三) 艺以载道, 一举多得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视为一种中国文化的全息元, 与其他文化信息与文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可以说, 中国民族舞蹈在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全部信息的同时, 也反映、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学习和了解, 不仅能够直观、便捷的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更能对中国各民族地域、人文、风俗、音乐、服饰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二、中国民族舞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什么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文化关照下的艺术产物, 从舞蹈姿态、动律步法、伴奏音乐、服饰道具、表演时间、表演目的、表演场地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以天地为本”和道自然的艺术理念, 以舞蹈形态反映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人们信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看成是具有生命、具有灵性的有机体, 无论是“万物有灵”观念下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 还是“物我相融”艺术关照中的“我看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无不体现着人们以“天人合一”、“物尽其性”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思维在创造艺术。早在西周时期, 古代宫廷即用《六代乐舞》中的《云门》祭祀天神、《大咸》祭祀地神、《九韶》祭祀四望、《大夏》祭祀山川、《大濩》祭祀妣祖姜嫄、《大武》祭祀周始祖, 人们期冀用最高礼制的乐舞形式礼祭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以求得“天地之和”。中国古代乐舞服饰中的“天冠地履” (出自:司马迁《史记·日者传》) 更以“天地之象”为冠履, 把人立于“天地”之间, 通过服装配饰的审美追求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影响。

中国民族舞蹈擅长以舞明心, 借以人格化的自然山川、花鸟虫兽影射人生与大自然的生命哲学, 通过舞蹈描绘天地万物、四季更替所潜藏的自然之道, 以舞蹈“体道”自然、生命和宇宙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从而激发人的“向善”向美”“向仁”之心。这种超越高蹈的精神追求是保证中国民族舞蹈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 也是实现中国民族舞蹈从技术层面的实践体验走向舞蹈文化意义共享的目标所在。在这种“取道自然”又“极天地之和, 融万物于身”的有机宇宙观的支配下,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充满变化, 又错落有致的“阴阳”美学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以这两组为基础的整体、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民族舞蹈最基础、最本质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中国民族舞蹈以艺术的形式凝结、体现着“阴阳推荡”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它们凝聚着中国民族舞蹈中最具文化意义的美学追求与思维方式, 符合中国民族跨文化传播所要传递的文化精神。

三、中国民族舞蹈怎样进行跨文化传播

当逐步厘清“为什么传播”和“传播什么”后,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正是一种“转向他人”的传播行为, 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共享, 而是通过“对话式”的传播共同创造一个更大的人类认识的空间。在这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对话过程中“传播主体”和“接受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绝对概念, 而是一个互为主体、互为受众的动态而开放的角色观念, 我们不仅需要“说”出我们的舞蹈和文化, 同时需要根据受众的信息反馈“听”到她们的文化声音, 以调适自我的传播经验, 达到文化“交响”的理想状态。

首当其中,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传播主体——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Gatekeeper) :他需要摒弃单一的民族化情节, 用全球化的视野关照中国舞蹈的文化输出, 通过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筛选和再编码, 将有文化价值的舞蹈形式打造成有文化吸引力的舞蹈形式。

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大致可以为三类不同的传播主体:1.以舞蹈编导主创和演员为传播主体, 通过专业性质的舞台表演或与跨界艺术家的实验合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有较高艺术修养、审美鉴赏力和经济实力的受众;2.以国家公派舞蹈教师和所在国本土教师为传播主体, 通过提炼、加工、整理后的中国民族舞蹈教材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中国民族舞蹈有学习和实践兴趣的受众;3.以所在国舞蹈爱好者为主要传播主体, 通过节庆表演、健身性质的广场舞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为所在区域的广大民众。通过上述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传播定位, 实现中国民族舞蹈多极化的传播路径。详见下表:

其次,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 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 没有受众的反应和评价, 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4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最终是否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受众的定位与分类至关重要。只有将目标受众群体定位准确,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 首先需要明确受众群体不是传统意义上消极、被动的学生或“靶子”, 而是积极参与到整个交流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人, 我们的传播不是单项的文化传递行为, 而是双向的文化沟通与互动。受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不同文化立场、文化价值观、文化理解度各不相同, 同一社会环境的受众又因知识结构和心理构造的殊异呈现出独特的个人差异。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应针对群体差异、个性差异和不同的艺术需求, 对“现实受众“、“预期受众”和“潜在受众”调整出相对应的舞蹈传播内容与演出形式。

跨文化传播隶属庞杂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 又具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 它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社会系统有着互动的关系。研究跨文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途径必须将传播活动放置于整体社会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一“系统研究模式”, 不仅需要关注传播活动内部的微观环节和传播要素, 更需要注重考察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 将传播活动放置社会系统整体环境中加以研究, 重视外部环境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可以说, 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是一个多变量系统的互动过程。

在综合借鉴赖利夫妇“系统研究模式”和邵培仁教授“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的基础上, 为考察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角。这一全景式的研究模式要求我们既重视舞蹈传播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 同时注重考察传播系统的整体与局部、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的有机结合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整体互动, 有意识地把各个环节与要素始终归并到社会整体的互动之中。譬如: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影响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外在条件是什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舞蹈时, 怎样利用“意欲传播”的舞蹈信息去吸引受众、刺激受众, 使目标受众产生好感并最终形成文化认同?怎样利用社会宣传的舆论力量, 在舞蹈消费时, 促使个体系统产生从众心理强于个体的主体抉择?由此, 笔者依傍前学, 绘制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图:

(C=传播者;M=舞蹈信息;R=受传者)

如图所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在社会系统互动模式中的子系统, 它既有自身的独立性, 又与社会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以“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需求”的社会背景为舞蹈传播的外部动因,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海内外华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为内部驱动力, 以中国民族舞蹈为主体传播内容和中华文化之载体, 以舞台、教学、广场等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向目标受众传递“符码化”的舞蹈信息, 并积极利用市场的反馈机制, 及时调整、完善舞蹈传播的技巧与策略, 在全面考察和审视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同时广泛而密切地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终顺利地完成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这一模式强调了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能动性与双向性, 昭示了舞蹈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不同的传播环节相链接构成了社会活动的整体形态, 而社会的整体形态又会随着传播的流动而逐渐地改变与发展。

传播模式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构建跨文化传播模式不是为了再现传播活动的全景过程, 而是帮助人们以简便、清晰地方式把握传播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与机制, 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揭示它、研究它, 从而更好地实施传播活动。深入传播实践才能检验传播模式架构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这一模式架构将在实践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以检验批判为手段, 以有用有利为旨归, 不断完善、修改、调整以更加有效而准确地引导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切实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联, 从而正确、积极、主动地干预与控制跨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 使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得以更加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2]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 1998.

[3]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新闻大学》.2006 (1) .

[4][俄]尤里·鲍列夫周启超译.《文化范式的流变与世界文学的进程》.《文学评论》, 2013 (3) .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篇6

这点财是怎么发的姑且不说, 而由这种“阔”带来的语气的变化所反映出来的国人的“自信”值得我们深思。“我爸是李刚”是一种“自信”, 因为老子有地位就可以给儿子“壮胆”, 但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我们也是有身份的人”也是一种“自信”, 因为“身份”意味着地位, 但并不能因为有了“身份”就可以蔑视他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气是语言中用于强调或淡化的手段。这些年中国人发财者很多, 虽然大家说话的语气并不都像上述人士一样高昂, 但相当一部分人说话的语气确非昔之可比了。这种现象是不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自信?

我们曾经是泱泱大国, 自信是靠礼仪之邦、地大物博, 靠一种良好的秩序。鸦片战争期间, 礼仪之邦被打倒了;人口增加之后, 地大物博也好景不再了。随着这些优势的丧失, 我们国家的良好秩序也随之被丢弃了。虽说我们一开始还不甚服气, 但也渐渐知道向别人学习了。这是一种进步。但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本优秀的东西也抛弃了, 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文化是靠积累的。中国的文化是依靠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积累起来的, 其中不乏优秀成分。如果因为别人在某些方面先进, 在学习别人长处的过程中完全视己之从前如粪土, 那就未免妄自菲薄了。一些年轻人“宁可坐在宝马中哭泣”, 其选择就代表了我们为了追求所谓幸福所持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拿来主义” (虽然与鲁迅所讲的“拿来主义”不一样) , 但为了“拿来”而丢弃尊严, 就有点得不偿失。从前我们穷的时候, 我们可以有很多阿Q, 我们可以用“精神胜利法”来激励我们生活的勇气。现在不需要了, 但也不能滑向“物质胜利法”, 不能“物质”到像动物一样。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文化, 而从本质上而言, 文化是一种秩序。中国的儒家所讲的“仁”强调的就是在爱的基础上秩序井然地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本是一种优秀传统, 但这种传统也被一棍子打死了。于是钱有了, 爱没了。为什么我们的口袋鼓起来了还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我们似乎有点钱了, 我们依然缺乏幸福感?都是因为我们把爱忘记了。一个没有爱心的民族何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缺乏爱心的人如何奢谈幸福?当晕倒在大街上的老人无人伸手援救的时候, 当住在别墅当中也没有安全感的时候, 当坐在“宝马”当中只配哭泣的时候, 我们就会意识到爱的可贵。而支配秩序的核心恰恰就在于爱, 在这一点上古今一样, 中西一理。

企业的文化自信 篇7

一、弘扬广西精神, 提振广西文化自信

广西历史悠久, 文化多元, 物产丰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和睦相处, 合作交融、团结互助, 形成了一种和谐安宁的生存状态与生态环境;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 为维护祖国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 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独特的奉献, 磨炼出了开放包容的内在素质, 并始终如一地以创新争先的作风与劲头, 推动着广西的进步与繁荣。广西人民在八桂大地上, 创造了稻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学术文化、艺术文化以及以广西精神为标志的精神文化。八桂子弟侬志高、瓦氏夫人、袁崇焕、陈宏谋、冯子材、刘永福、韦拔群、李宗仁、李济深、梁漱溟、王力、李宁等杰出人物, 是广西精神的重要创造者和代表性人物。千百年来, 广西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伟大的贡献, 其业绩和精神, 辉映山川, 永载史册。

广西精神, 是广西文化的精髓, 是广西人民的形象标志。弘扬广西精神, 让我们回顾自身发展的历史, 感悟广西人民的内在美德与强悍能力, 惊叹先辈光辉业绩之伟大, 从而强化了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提振起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激发了我们奋发上进, 传承荣光, 开拓新世纪伟大事业的豪情, 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二、弘扬广西精神, 提升广西文化创新力

弘扬广西精神, 深入开展学习践行广西精神活动, 对于提升广西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强化文化软实力, 意义重大。其中, 通过弘扬广西精神, 提升广西文化创新力是推动广西跨越发展的关键一环。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 要“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段论述充分说明, 激发文化创新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创新力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生, 文化创新需要先进文化理论引导, 文化创新与人才的聚集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密切相关, 文化创新的成果造福于全体人民大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是提升文化创新力的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广西精神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动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推进文化改革, 扶植创意产业, 壮大文化产业, 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举措;增强广西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和文化产业实力, 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是激活文化创新力的目标。

三、推动广西文化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以弘扬广西精神为动力, 推动广西文化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有以下一些:

一是大力推进文学艺术精品生产展示广西文化高度和文化新形象。文艺精品代表文化高度, 展示文化形象。广西在文艺精品的创造上取得许多成就, 在标注广西文化高度、展示广西文化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如以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天上恋曲》、《碧海丝路》为代表的舞台艺术成就;以作家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广西作家连续两届获得鲁迅文学奖为标志的文学成就;以广西电影集团的《冰雪同行》、《碧罗雪山》等影片为标志的电影艺术成就;以漓江画派为代表的美术创新艺术成就;以接力出版社文艺精品图书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为标志的出版成就;以《印象·刘三姐》创造的大型实景演艺成就, 等等。这些文艺精品与文化艺术成就, 包含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实践已经证明, 大力推进文艺精品生产, 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广西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进程中, 应该进一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扶持原创性作品, 提倡艺术创新, 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广西形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杂技、广播、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 展示广西文化新高度、新形象。

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焕发民族思维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的重要工具, 是人生的导向, 是事业发展的根基。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 文化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力、创造力。思想强则文化强。哲学社会科学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作支撑, 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创新也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升华, 才能成为稳定的强大的文化力。一个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引导的民族, 是没有生机、没有希望的民族。广西要实现跨越发展, 必须不断强化文化创新力, 强化思维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焕发民族创新力, 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作用, 使其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壮大广西文化实力。在数字化、信息化新形势下, “文化+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亮点。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兴业态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必须借助科技之力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要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主要指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通过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总量的提升, 壮大广西文化实力。

上一篇:道路拓宽改建下一篇:甘露醇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