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论文

2024-10-14

企业文化的论文(精选8篇)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1

“文化”—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海尔的发展可谓是20世纪中国出现的奇迹之一。随着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海尔在世界市场营业额一路飙升。当海尔集团被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文化,海尔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所以企业要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就要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个灵魂,从企业领导到广大员工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活跃思维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用文化开拓市场,用文化提高经济效益。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公司已成功的走过了2009,在2010仍然面临 严峻形势,我们如何应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有积极响应公司领导的总体思路,团结一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才能在市场中披荆斩棘。

一、要做企业文化建设

在如此生产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完善企业管理,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是当前企业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保障。“海尔现象”让我们深思,它对企业文化的倡导以及坚决地推行,才有了“海尔文化”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双丰收。我们要学习优秀企业的经验,坚决要做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紧抓“文化”这个企业的灵魂,提炼“理念文化”。

二、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不仅要做企业文化建设,而且要切实地做好、做强。

1、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气息。

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而积累凝聚形成的,但企业发

展是动态的,要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如果企业文化长期停滞不前,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没有新的血液和活力注入,它就会变得呆板、保守,并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只有根据自身条件,融入新时代气息,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积极地改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2、企业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文化活动是宣传企业文化的良好形式,是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浓缩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通过活动来宣传和体现企业文化,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文化。员工在文体活动中被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所感染,通过真诚交流、相互学习,不但自身文化素质有了长足提高,而且可从中培养员工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和配合协作等良好作风。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在员工身上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并对共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3、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基础。企业文化活动应该讲究文化形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单一的枯燥地开展传统活动,要创新方法,只有创新才能有新的发展。海尔在员工中不仅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也十分重视文化活动的趣味性与多样性,给员工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文化氛围。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如标语口号征集、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文艺演出等等,能为广大员工营造一种“快乐员工、和谐企业”的文化氛围。

4、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没有快乐的员工,企业就不会有创新,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员工对企业文化活动的认同度是检验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标志。每名员工都应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完善者和体现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若企业文化活动仅仅在部分员工中开展,那么它形成的文化是孤陋的、不完整的。因此要扩大企业文化活动的广度,只有积极的调动建设主体的积极性,集员工的智慧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最终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

5、企业品牌、企业效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在市场的印象、信誉度不断提高,会形成企

业的品牌效应,给企业最终带来的是合作,是订单,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海尔文化”给海尔集团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形成简单的文字,而是让文化深入企业员工内心,并指导每一位成员的行为、观念,才能真正体现企业文化的思想指导作用。它以切实地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以创造企业品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三、要传承企业文化成果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正是它蕴含了五千多年的民族文化,并千古流传。企业要将多年的文化发展成果传承下去,将企业的灵魂延续下去,为企业长远发展工程奠基。

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今天,“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推动着企业发展。企业要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文化理念,要文化创新,提炼文化,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用文化提升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2

企业文化是当代西方企业管理的主题。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无论从企业精神的提炼还是企业价值观的选择, 从英雄人物的树立与典礼仪式的开展, 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文化网络的传播, 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学习、研究、吸收和借鉴。

美国企业中推行的严密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他们认为, 如果一个企业要保持长胜不败、经久不衰, 就必须具有适应形势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使之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具有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既稳定、严密, 又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具有确保实现战略目标, 维持良好组织状态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企业目标的成功实现。

重视法律、契约, 信守合同是美国管理文化中的一大特色。美国人认为, 如果没有正当的法律过程, 借以对事实的公正、客观和无情评价而做出判断, 就不可能有正义。处于法治氛围中的美国企业形成的与职工的关系, 就是由合同契约形式来确定的。在雇佣机制方面, 奉行契约原则, 对职工实行聘任制。在职工受聘时期, 企业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在合同之外, 双方概不承担相互责任。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化分工原则设置工作岗位, 每个岗位都规定出极明确的工作范围、内容和任务, 不存在无人负责、工作重叠或人浮于事的现象, 因而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合同或契约一经签订, 就具有法律效力, 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 一切都得按原订合同办事。

美国企业文化中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开拓创新的精神、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及信守合同的经营思想, 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财富。

个人主义是美国管理哲学的核心。在美国企业中强调的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前途的主人, 鼓励雇员具有个人奋斗、敢于冒险、不断创新、出人头地的向上精神。所以个人主义常常以能力主义为基础, 以权威主义为表现。美国的管理哲学强调个人奋斗, 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能力的发挥。美国公司不仅鼓励职工发挥个人能力, 对职工的绩效评估坚持能力主义原则。公司职工承认差别价值, 职工的考核和晋升, 依靠其工作行为结果与能力水平。能力主义既拒绝以身世、资历、年龄和工龄作为晋升参照, 也反对把学历、文凭作为晋升的凭证, 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持晋升的客观性公正性, 促使人们去努力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能力。

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表现, 他们为职工提供了仿效的实际榜样, 许多美国企业把创业者, 以及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推崇为英雄, 经营成功的大企业大都具有这样的一些英雄, 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缔造者亨利福特、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IBM公司的总裁托马斯.沃森等。在盛行个人能力主义、提倡个人奋斗的环境中, 美国企业对英雄的推崇, 必然造成权威主义, 即领导人都喜欢运用权力影响而形成职工对其崇敬、顺从、畏惧的心理, 努力在职工中树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企业文化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渊源, 其长处和短处都直接影响到着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特点。我们在吸收和借鉴外来企业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 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出发,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在显示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中, 我们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一无是处, 西方一切都是值得照搬抄袭, 不加分析, 不辨良莠, 直接把西方的模式全盘端来;二是盲目自大, 总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是最好的, 无需向西方先进国家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学习, 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 这种错误倾向无法识别精华和糟粕, 对西方的模式全盘否定。在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想不断的发展与成长, 首先我们要承认企业管理的落后, 大胆引进西方的企业文化, 在鉴别之中, 吸取其优秀的成果, 引为我用;其次, 树立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敢于打破就的传统, 不断超越。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 充分发扬自己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优势,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融合、纳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做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是一项极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从美国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来看, 首先是美国管理学界的觉醒, 由此而产生一种危机感和要求变革的紧迫感;随之是研究西方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进行企业管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 深入挖掘中国优秀公司的企业文化, 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和西方企业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 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在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驱使下, 批判与融合地吸收我国传统企业文化和西方企业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必然能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琳.试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J].企业研究, 2000.8

[2]、姜跃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 2004.8

企业领导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 篇3

一个企业的发展一般经历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过程。初期,领导者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中期,领导者的文化受到员工文化的冲击和充实,将自己的文化慢慢变为自己的企业;后期,企业家自己的文化已经完全演化成为企业的文化,已经形成自己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领导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文化。

一、企業领导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可信的文化氛围就像一个人没有思想中心,会很难取得成功的。身为企业的领导者要非常相信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以身作则,同时要有相应的执行力度。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贯穿于企业的一条“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结晶,是企业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领导倾注于企业的“血汗”,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作为企业领导,需将自己的文化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特色企业文化。

1. 企业领导的重要性

企业领导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人。大海航行靠舵手,同样,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人是企业领导者。领导者必须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和走向制定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制定要求“既可控又可行”,既能驾驭战略“航行”,又不能让执行者感到执行艰难。要稳重求津进、量力而行,又要科学严谨。在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方面,企业领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推动力量。一个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战略,而战略的本质则是文化。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但要有好的制度,最主要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企业领导的行为以及思想,则慢慢会融入整个企业,整个企业的文化则成为领导者引领的文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源泉,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而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推动力量。

企业领导是一个企业服务品牌的“代言人”。领导的行为举止、服务品质等行为引领着整个企业的服务水平。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一个企业为它们的客户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就是领导对待企业员工的直接反应,员工也是客户,领导对待员工的态度就是员工对待客户的直接映照。所以领导在一个企业里面就像是企业的服务“代言人”。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于其以下功能:

导向性。企业文化对整个企业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起到引导功能。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建立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员工个体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与企业文化系统标准相背驰,则企业文化会将他们纠正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标准规范上来。

约束性。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等起到一种软约束的作用。在企业的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的制约下,群体意识、社会舆论、习俗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心理共鸣,继而做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凝聚性。当企业的一种价值观被员工慢慢接受和认可后,它就像粘结剂一样将员工个体之间相互粘结在一起,使员工在各个方面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属于一种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它使得一个企业的员工在战略目标、战略措施、交流沟通等方面达成共识,使得企业员工都有共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激励性。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总是积极的、向上的,一旦这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行为准则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它会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在这把“标尺”的驱使下,企业员工会产生奋发图强的高昂情绪,自觉努力工作,自愿为公司效力。

二、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代表,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企业领导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素质。企业领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带头示范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的言行举止,对企业员工有巨大的影响。企业领导廉政秉公、作风严谨、身体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用实际行动将企业精神灌输于员工,这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带头表率的作用。

倡导执行的推动作用。企业领导除了带头示范,还需利用企业赋予自己的权利,通过宣传、倡导、奖惩、批评和表扬等手段,排除一切阻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朝向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团结信任的激励作用。企业领导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真诚、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员工,通过对员工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关注去关心、团结员工。在企业的决策方面一定要做到民主,使员工真正参与民主管理和行政执法,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企业员工会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才会关心企业,为企业奉献,为企业争光。

会用人的“伯乐”作用。企业领导要会用人、要会用干事的人、要会用干成事的人,这是对于一个好的领导的基本要求。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惟有顺其自然,不凭自己的好恶用人,容忍与自己个性不合的人,并尽量发挥其优点,才能造就人才。经营管理者要善用人才,并创造一个让员工能发挥所长的环境。学历就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这就是企业领导的用人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关键是领导的影响力

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与灵魂,而企业领导就是控制整个人精神与灵魂的大脑组织。这个比喻恰到好处的说明了企业领导对于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领导的影响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影响力,一是非权力影响力。而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影响力是非权力的,它是领导的个人素质、文化德才凝聚而成一种精神感召力。企业领导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来领导影响他人,将企业的价值观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无形的传导给员工,使员工无形的接受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求生存,求发展,求盈利”这是一个企业亘古不变的发展理念。但是这种理念是无法强加于人的,只能通过企业领导的不断努力,去团结员工、鼓励员工、帮助员工,和员工一起求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将这一理念被员工所接受,带领企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左右一个企业命运的决定因素是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没有具体、细致和强有力的领导即使引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也不能起到收放自如的效果,这就是领导影响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形式、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当领导的企业理念和文化价值观被员工所接受,领导文化升华传播后就是企业文化,这是一种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深邃文化,是一根企业攀登顶峰的“缆绳”。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4

——我心中的凯嘉特色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做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核心这一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体现了企业文化所蕴涵潜在的巨大价值。从精神状态这一块产生出一种力量,可以叫企业的文化力,主要的几种可以看作为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智能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君子各善其身的同时,又可以兼济天下,企业运转又多了一层最好的润滑剂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无庸至疑的重要作用。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同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为企业各自特点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构建模式。根据目前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CEO张瑞敏指出,“我们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如“OEC管理法”、“SST市场链机制”和“6S大脚印”等管理法则等;在此基础上则构建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代表提出来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为本”,它体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讲求经营之道”,强调了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培育企业精神”,涵盖了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内容:“塑造企业形象”,综合了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等的建设发展要求。

第三,以广东太阳神集团为先行代表的CIS构建模式。它从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系统地将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还出现了将CIS的营销战略提升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趋势。

第四,以上海宝钢集团为先行代表的“用户满意工程”(即CS,顾客满意战略)的构建模式。它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新版ISO9000系列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的指标,也将会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这种模式的实施。第五,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三维立体”的构建模式。即以企业文化为主体,将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结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这种模式虽具有其特殊性,即适用于厂区和社区连为一体的企业,但是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五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都是根据企业及其环境的特点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并且在我国企业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或效法。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们企业的目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新高潮正在兴起之中,新的经验和模式也在层出不穷,凯嘉集团做为大型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特点,参考和综合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特点,有选择性建设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种外来的企业文化。凯嘉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地扩张、发展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那么凯嘉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广博的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企业文化,但也应该有下属板块企业自身特色文化,两者之间关系是绝对以凯嘉文化为中心,提倡板块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5

中国经营报 晓东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能否培育自己的文化并发挥其作用,将决定其在21世纪的生存能力,企业的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今年4月,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1999年食品日用品市场报告及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在进入500强的领先品牌中,白酒25个,啤酒21个,果酒18个,果酒、白酒分别增加了28.57%和25%,而啤酒则减少了5.26%。这一结果显示,白酒、啤酒、果酒成为我国酒业市场的三极,张裕、青岛啤酒和五粮液成为酒业的三强。在三强崛起的诸多原因中,它们的企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经营是一种道德行为

管理行为是由管理假设决定的。1962年,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经营道德性假设。它是企业及其管理者持有的企业经营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假设,或者说是有效地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假设。企业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顾客、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所有者、员工等。在怎样看待企业经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或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假设:非道德经营假设和道德经营假设。前者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为企业经营的宗旨,企业可以从事一切能够赚取利润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可以了。后者在承认企业是营利性组织的同时,还强调企业的社会性,认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在张裕、青啤、五粮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经营的道德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体现,百年之前,张弼士建立张裕之初衷就是振兴民族实业,探索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张裕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每年赚取多少银两,它更多地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它的经营也就相应地要符合社会道德的约束。在张裕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经营的道德性从来没有消退过。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获得了4枚金质奖章,在当时这4枚奖章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经济意义,张裕参选的首要目的是要向整个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有自己的葡萄酒,至于参选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润则考虑得很少。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90%的人表示,在产品质量、服务和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他们将考虑购买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公司产品。所以,三强的崛起并非偶然,这与他们长期的道德性经营有着密切关系。

企业经营是一种价值追求

美国一家调研公司曾作过调查,表现出色的公司,员工往往都有一套较清楚的企业价值观(或称信念)。在公司财务方面,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非常明确的公司,通常不如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不够明确,但注重共同信念和崇高目标的公司。这项调查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出色企业的经营已从单纯的逐利行为发展

到价值追求行为,这里所谓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物质利益的狭小范围,扩展到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广义范畴。

张裕以酿造世界级葡萄酒为企业的价值目标,以期与象征西方葡萄酒的波尔多一较高下。价值追求的作用不体现在远大的目标上,而是促使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而进行不断地改革,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张裕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已经建立了目前业内唯一的具有省级资格的研究中心;同时张裕还进行了原料基地的“精”、“深”建设,保证原料供应。

青啤的目标是“世界啤酒十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青啤实施了“统一鲁啤”的战略,并坚持三大转变:从贵族向大众转变,从生产优先向市场优先转变,从产地销向销地产转变。五粮液则推行“专卖店”战略,实现从建厂到建城的转变,以保持白酒的长久不衰。青岛啤酒的企业目标是要由世界知名品牌成长为世界弛名品牌,由中国名牌企业上升为世界名牌企业,由此产生出更强劲、影响力更大的名牌效应。为此,青岛啤酒集团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在经营规模、管理模式、文化观念、产值、销售收入等各方面都要向国际先进企业的标准攀升。企业经营是一个品牌塑造的过程

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品牌建立期,经营者最主要的目标是如何进行广告投放及下降成本,但这些措施已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张裕从改革之初就很注重品牌的建设,它不仅要塑造一个知名的产品品牌,还要塑造一个具有民族意义的象征。在葡萄酒行业中,当其他葡萄酒企业沉醉于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一味扩大生产规模时,张裕的品牌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因而在最近两年葡萄酒市场进入平台期,许多较大的葡萄酒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的情况下,张裕依靠自己的品牌优势依然保持着稳定上升的势头,1999年销售收入、上缴利税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6%和24%。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经营哲学,其本质在于以人为本,持续创新。优秀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劣质企业文化可以断送企业,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指出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要将企业文化的“文化力量”逐一转变为“生产力量”,最终通过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关键就在既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继承成熟的经验,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发掘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是企业现代化管理重要内容,是激发职工创造活力的有效载体。企业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带动企业整体发展,关键就在于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力量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设企业渴求人才,人才渴求企业的人文环境,就是把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作发展的目的,把人的需求当作发展的动力,把人的变化当作发展的标志,以人为中心开展经济与管理活动。

二、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像无形的制度制约着人们,发挥着对人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作用。

(一)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团队意识代表着企业全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它促使员工产生企业“主人翁”意识,改变个人价值观念,形成集体和大局观念,潜意识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潜移默化达到自觉关心企业、承担起企业的责任和目标。

(二)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员工素质提高,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也是员工从思想、文化、业务等方面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员工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中汇聚的能量,正于无形之中慢慢壮大企业的整体实力。

(三)企业文化可以打造企业外部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将推动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实现的,通过企业宣传自我,展示自我,逐步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企业文化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以实现目标和任务,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宣传教育为前提,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内涵,塑造员工企业文化观念。

担保公司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将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放到前提地位,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企业文化灌输到全体员工头脑中。(二)坚持理念制度为关键,严格规范企业文化行为,形成员工自觉约束力。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重点要完善理念、制度体系建设,进而形成尊重理念、遵守制度的氛围,使全体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理念、制度,使之形成员工自觉约束力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三)强化领导干部为重点,特别突出企业文化榜样,发挥领导模范带头作用。

企业管理中,企业的领导干部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受到更多的关注,其经营思想、管理作风直接影响企业和员工,对外更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因此领导班子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四)紧抓检查考核为手段,有效监督企业文化实效,营造企业良好工作氛围。

任何一项工作离开了检查和考核,最后都将沦为空谈,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是这样。做好检查考核,一是要有明确的标准,二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严格的督促整改。这些举措为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五)创新特色活动为载体,快速塑造企业文化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文化本身比较抽象,它更多的需要靠特色活动来体现。近年来,担保公司为了更快地融合塑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了多项团队活动,如组织观看“国家记忆暨三晋抗战历史影像展”,开展以“我与企业共成长 奉献青春谱华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开展“约会绿色 种植健康梦想”植树活动,组织并承办了集团“匠心筑山投 青春辩论赛”活动等。

这些活动是对担保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团队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展示出了广大员工“有能力、有活力、有魅力”的新风采,还激发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荣誉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柔性管理,中日对比

一、东西方人本思想比较

现代柔性管理企业文化和儒家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性。古希腊文化是西方人本思想的起源,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商业城邦化,西方文化逐渐从早期古希腊文化单纯追逐人文的精神中独立出来,并逐步演变成了当今的近现代人文思想。西方的人本思想一直处于更新当中,有了很多观念的改观:(1)从单纯认为人的行为由理性支配转变为开始重视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2)开始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和社会的和谐性是发展的前提条件;(3)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的唯一指标,更加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时,企业的行为应当符合整体社会利益。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当中,人同时承担了各种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角色。人的行为是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管理好人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人本思想成为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今后企业文化发展和融通的方向,已经成为了企业推崇的一种优秀文化。

二、柔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内容

柔性管理是以人的心理及行为研究为基础,以非强制的方式,使人潜移默化地将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自觉行动。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完善,更能充分体现人本思想的特征。由于儒家思想和柔性管理思想都以人为核心,这为儒家思想向柔性管理的逐渐过渡和融合吸收奠定了基础。现代企业文化逐渐意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儒家文化需要依靠其自身优势,摒弃不足,才能为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柔性管理的职能

1. 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是使人主动遵守和执行组织所定下的规则和目标,和被动执行不同,是将组织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教育能够使管理对象理解行为的内因,能够发自内心地维护组织利益,提高行动力。

2. 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是一种经常性工作,通常的执行方式是指挥和控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控制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协调干预,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因此,一般的协调手段只能解决基本的工作关系,无法协调人际关系,只有柔性管理才能在兼顾工作效率的同时,协调好群体和谐性。

3. 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是一种主动性工作。其重要表现方式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及时评价,以起到促进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激励职能主要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把握住人们最为关注的因素,及时施以影响,从而使人们有更为积极的工作。

三、中日企业文化要素评价

(一)研究设计与假设

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作为基本分析方法,从网络、书本等途径收集企业的文化介绍,归纳、总结其企业文化关键词,然后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对关键词做分类统计,再进行深入分析。因为本研究是从东方视角对中日柔性管理企业文化进行比较,所以采用苏东水(1996)所提出的东方管理文化的15个要素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包括: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各元素所代表含义如表1所示。

为了考察柔性管理在中日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从以上15个东方管理文化要素中选取贴合柔性管理思想的10个要素作为研究因素,分别为:一为“道”,即企业管理的法则、管理的客观规律;二为“变”,即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等;三为“人”,即以人为本,取人心、得人才;四为“实”,即指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五为“和”,指以人和为贵、天人和一;六为“信”,是指诚信、信任;七为“圆”,指圆满、求精、求全;八为“谋”,指凡事要有预测、谋略;九为“术”,即方法、技巧;十为“效”,即成效、目标。

(二)样本选择

为了对比中日柔性管理企业文化,本文选择了中日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绩效方面做得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样本企业。鉴于本研究主要就近年中日优秀企业的文化表述进行比较,所以我们决定选择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获奖者”中的50家获奖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包括了国家电网公司、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德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时,在选择样本公司时,本文参照2013年度日本经济新闻社发布的50家优秀企业名单,这些企业涉及的行业广泛,涵盖了材料、制造、信息、家电、医药、金融、钢铁、汽车等行业。本文选取了佳能、丰田、花王、夏普、东芝、青空银行、住友金属工业等日本知名企业作为样本,从知名度和行业涉及度来看,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三)数据收集和整理

通过收集中国和日本各50家优秀企业文化资料,本文抽取了关键词条共289个,排除相同的词条后剩余126个词条。由于日本企业资料中一般不明确标示企业文化的关键词,只有相关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描述,因此,本文在进行分析和提炼后获得日本优秀企业文化关键词条303个,排除相同词条后剩余138个词条。最后,本文总共得到关键词条264个,其中包括出现频率大于1的关键词条134个。

(四)分析方法

根据所得到的关键词条,按照前文所选取的10个东方管理文化要素进行分类,得到以下对比表2。

1. 日本优秀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上述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优秀企业的文化特征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人本”为纽带

日本企业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体现在“人本”上,从“人本”出发,注重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强调以人为核心,能力为本位,以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基本条件,适度激励员工,鼓励技术创新、自主经营,保障基本福利,恪守对生命的尊重、精神的健康、修养、诚信、团结、友善等元素。

(2)注重“危机意识”

日本企业将“危机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强调忧患意识,促使日本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对地球资源的保护,推崇改良生产技术以减少污染,创新产品和技术以节约资源,将现实主义和长远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

(3)尊重“共同价值观”

日本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这两者并不冲突,日本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将其有机结合并产生互利的作用,以社会效益引导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刺激社会效益。例如松下的“七精神”,其中一条就是强调“产业报国精神”。

2. 中国优秀企业文化的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有目共睹,相比传统企业文化有了新的融合和提升,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展示了其独到、高效的企业文化,如万科、海尔、联想等。新时代的中国企业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融合了西方的管理文化,更新了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文化。从前文对关键词条的总结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文化有了以下新特点:

(1)中国企业文化开始“创新、求变”

如今的时代强调创新精神,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汲取这部分优秀文化,将创新精神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提升自我,寻求变化。中国企业开始注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借鉴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完善自己。

(2)注重培养员工“勤奋、进取”的精神

企业的灵魂在于员工,优秀的企业需要有知识、有素质、勤奋、进取的员工推动发展,中国企业的成长也依靠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国优秀企业都强调员工的公平竞争、勤学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员工超越自我、奋力拼搏。

(3)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勇气”

为了摆脱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的局面,中国企业的员工一改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印象,奋起直追、勇敢创业,鼓足勇气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为自己企业争得一席之地。这是在传统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吸取西方冒险精神的最好融合。

四、结论

通过运用东方管理文化元素对中国和日本企业的文化关键词条的比较,可以发现中日优秀企业在柔性管理企业文化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都在自身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理念,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日本柔性管理文化在不断的更新、学习的过程中日益成熟,成为了东方管理文化的代表,并且仍然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而中国柔性管理企业文化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了外来优秀文化理念,在发展中将各种文化因素包容创新,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如今文化冲突鼎盛的环境下,中国柔性管理企业文化更需要对日本等外来优秀文化兼容并包,舍其糟粕,保留传统文化的独到的生命力,以加强我国的企业软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2]苏东水.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J].当代财经,1996,(2).

[3]曾仕强.中国管理哲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

[4]王椿阳.朱永新.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创建和谐组织IA].世界经济文汇[C].2006,(12).

[5]刘晓莲,高绿化.中日两国企业文化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0,(4).

[6]彭汉香.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理念差异与融合[J].经济师.2005.(1).

[7]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8]袁秀华,李鑫,张惠萍.中华儒学与日本管理哲学[J].税收与企,2000.(11).

[9]胥敏.日本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J].党政干部学刊.2005.(3).

[10]赵静.论日本人集团意识的成因[J].理论学习.2005年.(6).

企业文化的论文 篇8

一、企业文化融合的原则

一是双赢的原则。首先保持合作双方的利益共赢,体现到管理文化上才能持续,互相融合,大到国与国的关系,小到人与人的关系,均是如此。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利益共享,话就不可能投机。

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什么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企业想不到职工,职工也不可能对企业忠诚,职工无论在那个企业工作。都是想有较高的收入,因此企业要注重与职工分享利益。这也是对职工来说含金量最高的快乐指数。

三是多样性的原则。就是要实现企业文化的相互兼容,天容万物、海纳百川,和气才能生财,不能相互排斥,要允许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取长补短,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四是不断创新的原则。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随着企业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变革,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扬弃原有的文化,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首先,摸清双方的企业文化基础,制定好文化融合方案。把文化融合纳入合作的工作目标,在合作开始就对对方的企业文化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对方企业文化的特性,注意徐矿与合作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取长补短、优化配置,明确企业文化融合在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措施和手段,为合作成功打下基础。

其次,选择适当的企业文化融合方式。文化的融合是减少磨擦与冲突,加强合作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原因,徐矿的企业文化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长期的计划经济形成的攀官套级的思想,守家恋土的思想等,这些文化与创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在融合文化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融合方式。若对方的文化为强势、优秀文化,则要吸取对方的文化优点,更好地培育徐矿企业文化。一是向南方的先进管理文化学习,吸取精华,融合到我们煤矿文化中来。现在的煤矿文化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我们要想多业并举,就必须学习先进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因为我们涉足了很多行业,如房地产、商贸物流、虚拟经济等。二是摒弃攀官套级的思想,忌“大”,不能摆级别的谱,矿长去谈判非得叫人家县长接待你,企业就是企业,不是政府。三是改进传统的企业文化,我们徐矿这样的百年老企业,从上到上都有沉重感,主是企业老化,创新力不够,特别是在管理、制度、机制方面传统的东西太多。走进中石化的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屏幕,显示的是世界的、全国的石油价格,和中石化公司的生产指标数据,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气息,并且能够使职工关心本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总之是要做到与对方的企业文化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于一体。

第三,打造企业文化融合的优秀团队。企业文化融合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是企业领导层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精心策划、具体组织,全体职工广泛参与、认同内化的过程。领导者应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研究文化融合和创新,对企业文化的融合工作高度重视和切实推动。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同是搞好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十分注意广泛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积极性,投入到企业文化融合的工作中来,自觉用融合后的企业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企业文化顺利融合。保证企业合作成功。同时,要使企业文化形成影响力和凝聚力,影响和凝聚更多的人才来到企业,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聋人视角下亚文化理论审视意义论文下一篇:DV数码摄影拍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