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2024-10-26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用11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XX 公司高度注重企业文化,公司董事长XXX深有体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拉动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没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企业共同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生机,就会失去活力,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就是在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面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飘扬旗帜,是一方克服窘境、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既要坚持不懈地用传统的优秀企业文化武装干部、教育员工,又要持之以恒地将发展着的优秀企业文化深入宣贯到每一位员工。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应对各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战胜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要紧贴

企业的当前发展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就是要紧贴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紧贴企业规模急剧扩张的速度与员工幸福指数的提高程度。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它能够在公司发展中遇到困难、甚至是绝境的时候,给员工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精神思想基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就会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在长期发展中遇到瓶颈障碍,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更不用说在风起云涌的竞争中发展下去。面对日益深刻变化的竞争环境,面对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的实际,只有坚持不懈地把本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宣贯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干部、每一位员工,才能真正用企业文化这一共同的精神支柱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激励不同层级的干部员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中的创造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服务中的和谐因素,才能立足不败做好百年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2

从当年的青岛地铁筹划, 到2010年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全面开工建设, 再到2015年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 青岛市民坐上了“开往幸福的地铁”。硬件跟上了, 那么软件呢?事实上, 青岛地铁在建设初期就将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和源动力, 通过凝聚、激励、约束、导向、辐射等功能, 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让企业文化真正变身为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精神财富。

理念的缔造是自我剖析的历程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文化来支撑, 为更好地支撑集团战略发展, 塑造符合青岛地铁特色的文化灵魂, 增强集团凝聚力和向心力, 打造一支文化统一度高、执行力强的地铁队伍, 青岛地铁集团于2014年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项目。

企业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当时的青岛地铁来说, 提出一个真正体现企业价值的核心理念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岛地铁作为民生工程, 确实是很难用几个字来总结和概括的, 到底如何取舍, 成为讨论的焦点。经过反复研讨以及与集团高层的多次会谈, 最终对青岛地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构成和提炼方向实现了高度统一, 于2015年7月初步建立了以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确定了以“打造幸福地铁, 做引领新生活的城市运营商”为愿景, 以“城市动力, 畅行青岛, 精彩生活”为使命, 以“METRO+, 即包容, 高效, 卓越, 责任, 精进, +”为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对于核心理念中“+”的出现,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张君曾在讨论中表示, 在地铁建设这种超级工程里, “安全”的分量不必多说, 是不是应该在理念体系中有所体现?有专家表示“包容”所涵盖的内容更多, 更全, 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底蕴, 那么其他内容如何体现?经过反复的讨论, 最终决定用一个无限想象的“+”来表现和概括。

“青岛地铁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的提炼中, 既保留了青岛地铁在近20年来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精神, 也体现了青岛地铁在未来要实现达到的宏伟蓝图, 同时也彰显出一个青岛地铁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做事、干事, 它是集团全体员工高度达成的文化共识, 是每一位青岛地铁人时刻融会在脑海里, 贯彻在工作中的价值准则。通过公司上下持之以恒地努力, 将青岛地铁集团的企业文化培育、壮大、成熟起来, 形成我们自己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并使之逐渐成为集团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青岛地铁集团总经理王永亮如是说。

文化为骨, 实践为肉

船靠舵, 帆靠风。核心理念的确定, 相当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树干, 剩下的就是浇灌它, 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个过程便是核心理念的宣贯。青岛地铁以“理性规定”和“感性号召”为原则, 从理念、行为和制度等方面开展了行为对标、礼仪培训、管理考核以及创立文化内刊、举办文化沙龙等一系列文化宣贯工作, 将看不见的企业文化建设, 科学系统地分解为一个一个具体而又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文化建设, 转变为员工喜欢而且积极参与的事情, 以达到文化人人参与的要求。

为积极发挥2015年“十佳职工”的树榜带头作用, 青岛地铁举行了“树榜样、讲故事”活动, 从集团、部门和个人3个层面学习榜样事迹。通过与“十佳职工”面对面访谈进行事迹挖掘, 提取事迹细节、个人努力等富有感染力的元素, 为后期榜样宣传做好基础工作, 同时撰写先进事迹报道发至各单位学习。座无虚席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在集团上下形成学习榜样的氛围;“十佳职工到部门”座谈会, 近距离与榜样沟通, 分享工作经验和感悟, 用真实案例打动员工, 助力各部门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的微故事征集活动, 将活动目标由学习个人榜样向学习组织榜样升华, 创建积极的组织氛围, 带动组织文化发展。

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增强员工的身体、心理素质, 青岛地铁企业管理部于今年启动了文化沙龙活动, 分别针对员工心理、生理和子女, 策划组织了“性格与沟通”“科学健康运动”“地铁儿童绘本”等主题沙龙活动, 受到员工的欢迎。张鲁鹏是一名90后, 对于传统的文化活动来说, 新颖有趣的形式更能吸引他的眼球。在聊起最近的几次活动时, 他显得格外兴奋:“以前搞团队建设一般就是聚聚会。现在的形式有趣多了, 最近几次沙龙都特别有针对性。有一次是邀请了青岛市‘健身先生’作为老师, 教我们做‘办公室毛巾操’, 动作看着很简单, 做下来一整套累的我够呛, 坚持做能缓解肌肉劳损, 减轻职业病症状。我们年轻人都比较喜欢这种非工作场合的交流平台, 感觉在很放松的状态下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让团队之间更有默契和凝聚力。”张鲁鹏表示。

青岛地铁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心, 就是希望把企业所提倡、推行的核心理念和工作规范变成大家工作中的自觉行为, 让它体现在每名员工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面貌上, 让员工在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亲身体会到文化的作用, 感受到文化就在自己身边。

小小“幸福号”, 大大正能量

企业刊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企业风貌的真实展现。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后, 将体现集团正能量的“小微”故事集结成册的想法逐渐成形。一本展现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时时刻刻发生在身边, 让员工用自己的故事和事迹去感染周围的人的企业内刊正式上线, 取名为《青岛地铁幸福号》。《幸福号》把员工身边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大事、小事, 贴地气儿的事编辑成故事, 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 让文化渗透进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 让员工意识到文化时时刻刻发生在身边, 让员工自己的故事和事迹去感染周围的人向文化靠拢。《幸福号》的采访、编辑到排版、印刷等一系列过程中, 也与员工充分互动。被采访人员均为集团内部员工, 各素材来源均为员工真人真事, 在封面设计和内页插画上, 也都是邀请员工设计手绘, 大大增加了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3

一、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动摇

突出时代性。公司党委通过把握时代脉搏,获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广阔舞台:一是着眼于企业体制的变化。既让外方认识到,党委参与企业管理,)1: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管理,更能为广大企业干部职工理解和接受;又让广大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控股不等于控党”,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深刻把握中国的国情,进一步巩固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二是着眼于企业目标的变化。帮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开放观,引导职工既看控股比例,更看对谁有利,实现合资双方思想在“追求最佳经济效益”这一目标上的契合。三是着眼于管理方式的变化。适应生产管理模式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把握全面性。一是党政讲配合。公司党委书记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在工作方式上有“一套”,而且在工作作风上讲“一贯”,与公司总经理在长期合作过程中达成默契,妥善理顺了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形成了合力。二是素质求全面。公司专、兼职政工干部虽然只占职工总数的1%,比例并不高,但很管用,能想事、能干事、能成事,关键是这支政工队伍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营管理,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磨练出来的“双栖型”人才。三是取向不偏颇。一方面,把生产经营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为发展企业解难释疑、摇旗呐喊,推动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营造“弊绝风清”的发展环境。

具备操作性。一是创新了操作模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由“保证监督”变为“参与管理,共同治理”。“参与管理,共同治理”就是党委参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讨论、研究和决策,并根据形成的统一意见,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办法和措施,发挥党组织的职能优势,促进生产经营工作。二是调整了操作方向。党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组织不同层次的思想发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把目标的共同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叨人点;党委针对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和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预测,采取有效措施,超前做好教育预防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行政工作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党委努力培养跨世纪人才,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企业发展的支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三是规范了操作方法。党委根据生产经营的环节,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生产经营当中,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追求独创性。在合资之前,党委为了引导干部群众正确面对合资和美方控股,提出了“控股不等于控党”、“既看控股比例,更看对谁有利”的独特见解,打消干部群众的顾虑,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合资之后,党委大胆突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不仅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做合资方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外方接受“只有加大投资,才能加大回报”的思想,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改革时,党委针对部分职工的不理解、不满情绪,创造性地开展了“先拐弯、后加速”的工作;为了配合IS09000、QS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党委适时引入了“放牛伢子要赔牛”的质量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造就新时代的思想格局,也构筑了崭新的工作格局。

多年来,由于公司党委根据合资企业的特征,在工作职能上大胆突破,在传统方式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组织更壮大,活力更增强,作用更明显,党旗更鲜艳。

二、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不动摇

近年来,公司党委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厂报、党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重大改革举措的宣传力度;认真把握企业文化与“三个代表”的结合点,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力培育企业主导精神,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树汽配精神,作汽配主人”、 “励精图治创基业,造福后代一百年”、 “振兴汽配,攻关献策”、 “立足汽配厂,建好小环境”、 “创名牌产品,塑企业形象”、 “团队精神,个人责任,实现宏伟目标,创造机遇,持续改进”等一系列以弘扬企业主导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在党员队伍中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全能班子”竞赛活动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在干部队伍中实施“效益教育工程”,采用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提高办事效率,讲究经济效益”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争创“管理示范岗”活动;在用人取才方面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全面推行公开招考、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各类专业人员的办法,把“竞争上岗、淘汰下岗”机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科技方面实施“科技兴厂工程”,组织全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争当优秀科技工作者”竞赛活动;在青工中开展“全能杯”、 “五手一队”和“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各异、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竞赛活动,使企业主导精神的培育具体化,使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人人一份事,事事尽责任”;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都能做到思想不松、工作不松、队伍不松,保持一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旺盛斗志。

建好企业内部小环境,为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这是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因素。公司致力于建设一个“政通人和,弊绝风清,厂兴业旺,安居乐业”的文明小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网球场、乒乓球室、职工娱乐室、宣传长廊、生活区花园,翻修了灯光球场,建设有电影院、电视室、广播站、图书室。光去年生活区新增绿化面积就达11000平方米。各职能部门新添置了电脑、高级数码摄像机、高档照相机、刻绘机、扫描仪等。另外,为了方便职工学习和娱乐,大部分车间都建立有“职工之家”、“职工娱乐中心”、“青年之家”、“技术俱乐部”和“科文沙龙”等活动场所。公司出现了“四无”: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案例;无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无法轮功修炼人员。公司内部环境幽雅,风景宜人,连年荣获省、市园林式单位称号。

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不动摇

企业是物质产品生产单位,是创造价值的经济实体。社会产品的价值量是职工群众投入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现的。职工群众有效活劳动的投入是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企业合资后,仍然需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多年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恪守“四项原则”,即重大改革坚持由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的原则;重大困难坚持向职工群众问计求策的原则;重大事故坚持请职工群众评议讨论的原则;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坚持必须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群众同意的原则。公司党委既坚决支持总经理对生产经营的组织指挥,又注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将总经理的决策和集体决策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4

一.精心提炼,严肃确立。

长春市洁康餐具消毒服务有有限公司从2007年成立到2010年,尽管头三年一直都是围绕着生产进行工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是产量完成不了,就是质量上不去,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在这里我要感谢北京餐具消毒协会去年组织的餐具消毒高峰论坛会及深圳市润鼎公司提供的先进设备,使我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企业要想成长,离不了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企业要想发展离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我认为我们的行业要想发展的好,也同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开发市场为中心,只有在市场中立足,企业才能存活下来。第二阶段:以质量为中心,企业的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三阶段:依靠创新企业才能在同行业不断成长和发展。第四阶段:依靠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当企业成就一批秉持一定价值观,无往而不胜的人才群体,这就是优秀的企业。

1.当时我们行业的现状是缺人,招来即干,能干的就行。对员工上岗前从未培训,尤其是东北的员工普遍年龄偏大,没有生产技能,多数为城乡结合人员,没有在正规企业工作的经历,随意性强,企业制度对其约束力小,临时性的工作。没有把个人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所以,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所有员工确定自己与企业相同的方向和目标。

2.公司在2010年11月份完成了更新设备及厂房装修,完成了硬件的建设,设备流水线的作业使员工在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原来缺人到逐渐稳定,建立早会制度。在确定早会制度前,先要把周会开好,物流、生产每周一开会,开会不要在乎形式,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员工发言,建立员工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平台,在开早会前,先与公司的管理人员协商,首先管理人员从内心到员工内心都认为很有必要,形成制度就要坚持。

二.大力宣传,深入人心。

企业在经历第一阶段逐渐稳定下来后,作为老板我们一定要做一次冷静的系统思考,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形成对这个的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目标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做到把这次创业当做一次超越自己的经历,为他人为社会多承担一些责任,我们的企业只有超越了以赚钱为使命的阶段,定位成了事业,只有对待事业我们才能义无反顾,才能做到良心生产,道德从商。所以以事业的名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员工说这个对我意义非凡,我要做,那个对我相当重要。我也要做,所有的员工都在找事做。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结果。第二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企业文化永远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支撑,一是路线要对,老板有没有完成自己应该做的工作确立真正可行的长期目标,反过来要求厂长,班组长推进企业文化是行不通的。二是方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严谨还是粗放,对某些事情是严格还是宽松,确定下来的思维,行为方式就是企业文化的主旨了,道理上讲,这是一个沟通,说服的过程,目的在于打破原有的习惯,有意识的培养新的习惯,进而固化新的习惯。每天的早会也有反复的过程,如走形式、员工抵触,在下面议论,中间也有间隔,这个时候就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如果坚持下来就可以养成习惯,否则将前功尽弃。所以管理工作的方法很重要,首先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先要把早会的内容确定下来,企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集体的精神,在市场中,离不开诚信的宗旨,所以早会要围绕企业精神、秉承做事的宗旨、做人的原则。我们确定了“诚信至上,精诚合作,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确定了“品质第一,客户至上,相辅相成,共创繁荣”的企业宗旨,在管理理念上我们认同了“精品开拓市场,人品开创事业”的理念。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会背,朝着这种方向去走,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王继红厂长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她制定了很多的胸卡,每个

员工在干活的过程中就背了下来,背完的员工发一些小礼品,如毛巾、牙刷、牙膏。激发了员工参与的热情,使早会成功的坚持了下来。

三.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由于餐具消毒企业都有缺少员工的时候,在没有人的时候老板家人一起上,只重视生产,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立,这样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越缺人越建立不起企业文化,越没有企业文化越缺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留不住人的。在很多次开周会的时候我都在与员工说:企业需要以厂为家,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员工。但收效甚微,收效不大的原因在哪里?后来我想到了,我们把没把员工当自己的家人,处处为他们想,只有把员工当做家人,员工才能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所以企业要建立服务型的管理团队,只有为员工服务好,企业才能有灵魂,才能有文化,才能有凝聚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力量,只有具备人文力量的企业才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

公司文化的建立离不开领头人,厂长王继红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每天都与员工交流,包括每天晚上通过电话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家里遇到的困难,怎么样去处理。员工有病每天都有问候,确确实实的把员工当做自己的家人。每年年终公司都会有会餐,员工相互之间有交流,由于公司的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休息时间少,出外就餐的机会不多,在2010年公司组织了在长春市比尔森自助餐厅主题为“时尚健康,共建和谐”的自助餐。有很多员工没有去过,就餐后都非常满意。

四.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价值观。

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企业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能有实际意义,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便于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企业管理才具有更高的层次。

洁康公司经历了4年时间,也是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走到了今天,企业之间的员工原先并不了解,刚开始矛盾、分歧都比较大,每月都有吵架、打仗的,通过这一年来的早会教育,思想上的沟通,我们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处理员工之间矛盾上,谁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厂长解决问题,不激化矛盾的奖励200元。结果公司这半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吵架,打仗的事情。在公司整体运行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建立相辅相成之间关系。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要建立相辅相成的关系,班组与班组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也要建立成相辅相成,共创繁荣的局面。

公司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每月多一些评比,有成绩就要庆祝,如物流每月完成送货任务的有庆功宴,车间、班组质量及产量提高的都有庆祝会。公司在今年8月份还组织了主题为“卫生长春,时尚健康”南湖春季游园会,组织了游戏比赛,在喝啤酒、吹气球比赛的过程中全员积极参与,包括有60岁的员工也参与进来,各班组还定制了队旗,使之成为长春市餐具消毒公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的工作。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5

企业文化建设是酒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当今的白酒企业的竞争是综合性的持续竞争,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组织流程、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团队建设等成为企业间相互抗衡的基本要素。而企业文化因为其在企业运行中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执行功能、纽带功能、辐射功能,对企业生死存亡至关重要,毋庸置疑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原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真正能把企业文化做到合格的不多,完美的更是屈指可数,企业现在所提出的口号、理念完全可以跟国际接轨,甚至是现在国际上最时髦的理念我们的企业全有。但问题是,文化仅停留在口号与时髦的词汇上,好像企业文化就是提几句口号,就是挂在墙头上。说白了这些东西也就是让一些不甚了解企业的客户看看,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也就看出现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是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的理解,更没有深入的贯彻实施。

企业文化不是标语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做得好,能够使自己的企业的员工朝着既定的战略远景同时迈进,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才能让一个企业的付出更高效,返回来更能较早的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的长期战略性投资。

通过企业文化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员工生存环境和企业外在生存空间,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财富。员工的创造力,工作热情,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可以转换成产品或服务声誉,从而使企业获得市场,获得消费者,获得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不仅生存在社智达天下营销顾问机构

中国快消品企业咨询最具价值顾问团

让智慧无处不在

会经济环境中,而且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在经济、技术、社会多方面保持平衡和协调,促使其顺利发展,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及员工理想与追求的精神统一和历史沉淀,需要不断地长期地投入与积累,才能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持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培育员工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现在的企业竞争是综合性的持续竞争,这要求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决定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造就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企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独具形态、别具自身规律和特点的能动的过程。这一能动的过程,就包括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创新传统,以鼓励员工采取各种有益的方式,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建立源于员工个人意愿,又高于个人意愿的共同创新意愿,从而不断激发员工创新学习和实践的愿望,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并且在企业原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基础上集聚出更深邃的眼光、更长远的谋虑,形成并确立能够把握和创造未来市场热点的创新思维。

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工与密切协作。但是,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和员工个人信念、情感、动机和意愿的不同,往往形成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从而会影响技术创新的组织和运行。尽管企业可以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措施来维护企业的团结和统一,但是却难以持久。而企业文化就像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使员工自觉地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产生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建立起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将激发企业活力和员工的创造性,形成一种推进创新的合力。

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的意志力。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及其成果日新月异的提高和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难度不断增大,创新过程也往往困难重重而持久漫长。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直到创新的成功。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智达天下营销顾问机构

中国快消品企业咨询最具价值顾问团

让智慧无处不在

为中心任务。它对员工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出为企业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从而激励员工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这种献身精神就是一种意志力,是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有人认为,现在三流企业是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卓越型企业卖的是文化。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三流、二流的卖力气阶段。一个真正的企业,要想成为产业领袖,最终它要卖的是文化。一个企业经营得好,可以很赚钱;一个企业管理得好,可以很健康;一个企业的文化好,可以让组织内外的“人”感知到企业的“精神品牌”和“物质品牌”的真正价值,让员工、用户、社会感知企业是一个有使命感、有责任感、讲诚信的组织团体,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驱动力,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原动力。

现在的酒类企业也知道卖酒就是卖文化,也知道不光是卖酒文化还要卖企业文化,但只是把文化停留在产品卖点上,没有真正的深入研究文化的真谛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现在的一些国有企业的酒厂改制了,如果企业的员工没有大的调整,原来在国营体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就不会随着企业的改制而瞬间瓦解,势必会对新体制下的企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原来的企业文化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有些文化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制度改造和强力的思想改造,就不能真正的步入新体制,也就不能产生新的企业文化,也就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与创新活动效率和效益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企业经营与创新活动的价值取向,营造企业经营与创新活动赖以形成高效率运转动力机制的环境,是在营销模式雷同,品牌与产品诉求无新意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酒类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原动力。所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酒类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重视企业文化的重新构建,是改制后的酒类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智达天下 赵鹏

智达天下营销顾问机构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篇6

从生产力的角度,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参与程度,更好地利用中国的资源,研发即产品的开发是可持续循环进行的,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非常先进的研发技术力量。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就需要投资与研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源。

我们不仅是要看生产力,更多的还要看我们的创新能力,在IPR方面,当进行技术创新时,首先我们要找到中国的合作伙伴,这样可以共同满足中国新兴市场的需求,基于研发成果更快地变成实体的产品,提高竞争力。我认为不仅能够让中国的市场受益,还有利于全球市场。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是我们如何使这个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我们有全球的合作伙伴,可以建立比较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北电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过去两年里,我们的责任就是加入生态系统当中,参与到创新当中,这种创新是以客户为导向,既取得客户的欢迎,又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全球化的公司,同时也是当地的公司,我们与当地的公司一起共同面对今天的挑战,这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观点,希望我们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对话。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篇7

继承传统 创新发展

“讲理想、比贡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讲、比”活动提倡发扬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促进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自仪狄造酒以来,华夏酒文化已积淀了几千年,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酒文化。今世缘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曰:“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今世缘酒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一代酿酒人的贡献。作为传统的酿酒企业,在激烈的白酒竞争形势下,能够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不断焕发新的青春,关键就在于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将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以浓厚的企业“缘”文化打造品牌,使我们的产品持续保持强劲的生命力。

“讲理想、比贡献”,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动力,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只有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发挥他们在自主创新中的先锋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才会有出路。因此,我们对酿酒技术进行改进、升级,就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实施“6000吨优质酒酿造技改”项目以后,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也使人工酿酒步入半机械化运作,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建成了万吨制曲中心,形成了一个在国内酿酒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代表性的综合集成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制曲的微机远程控制与机械化生产。新世纪以来,香气优雅飘逸、口味清淡的白酒越来越为市场所青睐。为此,我带领科研人员对酿酒原料风味分析、人工窖泥微生物培养、制曲、酿酒设备与工艺等进行深刻地系列性研究,使单粮与多粮自然融合的基酒,强化高温大曲和多种微生物纯种培养、芝麻香调味酒等工艺臻于成熟,还吸收诸多香型工艺特点,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使今世缘、国缘系列白酒芳香更飘逸、入口更绵软。我们精心打造的国缘系列新产品,将健康饮酒的理念融入到酿酒与新产品研发中来,提升了白酒的品质与内涵,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超高端白酒形象,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培养人才 强化人才强企

“讲理想”不是纸上谈兵。技术创新的历史反复证明,没有理想的滋养,技术创新很难可持续发展。没有人才的建设,理想就很难实现,技术创新更是寸步难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一直把“人才强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并定期选送优秀人才到重点院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进修、研修,参加学术交流,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研体系和人才梯队,不断为企业培养一批批科技人才,这样才能在白酒技术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我们已经有6名国家白酒评酒委员、25名酿酒高级技师、8名酿酒高级品酒师、33名酿酒品酒师、7名质量工程师、15名江苏省白酒评酒委员的研发创新团队。也正是有前期的人才培养才有了今天今世缘的强大科研团队,才有了今世缘今天的成绩。

产学研合作 强化自主创新研究

“讲理想、比贡献”,就是要发挥科技人员创新主体作用,就是要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瓶颈制约,就是要紧紧抓住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前沿技术,引领创新方向。今世缘酒业重视用现代科技嫁接传统产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成立了固态发酵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开展生物工程的研究与攻关;成为中国白酒业“169计划”9个科研协作单位之一,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今世缘酒业打造苏酒研发高地。2009年“酯化酶液相下催化合成生物酯类的应用研究”项目揭示了酯化酶液相下催化酯类生物合成的优越性,该成果的应用有效地协调了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酯类物质的量比关系,改善了酿酒工艺,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酿酒设备的利用率。2012年中国白酒“169计划”项目课题之一“今世缘芝麻香型酒风味物质剖析技术体系及其关键风味物质研究”项目是2007年我们与江南大学进行合作持续研发了近5年的创新成果。该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与嗅觉闻香检测器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一套快速全面剖析芝麻香型白酒中关键香气、特征香气与重要香气化合物的方法;首次采用多种萃取剂对芝麻香酒进行多组分萃取分离分析;采用样品比较功能和统计比较功能的全组分数据处理方法,首次定性了中国芝麻香型白酒中1548种风味化合物;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联用技术,建立快速定量检测芝麻香型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

责编/聂赛

吴建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8

学习和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创业和求索》读后感

以前也看过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但大多枯燥乏味,有鸡肋之感。今读《创业与求索》,掩卷而思,启益匪浅,犹获良师益友。刘董事长的学习和创新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

2004年前,我在物资企业工作了21年,与1993年前九洲集团所从施的行业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我所在的物资企业由于习惯了“大锅饭”,安于现状,不学习、墨守成规,最终犹如在大海上航行的“泰坦尼克号”,失去了方向,走向了消亡。而九洲集团在刘董事长的带领下,登上了“诺亚方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成功实现了由物资经营向房产开发、资产经营、资本运作的转型。

回顾九洲集团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过程。从刘董事长对制度治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等论述以及在今天已经取得骄人成就的时候仍坚持每天用2小时进行学习,可见其对学习的执着,董事长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在创新上,集团公司在观念、制度、管理、经营、市场等方面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无处不在。经营上从服装城到大润发超市到创投公司再到九洲商务广场,创造了常州市的多个第一,如天女散花般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蓬勃生长;管理上也从家族企业的粗放式管理发展为集团化运作管理模式。

集团把学习和“不断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使企业保持了生机和活力,获得了圆满成功。这一过程,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也获得了一点认识。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才会富有成效。学习首先要克服四个心态:一要克服不沉心态。不沉心态是一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浮躁心态。现实表现为不能沉下心来理性反思、寻找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二要克服不进心态。不进心态是一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僵化保守的落后心态。其现实表现为按部就班甘居下游,对工作没有热情、对

1学习没有兴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颓废心态。三要克服不屑心态。不屑心态是一种不健康的排异排外心态。现实表现为傲慢狭隘偏执,妄自尊大唯我独尊,我不需要学。四要克服不诚心态。不诚心态是一种敷衍的心态。其现实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永远把学习停留在口头上。

其次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改变学习方法。刘董事长《在新进大学生员工培训班上讲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创造财富、创造效益”。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需要学、根据岗位学、根据企业学”。

创新必须具备敏锐、果敢的机会意识与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决策为保证。

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人们常说:“旱起的鸟儿有食吃”。在面对发展机遇的时候,见机早、行动快,就会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就能干成大事情。

创新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于一种对事业的强烈的责任心。有了这种责任心,就会主动而不是被动、积极而不是消极地开拓、去创新。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有不可遏止的创新激情,才能在不断创新中跨越发展。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始终拥有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奋进精神。

创新必须要有科学决策为保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决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9

所谓学习型企业,是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进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金融企业的竞争,首先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竞争,其竞争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底蕴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学习能力的竞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业务创新的脚步不断加快,一方面使金融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金融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包括一线全体员工,都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否则就要被淘汰,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经济规律。

人们知道: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要想自己不落后,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如果不学习,靠老知识、老经验办事,离开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这个组织和企业就要落伍,甚至难以生存。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学习,他的能力就会降低,他的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创建学习型的金融企业非常必要,学习是金融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学习的竞争,谁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谁也就能迅速地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谁就能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和领先优势,谁也就能超过对手,使企业更好生存和更快地发展,并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成为一个功能再造的典范。只有学习,企业才能有生存之本、发展之魂,才能符合时代客观要求和发展规律。

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在我们金融的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屑于学习和满足现状的现象。归纳一下表现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整日昏昏然者有之;金钱至上,物质利益至上,追求享乐者有之;工作飘浮,弄虚作假,无责任者有之;个人利益第一,跑官要官,追逐名利者亦有之,等等。一些人整日忙于应酬,内心浮躁,情趣低下,缺乏荣誉感、成就感、自信心、事业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安享太平盛世,没有忧患意识。这样的人,哪有时间去学习?哪有精力去学习?哪有兴趣去学习?这种状况和环境不改变,谈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大力营造学习的气氛,强化学习的意识,端正学习的态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在1941年5月就发表了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文章,他针对党内学习上存在的“不注意研究现状,不注意研究历史,不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等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要求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时期以来,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不论工作多忙,事情再多,都坚持定期学习制度,带头学习。集体学习时还甘当学生,认真聆听国内专家学者讲课,认真记学习笔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为我们树立了学习上的榜样,其做法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处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必将也必须成为人们整个生活的重要内容。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那种“一次受教育终生享用不尽”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

学习还必须将现实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除要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要善于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学习方法要走“全”、“新”、“专”相结合的路子:“全”就是不仅要学理论、学文化,而且要学科学、学技术;“新”就是要追踪国际国内金融领域前沿,适时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提高;“专”就是要从农村合作金融企业实际需要出发,注意专业对口和实效性,注意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来说,一是要本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不断完善学习,不断使学习在实践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二是要把学习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一切环节之中,把其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看待。在确定好企业正确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教给员工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从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有团队精神。三是要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决克服为学习而学习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要提倡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辨证分析问题的观点、总结经验教训的观点、改革发展提高的观点、社会性和群众性的观点等来指导学习。四是要明确企业发展必须有道,长盛之道在于德。通过以德育人,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升人的品位。用人是要强调有“本事”,但必须更要强调有“道德”,以德为先。这里所说的德,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功德、家庭美德等。

第三,要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理论的威力。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再指导实践,才能使我们工作少走弯路,使事物发展得到质的飞跃。那种为学习而学习,纸上谈兵、关门造车的做法,只能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失去必要的天时、地理、人和,其结果也只能是使事物走向反面,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作为合作金融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式,完善学习方法,大力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等,把学习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合作金融企业生存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10

7月12日上午,锡柴的重型柴油机新基地奠基仪式在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尽管天空下着时大时小的雨,可是仪式的一切议程都没有因为天公的不作美而受到丝毫的影响。车辆停放整齐、人员入场有序、环节衔接紧凑、气氛喜庆热烈,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赢得了与会的领导和嘉宾的赞赏。

但与会的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锡柴嘉宾并不知道,三天前,仪式活动的现场还只是一片农田,锡柴人仅仅用了三天半的时间把一片农田整改成奠基仪式的会场。地面的硬化、主席台的搭建、贵宾休息室的布置、电线的架设、音响设备的安装都要在雨中进行,这对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锡柴人说“不可能”,因为锡柴人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向自身要速度、向自身要效率,不仅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且给与会的领导和嘉宾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奠基仪式。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企业文化在锡柴的各项工作中所发挥的巨大内生动力。

把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

在67年的发展历程中,锡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企业文化体系。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以及支撑企业文化的建设评价办法等等,触角延伸到了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文化在锡柴的落地、深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锡柴人看来,这并不意味着锡柴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沾沾自喜了。

“在锡柴,企业文化不是文本文化,而是要转化为员工的执行力。”锡柴管理部党建室主任邵艳娟告诉记者。她说,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作样子的摆设,而是聚合企业员工心智与力量的“软实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战决胜的终极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丝毫不能含糊。

2009年5月,锡柴召开了建厂以来的首次企业文化战略研讨会,从战略层面,对锡柴现有的企业文化体系进行了整合、完善与提升,形成了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哲学和企业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理念文化体系,并在理念文化推演系统增加了四部分内容,即同心、同盟、同赢的采购文化;体贴周到的服务文化;关爱生命,呵护环境的安全环保文化;清醒、清楚、清白的廉洁文化。

据了解,锡柴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的载体和渠道非常丰富,局域网和厂外网的企业文化专栏、企业文化电子课件、企业文化电教片、企业文化专业著作、企业文化主题活动等等,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如今,锡柴人在推进企业文化深植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落地的关键是班组。于是,为了提升工厂的班组文化建设水平,2009年,锡柴试点开展了企业文化示范班组争创活动,从班组精神、班组形象、班组目标等方面加大了班组文化建设的力度,这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基层的发展。今年,锡柴把企业文化示范班组的数量提升到了15个,但争创班组的数量已经突破了90个。

将文化融入管理之中

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锡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文化必须与管理制度有效融合,才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切实作用。

为了使企业文化摆脱“虚空”的束缚,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2010年5月21日,锡柴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制订下发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办法》。这也使锡柴在企业文化量行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验证、整改和闭环的循环提升。

锡柴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锡柴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十分完善,不仅从理念满意、行为满意、视听满意、产品满意、服务满意等五个方面着手,制订了《CS管理手册》,而且全面规划设计了《VIS手册》,对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了整合和提炼,同时实施了《标志使用管理规定》,旨在使企业文化也能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实现真正的深植。用锡柴人自己的话形容这种举措就是,企业文化不能太空,否则就无从抓起了。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锡柴的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名锡柴员工说:“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在我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弥补了传统企业管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局面,使我们很乐意接受,就连我的朋友都会觉得我们厂的许多措施非常人性化。”

使文化产生巨大效应

员工在经历了对企业文化由认识到认知、再由认知到认同的三级跳跃后,自觉融入到工厂这个整体中,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从去年2月份开始,锡柴发动机的产销量就节节攀升,甚至超过了现有设备的产能。面对到手的订单怎么办?拱手让给竞争对手?锡柴人的回答是:不,为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不失市场一台机,锡柴员工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在客观条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向自身的极限进发,他们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来完成生产任务,为后续高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实锡柴企业文化产生的效应还远不止这些。经过多年的渗透,锡柴的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扎根,而且在其供应商、整车厂、经销商甚至用户群体中都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各供应商不惜巨资购置设备,与锡柴新品进行同步开发、同步生产。为配合锡柴设备搬迁需要,供应商提前做好零部件储备,确保锡柴生产不受影响。高产期间,由于产能受限,各供应商想尽一切办法,优先供应、满足锡柴需要,双方形成了一个坚实的战略同盟;各经销商则以宣传、推广锡柴产品为己任,积极进行市场开拓。有的经销商还在自己的销售大厅开辟了专用场地,作为锡柴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系列和功能特点的展示阵地,让用户深层次地了解锡柴、认同锡柴产品。

成都怡帆车业有限公司是锡柴多年的合作伙伴之一。在一次偶然的市场走访中,锡柴管理部的同志发现,该公司办公楼楼门厅的两侧墙壁上,分别贴着锡柴原厂长蒋彬洪手书体“卖出一台机,赢得一颗心;进入一家门,送上一片情”和现任厂长钱恒荣的手书体“民族品牌 高端动力”的标语。在该公司总经理雷鸣的办公室里,锡柴的同志还看到了雷鸣的座右铭:对事业一心一意,抓管理一身是胆,对工作一丝不苟,对自己一尘不染,对群众一往情深,而这正是锡柴对干部的考评要求。问及缘由,雷鸣说:“在与锡柴多年的合作中,我已经被锡柴的企业文化深深感染了。现在我们不仅仅经销锡柴的产品,而且还传播锡柴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11

1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1.1研发能力的不断培育, 使技术人员能够把握国内滤清器先进的设计水平

平原一贯把自主设计研发作为指导思想, 摒弃靠简单测绘仿制的方法, , 依托集团国家级试验室, 紧跟主机新产品研制步伐, 配合整车及发动机的开发进行协同设计、仿真设计;主机整车引进时, 滤清器直接国产化设计;分系统发包及模块化设计, 如整个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模块化、润滑系统模块化等, 产品设计的复杂和原创使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小规模滤清器制造厂无法跟进, 甚至有国际品牌的知名滤清器制造厂由于设计机构在国外, 研发进度上无法与平原抗衡, 在主机的跟进开发上平原占据优势。

平原关注国内滤清器前沿发展动态, 走出去请进来, 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在国Ⅲ燃滤研究中公司派专家到美国考察学习欧Ⅲ燃油滤清器技术, 邀请博世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到公司考察, 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交流, 邀请日本专家对平原国Ⅲ燃油滤清器过程能力进行考核评价。

1.2不断推出最新设计理念产品, 推荐主机使用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电控喷油系统大大提高了喷油压力, 为达到高标准的排放, 要求燃油滤清器有很高的滤清效率和完善的滤水能力, 国Ⅲ轻型车要求燃油滤清器除上述功能外, 还要增加加热及恒温、冷却、防水、带传感器等功能, 目前平原在研和生产的国Ⅲ燃滤有20多个品种, 已在 6、7个主机实现国Ⅲ配套, 应用在南汽依维柯, 配套博世高压共轨系统, 应用在庆铃700P项目, 配套日本电装高压共轨系统, 另外还有几个主机正在阶段性试验, 已列入推广目标的还有5、6个主机。

从单一的产品向系统产品转变, 是今后滤清器企业发展的出路。初期平原只生产机油、柴油和空气滤芯, 最多带个壳体变成机油、柴油和空气滤清器总成。现在平原开始向系统产品方面转变。

1.3新技术在新产品设计中广泛运用

国Ⅲ燃滤系列产品首次将PIC恒温加热片、温度记忆弹簧等技术应用在滤清器行业 , 产品带有恒温控制器、电子水位传感器, 系机电一体化产品, 体现了产品设计结构模块化、功能一体化、使用人性化的特点, 符合今后燃油滤清器发展方向。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 对产品三维数模进行仿真分析, 实现产品的性能分析, 如流体分析、受力分析、噪声分析等, 避免模具、工装等投入后产品性能不能达到要求造成的浪费。

全面采用三维软件 (CATIA) 进行产品开发设计, 从平面试设计向三维数模设计产品转变, 实现了零件数字立体形状、零件装配、整车布置、产品造型的美化设计, 三维数模设计是产品自主研发的有力手段。

1.4研发投入由投不投变成多投快投

按新品开发流程, 当前期投入较大时, 平原要召开评审会, 在会上要分析风险作出投资决策, 平原在2009年采取的是紧缩的财政预算, 但新产品研发费用的投入没有受到任何资金限制, 并且要多投、快投。上半年为某新主机厂一次开发了22款空滤, 当年形成销售, 公司强大研发实力和新产品投入实力得到主机赞誉;试车是新产品研发中的重要环节, 以前是公司提供样品后等待试验结论, 试车结论不过关, 再修改设计, 提供新样品等待下一次试车, 而主机安排的试车时间间隔很长, 影响新品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销售的时间, 在2009年公司提出一种新品多种设计方案, 制作多种材料和结构的样件, 设计人员跟随主机的试车过程, 在现场得到第一手资料完善设计方案, 此举大大缩短了新品产业化时间, 2009年提前三个月完成公司新品销售全年任务。

1.5产品更新换代, 焕发新的活力

市场低迷时期, 很多主机厂都把一些原定的项目撤销或推迟, 造成原有市场销售下降, 平原与主机厂一起, 寻找市场买点, 改进产品, 激活市场;由于主机不断降价, 老产品的盈利能力在逐步缩小, 对老产品进行技术升级,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

2管理进步和创新促企业均衡发展

平原在2006到2008年销售增长分别为26%、50%和45%, 销售的快速增长使各项管理出现发展的不均衡, 甚至脱节现象, 2009年平原的经营目标是销售同比持平略有增长, 练内功, 积蓄力量。

(1) 把2009年做为公司的培训年, 共举办内部培训130余次, 受训人员2500人·时, 外部培训10余人次, 受训人员110多人, 培训学时1800人·时, 分别进行了五大工具手册等16949体系的培训、员工素养培训、新产品知识培训、新设计软件普及培训、先进管理理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60余项的培训讲座, 员工的能力及素质较好的得到提升。

(2) 在质量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做规定动作, 当信誉员工”活动, 做规定动作, 发现不符合, 改善工艺流程, 不做不合格, 提升员工质量参与的积极性, 找出重点加工工艺流程样板, 进行工艺精益改善;按照主机分工将供应商售后服务、对质量投诉的整改、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供应商体系审核培训、供应商整改 (售前售后) 进行流程管理, 通过解决具体、针对性的问题, 提升供应商质量;面对2009年严峻的市场形势, 产品多品种、小批量、多种技术状态、多种成本状态共存的情况将更加突出, 生产组织周期更短, 更应作好批次管理、确保技术状态的明晰, 各种变更图号、图纸、技术通知更要快速准确到位, 各种状态的质量控制流程快速跟进,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的实物质量控制不放松。

(3) 导入精益生产理念, 与6S活动和改善活动相结,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开展生产过程精益生产立项, 包括U形线建设、关键设备的可动率、影响交付和生产效率的工艺攻关;以信息化建设开展流程改进活动, 包括生产系统的ERP系统应用、设计系统的零件标准化电子库、销售系统的安全库存及订单管理。

在“人改变环境, 环境塑造人”的理念指导下, 以6S管理评价标准为蓝本, 推行“6S”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规范人的行为, 提升企业竞争力。

3和谐团队, 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平原地处内陆, 人力资源不够丰富, 由于是国有企业, 待遇也不足以吸引人, 但平原的优势也是人, 平原有一个具有强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团队;有一批多工种的熟悉滤清器产品理念, 精通滤清器制造技术, 并且具有严谨细致、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平原精神的技术工人队伍;有一批精通滤清器行业的开发、销售、质量、生产管理等各种专业匹配的技术队伍;有一支在滤清器行业摸打滚爬多年, 经验丰富、团结有力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通过创新, 基于技术同根产品同源的理念将航空技术运用于汽车技术, 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 从军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无到有, 小产品做出大市场, 他们个个不仅是指挥员, 而且是战斗员, 是所在专业岗位的带头人, 在工作中身先士卒, 一马当先。

中国乃至世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很多, 如果他们想从事滤清器行业的经营生产, 1-2年内他们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比平原还要大、还要漂亮、设备还要先进的工厂, 但3-5年、甚至10年也无法拥有超过平原这个团队的职工队伍。务实、高效、快乐、创新的这支平原团队将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建功立业。

4结束语

上一篇:闺蜜暖心个性签名下一篇:食品保证安全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