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什么

2024-08-08

企业文化是什么(共12篇)

企业文化是什么 篇1

我们天天谈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可是朋友你知道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吗?有人可能会回答..........

有人可能会回答:“企业文化就是我们经理、老总给我们的员工手册!”

有人可能会说:“企业文化就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

有人也可能这样回答:“培训我们的老师说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广告语!”

……………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启发:企业文化就是把你认可的理念,落实到你的行为当中,久而久之把他形成一种习惯!

是的!我们的企业文化就要把对我们企业有用的理念、方法、制度、价值观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当中,反反复复的学习和应用,在工作中慢慢形成习惯,进而形成独特的企业性格。

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更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学习和落实,我记得《亮剑》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 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他 的首席执行官的性格决定的;我们部门的部门文化就由我们部门经理的性格决定。

如果我们只喊口号,墙上挂标语,而不把我们认为对的口号标语付之于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对我们的企业建设一点帮助都没有。

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把我们认为好的理念、文化付诸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才可以在企业管理中取得好的效果。

企业文化是什么 篇2

现在, 突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各地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 学校由教育活动的空间存在转向文化存在, 由教育决策的边缘走向教育决策的中心, 成为自我、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

在实际的学校文化建设中, 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但也有很多让人遗憾的地方, 那么, 在实际的学校文化建设中, 我们又做了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文化不是附庸风雅, 而是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成员血液里的精神

笔者曾经和一所学校几位老师闲聊, 当聊到这所学校的校训时, 老师们一脸的茫然, 最后教师自己解嘲说:“我们整天忙得团团转, 谁顾得上那个, 把书教好就行, 其他的是领导们的事。”而事实上, 那所学校的校训正高高地挂在教学楼的外墙上。

还有一次到一所文化氛围很浓的学校参观, 看见学校内几乎所有的墙上都挂着制作精美的名人名言, 于是课间, 在走廊上问了几个学生, 只有一个学生说曾经看过, 而另外的学生却对挂在教室里的四条名人名言, 一条也说不上来。

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论性文章随意在网上搜索, 出现的词条成千上万, 但在现实中学校文化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它产生于学校自身, 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 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学校文化如果只表现在形式上, 也许很多学校都做得很好, 校园里每一堵墙都“说话”, 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等标语口号高高地挂在墙上……但学校文化的关键之处还要学校的全体成员的认同并维护, 而我们许多学校的领导想一夜之间就创造出学校文化。当然, 只要有钱, 形式上的校园文化确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人耳目一新。但一所学校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许多学校遭到毁灭性地破坏, 但老校长登高一呼, 四方响应, 很短的时间一所学校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这才是一所学校真正的财富, 这才是真正的学校文化。

当然, 我们不反对在校园里有浓浓的文化氛围, 相反我们还要大力提倡, 但这些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我们在创造文化氛围的同时要让学校的文化精髓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血液里去。

学校文化不是为“看”的文化, 而是为“人”的文化

一天, 女儿放学回家晚了一会, 问其原因, 原来下午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 大厅里刚打扫完, 怕学生放学走脏了, 让学生从大厅侧面的狭小过道出来。无独有偶, 上级领导要来某中学视察, 早上学生把楼梯用水擦干净后, 学校专门派了一位教师守在那个楼梯口, 不准学生使用, 因为按照安排, 领导将从这个楼梯上楼到会议室听学校领导汇报……

笔者曾戏称某些学校的管理是“检查管理”, 并戏称将其推而广之, 这些学校的文化也就是“检查文化”了。

一次上网搜索“办学理念”, 大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诸如此类的话。“以人为本”更是挂在领导们的嘴边, 但我们有没有把这句话真正落实到学校的每项工作中去,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人为本”或“以学生为本”这无疑是学校文化的价值核心, 但这不能仅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 而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也许那清洁漂亮的大厅, 干净的楼梯能博得领导的赞扬, 但留给学生的是什么?也许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是“灰尘”: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给自己的, 而是为了博得领导的一声赞扬, “权”的阴影也许在学生心目中挥之不去。实际上, 这也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官本位”思想的体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学校的管理, 不仅仅是为了学生, 更重要的是得到领导的肯定。因为决定他们的命运的不是学生而是领导, 以此来理解学校的“检查文化”也就不奇怪了。

重建我们的学校文化的一个关键是要把对学校说“是”或“不”的权力交给教师和学生。重建我们的评价制度, 让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工作真正拥有发言权, 特别是对管理者的考评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而要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 同时我们领导对学校的检查也要深入到教师中去, 深入到学生中去,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的管理应该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学校领导要真正把师生当成服务的对象, 改革以上级检查为中心的定式, 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生态环境, 使学校成为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 使师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和做人的尊严。

学校文化不是“他人”的文化, 而是师生“自己”的文化

到一所农村中学听课, 最后不仅被课的本身吸引, 而且被这所学校的一个现象吸引:在这所学校的各个地方都有一些学生自己的作品。走廊墙上挂的是由学生书写的“名言”, 一个学生告诉笔者, 其中的一幅是他想的, 也是他自己写的, 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教室里不是挂着统一制作的漂亮的标语, 而是学生们自己办的图书角、生活园地、手抄报等, 初看上去确实有点乱, 确实没有电脑制作的东西漂亮, 也没有名家作品的档次, 但这的确吸引了听课的老师。

近年来, 学校文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走进学校, 从校名的题写到校园里的标志、标语、口号等无一不是制作精美, 而那些东西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而真正属于学校自己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也许学校文化实施者的思维定势是:名人是权威、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书本是权威, 学校的标语是名人说过的, 领导的指示要坚决贯彻, 专家的论说要好好领会, 书本上东西永远是对的……崇尚权威泯灭了学校的个性, 在这种情况下, 各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千篇一律也就不奇怪了。

笔者曾经和这所学校的领导交流过自己的看法, 他戏说学校没有钱, 只好发动师生自己来搞。实际上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而是学校的文化理念问题。这也使笔者想起了吴菲老师《不跪着教书》里的一个情节: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校名是该校的一名小学生写, 而在学校门厅里镶着的几行大字“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 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是该校的一名叫“朱亦磊”的普通教师的心声。这所学校肯定不会在乎那几个钱, 但学校没请名家题写, 也没有请领导写, 而是让学生和教师自己写, 试想每天师生走进校园看到这些的时候, 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为师生的发展服务, 文化建设必须贴近师生的实际, 并和学校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学校文化建设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产生的, 不是谁强加的, 也不是谁凭空臆造的, 只有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才能深入到师生的心灵深处, 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 才能最大地发挥文化的张力。

制度是为了规范人, 而制度转变为文化则是为了发展人

近来得到了两本小册子, 一本是某学校的教师手册, 另一本是学生手册。听说这所学校以制度建设而闻名, 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两本小册子, 不禁敬佩这所学校的管理严密, 这两本小册子对师生的所有行为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并有详细的处罚细则, 如学生迟到一分钟扣班级1分, 五分钟扣班级3分。清洁区有一张纸扣班级2分, 班级出现一次打架事件扣班级8分。教师备课项目要齐全, 每少一项扣教师××元, 字数要达到××字, 少于××字扣××元等等, 并且和教师的考核和奖金挂钩……

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尽管重要, 也仅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文化研究, 我们许多学校还停留在表层, 于是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上, 因为这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 能使校长有一种成就感。

实际上, 制度和文化可以相互融合, 在制度中融入文化, 同样, 制度也可以衍生文化。李希贵老师曾经介绍过山东高密一中的一个事例。学校为了表示对老教师的尊重, 规定对老教师的备课不予检查, 而是以自愿的方式, 每学期将他们的备课集中到学校的资料室存档, 供青年教师借阅, 同时规定, 学校按借阅率的高低付给他们一定的稿酬, 于是, 借阅率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 老教师以此为荣, 精心研究备课, 每学期下来, 学校统计的备课簿借阅率成了大家瞩目的大事。

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规定, 衍生出了令人欣喜的深层次文化, 使人们崇尚的东西变得崇高起来, 这比硬性规定更容易让人接受, 也容易变成人们自觉追求的目标。

制度制定容易, 让其规范师生的行为也可以做到, 但要使制度真正成为文化, 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 这就不仅仅是规定违反什么扣多少分, 备课少写多少字扣多少钱就能做到的。

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 篇3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回的零钱?

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提问者事后告诉我,他以为我会谈音乐厅和美术馆,以为我会拿出艰深的学术定义。

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否则,我想我会慢条斯理地继续说: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衣、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就是文化。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士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4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文化中所有员工共有的一种信念、观念、价值和行为的准则,以及由此导的是行为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经营是随波逐流的,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企业就成长不了。企业文化是在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企业形象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根据各店实际情况给员工详细讲解公司来由、公司简介、管理结构、发展方向等,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自豪感

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5

企业文化是指在必须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社会实践所构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构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和升华。

说是指导,是指它的前瞻性。它应当提前制定出来,去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说是升华,是指它的后发性。它应当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或是经过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检验和校正,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反过来又会极大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如果不去践行,只是整理一些词汇,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讲在会上,就当成是企业文化,肯定是不对的,也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可是是一些口号、标语,表面功夫而已。

如果企业成功了,就任意总结出一套东西,说就是在这一套企业文化指引下获得成功的,也是牵强附会、故弄玄虚,只能是唬弄别人来彰显自我,也同时在糊弄和误导着自我。自欺欺人时间长了,往往使自我也信以为真,甚至骄傲膨胀,最终反而导致失败。

真正的高效的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而逐步累积和完善的,是事先提出和事后践行并不断完善而构成的对企业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企业的无声灵魂。

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做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一样的回答。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教堂。思考:谁在工作中更有活力,更努力,绩效更好?为什么?

(1)目标与战略,解决了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2)组织结构和制度流程,解决了工作秩序和效率的问题;

(3)业绩测评报酬奖励,解决了激励与动力问题;

(4)企业文化,解决了价值意义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2、企业文化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文化实践始于日本,理论成于美国,80年代引入中国。企业文化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比以往任何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人”的要素。

企业文化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变革,先变革文化。没有执行力的文化,就没有执行力。

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仅有淡季的思想。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竞争优势原点变化:产品、营销、战略、文化。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发展靠企业,企业发展靠管理,管理提升靠文化。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讲解一下企业文化精神礼貌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

1、使命

就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即“我是谁?我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是什么?企业对社会和成员(股东、员工)的价值”。

那怎样检验企业的使命是否准确?可从以下几点来确认:

一是是否明确了企业所担当的主角。就是企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主角,是企业的身份证,别人经过使命来辨认一家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

二是是否比盈利更有价值。盈利是企业的目标没有错,可是盈利的同时是否能给顾客及企业相关者带来附加的价值、隐性的价值,才是企业存在的本质价值。

三是是否能给相关者带来无限的力量。真正的使命会激发员工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使命感会产生永久的力量。

四是是否包含职责感。卓越的企业使命隐含慈善家的情怀,对员工、顾客和社会充满职责感。

2、愿景

就是企业存在的目标,即“我往哪里走?我未来是什么样的?企业成员期望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

检验企业愿景定位是否准确,可用愿景的几个重要特征来检视:

第一、愿景是否“清晰可见”。愿景是还没有实现、没有到达的一个图景,正因为是不真实的,还需要产生力量,那就必须给人以清晰的感觉,它越清晰,就能让员工感觉这个愿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仅有“清晰可见”才能产生感召力。

第二、企业的愿景是宏观的,要“宏大”。愿景的哲学意义在于“你想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如何让员工敢想?就需要愿景富有力量。

第三、员工愿景是微观的,要具体。大多数的企业仅有宏观的公司愿景,没有微观的员工愿景,员工愿景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和员工要有密切的关系。企业想要员工坚持一条心,就必须明确告诉员工,企业的愿景实现的时候,将培养出多少位总经理,培养出多少位行业专家,培养出多少位百万富翁,这才是愿景产生巨大感召力所在。

所以,企业愿景的定位不仅仅要研究企业自身,更要研究其他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外的社会层面的愿景,一个是对内员工层面的愿景。不研究社会层面的愿景,得不到社会和大众的支持,不研究员工层面的愿景,得不到员工的支持。

3、价值观

就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我怎样走?我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在完成使命和实现愿景的过程中,遵循的思想和行为依据及准则”。

价值观的定位要贴合以下三项原则和六个基本点。

三项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三是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

六个基本点: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努力服务社会、平衡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提倡团队精神。

在价值观的定位中,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对价值观要有准确的表达和完整的描述。仅有对价值观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做出准确、完整的描述,员工才会理解,才会去遵循。

使命生发驱动力,愿景生发感召力,价值观生发统合力。企业文化就是组织的成员以价值观为底线,以愿景为导向,为实现使命而自愿生发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企业文化大全 篇6

什么事企业文化?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家是一个非常基本的空间,而且是造就人生很多东西的空间,因此用了英语的“DO”,“DO” 是指做事的意思,但是随着具体在做什么,因为人们的幸福指数会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建造让人们感到幸福的家,希望能得到所希望的一切。我们的新名字叫——DO产业开发”。

听到这番话,自然就想到我们目前的企业经营的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倡导的,而是用心经营和建设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希望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却收效甚微。

从五、六十年代的国营企业到二十一世纪的企业,虽然年代相差半个世纪之久,但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却是一样,都必须用心去经营和建设,必须是全体员工用心经营构建的成果。无论是当年的大庆油田,还是如今的企业华为、海尔等企业,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不仅仅是石油钻井工人的缩影,更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样,华为的“地毯文化”也是华为企业文化的一个体现,华为也正是用这种精神来经营和构建了华为的企业文化。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但都是一样用心去经营,用心去构建,这才是企业文化之所在。

《恋人》中姜世然作为一家新的建筑公司代理理事就是这样告诉把公司的经营理念传达给了公司的员工,他没有告诉员工公司的发展会如何,而是告诉员工大家是为了建设一个非常基本的空间,而且是造就人生很多东西的空间来做事情,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做些什么,是会随着人们的幸福指数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所以,要建造要建造让人们感到幸福的家,希望能得到所希望的一切,就必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做事。我想:这大概就是企业与企业的最大距离吧。

《恋人》一剧中,有一位叫白仲大的理事,他在公司的竞标会上有这样一番话:“为什么会说建房子,而不是说做房子吗?那是因为就象名字或是诗一样,需要长长久久用尽心去建。所以日前,我跟一个不懂事的家伙说:在你知道的东西中,什么叫做建呢?他马上就说是饭。可是,我跟家里人说这个,她说:那个人以后一定会建造出最好的房子。我问为什么?她说:就算每天建,但是世界上最难建的就是饭了,给婆婆的饭桌,给丈夫的饭桌,给儿女的饭桌。每天都要建的饭,但是从来都没有马虎地建过,她说我的丈夫也用这样的心去建房子,数十年如一日的这般用心。就用那样的心去建各位的房子”。虽然这是一部感情剧集,可是在这样一个配景中,却能有如此深刻的对白。从这一点上,又可以看看我们在做每件事

情的时候,是不是会关注每一个细节呢。

企业为什么需要文化? 篇7

1. 文化正日益成为管理与创新的基础, 乃至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凝聚、规范、引导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在现代企业中占据灵魂的位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可以奠定现代企业管理与创新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 (1) 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更好地营造一种整个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和一致行动的氛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员工的潜力和团队力量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2) 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也是彰显个性和创新的强大推动力量。将充满企业个性和活力的文化发展成一种基于能力的绩效管理文化体系, 使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和牵引, 就可以起到通过树立远景目标来激励和引导组织与个人的作用, 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自主和自由地发挥。 (3) 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人才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则构成了企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2. 市场营销的战略重心正从产品先导转向文化先导

正如国家的扩张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扩张一样, 企业市场扩张的实质也是企业文化广为传播并被接受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经营文化、营销文化在成功开拓市场中越来越重要。心智资源、文化概念资源正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的制高点。新技术、新产品等往往要借助于新概念、新知识的传播才能更好更快地为日益理性的顾客所接受和认可。因而, 企业的营销理念能否唤起顾客的文化共鸣成为营销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之, 市场营销战略必须更注重文化先导的作用。例如蒙牛乳业倡导的“为了优质生活”、“强壮每一个中国人”的营销理念, 就很好地激发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感。

3. 先进的文化可保障企业实现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高度统一, 从而获得更强的适应力

在多变的市场中, 如何才能体现企业不变的原则, 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始终到位?在突发事件面前, 如何体现企业不变的理念和宗旨, 使之成为树立社会形象的契机?要想企业行为不走样, 不变的只有原则, 原则来自企业文化, 文化来自永恒的价值信念。企业只有坚定其承担一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的信念, 找准自身的定位, 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不断增强竞争能力。要在制度上实现企业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接轨, 达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使企业文化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例如, 在突发的环保事件面前, 企业应当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去。

4. 管理的新进展大多与文化观念的创新密切相关

近年来兴起的知识管理、价值管理、客户管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管理等都基于以人为本的先进企业文化。彼得·德鲁克早就指出:“所谓企业管理, 就是对人的管理”。中国众多成功企业的事实也反复证明“要让企业有活力, 首先要让人有活力”。这些观念的树立无疑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进步。只有让员工深刻理解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才能使他们在各种新的管理方式中成为有活力的人;反之, 创新管理方式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 文化本身的创新往往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为管理创新开辟一条通途。例如, 如果百货公司售货员把向顾客推销衣服的观念转变为帮助顾客买衣服, 那么, 其整个营销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5. 高水平的管理在整个社会文化观念进步的基础上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什么是文化? 篇8

现在讲国学、讲文化的人,很多;但了解什么是国学、什么是文化的人,可能并不很多。我不揣浅陋,冒昧以“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为题,希望对文化作一点基础性本源性的探讨。只是漫谈,信笔写来,还祈方家不吝指教。

本期先谈谈“什么是文化”。先说“文”。世间万象,生生灭灭,佛家叫诸行无常;马克思主义叫一切事物,不是静止的,都是发展变化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乾卦》)中,就叫“天行健”。君子要体会这个天行健,觉知这个天行健,效法这个天行健,才能以自强不息。三个不同说法,都是一个意思:感受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不在各自的流动运行之中。流动,运动,变动,恒动,生动,感动,有声有色,有光有彩,沛然辉耀,不一不异,这就是文。

天有天文,地有地文,人有人文,水有水文。云霞也有文,飞鸟走兽,都有文。君不见,大如凤凰孔雀、狮狼虎豹,小至鱼蛇蜂蝶,无不有文。你知道当初伏羲画卦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易·系辞传》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对呀,向上看,天象天文,向下看,地理地文,四周看,鸟兽鱼龙皆有文,所以后来提炼出一句话来:经天纬地谓之文。

“郁郁乎文哉”,孔子如此惊叹于周继承了夏商二代礼乐、典章、制度。可见,“文”,是大格局,大华章,大气魄,大手笔,高质素,高涵养,高品味,高境界。

再说“化”。化是无常的形态,也是无常的必然。改变了就叫化,转化、变化、融化、化和、化合,到了出神入化、化妆无妆的地步,是为化境,那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我”、那个“他”了。

《乐记》中讲“和,故百物皆化”,正因为百物(万事万物)能化,所以才能“和”。和,就是化的结果。《黄帝内经·素问》中又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故宇宙就称为“大化”。化而后生,故又称造化。《列子·天瑞》中说:“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这里,大化就成了生命的代称。人的大化,走到第四个阶段,就必然要火化了。在道家,那就叫化鹤,在藏传佛教,那又叫虹化了。

与上述不同的是:在我们佛教中,大化恰恰与教化同义。《法华玄义》卷十云:“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这个“大化”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即人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化度,能化能度,是教化的结果。所以,教化,化育,在文化中才有了最重要、最本质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是感化,教化,施化,因而《管子·心术上》说,“化育万物谓之德”,这是德的栽培,德的化成;是教化人培育人的伟大事业;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崇高目的。于是,春風化雨,桃李满天下,就成了对教育工作者、教化工作者的赞颂之词。

我们回溯历史,中国古人最初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原是相对于“武功”而言。“以文化之”正是周公总结了商代穷兵黩武的教训,从而下大力制礼作乐的初衷。这从现存《周礼》、《礼记》、《仪礼》等古籍中一再强调的“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即知。可见,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于昌明礼乐的教化作用,这也可以说明孔子对“乐”的重视,甚至要超过“礼”(孔子学琴于师襄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就因为看到了音乐的教化感化作用。“以文化之”,这才是文化的最初义,本来义。

谈到佛教,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佛寺亦称化城,这是从《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来的。进入化城,感受佛法,断惑证真,获得解脱,这不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吗?所以唐诗人王维《登辨觉寺》诗云:“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那座辨觉寺,就是莲峰下的一座化城啊。

为了把这个“化”的深义说得更清楚一些,请允许我再援引一则关于六祖惠能大师的著名故事。《坛经·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这则故事很生动。六祖惠能大师自黄梅接得衣钵,回到韶州曹侯村,没有人知道他。那时候曹侯村有一个刘志略,是一个儒士,他的姑姑出家了,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比丘尼经常诵《涅经》,听说惠能行者来了,跟刘志略友好,就来请教他。惠能说:哎呀,字我都不认识,你给我读一下吧。这位比丘尼生疑:你字都不认识,怎么来解呢?六祖回答得真是厉害,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一听,就大为叹服,再请教那些义理,都很透彻。她马上跟村里的长者说:这是圣人哪,这是一个大修行人,应该迎请供养。

好一个“字即不识,义即请问”!无尽藏不解了,“字尚不识,焉能会义?”问得不错,任谁都会这么问的。而六祖的回答,石破天惊,至理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大为叹服,这是圣人啊,是难遇难见的大修行人啊。尼问的是字,师答的是义。前已交待,她在那里诵《涅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能解说,是因为他暂听,已听,听到了,耳根圆通,这就是“化”呀,由听而化,由耳根而化。不化,怎知妙义?“化”的功用,妙矣哉。这是“化”的生动实例。至今西方还在逻辑、概念、计量、数据、量化、技术、核数、统计等操作中寻求,2000多年前,或1500年前,中国人就知道跨越逻辑思维,跨越语言文字,直达直觉妙悟的化城、化土、化境了。这个“化”,才是文化的核心义。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 篇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数:23136 日期:2008-4-1

5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质文化建设(表层文化),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

行为文化建设(中层文化),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行为、公关、服务等。

理念文化建设(深层文化),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观念

1、团队理念

2、团队精神

3、领导理念

4、经营服务理念

5、精细核算理念

6、质量理念

7、文明工地“窗口”理念

8、名人效应理念

9、科技创新理念

10、依法治企理念 以上十个理念其具体内容将层层进行征集、评定、归纳。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是指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制定的总体谋划和基本对策。其特点包括渐进性、整体性、柔软性、可继承性、潜移默化性等,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那么我们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到底有何意义呢?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新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调动和学组织广大职工的积性、智慧和创造力,是现代化管理的高层次选择。

三、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

四、树立企业文化的战略意识,增强企业文化的战略观念,强调企业文化的战略决策,进行企业文化的战略实施,是当前转换经营机制和进行科学管理以赢得市场经济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

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价值观把企业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六: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公信力等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凝聚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力,如能将员工比作一根线,那企业就是由线拧成的一股绳,绳的结实程度就是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一双编绳的巧手。

吸引力--是一个企业的向心力,让员工贴得更近,让外界人员靠得更近,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

战斗力--是员工的作战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思想统一,而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步调一致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公信力--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也能提高企业的公众信誉,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社会效益。

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1、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本着全面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突出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企业文化的灵魂,推进现代经营理念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结合,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融合、打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兴企为目标,以强化企业管理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内容,以形象建设为载体,以文体活动为手段,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通过建立创新理念、凝练企业精神、培养好的作风、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学习气氛、建设过硬队伍、树立良好形象,构筑起“严谨、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总包公司企业文化,成为打造国家特级施工企业、创建一流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公司重组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探索和多方面工作,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干部职工的认识在升华,领导者的意识和主动性、自觉性以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不断增强。体现企业价值观念的企业精神经长期积淀业已形成,一些企业标识等经过上下多次反复征集、酝酿、修改也已确立。各分公司不断丰富和创新者企业文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逐步实践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建设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但从整个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看还不够平衡,有些工作较为滞后,缺乏整体规划。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呈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作的整体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以及与政治、经济工作的一致性和载体的多样性。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深化并打造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和进步,推进建设现代企业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纲要。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道德规范,造就出员工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宝贵精神财富。

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规划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企业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四个阶段展开实施。

第一阶段:提案阶段:建立组织机构———组织落实

(1)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工程委员会,由公司一把手任委员会主任。

(2)下设公司企业文化工程工作小组,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

(3)外聘企业文化专家组指导公司的企业文化工程。

第二阶段:提案准备———思想落实

(1)实施企业文化的原因分析:

(2)实施企业文化的背景分析:

(3)实施企业文化的宗旨和目的分析: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1)具体措施: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的有关知识,开展公司发展总体目标与个人前途的大讨论。

(2)确立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导入的推行方针。

(3)企业文化工程和学习型组织导入的方法:把实施企业文化和各层次的思想沟通结合起来。

第四阶段:检查实施阶段和查漏

(1)制定企业文化工程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提升公司的资产质量、竞争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形象和企业美誉。

(2)检查实施企业文化导入的期待成果的完成情况:

用企业理念(MI)企业行为(BI)来理清思路、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起草提案书作为两手册备用资料(MI、BI手册)

(4)作业安排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作业项目与进度;对调查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对企业营运实态与形象现状作综合评估。

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1、处理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有机结合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不能相互取代。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加强,也必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以党的十六大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从解放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入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处理好虚与实、讲与做、精神与利益的关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稳定局面。

2、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育,以此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有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的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经营管理者,不仅应当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组织者,还应当是模范的实践者,更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者。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可见的形象,同时特别需要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配置企业文化。

3、讲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虽不等于企业文化,但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快建立企业文化的体系框架工程。包括: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把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一基本要求;体现“把握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吸引力;塑造品牌标识,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三点内涵”;突出“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融于企业发展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发展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市场竞争之中,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精神、把企业人文创造融入企业产品之中,塑造以企业品牌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形象标识”三项主要任务。

2。6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10

有些学者,先解释什么是文化。例如,到了南非,你会接触与中国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同理,你接触IBM的员工,或接触HP的员工,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的缘由就是因为不同的企业文化,导致不同的企业员工行为。企业文化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如果不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你也不会去关注这一条。企业文化当然不是静止的。就犹如我们在医院里做心电图,出来的图形是连续不断,而且有波动的。正因为我们企业目前的文化不理想,所以,我们才要设立一个理想的文化目标,然后再朝向这一目标努力、奋斗。而由于我们是中国人,很多传统观念是相近的,所以,我们在企业文化方面,写出来的一些条款,肯定是相近的。另外,我们仍然会发现,即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写出来是相近的,但是,我们接触不同的公司,仍然有不同的感觉——相近的口号,带来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有时会忽略外在的评价。企业文化有狭义、广义之区分: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它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企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理想目标、基本行为准则、制度管理规范、外在形式表现等的总和。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文化的复合体。

企业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外界对该企业的看法。因此,简单地说,建设企业文化也好,整理企业文化也好,我们其实主要关注的是行为,是员工在外界人心目中是如何做人做事的。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员工的不同的行为。

文化创新,为什么是电视剧 篇11

伴随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的财富总量不断跃升,但其文化创造能力却并未同步增长。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普通百姓的道德水准、艺术与科学的创新能力,以及狭义与广义的文化生产能力,都与其自身的期待和传统中国曾有过的辉煌相距甚远。

文化大国,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在这样的心理焦灼中,大众文化中的电视连续剧突然闪烁出我们不曾预期的光芒。自21世纪以来,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优秀电视剧跃上荧屏,为社会公众乃至海内外华人社群带来一波接一波的审美愉悦。《潜伏》《暗算》《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大明王朝》《汉武大帝》《康熙大帝》《闯关东》……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层出不穷,它们改变着千百万家庭的生活习惯,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媒体热点,塑造出新时代社会的精神偶像,并对人们的生活伦理和价值形态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改造。

可以说,电视剧已经承担起文化创新的责任,并且以其骄人的成绩将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推上了新的台阶。

回顾华人社会的文化历史,上个世纪60~70年代,香港人曾在弹丸之地创出了影响世界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70~80年代,台湾人曾以深沉温婉的校园歌曲风靡华人世界。此后,文化创新的责任天然地落在了中国大陆身上,而今天,我们似乎已从电视连续剧那里看到了文化大国缓慢崛起的曙光。

为什么说电视剧具备了这种资质和能力,而不是其他?

首先,它是大众的。电视剧借助广泛的收视能力,已将其艺术实践和文化创新传播到了亿万公众之中,它具备的巨大影响力不是实验性艺术所可比拟的。

其次,它是高度竞争的。电视剧的每个生产环节已经高度市场化,剧本、演员、制作等环节全部面对收视率的严苛考验,而后者又与广告紧密相关。这迫使它必须拿出精品,才可能在市场中生存。

第三,它的价值观是主流的。与改革开放前期相比,经过各种思潮的激荡洗礼,电视剧所呈现的价值观代表了社会大众的主流,它一以贯之地表达了这个社会主流人群认可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稳定地传达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世界和中国、个人和国家的是非判断。因此,它的艺术创作一定会与人们内心的期待呼应。

第四,它是先进的。电视剧以其现代的制作手段和传播方式与市场经济推动的文化产业化方式相结合,不仅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它是诸多文化产品中的强者,不再需要政策扶持和官方呵护,它已经能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

电视连续剧现象给予我们一种强烈的启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成熟,思想的不断解放,中国人的文化创新能力将持续获得释放。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说,中华民族真的对人类社会有着较大的贡献。

《文化纵横》编辑部

传统文化是本土企业文化的根 篇12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土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 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诞生于欧美, 是西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成长的一颗果实,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因而, 多少本土企业的掌门人为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一门心思的嫁接或原版、或改良的国外名企的企业文化, 成功者固然不少, 然失败者亦不乏其人。虽说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对于此类探索理应报以“成固欣然, 败亦喜”的心态宽容待之, 但里面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探讨和商榷。下面结合本人在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就传统文化在本土企业文化中的地位问题试做分析, 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为企业掌舵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现代企业起源于西方,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亦然, 但是不是说本土企业要想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照搬西方模式, 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种做法不妥, 亦不现实。橘生南国而为橘, 生于北国则为枳。西方成功的管理模式没少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形,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家的管理模式是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为灵魂的, 我们费尽力气, 搬过来的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 而其企业文化更是浑身都充满了不可模仿的因子, 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我说, 就是因为文化从来都是民族的, 没有国际的,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 也不必消除。因为他们是最适合各自民族的东西。而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子文化, 当然是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的。这就像树长得再大, 也离不开根一样。

故而, 作为民族企业, 想要打造百年不沉的企业航母, 必须构建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而想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以我们的母文化——传统文化为根基, 才不会发生“种橘得枳, 种瓜得豆”的尴尬事。

中国文化, 历经了至少五千年的沉淀, 时间的大浪早已将浮沙尽数淘去, 能够留传给后人的无不是沉甸甸的金子, 放着金子不捡而邯郸学步无疑是非常不智的行为。即使洋为中用, 也仅限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其目的是为了把玉雕琢的更美, 而不是直接拿石头当玉使。

综上所述, 从理论上讲, 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 或者无意中去这么做了, 亦有多篇去传统寻根的理论探索见诸期刊杂志。这些成功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掌舵者明确的启发, 于是, 更多的成功事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见诸媒体。然而, 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者, 喊着企业文化口号而迷茫者, 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者, 主张西化而讽刺挖苦传统文化, 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者仍大有人在。传统文化回归本位, 得到应有的“名分”还任重道远, 还需要呐喊者更众。

说到此处, 难免有人会说,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看理论再华丽也如空中楼阁。没错, 企业家都是实干家, 那本人就以实例说服诸君。仅以本人浅薄的实践为例, 晒一晒传统文化的智慧, 当然, 我也只是得了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智慧中的一鳞半爪, 但却在短时间内扭转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前因后果如下:

2009年, 我受命任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的院长, 前因后果略去不表, 但“临危受命”一词却足以概括当时情景。我接手时的设计院可以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债台高筑, 拖欠职工工资, 资产不良, 资金周转不灵、人心涣散等所有的头疼的问题几乎都被我遇到了。

那么怎么办?拯救一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病根, 就如同中医讲究标本兼治一样。我很快找到了造成困局的“病根”, 那就是不良的企业文化。因为当时的设计院, 无论从技术实力和资质情况来看在省级院里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 在这个前提下经营不善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的, 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既然找对了病根, 那就很简单了, 我需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 而我的“药”就是脱胎于传统文化智慧的新型企业文化。首先, 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崇尚自然”, 我就对职工讲“天道”。道家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我就讲设计院生存靠市场, 想赢得市场必须赢得客户, 客户, 就是我们的天。由此自然而然引申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其次, 传统文化讲究尊师, 我就跟职工讲“师道”。设计院对于员工的培养一直是很无私的, 但由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年轻人中的淡化, 尊师重教这一观念早已被青年员工抛到了爪哇国, 这一传统上天经地义的事情竟然需要以这样的形式被重新拾起, 这不得不说是青年的损失, 也是民族的损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强调要尊师, 进而扩展为尊重并团结同事, 因为“三人行, 必有我师”, 以此为基础, 强调团队建设, 以打造优秀的设计团队为手段, 进而为客户打造优秀的设计作品, 因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有优秀的成果, 才能实现“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第三, 传统文化重“孝”, 百善孝为先,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孝文化。我就对职工讲孝道。为何讲孝道?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知名设计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需要数代, 甚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努力。面对为了这一目标而奉献一生的老设计院人, 我们必须秉持孝道, 对他们存着一份感恩之心和回馈之心。只有这样, 才能让现在的设计院人无怨无悔, 为团队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因为老人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道理简单而朴素, 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 我还把孔子的“君子责己, 小人责人”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用文化统一了思想认识, 统一了价值观, 凝聚了人心。人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问题解决了, 其它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在以“天道、师道、孝道”为核心,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新的设计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辅以各种管理制度的变革, 最终的结果是, 设计院不仅扭亏为盈, 而且经营收入三年翻了一番, 职工的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这就是以传统为根的新型企业文化创造的管理奇迹。

总而言之, 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 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推崇传统文化, 我在此可以不揣冒昧的断言, 唯有以传统文化为根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才是志在打造百年企业航母的企业家们唯一的选择, 也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 唯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成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12) .

[2]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 2012 (18) .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教案首页下一篇:我的军训,我的大学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