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2024-09-29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共13篇)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这个人才紧缺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严把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与关卡,让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助飞企业的成长。

要了解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一种定义是“在社会或企业里,能推动社会或企业进步的所有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根据这个定义,再结合中国的现状,企业的人力资源就分两种情况了:一是企业所有的员工,另一个是企业里真正为公司做出贡献的人。第一种情况下,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覆盖到整个企业。第二种情况下,有人是走关系进入企业的,在日常工作中并不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些人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围之内。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管理范围主要是:人与事的匹配;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人与人的合作与协调;工作与工作的协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可以归纳为“5P”:Perceive(识人),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寻找满足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Pick(选人),人力资源的起点,寻找和开辟人力资源渠道,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甄选出合适的人员并配置到对应的岗位上;Profession(育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手段,不断培训员工、开发员工潜质,使员工掌握在本企业现在及将来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技能;Placement(用人),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使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人尽其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评与素质评估等工作对员工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过程,如晋升、调动、奖惩、离职、解雇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头戏;Preservation(留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留住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员工积极性,使现有员工满意并且安心在本企业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是重头戏。工作分析,是通过对某种岗位工作活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组织内部某一岗位的性质、内容、责任、工作方法以及该职务的任职者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

工作分析分为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工作描述,也即工作说明,是以书面描述的方式来说明工作中需要从事的活动以及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条件等信息的文件。工作规范是用来说明承担某项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特定技能、工作知识、能力及其他个人特征等的最低要求的文件。由此可见,工作分析主要说明岗位的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本身作出规定;二是明确对工作承担者的行为和资格进行要求。

工作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岗位分析、环境分析、人员素质分析。岗位分析主要分析岗位名称、工作任务、权利责任、工作关系和工作量。环境分析不外乎分析企业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当然,企业的安全环境也在考虑之中。人员素质分析要求分析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经历、体质和个性等。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典型事例分析法、观察法等。访谈法中尤其需注意的是要消除被访谈者的戒心,毕竟访谈不是面试。关于问卷法,其中最难把握的就是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得不全面,就会导致调查得出的信息不具说服性;问卷的界面设计得不友好,被调查者就不情愿填写,则调查效果收效甚微;如果问卷中没有反馈机制,则不利于后续问题的调查研究,等等都在影响问卷法的最终结果。典型事例分析法则要区分其与典型个例相关分析法。观察法必须要获得观察许可,要不就有偷窥的嫌疑了。其他方法比如实践法中,工作人员亲身参与能掌握一手资料,对于最终分析结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2

从生产力的角度,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参与程度,更好地利用中国的资源,研发即产品的开发是可持续循环进行的,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非常先进的研发技术力量。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就需要投资与研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源。

我们不仅是要看生产力,更多的还要看我们的创新能力,在IPR方面,当进行技术创新时,首先我们要找到中国的合作伙伴,这样可以共同满足中国新兴市场的需求,基于研发成果更快地变成实体的产品,提高竞争力。我认为不仅能够让中国的市场受益,还有利于全球市场。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是我们如何使这个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我们有全球的合作伙伴,可以建立比较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北电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过去两年里,我们的责任就是加入生态系统当中,参与到创新当中,这种创新是以客户为导向,既取得客户的欢迎,又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全球化的公司,同时也是当地的公司,我们与当地的公司一起共同面对今天的挑战,这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观点,希望我们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对话。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3

可现实中却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同步”而造成交流动力不足,这些目的不同的“交流”,别说“同步发展、逐步均衡”的初衷难见端倪,即使“一方拉动”的低层目标也无从谈起。只有尽快清晰并夯实这一同步发展的平台,城乡学校交流所期望的“赏心悦目”才会得以呈现。

“同步发展”让彼此产生“同步示范”的创新需求。一是同步创新“示范岗位”,充分挖掘各自的现有资源,让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可以充分体验交流实践的别样情趣,也可以及时吸取对口学校以及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各自学校现有或者正在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具特色,进而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者自愿加入其中,让没有参与的教师也可以同步感受其中的魅力。二是同步培育 “示范团队”,在交流过程中注意通过“师徒结对”、“特别工作室”等方式打造引领范围更广的“示范团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实践活动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各自学校中优秀群体的成长过程,壮大优秀资源的生成总量,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区域均衡。

“同步发展”让彼此拥有“同步鉴赏”的体验热情。一是同步拓展“特色橱窗”,将交流实践当成不可多得的鉴赏窗口,将目光放在各自引以自豪的特色工程、特色素养上,既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感染新的环境和师生,也可以在充分体验新同事、新施教对象、新教学环境的新鲜反馈,同步优化已经形成的“品牌项目”,同步完善正在形成的“特色创建”。二是同步丰富“成长视窗”,为同步促进各自学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交流实践中应该携手为其开通 “成长特别窗口”,让他们多一些机会去近距离接触到城乡不同模式的课堂、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理念的管理,多一些渠道去接触各自学校的优秀教育资讯,充分经历博采众长、去伪存真的自主成长历程。三是同步拓展“优化渠道”,交流过程中应携手开展不同形式的反馈交流活动,既要同步分析彼此发展中实际存在的“短板”和“长板”,从不同角度审视各自的优劣状况,加快各自“取长补短”的速度,又要检讨师生彼此对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施教模式的实际适应能力,对“水土不服”和“南橘北枳”现象的即时分析和把握,及时提高优秀教育资源的生成成色。

“同步发展”让彼此抱有“同步锤炼”的沟通意愿。一是同步优化“激励推动”,双方学校都应多出台一些倾斜和扶持政策,支持、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其中,以丰富阅历、开阔眼界,既可以提升交流队伍的自身素养,也可以为各类名师提供更具实践意义的锻炼机遇;坚持让城乡交流成为新教师的第一从教经历,健全和规范新教师和城乡名师结对子工作机制,引导他们从交流实践中及时汲取可以成为名师的营养,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二是同步搭建“名气舞台”,通过在交流实践中坚持开设“名师课堂”、“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巡回讲学”等不同形式的高端共享活动,“刚性流动”的手段让各种优质资源在交流中不断得以锻炼和升华,得到合理、均衡的再配置,进而有效壮大城乡优质教育师资。

只有重视彼此互补价值,同步发展各自优势,同步弥补不足,同步壮大各自的“魅力层面”,城乡交流才会永葆活力,才能有机会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均衡。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4

一、教材分析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途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涵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矛盾普遍性原理

(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运用

⑴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⑵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

⑶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含义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对立同一的观点看问题。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2)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三、教学重难点:矛盾的概念、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四、学情分析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因此 ,教学中应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4、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关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中间方框中的实例,思考问题:

(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导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利用教材P67漫画:你敢吗?学生思考并讨论

【精讲点拨】

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6768老子的一段论述,并讨论:

(1)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

(2)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

【精讲点拨】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5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

新课导入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

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 讲授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什么是矛盾(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 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矛盾的对立属性是,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区分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和,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的属性和趋势。(如P67漫画“他敢剪吗?”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矛盾的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双方共处于一个 中。(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在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要注意: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 “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如:“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 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与异化;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

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

提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斗争性”。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 喜— 攻— 强—— 深——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联系:①同一性 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②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有矛盾,有矛盾。(2)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3)方法论(即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

提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如对于打人与被打的不同解释)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如植物,人类社会)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如人类肤色不同)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漫画“吃水果”。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水果 苹果、橘子、雪梨„„(共性)(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 的。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有重要意义。

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源泉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源泉》

我们自小便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听到最多的是勤奋好学,然而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除了拼搏、奋斗、积极进取之外,我们却缺少了应有的自信。是的,在新时期里,我们应当树立自信的新形象。

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源泉。所谓自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人格、能力、特长等方面有一个总的认识,总的评价,以及自己对自己所抱的一种态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曾经有不少的大学生抱怨“为什么有的学生看起来木讷极了,却能应聘到如意的工作,自己既聪明又灵活却处于待业的痛苦中?”我想,帮助那些成功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自信!

缺乏自信通常是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把时间用在怀疑自己的上面,“我行吗?”“这样做能成功吗?”犹豫不决,同样一件事同样水平的两个人来做,信心主宰了谁成功谁失败!查理〃卓别林小时候是一个穷孩子,他依靠着坚定的自信心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喜剧大师,不朽的艺术家。他曾告诫他的小儿子“小查理,你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奥秘,我硕果累累,是因为我完全相信自己。”卓别林自己回忆说:“我甚至是个穷孩子时,我就认定自己是最伟大的演员!”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自信是造就一切成功者的基本要素。

任何人在丧失信心的时候都很容易受到刺激,心情变得恶劣,这个时候会更畏缩不前,于是成功亦将离他远去!我们国家并不缺少高知识人才,但他们却没有能够把自己的热量发挥出来,不是没有机遇而是没有自信。本来能绰绰有余完成的任务却因为搞砸而畏首畏尾,这已成为现实,我们来做个心理测验:领导让你单独去进购价值5元钱的装备,所有人都充满自信的完成任务,那么如果领导让你进购的是价值五万,五百万,甚至五千万的装备呢?我想会有很多人畏缩的,令他们退缩的不是任务的难度,正是他们没有自信。

自信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他们是人生的胜利者!让我们一起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在新时期里,你若敢说:“我能办到,我是最棒的”,那么,你必将是主宰命运的成功者!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7

1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1.1研发能力的不断培育, 使技术人员能够把握国内滤清器先进的设计水平

平原一贯把自主设计研发作为指导思想, 摒弃靠简单测绘仿制的方法, , 依托集团国家级试验室, 紧跟主机新产品研制步伐, 配合整车及发动机的开发进行协同设计、仿真设计;主机整车引进时, 滤清器直接国产化设计;分系统发包及模块化设计, 如整个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模块化、润滑系统模块化等, 产品设计的复杂和原创使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小规模滤清器制造厂无法跟进, 甚至有国际品牌的知名滤清器制造厂由于设计机构在国外, 研发进度上无法与平原抗衡, 在主机的跟进开发上平原占据优势。

平原关注国内滤清器前沿发展动态, 走出去请进来, 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在国Ⅲ燃滤研究中公司派专家到美国考察学习欧Ⅲ燃油滤清器技术, 邀请博世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到公司考察, 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交流, 邀请日本专家对平原国Ⅲ燃油滤清器过程能力进行考核评价。

1.2不断推出最新设计理念产品, 推荐主机使用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电控喷油系统大大提高了喷油压力, 为达到高标准的排放, 要求燃油滤清器有很高的滤清效率和完善的滤水能力, 国Ⅲ轻型车要求燃油滤清器除上述功能外, 还要增加加热及恒温、冷却、防水、带传感器等功能, 目前平原在研和生产的国Ⅲ燃滤有20多个品种, 已在 6、7个主机实现国Ⅲ配套, 应用在南汽依维柯, 配套博世高压共轨系统, 应用在庆铃700P项目, 配套日本电装高压共轨系统, 另外还有几个主机正在阶段性试验, 已列入推广目标的还有5、6个主机。

从单一的产品向系统产品转变, 是今后滤清器企业发展的出路。初期平原只生产机油、柴油和空气滤芯, 最多带个壳体变成机油、柴油和空气滤清器总成。现在平原开始向系统产品方面转变。

1.3新技术在新产品设计中广泛运用

国Ⅲ燃滤系列产品首次将PIC恒温加热片、温度记忆弹簧等技术应用在滤清器行业 , 产品带有恒温控制器、电子水位传感器, 系机电一体化产品, 体现了产品设计结构模块化、功能一体化、使用人性化的特点, 符合今后燃油滤清器发展方向。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 对产品三维数模进行仿真分析, 实现产品的性能分析, 如流体分析、受力分析、噪声分析等, 避免模具、工装等投入后产品性能不能达到要求造成的浪费。

全面采用三维软件 (CATIA) 进行产品开发设计, 从平面试设计向三维数模设计产品转变, 实现了零件数字立体形状、零件装配、整车布置、产品造型的美化设计, 三维数模设计是产品自主研发的有力手段。

1.4研发投入由投不投变成多投快投

按新品开发流程, 当前期投入较大时, 平原要召开评审会, 在会上要分析风险作出投资决策, 平原在2009年采取的是紧缩的财政预算, 但新产品研发费用的投入没有受到任何资金限制, 并且要多投、快投。上半年为某新主机厂一次开发了22款空滤, 当年形成销售, 公司强大研发实力和新产品投入实力得到主机赞誉;试车是新产品研发中的重要环节, 以前是公司提供样品后等待试验结论, 试车结论不过关, 再修改设计, 提供新样品等待下一次试车, 而主机安排的试车时间间隔很长, 影响新品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销售的时间, 在2009年公司提出一种新品多种设计方案, 制作多种材料和结构的样件, 设计人员跟随主机的试车过程, 在现场得到第一手资料完善设计方案, 此举大大缩短了新品产业化时间, 2009年提前三个月完成公司新品销售全年任务。

1.5产品更新换代, 焕发新的活力

市场低迷时期, 很多主机厂都把一些原定的项目撤销或推迟, 造成原有市场销售下降, 平原与主机厂一起, 寻找市场买点, 改进产品, 激活市场;由于主机不断降价, 老产品的盈利能力在逐步缩小, 对老产品进行技术升级,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

2管理进步和创新促企业均衡发展

平原在2006到2008年销售增长分别为26%、50%和45%, 销售的快速增长使各项管理出现发展的不均衡, 甚至脱节现象, 2009年平原的经营目标是销售同比持平略有增长, 练内功, 积蓄力量。

(1) 把2009年做为公司的培训年, 共举办内部培训130余次, 受训人员2500人·时, 外部培训10余人次, 受训人员110多人, 培训学时1800人·时, 分别进行了五大工具手册等16949体系的培训、员工素养培训、新产品知识培训、新设计软件普及培训、先进管理理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60余项的培训讲座, 员工的能力及素质较好的得到提升。

(2) 在质量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做规定动作, 当信誉员工”活动, 做规定动作, 发现不符合, 改善工艺流程, 不做不合格, 提升员工质量参与的积极性, 找出重点加工工艺流程样板, 进行工艺精益改善;按照主机分工将供应商售后服务、对质量投诉的整改、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供应商体系审核培训、供应商整改 (售前售后) 进行流程管理, 通过解决具体、针对性的问题, 提升供应商质量;面对2009年严峻的市场形势, 产品多品种、小批量、多种技术状态、多种成本状态共存的情况将更加突出, 生产组织周期更短, 更应作好批次管理、确保技术状态的明晰, 各种变更图号、图纸、技术通知更要快速准确到位, 各种状态的质量控制流程快速跟进,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的实物质量控制不放松。

(3) 导入精益生产理念, 与6S活动和改善活动相结,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开展生产过程精益生产立项, 包括U形线建设、关键设备的可动率、影响交付和生产效率的工艺攻关;以信息化建设开展流程改进活动, 包括生产系统的ERP系统应用、设计系统的零件标准化电子库、销售系统的安全库存及订单管理。

在“人改变环境, 环境塑造人”的理念指导下, 以6S管理评价标准为蓝本, 推行“6S”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规范人的行为, 提升企业竞争力。

3和谐团队, 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平原地处内陆, 人力资源不够丰富, 由于是国有企业, 待遇也不足以吸引人, 但平原的优势也是人, 平原有一个具有强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团队;有一批多工种的熟悉滤清器产品理念, 精通滤清器制造技术, 并且具有严谨细致、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平原精神的技术工人队伍;有一批精通滤清器行业的开发、销售、质量、生产管理等各种专业匹配的技术队伍;有一支在滤清器行业摸打滚爬多年, 经验丰富、团结有力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通过创新, 基于技术同根产品同源的理念将航空技术运用于汽车技术, 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 从军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无到有, 小产品做出大市场, 他们个个不仅是指挥员, 而且是战斗员, 是所在专业岗位的带头人, 在工作中身先士卒, 一马当先。

中国乃至世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很多, 如果他们想从事滤清器行业的经营生产, 1-2年内他们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比平原还要大、还要漂亮、设备还要先进的工厂, 但3-5年、甚至10年也无法拥有超过平原这个团队的职工队伍。务实、高效、快乐、创新的这支平原团队将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建功立业。

4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8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加快发展,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蠃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管理创新在培育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於不败之地。企业创新活动主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而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归根结蒂都要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後,国有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他强调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与工人建立平等关系,要改革束缚群衆积极性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邓小平同志一贯关心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他强调企业管理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抓好。要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制,把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江泽民同志更是重视企业管理创新,他强调国有企业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并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真知灼见爲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管理是企业永 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时代在发展,管理创新必须与时俱进。

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中心任务在於培育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産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它就像一棵大树发达的根系,能使树干粗壮、果实累累,有了它企业就有了牢固的根基和茁壮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一是规范改造功能。规范改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核心竞争力又促进企业规范改造,两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二是效益增长功能。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重磅炸弹”,能帮助企业战胜对手,获取稳定的超额利润;三是持续发展功能。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能爲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来获得。管理创新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发挥着以下三大作用:

(一)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缺乏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仅相当於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差距十分明显;二是运行质量差,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据有关部门材料,目前我国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超过5万户,职工人数约1400万人,盈亏相抵已连续5年净亏损。在流通领域中,除粮食企业亏损挂账2000多亿元之外,国有物资企业和商业企业也已连续多年亏损,形势不容乐观;三是盈利能力低,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尽人意,从1998年世界500强的统计资料看,中国石化集团(73位)总收入达340亿美元,利润仅有1 94亿美元,在石化行业27家入榜

企业中利润排在倒数第7位;收入利润率仅爲1%,排在倒数第6位,这与排在第一的埃克森石油高达6%的收入利润率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在新世纪的改革之路仍然相当漫长,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呼唤。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管理创新:惟有实行管理思想创新,才能摒弃陈旧观念,引进先进理念,启动管理思维;惟有实行管理制度创新,才能突破传统体制,建立现代机制,带来管理活力;惟有实行管理组织创新,才能超越僵化模式,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总之,管理创新能带来企业系统的革新,是企业实现规范改造的有效途径。

(二)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效益增长的重要法宝。

企业作爲经济组织,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爲自身奋斗目标。而推动企业效益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源於两个“轮子”:一是管理,二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高於技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企业效益状况与企业管理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效益显着的企业一定是管理出色的企业,如沃尔玛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遵循“日落原则”,海尔在内部管理上遵循“日清日高”原则,都突出了工作紧迫感,强调今日事今日毕,异曲同工的管理之道造就了两个同样卓越的企业。反之,效益低下的企业一定是管理有着漏洞的企业,如在国内曾经辉煌一时的猴王集团、亚细亚集团,其流星般殒落的命运,向世人昭示了管理“黑洞”必然带来的惨重代价。而美国王安公司、英国巴林银行的破産,更是告诉人们,即使是成功的跨国企业,也承受不起管理漏洞的侵蚀。再审视我们的国有企业,其亏损、破産、低效的根源,固然有着体制的弊病,但管理落後也是重要原因:管理观念的落後导致企业缺乏开放竞争的意识,使企业保守经营、错过机遇、丧失市场;管理制度的落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失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国有资産大量流失;管理手段的落後导致企业人浮於事、负担沈重、效率低下┅┅凡此种种,使国有企业效益增长受到了严重制约。通过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观念不新、机制不活、手段不力等问题,使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获得观念支援和机制保障。管理创新必然促进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如战略管理创新能使企业获得长期效益,成本管理创新能使企业获得直接效益,形象管理创新能使企业获得间接效益。

(三)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爲,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徵,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富於创新精神是美国企业的基本特徵,美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推崇管理创新,认爲企业“不创新,就死亡”。他们从不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也不墨守成规、安於现状,而是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普遍视创新和变革爲企业最高价值,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凭藉这种执着的创新精神,英代尔公司得以长期雄居世界晶片市场王座,微软公司始终控制着软体市场的主动权,可口可乐公司称雄全球饮料市场,麦当劳独领世界速食文化风骚┅┅创新成爲美国企业纵横国际市场的不败秘诀。我国的国有企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落後、机制僵化导致一些企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企业的成长受到抑制,有的甚至走向衰老死亡。通过实施管理创新,启动一潭死水,引进涓涓清流;去除陈腐之气,注入新鲜活力。加速企业新陈代谢,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使企业永葆蓬勃生机。长虹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军工企业发展成国内彩电行业的“航空母舰”,红塔山集团从偏僻西南的一家地方小厂发展成国内烟草行业的“龙头老大”,其成功的经验都离不开管理创新。

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创新,主要包括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决定着管理创新的实践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爲此,企业管理创新应当坚持以下主要途径:

(一)以观念创新爲先导,拓宽管理视野。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管理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而落後的管理总是与落後的观念紧密相联。因此,管理创新首先要求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观念的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之源,海尔“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等一系列观念的创新,成爲海尔超常规发展的强大动力。管理观念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四种眼光:一是世界眼光,不能将管理视野局限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应放眼整个世界,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和发展动态,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二是时代眼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当代企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新动向,使管理紧跟时代步伐,打上时代烙印;三是辩证眼光,理性看待管理中出现的正负效应,合理使用管理手段,发挥管理最佳效应;四是发展眼光,时代在发展,管理也在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使企业管理与时俱进。

(二)以制度创新爲基础,增强管理活力。管理制度的创新能爲企业带来持久深远的影响。美国工程师弗雷德 克 温斯洛 泰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性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了工作标准化和科学管理,创立了影响深远、惠及後人的泰罗制。在泰罗之後,虽然各种管理思想层出不穷,但其核心思想通常都可以在他的着作和实践中找到。即使在人类进入新千年的今天,泰罗制仍然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三)以文化创新爲灵魂,塑造管理特色。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目前,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的内核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组织形式、管理风格和员工素质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企业不老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合力;文化不老,企业才能永生。持之以 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发挥凝聚力、生産力、形象力的作用,先进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必然给企业管理注入无限活力。

(四)以组织创新爲保障,优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包括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部门设置、权力分配、岗位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创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效。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的管理组织是企业快速应变市场的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必须坚持“精简、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压缩职能机构,裁减富馀人员,增强机动性能,建立起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组织的效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9

XX 公司高度注重企业文化,公司董事长XXX深有体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拉动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没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企业共同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生机,就会失去活力,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就是在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面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飘扬旗帜,是一方克服窘境、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既要坚持不懈地用传统的优秀企业文化武装干部、教育员工,又要持之以恒地将发展着的优秀企业文化深入宣贯到每一位员工。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应对各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战胜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要紧贴

企业的当前发展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就是要紧贴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紧贴企业规模急剧扩张的速度与员工幸福指数的提高程度。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它能够在公司发展中遇到困难、甚至是绝境的时候,给员工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10

一、用宣传思想工作引导职工更新观念, 为企业改革开路

宣传思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在深化改革中, 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必然要触及到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要深化改革, 必须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宣传思想工作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导职工去面对新情况, 主动更新观念, 积极投身到改革中去的重任。为使改革顺利进行, 公司一方面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利用板报专栏、宣传资料向职工宣传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将改革的政策、方法和步骤等原原本本地交给职工, 并召开职代会、中层干部会、座谈会、开展大讨论等造成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 是改革的动态、职工的呼声能相互沟通, 确保了职工对改革的政策、方法及目的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 针对一部分老职工出现“工资倒挂”问题, 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 工会组织会同人事部门主动到职工中进行座谈, 针对职工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 引导职工消除思想顾虑, 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前途结合起来, 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 把大道理和小道理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职工真正感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让广大职工受益, 一时的损失是为了长远的收益, 进而积极支持和投身到改革中, 确保了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用宣传思想工作凝聚力量, 推动企业发展

宣传思想工作在企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心去凝聚人心, 凝聚力量, 引导职工脚踏实地, 爱岗敬业, 钻研技术, 献计献策, 为完成生产运输任务鼓劲助推。近年来, 公司继承和创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法, 并与现代行为科学结合起来, 每年在职工中开展新年升国旗、安全宣誓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评先推优”、“创先争优”等有效载体, 对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劳模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放手、生活上照顾, 让他们感到“我为企业作贡献, 企业让我更光彩”。并适时推出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专业技术比武活动, 激励职工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积极向上, 使比、学、赶、帮蔚然成风,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此外, 公司成立以来, 完成了10大项、168个管理标准, 规范了安全、操作、作业三大考核标准, 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我们始终把“围绕安全抓宣传, 抓好宣传促生产”的工作宗旨落到实处, 把宣传思想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了生产运输效益的提高上, 用安全和运输指标的完成情况去最终衡量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使各项工作围着安全转, 生产围着市场转, 服务围着厂矿转, 人人围着效益转。由于方法对、力度大, 铁运公司的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 生产运量逐年递增, 由1991年的160万吨, 猛增至2012年的600万吨, 翻了两番。

三、用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塑形, 为企业发展搭桥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 企业不仅要生存、稳定, 而且更要发展。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不能忽略企业文化的建设, 更不能忽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是贯穿企业生存发展的主线。在构筑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素质中, 宣传思想工作要发挥其自身优势,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扬“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精神,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正、作风硬、技术精的职工队伍, 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管理队伍,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公司在确立强化安全管理、增强企业后劲的工作中,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并以此贯穿于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 使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 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先后建立完善了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职工健身活动室、职工书屋、职工乒乓球活动室等硬件设施。通过开展干部管理培训、基层党建培训、班组管理培训、岗位业务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形式, 使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由公司有关部门创建的铁路尖轨尖端焊接技术, 曾荣获企业“五小活动”科技三等奖。在集团公司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廉洁文化推进会漫画展、诗歌有奖征集活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中, 多次获得优秀作品和三等奖。此外, 公司还投资新建了办公楼和生产现场网络监控36处, 所有办公电脑开通了局域网, 方便了网络办公的信息交流。几年来, 公司还通过各种举措, 广纳良才, 吸引了不少高学历大学生来公司大显身手, 建功立业, 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同时, 公司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宣传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成就, 塑造企业形象;通过硬化路面、种花种草, 进一步美化了环境;通过企业文化建塑, 为创先争优搭建平台。该公司通过党建“一区三岗”活动, 进一步完善了党员责任区建设;同时, 公司完善和建立了集文化宣传区、文化展示区、班组文化区、文化践行区为一体的“笃实文化苑”。做到了全员持证上岗, 规范了作业标准规程和文明礼仪行为。公司以企业文化为主线, 安全文化、廉洁文化、执行力文化为分支的多元素文化体系逐步形成, 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用宣传思想工作营造氛围, 为稳定服务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11

——参观海尔集团有感

生产管理部一车间 姜英姿 几年前,公司曾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当时海尔总裁下令将所有存在质量隐患的冰箱全部销毁的举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需要更换家用电器的时候,我相继选择了海尔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当听说公司要组织参观海尔集团时,我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感,遗憾的是这次我们没能亲临海尔的生产现场,只是参观了海尔的几个展示厅,整个过程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海尔人“创新领先,永续发展”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海尔用创新精神创造了世界品牌。本着“用户的心是最珍贵的资源 ”的原则,以“走进去,走出去,走上去”的发展方式,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海尔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新突破,伴随着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和超越。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道:“海尔精神就是创业、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就是每天从零开始,创新精神就是每天比昨天有提高!”。是啊,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着,我们最了解自己操作的设备,最了解自己所在的生产线,有没有可以改进,可以创新的地方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究竟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海尔人的创新还体现在实现由制造商到服务商的转变,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海尔人真真正正落实到了实处:针对不同身高人的需求,他们设计了可升降的灶台;针对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设计了智能卧室;针对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他们设计了防臭冰箱。还有

专为农村地区设计的安全节能家电;能洗12件阿拉伯大袍的洗衣机;适合存放榴莲的防臭冰箱;可遥控的温馨家装等等。耳目一新的同时,我更被海尔人追求卓越,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精神感染着。被他们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震撼着;被他们”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模式激励着。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工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我们每一个新时代人都应该立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工作中追求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中学课本里说创新即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现在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是奥地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年提出的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虽然创新的几种不同涵义各有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创造性。作为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这些创新大计可能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多数人都在从事着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工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许多人有了倦怠之心,百无聊赖之感。但是“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还有人

烟草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篇12

日期:2009/11/25 14:52:36作者:朱学文来源:楚雄州南华县委宣传部

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的。因此,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烟草企业综合实力,推动烟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烟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烟草企业文化是烟草职工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表现,是烟草企业职工意识形态的总和。因此,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烟草企业文化涉及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烟草企业文化对企业决策有“导向”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技、文化、人才的竞争,而是烟草企业文化的大较量。因此,烟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作为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能够整合企业职工的共同信念、理想和追求,从而指引企业发展的方向,引导企业走上成功的道路。

(2)烟草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凝聚”作用。由于烟草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的理想和企业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企业职工共同的思考内容和行动方式,便于协调和解决内部矛盾,统一职工思想。因此,使每个烟草职工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在企业目标的实现上产生了凝聚作用,进一步推动了烟草企业的发展。

(3)烟草企业文化对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激励”作用。通过以人为本的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给职工提供了共同的行动准则,明确了努力方向,而且能够用共同的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烟草企业的发展服务。

(4)烟草企业文化对企业活动有“协调”作用。烟草企业文化产生的共同价值观念,增强了职工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和沟通,起到了“协调”步伐、增强合力、促进工作的目的。

(5)烟草企业文化对企业职工行为有“约束”作用。烟草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能够使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得到良好的约束,有利于企业职工共同的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培养,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

(6)烟草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树立有“塑造”作用。烟草企业文化是烟草企业形象的重要表现,集中反映了社会对企业总体评价与信任程度,是企业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的展示,更是树立烟草企业信誉,扩大企业影响,为烟草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经之路。

二、尊重客观规律使烟草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烟草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烟草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关系到烟草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企业凝聚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烟草企业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使烟草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就要在创新烟草文化中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制约,尊重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第一、烟草企业文化首先要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份,承担着建设先进文化的责任。因此,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

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践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传统文化知识和理念,构筑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引导烟草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推动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的养成,达到培养和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企业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第二、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厂情,要在构筑烟草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把批判继承历史传统与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重视吸取祖国传统文化精华和外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以求得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烟草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达到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职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培养“四有”烟草企业新人的目的。

第三、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烟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要加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统筹把握好企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三方面力量,使三方面力量在企业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烟草企业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对企业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在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中的培育作用,才能实现烟草企业的良性运行,产生综合发展潜力,促进烟草企业的和谐运作和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建设烟草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坚持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主人的理念。只有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烟草企业文化,才能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实现权、责、利相统一,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烟草企业职工队伍。

第五、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服务。因为,企业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是多层次、多种要素的统一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导向和动力。因此,只有在建设烟草企业文化中,把精神文化的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要素体现出来,把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的各个层次之中,才能提高烟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促进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相互转化,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第六、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鲜明的企业个性。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有从企业产品、服务、价值观、精神风貌、经营方式、企业信誉、厂容厂貌等方面来突出特色,建设与众不同的烟草企业文化、实施差别化经济文化战略,才能培育独特的企业个性,打动广大消费者,占领市场,赢得竞争制胜的优势,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七、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努力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职工道德观的集中表现。因此、培育烟草企业精神就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关系企业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的好坏,更是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动力。

第八、有计划分步骤地构筑烟草企业文化。由于企业文化又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因此,在烟草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 篇13

(三)(三、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特征

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根植大庆这片沃土,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的实践中,随着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而不断发展完善,并在企业重组后实现了创新发展。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的文化结晶,是二次创业实践的理论升华,体现了企业独有的历史,是企业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一种独创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总括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从来源说,是一种内生型文化。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深入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发展历程,就是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依靠企业文化的推动而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理论属于“舶来品”。但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相伴而长,没有模仿,没有过多地人为设计,是企业内在生长出来的文化理念,源于企业员工独特的文化创造。这种内生型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人化本质,具有底蕴深、引力大等特点,因而才能历时久远,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从其人格特征来说,是一种英雄文化。

企业英雄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英雄辈出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英雄文化,我们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英雄精神。40多年来,我们培育了从铁人王进喜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从“五面红旗”到六大标兵等一大批企业英雄。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汇成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洪流,成为传承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载体,创造了高扬理想主义旗帜、追求崇高、崇尚先进、永创一流的英雄文化。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企业英雄,与企业一起诞生、一起成长,同忧乐,共命运,是我们企业的“共生英雄”,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创造者。每一个企业英雄,既是已有企业文化理念的实践者,又是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创造者。如“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充分实践“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大庆会战优良传统,提出了“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过”的质量理念,创造了“五毫米见精神”等文化故事,形成了“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行为文化。我们供水公司西水源的老工人马登嵩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提出了“岗位责任制的灵魂就是岗位责任心”的文化理念,使这个站实现了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提升,他也成为我们供水系统的老英雄。西水源的员工40多年来认真践行“岗位责任制的灵魂就是岗位责任心”,坚持自我管理、自我养成,做到了成立44年来取全取准资料,并保存至今,做到了44年干部无违纪,职工无犯罪,安全生产16000多天,获得各项荣誉300多项,成为一个英雄群体,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养成文化。铁人王进喜带过的1205钻井队更是英雄文化的主要代表,这个钻井队长期坚持学铁人,做铁人,涌现出铁人式的企业英雄200多名,先后输送干部和技术骨干1200多人,使英雄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代代相传,成就了50多年的辉煌。

(三)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从其内核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从其构成来说,有多方面内容。就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来说,其内核就是一种精神文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标志,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而得以广泛传播,得以彰显个性,得以一脉相传。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其它构成要素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具体化、人格化、制度化的一种结果和体现。一次创业时期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等文化传统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具体化的结果;一次创业过程中涌现出的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英雄及其创造的英雄文化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人格化的产物;以闻名全国的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文化,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期制度化的结晶。正是在具体化、人格化、制度化等细化过程中,既巩固了大庆精神的企业精神地位,又使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企业重组后,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秉承精神文化的特质,从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入手,实现了文化的创新与提升。如,提出的“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实现持续发展,再铸企业辉煌”的二次创业战略方针,就把大庆精神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的质量方针是“用大庆精神保证质量,以‘三老四严’取信用户”等等。

(四)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从其体现的主题来说,就是一种创业文化。

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就是在创业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体现的是一种创业的激情、创新的思维、创造的实践。这种文化体现的就是员工持续不懈的努力,追求的就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也正和英雄文化高扬理想、追求崇高、崇尚先进、永创一流的本质相一致,实质上我们的企业英雄就是创业英雄和创新先锋。这一点,在我们的企业英雄铁人王进喜身上有充分的体现。王进喜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支配了王进喜的石油人生,人拉肩扛、端水打井就是在创新思维支配下的创业实践。这种创新思维成为大庆石油人的群体意识,这种创业实践成为大庆石油人的共同行为模式。这种创业文化的思想灵魂就是创新。企业重组后,大庆石油管理局开始了二次创业实践,企业的主题从形式上由“创业”转换为“发展”,尽管在体制环境、发展基础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但二者在思想灵魂、企业追求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一致。现在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新的条件下的创业,一次创业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提供的产品是石油,主要是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现在的发展目标是使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主要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仍然要靠创新的思维和创造的实践,靠全体员工持续不懈地努力,从而实现未有,达到未至。

五、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成果

1999年企业重组后,大庆石油管理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按照二次创业实践的要求,不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内涵,建设继承大庆优良传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能够促进职工全面进步的优秀企业文化,取得了十二个方面的成果,基本构建了以人为本、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

(一)形成了企业发展新导向——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团结一致”是手段,是要求,“共谋发展”是目的,是结果。这里讲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树立认识同质、行为同向的企业导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一致”是企业走出困境的需要,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要求。这个导向强调的是在特定时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职工群众的注意力从抱怨不满中解放出来,把思想和精力凝聚到谋求企业发展上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讲,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集体智慧,形成人人想发展、盼发展、谋发展、为发展上下同心、推进发展的企业价值观。这是的“团结”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在二次创业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石油管理局上下以及所有支持和关心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人员和客户的大融通、大团结、大凝聚。而这种团结、凝聚的目标是谋求更大发展,这是大庆石油管理局上下的共同愿望。这里提倡的“团结”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在闯市场、谋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如何立足现有市场、打牢发展根基,拓展新的市场,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冷静思考。大庆石油管理局要生存发展,既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二)确立了企业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于企业发展的实践,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江泽民同志把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大庆精神有着超越时代的不朽价值和永恒魅力,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作为企业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既是一个集中反映企业品质和整体风貌的有机整体,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爱国”就是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做贡献。“创业”就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求实”就是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奉献”就是职工奉献企业,企业回报社会,回报用户,回报职工,回报投资者。这一企业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企业上下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职工队伍团结凝聚、同创大业的团队意识和精神风貌。是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激励全局干部职工二次创业、推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统一了经营价值观——为市场提供最好服务,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

经营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培育形成企业共同的经营价值观是登上文化管理台阶的重要标志。这个经营价值观指的是市场至上、服务为本、至精至诚,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为市场提供最好服务”是原则、是要求。表明企业的存在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市场;职工的价值取决于能否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大庆石油管理局在分开分立步入市场之后,客观面对现实,把全局的主营业务定位在“服务”上,使职工从行业分工、技术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切切实实感受到“服务”既是产品,也是生存发展的手段。更是在具体的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价值追求。从而对职工、对企业都给出了全新的命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是目标和结果。创造效益是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是其存在的目的和理由。这一经营价值观集中阐述了企业在与市场互动中,所确定的一种恒久的企业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显示出独有的个性。“为市场提供最好服务,为企业创造最佳效益”这一经营价值观的确立,表明管理局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及时明确了一种经营准则和信念,并用这种准则和信念来同化每名职工,把全体职工连结在一起,从而协调统一企业的经营行为。这是管理局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经营思想的根本性转变,明确了企业是市场主体,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依托。形成一种企业与市场,服务与效益的互动机制,促使企业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丰富了企业方法论——坚持“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企业发展。

指的是新形势下企业认识、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是我们一次创业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是我们二次创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就是运用《矛盾论》、《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一分为二地认识矛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油田会战初期,面对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地下情况,坚持“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使会战职工有了统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从而保证了油田正确的发展方向。“两论”是时代的哲学,科学的思维,有效的方法。在新形势下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企业发展”,是指在我局进行二次创业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发扬“两论”起家基本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方法论的逐步形成和确立,使我们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国家、企业、职工;企业、市场、社会等关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五)确定了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坚持“三老四严”、做到五项要求。

这一规范是在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会战以来所形成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工作方法、保证机制的高度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广大职工的行为准则。“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它来源于实践,植根于群众,是会战初期形成的优良作风。会战初期,广大职工用”三老四严“规范言行,树立了”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的高度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录取资料时,强调必须取全、取准20项72个数据;在岗位检查中,强调每一个巡检点项都必须人到、眼到、手到、耳到;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坚决反对马虎、凑合、不在乎,克服”一粗二松三不狠“。通过不懈的养成教育和实践磨炼,广大职工自觉从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五项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三老四严“,是对”三老四严“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指在二次创业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到”人人技术过得硬,项项工作质量全优,事事做到标准化,处处厉行勤俭节约,时时注意精神文明。“进而培养一流的队伍,掌握一流的技术,达到一流的管理,确保一流的质量,创造一流的业绩。坚持”三老四严“,做到五项要求体现的是生产操作中的组织性、科学性,是执行制度中的自觉性和严肃性。”三老四严“在新的形势下的本质就是”诚信“。五项要求的核心就是”敬业“。这一基本行为规范体现了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作为一个转型国有企业原有的会战传统在应对市场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必然要求,这一规范的确立使会战传统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使企业职工在新形势下有了规范言行的新标尺。

(六)形成了领导者文化——“四个敢于”、“六种素质”。

指的是在企业重组后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工作方式、领导方法。“四个敢于”即“在改革上敢于攻坚,在发展上敢于较真,在稳定上敢于负责,在管理上敢于碰硬”。“四个敢于”的核心是领导的责任心和精神状态。“六种素质”即“灵敏的反应,开创的激情,综合的意识,负责的勇气,推进的能力,表率的行为。”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精神状态、自身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四个敢于”、“六种素质”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六种素质”是落实“四个敢于”的保证,“四个敢于”是实现“六种素质”的方向和目标。

(七)构建了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了二次创业的战略方针、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战略任务、战略组合等。

一次创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创业精神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广大干部职工所面临的新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丰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大庆石油管理局形成了《大庆石油管理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从“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实现持续发展,再铸企业辉煌”的战略方针出发,确定了未来20年把管理局逐步建成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加速向新经济领域迈进,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的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从指导思想、战略任务、战略组合等10个方面归纳总结形成了严密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这个战略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管理局已经步入适应市场需要的企业战略管理阶段。

(八)树立了二次创业发展观——依托油田,不依赖油田求发展的观念;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求发展的观念;市场份额与效益并重求发展的观念;靠比较优势求发展的观念;以合作促发展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

发展大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企业重组以来,管理局主营业务、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围绕怎么样发展、如何发展,管理局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企业发展要牢固树立的六种新的发展观。“依托油田,不依赖油田求发展”指的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变。“依托油田”是根基:“不依赖油田”是方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发展要突破空间界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生存发展空间。“市场份额和效益并重”指的是伺机而动,灵活应对。“市场份额”是过程。“效益”是宗旨。市场是企业效益之源,效益是企业生存之本。“靠比较优势求发展”指的是企业要扬长避短,走内涵式发展,效益型扩张之路。“以合作促发展”指的是合作双赢,永继经营。“合作”是方式。“发展”是结果。其实质就是要协调好在市场拓展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面发展”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职工生活及各生产力要素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六种发展观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六种发展观从企业与市场、当前与长远、局内与局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定位,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逐次推进的思想观念体系。从企业内部层面看,它是把解决管理局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局内、局外、资源、市场、效益、竞争、合作等问题作为主要内容加以明确,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从企业外部层面看,它着重着眼于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推动企业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最终推动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职工的层面看,它能使职工及时分享效益增长的成果,获得企业发展的利益。

(九)确定了质量方针——用大庆精神保证质量,靠“三老四严”取信用户。

这个方针表明,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最重要的是对内保证质量,对外取信用户,把注意力集中到用户的需求上,重新定位自己的服务视野、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服务承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品牌化经营,个性化服务,进而塑造质量个性。这里的“质量”是一个综合品质的概念。包括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文化质量及后勤保障质量。“用大庆精神保证质量,靠‘三老四严’取信用户”是精神境界与物质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会战传统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融合。

(十)提出了市场拓展新理念——开拓市场有理、开拓市场有功、开拓市场有利、开拓市场光荣。

这一理念实质是拓展市场的荣辱观。在开拓市场中必须进行思维观念的实质性更新、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变革,把干部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市场上来,把工作热情和干劲凝聚到市场上来。形成企业发展进市场,职工发展靠市场的氛围。开拓市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开拓市场对企业是贡献,对个人是荣誉。开拓市场对企业是获利,对职工是收益。

(十一)导入了视觉识别系统——统一了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规范了文明用语。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内在源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大庆石油管理局重组以来,进行了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统一了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规范了文明用语。管理局品牌标志由红、黄两大色块构成,象征年轻、充满力量。一颗星和升起的太阳组成“大庆”两字的叠加图形。星星由“大”字演变而来,象征大庆石油管理局在世界上的明星地位。“大”字迎着太阳,它象征大庆石油管理局的磅礴气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太阳”包围星星,星星又溶于太阳,说明大庆石油管理局是大庆人四十年来用血与火铸就和锤炼出来的中国优秀企业。整个图形略微向左倾斜,呈现一种前冲、向上态势,预示着企业充满发展动力和活力,具有光明灿烂的未来。这套视觉识别系统得到了上下的广泛认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规范、定位了企业的外在形象的新内涵,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加大了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二)营造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密切与石油石化企业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大庆是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历史渊源使地方与企业形成了剪不断的脐带关系。纵观历史,石油经济一直引领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企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年来,大庆石油管理局一直致力于抓好企业环境建设。“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坚持稳定共抓,发展共促,环境共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密切与石油石化大企业的关系”,搞好关联交易,合作双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共同发展的环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与质量,关心和代表职工根本利益。依法治企,依法办事,教育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聚焦发展、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这种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使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区域性共识,使地企关系、企企关系、干群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促进了共同发展。

上一篇:手斧男孩好词好句摘抄下一篇:冒名签订拆迁协议